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活动

2024-07-16

舞台活动(精选十篇)

舞台活动 篇1

一、开放式活动

系统论有序论里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要千方百计促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系统, 只有这样, 教学才能成为一池活水, 才能得到有序的发展。活动本身就具备开放性, 因此, 组织开放式活动, 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开放形式不拘一格, 内容多种多样, 具备适应性。

1. 开放师生关系。

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实验已是众所周知了, 加之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所以开放师生关系是开展活动的必需。

首先,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 全面更新理念, 摆正师生的位置。一切活动都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组织活动, 教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其中, 而学生才是探索者与发现者。使活动过程成为孩子们创新能力自主发展的过程。

其次,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树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观念, 承认学生长于自己之处, 与学生搭建一种资源共享“同学型”的新型师生关系,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师生相互交流, 互教互学。

2. 开放活动地点。

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如果将它类同于课堂教学, 那么就会失去其设置目的与功效。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确定不同的地点是必需的。

当然, 开放活动地点应该综合考虑活动内容的需要、孩子们的意愿等各方面因素。

3. 开放活动时间。

自从开展素质教育以来, 学校十分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甚至加大了活动在教师考评中的权重。这样固然能够激励每一位老师高度重视, 以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活动内容的确立, 活动时间的安排等。许多老师把每天下午放学前的四十分钟作为学生活动的唯一时间, 从而忽视了对其他时间的利用。其实, 开展活动的时间应该具有灵活性。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教育项目进行随机活动, 也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活动。比如, 可以结合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随时建立项目, 进行研究, 从而解决;也可以建立一个较广泛的研究课题, 进行学期或学年的连续探索。比如, 我们学校因地制宜, 专门组织学生长时间研究海洋生物。

另外, 同上所述, 开放式的活动内容也应该适度变通, 从而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 科学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开放的活动, 做到了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六大解放”, 即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真正实现了这一开放的系统, 那么, 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行为, 创新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

二、合作的活动

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 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 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由此, 合作精神对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所以开展合作的活动更应是强音。

1. 师生间的合作。

师生间的合作基础是开放性的师生关系。教师发扬“教学相长”的宝贵思想, 真诚地与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与孩子们一同成长, 甚至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因为你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怎能与几十个人相比?你一个人的思维又怎会有几十个人那样活跃、广泛?所以, “学习共同体”应该是今后师生称谓的代名词。

2. 生生间的合作。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 我们不妨组织学生进行联手合作, 使孩子们既能在探究过程中共同锻造坚强的性格, 发展创新能力, 又能使他们在合作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正确的竞争意识。

我在活动中实行小组合作制, 在安排活动、交流成果、评价鼓励时均兼顾整体,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比如, 探究“动物也会说话”时, 以小组为单位, 让孩子们进行交流, 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以共同疑惑为专题重新组合, 分头展开探索, 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做好分工。这样使学生融入群体, 淡化自我, 在学生超越自我这一狭隘范围时, 人格得到了净化, 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合作的活动, 提高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增进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多年的实践使我觉得:抓住了开放与合作这两大主题, 孩子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在一次次探索中获得惊喜、提高能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 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 从孩子抓起, 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尤其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一个主要平台, 而活动的开展又以开放和合作最重要。

幼儿舞台扮演活动方案 篇2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模仿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工作,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特性。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及一定的规则意识。

3、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和游戏带来的乐趣。

大班角色游戏活动教案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医院: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等;

农贸市场:水产品(螃蟹、鱼、虾)、电子称;

超市:各类食品盒、饮料瓶、化妆品盒等、小筐若干;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

小吃店:各类食品、蒸笼、服装等。

2、经验准备;

幼儿已玩过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的游戏。

游戏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活动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及需改进的地方。

3、幼儿按意愿来选择游戏中的角色。

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

5、开展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

6、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7、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评选工作人员

舞台活动 篇3

关键词:品德;生活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94-01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品德与生活》就能为孩子们搭起一个美丽的舞台,它是一门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以活动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让孩子们在此演绎自己精彩的少年人生。

一、做好引领准备,搭建有效舞台

教材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文本,虽然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它提出的话题,列举的事例不可能全部都适宜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因此,老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增、删、添、改,设计。如设计《合作与竞争》活动时,我们可以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入手,到大家爱玩的各种小游戏,感知“合作无处不在”;再到由“生活”视频、图片中寻找合作带来的好处;直至最后的实践活动“我们合作值日、合作收作业”。每项活动的设计都体现老师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多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感悟,使教学变得鲜活、有趣起来,激发孩子懂得合作的自主意识。

二、落实引领内容,旋转心灵舞台

1、课堂情境生动形象,让孩子在情境中体验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低年级的学生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因此,同样是《合作与竞争》一课,在这堂课一开始,老师创设的“脑筋急转弯”游戏,让孩子“喜欢怎么猜就怎么猜”一情境,巧妙使用多媒体视频,让有趣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孩子眼球,及时在呈现视频高潮处停止,创设竞猜 “猜猜小螃蟹遇到飞鸟时会怎么办?猜猜小企鹅遇到鲨鱼后怎么击败鲨鱼?”情境,而后再继续视频公布答案,让学生从中自己发现“合作”的强大力量创造的奇迹中开始一课的教学。正如明代文学家谢才秦谈及文章开头时所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老师精心收集的视频,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直观感知“合作”带来的奇迹,愿意兴趣盎然地继续参与课堂感受“合作”的魅力。

教学过程中,老师创设的“板书”情境,也能成为课堂的一亮点。好的板书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错落有致,美不胜收,让人留恋忘返;好的板书就是一坛醉人的美酒,香飘四溢,沁人心脾,愉悦心情。结合课堂活动中孩子自己的体会,随机将有效的信息以图案带文字的形式出现在黑板上,像这样新颖的板书形式,紧紧地吸引着孩子的眼球,牢牢地抓住了孩子的心,不正是我们平时品德课上所需要的吗?

