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建筑创作

2024-07-06

地域性建筑创作(精选十篇)

地域性建筑创作 篇1

这座自然和人文环境都非常独特的城市, 规定了城市与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走向, 其建筑的地域性是相对明确和成熟的, 这是先哲和同行前辈所为所致。国内外无数规划与建筑大师也为桂林建筑地方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建立了桂林建筑地方特色的框架理论, 为桂林建筑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近年来, 桂林市积极推进建筑创作的多元化、地域性、特色化, 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探索桂林建筑的地域特征和地域文化, 提出以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表达和重构桂林建筑地方特色。

桂林市优秀设计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旨在鼓励、推介体现地域特征和时代精神并具备设计思想和工程技术创新价值的建筑作品。通过评选活动激发建筑师的创作热情, 引发对桂林地域性建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思考, 产生了一批反映桂林地域文化和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建筑作品。本文对自2007年以来的部分优秀建筑作品进行设计评述, 并提出桂林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思考。

1 设计评述

近年来的桂林优秀建筑作品客观上反映了桂林市建筑设计的水平与成就, 凝聚了建筑师们的智慧与心血, 记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通过这些作品, 我们看到建筑师对桂林这座城市最本质的东西的关注与尊重, 看到地域性元素又逐渐回归建筑设计的轨道。在关注本土和传承历史的同时, 许多作品更表现了对现代设计理念、现代建筑形态、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强烈表达欲望和激情。建筑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地方传统和建筑地域性, 没有过多地对历史样式的具象模仿, 也没有泛滥于堆砌建筑形式的地方语汇, 而是更多地考虑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特点和人的需要;并结合基地条件、环境因素、地方文化, 运用适宜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去关注建筑的基本问题;并以新的设计思维和方法, 表达建筑地域性中非具象的内涵, 用与本土相适应的新的方式重构桂林建筑地方特色和诠释桂林城市地域文化。

优秀建筑作品在建筑地域性上还表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 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 以地方传统建筑的基本元素为母体, 体现本体和组合的建筑美学。

龙胜温泉中心酒店 (见图1) , 设计者以尊重环境的谦逊态度使建筑最大限度地结合地形, 建筑室内外空间变化有致, 丰富有趣, 创造了顺乎自然的建筑群体态势;借鉴桂北山地民居的建筑传统和营造方式, 应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和巧妙运用当地建筑材料, 使建筑与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兴安秦城历史文化街区 (见图2) , 以史书及秦汉画像石中描绘的建筑造型、意象、比例尺度等为创作之源, 平缓的屋面、粗犷的屋脊、深远的挑檐、简洁的细部, 体现秦汉古朴韵味和历史文化氛围。设计者并不完全拘泥于秦汉建筑的营造样式, 而是充分考虑南北文化的差异和本地建筑的传统, 在屋脊及垂脊部位加以适当起翘, 使得层层叠落的屋面有“如鸟斯革, 如翚斯飞”之意味, 建筑群体亦以富有韵律的变化节奏而产生美感。

(2) 以建筑地方性的要素为源头, 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造建筑的地域特征。

阳朔旧街楼 (见图3) , 建筑师放弃常有的自大和急于表现的欲望, 而采用阳朔本地的方式平和地设计这几栋房子。建筑的内街是对着山的, 街上的房子是自由的, 几乎没有一个是直角的, 建造房屋用的都是本土材料:青灰色阳朔石、毛竹片、杉木板和小青瓦。建造的方法亦是最自然、最本土的。顺其自然、随心所欲的自由设计思想和着力表达本土材料的本质美感以及由此构成的与当地城市肌理相生的外部空间的品质, 无疑是另一种设计创新的建筑表达。

夏绿地滨水建筑 (见图4) , 建筑设计重视反映建筑功能, 关注建筑与景区环境的协调, 并从中表达建筑的个性。同时建筑以局部退台和三角制高点完成建筑与榕湖的轴线关系和建筑的合理构图。水平线与垂直线的对比, 传统坡屋顶与平屋面的结合, 南方骑楼与地方建筑语汇的引入以及通透的建筑空间和含蓄的建筑色彩处理, 力求展现现代建筑地方性的追求。虽处闹市的建筑, 依然传递着一种悠远的平静和闲暇的浪漫。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技大楼 (见图5) , 建筑以理性和谦虚的姿态表达对周围环境和城市肌理的尊重, 采用简洁的形式、流畅的线条、适宜的尺度, 借鉴桂北民居的塔楼造型和木构符号, 通过抽象、对比、平衡、统一等设计手法, 创造富有韵律的建筑天际线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建筑师似乎在寻找一种介于建筑与自然之间的中间元素:敞廊、空塔、构架、线条、过街楼……这也许正是建筑本身最具价值的东西。

第六园 (见图6) , 规划立意采用类村落的空间多变和自由, 自然而又贯通地将其融合于山水环境之中;以庭院作为设计理念, 采用庭院的空间丰富有致来创造出层次分明、舒展流动的“六重庭院”, 充分体现“村中园、园中院、院中庭”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 反映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设计充分体现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建筑外部借鉴桂林民居白粉墙的元素, 提炼“墙”的形象, 并与简约而高低错落的坡屋顶有机结合;建筑内部强调“院”的作用, 以传统院落为核心创造相互穿套、收放有致、层次分明、内外交融的建筑外部空间;建筑色彩以素雅为主线, 借鉴徽州民居, 追求朴素的外观和典雅的风韵, 以“隐让”于环境, 体现建筑为配角、山水为主角的大局观。

(3) 以现代建筑的原则、手法、元素, 创造与地域相关的建筑场所精神。

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楼 (见图7) , 建筑师在思考建筑的两个问题:一是周围的群山背景环境因素, 二是如何建立建筑与群山的关系, 创造场所精神。

采用流线型屋面, 使建筑有一种升腾的感觉, 以表达飞翔的建筑立意, 同时局部采用弧形墙面以及灰色系列的建筑色彩, 体现了航天工业院校的个性特征。

建筑造型强调水平线, 使其在水平方向舒展延伸, 同时屋面是一条上下起伏、光滑优美的曲线, 仿佛无数的水平线和一条与天相连富有力量的曲线与周围尧山景区的延绵起伏的群山浑然一体, 和谐共生。用一种全新的、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诠释桂林山水文化, 体现桂林建筑地方特色和具有地域特征的场所精神。

2 建筑思考

在这些优秀建筑作品中, 多数设计者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研究与探索桂林建筑的地域性, 反映桂林山水城市文化。也许是独特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决定了桂林特有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观念, 形成了某种共同的认知。桂林建筑风格的走向似乎逐渐成熟, 建筑的地域特征开始凸显, 相对认同的表达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但我们肯定——建筑是地区的建筑 (建筑的地理时空观) 。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其初衷是建立全球性的建筑理论, 而非对地域性建筑的抹杀。标榜现代主义建筑的“国际风格”在二战后很快就显示了其局限性, 其单一的建筑风格因各地的自然和人文不同而凸现“不适应”, 引发人们对建筑地域性的失落感到不安乃至惊慌, 开始意识到“国际风格”已不再能覆盖建筑理论的全部, 必须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个人性的创作理论作为补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是桂林建筑设计事业最为辉煌的时期, 以桂林风景建筑设计为核心的建筑地方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成为中国20世纪50—70年代追求建筑地域性的建筑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一批全国著名的设计院先后参与了桂林重要的风景建筑的设计。如原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设计的七星公园月牙楼、小广寒、花桥展览馆等;原上海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民用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等联合设计的芦笛岩休息室、洞口建筑等;原广州市城建局规划处设计的伏波山听涛阁、南溪公园白龙桥等风景建筑, 吸引了众多当时顶级的建筑师先后参与了其中的建筑创作, 如戴复东、杨鸿勋、王世仁、尚廓等。涌现了一批轰动全国的建筑创作作品, 有的作品甚至被录入我国高等院校的教科书, 这些设计水平相当高的建筑作品一直以来被一致公认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建筑典范, 如花桥展览馆、芦笛岩洞口建筑、杉湖蘑菇亭、芦笛岩接待室、桂林滨北住宅等。

特别是1961年梁思成先生在桂林考察期间, 指出桂林的建筑应与山水环境相协调, 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 建筑色彩宜淡雅, 建筑层数不宜超过四层高度。这一规划思想成为后来桂林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的基本原则。1989年和1991年吴良镛先生分别在《规划师》上发表《桂林的建筑文化》, 在《城市规划》上发表《桂林的城市模式和保护对策》两篇学术文章。这是吴良镛先生对桂林的山水环境和人文环境经过深入研究和学术思考后提出的桂林的建筑文化特征和桂林特有的城市模式, 并创立了著名的桂林“山—水—城 (镇、村) ”城市模式理论。这一重要的学术思想成为其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桂林城市风貌特色和建筑地域特征的研究与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桂林市与国内诸多城市都在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历史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 建筑地域性与国际化的碰撞, 城市特色正在逐渐衰微, 建筑师无所适从, 面临十分痛苦的抉择。消极地放弃建筑地域性或在现代建筑中发扬和发展建筑地域性?其实在桂林近年优秀建筑创作作品中是不难找出答案的。

