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2024-09-05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精选八篇)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篇1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

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主要是由于动脉壁因局部病变而向外膨出, 最终产生了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临床表明, 动脉瘤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四, 而这其中大约有百分之二的患者发生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致死率高达百分之五十[1,2]。因此, 及早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动脉瘤的诊断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比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特收集我院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3]确诊, 本组患者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30~60 (44.68±12.29) 岁。其中有30例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 共计检测出50个动脉瘤, 其中有13个为前交通动脉, 7个后交通动脉, 7个大脑中动脉, 4个大脑前动脉, 19个颈内动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检查, 其中, CT血管造影检查主要通过64排CT行螺旋扫描, 预先调整好各项参数:120k V, 300 m A, 层厚1.25mm, 螺距0.938:1, 重建间隔0.625mm, 矩阵512×512, 探测器设置16mm×1.25mm, 视野25cm, 射线束宽度20mm, 检测使用的对比剂为优维显300, 控制高压注射器团注速率最高为45ml/s, 最低为5ml/s, 延迟时间约为20~21S。按照仪器使用规范完成扫描, 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进行图像后处理, 图像的诊断和分析主要采用Volume-Rendering图像及源图像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主要采用西门子3.0T MR扫描仪, 检测方法为3D-TOF成像法, 图像的诊断和分析采用MIP图像及源图像进行。

1.3 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两种方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检测出的瘤颈宽度、瘤体直径[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行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有35例阳性, 检出率为87.5%, CT血管造影检查有29例阳性, 检出率为72.5%, 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血管造影检查 (P<0.05) , 两种方式检测出的瘤颈宽度、瘤体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症, 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诊治。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经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直作为其诊断的金标准[4], 而虽然该方式诊断准确率高, 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仍存在诸多不足, 比如诊断的时候要分别对两侧大脑半球造影, 同时要分别对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系进行造影, 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和医疗成本。同时, 如果患者的动脉瘤内存在血栓形成的时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不显影;另一方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属于一类有创操作,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还容易引起再出血, 容易引起瘤体损伤、血栓脱落、动脉内膜等并发症, 检测使用的对比剂和射线辐射较大[5]。因此, 选择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诊断方式势在必行。

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检查技术及多排螺旋CT成像技术的大力推广, 临床上逐步引入了非侵入性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技术, 该方式的引入为可疑动脉瘤的患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并且该检查方式所提供的信息量也明显在传统的单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基础上显著扩大[6]。因此, 临床上对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诊断价值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磁共振血管造影由于无创和无放射线而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在90%以上, 该方式能够检出颅内多数直径超过三毫米的动脉瘤[7]。本次研究中, 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检出率为87.5%, 略低于临床报道水平,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动脉瘤发生部位的构成比不同、样本较量小有关;同时, 传统的研究往往使将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 这就导致了一些较小的动脉瘤被漏诊, 而近来出现的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降低了颅内动脉瘤的漏诊率, 从而导致了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偏高, 除此之外, 检出率还会受到阅片医师的临床经验与技术水平高低影响。

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动脉瘤的直径影响, 在直径超过3mm的动脉瘤诊断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直径在3mm内的动脉瘤的敏感性, 在直径超过五毫米的动脉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而在动脉瘤直径低于3mm的诊断中其检查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降低, 具有很高的误诊率、漏诊率。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亦可以看出, 磁共振血管造影更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 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春霞, 刘怀军, 付凯亮, 等.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J].临床荟萃, 2010, 25 (18) :1580-1582.

[2]张健.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观察[J].医药前沿, 2012, 2 (12) :185-186.

[3]李欢, 薄锋.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12) :7732.

[4]贺宇平, 王眺, 田民, 等.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4) :792-793, 795.

[5]李晶晶.关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7) :131-132.

[6]杨振兴.3.0T磁共振下四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D].宁夏医科大学, 2012.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查房 篇2

患者:7床,甘炳合,男,48岁,住院号:0910040。

诊断:(1)脑血栓形成(2)Ⅱ型糖尿病

(3)左侧上下肢骨折术后

主管医生:李颖

责任护士:何娇妹

患者甘炳合,男,48岁,因“左侧肢体乏力2天”于2010-7-10-17时20分入院。主要病情: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乏力,尤以在下肢明显,能行走,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言语障碍及意识障碍等。今天上述症状加重,以致行走困难,家人视病重遂送我院就诊,急诊拟“脑卒中”收住我科。体格检查:T:37℃,P:94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9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包块。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低,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巴宾斯基征(-),左侧巴宾斯基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相关检查:头颅CT及MRA示多发性脑梗塞及脑动脉硬化;超声诊断: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硬化性病变;脑多普勒检查示脑动脉狭窄。

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如下:

电解质:7月10日查K 3.79 mmol∕L,Ca 2.14 mmol∕L,7月13日复查:K 3.44mmol∕L↓,Ca 1.98 mmol∕L↓

凝血酶:PT、APTT、TT均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9.1﹪↑

总蛋白:57.9g∕L↓

白蛋白:34.4g∕L↓

患者于7月14日上午8时30分在放射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过程顺利,于上午10时安全返回病房。

