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习惯

2024-08-22

读写习惯(精选七篇)

读写习惯 篇1

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特色做法

2015年我校成立了《丁立梅散文品赏与写作借鉴研究》的课题组,全校师生掀起了阅读丁立梅散文的热潮。为了确保这项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从本学期起,我校师生做了一些切实的工作。

(一 )读书笔记示 要求。每位学生摘录 “丁立梅散文”每周不少于两篇,建议用专门读书笔记,摘录时将页面边缘三厘米处留有空白, 适当用不同颜色的笔注上边批, 文末要注上总批。注明摘录的出处,文中优美句子用波浪线标出。老师平时强化检查、督促、批阅,期中考试前夕班级内组织读书笔记的评选,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组织读书笔记的评选、颁奖,组织优秀读书笔记的流动展览。

(二 )班级阵地 设专栏。 各班的书橱要摆放一定量的丁立梅散文,并保证流转量大,有借阅记录,贴出“丁立梅散文专柜”;教室后墙设有“美文之窗”,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丁立梅散文学习小组,定期轮流指名学生打印“丁立梅散文”,张贴到“美文之窗”,两人负责句段批注、两人撰写推荐理由,一人负责课前朗读。

( 三 ) 网络平台 助交流。 课题组已 建构一个 网络平台 ,已经在“新 浪网”上申 请了一个 博客 ,博客名称 是“梅香悠幽 ”,副标题是 “丁立梅散 文品赏与 写作借鉴 的研究”,包含11个栏目。

(四 )专题采访 零距离。 学校将安排“走进梅子”的活动 ,提前遴选好采访的学生,拟好采访题目,做好采访记录,联络好媒体记者、丁立梅作家、程韶荣教研员等。采访活动结束后,及时编制出采访快讯、采访文案和校内发布会,搜集好媒体报道资料,图文并茂地发布到“梅香悠幽”博客。

(五 )兴趣小组展风 采。老师负责在文学社员的基础上筛选、建立丁立梅散文学习小组,形成档案资料,建立学习网络;每期的《海娃》文学社开出专栏刊登丁立梅优秀散文及学生的模拟习作。

二、和金无足赤,白璧有微瑕———成绩与不足

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 让他们有成就感,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多读书。因此,我校常常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朗诵比赛”、以“我勤奋我快乐”为主题的演讲,以及“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比赛”、评选“优秀日记”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

农村初中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信息传播慢、农村学生家长的观念落后,经费的限制造成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不足,以及阅览室相对封闭、应试教育的压力等因素,导致学生课外读写不容乐观。表现在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不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外读写计划

(一 )激发阅读兴趣 ,引导自主读书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开发潜力。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之前,先印发名言警句,对学生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重视课外阅读。如“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在教室、阅览室张贴名言警句,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鼓励学生选取有关书的格言作为座右铭,张贴于家中的书房,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利用初中学生对名人的崇拜心理,选取名著名篇,对其动之以情。

(二 )营造读书氛围 ,陶冶学生情操。 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 (1)开放学校图书室,班级成立图书角,学生自发地把家中的书籍暂时存到班里来,由小干部登记造册,管理借阅。“存一本书,看百本书”。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条件。 (2)教室墙上,贴满学生自己的作品———剪贴、墙报、课文插图,给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 )保证阅读时间 ,养成良好 习惯。我校让学生保证每天30分钟读书 ,要求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2000字 ,作不少于200字的读书笔记,摘录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并让家长、同学监督签字。“学生并非不愿读书,也并非真的没有时间”。阅读前必须选好作品填入“计划表”中(以内容积极健康、文学色彩浓郁为原则,由组长把关),并在作品后面标明需多少天,约在何日前读完该作品。每次阅读后,及时标明阅读日期及页码,并在“片语感言”栏中写感言,内容是在阅读中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体会。

(四 )选择适当读物 ,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必须与学生的文化层次、思想水平相适应,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发展。我校语文组要求学生读的书籍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朝花夕拾》、《泰戈尔诗选》、《西游记》、《水浒传》、《文化苦》、《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等。

(五 )指导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技能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指导精读。 扫清文字障碍,弄清句段含义,领会全文中心。

2.指 导速读 。 筛选重点 ,把握重点语段 ,总观整篇要旨 ,不断提高速度的能力。

3.指导写读书笔记。摘抄型 :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知识、生活常识等。提纲型: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感想型: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

