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建设

2024-05-25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建设(精选十篇)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建设 篇1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立足点——专业建设

在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过程中, 专业建设是立足点, 而要做好专业建设必须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 要做好专业建设,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合理的专业设置, 与专业对应的岗位和行业发展相吻合的人才培养和与之相配套的师资队伍。

1. 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该立足于与之相对应的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在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全国唯一以食品命名的公立高职院校里, 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是与社会发展需要、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对应岗位工作需要密切相关的。在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 有六大专业, 分别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食品贮运与营销、食品生物技术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

这六个专业相结合, 解决了食品美味加工与营养保存的问题, 解决了食品安全和运输的问题, 还解决了食品营销和动物性食品来源的问题,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当然也和行业企业部门岗位需求相吻合。

2.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需求、行业企业人才和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 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岗位调研和行业企业职业资格的要求,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的专业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 而这个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年都在调整, 每年都在完善, 这种调整是基于企业、行业和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像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于今年提出了“六融合, 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应与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教师是人才培养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 它是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成败的关键资源。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因此, 为了达到培养目标, 在师资队伍中, 不但要有高学历、理论知识丰富的人员, 也要有掌握过硬实践技能的人员;既要有朝气蓬勃的易于适应社会的, 拥有先进知识和技能的年轻人员, 也要有富于实践经验的、沉着稳重、有较强心理素质, 能接受各种考验的老教师。尽量避免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和盲目追求社会的能工巧匠, 而要将二者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既避免了高学历层次人才由于长期在学术研究的环境下思考问题, 对于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缺乏较强的认同感的缺点, 又可以避免有些能工巧匠往往能熟练进行岗位操作, 但不能将他们的技能与经验恰到好处地传授给学生的缺点;但若将二者巧妙地结合, 还能够顺利达到学院的培养目标。[2]

(二)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基础——课程设置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在开设以来, 先后开设了许多课程, 这些课程自开设到现在几乎每门课程都经历了洗礼, 但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始终作为一门传统的课程保留下来, 最终还升级为国家精品课程。另外, 结合地域文化资源, (“淮扬菜”是特色菜, “今世缘”酒是特色酒) , 为了将当地的文化发扬光大, 学院开设了“淮扬菜班”和“今世缘班”, 不但相关任课老师积极地参与了“淮扬菜”和“今世缘”酒制作工艺的培训和实践锻炼, 而且还聘请了公司的主要技术总监作为学校的“外聘老师”, 参与到实践教学和实训的技术指导过程中, 不但提高了校内实训的教学质量, 还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

所以, 秉承自己学校原有的办学传统, 结合地域文化资源对传统的办学特色加以提炼, 融合到现代办学中, 是高职院校特色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之一。

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 高职院校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坚持创新

在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坚持举行一年一度的“食品节”。在“食品节”上, 学院会选取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 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 积极投入到各种食品的制作当中 (当然, 所制作食品的种类和花样由学生设计完成) , 并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拿到“食品节”上去卖, 同学们看到自己所制作的产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并被抢买一空的时候, 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更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这还对其他没有参选的同学是一种激励, 因为他们知道, 只有努力学习,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才有机会在下一次的“食品节”上当选, 并将自己的作品展现给别人, 因此也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

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 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营造特色学校文化, 并将特色文化体现在学院的管理、教学中, 形成被学校文化主体普遍认同的观念, 是建设高职院校文化的重要途径。[3]

比如, “徐州正昌”引人思考的文化宣传横幅“找事做, 而不是等事做”, “苦练内功求发展, 挑战极限创新高”等, 在我们大学校园里面同样实用。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 不像在中学时代有老师天天、时时在学生的周围提醒“该干这了, 该干那了”, 在大学校园里, 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因此, 必须去“找事做”, 光等是等不来的, 反而荒废了自己最为宝贵的青春时光。必须“苦练内功”, 在以后步入社会的时候才能“求发展”“创新高”。这就是高职教育讲究“校企合作”的目的之一。当然, 通过“校企合作”还要让学生了解企业, 了解企业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锻炼提高员工素质的文化、作息时间文化等, 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工作得心应手。

但是, 在引进企业文化的同时要注意避免重形式轻内涵、重物质轻企业师资引入、重实训轻生产、雷同化明显特色不突出、忽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冲突的现状等缺点。[4]

三、注重校园文化自身建设

(一) 学生社团的力量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 是学生们根据共同爱好、共同追求, 自发组织起来的具有专门性的学生群众性组织。它也是一座“桥梁”, 一座一头连接学生, 一头连接教师的沟通的桥梁。目前, 学生社团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学校历史传统形成的新载体和沃土。高校应该重视这种文化内涵的形成, 并有效地把握住这种发展趋势和方向, 使其作为校园文化的有力组成部分, 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5]

(二) 校园媒体的力量和和谐的理念

高校媒体有自己的优势, 高校媒体在校园宣传、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和谐的理念是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和谐统一是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特征, 和谐发展是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策略。[6]在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召开校园和谐文化主题班会, 争创和谐院系、和谐班级、和谐宿舍等活动和通过扩大宣传, 张贴诸如“今天你微笑了吗?”“今天你为和谐校园建设努力了吗?”之类的海报来提醒、号召和督促每一个人都来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总之, 要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 需要从多方面出发, 只有将校内、校外文化相结合, 老师和学生努力相结合, 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立足于社会, 博取各家文化之所长, 才能加强高职文化内涵建设, 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可能的解决途径方面做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文化建设,内涵,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J].高校教育管理, 2007, 1 (2) :1-5.

[2]叶华光.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四点”方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 , 2011, 2:10-15.

[3]王尔新, 马丽, 刘海波, 等.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418:108-109.

[4]吉良新, 仪孝法.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引入企业文化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2) :37-39.

[5]余刚.巧用校园媒体推进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2) :139-141.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篇2

[摘 要]本文简述了企业文化的来源和我国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发展,说明了企业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企业文化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企业文化将更为突出的表现为它是一种市场经济中的微观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内涵;文化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的实现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20世纪80年代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被介绍到我国的。经过20年的实践,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收到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后,许多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从最初的自发借鉴阶段逐步走向深化提升阶段。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述,为在新世纪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观点,更使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培育而形成的企业特有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显然,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混合,即在企业或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的文化影响。这里的“文化”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中体现的人文哲学;不是舒适的工作环境,而是对工作环境的感情;不是企业管理活动,而是造成那种管理方式的文化底蕴。总之,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是企业中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企业与外部联系中内在发生与作用的那种意识、意志,是企业之灵魂所在。这种微观的上层建筑,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核心力的各种精神因素、社会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和智能因素的总和。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命运共同体的团队精神,这种表层文化现象又是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等外在的表现形式;以企业员工共同的企业追求为目标,企业管理作风、管理观念、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等为内容的组织管理氛围;以企业基本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和员工责任感、荣誉感等为核心的企业基本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借助文化力量,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铸魂、育人、凝心、塑型的作用,营造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氛围,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原动力,把企业的价值取向、价值观、风貌、行为规范发展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文化。

企业文化载体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现象,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反映。在企业中企业文化载体目前主要有企业员工文化室、俱乐部、图书室、健身房、各种协会、文化活动、文艺晚会、企业刊物、企业服装、企业标志、计算机网络、企业产品品牌、企业形象、企业对顾客的服务、公司庆祝活动、广播操、表彰会等。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有很好的企业文化载体,有了好的企业文化载体,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建设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之意义

一个广义的文化形态是由三个层次――三个同心圆构成的。最外层是器物层,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产品;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与相应的法制、机构等;最内层是观念层,包括各种思想意识和相应的行为准则等。企业发展是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同时进展的,但最终都触及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人,触及人的价值观、伦理观、荣辱观和事业观,触及人们的传统、风尚。企业改革过程已经证明是符合“文化形态三元论”的,是循着物质基础―管理技术――经营体制――思想观念――经营体制――管理技术――物质基础的由外向内,由内而外的程序进行的。在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到今天,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现代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塑造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要改制,是因为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的活力、管理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等。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由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文化的陈旧和落后。改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而改制的关键就是要进行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因此改制一定要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改变文化才能改变人,改变人才能改变体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决策和运行机制,企业的活力才能充分激发出来。

