视觉冲击力

2024-07-21

视觉冲击力(精选十篇)

视觉冲击力 篇1

关键词:新闻,摄影,视觉冲击力

在原有的新闻摄影中, 工作者一直都将摄影的新闻价值的体现放在首要位置, 而对于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则很少关注, 随着新时期新闻行业的发展, 新闻摄影俨然已经成了一种单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 具有个体的独立性, 与文字形式的新闻达到了平等重要的位置, 而且在当今快餐文化的推动下, 这种视觉新闻阅读的形式将会成为人们追捧的主要对象。

一、新闻摄影内容的选择

(一) 重大事件以及日常生活题材的选择

新闻摄影要达到视觉冲击力, 首先需要在其内容上达到吸引力, 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拍摄关注点, 要有视觉冲击力, 而不是传统常见的画面内容。所以, 对于不同内容可以采用逆向于常态的内容抓拍。[1]在重大事件的新闻素材的摄影中, 除了需要表现事件的破坏性、毁坏性之外,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内容的基础上表现出事件中人们之间表现出的温情, 在“东方之星”翻沉事件发生之后, 国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一刻不停歇地进行打捞工作, 新闻媒体也针对事件的进展进行持续报道, 在新闻摄影中可以看到, 近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到监利县玉沙广场, 手持白菊和蜡烛, 为沉船中生死不明的乘客进行祈福, 潜水人员进行不间断的轮换寻人, 坐在岸边休息的搜救人员已经是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 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摄影照片均显示了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团结勇敢以及人间大爱, 与事件的性质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另外,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新闻题材也可以采用这种逆向的思维来进行创作, 如平常人们都用手来吃饭、写字, 但是失去手臂的残疾人则需要使用双脚来完成这些动作, 这种与常人相反的生活方式更能够引发观众的感慨和思考, 激发出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珍惜之情。

(二) 人物题材的新闻摄影的选择

除了重要事件值得人们关注之外, 新闻摄影另一部分的重要组成要素就是人物, 可以是国家重要领导人, 也可以是著名的公众人物, 在人物为主的新闻摄影中也需要突出人物的日常性以及反转性的魅力, 这样可以增强摄影作品的冲击力, 这方面在习近平主席与夫人之间的互动中体现的比较明显, 如在他们下飞机时就有习近平主席为夫人拿包的照片以及二人同撑一把伞的照片, 这些照片与国家领导人平常严肃认真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融入了更多日常生活的元素, 使人们看到了领导人不同的面貌, 同时在新闻内容来说也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女性的尊重理念的传达, 这些摄影作品在网络上被人们广泛关注和转载, 改善了领导人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使得人们感受到了更多的亲和力。新闻记者在进行素材的摄影时必须对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深刻的认知能力, 这样才能将更多具有冲击力的图片展示给外界观众, 实现新闻价值的达成。除此之外, 对明星等公众人物的摄影也需要加入视觉冲击力的运用。例如, 在微博上比较火的老照片之一, 就是张国荣用手捏着成龙的脸颊开玩笑, 这张摄影照片的内容引起了网民的兴趣, 因为成龙一直以硬汉、大哥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但是张国荣却敢捏他的脸颊来逗趣, 这就属于逆向思维的展现, 让观众看到了与平时形象不同的成龙, 使其身上更多了些亲和力, 如果图片只是两人微笑握手的照片则新闻价值就会有明显的降低。

二、新闻摄影技术的具体运用

(一) 新闻摄影中对于角度的选取

在日常摄影中可以采取仰拍、俯拍的形式, 根据不同场景或人物表现需求来进行角度的选择。[2]摄影中仰拍角度的使用可以体现人物的伟岸形象, 在针对优秀人物以及重要人物的摄影中有比较广泛的使用, 而摄影中俯拍角度的选取则一般是对拍摄对象形象的压低以及弱化处理, 所以针对不同的新闻题材和内容需要进行正确拍摄角度的选择, 这样才能够正确地传达出作品想要表现的主题。此外还有特写摄影镜头的运用, 如在人群踩踏事故中, 相对于密集的人群, 对现场遗落的鞋子、衣帽等物品的单独拍摄更加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 人们通过这些物品的状态就可以感知到事故发生时场面的激烈和混乱, 再如天安门升旗仪式上, 比较常采用的是仰拍方式, 这样能够突出护旗手的高大形象以及升旗仪式的庄严感, 比普通的拍摄手法更加具有视觉上的情感渲染, 这种手法在对优秀人物以及国家领导人的摄影中也比较常使用, 能够展现人物或者事物高大形象。所以在进行事件新闻摄影时应该注重对其多方面的素材采集, 有利于对具有视觉冲击力画面的捕捉。

(二) 新闻摄影技巧的设计

摄影中可以运用景深来凸显核心内容的展示, 让受众的视线集中地落在核心对象上。[3]这种摄影手法不常使用但是它比较容易对图片的内容进行视觉上的渲染和情感的传递, 在摄影中对快门的设计运用不同也会达到不同的视觉表现效果, 低速的快门设置能够表现出拍摄核心内容背景静态和主体动态的感觉以及主体静态背景动态的感觉, 这种动静结合的拍摄效果可以让画面更有活跃感、动态感, 在视觉上有一种生动的氛围, 而在摄影中对广角镜头的运用则可以进行大场景的拍摄, 镜头的畸变能够使拍摄的画面更加具有视觉上的张力, 但是这种摄影手法对于一些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则不建议使用, 在平时的新闻摄影中这种广角镜头的摄影方法总体上使用也比较少, 在一些具体要求不严格的轻松性质的摄影题材中比较常使用, 比较严肃的新闻主题就不会使用, 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它有违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三、结束语

在当前新闻形式的发展变革基础之下, 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它需要人们在进行摄影内容的选择时突出创造性的特点, 对于摄影中关于构图、采光等方面的调节都会对摄影素材最终的呈现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摄影记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拍摄出更多优秀的新闻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倩.新闻摄影视觉冲击力研究[D].郑州大学, 2013.

[2]林石湛.新闻摄影中的视觉冲击力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03) :135.

