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2024-09-02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精选十篇)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篇1

1 德国职业教育实习基地规划与分类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实习的企业分为三种类型:科技校区型实习基地、地方企业型实习基地、国外企业型实习基地, 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各有特色, 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切实和重要影响。

1.1 科技校区为主体的研究型实习基地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以主校区为中心, 在方圆50公里范围内共建立了7个分校区。这些校区主要的工作是做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通常不用于教学, 既是学校, 又是企业, 每年会接受一部分优秀学生来这里实习。因此, 这些分校区同时又是学校的实习基地。

这7个分校区中, 有一部分校区由州政府提供资金和场地, 如F r e y u n g校区、Spiegelau校区、Cham校区, 一部分校区由地方企业提供资金和场地, 如Mariakirchen校区, 还有一部分是政府提供场地、企业资助项目的组合形式建立的, 如Teisnacher校区、Grafenau校区, 这些校区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科技校区”。每个校区通常有4个教授, 20个工作人员, 以及一些实习的学生。教授和他们的团队在这里主要进行项目研究, 这些项目都是技术应用性质的, 与当地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每个校区的研究方向都不重叠, 分别为机械、电动汽车、自动控制、光学和高频技术、玻璃制造工艺、仿生学、采购物流供应链、老年健康护理等。例如, Cham校区正在进行巴伐利亚森林电动公共汽车项目 (E-WALD) 的研究, Teisnacher校区正在进行高精度的大直径太空望远镜镜片的研制。电动汽车项目是巴伐利亚州政府资助的大型项目, 以保护森林环境、节约能源为目的, 为当地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望远镜镜片研制项目是由一家天文望远镜生产企业资助的, 帮助企业研发市场需求的大型天文望远镜, 每块镜片的成本约2万欧元, 经过加工后, 每块镜片的价格为200万欧元, 实际上这个校区就是一个生产产品、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这些校区就是企业。

学生在分校区实习的过程就是参与项目研究的过程。学生实习期间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工作组, 实习的导师通常是工作组的工程师、技师或者项目经理。实习期间, 学生会和工作组一起经历争取项目资助、组织研究团队、人事分工安排、研究方案设计、项目的分解与任务分配、项目进程监管过程, 全程参与项目。在这里实习的学生可以获得报酬。对于学生来说, 这样的实习是一种多方位的、全面的学习。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个项目的产生、资助的争取、研究的开展, 学习到项目组织与研究的科学方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综合提高。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的管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获得一个全面的了解, 为以后独立完成项目、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型的德制工程师奠定基础, 为入职或者更高学位的学习做好准备。

设立科技校区式的项目研究基地, 承接来自政府或者企业的应用型项目的研发, 首先必须有一支学术过硬、功底扎实的教授队伍, 同时可能还需要有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和熟练技师。在产生社会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学生。

1.2 地方企业为主体的生产型实习基地

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 在代根多夫周围70公里的范围内, 有很多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型企业, 如汽车行业的宝马公司、奥迪公司, 电器电子行业的西门子公司、左纳公司, 建筑行业的林德纳公司等,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 开设了机械工程与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与媒体技术、企业管理与商务信息、土木工程与环境管理、自然科学与工业工程5个系, 涵盖包括汽车电子技术在内共19个专业方向。由于德国将于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 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求, HDU将核电专业转为生物和电力能源专业。专业设置与地方企业实践对应, 学生能够到企业找到对应的实习岗位。企业提供的不是简单重复的操作性岗位, “大学不培养工人”, 这是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明确提出的口号。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同时已经持有德制工程师的资格证书。

为了帮助学生和企业互相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和实习生,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寻找实习企业岗位提供服务。指导中心收集所有企业的实习岗位信息, 合作的企业达140多家, 并指导学生怎样向企业推销自己。在学校成立之初, HDU就发起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的学生, 一对一地指导和帮助在校生。帮助学生了解公司的情况, 或者帮助在校生获得一个实习的岗位。5 0%得到过这种帮助的学生, 在毕业找到工作后, 会自觉来做这个项目, 有的毕业生一连做了十年, 成为一条拓展实习岗位的稳定渠道。

在企业实习的学生, 会有一位企业工程师负责专门的指导。企业在实习期间通过考察实习生, 为企业挑选合适的人才。这样的实习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渠道。

1.3 国外企业为载体的国际交流型实习基地

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鼓励学生到国外企业实习。学校有一个专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指导学生联系外国企业实习岗位、开设相关培训课程, 为国际交流型的实习生服务。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欧盟内部的国家, 也有一部分选择去美国实习。

学生到国外实习的经历是特别宝贵的。在国外公司实习, 企业也会为学生指定专门的导师。通过这样的实习, 学生的收获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二是通过在国外的学习和停留, 增强个人的软能力;三是了解不同工作的流程和方式, 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这些无疑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会有重要的帮助。

以上所述三种类型的实习基地, 其共同点是都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工作岗位, 锻炼了学生的工作技能,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各有特色。科技校区侧重于科研, 地方企业的规模化生产, 外国企业提供了国际交流平台。

2 结语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习不仅仅是国内高职教学的专业实训, 也不仅仅是顶岗实习, 更不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基本技能训练。在时间上, 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 学生在了解企业生产工艺的同时, 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帮助明确今后重点的学习方向。在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工作过程、培养组织管理、科学创新能力, 为德国工业发展进程提供了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力支撑。我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 促进校企紧密合作, 改进高职教育的实习实训模式, 科学规划学校资源, 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 开辟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渠道, 是为我国工业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人才、以职业教育推进社会工业化进程,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途径和方向。

参考文献

[1]俞仲文, 刘守义, 朱方来, 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篇2

定 生

[摘要] “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是德国特有的并享誉全球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模式,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职教师资培养的方式,本文总结了德国“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和特点,并根据宁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德国双元制

双师型教师

模式

Germany “Dual-system”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training mode and announcement

Abstract: Germany “Dual-system” VSTE is a global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a way of the distinct vocational teachers raising.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ontents of Germany “Dual-system”VSTE ,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ingbo situations.Key words:Germany “Dual-system” ; mode;double-competency teacher;

作者简介:谢定生,宁波奉化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高级教师;龙筱刚,宁波奉化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是2010年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基层县级电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A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和学校、教师与企业培训人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条件和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及解决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

德国“双元制”是德国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为德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保证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宁波市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实现之一重大转变,要求宁波各职教院校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同、适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加强和改善宁波职教师资的培养职教院校面临的难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及其特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是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的方式,提倡不同机构和部门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确保师资质量的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在个人的能力素质上达到“双师”素质,而且在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上实现互补,达到“双师”结构。由此可见,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德国“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 1969 年德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 1973 年德国文化部正式颁布职教师资培训统一规范,使得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走上了规范化的途径。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非常重视他们在职业界的实际工作经历。

