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2024-05-26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精选九篇)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患者13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男38例, 女28例, 年龄6~85 (45.7±4.3) 岁, Braden压疮风险评分 (11.76±0.64) 分;观察组男36例, 女30例, 年龄5~87 (46.2±5.6) 岁, Braden压疮风险评分 (11.53±0.79) 分;排除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两组性别、年龄、Braden压疮风险评分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1)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定时更换被褥, 擦洗患者身体; (2) 对患者使用充气床垫, 间隔30min定时充气; (3) 遵照医嘱给予营养支持; (4) 调整ICU患者卧床姿势, 使侧卧与平躺交替; (5) 多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翻身, 减少局部摩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 (1) 评估患者压疮情况; (2) 分析原因; (3) 实施处理措施; (4) 护理工作相配合; (5) 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压疮严重程度以及发生时间。其中压疮严重程度分为:Ⅰ度:压疮症状累及表皮组织, 皮肤局部发红;Ⅱ度:压疮症状累及皮下组织, 皮肤出现塌陷、水疱或破损;Ⅲ度:压疮症状累及皮肤全层, 皮肤局部破损并出现陨石般坑状, 周围组织受损;Ⅳ度:压疮症状累及肌腱、骨骼或其他关节[3]。压疮发生率= (Ⅰ度+Ⅱ度+Ⅲ度+Ⅳ度)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压疮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压疮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 是ICU患者康复治疗和护理中的普遍性问题, 发病率高,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4,5], 发病原因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 压力因素:长期卧床的垂直压力、皮肤摩擦力以及剪力; (2) 营养状况:营养支持不足, 肌肉萎缩, 出现血液循环障碍; (3) 皮肤抵抗力降低:皮肤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 降低皮肤自身抵抗力[6]。集束化护理是一组护理干预措施的集结, 至少包括3个元素, 每个元素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够提高护理效果[7], 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 能够根据患者皮肤特点和具体病情, 制定有效护理策略, 对预防压疮发生和降低压疮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8], 护理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 (1) 评估患者压疮情况:跟踪记录ICU患者入院临床资料, 随时记录和评估患者压疮发生情况; (2) 分析原因:根据原有患者的压疮情况分析病因, 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相应处理对策; (3) 实施处理措施:帮助患者时常翻身, 保持动作轻柔有力, 减少患者皮肤摩擦;对患者实施常规皮肤护理, 定时擦洗, 避免患者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处理患者大小便, 必要时可用药保护;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 讲解压疮预防知识和长期卧床注意事项;做好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规范工作流程; (4) 护理工作相配合:加强病房巡视, 保证时间衔接;交流压疮预防方法和护理技巧;护理人员多与医生交流ICU患者的皮肤问题, 探讨最佳处理方案; (5) 效果评价:每隔3d观察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 评价疗效, 实时监控, 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患者病情的转变调整护理措施, 提高护理工作有效性[9,10]。本试验选取我院132例ICU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试验, 结果证明, 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 患者压疮发生率、严重程度均比较低, 压疮发生时间晚, 整体护理效果良好。

总而言之, 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 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延缓压疮发生时间, 护理效果好, 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洁琼, 郭成, 王学良, 等.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5) :36-37.

[2]朱文芳, 范湘鸿, 陈秋香, 等.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 44 (10) :915-916.

[3]宁月敏.循证护理在ICU患者压疮护理中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2, 3 (11) :203-204.

[4]单君, 朱建华, 顾艳红.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0) :889-890.

[5]张允, 陈建芬, 黄晔.集束干预策略防治ICU压疮高危患者Ⅰ、Ⅱ期压疮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32) :3883-3885.

[6]林雪英.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15) :35-36.

[7]时凤云.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压疮形成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8) :1710-1712.

[8]苏丽莹.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 2014, 35 (26) :5971.