可以说, 桂林地方建筑在具象地域主义领域的探索中表现非凡, 而在更高层次的建筑地域性的研究上能否再创辉煌?有一点是共识的, 走出具象领域的禁锢, 以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表达建筑地域性中非具象的内涵, 重构桂林建筑地方特色。

贝聿铭先生在日本MIHO美术馆的设计中, 探寻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建筑地域精神的哲学实践。贝先生认为:在设计中应捕捉什么样的精神?传统与文化、传统建筑与景观的关系都很密切, 从传统建筑与古绘画中可以看到, 人们那时就懂得将建筑融入景观来充分表现, 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这一点。日本寺庙建筑与背景山的协调是了不起的, 这无法改变。了解东方的文化, 运用西方的建造方法, 把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并非容易, 现代不是模仿西方, 有着更深一层的东方精神。传统重在吸收, 加以消化, 重新发展, 创造新的东西, 传统中有与自然共生的东方精神是丰富的设计源泉。

MIHO美术馆采用了日本传统的神社和农舍的入母屋造 (歇山式) 并将其抽象化, 表达日本寺院建筑母屋与出檐演绎出的剪影的美学要素和与自然共生的东方精神。

MIHO美术馆已成为体现贝先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合东西方文化精神的现代建筑本土化的又一个杰作。

摘要:桂林近年的建筑创作呈现多元化、地域性、特色化的趋势, 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 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反映桂林建筑创作的水平与成就, 表达桂林建筑的地域特征和地域文化, 引发对桂林建筑地方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思考。本文提出以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和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表达和重构桂林建筑地方特色。

关键词:桂林近年建筑创作,思考,地域性建筑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北京宪章,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C]. (北京宪章.分题报告.部分论文) , 1995.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尚廓.风景建筑设计[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地域性建筑创作 篇2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冲击,我国地域建筑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国际式”现象,失去了地域特色。建筑形态是建筑的本质构成要素,是社会背景的本质反映。在创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建筑方向指引下。文章从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重要体现、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概括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方法,在建筑设计创作中以其开放性、包容性体现现代感。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传承

建筑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象征,除了在视觉上给予人们悦目美观的形象,其背后存在的意义与地域文化继承和发展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作为建筑师,应该创作出蕴含自己国家文化精髓、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弘扬地域建筑文化,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1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

传承文化就是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优秀的建筑文化会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和精神面貌,这种理念和精神面貌反过来也会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作为最本质的东西,是建筑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和特征。建筑文化传承应该注意三个原则。(1)结合性原则。建筑设计创作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地域文化特性,相应地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内涵、审美观念、人文环境等。结合并不是单一的照搬照抄,而是注意与时俱进,延续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背向现代化的传统是自取灭亡的传统。重视利用地域文化的精神,挖掘传统文化的物质性技术文化特征,积极借鉴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提炼、归纳,满足社会发展和地域的传承。(2)生态型原则。生态型原则是在创作地域文化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遵循地域发展的规律,保护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景观的有机生长可以促进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并且注意原有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体现出人文景观的价值,从而打造出符合现代生活、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3)再生原则。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包括保护、传承、创新等几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在吸收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保护优秀地域文化,同时放眼世界建筑文化,理性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材料,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不断增强原创能力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创作具有中国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2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受地域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民族信仰、习俗、爱好、以及的影响,社会结构和人文风貌各有各的特点。地域文化形成因素较多而且变化也大,加上各地匠人的工艺、技巧的差异,因而各地建筑及其特征就呈现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面貌。比如苏州园林的设计,把空间隔断,利用缩景的技法给人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感受,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和典范。它的民间性、地域性就显得更强烈、更明显,刺激了建筑师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发挥。除了国内南北差异,还有中外差异,比如欧式建筑里的哥特式建筑,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所以,作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该深入研究当地历文化风情,创造出环境与人和谐的的建筑空间,弘扬优秀的建筑文化特色。

3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内容

地域建筑文化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孕育了当地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①建筑特征是建筑的个性,不同的建筑各有差异。从不同的层次来看,其个性表现也会不一样,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技术手法,或是从审美层次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②文化特征,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等,对于同一类型的`建筑物来说,其文化特征是有共性的。两者特征相互紧密联系,并共同依赖于同一载体之中。文化特征有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由浅至深:a.浅层意义上主要包括平面布局、细部、色彩、装饰、结构构造和图案等,这些元素的相互碰撞具有较大视觉冲击力,是建筑创作中常运用的,一般称它为抄袭或叫模仿行为;b.中层次表现要经过摸索、综合,从符号、象征、寓意、手法上寻找可以作为典型代表性的特征;c.高层次理解文化表现,与上述文化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和探讨,找到一些从物质技术性升华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符号、创作理念、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代表本地区的特色建筑。

4地域文化的作用

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人们观看建筑载体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接收设计者的思路、概念、以及设计中的相互关系等信息,使人们在回忆中增加对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认识,从而增强对家乡、对本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提高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增进爱国主义情结;②通过地方建筑文化特征,有利于弘扬城市特色文化;③作为建筑师,通过建筑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例如有名的唐人区,它的入口地带都有一座中国古典特征的牌坊,在侨居国外的华人看到祖国的建筑形象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5建筑创作中,传承地域文化的方法

创作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要从现代建筑创作的需要出发。在建筑中重现代表当地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建筑细部构件,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风格,这只是对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通过符号表达地域文化,结合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可以组成城市空间环境。原则是“外来建筑本土化”,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但也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在最终成果的表达的环节上,设计者还应该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技术之间的关系,考虑按建筑的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及不同的限定条件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通过各种条件的限定反复调整和比较选择最终方案的形体,注重环保材料的运用,满足现代的功能需要。

6结束语

为了使我国创作的现代化新建筑作品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作为建筑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精髓,坚持生态的设计创作原则,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延续优秀的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发现和挖掘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为中国特色建筑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7).

[2]刁建新.文化传承与多元化建筑创作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3]刘源.建筑设计创作实践中的地域文化探索与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浅谈地域性因素与中国油画艺术创作 篇3

[关键词]地域性因素;油画创作

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说,油画已经不是新兴的绘画种类。中国油画在经历木土一百多年的发展,油画的强大艺术表现力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所喜爱,很快的融入了华夏民族的绘画艺术创作之中。创作动机起自于画家的情感体验,画家把自然物象的日常状态进行主观的处理,在创作中寻求自我的绘画语言与艺术风格。油画的创作过程需要画家以坚实的技艺技巧为基础,需要高水准的艺术审美,画家经过巧妙地艺术构思构图,在艰辛的思考过程中进行绘画创作。尽管油画创作过程会涉及到自然形象的参考,但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经过对素材的积极思考和主观提炼,创作出的完美融合了画家个人的感情色彩和艺术表现思想的作品。

一、中国油画创作的地域性特征

1.中国油画创作的地域性人物类艺术特征。今天的中国油画在中国特色的地域环境中产生并发展壮大,经过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养份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油画艺术语境。我国地域辽阔,散布在全国范围的地域文化特征各异,和而不同的华夏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给了画家们极好的创作素材,中国油画家们极尽所能的进行充分表现,创作了大量的地域性人物类型油画作品。其中油画作品体现地域性人物艺术特征创作的经典代表有:以巴山农民为表现内容进行系列创作的罗中立;以塔吉克新娘享誉全国的靳尚谊;以藏族为表现内容进行组画创作的陈丹青;画家们深入的进行生活体验,创作了具有典型地域性人物形象的油画艺术作品,表现出不同层面华夏民族人民的文化精神风貌。

2.中国油画创作的地域性景观类艺术特征。中国油画表现出地域性景观艺术特征类型的创作,在油画风景绘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一类的艺术作品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因素特征。在欣赏中国油画风景作品时,最为明显的就是一看便知,画面描绘的是哪里的风景,即油画风景自身的地域属性。因为绘画的力量来源于文化与思想,华夏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属性的综合性文化环境。这样的中国文化精神形成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情境,地域性特征是形成区域独特人文环境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深刻影响地区域性文化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画家们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因素和文化,传承情节,情感表现也是油画风景绘画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油画创作的地域性因素影响

1.油画创作中的地域性题材因素。丰富的地域性因素为油画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地域性因素作为绘画题材,经常被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表现在油画作品中。从文化意义来看,它一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画家眼中的地域性因素之美与中国人对所处成长环境的热爱之情。地域性因素对油画创作题材的影响尤为明显,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最先考虑的是来自油画创作灵感的题材因素触动,常常由于地域性差异的影响而使绘画变得具有独特性与丰富性。地域性因素在画家创作风格的影响方面,表现为由于画家在创作环境中受到地域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作品艺术风格呈现的多样性。

2.独特的中国地域性文化基因。中国文化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里讲的地域性文化所指向的是我国各区域由来已久,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地方传统文化。首先,地域文化这个概念,也可以称之为区域性文化,它是专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构架的地理性人文学科。富有个性特质鲜明标志的中国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财富。中国之所以会产生众多的地域文化的原因,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在历史上长期的交通不便的状况下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差异,并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区域性文化。在绘画领域,中国画家拥有独特而有丰富的地域性资源,坚軔不屈的黄河流域文明,生生不息的长江流域文化,承载了太多的文化精神寄托,支撑了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精祌框架,丰富的地域性题材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等待艺术家们去发掘和创造。

