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空间重构

2024-07-11

城镇空间重构(精选十篇)

城镇空间重构 篇1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 它描述和展现的是未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绿色优美、城乡建设蓬勃朝气的美好愿景。将先进的现代城市文明融入村镇聚落, 激发、融合传统文化, 形成本土聚落向城镇化有机生长的发展态势。山地村落由于所处地形地貌的特殊性, 空间特征明显, 形象清晰, 无论是选址、布局、意境追求、景观建构均呈现显著的空间意象和外在景观。山地聚落具有区别于一般传统聚落的梯度景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由于缺乏主动有效引导, 以致山地聚落整体混乱、人居环境质量下降、产业同质化、山地特色消退、聚落逐步空心化等问题突出。因此, 如何客观把握山地聚落的发展演变规律, 在分析聚落内部结构及适应性的实况下, 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 实现山地聚落功能转型、山地空间再利用和整体山地聚落机能提升, 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化解西南贫困山区城乡矛盾、推进城乡统筹的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1 诺邓村空间形态发展与演化

1.1 古村发展演化阶段分析

1.1.1 盐业推动下的聚落空间形成、拓展

汉代至明初, 诺邓古村初具聚居形态, 村落主要受盐井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形成以盐井为交点的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上的疏松“块状”聚居空间, 具备古村雏形。在道教文化的传播影响下, 适宜村庄发展的最高点出现玉皇阁道教建筑群的雏形。

明至清初, 诺邓村主要受社会环境 (明初平定云南, 江南、中原大量富户和居民被移民至滇西) 和盐业 (盐卤丰旺, 中央对盐业未加控制, 盐业开发规模大、盈利大) 快速发展影响, 处于迅速扩张阶段。古村逐渐形成“盐井—诺河”和“盐井—玉皇阁”分别沿河流、山体的发展轴, 聚居空间上由疏松“块状”向见缝插针“簇团状”聚居空间发展。

清至民国, 诺邓村的发展较为稳定。古村在经历了前期迅速拓展阶段后趋于饱和状态, 形态发展基本稳定。“簇团状”的聚居空间向外围缓慢扩展, 选择适宜的环境形成外围一圈断续疏朗的聚居空间。

1.1.2 产业转移下的聚落空间重构

盐业自始是诺邓村形成、拓展、发展的主导因素, 自20 世纪50 年代诺邓盐业生产收回国营, 盐业主要以东部海盐为主, 致使西南小山区井盐基本停滞, 加之现代交通工具的冲击, 诺邓村因此走向衰落。以制盐为生的生活方式变为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村落, 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 人口大量流失, 村落处于基本停滞发展阶段, 此时, 古村呈现出以诺河为界明显的两“片区”聚居空间。

自2002 年诺邓古村相继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首批“中国景观村落”等。外界开始关注这个原始山地聚落的价值, 借助其自然山地风貌、山地建筑特色、因盐而生的特色, 古村生存的依赖也从盐业到农业再转换为旅游业, 盐业和农业的存在也逐步融入旅游业。旅游业成了聚落空间结构重构的主导因素, 古村格局转变为组团式块状布局, 整体空间形态上也从核心 (盐井) 向两轴辐射转变为放射状辐射 (见图1) 。

1.2 古村形态演化特征

1.2.1 村落演变模式

诺邓村的转型长期以来受盐业和政策环境的推动。古村以古盐井为核心, 沿诺河和山体形成发展轴, 伴随着盐业发展和人口的大量迁入, 在发展轴上逐渐聚集形成村落生长点, 村落呈现轴向“带状”发展。随着盐业经济区域性贸易的形成, 聚居核心区周围居住圈逐渐扩大形成村落的扩展区, 发展轴上的生长点也不断增加形成次级生长点, 聚落逐渐形成“核心区 (盐井) —发展轴—生长点—扩展区—次级生长点”的演变模式 (见图2) 。聚落聚居形态逐渐以轴向“带状”模式向“组团式”的山地模式转变, 最终因盐业稳定发展, 形成稳定的聚落形态。

1.2.2 主导因素

诺邓村的古盐井是其形成的内在主导因素。诺邓以盐业发展为动力, 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 逐渐形成最初的原始村落雏形;随着盐业的快速发展、外籍人口大量迁入, 形成以盐业为主导,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界为自然边界的村落 (见图3) 。

进入21 世纪, 随着古村角色定位的转变, 由盐业、农业为主要转型驱动力的状况逐步发生变化。村落受到盐业影响逐渐消失, 而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村落空间发展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后期村落的发展模式上主要受产业影响, 产业的改变导致村落整体功能、定位的改变, 最终体现在村落空间结构的重构上。总而言之, 诺邓古村演化是以“单一产业”的升级和变化为内在驱动力, 而地理环境和社会政策环境对于村落空间形态及产业政策的引导是村落演化发展的外在动力 (见图4) 。

