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统计存在问题

2024-07-26

农经统计存在问题(精选六篇)

农经统计存在问题 篇1

一、农经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统计工作的主观随意性强, 统计数据严重失真。个别同志不是按照统计法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保证农经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而是按我所需, 我行我素。上面能给钱物要的数据报表就浮夸多报, 上面需要缴钱的数据报表就降低少报, 因此同一个数据由于上面不同职能部门要, 而上报的数据就不一样。

二是统计工作的不规范性。人均收入的统计, 必须采用抽样调查法, 先确定好20%记账户, 收集整理好他们有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工副业、渔业、运输业、建筑业、饮食服务业等经营性收支和租金、利息等非生产性收支, 全面登记汇总, 并按会计制度规定准确地算出全村的收支大账。可是由于有的同志对统计工作的随意性, 使得统计工作不能按月、季搞好农户记账, 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按倒算法直接算出全村的收入支出分配大账, 使得乡村收益分配和农经统计报表成了无基础数据的“空中楼阁”。

三是农经统计工作办公自动化水平低, 统计方法简单。由于缺少资金等原因, 大部分农经统计部门没有配置微机, 即使配置了微机, 大部分也没有上户联网, 上传数据只能靠传真或电话上报数据, 运行起来十分困难。个别办公条件差的地方还依靠原始的手工登记、汇总, 其办公自动化率不足10%, 落后的统计手段, 单一机械的统计方法也是影响农业统计工作的主要因素。统计方法需多种多样, 有普查、抽样调查、重点抽查、典型调查等。统计方法大多数采用单一的全面调查辅以简单抽样, 方法简单, 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四是个别基层篡改统计数据的现象严重。当前, 社会民众和很多科研人员对统计数据时有议论, 尤其是对国民生产总值GDP、农业部门的现金收入和粮食产量, 对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产生这一重要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利益趋动, 某些主管部门和个别领导人为了体现政绩人为地调整数据, 篡改统计数据的现象严重。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是个别基层领导、统计工作人员对农经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县区、乡镇没有将农经统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认为农经统计工作可有可无;部分领导忽视统计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 缺乏对各种统计数据的分析与思考, 部分统计人员对统计的意义认识浮浅, 工作不积极, 不主动汇报, 存在等、靠、要数据的现象, 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 也影响了自身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统计人员的素质低、工作不到位。农经统计既有较强的理论性, 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农经统计人员自身素质较差, 业务不精, 工作马虎, 不负责任, 结果造成一部分的报表项目不统一, 内容不完整, 数据不真实。

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统计法》对领导和统计人员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可是在实际工作中, 违反《统计法》规定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地方的领导明知错、漏、瞒、虚报统计数据是违法行为, 但仍硬性指使统计人员去作, 面对此类现象缺乏较强监督机制予以监督和纠正。

三、作好农经统计工作的对策措施

1. 切实加强对农经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搞好农经统计工作, 领导是关健。要摆脱农经统计工作的窘境, 必须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此, 统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向本单位领导汇报农经统计工作情况, 使之了解农经统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和重要性, 让领导们把农经统计工作摆上位置, 纳入议事日程, 为农经统计工作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

有关部门应定期对主管领导和农经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及求实精神, 增强对搞好农经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同时经常鼓励专业人员钻研业务, 精通农经统计知识, 掌握农经统计方法, 熟悉农经统计工作各项指标体系和逻辑关系, 准确及时地填报好各项统计报表。

3.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改善农经统计工作的基础条件。

加大资金的筹措和投入力度, 购置更新微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提高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水平, 适应农经统计工作的需要, 更好地完成农经统计工作, 为上一级主管部门统计汇总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详实准确的基础性统计数据。

4. 加强部门统计执法监督检查。

农经统计存在问题 篇2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表(表二)

1、代号39不填

2、农民人均所得不能超过本级统计局的绝对额数

农民负担表(表八)

1、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资代劳数要与筹劳个数相衔接;