一、护理诊断:

1、焦虑

2、活动障碍

与肌力降低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局部出血、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造影剂肾病、脑血管痉挛、脑出血、感染等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复杂,病程长,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烦躁的心理情绪。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心理护理,首先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同情、关心患者,以积极的态度、热情的语言、娴熟的技能、良好的文化素养感染患者,获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依据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层次,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对于来自偏远地区及老年患者应反复多次进行教育;对于文化层次较高患者,要注意在医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满足其需要,这样可以让患者深刻了解病情,增加治愈信心,分散患者注意力,达到减轻患者紧张情绪的目的。

2、肢体功能锻炼及活动指导

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指导其坚持锻炼,如肢体的屈伸运动,关节内收、外展、外旋的活动等,一天多次,一次20—30分钟,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功能萎缩。同时,此患者患有糖尿病,适当的活动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素负担。对于Ⅱ°肥胖患者,应鼓励其积极进行适当的活动,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及胰岛α细胞等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每周至少持续5~6次,每次锻炼时间约30min。

3、饮食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淀粉类食物、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纤维素食品为主,应当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根据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30%以下,蛋白质占20%~25%,还可以适量食用粗纤维食品,可减慢糖的吸收,减低血糖、血脂等。例如果胶、海生植物、玉米梗叶等可通便、减轻便秘;对于水 果,除哈密瓜、香蕉等高糖水果外,一些含糖量少的苹果、草莓等可在相应减少粮食的摄入量,以平衡热量的前提下,适量食用,而且要采取少量间隔的食用方法,以避免持续的高糖刺激。

4、行造影术的护理

4.1术前护理:①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完善术前准备。术前穿刺部位常规备皮,术前6 h禁食水。做碘过敏试验,女患者了解月经情况,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倾向;记录患者肢体活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作为术后观察对照,及时发现有无股动脉血栓形成。术前复习患者病史,了解有无内科疾患。认真查阅患者的各项检查及化验结果,包括碘过敏试验结果,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检查结果,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生化等,有阳性或异常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以防术中出现意外。②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进一步讲解手术目的和意义、简单的造影程序及术中配合要点,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并列举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信心,以赢得患者的最佳配合。特别要告知患者术中要保持平卧,注射造影剂时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不可晃动头部,否则会影响成像效果。

4.2术中病情监护: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皮疹情况,防止大剂量造影剂注射引起过敏反应。注重患者主诉,注意观察患者头痛情况,瞳孔改变及肢体活动情况。并随时观察加压输液袋的液体情况,防止输入空气引起栓塞等严重并发症。4.3 术后护理

4.3.1 一般护理: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制动8 h,绝对卧床24 h,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及血肿。并观察动脉穿刺远端的血液循环状况,如皮肤的色泽、温度,测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每15分钟1次,持续2 h。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感觉、运动、语言等。鼓励患者饮水1 500 ml以上,以促进造影剂的代谢。4.3.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由于术后患肢制动,穿刺处加压包扎,血流缓慢等均可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加压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既要达到止血的目的,又要避免血栓形成。如出现肢端苍白、腿刺痛、麻木、皮温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提示动脉血栓的可能,若发现下肢肿胀,皮温升高为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应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穿刺侧肢体温度和色泽。

(2)出血的可能 由于术中常规使用抗凝药,因此,术后应密切注意有无局部出血倾向,观察有无鼻出血、齿龈出血、大小便颜色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淤斑等。局部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出血量大时引起压迫症状,导致肢体远端静脉回流受阻或动脉搏动消失时应及时处理。先给予局部湿热敷,6 h后仍无效应行血肿清除术。协助医生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和血生化。

(3)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 由于颈动脉窦受压、股动脉压迫止血,颈动脉窦冲动抑制交感神经元并降低外周血管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导致全身血压下降;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也可能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造成心动过缓。注意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4)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在药物中毒所致的肾功能不全仅次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通常以血肌酐升高大于或等于20% 一50% 为标准,可引起血尿、蛋白尿、少尿等情况,因此术后指导病人多饮水,遵医嘱予以补液治疗,以利造影剂从肾脏中排泄。护理中应注意患者有无全身水肿,有无腰酸、腰胀痛等不适症状,并观察尿液的色、量、性质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协助医生定期监测肾功能。

(5)脑血管痉挛 颈动脉分叉上方的颈内动脉对机械性刺激非常敏感,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询问有无头痛、头晕等症状,有利于判断脑血管痉挛是否存在。一般临床对血管痉挛常规采用预防性用药,通常以尼莫地平针lmg/h微泵推注24h维持,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