[9]黄苑玲, 熊小玲, 马爱平, 等.集束干预策略在ICU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3, 12 (4) :28-31.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2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压疮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4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集束化组),2010年5月-2013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常规组),集束化护理预防方案包括,组建压疮管理小组、组织护士学习接受培训、压疮危险性评估及申报、实施压疮护理预防措施、严格交接班制度、动态监督检查、完善压疮质量考评。结果:集束化组危险压疮上报率为14.22%、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89%,均高于常规组的7.62%、94.52%;集束化组压疮发生率为0.89%、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22%,均低于常规组的3.57%、2.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集束化的护理方案,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提高预防压疮的有效性,降低急性脑卒中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集束化; 护理干预; 急性脑卒中; 压疮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3-009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33.044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压疮是局部组织因长期受压,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脑卒中患者是压疮的高危人群[1]。本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4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集束化组),男240例,女210例,年龄37~89岁,平均(64.34±12.31)岁,包括脑梗死370例、脑出血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2010年5月-2013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常规组),男218例,女202例,年龄39~93岁,平均(64.29±13.09)岁,包括脑梗死358例、脑出血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急性脑卒中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脑卒中原因构成、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脑卒中常规护理,集束化组实施下列集束化护理预防方案,(1)组建压疮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制定高危压疮管理流程、高危压疮告知书、高危压疮警示牌和监督检查压疮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2)组织护士学习接受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护理查房、网络检索、阅读杂志等形式组织科内护理学习,接受有关集束化护理干预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发生、预防及处理认识水平,对压疮的管理有科学态度;(3)压疮危险性评估及申报。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在进行入院评估的同时,采用Braden评分法[2],对患者发生压疮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来判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分值越小,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其中15~18分表明有轻度危险患者,应至少每周评估1次;13~14分为中度危险患者,应至少每3天评估1次;≤12分为高度危险患者,应每天评估1次;(4)实施压疮护理预防措施。减轻局部压力,间歇性解除压力[3];实施营养支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介绍压疮发生的原因,讲解预防压疮的意义、方法,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指导功能锻炼;(5)严格交接班制度。护士长每日早晚查房时带领全体护士常规查看易发生褥疮患者的皮肤,并提出指导意见,夜班护士交班也要亲自床旁交接,翻身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6)动态监督检查。护士长加强巡视和管理,对该策略执行的依从性进行动态评价,并按要求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压疮专科护理小组每周到科室检查申报对象的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依据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和改进;(7)完善压疮质量考评。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凡按要求进行评估、申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而发生的压疮不属于护理差错,不予追究责任,但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危险压疮上报率、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集束化组危险压疮上报率为14.22%、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89%,均高于常规组的7.62%、94.52%;集束化组压疮发生率为0.89%、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22%,均低于常规组的3.57%、2.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护理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压疮相关指标影响比较 例(%)

组别 危险压疮上报 压疮 护理满意 护理纠纷

集束化组(n=450)64(14.22)4(0.89)445(98.89)1(0.22)

常规组(n=420)32(7.62)15(3.57)397(94.52)9(2.14)

字2值 13.28 9.42 16.78 7.32

P值 <0.05 <0.05 <0.05 <0.05

讨论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3

关键词:压疮;集束化护理策略;ICU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26-01

ICU患者病情严重,长期处于被动体位,活动较少,极易发生压疮[1],不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损伤,而且还影响治疗效果,提高病死率?因此,针对ICU患者,医院需要提升护理质量,预防患者出现压疮现象?我院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81例患者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21-79歲,平均年龄为(58.34±5.61)岁;平均体重为(62.31±5.09)kg?研究组81例患者中,男51例,女30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为(57.69±5.82)岁;平均体重为(63.04±5.21)kg?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保持床单被罩的干净整洁?予以营养支持?协助患者翻身?定时更换患者衣物等?

研究组:对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策略?①压疮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实际情况?比如年龄?性别?病情?临床治疗等,对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从而为后期实施针对化临床护理提供参考?②分析压疮产生的原因?结合以往ICU发生压疮患者的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后期预防工作做好准备?③预防压疮的护理?在协助患者翻身时,护理人员动作轻柔,严禁粗暴对待,同时保持翻身频率适当,不能过频和过少;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对于存在严重水肿患者而言,需要用纱布替代棉签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结合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激素或抗生素;定期检查患者的全身皮肤,同时及时处理大小便,尽量避免患者皮肤处于潮湿状态?④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压疮的相关知识,比如形成原因?危害?预防和处理方法等,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⑤做好交接班工作?护理人员之间在交接班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确保每间隔15min经进行一次病房巡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1.3 评定标准[2]

①Ⅰ度:压疮已累及真皮与表皮层,局部发红,按之发红情况不变;②Ⅱ度:压疮累及皮下组织,局部发生水疱?破裂等情况;③Ⅲ度:压疮累及皮肤全层和肌层,局部呈陨石坑状;④Ⅳ度:压疮累及骨骼?关节和肌腱,周围组织可能发生窦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版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组对比采用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81例患者,15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8.52%;研究组81例患者,6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7.41%;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时间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时间显著迟于对照组,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2?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上升,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CU患者病情严重,且病情变化较快,护理人员面临着更大的护理挑战?因此,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需要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

集束化护理(Cluster based care)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中包含3-6个元素,且均可以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3-4]?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外逐渐普及集束化护理策略,但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5]?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策略?首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评估,了解并掌握每位患者的特点,后期给予针对化护理措施?其次,对以往ICU发生压疮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原因?接着?结合上述分析情况,做好压疮的预防护理工作,比如皮肤护理?翻身护理等?此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压疮的认识,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护士之间在交接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应的交接制度,比如检查患者病情?用药记录,核对患者信息等,然后再签字,并且确保24h有护理人员在岗?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压疮的总发生率(7.41%)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8.52%)(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此外,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且研究组压疮发生时间显著迟于对照组(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可以延迟压疮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中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守香.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295-296.