2、附报指标中农业四项补贴分项及总数都不应低于上年数,粮食直补面积和金额要注意衔接;

3、说明附报指标农民上交国家税金的构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表(表三)

1、转让、互换不能减少,且转让增长比例不超过1%;

2、转让、互换、转包之和小于流向农户面积;

3、转包与流向农户面积增减方向同;

4、出租与流向企业面积增减方向同;

5、撂荒耕地面积应比上年有所减少;

6、仲裁纠纷数应有所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表(表四)

农经统计存在问题 篇3

关键词:农经工作;农经统计;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17

作为农村经营与管理的前沿阵地之一,乡(镇)农经工作不仅是落实党和国家农村方针与政策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乡(镇)农经工作的开展,切实发挥其在农村生产关系研究和运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1 城子镇概况及其农经工作现状

1.1 城子镇简介

城子镇距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城章凤镇26公里,辖区面积199.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6.4%。有耕地面积43132亩,其中水田24540亩,旱地18592亩。有8个村委会86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12个居民片区,农业人口17852人,主要居住着景颇族、傣族、阿昌族等多种少数民族。目前,马铃薯和甘蔗是城子镇的主要产业,其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万亩,马铃薯产业全镇销售总收入800万元,占种植业经济总收入12%),销售渠道也日渐成熟(主要销售给子弟薯片有限公司及云南省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旱糖厂分公司)。此外,城子镇正在大力发展水牛牛奶特色产业,希望通过这一新兴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城子镇农经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

从城子镇农村经济发展来看,由于城镇建设投资较大,镇财政自给能力不足,缺乏建设资金,因此农业经济存在产业发展空间不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滞后、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群众增收困难,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低产林改造收效甚微等现实问题。加上少数民族众多(占61%),各种社会矛盾不同程度存在。

城子镇农经站主要职责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财政对村级补助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实施统计信息电算化管理;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经政策的宣传工作。由于“三农”问题的凸显和不断发展变化,农经工作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农经部门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在逐渐拓宽。

由于人员配置不足、经费紧张,城子镇的农经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2.1 重视不够,工作理念滞后 乡(镇)及各村委会、村小组部分干部员工对农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开展农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态度不够端正,对农村经济建设信心不足。受制于农村原有集体经营的管理模式,目前城子镇的农经工作还很难适应以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导的格局,工作方式转变缓慢,工作理念滞后。存在上级下达指标,下级按照指标完成的老工作套路现象,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2.2 农经统计工作问题较多 农经统计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农经统计的工作数据和资料,可以客观反映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地方政府农经政策的制定以及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和依据。所以,扎实做好乡(镇)农经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经工作的深入开展。从城子镇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些统计数据不能做到按实收实支填报,存在推算估计、抽样代替普查的情况,所以和实际出入有一定差距;从人员管理归属来看,存在归属不明的问题,部分统计人员业务不熟,工作责任心不强,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和初中学历居多);农经统计方法不科学、调查少、数据运用少;统计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

1.2.3 农经工作缺乏创新 现代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已进入到面向市场、优化结构、高效优质的新阶段。为此,城子镇的农经工作也应努力转型,引导农民不断从传统的种植业中走出来,帮助农民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文化武装自己,能用发展思维对待农业、农村,但城子镇的农经工作在这些方面显然存在较大差距,应推动地方的种植方式由传统转变为绿色、观光、休闲、订单农业,让农民成为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2.4 农经工作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城子镇农村经管队伍的状况不容乐观,多数人员尚不具备足以支撑农村经济管理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没有充分认识到农经工作的重要性,对农村社会结构变动、农村经济转型没有全面适应。加之农村经济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农村经管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此外,我国关于农村经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全,农经工作本应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农民负担监管等问题也会给农经工作带来干扰,因此农经工作比较被动。