二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第一,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能为企业注入活力。这种力量第一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活力一方面取决于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在科学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这也就是企业文化。其次,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形象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过程。

三是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它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正确的管理理论和经营战略,反之,企业管理的实践又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当前,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强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财、物等要素的管理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和最佳的组合,其中人是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而企业文化建设正是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整体优化管理。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职工在科学价值观的规范下,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增强了管理的有效性。

四是企业文化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它一方面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转变职工观念,把严格的企业管理融会在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中,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多的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教育职工,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得到加强。

总之,企业文化的功能或作用,可以归结为导向功能(作用)、规范功能(作用)、凝聚功能(作用)、激励功能(作用)。这些作用或功能不是各自单独发挥着的,而是同时地、综合的、整体的发挥着的,这种共同作用,就直接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与动力功能(作用),企业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对所属企业的归属感、对企业准则的认同感等等,都是经由企业文化微妙暗示、潜在作用的结果。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但要十分注意物质力量的优势整合,而且还要十分重视其文化力量的优势整合,企业的优势是在有形的要素优势与无形的要素优势结合中生成的那种在市场上独特于别人的力量。

笔者曾对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进行学习研究。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行动方向。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被大家深化,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行为,每一个员工的思想行为被规范在一个模块内,使公司的员工从中协调行动,自我控制。企业兴衰,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和饭碗。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创造出了和谐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构成了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建设使这家公司跻身于世界现代企业之林。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建设 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内涵 功能 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内涵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工业化的发展进入了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企业经营者关心的主要问题就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而基于这种目的所产生的一系列理性化的管理实践都是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假设的,这种“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在这之后,虽然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霍桑实验”使人们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激励理论也强调了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了用“社会人”的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但是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作用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的奇迹引起了美国学者的震惊,他们通过对美日企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才开始注意到文化差异对美日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只有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能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对美日企业发展的比较,最终导致了美国人从理论层次上总结了那些在日本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参照本国企业的一些成功经验,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理论源于美国,根在日本。而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企业文化开始兴起并迅速传播。

1981年,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一译乌契,William Ouchi)出版了他的专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书中分析了日本之所以能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美国式管理的转变核心是要信任和关心职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Z型文化”、“Z型组织”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同年,理查德·帕斯卡尔(Richard Tanner Pascale)和安东尼·阿索斯(Anthony G·Athos)在《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中也详尽地描述了日本企业如何重视“软性的”管理技能,而美国的企业则过分依赖“硬性的”管理技能,并从中总结出管理中的七个要素——崇高目标、战略、结构、制度、才能、风格和人员,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982年,特雷斯·迪尔(Terrence E.Deal)和艾伦·肯尼迪(Allan A.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书中提出了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T.Peters)与罗伯特·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合著了《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三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一般认为,以上四部书宣告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一并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 “企业文化新潮四重奏”。从此,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获得了理论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对此问题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企业文化的不同定义。比较有影响的有: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客户政策的宗旨(威廉·大内,1981,《Z理论》;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1981,《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1982,《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企业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企业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的结合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它们行之有效,是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埃德加·沙因,1985,《企业文化与领导》);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约翰·科特,1992,《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国内的一般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魏杰,2002,《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

虽然,纵观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关于企业文化的一些基本内涵还是明确的。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也就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总之,可以对企业文化作如下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共同信念及凝聚力。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企业文化,是因为人们注意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曾经有人预言,将来企业的竞争,将会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所有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都有很强的企业文化,例如:韦尔奇与通用电气的“文化革命”、摩托罗拉的以人为本、戴尔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的个性文化、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以沃森原则为主的企业文化、沃尔玛的营销文化,以及松下公司、惠普公司还有国内的海尔集体、华为公司、蒙牛集团的企业文化等,企业文化已成为品牌的重要内涵。

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他们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发现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消费者要素、股东要素、企业员工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达166%;前者公司股票价格增长为901%,而后者为74%;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为756%,而后者仅为1%。”

总体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和企业文化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能使企业长远、持续的发展。

概括起来,本文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四项功能:

1.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而这种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比如,以蒙牛集团为例进行分析。内蒙古的蒙牛集团创立于1999年,当时面临的是完全的“三无状态”,即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集团由原来的全国乳品行业排名第1116名,一跃居为行业前列并创造了多项记录。蒙牛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蒙牛工厂被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这在中国境内尚属首例;蒙牛牛奶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蒙牛曾荣获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第一名,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蒙牛速度”。那么,蒙牛集团为什么会有如此健康高速的发展呢?实际上,蒙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蒙牛成长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用文化凝聚人心。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好像是一部优美、和谐、动听的乐曲,不仅使蒙牛的员工愉快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员工形成一致的步调,而且还有一种惊人的力量,那就是能表达强烈的感情,使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蒙牛的任何地方,你都能感觉到蒙牛人对他们的工作是如何满足,这是一种友善、随和而很少压力的气氛。正是这种浓厚的现代企业文化氛围使蒙牛人的工作热情高,思想观念新,竞争意识强,在心智上得到了锻炼,在思想上有了升华,从而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企业文化是蒙牛的灵魂。

2.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有竞争才有发展,这是市场经济中的一条客观规律。而先进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如何树立、培育、增强竞争意识,使企业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而先进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竞争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这种文化要对企业员工有一种激励作用,即要使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为企业成员所接受,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这样他们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才能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最终也就必然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3.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

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这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企业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就要朝着它努力。而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方向和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职工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而企业文化的这种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所起的引导作用使得企业在某种程度上用不着使用各种详尽的规章制度等“硬约束”来管理其成员,因为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悖,企业文化就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4.企业文化具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物质资源可能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优秀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那么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必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比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海尔”、“联想”、“华为”等,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企业文化的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企业已经直接面临和参与市场的竞争,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不仅要应付国内市场的竞争,同时还要迎接国际大市场的挑战,优胜劣汰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愈来愈严峻,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其中也包括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中国的有战略观念的企业家也已经开始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在实践中创建和不断深化提高自己的企业文化,以此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凝聚人心、团结一致、拼搏进取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那么究竟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本文认为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是使员工能否认同企业文化、接受企业文化影响的重要条件,因此,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也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既要体现企业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又要反映员工的心态,能被员工认可接纳。比如,蒙牛集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为蒙牛选择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蒙牛人始终坚信人是整个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把“以人为本”作为公司有关政策的指导思想,渗透到各个方面。

2.加强宣传,营造文化环境

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模式一旦确立,就应把基本认可的方案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式使其深入人心,文化只有深深地融化到人们的思想、感情之中,并始终如一地贯彻,才能在企业中真正形成。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坚持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新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例如日本经过几十年的宣传灌输,终于形成了企业员工乃至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拼搏竞争的精神。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组织对全体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价值准则是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保证。比如,仍以蒙牛集团为例进行分析。在蒙牛集团,新员工在入职以前,要进行统一的企业文化教育,使他们首先认同蒙牛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做到言行与企业先进的文化相融合;对于老员工,虽然企业文化已经是他们的理念、他们的行为规范,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本企业的文化氛围中,但由于企业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的,所以他们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更新自己的观念。公司每年都要拿出几十万元来组织员工进行各种类型的培训,这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公司坚持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每周二参加学习的制度,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为了打造一个高智能、高素养、全能型的企业经理人团队,集团还花重金从外面聘请专家为集团的中层干部讲课,以此来增强集团“经理人”的素质及竞争实力。

4.建立完善的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巩固落实

企业文化是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经过提炼定格的文化模式一定要有必要的制度作保障,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比如,蒙牛集团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行OEC管理方法,即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综合控制,并将结果公布在OEC考核榜上,考核分为三个等级,即红牌:优,蓝牌:合格,黄牌:试用,连续三次试用者就要转岗。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个员工都有管理控制的内容,并且工作业绩一目了然,从而形成了集团内部的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EB/OL].中国毕业论文网http://www.biyelunwen.cn