[2] 苏丽莹.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35(26):5971.

[3] 杜鑫.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生物技术世界,2013,20(04):67.

[4] 叶芸,潘利飞,陈新美,周宝灵.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4,16(06):689-690.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120例ICU患者,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32~7 2岁;住院原因:颅脑损伤3 1例(2 5.8%),腹部损伤29例(24.2%),呼吸衰竭27例(22.5%),心肌梗死、重症胰腺炎各13例(10.8%),严重消化道出血7例(5.8%)。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接近。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勤洗、勤换患者衣服,保持床单干净、整洁等。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具体如下:

1.2.1 加强对压疮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针对压疮的发生、发展、高危因素、如何预防等进行重点培训,并考核护士的压疮护理技巧[2]。科室不断探寻积极有效的压疮预防和治疗护理用具,如国内外先进的伤口敷料和皮肤保护膜等。同时,在床旁标明患者的使用种类,做好交接班。合理使用压疮评估量表(Braden量表),重点记录和观察高危人群,在患者进入ICU时开始评价。

1.2.2 缓解压力

ICU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皮肤组织持续受压等,进而引起缺血,如不能施加干预可能会导致溃烂等。因此,积极解除ICU患者长期受压情况,勤翻身并每日进行被动活动[3]。给予气垫床、透明敷贴等,将翻身情况准确写在特护记录单,以便交班时随时查阅。

1.2.3 强化营养供给

ICU患者多有贫血和营养不良,并伴有低蛋白血症等,导致皮肤组织免疫力降低,从而提高压疮发生率。因此,护士需加强患者的肠内营养供给[4],多摄入含蛋白质和红细胞的物质。

1.2.4 皮肤护理

对于有严重水肿的ICU患者,护士需加强皮肤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护理干预,防止患者皮肤出现糜烂、红肿现象。

1.2.5 减少潮湿

部分大小便失禁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潮湿、红肿,降低皮肤的防御能力[5],从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因此,护士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便后及时擦洗会阴部皮肤,也可喷护肤粉进行保护。皮肤潮湿极易受细菌感染,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立刻清洗,并更换衣物和床单。

1.2.6 减少摩擦力

床单出现褶皱或患者移动、翻身过程中受扯、拽等影响出现较大摩擦力,从而对患者皮肤外层产生一定的损伤,进而提高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6]。因此,保持患者病床清洁、平整,患者移动或翻身时,护士要施加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施加护理干预后发生压疮例数、压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由患者清醒后根据在ICU期间护士工作服务到位程度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 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表1)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表2)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45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5 8,P<0.0 1)。

3讨论

集束化护理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护理策略,主要源于循证护理,由评估、分析、处理、配合、评价等五方面展开,有效处理临床护理问题,进而改善ICU患者身心状况,使患者早期康复。该护理策略有以下优势:①可整体评估压疮高危患者,改变传统的盲目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更有针对性;②能对患者进行分析、处理和配合等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减少压疮的发生;③增加的护理评价措施能及时观察护理服务的有效性,便于更好地完善护理服务;④调整每项细节护理服务,使护士对压疮的重视程度增加,护理质量提升,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ICU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ICU患者压疮管理效果较好,可减少压疮,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策略,ICU患者,压疮管理

参考文献

[1]赵秀翠,纪闽霞.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3(7):25.

[2]李大一.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931.

[3]周玉华,宋娟娟,王九娟.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34.

[4]叶芸,潘利飞,陈新美,等.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4,34(6):689.

[5]李兰香,李绮慈,李杏崧,等.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542.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200例ICU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19例,女性81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3~81岁,平均年龄为(62.5±14.2)岁,其中,1例糖尿病高渗昏迷,2例哮喘持续状态,2例急性胰腺炎,3例多发伤,6例重症肌无力,8例消化道出血,15例颅脑损伤,17例心肺复苏,18例风湿性心脏病体术后外循环,20例感染性休克,20例脑血管意外,40例慢性肾功能障碍,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包括:加强营养支持;根据需要适当应用海绵气圈、翻身靠背和气垫床;在使用便盆或翻身过程中避免摩擦;定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保持床单被褥的干燥清洁;每2 h进行1次翻身,交替保持平卧和侧卧姿势。