如何写出作文的视觉冲击力 篇2

一、选材要新颖

你从生活的海洋里捕捉到了无数的材料,但不可能将每一点都用到文章中去。有时,一篇文章只能用上某一点或者两三点。究竟用哪点好呢?这就需要在选材上下一番功夫了。

首先视野要开阔。生活是广阔的,多元的。有了三教九流,生活才丰富多彩;有了形形色色,生活才异彩纷呈。而写文章就是艺术地再现生活。“金戈铁马”的雄壮,“大江东去”的豪迈,“踏月吹箫”的清幽,“小桥流水”的雅致,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广阔的生活不是一种或几种色调,它是撩人心弦的万花筒,是动人心魄的百花园。所以视野应该开阔一点,“触须”应该伸远一点,“渔网”应该撒大一点。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生活的海洋中捕获璀璨的珍珠宝贝,写作时才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其次,要摒弃虚假。作文应该说真话,诉真情。选材应避免假、大、空。那些毫无根据的“亲情”故事是“假”的,那些子虚乌有的“悲壮”故事是“大”的,那些只有几根骨架的“爱国”故事是“空”的。那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扭曲,不应进入我们的视野。

第三,要力避雷同。那些百人一面、百人一腔、百人一心的材料,把多姿多彩的生活涂抹成统一的色彩,切割成相同的样品,俗不可耐,必须另辟蹊径。选材或者关注平凡的生活,品咂岁月的芬芳;或者穿越时空的隧道,寻找历史的沧桑;或者紧随时代的鼓点。书写社会的变异;或者暴露生活的瑕疵,撩开虚假的面纱;或者感悟人生的内涵,张扬生活的意义……

第四,要张扬个性。黄河人海,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绿叶如云,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手掌如此相似,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这就是个性!同样,我们笔下的人、事、景、情也应该染上个性的色彩。同是一弯新月,在老奶奶的眼里是哄孙子的香蕉,在剥豆的小孩眼里是一根金豆荚,在老农的眼里是一把镰刀,在渔夫的眼里是一叶扁舟,在李白眼里则是可以举杯共饮的朋友,在苏轼眼里则成了遥寄千里的相思……个性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个性的魅力是如此之强!

如写亲情,有一位同学通过“手帕”来写母亲的关爱人微。她通过写母亲一直保存女儿十几年来用过的每一方手帕,并能详细地说出每一方手帕的“经历”,而这些“我”早已忘记,只有母亲记得如此清晰。是的,正如作者所说,“因为爱着,所以记得”。作者选材的眼光可谓独到。

二、立意要独特

“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常被人视为一篇文章的灵魂。这“灵魂”融合着作者的生活阅历,体现着作者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世界。它是一篇作文的“统帅”,是文章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多一点对立意“公式”的否定。立意公式化是很多学生作文的通病。写蜡烛,必定是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写奶牛,必定是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写蜜蜂,必定是得到的少,付出的多;写荷花,必定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青松,必定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中心千人一面,主题千曲一腔,沉淀在广阔的生活中的丰厚的“美”,全被几个“定型”的“公式”所禁锢。这些“公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给作文的立意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因此,立意要独特,首先要冲出公式化带来的羁绊,寻找独特的心灵感悟,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

其次,要多一点平凡生活的感悟。在我们学生的生活圈子里,也许缺乏“血染的风采”,但绝不缺少“平凡的风情”。与其为主题的“高”“大”“全”说空话、假话,倒不如为平凡的生活说真话、实话。小溪的潺潺流淌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感受它的执着;小草的满山遍野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欣赏它的顽强;“常回家看看”是平凡的,但它蕴含着人世间的亲情确实感人至深的;“一技之长”未必都是吹拉弹唱才高雅,摸鱼捉虾、溜冰爬树也能展示其特长。当你从一滴露珠感受到一片绚烂,从一片落叶读到一缕秋思,从一朵野花看到一个天堂。那就表明你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开掘出了新的意蕴。

一位同学在《秋千人生》中就写出了新意:孤独、失意的“我”荡起了秋千,正是这秋千,撩起了“我”的思绪,引出了“我”的遐想。秋千的弧线荡出了“我”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如同荡秋千。画出的一道美丽弧线,无论是最高点,还是最低点,都属于这条美丽的弧线。于是,你应该在最高点时,感受辉煌,最低点时,抛弃失意。”正是这种独特的感悟,赋予荡秋千这种平常的事情新的意蕴,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再如一位同学写表妹旋转陀螺。陀螺,实在是一件普通的物件。怎样写出新意?聪明的作者在“悟”字上做足了文章,从陀螺上感悟人生:“陀螺因为转动才有了生气,显现了美丽;人生也要转动,转动的人生才美,而辛勤的付出,努力的拼搏,才能转动起人生的陀螺。”作者的感悟让人耳目一新,文章的素材也就焕发出光彩。

三、语言要出彩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承载着文化,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著名作家沈从文说过:“一个作家不注意文字,不懂得文字的魅力,即使有好思想也表达不出这种好思想。”可见语言的锤炼的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语言生动呢?

求新。求新,可以使用新潮流词汇。就是运用时下流行的新潮词语,打造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这位靓妹来自一个白领家庭,是我们班的大腕,据说多才多艺,既能卡拉OK,又会青春派对。就那酷样儿,羞煞了我们一大批‘网虫。

段中的“靓妹”“白领”“大腕”“卡拉OK”“青春派对”“酷”“网虫”都是非常具有时代感的词汇。

语言求新可以变换新的形式。如:这就是题海——永远做不完的基础题巩固题补充题综合题提高题边缘题压轴题,令你头皮发麻眼睛发花心口发慌手脚发抖。

语言求新还可以恰当运用题记。题记冠子文章之首,犹如文章的门面,作品的深刻意蕴。能一下子凸现在阅卷老师的面前。

昨日似一片清凉的薄荷,轻轻地嚼一嚼,一片清凉便浸人心脾,萦回于脑际,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心中不逝的风景》)

这些题记,语言优美,蕴意深厚,不仅可以透视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功底,而且可以触摸到考生作文情感的脉动。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豹头”,已在心中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当然,题记内容要与文章中心相吻合,不能游离于文章内容之外,语言要精美。要有哲理性。

如何增强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篇3

一、新闻图片缺乏视觉冲击力的表现

1. 拍摄理念没有创新,构图、

用光、角度缺乏新意,照片的表现形式、拍摄手法、取景角度千篇一律,克隆、重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图片似曾相识,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2. 摆拍痕迹较重,过于注重画面的四平八稳,

缺乏新闻照片必备的现场感,画面缺乏灵气和情感,缺乏让读者震撼的现场氛围和自然流露的一些视觉元素,使照片缺乏生命力和冲击力。

3. 景别运用比较单一,细节刻画不到位。

不少记者到现场后,看到什么拍什么,没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拍出的照片千篇一律,对什么样的主题用什么景别来表现、用什么样的视觉来表达,缺乏功力。

4. 画面平铺直叙,

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对主题的提炼,难以给人以警示、启迪、教育,无法与读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新闻图片缺乏视觉冲击力的原因

1. 记者的新闻摄影理论及相关知识没有及时更新,

摄影记者头脑中的图片库存较少,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及当前的现状缺乏认知和了解,没有与时俱进,从而导致在创新上缺乏理论指导,在行动中缺乏相应的参考。

2.“身入”却没有真正做到

“心入”。虽然摄影记者必须深入一线、深入生活,但很多时候为了完成交稿任务,也常常打“游击”,到了现场后,“咔嚓”几下,就忙着赶下一个场子了,虽然“身入”了现场却没有真正用心去拍,这也是难出好画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说,同一个新闻事件,为什么有的记者拍的照片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有的记者却拍得平淡无奇?“不是拍不到,而是想不到。”换句话说:“想不到就是看不到,也就永远拍不到。”

