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体育游戏

2024-07-21

客家体育游戏(精选十篇)

客家体育游戏 篇1

一、广收集, 重整编

1. 广泛收集。

在客家流传着许多颇具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民间体育游戏, 这些是我们开展体育游戏的宝贵教材, 但它散布于客家各地, 散见于老人、孩子之中。因此, 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收集一些民间流传已久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民间体育游戏。年纪较大的老一辈人中有着丰富的游戏资源, 他们儿时玩耍的游戏是我们收集的主要来源。在孩子兴高采烈的游戏当中, 只要你留心观察, 就会发现他们所玩的游戏有不少是很好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滚铁圈、打仗、跳圈、跳皮筋、炒黄豆、舞龙、舞狮等, 这是我们收集的重要途径。我们除了亲自走亲串友收集外, 还发动教师、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 这样可以使收集来的游戏无论在数量、质量、种类等方面都有了可供选择的余地。

2. 科学整编。

由于历史等原因, 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难免有不健康或不适合幼儿的游戏, 因此, 收集后的整理改编工作是不可缺少的。本着满足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成长、推动民间体育游戏发展的目标, 在整理、改编时, 我注重从6个方面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并通过游戏实践加以验证和完善。 (1) 民间性:它生成于民间, 发展于民间, 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2) 趣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百玩不厌, 好玩有趣。 (3) 科学性:符合游戏的特点和规律, 有利于儿童成长发育, 促进身体健康。在整理改编中,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其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需要科学选择内容, 或是同一内容科学地提出不同难度的运动要求。如“跳格子”游戏中, 小班的幼儿只要求幼儿能双脚按顺序跳, 中班的幼儿则要求单脚按顺序跳, 大班的幼儿则可以让幼儿单双脚交替跳、间隔跳等较高难度的运动技巧。 (4) 时代性:传统与现代的自然融合, 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 又有时代的特点。 (5) 层次性:活动内容与形式有年龄梯次的变化和难异程度的增减。 (6) 整合性:民间的体育游戏规则大都与民间的童谣、民间的手工艺品、民间的音乐等多种领域相整合, 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化活动和现代活动资源的整合。

二、激兴趣、巧引导

1. 吸引式。

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是实现民间体育游戏价值的重要条件。为此,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特征, 采取多种办法来激发幼儿参加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首先, 我们利用户外自选活动与个别幼儿先行游戏, 以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 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以游戏“斗鸡”为例, 我先与幼儿比赛斗鸡, 看谁能够坚持得最久。旁边的幼儿见我们玩得那么有趣、投入, 纷纷加入了“斗鸡”的行列, 并通过观摩他人的玩法, 了解游戏规则并自觉遵守, 使游戏充满乐趣。其次, 我们通过出示新玩具来吸引幼儿, 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去。如我们出示竹梯, 幼儿纷纷围过来问老师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这时老师示范了跳、钻、爬等方法, 一下子就把幼儿和积极性调动起来, 游戏就自然而然地开展起来。

2. 启发式。

民间体育游戏经历了漫长的流传过程, 往往具有多种玩法。在组织幼儿游戏时, 我先让幼儿自己尝试发现多种玩法后, 再一一介绍多种玩法, 这样可以达到一种游戏多种玩法, 形式的翻新不断刺激幼儿游戏的欲望, 其发散性思维也可以得到锻炼。例如“跳皮筋”, 可引导幼儿进行单脚跳、双脚跳、单脚架着跳、配上儿歌跳等多种跳法。“跳格子”, 在地上任意画上几个格子 (也可以在格子内写上数字) , 一种玩法是幼儿可以单、双脚循环跳, 一种玩法是幼儿背对着格子向后掷沙包, 掷到那个格子幼儿在跳格子时就不能跳入。其它幼儿依次进行。最后看一看谁占的格子多为胜。

3. 创新式。

客家民间体育游戏所需的材料常常是取之自然或废旧利用。如用废旧纸箱做狮子头、编绳子做尾巴、折纸张做飞机、绕毛线做毽子等, 这些通过幼儿自身操作得来的材料无不凝聚着幼儿的智慧和力量, 也使幼儿倍感珍惜。这些材料虽然简单, 但只要老师引导得法, 不仅可以使幼儿玩得开心, 而且能够玩出花样, 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如, 一根绳子放在地上可以做小河, 放在脚上可以做跳皮筋, 放在手上可以玩编绳……多样的器材是幼儿活动的媒介, 只要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就能使不同运动水平的幼儿找到与自己能力相宜的锻炼方式。

客家精神、客家传统的内涵与传承 篇2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民系,而非少数民族,因此所谓“客家族”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一般认为,客家民系是由于社会动荡自中原而南迁的汉族人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粤、赣连结地区,并与当地畲族、瑶族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这一民系以汉族为主体,同时包含了客化的一部分畲、瑶等少数民族。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广西(东部即与广东交界的市县)等省。此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

客家人在艰苦生活中渐渐磨砺出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气质,即“客家精神”。客家精神来自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来自万里迁徙的磨练,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辈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来自客属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增彩。关于客家精神,学者们已多有探索和论述。他们从客家历史发展及演进中分析客家民性、民风的特点,指出客家精神的特质。如客家学大师罗香林先生提出七点客家特性;张奋前先生指出客家民性有七点特征;李开仁先生指出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有杰出的表现,光耀全球,举世同钦,是由于客家人具备了八项民风;客家商界名人胡文虎先生根据客家人的传统特征,指出四点客家精神。综合而言,客家精神的核心是团结与革新,开拓与进取。客家精神的表述虽然有繁有简,有长有短,可以函盖意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但最为突出、最为本质的可以归纳为“纯朴、睿智、挚孝、爱国”八个字。

客家人几经迁徙,终到岭南,艰苦创业,扎根荒蛮;披荆斩棘,拓荒筑田,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他们的先辈曾有不错的地位,但战乱使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迁居在穷乡僻壤,良好的条件优越的背景都已成为过去。长期的迁徙使他们逐步摆脱了中原“安土重迁”和“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树立起“四海为家”的新思想。在漫长的生活旅程中,他们又逐渐形成了“一切靠自己”的自立自强的品质。绵延近二千载,客家精神代代相传,成为客家的可贵传统。时至今日,遍布全球的8000万客家人,都以此为立家之宝、持家之本。

二、客家崇文重教传统

客家地区历来有崇尚读书的习俗和风气。客家人不管家庭生活有多艰难,也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让子女读书,即所谓“讨食也要叫子女读书”。这种传统是有渊源的。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多属书香世家。早时,取得科举功名成为客家社会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指标。历史上卖田卖地、挑担、打炭脚供子女上学的例子比比皆是。客家人这种对科举功名近乎于疯狂的追求客观上促使了“崇文重教”风气的发展和延续。

一个家庭的祖先,没房子住肯定要建房子,没粮食吃要种粮食,没水果吃得种水果,这便是“前人种树后人享福”。父母在那个时代没钱读书,或读很少的书,没什么文凭,没多少文化,那么他们就会拼命的让自己的儿女上学读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客家人先辈对自己的后代充满希望和寄托,期望后代子孙有本领有能力,生活得好,日子过得好。客家人先辈们就这样不畏风锄雨耕的艰苦劳动,建设家乡、家园。先辈们的勤奋奉献精神,

先辈们的寄托和希望,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客家后辈子孙,推动社会前进。

三、金坑村客家文化的传承

广州市萝岗区金坑村的客家人自祖先到金坑定居开拓以来,最少有三百年的历史,按25年为1代,如今已经繁衍了十二代以上。

早在几百年前(唐宋时代)据说金坑地区还是荒无人烟的高山峻岭,金坑的各姓氏祖先本着祖上先人的训导准则,全身心地投入艰苦的开发和建设中,努力把金坑打造成一个文明、富裕的地方。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风锄雨耕,开疆拓土。金坑今天的繁荣就是建立在先辈们辛苦开拓、无私奉献的基础上。一代一代客家人用智慧创造了今日的文明金坑。

客家体育游戏 篇3

一、客家体育引入学校体育的意义

1.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

(1)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短,注重文化学习,忽视体育运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2)学校体育缺乏文化底蕴和内涵,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调动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使很多学生不愿意上单纯的体质或技术课。(3)体育教师只注重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完全是按照程序进行体育课教学,而忽视学生主动去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健身方法与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只注重体质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2.客家体育引入学校体育的意义

