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2024-07-2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精选七篇)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篇1

最近, 网络大V董某某因“借谣发财”被检察院批捕, 《新快报》记者陈某某因捏造事实诋毁中联重科造成严重影响被警方拘留。这些接连发生的事件, 均为当事人受经济利益驱使, 违背新闻道德规范, 铤而走险, 值得深思。笔者认为, 事件也给新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只有真实, 新闻才有生命。

作为电力系统的新闻工作者, 报道的内容多以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方面为主。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 不能仅通过电话了解, 就对施工进度作出判断;也不能简单地把数据汇总, 就成为营销工作的具体成果;更不能听信一人之言, 就凭个人想象, 随意发挥去编撰优质服务的故事。

只有深入一线, 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 才能获取到鲜活、真实、生动的素材;只有深入实地, 才能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理性的判断;只有通过不同角度、对不同受众进行全方位的采访, 才能让新闻更有说服力、更具真实性, 更能提升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

电力行业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 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报道过程中, 必须奉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的原则。一个电压等级数据的不实, 就会在行业内成为笑柄, 更有可能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一篇未经实地采访的报道, 不仅会引起读者的质疑, 更有可能给被报道单位带来工作上的被动, 给企业的形象“抹黑”。

申论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篇2

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然而最近有关于记者陈永洲被捕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报刊“请放人”、“再请放人”连续的头版,让不少人以为陈永洲是无辜的。随着陈永洲对自己的犯罪事实进行了供认并深刻悔罪,整个事件峰会路转,舆论哗然。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中联重科的商业信誉,给中联重科造成重大损失,是长沙警方刑拘陈永洲的理由。如何规范媒体秩序,防止出现虚假报道等行为,是陈永洲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今后政府应该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虚假报道源头的预防,培育采编人员在工作中尊重事实,遵守法律,遵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于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一经发现,坚决取缔,铲除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的买卖市场。并依法打击虚假报道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进一步明确新闻纪律。中公教育提供

【申论范文】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我们生活随着信息的发展与传播速度的提升,不断面临假新闻的侵扰。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有很多优秀的新闻记者为新闻的真实,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牺牲生命。中公教育提供

但是,在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虚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性在今天之所以越来越突出,是因为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影响力等都有了相当大的不同。比如,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一个小报的假新闻一般只能影响到它有限的读者。但这条假新闻如果被转载在网上,再连续转载,其影响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必须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确保新闻宣传导向正确。

一是树立正确的新闻真实观,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实话,不弄虚作假,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真实性。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要从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立场出发,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修养,提高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中公教育提供

二是增强法制观念,防止新闻侵权。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导致虚假新闻出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的情况很多,危害性也很大。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尊重法人和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防止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侵权、毁誉现象,对那些确实由于新闻报道失实造成侵权、毁誉及其他恶劣影响的,有关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同时承认错误、做出更正。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篇3

关键词:作文;真实;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151-02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认为有的作文写的很真实,但缺少一种味道,实际上这种味道就是“情感”。缺少了这种“情感”,就好像生命缺少了灵魂。“真实”是小学生作文的基础,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解放心灵,在乐于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个性作文的思想

1.1应消除顾忌,营造愉快的环境

当前小学生应付作文是普遍现象,老师要求写什么,他就得写什么。因此,作文是封闭的,不是开放的,这就造成学生习作的种种顾忌:怕离题,老师不高兴;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总之,学生是在绞尽脑汁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因此,交上来的作文真心话很少。要让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必须做到“我手写我心”。例如,小学课本要求写一件最有趣的事。我先让同学们预习作文要求,

