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人康复护理

2024-08-12

尘肺病人康复护理(精选八篇)

尘肺病人康复护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4~69岁,平均(51.6±7.7)岁。符合国家尘肺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尘肺Ⅱ期37例,Ⅲ期13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肺组织损伤。

1.2 临床症状

50例尘肺患者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其中,呼吸困难21例,咳嗽41例,咳嗽42例。

1.3 方法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于50例尘肺患者采取疗养康复与护理干预措施。

1.3.1 疗养方法

1.3.1. 1 氧疗和理疗

均经鼻导管吸氧,吸入速度1-2 L/min。配合电脑音频、超短波等疗法,并根据患者多发病、常见病进行对症治疗。

1.3.1. 2 其他疗养方法

海滨空气湿润、负氧离子丰富、自然景观怡人,在其中疗养利于患者心理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并调整患者饮食结构,给予足够、合理的膳食,补充营养,指导患者少量多餐,多进食高维生素微量元素、高纤维、高蛋白及易消化的饮食,如新鲜水果蔬菜、豆浆、牛奶、鸡蛋、鱼肉等,以抵抗疾病消耗。

1.3.2 护理措施

1.3.2. 1 心理护理

指导尘肺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减压,缓解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性。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不良情绪,进行心理干预[2]:(1)部分患者知道尘肺是一种不可能彻底治愈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往往因此存在悲伤、恐惧、抑郁及沮丧感等不良情绪。而此类不良情绪经常会影响患者生理状态,降低其免疫力,影响疾病治疗。因此,从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不断地向患者耐心说明住院环境,并介绍认识主管医生、护士等,以消除心理隔阂,增进护患关系,为患者配合治疗打好基础。(2)尘肺患者一般安排在附带健身广场的园林式休闲区,此类环境宽松舒适,适合其治疗修养。病区内尽量配备电视、阳光室、棋牌桌等消遣娱乐设施,为病友之间的交流切磋提供平台。(3)护理人员应善于倾听患者主诉,观察并顺应每个患者的个性,发现并尽量满足心理需求,促使其端正对疾病的态度,帮助其树立起生活信心并配合治疗。

1.3.2. 2 呼吸康复锻炼

依据患者呼吸耐受力的具体测试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并运用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法教授相关知识。可指导患者在可承受的呼吸耐受范围内连续步行或慢跑,逐渐增加运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缩唇、腹式呼吸可锻炼鼻吸气,方法为上腹鼓出,呼气时相应地回缩上腹部,而缩唇可使气体经双唇间缓慢逸出,吸气呼气时长之比为1:2。

1.3.2. 3 呼吸操训练

在缩唇、腹式呼吸基础上行呼吸操训练,嘴呼气,鼻吸气,10~15次/min为宜。呼吸操训练具体步骤为:(1)先深呼吸;(2)使用肺功能锻炼器;(3)缩唇、腹式呼吸,7~8次/min,可交替或结合锻炼。

2 结果

康复疗养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及肺功能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是尘肺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呼吸困难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最高[3]。积极的康复疗养及护理干预可调动患者治疗主动性,帮助其参与到自我健康决策及护理中来,促进其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康复,缓解上述临床症状[4]。通过对本组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发现,康复疗养及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治疗信心及机体抵抗力,尘肺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情况及肺功能情况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疗养及护理干预在尘肺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尘肺患者进行康复疗养,并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以肺功能、呼吸系统症状情况为指标,考察疗养及护理前后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经疗养及护理后,尘肺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情况及肺功能情况显著改善,尘肺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康复疗养及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心态,正确对待疾病,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尘肺,康复疗养,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高明杰,高明静.经纤支镜行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8,21(3):216.

[2]申琳,李继英,魏桂霞.尘肺咳痰困难病人实施综合排痰措施的效果评价.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8,34(1):35.

[3]申琳,李继英.煤工尘肺患者咯痰困难实施综合排痰措施的效果观察.中国职业医学,2007,34(4):308—309.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康复中的心理护理 篇2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4年12月~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81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40岁。

2 急性期的护理措施

2.1 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要求头1~3周绝对卧床休息,大小便在床上完成,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得知自己患了心肌梗塞,特别是有一定文化水平者,对疾病了解一些,但又不全了解。因此产生焦虑不安情绪。对这样的病人,我们主动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当病人提出问题时给予清楚的解释,并解释医疗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如:须限制盐的摄入,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卧床休息对心脏功能恢复的意义。使病人能够正确理解认识和对待疾病,正确理解护理要求,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有些病人不适应监护室环境,对室内监护设备及一些抢救仪器感到紧张及恐惧。另一方面由于频繁的治疗,观察及护理,造成紧张的快节奏气氛。对既没有亲属陪伴又没有亲友探望,遇到的全是陌生面孔感到伤心和孤独病人。认为只有临死的病人才被送进监护室,从而产生种种疑虑。这时我们要通过语言、行为等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给病人以积极的疏导与暗示,多关心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给予情感支持,让病人感到温暖和安慰。帮助他们熟悉环境,调整病人与环境的关系,改善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失控。护士在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准、快,态度可亲、乐观、庄重、镇定,绝不能由于自己的负性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情绪,为解除病人的种种疑虑,医务人员要正确运用保护性医疗制度外,也应根据个体心理差异,选择性的告诉一些信息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3 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87-01

[摘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对促进康复期精神病人走向康复,回归社会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2008年1月-7月期间127例康复期女病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心理护理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康复;精神病;心理护理