图2诺邓村落演变模式图

图3诺邓村村落形成原理图

2 现阶段诺邓村功能转型

2.1 古村功能转变和定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村内人口不断流失, 大量向城镇区域积聚;加之山地聚落由于耕地资源缺乏以及原有薄弱的农耕基础, 在传统农业上不具备深层次、大规模的发展优势;诺邓村自身的山地环境、聚落形态、山地建筑风貌以及独特的盐卤资源是现存不多传统村落仅有的, 这些宝贵资源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使诺邓古村功能转型的主导力。古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由第二产业——盐业, 到第一产业——农业, 再到第三产业——旅游业的转变, 而在产业的布局上主要向整体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与之相对应的是要求第一、第二产业中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配套产业发展, 以满足旅游业的升级、扩大需求。具体表现在旅游业的升级将大大促进村落第一、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农业耕种、传统食品加工、传统工艺、科学研究和信息咨询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2.2 古村产业竞争力与发展前景判断

2.2.1 第一、二产业—— 农业和盐业

把诺邓村产业规模和产业产值占居民收入比例作为衡量其现有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依据。可以判断出:20 世纪50 年代前古村产业主要是盐业, 盐业一直是古村的经济命脉, 村民生存之必需, 村落兴衰的主导因素, 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带来部分副业, 如腌腊类食品和地方手工小吃。偏远山地聚落因盐业贸易一度繁华热闹, 20 世纪50 年代至2002 年, 盐业衰落, 村民生存依赖也随之转变为一般的农业, 古村受山地条件和农耕基础薄弱的限制, 村落极度贫困, 人口大量流失, 传统盐业荒废, 古村兴盛时期的重要公共建筑:盐井、盐焗、卤龙王庙、五井提举司衙门、玉皇阁建筑群等在逐步破败, 功能随主要产业转变。

2.2.2 第三产业——旅游业

古村山地聚落景观环境、因盐过往繁华遗留的格局、因山地形成的山地建筑、因闭塞保留完好的古建筑等重要价值在被社会各界所认知之后, 诺邓村自发的吸引来一批批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和游客, 这时国内传统村落旅游业正在逐步成长, 古村产业顺应发展转为旅游业。古村旅游业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在摸索, 步伐走得相对缓慢, 但在自组织成长过程中, 旅游业占据主要位置, 再次唤起诺邓盐业, 以此联动手工食品行业, 带动的农业、各类服务业最终服务旅游业的连环产业, 使诺邓村再次焕发自身魅力。

3 内部结构及适应性分析

聚落是由土地、民居建筑、道路、人口等多个子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 内部结构的适应性即协调关系, 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能促使聚落空间的合理化发展、提升聚落本身竞争力、增加聚落特色和优化人居环境。受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影响, 聚落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诸多摩擦及相互间的不适应性。

3.1 土地利用结构

由于新型城镇化及古村旅游业的推动, 诺邓古村现状用地结构中, 居民点建设用地仍然占主要地位, 交通设施用地比例在逐渐调整增加, 商住用地不断增加, 用地开发方式逐渐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 与山地聚落景观结合, 配合旅游业趋向综合性开发, 总体而言, 整体用地结构向着旅游服务业和居住功能为主转化。整个村落的用地分布及用地转化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公共服务用地过于集中。古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由于山地环境影响, 适宜居住地段呈现出“簇团状”;小学在古村东西角 (棂星门旁) ;老年活动中心 (盐焗) 、活动广场、龙王庙、戏台、火腿场等公共服务用地主要集中在河东平坦地段 (见图5) 。

(2) 用地调整与产业调整不协调。近几年诺邓古村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推行, 使得古村建设用地紧缺, 而住宅、道路广场、客栈、绿地、公共设施用地不断增加。由于旅游业发展不充分, 受短期经济效益的影响, 大量用地用作住宅、客栈开发, 并没有实现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

(3) 土地利用具有“跳跃式”状况。诺邓村的山地环境, 使得古村可建设用地非常匮乏, 同时出现明显的不连续“跳跃式”的用地状况。可用的建设用地内建筑密度非常高, 周围山地环境大部分被前期开垦为耕地。

3.2 道路交通系统

目前, 古村仅有一条对外联系道路, 古村旅游发展在村入口建设停车场;古村内部交通由于山地陡峭, 一直以来都是步行交通为主, 因此, 对古村内部的消防等基础设施要求非常高。现状道路系统存在问题主要是:

(1) 古村内部步行巷道密度高、路面窄。古村内部巷道主要是平行等高线和垂直等高线两种, 步行巷道密度高、混乱, 致使道路指向性差;而路面窄, 影响通行能力。

(2) 古村内部巷道疏解能力弱。由于巷道窄, 加之丁字路口较多, 路网早期自发形成, 影响巷道的疏解能力。

3.3 人口分布结构

历经古村兴衰历程, 古村整体人口发生很大变化, 主要体现在:

(1) 人口减少, 分布变化。解放初期诺邓村有382 户1864 人, 到2000 年末, 只有283 户993 人, 而今也只剩不到两百户的常住住户。交通环境的限制, 古村没落致使人口数量大量减少, 留守在古村的大都是中老年人, 留守古村的住户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也尽量向入村道路两侧迁移, 这样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抹去诺邓古村山地景观风貌特色。