1、以“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为培养目标

在德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但是从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可以看出,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职教教师是其核心目标。无论是实训教师、职业学校的实践课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劳动

pood 教育学进修并进行实际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

2、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

德国的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之间互相交织,密不可分,它既来源于企业的需求,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扩大。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而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一方面,各类企业都非常乐意为师资培训提供实习场地。另一方面,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对企业内部的职工进行培训。

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企业的生产活动,职业院校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培训机构和自由经济组织都积极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这正体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特色。他们十分注重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校企双元的作用。

3、一体化的培养过程

所谓一体化,其核心就在于要将职教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在这个连续过程中始终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养、培训与提高,使职教教师一生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

首先,职前培训,在德国,职业院校教师的职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学习4 至 5 年,选择一个主修专业和一个辅修专业。第二阶段是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阶段,又称为教育准备阶段,主要在各州所设的教育学院和职业学校进行。

其次,职教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在德国,职业教师参加工作后还必须进行被称为“第三阶段的师资培训”的继续教育。根据联邦各州的法律规定,职业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

再次,科学的考评制度。为了确保职业教育师资质量,德国形成了成熟的职教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德国规定职业教育教师每两年必须脱产进修一次,建立严格的进修制度,并将进修与物质利益挂钩,进修后可提高工资待遇,可改变教师职务等,这一作法有利于激发教师进修的积极性,从而使师资队伍知识不断更新,充满活力。近年来,德国很多职业院校成立了教师参与的专门管理小组,对教师进修的效果进行监督,督促教师的专业成长。德国职教教师在 30 年内,每 2 年进行一次考核,合格者均自然晋升一级,教师成绩显著的可提升为见习校长。“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职教教师提出的要求,重视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技术技能的考核,对教师实行动态、全面地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纵观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职教师资模式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发展而发展。

2、德国“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特点(1)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作保障

战后德国对职业教育实行有效的法规管理,这是德国职业教育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德国十分重视用法律的手段来管理职业教育,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对相关的法律进行修订和调整,如 1981 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对之前的《职业教育法》进行了补充与完善。2005 年以来,德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新的职业教育法案,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职业训练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确保“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正常运行,同时也对职教师资作了相应的规定。

德国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学历资格和考核等方面都有具体而严格的法律规定,同时国家也给他们的岗位培训、知识更新、进修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形成了一支力量强、素质高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在法律的保障下,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高质量的师资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各类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pood 从根本上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点。职教师资的培养与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职教师资的资格具有双重实践特征:一是作为职教教师的教学实践,它存在于教学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二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它存在与生产劳动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职教教师大学学习期间,主修专业、辅修专业、教育科学三部分的课时比为2:1:1,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对教育教学知识的重视。在第二阶段,学生要进行至少为期 18 个月的学校实践教育,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听课、试讲和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以便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所以德国不仅注重职教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强调他们在企业的相关经历,这正是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的表现。“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指导思想不仅贯穿对学生的培养上,也体现在对职教师资的培养上。(3)开放而不失规范的教学组织方式

德国的教育素来崇尚学术自由和学科研究,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多采用开放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没有固定的课程计划。学生在遵从学校的总体要求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课程一旦选定,就有严格的质量要求。职业教育的师范专业课主要有大课、练习、研讨和实习等形式,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开放,但又不失规范。通过对四个阶段的逐步深入的研修,使学生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处理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保证了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发挥,让他们从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学到的各种知识。

(4)树立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理念 树立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明确专业化职教教师应具有的能力,能够承担的职业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能够达到的标准,明确评估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为此,要开展对专门化职业的内涵、职教教师专门化内涵及其内容框架、职教教师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明确职教教师、普教教师与高教教师专业化的关系与区别同时,研究职教教师专业化途径,包括培养培训途径、制度控制途径与监督评估途径等建立职教教师职业化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培养培训机构、行业企业部门、职教教师自身的职业化组织机构、职教教师工作的学校、职教教师职业资格的认定机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课程的鉴定机构等。上述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在德国“双元制”教育过程中均有所体现,而且经实践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二、宁波市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有待完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是做好职教师资培养的关键,目前,宁波及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出台“双师型”教师培训的制度,据对奉化、宁海等地成职教院校的调查,认为院校没有建立相关培养制度,也没有建设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相关制度的占53.85%,只有15.38%的教师认为院校已经在建立相关制度。

二是“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有待提高。近几年来,各职教院校把“双师型”教师比例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各个职教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重还是很低,据对余姚、象山等地职业院校的调查统计发现,只有30.77%的教师认为大部分教师具备了“双师型”教师条件,有69.23%的教师认为只有小部分教师具备了“双师型”教师条件。而实际上,目前宁波“双师型”教师处于评选阶段,尚未进入如同职称一样的评定和评审阶段。

三是教师进企业实践训练制度有待健全。为了加强对职教院校教师的培训,浙江省教育厅要求新任教师上岗前必须在指定企事业单位进行不少于2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各专业课教师每2年要有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但是实际的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据对奉化、鄞州等地职教院校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完全达到浙

pood 江省教育厅培训时间规定的比例不到10%。

三是职教教师来源有待多元化。目前,宁波各职教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即大学毕业的本科或研究生和企业中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但从调查来看,院校大学毕业后直接引进的和从其他院校引进的教师分别占71.5%和21.6%,从企业技术队伍中直接引进的教师很低。

三“德国模式”对宁波构建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

(一)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由于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的双素质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必须在教师法规定的学历基础上拥有两个行业的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这是作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拥有双素质从而任职的最基本条件。

2、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宁波教育主管部门和职教院校要把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必备条件,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发明、专业等所获成果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和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要求,制订有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实行分类评审。

3、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职教院校要建立开放式的教师培训体系,规定毕业于非师范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技工人员必须进行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实践和一定学时的培训,使其实践技能和经验能为职业教育服务。建立职业教师实训基地,使专业教师能够定期参加生产实践、人才市场调查,实时了解行业发展,进而为职业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4、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要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学校评价、教学督导评价、院系评价、学生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要与教师的聘任制度和激励制度相挂钩,使聘任、激励和评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能够大力弘扬“双师型”教师,彰显“双师型”教师对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从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有效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结合起来。产学研结合对于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技术型人才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课程设置方面,职业学校应根据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开设课程,使学校与行业、产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实际上就是企事业单位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实践的平台。要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互补优势,实现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创建产学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建立职教院校“教学—生产—研究—实训”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产学研相结合是职教院校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工作之一。没有对企业现实运作过程的了解和把握,学校培养的人才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社会考验的。因此,职教要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他们既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环境条件,又是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

(三)建立一体化的职教师资培养过程

目前,宁波市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职前职后的培养相互脱离,出现断层,两者互不沟通,重复低效是必然。所以,需要整合各级各类教师教育资源,pood 建立一个统一的教师培养、培训体制,从而持续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改变过去互相割裂的局面,加强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机构的联系与沟通,促使它们在职能上共担、资源上共享、内容上共融、发展上共进,真正形成一体化的关系,成为对职教教师开展终身教育的教育机构体系。在职前阶段,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理论性与技术性的融合;在教学方式上,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新教师入职教育阶段,要帮助他们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从学习环境到工作环境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要侧重帮助他们掌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确教师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快速了解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并对专业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在继续教育阶段,扩大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阵地,为教师的进修提供充裕的场所。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来保障职后培训的质量。改革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继续教育可推行弹性学制,教师可根据学校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这样可以调动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改革传统的继续教育评价方式,坚持能力本位的观点,注重教师实际能力提高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陈明昆.英、法、德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的社会文化背景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34-35.