3.地域性文化与艺术家。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性格与生活方式都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地理跨度较大,南北东西各个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鲜明地域文化特征。作为生活在各个区域的画家们与本地的地域环境中的传统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也无不与之产生相应的影响。这里的地域性因素又可以被称之为人文地理,它由该地域的民族性格,生活方式,情感表达,道德观念等因素构成。画家们通过主观选择我国不同地域所拥有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素材,经过加工处理成为自己的绘画题材,这一类的绘画题材带有明显地域差异性因素,往往影响所处地域的绘画风格。在今天视觉艺术信息充斥的时代,大量的图像信息充斥着人们的思想与生活,中国油画创作追求的艺术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着眼研究地域性因素在中国油画创作中的作用显得意义更加深远。

三、结语

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由各个地域文化组成的综合体,它同样是由物质文化、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构成人们生活的特定文化环境。作为成长在我国的美术教育工作者,重视应用自己身边的艺术资源是第一位重要的。在这片成长中国众多民族艺术最丰富的地域中,寻找并发现隐藏于自然美当中的带有浓郁地域性色彩的艺术之美。用心灵之眼,艺术之笔,去发掘民族的地域性资源,用心体验生活,体验充满人文气息与极富自然之美,创作出充满当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中国油画作品。深深吸引并影响画家创作的地域性因素的核心本质,牢牢把握住中国地域性因素这个优越条件,去创造属于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这也是形成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詹建俊.走中国油画的创新之路[J].中国油画,2002,(3).

沈阳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原则和策略 篇4

1. 自然环境的影响

沈阳地处北温带, 属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冬季漫长, 寒冷而干燥。沈阳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太阳入射点低, 冬季漫长且日照时间较短。所以, 沈阳地区的传统民居形态多表现为严实敦厚、封闭规整等特点。在建筑布局中往往采用较大的间距, 有利于争取更多的日照, 从而保温御寒、抵御风袭。

2. 文化特色与历史文脉

传统文化。沈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社会文化上主要受满族文化和中原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发祥地, 地处高纬度边陲, 广袤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满族人粗犷、豪爽、质朴且真诚的性格。体现在建筑上则表现为以粗犷、实用为主要特征的审美观。

异域文化。19世纪下半叶, 由于西方资本的逐步输入和中东铁路的修建, 沈阳市的建筑功能和形态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浓重。这一时期, 反映在建筑形态上多为中体西用的建筑形制。[1]外国传教士梁亨利设计的小南天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的教堂, 在教堂的设计中, 采用一顺一丁的法国式砌筑法, 在材料的选择上, 应用沈阳当地的青砖材料及卓越的青砖砌筑技术而不是西洋传统的石材或红砖, 由中国匠人施工, 天主教堂在形制上是风格纯正的西式建筑, 地方材料的使用却使其体现出沈阳古城特有的风韵。[2]

工业文化。沈阳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近代工业对城市气质给予的影响已经成为对这个城市的普遍印象。沈阳城市功能中工业比重比较大, 特别是解放初期,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工业城市被认为是现代城市, 而纷纷以第二产业为发展方向, 在市区内安排了大量工业用地, 以实现将过去的消费性城市转化为生产性城市的目标。工业景观一度成为标志性特色。

二、沈阳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原则和具体策略

1. 建筑形态设计融于自然

沈阳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 广袤的土地风貌、丰富的自然景观在寒地的气候中孕育着无穷的生机。地域建筑创作应和谐地介入到景观环境中, 并且在尺度上避免显得过于庞大、压抑, 从而更好地再现自然风貌。

沈阳市图书馆和儿童活动中心位于青年大街东侧, 夏宫和科学宫两个圆形建筑之间的范围。图书馆建筑的主体外部空间形象从青年大街方向采取“隐退”的方式与城市进行谦虚地对话。建筑自身的两个部分图书馆与儿童活动中心的互补与对话借保留的大树得以自然的形成。这组新建筑的塑造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而且, 图书馆的设计采用了覆土建筑的处理方式, 大尺度的屋面绿化从斜向屋顶延伸而下, 与城市广场的绿化景观浑然一体, 体现了自然风貌的景观和谐。通过采取屋顶绿化的方式, 这组新建筑最大限度地连接了原有科普公园的绿化空间和城市广场空间。[3]

2. 建筑文化的多样性融合

传统建筑的创造性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 对于历史建筑要尽可能保持和恢复历史建筑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从而延续建筑乃至城市的文化与历史;乡土建筑的文化与形态, 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 保持民族与区域特色, 弘扬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有优势, 对于发展寒带地域建筑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4]建筑师可以简化提炼传统建筑的符号, 通过对其进行特征抽取和变形, 创造出新颖、自由和丰富的建筑形式。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 采用现代的手法塑造了具有古典记忆要素的空间。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给人以通透的感觉, 大尺度的钢结构赋予建筑强烈的时代感。在设计手法上, 整体建筑没有繁琐的线脚和复杂的装饰, 只是通过两片凹形的传统建筑大屋顶的空间形式, 唤起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回忆。[5]大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是中国木构架体系的产物, 航站楼的设计反映了当地的传统特征, 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异域建筑的融合性创作。在欧式建筑较为集中的城市地段, 可以运用现代材料、技术、构造方法, 按照地区近代欧式建筑的空间布局、造型语汇、工艺、色彩以及细部装饰等, 在新建筑中延续历史建筑的形式特点, 再现地域传统风貌特色。新建筑采用传统建筑的一些符号语言, 不仅能够表达出对区域主体建筑的尊重, 同时可以形成区域建筑整体的和谐关系。沈阳近代建筑师穆继多在设计的吉顺丝房和吉顺隆丝房等中街商业建筑中, 简化了欧式建筑的构件细部, 通过采用大大小小、方圆各异的柱式, 来丰富建筑外立面形象。而在泰和商店的设计中, 又创造性地将西洋柱式的雕刻内容全部置换成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吉祥图案, 比例尺度适宜。[2]在这里, 欧式的传统元素被抽象成为文化符号, 通过丰富的肌理, 使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立了一种文脉上的和谐。设计师可以运用现代材料与施工技术, 将历史符号抽象转化成当前语境下的形式语言, 以契入的方式移植到当前的建筑设计中;而对于存在于历史街区中的空间秩序则尽量保留并延续至新建筑中, 从而使地域性生活场景秩序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承。

工业建筑的创新性利用。沈阳的旧工业区曾为国家建设、工业发展和城市繁荣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其历史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其意义。陈伯超作为创办地域建筑研究所的东北地区第一人, 针对沈阳老工业建筑基地的现代转型问题, 提出了保护建议, 包括“以价值为判断标准, 进行工业建筑遗产的认定;制定遗产等级, 建立相应的保护梯度;‘集中保护’工业建筑遗产, 传承沈阳工业文明;工业景观融入城市, 强化沈阳工业城市特色;突破简单化的惯性思维, 创造多样化的再利用方式;树立正确的遗产保护观念, 从设计上再现遗产经济价值”等。在一些原工业厂区再建新项目时, 设计师可以将原厂区内有价值的工业景观以保留或再现的方式予以延续, 从而给新建筑的景观环境注入地域性的景观要素。沈阳万科新榆公馆在景观设计中, 将位于小区基地边缘的一条废弃的铁路线平移至小区中, 然后以铁路为轴线组织小区景观。在铁路上加载草池、花池、浅水池、喷泉等一系列景观功能。[1]通过对铁路的转换, 提升小区的文化底蕴, 再现铁路的价值, 使当地的工业文脉得到延续。建筑师还可以在工业建筑中找出建筑在结构空间、材料运用上的显著特征, 附加在当前民用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上。沈阳市铁西铸造博物馆是一座集中展现东北老工业区工业文脉的铸造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曾是拥有几千名职工的铸造专业化企业沈阳铸造厂。主体建筑内基本保留了原铸造厂一车间的原貌, 形象地再现了铸造厂车间工人生产时的场景。[1]

3. 材料选择反映建构技艺

地域性建筑创作有赖于技术和地方文化、地方经济的创造性结合。沈阳马三家伯特利教堂地处无特质状态的农村田野。该项目的建造完全由当地的农民完成, 项目资金也全部来源于信徒们募捐。建筑师马涛在设计中考虑运用低造价、低技术反映建筑地域特征。教堂的礼仪空间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建筑的填充墙体没有采用砌块等现代建筑材料, 而是采用当地自产的烧结红砖。因为小教堂内部空间的使用是间歇性的, 再加上红砖良好的保温性能, 小教堂没有设置采暖设备。[3]在这里, 建筑师以真实的建造技术和过程为出发点, 运用传统材料演绎新形式, 同样设计了经济、美观的建筑作品。

沈阳地域性建筑创作强调建筑的特殊性和客观性, 体现沈阳的环境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沈阳的地域建筑会产生新的特征, 而体现地域性的方式和方法也会更加丰富。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 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全球化趋势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要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造全球优秀文化, 另一方面要对地域文化持有自觉意识。追求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目标, 绝不是简单地保持城市或建筑的某种外在样式, 而是在其内部发生机制上创造出适宜此时此地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策略。[5]

摘要:影响沈阳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制约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建筑历史文脉的因素。沈阳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原则和策略主要有:建筑形态设计融于自然, 建筑文化保持多样性并融为一体, 材料选择积极反映建构技艺, 做到积极吸收全球优秀文化, 自觉保持个性风格。

关键词:沈阳,地域性建筑,创作,历史文脉,材料技艺

参考文献

[1]张骏.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2]刘思铎, 陈伯超.沈阳近现代建筑的地域性特征[J].城市建筑, 2005 (11) :26-28.