(2) 血缘关系的“簇群”聚集方式。聚集方式主要是以有血缘关系的主要姓氏 (杨氏、李氏和黄氏) 形成“簇群”状聚集。

(3) 产业转移带来的人口就业问题。主要产业结构的转变, 致使古村人口就业发生较大转变, 现古村虽然在以旅游业为主的相关农业、盐业和服务业上能解决部分居民再就业问题, 但整体上仍然存在缺口。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诺邓空间重构的规划策略

4.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契机

新型城镇化要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强调城镇化进程是在尊重、保护乡村原生态自然与本土民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探索符合各地特色的美丽城镇与乡村风貌建设模式, 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城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目前中国城镇、乡村发展背景下, 新型城化的提出无疑是化解中国上百年积累的城乡二元机构和城乡地域之间发展巨大差异及矛盾的良方, 推进偏远山地聚落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诺邓山地聚落交通闭塞、贫困落后, 但具备独特、富有的资源基础, 更应该借助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重视古村的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 促进古村健康发展。

4.2 产业结构提升

一直以来, 产业结构的提升是诺邓村转型调整的内在驱动力。因此, 规划时首先要针对古村现状, 以旅游保护为主, 突出旅游业的中心位置。村落产业结构转型不能仅靠旅游业来支撑, 要提倡手工艺, 与村落改造相结合, 相互促进。古村要遵循功能核心化、特色化的原则, 利用古村特有资源环境对古村现有功能分布进行梳理, 借助新型城镇化给古村发展提供的契机, 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并对原有第一、二产业进行提炼、提升, 强化古村职能。其次, 发掘古村具有历史意义的优质盐业, 结合古村逐步兴起的旅游业和特色零售产业, 培育特色制造业。最后, 古村完整的古建筑是难得的财富, 对这些特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整理, 对文物遗产进行重点保护, 古村空间进行有机整体保护。

4.3 两片区互动发展

古村空间结构的调整过程中, 对古村进行整体把握, 片区间要形成互动, 以吸收和发展古村主要功能为主。各组团间要有共享互利机制, 片区间由于客观资源分布差异, 两片区应该具有主要功能目标, 根据区位条件又应该具有不同的功能布置。河东片区以盐井为主的核心区, 地势相对平坦, 应重点承担传统盐业生产、腌制食品加工、货物交易等;河西片区主要以五井盐课提举司为中心区域, 地势陡峭, 主要承接居住、文化旅游参观以及由河东片区转移的加工业为主。

4.4 道路系统的优化

针对古村现状道路系统的问题, 古村道路的优化应重在步行化方向发展。建设和完善现有路网体系, 增加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志, 增强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道路进行梳理, 明晰道路组织主要景观, 适宜地段设置节点, 分散各巷道通行压力;注重垂直等高线巷道的安全通行性, 进一步完善巷道的步行出行条件, 将步行系统融入到公共活动空间中, 创造舒适的步行空间。

4.5 更新发展模式选择

根据古村现有空间结构, 以保护、旅游开发为主要目标, 优化空间结构定位, 合理组织空间节点分布、引导公共空间的建设, 适当更新道路交通系统, 完善古村建筑质量评判更新机制, 科学分析、利用可更新用地等主要要素, 划定保护控制区和控制级别。整合古村资源特征、优势, 以主要产业引导古村功能重构, 并逐步整治优化区和提升区。在古村核心范围内强调保护、控制、优化为主;核心区外新拓展区以引导、更新为主。以新型城镇化策略引导, 灵活适应古村功能空间转型需求, 加强古村更新、发展的可实施性。

5 结语

典型山地聚落诺邓村的转型很大程度上显现了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具备深厚传统价值古村的一般规律。纵观诺邓古村的演变发展, 古村以产业结构提升为主体的功能转型是古村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古村功能的特色化、专业化及空间形态组织的多核聚居形式是山地聚落功能和空间转型的应走趋势。当然, 山地聚落在转型过程中, 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影响不容忽视, 发展策略的制定要根据聚落演变历程、发展现状及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山地聚落功能转型和空间重构得以实质性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单卓然, 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2) :17.

[2]文剑钢, 文瀚梓.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问题探讨——以苏南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为例.现代城市研究, 2013 (6) :10-16.

[3]徐坚.浅析中国山地村落的聚居空间[J].山地学报, 2002, 20 (5) :526-527.

[4]李海燕.云龙县诺邓古村落聚落景观形态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 2012 (6) :28.

