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2024-07-30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精选七篇)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3年5月用偶遇抽样的方法对黄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临床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抽样, 包括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和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 共计480人。

1.2 方法

自制调查表, 内容包括专业认知、长期护理专业能力需求和培养长期护理专业能力相应的课程设置。共发放问卷48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3%。

1.3 统计分析

数据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 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 调查数据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472名学生均为2013年临床护理专业的毕业生, 刚参加完2013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其中高职学生250名, 中专学生222名。

2.2 专业认知情况

包括对长期护理服务的了解、对长期护理服务社会需求情况的认识、是否愿意选择长期护理就业岗位以及能否胜任长期护理服务工作等。对长期护理服务, 有36.4%的学生认为非常了解;有42.8%的学生认为比较了解;20.8%的学生对长期护理服务不太了解, 甚至没有听说过。对长期护理服务社会需求情况的认识, 有62.5%的学生认为需求很大, 有35.4%的学生认为有一定需求, 只有2.1%的学生认为没有需求。对是否愿意选择长期护理就业岗位的问题, 有75.2%的学生表示愿意选择, 只有24.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选择。另外, 有38.6%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能胜任长期护理工作, 有55.7%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能胜任, 只有5.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此项工作。

2.3 长期护理服务专业能力需求 (见表1)

参照王章安[2]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指标构建的质性研究, 结合老年护理临床工作实际列出了12项需要培养的长期护理专业能力。

结果显示, 有关长期护理的12项专业能力都是临床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 与李婧[3]调查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各项能力的排序有些不同。本次调查发现, 具备一定的法律、伦理素质及自我防护和保护患者权利的能力排在第一位, 充分说明了现在的学生法律意识在增强, 非常重视法律、伦理道德素质的培养。另外, 健康宣教和专业咨询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也是大部分学生认为临床上非常需要的。

2.4 长期护理服务专业课程的设置

根据我院护理专业已经开设的有关长期护理的专业课程以及陈四清等[4]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的内容, 同时参考国内其他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计划, 并结合长期护理服务专业能力需求, 列出了16门长期护理服务所需的专业课程。对长期护理服务专业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调查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 学生认为以上所列出的16门专业课程都是长期护理服务必须要开设的, 急救护理技术、临床护理、健康评估、护理概论与护理技术等课程的重要性排在前几位。而人际沟通、卫生法律法规、护理管理也排在较前的位置, 这与李婧[3]调查的结果在排序上有些差别, 但对长期护理服务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程度调查结果一致。说明现在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重视法律素质以及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3 讨论

3.1 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5],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 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和老龄服务问题日益凸显。《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 》称, 截至2012年底,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 比上年增加891万, 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02亿。同时, 高龄老年人口和失能老年人口也将继续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特征预示着长期护理产业将是一个潜在的庞大市场, 也为护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 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护理院校应当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以各种形式开展长期护理服务专业人才的教育, 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在此次调查中, 仍有35.4%的学生认为长期护理服务只有一定的社会需求, 甚至有2.1%的学生认为没有需求。对于选择长期护理就业岗位的问题, 虽然有75.2%的学生表示愿意选择, 但他们很多是迫于就业压力, 在有其他护理就业岗位的情况下, 可能更愿意选择其他岗位。因此, 在护理教育中, 要强化学生对长期护理服务社会需求情况的认识。

3.2 完善护理课程设置, 加强长期护理服务专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 我院尚未开设长期护理相关专业, 但临床护理专业已经开设了一些包括老年护理学在内的长期护理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大多只有30学时左右, 有些只有十几个学时。学生只能粗浅地了解长期护理专业知识, 不能全面掌握长期护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在此次调查中, 对于能否胜任长期护理工作的问题, 只有38.6%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能胜任, 有55.7%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能胜任, 有5.7%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不能胜任此项工作。说明在临床护理专业教育中, 对长期护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去胜任长期护理工作。而且, 老年护理专业还处于论证和筹备的阶段, 护士的转岗培训是当前培养老年长期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 应当加快改革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完善长期护理相关课程设置, 包括理论课、见习和实习等, 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长期护理知识和技能, 为将来顺利完成“老年护士”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建立长期护理实训实习基地, 加强教学实践

我院目前护理专业的实习场所仍以医院为主, 学生在护理专业实习中, 有的通过医院老年病科了解一些老年护理知识, 但这种以老年疾病为主的老年护理与长期护理仍有很大区别。因此, 我院要依托当地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 建立校外长期护理实习基地, 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使长期护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建立实习基地, 要通过协商、协议等方式, 明确实习基地、组织院校、实习学生各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应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制度, 以便学生真正从实习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3.4 加快老年长期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长期护理教育的发展。目前, 担任老年长期护理教育的师资多数是护理专业教师, 主要从事临床护理教学, 缺乏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经验, 最多也只是在临床环境中接触过一些老年患者, 这种情况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6]。护理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长期护理实践活动, 丰富实践经验, 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地区间、国际间的老年长期护理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开阔视野, 转变教学理念,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尽快提高老年长期护理教育的师资水平。

3.5 积极开展长期护理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和对长期护理服务人才需求增加的社会现状, 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的任务要求, 作为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长期护理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构建和完善具有专科特色的长期护理服务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优化长期护理服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拓展实践教育基地, 提升学生的长期护理服务能力, 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护理工作从医院范畴延伸至机构、家庭和社区, 以适应社会护理事业发展的需求。

摘要:目的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 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为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 对472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对长期护理服务, 有36.4%的学生认为非常了解;有75.2%的学生表示愿意选择长期护理就业岗位;有关长期护理的12项专业能力都是临床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与专业能力有关的16门专业课程都是长期护理服务必须要开设的。结论 建议完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拓展长期护理实训实习基地, 加快老年长期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老龄化,长期护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茹, 吴彬, 周琦, 等.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12 (3) :110-111.