2 城子镇农经工作的改进对策

2.1 明确农经工作重心,转变工作理念

城子镇的农经工作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只有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把农经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帮助提高农民生产技术上来,才能不断理清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农经工作的开展。明确了农经工作的重心,农经管理工作者就能积极寻找并利用资源,努力探索有助于地方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例如,城子镇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是一项重点工作,让农民更多参与到合作组织中,有利于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规模效益。农经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理念,要主动去做好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项工作,改变以往规划不全、形式主义等消极被动的做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2 认真做好农经统计工作

2.2.1 树立农经统计工作的新意识 乡(镇)、村级领导干部要真正认识到农经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统计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监督相关人员做好常规申报工作。农经统计人员应增强参与决策咨询的意识,树立优质服务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计人员要结合本地经济特点和中心工作,抓住各村、各组经济运行中的明显问题,开展有效的、系统的统计工作。此外,统计人员要树立统计预测超前服务的意识,密切注意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以及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提出有预见性的分析报告。endprint

2.2.2 加强对农经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农经站要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传授基本的统计知识、业务技能,增强统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感。鼓励农经统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水平和自身素质。

2.2.3 理顺统计人员管理体制 一方面,对农经统计工作人员要实行定编定员和归档管理,避免人员的频繁流动,形成稳固的联系机制。另一方面,对统计人员的任用要规定一定条件,例如高中以上文化、年龄在30岁以下等,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考试方可上岗。

2.2.4 加大农经统计执法监督力度,建立科学的农经统计指标体系 一方面,城子镇要健全完善农经统计监督机制,对在农经统计上弄虚作假、胡编乱造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引导统计工作者应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建立定点调查记账户,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3 创新农经工作思路

农经工作要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内容。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财务、土地管理等事关农村稳定和谐的常规性工作,城子镇要尽快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相关流程规则和权责,实现标准化运作与管理。此外,农经工作者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才能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农经工作还要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农经工作者应从农民群众的生产需求出发,在切实履行农村承包土地管理、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农民监督管理和加强专业合作经济管理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农产品营销指导、农业经济核算指导的同时,深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服务、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服务等创新服务,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方法,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2.4 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要真正提高城子镇农经工作的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农经工作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就要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人员素质,因为工作人员对政策的把握,对农民群众的态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等都关系到农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否及时把握。首先,适当引进优秀人才。要提升农经员工队伍素质,就应适当引入优秀人才到基层农经队伍中,改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等现状,以旧带新、以新促旧。其次,要加大对基层的培训力度,注重培育学习型组织,加快构建系统健全、责权统一、运转顺畅的农经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海英.乡镇农经部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职能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

[2] 陈晓华.深入做好农经工作实现农经管理新突破[J].农村经营管理,2014,(04).

新时期农经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策略 篇4

一、存在问题

1.“小农经济”仍为主流, 农民增收持续困难。

我国虽有广阔的耕地面积, 但各地却在地形、土质、拥有面积等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同时, 在土地的耕种形式上, 仍以上世纪留传下来的“小农经济”为主流。近几年来, 尽管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进行了转移, 但由于国家扶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承包地便成了外出打工者的“保命田”, 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都不愿意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给土地承包者。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经营规模的壮大, 对农民增收形成了持续的影响。

2. 专项经济投入不足,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 国家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 纵观整体而言, 各地在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然而,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非均衡化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加之一些地区经济薄弱、公共事业建设起步较晚, 各地各级政府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养老、住房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方面却存在着供给不足的现象。由此造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延缓了“城乡一体化”格局地形成。

3.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居民的维权意识淡薄。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如今60%的新生代农村居民, 都已通过打工方式进入了城市社会, 而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 大部分为60岁以上的超龄劳动力和一些缺乏业务技能的疾弱人群, 这部分人被称为“留守居民”。由于这些劳动力知识水平较低、科技素质较差, 在农业生产中面对新机械作业使用、先进的种植培养技术往往较难学习接受;在农业生产中面对利益维护、协调、诉求表达等方面, 居民的维权意识淡薄, 往往处于无组织状态。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农村经济缓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相关法律不够健全, 经管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农村经济管理内容繁琐, 由于相关法律不够健全, 经管部门在解决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农民负担监管方面, 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另一方面, 我国目前农村经管队伍的状况不容乐观, 多数人员尚不具备足以支撑农村经济管理的执政能力及水平, 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 面对快速流动的农村社会、极速变动的农村社会结构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同时, 由于农村经济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部分镇村经管人员工资长期处于拖欠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造成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