2、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兴趣中张扬个性

课堂的活动设计联系生活实际,从游戏体验中了解合作的方法以及带来的好处,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形式贴近儿童,容易深受学生喜欢。如执教《合作与竞争》时,一开始的“脑筋急转弯”就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钻呼啦圈”比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参与中发现合作的方法;“逃生训练”中让学生明白有序合作的重要性;“收作业体验”把合作运用到学生平时生活中。这一系列的活动,由浅入深,串起了愉快的音符,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有所感悟,收到了“锦上添花”效果。

活动过程中,老师需要重视与学生的和谐相处。老师可以主动提出参与孩子的“钻呼啦圈”比赛,教师在课堂上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观者,活动因有教师的参与而有向心力,凝聚力, 也因为老师的参与,让学生更快发现“合作”的方法所在。这样的品德课,才是师生共同上演的生动的“人生”戏,更应是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3、精彩评价巧妙点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信心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应采取多样、生动、丰富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如沐春风,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如果,老师充满激情,营造互信互赖的心理空间,就能让自由、平等、和谐的精神充盈其间。当老师教态明朗,始终面带微笑时,就能给人以亲切感。优美的语言也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幽默的教学语言也能使学生的心境轻松、愉悦,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又可以引起学生思维的磁撞。如《合作与竞争》一课的活动过程中,当学生在没有按要求玩“瞎子游戏”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你一定是有特异功能”让孩子脱离尴尬;在一个孩子的课堂发言中流露不良思想时,老师用机智语言“拖地是比较累人的活,你把轻松活留给了别人,是吧?”巧妙将孩子引入正确的价值观当中。像这样,让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重视引领学生讲课堂中的品德认识落实于生活之中,使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

当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时,如果老师愿意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交谈或给学生示范,那么这就真正成了协同学生进入课堂的伙伴,学生学习的共同体。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下的活动体验,能让他们体验到活动的快乐,感悟到了课堂生成的精彩。

三、拓宽引领渠道,继续发展舞台

1、让活动回归生活。品德课程提出,教育的活动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不应局限在一堂课中,更不应终止于一次活动中。

2、巧用人力资源丰富课堂。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周围人物的言行举止对他们行为的 发展、道德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重视对周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好地为儿童创设活动的条件,更好地培育学生优良的品德。

一节成功的品德课,搭建“活动”舞台,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课堂必然可以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杨聪霞.“活”字引路,“动”字搭台[J].小学时代杂志.2011.7

舞台活动 篇4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了解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样子。然后,我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二、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限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超越书本的局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参观,参与劳动、采访,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了解和接触,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懂得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农民的理解和感情,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劳动技能。社会调查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这是学生走近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比如,我校旁边有条贯穿全市的大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可现在河水颜色黑绿,虾儿鱼儿不见了,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

四、张扬学生个性,在实践中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给了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学生的聪明才智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潜能得到了发挥,能力得到了提高。研究性学习激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写出了出色的实验报告;上课不爱发言的孩子,汇报起研究成果来,滔滔不绝;平时不受大家喜欢的“小调皮”成了小记者和探究小明星。如在《感受春天》这一主题活动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在成果汇报会上,各小组展示出来的作品让我大吃一惊,他们有的有声有色地朗读了成果;有的收集了上百个有关春的词语;有的种出了一盆盆鲜花嫩草;有的演唱了优美的春天旋律;有的展示描绘的春景图、拍摄的照片;还有的捧出了大大小小的蚕宝宝和新结的茧子……汇报会上,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如班里的伟斌同学是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大部分同学都说他脑袋笨,不愿和他玩。在班上他也很少说话,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营养与健康》实践活动中,他在家里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饮食习惯来了个全面调查,并且通过上网了解成年人与老年人的食物营养取向,还给家人提了合理饮食的建议。在交流汇报时,伟斌第一次大胆地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告诉大家,并且说得非常流利、自信。大家都睁大了眼睛,对他竖起了大姆指。课后,伟斌同学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上综合实践课真好,我第一次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以后我们经常上这种课好吗?”综合实践让学生大显身手,使每一位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社区大舞台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借创建自治区文明旗县城的东风,结合“文化龙泉”这一社区特色,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促进邻里团结,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平等、友爱、和谐的社会风尚,鼓舞和激励社区广大党员居民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为创建自治区文明旗县城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

(一)“龙泉文化宴,幸福你我他”庆祝第八届社区文化节开幕。

(二)“党旗引领龙泉,建设美好家园”庆祝建党__周年。

三、参加单位及人员

旗里领导、锦山河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驻区各单位领导,社区全体党员、居民。

四、活动内容:

文化节活动内容分为三大项

(一)社区文化节开幕式

活动地点:社区门前广场

活动时间:20--年6月17日早7点30分至10点30分。

活动程序:1、早7点30分至8点30分举行游行,参加人员为社区秧歌队、腰鼓队、功、拳、剑队、门球队、地掷球队、乒乓球队、棋牌队及参加文艺演出人员共计约400多人。2、上午8点30分至10点30分举行开幕式。