[3]宿晨鹏, 张骏.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解析[J].华中建筑, 2010 (11) :57-60.

[4]张俊峰, 袁敬伟.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几点认识[J].建筑与文化, 2012 (4) :69.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铁凝创作初探 篇5

关键词:铁凝;地域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80-01

文学具有地域性,文学的地域性证实了地域文化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作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区别仅限于程度上的不同。独特的地域文化投射到作家的创作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而作家的创作也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独具特色。从地域文化角度对于铁凝的作品进行解读,有利于发现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

纵观铁凝的文学创作,可谓是成果丰厚。然而若是进一步深究其内在缘由,可发现地域文化对其的影响不可小觑。影响铁凝文学创作的地域文化总体可以概括为燕赵文化,细论则可以分为河北文化与北京文化,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

首先,河北文化由于千百年来的地域影响,其内核非常注重狭义。铁凝长篇小说《笨花》中的男主人公向喜就是这一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当向喜还是笨花村贫苦农民时,就已经开始思考世间万物,具有忧国忧民的意识,后凭借自己的武力与胆识,成为王占元手下的得力将领,之后看清世事,毅然选择卸甲归田。然而在日本人闯入向喜的粪厂企,图杀害中国人时,向喜再次拿起了多年未动的手枪,为保护同胞而牺牲。向喜身上所具有的侠士之风是对古燕赵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生动的诠释了冀中地区的豪侠与义气。同时,冀中地区地域人文当中隐忍与大度的特质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同艾便是这类特质的典型。

其次,北京文化对于铁凝小说人物的影响。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权威的政治、繁华的商业、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铁凝童年时期因为“文革”而被父母送至北京外婆家寄养,这段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铁凝从小便对北京文化深有感触,投射在其作品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长篇小说《玫瑰门》中的司猗文形象的塑造。北京这座政治文化中心城市,造就了北京人天性对于政治权术的敏感与热衷。如司猗文不顾一切艰难险阻,不惜利用、伤害亲人朋友,只为换得政治身份上的认同,对此铁凝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北京地域文化影响下人们独特的精神风貌。北京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当属胡同,并在千百年的传承下形成了独特的胡同文化——仁义。《永远有多远》中的白大省就是仁义的典型,仁义这种独特的品质就像白大省居住的胡同,永远渗透于她的生命之中。

二、别具风味的日常生活叙事

首先,在河北文化影响下铁凝的小说常常体现浓郁的河北乡村日常生活气息。冀中平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棉花,铁凝的许多小说当中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如《笨花》当中家家户户种花、摘花的场景,及卖花时盛大的争价场景,无不展现着冀中地区的农业风貌。还有与棉花紧密相关的钻窝棚旧习俗,根本在于独特地域文化熏陶下的冀中人们对于植物图腾棉花的敬畏。冀中农村盛行着农业时代的物物交换,人们对于鬼神的独特信仰等在铁凝的多部小说中都有祥致描述。冀中地区的饮食风俗在铁凝小说中也有描绘:如对于 “春不老炒黄豆”、“白肉罩火烧”、“白运章包子”等保定名小吃极具趣味性的描绘。此外《笨花》中写到很多饮食还和特定仪式联系在一起,表达特定的感情。如“要地”、丧事等的吃食都颇有讲究,融合了人们对文化和思想的寄托,富有显著的地域文化色彩。

其次,北京文化当中的日常生活印记在铁凝创作也非常深刻。胡同不仅隐藏着北京人的悲欢离合,更渗透着北京人如胡同般仁义的精神。对于胡同中四合院日常生活的描写,在《玫瑰门》中表现明显,如响勺胡同里司庄两家于四合院中的变化,展现着两家人的生活与命运的变迁。在饮食方面如对蒸窝窝头、蒸鳜鱼、虽城卤鸡、烤小雪球等等十分精致的食物描写也别具特色。除此以外,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深受北京这座古老政治中心的拘囿,长幼尊卑观念非常鲜明。《玫瑰门》中婆婆对于眉眉等孙辈的管教与束缚,罗大妈对于司猗文和达先生的嘲讽与排挤等等,都深深烙印下在北京人的生存常态。

三、生动形象的方言表达

燕赵地域文化对于铁凝小说语言表达最大的影响便在于小说中方言的有效使用。《笨花》中便运用了大量的河北方言,其中有一些句型非常特殊,如:“干地里活儿可使得慌”中的“得慌”轻读,做谓语,前面可以加动词、形容词等,即 “累”的意思。另外河北方言中一些单字的用法也很特别,使句子听起来抑扬顿挫,彰显着燕赵人特有的豁达、乐观与豪迈特质,如:“他是俺南邻家,俺叫他哥哩”。这些极富地方色彩的方言,使得铁凝小说语言表达生动形象,且富有生活气息。

北京方言对于铁凝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方言的风趣性与幽默性之上。如庄晨面对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是那句百年不变的“怎么着都行”,这句地道的北京话生动体现了老北京方言中的诙谐与幽默,人在苦难面前的那种坚韧不屈,具有极强的悲悯色彩。诚然,与河北方言不同,北京方言对于铁凝小说语言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整体性之上,从而使得其语言富有深刻的韵味与深意。

四、丰富多元的主题内涵

铁凝在这两种文化影响下的文学创作,于主题表达上存在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共同之处在于都展现了铁凝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人类命运的探索与询问,尤其是对女性命运的思索。无论是在北京文化还在河北文化影响下的创作都深刻体现出铁凝对于小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对于人性美好的无限赞美,对于人性在时代在社会变迁中异化的深刻批判,铁凝始终以包容的态度对这一切,对其予以理解和宽恕。不同之处则在于,河北文化的影响更多地使得铁凝瞩目于乡村,对于乡村独特的风俗人情的描述,流露出铁凝对于乡村真切的赞美之情。而在北京文化影响下,铁凝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描写人性的异化与丑恶面,即人在城市文明熏陶下的变化,人在社会变革与时代变迁下的挣扎与无奈,更多体现出铁凝创作中的悲悯情怀。

综合以上,可发现不论是具体而言的河北文化还是北京文化,对于铁凝的文学创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为铁凝的文学创作增添了独特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铁凝:《铁凝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铁凝:《笨花》,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铁凝:《玫瑰门》,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4]蒋宝德:《中国地域文化》,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地域性建筑创作 篇6

提起“建筑的地域性”实在是个很大的话题,当我刚刚想到这个题目时,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刚好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给了我一些启发。前一段时间所里一直忙一个鄂尔多斯的酒店项目,项目的进程非常的不顺利,之前的很多方案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讯。前些天据说是领导有了明确的要求,让我们异常兴奋。领导要欧式的建筑———类似阿布扎比的皇宫酒店般富丽堂皇的欧式建筑———线脚越丰富越复杂就越像是“地道的”欧式建筑。这样的要求让我好长时间都不能理解:在一片荒无人烟的空地上为什么要建一个欧式建筑?后来鄂尔多斯当地的一个规划部门领导的解释让我恍悟:“当年成吉思汗征服的铁骑曾经到达过欧洲,当时内蒙的版图是包括欧洲的,所以欧式建筑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内蒙古的地域性建筑”。

如今我们拿这件事当一个笑话看待,欧式的酒店我们也按部就班地进展着,只是这句话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借这样的机会谈一谈———究竟什么是地域性建筑,地域性建筑的表现形式有没有时限?