3. 精品意识不强。有的记者只是满足完成任务、

能够见报,缺乏一种冲刺全国大奖的精品意识,有了好的题材,从获知信息开始,没有充分的策划、没有与编辑部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到了现场也缺乏冷静的思考和仔细观察,拿起相机就拍,回来后匆匆写稿,没有进一步挖掘题材、提炼主题,最后是“有了好肉没做出好菜。”

三、如何增强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要使新闻图片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首先要学会观察,积极主动寻找抓人眼球的画面。到达现场后,不能拿起相机就不停地按快门,应先观察现场情况,在脑海里过滤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寻找适合拍摄的机位和角度,考虑要表达的主题与现场光线的联系,快速确定画面的色调和用光,积极主动捕捉信息含量最大化的瞬间,捕捉最具象征性、代表性的画面,拍摄视角独特且最具感染力的瞬间,同时还应做全程记录,让每一个感人的画面都被镜头定格,交替运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 视点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题西林壁》从一个侧面较好地说明了视点和角度的选择对画面的重要性。对于同一新闻题材或新闻现场,如果视点不同,画面给人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也不相同,如2010年8月3日,笔者拍的万人工间操。照片《工间操》采取俯拍 (图1) 方式,由于(图1)采用了鱼眼镜,超广的视角和俯拍带来的气势,给人以震撼。

由于俯、仰的视点下容易产生线条、形状的变形,使近大远小的线条透视得到夸张,加之俯、仰视点改变了人们的平常视觉习惯,更容易给受众以新颖、独特之感。凡是注意在视角选择上下功夫的作品,往往是人们在常规观察和习惯思维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某一侧面,因此一张照片要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就要通过镜头拍到人们不易观察到的精彩瞬间。

2. 光线与构图

光线与构图都是增强新闻图片表现力、感染力,强化视觉冲击力的有效方法。

2011年12月18日,笔者到乡下拍摄一个送戏下乡几十年的“草根”剧团,拍了一天后仍没有一张感觉能够反映剧团现状和他们乐观心态的照片。第二天上午,演员们在一间简陋的民房内化妆时我发现了一个角度,于是利用现场光,采取俯拍方式,抓拍下了演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在认真化妆演出的照片———《送戏下乡—一个草根剧团的执著艰守》(图2),这组照片获得2011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一等奖。照片上,昏暗的小屋内,几名演员正在认真化妆,独特的光影反映了这些民间“草根”剧团所面临的处境,只有窗外的一缕光线带给室内光明。采写此稿时,正逢全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其喻意不言自明。所以,视觉冲击力较强的作品同完美构图和用光有着直接关系。

3. 注意景别的运用

全景照片突显新闻背景和现场气氛。全景照片视野开阔、包含的视觉信息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读者看到新闻发生的地点特征,显示新闻人物的相关位置,估计新闻事件的规模等,这样的照片通常需要比较高的拍摄角度,并且大都使用广角镜头拍摄。

中景照片主要交待交互行为,述说故事,是报刊上用得较多的照片,只要用于反映新闻事件中新闻主体之间的典型行为以及必要的背景,以迅速概述整个故事。所以,在拍摄时要近得足够表现人物的动作,又必须远得足够表现人物与故事背景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写是对新闻事件中最可令人瞩目的细节或情节进行集中处理,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4. 巧用前景

利用前景可以增强照片纵深感和透视感,遮挡画面缺陷,演染画面气氛,引导观者视线,弥补构图空白,提升作品视觉效果。

5. 换个角度天地宽

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不仅仅靠光影、构图和镜头的合理应用,关键还在于摄影记者把握摄影瞬间所呈现给读者的可视信息含量,以及常人难以发现或是容易疏忽的精彩瞬间。2011年2月17日,笔者到火车站采访春运情况,由于每年的春运大都是拍拥挤的人群,如果仍采取同样的方式拍摄,画面大同小异,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笔者只好在站台上一直寻找目标。笔者看到,一个抱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在送丈夫上车,在丈夫离去的那一刻,中年妇女忍不住泪如泉涌,而怀里的小孩则似懂非懂地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笔者立即将镜头对准中年妇女按下了快门,也许是快门声惊动了该妇女,她发现笔者后立即抱着孩子消失在人群中。照片以《年后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为题见报后,引起很大的反响,该照片还获得2011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三等奖。

6. 采访拍摄要舍得花时间

在实际采访中,只拍一幅画面就想抓住其典型瞬间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办到的,尤其对动态性、突发性新闻的拍摄,不仅考验摄影记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而且要求摄影者舍得花时间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景别,拍摄新闻全过程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画面。

2009年11月6日,某监狱为服刑人员举行集体婚礼,现场隆重而热烈。笔者一大早就赶到了现场,采访中笔者没有被热闹的场面所吸引,而是不停地搜寻感人的瞬间,经过一天的拍摄,终于拍到了 (图3) 《无言的相聚》、 (图4) 《泪湿婚纱》等画面,该组照片被全国近百家网站、媒体转载,并获得了2009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金奖。

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并不是快门一按就可以了,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精彩的瞬间永远是下一张!

7. 抓拍最具表现力的细节

一位哲人说过:“细节决定成败!”在新闻摄影照片的拍摄中,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也要注意拍摄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特性的细节。拍摄新闻照片和写文学作品一样,要有感人细节,只有具备感人的细节才能打动读者。作为摄影者,最主要的一点就要多拍能够打动读者的细节性东西。细节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所以就要在新闻现场认真观察、反应敏捷,才能做到不让一个好细节从自己的镜头前漏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在各媒体数以千计的照片中,有一张《手》的照片可能大家至今仍记忆犹新。画面上,没有山崩地裂的惨景、没有紧急救援的现场,只有一只从废墟中伸出的小手,尽管满手伤痕、手指有些发黑,但手中仍紧紧握住一支断裂的铅笔,虽然事隔近5年,但仍能唤起大家的回忆,其视觉冲击力可见一斑。

8. 把信息含量最大化

一张好的新闻照片,不仅应该在视觉上有冲击力,而且在内容上有丰富的吸引力,在情感上有真实的感染力,在视觉上能与受众产生对话。读者看一张照片就像读一本书,他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细节,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含量,更需要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能从照片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或得到某种警示。因此,拍照片就像写一本书,应在图片中把所包含的信息量尽量最大化,给受众传递一种正能量,

视觉冲击力 篇4

800平米办公室装修 体验唯美的视觉冲击

该800平米办公室装修项目主要是由三个户型所组成。

设计师根据这三个户型的特征做了不同的装修,创意十足,带给人视觉上带来唯美的冲击感。

该800平米办公室装修项目的前厅有六米高的中空,设计师将原背景墙换为玻璃幕墙,主要考虑到室内通风与采光,又要有一面挑高的形象墙,因此,北京装修公司设计师则运用了五个柱式,再加上一些横向线条元素组成了一面大气的形象墙,再加上白色的logo形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前台视觉增加了不少的感染力。

