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

2024-08-12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精选十篇)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 篇1

和谐社会并不是消除了矛盾的社会。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不管是什么形态的社会, 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然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各种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矛盾, 同样存在。和谐社会是使各种矛盾协调、平衡, 让矛盾各方在不致引起冲突的限度内各得其所, 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对立程度, 使之良性运行的社会。矛盾与和谐好象是一个悖论, 但其实是事物的辩证法。和谐是事物矛盾的统一性, 当矛盾各方处于统一、平衡的时候, 社会便显出和谐的状态。不和谐是矛盾的对立性, 当矛盾各方的统一、平衡状态被打破, 处于尖锐对立的时候, 社会便显出不和谐的状态。永远的统一、平衡是不可能的, 到一定时候, 统一、平衡必然会被打破, 而出现不统一, 不平衡, 这时候, 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这时候, 就需要人们去努力, 消除矛盾双方的冲突, 使之重新统一、平衡, 推动社会趋向更高层次的和谐。既然和谐是矛盾的统一, 是以社会存在矛盾和对立为前提的, 那么和谐的被打破, 不和谐的出现, 也是非常正常的。特别是我国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尤为突出, 如城乡发展不平衡, 地区发展不平衡,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长, 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 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等等。由于上述矛盾的存在发展, 不和谐因素必然大大增加, 以至导致原有和谐的破坏。那么就需要我们努力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 重新寻求和谐。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 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辨证过程和必经之路, 每一次和谐的打破和新的和谐的构建, 都使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 也都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2 建设和谐社会, 要特别处理好两种矛盾

建设和谐社会, 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化解矛盾的过程。因而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我国社会的大量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把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好了, 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使他们义无返顾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去, 发挥无限的创造性, 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把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好了, 就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愉快, 安居乐业, 社会稳定和谐。在当前, 要特别处理好公共用地需要和被拆迁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当前的用地拆迁中, 应该说大部分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而且大部分的补偿是合理的。但毋庸讳言, 有一些拆迁不是真正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而是出于少数人利益的需要。比如说, 有的房地产开发。为了共同利益, 房地产商和政府官员勾结在一起, 强行征用群众住房和土地, 而且补偿极不合理, 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致使群众不断上访, 到处喊冤, 造成社会动荡, 产生了极为有害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为了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对拆迁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严格用地审批, 凡不是出于真正公共利益需要的, 一律不予批准。就是真正出于公共利益需要的, 也要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标准, 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只有把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好了, 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构建一个个人心情舒畅的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也要处理好敌我矛盾。当前, 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力量依然存在, 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仍很猖獗。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矛盾, 就是敌我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要尽量化解各种矛盾, 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的对立程度,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敌我矛盾。但是, 对于敌我矛盾, 最主要的还是要用专政的方法。因为这些社会主义的敌对力量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 他们仇视、破坏社会主义, 危害整个社会利益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只有对他们实行专政, 进行严厉的打击, 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 刹住他们的嚣张气焰, 使他们有所收敛, 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如果对他们心慈手软, 期望他们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只能使他们更加猖狂, 恣意危害社会, 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 妨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当然, 对于可以化解的矛盾, 我们应当尽量进行化解, 使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 或者降低矛盾的对立程度, 给整个社会添加一些和谐的因素。

3 构建和谐社会, 首要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

当前, 我国社会存在着诸多利益主体的矛盾, 国家公务员和普通劳动者之间, 工农之间, 城乡之间, 私营企业主和员工之间, 高收入的行业和一般行业之间, 都存在着利益冲突。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大部分农村都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所有这一切, 都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逐步解决这些利益矛盾, 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才能使人人安居乐业, 生活舒适, 构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如果不发展经济, 上述矛盾必然愈加尖锐,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然得不到提高, 那么社会就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和谐就无从实现。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最重要的是按科学发展观去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不管是上一个项目, 还是制定一个政策, 都要考虑到这二条。只有这样, 才能一步一个脚印, 把经济发展起来, 使国家富裕起来, 使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如果从个人利益出发, 搞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 不顾客观实际, 不顾资源环境, 那样搞起来的东西只能是花架子。因为违背了经济规律, 它必然无法实现其经济目的, 同时也会给资源环境带来严重损害和破坏, 最终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 构建和谐社会, 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篇2

一、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经济发展为主心骨。是当前城市城乡结合部的重大政治课题和紧迫的政治任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化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虽然没有大城市大发展的浓厚范围,但是却有着土地资源、劳力资源丰富和政府政策倾斜等诸多优势,城乡结合部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正确处理好 “洗脚上田”后农民发展观念向工业化发展的转变;正确处理好立足沿街档口做生意向厂房经营的转变;正确处理好人们进入城市中心发展向立足本地区投资设厂的转变;正确处理好自吃其力向引进外资外力转变。不拘一格逐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新格局,努力实现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加快工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系统。其中既有利益矛盾,又有是非矛盾,以及实际工作中大量复杂的具体矛盾,解决不同的矛盾所采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坚持总体把握、统筹兼顾、协调解决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握矛盾演变特点和规律,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到统筹兼顾。要坚持用法制手段调节经济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各种主体之间的利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任何一方利益的实现都可能促进其他方面利益的实现或为这种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既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保持社会稳定。使各方利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要密切观察、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理矛盾既要周到细致、合情合理;既要旗帜鲜明,又不可失之偏颇。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官僚作风和腐败行为。继续改善干群关系,正确处理干群矛盾。要以强化人事监督为切入点,使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顺利实现,做到合民心,顺民意,真正地促进权力监督与人民监督的有机融合。

要坚持德法并举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城市化和谐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各个社会群体与个人都模范地遵循共同的法律规范,使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得以明确和实现,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统一协调、有序运作的和谐体系。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使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和国家机关的各种行为严格限制在法律规范的秩序之内,使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有所遵循,这是保障城市结合部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切实改变人的生育观念