[2]什么是企业文化[EB/OL].财富无极限网http://www.cfwjx.com,2006-9-9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建设 篇4

“系统”这一概念自194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郎菲提出以后, 很快就被世人所公认, 它以旺盛的生命力广泛应用于教育文化、科学研究、工商管理等多个领域, 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工具[1]。在现代,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涵是指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 以及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交织的时代色彩下, 集中表现出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观活动整体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作为活动程序原则突出了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代理念和实施关联。

系统观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是基于系统论思维对该框架建构和活动程序的内外动力结构进行探究, 以便实现组织联系的良性互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建立的新型前进方向, 它是以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 以广泛的统一战线为核心积聚力量,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表征, 以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关系为重要内容的新型创举。这种相互关联的系统, 共同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和方向。而统一战线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里的活力因素。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必须依托统一战线的巨大力量。我国文化改革发展, 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这与统一战线的积极导向力量不无关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为促进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统一战线旨在充分调动各条战线的积极力量贯彻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陶冶更美好的情操。并以此来促使人获得自由, 创造性地发展。在此, 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系统内部即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正是二者的的融合。统一战线体现了系统的整体理念, 并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促进个体的发展, 而文化发展在尊重和发挥人的创造才能时必将推动统一战线的逐步扩大。系统学思维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结合无疑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统一战线的的系统“内核”探析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其内部的各要素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系统技术优化视角首要要求就是整体性[2]。一般意义上的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 (集合) 。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或者本质属性是整体性。同样, 系统思维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 结构安排的合理性也影响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大力培养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这必须要发挥统一战线的重大作用。在系统化管理方面, 民主管理、文化制度建设无疑是当务之急, 重中之重, 文化发展一向以“软实力”定位, 但是软实力背后, 是文化传承和文化体制改革。统一战线担当的积极力量不仅逐步壮大, 而且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因素。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下的重大工程, 它以系统优化的实践脉络为统领, 以统一战线为调配力量和主要渠道, 以民众发展为本, 以新型的社会文化发展和个体发展机制为主要内容[3]。促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 大繁荣, 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得以发展的保证, 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统一战线系统的内在需求。

3 内置系统论视阈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合理路径

内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 系统化路径鲜明地表现在以下方面:1) 发挥统一战线的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融入统一战线建设一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敬业奉献、勇于创造的高素质文化队伍, 以保证先进文化建设后继有人, 兴旺发达, 并以此引导民众在所在岗位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 科学认知文化的本质性力量。文化生产力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当下中心任务, 因此, 文化的“软实力”需要以此构建相应的思想、精神和意识层面。3) 践行服务。服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中主要涵盖三大模块:理念、内容、方式。服务理念是指服务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更加人性化, 体现特色, 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文先导, 制约着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的深化则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统一战线的合理拓展。服务方式深化则指需要充分运用文化建设的平台, 依托统一战线的基本力量, 实现文化资源的灵活流动。

系统内部各元素的归整是质变前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统一战线的扩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场深刻革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以其与统一战线的本质关联为核心和初衷, 探析本质内核, 在合理路径中积极探索,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高隆昌.系统学原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3.

[2]赵建华、郭琦.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67-71.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 篇5

清华大学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组

原载《光明日报》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

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精神实质及深刻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灵魂。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要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术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软环境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不利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形成有益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完成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者和社会思想库对于提高社会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坚持主流文化为主导,反对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作为社会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实现自身的文化和谐也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

校园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以先进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与方向,继续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要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它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对非主流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对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代表校园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是每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其自身文化和谐所必不可少的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落后的校园文化是各种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潮在校园生活中的反映,它消蚀人的理想和信念,涣散集体的凝聚力,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形成团结、奉献、奋进的和谐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要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不能假借构建和谐之名使落后和腐朽文化大行其道贻害青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近年来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尤其是它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就会削弱和阻碍先进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发展,使校园文化失去正确的价值导向,甚至引发思想上的混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坚持和提倡的东西,所反对和抵制的东西,就是我们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旗帜鲜明坚持和反对的东西。

浅谈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内涵 篇6

关键词:文化礼堂;内涵;措施;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一、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性

(一)建设文化礼堂是实现整体文化大发展的内在要求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政策及方针的要求,已经把提高农村人民的文化公共服务纳入了国家总体发展的目标中。在会中明确要求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建设的总数量,并对惠民工程要加大建设力度。同时在国家招开的会议报告中说明,要将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文化礼堂建设是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传承建设、文化传播建设为一体的文化载体。因此,文化礼堂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公共文化建设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促进国内整体文化交流事业蓬勃向上发展的源动力。

(二)文化礼堂的建设是实现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

我国发展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农村整体文明建设的方向标。另外,文化礼堂的建设可以大大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与村民生产生活有效结合,并且能够快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道德以及地方文化精髓相融合。同时,文化礼堂的建设更有利于农村传承更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并把这种优秀的传承文化以村民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广大村民,以实现农村建设的核心价值,提高村民们文化修养。

(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是满足村民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

自我国提出新农村规划改造至今,农村的整体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农村文化建设与国家所要求的还相差很远。因此,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礼堂的建设更有利于满足村民们对多样化的精神层次文明的追求,并且可以通过文化礼堂的建设将村民们传统老化的思想理念及作风彻底纠正过来,真正实现村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文化礼堂的建设将公共文化的整体工作重心下移,形成一种城乡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

(四)文化礼堂的建设是真正实现文明进万家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提出建设绿色家园的政策后,农村的建设冉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渐由原来的旧农村样貌改变成为了如今的村容美、民风正、村规严、文体兴、邻里和的农村新局面。伴随着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政府要履行人民公仆的义务,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发展需求制定出不同的文化建设机制,使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对农村的整体文化传承与发展起到更为巩固的作用。并通过文化礼堂的建设引导村民们更加积级向上地生活。

二、村级文化礼堂内涵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实例说明

例如:临安市在村级文化礼堂建设中首先根据自身的文化发展需求,并结合村级文化传承的具体内容,在礼堂内涵建设中制定出了几点具体的有效发展措施。该市需要文化礼堂建设的村级部门共计五十多家,并且村与村之间的传统文化都各有特色,各村有着自身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传统文化内涵。该市相关部门领导根据这些村级部门特点,总结归纳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建设举措,内容如下:

(二)开展“传承留记忆”活动

该市在各村级部门中开展了一次全民参与的传承留记忆活动。相关部门领导在礼堂建设过程中多次走访了村里的老人们,以便于从老人们的口中得知更多更有价值的村庄古老文化内涵及村庄优秀的文明传承。另外,要求村里所有在校学生都积级参与到五廊设计中,在学生中开展传承文化的教育活动。同时,在村级文化礼堂建设中,相关部门领导还利用各村的有效资源,寻找出具有文化气息的村民利用各村的特有文化传承内容编唱歌谣,并快速推广给每一个村民。同时积级组织村民们编排具有本村特色的广播体操、村歌等,以推进各村文化礼堂内涵建设的力度。另外,在国家各传统节日里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该市领导在各村间除了大力开展传承留记忆活动外,还在国家特定的日子里开展纪念日来历的教育活动。

(三)开展“美德扬正气”评选活动

该市领导在对村级进行文化礼堂内涵建设时,对各村全体村民开展了美德扬正气美德评选活动,该活动组织全体村民进行最美系列评选。并将评选出的村民们一致认可的村庄最好媳妇、最孝顺儿子、最好婆婆、最好邻居、最能致富的人等名单张贴到五廓榜上。这些举措施不但可以促使一些优秀的村民成为全村人的模范领军人物,还可以促进全村人的学典型、学先进意识,使整个村级部门文化建设有所提高,形成一种强大的核心力量,从而推动村级文化礼堂建设全面发展。另外,该市领导在各村里还树立了不同领域的典型人物,并邀请典型人物对全体村民做现身说法教育,讲述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成长过程及文化积累过程,以使全村人向其学习,使村民逐渐形成一种自觉做好事、挣做好事、争做文明人的观念,提高全村文化素养建设,推进文化礼堂建设的力度。