[2]杨勇,贾云楼,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 版),2007(3):65-66.[3]滕勇,西方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其特点[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7(3):16-17.[4]隋瑞歆,张亮,德国双元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85-87.联系地址:浙江省 宁波市

学习德国职教模式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篇3

【关键词】双元制 职教模式 经验借鉴 理念更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97-01

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等文件精神之际,借我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职学校建设之机,本人有幸到德国学习先进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在德国通过学校学习、企业考察、科研院所访问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实地考察了德国先进的职教模式,亲身体验了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先进教学方法,感悟了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大有裨益,现就具体感受刍议于后,以期对转变我国职业教育理念有所帮助。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概况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其学制设置为2~3.5年,生源对象是中学毕业生,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培养目标为一线技术操作人员,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思想培训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交替进行的,其中约60%-7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操作技能,40%-30%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课程设置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核心,技能课与岗位对接,理论课与专业对接,如此,技能过硬,理论够用;既有针对性,又有综合性;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显著的特点就是学习过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训目标更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企业积极广泛的参与,充实和提升了学校专业师资水平;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及先进设施设备的体验,让学生尽早的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增强了职业培训的预期目标和学习的动力;职业资格准入的严格控制,助推了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理念更新的启示

1、树立职业教育具有市场产业属性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即市场性,马克思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产品生产的行业”,也正是由于产业的“物质性产品生产行业”的定位,职业教育始终没有被赋予产业的属性,属于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由政府举办并承担所有责任。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深化,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后,职业教育也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面对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法则,各中职学校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招生就业、设备采购、后勤保障、师资配备等,同时,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与国民经济产业联系最为紧密,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长远发展,反过来经济产业的发展状况又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就表现出了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所以职业教育具有产业属性,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以企业家的眼光来治学,以教育家的眼光来治教。

2、树立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教育属性的理念

职业教育既是就业教育,更是终身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指的是无业者通过职业培训,获得技术能力,有业者通过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能力,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为所从事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诠释了继续教育的内涵,也导出了终身教育的实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区别开来,不能再单纯的将职业教育看成是人生成长的阶段性教育,而应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终身教育,只有不断的参加职业培训,不断的提升职业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和服务社会,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要坚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来发展职业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职业教育发展成为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3、树立职业教育具有社会化属性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直接功能就是对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但这只体现了其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国和劳动者众多且职业技能普遍低下的现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具有重大的社会性。所谓职业教育的社会性,黄炎培先生最早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无业者有业”,就解决了无业者及其家人的生存问题,属于民生范畴,体现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本质和目的;二是使“无业者有业”,可以减少社会闲散人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动力;三是使“有业者乐业”,进一步提升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能将新科技、新工艺尽快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企业、社会团体举办职业教育,更体现了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4、树立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迁徙能力的理念

虽然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训职业技能,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但由于教育本身具有的滞后性,面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致使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多有发生,所以,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办学,突出以“素质本位“的职教改革理念,构建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既要重视技能培训,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避免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同时也是增强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总之,思路决定出路,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努力转变思路,敢于打破陈规,勇于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开展好职业技能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大事,必须以改革家的勇气、企业家的眼光、教育家的胸怀来推动我国职教事业跨越式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霞,张尚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的关系演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篇4

世界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评价很高, 认为是:就业的最佳准备, 经济的坚固基石。与德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国家遍及全世界。“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基于一百多年来传统学徒培训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 “双元制”中“双元”分别指一种私人办的企业和与国家办的学校, 企业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学习地点, 将技术和劳动组织的最新成果引入企业工作过程, 学习过程中既与企业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同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学生一方面在企业参加劳动, 另一方面在各州举办的职业院校参加理论知识学习, 学校教学中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讲授与职业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社会、法律、外语、体育等普通文化知识, 目的让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实现对企业学习必要性补充, 实现实践和理论并举的双轨制教育。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2.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特点

“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均是围绕职业的形式展开, 职业劳动过程中对职业劳动的地点、范围、资格要求等进行了规范, 同时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考试评价等也进行了规范。倡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按职业需求为依据进行专业设置,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 以行动导向展开教学实施, 围绕职业资格进行为考试考核评价。职业教育中企业和学校按照法律法规各自行使自己的教育职责, 企业主要遵守联邦制定的职业教育法, 着重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教育经费上, 企业承担自身部分开支, 可列入成本, 学校的办学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实现在微观上办学与教学中企业与学校、实践与理论合、工作与学习的三结合, 同时在宏观上在国家层面实现经济部门与教育部门、私人积极性与国家积极性、劳动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的三结合。学生以学生与学徒两种身份在两种不同地点接受两种不同的训练, 课程设计中包含职业技能理论与实务两类课程, 采用相应的教材, 教学实施中, 企业一般配置实训教员, 实训教员通常是企业的人员, 即可以是专职也可以是兼职。学校教师分理论教师和实践课教师, 理论课教师又分专业理论课和普通文化课两类教师, 实践课老师主要完成技能实践课授课, 技能 (资格) 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 学校负责专业理论课和普通文化课考试, 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而企业通过行业协会颁发相应资格证书。

2.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被评为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归因于主观、客观多个因素综合作用, 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具有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传统职业文化

德国的职业文化中一个根本的特质是崇尚对劳动价值的认同, 劳动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 不会认为劳动者低人一等。据德国联邦调查统计的数据, 在德国现存的上层、中层、劳动阶层和下层四类社会阶层中, 超过三分之一的民众把自身划归到劳动阶层中, 职业工人群体位居其中, 该类人群认为自身社会地位居于中游, 收入水平较高, 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 在自我评价方面能够产生光荣和骄傲的满足感。同时, 在收入层面, 参加“双元制”职业教育不用交纳学费, 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 对希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尽早获得经济独立的年轻人有较大的吸引力。正是受这种职业文化的影响, 德国家庭和青年人愿意选择职业培训教育。