经济的增长,不等于人生育观念的进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改变人的生育观念,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才能打开新的局面。当前城乡结和部地区人口聚集的主要刚由农民转变过来的城乡居民和进城打工的外来人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在这些人群中仍然存在。采取措施,引导这一人群改变生育观念是搞好城乡结合部地区计划生育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计划生育工作由法治向成为人民群众自觉行为的基础工作。按照当前的形势,一方面要采取有利措施依法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另一方面必须认真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这就需要党和各级政府进一步在法律、法规、政策上给予积极保障。建议:第一,各级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法律、政策和项目的时候,从设计、执行到监控、评估的全过程,都要注意是否会对男女两性产生不同的影响,避免对性别的歧视,以保证女性能和男性一样平等参与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第二,立法、司法、执法有关部门,有必要重新审视一系列与两性利益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认真分析这些法律和政策是否关注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两性差异,是否在法律政策框架内对女性的特殊需求给予重视。正在制定中的公务员法,希望多听听女性的声音,多听听妇女组织的意见,多一种视角考虑问题,公正体现不同性别的利益诉求。第三,为及时了解、认识和反映男女两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国家发改委和统计部门要将分性别统计纳入国家的统计制度。有关部门的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都应该注意收集分性别的统计数据,特别是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组织人事等领域,逐渐建立和完善分性别的数据库。只有这样在城乡结合部的人民群众中反复宣传,认真贯彻,才能不断改变人的生育观念。

四、努力扶助弱势群体

帮助弱势群体,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措施,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爱互助环境。首先,要形成共同关爱改革中弱势群体的环境。弱势群体是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产物,在现阶段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就是相对存在、不断变化的。“没有常穷久富家”,他们都是人民中的一部分、也是改革主体的组成部分。对于改革中产生的弱势群体,最根本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广开就业门路,促进持续发展。通过赞助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广辟就业渠道,积极救助,努力形成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好风气、好环境。其次,要开展工程救助,使改革中弱势群体成为一个动态群体。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改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再就业,对有能力参加工作而长期不能就业的居民,应当吸收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结合社会保障,提高其劳动报酬。再次,要进一步扶助弱势群体青少年,强制适龄青少年入学。对于达到初中文化以上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要组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第四,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暂时陷入困难的群众要认真负责地、满腔热情地给予关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五、继续完善社区管理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单位功能弱化所留下的空间,由此来加强对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面对城市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政府要逐步调整自己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要适当放权,调动民间力量进行自我管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机构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国家从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中退出来,并不意味着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随之而来。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个体素质以及社会动员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整合城乡居民,通过社区建设增强居民认同感、公益观念和社区参与意识。使由国家的代表机构决定的意图,通过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多数居民的同意得到实现。

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引人注目的重要举措。1991年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目的是加强城市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社区功能的进一步整合,必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社会的文明、和谐、进步。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 篇3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二、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

理想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必须确立:

(1)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2)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

(3)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让师生共同体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

三、开放教学方法,激趣导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

四、开放教学内容,“活”用教材,力求教学内容社会化

数学是人类的活动。如果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活動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他们投入的程度也就会更加强烈。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 篇4

一、划分标准与角度的模糊——理解二者关系的误区

其一, 生产条件和分配标准的不同。在生产之前, 作为生产条件, 劳动是生产的必备因素, 当然是生产要素;生产之后, 作为分配标准, 则必须将人的劳动和物的作用分开;分配角度的生产要素应称之为“分配要素”。

其二, 广义、狭义的不同。广义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 而狭义的生产要素则仅指物的准备。

其三, 公私领域劳动的差别。这个差别实际来自于我们对传统按劳分配教条理解的结果。我们把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称之为按劳分配, 而把私有制范围内的劳动所得称为生产要素分配, 其分配形式曰劳动力分配。其实, 由于现实条件 (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社会而非企业作为分配主体) 的不具备, 不赋予传统按劳分配理论以时代内容, 它就会走向末路, 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任何一门学科, 哪怕是最深奥的学问, 如果不同丰富鲜活的社会生活发生紧密的关联, 就不可能有生命力”。事实很清楚, 即使在党政事业、国企这些公有制领域, 各地各部门各岗位也不是同工同酬。“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变化, 不是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否定, 而是在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按劳分配的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 按照劳动者贡献多少分配所得”, 不必按公私范围区分劳动分配的原则或方式, 不可一种劳动两种解释。

二、个人性, 还是公共性——二者差别的关键

到底什么是活劳动?个人体内储存, 因而不可剥离, 并且与生俱在, 即作为分配标准与生产要素相对而言的劳动只能是“活劳动”, 它必须是属于分配者个人的, 并限定在劳动者的有生之年。只要是在有生之年, 正在进行中的劳动与已经物化的劳动都是“活劳动”。因为一天、一月、一年的所得瞬间都可物化, 生产期无法确定;自己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还是享用他人劳动成果, 只能用“一生”来界定最恰当, 这才是“活”的真正含义, 我们对此却熟视无睹。他人的赠与或遗产则是生产要素 (货款当然也是生产要素) 。有生之年的劳动成果被别人使用而不付报酬, 或认为获取报酬是不正当的, 则有违常理, 也就无人辛苦劳作、省吃俭用去进行积累了, 鼓励挥霍, 社会进步也就无从谈起。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生产要素, 一个是以土地为代名词的自然资源, 一个是无形资产, 如政府控制的消费资源 (如生产许可证的发放) 。正如公众储蓄转化为贷款即成为生产要素一样, 前两者也同样具有公共性。威廉·配第的“劳动”即为“活劳动”, 萨伊添加的“资本”则为公众物化劳动的长期积累。不管价值二因素、还是三因素, “财富的生产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前者是人的劳动, 包括体力劳动和作为人的能力的技术、管理等各种智力劳动”, 其余的都是非个人活劳动的范畴。活劳动具有个人性, 生产要素具有公共性。