(四)开展“热闹聚人气”大众活动

首先,该市领导在各村中开展大众文体活动。并结合送文化、文化走亲等活动的开展,利用送文化所取得的良好成果,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问卷活动。本活动主要是根据村民们的意见及建议,在文化礼堂中各级组织村民们参与的跳排舞、办晚会、体育比赛等村民们兴趣度较高的文体活动。另外,该市领导还在各村中开展了多次具有本村特色的文化活动以及挖掘地方品牌活动。并且通过对下许村祠堂节、浪广村粽子节、洪岭馒头节、山核桃文化节、横街村葡萄节等具有本村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使村民们在精神文化及娱乐生活及其丰富的同时,提高了村民们的文艺素养,使村民们都成为了活动的参与者、表演者以及组织者。使本村庄真正成为了弘扬美德、倡导健康休闲、倡导文明新风尚的风向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村级文化礼堂内涵建设是提高农村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根据农村地区的不同文化传承及内涵,有针对性地进行礼堂建设,以提高村民整体文化素养为基础,推进文化礼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岭.村级文化礼堂内涵建设初探[J].大众文艺,2013,(21):9.

[2]王蓓.文化礼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之举[J].神州(中旬刊),2013,(8):36.

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原则 篇7

德国著名的文化史家施宾格勒非常重视景观, 他将景观理解成为文化的基础, 在他看来“就连植物和动物的历史, 就连地球外壳的历史或星辰的历史, 也是一种寓言的汇集, 并把自我存在的内心倾向反映在外界的现实上”。 尽管斯宾格勒可能把景观泛化了, 但是从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看, 这并不是夸大其词。因为, 正如马克思所言,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 特定环境的性质必然反映了人的状态。实际上, 多数人都承认,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环境与人构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人要改造环境使之更适应自身的生存, 另一方面环境也会深刻地影响人。环境对人的影响, 从群体而言, 会铸造一个民族的精神, 从个体而言, 会塑造一个人的灵魂。从根本上说, 人类生存的历史, 其实就是人与环境互动的历史。”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比埃尔把景观规划视为“一种思考方式, 一种哲学途径, 它使规划师、政治家和公众认识到一切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决定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

如果说, 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景观设计的基础, 那么, 对于大学校园这样的特殊社会空间来说, 景观设计又具有何种具体的意义呢?首先, 必须肯定, 这与校园本身的特殊性质是联系在一起的。大学作为人格塑造者、价值批评者、文化守卫者, 在全部现代人的塑培过程中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一原因, 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加塞特主张“把文化系确立为大学乃至高等教育的核心”, 这是因为, “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 是遭到破坏、不真实的生活”。大学的使命, “总是有一种最新的思想体系存在, 一种富有时代本质特征的思想体系, 它代表着时代的最高境界和层次, 这种体系就是时代的文化”。

我们看到, 西方近代以来的教育实践和思想, 无不强调环境的作用。例如, 法国18世纪的唯物主义思潮正是最重要的环境决定论思潮, 其著名代表卢梭, 在描述其教育思想的《爱弥儿》名著中, 便把主人公的房子周边设计成完美的花园。在当代, 无论是西方, 还是中国, 由于经济发展和市场的作用, 尽管是当代大学, 也普遍受到市场指挥棒的影响, 因此, 在其景观上也产生一些为人诟病的现象, 例如新建建筑对工业化风格的大量采用, 捐赠建筑表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 但是这些现象也同时都遭到世界著名大学的不同程度的压制和许多大教育家的批评。

在中国, 由于近代高校发展的独特历史, 多数具有悠久历史的高校都留下了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 这些校园不仅为学子们提供一个优美的修身之地, 甚至也为一个城市增添了文化色彩。这使得清华、北大、南大等等这些知名高校的校园成为独特的城市风景。不过, 令人担忧的是, 包括这些著名高校,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受制于既有空间和相关方面因素的制约, 无论新建的现代化建筑, 还是新建的校园, 也都明显地丧失其早期古朴、隽永和凝重的风格。特别是全国各地兴建大学城, 大搞“圈地运动”, 灰色的钢筋水泥几何体成了困锁莘莘学子的牢笼。

现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是满足于从“无”到“有”, “有”比“无”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 校园景观整齐划一地搞些喷水池, 几个月之后变成一潭死水或臭水沟;建筑墙面一律是白条贴面瓷砖, 教室与厕所别无二致, 难以区分;雕塑往往是昂首挺胸、手拿课本的“金童玉女”, 与时代风貌已经差之千里, 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这种“短 (视) ”、“平 (庸) ”、“快 (速退化) ”的校园建设, 在总体上粗制滥造、缺乏个性。即使为了附庸艺术和美感而别出心裁地设计的雕塑和建筑风格, 亦是模式化、概念化现象严重。因而也难怪产生了奇怪的攀比校门现象。

面对这种现象, 我们不得不呼吁广大高校的领导、规划者和设计者们, 都来充分思考校园文化的发展道路, 把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 从探索高校的本质和学校的个性入手, 建设陶冶身心的精品环境。

各个高校, 在建设自己的校园环境时, 无疑要有自己的个性。在此, 笔者结合香港中文大学的例子来谈一些具体的看法。香港中文大学“天人合一”的校园文化景观, 深刻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性和这所大学的独特地位。这一景观建在一座临海而立的山坡上, 山虽然不高, 却是绝顶。面对吐露港, 背依中文大学, 四下里, 视野开阔, 天风荡荡, 海潮时涌。极目远眺, 天海之间一抹远山, 依稀仿佛。碧海蓝天已经连成一体!近处, 一株古榕树, 葱茏如盖, 一环池水, 呈月牙状环拥老树并向四下铺陈, 池水浅约十厘米, 清澈可人。当游人步入水池之后, 悬崖之边缘时, 奇景顿生:人以天海一色为背景, 加之面前一池清水将人影倒映其中, 一时间天空之人, 水中之人, 天海池水中之人, 交相辉映, 浑然天成, 正是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置身其间, 你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奇特构思和良苦用心。这一景观已经成为香港著名的景点, 不仅所有中大毕业的学子在毕业礼前都来留影以作纪念, 而且越来越多的港人和外地游客也都慕名而来, 一探究竟。前任中大校长金耀基教授曾称此为“香港第二景”, 并补充:第一景空缺。

从这一景观的成功, 我们可以总结出最本质的一点, 就是:它之所以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特色和标志并被所有中大人所认同和接受, 关键在于它是切合了自身的个性特点, 利用了自身的独特资源, 加之以人本化的设计、科学性的建造而达成的结果。一言以蔽之, 就是从文化根基入手, 以个性作为原则。

进一步分析可知, 它是利用了自身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的优势:

首先我们看文化环境, 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之一是新亚书院, 中大人的学术代表性人物是钱穆钱宾四先生。众所周知, 钱穆先生非常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因此, 从这个观念来挖掘自身历史和文化资源, 不仅具有广泛的体认基础, 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独一性。

钱穆先生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史家。他在《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说:“天人合一观, 虽然我早年已屡次讲到, 唯到最后始彻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钱穆的天人合一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人文与自然的合一……二是人文世界的统一……钱穆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一种关于人际间的道德精神。 由此来看, 把“天人合一”作为景观建设理念, 不仅突出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历史,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获得了独特的位置, 从而提升其内在的品质。

上述例子说明, 挖掘自身人文内涵, 结合高水平的景观建设和造型样式, 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来凸现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 这正是当代校园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