[2]王章安.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指标构建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5) :457-459.

[3]李婧.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7) :96-98.

[4]陈四清, 王海荣.老年护理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 :225-226.

[5]杨启村.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应对人口“三化”高峰[J].老年教育, 2011 (5) :12-14.

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详解 篇2

在本次中国福利协会举办的养老院长培训班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在养老机构工作的所见所感,我认识到:失智症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失智症是由于大脑产生的病变而导致的一组综合症,表现为认知能力发生全面而持久的衰退,性格行为和心理发生改变,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退化,逐渐丧失自理能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老,身体各项功能下降,会出现食欲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明、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然而有的老年人伴随着衰老,会患有不同程度的失智症。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2012年全球痴呆症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失智症患者将达到6570万人,而到2050年将达到1亿人。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失智的最主要病因,占失智症总量的60%以上。是一种致命的脑部神经退性疾病。它破坏脑细胞,导致记忆、认知、思考和行为能力发生异常,最终导致机体丧失功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抑郁情绪、不动脑,脑外伤、人际淡漠、酗酒和性别因素都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失智症的病程可分为三阶段:早期、中期、晚期,晚期疾病的症状最严重,患者会丧失沟通能力、丧失自我照顾的能力、丧失行走、微笑的能力、不能辨认人、地方和物体、肌肉萎缩、吞咽困难、痉挛、大小便失禁、呻吟或哼叫、嗜睡,最后通常由于发生肺炎或其它感染而导致死亡。

(2)阐述由这个主题而引发的你对你所在养老服务机构现状的思考和分析; 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在标准化、智能化的建设中,已经成为沈阳乃至东北养老行业的标杆。在最重要的照护方面,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员工培训,在失智症的照护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机构养老的失智症照护方面应做到: 照护人员对待失智症老人,应秉持尊重生命、以人为本、伙伴关系的基本理念。秉承“弄清原因、及时治疗、愈早愈好”的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一、开设失智症老年人照护专区,进行专门化、独立化、个别化照料。机构中较多的高龄老年人患有失智症,而对待失智症我们的护理是与其他老年人一并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在养老机构中,一个重要的特殊群体没有得到最好的照料。而且大多数从事养老护理的人员对失智症认识不全面,只依据自身经验判断老年人脑子不清楚,而不了解失智症病程的三个阶段。在养老护理的一线无法对失智症老人进行康复护理和病情预判,而延误了护理、康复的最佳时机。失智症是记忆障碍,识别障碍是认知障碍的核心症状。很多失智老人,就有会把自己的女儿当做别的亲属,比如自己的姐姐,不能辨认亲近关系亲属的身份。由核心症状易引发精神障碍和行动障碍,也就是生活障碍,这种障碍和脑神经细胞的减少同时缓慢进行。照护人员的照护会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及时、准确和地把握老年人的日常及心理状况,关注每位老年人的感情、情绪和运动。

二、与失智老人建立有效的沟通

失智老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语言交流的能力逐渐丧失,将自己真实的需要进行表达的能力会越来越差。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受阻会诱发行为问题,所以照护人员不应否定老人,而应去主动迎合老人的思维。比如,老人幻想的事情实际上没有发生,但是老人感觉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如果否定老人说“那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样的事是没有的”,老人反倒会更加亢奋,会助长老人的幻想,会认为护理人员不相信自己,所以情绪会低落。

照护时的交流语言要简单、形象、缓慢、清晰,态度要亲切、温和、平静。照护人员需要花时间,好好倾听老人的回忆和忧愁,充分理解话语中隐含的不安或恐惧,使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要经常表扬和鼓励老人,唤起他们的积极情绪,增强信心。即使老人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活动,也需要在旁边保护他,和老人谈论开心的话题,改变他的心情。失智症的症状是现实的,会造成烦恼、痛苦,或者憎恨别人,怀疑对方的情绪,这些症状出现时,应该充分观察其语言、行动、表情等,收集信息,提早接受医生的治疗。

三、制定专门的照护标准,实行标准化的日常照护制度

病前控制:以老年人能力评估为切入点,对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进行评估。制定专门的照护标准,进行标准化护理。在预防失智症的发生方面做到:强化记忆锻炼。人的大脑越用越灵活,老年人对自己的记忆力应该有充分的信心,主动加强记忆锻炼,护理员可以通过增加信息刺激,比如培养看书读报的习惯,不断学习;定时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丰富信息量和大脑的运动量;保持良好的人际、社会互动,不断地从社会中获得大量信息。用复述的方法强化记忆。可以给老人听熟悉的歌曲,聊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建议老人写日记、周记、将做过的事情记下来。保持愉快的心境。

病中控制:按照护理服务实施流程,让老人尽可能独立完成洗脸、刷牙、整理床铺等日常活动;为其制定适宜的锻炼计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身体制,如上下楼梯、慢走等;可进行下棋、读报、聊天、练书法和绘画等活动,帮助患者扩大思维,提高智能;根据病情适当休息或进行户外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丰富老人的人际交往;饮食上给养员保证足够的营养、热量、维生素和水分摄入,适当喂老人进食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各种并发症:如褥疮、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病后控制:评估老年人,完善评估护理机制。

(3)结合这个主题,谈谈你对你所在养老服务机构未来的标准化管理、人才培养的计划等。

标准化管理的计划:

人才培养的计划:以辽宁华龄养老服务培训中心为人才输送基地,中心成立于2014年初,是全国首批养老服务机构人才培训实训基地。成立以来,先后引进了日本、韩国等先进的介护技术和管理方法,开设了养老护理员、养老介护师、养老健康管理师、养老营养师、养老康复师、中医理疗师、健康保健师等专业课程。另外,为了满足养老管理人才的需要,中心经多方探索与实践,增设了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训班,并承接了国家民政部福利中心举办的养老院长培训班等管理课程,省卫计委社区养老管理人才培训班。先后培养了专业技能型人才500余人,管理型人才100余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智能化养老产业涉及的通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现代医疗保健智能控制技术以及医疗卫生、护理康复、物业管理、社工方法等内容开设专业课程。以培训中心为依托,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强护理团队的建设、开发和培训,学习失智症的病理和护理需求:了解失智症对老年人所产生的影响,了解和理解失智老人的总体情况,知道如何与失智老人建立有效的交流,熟练掌握日常照护技能,子女各位和精神症状管理,对失智老人细微的变化保持警觉,积极主动、团队分享,对失智老人支持与关怀。

一、根据老年人服务的核心目标:生活的独立性、精神的愉快性、社会的交往性、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性

护理服务内容的标准化设计:一般的护理服务:个人生活照料、安全防护、心理支持、护理评估、康复护理服务、健康指导服务、安宁护理、社会功能训练。

特殊护理服务:给药护理、压疮处置、伤口换药、呼吸道管理、管道维护、结肠造口、治疗性护理服务。

护理服务管理模式:护理服务实施规范化及质量监控。养员入住机构、出机构、转诊机制

护理服务实施流程:全程护理服务流程、每周护理服务流程、每日护理服务流程、每项护理服务流程。

质量监控:明确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内容,建立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具体措施,建立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 3.1.1机体逐渐衰性变异。衰老是人类生命的必然过程,老年人随着精血的显衰,心力渐退,除体力衰退,抵抗力低下,行动迟缓等机体退化外,还出现反应、思维迟缓,记忆力衰退,理解能力及适应能力减低等情志失调的表现,如烦躁,易怒、忧郁悲观失望等。

3.1.2感情脆弱。易于受损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衰老以及一生中所经历的境遇不同出现不同层度的心理损害,如长期生病易使行动受限,常感情脆弱,一句话或一句微不足道的事都引起伤情。

3.1.3孤独寂寞。不被他人理解老年人年岁已高,体力精力明显衰退,做事常心有余力不足,甚至做错事,但却不服老,久之不被社会及家庭理解,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心中空虚,需要精神寄托。

3.1.4猜疑心理。老年人的心理防卫及应对能力随年龄增高而减退,对外界的耐受性及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情绪的变化[2],特别是长期患病的老人,生活处理能力下降,对周围的一切反应非常敏感,如儿女、社会、医务人员的言行,或表现出某些不尽人意之处,易使老人引起猜疑;听不清别人交谈时,便认为自己的病情加重,把一些没有关联的事情扯到自己身上,引起无故的联想。

3.1.5恐惧心理。进入老年期,每个人都要面临生理的、社会的、家庭的种种变化,由于机体老化,易患各种疾病,不免对生活留恋,对死亡产生恐惧感,得病后,求医心切,希望立即得到诊断及满意的治疗,对疾病的治愈期望很高,但客观事实告诉他们某些特殊疾病不能瞬间出现奇迹,特别慢性病的反复,病人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紧张,烦躁不安及消极心理,进而导致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两者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

3.1.6依赖心理。有些老年人患病后常多有依赖感,表现为药物依赖,家属、医务人员依赖,周围环境依赖,认为只有贵药、新药才能治好,如只有住进心目中好的医院才能康复,这些老年人对外界的适应性愈来愈差,耐受力下降,经不起病情反复的打击。

(1)语言交流:注意语言艺术,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心。①对老年人在介绍病情时,要语言亲切,态度谨慎诚恳,不能搪塞,以免发生猜疑。②尊重老人的的人格,病人在治疗期间如有隐私,应做好保密工作,对其合理要求及时解决,不合理的要认真解释。③注意声音和语调的运用。要掌握声音的大小。语调柔和、吐字清晰、通俗易懂,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可模棱两可,应用医学俗语。④重视对方的称呼:称呼满足老干部对尊重的需求,许多老干部离休后,由于疾病的困扰和离休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了失落感、孤独感、恐惧感,因此与老干部接触时,称呼要得当,使对方得到心理上满足。⑤对于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患者,应以亲切的语言、耐心地引导、鼓励患者说话,可以从患者的日常爱好或兴趣入手,然后切入正题。

(2)非语言交流:老年人由于生理及病理生理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沟通障碍。①温和的面部表情可给患者安全感,面

部表情在人际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7]。护士的面部表情因情况而灵活运用,一般情况下常用微笑,它具有很大的勉励力、感染力,患者视之友善、轻松信任感,能有效地缩短双方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对不同场合的 不同情况,能用微笑接纳对方可反映出本人良好的修养,待人的至诚。在焦虑患者面前,表情轻松自如、大方;在痛苦不堪的患者

面前,表现出温和、慈祥、同情;在抢救重患者时,面部表情要专注,不应微笑。患者会时常观察护士的面部表情,因此护士因尽力控制一些会给患者造成伤害的表情,如厌恶、敌意等。②要有

热情、亲切的目光,给患者以鼓励与爱护,热情亲切的注视是对患者的爱护和鼓励,不注视是冷淡的表现。作为护士无论自然情况如何,专注和充满热情的目光,都能使产生一种友善的感觉与亲切的印象,护士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柔和的声调,同情和关心的态度,这些可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使患者主动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③通过亲切的触摸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触摸是人类情感表露方式之一,也是护患交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8],适时的触摸可使患者获得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护士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翻身、扣背、按摩,患者可产生温暖和亲切感,使患者增加安全感。④规范的仪表给患者以信任感,仪表是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方式,护士的仪表往往使患者产生很强烈的视觉反应,雅致的端庄