读写习惯 篇2

课堂,是学生自我关照、成长的摇篮。如何利用好课堂,把45分钟变为70分钟,做好课堂的前后延伸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编辑、使用早读读本,利用好课前五分钟。

1.做好自己的摘记本。

为了利用好课前5分钟,要求每一个学生做好自己的摘记本,上课前几分钟进行自由复习。

2.精心组题,编成高考试题重现。

我们把近十年的多地高考试题进行全面排查,编成为高考试题重现。内容主要如下:“常见误读字解析”“辨义识形”“近义词的区别”“熟语(成语)的起源及运用”“病句的识别与修改”“标点符号与表情达意”“修辞”“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转换”等,然后以“每日一练”的形式印发给学生,每次设置5个小题,随时抽查。

3.学生互相出题进行检测。

二、课后跟上拓展、巩固练习

1.确定好每一单元的复习重点,印发给每一个同学。

让学生结合手头所有资料充分复习课文,在有疑问处做出标记。然后让学生自主复习,主要是字词积累、文学常识整理、精彩语句摘抄。复习完本单元所有文章后,写出自己的感言(疑惑、收获)。就疑惑质疑问难,进行个性化解读,并展开小组讨论交流。问题解决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梳理解题的基本方法,这一点很重要。

2.突出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一份检测题就是对学生思维的一次检阅,平时见到的情况是:许多学生答题时不能从题干中找到思考的方向,不能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提取、分析、概括;作文构思雷同、思路狭窄,缺乏联系生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流畅、严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对课文的理解缺少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学生出现以上的问题就是不会梳理答题的思路,因此,要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跟上学法指导,应该在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上下工夫。

三、课后延伸的`另一种形式,是以教材为依托,学会整合作文材料。

1.设计好作文训练,围绕教材整合作文素材。

设计好作文训练,一个专题设计一至两个话题训练,按照作文训练设计,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就其中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写片段作文。

苏教版必修教材的写作共二十个专题,紧附在同专题的阅读与鉴赏之后,复习时,引导学生要对该专题的内涵深入透析,把握专题的思想精髓,从而指导学生把本专题阅读素材内化为写作素材。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眼光还要向外,加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面广量大,如何披沙拣金呢?这就需要以教材为依托,进行同专题的课外阅读拓展,从而丰厚素材的积累。占有了这些素材,怎么运用呢? (1)化繁就简---专题整合,精心储备个性素材。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射眼光,自己来拿!”接着是“占有,挑选”。在“拿来”并“占有”了大量的专题素材之后,呈现在积累本中(或大脑中)的素材是芜杂的。这时,要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自己的实际需要对素材去粗取精,化繁就简,从而精心储备最有价值的、最具个性化的素材。

(2)一材多用――专题链接,巧妙选用经典素材考场作文时,很多学生反应因为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平时积累的再多素材也想不起来了。这就警示我们要在先前化繁为简的专题整合的基础上,对专题素材进行巧妙连接,挑选出具有多重思想内涵的典型素材,从而能做到“一材多用”。其实,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读熟一本书,或深入了解一个人,或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或具体写好一件事;这积累的“一”是“寓万于一”,而在作文时又能“化一为万”。我们胸中如果拥有了上述的这些“丘壑”,考场上自然可以“下笔如有神”。

2.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1)现在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么不爱读书,要么不会读书。他们认为上课认真听讲了,把老师传授的答题技巧记下了,课文背过了,就行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要读一篇美文,读一份报纸,并把自己的感悟随时记在自己的随笔本子上,每周坚持写读书笔记。阅读是提升能力的一个支撑,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读带写”“用写促读”,阅读弥补了学生生活阅历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在写作时能充分运用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词句,作文内容更加充实,作文水平显著提高。

(2)拓宽阅读的范围。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篇目,选择不同国别、时代、作者,不同题材、体裁、风格流派的作品阅读,甚至还可以采取“互补式”阅读,专读自己不感兴趣的,或平时涉猎很少的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与练习,学生高兴地发出了“有材料的感觉真好”的感叹。

课堂要优质高效,就要教会学生会学习,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我们就不会再为学生不学语文而犯愁了。