掌握事情的发展顺序,然后让同学们选一件最喜爱的活动,同学们都选了打乒乓球,我告诉同学们写作文之前我们要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并且以这次比赛为例写一篇作文,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比赛时,同学们特别留意那些引人发笑的小插曲。比赛结束时,我说:“同学们,你们肯定经历过很多像今天一样有趣的事,‘趣’往往是体现在细节上,请同学们抓住‘趣’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件有趣的事写下来。”同学们听了,对这次作文都跃跃欲试,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一旦学生真正有了写作的热情,他们就能自觉地去钻研、去探索,才能在写作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达到快乐地作文,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1.2应打开心扉,体验真实的情感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敢想敢说,可在作文时,却表现为思路狭窄,作“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让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做到思路开阔,构思新颖奇特,写出极富个性的作文来。如:我要求学生在家仔细观察自己的妈妈,用心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然后以“妈妈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通过眼看、耳听、身受,一篇篇真实感人的作文写成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一篇《妈妈的眼睛》的作文,小作者是这样写的:“我的胆子很小,晚上自己睡觉害怕,可妈妈总不肯让我和她一起睡,还鼓励我说:‘你是男子汉,要勇敢,不怕。’有一天,妈妈终于答应我和她一起睡了,我高兴地朝妈妈笑了。这时,我发现妈妈的眼睛里有一个小小的我,我奇怪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却不告诉我,我撒娇似的搂着妈妈的脖子,非要她告诉我不可。妈妈看了我一会儿,说:‘因为你的影子深深地印在妈妈的脑海里,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想起你,所以眼睛里有一个小小的你。’听了妈妈的话,我使劲地盯着她的眼睛,然后悄悄地告诉她,我的眼里也有一个她。”多纯真的语言,多好的孩子,他体会到了父母的爱,体会到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它不仅学会了“写文章”,还学会了“做人”。

2热爱生活,在丰富视野的过程中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

2.1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投入地参加,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如: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洋快餐,了解洋快餐,我开展了以“走近洋快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议论纷纷,并迅速组建各调查小组。有“采访组”,专门负责到洋快餐厅采访工作人员,了解洋快餐的配料等,到街上采访行人对洋快餐的看法;有的小记者居然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采访院长、药理科医生,了解洋快餐对人体,尤其是对少年儿童身体的影响。有“资料组”专门负责到图书馆、网络等收集有关资料。有“汇报组”,专门就汇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汇报……经过活动,同学们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此时再引导他们把这些资料整理成文字,以小报、日记、作文等形式张贴在校刊上,甚至可以投稿。同学们作文情绪空前高涨。

2.2让学生尽情地游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当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轻松快乐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难为无米之炊”了。我喜欢在课上穿插一些游戏,让学生玩一玩、动一动,在玩中说体验,说感悟,先说后写。中年级可组织一些趣味性强的、浅层次的、简单的运动游戏,训练学生将游戏

时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高年级则可组织一些较为深刻的益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悟得启示,然后写下来。

3自由表达,在不吐不快的过程中扫除个性作文的障碍

3.1命题要自主

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维,天马行空,给学生作文“松绑”,打破不必要的限制;不过分注重“细枝末节”。给作文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由于不受老师指导的束缚,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深刻立意”,“思想健康”的作文价值取向,因而学生非但不再怕作文,而且经常产生写作冲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种种看法,抒发自己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如场面描写,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到农贸市场、工厂、超市、街道等地方去观察,写出场面,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自由地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

3.2表达要真情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如:于永正老师在一节作文课中的启发谈话,就能在无形中引领小朋友们不知不觉走入作文的圣地。他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认识我吗?”于老师一进教室就问。“认识!”小朋友喊道。“我姓什么?叫什么?”你叫于永正。(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气氛立即轻松起来。)“今天我来这儿,是向你们打听两个人。一个叫高云健,是数学大王;一个是钱宇伟,是举手大王。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学生们都积极地介绍起来。“钱宇伟比较胖!”“他人很高,鼻子上有颗黑痣!”“钱宇伟今天穿了背带裤!”“高云健人很瘦,脑袋上有个疤!”“皮肤很白,白得血管都显出来了。”“他今天穿了件棕白相间的衣服,背上有个口袋!”“他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于老师又请两个小朋友上黑板画那两个人。当学生没有把特点介绍出来时,于老师就假装找不到,“还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学生们都踊跃地发言,通过自己的观察把特点都介绍出来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闲聊,毫无顾忌的说笑,经常会显示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敏感、最有兴趣的事。从他们的谈话中,能发现学生生活中的新鲜事。这时,教师若能精于点拨、指导,使学生从中领悟,提高认识,获取作文材料,这类作文的内容往往最富有生活气息,最具有个性特点。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说自己的话,想得有特色,说得有特色,这就是创造性的开端。要让学生无拘无束、放开胆子、自由倾吐、我写我想,真实的写作才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

“True” It is a Life of the Composition

“Emotion” it is the Soul of the Composition

Zhang Lingyan

Abstract: It is a life of the composition to be true, but the composition only makes sure true and still not enough, there is emotion. Teacher should put forth effort guidance students description people, chatting the real event, expressing the true feelings. How does this text leads students to write out the composition with strong character to do while just writing teaching a discussion .