专注合肥酒店装修设的合肥装修公司http:///

在该800平办公室装修项目中,其经理办公室装修设计师主要体现其稳重与大方的文化气息,这个能够明显的反映出公司形象,从而加强公司的文化感。设计师采用封闭式设计主要突出其独立与安静性,这样很好的做到了其保密性。

专注合肥酒店装修设的合肥装修公司http:///

在该800平办公室装修项目中,其室内大会议室最具形象,室内有一面形象墙,采用白色logo元素来强调出其简洁与创意,增加了企业的文化理念的传播。而在客户服务区,采用了三个弧形造型办公位,天花与桌面相互应,三个弧形紧连相接,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团结一致,服务意识严谨。

广告的视觉冲击 篇5

在我的记忆中,粮仓(我小时候住在郊区)都与这样一句话有关:“嚼一嚼MailPouch(邮袋)吧。”这是一种当时很流行的无烟香烟的牌子,也许现在它依然很流行。每当复活节学校放假、我们一家开车从克利夫兰到佛罗里达去度假时,总是处处都能看到这句话。我们的路线向南延伸,穿过阿巴拉契亚(肯塔基,田纳西,北卡罗来那的一角),然后进入阳光州。一路上经过的乡村大多都能看到MailPouch的广告。我想像着成群的、精明的农夫们兴高采烈地将大把钞票放进口袋里,那是因为他们的粮仓宽广的外墙变成了巨幅广告。还有不知究竟是谁想出了这种不可思议的乡村民间艺术形式?居然连农夫们的粮仓都用上了,特别是那些在村子里位置不错的粮仓。

众所周知,将甘草液滴到烟草屑上再将其包装成邮袋的样子,这个主意是西弗吉尼亚的雪茄制造商亚伦·布洛赫和塞缪尔·布洛赫兄弟无意中想出来的。根据各种由商业粮仓艺术的狂热爱好者们创立的网站(例如,摄影师沃尔特·克劳奇费尔德的网站grutch.home.pipeline.com/mailpouch.htm)上的内容可以看得出来,布洛赫兄弟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用粮仓来做市场宣传的。哈利·E.沃瑞克是最后一位邮袋粮仓作画者。在超过两万个粮仓上作画(或是重新绘制)后,他于1992年退休,2000年去世。据说,他老年时曾在粮仓上作过一幅宣传MailPouch的画,名叫“作乐”。

事实上,邮袋烟草生产商给这些热心帮忙的农夫们的钱很少。农夫们除了能让他们的粮仓最有价值的一面换上新装以外,每年只收费1或2美元(现在让人在自己的车身上做品牌宣传得要收多少钱?)。在那个没有电视的年代,行进在广袤的乡间,享受着田园风情。这些善良农夫们的粮仓实际上为你提供了一个没有竞争的频道——在这个频道中播放的只有一条简单的讯息。

随着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发展,联邦政府官员努力寻找一种方法,以免这些主干道像当地道路那样遭受视觉混乱之患。1965年的高速公路美化法案——一项由伯德·约翰逊女士所倡导的反污染法案——特别指出了MailPouch粮仓不属此列,因为它们具有某种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

现在,绝大多数这类的粮仓都已见不到了。但是一直都有些人仍然喜爱着它们,其中包括一些志同道合的狂热者,他们记录一生所见的粮仓,相互交换相片以及地址讯息(阅读埃迪·罗伯特载于《粮仓杂志》上的有关她正在寻找MailPouch粮仓的文章,网址WWW.thebarniournal.org/stories/story010)。保护主义者希望能留下那些残存下来的粮仓(也包括那些为除MailPouch外的其他产品做广告的粮仓)。

对我来说,即便是一块空空如也的帆布也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巨大的黄色文字出现在农田中的浓密黑色背景下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可想而知了。事实上,这些文字对我来说有没有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发出了一个紧迫的指示:去嚼一嚼这东西吧。

即便是刚八九岁年龄的我,都会有去嚼一嚼的冲动。

如何写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中考作文 篇6

考生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视觉冲击力是考生的字, 能写出优雅的汉字肯定会受到青睐, 其在无形中就给阅卷老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文章得到“心理印象分”。可以想象, 在众多的试卷中, 书写格式规范、标点正确、字迹端正且文字优美、卷面清晰整洁、没有或鲜有错别字的文章会给阅卷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相反, 如果字迹潦草、涂改较多且难以辨认、错别字太多会使阅卷者产生厌恶感。怎样写出汉字的视觉冲击力呢?首先, 要一笔一画, 横平竖直, 不要潦草, 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第二, 不要用极细极淡的笔, 这样写出来的字只会显得纤弱, 不会很“茁壮”, 不利于阅卷者阅读;第三, 写好汉字的结构, 结构好了, 字就好看了。

二、拟好标题

文章的标题就像龙的眼睛, 眼睛有神龙会飞, 标题有神文添彩。

拟好标题的要求是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 能使人一看到标题就有阅读欲。那么, 拟好标题的方法有哪些呢?1.运用修辞。如《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用比喻;《我与自信签约》用拟人;《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用对偶;《减负还是加负》用反问;《少年壮志不言愁》引用歌曲;《自考之路通罗马》用借代 (罗马借代成功) 等。2.用数学式。如《8-1>8》《真诚+守信=真正的友谊》等。3.直言事理。如《上网, 让我欢喜让我忧》《诚信抛弃不得》等。4.标新立异。如《我想当个差生》。

在话题作文中, 可用原题, 也可另拟, 只要所写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即可。若原题太大, 可拟小些的题目。如话题作文“以人为本”, 可拟成“致富以人为本”等。

三、写好开头

好的开头大多是言简意明, 具备悬念, 引人深思的, 从而给人以清楚明白、不同凡响的印象。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考场作文的开头, 考生一定要精心构思, 力争展示自身的风采, 写出亮点来, 从而使阅卷者眼前一亮。开篇要吸引人, 要让人能“一见钟情”, 扣人心弦, 能使人一看开头就有想往下读的欲望。方法有哪些呢?