仪表、适度的整洁之淡妆体现护士的严谨与认真,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及受尊敬的感受,如果浓妆艳抹、佩戴大耳环、白色工作服脏污或缺个扣子,这是一种无形的刺激,会引起患者的反感,影响护患关系,从而影响治疗护理的效果。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篇3

关键词:护理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是在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疾病或年老以致丧失日常行为能力而需他人提供必需的生活帮助时,为其在康复医院、托老机构或家庭中的康复护理支付所需费用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不仅有助于缓解有长期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和身体负担,对于正在处于老龄化中的国家更是十分重要。

1、国外发达国家护理保险的发展情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建立了老年护理保险。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政府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推进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出现,护理保险才得以迅速发展。美国的商业性老年护理保险由投保人通过购买护理保险合同方式自愿参加。护理保险保单可以独立签发,也能以终身寿险保单的批单形式签发。相应的,美国的护理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于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保险费与被保险人年龄、最高给付额、给付期和等待期等因素有关。2000年,日本通过了《护理保险制度》的法律,长期护理保险被正式纳入其社会保险体系,由大约3300个地方政府来管理。这一体系的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50%来源于民众所交纳的保险费;另外的50%则来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这一体系是强制政策,即所有年满40岁的公民都必须缴纳长期护理保险费。

2、我国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潜在空间

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还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继2005年国泰人寿在上海推出“康宁长期护理健康保险”之后,2006年6月15日,国内第一家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这是国内首个全国性的具有全面保障功能的长期护理保险。现在保险市场上的护理保险品种有中国人寿国寿康馨长期护理保险,中国人保的健康人生个人护理保险增值计划以及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的健康宝个人护理保险。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护理保险的种类和数量还是相对缺乏。在人身类商业保险里,人们对寿险和医疗保险认同率较高,购买数量较多,进而覆盖面也很广。但对于护理保险,大多数人缺乏基本的認识,而商业护理需求意识的缺乏也进一步限制了护理保险的发展。

而实际上,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靠家庭对病中老人进行护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护理需求。首先,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突出。截至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77亿,这一数字接近世界第五大国巴西的总人口。根据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的将占老年人口的21.78%。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为53.9%,日常生活不能够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占老人人口的15.1%。老年护理问题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次,长期护理成本居高不下。初始状态为伤残的老年人日常照料费用比同年龄能自理的老年人要高出2倍以上,而临终前1—3个月内需要完全照料的时间和相应的照料费用都剧增上升。 再次,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伴随着70年代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一代进入婚育期,我国大多数的家庭结构都朝小型化和核心化发展,“八四二一”或者“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大量出现,这种结构下,传统的家庭护理已经不大可能,此时,若老年人或他们的子女在年轻时购买护理保险,将会大大减少年老时的负担。

3、对中国发展护理保险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护理保险的潜在需求量非常大,但能否顺利实现供求的对接还取决于以合理的形式发展护理保险。如上文介绍,护理保险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美国采取的是商业保险的形式,同时采取了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其发展,而日本则是将其纳入社会保险的范畴。我国则需要建立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保险模式。

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其老龄人口就相当于日本全国的总人口。其次,我国经济发展滞后于发达国家,社保体系尚处于初创时期,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低,且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因此,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目前还不宜统一采用社会保险模式。但若是仅仅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则大部分人会无法负担起昂贵的费用,它虽然能满足部分老年人的需要,却不足以解决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长期护理问题。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笔者认为我国现如今应分地区采取不同模式的商业护理保险。

在东部发达地区,可采取商业护理保险的模式。东部人群收入较高,有能力负担较高的保费,并且能对应的获得较全面的护理。同时,我国应效仿美国的方法,对购买商业护理保险采取一些促进措施,如减免税收,增强雇主为员工购买护理保险的热情,争取使其成为员工福利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中部地区,则可以采取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的保险模式,这种护理保险个人负担较少,可以承担老年人基本的护理要求。在西北部贫困地区,政府应负担全部的护理保险费用,如建立专项护理保险基金,向政府成立的养老院或护理中心等福利机构购买护理服务。最终,我们将能够建立起由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分担,保险、救助、福利津贴相结合,充足、稳健、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保障制度;与此同时,为使护理保险发挥最大的效用,使失能老年人能够享有质优价廉的照护服务,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快速提升护理供给数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http://www.cssn.cn/news/410599.htm

[2]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1/11/04/012008298.shtml

[3]荆涛.长期护理保险—中国未来极富竞争力的险种[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4]陈琴.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和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

作者简介:

[1]周言,女,(1988—),河北保定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保险专业2011级研究生;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篇4

1 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政策契机

尽管北京市没有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但是政府并非对老年人长期护理不作为。实际上,北京市近年来已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缓解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2008年底,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到2020年,90% 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 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 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形成集中照料服务与社区居家服务互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6]。201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指出,探索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减轻参保人将来养老时接受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的自负压力,并鼓励居民投保长期护理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7]。2014年,已在拟出台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草案) 》中指出将逐步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为疾病或者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服务保障[8]。由此可见,北京市长期护理相关政策体系正在逐步改善。

2 医疗保障制度与长期护理筹资

由于北京市尚未建立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长期护理筹资部分通过医疗保障制度完成,尤其是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 图1) 。