三、劳动量与所有权——一切分配的两个标准

关于分配制度的表述, 按劳分配常与多种分配方式或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列使用。西方经济学中, 劳动和资本也是并列的。我们所谓的生产要素, 其中包含诸多活劳动的因素, 正如上文, 技术管理指的是技术管理活劳动 (专利技术的转让费也是活劳动收入, 是对前期劳动投入的回报) ;不被人掌握运用, 知识无任何用处。多种分配中的“风险收入”也是劳动收入, 因为它建立在久经沙场的、具有胆略的高智商风险判断力的基础之上。风险收入中的劳动实际被低估了 (私有制企业决策风险是企业主独自承担, 而国企决策风险99%是由工人和国家承担, 公私领域承担风险不同必体现在收入上) 。没有十年磨练, 哪有当机立断呢?“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并列, 容易被理解为, 技术、管理与资本都是非劳动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只能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 分配方式只能划分为两种:按劳动量分配和按所有权分配。繁杂的多种分配方式说法并不科学。在此, 我们对“食利者”或“按资分配”做一详细分析。食利者可分两种情形:本人储蓄利息是按劳分配, 接受遗产利息则是按所有权分配, 即按资分配。参与经营的企业家, 如果是白手起家, 则其全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因为他在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资料, 或购买, 或租赁, 都不是无偿的, 更何况经营风险难以预料, 破产倒闭, 谁解其忧!马克思曾说:“同货币资本家相对来说, 产业资本家是劳动者, 不过是作为资本家的劳动者”。“剩余价值或利润都是工人创造”, 是我们十分肤浅教条的理解。如果经营作为遗产的家族企业, 则其收入含有按所有权分配。“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具有科学管理劳动和实现资本增殖两重性, 其收入也相应划分为管理劳动收入和资本所有权收入两部分”。不参与经营管理的资本家, 其收入中也不应全是按所有权分配, 因为他也要为自己的投资付出一些劳动, 如选择经营者, 监督收取投资的定期回报, 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并且, 一旦出现投资纠纷, 他要投入心力去诉诸法律等。有同志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并不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 而是按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进行分配”, 这种说法看到了按资分配包含劳动的投入, 是可贵的, 但认为不是按所有权分配则是不当的, 主要部分还是按所有权分配。

那么, 有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按所有权分配呢?这大概只能存在于社会保障领域。对于没有任何劳动能力者或失业者的社会救济, 即属于此类。“我们现阶段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形成了大量有劳动能力但没有获得劳动岗位的潜在劳动者, 这些人自然无法纳入按劳分配的客体范围之内”。他们实际是按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 自然资源并不从属于任何一个人, 是天然的全民所有, 有能力、有机会使用自然资源者所交的资源税当然应用于社保。在原始时代, 可以实行谁占谁有, “当经济发展了, 生产规模扩大了, 经济上稀缺性约束越来越强, 绝不允许用谁占谁有的方法得到自然资源的产权或所有权”;稀缺与否并不妨碍所有权, 不过稀缺使所有权更凸现而已, 大自然永远属于全人类。

那么, 完全意义上的, 也就是说, 对他人的物化劳动没有任何借助的按劳分配又如何表述呢?在人类社会早期, 原始人凭自己的身手去捕捉鱼类, 或仅利用自己发明的鱼叉, 都是完全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其他任何人使用他的鱼叉都包含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捕鱼技术发展到今天, 其中包含了多少代人在造船、织网, 以及总结鱼类洄游繁殖规律上的辛勤努力成果, 今天的财富并不完全是现代人活劳动的成果。只要有前人工具或知识的借助, 就不是完全意义的按劳分配。正如下文所表述的一般情形:“公有制或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中的劳动者不仅应获得劳动力价值的报酬, 还应获得作为生产资料主人所有的剩余产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 除了第一代开拓者, 每一代人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所得, 都应该大致平均地拥有了比上一代膨胀了的全部财富的一个份额;随时代演进, 知识在积累, 财富在膨胀, 在这个加速度发展过程中, 有能力、有机会者使用了越来越多的间的按劳分配, 因为按劳分配也是劳动能力所有权分配, 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因为这就完全混淆了二者的区别。是否来自于个人活劳动应是二者真正的理论界限。

当然, 在这里, 活劳动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限定就排除了一切多余的和有害的劳动, 可以促使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对于劳动和要素二者在市场经济中贡献的计量, 毋庸赘言, 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一切。当某种劳动能力稀缺, 自然工资就高;资本稀缺, 自然利息就高;当自然资源开始稀缺, 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就会响起。

总之,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类似于对立统一的关系, 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按所有权分配还是按贡献分配的争论应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从所有者的角度看是按所有权分配, 从所有物的角度看是按贡献分配,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四、此生辛苦养此生——处理二者关系的基本论调

这是竞争法则。只有付出辛苦, 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 不辞辛苦, 才会挣得一世温饱。

这是激励法则。活劳动的所得是不可剥夺的, 一份辛苦, 一份收获;有了收获, 才会促使付出更多。节俭之收入应是活劳动收入。

这是约束法则。占有他人的劳动不光彩, 掠夺他人的劳动可耻。只有自食其力, 才会完善自己;取之有道, 才会用之有方。

这是社会进步法则。遗产会增加寄生虫, 越严重, 人类就越堕落, 世界就越不人道。“即便是当代国外主流经济学家, 也没有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伦理上是合理的, 不需要调节的;他们在论证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时比较的还是人的劳动贡献。”

由于每一代财富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前一代辛苦劳动的基础之上, 使得一代比一代获得财富的程度在加速度地提高, 资源的稀缺性在增加, 还由于现代社会在起点、规则、机会的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不均等的差别, 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他人劳动权利的排挤和对自然资源的贪占, 近代以来, 这种情况发展已逐渐达到这样的程度:一些幸运儿的财富拥有量已大大超过他的消费能力, 畸形消费突出, 资源耗竭, 环境污染, 弱势者更弱势。所以, 所得税、遗产税、利息税就成为必然, 以保障部分人基本生活的权利。这种调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这只能是微调, 竞争法则、能力主义也是社会基本法则, 收入差别大致以劳动能力差别为比例是比较恰当的。马克思对这种调节的差别曾大致设想, 以不产生社会上“一部分人完全游手好闲为限度”。“遗产税的设置并不影响所有者生前的享用, 税率可以制定较高”, 还是适度。

为什么要素分配常会蒙受一些不白之冤呢?