2.2.2“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优势明显

2.2.2. 1“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明确。

“为未来工作而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企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真正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2.2.2. 2 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对教师的从业资格进行了规范, 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要经过两次国家考试, 第一次考试旨在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核, 然后需要经过两年的预备教师期和一年企业实习实践以后, 方可参加第二次考试, 验证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实践课教师至少接受普通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毕业工作3-5年后再到工长学校培训1年半左右的工长培训班教育考核、职业教育学培训考核。保证实践课教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比较丰富的经验。政府制订的继续教育法规针对专业教师、普通教师、新学科教师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 要求职业学校的所有教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培训, 保证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在实践中也做了一些探索, 收效显著, 特别是在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了共识, 不断深化对高职教育的规律性认识, 从而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从总体角度我国仍然还没有深刻理解, 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指导, 由于中德两国的国情不同, 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层次结构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并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不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上。实现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3.1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我国也提出产教深度融合, 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完善办学模式, 大力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关键要推动五个对接: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为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指明了方向。

校企合作的效果在于对工作过程的把握, 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来, 将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 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培训, 同时作为学生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实践实训是学生解决问题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景情境, 以问题或项目带动实践实训。

3.2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是职业教育自身的本质要求, 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除具有讲师的基本素质, 能够熟练驾驭课程、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外, 还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工程师素质。因此, 既要把住新教师进口关, 又要注意在任教师的培训和企业实践, 完善“双师”界定标准, 不单纯以培训证书或资格证书来认定, 注重企业生产实践经历, 能胜任指导学生技能训练, 努力建设一支真正“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既包括学校专任教师有包括校外兼职教师, 为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总之,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德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世界各国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视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样板, 科学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并通过本土化实践, 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互相渗透, 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 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篇5

关键词:双元制 校企合作 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 G719.2

一、引言

目前,德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需求,建立了灵活开放、层次分明和针对性强的各类各级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了沟通初级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内容

“双元制”是德国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德国大多数青少年在结束学校教育后,在“双元制”模式中接受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所谓“双元制”是以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训练为主,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一元是企业,一元是职业学校,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培训,一方面直接在工作中或特别的培训车间学习技能。学生每周在企业学习3到4天,在职业学校学习1到2天。其主要特点是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只是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机敏结合起来,并体现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特别是定向专业技术工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大縮短了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的“适应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质量成本。

三、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德国制定了十分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使得职业教育在严格的法律规定下健康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德国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有10多项,如《职业教育法》、《联邦德国基本法》、《职业学院法》、《职业培训条例》、《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和各州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使德国职业教育有法可依。其中《职业教育法》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法律,对各级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规定。明确了各有关职能机构的具体职责,以及保证这个体系正常运转的组织关系。联邦政府还通过颁布《职业教育条例》,明确了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中统一管理的职业分类名称,确定了不同职业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和考试要求等具体的可操作内容。

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尽管德国与我国在国情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德国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先进理念、好的制度措施和方法以及认真务实的职业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行统一,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职业化办学特色。三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四是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职业培训发展环境。五是加快立法进程,夯实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法律基础。

五、今后工作

1.培养“双师型”师资力量。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没有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力量是不行的。我国职业院校恰恰在这一方面是非常欠缺的,这也是实践教学薄弱的原因之一。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一个艰巨的和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首先应当建立一个准入标准,在这个标准里面应该包含对学历和实践经验的双重要求。从近期来说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也很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同时也会挫伤本校教师的积极性。因此,第一位应该立足于自己培养。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或者科研单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教师在校外进行实践锻炼应当成为一种制度,例如每隔几年就安排教师进行一次实践锻炼,形式可以是全脱产或者半脱产。同时,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在制度层面面上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对实践教师的职称晋升不应当把论文数量作为唯一的评审标准,教师在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有突出贡献,或者申请了专利技术,这些也应当成为职称评审的标准之一,否则没有人能安心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或者搞科研,大家都一门心思地搞“学术”研究。为了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学校可以采取一些倾斜政策,例如发放生活补贴,对在企业科研开发,生产活动中做出重要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等。

2.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首先德国政府通过建立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体系,在制度上保障了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面的指导,促进了教育与企业的有机联系,使企业能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德国政府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例如《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规定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德国政府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制定政策和法规以及提供经费等途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教学保障。

由此可见,在德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校企合作尚需政府出面干预和指导,那么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在初级阶段,政府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政府应当制定完备的政策法规,确保校企合作顺利实施,同时要加快立法,以构建具备刚性制约机制的法律作保障。使企业在机制上、法律上、社会角色上包括经费投入等方面,能合理合法和有效地介入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政府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加大宣传,从而推动校企合作。

总之,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能够实现双赢。对学校来说通过校企合作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实践教学薄弱的短板,学生可以真正地“上岗”工作,操作最新的设备,运用自己学到的理 论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大学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不仅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年12期 “浅谈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2】《教育与职业》2007年2期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中"以过程为导向"的教育培训”

【3】《职业》2013年5期 “德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启示”

作者简介: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篇6

1.1 培养目标

德国高职的发展理念凸显能力本位,其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成为能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工程师,或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型工程师。为了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有较强竞争力,职业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并特别强调“关键能力”训练。非专业化的“关键能力”训练使学生在竞争条件下学会生存,具有创业精神和候鸟的“迁徙”能力。

1.2 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两类(实训课程占主导),即德国特色的“双元制”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及其相关职业的能力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及时融入相关的新科技或工艺成果,以保证其先进性。整个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基础课程,第二阶段学习专业课程。

1.3 校企合作、重在实践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实施“双元制”教育模式。双元制教育的主要特征为:企业、学校是两个培训教育的部门;培训教育依据两套法规,接受两个层次主管。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在于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生要进入职业学校,需首先寻求接收企业并与之签订合同,录用为企业预备员工,然后由企业或个人寻找职业学校就读。学校执行文化部教学大纲,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涉及所学职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企业执行职业培训大纲规定的职业教育课程,以技能培训为主。

1.4 完备的法律保障

为了协调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协作关系,德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等,对双方的职责及相关的激励与制约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教。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保障。

1.5 重视师资建设

从准入资格到培养、考核,以及继续教育,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着严格的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只有一个职称层次,即教授。具有教授职称的人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若无博士学位,需在科研上做出突出贡献),而且必须有十年以上相关专业的工作经历,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即使一般的专职教师也要有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他们与企业有着密切联系,有助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机会,保证高职教育与技术进步挂钩。

1.6 严格的入学资格要求

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主要有学历和实践经历两方面的要求。各州对于进入专科高等学校的学生要求必须文理高中或高级专业学校毕业。此外,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毕业生,通过补习文理高中课程,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也可以申请进专科高等学校。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与传统的综合大学不同,对于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文理高中的毕业生,要求必须有一定的、与所申请专业一致的实践经历,一般要求3个月。申请入学者要自己寻找企业实习,并且要有带班师傅的鉴定。

2 启示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为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尤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是德国高职对我们在认识方面的启示。德国高职的蓬勃发展,是与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同样,我国当前高职的兴起,也体现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高新技术的发展与第三产业比重的加大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同时,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导致了岗位的更迭变化和职业岗位技术幅度的拓宽与层次的延伸,所有这些均对人才的教育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层次延伸。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等教育改变过去单轨制、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接受大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2.2 完备的法律保障