(6)急性脑梗死 由于脑血管痉挛易致急性脑梗死,因此,术后护理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瞳孔、言语及肢体肌力、活动等情况,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7)脑出血 由于导管的机械刺激,可导致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再出血,也可因患者紧张、情绪激动、排便、剧烈活动引起动脉压突然升高,头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再度出血。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颈强直、意识障碍等。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常规给予果导片2片口服,1次/d,或便乃通2包口服,1次/d,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血压增高的因素。同时注意意识、瞳孔、血压、肢体活动的变化,如发现有颅内高压综合征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病例30例, 将患者分为两组, 磁共振组和CT组, 每组15例, 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运动受限、失语、畏光、烦躁、意识障碍等等, 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2例, 有脑梗史的患者4例, 有心脏手术病史的患者4例。磁共振组患者男7例, 女8例, 年龄41~60岁, 平均 (52.3±4.1) 岁, CT组男6例, 女9例, 年龄45~61岁, 平均年龄 (53±3.8) 岁,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方法

1.2.1 DSA法

本方法主要采用Seldinger’s法进行[2]。局麻或全麻后将插管从气管插入, 经过股动脉穿刺, 在电视监视下, 行左或右侧颈内动脉、椎动脉造影, 观察动脉瘤的形态、大小、部位等, 必要情况下还要同时进行同侧或对侧颈动脉压迫试验来进行造影, 以此判断所示动脉血供情况的清晰的血管数字减影图像。

1.2.2 磁共振

磁共振组血管造影, 定位矢状位和横轴位, 扫描断层为56mm, 层间距为0.2mm。

1.2.3 CT组

CT扫描机行颅脑CT平扫, 由前臂静脉处建通道, 注射造影剂, 速度为3m L/s, 延迟扫描的时间为 (8±2) s, 扫描从鞍底下30mm到其上60mm, 共计90mm。

1.3 观察指标

观测磁共振、CT和DSA血管造影法颅内动脉形态、瘤体形态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要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 t值检验;技术资料则采用χ2检验, P<0.05时表示统计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磁共振和核磁的总检出率方面都低于DSA方法, 具有显著差异P<0.05, 但两组之间比较, P>0.05, 没有统计学差异。三种检测方法瘤体直径和瘤体颈宽度数值较为接近, P>0.05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以颅内自发性出血、头痛、等为首发症状, 以先天性为主, 本病在脑部动脉管壁先天性局部缺陷和压迫所致颅内压升高基础上, 科引起脑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血管炎等等[3]。本研究中多名患者有高血压、脑梗等疾病史, 所以要求患者应及早的积极介入治疗当中, 以及时发现患者疾病情况。

血管造影技术在在临床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影像技术的进步极大的带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 提高了诊断的水平, 成为现代医生诊断不可或缺的手段[4]。DSA方法在动脉瘤的诊断汇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检出率科高达96%以上, 现阶段一般认为此方法的诊断为本病的金标准。此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检出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明显高于磁共振和CT血管造影后的诊断, 但在颅内血管瘤的形态显示上, 三者并无较大差异[5]。核磁共振的造影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对患者进行结构图像显示, 又有人称之为“磁共振显像”。CT造影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 通过静脉注入造影剂后, 将造影部位置于检测机器下, 观测造影剂在血管内运行情况, 形成血管影像。

由以上可以看出DSA方法检出率高, 而磁共振和CT血管造影, 对颅内动脉瘤形态直观影像与DSA无明显差异, 且两种方法具有无创性, 也都较为方便[6]。最近几年CT成像技术不断突飞猛进的发展, 与造影技术相结合使得其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不仅可以对各种器官进行观察, 还能够进行血管形态观测。核磁共振技术起初是主要应用于骨骼方面, 现在也可以多种手段相结合, 检测颅内血管形态。这两种方法都很有前景, 值得继续关注。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CT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方法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意义。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内科临床确诊为颅内动脉瘤进行血管造影的患者30例, 其中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患者15例, CT血管的造影患者15例, 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 30例患者均进行DSA检测。结果 核磁共振的检出率为88%。CT检出率为84%。核磁共振的检出率与CT检出率无明显的差异 (P>0.05) , 二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但二者检出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磁共振,CT,颅内动脉瘤,诊断,比较

参考文献

[1]王春霞.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 (CTA) 及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 (DSA) 的比较[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08.[1]王春霞.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 (CTA) 及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 (DSA) 的比较[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08.

[2]于伟东, 赵丛海, 刘德华, 等.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4, 1 (12) :541-545.[2]于伟东, 赵丛海, 刘德华, 等.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4, 1 (12) :541-545.

[3]朱玉森, 张丽娜, 徐克, 等.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血液铸型诊断颈内动脉系颅内动脉瘤的优势[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 (4) :377-381.[3]朱玉森, 张丽娜, 徐克, 等.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血液铸型诊断颈内动脉系颅内动脉瘤的优势[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 (4) :377-381.

[4]贺宇平, 王眺, 田民, 等.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4) :792-793.[4]贺宇平, 王眺, 田民, 等.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4) :792-793.