感知舞台美术空间的重构 篇2

【关键词】 空间;舞台美术设计;重构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识码]A

空间的概念有诸多的解释与定义,较之于舞台美术的空间设计,相对通俗易懂的解释为:宇宙中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之为空间。

空间的物理性质是具有不变性与不干涉性。空间只具有体量,就其自身而言是无变化、无运动、无能力干涉影响其他事物。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空间的变化主要是指绝对空间中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造出的物质性空间形态的转化,并使其具有相应的功能与构造。

空间的主要内涵为“空”那么其具有的可分性、连续性、无限性等物理特征就可以充分得到开发与利用,而“间”则是运用物质对“空”的这些物理特征进行有机合理的重构。而舞台美术空间设计就是利用一定的界面来整合空间体现:组织动作空间、再现动作环境、表现心理空间等功能,以完成对戏剧活动的承载。

戏剧活动在先民时代就体现为以天为幕以地为台,扮演一切能够想象到的人、神、禽、鸟、兽的角色,娱乐于天神娱乐于人,从而开始了萌芽状态的戏剧活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步深化了合理规划利用空间的意识,在演剧活动中逐渐出现了相应的专属的演出场所——剧场,剧场的演变又历经了从户外到户内的过程,而相对稳定的舞台物理空间一直到了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第一个镜框式舞台,才完成了现代常规舞台空间的雏形转化。

剧场是集表演、欣赏、集会、人际交往等活动的功能性空间,相对舞台美术设计师而言,重构空间的主要任务就聚焦到了承载戏剧表演活动的中心——舞台空间部分。

现代剧场的舞台基本类型都属于是镜框式舞台,它的物理空间结构特征为五面围合、一面开敞、面对观众的方形空间形态。在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空心盒子里,舞台美术设计空间的形态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万变的空间重构却都未曾脱离过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功能要求。

但无论如何,生活空间从形态、格局、功能作用等方面分析是包罗万象的,与区区的舞台空间存在着尺度、照明、视觉等诸多空间因素的矛盾,这些矛盾因素的存在让设计师在重构空间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在重构空间的过程中,具有二度创作特点的舞台美术设计解构了原有的方形空间构架,根据人的视觉透视规律将空间规划为若干的区域,分割空间的界面,利用不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处理从台前到台后、由实景向虚景的逐步过渡,并根据剧本的描述选择典型环境的典型特征进行再现,强化虚实对比、光照明暗对比、立体平面的对比。在自然主义风格风行的时期,舞台上呈现的空间类型都要忠实于生活、撷取于生活、甚至将现实的生活空间直接拆搬到舞台上重建,这就将舞台美术再现动作环境的功能发展到了极致。在创作中,只取材于生活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故事,忠实的记录他们的行为,反对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在戏剧演出中,要求把“生活的一角”照原来的样子复制在舞台上。在自然主义的演出中,布景为演出提供戏剧景物环境的任务上升到主要地位,它把在舞台上复制自然作为主要任务。如,在设计外景环境中仿造真树,在内景中常以真品实物代替布景,表现肉铺内置真实的肉和骨,有的甚至把现实生活的房间买下,将其陈设、墙面装饰等物移置于舞台等,力图将舞台塑造成现实生活的缩影,甚至让观众产生一定的欣赏幻觉,仿佛置身他人边侧探视其生活活动。这种空间的重构模式在幻觉性体系的舞台空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重构出空间的基本特点要求如实反映生活。注重作品反映生活的客观性,主要任务就是为在舞台上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服务的。力求做到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戏剧实践过程中逐步出现了表现市民生活特点的“三面墙”布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的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曾提出:“把舞台美术纳入戏剧演出的有机整体,把舞台美术作为揭示剧本思想的有力手段使用。开创了专为一出戏的设计而深入考察体验现实生活的先例,把戏剧典型化的原则运用到布景艺术中来。”由此提出了布景典型化的理论要求。

当舞台空间的重构从幻觉主义发展到非幻觉主义的阶段,戏剧导演与舞台美术设计师对舞台空间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如,使用大量的中性条屏、平台、阶梯来重构戏剧舞台空间就能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在经历了系统的自然主义戏剧的洗礼之后,舞台空间的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动作空间的组织成为了功能的重点。

空间重构的构造除了强化情绪的个性外化,更加强烈地将戏剧动作推到观众的眼前。就如在这一过程中著名导演、舞台美术设计戈登·克雷更是以中性条屏的形式在舞台上抽象重构出诸如宫殿、城堡、荒原、战场、街道、家园等多变的非幻觉性的空间形态。在著名戏剧家阿庇亚心目中,戏剧内在统一性的基本标尺应该到剧本中去寻找,对一个舞台美术家来说,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剧本所要求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在这一基本前提之下,舞台美术家又要具体地处理舞台布景与演员的关系,因为在这个环境气氛中活动的是演员。布景与演员的关系处理好了,剧本所要求的内在统一性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为此他提出了以物衬托人、不能见物不见人的舞台设计观点:“在剧场里,我们得设法使戏剧动作有力,演员出现于舞台才引起表演动作”,所以,“一切变化都是因他引起的、为衬托他的运动而创造的”。他以“树林”的布景为喻,论述道:是表现有人在活动的树林呢,还是表现在树林活动着的人?……为了组织我们的空间,我们并不追求如何使人看见树林,而是要在发展中细致地表现树林中发生的事情:一个这样那样的人,做了这样那样的事,说了这样那样的话。戏剧人物是戏剧的中心,在舞台上,演员就是演剧的中心。这种明晰的认识,是阿庇亚提出许多艺术主张的出发点。他反对平面画景和自然主义布景,就是为了免使演员在平面画景前伶仃孤立,或被自然主义的布景堆缠绕掩埋;他强调用灯光制造舞台形象的雕塑感,也是为了使演员更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总之,舞台上的一切,都以适应演员活生生的形体存在为前提。