一系列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和条例的制定,是德国高职能够迅速发展的保障。政府立法从法律上保证了德国高职地位及运行秩序。我国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指导方针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和法规,加之有些政策导向不利于高职发展,我国的高职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1999年,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一次提出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总体上看,政府的重视和法律的保证大大促进了我国高职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在高职教育的立法方面还需完善。地方发展高职,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高职,还需要得到政策法令上的支持与保护。

2.3 培养模式多样化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学,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用性人才。我国高职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实用性的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办学模式主要是贯彻“三改一补”的方针,即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改办高职,以重点中专办高职作为补充。此外,教育部还明确提出了部分普通高校办二级学院的方针。这无疑丰富了我国的高职发展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类型。此外,从德国来看,随着社会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的延伸已从可能逐渐转为必然。我国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我国当前的高职主要还是大专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延伸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摆在广大家长、学生和教育界面前的又一重要问题。在此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2.4 培养实用型人才

德国的职业教育普遍实施二元培训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目前,我国不少高职已将“产学合作”列为教学的基本途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产学脱节、学非所用等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应该敞开大门,走向社会,密切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培训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才能节约教育资源,避免人才浪费。

2.5 重视师资建设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既懂理论技术知识,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德国无疑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建立双师型队伍是高职师资队伍的发展目标。针对我国当前高职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的建设可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1)对已有的师资进行培训,并通过考核确定其上岗资格;(2)聘请兼职教师,主要是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专家、资深技术员等,以解决现有师资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3)积极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人才。

3 结语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发展理念、科学的专业与课程结构、以实训为核心的“双元”教育制度以及严格的师资要求、质量监控和学生入学资格等,体现出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为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尤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德国高等职业教育面面观[J].外国教育资料,1998,(3).

德国双元制合作教育模式评介 篇7

一、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主要经过三个步骤。首先是寻找培训岗位。各类中学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能力, 在国家认可的数百种职业工种中选择一种, 作为自己的培训岗位。选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向各地劳动局咨询并由他们推荐;二是自己通过与某一企业的接触或通过企业的招生广告向企业报名申请。为了挑选合格的学徒, 很多企业, 特别是大企业通常要举行能力测试, 了解申请者技术方面的实际能力、数学知识及动脑与动手能力等, 通过全面了解, 最后才决定是否录取或推荐到另外的职业工种。其次是签订培训合同。申请者经过测试合格后, 即可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建立职业培训关系。未满18岁的由其父母代签。根据《职业教育法》第3~19条, 培训合同要包括培训工种、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培训开始时间和期限、企业外培训措施、培训报酬、休假时间、解除合同的条件等内容, 最后是接受企业的实际培训。企业培训的目标是使学徒掌握从事职业工作技能。根据《职业教育法》, 实施职业培训的企业需配备经过专门训练的培训人员和优良的培训场所。培训人员中设专职主任和培训师傅。培训主任必须具有工程师水平, 而且受过职业师范的专门训练。培训师傅必须具有实际工作经验, 而且受过职业教育的训练。培训场所灵活多样, 一般而言, 小企业和非生产性企业主要利用劳动岗位, 大企业主要利用学徒培训车间。大工业企业还利用内部课堂作为培训场所, 此外, 还有跨企业的学徒培训车间。企业培训内容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按不同的培训大纲进行, 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为同一职业工种的所有学徒规定统一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大纲;二是为同一职业工种中专门的单一职业工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 从而规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三是制定综合职业工种的培训计划, 在第一阶段教授职业培训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在第二阶段才进行专门化培训, 教授更加专门化的知识和更高级的技能, 企业职业培训的最显著特征是劳动与学校紧密结合, 强调学徒在劳动岗位上培训的重要性。

二、职业学校教育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职业学校主要是教授专业知识, 加深和扩大普通教育知识。专业课分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 如原材料的性质和特征及加工的可能性、操作工具和机器设备过程中的错误及原因、机器及工具的功能与特性等, 这类课程约占总课时的60%。普通教育方面的课程占40%, 主要有德语、社会学、经济学、宗教与体育等。专业理论课教师必须是高等学校毕业, 并且受过教育学专业教育, 取得文凭、学位或者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 还要经过职业培训或者至少12个月的工厂实习。专业实践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 通过技师考试或技术员考试及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专业理论课教师与专业实践课教师分工明确, 任务各有侧重, 普通教育课教师必须是高等学校毕业, 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 成为实习教师, 并经过3个月后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业工厂实习, 然后至少经过一年半以上的教学实习, 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 最后才能在职业学校里任教。职业学校的入学条件依据企业与学徒签定的培训合同, 根据这个合同, 学徒自动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双元制这一基本思想出发, 职业学校都实行部分时间制教授有关的理论知识, 补充企业培训。因此, 职业学校的教学主要按照与企业商定的门数与时数进行。职业学校的课程也可以集中授课, 这是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交替安排培训时间的特殊形式, 即把职业学校每周8~12节的课程集中在几个星期内连续上课, 然后离开学校, 有更长的时间连续在企业里接受培训。

三、考试与任用

考试工作由考试委员会负责。考试委员会由各行业和主管部门, 如工商业协会、手工业协会以及农业协会等负责组织, 委员由通晓职业教育的劳工部或其他官方代表、企业培训人员代表、职业学校教师代表和各行业专家代表组成。同一职业的考试全国在同一天举行, 考试内容全国统一。通过考试确定学徒是否具有必要的实际和理论知识, 以及是否掌握了在职业学校和企业实际培训中教授的教学内容。学徒通过毕业考试获得合格证书, 这不仅是就业的资格证明, 而且也是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资格证明, 学徒凭证书可以留在本企业工作, 也可以离开本企业到其他单位就业。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留用和表示愿意留任的学徒, 也可以拒绝雇用已获得证书的学徒。不过, 学徒获得的这一证书已得到整个西欧的认可。

近几年德国双元制正向高等院校引进, 这方面尝试首先是在联邦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开始的。这个州率先建立了引进双元制培养人才的职业高校, 学制2至3年。期间, 这种职业高校发展很快, 仅入学人数就翻了好几倍。目前, 这种职业高校正在向全国推广, 柏林、汉堡已经开设了这种学校。有些地区则把双元制引入高等专科学校, 例如北莱茵-咸斯特法伦州的克莱费尔德高等专科学校正在实行双元制。据认为, 目前高等专科学校实行双元制已发展成三种模式, 一种为叠加式模式, 即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继进行;一种为一体化模式, 即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平行;一种为“三明治”模式, 即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交叉进行。

受过双元制训练的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深受企业界欢迎。因此, 这种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摘要:德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者, 既是企业里的学徒, 同时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不进全时或全日制学校学习的青少年, 可在国家规定的培训专业中选择一项, 向有资格招收学徒的企业报考, 录取后与企业签订合同, 成为企业的学徒工。学徒期一般为三年, 培训期间由企业发给工资, 但不属于企业的正式工。他们每周在职业学校上8~12节理论知识课, 其余时间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篇8