2 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是应对全球化建筑同一性带来的地域性特色缺失而产生的,但是我们对于建筑地域性的定义似乎非常的模糊。对于太多的中国建筑师来说,我们最为熟悉的“地域性”词汇就应该是“欧陆风情”了。所谓的“欧陆风情”,在改革开放之初曾风行一时,那时作为对建筑形式“西方古典化”粉饰的一种商业行为,如今更多地演变成一种政治诉求,并在持续地放光发热。

“欧陆风情”建筑在国内的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已经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殖民化,它更像是一种产于中国,长于中国却粘着外国花朵的嫁接品。也可能这种原产于国外的花朵作为战利品或战败品出现在中国,把它嫁接在中国的根茎之上又使它有了貌似中国化的基础,但它却不可能代表和体现我们的本土特色,甚至在那个充满殖民主义特色的时期也不行。

地域性建筑不应该是对“传统的”或是“过去存在的”一种建筑形式的“继承”或“模仿”。我们觉得之前的那个鄂尔多斯的例子很可笑,是因为欧式建筑根本没有在鄂尔多斯“出现过”,但是如果在上海、广州的新区建一个欧式建筑就不可笑吗,只不过是把殖民风格变成了被殖民风格,效果一样的滑稽。我们越来越多的城市把所谓的“殖民特色”当成是自己的“地域特色”,越来越多的“万国博览会”被大书特书,并以此为基础,无数的希腊、罗马山花,爱奥尼克、科林斯的壁柱、柱廊等凌乱的西方古典元素装点着我们这些“宜古宜今”的城市。

建筑归根结底是受各地区自然环境限制的产物,环境基础不同建筑的表现形式自然不同。各地的地质环境、气候环境甚至是宗教氛围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决定建筑的形式,因此地域性建筑设计是对特定地区资源的综合整合,对特定环境下所有限制条件的统筹考量。这种资源、条件不仅包括建筑所在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文化环境。

这里我特别想提两个建筑,这两个建筑都在迪拜。迪拜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它一夜暴富的奇迹给它带来的很多个世界之最,这其中有很多的之最都和建筑有关。当然迪拜的富也使它吸引来很多的大牌建筑师为它建造建筑,如同当年中国的评语一样,似乎迪拜也成为了建筑师的试验场。但是还是有很多建筑师为我们提出了关于迪拜的很好的地域性建筑解读,可能让我们做一个迪拜的建筑来表现地域性,最直接的就是它的阿拉伯-伊斯兰风格,但这样是不是过于笼统了?用一个伊斯兰的建筑是不是放到迪拜的四海皆准呢?准了又是不是最好呢?应该说迪拜最大的特色就是沙漠和海,所以有了因沙漠而质朴的沙漠皇宫酒店(见图1),有了因海而妩媚的帆船酒店(见图2)。两种环境营造了两种气候、两种氛围,因而应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域性建筑。

3 时代性

我们把话题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鄂尔多斯的故事,我们姑且乐观地把成吉思汗为我们开拓的疆域继承到今天,那是不是那个时期的欧式建筑又或是什么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欧式建筑就能代表我们今天的地域性呢?我们在讨论地域性的时候,也不能脱离开时代性特征。

时代性是要建筑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同时要具有建筑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每个建筑都应该是那个时代的“新的时代建筑”。纵观我们的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宋斗拱,再到明清宫殿,都作为时代经典流传至今,那今天我们又准备用什么留给未来呢(见图3)?

提到时代性,好像另外一个词“标新立异”比曾经的“欧陆风情”更加具有冲击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筑已经越来越不像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模样。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似乎单纯的大跨度、超高层建筑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越来越“恣意妄为”的悬挑、扭转似乎才能代表我们时代的“创新性”。“标新立异”成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1],“标新立异”的建筑成为我们彰显国力、体现权利欲望的最好载体。

这样的表述似乎是要将“标新立异”置于同“欧陆风情”一样万劫不复的境地。的确,这两种建筑存在着太多的相似点:都属于外来文化;都似乎和我们的中国文化没什么关系;却都在中国生根发芽,大有喧宾夺主成为本土文化之势。但是“标新立异”受到的非议似乎更多———如今的国外建筑师似乎没有多少人来中国设计所谓“欧陆风情”的建筑,但是那些饱受批评的如国家大剧院、鸟巢、央视新大楼、广州歌剧院无一例外的全是纯正的西方血统,它们被扣上“新殖民主义”的帽子在所难免。

但在这里我不得不说,所谓的“标新立异”远比那些“欧陆风情”存在的有意义和价值。

央视新大楼到今天仍然争议不断,但是我觉得库哈斯有一点还是正确的,“CCTV是未来的历史,是未来历史的创造。”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不得不接受批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证明在今天我们没有停下脚步,停滞不前。诚然,我们不应该把炫富或是炫技当作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不能说恣意妄为的体型扭曲就是新时期新建筑的代表。但是当我们把鸟巢、央视新楼、国家大剧院当成非理性的标新立异的典型时,当我们把这种远超国力水平的建造说成是奢侈浪费时,那些为了保证立面线脚的尺度和比例,需要把纤细的框架柱外包成粗壮柱式的“欧陆风情”,就不能不说是另外一种更为愚蠢的浪费(见图4)。

4 时代性与地域性

地域性建筑应作为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反馈,并基于当代技术条件的应用与创造。地域性建筑将成为忠实记录时代特征的载体,成为构成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时代特征,代表时代。

我们很难界定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建造工艺,来建筑看似传统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建造欧式建筑)算不算是一种地域性建筑的时代性表达,但是能够肯定的是,这种形式上的重复更像是一种可笑的创造“历史”,创造本来没有的传统。

梁思成先生曾经感慨“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四十年来,几个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广州汉口等,曾不断的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实在是反映着外国人经济侵略时期。大部分建设本是属于租界里外国人的,中国市民只是随声附和而已。这种建筑当然不含丝毫中国复兴精神之迹象。”[2]

地域性建筑设计就是用时代性来还原地域性,所谓“还原”,就是要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新技术、新手段,发现、整理我们的传统、本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创新,不要让“看唐代建筑只能去日本”(1)的悲剧在不远的将来再次上演。

摘要:通过一个发生在鄂尔多斯的项目,分析了地域性建筑及其表现形式,用地域性建筑应具备时代性的观点,对现今越演越烈的“欧陆风情建筑”“、标新立异”的怪异建筑做了浅显的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地域性,时代性,欧陆风情建筑,标新立异

参考文献

[1]章明,张姿.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价值认同分析(1978-2008)[J].时代建筑,2009(3):18-23.

西部建筑地域特色创作和实践的认知 篇7

1 西部以及西部建筑

1.1 西部以及西部建筑的概念

西部是复杂的,西部如此之大,西北与西南的不同,很难用一个概念一个范畴来概括整个西部。西部是一个地理概念,人们习惯于东部这个概念提出,东部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的发达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缓慢,在建筑领域,东部意味着全球化程度更高,代表当今中国建筑的主流,西部则处于边缘,属于话语权微弱的地区。

1.2 生存状态

西部是有趣的,辽阔的地域,丰富的地貌,多样的民族,造就了西部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建筑的多样性。西部建筑师现在遇到的共同挑战是边缘化,远离中心的生存状态,话语权的失落,迫使西部建筑师产生以下四种反应:

1)追随东部。一方面是直接去西部,另一方面是追随西部的风潮,试图证明做得像东部一样好。2)回顾历史,以文化遗产为新的创作源泉,努力在历史中发掘和创造。3)固守本土。4)享受边缘。以后现代的轻松姿态,远离中心,对建筑的趣味性胜过对规模的追求。

1.3 面临的机会和可能性

西部建筑师正在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西部建筑师也很快乐。他们从事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人居环境建设等等这些方面的许多事情有一些轻松非主流和实验性是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西部建筑师有着与东部不同的机会和可能性。

2 西部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作和实践个例的探讨

2.1 建筑篇

2.1.1 富平陶艺村博物馆群

富平陶艺村正式建立于1998年,位于西安北部大约70km的地方,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博物馆的组织很独特,包括一个临时展览的主馆,还有一个博物馆群,所有这些博物馆都集中在一个非常开阔的果园的一隅,向公众开放。陶艺馆的主馆在2004年开幕,占据园区的西北角,投入眼帘的是厚实的灰色覆盖的,彼此反差大的突出的形体。展览大厅的穹顶是庞大主体,半地下的两个展厅的拱顶有着丰满的空间。

1)主馆:一个关于“粗野主义”的方案。

此处建筑师的使命似乎没有超过对房屋的建筑,成为建筑语言特色的那些参照是在从陶瓷艺术的形式经典中得到的。从一些类似的类比元素出发,穹窿型的大展厅盖在地上,两个平行的展厅看起来像两个躺倒的长形陶罐,半埋在地里。拱顶的建筑方式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从这一地区的传统得到启发,砖制的拱顶;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每个展厅的屋顶起伏,采用不规则的拱顶体系。对于几个主干部分的连接,它们之间的联络通过一个低矮空间,多半这低矮的过道在外面是看不见的,从整个场址的层面来看,有着整体的统一性。

2)通过光线运用来引导的内部空间。

光线从展廊尽头的大圆窗进入,明显的看出了内部空间的独特性,光线揭示那些叠在一起的拱洞的不规则技巧,照明采用了安置在平顶上的天窗,天窗直接照亮沿着两个展廊墙壁展开的玻璃。圆窗光线发散到由砖砌的穹顶上,让人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宏大,依靠光线运用,建筑被突显出来,相反,那些展品均放在触手可及的洁白陈列台,并不神化陶艺,而是成为一种文化财富被展出。

2.1.2 西安半坡博物馆

展览着作为黄河流域距今五六千年的典型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新遗址大厅是简单的像个穿着粗布的黄土汉子,但至少健康,干净,是种种矛盾混杂后的必然,而解决矛盾好像是建筑师真正份内的事。