2. 1 医疗保险

首先,在普通医疗服务中,老年人慢性病( 包括中风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的治疗和护理有时难以清晰界定,这也使医疗保险不可避免地承担部分长期护理支出。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参保老年人的住院床位费、门( 急) 诊留观床位费及相应临床诊疗必需的诊疗项目费用[9]。部分老年人可能因缺少必要的家庭护理资源而滞留医院,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其次,近年来医疗和养老服务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医疗保险也在更大范围内覆盖了长期护理服务。2008年,北京市首次将10所养老院/老年公寓的医务室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10]。2013年,北京市进一步通过《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办法》确定并扩展该政策: 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 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可以申请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鼓励养老机构与就近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由后者提供对口医疗服务[11]。同时,自2011年,北京市尝试在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设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如海淀八里庄地区老年康复照料中心) 。老年人在中心可接受健康体检、基本医疗护理服务、愈后康复服务等,这些项目按照北京市统一标准收费并可按医保报销 ( 个人支付10% ,医保支付90% )[12]。以上举措增加了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与医疗服务的结合程度,那么将护理医院纳入医保范围则更明显地体现出医疗保险在长期护理筹资中的作用。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区公共委以具有丰富老年人护理经验的香山医院作为试点,将其改建为北京市首家失能老年人护理医院。该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单位,失能老年人的住院及治疗费用可以报销[13]。

2. 2 医疗救助

除了医疗保险外,北京市特困老年人可以享受医疗救助政策。2001年和2004年,北京市分别颁发了《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14]和《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15],规定减免城乡特困人员就医检查费、床位费,负担一定比例的门诊医药费、治疗费等。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城市民政部门医疗救助34403人次,民政部门 资助参保 医疗60542人,城市医疗救助支出9145. 6万元; 农村民政部门救助5094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8449人,农村医疗救助支出2908. 7万元[16]。可惜的是,暂无公开数据明确其中的老年人比例。

3 养老保障制度与长期护理筹资

养老保障制度也通过居家养老券、最低生活保障等渠道承担了部分长期护理筹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老年福利和老年救助两方面。见图1。

3. 1 老年福利

首先,以居家养老( 助残) 券服务制度形式,北京市政府为老年人购买部分照料、护理和康复等养老服务。根据2009年颁布的《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 助残) 服务( “九养”) 办法》,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可以领取居家养老( 助残) 券,并利用其购买社区和社会各项养老( 助残) 服务[17]。自2014年7月1日起,北京市以海淀区为第一批试点,逐步将养老( 助残) 券“升级”为养老助残卡,增加该项制度的便利性[18]。具体发放标准、人数及2011年支出见表1。

资料来源: 《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 助残) 服务( “九养”) 办法》[17]; 中国老龄工作年鉴( 2012 年)[19]

其次,针对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年人社会保障和社会优待办 法的通知》规 定,北京市建 立高龄津 贴制度[20]。具体发放标准、人数及2011年支出见表2。

资料来源: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年人社会保障和社会优待办法的通知》[20]; 中国老龄工作年鉴( 2012 年)[19]

再次,针对缺乏收入和子女照料等长期护理需求更加难以满足的老年人,北京市试点建立特殊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008年颁布的《北京市特殊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办法》规定,在试点区内,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领取服务券,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或折抵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费用[21]。具体发放标准详见表3。囿于数据限制,暂无法获得发放人数及支出。

资料来源: 《北京市特殊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办法》21]

3. 2 老年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也在老年人长期护理筹资中发挥一定作用。2000年,北京市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15],同年随后发布《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16],2002年发布《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17],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奠定了制度基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升高,北京市城乡居民低保救助的标准不断调整。截止2011年,城市低保标准由家庭月人均480元上调为500元; 农村低保标准由家庭月人均300元上调为340元。此外,根据2014年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22],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整合为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并为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以及办理丧葬事宜。特困供养人员可以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特困供养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北京市2011年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具体发放标准、老年人人数及支出见表4。

资料来源: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2012)[23]*根据前 6 个月和后 6 个月的标准进行平均;#无北京市数据,此处为全国平均标准

4 总结与讨论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老龄事业高度重视,将其视为推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护理是当前老龄事业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北京市长期护理筹资相关政策、尝试计算其实际支出,以此来详细分析北京市老年人长期护理筹资模式。我们将长期护理筹资按照医疗、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分类梳理,这是基于北京市现行社会保障的现状[24],也是由于医疗护理和基本生活护理是长期护理两大核心内容的现实。整体上通过调整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北京市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长期护理经费支持。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仍有改善的空间。

北京市老年人长期护理筹资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 1) 对象细分。在开展老年人长期护理筹资时,医疗和养老保障等制度根据年龄、自理能力和家庭经济状况等特征,为老年人设计了差异化的支持方式,并对高龄、失能和特困老年人给予了更多的关照。( 2) 先试点后推广。北京市在进行多个老年人长期护理筹资制度时,都采用了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通过试点的经验,可以更好的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和补充,为政策更高效、优质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3) 适时调整。随着人口年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北京市在多种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对筹资结构进行了适时调整,有利于资金链的及时补充,并可使失能老年人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长期护理服务。

同时,北京市的老年人长期护理筹资模式也具有以下不足: ( 1) 尽管目前北京市可以为老年人缓解部分长期护理压力,然而目前筹资水平仍然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2) 由于北京市尚未建立独立的长期护理筹资系统,现有相关政策分散于医疗和养老保障系统之中、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这为老年人掌握和利用政策、在各政策间衔接增加了困难。尽管北京市尚未建立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但是政府已逐渐承担起长期护理责任,这为相关政策的继续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也可以体现北京市政府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决心,如扩大老龄津贴享受范围及额度、探索建立长期照料护理保险[25]。北京市长期护理筹资模式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省市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地不断加深,为了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增加和家庭养老功能降低之间的矛盾,我国正在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可持续的长期护理筹资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尽管大量研究介绍了日、德等国的长期护理相关制度,然而极少有研究系统讨论我国当前的长期护理筹资模式。文章以北京市为例,对我国现存的长期护理筹资模式进行剖析。目前,北京市尚未建立一套独立的长期护理筹资制度,但是已经通过调整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等方式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筹集了部分资金。文章总结这种模式的相关支持政策和财政实现,并对其优缺点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篇5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服务模式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服务模式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扩大护理服务领域,加快护理产业发展,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这将给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