[5]张政.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医学综述, 2010, 16 (21) :3332-3334.[5]张政.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医学综述, 2010, 16 (21) :3332-3334.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进行颈部MRA检查的患者400例, 单倍和双倍剂量检查各为200例。 其中男性188例,女性212例;年龄50~84岁。 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肢体活动不利。

1.2设备:Philips 1.5T Achieva磁共振扫描仪 ,8通道头颈联合线圈;Spectris Solaris MR高压注射器; 对比剂使用钆双胺,单倍剂量0.2 ml/kg,双倍剂量0.4 mg/kg, 根据每个人的体质量计算所需对比剂的用量。 对比剂注射完毕后紧接着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 注射流速单倍剂量为2.0 ml/s,双倍剂量为3.0 ml/s。

1.3扫描序列和方法 :采用T1FFE序列 ,层厚/层间隔为2/-1mm,矩阵358×640,反转角35°,扫描层数130层,选用最短的TR与TE。 采用K空间中心优先采集技术。

根据颈部SAG与TRA定位像, 制定SurveyPCA,扫描出二次SAG定位像 ,显示两侧颈动脉大致走行方向,再根据两次扫描所得三幅定位像,分别制定3D CE-MRA和BOLUSTRANK的扫描范围与基线平行方向。在对比剂注射前先进行第一次扫描, 得到减影 “蒙片”, 随后, 同时进行对比剂注射和BOLUSTRANK实时监控扫描 , 在Autoview显示屏上,观察到主动脉弓和颈动脉一经显影,立即启动正式扫描程序。

1.4图像后处理: 扫描完成后进入Volume View行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injection,MIP),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观察。

1.5血管图像评估标准:将重建后的CE-MRA图像质量分为三级[2]:1优:血管各部分信号强度一致, 轮廓清晰,无或较少静脉重叠,符合诊断要求;2良: 血管下部信号稍差,但轮廓显示尚可,部分与静脉重叠,不影响诊断分析;3差:颈部血管根部显影不良, 各条血管轮廓显示不清或未显示,难以进行评估分析。 观察时由2位有经验的专业医师独立评价,如意见不一致,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1.6统计学方法 : 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统计软件使用SPSS16.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单倍剂量 组中图像 质量优者 占61.0% (122/ 200),图像为良者占25.0%(50/200),图像质量差者占14.0%(28/200)。 双倍剂量 组图像质 量优者占82.5%(165/200),图像质量良者为15%(30/200),图像质量差者为2.5%(5/200)。 单倍剂量组和双倍剂量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39,P= 0.001)。 单倍剂量对比剂显示见图1~4,双倍剂量对比剂显示,见图5~8。

图1 左侧锁骨下动脉近端管腔显影欠佳且粗细不均,血管近端信号稍差,但轮廓显示尚可,不影响诊断分析

图2 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管腔略窄

图3 右侧椎动脉起始部管腔略变窄,管壁毛糙

图4 双侧椎动脉清楚显示

图5 双侧椎动脉起始部局限性管腔狭窄,血管各部分信号强度一致,轮廓清晰,符合诊断要求

图6 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近端管腔局限性狭窄

图7 右侧椎动脉起始部管腔略变窄

图8 双侧椎动脉起始部局限性管腔狭窄,右侧为著

3讨论

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最好的检查方法为颈部血管造影,但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的患者,这种检查方法具有1%的病死率和4%的中风发生率[3],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比增强MRA操作简单、显影清晰、无创伤且没有电磁辐射,越来越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欢迎。 但是根据颈部MRA判断血管狭窄的程度在不同的观察者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精确性为41%~79%[4]。 这样的诊断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图像质量的影响。 颈部各段血管对比度良好,边缘显示清晰的图像,不同观察者之间出现差异的程度小;相反,血管对比度差,边缘显示不清的图像,观察者之间差异程度大,有些甚至难以评估。 因此如何得到对比度良好且血管显影清晰的图像成为颈部对比增强MRA检查的关键。

高质量的血管影像,只有在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时进行K空间中心部分的数据采集才能获得[5]。 影响对比剂浓度峰值的因素有个体因素、靶血管、扫描延迟时间、数据采集时间、对比剂注射时间、注射流速和对比剂用量等。 目前使用的颈部对比强化MRA大多采用BOLUSTRANK动态监控,当观察到主动脉弓和颈部动脉血管一经显影便立即启动正式扫描程序。 这种扫描方法基本可以消除扫描延迟时间上的个体差异。 因此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于对比剂的剂量和注射速率。 当剂量增加时,对比剂在血管中的滞留时间相应延长;同时在剂量增加的同时, 提高注射速率, 由2.0 ml/s增加至3.0 ml/s,使得对比剂在血管中的峰值浓度也得到提高,由此使得血液的短T1效应增加,血管的信噪比得到提高,图像质量得到改善。