真实,让新闻有生命 篇4

源鱼天头”地有, 。新基目闻层前是, 报记“道者走的的基层“广、阔活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

“记者们能反映我们的生活, 拉近了我们和新闻的距离, 很温暖、很贴心。”这是普通群众的心声。

“到了基层, 听家长里短, 聊生产生活, 才明白什么样的新闻是群众感兴趣的, 什么样的报道让群众看得进, 能接受。”这是编辑记者的体会。

“走基层, 走出了国情认知新维度;转作风, 转出了群众关系真感情;改文风, 改出了新闻报道新气象。”这是社会各界的评价。

两个多月来, 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 广大编辑记者活力迸发, 全国新闻工作面貌一新, 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人民网:新闻生命在基层

作为网络媒体首批“走转改”采访小分队, 9月13日, 人民网一行7人走进山西长治, 深入到国家级贫困县武乡和平顺实地采访。脚踩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 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愿望, 深刻体会到“走转改”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收获颇多。

人民网副总编辑刘红表示曾经很多次听到过申纪兰的故事、西沟村的精神, 当真正来到西沟村, 面对山上的一个个鱼鳞坑和一片片已经成材的树林, 听申纪兰讲述当年克服困难种树造林的经历时, 心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和感动。这种感受, 是不到西沟所体会不到的。

社区部编辑文松辉说, 通过下基层, 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 新闻报道, 要和受访者交心, 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 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 也只有走进基层, 掌握更多事实, 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英文部记者张茜说, 走基层真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只有真正脚踩在这片泥泞的山间小路上, 心里才能踏实。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 群众是真正的导师。

外文部记者李小雨说, 这次“走转改”, 让我们全方位地与农民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这些是我们在北京没有看到过也无法想象的, 让我们从报道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发布者、宣传者、解读者, 变成了这些政策在基层实践情况的实实在在的体验者、感受者。这正是“走转改”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让我们深入基层, 融入到群众中间, 切实地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问题。闻稿件跃然纸上。“记者在基层”专栏已经刊发多篇稿件, 字里行间都凝结着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心用情的努力, 受到读者的欢迎。

他们深刻体会到, 新农村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网络电视部章然说, 在武乡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环境下, 很多人都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农家乐”。我们晚上也都住在老乡们自己办的“农家乐”大院中。就其本身而言, 村民们办的“农家乐”都还不错, 饭菜可口又便宜, 住宿也比较干净卫生。但是, 据我们的观察, 他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地旅游的知名度较低, 来砖壁村旅游的人很少, 而游客们游玩之后愿意留下吃一顿饭、住上一宿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 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砖壁, 了解砖壁, 愿意来旅游, 便成了当务之急。要把自己的产品当成明星, 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营销手段, 比如利用微博、论坛、贴吧等平台进行一些口碑营销, 既节省投资又能达到宣传效果。

北京媒体:记者下去了, 好新闻上来了

选题不典型不行, 稿件不生动不行, 现场感不强不行, 采写没有细节不行, 稿件没有感情不行——这是《北京日报》近期在头版推出的“记者在基层”专栏的选稿标准。在“五不”标准的带动下, 一篇篇深入反映基层生活、文风活泼质朴的新闻稿件跃然纸上。“记者在基层”专栏已经刊发多篇稿件, 字里行间都凝结着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心用情的努力, 受到读者的欢迎。

北京市属报刊、电台、电视台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专题, 各媒体纷纷鼓励督促编辑记者尤其是年轻同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采写生动感人、清新质朴的报道。

据介绍, 北京电台新闻广播在重点新闻节目《北京新闻》中开办了“记者一线体验”“现场直击”等专栏, 已播发《记者实地探访顺义集雨蓄水工程》《记者体验本市院前急救体系》等一系列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消息和录音报道。北京电视台除继续办好已有的“开局之年走一线”“12345需求与反馈”专栏外, 还在重点新闻栏目推出“我在基层”专栏, 把镜头对准最基层劳动者, 对准为社会进步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深入反映他们坚韧执著的精神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为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北京电视台记者王业在电力公司的线缆沟内体验电力抢修工人的工作

人民网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走访老党员, 听老党员讲八路军故事

人民网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采访

南都:做有温度的新闻

在南都报系“走转改”专题研讨会上, 各位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 不能将“走转改”活动当成运动式的任务, 而是要以活动精神指导新闻媒体的工作。