二、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响水建县于1966年4月, 因县政府驻响水镇而得名。响水县地处盐城、淮安、连云港3市5县交汇处, 县域总面积1 461 km2, 辖响水镇、六套中心社区等12个镇区, 3个工业园区, 60万人口, 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商品粮基地。早在2012年7月, 响水县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关于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审议意见》中, 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农业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 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三农”基础地位不牢、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后期管护不到位, 农民素质不高,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规范等。

三、改变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策略

1.优化农村经济建设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高农业生产效益。

实现农民增收、优化农民生活质量水平, 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核心目标。因此, 作为农经管理部门应想方设法为农民扩充有效的增收途径, 创新大胆地应用多类增收渠道。 (1) 调整种植业结构模式。可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鼓励特色、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可积极开发农业旅游、生态观光、娱乐休闲等一体化农业园区, 推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2)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应逐步改变以往“小农经济”的种养模式, 用工业化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承包, 把科技培训、科技投入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落实国家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逐步实施机械化作业模式。

近几年来, 为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生产, 响水县政府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班子, 科学制定规划, 出台扶持政策, 把“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作为提升该县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抓手, 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 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机制, 逐步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2.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提升农村公共事业服务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事业服务水平应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创建有效科学的利益协调管理制度, 有效化解内部矛盾, 协调各方关系。作为基层政府建设而言, 可按照乡镇具体情况设立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对全镇社会管理问题、农村社区稳定和居住环境问题、合作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进行重点服务。

以响水县政府的具体做法为例, 为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管、用”问题, 县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大力推广三新河灌区用水协会的经验, 按照“政府引导、百姓关心、人人参与”原则, 建立以农民出资出劳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新模式, 彻底改变“重建轻管”状况。同时, 对支农惠农项目建设向纵深地带投入, 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条件地全面改善。

3. 转变劳动生产观念, 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

解决农村劳动力思想业务素质偏低问题的重要方法是定期组织农村居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具体培训可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 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需要, 采用进村办班、定期培训等灵活实用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各方面技能培训。同时, 可建立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宣传队, 不断向农村居民示范指导新机械、新科技的具体操作过程, 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作业素质。

在此方面, 近几年来, 响水县为全面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 着力做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台账, 制定规划。由县农办、人社等部门负责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台账建立、规划制定, 以及措施落实。二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三是大力引进农村各类人才。通过引进农村种植、养殖、加工、贮藏、管理及农民经纪人等各类人才, 促进“三农”工作开展。四是提供农民创业平台。通过提供创业平台, 实现“劳务型”向“老板型”转变。五是扩充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 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响水县小尖镇四丰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 大力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浅水藕产业, 目前浅水藕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61%以上, 为使浅水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占牢市场, 他们还申报了“四丰”牌浅水藕注册商标, 是在全县第一个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的村, 村里还成立了浅水藕产业协会, 使全村形成了“人人有事干, 家家无闲人, 天天都进钱”的浓烈经济发展氛围, 仅浅水藕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到4 000多元。

四、完善农经管理体制, 发展新时期农经管理队伍

实践表明, 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地有效开展, 还必须构建完善的农经管理体制, 组建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经管理队伍。作为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武器, 各级政府应根据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现有的运作模式,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农经管理执法岗位制度、农经管理执法责任制度、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农村承包合同制度、监管农村负担的工作制度等。在农经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 响水县积极鼓励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与思想道德素质。同时, 将人员经费、培训资金提前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建立完整的工作、保障体系, 对在岗人员进行编制, 确保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对做好农经统计工作的思考 篇5

一、加强衔接, 争取领导支持

农经统计工作牵扯多个部门, 涉及千家万户, 如果没有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开展工作就会困难重重。因此要加强衔接, 积极汇报, 争取各级领导支持, 在人、财、物上给予支持, 为农经统计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二、整合资源, 确保农经信息统计工作有序开展