与DSA相比,颈部CE-MRA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100%、74% ~97%、77%~99%[6,7]。 CE-MRA具有无辐射、操作简单、无创伤、对比剂安全性好的特点,对临床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可以早期发现病变。 双倍剂量的CEMRA提高了图像质量,对各段血管的显示得到明显改善,无疑会减少误差,增加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双倍剂量对比剂在颈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检查中的优势。方法选取行颈部CE-MRA检查的患者400例,200例用单倍剂量对比剂,200例用双倍剂量对比剂,行3D-CEMRA扫描,经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组获得整体血管图像,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所得结果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使用单倍剂量对比剂的患者,图像质量优者为122例,良50例,差28例;200例双倍剂量患者,图像质量优者165例,良30例,差5例。结论 采用双倍剂量对比剂所获得的颈部动脉血管图像优于单倍剂量对比剂所得的图像质量,有利于减少误差。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2012年颈部MRA发现颈部动脉狭窄且经DSA造影证实的患者资料共28例, 其中男性12例, 女性16例, 年龄32~81岁, 平均61岁。

1.2 设备

Siemens磁共振Avanto 1.5T, 相控阵头、颈线圈。Siemens Angiostar 1 000 m A DSA机。

1.3 方法

1.3.1 磁共振检查:

常规扫描后, 进行增强血管CE-MRA检查, 应用Flash-3D序列扫描。层厚1.2 mm, 每序列扫描时间15 s, Maxtri:448×448, Fov:380。K-Space填充方式为中心优先。所得到三维数据作为蒙片, 再进行经右肘正中静脉穿刺注入钆喷酸葡胺注射液18 ml, 以2.5~3.0 ml/s速度注入。在注药后在care-bolus透视下观察药物进入颈内动脉时即触发重复扫描注药前的Flash-3D序列, 2次扫描的各项参数一致, 所得的图像进行减影后在操作平台Syngo处理, 图像后处理方法全容积最大密度投影 (MIP) 、部分MIP、多平面重建 (MPR) , 得到各方向图像。

1.3.2 DSA检查:

常规消毒铺巾后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插入鞘管, 导丝引导猪尾巴导管于升主动脉处造影, 观察双侧颈总、双侧颈内外分叉及双侧椎动脉等血管大致情况, 再进行超选择逐一靶血管显像。

1.4 评价与分析

经2位副高以上医师进行图像分析。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椎动脉均能清晰显示, 符合诊断要求。狭窄率的判定标准[2]: (1) 正常或轻度狭窄:血管管腔缩小<50%或无信号丢失者。 (2) 中度狭窄:信号丢失位于50%~75%范围内或血管管腔缩窄介于50%~75%; (3) 重度狭窄:局限性血流信号丢失 (信号丢失仅局限于狭窄局部或狭窄后) 或血管管腔缩窄>75%。

2 结果

2.1 经CE-MRA检查:

发现血管狭窄30处, 对应DSA检查结果, 其分布情况见表1。

表1所示2种方法检查血管狭窄发生部位大致相同, 两者特异性无明显差异。1例发生于颈内动脉虹吸部CE-MRA显示轻度狭窄, 评价<10%, DSA检查显示正常。1例椎动脉起始部CE-MRA评价狭窄约15%, DSA评价在正常范围。颈部血管狭窄以颈总动脉起始部及颈内动脉颅内段比例较多。

2.2 本组病例选取50%为界限, 把狭窄情况分2组, 各部位狭窄情况:

见表2。

表2所示2例CE-MRA显示轻度狭窄, 但DSA未发现异常 (正常) 。从表2中可知, CE-MRA发现狭窄的能力与DSA相似, 但显示出的狭窄程度较DSA严重。

2.3 狭窄部位显示:

见图1~8。

3 讨论

颅内血管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病变, 近年来临床提倡在观察颅内血管狭窄的同时应注意颈部血管的病变, 颈部血管血栓形成引起狭窄, 常因栓子脱落引起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所以, 如发现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 应建议同时检查颅外颈部血管, 帮助进一步了解血管狭窄的原因, 对颅内血管病变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动态增强MRA不是利用血流的流动增强效应及相位改变效应, 而是经静脉注射顺磁性造影剂, 从而明显缩短血液的T1时间, 利用梯度回波快速扫描, 显示T1明显缩短的血液, 形成血管造影图像[3], 并进行减影 (substract) 或MIP处理, 消除周围组织对血管的干扰得到纯血管图像。

本组病例中, 有2例患者于CE-MRA显示完全阻塞而于DSA上显示有少量造影剂通过, 同时通过表2中对比2种血管成像方法, 不难看出, 在判断血管有否狭窄时, CE-MRA与DSA无明显差异, 而在判断血管的狭窄程度时, CE-MRA过于敏感, 存在夸大病变程度可能, 临床诊断时应注意考虑此情况。由于1.5T磁共振在CE-MRA上的分辨力不足, 对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显示欠佳。笔者认为这种不足在血管周围侧支循环丰富造成对病变部位显示干扰时, 难于分辨血管是完全闭塞或是血管内仍有少量造影剂通过。