客家体育具有显著的健身、教育、娱乐等功能。首先,客家体育项目多,内容丰富,锻炼形式多样,选择面广;室内室外不受场地器材限制,适合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单人、双人、群体不受人数限制,练习方法灵活多样;源于生产生活,简单易学,不需专门训练,参与面广;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技能,发展学生四肢和躯干力量以及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其次,客家体育源于劳动,源于生活,每一个项目都包含着客家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勤俭治家的传统美德,蕴含着客家人克服困难、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勇敢向上的民族精神。

二、客家体育在学校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

1.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新设计的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兼顾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爱好,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没有年龄和项目规定的界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一个十分良好的营地,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多以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方式出现。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教学,将从全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出发,强调健身、教育、娱乐内容的科学化和实效性,一改过去那种竞技化、成人化的传统模式,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更适应和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

2.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

首先,客家体育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多半是生产和生活的再现,与劳动技术自然结合;活动器具就地取材,与家庭生活、生产用具密切相关,简便易行,场地器材简单,投入少,适宜在广大学校广泛开展。活动地点也不需要专门的场地,田间、地头、院坪、房前屋后均可,场地可大可小[2]。其次,客家体育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多以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方式出现,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再次,客家体育简单易学,广大青少年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3]。综上所述,客家体育的特征、功能和人们体育与健康观念的转变为我们构建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思

1.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指导思想与目标

根据客家体育的特点,从健身化、娱乐化和生活化出发,改变以前的学校体育教学单一的课程结构,拓展体育教学的功能,采用健康、活泼、创新、有乡土特色、有民族特色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社会和学生需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以实现体育和健康教学的领域目标[4]。

2.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等等,都贯穿了竞技运动能力发展这条主线,出现了体育教学竞技化的现象,加上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较高,使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望而生畏,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不少的副作用。

3.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

课内规范,课外开放。课内采用娱乐化教学形式,课外则由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时间、内容及方式。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课外活动空间,应充分挖掘客家体育资源,让学生抛开体育课就是在田径场、操场活动的思维定势,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如校园、街道、田野、河流、沙丘、山坡等)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在课内,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体育课堂纪律,规范上课行为[5]。在课内,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系统而全面地传授客家体育某一专项的知识技能;在课外,则鼓励学生拓宽自己的体育知识面、多学一到两项体育技能,做到“一专多能”,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6]。

4.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现代学校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且要具备多元化的教育功能,而独立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是不能最优化的达到这一目的的,只有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育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外活动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学生可以通过俱乐部选项课、各种客家体育竞赛和一些客家体育表演活动,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

(2)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纵横向联系,为学校更好的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提供了一个建立体育教学体系的纽带[7]。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客家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教育,而且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2)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与用的紧密结合,改变过去“学”与“用”脱节的状况,使“学”与“用”高度结合,课内外连成一体,在体育课上是“学”,在选项课或其他体育活动上是“用”,通过“学”将课内老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在课外通过选项活动课和竞赛活动,得以普及与提高,并通过“用”检验“学”的质量与水平。

2.建议

(1)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要注意运用科学教学方法,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注意提高实际效果。

(2)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走“淡竞技、重能力”的体育教学之路,运用良好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使客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变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8]。

参考文献

[1]邵志南.小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结构实践研究.辽宁体育科技, 2006 (10) .

[2]吴玉华, 陈俊青.客家体育文化与农村体育教育.农业考古, 2005.

[3]陈海啸, 邱少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2) .

[4]马万风, 王平.试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新尝试.四川体育科学, 2006 (6) .

[5]宋享国, 徐冬圆.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材化的思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6]蒋玲.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四川体育科学, 2004 (3) .

[7]陈天霞, 黄传胜.“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效性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 .

客家体育游戏 篇4

河源作为纯客家地区,客家文化根基牢固,但通过对河源市6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客家文化认同调查发现,中职生的客家物质文化认知度低、客家人身份认同模糊和客家文化践行意愿不强。据此利用SPSS21.0进行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河源中职生的客家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其中就业、兴趣是根本内因;家庭氛围不浓和客家文化时代性是主要外因;学校课程、社会宣传和外来文化是重要外因。整体上这些因素对中职生客家人身份认同和客家文化践行意愿的影响大于物质文化认知。

客家文化认同影响因素中职生一、问题的提出

学者刘小枫在《中国文化的特质》一书的编序中指出:文化有两个层次,其一是指精神文化,亦即哲学、宗教、艺术所体现的某种精神意识;其二是指社会文化,即某一民族的历史中具体的生活方式、行为结构、民俗习惯等。文化认同理论是20世界50年代初期由美国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提出的,文化认同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筚路蓝缕、历尽艰辛,不断与当地原住民融合、演变和发展,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则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生活在纯客家地区的客家人应该会受到客家文化的感染而认同文化的存在与影响,然而,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客家传统文化似乎在学生群体中被忽略,致使客家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河源市社科联“十二五”课题《河源市中职生客家文化认同及教育研究》已对河源市6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客家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分析得出河源市中职生的客家物质文化认知度低、客家身份认同模糊和客家文化践行意愿不强的结论,据此,本文进一步通过SPSS21.0进行因素的相关分析,分析客家物质文化、客家人身份认同及客家文化的践行意愿与兴趣、学业、就业、社会宣传、学校课程、家庭氛围、年龄、文化时代性、外来文化九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影响中职生客家文化认同的深层原因,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中职生客家文化认同教育体系提供科学参考。

二、客家物质文化认知度低的因素分析

客家物质文化包括谚语、节日风俗、客家菜、客家特产、客家名人、客家建筑、客家人品质等内容,由表1的相关系数可知:

1.就业和家庭氛围是影响中职生客家物质文化认知的主要因素

就业和家庭氛围与5项客家物质文化呈显著正相关,前者即对就业越有帮助,中职生就越了解客家物质文化,但是河源中职学校的学习模式是2+1,即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外出实习(相当于就业),而中职生第三年外出实习的年龄段在17~1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期,过早地面对就业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同时,报读中职学校的大多是成绩不佳或家境贫寒的学生,家长希望孩子学技术,早就业。在教育教学上,中职学校侧重与企业接轨的技术学习,提倡毕业即就业。在企业招聘中,企业以技术为硬性指标,对客家文化了解与否并无要求。因此,中职生在明确的就业目标基础上学习,容易忽略就业外的各类信息,客家文化就是其一。简而言之,客家文化的认知度与中职生就业不存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也不能在就业上给中职生提供帮助。因此,学生对客家物质文化的认知较低,就业是一个强的内在因素,因此,如果要提升学生对客家物质文化的了解,从就业角度进行引导是重要途径。

后者即是客家文化在家庭氛围中越浓,中职生对客家物质文化的认知越高。随着社会价值评价的多元化,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更倾向于要求子女读好书、学好技术、找好工作。目前,了解客家文化未能给学习成绩、找好工作带来实质具体的利益收获,家长在教育中并不会主动积极渗透客家文化教育,也不会强调:作为客家人,应该怎么做?其次“00后”的中职生个性强烈,与父母缺乏良性沟通,亲子关系紧张,存在明显的人际沟通障碍。家长难以在和睦的家庭氛围里对客家文化进行讲述和传承,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对客家身份认同的模糊感。这说明家长对中职生的客家文化熏陶很重要,提升客家物质文化认知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也需要提升家庭成员的物质文化认知,形成良好的客家文化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中职生。

2.中职生的兴趣、学业、年龄以及社会宣传、学校课程是客家物质文化认知的次要影响因素

由表1可知,中职生个人的兴趣、学业、年龄与各项物质文化的相关系不是很强,并且这三个因素都集中影响中职生对客家菜、客家特产的认知,而对其它物质文化的认知没有影响,这说明需要利用学生的兴趣、学业和年龄三个因素来拓宽他们对谚语、节日风俗、客家名人、客家建筑和客家人的品质的认知。另外,社会对客家物质文化的宣传和学校开设客家文化课程对中职生的物质文化认知影响也不大,这说明客观的因素对学生的物质文化影响并不如主观因素,要提高中职生的客家物质文化的认知应该要转变中职生主观意识,让中职生主动了解客家物质文化。

三、客家人身份认同模糊的因素分析

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认为,历史上客家人曾历经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并在迁徙中形成了影响深远,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在调查中发现,中职生对客家身份认同模糊。

1.家庭氛围和客家文化时代性是中职生客家人身份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由表2可知,家庭氛围和客家文化时代性与4项客家人身份认同项目呈很强的相关性。这说明家庭客家文化氛围直接影响中职生的客家人身份认同,如果家庭成员能够明确告诉中职生其身份就是客家人,并向中职生传播客家人的历史与精神等,那么中职生便会在意识上认可客家人,对客家人有归属感。