实验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具体包括:(1)强化营养供给。对于合并有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症状的ICU重症患者,为了避免其皮肤抵抗能力降低而出现压疮症状,需要从其基本情况出发,加强肠内营养供给,如果肠内营养无法满足要求,可适当应用静脉阴阳,如有需要可遵医嘱进行白蛋白、血浆和红细胞注射,以改善全身营养供给状况,提高皮肤的抵抗能力,降低压疮发生率。(2)皮肤护理。为了完善患者的皮肤保护屏障,需要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措施。对于严重水肿的患者来说,要避免使用棉签局部按压穿刺或采血部位,可使用纱布代替,防止出现皮肤局部损伤现象。通过高举平台法固定各种护理器材,避免器材压迫局部皮肤。根据ICU患者的实际需要,适当应用激素或是抗生素类药物,避免感染会阴部皮肤,防止皮肤发生糜烂、渗液、红肿现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皮肤异常现象。(3)减少潮湿。大小便失禁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潮湿红肿,进而降低皮肤自身对于机械性摩擦的抵御能力,影响皮肤层角质的保护作用,并改变皮肤的酸碱度。此时,可在臀部等部位放置吸水能力较强的护理垫,患者大小便后及时擦洗会阴部皮肤,可外喷皮肤保护膜保护或外敷造口护肤粉[1]。(4)减少剪切力。剪切力的作用会导致皮肤深层组织发生相对位移,进而阻断局部组织的血液供给,加大皮肤垂直方向上的压力。患者可保持床头抬高30°的仰卧位,避免下滑,并保持屈腿体位,从而保证足跟部和骶尾部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剪切力和摩擦力,并适当加大床头抬高角度,以增强骶尾部的剪切力,其护理策略为“30°原则”,床尾抬高15°,床头抬高≤30°[2]。(5)减少摩擦力。上皮组织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其皮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会被摩擦掉,进而提高皮肤对于压疮的敏感性。床铺有渣屑或是皱褶不平,则其移动或是翻身过程中,受到扯、拽、拉、拖等动作的影响,会出现较大的摩擦力。其临床护理方法为保持病床清洁、平整,患者移动或是翻身时,首先将床尾放低,再将床头放低,翻身过程中,由两名护理人员站立在患者在卧向侧,先将近侧背部翻身枕移除,保持仰卧位,再同时拉住对侧抬人布,患者从仰卧位滚动式变为侧卧位,再由另1位护理人员站于对策,在患者背部垫翻身枕[3]。(6)解除压力。压疮的主要发生原因在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预防压疮的理想措施是局部皮肤组织长期压迫的解除,截至现在,解除患者局部皮肤压迫的最好方式仍然是定时翻身。肘部、肩胛骨、外踝、足跟、髂嵴、骶尾部、枕部等是ICU患者压疮发生率最高的部位,因而其护理策略应为:左侧-右侧-左侧的翻身顺序,避免仰卧位;每隔2 h翻身一次;侧卧<30°;适当应用防压疮气垫床[4]。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的压疮发生程度和持续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临床研究中,按照ICU患者自身情况和皮肤特征的不同,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集束化压疮预防性护理计划,主要涉及建立防压疮管理流程、皮肤护理、减少压疮形成的因素、压疮风险评估、完善护理用具和指引以及压疮护理知识培训等[5]。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压疮护理知识培训,有助于其充分掌握压疮的防治方法、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和影响机制等,从而更好地应对压疮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的压疮预防操作和护理指引操作[6]。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在ICU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相关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缩短压疮的持续时间,且二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有助于患者压疮发生率的降低,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7]。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200例ICU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压疮护理,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的压疮发生程度和持续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ICU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有助于其压疮发生率的降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策略,ICU患者,压疮管理

参考文献

[1]黄碧玲,兰慧兰,戴红霞,等.两种皮肤评估表格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120.

[2]郗君梅,田芸.三级质控动态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04,16(4):382-383.

[3]单君,朱建华,顾艳红.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0.

[4]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5]刘慧玲,蒋红云,邹爱萍,等.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4):57-59.

[6]马振芝.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668-2669.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ICU科室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 其中男性患者80例, 女性患者70例, 患者年龄24~82岁, 平均年龄 (65.5±10.3) 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 心肺复苏10例, 风湿性心脏病体术后外循环15例, 重症肌无力8例, 脑血管意外30例, 慢性肾功能障碍20例, 哮喘持续状态17例, 急性胰腺炎6例, 糖尿病高深昏迷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75) 和干预组 (n=75) ,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疾病类型、年龄、性别) 等进行比较, 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具体包括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翻身靠背、气垫床以及海绵气圈等;护理人员要定时帮助患者更换干净的衣服;患者使用的床单被褥等必须保证干燥、卫生和清洁;间隔2 h帮助患者翻身1次, 翻身或应用便盆时要尽量小心产生摩擦;侧卧姿势和平卧姿势要交替进行。