影响CE-MRA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患者活动, 使图像模糊。扫描前应嘱患者制动, 并嘱患者屏气, 减少呼吸和吞咽运动对图像的影响。其次透视血管选定错误, 没有及时观察药物到达靶血管。如果触发过早, 药物只显示血管壁, 血管内腔未充盈。触发延迟, 静脉显影污染层面影响动脉观察。由于CE-MRA空间分辨率不足, 在血管迂曲处显示欠佳。在CE-MRA中, 只要有造影剂充盈的血管 (动、静脉) 就会形成稳定的磁共振信号, 因该技术可以消除血液不规则流动引起的伪影, 所以更多反映血管形态的信息[4]。4D MRA的出现, 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影像, 有利于观察血液动力学, 对于一些转弯位置血流, 有利于鉴别血管内负影发生的原因是血栓或是局部血液涡流导致。

DSA作为诊断脑血管病最直接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DSA的优点主要在于能清晰显示脑血管管径、各级分支及侧支循环等, 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还可以直接介入治疗进行溶栓、取栓或支架复通等。但DSA费用高, 具创伤性, 并可能引起血管痉挛、微栓子, 临床操作也较复杂, 不可能作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 不适宜对早期潜在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筛查[5]。

图1右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MRA评价狭窄率为70%

图2与图1相同部位, DSA狭窄率评价为30%

图3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MRA评价狭窄率为90%

图4与图3相同部位, DSA评价为50%

图5左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MRA显示颈内动脉血流通畅, 远端血流信号正常

图6与图5相同位置, DSA显示颈内动脉血流通畅, 远端血管信号正常, 支架位置与MRA所示相仿

图7 MRA示右侧颈内动脉未见显示

图8与图7相同位置, DSA示颈内动脉同样未见显影

黄银平等[6]认为在评价颅外段颈内动脉及脑内段颈内动脉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时, CE-MRA完全可以代替DSA。但CE-MRA的不足之处是在发现病变时不能立即进行治疗。

近年来对新成像技术的应用, 对颈部血管检查越来越精细, 如血管斑块检查, 可通过高分辨梯度回波增强T2技术对血管内斑块进行检测及评价, 从而进一步量化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活性, 对临床治疗手段给予更准确的指导方向。透视触发CE-MRA可以解决因患者心功能差所造成血药浓度延迟情况, 并以其对比度高、敏感度高、无创安全可靠被临床及患者接受, 早期诊断有利于防止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 可作为全民常规血管疾病筛查手段。

参考文献

[1]钟敏之, 步军, 谭源满, 等.透视触发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在颅内静脉成像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 14 (4) :321-322.

[2]尹世敏, 张雄伟, 牛俊英, 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脑动脉狭窄的TCD、MRA对比检测[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5 (7) :720-722.

[3]钟敏之, 曾旭文, 黎庆梅.磁共振腹部静脉成像CE-MRA与3DSPGRE技术的应用比较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14) :2545-2547.

[4]韩鸿宾, 沙琳, 刘洪东, 等.MR快速多时相造影增强与时间飞跃血管成像在颈部血管疾病中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 (7) :737-741.

[5]郭晓倩.TCD、MRA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37例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 (3) :273-275.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放射中心在2013年2-12月收治的70例经临床确诊的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人群。

1.2 检查方法

对70例患者采用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和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的方法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数据资料通过利用Excel工具中的统计分析软件, 采取χ2分析和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在7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 Ⅰ级患者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2.35%的准确率, 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检测仅有81.48%的准确率, 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 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在Ⅱ~Ⅳ级的患者中, 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6.20%的准确率, 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检测仅有82.25%的准确率, 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 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结果中Ⅴ级患者中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2.16%的准确率, 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检测仅有81.25%的准确率, 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 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机制上, 实际上每1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 而可能是几种综合因素所致, 高血压形成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机制有许多说法, 比较公认的是微动脉瘤学说, 一般认为单纯的血压升高不足以引起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在合并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生[4]。血管破裂形成血肿, 其周围组织在血肿形成30min后出现海绵样变性, 6h后邻近的脑实质内, 随时间变化由近及远有坏死层、出血层、海绵样变性及水肿等。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除血肿本身的占位性损害外, 还有周围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代谢紊乱 (如酸中毒) 、血管运动麻痹、血-脑脊液屏障受损及血液分解产物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脑组织的损害[5]。出血后颅内容积增大, 破坏了颅内环境的稳定, 所致的脑水肿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同时也影响局部脑血流量和凝血纤溶系统功能[6]。

本文发现:对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来讲, 无论是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患者, 从其疾病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来看, 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均显著高于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P<0.05) , 表明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评价要明显好于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的诊断价值,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医务人员应注意对疾病诊断方法的选择。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与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评价。方法:对70例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与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7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 在Ⅰ级患者中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2.35%的准确率, 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检测仅有81.48%的准确率, 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 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在ⅡⅣ级的患者中, 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6.20%的准确率, 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检测仅有82.25%的准确率, 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 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结果中Ⅴ级患者中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2.16%的准确率, 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检测仅有81.25%的准确率, 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 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评价要明显好于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CT血管造影 (CTA) ,头颅CT血管造影

参考文献

[1]黎佩君, 黄飚, 梁长虹, 等.迭代重建算法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12) :881-885, 890.