另一方面,中职生会认为客家文化过时或不合时宜,因此客家人的身份对其并不重要,这种主观性严重影响其客家人的身份认同。因此,应该让中职生明确客家文化在不同时代的特性与作用,并不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反而客家人的优秀品质能够与时俱进,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与客家人崇宗敬祖、怀国爱乡、善为天下先、诚实守信具有共性。

2.兴趣、年龄和外来文化是中职生客家人身份认同的次要影响因素

由表2可知,中职生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4项客家人身份认同,兴趣是内因,由内因决定外因,这就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对客家人的兴趣,从而提高其客家人的身份认同。年龄对地道的客家人、客家人身份很重要和愿意再次成为客家人呈显著相关,这说明年龄越大,越认同自己的客家人身份,但中职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年龄还小,对客家人身份的辩识途径或能力不足,因此造成中职生的身份认同模糊。同时,中职生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驳斥骂客家人的言行,即维护客家人形象。最后影响中职生身份认同模糊的是外来文化冲击,西方文化通过网络渠道无孔不入地侵入中职生,本土的客家文化越显得过时,间接地造成了中职生客家人身份认同模糊。中职生对客家人的身份认同模糊是一种族群危机,文化危机,若不及时让中职生明晰自己的客家人身份,那么将会对客家文化发扬与传承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3.社会宣传和学校课程对中职生客家人身份认同的影响较小,但不可忽视

由表2可知,社会宣传和学校课程与中职生客家人身份认同的4项相关性并不是特别强,但不可忽视,因为这两个因素起到间接影响作用。社会对客家人的宣传力度越大和学校开设的客家文化课程越多,那么中职生对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了解就越深入,认同感就越强。因此,还是需要加强社会的宣传及学校有关课程的开设。

四、中职生客家文化践行意愿不强的因素分析

文化认同的第三个层面体现在行为选择,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河源中职生客家文化践行意愿并不强,当然,这与前面的客家物质文化和客家人身份认同存在一定的联系,对前两者的认同程度不高,在行为上的意愿也就更难了。由表3可知,整体上,践行意愿不强受到了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特别是就业、年龄、兴趣,学校课程、客家文化的时代性、外来文化是践行意愿不强的主要因素。中职生是15~18岁的青少年,由于知识水平、就业功利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并不了解,自认为年龄过小,在对客家文化认同和传承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调查中的另一项结果也表明这点:中级班、高级班、预备技师班、技师班的学生依次随着年龄增长对客家文化认同和文化践行意愿亦随之提升。

五、小结

客家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内涵,浓郁的风俗人情,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客家文化在年青一代中缺乏认同感,作为纯客家地区的河源中职生在客家文化认同上也同样存在误区和障碍。根据问卷调查、访谈得出的数据分析,认为当前影响包括河源在内的客家地区中职生可客家文化认同的因素以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即就业、兴趣是影响中职生客家文化认同的根本原因;家庭氛围不浓和客家文化时代性是影响中职生客家文化的主要外因。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深以客家先民在长期的迁徙中凝练出“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崇先敬祖”的客家精神和“诚实守信、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为骄傲和自豪。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互冲击,客家文化等传统文化在多重夹击下,逐渐被淡化或替代。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年青人对各种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极低。这是值得整个社会尤其是社科工作者重视的社会问题和课题。本文的调查与分析旨在能引起更多专家学者乃至政府层面的重视,从而引导年青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和践行。

客家人独有的文化特色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推动客家地区乃至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加深包括河源在内的中职生对客家文化认同的意义不仅在于弘扬客家文化,更是通过客家文化传承培养爱乡爱国情操,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

[2]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黄志繁.什么是客家——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2007,(04).

客家体育游戏 篇5

1 关于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文化

1.1 舞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舞龙俗称“玩龙灯”, 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已成为汉族人的一种民俗文化[2]。在古代, 龙是皇室帝王尊贵、荣耀、权利的身份象征, 是民间象征着喜庆吉祥的瑞兽, 是人们美好理想和愿望的化身, 还是人们以祈神保佑, 风调雨顺, 祈求丰收的图腾崇拜的一种反映。舞龙是赣南客家人迎新春庆元宵的重要活动, 从大年初—起, 直到元宵节后, 都有龙 (灯) 、狮子走村串户进行拜年, 视为吉祥如意。龙 (灯) 所到之村户热闹非常, 村民以爆竹迎接, 用年糕、果品等招待, 深受群众欢迎。

1.2 舞狮

赣南客家舞狮, 很多地方也称“打狮”, 在赣南客家的民俗中, 瑞狮入室有着“瑞气盈门”、消除邪恶、吉祥如意的寓意。赣南客家的舞狮, 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它的狮口可以上下灵活开合, 狮头略显正方, 狮子的外观朴拙, 棱角比较分明, 在舞狮表演时, 可以自由控制狮嘴咬水果、接红包, 表演时的模样既威武又逗趣。为展现舞狮中狮子的百兽之王威风出来, 赣南很多县市的舞狮都是跟武术结合在一起的, 初学者必须经过弹跳、蹲桩、扎步等基本功的训练, 才能开始学习舞狮的一些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赣南客家舞狮的表演套路分为单引、双引、三大引以及四大引四套路数, 再加上打击乐器的配合, 营造出一种趣味无穷的氛围。

2 发展困境

2.1 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够

一是群众市场观念淡薄, 大多数群众的观念还停留在舞龙舞狮体育表演的民俗性、娱乐性、观赏性上, 并未考虑其发展的产业性, 未能意识到其身后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二是发展观念落后, 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对其保护传承的层面, 而并未上升到发展层面, 这使得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舞龙舞狮运动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由于未能推陈出创新、表演形式单一、应用僵化, 满足不了现在民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表演大多数时候是在节假日或者重大祭祀时, 作为求“好彩头”或活跃节日气氛的一种方式。

2.2 健身性舞龙舞狮运动尚处于空白阶段

当前, 在赣南客家地区, 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的表演者主要以村里的青年或宗室青年为主, 大部分舞龙舞狮都只能是在非常小的范围中传播, 学习接触的人员非常有限, 导致整个赣南地区参与舞龙舞狮的人群总体规模很小, 舞龙舞狮运动进学校、进课堂工作推广缓慢, 广大民众对于舞龙舞狮运动参与性严重不足, 健身性舞龙舞狮运动尚处于空白阶段。

2.3 产业链尚未成熟形成

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所需的器材基本为民间手工艺人自己动手制作, 产业化发展规模非常小, 以“舞龙舞狮”为本体的产业化发展链也非常的有限, 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条, 目前, 赣南客家舞龙舞狮主要是用于祭祀祖先、节假日庆祝为主, 并没有涉及竞技表演、商业表演、娱乐休闲及服务行业, 赣南地区的体育旅游业已经开阵的如火如荼, 如果将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表演融入其中, 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4 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从我国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来看, 之所以当前职业化程度较高, 都是依托一套相对完善的职业化策略和法规体系作保障。舞龙舞狮运动1995年虽被列入规范的竞技体育项目, 但客观来说, 保障其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成熟, 其竞赛体制也仍在完善之中。缺少正面、积极的产业政策, 就不能给产业发展以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缺少产业法规体系的保驾护航, 就不能给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应有的保障。

3 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

3.1 文化意义

在赣南客家地区逢春节、灯会、元宵节、庙会以及丰收年, 人们会以舞龙舞狮来庆祝, 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四季丰收, 还用舞龙舞狮的方式来求神祭祖保平安。此外, 赣南地区的舞龙灯习俗还衍生出两个较深的传统习俗:一是通过舞龙灯来祈求早生贵子, 达到人丁兴旺、宗族繁衍的目的;二是通过舞龙灯来拜龙祭祖, 将龙灯狮灯放在祠堂, 和祖先一起供奉, 通过这种虔诚的祭祀来祈求神龙的保佑, 实现自己与祖先之间的沟通对话, 表达自己对神龙的崇拜和祖宗的敬仰, 从而获得神龙和祖宗的庇佑[3]。

3.2 娱乐意义

舞龙舞狮作为我国民间民俗体育活动, 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和具有生命力, 就在于它本身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正月十五闹龙灯是赣南客家地区狂欢的传统, 舞龙是赣南客家人共同爱好, 南康、章贡区、赣县、龙南还有龙灯会, 其他县 (市、区) 还有舞布龙、舞龙灯等, 为新春元宵佳节增添一景。如今的舞龙舞狮可以说是赣南客家以宗族为单位、以户为基础的群众性参与的娱乐活动。在特定的日子举行的舞龙舞狮活动, 娱乐色彩非常浓厚。还有很多生意人也喜欢在开业时进行舞龙舞狮表演, 用他们的话说“店铺开业不请个舞狮的, 总觉得开业就没有气氛, 以后店铺生意就难以红红火火”。