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随着精神症状的消失,病情好转,自知力恢复,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思想也随着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抽样调查了2008年1月-7月住院的127例康复期女病人,发现有115例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占调查人数的90.55%。年龄在16岁-60岁之间,其中职员41例,农民29例,单位管理人员15例,学生10例,无业人员8例,单位内退人员12例。诊断:精神分裂症45例,躁狂症25例,抑郁症23例,反应性精神病72例。这些病人常表现自我概念混乱,感知、思维等方面并未完全恢复正常状态,甚至有自杀意念。这些心理状态对巩固疗效可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所以认真观察和仔细分析康复期病人的一言一行,对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稳定的走向康复、减少复发,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患者各种心理状态的分析

1.1环境改变性焦虑:多发生于恢复了自知力的病人,她们首先会感觉对医院环境不适应,特别是性格内向的病人,更觉得没有亲人、朋友、同事的陪伴,感觉焦虑、孤独和寂寞,医院特殊的设备、结构、治疗、护理及各种检查,使病人失去了自主与控制的权力,也造成了病人的负性心理,而且目前精神病医院条件有限及封闭式管理,病人有时不分病情轻重的住在同一个病房,加重了恢复期病人心理压抑和烦闷。对一些疾病发作期病人的兴奋、伤人、毁物等行为,格外感到緊张、巩惧,产生不安全感,因此焦虑不安,迫切要求出院,以脱离陌生的环境,恢复往日的生活。

1.2被遗弃心理:部分病人因疾病反复发作,出现生活懒散,不讲卫生,自我照顾能力降低,严重的有自伤、伤人、毁物等危害家庭和社会的行为,常常使家庭和单位反感、讨厌、害怕而被送进医院后撒手不管,长期不为探视,致使病人产生思亲之情,整日期待着能和家人及友人团聚,可是期待成了失望,因此使病人产生了家人、朋友和社会遗弃的心理。

1.3自我价值失落感:由于世俗及偏见等原因,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缺乏,对疾病的相关因素不了解,精神病人得不到家人及社会的支持与同情,导致许多精神病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甚至遭到歧视,受到讥笑和虐待。病人出院后不安排工作或不能调换工种,导致病人生活遭遇困难、挫折和干扰,使病人自感前途渺茫,对日后的生活缺乏信心,临床上有的病人表现出忧郁,情绪低落,拒绝检查和治疗,拒绝进食,甚至伺机自杀等。有的表现出仇恨、敌视周围的人群,对社会的不满做出一些如毁物、伤人、谩骂,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4内疚感:有的病人认为因为自己多次反复住院,造成家庭和国家的经济损失。自己不能为家庭减轻负担,不能照顾家庭及子女,更谈不上为国家创造财富,原来的社会角色中断,产生了自我认同的迷失,病人往往了出现自责自罪、自伤,甚至自杀行为。

2心理护理

根据以上不同的心理状态,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

2.1坚持精神支持疗法,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促进病人对环境的适应,改善医院工作人员的服务质理和服务态度,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及医护人员建立友谊和良好的医患关系,随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修养环境,实行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管理,为患者提供宽松的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空间,减轻并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2.2对有被遗弃心理的病人,要给予充分支持与关心,体谅和安慰患者。利用信件、电话帮助病人与亲人或单位取得联系。另外要对家属或单位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宣传精神疾病的科普知识,使家人与单位对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争取得到社会、家庭对病人的支持和同情,使病人的同事、朋友、亲人能在节假日按时探访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被遗弃的心理,使病人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早日回归社会生活,恢复自我角色具有积极的作用。

2.3对有自我价值失落感的病人,应详细了解和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轻松有趣的活动,促进和保持患者的工作能力和健康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患者内心的痛苦体验,培养生活乐趣,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使其重视内在力量,;加强自信心,重新认识人生价值,消除病人的轻生念头,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4在病人角色与社会角色发生心理冲突时,应让病人充分认识和正确对待疾病,懂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积极参与治疗,安心于病人角色,暂时不宜过多的考虑社会义务、家庭责任、学习工作等问题,让病人从社会角色与病人角色相矛盾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同时应积极进行患者的心理社会技能训练,如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还应让患者进行健身活动,减少因为住院时间较长缺乏活动或者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等因素所导致的躯体机能和抵抗疾病能力下降。

护理干预对煤工尘肺患者康复的影响 篇4

1 对象

选择2005年3月—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148例煤工尘肺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57~79岁, 接尘史14~32 a, 其中Ⅰ期煤工尘肺51例 (34.45%) , Ⅱ期煤工尘肺82例 (55.41%) , Ⅲ期煤工尘肺15例 (10.14%) 。其诊断和分期符合GBZ 70-2002《尘肺X线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4例, 2组病人在尘肺期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2 护理干预

2.1 健康宣教

煤工尘肺患者大都为文盲或小学文化者, 对疾病认识缺乏, 或局限在某一方面。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配合医生的治疗, 让病人深刻理解医疗护理的必要性, 并及时进行教育后的效果评价, 纠正错误的认知, 使之得到良好的治疗。

2.2 心理干预

如亲人一般的护患关系, 能让病人全身心地相信我们是心理干预的基础, 充分尊重、理解、信任患者, 耐心地倾听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消除负性心理和不良情感, 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给他们提供表达不良情绪的机会, 以正性情绪去克服负性情绪, 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他们战胜疾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3 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

煤工尘肺患者由于其独特的病理基础, 肺功能较差, 且易于感染。适当加强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对患者有备无患, 减少了患者感染率, 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 改善了他们的生存质量。

运动训练方法:主要进行耐力训练, 在患者能承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 可进行间歇运动训练, 通常运动和休息时间比为1 ∶1。

呼吸训练方法:做呼吸操。具体操作方法为:①缩唇呼吸:教会患者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 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 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 ∶2或1 ∶3[1]。②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或坐位, 一手放于腹部, 一手放于胸部, 吸气时尽力挺腹, 胸部不动, 呼气时腹部内陷, 尽力呼出。每分钟呼吸7~8次, 每次10~20 min, 每日2次。