无论是幻觉体系还是非幻觉的体系,虽然在舞台空间的重构的样式与侧重点上有着一定的区别和各自鲜明的特点,但在对舞台美术功能之一表现动作情绪的要求上有着一样的追求。

人文的变更,文学、艺术、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由物质层面的追求逐渐向精神层面上升,由外在表象的表达升华到对深层理念精神空间的感受。那么心理情绪、精神理念的外化表达就成为了舞台空间重构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在设计重构空间的过程中舞台美术的三大功能相辅相成。

心理活动对空间的影响、舞台空间如何表现动作的情绪是许多导演与设计师思考最多的问题,空间的体量、界面的线条、空间的叠加、光线的强弱、光色的冷暖、色彩的配比都将成为影响情绪的因素。

在空间的造型处理上对空间的视觉心理会起到相对直观的作用,如:欧式柱式结构,巴洛克风格,大块面、大体量的空间构架会让观者产生崇高、庄严、肃穆的心理感受,但同时也可创造出压抑、沉闷、抑郁的视觉压力。

在空间中光色的处理上也会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色彩的心理学已经成为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理论如今也大量地应用到舞台空间的重构之中。

例如:颜色有让人心理上感觉暖与感觉冷之分。不过,这只是颜色所具有的心理效应中最普通的一种。红色、橙色、粉色等就是暖色,可以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事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愉悦,但同时在不同的造型环境下又会让人感受到暴躁、炙热、惨烈等感觉。与此相对,蓝色、绿色、蓝绿色等被称为冷色,这些颜色能让人联想到水和冰,使人感觉寒冷、忧伤、冷静,在不同的空间状态下又会给人一种静谧、浪漫、纯净升华的心理感觉。

暖色与冷色使人感觉到的温度还会受到颜色明度的巨大影响。明度高的颜色,都会使人感觉寒冷或凉爽;明度低的颜色,都会使人感觉温暖。与深蓝色相比,浅蓝色看上去更凉爽;与粉红色相比,红色看上去更温暖。

当戏剧动作与以上的这些心理点达到共鸣,势必就会将戏剧的情感与情绪的魅力推到顶点。在重构戏剧舞台空间的过程中,依托剧本,发挥个人的思维能动极力地融合各种门类的艺术的特点与优点,注入自我的情感,体会原著精神,了解观众的感知,深入发掘心理空间的魅力,从而锻造出不同的舞台空间形式。

室内空间重构方法的研究 篇3

一、引言

空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老子在《道德经》里就有对空间的精辟论述。可以说, 空间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本质与灵魂。长期以来, 室内设计师一直认为空间属建筑设计的范畴, 室内设计应更多地关注室内环境的色彩、造型、材质等要素, 因此, 他们较少关注空间问题。此外, 由于室内设计师在设计方法论上普遍有所欠缺[1],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空间的深入探索。然而, 随着建筑技术的突飞猛进, 建筑在高度、跨度、空间形态等方面不断发生着变化, 室内空间设计正变得日益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对此, 建筑师已深感难以准确地把握和控制空间, 很显然, 空间设计已成为当代室内设计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建筑空间体量的不断加大, 室内空间大多需要进行再次设计——即重新建构, 才能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因而, 在已有建筑空间的限定下, 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各种空间重构方法设计空间, 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室内空间设计的内涵与重构的意义

室内空间既包括物质实体围合的几何空间, 也包括人的心理感觉空间, 既可以从哲学角度去理解, 又可从美学视角去阐释。可见, 室内空间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是由客观物理的结构、材料所构成的;另一方面是人对于空间构造物产生的主观感情[2]。室内空间设计不是孤立的操作, 而是在建筑空间限定下的重新建构, 当然, 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室内空间建构需要将科学技术与审美追求紧密结合, 以提高便利性和舒适性为目的, 全面改善建成环境的综合品质。另外, 它以空间性为主要特征, 不同于以实体构成为主要目的的一般造型设计。换言之, 室内空间设计是以科技为工具, 以人性为出发点, 目标是创造一个精神与物质高度和谐、工作更具效率、生活更有意义的空间环境。

建筑设计是室内空间设计的前提。一般而言, 建筑应根据内部功能对空间的要求, 自然形成外部形态, 这种由内向外的建筑设计理念说明了室内空间设计也是建筑设计的核心。然而, 由于急功近利、市场的扭曲等原因, 我国的许多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时, 过度强调建筑造型和表皮构成, 却对内部空间不够重视 (一般只做到对内部功能的合理分区) , 这常常导致室内空间的不合理或不舒适。基于当前这些现象, 加之对空间的要求日益复杂, 因此, 室内空间重构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重构, 既可以弥补建筑空间的不足, 也可以创造更具可行性和人性化的内部空间形态。