当然, 在实现这个原则的时候, 我们仍然需要走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以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道路。我们看到, 香港中文大学的“天人合一”景观的成功, 除了找到了钱穆先生的思想观念外, 更重要的是合理开发利用了自然环境, 香港的内海、蓝天以及海天之一色, 校园的高坡、古榕树以及整个港岛的明净空气和阳光。必须承认的是, 不是所有大学都具备这种有利的自然环境, 但令我们忧虑的是, 即使在自然环境已经先天落后的情况下, 目前的校园建设中还在大肆动工, 大兴土木, 铲除原有古迹、自然风貌, 将缓坡夷为平地, 将绿地变为沙砾……于是所有的校园变成统一的、无差别的位于沙漠上的灰白色几何体建筑群。在这种状况下来展望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化、个性化, 已经是无从谈起了。

所以我们在此强调的并不是要眼光一致盯住“海阔天空”的自然, 而是要留心身边的“自然”环境 (这个自然已经是广义上的自然了, 包括地理和人文) , 审视自身, 合理开发, 创建美好校园文化。我们漫步在一些老校园里, 一方断碑, 一段残垣, 都能使人思接千载。北大、清华的原有园林遗址, 那些历史陈迹的合理保留和运用给人们以特殊感受, 这也是山海自然不能取而代之的。合理地运用自身的自然和历史资源, 每个校园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美景。

摘要: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空间, 其景观无疑应当充分体现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本文对当前校园景观建设的盲目性和粗鄙化进行了建设性批评, 并以香港中文大学“天人合一”景观等例强调打造精品校园的意义, 阐明当代校园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挖掘自身人文内涵, 结合高水平的景观建设和造型样式, 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来凸现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展与载体创新 篇8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的提法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它不是单一的、杂乱无序的, 而是多元的、有序的。关于校园文化的分类, 理论界莫衷一是, 最常见的分类大致分为三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类各自从一个侧面构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所谓物质文化, 即是指保证高校日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和环境, 比如校舍、教室、图书馆等教学硬件设施, 教师宿舍、学生宿舍等后勤保障资源, 以及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环境卫生等。所谓制度文化即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生活娱乐方式等。所谓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

二、校园文化载体探析

校园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 指在校园环境中, 以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载体作为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 (1)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文体活动设施等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设施。 (2) 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及校庆活动。特色的人文景观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 (3) 校规校纪和组织机构建设。规章制度和机构建设是形成良好校风,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效保障。 (4) 学术文化活动。良好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和谐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 是一所大学发展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5) 文体活动。大学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载体表现形式, 又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能力, 陶冶了情操。 (6) 信息网络系统也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近年来信息网络的普及应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 拓宽了大学的信息来源渠道, 也使新媒体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视野, 并逐渐作为一个重要的阵地被不断地研究。

三、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拓展和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和现状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走内涵拓展之路。内涵与外延本是逻辑中的一对术语, 后被引申到教育界。高等教育的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 在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20世纪90年代, 有其特定的含义, 即指扩大高等教育投入, 以增加师资力量、校舍和办学设施来促发展还是在保持原有教育资源不变的前提下, 靠挖掘学校自身发展的潜能来扩大教育规模,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有关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我们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采取了内涵式发展路径, 几乎所有高校都极力扩招, 高等教育规模得到空前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拥挤的校舍和有限的师资, 严重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为了谋求深远发展, 很多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 以满足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实际上进行的是外延式发展。如今, 我国高校发展的规模已基本适应了社会发展速度的要求, 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摆在教育者面前: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怎样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内涵发展此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注重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发展, 但并不排斥必要的数量增加。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也只有进行内涵拓展, 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 更好地为高校培养人才发挥作用。而拓展校园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载体的创新, 在突破传统的基础上, 使校园文化建设有更长足的发展。

四、校园文化内涵拓展和载体创新的途径

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就是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通过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来打造高等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品牌, 为学生营造成长和成材的良好氛围。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也要依靠载体创新来体现, 实现校园文化内涵拓展和载体创新的主要途径概括为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拓展、制度文化拓展和精神文化拓展。

1. 物质文化拓展。

大学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前沿阵地, 也是人才培养最好的摇篮。许多年轻的高校或者名牌大学的新校区, 由于历史原因或者经费不足, 给学生提供的是基础层面的校园文化:整齐而有特色的校园建设,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但是也仅止于此。更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在此基础上有能体现前辈创业精神和大学发展轨迹的典型建筑、标志物, 给人带来无限启迪、催人向上的雕塑等人文景观的保存和创建, 对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 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 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 高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配置多媒体、互联网系统、语音室、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等能够开阔学生视野、适应时代发展步伐的发展性设施。

2. 制度文化拓展。

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生活娱乐方式等。探索制度文化的内涵拓展问题, 就是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 充实完善好、贯彻落实好制度文化, 使高校的发展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提高管理的效率, 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律能力。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历史积淀, 能否适应学生的特点、能否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制度文化, 力求适应新情况新问题, 是一所高校能否时刻清醒冷静地稳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比如社会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冲突如何解决的问题, 弹性学制以及学分制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等。其次, 制度文化怎样贯彻的问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 怎样坚持奖惩分明、张弛有度、一视同仁, 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动机和客观条件入手, 最客观有效地以制度文化为据解决问题, 都是内涵拓展与载体创新需要研究的问题。

3. 精神文化拓展。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包含观念型文化、智能型文化、素质型文化这三个层面, 是相互依存、层层递进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树立一种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发展观念, 才能使大学发展走在时代的前列。观念型文化, 比如校风、校训、师德师风、教风、学风等对高校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智能型文化体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 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比如学校交流和学科竞赛活动的举办、学术讲座和科技创新的开展等。素质型文化则表现在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

综上所述,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高校发展育人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笔财富, 代代相传, 发扬创新, 经久不息, 所以, 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和载体创新, 挖掘和创建适合学校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风, 用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莘莘学子成为有思想、有内涵的栋梁之才。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就是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通过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来打造高等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品牌, 而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也要依靠载体创新来体现, 实现校园文化内涵拓展和载体创新的主要途径概括为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拓展、制度文化拓展和精神文化拓展。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建设 篇9

一、秉持回归大学教育本原的教学理念

实施激励计划框架的核心是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原。为什么说教书育人是本原?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时期,中世纪的大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牧师、医生、法官和律师。在这个时期,大学以传播和推广知识为目的,传授知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学与培养人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基本职责。可见,从起源开始,培养人才就成为大学的基本职能。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大学是19世纪初德国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洪堡说:“所谓高等教育机构,其立身之根本在于探究深邃博大之学术,并使之用于精神和道德的教育”。[1]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把人们引向智慧。即,引向分辨真理与谬误的能力”。尽管柏林大学强调科学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人性达致完整与自由。正如施莱尔马赫所说,“大学的任务是帮助年轻人唤起科学的观念,柏林大学建立的原动力就是大学可以培养理性的、个性完善的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2]同样,现代大学产生后,尽管增加了科学研究,但是仍然强调培养人仍然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教学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教学业绩的优劣是大学内部评判教师资格和水平高低的唯一变量。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康奈尔大学等赠地大学是美国创建的新型大学,它强调服务社会,向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工业、商业,特别是农业新型技术型人才。尽管赠地大学秉持服务理念,强化大学为社会服务,但是,培养造就大批美国社会急需的各类新型技术型人才,以使美国高等教育在推进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真正有所作为,仍然是美国大学的使命和任务。犹如康奈尔大学的创始人康奈尔的名言所说:“我将创办一所任何人在任何学科都能获得教学的机构。”[3]范海斯在其就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说,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大学应用其学识专长为州的发展做出贡献,把知识普及于全州人民。[4]由此可见,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大学的形式、结构和职能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本质一直没有改变。