本报告利用前瞻长期对医疗护理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市场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医疗护理市场环境出发,以市场需求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医疗护理当前的服务模式、服务领域,重点分析母婴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和社区护理等领域。同时,佐之以全产业近几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医疗护理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篇6

关键词:长期住院患儿,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中国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尚处在一个起步发展阶段,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儿童是社会的未来,是全世界的关注焦点,对患儿、特别是长期住院患儿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不仅能确立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可,还有利于全社会对社工工作的支持,符合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要求。本文从该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对长期住院患儿提供的服务模式与意义。

1 长期住院患儿的定义与人群

1.1 长期住院患儿的定义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起,逐渐发展了针对长期住院病患的研究,将长期住院病人的研究不再集中于慢性精神疾病患者与社区康复治疗,而是扩展到超过平均急性住院时间的病患,一般住院时间下限在6月至1年,上限则是3年至6年。(出于病床周转和慢性疾病反复入院的考虑,在持续性疗程阶段内(康复前)住院时间可以累计叠加病愈后复发并不计入)。国内针对慢性疾病或者长期住院患儿相关研究选取患儿病程下限较为集中,平均在2月至3月,上限则没有统一时间[1]。

1.2 儿科中长期住院的人群

儿科常见的慢性病包括:慢性肾脏疾病、白血病、癫痫、哮喘、过敏性紫癜、风湿性疾病、出生缺陷等。其中慢性肾脏疾病、白血病和出生缺陷都可能让患儿接受长期住院治疗。据国外文献报道2%~4%的儿童有严重复杂的慢性疾病,须要长期住院治疗[2]。按2009年全国2.25亿14岁以下人群计算,全国有450万长期住院患儿。

2 长期住院患儿的需求

对于长期住院患儿来说,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的生命状况,慢性病状态可能一直伴随他们直至成年期,甚至一生。除了长期躯体病痛的困扰,往来家庭和医院之间对社会活动的阻隔,令这些长期住院的慢性病儿童的正常身心发展受到了更多负面影响。

长期住院患儿由于患病而导致比正常儿童易退缩、适应性较差,倾向负面表达,心境消极,反应过于强烈;又由于长期住院而导致大大限制了活动范围和正常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和体验的抑制是导致患儿社会功能缺失、社会不适的一大原因。此外生理病痛、家长、患儿内因三大因素导致了此类儿童孤僻、冲动、敏感、易退缩等个性特征。在社会能力上,活动、学习、社交三方面的能力均有所下降。在行为问题上CBCL行为量表显示综合征有抑郁、分裂样强迫、社交退缩、攻击性、违纪等[3,4],这些疾病导致患儿的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所以应该在传统医疗手段治疗外,给予这些患儿其他方面更多的系统支持,减缓长期住院所带来的功能缺失,环境不适等问题。

对于这些患儿来说,父母是最好的支持来源,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父母由于患儿长期住院导致他们压力过大,自身出现行为的焦虑、抑郁、暴躁、沮丧等等负面情绪的表达,或者表现出溺爱。这些都会阻碍住院患儿正常社会行为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对医护人员来说,由于过去没有关注这方面的需求,故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也并非十分在行,所以有必要引入社会工作这一专业人员对这方面问题进行专业解决。

3 部分地区儿童医务社会工作

3.1 香港地区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香港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移植于欧美地区模式,经本土化模式改造而成。社会工作者不属于医院职工,但隶属于香港卫生署或专业协会。在香港医院中一般都设有由社工管理的24小时运作的健康支援中心,专门为长期住院儿童提供服务。中心中设有儿童游戏室、家长休息室、学校。医务社工不仅陪伴患儿游戏,还提供对家长和患儿的心理疏导,组织志愿者为住院儿童提供住院期间的功课辅导。不仅在医院中,还能在社区里提供持续跟进服务,对于长期住院患儿返家疗程有着重要意义[5,6]。

总体来说,香港的医务社工可以充分利用体系中各种专职人员,协助患儿进行疼痛管理、帮助压力缓解以及焦虑疏导。为长期住院白血病患儿提供了一个模拟社会交往的环境,同时有专职人员提供社会功能恢复的辅导课程。家长也可以在彼此互助支持中,改变自我心境行为,对患儿的心理、情绪、行为以及治疗效果产生正面影响。社会工作的跟进,对于特定类型患儿不同的身心状况的治疗有着更加适用的成效。

3.2 台湾地区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台湾地区于20世纪70年代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始启动。医院是最早引入社工制度的机构之一,早在1983年成立了专业协会,提供医务社会工作人员训练。与香港的医务社工不同,台湾的医务社工是医院正式职工,医院下设专门的社工部门,医务社工中各种服务手段,如临床个案辅导、资源申请、小组互助、社区资源连接等手法被纳入医院人文服务项目,作为日常化服务提供给住院患者。

针对长期住院患儿人群,台湾医务社工强调整个医疗团队合作并以家庭中心的全面工作。所以医务社工的任务是跨科合作,评估家庭资源与压力源,整合家庭内部资源,协助衔接各类院内外服务;着眼点在与家庭建立关系,融入家庭环境,拉近与患儿、家长的距离,成为患儿、家长与医疗团队间一个沟通和协调的中间人。

3.3 上海地区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上海由于历史渊源,与国内外交流联系较多,受先进医院管理文化和医务服务理念的影响,对医务社会工作处于探索的前沿,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有多位学者赴欧美、港台学习、进修、参观和引入了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包括个案、小组、社区等服务。