接受遗赠, 使社会形成寄生的食利阶层, 加剧了社会起点、机会、规则的不平等, 阻滞了社会健康活力的发展。这种不加任何调节的遗赠形成了大私有制, 根源即经济权力世袭制。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可以叫做“按血缘分配”。马克思曾探讨过废除继承权的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 马克思并不反对一般的私有制, 相反, 他主张在对过度财富拥有而形成对他人奴役的大私有制进行改造之后, 还要重建个人所有制。

在现代社会, 尤其在转型期的中国, 具有公共性的生产要素, 如土地、矿产、水资源、公共储蓄的使用, 以及生产许可证的发放等, 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国家官员手中, 要想进行生产, 首先要想方设法从政府官员手中获得种种生产要素, 即“寻租”行为。“按特权分配”即凭借源自计划经济的管制、垄断特权进行的寻租活动大量存在。由于监督体系规则设计的不完善, 形成腐败的温床, 如只要能得到土地使用权, 转手倒卖就可牟取暴利等。这是现代中国最紧要解决的问题。这既不是按劳分配, 也不是按要素分配, 腐败收入是超经济的, 最损害社会正义。

生产要素本身是无罪的。只要我们制度公平合理, 不管是活劳动还是生产要素, 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 活劳动的收入肯定会超过要素收入。在这里, 我们还须明确:所有权并不必然带来收益。它的收益的有无、大小要受供求支配。如果你的所有物供大于求, 无人使用, 它往往还会贬值折旧。当然, 在这种情况下, 所有者往往会尽早结束对所有物的责任, 贱价处理或撂荒。“第一个雇工的‘边际产品’最大, 没有非劳动要素的收入的空间, 劳动要素收入越是递减, 非劳动要素收入便越高”, 就是指的供求变化。随着遗产税等各税种的开征, 生产要素越来越社会化, 收入均等化会成为一种趋势。

最后, 我们还要提到一些关于很多理论都处于“剪不断, 理还乱”的尴尬境地的根源性的原因。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已遭到很多质疑, “劳动价值论在主流经济方面遭受的冷遇和实践中的困惑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 我们的理论、我们的思想认识却总是难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从活劳动角度出发的价值理论已经步入象牙塔了,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 但绝不可将之视为唯一的真理标准。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尽管资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 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它却不能参与分配”, 照此推理, 从国有银行贷款不能付利息, 开采国有矿山不必交税, 国资也不必保值增值, 这显然是不对的;不过不是个人或某团体而是全民分配。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 篇5

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与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各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关系的社会状态。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另外,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将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而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这就为社会变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但同时,在和谐的背后,依然有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存在,为了处理好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党必须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

目前,在以和平为主题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对这一系列现状,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只有社会主义建设搞好了,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保障。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 篇6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对一个政党来说,是精神上思想上举什么旗帜的问题;对一个民族来说,是铸造什么样的灵魂,有没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用先进文化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才不会受阻,民族精神才不会被污染被瓦解,人民才不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支柱和精神动力。

二、改革文化体制。推动文化创新

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文化企事业单位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一是在体制机制上,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二是在内容形式上,尊重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保护艺术家的创新成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艺术创造、尊重艺术人才、尊重创作权益的良好氛围。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涌现更多的文艺大家,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三是在传播手段上,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另外,在所有制形式上,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事业和企业,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体制办文化的格局;在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逐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文化经营机制上,要以“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进入市场”为原则,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扩大文化主体自主权。同时,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有序高效的运营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文化企业的做强做大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和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要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才能在民族大众中人耳、人脑、人心,用新的时代精神推动民族创造新的辉煌。

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就象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中华文化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要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原则,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

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复杂,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状态。能不能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直接关系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领域都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推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型经验,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生动和谐的社会主流舆论。要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人们的思想疑虑,主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充分反映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引导社会舆论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表明政府部门的立场态度和处置意见,切实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有效引导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保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和谐,最大限度地压缩噪音、杂音的传播空间,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第四媒体”,成为我国1亿多网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平台,对社会舆论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要认清互联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坚持趋利避害,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正面宣传,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这一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六、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

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诉求 篇7

和谐社会一个最基本的诉求就是人及人性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同时它也是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马克思的人性论的根本特征在于社会实践性,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的。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 从而什么样人性与什么样的社会息息相关。而今天我国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诉求就是在马克思人性论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人性理论,任何把人性格式化、狭隘化、利益化、时代化的企图都是与马克思的人性论相违背。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诉求就要加强道德、法律、和制度方面的建设。

一、加强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对人性的自律作用

道德,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通过教育和通过榜样的引导感召心灵而自觉形成一定的观念,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不是通过暴力的强制、法律惩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达到目的。

和谐社会是一个兼具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社会和谐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社会法制、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等外在的制度维系,还需要公民道德、社会伦理等或文化价值资源的有效支持。和谐社会并不否认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实际存在,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既需要通过社会制度的合理安排与运作来解决,又需要通过人类自身的道德努力和责任行为来逐步消解。和谐社会不单意味着社会基本秩序的安定和平,更意味着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内心世界的和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们内心世界的和谐最终会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谐的更为复杂、更为长远的因素。因此,社会中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个体美德和精神心理,是确保社会的正义秩序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实现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发生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标准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进行相应的转变。社会发展内涵包括了社会主体的道德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个体具有独立性的一面,但人又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体。以此为前提,社会责任和自我价值、群体认同和个性发展、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统一就构成了社会主体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首先,塑造公民的内在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性前提。社会个体作为和谐社会的伦理主体,应该掌握的三个维度:其一,就社会个体的个人德性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并各得其所;其二,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公平和友好地与他人真诚合作;其三,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所有人都应该严守法律并勇于维护法律的公正。社会个体实现公正德性的这三个维度,关键在于公民如何对待公正,而这又从根源上决定着和谐社会普遍的道德水平。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体的道德水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每个公民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