“南都开展‘走转改’活动, 不是应付式地完成, 而是要和‘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结合起来, 要和南都的日常报道结合起来, 要和南都采编的业务建设结合起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黄常开在座谈会的总结发言中说, “走转改”活动首先就要回归到专业, 要求记者一定要专业, 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 不能人云亦云, 这样的采访作风, 才能保证稿件的文风。

研讨会一周前刚到地处粤西的云浮市新兴县龙山塘村进行“走转改”采访活动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委员、《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曹轲, 也分享了自己走村入户的感受。他特别提到了村里的教育均等化学校, 两千多名学生中一半是外来工子弟, “一个粤西的农村如何做到教育均等化?希望通过这样的稿件, 能对外来工做出大量贡献的珠三角城市有所启发。”曹轲说, 不能把“走转改”当成命题式的任务, 而要结合南都的特色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做一些相应的探索。例如在文风上要注意不把自己的观点和新闻混淆在一起, 不要在行文上咄咄逼人, 高高在上, 以免和采访对象、读者造成隔阂。

《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庄慎之表示, 作为南都, 光“走基层”是不够的, 应该是“在基层”“入基层”;对于“转作风”, 他认为南都也应该在一些方面反躬自省, 避免先入为主预设立场, 避免纯逆向思维;在“改文风”上, 他提出新闻作品应该适应现代传播手段的丰富性, 比如通过全媒体报道方式, 本身也是改文风的一种形式, 这也能满足受众更多的需求。

华工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苏宏元教授在座谈会上, 建议媒体在“走转改”活动中, 要从一些凡人小事中发现一些新异, 从而反映整个时代。“但更重要的是要贴近现实, 不要变成单纯的好人好事、鸡毛蒜皮, 徐悲鸿说过一句话, ‘尽精微, 致广大。’一些小事, 确实是在反映我们这个时代。”苏宏元还认为, 在这次“走转改”活动中, 我们应该多从人文主义角度去理解, 多一些人文关怀, “温暖一些, 再温暖一些, 做有温度的新闻。”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张志安博士认为, 记者在基层, 首先要理解不同人群的生存心态, “你看到的是外在的状态, 但未必是他的心, 他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本源

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作品、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没味、没用, 听不明、看不懂, 最大的要害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

“勿忘人民”, 语重千钧。这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穆青生前最为钟爱、写得最多的四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他曾饱含深情地说, “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 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 “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 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新闻界素有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 范长江深入大西北, 写出的不朽名著《中国的西北角》, “脍炙人口, 红遍了天”。穆青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所以感动几代人, 就在于穆青长着“八路军的腿, 老百姓的嘴”。无数新闻前辈“一头汗、两腿泥”地跑新闻, 他们的朴素作风和敬业精神, 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告诉我们, 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本源, 当记者就是要一辈子向生活、向社会学习。

在记者的实际采访工作中, 往往会遇到缺乏新闻线索、不知采访什么、去哪里采访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走进基层, 没有走进生活。

只有真正接触采访对象, 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而也只有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中, 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才能写出好的新闻。

有评论指出, 新闻报道从基层起家, 这次“走基层”, 不是回到原点, 而是一次回炉和重生, 是一次回归新闻专业的机会。只有走进基层, 才能把握受众的思想脉搏, 养成回应受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 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 也才能找到创作的着力点。

从这个意义而言, “走转改”活动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10月2日清晨, 鞍钢劳模郭明义同往常一样步行1小时到采场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 篇5

一. 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见,新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事实,一是报道。报道要以事实为基础,报道的过程要投入真情。因此,新闻的真实性,在真理上要做到事实的真实,在情感上要做到真情投入。

在新闻报道中以事实为基础,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的真实性,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和原因这几个要素的真实性,这几大因素哪个都不能有虚假,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怀疑。事实报道中所引用的资料必须准确无误,新闻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必须确凿无疑。只有保证了这些新闻要素的真实性,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的生命是事实的真实性,尊重客观事实是新闻采编人员应信守的第一原则,否则就会出现新闻的失真。

新闻在保证事实真实的基础上,同时要保证报道的真实性。新闻事实要传递给受众,必须经过新闻工作者的采编,但是由于采编人员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在对同样的事实进行选择采编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强调新闻以事实为本源,并不否定新闻的倾向性,相反,新闻报道必须具有倾向性。我国的新闻报道方针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服务社会大局。即使如此,新闻报道也不能凌驾于事实之上,把某种观念强加于事实之中,而是要投入真情实地采访,用含有真情的思维把新闻事实告知受众。新闻采编人员要学会通过事实的选择、稿子的结构、稿件的组织所形成的内部逻辑力量显示出传播者的阶级立场、价值观念,让受众在审美中不知不觉知晓新闻事实,接受价值观念,进而达到传递意识形态的目的,实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服务社会大局的新闻报道目标。