3.3 时代意义

赣南客家舞龙舞狮运动作为赣南客家地区被男女老少均喜爱的传统民俗体育, 实现其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具体表现过程中通过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消费、体育服务等形式融入赣南客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对推动赣南客家地区舞龙舞狮运动文化传承, 提高其知名度, 带动赣南客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4 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坚持传承创新, 主动做好保护性发展

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项目不仅仅是民俗资源, 更可以发展为一种产业资源、经济资源, 我们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敢于创新和突破。既要充分搜集、整理、挖掘现有的舞龙舞狮资源及其内涵、特点, 又要在保持原有赣南客家民俗特色的基础上, 对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进行大力宣传, 通过比赛、展示和交流来增强该民俗项目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保留其民俗特征和特色的前提下, 对其进行改进、包装等, 使其符合科学性、健身性、社会性。

4.2 坚持面向学校, 推动舞龙舞狮运动群众性普及

学校是青少年的聚集地, 是传承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项目的主力军, 如果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赣南客家舞龙舞狮, 就必须从青少年一代入手, 将舞龙舞狮文化从小植种, 让大中小学生深入了解赣南客家舞龙舞狮, 从而真正的原意弘扬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文化, 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赣南地区舞龙舞狮运动在青少年体育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坚持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的原则, 坚持寓学、寓练、寓乐于舞龙舞狮运动, 使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项目逐步在赣南客家地区大中小学校推广。

4.3 加以商业开发, 促进舞龙舞狮产业化发展

积极规范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标准竞赛体制, 发展舞龙舞狮竞赛市场。通过提高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运动竞赛水平来开发训练竞赛及其附属产品, 加速服装、器材等市场的改进和合理化调整。采取多种措施, 积极促进赣南客家舞龙舞狮民俗体育表演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借助旅游让赣南客家舞龙舞狮运动进入经济领域, 促进舞龙舞狮运动的产业开发。

4.4 加大政策扶持, 健全相应法规保障体系

目前, 赣南客家舞龙舞狮运动要得到发展性传承, 更重要的是加快其产业化发展步伐。产业化发展很重要的方面还是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 其中包括资金投入、相关政策配套、消费导向等政策倾斜, 如, 政府可规划设立赣南客家舞龙舞狮发展研究中心、创业平台, 给予舞龙舞狮产业以低息银行贷款、减免相关税费等, 更好地将更多的积极资源引入产业发展中来, 推动赣南客家舞龙舞狮向产业化、规范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占玉珍, 王俊奇.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4) :140-142.

[2]王继强.中国舞龙运动价值功能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 2008, 27 (3) :7-10.

客家体育游戏 篇6

民俗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件瑰宝。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人根据当时的生产环境和生活需要, 所创作出来的一系列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文化活动, 她是民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种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与广泛文化外延的文化生产力。同时, 客家民俗体育作为一种体育项目, 有着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作用。另外, 客家体育项目有着运动技术简练、运动规则简便、运动器材简单、对场地要求不大的特点, 许多器材如陀螺、跳竹竿等都可以自制, 这些特点可以大大减轻国家、地方经费的开支, 是一项又经济又有效的锻炼措施。学校体育是在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 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她不仅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同时, 对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 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客家体育是客家人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产物, 体现了客家人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 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的团结互助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是优秀的文化特质, 对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可以更好的提高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 应该重视客家体育在学校体育的作用, 在学校体育中传承和发展客家体育。

二、学校体育在传承客家体育的作用

1、学校体育有着天然的运动场所和运动伙伴

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需要占据着一定空间场所, 客家体育也不例外。如客家体育的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等, 这些都需要较为开阔的空间位置。而打水漂等又要有特定的空间。在空间场所上, 学校体育基本上能够满足客家体育所需要的空间场所, 无论是在体育课堂上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上, 学校基本能够满足所在学校范围内师生享有的运动场所, 而这些运动场所正是为客家体育的传承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一项体育项目要想更好体现它的竞争性和趣味性那需要多人进行参与, 同样地, 客家体育项目也是一样的。虽然有些客家体育项目能够在单个人进行完成, 那么这势必会降低其竞争性和趣味性, 一般情况下, 客家体育项目也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 而当前对学校体育是以行政分班和授课的情况下, 参与运动的人数是能够满足客家体育所需的。另外, 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下,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容易聚集在一起进行相应的活动。

2、学校体育有着明确的体育运动时间

任何一项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是需要花时间的, 同时, 进行从运动开始到运动结束也是需要时间的。客家体育也不例外, 如客家体育的跳房子, 最快的也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有些带表演性质的舞狮和打龙灯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 没有运动的时间的保证, 而去谈客家体育的发展无疑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一般地, 学校体育由五个主要部分或要素构成: (1) 体育教学; (2) 课外体育活动; (3) 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 (4) 早操和课间操; (5) 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其中体育教学, 早操和课间操是有法定规定的时间的, 因此, 也可以说学校体育有着明确的运动时间, 这些都能够保证客家体育的运动时间所需, 为客家体育的传承提供时间保障。

3、体育教师是客家体育传承的人员保障

客家体育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人员保障, 没有人的参与, 再美好的事物都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客家体育也是一样的。体育教师作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理应对我国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客家体育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体育教师也应该为客家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尽心尽责, 通过自己的了解和理解, 向学生传授优秀的客家体育文化, 促进客家体育的发展。

三、学校体育在发展客家体育的意义

1、有利于发展学生体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客家民俗体育对改善人的身体状况、发展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体能均大有裨益。客家民俗体育有着大量适合儿童、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形式和内容, 对于发展学生的体能有着重要的价值。例如客家体育的跳房子、滚铁环、打沙包等项目, 都是包含了田径项目的走、跑、跳、投等因素在里面, 这些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 发展学生的体能有着重要的价值。另外, 客家体育形式活泼, 规则简易, 易学易懂, 不需要有很好的体育基础, 也有着许多表演性和娱乐性的项目, 这就使得客家体育项目不会显得那么枯燥, 学生从事其中, 能够较容易的体检到运动的兴趣, 唤起学生体育学习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利于学生体验深刻的文化内涵,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客家体育是我国劳动者在长期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 是劳动者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的智慧结晶, 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体, 融合了迁居地的畲、瑶、僚、蛋等土著以及河洛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等要素, 具有汉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共同性和丰富性, 而且具有特有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这些使得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性更甚。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锻炼身体, 而且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势必需要进行理解和了解。客家体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客家体育的教学和活动, 将有利于学生体验深刻的文化内涵,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

3、有利于弥补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的缺憾

当前, 我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缺乏体育的场地、器材, 尤其是边缘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由于当地场地、器材的缺乏, 大大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望, 同时, 也限制了正常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导致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难以实现。而客家民俗体育项目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较小, 许多器材基本上可以通过自制完成, 如跳房子只需一支粉笔或瓦片在一片空场地上画上类似“房子”形状的画即可;如高跷、跳竹竿、陀螺、滚铁环等这些器材师生都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因此, 在场地、器材经费不足地区开展客家体育活动, 不仅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所需, 完成教学任务, 又能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 是一项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4、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客家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 在学校地区广泛开展客家体育工作, 有利于客家体育项目的传承, 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播,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客家体育, 进而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东辉, 刘志民.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上犹县营前镇“九狮拜象”田野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4 (2) :70-72.

[2]吴玉华.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及其文化特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1) :84-88.