1 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三个层面

1.1 思想层面

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 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 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这是对双元制指导思想较为精辟的概括, 其表达了双元制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它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一思想层面的二个重点在于“注重实践、技能”和“为未来工作”, 即双元制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双元制强调的是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教育, 而不是其他什么“基础教育”和“晋升教育”, 在这一思想层面的指导下, 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 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 还是课程方案的描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技能性等特征。这一思想层面为双元制宏观上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1.2 机制层面

双元制是一种制度, 其是国家立法双方遵循, 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 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 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德国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 便进行职教立法, 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 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 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 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 企业均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 企业内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 还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 还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 还有相应的进修措施等等, 这一切均使双元制的“机制层面”更为健全、更为完善, 而使整个职教体系得以有效而顺利的开展。

1.3 模式层面

德国双元制又是一种模式, 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和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 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等—系列关键能力的培养。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为达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 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上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 以及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等, 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为双元制能力本位的实现并为现代化企业培养适用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 是学科体系, 而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是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 它具有严格的法律基础。联邦整体具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法, 明文规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不能直接进入大学, 进大学必须获得许可证。各州在联邦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 根据各州经济结构特征和具体情况, 又有相应的法规, 对于职业教育, 如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和学校, 以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规定。联邦政府设有联邦职业教育所, 州、地区也有相应的机构, 机构中有企业和雇员双方的代表;“双元制”是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 其主要特点一是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二是以技能培训为主;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很大作用, 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确定了行业协会的地位, 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业协会的成员。企业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行会中有一个职业教育考试委员会和由企业、雇员、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委员会, 负责职业考试的相关事宜以及确定企业的培训资格。

在“双元制”教学中, 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 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比如, 在企业所遵循的法律基础是联邦职业教育法, 在职业学校所遵循的就是各州制订的学校教育法。企业所执行的教学文件是职业培训条例, 职业学校的教学文件就是各州制订的教学计划框架。企业的教学内容是技能以及与技能有关的能力培养, 职业学校的则是理论与普通文化课。企业所采用的教材是联邦职业教育所编制的技能模块, 职业学校所采用的是基础教材与专业教材, 没有统一的教材要求, 但教材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符合企业实际, 贴近职业现实。企业的教育者是实训教师, 由企业雇佣, 经过职业培训, 有2到5年的教学经验, 学过教育学、心理学, 没有犯罪前科。职业学校的教师, 则必须是大学毕业生, 经过录用考试, 没有犯罪前科。在企业, 学生的身份是学徒, 并与企业签订合同, 合同由行会管理, 企业每月向行会交纳一定的费用。在学校, 他们则是学生。考试的方式也不同, 在企业, 由行会组织进行技能考试;在学校, 由行会管理进行理论考试。学习期满, 企业向学徒颁发培训证书、技工考试合格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则颁发结业证书。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费用由企业负担, 在学校的学习费用则由州政府支付。

3 德国职业教育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前的职业教育, 向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传授相应的职业知识、必需的职业技能与相应的经验;二是进修, 主要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变化而进行的短期培训;三是转岗, 行业的更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原有产业的从业人员面临新的职业选择, 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以适应新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都围绕职业需要来进行。专业设置由各州根据实际需要, 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 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 增强了社会实用性, 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育奇.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与教育, 2007, (7) .

[2]聂磊, 申文缙.德国职业教育技术教学论的理论模式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

[3]陈炳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06, (5) .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篇9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从最初的“师徒制”发展到今天已有百年以上历史, 在德国众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中,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独树一帜, 最具特色, 并成为许多国家学习借鉴的榜样。

北京市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师培训基地金融专业教师参加了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赴德国培训项目, 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哥平根商业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期间, 通过对职业学校、合作企业考察、教学观摩等活动, 深入学习了解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教育制度, 法律保障、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内容, “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在德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也同样为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1820年手工业革命时期, 开始出现的师傅带徒弟, 是职业教育的萌芽, 1897年后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开始出现培养技术工人的子弟学校, 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萌芽期。1908年德国颁布了统一的职业教育法规, 1938年, 德国开始实行普遍的职业义务教育, 1948年, 二战结束后, 德国教育委员会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的鉴定》中对“双元制”职业教育正式命名, 1969年《职业教育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相继出台, 1981年《职业教育促进法》颁布, 在近百年职业教育实践中, “双元制”职业教育不断完善和进步, 逐步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德国总理科尔在《双元制在统一的德国的力量》演讲中指出:在德国这样一个资源不足的国家, 经济实力是以从业人员的技能为基础的, 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青年是德国的最大资本, 是德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保障。因此,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在国家立法支持下逐步建立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其含义是指具有中等以上学历的青少年通过选拔考试被企业录取为培训学员后, 在规定时间内, 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 在指定的学校里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学习, 经考核达到要求的培训学员, 正式成为企业员工。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将企业和学校、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就业紧密结合,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 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1.“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拥有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 可以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四大类型。德国法律规定联邦各州具有文化教育自主权, 各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隶属于州政府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联邦各州根据《联邦职业教育法》都建立了层次清晰、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得到法律保障。

在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成5年制初级中学学习后经过初级中学毕业考试进入2-3.5年制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阶段, 相当于我们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 举办这种教育的学校是“双元制”职业学校;另一种是完成6年制中级中学学习, 经过中级中学毕业考试进入1至3年制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阶段, 相当于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阶段, 举办这种教育的学校是“双元制”职业学院。

2.“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其共同特点是:一是企业和学校相互协作, 建立并构成“双元制”伙伴关系, 其中, 一元是企业, 另一元是学校。二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运行主体包括企业、学校、政府、行业协会和学生。一般情况下, 企业每年向社会发布招收培训学员的信息—→学生根据企业信息选择企业并参加企业选拔考试—→企业录用培训学员—→学生和企业签定培训协议—→企业为培训学员选择并安排职业学校—→学生每周1.5~2天在学校学习、3~3.5天在企业由培训教员 (师傅) 指导下进行实习和培训。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 政府 (联邦州政府) 根据所管辖区域企业用人需要和职业大类, 配置建立若干所职业学校, 学校 (职业学校) 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企业和学校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企业和学校两者合二为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企业和学校虽然呈现双元属性, 但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职业学校要跟踪企业发展需求和企业新技术变化,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行业协会 (德国工商协会) 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主要职能一是负责颁布法律性文件;二是制定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三是教育质量、培训合同执行、企业培训教员的监督检查;四是为企业和学校提供咨询服务;五是为学生提供企业招聘信息、制定统一考试方案等。