其次,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建设,肩负起基本的社会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和谐社会的道德主体要求个人克服个体的局限,在追求自我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江泽民在论及“四有”新人的培养时曾指出,人活着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竭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再次,公民的道德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了“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体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推进社会主体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

道德的使命就是启迪人们的这种历史主动性、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社会完善与人性完善是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因此,道德作为人性向善的努力,不仅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而且,作为一种符合并完善人性的积极道德会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二、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对人性的导引作用

第一,人性对于法治的影响。法治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包含法的创设、法的实施、法的监督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人去参与,而人是现实的、能动的存在物。人类选择法治,旨在规范“私”的人性,而人性之“私”常常会驱使人去败坏法治,以逃避规则的监督与制裁。人尤其是“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与道德界线的诱惑”。立法者立法谋私,司法者循私枉法,守法者突破法的限度苟营一己私利,皆人性之所然。因此推行法治,就要充分、全面地考量人性,关注人性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对于法治的影响。法的创设是一项高度理性的活动,其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立法者的法学修养、道德素养及逻辑思维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立法者对于现实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的认知以及对于人性的预设。只有立法者出于公心,对事物规律、时代精神、社会现状及人类自身的本性建立起良好的认知,正确把握了所要调控的社会关系及其中所蕴涵的利益,其所创设的法才称得上是“良法”,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服从,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既有人性基础又有物质保障的约束机制,以遏止民意代表滥用其立法权,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私”的人性“恶”变对于立法活动的影响,防止狭隘利益诱生立法腐败。

人性对于法的实施与监督的影响尤甚于立法,而且更为直接、具体。执法机关、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在执法和司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利所诱、为情所惑,做出贪赃枉法或循私枉法的事情来。没有制度的有效约束,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执法腐败和司法腐败。因此,创新体制与机制成为历史的必然和社会变革的主题。

第二,法治对于人性趋向的导引。人是法治的主体,也是法治的终极目标。人性的二重性决定了法治功能的复合性。推行法治,不仅要充分考虑人性对于法治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法治对于人性趋向的导引;不仅要重视发挥法治矫治、鞭挞人性的效用,还要彰显法治改良、张扬人性、促进人性完善的功效。法治天下,追求的不仅是法的秩序价值,更应该追求法的人性价值。所制定的规范,内容上一定要合乎社会文明之趋势、合乎正当之“人性”,体现和促进人的生存保障、生命安全、地位平等、行动自由、个性发展、人格独立及尊严。唯此,法才称得上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而不是人民头上的“紧箍咒”。

人性与法治之间确实存在因果的逻辑关系。有怎样的人性基础,就会有怎样的法治样式及状态。传统法治建构在“人性恶”的基础上,只重视法治对人性的矫正与鞭挞,忽视法治对人性的鼓励与张扬,因而失之偏颇,往往硬暴示人,虽凛然不可侵犯,但难以获得真正的外部权威。现代法治植根于民主,立足于人性的科学认知与预设,注重对人性的塑造及其品位的提升,其存在与运行具有本质上的合理性。不仅能得到社会公众内心的认同,心悦诚服之,而且还会成为一种信仰,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因此,法治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递进,从传统向现代转化,既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又是人类进步之所趋。

三、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对人性的影响作用

制度有多种定义,凡勃伦认为是“思想习惯”、“生活方式”,康芒斯将其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诺思把制度看做“游戏规则”。我们把制度理解为,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活动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抽象化、体系化的社会运行规则,是激励和限制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

一定历史阶段的人,首先生活在历史上生成的制度环境之中,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作为自己活动的出发点。人一出生就必须接受既定的制度安排的不可选择性,就如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人与制度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制度对人性影响的路径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制度安排对人性发展具有受动性和规定性的意义。这种受动性和规定性的意义在于,制度安排为人性发展设定了一个既定的历史平台或框架,人们“总是按照某些规则、在某个组织的框架内进行的”。既定的制度往往对人怎样活动,包括活动的方式和活动的空间,做出种种安排,对人的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秩序,制定出各种规定。也就是说,社会运行靠制度作保证,制度规范是限制人们活动界域的框架,制度告诉人们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也就等于告诉了人们不能做什么,它通过规范人的活动规定人性的发展方向。

特定历史阶段的人性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被打上制度安排的烙印,换句话说,制度安排赋予人性发展特定的社会历史内涵。通过对自由与制度关系的考察,我们发现,人们在现代社会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多的自由,之所以能够得到那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世界范围的频繁互动和跨领域、跨行业、跨阶层的交往、交换和流动,之所以能够在一个自由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获得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那些追求稀缺资源的自由人之所以能够和平共处、并在相互冲突的紧张关系中形成有效的长期合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制度架构的形成、确立和稳固。这是现代社会进步最突出的表现,是现代人进行制度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第二,制度对人性发展具有中介、价值和激励的作用。一是制度是个体人成为社会人的中介。人既是个体性存在,又是社会性存在,如何使之统一呢,是制度。制度是孤立的个体人融入相应的社会关系网中人的中介,因为个体性表现为个体自然状况的特殊性、个体能力的局限性,只有借助人际互动,他的利益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他的存在和发展才能实现。而人类建构的各种各样的制度,就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展开。二是制度对人性具有价值作用。罗尔斯说:“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个人,以及他们所说的那种个人。”制度对人性的价值作用有两点:首先,当制度规范与社会成员和人类普适价值观相吻合,并得到社会成员认同和拥护时,这样的制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性的发展;其次,当制度的规范与社会成员和人类普适价值观念相抵触并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反对时,这种制度会遮蔽人性之光,阻碍人性的发展。三是制度对人性具有激励作用。制度对人性激励作用是通过压抑、约束某种行为而激励另一种行为,通过反对某种行为而褒扬另一种行为,从而传递某种信息,改变人们的偏好,影响人们的选择,激发人的能力发挥,影响人性发展。