3 结果与讨论

对实验组、对照组患者3年期间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感染和急慢性喘憋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好转, 见表1。

煤工尘肺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 使患者肺间质纤维化加上尘性结节, 胸膜肥厚、粘连且各级支气管阻塞, 均使肺功能下降, 另外煤工尘肺患者均为老年, 免疫力低下, 易于感染, 使患者临床喘憋症状严重, 即使在稳定期患者劳累或气压低时亦多出现呼吸困难。由于尘肺患者呼吸困难, 肺功能低下, 心理因素、睡眠质量差导致患者常易出现疲劳, 近年来, 肺康复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复治的重要组成部分[2], 运动训练和呼吸操是肺康复的核心, 煤工尘肺患者亦作为COPD的一个疾病, 加强护理干预和训练必将成为尘肺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运动训练能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 增强耐受性, 减少了患者的感染率, 对尘肺的进展起一定的延缓作用。通过呼吸操能使病人在现有疾病肺功能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改善;进行呼吸操训练, 可减少呼吸频率, 延长吸气和呼气时间, 增大膈肌的运动幅度, 从而增加了咳嗽力度, 同时使肺流量和最大通气量加大, 二氧化碳排出增加, 残气量减少, 提高了呼吸肌供氧。

护理干预是在全面对尘肺患者病情了解的情况下, 进行的一系列对患者进行有关的健康知识普及和自我训练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护理形式。它不再拘泥于护理治疗, 而是从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自我训练等方面全面改善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他们的复治满意度, 减轻临床症状, 提高他们的生存寿命, 相信必将对煤工尘肺患者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曲维香.标准护理计划.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79-80.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康复及护理 篇5

关键词:恶性肿瘤康复护理心理治疗疼痛控制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2-02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成功和广泛临床应用,使得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效率不断提高,不少过去认为不可治的恶性肿瘤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如应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以及应用各种生物治疗手段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肿瘤的5年存活率不断提高。尽管如此,由于总的肿瘤发病率上升、治愈率不高,肿瘤治疗进步带来的患者带瘤生存期延长,对于疾病已处于晚期的肿瘤患者,如何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并解决病人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肿瘤康复和护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1肿瘤康复与护理的目的

肿瘤康复与护理主要针对那些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早期认识和准确地评估,预防和缓解这些痛,全面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其目标包括使患者的功能达到或基本达到疾病前水平;去除或减轻晚期患者的并发症,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庭得到最大安慰,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2心理治疗在肿瘤康复与护理中的作用

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种医疗干预,需要长期、反复住院治疗,患者对包括躯体、情感、社会和认知功能4个方面存在着负面理解,而且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是肿瘤进展的催化剂,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1,因而支持性心理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两种,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医护人员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心理需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和要求,帮助和指导病人分析他所面临的问题,与其讨论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以达到一种宣泄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和病人的接触,如衣着、眼神、姿势、手势和表情等,传递正面信息,逐渐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和忧虑情绪,增强其生活的勇气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治疗中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培养其良好的情绪状态,通过主动与患者之间的交谈,了解他们的烦恼、忧伤、痛苦,充分理解患者;同时让患者了解目前正在进行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治疗是具有针对性的,而且是积极有效的。通过支持、解释、说明、理解和同情来改变患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达到减轻痛苦、缓解负面情绪的目的,以利于肿瘤的康复。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鼓励患者主动地与人沟通,派遣烦恼,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自然地融入社会,并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重新找到生命的价值,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使消极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心理状态。

3肿瘤康复与护理中得疼痛控制

疼痛是晚期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失眠、全身情況恶化或严重干扰肿瘤治疗的实施2。因此,解决疼痛问题是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护士要认真评估并准确肌力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发展规律、可缓解药物和方法,指导患者放松。如:疼痛加剧时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患者的烦躁、忧虑,减轻患者的疼痛及心理痛苦。同时,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规范化的三阶梯止痛原则,癌症专家委员会任务通过比较简单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法即可解除80%肿瘤病人的疼痛。通过规则地应用阿片类药物,同时配合辅助用药,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精神兴奋剂和糖皮质激素,已证明能很好的控制癌痛。应用止痛药物时,应把握好用药时间、剂量和给药方式,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等不适症状,要认真关注、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4肿瘤康复与护理过程中的护患关系问题

护士在肿瘤康复与护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作为护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加强护患沟通:①护士是维护和谐关系的主体,改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这也是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护士在工作中,要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学习护理心理学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较好地将沟通技巧运用到交流当中,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关键。 ②突出个性化护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突出患者的个性化,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自主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权,努力做到因人施护,对症施护,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促进。③创新护理服务项目: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定期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卡、出院注意事项表,内容有爱心嘱咐语,相关疾病的饮食要求,休息原则,主要药物作用、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的方法等。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动态变化和护理要求,及时讲解、示范,避免患者或家属遗忘,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密切护患关系。④坚持科学管理:以规范服务为手段,以沟通为载体,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摒弃“肿瘤是绝症”的陈旧观念,共同战胜疾病。在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合理和疼痛控制以及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可以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以及进一步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同时,我们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发现更多更好的能够提高患者康复及护理效果的措施,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周玉婷.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09,7(4A):893

尘肺病人康复护理 篇6

关键词:尘肺,无创正压通气,护理,综述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种慢性持续进展性疾病,通过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可增加机体免疫力,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1]。目前我国发病最多及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是尘肺病,占各类职业病总例数的80%~90%,而尘肺病又以矽肺为主,占90%。尘肺病是我国农民工常见的因接触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严重的、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一旦确诊尘肺病,需终身治疗,给家庭、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2],主要是起辅助呼吸通气泵功能,从而缓解呼吸肌疲劳[3],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率,提高病人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尘肺疗效肯定[4]。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尘肺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其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各期尘肺病人治疗后气促明显改善,无创BiPAP治疗可较好地改善尘肺病人气促症状[5,6]。而尘肺病人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需要反复讲解宣教并仔细观察认真操作使其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现将尘肺病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综述如下。