客家体育游戏 篇7

一、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形式

(一) 民俗体育概念

《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 是顺应各民族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3]。由此可见, 民俗体育是在一定的区域内, 由一个或几个民族在其居住地慢慢形成, 共同创造、延续下来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体育文化形态, 其项目涵盖了以身体活动为形式的健身、娱乐、竞技、表演等体育活动和文化形态。笔者认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是赣南客家人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以特定的民俗土壤为基础, 以赣南客家民俗事象的产生发展为依托, 在赣南客家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活动形式及特殊文化形态。

(二)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主要形式

赣南客家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 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不断地吸收了南方畲、黎、瑶、僚、蛋等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4]。赣南又是丘陵山区, 世代以农耕为主, 在山区之中繁衍生息, 所以, 客家体育活动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 活动内容与方式多半是生产和生活能力的再现。目前客家地域民俗体育项目有舞春牛、花棍舞、大刀舞、禾杆拔河、抬杠、抢打轿、九狮拜象、盾牌舞、竹篙火龙、抢打轿、扮故事、三节龙、凌龙、罗汉舞、犁狮、席狮、板凳龙、赛龙舟、傩舞、划旱船、放孔明灯、上刀山、过火练、香火龙、驰火马、游烛龙、高脚狮、迭灯、飞刀圈等众多独特的民俗体育项目, 很多区域已基本形成了“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是我国古老体育文化活化石, 也是我国古老的农耕民族文化的精髓, 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体育的进步,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在多元文化 (包括多元体育文化) 激烈竞争的背景下,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播与发展, 就是一种对地方性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举措,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赣南民俗体育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可供发掘、开发和利用的方面也将日益丰富。赣南共有十八个县 (市) , 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丰富, 但似乎互不相干, 可谓一盘散珠。正确看待赣南体育产业发展与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弄清如何运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并逐步优化资源。通过现代数字信息化技术完美串起这些光芒四射的珍珠, 系统的编辑各类资源进而在不同领域分化其用途, 最终构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产业链, 从而产生一定社会效益。

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与数字信息化

数字信息化技术, 是指运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 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 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5]。数字信息化技术一般包括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传输、数字调制与解调等技术。在实际的运用中, 又可具体分为数字化扫描、数字化摄影、数字化编辑、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数字化技术已经运用在各行各业, 涵盖科学教育、企业生产、文化艺术、消费娱乐等方方面面。但时至今日, 绝大多数民俗体育保护部门, 对数字化技术在该领域的运用价值尚未有足够的正确认识。

(一) 挖掘丰富的赣南民俗体育文化信息资源

数字信息化可以汇聚所有媒介的信息, 将信息转成数字, 经过转换, 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文化信息提供给网络用户。由于其传播的介质是比特而非原子, 所以这种传播就具备了迅速、快捷的时效性优点[6]。这种信息高速传递的特点, 使网络传播中的多媒体系统中的音频、视频信息成为与时间相关的连续媒体, 具有提供同步、实时信息的特性。数字信息化技术所展示的知性和感性, 无疑对挖掘赣南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价值观念, 传承赣南客家文化之重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 网络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 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成多功能一体化的网络媒体又给赣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在网络中的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网站均提供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实时检索功能, 用户端要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 只要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信息经过数字化存在于网络中, 便能“所查即所得”,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使用文化信息的效率。在百度、谷歌搜索框中输入以“赣南客家体育”为主题的关键词, 可以检索出数百个关于“赣南客家体育”方面的网站链接。如:赣南网、中国赣州网、客家世界网、中华客家网、客家风情网、海峡客家网、华夏客家网、赣南客家网等。特别是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能快速得到该领域相关科研信息如:知网、万方数据、百度文库等为研究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提供网上信息资源服务, 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当前, 很多专家学者在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逐渐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把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生动地植入地方建设之中, 如:发展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旅游、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休闲产业、赣南社区民俗体育娱乐健身等, 其内容丰富多彩。数字化所承载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信息量, 是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数字化迁移将促进赣南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整合。

(二) 实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

在沟通、对话和交流中实现文化传播, 是数字信息化不可替代的特点。数字信息化在建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交流空间, 拉近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距离, 使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传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学者以及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有特殊感情的受众群体之间, 可以突破时空限制, 平等自由地对话和交流变成现实。从而, 增强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也促使对某些问题的探讨更深入。例如:成立赣南客家体育文化主题论坛、开设各县 (区) 民俗体育项目征集、组织单个民俗体育项目的调查考证等栏目。赣南客家情结将使广大民俗体育主题论坛的网友们聚在这个穿越时空界限的空间, 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项目种类、历史传承、技术特点以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等进行讨论。通过网友们的相互讨论将会促进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甚至可以使部分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存在偏见的网民, 改变了过去的肤浅认识。为此, 数字信息化打破了单向传播的模式, 进入了互动式传播的历史时期。数字信息化的交互性还可体现在BBS、聊天室、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工具实时沟通, 实现互动, 数字信息传播双方的互动可以是一种多元动态的互动,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互、交流。它不仅指受众与网站管理者之间, 而且还指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信息化时代,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和任何文化一样, 要想获得新的发展, 必须与时俱进, 借助数字化传播渠道的广阔、丰富和个性化使文化的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越性。

(三) 促进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数字媒介是在传播过程中, 通过采用一定的标准和协议, 将分布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处理、储存、传递、接收的数字化信息内容的各种物体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构成的, 并使各种物体之间可以即时无差别传递数字化信息的系统。它的核心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7]。数字化媒体可以多维度呈现赣南客家体育传统的原生态面貌, 推动赣南客家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真正走出赣南, 走进普通公众的视野, 使赣南地域民俗体育文化变成可知、可触、可感。通过制作数字化传媒作品, 具有广泛传播的教化意义[8]。如:数字化传媒作品电视连续剧《白鹭瑶》中原生态呈现了迎彩灯、烧瓦塔、抢打轿、舞龙等古老的文化记忆, 文化的交流将不断拉近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与外界的距离, 促进更多的域外公众有兴趣亲临当地近距离感受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极大地促进当地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既为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活力, 又为当地人们带来了经济收入。数字信息化的传播方式, 不仅仅是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简单展示, 还可将一些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发展过程的历史流变、技术存在的状态, 以及民间传人档案、民俗体育项目种类、传播方式、器械制作工艺等生成全过程, 进行数字化编程后存入数据库[9]。此外, 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民俗体育文化的虚拟现实空间, 将使人们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并带来更强的愉悦感。运用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赣南各种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技术精髓。通过数码技术和三维动画将各种难度技术与制作工艺转化成数字文化形态[10]。如:动态的卞庄子纷绞法每个细节动作的生成及立体的“大阿子孙龙”制作从灯笼龙身、彩纸图案、夹板连接等整套工艺流程展现在公众眼前, 这样公众就可以欣赏和学习各种技术细节动作及详细的编制工艺。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大量应用, 将促进更多图像新表征形式的出现, 在未来融入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为题材的三维动画、3D网络游戏、仿像影视作品等的研发, 无疑是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予以延展和深化[11]。

(四)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数字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信息化形式单一, 主要以文字、图像为主。因为基于主流语言文字, 对于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报道与传播, 传统媒体特别是印刷媒体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在这一领域, 数字信息化传媒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媒体技术可集声音、文字、影像于一体, 能够全面地反映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中蕴涵的内容;并且在传播中, 数字信息化拥有范围广、时效性强、传播方式多互动性强等诸多优势[12]。然而, 信息社会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数字信息化传承尚未充分利用数字化媒体的传播技术优势, 反而落于传统社会传承方式的案臼, 大部分网站在民俗文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仅仅使用文字媒介来进行, 有的配有图像媒介, 音视频、动画等其他媒介形式应用很少。目前, 在赣南地区客家门户中国赣州网、赣南客家网站中所提供的民俗体育文化信息大都是文字内容, 即便是舞龙、舞狮、龙舟等, 也仅使用文字描述, 没有提供视频、音频、动画。如中国赣南网站中, 对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中最富盛名的营前“九狮拜象”的介绍。如图1、图2:

以上网络调查结果表明,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网络传承, 除传承范围更广之外, 数字信息化传媒与传统媒介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以上对于营前九狮拜象和古陂犁狮与狮等民俗体育文化的信息化过程中, 如果能够搭配演出视频影像、演奏音频等内容, 广泛融入动作捕获和动画制作等技术手段。所有的视频内容并使用流媒体压缩技术进行处理成存储空间小、播放效果佳的FLV格式, 将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从而增加传承的信息量, 最大限度地还原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原貌, 增强传承效果。

四、结语

数字信息化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现代化进程中是一种有效的文化形态建设途径, 对多元丰富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数字化创作在与当代、后代的传播中和互动中有效地保护、发展和缔造赣南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并推动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数字信息化的交互性、时效性、多媒性和虚拟性等优势特性, 将各种传承媒介融合为一体, 最终实现赣南民俗体育文化最好最有效的传承。只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市场化模式的双重拉动下才能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财富文化建设的发展, 最终将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兴宁:希山书藏, 1933:7-42.

[2]张国栋.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C].全国博士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7:237-243.

[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78.

[4]罗勇.客家赣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4:18-31.

[5]万剑敏.基于数字化技术视域下的乡村古迹保护研究[J].农业考古, 2011 (1) :351-357.

[6]柳士发.实施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数字文化中国[N].中国文化报, 2003-03-26.

[7]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4.

[8]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C].2010:135-138.

[9]谭东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 (6) :42-45.

[10]常凌翀.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0 (11) :39-42.

[11]梁同福, 仇军, 张帆.数字化时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征系统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9 (3) :20-27.