从我国大学发展来看,培养人才也是大学的本质。比如,南开大学刚创办时,只有十几个学生,几个教师,数学系就一个教师、七个学生,这七个学生中包括吴大猷后来这样的大师。那时南开大学很小,很不齐全,但具备了教育的本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思想碰撞,他们一起努力,结果学生都成了大师级的人才。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很多世界知名大学不仅仅以其卓越科学成就辉煌盛极一时,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能让人们记住的这些大学也因其培养出杰出校友而让大学灼灼生辉。所以,大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标志性贡献是人才培养。因此,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学生是大学最大的财富,是任何一所有良知的大学的最大骄傲。当大学如果没有了教育,大学就不是教育机构,而是输出机器人的工厂。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大学在角逐“211”工程、“985”工程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对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大学自身是否反省,在这场竞争中大学失去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现在有些大学越来越泡沫化、功利化,越来越不大学,越来越远离大学教育的本原。

回归大学教育本原,就是需要建构一种教学文化氛围,让学者与学者之间广泛交流,让老师与学生之间思想碰撞。诚然,回归教育本原可以通过建立体制机制来实现,比如,可以建立教师教学的基本规范,规定教授、副教授上课不少于学时,双肩挑不少于多少学时;规定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要指导多少名青年教师;或者建立新进青年教师助教制度,规定新进青年教师100%的担任助教工作,时限1年或更长;建立坐班答疑和校内自习辅导制度,规定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坐班答疑每周不少于多少时间,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至少一个晚上住宿答疑,每学年不少于多少个晚上;建立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实现课程过程化考核常态化;建立本科生系列导师制度,班导师(社区导师)、生涯导师、社会实践导师全覆盖,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配备社团导师、创新创业创意导师,形成全员育人常态机制等等。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非常必要,也会产生制度效果,但是仅仅依靠制度这种刚性文化去约束教师行为,让教师在被动激励中回归本原,其效果不一定能奏效。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当下必须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倡导一种“把教学作为志业”的教育信念,即,教师超越“把教学当作谋生手段,教学乃是为解决生计问题”观念,视“教学”为一种心志取向的职业或事业,是教师个人的终极追求。把教学专业化当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主动自觉回归到育人上来。因此,实施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必须重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

第一,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在教师中培育和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师德,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治学境界。每位受到教师使命召唤、有志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他所肩负的重任具有双重要求,即不仅需要具备学者的资格,同时必须能够做一位好教师。把教学作为一种志业的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把教学作为精神上的追求。教学需要扎实的学术功底、高雅的学者气节和认真用心的投入,需要教师把教学作为生命志业,认清教学唯有实现专业化,才能在教育的世界里,更好地实现育人的价值。一位真正有成就的教师,无不属于教学专业性的成就,无不把教学视为自己生命的展现。任何人如果不能把教学作为精神上的志业,那么他还是离教师远点好些。“因为凡是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从事的事,就人作为人来说,都是不值得的事。”正如习近平所说,“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

第三,把关爱学生作为己任。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的至善追求,其“根本”在于关爱学生,任何教育教学都必须植根于这一基础,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然而,今天我们会发现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却背离了“教育”的最原始本义,缺少对学生的起码关爱。教师对于科研的关注超过了对教学的关注,教师对于研究生的关爱超过了对本科生的关爱,教师对于学生刚性管制超过了对学生的关爱教育。所以,在教学文化建设时,应当倡导一种关爱学生的文化,当然,只有当教师把教学作为一种志业时,才会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

假如有体制机制的刚性约束,又有“将教学作为一种志业”“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原”等学术文化的柔性浸润,相信教学的效果一定不错,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会水到渠成。

二、践行教学与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机制

激励计划框架中要求处理好四大关系,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团队与个人的关系、教学质与量的关系、专业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尤为重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只要教学与科研关系处理好了,其他关系问题迎刃而解。

众所周知,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现代大学有三大职能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基本共识。从历史来看,这三大职能的产生有如下特点:第一,由单一职能向多种职能发展。早期大学有且仅有培养人才的职能,直到十九世纪洪堡开创柏林大学,科学研究才发展成为大学的又一职能;到二十世纪的威斯康星大学,服务社会才成为大学的第三职能。第二,新职能的产生是一个分化的过程,它往往从老职能中萌生出来。柏林大学之前的大学并非没有科学研究,即便是柏林大学也是在“由科学达至修养”这个层面提出的,并非完全区别于人才培养。

由单一职能发展为三种职能,是大学活力与功能增强的表现,体现了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地位与作用的跃升。但是不管职能有多大变化,其人才培养职能是大学的最基本职能,并且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规定性和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除了表现在新职能在老职能基础上产生并分化出来,同时又反过来促进老职能的提升。其实,科学研究在早期只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当科学研究职能派生出来后,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哺并助推人才培养这一职能。因此,可以说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基本职能,而科学研究是衍生的职能,社会服务是科学研究派生出来的职能。如果重视了衍生或派生出来的职能而忽视了基本职能,大学的健康有序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样,如果大学不能很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也许高等教育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出发的初衷。在高等教育使命、功能不断增强、延伸下,大学的职能不断拓展之际,特别是各国(地区)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的进程中,为了追求科学研究的卓越,淡化了人才培养,放松了教学质量。美国大学也不例外。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美国许多大学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片面强化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忽视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美国大学也有“Publish or Perish”现象。“Publish-or-Perish”现象在美国大学中非常流行,正如学者博耶指出,在美国,如果说在20世纪早期,问起大学教师是做什么的,人们的回答会是“教学”。那么在20世纪40年代后几十年的和平时期中,“研究”似乎逐渐成为大学对教师唯一所真正关注的选项。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其著作《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中指出,虽然美国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教育技术、卓越的科学研究,但是他对美国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是不满意的,学生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事实上,不仅是德里克·博克在反思,美国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反思高等教育的得失,里根总统签署的《国家处在危险当中》法案、小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法案等等。

我国台湾地区也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满足民众对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的需求,配合大学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型,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启动了“一县一大学”计划,大学的数量达到171所,在校学生人数也创历史新高。[5]但该“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大学教学质量出现滑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降低,社会对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的认可度下降。1991年初,针对先期推出了“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侧重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但对大学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忽略,而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推出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促进各院校重视教学,追求教学卓越。

理论上讲,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两大职能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或者说大学科研与教学是源与流的关系,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人的精力和时间具有有限性,所以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表现出矛盾与冲突的现实关系,似乎做科研必然牺牲教学,教学任务重了,必然导致科研工作上不去。国内外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也似乎显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正相关很小,教学与科研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大学教育功能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大学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学校虽然没有像有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那样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的地位岌岌可危,教学质量被忽视等现象。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教学、科研呈现游离状态,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工作做的不够。现在很多教师非常重视科研,这是正确的,应该给予鼓励。但是高校教师的科研有三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首先科研游离所任教的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游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师在科研上自娱自乐,科研与应用技术的教学不相干;其次是教师科研成果没有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第三是教师在科研中,没有让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去,或者说没有引导学生从事科研,探索知识。正是因为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才导致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和冲突,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是教师引导学生(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从事所任教的学科专业方向研究,然后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并且在在研究过程中分享研究成果。这一点很重要,大凡很多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上取得成就的教师就是这样做。我校化工学院学生在朱勇强教授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联合开发“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集成系统”,获得了中国国际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二等奖。机械学院学生在胡大超教授的指导下,联合开发“连续式拉拔机关键技术及新型结构研制开发”,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就是很典型的教学与科研结合的范例,也是科研作为育人手段和途径,反哺教学的成功经验,值得研究和倡导。

在实施骨干教师激励计划中,要创设许多管理制度和措施来推进教师激励计划,譬如,落实核心课程责任教授制度,以团队形式建设核心课程或专业课程群,遴选150—200门专业核心课程;建立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推进行业企业委员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创新教研室教研活动制度,规定每学期开展10次以上主题活动。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的。诚然,强化团队集团作战,联合攻克教学过程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教研活动的机制等,都是很好的机制。但是在组建团队的时候,不仅要充分考虑教师教学发展、实践能力发展,更要考虑团队的活力、生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等问题。团队的活力哪里来?当然是新血液的注入,即学生的源源不断的加入与持续不断的流出。所以,无论是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都需要学生的加入,只有这样,才能很好解决团队的活力问题,才能解决科研与教学结合问题,才能解决科研反哺教学、科研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