开幕式议程:

1、介绍领导及来宾;

2、旗里领导宣布第八节社区文化节开幕;

3、河北街道领导致开幕词;

4、旗领导讲话;

5、重温入党誓词;

6、宣读(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承诺践诺表现突出的先进基层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决定并进行表奖;

7、大型文体表演开始。由社区居民表演舞蹈、快板剧、腰鼓、健身操、功夫扇、健身操五个文体项目,参演人员为200人,演出时间为半小时。要求演员服装统一,队列整齐,充分体现和谐、美好、健康的风采。

(二)消夏大型文艺晚会

演出人员:社区文艺宣传队,居民(含老中青年人及儿童)、老年大学部分人员、乌兰牧骑部分演员。

演出地点:社区门前广场

演出时间:20--年6月17日晚8点至10点

演出要求:节目内容健康向上,弘扬科学发展观、公民道德教育主旋律。具体要求:

(1)演员提前到场,按指定的方位入场,不得随便走动;

(2)每个节目演出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3)演员统一服装,队列整齐,精神面貌好,歌声优美,富有表现力;

(4)参加演出的歌曲、舞蹈、歌伴舞等,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活泼新颖,旋律优美,体现时代特色;

(5)表演节目由王建、王凤龙、王龙具体负责,表演时间大约为2小时,参演人员约为60人,参演节目10-15个。

(三)社区体育项目比赛

参加人员:龙泉社区队、特邀老干部局队、老年体协队、关工委队、三个社区等。

活动地点:老干部局院内和社区活动中心

活动时间:20--年6月18日至19日

活动内容:社区共组织四项比赛:门球赛、地掷球赛、乒乓球赛、棋牌比赛。门球赛参赛队员约为260人,由老年体协负责组织实施;地质球赛参赛队员约为100人,由老年体协负责;乒乓球赛参赛人员约为30人,棋牌比赛人员50人,由于春艳负责。各项比赛组织人员及参赛规则的制定均由各赛事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五、组织机构

(一)为举办好庆建党__周年和第八届社区文化节,特成立组委会

主 任:刘博英、 王国超

副主任:张辉民 、董久清 、陈素荣

成 员:李 莉、刘艺璇、陈 枫、刘丽雅、孙晓杰、温铁军、李彩新、王金萍

(二)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开幕式和各项演出及比赛有关事宜

办公室主任: 陈素荣

办公室副主任:李 莉

办公室成员: 王学敏、陈素芬、马丽娟、王凤龙、王 建、王 龙、李桂英、张庆林、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龙泉社区庆建党__周年及第八届社区文化节组委会,全面领导活动的各项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各项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确保节庆活动安全、顺利、有序开展。

(二)精心策划。组委会办公室要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开拓思路,力求将第八届社区文化节办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变三尺讲台为活动舞台 篇6

关键词:创新; 表演; 演讲; 辩论; 第二课堂

有人说,创新的种子往往孕育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创新的种子,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语文学科更因它具有自然习得的特性,而蕴藏着无限的创造生机。作为语文教师,我把创新的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教学中的创新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变三尺讲台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语文教材是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形象性、生动性是它区别于理科的鲜明特征。许多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比如童话《皇帝的新装》、小说《变色龙》、话剧《白毛女》等课文,我们完全可以把课文交给学生处理,让他们改编成小品、话剧等形式进行表演,这个改编及表演的过程,不仅把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活力。

课后还可以让学生为《皇帝的新装》、《变色龙》和《白毛女》等文章写一个续篇或者“新编”,如《新编白毛女》、《21世纪的孔乙己》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使我们的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同学们那富有感情、抑扬顿挫的朗诵,那悠扬深情的歌声、滑稽幽默的表演,不仅令台下同学捧腹大笑,而且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 变三尺讲台为学生演讲的舞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人类一旦失去想象力,创造力也就随之枯竭。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或所阐明的观点都意犹未尽,这正适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这些文章时,可以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或补充结尾,或进行内容深广方面的描述,或将自己的理解阐述出来……譬如在教《小桔灯》一文时,“我”拜访小姑娘一家,故事的过程,小姑娘妈妈怎么啦,爸爸怎么失踪的等文中都没有交代,留下了一个个谜团,我设计了想象补充情节的训练,文末又设计了续写“二十年过去了”的故事。《从三到万》一课所阐述的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俭以养德》一文所间接而委婉的批驳的“消费”观念,正是当代中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們不妨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展开去,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当学生把他们的想象结果,学习中的感受,消费观念的更新等问题像演说家一样表达出来的时候,那种创造的结果带给他们的快乐及鼓舞,要比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无数次的大道理好得多。

三、变三尺讲台为学生辩论的舞台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语言的多义性、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育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创造的动力和空间。因此,我不搞一言堂、一刀切,而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辩论的舞台,抓住疑点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问题争论中明辨是非曲直,追求真知灼见。学习《驳“实惠”论》时,不妨将课文拓展开来,让同学们进一步展开辩论:“当代青少年是否应该学习雷锋”、“学习雷锋是否实惠”,在同学们的争辩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虽然大多数同学能正确的看待问题,但作为独生子女的自私与狭隘也时有流露。教师可趁热打铁,针对同学们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品德、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方面的教育,这样,既明辨了是非,也学到了知识。