3.“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联邦各州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手工业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学校法》等法律文件, 规定并明确了企业、学校、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 企业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时, 必须为其提供2至3.5年制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1/3的时间安排到学校学习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 2/3时间在企业进行实习和培训。企业须承担全部培训费用同时, 还要支付“双元制”学生大约400~600欧元/月的实习工资, 而职业学校对所有在校学习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学校的教育经费全部由联邦州政府拨款。《职业培训条例》规定由德国工商协会 (IHK) 统一颁布职业大类标准 (目前约有365种) , 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 必须参加有关职业大类的统一考试, 取得德国工商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 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4.“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来源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根据职业进行设置。《职业培训条例》规定, “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学校和企业都不能自行设置新专业。所有职业都由德国工商协会 (IHK)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 以及产业结构变化, 进行调整和制定, 并定期向社会颁布, 自2000年以来, 新增了26个教育职业, 这是30多年来德国职业教育最为剧烈的变化, 目前, 在德国规定的职业大类大约93种, 对应的职业 (专业) 大约有371个。

通常情况下, 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须有初中或高中毕业证书。学生根据企业向社会公布的招收培训学员信息, 通过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企业, 企业按照规定, 通过三个步骤进行选拔。第一步是初选阶段, 对报考学生的简历、入学前学习成绩进行评分, (比如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储蓄银行每年招收200名培训学员, 报名人数大约1000人) ;第二步是笔试阶段, 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注意力情况;第三步是对考生进行分组, 采取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方式进行, 综合考察学生的职业潜质。考生被录取后, 和企业签定培训合同。企业给学员安排实习岗位, 并指定实习指导老师 (师傅) 指导学员实习, 根据职业岗位特点、家庭住址等因素为学生选择一所学习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职业学校, 这样, 被企业录取的培训学员, 具有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双重身份, 并开始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

5.“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为学校学习课程和企业实习培训课程, 这两类课程都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定。企业实习培训课程的设置依据是根据《职业培训条例》规定制定的《培训框架计划》, 该计划对实习培训时间、内容等都进行了详细而又明确的规定。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培训中心, 专门对培训学员的学习、实习进行教学安排和管理。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依据是联邦各州颁布的《框架教学计划》, 该计划对职业学校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明确规定, 学校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实施。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有两部分组成, 一类是职业学校教师, 另一类是企业实习培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专职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 任职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然后通过联邦州政府统一组织的第一次资格考试, 进行两年期的教学见习, 再通过联邦州政府统一组织的第二次资格考试, 才能成为正式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习培训教师由企业自主聘任, 一般包括培训顾问、培训教员、师傅、监管人员。企业培训教师的任职前提条件是具备“双元制”职业教育经历, 毕业后具有4~5年的实际工作经验, 通过德国企业培训师的系统专业训练和认证注册 (AEVO) 考试, 或者师傅资格考试, 才能成为企业培训教师。由此可以看到, 德国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是保证师资队伍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前提。

6.“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和职业资格认定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是由结业考试、培训合格考试和毕业考试三部分组成, 学生通过三部分考试, 分别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和毕业证书。

(1) 结业考试。

也称为职业资格考试或职业准入考试, 根据职业培训条例, 这种考试都由行业协会负责 (IHK) , 学校和企业都没有考试的权利, 它是“双元制”考试的关键,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被考者是否能作为专业人员胜任其岗位工作, 考试内容包括规定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考试形式采用完成实际工作项目方式,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 在提交书面报告的同时, 还要进行答辩。

(2) 培训合格考试。

它是培训企业或企业培训指导教师 (师傅) 在对培训学员进行培训期间的过程性考核, 并在培训学员完成培训后, 为其出具培训合格“教学证明”。

(3) 毕业考试。

它是职业学校根据培训学员在学校期间学习的课程, 组织的考试, 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方式, 考察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知识和能力。考试合格为学生出具成绩单, 也称为毕业证书。

以上三种考试, 结业考试 (职业资格考试) 是培训学员正式进入职业岗位的任职资格证书, 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影响力远远超过职业学校进行的毕业考试。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学校课程教学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 接受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在企业以“学徒”身份, 在学校以“学生”身份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 企业和学校都是教育的参与方, 在企业导向作用下, 联邦政府文化教育部 (KMK) 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1996年对“双元制”职业学校的课程进行改革, 开始试行“学习领域”课程, 职业学校按照学习领域规定的目标和学习内容构建“学习情境”, 指导教师设计教学单元, 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文化知识、专业理论方面的课程, 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1.“学习领域”和“教学计划”

在德国, “学习领域”是联邦政府委托职业教育研究所开发的课程纲要, 对每一个“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学习课时等提出原则性意见, 并用“学习领域”文本方式进行规定。在“学习领域”确定原则基础上, 各州统一制定并颁布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通常包括:职业名称、岗位及岗位群、学习领域名称, 以及每个学习领域的学时、开设学期等信息。

2.“学习情境”和“学习单元”

“学习情境”是一门课程的若干个具体、完整的一项学习任务, 它是由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要求, 结合教育教学规律特点, 开发出的一个个包含了知识、能力、素养等综合性学习任务。每个学习情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课时, 以及实施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工具设计。“学习单元”是一个学习情境中的一项能够独立安排的学习活动。设计“教学单元”的任务由教师完成, 设计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学习情境, 按照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需要的工作过程;

(2) 有明确的教学问题和结果;

(3) 解决问题的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相对完整的结构化环节 (一般称为六步法) ;

(4) 在每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 都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兼顾学生的不同需要, 实现“教、学、做”一体。

3.行动导向教学法和能力培养目标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 适应企业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行动导向教学, 有目的、系统化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教学情境中, 通过完成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系统化学习, 获得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行动导向教学被德国的教育改革实践者总结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是教师在进行整体教学活动设计的一类教学组织形式, 如项目教学教学法、兵棋推演法等。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多样化具体教学方法, 如轴承法、场地法、学习圈等。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 对学习者的培养目标不再仅仅是“知识”, 而是“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设计,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能够兼顾这三种能力培养。

(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和职业相关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这种能力;

(2) 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 以及独立负责一项工作任务时, 能够自我学习, 获取知识的能力。方法能力需要在教师创设的特定学习环境中, 通过完成具体教学任务来实现的;

(3)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关系能力, 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

兵棋推演教学法举例:

第一步, 进行知识储备。知识储备是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 也是该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基础, 良好的知识储备可以让学生充满学习激情, 并能在竞争中富有策略。

第二步, 建立规则。规则相当于为竞争双方建立了必须遵守的限制 (比如在银行经营中, 国家的相关金融政策等等) 。

第三部, 初始数据。初始数据保证了竞争方要在同样的初始条件下开始竞争。

第四步, 成立竞争小组。采用小组方式开展多对多的竞争博弈, 在突出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的基础上, 关键是培养学生讨论、分析, 并达成一致策略的社会能力。分组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方式 (组合搭配式、数码报数式、线绳法等等) 。

第五步, 轮回竞争。竞争轮回是竞争方在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开始竞争博弈。核心在于各小组的竞争策略确定。一旦竞争策略确定, 就可以通过设置策略数据, 并由计算机推演出竞争结果。所谓轮回, 就是可以开展多伦次的竞争博弈。