第三,制度规定的空间是对人的自由保障。对自由这一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主张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有人主张自由是意志和理性的一种功能;有人主张自由是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不管人们怎样界定自由,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现实中的自由是制度赋予的。制度是规则,规则即限制,规则告诉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的活动范围划上了界限,除非打破即有的制度,人的活动一般不能超出这个界限。制度所规定的人的活动的范围,就是现实中的人们所享有的自由空间。一方面,制度规定的空间是对自由的限制。自由从字面上来看,是不受约束和控制,自主行动。这就意味着自由是以限制为前提的,只是因为有了限制,人们才要突破它,获得自由。限制使自由具有了相对性,相对自由是人们能够得到的自由,人们能够得到的自由是具体的自由。

因此,超出制度规定的范围它限制自由。制度保障的自由是这样一种自由,它既赋予人们以权利,又赋予人们以义务。只讲权利是绝对的自由,只讲义务的自由是“奴役”,都是对自由的摧残。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扩展,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注重人的精神价值追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人内在的精神价值诉求,为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条件。也只有使人的价值诉求沿着科学、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全面实现人的本质价值诉求,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健康有序,从而为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因此,爱好和平,提倡宽容原则、讲求合作精神、注重生态伦理价值等等,这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长远的利益和价值诉求!

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阶段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标志。它不仅彰显了和谐社会人的主体地位,还明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诉求就要加强法治、道德、制度方面的建设,作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并且要意识到这些建设与发展着的人性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好他们的良性互动关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问答[M].北京:中国实言出版社, 2006.

[2]王岩.西方政治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3]吴奎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构建途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7) .

[4]余金成.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 (上)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 .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构建 篇8

关键词:实践,自然,社会,人

实践世界观的“世界”是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的、发展的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具有内在统一的整体性世界。它是以历史性实践活动为基础, 从历史性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理解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的根本观点。这种基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关于属人世界的世界观所理解的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 就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理解的就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一、实践世界观的自然界是历史社会的自然界

实践世界观视域中的“自然界”, 不是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世界在内的无限的“整个宇宙”, 而是为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来的“现实的人的自然界”。因此, 通过历史性实践活动, 自在的自然便被赋予了社会历史的性质。自然界对人来说在任何具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 都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都具有属人的本质。因此, 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在社会历史中, 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 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1]尽管承认自在自然的规律性是哲学作为唯物主义的前提, 但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的唯物主义”区别开来, 就不应该把对自然的理解, 仅仅停留在的“直观经验”的层面上, 而是要从历史性实践活动的高度来理解。自然只有被理解为历史性实践所规定的自然, 即历史社会的自然, 才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属人自然。由此可见, 实践世界观中的自然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 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因此, 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 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2]这个“现实的人的自然界”本质上为历史性实践活动所创生的自然界, 它是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的、发展的属人的自然, 是“社会性历史的产物”。

二、实践世界观的社会历史是自然的社会历史

实践世界观视域中的“社会历史”, 不是历史性实践活动无关的, 而是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而来的社会。由于历史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社会必然是离不开自然界的, 是自然的社会。与自在的自然界总是被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 社会也是被历史性实践活动进而被自然所生成、发展的;不管人类社会表现的如何非自然化, 但自然总是以其自身自在的规律性渗透到人类社会之中。虽然社会发展不是纯自然的过程, 但也不是脱离自然的自在过程, 而是表现为自然运动“相似”的过程;把人对自然的历史性实践活动关系从社会历史中排除掉, 也即是把社会历史建立在无制约性的纯粹抽象上。显然, 实践世界观中的社会历史“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所生成、发展而来的。这种建构过程是在一定条件和一定生产方式下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 所生成的、发展的完整的人类社会, 其中变革自然的劳动实践是最基础的实践形态, 但不是唯一的实践形态。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又生成发展各种社会关系, 这些关系结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历史, 而这些结构形式之所以能生成发展出社会历史, 都离不开作为客观性的自然这个前提。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世界观中的社会历史, 不仅是依赖于自在自然, 而且和自然界一样, 是一个自然的, 规律的过程。

三、实践世界观的人是社会历史化的自然人

世界观视域中的“人”, 不是离开历史性实践活动去考察的, 不是“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4]的人。而是人和其它自然物一样, 都得依存于自在的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身体的无机体”, 而且是人的精神的载体,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5]因此, 人不是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 无论是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 还是作为人类的“身体的无机体”, 都是人赖以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其次, 人不仅仅是作为自然界的存在, 而且是作为社会历史中人的存在。但这种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6]而是“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7]的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的自然人。由此可见, 实践世界观中的人, 不是作为自然物的自在的存在;而是在社会历史中通过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而来的自然人, 这种由历史性实践活动所生成发展自然人, 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因此, 实践世界观的人, 就科学地解决了人的发展、人的自由等一系列问题。这就破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敌视人, 抽象地重视人的弊端, 从而建立起了“现实的历史科学”的人论。

参考文献

[1]《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民出版社, 北京, 2003年版, 第2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30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128页。

[4]《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第201—202页。

[5]马克思, 恩格斯:《费尔巴哈》, 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第8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72页。

和谐社会中警民关系的构建 篇9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 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和谐、公平正义、优质服务水平的期待更加强烈, 对公安机关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增强, 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出现, 为了维护稳定, 公安机关经常处在社会矛盾的最前沿, 执法活动出现任何一点偏差或失误, 都容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从而降低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公安队伍的声誉, 损害警民关系, 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在当前错综复杂的执法环境中, 加强警民关系建设,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对保障公安机关履行好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至关重要。

2 构建和谐社会中警民关系

人民警察是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中坚力量, 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人民警察的能力和素质是评估我国公安队伍现状的重要标准, 人民警察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衡量我国社会治安秩序的一个重要尺度。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民警察的积极性, 对于适应新时期复杂、艰巨的形势和任务, 经受严峻的煅炼和考验, 保持和发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保持和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本色, 为祖国和人民甘于奉献智慧和力量, 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钢铁劲旅,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1 加强警察信访工作提高社会认可度。