再如:教完《愚公移山》一文后,让学生讨论评价愚公,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应该学习愚公的坚定不移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恒心,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少数同学则认为:愚公的精神固然应该学习,但其方法过于愚笨,挖山不止有破坏环境之嫌,在今天是不值得效仿的。这种理解就富有创新意识,不落俗套,我们应给予肯定并进行正确引导。

这样的辩论既是口头能力锻炼,也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们和可以开辟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创造空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创造力能否得到开发的关键。语文的第二课堂就更为广阔:万花筒般的社会大学校,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人生都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因此,首先解放学生思想,摆脱应试教育束缚,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和阅读视野,上图书阅览课,推荐健康、丰富和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读物,作阅读指导,倡导不动笔墨不读书;开办班内小型图书馆,使学生在开阔视野上读有所得读有所长,奠定创造基础。

其次,给学生创设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办手抄报、板报、画展、书法展,既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又培养创造能力。

舞台活动 篇7

一、社区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内容, 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在我们堰桥辅导区已坚持开展多年, 它是少年儿童在假期内有效组织活动的一种方式。少年儿童作为社会人, 多重角色集于一身。即:家庭中的孩子, 学校中的队员, 社会中的少年。引导他们明确遵守各角色的行为规范, 认识社会, 使他们对未来社会角色充满希望,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少先队员, 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而作为大多是独生子女, 又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物质条件下的他们, 面对新世纪, 面对世界, 面对迅速而至的信息时代, 似乎少了点风吹雨淋, 失落了一些童年应有的乐趣。社区少工委以“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模式开展活动, 在某种程度上对上述的不足作了一些弥补, 它使少先队员的假日充实, 快乐, 使童年烂漫, 幸福, 在幼小的心灵种上绚丽的友情之花, 使潜能闪光, 使人格健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通过开展社区少先队活动, 更好地使少年儿童在社会大家庭中健康地发展个性, 不断地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自主地参与活动的开展。

在小公民社会道德“五小”行动中, 其中有“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 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为了使每一位队员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都成为小标兵、小卫士在新惠社区的少先队活动中, 他们把社区教育与公民道德相结合, 充分发挥了社区领域的优势, 让少先队员到社区开展绿化调查、垃圾的分类研究。假日小队队员实践“铭言行动”, 参与社区创建文明小区服务活动, 以“保护绿地、建设美好家园”、当好“创建小监督员”主题, 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在小区的环境整洁, 清洁美化, 文明服务的各类公益活动中, 少先队员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队员们还在假期的日记里表达了自己的活动心得, 认识到作为一个小公民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应做合格的小卫士、在社会应做合格的小标兵。

假期里, 社区少工委的活动室成为了队员们假期充电的好场所。各社区少工委聘请了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热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志愿者为队员进行了生动活泼的讲座。适逢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也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老同志们的讲座把队员们带到了那激动人心的战争年代, 使队员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激励了队员们从小就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全面准备。有的社区通过讲座、报告会、授课等形式向队员传授文明交通、青少年常用法律法规、日常行为规范、安全防范等实用生活知识, 使队员们认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懂得如何遵守交通法规, 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有的社区进行了“生活技能大比拼”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帮助队员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增强参与社会的能力, 以设计开展“我为家乡做什么”、“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活动, 帮助队员塑造健康人格, 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一步激励了少先队员在社区中愉快成长。

二、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社区文化教育资源是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有效方法。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之林。”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少先队教育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 要充分发挥自身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 引导队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承者和建设者。我们堰桥地处吴地, 人才辈出, 培植了优秀的吴地文化, 这就是我们最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吴地历代仁人志士的忧国爱民、积极进取的精神构成了吴文化资源的爱国主义旋律, 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吴文化丰富的人文艺术成就和杰出的文学艺术大家, 勾绘了吴文化鲜明的人文性、艺术性色彩, 有助于培养队员的道德情感, 增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吴文化中包含的重视经济和科技的价值取向、善于经营的创业精神、力求开拓的进取精神、善于融合吸收其它文化成果的开放并包的心态, 以及文化成果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技术才能等, 对培养一代新人的现代品性和精神具有借鉴价值;吴地崇文重教的历史传统, 名人志士刻苦求学、不怕困难的品质, 对队员的成长具有巨大的激励功效, 而树立队员心目中的现实与历史人物榜样, 正是少先队教育的任务。

我们的社区少先队活动就是从少年儿童生活着的这块土壤、这个区域、这个时代着眼去搜索、去整合、去不断生成, 把少年儿童引进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 在当代沸腾的经济社会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吴地文化新的增长发展, 感受家乡人民的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精神。堰桥社区的队员们来到了堰桥的“明星企业”新宏泰公司参观, 被林立的车间厂房所吸引, 队员们看到了繁忙的流水线上工人正在忙碌而有序地进行操作, 也听到了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了赵汉新伯伯艰苦创业的经历, 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界泾村的队员们参观了江阴的徐霞客故居, 还访问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邢梅珍阿姨, 她可是当地有名的“养鸭司令”。他们来到邢阿姨的养殖场, 亲眼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办起的规模宏大的养鸭场, 用不懈地追求创造出了很多财富。在她身上队员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劳动者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成为无锡名人的历程, 使队员们真正懂得了只要靠勤劳的双手, 就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些创业名人的优秀事迹涤荡着孩子们的心灵, 名人身上所蕴含的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升华了孩子们的思想境界, 成为促使他们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在社区少先队活动中挖掘并依托富有地方特色的社区资源, 开展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是培育队员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队员们在参观考察、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活动中,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油然而生。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坚持以这样的活动内容来引领少年儿童, 社区少先队的活动必将能成为队员们的精神家园。