三、室内空间类型

类型学是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研究体系, 在现代语境中更强调其方法论的特征[3]。运用空间类型学, 可以全面、系统地探讨室内空间的重构方法。按空间性质划分是当前常见的室内空间分类方法, 如可分为办公空间、商业空间、餐饮空间等, 但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强调个性, 不利于研究空间重构的共性问题。因此, 本文主要从空间围合的角度选取空间类型, 即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 加以阐述。

(一) 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 是相对封闭空间而言的, 它的空间围合界面少而通透性较强, 对空间的物理性限定较弱, 更多的是心理空间暗示, 空间性格开朗、活跃, 属外向开放型。开敞空间与相邻室内外空间的延续感强, 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与渗透, 相邻空间之间具有良好的流通性。今天, 随着人们思维观念的不断改变, 越来越多的封闭型空间正在被自由、开放、流畅、呈一体化倾向的开敞空间所代替。

(二) 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的围合度介于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之间, 分隔、围护的界面往往呈片断性, 空间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 但具有一定私密性。相对于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的开敞度较小, 限定性增强, 强调空间的隔而不断、围而不死, 空间的层次性较好。

(三) 封闭空间

相对于开敞、半开敞空间, 封闭空间的特点是内向的、向心的, 有较强的区域限定性、安全感和私密性。封闭空间无论在视觉、听觉还是在室内小气候上都具有较强的隔离感和封闭性, 可有效避免外在的各种干扰。

四、室内空间的重构方法

当前, 多元化的空间对重构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同时也引起了重构方法的多样化。本文无意对各种重构方法进行全面的讨论, 此处将结合三种空间类型, 对其主要的重构方法进行探讨。

(一) 开敞空间的重构方法

重构开敞空间的重点在于顶面和地面的变化, 侧界面基本以建筑的原有墙体和柱体为主, 尽量不要通过增加侧界面分隔空间。其主要重构方法如下:1.顶棚变化。顶棚的升高、降低或者顶棚材质的变化都会暗示新空间的产生。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在顶部开设天窗, 使空间更具开敞性。顶棚变化并不意味着要在吊顶上做造型, 顶部的灯具也是暗示空间的有效手段, 吊灯的成组布置、灯具尺度的加大, 或者灯具造型的异化都会改变原有空间形态, 重塑新的空间。需要强调的是, 除了实体变化影响空间关系之外, 光——这一虚体材料也可以作为限定空间的要素。光的明暗差异是空间限定的基础, 明与暗的边界即是空间的界面, 明暗差别越大, 空间感越强[4]。将光线强弱与顶棚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特别是与灯具造型完美结合, 会使开敞空间更具迷人魅力 (图1) 。2.地面变化。改变地面的方法有很多种, 可以将整个地面升高或者降低, 也可以在同一空间内局部改变地面高差。如错层住宅就是利用了地面的高差变化, 将住宅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分开, 在保持空间开敞性的同时区分动静区域。将部分地面凸出于周围空间也是开敞空间常用的重构方法, 凸起的实体具有强调、突出和展示等功能, 有时也具有限制人们活动的意味。不过, 无论地面升高或降低, 都需注意地面高差适度, 因为高差过小易被人忽视, 从而产生安全问题 (除非有保护性做法, 如在高差处设置灯带提示存在危险) 。按规范要求, 连接高差部位的台阶不应少于3步。另外, 通过地面材质变化重构空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由于人与地面接触时间最长, 也最直接, 因而人在走动过程中可以感知地面材料质地、肌理、图案等变化带来的信息, 避免空间单调乏味。不仅如此, 在开敞空间, 材质变化还可以起到组织交通流线, 划分空间领域的作用 (图2) 。在具体材料选用上, 视环境的需求, 可以强调材料之间的对比, 强化空间的领域性, 也可以通过材料协调的方法保持空间的连续性。

(二) 半开敞空间的重构方法

半开敞空间的重构在于侧界面的处理, 空间开敞度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分隔界面的尺度、材质特性、疏密关系等因素, 当然, 开敞空间的重构方法对半开敞空间依然适用。另外, 建构侧界面时, 要保持相邻空间之间的柔和过渡,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5]。其主要重构方法如下:1.固定隔断的应用。通过固定隔断分隔空间是半开敞空间最常用的处理手法, 隔断材料可以是实体材料, 也可以是通透材料, 可以将实体材料局部做虚, 也可以将通透材料局部遮挡。当然, 有些空间使用隔断是为了隔断视线 (如过厅与主要功能用房之间的隔断) , 这样的隔断就不必做通透处理了, 应将设计重点转移到隔断自身的纹理或造型上来。事实上, 半开敞空间使用隔断的主要目的是弱化不同空间的直接联系, 让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安全感, 同时丰富空间层次。如设计家居的客厅与餐厅时, 可以在餐厅与客厅之间增设一道尺度适宜的固定隔断, 这样在区分不同功能空间的同时, 又可以使餐厅与客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形成隔而不断的半开敞空间。2.绿色植物的应用。绿色植物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形态, 宜人的色彩和质感, 还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视觉环境的功效, 同时也能够丰富和强化室内空间的表现力、感染力, 为室内环境带来勃勃生机。除此之外, 绿色植物对室内空间的限定与划分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时, 既可以将绿色植物成排布置形成绿色隔墙, 也可以通过点状分布或高低组合的方式限定空间。在公共空间, 绿色植物不仅可以作为空间的核心景观, 同时也能起到划分空间、引导流线的作用, 使空间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良好的流动性 (图3) 。另外, 在一些空间死角安排绿色植物, 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也会使原有空间的死角产生灵动的活力。如有可能, 将室内外绿化结合在一起设计, 会使室内外环境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 让有限的室内空间获得领域上的进一步拓展。