二. “场”的缺失是新闻失真的重要因素

这里说的“场”所用之意为“处所”和“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记者报道失去立场或不在现场都会造成新闻的失真。

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有的记者只为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和轰动性,为谋取私利恶意歪曲事实或杜撰事实。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纸做的包子》,之后各地媒体转载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经过查实,原来这是一则虚假新闻。这则虚假新闻是新闻从业人员蓄意、恶意的造假,是记者只为利益所趋失去了人生价值立场而造成的新闻失真。

另一种情形是记者不深入现场采访,只是在录制间合成现场,或在办公室、家里电话连线说新闻,更有甚者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其行为是不在新闻发生的场所,虽不构成虚假新闻,但也会导致新闻失实。“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是新闻人追求的目标,“第一时间”是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第一现场”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保证。记者不在新闻现场,记者不深入实地采访,就不能保证新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准确性,或者采用了其他媒体的稿件,其结果是虽不造成虚假新闻,但也就会造成新闻的部分失真。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记者只有亲临现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实,用脑子筛选事实,才能报道真实的事实,反映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揭示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为今后防预类似事件提供经验。

可见,“场”的缺失是造成新闻失真的重要原因,而且即使不是虚假新闻也并不意味着其新闻没有失真。

三. 防止新闻失真的对策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之一。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树立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是必须的,也是勿庸质疑的,否则就做不好新闻工作,当然也就不能维护好新闻的真实性。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新时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否则党和国家将失去民心民意。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就是要做到新闻总体、本质的真实,要强调客观、公正,有立场。本质的真实,除了客观、公正以外,就是要把握好新闻事实的内在规律,要强调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要从大局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出发,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的意愿。

(二)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在阶级没有消亡的社会里,新闻事业必然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事业隶属于执政党,任何否认新闻事业阶级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任何鼓吹新闻自由的主张都是别有企图的。在我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都要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原则。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向我国渗透,对一些人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社会主义价值观正在经受着严重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如此形势,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提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宣传工作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宣传党的主张,用事实向受众反映我国的改革发展成果,积极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国家稳定发展大局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保证新闻要素的真实性和采编过程的客观公正,新闻工作者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真实;要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要采写和发表新闻做到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

(四)提高采编队伍修养

事实发生之后,如果没有新闻从业者的参与,新闻也就无从谈起;只有新闻从业者把“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事实”才能成为“新闻”,而采编人员能不能揭示新闻的本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从业者的修养,只有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尽可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从业者的素养至少应包括政治经济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艺术学和人类文化学。素养的高下决定着对信息的取舍和如何处理。新闻从业者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世界,面对的是纷繁的各行各业。因此,只有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掌握其特殊规律,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抓住新闻的价值。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因此,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队伍建设和修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提高新闻真实性的关键所在。

(五)回归基层生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新闻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才会获得全面、客观、真实的信息。如果记者坐在家里“策划”新闻,索要各部门的文字材料,就难以反映生活的真实,更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就背离了新闻人的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只有走进基层、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篇6

2011年9月18日晚10时许, 马文聪驾驶着奔驰车, 在温州市江滨西路因停车位问题与路边一家店铺的老板发生争执, 打伤了店主的孩子并撞人。因人群中有人说马文聪说了“我爸是市长”, 并有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照片, 照片上, 警车周边是密密麻麻的人群, 警车后座有一位头戴写有“警察”二字钢盔的人, 将右手搭在马文聪的肩膀上, 马文聪则脸带笑容。“我爸是市长”这句话本已引起了围观者的不满, 照片的发布更刺激了市民, 使他们坚信马文聪背景不浅。人群围堵警车, 要求现场做笔录, 并要查验马文聪的身份证、拍照。警方无奈只得同意, 由一位警察用手托起马文聪的下巴, 让市民拍照。从事发开始, 至凌晨3时30分许, 警车被人群围堵5个多小时。其间, 凌晨2时至3时, 人群开始砸奔驰车, 并将车内的东西洗劫一空, 有人甚至喊出了“终于砸过奔驰车了”的口号。