三、社区少先队活动是队员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少先队组织的主体———少先队员, 是一群未成年人, 少先队的队龄期, 正是他们从自然人迈向社会人的起步阶段。少先队组织依托社区少先队活动这一有效的运作模式, 让队员在参与社区活动中, 亲身实践, 亲身体验从而有所感悟, 有所收获。为少先队员社会化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社区少先队活动中, 让队员乐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鼓励队员在实践中动脑筋, 想办法, 学习、探索……社区少先队活动, 给队员提供一个更加广大的舞台, 也将给他们营造一个展示风采的新空间。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利用社区教育空间, 使孩子们主动参与社区的建设管理与服务,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培养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

1. 树立队员的小公民意识, 培养队员的社会责任感

大部分队员在学校里明白, 要成为学校的一名好队员, 应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主动、活泼、和谐的发展。但是, 他们在家庭、在社区由于儿童的天性或者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 对自己在社区中角色往往不太明白。针对这种情况, 就需要启发教育少年儿童, 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必须加强自己行为规范的要求, 做到敬老、爱老、热爱劳动、热爱家庭。同时尽力让他们知道, 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每个人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细胞, 应该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这样就对他们提出了做好一个小公民的要求, 要求他们对社会尽到自己的一分责任, 体现个体的价值所在。在队员们得到正确的认识后, 开展讨论:我们少先队员在社区可以做些什么?从而引导他们开展社区公益活动———与“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有机结合, 让队员参与社区建设, 从中寻找确定自己的岗位, 进行长期、反复的实践。比如:以“小手拉大手, 文明进社区”主题, 开展“创建小监督员”活动, 让队员体会社区的建设和自己的努力是休戚相关的, 在“我为社区做什么?”讨论中明白自己也能为社区尽一份力。

2. 树立合作意识, 培养队员的社区认同感

合作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一大重要转变, 通过学校课堂教学有目的的培养队员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习到与人相处的有效方法。通过树立队员的合作意识, 当他们置身于社区中, 充分利用社区少先队的活动, 能够很快地适应社区的文化、教育的影响, 从而达到队员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

如新惠社区少工委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队员们回家后都向自己的父母亲人宣传这些知识, 使这一活动辐射到了整个社区的居民。在“小手牵大手”共建和谐社区的环保活动中, 通过队员亲自参与社区实践, 在队员中开展设计环保宣传标语活动, 并设计了一些环保小窍门送给周围的居民。这些依托社区少先队活动不仅拓展了队员的知识面, 而且促进了他们对社区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 强化了他们的社区认同感。这些依托社区少先队活动不仅拓展了队员的知识面, 而且促进了他们对社区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 强化了他们的社区认同感。

在社区少先队活动中, 让队员乐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鼓励队员在实践中动脑筋, 想办法, 学习、探索, 使我们的队员在社区活动中逐步社会化。

社区少先队活动, 给队员提供一个更加广大的舞台, 也将给他们营造一个展示风采的新空间。社区少先队活动, 不仅仅意味着少先队工作方式的转变, 而且体现着少先队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标志着少先队开始真正走向社会化之路。

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 是当前全社会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我校开展的暑期社区少先队活动中, 我深切地感受到:社区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内容, 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社区文化教育资源是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有效方法, 社区少先队活动是队员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区教育资源,少先队活动

参考文献

[1]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2005年8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舞台活动 篇8

一、班队活动的设计不是封闭性, 而是开放性的

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 根据班上儿童的个性特点, 开展令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 陶冶学生的人格, 铸就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本班3月3日班队活动:

1) 活动目标: (1) 展示学生个性, 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2) 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 设计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班队活动;

2) 活动人员:一年级学生和班主任;

3) 活动时间:3月3日;

4) 活动地点:河洲子上;

5) 活动程序:

(1) 班主任领队到活动地点。

(2) 班主任把学生集合起来。

(3) 班主任发言:同学们, 这次班队活动在校外开展, 看到这嫩绿的河边草, 金黄的油菜花, 我们的心情一定非常高兴!今天就让我们在这蓝天下不拘一格, 尽情表演吧!

(4) 活动过程:

(1) 会唱歌的“小黄鹂”出场了, 她就是我们班的张娜, 她演唱的歌曲是《嘀哩, 嘀哩》, 歌声在河洲子上空飘扬, 同学们拍手, 打着节奏, 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2) 周浩江同学的儿歌朗朗上口, 他迫不及待, 大步流星地走上舞台, 正在朗读儿歌《轻轻地》, 还做着生动有趣的手势呢!

(3) 爱画画的王卓祺同学在河边专心地画“水中的鸭子”。瞧, 他画的鸭子太逼真了!小伙伴们围上去, 都夸他是个“小画家”。

(4) “手工作坊”专家胡越剪出了一个“龙凤呈祥”的精彩图案, 正在向同学们展示她的作品呢!