客家体育游戏 篇8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卓越民系。据史学家考证, 客家先民本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居民。客家先民因为中原战乱而南迁, 先後迁徙到了赣江、泞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区。他们在那里披荆斩棘, 开山造田, 落地生根。相对当地原居民, 他们被称为客家, 后来也自称客家。

客家人在长达千余年的磨练中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在长期的辗转迁徙中形成了吃苦耐劳、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客家精神。这些就构成了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客家文化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不断渗入、融合到文学、音乐、舞蹈、雕刻、绘画等艺术之中其中包括闽西客家山歌。

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之一, 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其内容贴近生活, 语言生动, 情真意切, 神韵自然, 有人称它是中国民歌最华彩的乐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祖祖辈辈在长期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的民间歌谣。客家人把勤劳、坚韧、热情, 融入自己喜爱的山歌之中。客家文化精神哺育的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为深情、最为放达, 也最为卓越的歌种。客家地区的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多山, 而山歌之所以能产生并流行, 最为重要的客观环境就是因为有“山”。

闽西, 地处武夷山脉南段, 因其山峦起伏的地势、闭塞的交通环境以及特有的民俗文化, 闽西山歌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并形成了具有传统民俗风情的客家山歌体系。闽西山歌按音调特点可分三类:客家山歌、龙岩山歌、连城山歌。闽西客家山歌是指流传于旧属汀州府治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清流、归化 (今明溪) 等县和连城部分地区客家人聚居地的山歌[1]。

从大的方面说, 民间音乐的种种类型, 都综合体现出与具有共生性质的相关文化之间的“文化血缘”关系。正是这种与相关文化的同源构成, 使得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也可以说, 文化构成了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 成为将民间音乐包容于其中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框架[2]。

同理, 客家山歌作为民间音乐的类型之一, 也与客家文化密不可分。那么, 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又是怎样与当地的山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呢?笔者通过以下两点分析, 并且以几首闽西客家山歌为例, 通过分析其歌词、节奏、音阶、调式、曲式等方面的特点, 从闽西客家山歌在闽西人民生活中的渗透等方面, 对闽西客家山歌与客家精神的联系进行探究。

首先, 闽西客家山歌除具有一般南方山歌在唱词句式、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的普遍特点外, 在音乐上的突出特点, 就是在旋律进行中突出强调羽、商两音。由于其具有这些简单、易于传唱的特点, 使得闽西客家山歌琅琅上口, 并广泛地运用、融入于闽西客家人的生活、生产劳动、爱情中, 成为体现和传播闽西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儿时时常听见村里的长辈们茶余饭后、出门劳作时唱那没有伴奏但又动听的山歌。他们扛着锄头、牵着牛羊, 在田间地头劳作, 或在山野森林砍柴时都能够边劳作边唱歌。遇见谁家迎亲嫁女、子女上大学, 都会用山歌表达愉快喜悦之情。客家妇女不仅在做针线活时唱山歌, 而且在下橱时也唱山歌。从上述民间音乐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可知, 山歌已经融入到闽西客家的民俗中, 成为了闽西客家人民生活、生产、爱情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如:

1.《黄连树上结苦瓜》

从音程关系上看, 这也是一首四度、五度相结合的五声徵调式山歌。节拍为2/4, 3/4。节奏也相对灵活。但根据歌词内容所显示的信息来看, 这首山歌的节奏较《山歌会唱大家来》应该相对舒缓。《黄连树上结苦瓜》是不断变化重复四句乐段。第一句为主题乐句, 而第二、三、四句是根据主题乐句作变化发展, 其结构图是:a+a 1+a 2+a 3 (4+3+3+2) 。类似这种结构的山歌, 在闽西地区比较容易找到, 其他地区较少[3]。

歌词如下:黄连树上结苦瓜 (哎哎哎) , 世上最苦穷人家 (啊) (哦) 。汗水洗身泪洗面 (咯) (哎) , 穷人长年受熬煎 (哦) 。

用平缓的四度、五度音程关系, 音调中突出re、mi、la这三个音。简单明朗的旋律线条, 琅琅上口。因此, 闽西客家人用这样明了的客家山歌来表达、倾诉自己的生活。虽然歌词中向我们传达的是关于“艰苦”的信息, 勤劳勇敢的客家人民却是乐观的, 他们用歌声来排解生活的压力。但同时也可以看出, 客家人以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着自我的生存环境, 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

2.《留朵梅花等郎开》

这首歌从音程角度, 也是四度、五度叠置。音调突出的是do、sol, 羽调式。节拍为2/4, 3/4。节奏舒缓, 表情专注。从曲式结构看, 这是一首复合乐段曲式的歌曲, 其结构图是:a+b+a1+b1。第三、四句是变化的重复了一、二句, 并在第二乐句有半终止。

歌词:檀香烧尽变成灰 (噢) , 一心等郎郎唔来 (噢) (崖自) , 手扶栏杆督目睡哩, 梦中见郎心花开 (噢) 。

高山顶上一头梅 (噢) , 手攀梅花等郎来 (噢) (崖自) , 十朵梅花开九朵哩, 留朵梅花等郎开 (噢) 。

这首是闽西客家情歌, 客家山歌的一种。客家人的爱情也用山歌来表达。含蓄的传情达意是客家人对待爱情的特点。这首歌曲与大部分客家情歌一样为七言体, 隔句押韵, 表达了青年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憧憬。在过去的客家民间, 唱情歌是年轻人的必修课。白天走在山上或旁晚坐在各家门前, 都可以对上那么一段。情歌似乎已经成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超出了它作为传达爱情媒介的本体作用。客家人结婚前或结婚后都会坚持对客家情歌的热情。

其次, 用方言演唱山歌, 正体现出了文化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特点。闽西人在语言方面用的是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也是客家文化的特点之一。闽西客家人虽是客家, 却也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客家人用语言仍然述说不尽自己生活中的点滴, 于是寄情于歌唱。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用艺术的形式, 传承着客家文化中客家方言这一文化的精髓。

唱山歌是闽西客家人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过去闽西客家人特别喜爱用客家方言以歌会友。如现代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说:客家人无论“白天相遇于山野, 黄昏围坐于村落”, 都必定要“两人对唱, 或多人对唱, 歌声大作, 调戏杂兴”。客家人出门即山歌不断, 或在居家生活中用歌抒发情怀;或在劳动生产中以歌排解疲乏;或在月色美景前借歌传情达意。正是因为人们爱唱、会唱, 并且以歌作为交流的方式之一, 因此, 用山歌体现并传播闽西客家文化就显得理所当然。

如:《山歌会唱大家来》

这是一首四度、五度相结合的五声徵调式山歌。音调以徵音为主, 音调中突出运用re、mi、la这三个音, 正符合了闽西地区山歌中, 旋律强调四度、五度关系的特点。由于它是3/4、2/4的节拍, 因此节奏丰富灵活。在曲式结构方面, 是明显的起承转合的简单的四句体。

歌词如下:山歌会唱大 (啊) 家 (格) 来, 高山顶上 (那) 搭 (呀) 歌台, 唱得鸡 (啊) 毛沉 (啊) 落 (格) 海 (咧咧咯) , 唱得 (格) 大 (啊) 家心花开 (哎咧咯) 。

歌词里有许多衬词, 这是闽西方言的显著特征之一。闽西客家山歌里多有这样的衬词, 并且是用当地方言加以演唱。更显现出客家文化的味道。

从笔者上面所举三首歌曲中, 可以看出, 闽西山歌通过对客家人民思想的渗透, 融入到客家人的生活中, 进而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客家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

音乐和文化永远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音乐通过文化得以体现出其价值, 而文化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客家先民原居中原的黄河流域, 在客家山歌成型前, 其起源地的文化必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而客家山歌中的中原文化印记正是客家山歌形成的基础, 是中原文化在客家山歌中长期积淀的结果, 充分表现了客家山歌文化的渊源。

客家山歌与客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 没有闽西客家山歌, 闽西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就没有办法得到传播和传承, 而如果没有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做为基垫, 闽西客家山歌就失去了作为客家人古老精神依托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客家建筑文化浅见 篇9

【关键词】客家文化;建筑形制;空间

1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源源流长,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在与大自然的不断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营建经验,创造了极富感染力的生存场所。当提及中国建筑立刻会想到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提及中国建筑文化就会想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大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所体现的建筑文化更是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客家既是汉民族的一支,与传统汉民族血脉相连,又具有其独特的民族个性与文化,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建筑更是独具特色。

2 客家历史文化背景

2.1 客家的民族、文化渊源: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先民的主体成份是中原衣冠氏族,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的中原旧地。