浅谈小学生的读写习惯 篇3

关键词:良好习惯;晨读;背诵

良好的习惯对人的生存质量很重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从小时候就该加大培养力度。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笔者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晨读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好多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句子不顺畅,表达也不够简练,词语也没有那么丰富等,究其原因,我发现这是因为学生平时阅读得少,胆子不够大,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词汇量积累得不丰富,语言当然过于无力。怎样才能让他们说话简练呢?我想到了晨读的方法。要求学生早晨晨读的时间,一定要做到大声高亢,一天之计在于晨,把一天的精神头带起来。通过高声朗读,锻炼学生的音准和语速,并且要求朗读要带一定的感情。内容无需过多,选择范围可以是书本上的主课文也可以是课外书,当遇到不懂的字词的时候,不能一带而过,糊弄过去,要认真地查阅词典或请教老师或者同学,直到明白为止。在晨读时,同学之间可以一起互动,指出对方的优缺点,这样才能查漏补缺,共同进步。每天我都要针对性地检查。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地提出表扬。这样使得学生更加有信心地进行晨读,带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很好的班级氛围,达到了互相团结、共同进步的效果,增强了班级竞争力和凝聚力。这样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锻炼,晨读效果小有成效,锻炼了学生的胆子,学生变得勇敢了,回答问题也不再扭捏作态,声音大方洪亮,发音也准确了,言语流畅,而且说话很富有感情。比起以前来,大大地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二、背诵习惯的培养

背诵习惯的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和培养语感。想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就要让他们学会背诵。于是,在晨读时,我要求学生能够背诵一些课文,背诵书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或者是自己喜欢的认为有文学价值的美文,并且相互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段落背诵。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会对晨读投入更大的热情,因为背诵了的段落可以直接运用到写作中,这样提高了写作水平,使得学生能主动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学生会认识到,自己给自己规定学习目标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兴趣也激发出来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结果。背诵先人的名师名句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文学情操,让他们领略了先人的智慧结晶。背诵的优美句子牢牢刻画在学生心里,等到作文时,运用起来会得心应手。当然,还需要学生时常地强化记忆,否则随着时间的增长,背诵的东西有可能会淡化。

参考文献:

[1]曹丽敏.小学生读写素质提高方法攻略.学周刊,2013(07).

[2]张永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课外语文,2013(04).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照旺台明德小学)

良好的读写习惯是法宝 篇4

一、多读

平常说要“博览群书”, 就是读书对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是很重要的, 自然对提高语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知识的积累, 除了自己接触生活, 接触自然, 获得第一手知识之外, 更多的对生活, 对社会的认知是来自书本的。一个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 大多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力量。作家姚雪垠为了写长篇小说《李自成》, 日夜苦读明史, 做了很多资料卡片, 上万张的专题卡片堆积如小山。成功的饱学人士这样不遗余力苦读, 那么作为未来事业接班人的我们, 在求学的路上更应该在书海里畅游, 孜孜不倦汲取书本的营养。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心情, 和书中人物共心跳;读书可以欣赏世界各地风俗民情, 领略缤纷多彩的人情世故;读书可以理解宏观世界的玄妙与伟大, 更可体悟微观世界的生命体的律动。总之, 书本是一扇窗, 读它, 宇宙就在你的面前, 一切狭隘都将在书本面前销声遁形, 拂面春风必将带你进入神清气爽的境界。我们读的多了, 写作的素材自然就源源不断。实际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开阔视野的过程, 更是一个知识积累的

育, 明辨是非,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有的放矢, 预防和减少中职生违法、犯罪, 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 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中职生权利的双重目的。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教学与实践。一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如:组织学生开设模拟法庭, 组织开展辩论赛以及法律知识竞赛等。二是指导学生开展法律实践。经常性组织学生收集身边的真实案例, 开展分析与讨论, 并设立法制宣传园地, 在校园内外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 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习并掌握法律知识,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三是定期组织学生收看法治节目。如每周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以及《经济与法》等法制类节目, 并让同学根据节目中的案例写出观后体会, 从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鲜活生动的法律知识。

(4) 提高中职教师的法律意识。学校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作为教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只有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不能过激, 甚至是违法行为。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 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 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 改进教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二、多写