(5) 我们班上聪明的“小博士”一上场就给同学们出题:“什么布不能剪”“科学家遇到什么事情最头疼”“力大无穷的人可以被什么打倒”同学们争着回答, 场面十分热闹。

(6) “小天鹅”上台了, 跳起了她最拿手的拉丁舞。

(5) 活动结束。这次活动, 同学们在舞台上“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二、班队活动中尊重学生人格, 合理评价, 激励学生

班主任的评价语言应富有激励性, 在充分了解学生潜能的基础上评价学生, 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发展。

在3月24日的班队活动中, 胆小的王红霞同学唱了一首歌《小红帽》, 我听完后说了一句话, “王红霞, 你唱得真好!”全班同学都竖起了大拇指, 她高兴得叫起来:“老师, 我还想唱一首。”我满口同意了!

老师认可、鼓励的话语能激励学生大胆参加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班队活动中, 班主任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活动中,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充分肯定, 并及时予以表扬, 对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肯定和信任, 使他们增强自信心, 产生自我激励心理。比如:4月1日的班队活动课上, 我班有一位不善学习的潜能生李涛涛举手上台背古诗《春晓》《村居》, 当时同学们几乎个个撅起小嘴, 对他的上台既感到意外, 又打从心底里鄙视。我连忙说:“小李同学, 老师相信你能行!”这时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小李读完古诗后, 我又说了一句:“你这么努力, 积极性挺高, 下次背古诗一定会更流利, 成为我们班的播音员!”小李同学像只小麻雀, 活蹦乱跳地走下舞台。

四、丰富班队集体活动, 必须构建集体精神文明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低年级同学不善交往, 有的怕别人嘲讽, 有的把交往看成一种负担, 有的对交往缺乏信心, 班主任应当十分注重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文明习惯的养成。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营造让学生进行交往的氛围和成功情境。比如:开展“结对”或“给爸爸妈妈贺生日”“和哥哥姐姐一起过生日”等活动。平常在课堂上也应多给胆小怕事的同学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学习交流与切磋的过程中, 胆小怕事的同学也可养成良好的人格与性格。

舞台活动 篇9

1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提高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的针对性

1.1 围绕党对农村工作的要求, 做好对农节目或活动。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尽快形成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种新形势下, 如何办好对农节目或活动, 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值得思考的一个课题。阿勒泰地区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全地区总人口66万, 其中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阿勒泰地委、行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坚持“民生优先, 群众第一, 基层重要”,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农田水利、牧民定居、农业产业化、农牧业机械化、扶贫开发、农村改革以及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农牧民得实惠最多。新疆阿勒泰地区电视台紧紧把握党对农村工作高度重视的这一时代主题, 立足实际, 结合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以各族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成功探索出了“乡村大舞台”这一独特的电视活动方式。“乡村大舞台”活动就是通过给各族农牧民群众提供一个同唱同跳同娱乐的舞台, 以现场实录、人物专访、镜头进农村、进农家、进生产基地, 以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聚焦成功农牧民的典范, 全面反映了阿勒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农村环境、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近几年来所发生的新变化。去年已在阿勒泰市的红墩镇、巴里巴盖乡、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三个乡 (镇) 成功举办了三场活动, 千余名各族农牧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举办“乡村大舞台”活动电视直播活动, 舞出了农牧民好身体、舞出了好心情, 又舞出了幸福感。为繁荣乡村文化、展示乡村新貌、服务乡村发展、构建和谐乡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围绕贯彻落实党十八大精神面, 做好对农节目或活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作了许多重要阐述, 并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 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 这些要求和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今年伊始, 阿勒泰地委就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又提出了“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 集中抓好增加农牧业要素供给, 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 增加农牧业加工增值, 增加农牧业转移收入, 增加农牧业政策惠农, 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态势的工作目标。今年, “乡村大舞台”活动电视直播活动还将紧紧围绕这些宣传重点突出策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党中央及当地的各项惠农政策传送到各族农牧民心坎中。

2 立足农村受众需求, 突出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的服务性

2.1“三农”工作为重中之重。

我国目前仍是拥有8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 农村观众占电视节目受众的绝大多数。作为电视宣传工作者, 为农牧业第一线和促进“三农”的大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一种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全景式展现农村的新变化、大发展就成为电视人的共识。

2.2 对农电视节目要讲究实用性, 主要是体现为“三农”服务的意识。

节目的实用性体现在能够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给农民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乡村大舞台”电视活动体现的就是与众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它与农牧民密切相关的生活元素, 真情为农牧业服务, 具有独有的服务性、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活动举办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文化生活充实, 群众精神振奋。活动开展以来, 顺应了农牧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对时尚生活方式的新追求, 因而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各族农牧民群众沉浸在“乡村大舞台”带来的文化享受之中, 唱红歌、民俗表演、展示乡村文化等, 这些都让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二是文明素质提高, 乡村民风改善。“乡村大舞台”活动把“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传递到广阔的农牧区和广大农牧民群众之中, 变文化活动的小舞台为创新精神文明的大平台, 让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接地气儿、增底气儿。三是传播科技知识, 谋求致富金路。在活动现场, 邀请种植、养殖能手、致富能人等谈致富经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和做法等, 让他们真实的性格和人格魅力, 成为大部分农牧民渴望追求富裕的过程中, 收看电视的最好的理由。四是民智民计汇集, 发展合力集聚。在“乡村大舞台”活动中, 乡村干部群众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等共谋发展思路, 问计、问需、问政于民, 集聚乡村智慧, 凝聚发展合力。农牧民群众在“乡村大舞台”活动中增进理解, 加深感情、熟悉政策、掌握技能, 干部在活动中转变作风、开阔思路。