紧接着, 该事件登上了众多媒体的版面 (荧屏) , “富二代开车撞人称‘我爸是市长’已被刑拘”、“奔驰男撒野惹众怒大喊我爸是市长”、“90后男子开奔驰发飙大喊我爸是市长”、“富二代出手伤人被控制警察微笑搭肩引发联想”等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一时间, “我爸是市长”成了舆论的热点话题, 网络、报纸、微博纷纷报道, 各种传言不胫而走, 网络民意汹涌如潮。

但三天后, 事情却发生了转折。9月21日央视《新闻1+1》还原了真相:“我爸是市长”这句话是杜撰出来的, 马文聪没说过这样的话, 且其父亲也不是市长。现场目击者邓春雷9月18日晚还言之凿凿地向当地一记者表示, 马文聪说过“我爸是市长, 我给你三百块钱还要怎么样”的话, 但当央视《新闻1+1》的记者采访他时, 他改口说“当时也是听别人讲的”, 并没有亲耳听到, 现场的其他7名目击者也都无法证实“我爸是市长”这句话的存在。

尽管没有人真正听到, 但这句子虚乌有的话却被以讹传讹, 引发了现场5个多小时的围堵和网络声势浩大的关注。“我爸是市长”从何而来?

社会不满情绪的发泄。一句谣传的“我爸是市长”激起了民众的愤怒, 围住警车长达5个多小时, 把100多万元的奔驰车也给砸了。这样一起看上去无厘头的事件, 没有利益驱动, 有的是某种情绪的发泄, 而这种情绪正是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其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特权行为的反感和不满。在“仇富”、“仇官”心理的前提下, “官二代打人并大放厥词”的信息很容易造成对社会不满心理的刺激。这时候, 通过舆论给权势者施加压力, 替弱势群体维权成了人们的共同心理。即使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并未经证实, 只要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慷慨陈词, 煽动起公众的正义感, “沉默的螺旋”效应就会导致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非理性情绪的蔓延将逐渐掩盖对真相细节的追问。所以, 类似事件一旦触发, 便容易成为宣泄社会不满情绪的载体, 从“我爸是李刚”、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到“我爸是市长”事件都体现了社会公众对特权势力的不满。

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有社会心理因素, 但媒体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他们的报道违反了新闻的基本规律: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而造成报道失实、不客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 一些记者采访不全面、不深入, 在没有多方核实事实真相的情况下, 把从不确定信源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传播开来。受众由于缺乏其他信息渠道, 只能将传言作为判断、批评的依据, 他们一步借题发挥, 导致传言逐步发酵为社会公共事件, 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其次,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有意识地在标题里用“富二代”、“官二代”、“公务员”、“奔驰”等身份标签或职业标签等敏感字眼, 即使所报道的是事实, 也容易造成舆论导向的偏激。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媒体、记者的新闻价值定位、媒介品位追求、职业道德、报道的客观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我爸是市长”事件为例, 事情发生后, 众多媒体在第一时间不约而同地对之进行了热度报道, 新闻标题中敏感的字眼刺激了公众的眼球。如“90后”、“富二代”、“开奔驰撞人”、“奔驰男撒野”、“大喊我爸是市长”、“90后男子开奔驰发飙”、“富二代出手伤人”、“警察微笑搭肩”等。“富二代”、“我爸是市长”、“奔驰”、“90后”等标签, 都属于这个时代颇为敏感的字眼, 贫富间的差距、公权力的滥用, 已经成了社会上一触即发的爆发点, 把这些字眼放入标题, 主观上可能是为了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但实际上更容易刺激本就对“富二代”、“官二代”持有偏见, 并因此对公权力不满的大众情绪。

不论是有意或无意, 这种运用标签、推波助澜、大力渲染式的报道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我爸是李刚”事件的传播同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走样。当大众还没完全搞清楚这句话究竟是嚣张跋扈的张狂放话还是惊慌失措之下的喃喃低语之时, 媒体铺天盖地的“批判性”报道促使各种传言不胫而走, 社会义愤填膺, 恨不得曝光李家所有的信息。诚然, 李刚之子、马文聪等人的行为确有令人愤怒之处, 但他们的过错会有法律给予惩罚, 媒体和公众将添油加醋的事实强加于他们, 对其个人而言是不公平的。不论最初的传播者是希望通过媒体的放大效应更好地帮助弱者、解决问题, 还是仅仅出于对“官二代”、“富二代”群体的固定成见, 事实上都造成了对社会大众情绪心理和价值判断的严重误导。