1. 引用诗词、歌词开头。

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听到这首《爱的奉献》, 几天前在放学路上看到的那动人的一幕, 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2. 设置悬念开头。

如“挂钟不慌不忙, 有节奏地走着, 滴嗒, 滴嗒……都快要4点了, 妈怎么还没有回来?” (《担心》)

3. 写景状物开头。

如“朝阳出来了, 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 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 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 蟋蟀为它拉琴……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关爱的故事。” (《关爱永远》)

四、具有丰富的材料

材料丰富是检验文章优劣的一个重要依据, 从中也可以展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没有好的材料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好材料, 一是那些无人涉足的新奇事件;二是临场筛选, 即把通过联想来的材料加以比较分析, 找出最切合题意、最符合时代精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 自己最熟悉而别人可能想不到的材料。如大自然的壮美莫过于日出了, 怎样使写日出不至于千篇一律而又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呢?巴金写海上日出, 徐迟写黄山日出, 刘白羽则描写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 海涅借云海衬托日出的美景, 屠格涅夫用光与色表现日出的辉煌……作家总是寻找新的角度来表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五、画龙点睛

好的结尾有后发制人的威力。考场上作文的结尾, 不论是余音绕梁, 还是点石成金, 都要能水到渠成, 深化主题。主要方法有:1.卒章显志法, 即末尾点明文章的中心。其可用抒情议论句直接点出来。如“人们, 请选择好你的染缸, 点染好你的生活!” (《生活如染缸》) 或引用诗词句点题。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表达了师生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或使用人物语言点题。如“不过, 通过这次不平常的考试, 我感到:一个人应该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一次不平常的考试》) 2.首尾呼应法。如:“那天, 阳光好暖, 好暖……” (《那天阳光好暖》) 与开头的“一缕金黄色的阳光从窗口斜射在桌子上, 照在信封上, 那天阳光好暖啊……呼应。3.描景写事法。如上例便是描景结尾。又如一篇题为《心结》的结尾“我走向了他……”, 以写事法结尾, 点出了事情的结局。

新闻摄影中的视觉冲击力的分析 篇7

一、拍摄内容的选择

新闻摄影要达到视觉冲击力, 首先需要在其内容上达到吸引力, 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拍摄关注点。要有视觉冲击力, 就如同新闻的评判标准一样, 要有新鲜感, 给人新的视角享受, 而不是传统常见的画面内容。所以, 对于不同内容可以采用逆向于常态的内容抓拍。

(1) 重大灾难题材选择。例如, 在重大事故之中, 除了拍摄事故的破坏性, 还以让破坏性作为背景, 中心内容体现事故中人物的温情。就如同以前汶川地震中, 受到普遍关注的图片不是地震的破坏性, 而是地震中那些温情的人、事、物, 这是灾难中人们内心需要抚慰的一种需求, 如汶川地震中的喂乳女警、担架上敬礼的小学生, 这些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均透露出一种温暖, 与灾难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逆向性的选择也是摄影内容选择中创新思维的一种显现。

(2) 日常生活题材选择。而对于日常通俗的拍摄对象中, 同样是需要逆向思维, 将平凡生活中的人、事、物拍摄出不平凡。例如, 常规人吃饭、写字是通过手来完成, 而对于双臂残疾的残障人士可以通过脚来完成生活各种需要的场景特写, 让人有新奇感, 和不同于普通人的内心触动感, 引发人们的深思和感慨, 从而对自身健康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3) 知名人物题材选择。而对于重要领导人物和知名人物的拍摄中, 除了日常行为的展现, 可以让图片充满冲击力的方式也是逆向思维。例如, 知名武打明星成龙有一张经典的照片, 就是其去献血时, 抽血时对疼痛的异常激烈的表情反应, 这种形象与其自身的硬汉形象有着较大的反差, 让图片充满了幽默感、新鲜感, 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和谈资, 甚至在网络上广泛的流行。而如果这张图片只是普通的成龙在献血, 温和的表情, 那么图片就没有了冲击力, 与其他名人公益活动中的感觉就没有区别, 无法引起人们热烈的关注, 其图片的新闻价值也较低。

再如同今年习近平主席与其夫人的对外图片中, 大多展现的是其和睦融洽的夫妻关系, 与以往领导人严肃的形象形成反差, 让领导人及家庭成员显得更加有亲和力。其中有一张图片是习主席在机舱门口为彭丽媛拎包的图片, 这张图片让习近平与夫人有了更为寻常人的生活感觉, 同时也展现了对女性尊重、关爱的价值理念, 在网上颇为流行, 并且在民间形成了对此展开的夫妻相处之道的热烈讨论。当然, 这与新闻人对于领导人关注的视角和整个社会所崇尚的新闻氛围有关。有些图片虽然记者拍摄了, 并且具有冲击力, 但是无法正常使用, 那么对新闻摄影记者来说也是一种打击。所以, 新闻记者也需要对于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较高的认识, 对于媒体的新闻素材的宗旨有深入的了解, 这样才能让具有冲击力的图片有机会得到对外的展示, 达到其新闻价值的体现。

二、摄影技术的运用

(1) 摄影角度的设计。在日常摄影中可以仰拍、俯拍, 根据不同场景或人物表现需求来进行选择。在前总理温家宝的一张图片拍摄中, 由于运用了适度的仰拍手法, 让温家宝身材显得格外高大, 这与日常摄影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个子不高的温家宝形成鲜明反差。这种表现一方面是在外形上让其变得更加高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人物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寓意, 甚至是一种对外的国家形象的展示。仰拍一般代表了对人物的崇敬, 展现人物的伟岸、高大, 针对优秀人物或重要人物拍摄中较长运用;而俯拍一般则代表了对象的弱小、低下等寓意。因此, 在拍摄角度上需要谨慎处理, 从而表达出不同的影像观念。此外, 全景展现的是大场景与大视角, 表现的是全面性。例如, 在2015年元旦上海踩踏事件的拍摄中, 影像作品中有较多的全景拍摄, 可以充分显示出当时事故发生的必然隐患原因——人物过多过拥挤。一方面展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密密麻麻的人群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和震撼感。而在踩踏中也可以从特写着手拍摄, 如人群中衣帽、鞋袜的掉落, 可以说明当时人群拥挤的程度和事情发生的触不及防, 以及场面的混乱感。因此, 在事件、人物的拍摄中, 需要多角度地完成拍摄任务, 而后多角度地展现、筛选最终需要发布的照片, 宁可多拍不发, 但是不可遗漏任何有冲击力和新闻价值的画面。

(2) 摄影技巧的设计。摄影中可以运用景深来凸显核心内容的展示, 让受众的视线落在核心对象上。这种操作较为少用, 但是这种操作比较容易渲染图片的视觉情绪和感染力。摄影中还会有快门的设置, 不同的快门设置所展现出的拍摄对象动作表现的感觉就不同。低速设置可以表现出拍摄核心内容背景静态和主体动态的感觉, 或者主体静态背景动态的感觉, 让画面有活跃感、动态感, 让视觉上会有一种生动的气氛。广角镜头的运用可以拍摄大场景, 镜头的畸变可以让画面更有张力。但是由于其镜头的畸变, 对于要有客观真实效果的图片而言, 则不适用, 一般情况下也较少使用这种拍摄, 一般是轻松幽默的图片中运用较多, 而严肃场景运用较少。总体而言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三、结束语

新闻摄影中要想形成视觉冲击力, 就要有拍摄内容的创造性, 运用逆向思维是很好用的方式, 可以打破常规, 推陈出新, 突破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而形成视觉的冲击力。但是由于新闻摄影记者受到报道内容的限制, 以及媒体宗旨的局限性, 很多具有冲击力的突破没有办法发布, 这虽然打击了新闻摄影记者的创造性, 但是作为新时期的新闻摄影记者仍然不能放弃, 虽然不发, 但是不能抛弃自身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阴雅琳.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J].青年记者, 2014 (6) :43-44.