语文学习的“写”能力很重要, 在今天各种考试缤纷出现的大背景下, “写”尤其重要。“写”是“读”的延伸、巩固和转化。同时, 写作时候, 由于我们的认识毕竟有限, 一定会出现“卡壳”现象, 遇到这些疑难, 都可以透过读来解决。教师引导学生作文时, 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写、勤写。日常多写, 思维就活跃, 头脑是越用越灵。写什么?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所见所闻。写, 让我们进一步观察生活, 促使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实际, “写”是思想的梳理, 起到日常行为纠偏的功效。总之, “写”能够让我们的思想更缜密。“读”和“写”都不可过于单方面强调,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只读不写, 学生就成了书袋子, 读的营养不能转化为有效材料, 读的价值就失去了很多;只写不读也不行, 只写不读, 我们就感到词语的贫乏, 内容的无趣, 我们的文字就少色彩, 文章就拒人于千里之外, 味同嚼蜡的文章谁爱读呢?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只有“读”“写”结合, 才能最大化相互促进。实际上, 在“读”的过程中, 我们的视界更扩大了。“读”“写”有效结合, 我们写的本领就能大大提高。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读多写, 养成良好的习惯, 语文素养一定能够得到逐步提高。

(唐河县第三初级中学)

育方法, 不应歧视有问题的学生, 要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 改正错误。还要组织一些责任心强、学生信任、懂心理学的教师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 及时消除个别学生的不良心理。一些条件允许的学校可聘请法律顾问, 定期对教师进行法律讲座和法律问题大讨论, 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教学管理问题, 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的“摩擦”, 提供大家进行讨论、分析, 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从而在学校里营造一个“人人守法, 人人讲法”的法律氛围。

另外, 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仅仅依靠学校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可以电话、书信等形式,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表现和思想动态, 积极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离校后, 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家庭教育;同时, 学校应努力改造学校周边环境, 经常与当地社区、派出所等单位沟通、协调, 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 中职学校应切实加强中职生的法律教育, 通过法律教育, 使学生全面和正确地认识到法律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 法律才能为广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通过法律的认知与应用才能从自发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读写习惯 篇5

一、阅读的指导

网络好书交流。定期在班级空间里发布更新的书目,每周四让学生交流近一周以来所阅读的书籍。

阅读录音。学生每天在家朗读课文和课外书籍,将录音上传。班级分为六个讨论组,每个组选一个组长,每个孩子的朗读录音上传到相应的讨论组,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的读书情况。优秀学员的录音上传到群里,家长可以收听优秀孩子的录音,找到自己孩子的差距,对孩子的朗读进行指导。孩子的朗读内容和朗读情况,家长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方便教师查阅,抽查每个小组学生的朗读情况。

读书卡。根据不同年段课标的要求来设计读书卡的内容。如:低年级的读书卡内容包括:记载学会的汉字、积累的好词好句,画下印象深的情景,写下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及原因,家长评价。学生每天都必须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每周末开展一次亲子阅读活动,家长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家长根据表格的内容督促孩子完成语言的积累,让学生记载自己读后的感想。

寒暑假作业考评表。寒暑假作业考评表包括家长填写和小组长填写,家长填写孩子每日阅读和写话的情况,小组长收听组员的朗读录音并做好记载,及时督促组员每天阅读。有的孩子贪玩没有落实课外阅读,小组长会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教师根据每天小组完成阅读任务的情况,给每个小组积分,每天发布积分榜。

默读训练卡。新课标低学段的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笔者对默读训练进行了分解,家长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给孩子客观地评分。默读训练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家长根据训练卡上的要求进行训练;第二个步骤是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上传录音,上传内容为:先说自己默读所得,再讲讲故事的内容,自问自答,说积累的词句,最后交流感受。家长在家校联系本上做下记录,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默读的情况。

二、以折纸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第一阶段:做折纸画,拟题。让学生以一节课的折纸作为折纸画元素,进行故事创编,先用绘画展示故事,抓住画面的主要故事给折纸画拟订标题。

第二阶段:做折纸画,写一句话。根据孩子的能力不同进行写话练习,表达能力较差的只用拟题,表达能力强的可以拟题后配上一句话。

第三阶段:做折纸画,写自己的故事。随着活动的深入,学生们的折纸画越来越精致,写话富有新意,还能够运用平时的积累,结合身边的事情来编写自己的故事。折纸活动让写话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写故事的就写故事,不能够写的拟标题,或者写一句话都可以,作业进行了分层,难度降低了,学生们比较乐于去写。

第四阶段:让学生把折纸和写话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有了折纸画的铺垫,我们又开展了绘本阅读和制作绘本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绘本,记录下生活中的精彩点滴。