(三) 封闭空间的重构方法

相对于开敞, 封闭是相对的, 在封闭空间内部, 同时也会存在着开敞或半开敞空间。封闭的目的是断绝或弱化空间的连续性, 增强空间的私密性。依据功能要求, 封闭空间可分为长期型封闭和临时型封闭两种。其重构方法如下:1.实体轻质隔墙的应用。与建筑外墙不同, 室内隔墙主要用于控制房间的形态与尺度, 限定人的活动范围, 并从视觉、听觉等方面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因此, 采用实体轻质隔墙分隔空间, 是保障封闭空间私密性的重要手段。对于一般的封闭空间, 常用的轻钢龙骨隔墙就能满足要求, 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房间, 实体隔墙的构造需要特殊处理。如KTV包房隔墙既要有良好的声环境, 也要防止声音外泄影响其它房间, 这里的隔墙在具有隔声性能的同时, 还需有一定的吸声、扩声作用。2.活动隔断的应用。如前文所述, 当今, 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开敞空间, 完全封闭的空间尽管有许多优点, 但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空间多样性的需求。对于需要临时封闭的空间, 采用活动隔断分隔可以极大增强空间变换的灵活性。如住宅中厨房与餐厅之间的活动隔断就是最常见的例子, 主人做饭时将活动隔断封闭, 可以将油烟、气味等阻隔在厨房里, 而在平时可将隔断敞开, 厨房、餐厅与客厅会连为一体。特别是对于小型空间, 灵活地采用活动隔断, 可大大增强空间的弹性, 提高空间利用率。如小型办公空间, 为了发挥空间的多用性, 可以将会议室的门设计成活动隔断, 开会时临时封闭, 其余时间可以作为员工放松或交流的场所。

五、结语

文章简要论述了空间设计的内涵与重构的意义, 并从类型学的角度阐释了选取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的目的。结合空间的三种类型, 着重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重构方法, 认为开敞空间的重构重点在于顶棚和地面变化, 半开敞空间的重构主要在于侧界面的隔而不断, 封闭空间的重构则需通过实体材料完全封闭或临时分隔。事实上, 本文讨论的3种空间类型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 开敞与封闭有时瞬间即可改变, 因此, 上述重构方法往往需要复合使用。另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对空间会有更新的认识和要求, 技术的进步、审美的提升、功能的变化等因素也会不断地推动新的空间形态产生, 室内空间的重构方法也会日新月异。

摘要:室内开敞空间的重构重点在于顶棚和地面的变化, 半开敞空间的重构主要在于侧界面的隔而不断, 封闭空间的重构则需通过实体材料完全封闭或临时分隔。另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对空间会有更新的认识和要求, 技术的进步、审美趣味的提升、功能的变化等因素, 也会不断地推动新的空间形态产生, 室内空间的重构方法也会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回大伟.浅议室内主题空间设计[J].室内设计, 2011 (04)

[2]黄凯.浅释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内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4)

[3]卫东风.以类型从事建构——室内类型设计与形态生成法则研究[J].装饰, 2012 (07)

[4]付金辉.自然照明光影对室内空间艺术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 2010 (03)

城镇空间重构 篇4

摘要:运用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概述了城市空间环境以及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匮乏与空间分异;系统阐述了珠三角绿道体育空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绿道骑行空间、绿道步道空间以及绿道多功能广场与主题公园空间的绿道体育运动典型的空间特性;提出绿道体育的公共服务空间一体化与多元化、绿道体育体现“人本理念”的城市和谐空间环境以及加强绿道体育空间管理的制度建设等,绿道体育与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发展路径;最后,阐明绿道体育商业化对空间环境破坏的担忧,并提出绿道体育空间管控的数字城市理念。

关键词:绿道体育;城市空间环境;公共体育空间;体育公共服务;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039-05

Abstract:Using literature method and field survey method, this paper outlined the urban space environment and the shortage and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 public sport space, gave a syst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arl River Delta greenway sports space resources, and analyze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way riding space, greenway trail space and greenway multi-function square and theme park.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it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integr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greenway sports public service, develop the "people-oriented" greenway sports space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greenway sports space management. Finally, it expressed the concern for damage to the space environment by greenway sport commercialization and gave the concept of digital city greenway sports space management.