1.2.2 干预组护理方法:

干预组给予集束化护理,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增强营养支持和供给:针对同时带有贫血症状和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而言, 为防止其皮肤抵抗力不断下降而导致压疮形成现象, 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 做好肠内营养供给和支持工作, 若患者肠内营养若没有符合标准要求, 可遵照医嘱给予适量的静脉营养支持, 如注射白蛋白或血浆、红细胞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或增强全身营养情况, 增强皮肤的抵御能力, 控制压疮发生。 (2) 皮肤优质护理:做好皮肤护理管理, 可有效增强患者皮肤保护屏障的能力, 对水肿比较严重的患者, 不可对采血部位或者穿刺部位使用棉签按压, 可采用纱布替代, 以免发生皮肤局部受损的情况。固定各种治疗器械时可采用高举平台的方法, 以免器材对皮肤造成压迫出现压疮。护理人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 以免会阴部皮肤发生感染, 进而造成皮肤渗液、糜烂、红肿等情况, 同时, 对患者皮肤情况护理人员要进行仔细观察,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皮肤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患者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 就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潮湿的现象, 从而导致皮肤抵抗机械性摩擦的能力不断下降, 无法有效发挥皮肤角质层的保护能力, 也会使皮肤的酸碱度发生改变, 这种情况下, 护理人员可在患者臀部放置吸水能力较强的保护垫, 在患者结束大小便之后要及时对其会阴部皮肤进行擦拭, 可通过外喷皮肤保护膜或者外敷造口护肤粉等形式增强保护。 (3) 对剪切力和摩擦力进行控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 皮肤深层组织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移位的现象, 对局部组织的血液供给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从而使皮肤垂直方向上的压力逐渐加大。护理人员可通过将床头调高30°仰卧位的方式加以控制, 以免发生下滑情况, 指导患者保持屈腿体位, 确保足跟部和骶尾部都存在均匀的摩擦力和剪切例, 同时将床头适当抬高, 使骶尾部的剪切力有所增强, 保持床头抬高在30°之内、床尾抬高15°的原则。摩擦力会影响上皮组织, 进而导致皮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消失, 增强皮肤对压疮的敏感程度。床铺褶皱或者存在渣屑以及患者移动或翻身、拽、拉等动作都会增加摩擦力。护理人员必须保持患者床铺卫生清洁, 移动或帮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轻柔的动作, 翻身时需要两名护理人员共同进行,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避免体位不适出现压疮。 (4) 帮助患者解除压力的影响:在压力等因素作用下, 患者会出现压疮。所以, 预防压疮的关键所在是缓解局部皮肤长期承受的压力, 定时翻身是临床ICU科室应用的最科学合理的方法。外踝、骶尾部、肩胛骨、肘部以及足跟等是患者压疮高发部位, 翻身护理时应遵循左侧-右侧-左侧的顺序, 禁止仰卧位, 间隔2 h翻身1次, 仰卧位时要保证<30°, 必要时可给予防压疮气垫床。

1.3 压疮具体分期标准。

Ⅰ期:即淤血洪润期, 表皮和真品都存在压疮, 局部皮肤发红, 按压之后未见变色。Ⅱ期:即炎性浸润期, 皮下组织开始出现压疮, 局部组织开始出现破损、水疱或者塌陷。Ⅲ期:即浅度溃烂期, 皮肤全层、肌层出现压疮, 局部皮肤呈现与火山口样比较相似的改变。Ⅳ期:即坏死溃疡期, 骨头及关节结构都出现了压疮, 周围组织破坏严重, 存在窦道危险。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计量资料采用 (±s) 加以表示, 将其组间比较给予t检验, 选择百分率 (%) 表示计数资料, 将其组间比较给予χ2检验, 若结果显示P<0.05, 则充分表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压疮发生率4.0% (3/75) , 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24.0% (18/75) , 差异显著 (P<0.05) ;对照组Ⅰ期14例 (18.7%) 、Ⅱ期10例 (13.3%) , Ⅲ期7例 (9.3%) 、Ⅳ期3例 (4.0%) , 干预组未见Ⅳ期患者, Ⅰ期5例 (6.7%) 、Ⅱ期2例 (2.7%) , Ⅲ期1例 (1.3%) 对照组压疮严重程度明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其压疮持续时间 (8.14±1.21) d明显长于干预组 (3.06±1.11) d,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压疮是ICU病房比较常见和多发的并发症, 如何做好压疮护理是ICU科室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3]。随着医学科技和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 集束化护理策略为解决ICU压疮带来了福音, 也拓展了一条预防压疮的全新途径。ICU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压疮, 主要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在剪切力和摩擦力的长期作用下, 造成皮肤或肌肉、皮下组织损伤的情况, 其中骨隆位置压疮的发生率最高。出现压疮不仅会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 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 延迟治愈时间, 提高致残或病死率[4]。集束化护理策略通过对ICU患者进行各方面细节上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压疮发生率。正确运用集束化护理策略, 可将护理质量观念更好的融合到临床护理之中, 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其在ICU科室之中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肯定[5]。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 干预组压疮发生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 差异显著 (P<0.05) ;对照组压疮严重程度明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其压疮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干预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 缓解压疮严重程度, 缩减压疮出现时间, 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ICU科室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75, 给予基础护理) 和干预组 (n=75, 给予集束化护理) , 对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压疮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压疮发生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 差异显著 (P<0.05) ;对照组压疮严重程度明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其压疮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干预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 缓解压疮严重程度, 缩减压疮出现时间, 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压疮管理,集束化护理策略,ICU患者