第六步, 监控过程。教师在其中主要扮演裁判角色, 当一方不遵守规则时, 有权进行裁决和修改其数据。

第七部, 评估结果。每一个竞争轮回结束, 教师将推演结果进行发布, 通过结果发布, 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 并加强小组间互相学习。第八步, 汇报评估。采用小组汇报式, 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能力等。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政府主导、国家立法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基础

在德国, 一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职业教育, 保证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按照法律规定, 各级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全部由州政府承担, 企业培训经费由企业承担, 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期间, 不仅能够免费在职业学校学习, 还能够从企业获得400~600欧元的实习工作报酬。三是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之间建立互通互认机制,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没有层次差距, 只有类型不同。

在我们国家, 应当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立法, 进一步加强和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一是急需用法律规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这样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中, 才真正不靠“人情”, 而靠“法律”。二是在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之间建立互通互认立交桥, 不仅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还有利于解决家长和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后顾之忧。三是结合中国国情,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突破职业教育学历化, 在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职业培训教育之间建立立交桥, 融合学校教育标准和社会用人标准, 兼顾连续学习和非连续学习, 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 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的职业教育制度。

2.行业协会的作用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在德国, 大约有80家工商行业协会分支机构, 不仅负责颁布国家统一的职业大类和相关职业培训条例, 还负责企业培训资格的认定、企业培训教师资格认定、培训合同履行和纠纷仲裁, 更重要的是负责组织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颁发, 从而规定了人才培养标准、培养规范和质量评估要求。

在我们国家, 应当通过国家立法进一步强化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 一是专业大类和专业标准应当由行业协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合作负责制定和颁布。二是改变目前职业技能鉴定多口径问题, 统一由人力资源劳动保障部门委托行业协会来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和组织职业资格考试。

3.职业学校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德国的土地整理模式 篇10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总人口7910万,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占国土面积的53.5%,森林覆盖率达到29.5%。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位于德国东北部。它是由原梅克伦堡州约三分之二的区域以及普鲁士时期的波美拉尼亚州西部,还有普里格尼茨的一部分地区和北部的乌克马克组成。

二战后的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东德地区农业生产力低下。大批德国居民被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驱逐。新移民迁返东德后,为了维持生计,在境内开荒进行农业生产,田块在人为影响下,逐渐零乱、破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德国政府无偿占用大片森林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在缺少相关制度政策的约束下,大量权属纠纷频繁涌现,大批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为有效缓解各类威胁与矛盾,德国政府组织开展土地整理,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整理目的从最初的“提高农地生产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到“确认土地权属,推进农地集约规模化经营”,再到“缩短城乡差距,推进区域化可持续发展”。

如今德国的土地整理已经从单纯的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国民粮食安全成功转型为集农业规模化集中经营、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村镇革新、城镇区域发展等为一体的农村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

德国东部地区土地整理特点

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土地整理事业的深入推进。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在借鉴德巴伐利亚州土地整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德国东部地区逐步形成了其自身特有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欧盟农村发展指导手册(2008-2013)、德联邦宪法、德联邦土地整理法以及德国东部地区农业调整法案等。通过逐级对土地整理工作的内容、程序、发展方向、资金支持比例进行明确,以提升土地整理工作的层次性和严谨性。

部门联动确保土地整理工作顺利开展。由于历史原因,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土地整理工作涉及三家机构,分别为州农业、环境和消费者保护部(简称州农业部)、州能源、基础设施与土地发展部(简称州土地发展部),以及市县地籍管理部门。其中,州土地发展部负责土地整理区域发展规划与项目规划设计;州农业部负责项目实施和投资,下设6个区域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局,作为推进土地整理工作的基层单位;地籍管理部门由各市县单独管理。当发生地籍管理信息变更时,由地籍部门将变更信息发送至农村土地整理与发展局进行变更,以确保两家单位地籍管理数据的一致性。

社会公众高度参与项目实施。由于德国实行土地私有制,德国公众高度关注土地整理项目。德国土地整理项目分两种模式,即群众自发式项目与政府主导式项目。群众自发式项目是指由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对其自有土地进行置换、归并、整理的项目。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局负责组织开展测绘、地籍变更等工作。而政府主导式项目,则是指对涉及公众利益,由政府组织推动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如公路、水坝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幼儿园、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通常由区域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局承担,负责说服群众参与项目,并组织实施。群众全程参与监督项目实施。

政府与群众共同配套项目资金。由于德国的土地整理项目同时涉及公共权利与私人利益,因此在项目组织实施时,按照项目性质,由欧盟、德联邦政府、州政府、市县、农民分比例投入项目资金。通常情况下,由国家投资70%-80%(由欧盟、联邦、州政府按比例分摊),土地整理参与者自行承担20%-30%。通过按比例分摊资金的方式,促使土地所有者积极参与项目设计与实施,有效提高了公众参与项目实施积极性与关注度。

农民协会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德国的农民协会(DBV)始创于1948年,现有会员约34万人,超过德国农民总数90%以上。协会代表会员与政府、媒体、社会大众进行沟通交流,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同时,为农民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与技术交流的平台。协会不定期邀请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专业讲座,在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新机械用于农业生产的同时,不断向农民灌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探索运用生物能源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目前,德国部分土地整理项目中,已经开始尝试纳入对于生物能源的运用。一是通过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土地进行治理与恢复,采取休耕、轮耕、秸秆还田、土壤改良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质量。二是采用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的方式,降低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和破坏。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加快土地整治立法工作。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土地整治事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德国土地整理事业的成功与完善的法律体系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法规、政策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如《土地复垦条例》、《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湖南、贵州等省分别出台了各省《土地整治条例》,新一轮的《土地管理法》也正在修编。但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仍属空白。建议在充分考虑国内现实的基础上,加紧出台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土地整治事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农村吸引力,有效应对“空心村”。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大量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资源匮乏,农业生产萧条。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出务工农民约1.6亿人。据估算,2002-2012年,全国每天约消失80-100个自然村,行政村平均年减少2.41%。反观德国发展历程,德国东部地区在90年代初曾面临同样的困境,大量青年劳动力的迁移,人口的流失,导致了村庄的合并与消失。而针对此类现象的发生,德联邦政府通过制定乡村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发展重点,形成村镇集聚规模效应,打造农业产业化链条,对农业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来有效留住农村劳动力,确保农村发展生机。同时,全面推进村庄景观建设,打造生态观光平台,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建立项目前期培训制度,带动公众参与土地整治。公众参与土地整治,可以对各方权利起到制约作用,同时有效维护农民权益。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土地整治的重要性,也愿意参与土地整治工作,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文化、生活背景的约束,农民在参与土地整治过程中往往很难对工程中专业性的内容提出意见。建议考虑建立项目前期宣讲培训制度。即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前,组织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到现场就土地整治发展的趋势、必要性,在项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需关注的重点进行讲解。同时与农民进行沟通交流,减轻农民对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以便更加顺利的推进项目实施。

上一篇: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下一篇:申办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