1上机前准备

1.1查看有无禁忌证

1.1.1无创通气治疗适应证各期尘肺病人有以下一项临床表现:(1)胸闷,活动后气促;(2)口唇发绀、球结膜水肿、吸气三凹征;(3)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4)阻塞性或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

1.1.2禁忌证(1)未经引流的气胸;(2)严重肺大泡;(3)意识障碍昏迷;(4)面部创伤畸形;(5)心搏、呼吸停止;(6)气道机械性阻塞;(7)近期上腹部手术。

1.2环境的准备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环境通风、 安静、安全、整洁、宽敞、舒适,温度适宜。房间最好备有电视机、空调、沙发、床、被褥等。如病情许可可将病人集中在一大房间治疗,利于观察处理。病情严重者床边治疗。

1.3护理宣教由于病人首次接受呼吸机治疗,对呼吸机性能不了解,认为使用呼吸机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从而出现抵触心理,表现烦躁、消极、悲观等情绪,而且不信任护士。通过其主管医师、分管护士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等向其解释病情及介绍呼吸机的使用目的,介绍其他同类病人使用呼吸机的有效情况,说明呼吸机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宣传治疗的优点,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向病人介绍呼吸机作用原理、目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处理,使病人充分认识到配合的重要,消除紧张心理。对于言语表达困难的病人护士可教其点头或眨眼或手势表达自己的理解程度,并让家属多与病人沟通,给予支持鼓励增加医患信任[7]。告知病人面罩头带的使用方法、氧气以及管路的连接方法及仪器的开关位置。如出现咳嗽、咳痰、呕吐时先松开一侧的头带或连接的螺纹管或紧急停机;待症状缓解后再戴上面罩。填写无创正压通气个人治疗时间安排表,送至本人手上,使之能了解治疗时间疗程长短, 更好地配合治疗。

1.4呼吸机的检查护士在上机前应先严格检查呼吸机管路是否消毒完好、有无漏洞破损、管路和传感线是否连接正确、电源是否稳定、湿化器是否加水、呼吸机供气是否完好,必要时备好急救用品[8]。

1.5选择舒适的体位根据病人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卧位、半卧位、坐位等,但要使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头略后仰,保持气道通畅。治疗期间,护士应告知只要保持头颈肩在同一轴线上,口鼻腔通畅,可协助病人翻身并取舒适体位,不会影响无创正压通气[9,10]。一般尘肺病人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利于呼吸。

1.6选择合适的鼻罩或面罩根据病人的脸型和自主呼吸的方式选择合适的鼻罩或面罩[11,12]。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对鼻面罩耐受性好,但口鼻面罩和鼻“枕”,在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方面更为有效[13]。 鼻(面)罩及头带捆扎与病人面部连接松紧适宜,以不漏气为主,防止面部压伤,必要时使用减压垫。鼻罩优点:可发音、饮水、进食、咳痰不受影响,呕吐不易引起误吸;缺点:说话、张口呼吸时易漏气,降低治疗效果。 而口鼻面罩相对密闭,漏气少,血氧改善快,治疗效果好。但进食、饮水、咳痰要取下面罩;且呕吐易引起误吸。视病情轻重及配合程度选用口鼻面罩,如病情较轻能配合着用鼻罩;病情较重或口腔不能闭合应选用口鼻面罩,以防止漏气影响治疗效果。

2机械通气中的护理

2.1心理护理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病人带上面罩会影响语言交流,有的病人因不能说话得不到帮助而感到害怕幽闭。因此,护理人员设法与病人建立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如按床头铃、手势等,使病人感到安全[14]。反复言语鼓励,使其慢慢适应。病人一开始会感觉呼吸机面罩里的风很大而恐惧害怕或不能呼吸。可以先试用低压力的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给病人做无创呼吸机治疗30min~60min,如病人能接受则鼓励病人继续治疗,适应后再缓慢增加IPAP的压力。不能给首次使用呼吸机的病人一开始就使用太大的IPAP,否则病人难以接受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

2.2密切观察人机配合情况尤其是使用呼吸机2h内,更应注意病人与呼吸机配合是否协调,有无人机对抗[15]。如出现人机对抗先安慰病人并查找原因,查看有无分泌物、痰液堵塞,管道是否扭曲,体位是否恰当,呼吸是否规律等,及时处理好原因。使用中每半至一小时巡视一次并经常检查管路的连接情况和病人配合程度,防止脱落及保持管路通畅。护士应指导病人采取正确有效的呼吸方式,可以先让病人做缩唇呼气,然后做闭嘴吸气的腹式呼吸锻炼,告知病人使用期间不要说话,以免气体吸入胃内,引起胃胀气;注意观察病人的感受,告知放松心情和全身肌肉,像平常一样自然有规律地缓慢深呼吸或打开电视分散注意力。使用鼻罩时经常要强调病人闭口,用鼻子呼吸,不可张口以防止漏气。病人一般每天治疗2h~4h,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2.3选择合理的通气模式根据病人的呼吸情况选择自主呼吸模式(S)或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S/T)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CPAP)。有自主呼吸可选用S模式;如有呼吸暂停选用S/T模式; 有阻塞呼吸暂停选用CPAP模式。一般尘肺病人选用S或S/T模式。

2.4气道管理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2.4.1气道湿化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先在湿化器内加入灭菌注射用水,使气体湿化后再进入气道,湿化液应保持恒温,一般维持在32 ℃~35 ℃[16], 以防呼吸道黏膜干燥,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痰液, 促进排出,避免气道痉挛。连续治疗超过2h~3h的病人应加灭菌注射用水或纯净水进行湿化并每天更换水。如天气潮湿或面罩内有水珠则减小湿化量或暂时不用湿化。及时用纱布或干净的纸巾擦干面罩内的水分。巡视观察湿化罐内的储水量,防止烧干,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且损坏仪器。在夏天时湿化液可以不用加温。