参考文献

[1]苏丽莹.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 2014, 35 (26) :5971-5971.

[2]邓水云.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5, 20 (3) :396-397.

[3]杨守香.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1) :295-296.

[4]黄燕, 池韵清.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探析[J].当代医学, 2015, 21 (7) :101-102.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7

关键词:老年,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价值

老年患者皮肤干燥较薄、敏感性不足、弹性较差,并且患者受到机体营养状况不良、皮肤受潮、体位受限以及病情严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很容易出现压疮,难以治愈。一旦出现压疮,将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也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问题。集束化护理管理是集合一系列询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应对临床疾患的各种问题,可明显提高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及患者的预后效果。现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78例老年压疮患者,进一步探析集束化护理管理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价值,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78例老年压疮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研究组39例患者中,2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60~88岁,平均年龄(71.17±6.06)岁。对照组39例患者中,22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62~89岁,平均年龄(72.82±6.5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经统计学处理,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可比性特别显著。

1.2方法。对照组:39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及时去除病因、加强皮肤护理、提高皮肤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给、积极健康教育等内容。研究组:3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集束化护理管理。(1)通过讲座,培训责任护理人员掌握老年患者压疮护理的专业知识、集束化护理、皮肤护理的最新进展,利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充分了解其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等情况。(2)指导并实施有关压疮造口换药、评估,建立完善可行的压疮资料管理系统,根据个案的护理动态记录单,做好细节记录备案。(3)通过Waterlow压疮评估量表对老年患者的压疮情况予以准确评估[2]。每次护理交接班时注意观察期皮肤状况,同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填写压疮登记表。(4)配合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用药以及护理方案,按医嘱执行。判断患者压疮的分期,根据压疮部位的渗出液、潜行、大小等情况,及时评估治疗的护理效果。对于Ⅲ期或以上压疮患者,应由造口师进行换药。(5)整理建立集束化护理管理的系统库,归纳患者的护理资料、压疮处照片,以利于日后类比辨异同,及时改进护理措施。

1.3效果评价。治愈:压疮处的创伤已彻底消失,创面没有分泌物产生,完全愈合,并且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未出现感染,皮肤没有痛感,没有新的压疮面产生。有效:压疮处创面有所控制,长宽深均减小,创面渗出液体降低,并且有肉芽组织渐渐生长,未出现感染,皮肤没有痛感,没有新的压疮面形成。无效:压疮处创面没有好转迹象,并且有新的压疮产生,原压疮面增大。

1.4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39例患者,治愈2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约为94.87%(37/39),对照组39例患者,治愈19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92%(30/39)。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压疮是因为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持续缺血、缺氧状态,加之营养不良,导致皮肤软组织出现糜烂或坏死。及时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对老年患者的压疮具有良好的治愈作用,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压疮的发生率是临床评价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老年患者因为自身的特殊性,皮肤表皮再生能力逐渐退化,康复时间相对较长,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科学的工作思路。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压疮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是基于传统护理服务的一种更为细致的工作模式。将询证护理理念与临床紧密联系起来,对高危患者采取有意识性的预防,给予一对一的疗护管理,建立压疮护理管理系统库,并及时整改疗护方案,动态监控临床效果,收集病案信息及临床反馈意见,整理愈后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实现高度有效的疗护效果。由本次试验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与黄燕等人得出了相似的结论[3,4]。总之,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压疮护理中,有助于压疮的愈合,促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叶芸,潘利飞,陈新美,等.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4,34(6):689-690.

[2]师惠娟.降低难免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213-214.