三、亲子实践活动的指导——实践生活里的读写

让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生活,学习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有目的、有效的亲子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保障。笔者充分挖掘身边的阅读资源,通过设计亲子活动卡,指导家长带着孩子参加实践活动。亲子活动卡要设计细致,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实践活动,家长可以根据活动卡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如:《寻访红色江岸足迹》的亲子活动卡中,包括以下内容: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须知,寻访内容(参观苏军烈士墓和寻访与抗战相关的路名)。让学生通过寻访和调查完成填空、回答问题、摘抄墓志铭等,还要在最后附上活动照片和活动感受。

教师要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无限滋味,通过亲子活动互动探究,收获幸福体验,这正是阳光教育所倡导的。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路小学)

读写习惯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学习习惯

小学是英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 基础打得牢固, 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非常重视英语学习。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却发现, 很多学生都在很努力地学习英语, 每天都拿出不短的时间看英语书, 背英语单词、句子, 听录音、朗读, 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为什么呢?笔者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 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 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呢?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做起。

一、引导学生多听多读, 培养学生听读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于单词语文教师都会进行示范朗读。此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听, 并观察教师在朗读单词、课文时口型有怎样的变化:是大还是小?是扁还是圆?发出的气流有怎样的区别:是缓还是急?是长还是短?然后教师进行领读, 注意学生的口型变化是否正确, 对学生出现的发音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之后抽查学生进行朗读, 教师和其他学生听, 对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发音, 立即指出并帮助该学生改正。

在课后,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多听、多看英语音频和视频, 跟着其中的人物学习英语的发音, 规范自己的音调、语调等, 避免形成中国式英语发音的习惯, 使学生从小就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语。

二、引导学生多说,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中国的英语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培养出的学生只会看英语, 不会说英语;只会做英语试题, 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学习英语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学习, 因此必须摒弃以往的哑巴英语式教学, 切实把说英语提升到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说英语, 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呢?

首先, 在课堂上,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教师在进行提问时, 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 对于回答实在有困难的学生, 也不能轻易允许他们用中文, 而应该给予适当的提示, 慢慢地鼓励、引导他们, 帮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 直到能够用英语回答为止, 对他们的回答提出表扬。在课前, 教师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 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自我展示, 形式自选、话题自选, 自由度越大, 学生越能通过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展示, 也越容易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总之, 教师要适当地把课堂交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养成开口就说英语的习惯。

其次, 在课后,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丰富有趣的英语活动, 如英语歌曲大比拼、英语情景剧表演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中来, 帮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多写, 培养学生学习写英语的习惯

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因此, 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会说, 更要学会写。通过写能够更深刻地记忆单词和句型, 通过写可以和远在异地的外国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由此可见, 我们可以把英语是写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书写, 一个是能力书写。基本书写是指, 对字母、单词、句型等的书写, 它们的书写形式、书写格式、书写规范等, 是最基本的内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着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力书写是指, 学生运用英语写作作文、文章的能力, 小学阶段最常见的是英语作文的书写。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多写, 培养学生写英语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抓好基本书写, 教给学生英语书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在抓好基本书写的基础上, 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能力书写。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简单的作文题目, 使他们从简单作文写起。

总之,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有益于学生学好英语, 从而使英语学习走向成功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雪佳.抓好听说读写,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新课程导学2015 (7) .

读写习惯 篇7

关键词:读写训练,习惯培养,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德育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平时的教育教学,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习惯培养,也对学生的“大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德育工作进行的有效载体。所以,我认为德育很多时候在小处,在无声处,在教学中、在班级活动中、在班会上、在自习课上———德育无处不在。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读书法,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我校把“读书动笔习惯培养训练”作为本学期“n+1”行为习惯培养的重点工程。在训练和培养中,我们找准“读”和“动笔”两个切入点,采取“语文学科为主,校本课程为辅,其他学科配合”的常规化、系统化、分层化训练和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读”的训练

(一)训练内容

读有多种形式,如朗读、轻声读、默读、跳读、浏览等,但作为习惯培养忌眉毛胡子一起抓,应有所侧重,训起来才好操作,练起来才有重点。本学期我校以朗读为主,默读为辅进行了分年级分层次的训练。即一二年级主要抓朗读训练;三至六年级在抓朗读训练的基础上附加默读训练。

(二)训练策略

1. 制定朗读计划

语文教师学期初制定朗读计划,计划包括朗读内容和训练要求。朗读内容以语文课本为主,即本册书中哪些是重点指导朗读训练的文章?这些文章各具有什么特色?哪些是全文指导?哪些是片段指导?