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各级警察组织密切联系群众, 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也是警察组织依靠群众加强治安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优化警察组织形象, 促进警察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好坏, 是一个警察组织运行状况、执法水平、队伍素质、民警作风和治安情况的综合反映。可见, 人民警察信访工作, 它不但与警察公共关系具有客体要素的相一致性, 其工作的对象即公众包括社会组织、群体和个人。而且具有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是警察组织以公众为对象,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以塑造组织形象为目标, 以传播沟通为手段, 以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双向均衡为原则, 以依法办事、诚实守信为基本信条与公众联系沟通, 促进良性互动, 谋求公众理解支持的活动。首先, 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体察民情民意的“寒暑表”, 具有采集信息、监测环境的职能。人民警察信访工作从诸多方面采集了公众对警察组织形象、警察组织行为、警察个体行为评价反映和态度意见等信息, 及时监测了影响警察组织目标实现的公众情况和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次, 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发挥政策的“调节器”, 具有协调咨询、参与决策的职能。加强调查研究, 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是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警察组织的信访部门在行使直接调查处理信访问题, 向下级机关交办信访问题并进行督促检查, 向有关业务单位转办、督办和要求协办信访问题, 纠正下级机关对信访问题不恰当的处理等四项职权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沟通协调的过程;第三, 人民警察信访工作是发扬民主的重要“窗口”, 是警察组织联系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的桥梁, 具有传播职能和形象塑造职能。人民警察信访工作的这种窗口和桥梁作用, 把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紧密联系起来, 体现在警察公共关系中, 就是一种通过传播沟通影响公众的活动。它在广泛收集公众对警察组织评价等各种信息的同时, 也把警察组织的各方面有关信息传播给相关公众, 使公众更好地了解警察组织, 实现了相互沟通、释疑解惑、彼此了解。第四, 人民警察信访工作具有危机管理职能。产生警察组织的信访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主观方面分析主要是警察组织或警察成员素质低下, 执法执纪不公, 越权行政, 有的甚至严重地侵害了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这些问题极易造成警察公共关系的危机, 破坏警察组织形象建设, 有的甚至直接导致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如果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任其发展, 势必造成警民关系恶化, 危害社会政治稳定的后果。因此, 警察组织的信访部门在协调、组织、参与此类信访问题的调查处理, 也是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管理。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测、预防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发生, 而且当这种危机发生时也可以为组织领导果断应对处理危机作好参谋。

2.2 调动和发挥民警认真工作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 由政治、经济体制所形成的空洞说教养成的固步自封、闭关自守观念, 把客观因素转化为主观能动性, 变成自觉的积极行为, 除了消除长期以来理论上的困惑、突破思想上的误区和顾虑外, 还要求增强和树立新形势下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 以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同时, 更要求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提高自身素质, 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人、鼓舞人, 尽量避免新旧观念带来的冲击和摩擦, 避免用简单的物质刺激和行政干预来沟通和调解人际关系, 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重任, 向群众做通俗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工作, 引导人们在公正、公平、公开的生存环境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力争做到人民警察在心理素质的调整与适应, 自觉地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积极拓展信息来源渠道。

信息是公安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 信息的通畅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顺利与否, 因此在当前信息爆发的时代, 我们要掌握收集信息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以全面精确的信息为指导, 开展工作, 从而取得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信息收集方法上,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和网络, 更快更好更精确的收集和传递信息。作为群众, 对有关的信息有一定的知情权, 而公安机关则应当及时将有关的信息予以发布, 使更多的群众知道, 并及时做好有关的防范工作, 同时, 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也许在我们遇到瓶颈问题时, 群众会为我们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以此我们要积极拓展信息渠道, 并畅通信息渠道, 使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在信息传递收集工作上取得双赢的良好局面。

2.4 加强民警联系群众工作基本功。

作为民警, 要练好联系群众的基本功, 首先我们要象从海绵里挤水一样, 在繁忙的接处警和日常工作中挤出时间来, 到群众中去开展工作, 走访群众。深入群众要有明确的走访目的, 对走访对象做好初步的了解, 选择好谈话的方式和内容, 尽量避免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 切忌不要班门弄斧, 弄巧成拙, 对单位的走访要熟悉单位的基本情况, 提出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要点, 争取对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其次, 我们要练好改善群众之间人际关系的基本功, 以农村社区警务室为依托, 协助村 (社区) 组织居民共同承担日常公共事务, 促成居民心理上形成亲近感, 协助基层调解组织做好民间纠纷的调解工作, 及时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矛盾, 协调好辖区内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与周围村 (社区) 的关系。再次要练好为民服务的基本功, 要设法解决群众关心的治安热点问题, 不满意的突出问题, 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其次要细化便民措施, 通过上法制课、发放警民联系卡等方式增进警民感情, 密切警民关系;第四要方便群众, 通过上门服务, 预约服务等措施, 方便群众办事, 适时进行法律援助。

参考文献

[1]张建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切入点[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 .

[2]靳道广.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理论学习, 2008, (01) .

[3]钟武耀.略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1) .

[4]吴金彪.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J].公安研究, 2009, (04) .

和谐社会领导观的构建 篇10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对党的领导能力的一种考量。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与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执政的前提,规定着执政的方向、原则和由什么样的人执掌政权,从总体上决定着执政的状况;党的执政则是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完成领导任务最根本的途径和保证。当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关于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背景下需要怎样的领导观还有待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尝试。

一、和谐领导观的构成

1.以人为本的领导观

以人为本既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同时还是和谐领导观的根本。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种人性得以充分伸张,人格尊严得到尊重、正义得到弘扬的人性社会,人性成为和谐社会的灵魂。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一切社会行动皆应有助于提升人的价值、拓展人的自由、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谋求人的全面解放。[1]

以人为本的领导观,就是在充分尊重人和爱护人的基础上激发社会个体的能动性,并应用教育、激励等手段来丰富完善个体自身,使理想的境界同个体相结合。由此,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一个积极良好的主体基础。以人为本既是先进的领导观,也是领导艺术的精髓所在,以人为本的领导观要求领导者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以下五点:热忱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拥戴;真情进行沟通,融洽人际关系;确立新的激励理念,满足人性的需求;强化人才意识,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形成领导群体优势。[2]