对长期住院患儿不仅针对儿童身心障碍问题进行压力疏导,还针对儿童住院期间的适应不良,出院后的适应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服务。主要做法有:第一、建立独立部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活动;第二、以专职人员作为机构专业督导,发展医务人员接受社工培训;第三、对于长期住院儿童提供游戏室、病员学校、病区图书馆等服务;第四、由医务社工进行评估与个案管理;第五,在家长中开展互助小组活动;第六,为有困难的家庭缓解经济压力,提供资源帮助(慈善基金申请帮助);第七、利用医院周边社区,对患儿的定期检查和医院回访提供便利;第八、开展社区康复与健康教育活动等。

4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不足

4.1 专业服务人员不足

从香港和台湾的经验来看,对大陆医务社工的发展都有相当的启迪作用。但是做到能提供类似的服务,并不是简单的理念、工作方法和服务项目的移植,而是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完成。由于人员编制有限,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尚未列为必须设置的部门,仅有少数大型城市的个别医院开设社工部门;从床位与社工人员比上来看,社工人员严重缺乏,实际在岗工作者数量不多远远不能满足患儿需求;医务社会工作教育不足,社工专业毕业生进入第一线不多,进入医疗系统的则是凤毛麟角。现在上海的很多工作没有开展和力度不够都有这方面的原因。

4.2 可提供资源不多

社会工作基本专业特征之一是“社会福利性”,由于非政府组织、慈善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少、募捐能力有限、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等原因,医院可利用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由于社会工作发展刚起步,各领域发展也不平衡,很难找到病人转介渠道,往往病人只接受了医院社工的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在我国是新议题,社会成员以及作为合作伙伴的医护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甚至医疗主管部门对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的认识尚不清晰,对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支持不足;由于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识不足,而且建立社会工作部门的医疗服务机构还不多,患者在寻求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知道可以求助社会工作者。

4.3 专业体系不健全

无论从专业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还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都非常不健全。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体系。从1986年教育部决定在高校恢复社会工作以来,部分医学院校开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但相对缺乏有经验的师资。在高等院校中,医务社会工作课程以选修方式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医务社会工作部门在医院归属和职能界定不清晰,影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使本属于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往往由非专业人员代替,不仅力量薄弱,而且工作很不规范,效果不佳。对于长期住院患儿而言,住院期间出入院的跟踪服务,出院计划的执行,由于体制、资源和意识的缺失,在大陆医院仍处于空白阶段,现有尝试多是就近社区的病员回访、社区大型保健活动以及志愿者家庭爱心结对等形式,不同地区有不同做法,并没有可以推广的模式形成。

5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建议

5.1 加强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机构实现社会功能、传达社会福利和关爱的有效组织形式,特别对于长期患病的儿童、家长、社会及家庭来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能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如设立专门部门、设置专业岗位、确立工作内容、建立工作制度和加强绩效考核等等,这将为大力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社会工作人才搭建良好的平台,为长期住院儿童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5.2 加快医务社会工作能力建设

医务社会工作是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理论和实务都需要加强建设。特别是儿童医院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不同时期的特点,设计具有特色的,综合其他专业的服务,保证服务效果。医务社会工作教育界与实务界密切合作,开展学术探讨,进行本土化研究,开展职业继续教育,增强实务的能力,提升专业服务水准。

5.3 医务社会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疾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原来被忽视的社会支援性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提高长期患病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儿童医疗机构需要配备多一些的社工,对其服务也要有严格的考核和行为规范。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作领域的特殊性,做为一种职业,它需要严格的职业许可、人员配置的合理、定位要明确,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除了在理论研究、能力建设上花大力气以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发展速度。

国内医务社会工作还只是蹒跚学步,只有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在现有国情下根据医务社工发展规律,针对特殊群体提出服务模式,实现服务的针对性、个性化、团队合作服务,才能使医务社工实务和研究有所发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任榕娜,陈新民,林茂英,等.长期住院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12):388-389.

[2]Newacheck PW,Stoddard JJ.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multiplechildhood chronic illness[J].Pediatrics,1994,124:40-48.

[3]李杨,魏珉,Gayle Page,等.慢性病儿童应激源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3):337-341.

[4]孙艳玲,李苗,武万水,等.白血病儿童气质特征的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1):861.

[5]季正明,俞晓明.香港医务社会工作考察报道[J].社区卫生保健,2003(3):11-13.

[6]戴冬梅,黄懿.香港医院康复医疗服务的特点[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9):719-720.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篇7

一、国内外现有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指标

(一)国外常用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评估工具

针对入住护理院的服务对象,美国最常使用的评估工具是MDS(Minimum Data Set),这是美国联邦政府指定的评估工具,由专业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评估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目前疾病诊断、医嘱用药情况、身体状况、所需的康复服务、医师评价及建议、日常生活能力、感觉/知觉情况、行为状态、约束/安全设备、健康状况及问题、治疗性干预措施等方面。日本的老年护理评估依赖于其长期介护保险制度,享受介护保险制度的老年人需要经过专业的介护等级认定,评估内容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身体机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用药情况、自理能力判定等。

英国使用的护理需求评估工具为NNAT(Nursing Needs Assessment Tool),该评估工具包括3部分,第1部分针对自我同一性、社会心理状况、认知交流、生理功能、疼痛控制、危险因素等21个方面评估对象需要的护理服务类型,第2部分包括风险性评估、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评估、复杂性评估,第3部分在前面评估基础上将护理需求水平分为3个等级,并依据该等级判定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项目(曾友燕等,2006)。

澳大利亚由专门老年护理评估小组开展评估工作,最常用的工具是老年护理服务申请与审批表(the aged care application and approval form),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批准护理形式、申请者状况、总体评价4个方面。同时,评估小组要判定以下4项内容:申请者的躯体能力、认知行为能力、社会支持状况、可获得的社区服务和老年护理机构服务(曾友燕等,2006)。评估者需要针对每一个类别的老年人照护需求制定出相应细化的服务内容表,每一项服务内容都有制定的依据、服务要求和服务质量判定标准。