3 创新内容和形式, 增强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的实效性

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农牧民传达党的方针政策, 生动报道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介绍新技术和新方法,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农牧民综合素质提高。应该说对农节目或活动大有所为。地方电视台办好对农节目或活动既有必要, 更具优势, 但是要把这种优势变成观众的收视率,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1 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让对农

节目或活动真诚为农民朋友服务, 真心对待农民朋友。如在“乡村大舞台”活动中, 阿勒泰地区电视台将“政策服务”融入其中:大力宣传中央、及地方的惠农政策及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等工作;利用电视优势, 向观众传播以农牧业为主的政策、信息, 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 为城乡搭建沟通的平台。在活动现场还邀请了农业、林业、畜牧兽医等专家进行访谈, 向农牧民传授农牧业知识, 解决农牧民在种植、养殖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起到对农牧民进行技术培训的作用。用生动活泼的电视语言和最直观的画面, 结合新颖的编导手法, 把农牧民需要的各种知识讲透、讲细、讲实, 使节目内容通俗易懂, 渗入观众脑中。针对不同的乡村, 突出特色, 增加了农牧民生产方面的话题;农牧民创业方面的话题等。通过深入报道重点话题, 引导农牧民健康生活理念。为不断丰富节目内容, “乡村大舞台”活动还带观众走进宽敞的农家庭院, 品味纯朴的乡村风情、农家美食, 享受快乐的农家生活, 感受轻松与惬意。如在阿勒泰市红墩镇举办的首期活动中, 突出展示了红墩镇的大盘系列美食。身着民族服饰的四位姑娘分别端上大盘风干牛肉、大盘鹅、大盘鱼、大盘土鸡。一道道大盘让现场的观众垂涎欲滴。通过现场展示, 很好地推介了这些美食。观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 也品尝到了这些美食。

3.2 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要给农民

朋友以启迪, 使他们从中受益, 从而成为节目或活动的忠实观众。新农村的致富之路、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发展对农村的影响等, 都可以成为对农节目或活动关注的焦点。在“乡村大舞台”活动中, 策划和播出了反映阿勒泰市金和甜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王海涛带着工人为自己种植的近千亩甜瓜补充营养, 这补充的营养就是餐桌上常见的牛奶。加了牛奶的甜瓜口感比普通甜瓜好很多, 价格也比普通甜瓜高很多。通过他们的创业故事, 给那些想依靠科技致富的农牧民以启迪。节目播出后, 受到了农村和城市观众的共同欢迎。办好对农节目或活动, 还要和农民交友、交心。电视毕竟是传统媒体, 农民信任程度高, 客观冷静反映现实, 发挥沟通政府和百姓的功能, 以及舆论监督等功效, 就能起到正面宣传预想不到的效果, 还能起到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

4 打造品牌, 提高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要办好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 就要把打造品牌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 提高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在创办“乡村大舞台”活动时, 阿勒泰地区电视台就是突出体现了四性;新闻性、服务性、实用性、知识性。

4.1 内容丰富、农村受众喜闻乐见。

通过现场实录、人物专访、镜头进农村、进农家、进生产基地, 以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聚焦成功农牧民的典范;为农民生产、经营、生活提供法律、科技、气象等各方面的配套服务;传递给农牧民产品行情、病虫害预报、农业常识、菜篮子信息、小窍门等方面实用的科技和常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准确把握各族农牧民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 在题材、角度、形式、语言等方面下功夫。增强节目或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真正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从而达到促进阿勒泰地区农村牧区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目的。

4.2 重视节目的整体包装。

这也是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吸引农村受众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节目包装粗糙、可视性差, 即使在内容方面精耕细作, 也很难吸引受众。要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就必须利用现代的策划和摄制编播技术, 运用符合农村大众口味的语言, 提高对农电视节目的可视性。在“乡村大舞台”活动的后期制作过程中, 制作人员努力追求电视节目的故事化, 并在故事化过程中强调细节化和情节化, 以此来满足农牧民对信息的需求, 同时还使他们享受到精神上的轻松和愉悦。

4.3 尽量使画面语言朴实、贴近性强。

如果对农电视节目的制作者能够以美感意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制作节目, 其可视性将会更好, 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应贴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实际, 真实反映农牧民的生活状态。要选择大多数农村观众感兴趣、想了解的内容, 在表现形态方面应尽量做到平实、浅白, 让他们喜闻乐见。

4.4 在场景设置、语言运用方面尽量符合农村观众的口味和接受习惯。

舞台活动 篇10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社团,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它是顺应教育课程改革, 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需求的教育新模式。其基本定义为: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 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 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等。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结合本学期学校推出的年段生活社团, 我们把目光放到了日常起居的“住房”上。就是想让孩子在了解, 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经历与收获展示出来。如何让生活社团依托综合实践的舞台存活起来, 精彩起来, 在依托生活社团的开设中进行了尝试与实践, 收获多多, 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纸上谈兵”, 让实践活动的参与者热情高涨

综合实践活动与社团活动是一项集体活动, 它需要的是广泛的参与面以及高涨的关注程度。我们推行的“我的房间我设计”活动方案就需要从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度开始。

“我的房间我设计”社团活动关注的是衣食住行中的“住”, 我们的目光从家中的一个房间开始。房间, 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小天地, 是温馨亲切的代名词, 是孩子玩耍、学习、生活和娱乐休息的场所。让孩子描绘自己拥有的一片天空, 设计、构筑自己的空间, 是多么诱人的世界和梦想。当年级社团集体授课活动开始后, 辅导老师把事先收集到的一幅幅漂亮的房间图片展示给孩子们时, 惊叹声与羡慕的眼神让我们看到了此次活动能顺利推进的希望。因为,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和助燃剂。