他们在自北往南迁徙——定居——再迁徙——再定居的过程中,一方面竭力保持和发扬中原旧有文化,崇尚礼仪,家族意识、民族意识、民系意识极其强烈;另一方面又努力适应南方新环境,开拓进取,创造新经验,培育出新文化——客家文化。因此,客家文化是在与当地土著文化的排斥和融合中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客家人念念不忘中原,因而客家文化在保持中原汉文化的基础上,具有秩序性、整体性和怀旧性的特征。它作用于建筑则直接影响到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制。

2.2 客家民系基本特征:

客家作为汉民族五大民系之一,受到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展转汲取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拥有了以下的几点基本特征,这些文化特征是其建筑形制的根源:

2.2.1 客家民系与古中原汉族有着直接的血缘和历史地缘关系,与古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强烈的宗法礼制观念,注重族望门阀、族谱、族祠。

2.2.2 客家民系具有浓厚的怀恋中原意识,在其核心区,大家使用同一种方言(客家话),以共同的习俗、信仰和观念紧密结合形成一個整体,即使偏离了这个核心,客家民系的成员仍能组织在一起,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性。

2.2.3 客家民系强调聚族而居,不仅家族有组长,还往往有严密的村社组织,维护乡土社会的和谐秩序。

2.2.4 客家民系强调儒家正统观念,重视礼仪,轻佛、道等宗教观念。

2.2.5 客家民系突出强调“慎终追远”的精神,尊敬祖宗、重家庭、家族伦理道德。

2.2.6 客家民系强调“耕读传家”,重视文化教育,人文昌盛,人才辈出。

2.3 客家文化的生活体现:

客家人秉承汉民族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儒家思想。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聚居于一处,不断地调整各种关系,把人伦关系强化为尊卑名份的人身依附,以维持其长久和谐稳定的生活。

2.4 客家主要聚居区的地理条件:

客家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该区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客家分布多以山区为主,兼有平原和丘陵的地区为最。以福建为例,多为山多地少地区,并且交通不便,地区间交往甚少。因此出现了在闽西的客家建筑为了防盗、防范的原因,形成聚族而居,营建集体住宅的传统。

3 典型客家建筑形式

由于地理条件等客观限制,客家建筑多因地制宜、自成传统,没有完全固定的程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五凤楼”、“围垄”、土楼,这三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特点——聚居,但又各具风格特色:

3.1 “五凤楼”

客家民居形式乃从天井小院演变发展成为多种的群居大院。其最初形式是增加两侧的横屋及加高厅堂的高度。由前及后,三堂两横,逐渐增加层数,使厅堂的屋面与横屋的山尖,层层升起,相互衔接形成展翅欲飞的生动气势,因之通称为“五凤楼”。

3.2 “围垄”

前面是厅堂与横屋方形或长方形的组合体,两侧及后面围以圆形成列的围屋,称“围垄”。围屋一般为单围,也有双重及多重围屋,房间多少,范围大小,视人口多少而定。围垄房舍的前部有“禾坪”与“水池”,围以高大的围墙,两面开大门,围墙用黄泥、砂及贝壳灰掺和成的三合土夯成,厚达1米以上,异常坚固,有的还建有炮台,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围垄内部可基本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3.3 土楼

客家五凤楼、围垄和福建本地山寨相结合,发展成为将堂屋横屋联成一体的方形与圆形土楼。圆土楼外环通常高四层,外墙石砌基础,上为夯土,也有用三合土的。一般不开窗,只在上部留外宽内窄枪眼小洞。墙体很厚,下部达2米多,向上有收分。大门用石框,门用厚13厘米的实木,外包铁皮,有横竖向门闩,门梁上设水槽与楼上水箱连通,战时用以灭火土楼的三四层有贴靠外墙的回廊,便于战时跑动,几个土楼位置靠近可组织交叉火力。总之土楼本身就是严密的防卫工事。

4 客家民居建筑形制特征

分析以上具体的建筑形式我们可以得出客家民居建筑形制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4.1 点、线围合。以点为核心,以线来围合是客家民居形制构成的基本法则。这种点、线围合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极为完整、严谨的的建筑形式,它不但具有向心性、整体性、秩序性的特点,而且重点突出了礼制思想、伦理观念和社会秩序。通常点为整座建筑的公共活动场所或祠堂所在地,各家居所等房间连成线形围合于其外围。

4.2 独立性强。从宏观上讲,客家民居很少受到其他建筑的影响;他的总体构成往往与自然界的山水有关。它既反映出客家人强烈的家族观念,也反映了客家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建筑与大自然协调的思想。客家建筑群往往以方形、圆形及各种形式的土楼为主,大小不一,分布通常是依山就势,根据需要而建,而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而存在。

4.3 基本构成简单。客家民居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构成仅有房、厅两种形式。构成土楼的各个单元都有供各家活动的公共空间——厅和私密空间——房,构成土楼的这些基本元素形式一致,构成一致,没有各自的独特形式,完全依附于整座建筑成为一个整体。

4.4 建筑形式多样化。客家民居形制在点、线围合的构成法则上,各种构成元素采用不同的形式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如土楼可以是一层围合,也可以多层围合;可以外层高,内层底;也可以半围合成为簸箕型等等,形态多样,依山傍势,因需而建。

5 结论

从这些对客家建筑文化的研习中,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部分的民居而言,它们体现着一个地域共有的特征;代代相传、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发展形成;成为人们所遵从的不成文的规范。正如“民俗传统直接而不自觉地把文化——它的需求和价值、人民的欲望、梦想和情感—转化为实质的形式。它是浓缩的世界观,是展现在建筑和聚落上的人民的‘理想’环境;没有设计家、艺术家或建筑师插手其中。

参考文献

[1]拉普普著,张玫玫译. 住屋形式与文化[M].

[2]汪之力 主编,张祖刚 副主编.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

[3]荆其敏 编著. 中国传统民居百题[M].

客家体育游戏 篇10

1 地理环境与开发条件分析

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 对探索当代客家人文景观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而本样地所在———梅州客家公园, 就是一个绝佳地点。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我国汉族客家最集中的聚居地, 素有“世界客都”之称。而身处客都的梅州客家公园, 位于梅城江北东山片周溪河畔, 刚好在梅州诸多历史人文古迹“状元桥、东山书院、两院院士广场、千佛塔”的连接段, 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优势。

另外, 公园内部占地10.88hm2, 地理环境形态多变, 极为适合环境艺术设计的展开。就目前而言, 梅州客家公园是国内规模最大、展示客家文化最全的综合性公园。

2 设计概念的探索与规划构思

在当代, 全球文化景观百花齐放, 要在其中脱颖而出, 必须要突出自身文化印记的特点。

2.1 如何展示客家历史人文的特性

继承发扬客家文化的优秀理念, 重在提炼人文艺术元素的精髓。要从客家文化中汲取适合当代的设计精华, 就要对客家文化有精深的理解, 并用开阔的视野来探索符合现代审美的构图布局、材料选择和文化诉求, 有鉴别地使人文艺术元素成为创造新形式、新风格的源泉。

众所周知, 客家文化之所以能在全球文化百花齐放的大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很大因素在于其重义轻利、崇文重教、敢为人先等优良人文品性的传承。而这些人文品性能否通过环境设计来展现, 则是客家人文景观是否成功的关键。考虑到近年来许多风景园林较为缺乏相关人文含义的体现, 客家公园应该怎样避免这种只考虑平面构图, 而没有赋予这些空间线条以人文含义的现状呢?

2.2 如何体现客家精神的当代特点

目前全世界2000多万华侨中有超过一半是客家人, 而作为世界闻名的客属华侨之乡———梅州, 应该如何定位梅州客家公园?梅州客家公园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展示客家人文精神的综合性公园, 又要如何体现当代客家的时代感和文化艺术品位呢?另外, 围龙屋“方圆变奏的韵律”的意境作为传统客家人文景观的主要体现, 是否在当代就无法延续了呢?