[3]黄燕,池韵清.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探析[J].当代医学,2015,21(7):378-379.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一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压疮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的为65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为年龄(74.98±4.24)岁;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的为64岁,最大的为76岁,平均为年龄(75.01±4.1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每隔2h给患者翻身,并且给患者翻身时动作轻柔,对床褥进行及时更换;清洁以及治疗患者的皮肤,坏死的部分采取手术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利用温水来给患者擦身,并对其受压的部分进行按摩;引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其充分得营养;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压疮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对该疾病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增加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实验组: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具体包括以下方面:①提高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的护理水平提高,对集束化护理模式进行学习与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护理质量,培训方式多样,可采取知识讲座、以老带新等方式来进行。②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方案。③心理护理。由于老年压疮患者受其疾病折磨,很容易产生焦躁以及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这样对患者睡眠以及饮食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负面情绪及时疏导,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其治疗配合度,进而使治疗效果得以提高。④营养护理。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据此再制定相应的营养计划。此外,以患者的生理需求为参考依据,制定出与患者个性情况相符的营养成分表,并利用胃肠营养泵对患者进行治疗,输注时采用温控器,并使其保持37℃-4℃的温度,这样可对固定时间内营养液的量加以控制,并缓慢、匀速输注,从而保证患者舒适度[2]。⑤健康知识教育。通过知识讲座或者宣传栏等形式,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压疮的产生、发展、预防以及治疗相关知识,并且叮嘱患者经常为患者翻身,使患疮部位受压程度减轻,引导患者做好各种防治措施,并积极预防其并发症。⑥利用Waterlow压疮评估表准确评估以及记录患者的压疮情况,比如压疮的面积、颜色、分泌物的量等等。针对特殊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进口的痊愈妥敷料对体瘦患者骨凸处皮肤进行保护;提高水肿老年患者的四肢等等。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治愈:压疮部位无显著创伤,无分泌物,皮肤无疼痛感,无新的压疮产生;有效:压疮部位创伤有一定的缓解,分泌物减少,皮肤疼痛感得到缓解,无新的压疮产生;无效:压疮部位创伤无改变,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新的压疮产生。此外,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并使t值带入到计量的资料中,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情况

对照组治愈17例(34.00%),有效21例(42.00%),无效12例(24.00%),总有效率为76.00%;实验组治愈23例(46.00%),有效25例(50.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满意25例(50%),一般满意17例(34%),不满意8例(16%),总满意度为84%;实验组满意43例(86%),一般满意6例(12%),不满意1例(2%),总满意度为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6%),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84%),由此得知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萌萌,梁陶媛,何培等.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3):300—300,302.