2.1.3 回归到一些历史片段

1)原粗野主义。

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外观是大量重叠的阳台,阳台的侧面墙上涂了红、绿、黄等鲜艳的色彩。地面层的架空支柱上粗下细,并把每组双柱叉开成梯形,混凝土表面不做粉刷,留有木模板的木纹和接缝,显得粗犷有力。

2)新粗野主义:在情境中表现平实的现代建筑。

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史密森夫妇追随柯布西耶粗犷的建筑风格,热衷于对建筑材料特性的表现,并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这是一进步主义的,反唯美和反学院的运动,是一代人的运动。这一代人基本上宣称自己属于功能主义。他们是在寻求形式和功能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他们坚决地想让自己成为现代的和前卫的。

2.2 人物篇

提到西北建筑不得不提的是张锦秋大师,20世纪70年代的华清池大门和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盛唐风格和现代建筑的相结合,这些建筑均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在建筑界称为“新唐风”,获得无数设计大奖。大师坚持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

2.2.1 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多元探索

1)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大型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模式,兼具了研究,科普,会议,购物,餐饮,休息等功能的现代化大型博物馆。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风格采用唐风与现代建筑结构材料手法相结合。

2)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基地存在于唐长安城内六道高坡之一,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出发,将图书馆置于坡顶,美术馆嵌于坡下,形成错落有致的整体布局。两栋建筑在艺术上不拘一格,古今中外兼收并蓄。共同的色彩和材质以及传统建筑语言的适当运用,使二者成为具有鲜明文化定位的有机整体。

2.2.2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保护要求地段和有特殊文化要求的新建筑设计

1)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8世纪来中国留学并终老长安的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纪念碑选址在环境优美的兴庆宫公园内,方形石造纪念柱,务求做到远望有优美的纪念柱造型,近观有耐人寻味的诗文碑文,凭吊游览有幽雅宜人的环境。

2)西安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西安钟鼓楼广场是一项古迹保护和旧城更新的综合性工程,包括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场,地下商场,商业楼。设计力求突出14世纪的古建形象,“晨钟暮鼓”贯穿整个主题,为西安提供了一个“城市客厅”。

3)大堂芙蓉园:园址在大雁塔东南500m处,这是一项以唐文化为内涵,以古典皇家园林格局为载体,借曲江山水,演绎盛唐名园,服务于当代的大型主题公园。规划将历史风貌,现代地形和现代旅游功能三者结合在一起,布局体现了皇家园林明确的轴线及对应对位关系,主从有序,层次分明,使人们入园游览有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乐趣。

2.2.3 古迹的复建与历史名胜的重建

1)扶风法门寺:法门寺以珍藏释迦摩尼真身舍利而著称,全院按唐代皇家寺院格局分中、东、西三路。中院保持遗存可见的前塔后殿的形制,为廊院式。整组建筑群浑然统一于唐风之中。

2)慈恩寺规划及玄奘纪念院,大雁塔南广场:其规划及建设实现了保护文物,完善功能,风格协调。充分体现了盛唐建筑风格,采用横列三院式的布局,尺度和大雁塔相适应,周边的旅游项目和古刹的前序空间之间有较为清净祥和的过渡。

以上的三类项目可以看到一个建筑师的建筑创作是多元的,一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多元纷呈的,丰富多彩的。建筑师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城市的角度来选择自己的平台,才能扮演好每台戏的角色。

3 结语

现在我们的建筑师,都在为了多接工程而在进行批量工作,无论什么风格都敢于尝试,这也是我们的国情,似乎无可厚非。但在现代主义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我们国情的时候,在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都不够了解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传统风格建筑像是戴了一顶可笑的帽子,因为我们做的所谓传统风格建筑连中华民族文化的外衣都没有完全穿好,更不用说培养文化内涵了。由现代主义中生长出来的国际风格正在淹没我们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现代主义的先驱们最初的理想。从早期的现代主义作品中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更为接近他们信念的东西,如果把那时当作一个路口的话,我们是不是走叉了方向。弗罗斯特说“金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而我走上了另外一条,于是就带来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如果我们回头看看路的起点,是不是能选择另一番景象。在自己的文明基础上,以我们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风情为条件,在现代主义的路上调整自己的方向,也许有些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去哪里,如何发展出中国自己的地域性风格,看上去像是一个难以回答的疑问句,但是经过各种尝试和失败相信我们总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答案。

摘要:在阐述西部的历史、人文、地理特征的基础上,了解了一些西部环境的特征与城市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讲述了一些西部建筑师的执业状态和一些西部建筑的设计方法和实践,进而认识了西部建筑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西部建筑,西部建筑师,地域性建筑

参考文献

[1]支文军,张兴国,刘克成.建筑西部:西部城市与建筑的当代图景(理论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支文军,张兴国,刘克成.建筑西部:西部城市与建筑的当代图景(实践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地域性建筑创作 篇8

一、多元包容的文化

大连的历史不长,但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却是久远的。旅顺有“半个近代史”之称,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取代沙俄在大连殖民统治时,将被称作“关东州”的旅顺划入日本版图。

文化对于大连城市设计的影响,一是体现在交通规划上,俄国人请德国人按照巴黎“星形”广场的设计手法规划建设了尼古拉耶夫广场(今天的中山广场),与其相连的交通节点都设计成圆形、半圆形、放射状广场,平面布局完全是巴黎、圣彼得堡城市街区的翻版,而日本人喜好采用“网格状”手法规划道路,以适应不同的交通方式;二是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俄国人在所有广场及主要街区采用古典主义设计手法,而日本人在城市西部(即现今人民广场周边)应用折中主义风格,就连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房”也是欧化了的“日本房”,是改良版的砖木结构房屋。不同的风格的建筑折射出不同的文化,这在大连体现得特别明显。

这一极具包容性的文化背景使得大连城市发展史上留下几行特殊的“履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自来水的城市;是继上海之后第二座拥有煤气的城市;是最先使用电报、电话和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的城市。

二、地域性实践

大连这座城市不大,如果再有更多的内涵,恐怕它难以承担。从审美特质上来看,大连应该是平静的—自然中的、心灵上的平静。这种平静,蕴含着精致、小巧、平和、秀美,与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对大连当代建筑创作自身定位的思索与反省以及对建筑文化主体性的追寻,均反映在不同层面的建造实践中。20世纪90年代的“欧陆风情”和“新古典主义”风格,是改革开放对旧有城市格局的重大冲击,但其手法还是对地域殖民文化建筑符号的仿制和延续,所以规模不大、破坏有限。

近几年来随着土地交易的开放,一线城市地产商业实践的复制品或舶来品在大连倾销,对城市地域文化和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破坏严重。它们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复制品,虽然采用了前沿的技术,但在文化层面却异常平庸,又源于大众的认可而成为外来新投资移民者心中的城市标志。笔者认为,虽然此时建筑师的力量有些孤单,但社会责任感要求我们以自己的实践去寻找大连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正确途径,哪怕只是少量的实验性作品,以此呼唤主流大众的文化觉醒。从骨子里来讲,优秀的建筑师并不愿重复已经成熟的固有模式,而应当坚信设计的当代性,因为只有当代的工艺和产品才是这个时代的骄傲,才是适应时代的精品。建筑创作中的模仿(除了特殊要求外),由于失去了时代的工艺和匠人文化的支撑,致使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和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让位于投机性的商业化炒作和暂时成功的喜悦,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让位于击鼓传花式的破坏性发展模式。建筑师有责任担当文化与科学的马前卒,笔者坚信设计的当代性,是因为当下全新的社会生活会提供丰富的条件去拓展建筑学的边界。

笔者是在大连成长、生活并实践的本土建筑师,希望通过近期的工程实践—刑良坤陶艺馆创作,阐述对当代地域建筑的思索。陶艺创作和建筑创作在概念和文脉上有着一定的联系,存在着诸多共性特征,需要在设计内容中有所反馈,陶艺大师刑良坤对建筑设计给予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建筑师需要把业主本人的意见和建议整合到建筑设计中。

三、邢良坤陶艺馆创作

陶艺馆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落成后将成为景区内未来的标志性元素。陶艺馆毗邻的一侧道路和另一侧斜倚的山体夹生出狭长地段,促使建筑师选择了依循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的方式,将建筑谦逊地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基于地理学立场,在场地风景中引入简单的几何学,使建筑本身呈现出一种生存状态,而不再是景观道路的“附生物”。

陶艺馆建筑主体的屋顶在透视上低于山际线,虽然设计刻意强调屋顶的轻薄感和建筑自下而上的退晕关系,但建筑没有隐没于庞大的山体中,而形成了构筑物与自然山体之间的层次交叠。正是屋顶的轻薄质感和下部玻璃对周边景致的映射,褪淡了建筑主体的上半部分,使建筑有了环境嵌入感。树枝状挖补变化的清水混凝土墙体,又似传统书法的笔触,给建筑平添了几分文化内涵。粘聚的天然卵石镶嵌,正是带着隐喻、类比、共鸣等设计手法的应用。厚重的墙体表皮样态貌似奇怪却是建筑对所处环境的回应,营造出让人极端意外的体验,这是文化建筑的厚重诠释,也是建筑内部功能与外部形式关系的逻辑映射。