于是, 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 全体孩子首先需要做的是去收集各种各样房子的图片, 把它放到word文档中, 同时给予它简单地介绍, 说明这个房子属于哪类民居, 它有什么特点等。这项活动的开展, 需要孩子们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进行, 同时还要学习如何在文档中编辑图片, 补充文字说明等。这些操作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 不难, 孩子有兴趣, 而且给予他们一种构图、文字描述编辑等能力的训练机会。一些孩子因为家里没有上网条件, 于是, 他们选择去一些新楼盘售楼处, 收集那些设计精美的楼房图片, 巧妙地裁剪与文字编写后, 居然也诞生了一幅幅别致的房子图片。第一次的“纸上谈兵”让这次社团活动在综合实践中大获全胜, 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

二、“牛刀小试”, 让实践活动的开展精彩纷呈

顾名思义,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通过“行动”来学习。但这里所讲的“活动”或“实践”, 不能仅仅从字面上、从直观上去理解, 不能把它理解为让学生“动”起来, 或者让学生去“操作”, 而是要把它理解为“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真正具有“育人”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 应当让学生在活动结束时“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讲, “活动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它本身不是目的, 但是参与方式的选择却能直接影响活动的有效性。于是, 我们巧妙地推出了系列活动:

(一) 房间设计秀一秀

针对这个特点, “我的房间我设计”社团活动在“纸上谈兵”, 收集完各地各具特色的民居后, 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社团活动辅导老师的引领下, 孩子们当起了“小小建筑师”, 开始设计起自己心目中的房间。

于是, 各种美术才能与设计天赋的展示便从这个活动中起步了。这项活动的推出, 整个年段全体学生人人参与, 收到各种设计图达到三百幅以上。我们从中精心挑选出12幅经典作品予以评奖展示, 其他作品则以班级为单位, 制作成8本设计图, 作为这次实践活动有分量的成果进行展示。

(二) 模型制作大PK

除了在平面上展示自己的创想与绘画天赋外, 我们的社团活动还把目光放到了“变废为宝”的实践操作中, 开展了建筑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比拼。

活动开始之前, 各班的生活社团就已经分好了实践小组, 一般4-5人为一组, 分工明确, 分头行动, 再配合制作。收集原材料, 制作模型, 编写设计意图或模型简介等等, 人人有活干, 个个都参与。这种活动方式地推出, 不仅让孩子们懂得了制作建筑模型的基本步骤, 会从房子的设计、材料的选择, 色彩与布局的考虑等各方面去进行尝试与锻炼, 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真正领悟到了“变废为宝”的积极意义, 可以说, 这既是一项动手动脑的锤炼, 更是培养孩子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

这项活动收集到的建筑模型将以作品展评的方式进行, 优秀建筑模型还将予以评奖和表彰, 与美育星的评比挂钩。

(三) 房间整理我能行

综合实践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开放性, 它的活动方式以及评价结果都是多样的, 它的实践舞台也是多方位的。

“我的房间我设计”社团活动除了围绕房间的设计与模型的制作外, 还关注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以及自理能力的提高。要求社团中每个孩子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整理房间, 会适当地美化自己的房间。整理与打扫房间要求每周至少一次, 有家长督促与评价, 信息反馈给社团指导老师, 作为评定劳动星的必备条件。有条件的孩子还要将整理和美化后的房间排成照片或视频, 在年级社团中予以展示, 秀秀自己的劳动才干与美感。

此项活动的积极意义在于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了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 而且能培养孩子自觉的劳动习惯。此外, 本活动的开展, 还充分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和自理能力, 丰富了孩子的课外生活, 让孩子了解家乡人居环境的发展, 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朴实情怀。同时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懂得亲情的可贵, 感受家庭的温暖, 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

(四) 社区考察我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的实践基地, 实践内容等可以随着活动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社团活动也需要如此。“我的房间我设计”社团活动还有一项延伸项目, 那就是组建8支实践小队, 走出校门, 分赴家乡袍江顶尖的8个小区, 通过考察周边环境, 采访小区业主, 撰写活动心得, 提出管理意见等方式把自己对于家乡现代化人居环境建设的关注表达出来。我们的设想是让每支小队通过考察后, 把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照片, 活动感受等资料收集整理成册, 进行展示与评比。同时再把自己对于小区物业管理, 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以书面的形式呈报相关部门, 把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关注人居环境, 关注家乡建设等方式得以呈现, 把培养孩子热爱家乡, 保护环境的美好品质渗透到生活社团的实践活动中去。

三、“相得益彰”, 让实践活动与生活社团完美结合

从课程的角度出发, 综合实践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 又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 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而社团活动的推出, 恰巧就是对综合实践课程的一种丰富与补充。两者在教育目的, 活动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各有优劣, 却能互为补充。所以两者的巧妙结合既能解决综合实践课程推出之后难以开展落实的实际困难, 又能让学校社团活动有开设基地以及实践保证。两者的完美结合从“我的房间我设计”这个活动中可见一斑。

综合实践给予孩子们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生活社团则是提供活动的大舞台。“我的舞台我做主”, 在两者的巧妙结合中, 孩子的探究、调查、访问、考察、资料收集, 布展等诸方面的实践技能均得以锤炼和提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上一篇:不同带教方式下一篇:未来的能源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