2.4.2积极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保持口鼻腔清洁。护士及相关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适量饮水稀释痰液以及经常更换体位, 翻身、咳痰并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排痰。教会病人深吸气后咳痰方法。必要时经口咽气管吸痰或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再做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于经常卧床病人痰液较多的应每次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先吸净痰液再戴面罩。

2.5注意呼吸机各参数调节开始治疗时S/T模式的呼吸机调节储备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16次。氧流量2L/min~4L/min。IPAP和呼气相气道正压(EPAP)均从小到大调节,使病人有一个初步适应的过程。 调节吸气压力初始IPAP为8 cmH2O (1 cmH2O=0.098kPa),呼气压力EPAP为4cmH2O。 最高IPAP调至19cmH2O,EPAP调至6cmH2O。 增加压力时先调节IPAP,再调节EPAP;病情好转降低压力时先调节EPAP,再调节IPAP。EPAP过高可导致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出现低血压的危险,因此在调节EPAP时注意监测心率和血压。因呼吸机充分允许病人自主呼吸的调节,一般不会导致通气过度,但症状好转后也应及时调整IPAP[17]。调节参数过程中要询问病人感受。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病人面色的变化情况等;或使用心电监护。吸氧管连接在面罩上,根据末梢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2L/min~10L/min)。对于尘肺病人,护理人员应随身携带指脉氧监测仪,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经常巡视,每小时至少观察1次。除观察病人外,还要查看呼吸机参数是否相符,呼吸机是否有报警,管路有无扭曲,面罩有无漏气,仪器运作是否正常,病人是否舒适能否配合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7疗效判断一般治疗1h~2h可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是否起到辅助通气的作用,主要通过观察临床和动脉血气的变化来判断。(1)临床表现:面色皮肤颜色由发绀转红润、生命体征、意识、气促改善、辅助呼吸肌运动减弱和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或达到90%以上及心率改善等。(2)血气标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如以上指标不能改善则准备有创呼吸机操作。

2.8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控制糖类的摄入,避免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CO2),加重CO2潴留[18]。尘肺病人经济情况许可的可告知多进食新鲜蔬菜、瘦肉、鸡蛋、牛奶、鱼等以增加营养。

2.9主要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2.9.1胸闷调节吸气压上升时间合适(1s),避免无效通气,保证有效送气以减少胸闷。

2.9.2口咽干燥使用鼻罩又有经口漏气时常有口咽干燥,以寒冷干燥季节尤为明显。护理:避免漏气和鼓励饮水,或加用湿化器、调整湿化罐温度等。如口唇干裂可涂润唇膏或食用油。或先进行雾化15 min~ 20min再做无创治疗。

2.9.3胃肠胀气主要是由于反复的吞气或者上气道压力超过食道贲门括约肌的压力,使气体直接进入胃。昏迷和一般状态差的病人贲门括约肌的张力降低,容易有胃胀气。防治方法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避免吸气压>25cmH2O。尽量少张口,用鼻子呼吸, 防止吸入大量气体。有明显胃胀气者,热敷或按摩腹部,也可留置胃管持续开放或负压引流。有时会有呃逆发生,先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暂停呼吸机治疗使用胃肠动力药物,待呃逆缓解再做。

2.9.4面罩压迫和鼻面部皮肤损伤面罩对皮肤的压迫是难以避免的,长时间的压迫可造成皮肤损伤。 因此选择大小合适面罩,固定头带时要松紧度适宜(要求头带下可插入1根或2根手指,使之佩戴舒适,漏气量最小)。但要防止面罩捆绑过松漏气吹至眼睛导致眼膜炎。如连续治疗的病人,病情许可则3h间歇松开让病人休息15min~30min,必要时在鼻面部垫纱布,以减少皮肤损伤。

2.9.5漏气面罩漏气是无创通气治疗最常出现的问题,严重的面罩漏气干扰别人的睡眠,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为病人选择合适的面罩,固定松紧适宜,教会病人闭口呼吸,不能张口说话。鼻罩张口时易漏气可使用口鼻面罩。

2.9.6吸入性肺炎口咽部反流的胃内容物或呕吐物的误吸可造成吸入性肺炎。因此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应取半卧位或侧卧位,避免饱餐后使用,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病人剧烈咳嗽时应先停机,以防引起恶心、呕吐,待其症状缓解再带机[8]。无创正压通气最好在饭后30min~60min进行,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甚至窒息。

2.9.7恐惧(幽闭症) 有部分病人对面罩感觉到恐惧,不能呼吸或憋气,导致紧张或不接受治疗。可先让病人观察其他病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进行鼓励宣教解释,有利于提高病人自信心和接受性。

3呼吸机管道及鼻面罩的清洁消毒

预防交叉感染,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护理人员每天用75%乙醇擦拭无创呼吸机表面,鼻面罩及湿化罐专人专用。对间歇辅助通气的病人,鼻面罩不使用时用保鲜袋套住封口,保鲜袋每日更换。应每周清洁或定时更换呼吸机后面的过滤膜。专用的湿化罐每周也至少消毒一次。病人撤机后,呼吸机管路用含有1 000mg/g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30min,以保证呼吸机管道的清洁[19]。梅仙蓉[20]报道,利用配制三效热源灭活剂,将污染管道浸泡1h后再置自动密闭式清洗器中清洗,合格率达到99%。有条件者呼吸机管道实行专人专用,以减少感染机会。病人使用中的面罩、氧气管及管路等特殊感染的每周更换消毒2次,一般病人的每周更换消毒1次,专人专用。