2.“无为无不为”的领导观

“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是道家提出来的。“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是目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领导哲学。自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很多矛盾呈现出了错综复杂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领导者以超脱的思维,站在人类赖以生存的时空环境立场上,大视野、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这也是“无为”领导观的核心。“无为无不为”的领导观需要领导者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领导者要具有“不敢为”的潜意识。“无为”包含“不敢为”的道理和理念。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违背规律的盲目发展必然会遭受惩罚,并使发展的收益与成本相抵消。“不敢为”的潜意识要求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领导活动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领导者要讲究隐性领导艺术。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才是主角,是主体性力量,作为领导者,不应该事事出头,事必躬亲。领导者的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幕后,创造能够发挥人们积极性的情境,加强组织的文化建设,加强同被领导者的沟通,注重自身个性、品德、形象、魅力的塑造和完善,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先做自我领导者,然后再去领导和影响别人。

3.包容差异的领导观

和谐,即和而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理性社会,它的首要存在前提就是社会的多元化。[1]可以说,“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旨在协调因多元化引起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状况,把矛盾控制在社会变迁的可承受范围内,按着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公平、公正的分配社会利益。因此,和谐社会领导观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重视差异、包容差异,而不是不排斥差异。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宗教问题时认为,“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是把我国一亿多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的前提。如果对他们的信仰不尊重、不理解,甚至采取错误的做法,广大信教群众就不会靠拢我们,就会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和不信教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他们在这种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差异,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4]

包容差异的领导观是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领导观,也是和谐社会领导观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尊重差异,有利于更好地广纳群言、科学决策。实践证明,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之中在党内以及人大、政协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也有助于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使党和政府的决策转化为最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因此,和谐社会领导观需要广纳群言、加强政治协商、从而推进科学决策的领导观。

4.创新的领导观

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社会的和谐也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的领导观意味着创新理念在领导理论中的体现以及在领导实践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将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引入领导活动中,革新原有的领导关系和情境,创新领导方式和途径,塑造新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从而提高领导活动的效益,并最终消除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和谐。创新的领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具有创新领导观的领导者首先也是学习型领导。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保持学习的热情,做学习型的领导者,才能改造自我,实施自己的领导权。

二、和谐社会领导观的实现路径

前面我们已从四个不同层面———以人为本的领导观、“无为无不为”的领导观、包容差异的领导观和创新的领导观诠释了适应和谐社会的领导观的内涵,那么下面有必要谈一下如何去实现和谐社会领导观这一问题。

和谐社会领导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树立适应和谐社会的领导观要在坚持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从我们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还要借鉴现代管理学和领导学理论的合理因子,从而实现两大转变:一方面要实现领导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变革观,推动社会向全面和谐转变。

1.努力实现领导角色的转变

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领导观的形成必须先从领导者的角色转换入手。笔者认为领导者应当实现四种角色转换。

首先,是实现战略制定与执行相结合的角色转变。这是最主要的。在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中,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是分离的,处在金字塔顶端的领导者只负责设定愿景、价值观和方向,而把执行甩给组织里的其他人去干,而这些人只处于金字塔的底部。这就使得组织的运作好比踩着刹车在开车。因此,必须将战略的制定同战略本身结合起来。领导者不再是单纯的发号施令者,而应当挽起袖子与员工一起干,成为促进者、激励者、支持者和啦啦队队长。

其次,实现指路人、组织者和授权者这三种角色的转变。指路人要求领导者关心未来,指出道路,并将远大的目标融入到文化中去,发挥鼓舞人心的作用。组织者则要求领导者保证组织的结构、系统和运营流程都为组织的使命和愿景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促成目标的实现。授权者就是要求领导者充分发动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在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使他们将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组织使命相结合。简单地说,领导者要从指挥命令转向提供便利和授权。

之所以要实现这四种角色的转变,说到底是因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不仅仅存在于领导者个人身上,实际上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领导的作用。这也是以人为本、“无为无不为”领导观所需求的。因此,实现领导者这四种角色的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领导观的基础和前提。

2.树立正确的领导变革观,推动社会向全面和谐转变

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美国学者约翰·科特经过调查实践总结出组织变革的有效流程应该是“目睹—感受—变革”,而不是通过“分析—思考—变革”,更不是“命令—接受—变革”。[5]“目睹—感受—变革”的变革路径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很多启迪,是推动社会从“不和谐”向“和谐”转变的有效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起飞的时期。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在鸣奏社会发展进步主旋律的同时也突现了诸多不和谐的杂音,诸如贫富分化、以权谋私、司法不公、社会失信、医患矛盾、生产事故、生态问题等等一系列突出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国际方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主要力量的分化与利益调整对我国的影响不可低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风险,社会信息化带来的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及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的碰撞,诸如恐怖主义、战争威胁等等都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状况。正是因为切身目睹、感受到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我们才提出要全力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推进社会向全面和谐的状态转变,为的是把握住当前发展面临的关键临界点,争取黄金发展时期的愿景。在实现这个愿景时,我们的各级领导要特别注意一点的是让群众能“目睹”转变的方法方式和变革的愿景,使我们的变革为绝大多数群众所理解接受,争取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发展战略, 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文化文明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其中, 作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领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特殊的作用, 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风貌和社会效益的好坏。因此, 树立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领导观, 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的切入点。

关键词:和谐社会,领导观,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3]罗豪才, 宋功德.和谐社会的公法建构[J].中国法学, 2004 (6)

[2]沈成宏.以人为本领导观的实践要求[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 (9)

[4]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01

[5][美]约翰·科特, 丹·科恩.变革的心[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中国二季度GDP首超日本人均世界排名百位左右[N].http://www.ex-silver.com/content.php?file_id=100103, 2010-08-07

[7]贺善侃.解读和谐社会领导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结核性脑膜炎下一篇:增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