[2]周桂龙, 姚立正, 钟建国, 等.CT平扫联合灌注成像及CT血管造影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1 (1) :138-140.

[3]朱宗明, 张宗军, 陈宏伟, 等.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12 (8) :683-686.

[4]李凤华, 田更生, 林再红.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头颅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3) :39-41.

[5]刘新通, 王伟, 唐洲平, 等.全脑血管造影未见血管阻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0, 5 (5) :347-351.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篇7

线圈的优化对得到理想的MRI分辨率和对比度是很重要的。目前进行MRA成像的为正交鸟笼线圈。带有底座的正交鸟笼线圈,比标准鸟笼线圈在MRA成像中能得到更好的图像均匀性,对血管的可视化更好[2]。表面线圈在等于其半径的深度内,能获得很好的信噪比[3]。本文在相关文献[4,5]的基础上,对8通道相控阵表面头线圈和带有底座的16通道正交鸟笼头线圈在MRA应用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没有试图确定最好的MRA线圈,但提供了更多线圈参数的相关信息,以及它们对MRA图像质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信噪比的测试是在体模上进行的,血管背景的信噪差分比是在MRA图像不同的解剖位置上进行的。虽然信噪比能较好的描述某个射频线圈的相对磁场密度和磁场的均匀性,但标准的信噪比方法并不能说明由于解剖结构、生理结构和信号采集方法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因此,如不对信号质量进行其他方面的测试,很难评估不同射频线圈带来的好处[6]。

1.1 磁共振设备和线圈

磁共振成像设备为3.0T Intera Achiva(Philips Medical System,Best,Netherlands)。两种线圈分别为:8通道相控阵只接收表面头线圈和带有底座的16通道正交收发鸟笼头线圈。

1.2 体模测试

体模实验是为了测试两种线圈进行磁共振成像的信噪比和均匀度。采用的序列为T2权重的自旋回波T2W-TSE,重复时间TR=3000 ms,回波时间TE=80 ms,成像视野为FOV=300*239*119,层厚=4 mm,层间距=1 mm,层数=24,成像矩阵=672*672,采集次数NSA=2,分别进行了横轴面和矢状面成像。采用的体模为Philips标配的圆柱形体模,容积3000m L,内部填充Philips配送的矿物油(Mineral Oil)溶液。

信噪比的测试采用单幅图像测试的方法[7,8],分别在横轴面和矢状面图像中心取相同的感兴趣区域(ROI),测量信号的强度;在图像周围的空气区域中测量信号的标准差,得到噪声信号的强度。

信噪比(SNR)按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S为感兴趣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即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像素值,单位为1;SD为噪声信号强度,即各空气区域的像素标准差,单位为1。信噪比SNR的单位为1。本文测量了感兴趣区域的信噪比,以及感兴趣区域沿X轴、Y轴和Z轴方向(如图1)的信噪比曲线。对横轴面图像的感兴趣区域进行了三维投影,得到均匀度的三维图形,其结果既能反映感兴趣区信噪比的总体表现,又能反映出信噪比在某个方向上的变化情况。

1.3 人体测试

志愿者性别男,年龄24岁,体重60kg,对其分别应用两种线圈进行了MRA成像,采用的序列为3D TOF。实验要求志愿者的头部放于线圈中心,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动。对MRA图像,进行了血管信噪差分比(SDNR)测试[9]。血管信噪差分比按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Svp是血管峰值信号,Sba是背景平均信号,σnoise是图像噪声信号。

峰值信号的测试采取先确定一条血管中心线,沿这条线方向确定血管的峰值信号。背景信号是在环绕血管的环形区域内计算得到的。内环包括整个血管和部分容积像素,外环要包括足够大的背景像素,但同时不能包含其他血管。背景区域的噪声信号是通过测量空气区域当中的信号标准差得到的。

2 结果

2.1 体模研究

按照上述方法,分别计算了8通道相控阵表面头线圈和带有底座的鸟笼头线圈的信噪比(见表1),可得到8通道相控阵表面头线圈信噪比是鸟笼头线圈的4.50倍的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的信噪比曲线(如图2)。

从图2(a)和(b)可知,两种线圈边缘部分的信噪比有突起,但不论边缘部分还是中间部分,相控阵表面头线圈的信噪比都明显高于比鸟笼头线圈。从图2(c)可知,鸟笼头线圈的信噪比越靠近底座端值越高。

另外,对图像均匀度的测试,采用AAPM(美国医学物理师学会)推荐的方案[10],分别得到的两幅横断面图像的均匀度为98.92%和99.29%。将两幅图像的像素值分别进行三维投影[11],如图3所示。

2.2 人体成像

分别应用两种线圈对同一志愿者进行MRA成像,成像时间分别为15分22秒和20分17秒,得到最大强度投影(MIP)图像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相控阵表面头线圈比鸟笼头线圈能得到更好的血管细节。