㈠加强电算化管理电算化是快速、准确做好统计信息工作的必配工具, 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为各乡镇农经站配备电脑, 实现会计电算化。

㈡加强队伍建设农经统计工作与数字打交道, 统计人员既要细心、耐心, 又要业务熟练。因此, 要对县、乡、村三级配备业务人员, 并对他们搞好业务知识及电脑培训。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农经统计数据的质量是农经统计的生命线, 要建立健全《统计报表管理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统计监督制度》、《数据采集制度》、《数据审核制度》、《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审核把关制度》、《汇报衔接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用制度约束行为, 防止择径图便, 确保统计数据全面、准确、合法。

四、扎实工作, 确保调查统计数据的代表性、真实性

㈠选好调查点调查点必须具有代表性, 能反应全县经济概况, 为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数据的真实可靠提供保障。㈡选好调查户调查户要高、中、低收入兼有, 要在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中选择有典型的代表户。㈢力求真实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动态的,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单单依靠一年一度的农经统计数据汇总分析是不够的。因此, 要以完善农经季度统计为核心, 对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 实行全面的动态监测。在调查方法上, 采取典型调查与全面统计相结合;就地统计与异地调查相结合;部门统计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农户自报与群众座谈相结合等方式取得统计数字, 特别对记账户的记账数据要认真审核, 即时帮助调整修改, 掌握准确的基础数据。在推算汇总时, 采取传统手段与现代化工具相结合的方法, 对获取的基础数据, 要进行认真推敲和逻辑审查, 数字确定后, 层层汇总上报, 确保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五、抓数据审核, 提高统计报表的质量

加强数据审核这一程序, 是保证数据确凿, 准确无误, 杜绝弄虚作假现象, 做好农经统计报表工作的关键所在。统计数据和反映的情况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进行经济政策的决策和指导, 有疑点的数字和无出处的数字都不能用。这就要求在审核过程中要坚持农经统计工作审核“双把关”制度, 即农经统计人员全面审核签字和相关业务人员专业审核签字相结合, 同时, 还要经部门主要领导和政府分管领导审核把关签字, 并加盖农经部门公章后方可上报, 自始至终做到环环准确、不出差错、如实描述, 强化数据审核责任。

六、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对记账户的思想教育工作, 引导记账户树立全局观念、集体观念和法制观念, 消除“数字报多报少与我无关, 报实了怕露富、怕挨骂、怕上面有好处不给”等思想顾虑, 提高思想认识, 如实上报统计数据。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明确农村经济统计是各级农经队伍义不容辞的分内工作, 是领导交给我们的光荣职责, 从一定程度讲, 我们干的事业, 就是为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 要加强农经统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 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 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 兢兢业业地搞准每一张报表及每一个统计数字。加强业务培训。农村经济统计内容广、指标多, 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从“抓队伍、抓改革、抓质量、抓服务”着手, 把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层层岗位培训制度, 对农经统计人员的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在培训方式上,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 务求实效, 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创新农经统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篇6

1 所做主要工作

1.1 完善农经统计网络, 提升统计整体功能

在县、乡 (镇) 两级落实具体负责农经统计人员, 明确工作职责, 责任到人;同时, 加强了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一方面, 积极参加省、市培训班学习, 另一方面, 县级每年至少举办一期统计培训班, 组织乡镇农经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以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从2007年开始, 按照省农业厅的要求, 全县所有乡镇的农经年报、季度报表、调查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料等严格实行网上直报制度, 统计报表的数据传输实现了质的飞跃。

1.2 加强统计指标审核, 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为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县农业局始终把基层统计报表的收集、审核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从基层报表、基层数据入手, 完善规范各类报表的台账制度, 加强对基层基础数据的审核力度, 对各主要指标出现陡升骤降的现象加以核实、分析, 尽量把差错消灭在源头, 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层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在审核过程中, 坚持“下管一级”的评估制度, 加强对基层统计数据的评审力度, 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同时, 要求各乡镇做好月报、季报数据与年报数据的衔接, 防止出现数据陡升骤降的现象。