4脱机护理

4.1脱机前护理当病人病情好转或疗程结束,观察病人自主呼吸平稳、意识清楚、缺氧改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氧分压(PaO2)>6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0 mmHg,符合临床脱机要求,才将呼吸机氧浓度下调运行过度至脱机,视病情呼吸机备用床边。

4.2脱机后护理根据病情常规吸氧2L/min~3 L/min或做其他治疗,鼓励病人深呼吸,加强自身机体锻炼。主要方式有缩唇腹式呼吸、控制性深呼吸、呼吸体操等[21],从而加强肺泡的通气量。一般病情稳定的尘肺病人每天治疗2h后收好面罩及管路放置专人专用保鲜袋。对于尘肺病人这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应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住院期间提供良好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使病人配合治疗和护理[22]。指导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或减少有害粉尘及气体吸入;工作中应坚持戴特殊防护罩;加强营养、卫生宣教、改善生活习惯,如有呼吸道感染及时到专科医院治疗。

4.3脱机后记录完成每日的无创正压通气使用和监测压力记录单以及电脑病历护理记录。

5小结

尘肺病人康复护理 篇7

关键词:膀胱造瘘管,尘肺,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尘肺气胸是尘肺晚期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尘肺合并气胸或液气胸, 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是排气、排液最有效、简便的方法。但因尘肺病肺组织顺应性极差, 极难复张, 往往导致引流时间过长而引流失败。2005年1月—2009年4月采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带针芯膀胱造瘘管代替其他胸腔引流管治疗56例尘肺合并气胸或液气胸病人, 具有损伤小、可控性及引流效果好、胸膜刺激小、无明显并发症且安全、便于观察及护理。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尘肺合并气胸或液气胸病人56例, 男55例, 女1例;年龄23岁~76岁, 平均49.5岁;矽肺39例, 煤工尘肺14例, 其他3例;三期尘肺15例, 三期尘肺合并结核20例, 二期尘肺合并结核13例, 二期尘肺2例;其中二期尘肺合并结核伴肺脓肿1例, 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 (TBLB) 术后1例, 反复多次气胸病人8例, 单纯气胸30例;病程最长半年, 最短10 min。

1.2 方法

采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带针芯膀胱造瘘管进行胸膜腔穿刺引流。病人取半卧位, 根据气胸的性质选择穿刺点, 单纯性气胸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 液气胸于腋后线第6肋~第8肋间。常规消毒、铺孔巾, 用2%利多卡因5 mL~10 mL逐层局部麻醉致壁层胸膜, 切开皮肤约0.5 cm, 用带针芯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膀胱穿刺造瘘管沿切口垂直进针, 有落空感后再向内进1 cm~2 cm, 退出针芯, 接水封瓶, 外固定蝶片。观察气体排出和呼吸的情况, 因三期尘肺合并气胸复张困难, 常需要接负压吸引装置吸引。

1.3 结果

56例气胸或液气胸病人胸膜腔穿刺引流均成功, 无一例出现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胸膜反应等, 复张时间30 min至20 d;拔管后3 d~5 d自行愈合, 无需加压包扎、缝合切口。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病人发生气胸后, 因为胸痛、气促及对手术缺乏了解, 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主动与病人沟通, 耐心地向病人介绍此方法的优点和典型病例, 使病人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有关步骤和治愈率,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2.1.2 病人准备

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膀胱穿刺造瘘管进行胸膜腔穿刺引流仍属于创伤性操作, 为避免感染, 皮肤清洁十分重要。术前让病人进少量饮食;如果病人仍然紧张, 可肌肉注射地西泮5 mg~10 mg。

2.1.3 药品和器械准备

碘酒、乙醇、无菌手套、手术孔巾、手术刀片、2%利多卡因5 mL、0.1%肾上腺素1 mL及5 mL注射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膀胱穿刺造瘘管、生理盐水500 mL、一次性水封瓶、胶布等。

2.2 术中配合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病人有无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胸痛、咳嗽等变化, 如有上述情况, 应暂停手术, 防止胸膜反应引起休克, 并做相应处理。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置管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如有呼吸困难加重、血压下降等情况, 立即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引流不畅、引流量是否迅速增加, 及时报告医生。

2.3.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2.3.2.1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避免过长、扭曲, 置管后定时挤压引流管, 30 min~60 min进行1次, 以免管口堵塞挤压时两手要前后相接。挤压方法护士站在病人患侧, 双手握住胸管距插管处10 cm~15 cm, 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 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 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 使引流管闭塞, 用前面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 反复操作。

2.3.2.2 观察水封瓶波动情况, 注意有无漏气

随时观察水封瓶内液面的波动情况是引流管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有无水柱波动及气泡逸出, 观察胸内负压并根据情况调节好引流瓶的压力。每日定时检查胸管、引流管引流瓶的衔接是否紧密, 管子固定是否良好, 注意有无漏气情况, 长管应位于液平面下2 cm~3 cm, 维持单瓶引流装置密闭系统。观察水封瓶内排气现象, 放管后24 h~48 h排气应停止, 否则考虑有漏气情况或肺复张不全。

2.3.2.3 更换水封瓶的护理

由于我院使用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 采取每周更换1次, 并不会增加胸腔内感染及水封瓶内细菌定植的机会[1]。更换引流瓶时,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和胸管连接前先调节好压力, 标记好最初液面, 确保水密封。用两把血管钳先夹闭引流管, 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胸腔。放置引流瓶的位置须低于胸部60 cm~80 cm, 尽可能靠近地面, 防止瓶内液反流造成逆行感染。在病人床旁置血管钳, 若管路松脱或引流瓶破裂及时夹管, 及时咳嗽排出胸腔内空气。更换引流瓶后引流管依据重力原理放置, 不宜过长、扭曲, 以免影响引流效果。