在网络高度普及、微博快速发展、全民皆记者的时代, 事件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纸媒、这更要求媒体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 传递真实、有益的信息, 否则, 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酿成恶果。

少用标签, 真实、客观地报道事实, 正确引导舆论

真实、客观、公正地向公众报道新闻, 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 也是我国新闻界一直以来秉承的准则。在网络时代, 信息泛滥, 真假难辨, 更需要媒体秉持新闻专业主义, 不要用“标签”新闻来追求轰动效应, 刻意迎合受众心理, 要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承担起把关人的社会责任, 对事实进行辨别分析, 避免以讹传讹的现象, 实现对舆论及时、正确的引导。

坚持真实性原则。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第一性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新闻报道必须完全反映真人真事, 任何传言、猜测、估摸地分析, 未经多方核查证实的信息, 都不能成为新闻报道, 这是新闻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新闻的真实性,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 作者所报道的事实, 包括“五W”以及细节、数字、引语等, 都必须完全准确无误, 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夸大、缩小;第二, 对事实的说明、解释, 也应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只有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 新闻报道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实践的检验。[2]

毛泽东在研究革命问题时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就是强调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个要求在新闻领域同样适用, 我们常说的“三分采访, 七分写作”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全面、深入的采访, 才有可能得到最真实或最接近真实的材料和信息, 基于这样采访基础上的报道才是最真实或最接近真实的。如果说网民在网上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稍有偏激情绪是情有可原的话, 那么, 承担着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严肃的媒体, 如报纸或网站的采编人员, 把想象的“事实”写入报道, 拉进评论, 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我爸是市长”这一不实说法的疯传, 正是通过媒体报道而在网络上发酵并引发广泛关注的。

类似事件向新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有时候亲耳听到的未必属实, 记者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对此, 因报道战地新闻而闻名的闾丘露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过如下的话:“你看到的就是真相吗?很难说, 需要反复问自己有没有值得质疑的地方。有一条关于雇佣军的新闻我到现在一直没有做, 很多人都说卡扎菲雇了大量雇佣军, 甚至你会遇到好几个人的手机里面有视频, 这个视频里有被蒙上眼睛的被称为雇佣军的人, 有政府官员签字的支票。但我不敢做, 除非找到这栋房子, 找到这个人, 不然视频也可能是假的。”[3]

所以, 记者必须要保持镇定, 尤其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公众事件时, 更要独立思考, 多采访, 深挖掘, 确定的事实写进报道, 不确定的信息, 即使更能吸引眼球也要舍弃, 而不要人云亦云, 或者为了制造噱头而引用不实信息。

媒体报道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把握好“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 超出了度, 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在实践过程中, 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要学会把握分寸。新闻报道同样要把握好度, 什么该报道, 什么不该报道, 什么词能用、什么词不能用, 用多大篇幅 (时间段) 报道, 都属于度的范畴。

坚持客观报道, 是把握好度的重要方法。新闻媒体应只做客观报道, 尤其是在舆论监督性报道中, 客观报道事实, 不发表带有倾向性的评论或意见, 以免误导受众, 滋生纷扰。对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也说过:“新闻工作者不是评论员 (言论文章除外) , 不是裁判, 更不是法官。你的任务就是冷静地将新闻事件完整地记录下来, 进行客观报道。”[4]

在“我爸是市长”等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 都或多或少地走样, 偏离事实, 导致了非理性的舆论导向。究其原因, 除了因掌握事实不足之外,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就是记者和媒体在报道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没有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

本该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呈现的事实真相, 却由于媒体的偏听偏信, 过度渲染, 不客观报道而被淹没在误导的舆论中, 当事人也受到了本可避免的伤害, 这样的错误应当引起业界的反思。媒体应当明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报道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舆论监督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 把握好适度原则,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进行理性的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25.[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25.

[2]金炳华主编.新闻工作者必读[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1:317.[2]金炳华主编.新闻工作者必读[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1:317.

[3]中国青年报, 2011-10-13 (A11) .[3]中国青年报, 2011-10-13 (A11) .