另一个事实是,现行学校管理中对教师工作量的要求有点不符合规律,低职称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科研要求低;相反,教授却是科研要求高,教学要求低。试想,刚进学校的大学教师应该把更多时间放在学术研究上,待学术得到认可后晋升教授职称后就要在教学上多做贡献。你看看美国对大学不同职称教师工作的不同要求:讲师,通常要拥有Ph.D.或相当于Ph.D.的学位,有教学经验;助理教授拥有Ph.D.或相当于Ph.D.的学位,通常要求有一定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在教学方面已经建立了声望;副教授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并被同行视为表现优秀,在教学和其他专业服务方面也表现卓越;教授应该在教学方面非常杰出,有关研究成果应该非常出色,被国际和地区同行所认可。大致分析以上标准,不难发现,虽然以上不同级别都提到教学业绩和学术研究,但随着职务级别的递增,教学和学术要求在位置上有所变化。大致是,讲师、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学术研究的要求置于首位,而教授的教学要求被置于首位。可见,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对教授的教学要求更高,对低职称教师的学术研究要求更高。反观国内一些大学,对教授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不那么很强调,反而对助教、讲师、副教授的教学工作量要求很多。这种考核机制和标准,可能应该调整一下,让教授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多为学校做贡献,是今后实施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要思考的问题。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就必须推进实施专业责任教授制度,主抓专业建设、评估和认证,遴选60-70个专业责任教授,让教师们真正承担更多教学发展的责任。美国当年实施教学卓越计划,就是推行教师教学发展,不断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机构来推动教师教学发展,而且还发挥教授的教学引领责任。

三、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教学发展架构

师资队伍是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开宗明义地将工作目标定位于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和能力,形成有利于高校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教书育人的文化氛围,使上海高校教师的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高校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的目标。这个工作目标阐明了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师教学发展、教师发展与学生受益的关系。教师教学发展中,教师以学生和教学为本的信念,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的态度,专业教学的能力等都是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教师教学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最终受益的应该是学生。因此,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发展与学生受益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

基于此,国际上许多高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致力于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甚至采取在大学内部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发展组织等举措推进教师教学发展。譬如,早在1962年,美国密西根大学为了提升教育质量,追求教学卓越,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建立了世界上大学第一个教学中心机构,明确教授的教学引领责任,力推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升,以营造大学的教学信念与学习氛围,追求教学卓越。台湾高校在实施教学奖励计划,迈向教学卓越的进程中,也是通过施行教师教学成长策略,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等措施,以改善教学质量。2012年国家教育部门启动了国家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这一举措对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全面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从组织上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抓住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切中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要害。学校为了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培训工作,也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任主任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前中心运转良好,对教师教学发展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但是,教师教学发展在适应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进程中逐渐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由于学校大部分教师是科班出生,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企业生产经历经验,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导致教师的教学发展不能很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这越来越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掣肘,不加快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将严重制约学校发展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进程。

因此,学校教师教学发展除了要考虑一般高校应该考虑的诸如教师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教学专业发展能力等问题外,更要强调教师教学发展必须充分适应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文化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于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具备其自身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鲜明的实践性。应用技术类大学必须建立寓教于实践过程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充分的实践成效来支撑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清楚了解企业、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需求并及时转化为教学要求,让学生及早接受专业训练、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专业素养。这是与研究型大学最大的不同。

第二,鲜明的合作性。现代产业技术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基本上是采取团队协作方式进行的,合作教学应当成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一方面是产学合作、校企合作,通过不断深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发展,使校内外多种实践教育方式系统化。另一方面是师生合作、学生合作以及师(教师)师(工程师)合作,增强共同应对和解决技术问题的协同意识和能力。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增加学生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的交互式讨论探索环节,还要增加不同专业学生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的体验式实践环节。

第三,鲜明的创业性。提高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让学生及时掌握创业用得上的技术,具备技术转化应用的能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既统一又分离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已不具备完全对应的关联性。学生的学习或者说学生的知识与技术来源,已经超出课堂,超出教师的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必须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因此,像应用技术大学这类高校,在教师教学发展问题上,要优先发展适应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特色,即要对接实践性文化,强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发展;对接合作性文化,强化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发展;对接创业性文化,强化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当然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比如,师资队伍建设的“企业践习工程”“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工程”“教师出国访学工程”以及“教学科研团队工程”等对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合作团队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确实能够发挥支持作用。

四、实施教学协同与教学交流分享机制

在健全导向、协同与保障三个机制中,“协同机制”在当下尤为重要。教育质量提高,并非一两个教师辛勤执教之功,需要各种力量相互配合,合力推进,因此它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工程,有的称之为教育质量工程。这里的意思是,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校教学、行政、服务、学习等全方位投入,教学、自学、作业、辅导、考核等全过程管理,教师、领导、教辅人员、学生等全员性参与,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合作,缺少任何一方、少了任何一员,疏忽了任何一个过程,都会给教育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激励计划的实施,需要校、院两级管理上下联动,各管理条线协同运作,才能保证“激励计划”出成效。国内外高校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做法莫不如此。下面从教师与学生协同、教师与教师协同、以及资源、成果的协同来分析。

首先,在高校协同办学中,人们的视野容易局限在教师与教师、部门与部门或者学校与环境之间的协同,但是很少关注教师与学生协同,即便是关注,顶多关注教师如何指导、辅导学生学习的事情,或者学生评教问题,但是还不够。在教师引进的时候,学生是否参加教师引进的工作,学生有没有对要引进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做过评价?另外教师能否完成教学计划,谁来监督检查?一般而言,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运作主要是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层面进行的,教学大纲是管理者约束教师教学的依据之一。学校能否建立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对话协同机制,使课程教学大纲网络化、公开化,建立课程委员会校外人士和学生代表机制(定期检查课程结构和内容)。采取教学大纲在教师与学生层面上进行,通过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对话机制,实现教师对教学目标与任务的承诺,也是在自愿的原则下约束学习者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检查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完成情况。所以在课程设置和评估制度创设中,要改变过去仅仅依靠专家和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与学生和校外人士相互协同、共同参与课程更新的机制。

其次,学校有不少课程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大类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由于受师资资源以及绩效观的影响,采取大班授课制,有的班级学生人数多达200人,少的也有70多人。在实施激励计划中要求凡是大班授课的课程,除了主讲教师按规定课时授课以外,每门课程每周增加1-2学时的分组讨论答疑,由课程相关教师或承担助教的研究生分组组织讨论、答疑和辅导,让主讲教师与其他教师协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不仅仅要建立协同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协同源,让教师之间协同起来。

第三,要让资源和成果共享。学校教师、管理者和学生很有智慧和创造力,在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成果也是学校教育多年孕育的难得的宝贵资源,但遗憾的是这些资源和成果没有在教师之间、部门之间、师生之间很好的流动起来,也就是说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的辐射和示范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形成共享和分享机制,需要探索。学校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建有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促进教师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成效也不错。但是学校有很多制度成果、文化成果,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譬如,学校在教学改革与建设过程中,经过大家精心组织,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产生了许多成果,比如工程创新学院的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做法,城建学院的过程考核的一些成功的尝试和经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一些试点经验,有国家精品过程、上海市精品课程,还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上海市教学成果等都没有让全校师生充分共享,更谈不上与校外人员分享。这是资源的浪费。今后学校应该让各院在实施激励计划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对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要定期进行交流和分享,特别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在经验分享,制度迁移、成果共享方面应该下功夫,建立教学分享和共享制度,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各学院之间进行广泛交流。

综上所述,上海市教委从2014年9月开始,推行“市属本科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以专任教师人数为依据,拨付一定数量的激励经费,以增量撬动存量,将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课程作为强制性指标,引导教师潜心教学,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和能力,回归教书育人本原。无疑,这个计划在当时犹如给上海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打了一支强心针,给疲软无力的本科教育与高校内涵建设注入了一定活力,各高校在实施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中做了积极探索,不断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有的高校探索建设本科教学团队,有的改革基层组织制度,有的建立坐班答疑制度,有的将辅导答疑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等。这些探索体现了绩效导向,效果初显。但是,如果仅仅从体制机制上去努力,不从教学文化建设上去下功夫,一旦强心针产生感觉适应,教师对这种激励产生抗体,本科教学和内涵建设恐怕就再也兴奋不起来,那么本科教学骨干教师激励计划也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能否以本科教学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为契机,推动教学文化建设,这恐怕才真正是本科教学和内涵建设的理性选择。

注释

1[1][2]陈洪捷,施晓光,蒋凯.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Z]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

2[3]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史(第八卷,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98.