2.3.2.4 胸腔引流管滑脱或松脱的处理

护士除了及时巡视外, 应对病人及家属给予相关知识宣教, 告知如胸管松脱, 立即用手捏紧松脱处上方的胶管;如胸管从胸部切口处滑脱则立即用手捏住胸壁切口处皮肤。并呼叫值班医护人员紧急处理。

2.3.2.5 拔管的护理

水封瓶中24 h无气泡溢出, 或引流液<10 mL, 听诊患肺呼吸音清晰, 可夹闭胸腔引流管, 观察24 h~48 h;胸部X线片显示肺膨胀良好、病人无呼吸困难, 可拔除引流管, 拔除胸管后迅速用凡士林纱条覆盖, 宽胶布加压密封。观察病人有无胸痛、呼吸困难、气促、皮下气肿等情况。本组病人拔管后均未出现异常。

2.3.3 呼吸道护理

病人取半卧位, 利于气体排出及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 但不能用力过猛, 以尽早排出肺内痰液和胸内积气, 恢复期病人进行深呼吸、吹气球、呼吸操等, 改善肺功能的训练。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促进排痰。由于手术和胸腔置管会使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 呼吸功能受到影响, 使肺泡和支气管内易积聚分泌物, 黏稠不易咳出, 采用生理盐水10 mL加氨溴索30 mg给病人做高频射流雾化吸入, 每日2次, 每次30 min, 以利痰液稀释。

2.3.4 疼痛护理

由于胸部解剖特点, 导致胸部置管病人比其他部位置管病人疼痛更明显。护士多与病人沟通, 分散注意力, 尽可能满足其需要以提高病人舒适。疼痛耐受力差者, 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对症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剧烈咳嗽时用双手轻按患侧胸部以减少牵拉引起的疼痛。若术后3 d疼痛加剧, 考虑有伤口感染或胸管插入过深的情况存在, 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4 加强出院宣教, 预防复发

尘肺合并气胸发生率为20%, 一般在2年内, 尤其在开始半年内。因此加强出院宣教、预防复发很重要。①避免气胸诱发因素, 避免抬举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用力排便等, 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注意劳逸结合, 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心情愉快, 避免情绪波动;吸烟者劝其戒烟;②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及原发病;③适当锻炼, 避免感冒, 定期复查;一旦出现胸痛、气促应立即就诊。

3 讨论

尘肺合并气胸或液气胸发生率为20%, 因尘肺病肺组织顺应性极差, 极难复张, 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是排气、排液最有效的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很多, 但都存在一定的缺点与不足, 如手术切开置管切口大、管头硬度大、表面毛糙、胸膜反应多、可控性差、拔管后切口愈合慢[2];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及胸腔穿刺套管针治疗气胸, 放管深浅不易掌握, 持续引流治疗大量积液, 因管径细易移位、打折、堵塞、脱出, 影响引流效果;采用带气囊导尿作引流管, 具有置管不便、易堵塞等缺点[3]。我科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尘肺合并气胸多例, 均因引流时间过长而导致管腔堵塞、脱出, 引流失败。尘肺病人肺间质纤维化致使肺顺应性严重下降, 合并气胸时复张困难、时间长;尤其是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 更易引起管腔堵塞、引流不彻底等情况。采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带针芯膀胱穿刺造瘘管进行胸膜腔穿刺引流治疗, 带穿刺针芯, 操作方便、管径适中、顺应性好;采用三通调节器, 可根据气体、液体及注药情况, 随时控制;管头为菊花型, 弹性好、引流管口不易堵塞、管尖端呈圆形平面, 回拉受阻且可固定引流管, 置管深浅度易掌握, 肺膨胀开后, 对胸膜摩擦反应小、病人痛苦少、损伤小、复张快、可控性及引流效果好、排气和排液彻底、胸膜刺激小、无明显并发症且安全、便于观察和护理, 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李清, 朱解琳, 蒋金芬, 等.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4) :257.

[2]洪加津, 赵树森, 曾逵, 等.膀胱穿刺造瘘管替代胸腔闭式引流管效果观察 (附32例报告) [J].海军医学杂志, 2003, 24 (2) :120-121.

脑溢血后遗症病人的康复护理指导 篇8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79-01

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对我院18例脑溢血伴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病人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岁,合并右侧肢体瘫痪8例,左侧肢体瘫痪4例,双侧肢体瘫痪6例。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

2 护理指导

2.1 心里护理

脑溢血病人合并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极具悲观失望、情绪不稳定。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因势利导地开导病人面对现实,保持心情舒畅,告知病人所有症状,通过顽强锻炼,均可逐步改善,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健康。

2.2 饮食护理

合理营养是保持生命健康的物质基础,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食温不宜过冷过热。不能自行进食者,喂食不宜过急,以免引起呛咳,给含有足量高蛋白的食物、蔬菜、水果、低糖低盐、低脂肪食物。

2.3 口腔护理

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食物残渣易存留在瘫痪侧齿颊内,餐后应帮助病人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洗口腔,若发现口腔粘膜破溃,用1%甲紫或冰棚散涂患部,保持病人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2.4 预防禄疮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经常更换卧位,根据病情鼓励和协助病人翻身,每2-3H/次,最长不超过4H,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经常为卧床病人更换床单,避免局部刺激,床铺保持平整无皱折,清洁干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天用温水擦澡,定期用50%乙醇按摩全背或受压处。

2.5 保持大便畅通

耐心排便,便秘时排便用力易使动脉硬化的病人再次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预防方法: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2》饮食中保持一定的粗纤维和水果;3》多喝水,每晨空腹饮一杯温水有通便作用;4》中药潘泻叶泡水饮用或用干塞露。