[2]苗海.抓住历史的瞬间——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J].黑龙江史志, 2013 (7) :303-304.

视觉冲击力 篇8

关键词:体育新闻,标题,“爱德玛”法则,视觉冲击力

“爱德玛 (AIDMA) ”法则源于商品学和消费者购物心理学, 由美国广告人E.S刘易斯提出, 阐述的是人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其内容包括:引起受众注意 (Attention) 、加深受众兴趣 (Interest) 、激发受众欲望 (Desire) 、强化受众记忆 (Memory) 、促成购买行为 (Action) 五个阶段。视觉冲击则是运用视觉艺术, 使你的视觉感官受到深刻影响, 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它的表现手法可以通过造型、色彩、图案、语言文字等展现出来, 直达视觉感官, 进而达到引起注意的认知效果。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界, 受众只能在迅速流动的信息之海中寻求自己的所爱。随着读题时代的到来, 体育新闻标题在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阅读兴奋点、争夺受众阅读率, 从而实现体育新闻的有效传播过程中价值巨大。具有休闲娱乐性的体育新闻和一些严肃性的新闻有所区别, 不能仅仅满足于政治、事实和文字上的准确无误, 还要追求标题内容的新颖生动、夺目亮眼, 以及形式的活泼多样、艺术优美。因此, 现代体育新闻标题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 是能否成功吸引读者的关键。

一则体育新闻, 目的是让读者引起阅读注意, 产生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欲望, 强化感知记忆, 最终实现阅读行为。而市场营销学的“爱德玛 (AIDMA) ”法则, 也可应用于体育新闻标题。在强化其视觉冲击力的同时, 还要有别于网络上某些过于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标题党”, 避免虚假浮夸、胡乱应用, 真正做到内涵凝练、锦上添花。

一、引起读者阅读注意 (Attention)

花哨的款式、时尚的外形, 都可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体育新闻标题的拟定, 首先, 要做到的就是引起读者的阅读注意。情趣性的修辞手法、诱惑性的词语口气等, 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想象。巧妙运用类似战争、江湖类比喻和双关、夸张等手段, 尤其在网络媒体中, 可以凸显激烈冲突的赛场竞技氛围, 增强标题的感染力, 使之通俗易懂, 悬念丛生, 一鸣惊人。

(1) 无往不“利” (《篮球先锋报》第1103期)

(2) 崔万军重归新疆, 特尔菲尔接小外援第三棒 (苏群微博消息2014年11月20日)

(3) 赛前你唱我无语赛后你哭我欢笑 (《新民晚报》2006年7月6日)

例 (1) 讲的是NBA波特兰开拓者队明星后卫利拉德, 在力克新奥尔良鹈鹕队的比赛中决胜时刻毫不手软, 作为球队的发动机和催化剂, 冷静地精准施射三分, 利剑穿心杀死对手。无往不“利”一语双关, 表现出“利”拉德的犀利锋利, 神勇无敌。同期的《“郅”胜之匙》《尼克杨复出, 好一场及时雨》,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郅”胜既涵盖了王治郅的名字, 又彰显了大郅在八一队中盘活全队、克敌制胜的关键作用。而“及时雨”同样体现了提前复出的投手尼克杨对湖人队的重要影响, 他擅长的三分雨也让进攻乏力的球队久旱逢甘霖。例 (2)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疆队小外援更换频繁, 特尔菲尔像跑步接力般如期而至。例 (3) , “赛前”、“赛后”, “你唱”、“我哭”, “无语”、“欢笑”形成鲜明对比, 在对抗与矛盾中, 克服了标题平板单调, 使标题富有诙谐幽默的情趣。

这类标题中辞格及谐音等语言艺术的运用, 能够推陈出新、亮点十足, 产生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效果, 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加深读者阅读兴趣 (Interest)

体育新闻标题一旦被吸引相中以后, 就到了加深兴趣以渐入佳境的环节。你点, 或者不点, 标题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当然了, 鉴于版面空间限制, 特别是门户网站和移动客户端, 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让读者有兴趣触下屏幕、摁下鼠标查看详细体育新闻内容, 也是一门学问功夫。而利用口语化词汇、热门网络用语以及用绰号借代等特别的拟题技巧, 就能使标题自然活泼、新颖奇特、亲切、接地气, 增强体育新闻的表现力及说服力。

(1) 冬窗来了, 看看范加尔的“购物车” (懂球帝客户端2014年12月1日)

(2) 比达尔:给皮尔洛点个赞 (懂球帝客户端2014年2月1日)

(3) 中国男篮输球没输人一场“胜利的失败” (新华网2008年8月13日)

例 (1) 中“购物车”把英超主帅范加尔给曼联队冬季转会准备买人的名单形象化, 与女性们生活中最离不开的购物平台淘宝网挂钩。激起兴趣的同时, 意味着范加尔对加入购物车的这些球员早就虎视眈眈觊觎已久, 拍下只差交易付款, 引援指日可待。例 (2) 中“点个赞”更是机智地使用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网络语言, 与时俱进, 连习大大2015的新年贺词中都有所提及。同时表达了尤文队的比达尔对队友皮尔洛在中场大师级发挥的无限赞赏与敬意。再如用老虎、野兽、战神、石佛、小飞侠等球迷们耳熟能详的绰号来指代有类似典型特征的特定球星, 都能起到简练含蓄、事半功倍的效果。例 (3) 中的“胜利的失败”标题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相悖, 却“反常合道”。这种陌生化的表达方式, 强烈反差造成视觉冲击力, 吸引受众的眼球:失败是因为“输球”, 胜利是因为中国男篮“没输人”, 力拼到底、虽败犹荣。

兴趣是最好的阅读动力, 好的体育新闻标题一旦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就会让读者主动去阅读, 进而产生阅读欲望。

三、激发读者阅读欲望 (Desire)

感兴趣的货也已经看好, 下一步肯定很想试一试亲身体验的快感, 唤起拿下的欲望了。在敲定体育新闻标题时, 也应换位思考从读者的角度感受, 采用拟人, 成语俗语、广告歌曲流行语仿拟甚至适当掉节操等艺术手法, 使标题情感充沛, 人物交融, 与受众产生共鸣, 展示出个性、人情味、别情易趣。以此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在娱乐气氛下产生阅读冲动。

(1) “蓝”肥“红”瘦 (《体坛周报》2014号外刊英超专栏)

(2) 维泰尔投怀法拉利秀恩爱 (新浪体育2014年11月27日)