3[4](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开拓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181.

高职校园文化内涵与建设路径 篇10

校园文化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核心, 是在高职院校长期发展过程中, 不断积累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底蕴, 是广大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基础上对自身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不断完善提高的表现, 这体现出高职院校技术教育突出的就业精神和职业文化;传统意义上讲,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主要就是向社会直接提供专业人才, 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因此将职业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中势在必, 努力使整个校园的精神风貌以及学生的行为准则, 符合本专业职位要求和职业规范, 使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充分领悟职场要略和职场文化, 以更好的融入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所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是以学校为载体的特殊的社会风貌, 它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统统包含在内。首先,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指包含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徽、校歌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表现形式, 大力建设校园精神是高职院校将内在神态和外在神态完美融合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校园全面、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次, 校园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建立在校园内部师生、生生相互学习、交流等人际交往的基础之上, 是行为主体在无意识状态下体现出来的自身行为习惯, 是校园制度、规范首要管理监控的内容, 同时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再者, 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是学校依据法律、政策以及社会道德的要求, 并结合自身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等, 对校园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的系统性理论, 其中包括对师生的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等, 这是确保高职院校拥有安定秩序的关键。最后, 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借助多种客观实体而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 例如:校园内的绿化、建筑物、道路等, 不仅包括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也包括校园每一个路牌、垃圾桶、提示语等的设计制作, 这是校园文化最直观、最形象的体现。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

1.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一些举办一些文化活动, 将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致力于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上, 充分发挥在校人才的专业素养和高尚情操, 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和小康生活贡献一份力量;重视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能够充分发挥其综合效应:第一点, 使广大师生树立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目标;第二点, 丰富广大师生的业余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娱乐习惯;第三点, 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第四点, 能够确保学校教学任务的高效、按时完成。导向功能的发挥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重要途径, 也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提高办学实力、传颂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 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 要严禁落后、腐败思想的渗透,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思想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遵循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为实现文化多样性、创新性而努力奋斗。

2. 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的凝聚功能主要反映在校园文化构成的内在机制中, 第一是高职院校各级部门对教师和学生的归属机制;第二是约束师生行为规范的准则机制;第三是将教师和学生亲密融合成大集体的情感机制, 第四是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统一协调的内聚机制。正是因为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以及校园文化对多层次文化的满足, 才促使即便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教师和学生, 在年龄、性格、价值观等上存在巨大差异, 也能在这一方天地融洽的生活、和谐共处, 最大程度上减少生活差异, 满足多种需求, 而正是这样校园文化才紧紧地将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 在校园内部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形成崇高的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 一方面促使教师勤奋工作、热爱学校, 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刻苦学习、珍惜荣誉;经过长时间实践得知, 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的凝聚功能是教师、学生积极投身于本职工作的重要保障, 有助于激发师生的潜在能力, 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和办学能力由莫大的帮助。现阶段高职院校根据文明、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 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上日程, 在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 充分利用人类积累的文明成果, 共同建立健康、和谐、生动的校园文化环境, 彰显高职院校的独特魅力。

3. 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部师生共同遵守的信念, 是师生共同目标以及共同追求、共同利益的集合, 它明确提出了师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应遵守的原则和社会道德, 对师全部生起到约束制约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十分强大, 它能够通过及其微妙的方式, 对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动作等进行约束和制约, 促使人人做好分内工作;例如促使教师为人师表, 坚持言传身教, 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发扬优良传统, 养成良好习惯。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它不仅仅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社会伦理的构成要素和支撑力量, 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除了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之外, 还需要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 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确保其与时俱进, 拥有长久、鲜活的生命力。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1. 通过文化景观建设凸显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明确其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导向功能、凝聚功能以及约束功能的关键, 而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 是院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 时刻展现着丰富独特的精神内涵, 是需要各大高职院校重要点解决的问题。文化景观作为校园内必不可少的装饰, 通过其合理规划设计是凸显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内部的景观建设应该贯穿整个办校阶段, 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会贯通, 体现出高校别具一格的环境氛围, 例如学校内部雕塑、纪念物、壁画、视觉媒体以及宣传设备甚至是生活必备品等的布局设计都能够和精神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比如说校园内垃圾桶的设计, 很多校园只认为垃圾桶就是简单的存放垃圾的工具, 而忽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将垃圾桶设计成与整个校园氛围相同的形状颜色也至关重要, 再加上校园内路灯、道路、实训基地等设备和建筑物的建设, 都可以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联系起来, 比如校园的道路起名时可以用著名学者的名字, 在教学楼等处, 适当添加名言警句、办学思想等, 赋予校园更多的学习价值, 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2. 将专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未来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还要重视学生个人内在精神的构建, 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教师在完成教学设计时, 要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 重视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岗位要求, 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和实践的结合, 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充分理解其时代的含义, 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以及业务能手作为外聘教师, 以教学或者讲座的形式, 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同时还要为专业学习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氛围, 例如将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或者实训室, 建设成为营业场所或者生产车间, 将学生包装成企业生产的一线工人, 来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营造实践工作氛围。

3. 加强校园文化内的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一切教学和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系媒体环境下对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的要求更高, 而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 又使广大师生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期待, 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 物质层面的建设要严格突出“职业”的特点, 因此, 可以没有雄伟气魄的体育馆和教学楼, 但是要有现代化的实训楼或者实验楼;高职院校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 所以说,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应该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在不断改建中, 逐步将教学环境变成教学工厂模式, 将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使理论课堂和实验、生产融合, 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此外, 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与时俱进, 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潮流, 为建设数字化、现代化校园打下基础;特别是要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 实现图书馆资料搜寻的全自动化、加速通信系统的升级, 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校园网络的科学性发展, 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4. 加快学生团体的建设步伐

学生是高职院校存在、发展的关键, 学生团体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凭借着其自发性、主动性、先进性和独立性在传播校园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并受到大部分的学生的支持和欢迎,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知识、对个性、对潮流的追求和理解, 而学生团体是以某项内容为主题, 吸引同种兴趣爱好的学生欢聚一堂, 其举办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有讲座、座谈会、茶话会等等, 同时部分学生团体, 还会有自己创办的内部刊物, 将其作为媒介传递自己的新思想, 这也是校园文化传递和建设的重要途径, 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 在学生团体建设中, 要突出实践的重要性, 重视对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将活动与企业紧密相连, 提高服务意识、开拓视野, 并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成才意识, 培养高尚的社会道德。除此之外, 学生团体作为教学活动的课外延伸和补充, 在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是广大师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高职技术教育的灵魂, 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办学实力的重要依据。对于高职院校来讲, 构建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 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体验, 使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每一所高职院校要致力建设的关键。

摘要:目前, 校园文化尚未形成系统性理论, 在界定和功能体现上都存在模糊性, 这篇文章根据笔者自身理解, 对校园文化的理论内涵以及主要功能、建设路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理论内涵,主要功能,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学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科学内涵解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0 (03) .

[2]夏洁露.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04) .

[3]雷久相.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04) .

[4]葛志亮, 王金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精神”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5]付子顺.推进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03) .

[6]戴兰平.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性特点的体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3) .

上一篇:动感空间下一篇:体育教学中的组织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