2.6 按时服药

根据医嘱按时给病人服将压药等,大的片剂或胶囊不易服时碾碎送入病人口中,坚持服药。

2.7 功能锻炼

协助和鼓励病人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根据“以健带患”,以下促上,由卧到坐,由坐而立,立而走之”的原则分阶段锻炼。

2.7.1 语言训练。与病人对话时讲简短易懂话语,清楚而很慢,并给病人充分的时间回答问题,讲病人最关心的事情,使病人有讲话的愿望。要求病人在需要什么时一定要说话,如吃拉等,不厌其烦反复训练。

2.7.2 肢体功能锻炼。a、每天早晚帮助病人做被动运動,每次不少于30分钟。当病情稳定即抓紧早期功能,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功能位置,采取正确的体位有利于关节的活动度,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以防止关节废用性挛缩。b、患侧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开始轻柔,然后逐渐加强,对瘫痪肌肉以以按摩揉捏,肌肉韧带放松后再进行。c、按关节的屈曲、外展、内收的旋转方向进行,用力勿过猛,牵拉勿过快、过度,以防关节脱位,动作轻柔和活动幅度要适应。d、患侧出现主动收缩应指导病人以健在带患侧主动运动。

2.7.3 步态及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根据病情作以下训练:a、在床上坐稳后躯干脑溢血后遗症病人的康复护理指导

金卫华

(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 江西 抚州 344300)

【摘 要】目的:掌握脑溢血后遗症病人的康复护理,使病人自理能力提高或恢复。方法:回顾分析18例脑溢血后遗症病人康复效果,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岁,合并右侧肢体瘫痪8例,左侧肢体瘫痪4例,双侧肢体瘫痪6例。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结果:无一例发生禄疮,其中12例一侧瘫痪有10例能自己下床活动,自己洗脸,进餐生活自理。4例双侧瘫痪的病人能在轮椅上自己进餐等,其语言障碍功能都明显恢复。结论:对脑溢血后遗症病人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病人自理能力提高或恢复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79-01

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对我院18例脑溢血伴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病人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岁,合并右侧肢体瘫痪8例,左侧肢体瘫痪4例,双侧肢体瘫痪6例。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

2 护理指导

2.1 心里护理

脑溢血病人合并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极具悲观失望、情绪不稳定。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因势利导地开导病人面对现实,保持心情舒畅,告知病人所有症状,通过顽强锻炼,均可逐步改善,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健康。

2.2 饮食护理

合理营养是保持生命健康的物质基础,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食温不宜过冷过热。不能自行进食者,喂食不宜过急,以免引起呛咳,给含有足量高蛋白的食物、蔬菜、水果、低糖低盐、低脂肪食物。

2.3 口腔护理

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食物残渣易存留在瘫痪侧齿颊内,餐后应帮助病人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洗口腔,若发现口腔粘膜破溃,用1%甲紫或冰棚散涂患部,保持病人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2.4 预防禄疮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经常更换卧位,根据病情鼓励和协助病人翻身,每2-3H/次,最长不超过4H,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经常为卧床病人更换床单,避免局部刺激,床铺保持平整无皱折,清洁干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天用温水擦澡,定期用50%乙醇按摩全背或受压处。

2.5 保持大便畅通

耐心排便,便秘时排便用力易使动脉硬化的病人再次發生脑血管破裂出血。预防方法: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2》饮食中保持一定的粗纤维和水果;3》多喝水,每晨空腹饮一杯温水有通便作用;4》中药潘泻叶泡水饮用或用干塞露。

2.6 按时服药

根据医嘱按时给病人服将压药等,大的片剂或胶囊不易服时碾碎送入病人口中,坚持服药。

2.7 功能锻炼

协助和鼓励病人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根据“以健带患”,以下促上,由卧到坐,由坐而立,立而走之”的原则分阶段锻炼。

2.7.1 语言训练。与病人对话时讲简短易懂话语,清楚而很慢,并给病人充分的时间回答问题,讲病人最关心的事情,使病人有讲话的愿望。要求病人在需要什么时一定要说话,如吃拉等,不厌其烦反复训练。

2.7.2 肢体功能锻炼。a、每天早晚帮助病人做被动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当病情稳定即抓紧早期功能,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功能位置,采取正确的体位有利于关节的活动度,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以防止关节废用性挛缩。b、患侧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开始轻柔,然后逐渐加强,对瘫痪肌肉以以按摩揉捏,肌肉韧带放松后再进行。c、按关节的屈曲、外展、内收的旋转方向进行,用力勿过猛,牵拉勿过快、过度,以防关节脱位,动作轻柔和活动幅度要适应。d、患侧出现主动收缩应指导病人以健在带患侧主动运动。

2.7.3 步态及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根据病情作以下训练:a、在床上坐稳后躯干前后左右摆动练习。b、拉住床栏在床边进行站立、抬膝、伸腿、足尖及足根离地、着地练习。c、病人行走时易前倾,陪人可在其前当支柱进行跨越障碍练习。d、加强手的功能锻炼,先抓大东西,如碗、杯等,待目标达到后再行系扣、洗脸、吃饭等日常生活技能练习。

3 效果

本组18例通过上述方法持之以恒精心护理,协助功能锻炼及药物治疗无一例发生禄疮,其中12例一侧肢体瘫痪的病人有10例能自己下床活动、自己洗脸、进餐、生活基本自理,4例双侧瘫痪的病人能坐在轮椅上自己进餐等,其语言障碍功能都明显恢复取得较好的效果。

前后左右摆动练习。b、拉住床栏在床边进行站立、抬膝、伸腿、足尖及足根离地、着地练习。c、病人行走时易前倾,陪人可在其前当支柱进行跨越障碍练习。d、加强手的功能锻炼,先抓大东西,如碗、杯等,待目标达到后再行系扣、洗脸、吃饭等日常生活技能练习。

3 效果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导下一篇:空中乘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