2.3 公园规划的指导思路

基于上述设计概念的思考, 考虑到围龙屋作为客家最基本的人文图腾延续了千年, 而客家人文景观的精神源于客家人对家乡山水的情感, 梅州客家公园在突出场地使用人群的国际化和当代化的基础上, 突破传统的客家园林少数人群独居一方而缺乏开放的特性, 将围龙形式的新时代建筑与现代园林规划景观结合, 用围龙形式建筑加上现代广场的营造手法艺术再现客家人文景观的精髓, 再通过各种从简提炼的现代材料来营造新形式艺术氛围, 进而展现出稳重、大气和富有现代景观视野的客家人文景观。

3 客家公园人文景区规划与系列设计

3.1 人文景区规划思路

在客家公园的景观营造过程中, 人文元素的体现一直是重要的考虑元素。首先是建筑题材与体现形式的选取。在题材上, 选取了广东客家博物馆、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黄遵宪纪念馆等代表客家文化内涵的景点建筑;在形式上, 除了传统客家围屋形式的现代展厅式改造, 更别出心裁地设计出既有客家文化特征又富有时代感的新式类围屋建筑 (图1) 。

其次, 是公园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的造园构造。就空间布局而言, 黄崇岳先生著作《客家围屋》中指出:“围屋景观布局应如同一个太极的图案:陆上屋为阳, 屋前水为阴 (图2) 。在具体的景观设置中, 公园的空间布局亦遵从此道, 而且创造性地代入了类旱山水的设置景观, 即在公园东区的主体区域, 以客家博物馆为主。加上中西合壁式的客家民居建筑达夫楼为“陆上屋”, 突出“大客家”的意识;而与此相对, 以三种形态的半环形水景来表示“屋前水”, 由里到外分别是中心层类旱山水的圆弧形沉降广场处的水池景观、利用天然地形高差制作的梯田式跌水景观 (图3-4) 以及最外围的周溪河岸环绕水带景观。这一整体布局堪称是目前国内同类公园中规模最大的客家人文景观布局了。

在功能分区方面, 该公园对人文景观的表达亦有较深层次的思考。如在基本地形分区上, 借助梅州原生态河流———周溪河, 将园区分为东西两大功能区。而两者之间, 以一个古式江南孔桥相连接。这种做法使整个公园既成一个整体, 又有功能区位的清晰划分, 充分体现了人文传承与景观构造相和谐统一的设计思想。

3.2 体现当代客家精神特点的景区规划思路

首先, 考虑到传统客家文化特征是以围龙屋为主体的风水屋场, 所以在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加强了对客家围屋建筑的演绎:“第一, 以优秀围龙屋作为梅州将军、梅州大学校长等客家英才的展览场馆, 借助老式围龙屋展示的诸多客属名宿, 反映了客家民系人才济济, 以及客家对崇文重教、重义尚武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第二, 以中西合璧式的达夫楼 (图5) 为代表的近现代建筑, 一方面, 是反映历史上客属华侨对家乡的浓浓乡情;另一方面, 代表客家人开放的心态与思想;第三, 是以新围龙屋形态展示的客家博物馆, 用新世纪的建筑方式来表达围龙屋建筑, 而内部陈设的都是客家先民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三种形态的建筑, 既有空间形态上的演化, 更有历史意义上的传承发展。

其次, 规划中还注重加强了现代广场的布局功能, 因为单纯的建筑, 如果没有合适的连接, 会显得缺乏整体感, 在本设计中借助于广场场地的连接作用, 将诸多特色各异的古今建筑, 利用各种形式的连接手法, 如拱桥、汀水阁台、高差水景 (图6) 等链接进行连接, 进而体现出一种整体的、开放的、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景观布局 (图7) 。

另外, 把握好围龙形式建筑中新与旧的关系, 既要通过展现传统围龙屋的建筑形式, 来传承客家历史人文的优良传统, 也要着眼当下和未来的发展, 通过新围龙建筑形式的设计, 使围龙精神能与时俱进, 展现出现代客家精神的时代特点。同时, 要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市民的游览休闲需求, 在较大面积的广场设计的基础上, 在空间构成中借景于自然山水, 使视线开阔。同时, 游览把主轴线与周围环境自然过渡, 结合现代的实用功能要求和元素, 创造出富有当代魅力和传统人文精神的客家人文景观系列。

3.3 广东客家博物馆

广东客家博物馆是广东省第一个客家博物馆, 按国家级博物馆标准设计和建设, 分为5个展厅, 分别以“客从何来”、“客家风采”、“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为主题, 采用数千件图表、文献、图片、实物、模型及客家文物, 再现历史上中原汉民系客家人5次大迁徙和艰辛创业的历史。

3.4 梅州大学校长馆

因为崇文重教的传统, 客家人非常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 所以各朝各代梅州都涌现出大量杰出学者。但古语云“有教方有所学”, 可见梅州不单有学者还应有杰出的教育家, 可惜一直以来相关的信息记录都较为缺乏, 导致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鲜为民间所知。为了弥补这一遗憾, 设计方特别设置了梅州大学校长馆这一景点。

梅州大学校长馆是一个二层客家围龙屋民居, 周边环境清幽、淡雅。在展览场馆中, 共分8大部24个展室, 集中展出了晚清以来236位祖籍梅州的海内外大学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

3.5 梅州将军纪念馆

在公园景观设置中, 与大学校长馆相互呼应的就是梅州将军纪念馆。梅州将军纪念馆馆址是一幢二进二层杠楼式客家传统建筑。其内部陈设了6个单元, 分别为革命先驱、长征英杰、抗日名将、开国功臣、当代骄子和将军谱。

据统计, 近100年来, 梅州出了473位将军, 其中上将10人, 中将99人, 少将364人。其中的代表人物, 除了大名鼎鼎的叶剑英元帅之外, 还有北伐名将张文、国民革命军东征名将张民达、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邓逸凡等将军。

3.6 黄遵宪纪念馆

黄遵宪纪念馆以黄遵宪书斋“人境庐”和故居“荣禄第”、客家古民居“恩元第”3处相连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 进行资源整合修建而成。主要展出黄遵宪生平著作、照片等展版以及其生前用过衣物、书籍等珍贵实物, 仅其生前留下的藏书便有1800多本。

4 地形道路设计与植物配置

景观规划以自然式规划为主, 配合人文景观建筑, 营造广场疏林草地景观, 色彩庄重淡雅。

4.1 地形与道路设计

因地制宜, 力求保持原有地貌, 尽量减少土方挖填工程量。如东区规划时将原有地形稍加微形起伏整理, 保留大片绿地, 山坡草地则顺坡而下, 使整体林荫线起伏有序和富有韵律变化。水系设计则在原有周溪河道的基础上, 承自然天成之趣, 适当点缀河道景观, 河边种植垂柳、大红花等植物, 沿河小道与河边若接若离, 若隐若现, 整体收放自如, 仿若天然 (图8) 。

全园道路沿地形变化采用曲线造型, 自然流畅, 富有动感 (图9) 。主要为连接园内景区的主路 (宽6~8m) 及连接景区内旅游小路 (宽0.8~1.0m) 采用青石板或卵石铺砌, 以增野趣。

4.2 植物配置

植物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依照这一原则, 花木种植按植物群落结构模式进行搭配, 如行道树以红花羊蹄甲、榕树、刺桐、白兰、垂柳为主, 灌木地被以山茶、非洲茉莉、大红花、黄连翘、月季、杜鹃大叶红草、遍地黄金、地毡草、沿阶草、地毡草为主, 期间散植九里香、蒲葵、粉单竹等富有形态美感的低矮树种。这样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扩大了绿量, 提高了透视率, 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 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5 结论与探讨

景观规划设计在近些年由于追求“现代感”, 往往忽略了景观传统人文的内涵, 还有一些盲目崇拜国外园林的举措。在这种大背景下, 梅州客家公园作为“当代客家人文”景观的一次有益尝试, 体现了当代景观设计应该追求既在本土园林的文脉延续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又要符合现代民众的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的设计理念。笔者相信, 唯有“当代”与“人文”有机结合, 才能赋予景观创作和而不同的现代生命力。

摘要:梅州客家公园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展示客家文化最全的综合性公园, 是对“当代客家人文景观”的一次有益尝试。该项目从客家古典文化中, 抽象出可以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简洁符号, 把传统封闭的客家园林变成开放的、富有参与性的现代开敞空间, 创作属于当代的客家人文景观。

关键词:当代园林,客家,人文景观,梅州客家公园

参考文献

[1]王润生, 陈雳, 徐飞鹏.浅谈中国传统园林之人文内涵[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03) .

[2]尚娜.城市景观形象视觉设计创想[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34)

[3]胡静.现代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J].湖南包装, 2011, (01)

[4]付平.城市景观与人文景观[J].大众文艺, 2010, (01)

[5]徐怡涛.试论城市景观和城市景观结构[J].南方建筑, 1998, (04)

[6]吴涛, 汪结明, 况荣发.城市景观规划控制体系研究[J].现代园艺, 2011, (12)

[7]温莹蕾, 吕学昌.济南城市景观建设特色及评析[J].城市问题, 2007, (01)

[8]吴卫光.“园林”与“景观”的人文内涵[J].装饰, 2006, (04) .

[9]吴晓松.构筑城市景观体系, 塑造广州新形象[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8, (S2)

上一篇:教师课堂语言小议下一篇:开放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