对每个线圈,分别选择了四条血管进行了血管信噪差分比(SDNR)分析[6,12],如图5所示。图5(b)中横坐标为图5(a)中的各垂线到图像中垂线的距离。可以看出,相控阵表面头线圈对这四条血管成像的SDNR值都高于鸟笼头线圈。

对两幅图像进行信噪比进行分析,得到四条血管的信噪比值见表2所列。可以看出,相控阵表面头线圈在4条血管的信噪比都明显高于鸟笼头线圈。

3 讨论

由图2两种线圈的信噪比曲线可知,相控阵表面头线圈的信噪比远远高于鸟笼头线圈,并且信噪比曲线均匀性较好,并未呈马鞍形。这是由于采用的相控阵表面头线圈为容积结构,使得B1场的均匀性有了很大提高。由图2(c)可知,鸟笼头线圈越接近底部信噪比越高,曲线呈斜线下降。这是由底座中的线圈造成的,越靠近底座,线圈敏感度越好。图2中信噪比曲线的突起是由于体模容器产生的信号引起的。

虽然研究表明,相控阵表面头线圈在进行体模成像时,图像信噪比高于鸟笼头线圈,但采用的体模并不能模拟血管结构。寻求合适的体模进行成像研究,对线圈评价将有更大的帮助。另外,应用不同的成像序列,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图像信噪比。

本研究在进行SDNR分析时采用血管的峰值信号,而非血管的平均信号,主要是考虑到血管信号和背景信号很难区分,血管平均信号中很难保证没有背景信号。通过研究可知,同一线圈不同血管处的SDNR值不一样,表明SDNR值不仅与线圈的敏感度有关,还与血管的位置、大小等因素有关。本研究虽然只对一名志愿者进行了初步成像分析,还是可以看出两个图像之间存在差异,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需对更多样本成像。

4 结论

通过在常规信噪比基础上,应用信噪差分比方法对体模和人体成像的研究,发现在3.0T磁共振成像中,相控阵表面头线圈比鸟笼头线圈能得到更好的图像信噪比和血管信噪差分比。目前临床上应用相控阵头线圈进行MRA成像时,会联合使用并行成像技术,这会使成像时间缩短,但信噪比也随之下降。同样的对照研究,还可以对这种扫描技术进行评价,并可以指导对扫描参数的正确设置。另外,还可以对图像均匀度和磁场均匀性等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喜平.磁共振成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Chang-Ki Kang,Suk-Min Hong,et al.Evaluation of MR Angiography at7.0Tesla MRI Using Birdcage Radio Frequency Coils With End Caps[J].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8,60:330-338.

[3]Kumar A,Bottomley PA.Optimized quadrature surface coil designs[J].Magn Reson Mater Phy,2008,21:41-52.

[4]Bin Li,Wang Jie.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New Neck Coil for GE MR System[A].Conl Pro IEEE Eng Med Biol Soc[C].Shanghai:IEEE-EMBS,2005.6033-6036.

[5]朱高杰,李斌,王杰.3.0T磁共振颈部成像中表面线圈和容积线圈性能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5):18-21.

[6]J.Rock Hadley,Brian E.Chapman,et al.A three-coil comparison for MR angiography[J].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00,11:458-468.

[7]Kaufman L,Kramer DM,Crooks LE,et al.Measuring Signal-toNoise Ratios in MR Imaging[J].Radiology,1989,173:265-267.

[8]Firbank MJ,Coulthard A,Harrison RM,et al.A 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on MR images[J].Phys Med Biol,1999,44(12):N261-264.

[9]Chapman BE,Goodrich KC,Alexander AL,Blatter DD,Parker DL.Evaluation of measures of image quality for intra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J].Comput Biomed Res Computers and Biomedical Research,1999,32:530-556.

[10]Price RR,Axel L,Morgan T,et al.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and phantom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eport of AAPM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ask group no1[J].Med Phys,1990,17:287-95.

[11]朱高杰,李斌,魏小二.基于定量对比方法的磁共振射频线圈的MatLAB图形化性能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3):180-182.

智能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篇8

磁共振功能成像可检测组织坏死、局部缺血及各种病变,分辨率较高,有利于对疾病早期诊断。目前临床使用的磁共振造影剂大都为小分子,采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来装载造影剂以提高生物组织局部的造影剂浓度。日前,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研究成果,一种新型、智能、肿瘤靶向的磁共振造影剂的研制成功,并在肿瘤模型小鼠上验证了其优异的肿瘤靶向成像效果。

智能磁共振造影剂是把两个用于缩合反应的官能团设计到一个含Gd的磁性小分子上,在肿瘤细胞内的还原剂和高表达的蛋白酶作用下,小分子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多聚体,在肿瘤细胞内自组装成磁性纳米粒子,它所产生的MRI信号大大高于小分子造影剂。

上一篇: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下一篇:任务关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