(二)国内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现状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统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表,少数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开展这项工作,最早做出探索的是上海市。2003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标准》,该标准用来评估申请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老年人的身体状况。2005年上海制定了较为规范的《上海市老年人照料需求评估标准》,该标准包括4大主要参数(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行为和视觉能力)和两大背景参数(社会生活环境和重大疾病诊断)(朱耀垠,2008)。2007年上海开始在社区内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表》内容与2005年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照料需求评估标准》基本一致,评估报告中要求对老年人照护等级进行划分并提出养老服务建议。

青岛市在借鉴上海市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青岛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评估内容包括个人资料、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照料者、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和视觉能力,并将老年人分为正常、自理、半自理和不能自理4类。在评估基础上,依据老年人不同程度的自理能力提供相应的养老护理服务。

浙江省于2012年出台意见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作,评估内容包括评估对象的身份信息、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居住状况、养老服务需求意愿5个方面。评估部门需要根据调查评估情况给出评估结果,明确评估对象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档次及接受养老服务的方式。

综上可知,国内少数地区已开展的养老服务评估综合考虑了与老年人相关的多种因素。从内外部因素来看,内部因素包括老年人个人基本信息、身体功能、认知能力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家庭成员情况、居住状况等。

二、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指标体系

有学者提出,评估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主要依据老年人的功能状况,即失能或失智。失能状况主要通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来测量,失智状况则主要根据MMSE(简明精神状态量表)、CASI (认知能力筛查量表)、SPMSQ(简易精神状况量表)等测量,这表明老年人的失能和失智程度是影响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尹尚菁等,2012)。其他相关研究显示,老年人自身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患病情况等,老年人的收入、职业等经济因素以及老年人的子女数、居住情况,地区因素等均会显著影响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需求(戴卫东,2011)。

在已有研究和部分地区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构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由两层因素构成。第1层包括3个维度,即人口特征、照护资源和老年人能力。第2层包含15个指标,分属于每个维度。其中,老年人能力的5项指标中的每个方面包含不同的具体测量变量。

三、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13年,河南省漯河市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要实现养老服务业改革的重大突破,首先需要对该市老年人的整体养老服务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分析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2014年10月在河南省漯河市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的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和老年人能力评估指标,包括身体机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分辨能力、情绪表达和社会参与等5个一级指标。样本的选取采用等比和随机抽样方法,在漯河市三区和两县按照1%的比例抽取样本,依据经济基础和距离城市远近,样本的分布为市区经济基础较好的社区一个;市区经济基础一般的社区一个;市区经济基础较差的社区一个;市区近郊农村社区和远郊农村社区各一个;舞阳县、临颍县城市社区各一个;县城城郊农村社区和远郊农村社区各一个。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799份,其中临颍县取得有效样本488份,舞阳县325份,郾城区523份,源汇区575份,召陵区888份。调查资料的收集由漯河市民政系统安排的社区调查员通过入户访谈完成,样本人口特征见表1。

2. 样本描述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有长期护理需求的比例尹德挺,2008)。这表明,性别和婚姻状况会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对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影响不大。这意味着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不存在性别和婚姻状态的差异。

老年人的一些社会经济特征和相关个人能力对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也不存在显著影响,如老年人住房状况、收入状况、身体机能、认知分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说明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更多是刚性需求,老年人的住房状况和收入状况对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影响不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不存在显著关系,这与研究假设是不一致的,可能是因为本次问卷中关于身体机能的指标不仅考虑了ADL相关指标,还考虑了身体麻木症状、走路是否需要协助、单腿站立和平地行走等指标,这几项指标可能对老年长期护理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导致ADL指标的影响也不显著。老年人认知分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对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没有显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本文中的长期护理服务主要指身体的护理,精神层面的服务相对较少。

年龄、户口类型、子女数、日常生活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儿子儿媳或女儿等变量对老年长期护理服务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老人,年龄较大的老人、农村老人、子女数较少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较差的老人,有儿子儿媳或女儿提供照料的老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相对较高。

(二)政策建议

1. 建立长期护理服务基本制度,优先保障脆弱群体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

高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意愿较高,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农村地区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在对老年人开展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分配长期照护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投入的效率,满足最迫切需要长期护理服务老年人的需求。

2. 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建立长期护理的家庭支持计划。

现阶段,子女依然是提供长期护理服务的主体,但随着家庭规模缩小、子女数量减少以及女性参加劳动的比例不断提高,家庭照护能力逐渐弱化,中国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家庭长期照护能力。一方面,可以探索建立家庭照护补贴制度,由国家财政发放照顾补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扩大老年人长期护理专业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提升社区长期护理服务功能。社区支持性的服务包括家务助理服务、暂托服务等,缓解家庭照顾者的身心疲惫和精神压力。

3. 高度重视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包括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和存在精神问题的老年人。

如何保障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得有尊严,需要政府的相关制度安排和全社会的关爱。一方面,加强现有护理机构和社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容。另一方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形成多方共担的筹资方式,逐步减轻老年人及家庭的长期护理费用负担。

4. 建立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标准,提高长期护理服务资源利用率。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养老服务评估内容主要围绕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基本上综合了国际上两类评估的做法。从评估量表上看,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性和评估内容可行性较差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亟需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的、易操作的评估量表,同时加强量表设计的科学性,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专业的评估队伍也是开展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的关键。科学可观的评估机制和流程可以促进长期护理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长期护理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摘要:21世纪以来,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高龄化和失能化则是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伴随的重要发展趋势,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不断膨胀。本文通过构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户口类型、子女数、日常生活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儿子儿媳或女儿等变量对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

上一篇:商标翻译原则下一篇:小米手机的营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