1.3 部门配合信息共享, 确保数据真实完整

农经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农户调查、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而抽样调查数据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为能真实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我们采取了农经统计与县农办、财政、林业、水利、国土、民政、移民办等部门以及农业局各科室统计信息共享的方法, 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完整。

1.4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数据更具实用

为使农经统计数据更具实用, 在年终统计时, 我们除完成“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外, 增设了“农户收支情况统计表”31个指标;“村级债权债务情况统计表”51个指标;“村经济合作社各项收入情况统计表”23个指标;“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101个指标, 作为年报附表印发到乡镇一并填报, 从中了解掌握农户家庭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债权债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情况。

1.5 做好经济运行分析, 及时反映经济动态

定期做好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工作, 把握区域经济运行特点, 对经济可能出现的运行风险作预警分析, 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县农业局农经科自身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流程, 从2003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项工作特别有感受的是, 根据村级财务运行情况分析, 2002年9月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遂昌县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电算化实施意见》, 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工作, 在此基础上, 2009年8月又推行了村级财务 (会计、出纳) 委托双代理工作。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2007年4月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 对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10000元的村开展项目扶持, 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利用5年时间基本消除经济薄弱村。通过此项工作, 农经统计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的话语权大大提高, 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当前农经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员变动频繁影响统计工作质量

一是村会计变动频繁, 每次村级组织换届后, 或多或少的村出现村会计变动;二是乡镇农经人员的变动, 有工作做得好提拔重用的, 也有觉得农经工作难做、待遇低转行的。农经统计的基础在村、乡镇两级, 由乡镇农经员和村会计承担统计任务, 而人员的不稳定,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2.2 工作任务繁重影响统计工作质量

目前, 大部分乡镇只配备了一名农经人员, 他们不但要承担村级村务管理 (兼任代理会计或出纳) 、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农经统计等大量的农经工作, 而且还要驻村完成乡镇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 或兼任乡镇财政报账员, 或兼任乡镇党务工作。

2.3 业务水平不高影响统计工作质量

乡镇农经人员由于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而出现他们接受统计业务知识上的差异。在年龄结构上, 有50年代出生的农经人员, 也有80后的农经人员, 在文化结构上, 包含着初中毕业生到本科生。年龄和文化程度上的参差不齐, 很难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2.4 公众对农经统计工作认可度不高

我们对推进和创新农经统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但社会公众对此有不同的感受。政府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用的是农调队数据, 与农经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他们分不清哪个数据是准确的, 同时认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那么快的增长, 使农经统计一度成为社会公众议论的热点, 屡屡受到质疑。

3 改进农经基层统计的对策建议

鉴于目前农经基层统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层农经统计建设。

3.1 加强对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完善专业统计制度方法, 建议实行统计一套表制度, 所有的农业农村执行一套统计报表, 去除重复的统计指标, 避免部门之间统计数据“打架”现象, 减轻基层的工作量, 净化统计环境。以统计系统为整体, 专业与专业之间实行资源共享, 减轻基层的压力。

3.2 加强对基层农经统计人员业务培训

完善农经统计专业技术学习培训制度, 建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对基层农经统计人员实行定期业务培训, 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3.3 加强对统计制度方法社会公众宣传

要向领导宣传统计制度、方法、流程、要求、措施等过程性的统计工作, 使领导关心统计工作, 关注统计数据, 不仅关心统计结果, 更加关心统计过程, 从而更深的理解和支持统计工作。要向社会公布统计制度方法, 不仅要公布统计结果, 同时还要公布统计制度方法、计算标准、核算依据, 还原统计的来龙去脉, 真相让人民群众知晓, 事实让人民群众掌握, 这样公众对统计工作就会添一份了解, 去一份质疑, 多一份支持, 少一声责难。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纳税下一篇:油气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