ICU压疮集束化护理管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2 月-2014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360 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患者身上至少存在1 根导管, 如导尿管、引流管、胃管或者静脉留置针等; (2) 患者入住ICU的时间超过1 d。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 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主要疾病、插管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前, 指定专业人士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对ICU的全体护理人员采取统一措施及标准要求。将导管拔脱的相关危险因素设为评估表中的项目, 通过制定风险评估表全面评估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度, 对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包括入室前访视、床头悬挂“防脱管等级”标志、妥善固定导管、合适体位、适当约束、合理使用镇静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加强巡视及查房、观察药物副作用、告知患者及家属管道留置的必要性及用途、心理护理等。具体表现在: (1) 由于不同ICU患者关于非计划性拔管存在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 当班的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舒适程度、意识状态、年龄、配合程度、导管数目以及可能存在的高危拔管时段进行有效的评估。特别是对于中夜班的护士而言, 应该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拔管风险具备预见性, 做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准备。 (2) 由于ICU患者均随身伴有较多的导管, 严重的病情加之较差的身体舒适度, 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配合。为此, 当患者处于清楚意识状态时, 当班护士需要做好相应的解释沟通, 应向患者介绍清楚关于每根导管的作用、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非计划拔管会带来的后果, 力争取得患者的配合, 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请求家属的协助。而针对意识状态不清晰的患者, 不但要做好约束护理工作, 还需要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 进行沟通, 向家属讲解约束的重要性、方法、患者的配合程度、危险因素以及当前存在的管道防护困难等, 尽可能得到家属的理解, 一旦有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 由于已经事先告知了家属, 便能使其理解ICU中存在的护理难题, 对护理工作给予谅解。 (3) 在管道安全护理工作中除了责任心, 还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撑, 为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使其具备预见性的护理意识。 (4) 虽然ICU患者的护理均属于特级, 但护士责任心的差异在巡视与防护的环节中也导致了不同的执行力。为此有必要加大惩罚与教育力度, 进而引导护士思想觉悟性的提高, 令护士意识到重视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5) 在利用改良技术对患者的导管进行固定时, 还应当考虑固定后是否有利于患者翻身、坐起等活动, 为此需要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 (6) 对患者的约束, 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调整, 保持合理有效的约束, 避免过度约束。由于ICU患者的意识处于模糊的状态, 难以联想到躁动患者在挣脱和自解约束带的能力, 虽然对过度约束进行了排除, 但还是需要勤检查、勤巡视、勤调整来保证有效的约束。 (7) 非计划性拔管一般的发生时段在中夜班或者人力缺乏时, 为此护士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与护士的护理能力水平, 做出合理的调班, 保持护士的性格、资历以及互助程度上的合理搭配。在交接班中, 护士长需向低年资护理人员说明本班的重点防范对象、事项以及解决途径, 必要时增加人力。 (8) 在经过所有宣教、约束之后, 若患者依然处于躁动状态, 则需要采取镇静措施, 但要避免过度镇静, 仅仅使患者保持安静, 达到服从指令、易于唤醒的目的即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对所有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记录, 出现1 次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算作1 例, 统计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例数。对非计划性拔管而导致的并发症或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包括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4 个等级。采用百分制, 对两组患者中的护士进行自我评价, 包括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 分数越高说明护士自我评价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 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 进行, 当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并发症和死亡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自行拔管3例, 意外脱落1例, 其中1例出现并发症, 无患者死亡, 非计划性拔管率2.22%;对照组自行拔管7例, 意外脱落5例, 其中7例出现并发症, 并且4例死亡, 非计划性拔管率6.67%。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患者满意96例, 较满意61例, 较不满意18例, 不满意5例, 满意度97.22%;对照组满意49例, 较满意76例, 较不满意34例, 不满意21例, 满意度88.33%。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的护士自我评价观察组的护士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评分为 (96.25±3.8) 分, 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评分 (95.86±3.6) 分;对照组分别为 (87.26±2.50) 分、 (88.35±2.90) 分。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非计划性拔管是当前ICU治疗中护士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ICU的医疗护理存在严重的威胁。近几年来有关文献报道, 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3%[3]。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后, 在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会有所延长, 加大拔管和再置管的难度, 对局部造成再次损伤, 增加患者痛苦, 加大感染的可能性, 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4]。针对这种情况, 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比如实施“根因分析法”来对此事件进行防范, 以及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5]。本研究针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采取了集束化护理措施, 在防范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大部分出现自行拔管的患者属于高龄阶段。由于老年人情绪相对容易变化、性格较为固执, 且对于置管缺乏适应, 再加之侵入性置管会给老年患者的心灵以及躯体带来创伤性的打击, 容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6]。ICU患者也可能会由于意识障碍, 在烦躁不安的情况下出现四肢或者躯干的过度活动而造成无意识性拔管。患者夜间中枢神经敏感性降低, 容易发生神志恍惚, 进而导致拔管行为出现。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患者的身体遭受约束之后容易出现身心疲惫, 易怒、气恼的情绪容易爆发, 患者的行为会失去理智, 使ICU患者的躁动增加进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出现[7,8]。导管本身会对非计划性拔管有一定的影响, 患者会因各类插管的束缚出现不适, 比如气管插管者会出现咽痛、鼻、口的不适应, 感觉有异物或者堵塞的存在;留置尿管会使患者出现尿痛、尿急的不适应感;胃管容易出现咽部恶心、肿痛[9,10]。相关研究者发现, 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合理化排班制, 加强了在巡视过程中的防护, 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约束, 降低了患者自行拔管的概率, 进而也会对患者由于非计划性拔管而导致并发症与死亡率有所降低[11,12]。本次研究也发现, 在对患者的约束中, 依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调整, 保持合理有效的约束, 避免过度约束, 可明显降低自行拔管的几率, 最终只有1 例患者有并发症的出现。这也可能是因为集束化护理措施实施之后, 安全教育和防范方面也随之加强, 同时护士长针对患者的病情与护士的护理能力水平, 进行了合理的排班, 保持护士的性格、资历以及互助程度上的合理搭配。在交接班中, 护士长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就本班的重点防范对象和注意事项以及解决途径进行解释说明, 在必要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定的人力。在此过程中, 当发现患者有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 也能够相应的及时采取措施, 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死亡率。

非计划性拔管也可能是滑落所致, 经口气管、胃管的固定胶布或者固定贴, 容易因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和汗液的污染失去黏性, 进而不能较好的固定;也可能由于气管插管充气不足、气囊漏气、在放气时出现因外力作用而导致的脱落。一些深静脉置管的敷料或者缝线脱落后, 若未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重新固定, 也易致管的脱落[13,14]。本次研究发现, 在集束化护理过程中, 利用改良技术对患者的导管进行固定后, 出现意外脱落的患者仅为1 例。

相关研究显示, 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经验以及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视度都会对该事件产生影响[15]。为提高ICU护士在防范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主动性, 在实施集束化护理过程中, 本院对护士开展了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制定出了规范性的技术培训方案。本研究表明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责任心, 尽可能控制了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 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 将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至最低限度,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均有显著提高。

上一篇:张爱玲自译下一篇:化学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