激情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源泉 篇7

一、激情有利于新闻工作者面貌的更新, 不断为新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著名记者艾丰曾说:“一个人如果首先情绪就不好, 没有一个激扬的情绪, 怎么去创造?不可能创造。”新闻工作者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职业, 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人是干不好本职工作的。虽然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不同人物和事件, 工作中充满未知的事物, 但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后, 对采编工作的新鲜感会降低, 出现“心枯”现象。特别是外出采访的记者, 该写的各类稿件都写了, 该采的地方也都去过了, 曾经陌生的采访对象也日渐熟悉了, 似乎新闻工作也可以“按部就班”, 新闻采写也“有章可循”了, 于是, 一些人不知不觉中远离了新闻矿藏, 似乎到处都“无矿可采”, 甚至面对新闻也“麻木不仁”了。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 伴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的层层推进, 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和生存焦虑的影响, 有些人陷入了困惑、彷徨的心理状态。要么缺乏职业理想, 丧失了进取精神;要么缺乏事业追求, 仅仅把新闻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有的甚至为名利所诱惑, 违背新闻职业道德, 践踏道德底线, 出现“新闻寻租”现象。

要想走出困惑的阴影, 摆脱低迷的状态, 最好的办法是唤回激情, 用激情来激发斗志, 用激情为职业生涯注入活力, 为新闻事业发展增添动力。被称为“激情‘扬子’”的扬子晚报, 它的发展壮大很能说明激情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扬子晚报1986年创刊时日发行量五万份, 1995年9月发行量突破百万份, 2006年发行量179万份, 蝉联我国报业“三甲”, 并跻身世界日报发行百强行列。这些里程碑式的业绩, 折射出了扬子晚报从业人员的勇于开拓、勇于拼搏、勇于奋进的精神风貌。扬子晚报总编辑朱铭佐动情地说:“扬子晚报能有今天, 得益于多方的支持和帮助, 最主要的还归功于扬子人的不懈努力, 归功于扬子人乐此不疲的奋斗精神以及永不枯竭的激情。这种激情既不是来自于‘封官许愿’, 也不是来自于‘物质刺激’, 而是来自于对‘扬子’事业的执着追求, 来自于充满希望的‘扬子’事业。正是这种激情凝聚着扬子人的心, 并不断给扬子人注入生生不息的新思想、新观念和不断创新、永不疲倦的活力。”[1]

二、激情可以坚定从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 使其战胜困难, 圆满完成任务

新闻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的神圣事业, 需要从业人员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具有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采访对象, 决定着采访的质量。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对工作毫无激情的记者, 能进行酣畅淋漓的高质量的采访。而拥有激情, 饱含对党的新闻事业执着、挚爱之情的记者, 无论碰到什么困难, 都能以大无畏的精神, 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正如穆青所说:“‘激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甚至简直是一种魔力。它能使你如呆如痴, 整天吃不下饭, 睡不好觉, 周围的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一样……这种激情, 这种强烈的责任感, 像一条无情的鞭子, 鞭策着我们去克服一切困难,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写好。”[2]

的确,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 正是这种激情促使无数富有良知、富有正义感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战胜千难万苦, 不怕流血牺牲, 满腔热情地投入新闻事业中去。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武汉晚报青年女记者范春歌, 为什么能凭着那样单薄的身体, 骑着单车穿越我国西部, 在疲惫、饥饿、疾病, 甚至死亡的威胁下, 行程4000公里, 写稿3万余字?这里虽有多方面的因素, 但她对新闻工作炽热的激情, 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重要因素。

三、激情在写作中介入, 可以使记者文思泉涌, 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文由情生, 情动于衷, 优秀的新闻作品首先是真情、至情之文。激情不仅可以使记者文思泉涌, 而且可以使作品形象、理性、情思三者统一, 写出撞击心灵的作品。徐迟在写《哥德巴赫猜想》时, 完全处于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之中。他“被生活和人物强烈感染”而达到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他认为“记者不被生活所激动, 激动到身不由己, 欣然命笔的程度, 就不是好记者。”[3]

许多重大事件的报道和重要典型人物的报道, 都是恰如其分地运用了激情而获得成功的。比如抗击非典和汶川抗震救灾系列报道, 李国安、徐虎、包永刚等人的事迹报道等, 很难想象, 如果缺少了写作激情, 还能打动人心, 让人流泪, 让人感动么?不只是上述重大题材, 即使是普通人的故事, 倘若能抓住事件中的感人点, 激发自己的情感, 在写作中适当运用, 同样能情理交融, 打动人心, 这已被众多优秀作品所印证。■

参考文献

[1]万仕同, 《激情扬子》, 《新闻战线》, 2003年第1期。

[2]穆青, 《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 《新闻战线》1979年第4期。

上一篇:制造标准化下一篇:念珠菌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