(3) 惊呆了!阿森纳虐心的“初射必破”定律吓死你 (新浪体育2014年12月09日) 。

例 (1) 把球迷们因球衣颜色而称作“蓝军”的切尔西和“红军”的利物浦的阵容厚薄程度描绘地栩栩如生、恰如其分。蓝红相映色彩鲜明, 肥瘦对比拟人化, 势头上高下立判, 又是套用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中的“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仿拟新创, 感情细腻逼真。例 (2) 新媒体热词“秀恩爱”反映出F1车手维泰尔转投法拉利时的高调, 而“投怀”送抱也把法拉利车队拟人, 与真爱维泰尔之间你侬我侬、情深意切。例 (3) 说英超阿森纳队本赛季联赛前15场有7场比赛被对手第一次射正就进球破门。“惊呆了”巧借新鲜网络用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和“吓死你”都展现出对球队竟然门户大开的震惊程度。虐心的“初射必破”定律则更是节操碎了一地, “射”、“破”包括后防“裤裆扎紧”等球场动作的影射性形容, 相对魅惑勾人的开放表达让读者面对球队难以启齿的尴尬纪录也欲罢不能。

具有触发联想功能的体育新闻标题, 才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让读者浮想联翩, 启发深思, 满足阅读期待。这样的体育新闻标题也有着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四、强化读者阅读记忆 (Memory)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只有强化工作做得好, 才能使记忆如此深刻, 过目不忘, 保证顾客转身回眸再次光临。作为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标题, 引用明星的话直接又权威、言简意赅, 多用对偶起兴等整齐有气势、朗朗上口, 都不失为强化记忆、加深印象的良策。

(1) 吉米巴特勒:我只想进入对手的球探报告 (虎扑体育2014年12月1日)

(2) 杨:叫科比传我球, 不然摊上事儿了 (虎扑体育2014年12月1日)

(3) 大金链小金表, 帕森斯饶舌神曲玩洗脑 (杨毅微信笑侃NBA2014年11月7日)

例 (1) 、例 (2) 都直接引用了NBA球员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只想进入对手的球探报告”贴切表现了上两季还是公牛队防守工兵的巴特勒一跃成长为球队外线攻坚核心后, 逐渐得到对手重视的欣慰和对以往地位的一丝怨念: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 (现已成为NBA全明星) 。“不然摊上事儿了”则讽刺了单打王尼克杨对湖人队友老大科比打球也独的叫嚣, 与他逗比自大任我行的抽疯型个人特质极其符合。例 (3) 押韵搞笑, 画面感十足, “神曲”、“洗脑”的新兴词汇使用也毫无违和感, 让受众仿佛身历其境现场体会高富帅帕森斯带来的那份动感欢乐。包括方言、典故、数字、专业术语等运用, 也能增强标题的韵味、可读性和表达效果。通俗易懂, 真实亲切, 既吸引读者的注意, 又强化了读者的记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个耐人寻味富有视觉冲击力的体育新闻标题, 好比一盏香满四溢的茗茶, 惹人沉醉, 留恋徘徊, 回味无穷。

五、促成读者阅读行为 (Action)

从第一印象吸引目光层层递进, 终于到了最后最关键的决定环节。能否一拍即合, 让顾客没有后顾之忧, 把欲望最终落实为行动, 抑或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成败在此一举。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 对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需求进行“使用与满足”研究, 以促成读者的阅读行为, 也是体育新闻标题应用“爱德玛”法则的终极目标。

视觉感官上赢得青睐是前提条件, 思想心理上获取信任才是可靠保障。这就对体育新闻的内容质量、新闻态度理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标题是一方面, 得到读者真正的内心认同则更能影响深远、反馈良好、打造品牌。因此, 新时期的体育新闻标题要保证真实准确、简要鲜明, 不明其意牵强附会地刻意应用很可能导致读者反感, 弄巧成拙, 得不偿失。

同时, 还要注意新兴网络媒体与传统纸质媒体、专业与非专业体育类报纸的体育新闻标题语言风格的差异。特别是繁杂自由、飞速发展的网络媒体, 相比具有口语化、娱乐化、陌生化等特点, 更加平易近人贴近生活, 呈现出包括黑、黄、吐槽、跟风在内的新趋势。再加上网站随时随地更新、统一格式和长度的要求, 拟定标题时更要自觉保持正确的新闻态度和职业操守。既有奇思妙想的特色又不低速恶搞、随波逐流, 能够机智幽默、虚实结合、洞察敏锐、热点突出, 让读者真心信服, 反复阅读, 拍案叫绝。

为了更好地拟定新时期的体育新闻标题, 加强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语言的表现力, “爱德玛”法则及其视觉冲击力不可或缺, 对不断更新变化的体育新闻写作艺术的研究也将永无止境。体育新闻要有文化内涵与品位, 融合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 注入真情实感与正能量。体育新闻工作者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修辞理念,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理性、恰当、适度把握, 让标题产生醒目轰动效果的同时, 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促进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申伟.浅谈新时期体育新闻标题的发展趋势[J].新闻知识, 2009 (10) .

[2]易琳.新浪体育标题的修辞学分析[J].语文学刊, 2007 (3) .

[3]朱衡.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J].武魂, 2013 (12) .

[4]唐利.双关式体育新闻标题的探析[J].东南传播, 2007 (8) .

[5]李东斌.浅析网络媒介中体育新闻标题的选取[J].电子测试, 2014 (13) .

[6]王巨.体育新闻标题的气氛感与艺术美[J].学术交流, 1996 (6) .

[7]刘寒娥.从体育新闻谈标题修辞的娱乐功能[J].汉宇文化, 2007 (2) .

[8]陈敏.体育新闻标题的用语特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

探究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冲击力 篇9

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之中, 视觉上的冲击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 可以为欣赏者带来一种新鲜并且独特的感受, 进而有效的诱导观众对于广告的宣传产品作出下意识的购买和了解, 所以, 恰当的运用平面广告, 更好的体现出视觉冲击力, 是确保广告可以达到基本效果的关键点。平面广告作为一种新时期的主要广告形式, 主要依靠的是视觉的表现手段, 来吸引公众的眼球, 而根据对平面广告的发展历程来进行分析, 其基本设计理念从最初的功能主义, 直至当前的商业刺激需求, 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阶段, 当前的平面广告, 更加注重的是物质主义生态需求, 所以, 还应当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变革趋势, 对平面广告设计思想进行革新, 更好的体现出视觉冲击力。