陶艺馆入口的设计相比多义的墙体更显简洁和流畅,通过两个嵌套的折板框构、斜置的通高玻璃墙面以及适宽的门前区水池设计,在相对“单调”的几何化构筑中强调出建筑有序的进入功能。正是这种简洁形成了观赏距离远近变化的不同功能意义:远观的混凝土折板变化是入口的线性轮廓;近距离大玻璃墙面的通透性消解了室内外的间隔,弱化了建筑外维护的排斥感和拒绝性。

地域性建筑创作 篇9

文化建筑因其独特的地标性和广泛的公共性吸引着众多建筑师的浓厚兴趣, 我们也不例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自1979年建院以来, 非常重视文化建筑的创作, 充分发挥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 积极参与文化建筑的各种投标和竞赛活动。我们从1983年深圳科学馆方案竞赛开始, 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 通过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 基本实现了“一件作品、一篇文章、一个奖项”的精品发展路线, 仅文化建筑就取得了四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乐山大佛博物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 在内的瞩目成就, 为我院品牌形象树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见证了我院快速良性的发展历程。

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 围绕“两观三性”的核心创作理念 (即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 我们逐步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作观和方法论, 以进一步提升文化建筑的创作水平——即从地域入手, 探寻建筑空间形式和场所精神生成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 升华建筑的内涵与品质, 提炼其文化性格;同时综合体现当代建筑科学在艺术、技术、材料等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图1) 。

2 寻地域之根

建筑首先是地区的产物, 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环境之中, 并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以及地形地貌等的影响, 所以从地域性入手可以说是建筑创作的一条普遍规律, 文化建筑创作自然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 考虑到文化建筑创作的特殊性, 在此“地域性”还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即其本身成为建筑个性化身份 (即建筑文化性) 建构的主要依据——对于地域性“基因”的解读和转译, 构成了建筑物质空间与精神内核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来说:首先, 这种地域属性超越了一般性建筑创作所要关注的普遍技术问题 (如面积大小、竖向标高等) , 而更加指向与建筑品质及内涵塑造密切相关的地域特性。其次, 在建筑文化内涵的形成、表达过程中, 对于地域性要素的汲取和再现, 还包括了不同视角、不同层面, 在此本文尝试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2.1 以场所事件为切入点

其往往是指针对在这一场地区域内所发生过的重要事件, 而设立的文化展示、研究、纪念场所。在这种情况下, 该建筑及其场地环境通常会拥有较为明确的文化性格指向, 而这又与场所事件主题有着密切关系。针对5·12汶川大地震这一巨大而沉重的自然灾害, 在映秀震中纪念地设计中, 作者对纪念陵园部分基本保持了原有地貌, 通过复种当地树种和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油菜花, 表达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而纪念馆设计则源于由场地而生的三条建筑控制线 (分别指向不同遗址纪念节点) , 地景式建筑形态即由此生成, 烘托出场所的静谧、安详感;同时建筑以“地殇—崛起—希望”为线索展开, 重点营造三个主题庭院, 创造出完整的叙事链条以及差异化的空间体验 (图2) 。

2.2 以场地限制为切入点

在当代文化建筑创作过程中, 一些看似是不利条件的场地制约性因素, 若能加以科学分析和巧妙利用, 反而会成为建筑文化个性表达的“触发点”。比如一些打破常规的建筑布局或空间形式, 似乎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但如果能结合场地自身的个性特点来考虑, 这些疑惑便会迎刃而解。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为例, 首先, 新建场馆巨大、夸张的三角形体量是缘于场地边界形状向内挤压而产生的;其次, 新馆通过采用缓坡隆起的“半消隐”式构成手法, 体现出对场地内原有建筑的谦让, 并隐喻“折断军刀掩于土中”之意;再次, 通过大量片墙, 对场地形成围合式设计, 以规避周围较为不利的“市井气息”, 创造出了空寂、肃穆、“隐于市”的场所意境 (图3) 。

2.3 以自然环境为切入点

对于大多数文化建筑而言, 其文化个性的建立往往不是事先“给定”的, 而是更多来自于对场地周边自然环境要素的挖掘与利用, 这也成为了影响建筑文化性塑造最为广泛、直接、客观的外在“作用力”。在乐山大佛博物馆创作中, 设计者综合考虑到场地周边群山起伏、植被茂盛的自然景观特点, 并结合选址位于景区人口的显著位置条件, 因此采用了不规则几何体相互交错、堆叠的个性化形式语言, 塑造出“岩石层叠、浑然天成”的整体环境意象, 并传递出质朴粗犷、富有张力的文化性格特点;同时亦达到了“借建筑形象、塑景区亮点”的文化宣传效应 (图4) 。

2.4 以地方文脉为切入点

通过对地方历史以及文化传统的感悟, 形成相应认识, 并将之融入建筑环境, 是建筑文化性塑造的又一重要方式。与早先相关理念下的创作模式有所不同, 当代文化建筑对于地方文脉的解读和再现, 不再拘泥于对于历史厚重感的简单“复述” (如建国初期流行一时的“大屋顶”样式) , 而是呈现出更加贴近时代、抽象简约的发展趋势。在天津博物馆创作中, 设计者通过对天津自古以来作为交流窗口与交通枢纽的地缘文化的解读, 从而确立了“世纪之窗”的文化表现主题。在形式生成方面, “世纪之窗”的理念被抽象为面对城市开放的巨大窗口和逐级抬升的公共空间序列, 它由内而外贯穿整个博物馆, 观众拾阶而上, 仿佛穿梭于“时空隧道”, 亲历城市历史, 展望城市未来 (图5) 。

3 塑文化之品

文化建筑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类型建筑, 一方面是取决于其独特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 则是源于其与生俱来的、鲜明的文化品质或者说是文化性格。对于建筑而言, 这种性格往往是其通过造型与空间处理所表现出的一种整体环境格调。而对于建筑文化性格的把握与塑造, 也成为了建筑创作活动中的一项难点和更高层次追求。

3.1 对建筑文化性的解读

一般来说, 文化性是对一座建筑相关特点及品质的最高概括, 是基于建筑基本功能和具体形式之上的、一种抽象化的场所精神和整体氛围;而如果从“两观三性”的视角来进一步探究建筑文化性的深层次建构, 则其还与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 我们不能孤立地来理解建筑文化内涵或是文化特色的产生。一件富有品味的建筑作品, 需要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环境间, 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这种宏观整体的文化建构观, 需要我们在从事建筑创作时, 既讲分析也讲综合, 既重个体也重整体。以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为例:建筑整体水平舒展的体量与周边起伏的山系形成呼应, 而大尺度底层架空设计, 则为城市人群提供了新的公共活动空间与极佳的观景视野;同时, 此建筑所采用的简约明快的体块组合模式, 也与其身边极具动感的白云会议中心形成了形式上的对比。因此我们说, 建筑文化性是通过建筑本体与其所处更广泛时空环境间一系列要素的“发酵”反应而产生的, 或许这就是我们东方审美文化中常提及的“意境”美的体现。其次, 就建筑文化性的涵义构成来讲, 也体现了地域性和时代性的重要特点。比如地域性本身就包括了地方风貌与地区文脉;时代性则是现代科技、当代文明的综合反映, “三性”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关系。

3.2 建筑文化性格的提炼

我们主张从建筑的地域性出发, 来探寻建筑文化之根;但另一方面, 由于地域性概念本身外延的丰富性, 我们无法笼统地去描述建筑文化性格生成的基本模式或者说是唯一途径, 而是只能回到具体的地域环境中来, 结合项目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具体情况, 来综合分析并概括出建筑的整体性格。因此我们说, 一座建筑通常拥有一个基本性格, 但这种性格的形成却往往不是单一元素作用的结果, 它需要设计师统筹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并做出综合而适宜的选择。在此, 为了使表述更具针对性,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一些案例, 对建筑文化性格的提炼展开进一步研究 (表1) 。

4 展时代之貌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降临, 建筑创作领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新的设计理念、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 也为当下文化建筑的创新表达, 提供了更为宽广、多元的平台与方向。为此, 华工院坚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 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对于新兴的建筑文化潮流与创新趋势, 批判吸收、大胆借鉴, 从而为培养本土建筑文化的创新机制提供了丰厚土壤。例如在我院近年作品中, 就融入了对于如拓扑几何形体、复杂化表皮、叙事化空间等“流行”语汇的尝试。另一方面, 这些创新手段和创新意识的引入, 又不能仅仅止于形式的层面, 而是应通过从地域和时代环境中找寻“依据”, 进而挖掘和树立建筑背后所深藏的“意蕴”, 从而实现对建筑文化个性的彰显。

4.1 突破传统语言模式

随着当代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发展, 诸如拓扑几何学、生态学以及参数化设计等新的理念和手段被引入建筑创作当中, 极大拓展了当下的建筑语言范畴。传统文化建筑设计所强调的形式的均衡、对称与清晰感被打破;动态、扭转、连续、模糊等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层出不穷, 从而开拓了建筑对于地域环境及其文脉特征新的转译途径。在烟台文化广场设计中, 设计者以连续的起伏折板、不规则多面体等元素, 作为阐释建筑文化性格的标志性手段。其一方面是以一种集约、整体的思想, 解决了同一场地中诸多复杂功能并存的客观矛盾;另一方面, 则是通过新颖的建筑形式语言, 表达出“长平流雾、烟绕云台”的空间意象, 实现了对烟台地域环境特色的抽象概括 (图6) 。