2. 朗读早餐

每天朗读15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所以,我们把每天早晨到校后安排15分钟作为朗读早餐时间,利用这个时间,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朗读计划中的内容,老师还可以选最近的一些刊物、报纸等,增强学生对当前时事政治的了解。

3. 以赛促训

为了促进朗读训练,本学期我们安排了月朗读竞赛,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的下午第二节课(双休后推),作为朗读竟赛日,由年级组长负责,分年级进行比赛。规则是按花名册抽号,每班抽取5名同学参赛,从各班抽取学生当评委,内容就是学期计划中的内容。另外一种比赛就是学期末的艺术节,由学校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朗读比赛,评选优秀个人和班集体。

4. 跟读训练

所谓“跟读训练法”就是在训练课上,老师从学生手头的报纸文章中找取文章,老师慢慢朗读,让学生不出声,不动唇,随老师的朗读用眼看书,进行一次默读尝试。读后告诉学生,像刚才这样,若没有老师的朗读,而是自己不出声,不用嘴念,用心去读书,就叫默读,速度要由慢到快。首先,为了调动学生兴趣,可把默读与轮读轮换进行,即让一生朗读,其余学生跟着默读,使朗读与默读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也起由朗读逐渐过渡到默读的作用。其次,就是与“动笔训练”有效结合起来,边读边勾画。

二、“动笔”的训练

(一)预习笔记,激发动笔意识

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是培养读书动笔的好途径。本学期我校明确了预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语文预习本。要求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读、动脑思,还要动笔记。就是说不仅要通过朗读和默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做预习笔记来培养动笔习惯。预习本上要完成的内容:低年级提前抄写本课生字词、佳句为主;第一,中高年级提前抄写生字词、好词佳句,第二,学生按照老师提出一些预习问题,把问题答案简要写下来;第第三,鼓励学生把在预习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有待于课上解决。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读书动笔习惯,而且培养学生读书思考习惯和问题意识。学生的课前预习本在期中期末两次作业备课检查中一同检查评比。

(二)书头笔记,培养动笔习惯

所谓书头笔记,就是指在读文时,把文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深有体会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作记号,加批注、写出提纲。我们以语文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读书活动为训练点,通过这两个训练渠道,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边思考边动笔的习惯。

1. 教会方法

(1)阅读时在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第一,生字词,关键性字、词,喜欢的句子(低年级在这方面侧重,培养兴趣,激发动笔意识);第二,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第三,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这两方面中高年级侧重训练,养成动笔习惯)。

(2)怎样作批注,如在句子下用“———”标出重点句,用“———”标出精彩句,用“?”标明不明白处或异议处。也可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上阅读心得、联想、见解、疑惑等(中高年级侧重)。

2. 落实训练

在语文课或校本读书课中老师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圈点勾画,旁白批注阅读体会,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进行交流,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与表扬和展示,在落实训练中让学生养成的读书动笔的习惯。

3. 评比促进

为了促进学生读书动笔习惯的养成,学校每学期进行两次书头笔记展示评比活动。

(1)我校每学期有两次的循环教科书使用评比,本学期在此基础上加上语文教科书的使用评比。语文教科书评比主要评比书头笔记痕迹,每班评出“读书动笔小标兵”十名,每年级评出一个“书头笔记先进班”。

(2)在学期末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中,其中一项是“书头笔记成果展”,把校本课程学生的必读书(比如高年级本学期读水浒)展示出来,看看是否留有动笔痕迹,以此评比“书头笔记旗舰班”。

(三)读书笔记,强化动笔训练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读记记,越积越多。在我校的读书活动中,学生写读书笔记已形成读书活动特色之一,坚持了10年之久,学生每周写读书笔记不少于3篇,并以评比促落实。学校每学期进行两次读书笔记评比,每次评比出年级“采蜜小能手”十名,并评比出年级优胜班。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写好以下三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1)摘录式笔记。摘录式笔记就是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抄写下来。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日后查找起来,面对茫茫的书海,你就能体会到作摘录笔记的优点了。低年级以词语句子为主,中高年级可以涉及到精彩段落和篇章抄记。

(2)剪贴式笔记。把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分类进行收集、整理和美化就是剪贴式笔记,这种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积累兴趣。

(3)心得式笔记。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写习惯】相关文章:

读写教程05-11

读写测试05-22

读写关系06-24

读写方法07-01

读写练习07-08

读写教学07-11

英语读写07-12

读写活动07-12

读写联动08-22

读写模块08-26

上一篇:农业经济思想下一篇:草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