一、平面广告中视觉冲击力的含义及作用

视觉, 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正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 加强视觉的效果运用, 对于行业以及企业的建设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当前阶段视觉已经逐渐的成为了现代人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载体, 所以, 还应当对视觉所体现出来的表现力进行研究, 使得观众可以在接受广告的同时, 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 进而达到增强视觉表现及传播力度的效果。所以, 综合上述的分析, 在广告设计之中, 还应当充分的运用视觉这一重要元素, 更好的激发消费者的心理体验, 给受众带来一种新鲜并且好奇的感受, 为广告的宣传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 从现阶段而言, 视觉是广告设计之中的基本原则。对于广告的设计来讲, 设计者的创意, 主要是通过视觉效果进行传播和表达, 但是, 还应当从每一个作品的角度, 对视觉设计的理念进行重新的审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和步伐的不断加快, 随着生活的速度不断增加, 在广告设计之中, 就应当充分的运用具有一定视觉效果的形式, 使得受众感受到强烈的刺激, 进而使得人们生存环境之中可以有更多的新能量诸如。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 网络广告、数字电影、多媒体技术等等, 已经成为了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 并且视觉图像, 是人们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主要形式, 所以, 对于平面广告的设计而言, 也需要更好的诸如视觉以及图像的元素, 使得其可以与现代人产生出良性互动, 使得受众可以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在通常情况之下, 人们对于动态化的事物, 对于鲜明的色彩以及新奇的事物等, 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所以, 在现代化的广告设计之中, 也应当很好运用上述特点, 诸如全新的元素, 使得广告的设计可以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诸如在一些特定的标志和动态化的图像, 加入至广告设计之中, 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诸如在2000年举办的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之上, 设计者就将动态化的思维加入到了标志设计之中, 很好的增强了整个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并且也为受众带来了更强的感染力。总的来讲, 色彩的搭配, 是整个视觉设计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 色彩的强烈对比, 可以使得对人的感染力得到增强, 所以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之中, 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和捆绑, 也可以体现出设计者的重点, 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另外, 在视觉设计之中, 合理的运用一种艺术效果, 也可以增强整个作品的艺术效果, 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二、平面广告中视觉冲击力的表现要素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平面广告设计之中视觉表现力的重要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可以明企鹅视觉图像效果所产生的巨大意义。下文将针对广告设计当中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元素进行细致的探究, 旨在不断促进设计效果的提升、促进设计理念的增强。

图形是构成平面设计广告的基础要素, 是设计者通过设计理念设计出来的视觉形象。在图形传达的过程中, 设计者将信息通过设计传达给受众, 再让受众自己对这一形象进行解码, 还原成一定的信息。此外, 还应当合理的运用其中的色彩表现元素, 色彩在很大程度之上可以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文化, 所以, 在设计的设计之中, 还应当更多的采用统一性的色彩搭配, 强调一种局部的色彩呼应, 这样观众在观赏一个平面设计作品之时, 就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其设计的思想理念。最后, 则是文字的表现元素, 在广告设计之中文字是重要的表现形式, 简洁明快的文字可以给人一种明了的感受, 所以在设计之中应当注重文字的虚实对比, 注重文字的主次对比, 按照广告设计的艺术特征, 按照文字的内容, 体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根据对现代化的平面广告设计之中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形式以及表现的特征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同时对平面广告的设计原则、设计的基本理念和设计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旨在不断的促进平面广告设计效果的改进, 更好的增强广告设计的冲击力以及感染力, 为欣赏者带来更加震撼的效果。

摘要:在平面广告设计之中, 视觉的冲击力是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对于提升广告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内容展开论述, 详细的分析了平面广告设计当中视觉冲击力的运用要点, 同时对平面广告的设计原则、设计的基本理念和设计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旨在不断的促进平面广告设计效果的改进, 更好的增强广告设计的冲击力以及感染力, 为欣赏者带来更加震撼的效果。

关键词:平面广告,视觉冲击力,研究分析,运用探讨

参考文献

[1]高鑫.平面设计中拼贴手法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 2013.

[2]董庆帅.平面广告的多维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3.

[3]杨佳兴.海报设计中创新性表现形式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3.

来自濯村的新视觉冲击 篇10

莱阳市姜瞳镇五龙河畔,濯村依山傍水而踞。这个拥有5000村民的行政村,近年来从惠及农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成长为莱阳“第一村”。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十年前的濯村,破烂不堪,村里的街道年久失修,崎岖不平,雨天泥水遍地,晴天尘土飞扬,居民的住房前后,堆满垃圾,苍蝇乱飞……

1996年,时任华盛公司总经理的高云建,临危受命,走马上任濯村党委书记一职,担起了带领濯村走出贫穷、奔向富裕的重担。他们提出了“经济实力强、生活条件好、文明程度高、村容整洁美、管理讲民主”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村庄整体规划,描绘出“一河两带三山一园”的发展蓝图。一河是五龙河建闸蓄水,建设水上乐园;两带是沿河两岸开发建设自然型绿化生态旅游带;三山是将村庄的三座山建设成具有胶东乡村特色、适合观光游览的生态风景山;一园是将濯村建成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花园式村庄。

十年来,濯村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完成了旧村拆迁改造任务,建成了“3纵11横1环”总计37华里的村庄道路,硬化路面8万平方米;开发建设了100幢二层居民楼和2200余间新房;植树造林56000余株,栽种花卉40多万株,濯村成为“三季鲜花飘香,四季树木常绿”的花园式村庄。

如今走进濯村,强烈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那整齐美观的民居,造型新颖的二层小楼,那如茵的草坪,楼前屋后密植的花木,那笔直宽阔、不染尘土的马路,成排成行的新式路灯,无不向人们昭示着濯村人别具匠心、精益求精的小城镇建设成果。置身其中,如在画里。

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起真正意义的新农村。

1996年,高云建偶然了解到新加坡复发中记公司要在胶东建立果品基地的消息,他千方百计地与客商取得联系,心诚意切地与客商达成土地租赁意向。首先将村里五龙河南岸100公顷老梨园以20年的合同期租赁给复发中记公司。这样,村里从梨园获得收益由原来的不足20万元猛增到150万元。

以复发中记为开端,濯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租赁、全面的农业开放。目前,濯村已将8900亩土地租赁给新加坡、美国和台湾的客商经营,累计引进外资1.2亿元,建成了国际水平的葡萄、大梨、桃子、花卉等基地,濯村人学到了国际农业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经验,完成了从农民到农业产业工人的巨变。通过土地租赁,濯村每年村集体增收560多万元,1000名村民在基地务工,年增劳务收入600多万元。

在成功进行农业产业国际化实践的同时,濯村人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工业发展领域,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下辖10多个企业,主要产品有8大系列46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韩、日、美、英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近千万美元。同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有锦禾皮革、新龙海食品等12家中外客商相继落户濯村,总投资2亿多元。

在大力发展农业工业的同时,濯村第三次产业也蓬勃兴起。他们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构建“不冒烟”的朝阳经济业态。濯村风景秀丽,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适时调整了工作思路,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招商的一个重点。今年,与日本客商牛岛义则先生正式签约,引进外资1.2亿元,建设莱阳绿园生态观光有限公司。项目依山而建,一期工程已于2月开工,计划年底建成。生态园建成后,将成为一个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另外,投资800万元的“五龙山庄”观光项目也已达成投资意向。

从改善环境,到发展经济,从开放农业,到建设新型工业,从发展工业,到旅游服务业,濯村人的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发展境界日益提升。

以文明为先导塑造新风貌着眼于乡风文明,濯村进一步提高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力。濯村积极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技文化教育,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他们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图书室、文化室,购买图书、电化教育设施,办起了科技文化夜校,建起了多功能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成立庄户剧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良好的环境,文明的村风,吸引了众多的外商前来投资兴业。日商牛岛义则社长、澳商皮特先生和台商王振林先生等一大批外商常年在濯村定居。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规划下一篇:能量代谢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