4.2 创新界面表达形式

基于当代审美意识和材料科学的发展, 整体复杂多变的建筑表皮形式, 成为彰显建筑个性魅力的新手段。建筑维护结构从以往基于基本功能角度的开门、开窗, 逐渐演绎出肌理化、图案化的复杂界面形式, 为建筑涵义的阐释, 提供了更加立体、综合的途径。这一点, 也随着近年来一些重大公建项目的实施 (如奥运工程的鸟巢、水立方等) , 得到了鲜明印证。以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为例, 其主体为“两盒相扣”的形象:白色体量的立面金属网格, 根据建筑功能自下而上的转换, 形成渐次扩大的肌理, 暗示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而深色体量的立面肌理, 则生成于广州城市地图, 巧妙彰显了建筑自身性质和文化主题。而在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设计中, 设计者则直接通过对立面材料 (GRC板材) 的“像素化”处理, 实现了对建筑文化主题的个性演绎 (图7、8) 。

4.3 强化内在空间逻辑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本体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 当代建筑文化内涵的表述, 则更多呈现出一种“回归本源”的态势:即倾向于通过对建筑空间本体的深入塑造, 来使其获得更为隽永、含蓄、多元的文化涵义。建筑空间以及其形式构成的逻辑性, 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而其思想根源则是源于人们对建筑“形式-内容”间, 关系真实性的深刻反思。安徽博物馆新馆以“四水归堂、五方相连”为设计构思意象, 方正、简约的建筑形体由布满青铜肌理的实体部分和通透轻盈的玻璃体, 相互穿插、咬合构成, 形成由内而外的连续转折变化。其空间构成, 既突出了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的核心辐射功能;同时也隐喻表达了博物馆是历史与未来“结合点”的深层文化命题 (图9) 。

5 结语

回望华工院三十年文化建筑创作, 我们始终贯彻“两观三性”的创作理念, 扎根本国, 立足创新, 在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上狠下功夫, 积极寻求文化内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坚持绿色低碳的建筑设计方向, 走一条有中国文化和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化建筑创作之路 (图10) 。

摘要: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建筑创作实践为切入点, 总结了该类型建筑创作中的特色和发展;并尝试从建筑文化性与地域性、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入手, 深入探析当代文化建筑创作和特色塑造的一些理念和思路, 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关键词:文化建筑创作,回顾,文化性塑造

参考文献

[1]何镜堂.现代建筑创作理念、思维与素养[J].南方建筑, 2008 (1) .

[2]何镜堂, 倪阳, 刘宇波.承载悲愤、祈愿和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简介[J].南方建筑, 2008 (2) .

[3]傅筱.关注本体性的文化建筑创造[J].城市建筑, 2008 (9) .

[4]陈昌勇, 肖大威.以岭南为起点探析国内地域建筑实践新动向[J].建筑学报, 2010 (2) .

地域性建筑创作 篇10

关键词:地域文化视域下;动漫作品创作;现状与问题;研究分析

1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辽宁传统文化形态元素研究

1.1 辽宁地区文化概述

辽宁地区文化特质:作为东北三省之一,辽宁的文化是比较丰富的,特别是本身地域文化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由于区域的气候严寒恶劣,导致以往松辽平原的农闲期较长,而民众为了熬过漫长的冬天,也通过火盆、土炕进行聚集取暖,自发性开始演唱地方戏“二人转”、说故事、逗乐等等,这也是一种情绪抒发的有效方式。可以说这种文化也是由于长期严酷环境所致。对于辽宁而言,“二人转”可以说是一种代表特色,其中男戏子被称为“丑”,女戏子被称为“旦”,演戏要求三分“旦”配七分“丑”,“丑”角在戏中的作用是调和以及逗乐,逗乐的素材也来源于生活。而且文化特色还表现在语言方面,如语法、发音、语调以及用词都具有无形的穿透效应,疙瘩话、俏皮话、歇后语、练语等等都让辽宁的语言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独具一格。总而言之,辽宁地区文化结合了清文化、满族文化、关东文化等三类文化特征。例如,辽宁地区独具北方自然的景观特点,具备满族文化的穿着服装、饮食以及二人转、小品等文化艺术,同时还有清文化的一些特征,而对于动漫创作而言,则可以作为主要特征,同时保证地域的品牌性以及宣传效应。[1]

1.2 动漫产业在构成要素上展现辽宁地区文化元素

民间艺术的虚拟生存:对于目前的民俗艺术的艺术形态,已经渐渐深入到了各个媒体制作,特别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而且常常使用虚拟现实数字仿真、动作捕捉等技术,让民间艺术的流程进行真实录制以及仿真模拟,从而让濒临消逝的艺术,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存活下来,最后以特殊的文化形式展示给人们。就以辽宁地区的文化为例,作为东北三省之一,自然少不了普遍的东北文化元素。特别是在语言文化的运用方面,在动漫产业中还是有所建树的。对于我国传统动漫而言,主要文化包含中国文化,但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统一性却缺乏个性,而东北语言文化最多的动漫作品,即要属《熊出没》了,这部作品主要以独特的东北方言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特殊性,特别是其中较大的可塑性配合幽默元素,也提升了动漫中的表现力。例如,其中代表的形象,即光头强、熊大、熊二都具有强烈的东北特色,首先语言文化的表现,主要集中在“熊二”木讷的“东北腔”,“熊大,俺都快饿死了”、“熊大,这可咋整啊”、“他咋睡在俺们这儿啊”、“这是啥东西啊”等,让东北方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是服饰穿着表现,主要體现在“光头强”的人物造型方面。例如,“棉帽”、“猎枪”等形象,都让东北服饰文化清晰体现出来,而这也是一般东北人所具备的特征。另外,一些动漫作品的产生也是基于东北文化,如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最受瞩目的赵本山小品,其话里话外都带着浓浓的东北文化特征,而为了保证一系列经典作品得以保留,相关机构则将这些小品制作成动画形式,同时将小品本身想象事物也通过动漫具体表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1.3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动漫作品创作的创新及思考

(1)民间艺术的动漫化发展。对于东北文化而言,皮影戏也是其中一个独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虽然其发源地在陕西,但是近代在我国北方流行趋势比较明显,也是我国现代动画发展的前身。例如,“八零后”、“九零后”耳熟能详的皮影戏动画《猪八戒》吃西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其主要蕴含的是皮影戏文化,同时还具备窗花、剪纸等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其中唐僧师徒四人的言行,动作通过皮影戏这一特殊的文化得以丰富和生动起来,特别是猪八戒的形象,在吃瓜后踩瓜皮的一系列动作,都表现得活灵活现,也深得观众的喜爱。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动漫的发展离不开民俗艺术的代入,而民俗艺术保留的最好方法也是通过动漫进行传承,所以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2)民间艺术的数字游戏化发展。曾经有专家认为,网络游戏不属于艺术的范畴,如果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则会导致后者的公众形象遭到损坏,但是传统媒体下,传播方式往往是被动的,无论是观众还是宣传者都是被动地去接受这些,从而导致民间艺术文化的创新丢失,影响其有效发展,所以两者的矛盾属于传统思想与现实状况的矛盾。即便是这样,也即便是我国民间艺术与数字游戏相结合的成功案例缺乏,但是并不代表基于民间艺术的数字游戏无法发展。试想一下,民间艺术本身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如果将其转变成一款制作类游戏,玩家即可通过自身的“亲自动手”了解民间艺术的特征,也能掌握其中的乐趣,同时强化与其他玩家的沟通,也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更多的成就以及艺术趣味。此外,如果把民间艺术作为故事剧情带入游戏中,对于游戏风气的净化也是一股有效的助力,而两者互相辅助,共同发展,也让发展独具巨大的潜力,同时对于人文精神的宣传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3)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传播和数字互动。对于民间艺术而言,数字化的传播和互动也是为了发展的主要趋势。例如,其中的艺术、行为和表演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不断的发展,最终可以突破空间的间隔。而民间艺术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拉近了观众的审美距离。而且观众也能采用数字头盔及数字手套等媒介进行时空突破以及数字交互手段,而目前在世界已经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如巴西爱德华多·卡茨的网络装置作品《神鸟》及美国肯·戈尔伯格的作品《远程花园》等等。可以说,数字技术对于民间艺术的发展是特别重要的,其中技术的不断创新会让民间艺术不断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如目前舞蹈戏剧的动作捕捉以及绘画艺术的数字仿真就是典型的代表。

2 结语

对于人类而言,文化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虽然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这种独立性也让文化的发展得以有更多创新的可能。目前我国动漫产业正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而对于民间艺术而言,数字化也是一个有效的创新途径。所以结合数字化技术,对融入民间艺术的动漫产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教学课堂模式下一篇:iop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