Key words:greenway sports; urban space environment; public sports space; sports public service; Pearl River Delta

2009年以来,广东绿道建设通过科学串联自然保护区、城市主题公园、名胜风景区、广场等城市功能区,构建多元化的区域生态支持体系,形成了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有效衔接,生态保护功能与生活休闲功能相融的绿道空间网络体系[1]。健康中国背景下,广东再一次提出打造“绿道升级版”,完善绿道复合功能、社区体育公园,划定生态控制线及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具有自然的空间凭靠,可以目视更广阔区域,并使人感到舒适的地方。新型城镇化使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成为焦点。绿道建设从关注城市建筑实体特征到城市空间环境对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给城市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游憩及娱乐的空间场域。体育运动与空间有着直接紧密的关系,空间是体育存在的先决基础,体育又是一个文化展示的空间场域。现代城市空间管理理念的演变是后工业化以来,在西方国家强调多元、平等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生产方式空间性的加强,区域差异与控制协调等多元、网络、分散型的城市空间管理方式受到热宠[2]。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城镇化使得城市民众的生活空间、身体活动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严重影响城市的宜居性。绿道建设提倡生态、低碳、宜居,将现存的城市空间资源科学有效地配置。绿道体育功能的发挥,为缓解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空间匮乏的矛盾提供了帮助。随着绿道基础设施的建成与完善,如何保证绿道体育空间环境的形态特征与质量,如何通过管理活动保证绿道体育空间形态的实现与质量控制,是探讨绿道体育与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发展的核心问题。

1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困局与绿道体育空间资源供给

1.1城市空间环境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匮乏

1.1.1城市空间环境概述

城市空间是城市内及其他场所各建筑物之间依不同高低层次,几何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形式[3]。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民众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包含生态、文化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的元素,是城市生态与生活的重要载体[4]。城市空间环境是文化、经济、社会、经济等建设活动的物质承载与空间形态表现形式,是城市自然风貌与景观形象等的系统工程[5]。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既包括物质材料,如人、绿化、建筑等,也包括精神文化的形式,如空间主题与文脉等。一个舒适、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成受这个城市的自然风貌与城市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等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单一的城市中心功能发展已无法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往正向多中心发展。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城市空间环境应首先满足城市民众的生理需求,例如生活空间、身体活动空间、绿化隔离带等,然后才是私密性、安全性等更高层次的城市空间环境需求[6]。在城市空间环境的众多元素中,空间的连续性要彰显自然连续性,创造尺度宜人协调的空间环境。

1.1.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匮乏与空间分异

2015年《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中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但成年男性体质水平有所降低,青少年体质问题依旧严重。在公共体育设施的态度方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于2015年1~4月对我国城乡居民在2014年里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进行调研,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还有22.5%的人认为离期望值“相差较远”,希望建设社区健身活动中心的人数达65.2%[7]。环境污染对公共体育空间的压缩伴随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剧,而企业布局的分散化及其经营粗放化,对城市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污染[8]。以珠三角为例,城镇化使珠三角生态用地被大量挤占,城市区域自然生态体系破碎化明显[9],民众公共体育空间严重不足。同时,城市空间的分异则加速了城市空间环境供给的失衡。这种城市空间分异在横向上表现为功能的分化,出现自然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在社会空间分异的背景下,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与民众生活贴近的小广场、街心公园和社区公共用地等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空间建设严重不足,而城市规划的不完善、城市扩容又增加了人们沟通和交往的经济成本。城市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在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异常凸显。另外,在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上,有研究认为[10],珠三角城乡之间,在体育设施、活动与指导等方面的非均等化供给,形成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巨大现实压力,也增加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1.2珠三角绿道体育空间资源的特点

城市公共服务空间资源配置主要应与低收入群体生活密切相关,以此来提升民众的生活环境质量[11]。城市公共绿化环境主要从区内公共绿化空间、景观环境条件等来影响城市民众的生活环境质量。绿道体育是在城市绿道特定区域内,通过身体练习这一基本手段,达成休闲、传承文化、宣扬低碳理念,并实现一定的经济与政治功能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12],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城市绿道体育空间资源主要形态有骑行绿道、健身步道、绿道健身广场以及各类城市主题公园等,基于城市民众参与频度,城市绿道体育空间(包括社区与街道绿道)使用频率比区域绿道体育空间要高。社区绿道体育空间资源主要有小区绿道体育活动中心、绿道公共运动场等,这些成为绿道体育空间的基层,为城市民众提供最直接的绿道体育公共服务。城市绿道体育空间可达性及服务半径随着城镇化的深化,户外休闲与健身需求的增加积极促进了绿道体育空间资源使用的效率。作为公共空间资源,易达性是评估开放空间资源配置与布局是否合理性的重要指标,绿道体育空间作为重要的休闲健身资源,应当易于到达[13]。以珠三角绿道建设为例,绿道网规划选线与城乡功能分区相协调,提高了绿道网空间资源的可达性。首先,通过区域绿道连接绿道自然和人文节点,为城乡民众提供多样化的户外娱乐和健身机会。通过社区绿道连接社区内文化、体育、游乐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社区绿道体育功能,方便民众生活休闲需求,完善与区域绿道、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的互通衔接,使民众能够就近进入绿道,实现步行5~10 min进入社区级绿道的目标。其次,加强城区“绿道公共目的地”以及“绿道兴奋点”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按照1.5 km的间距要求,结合城市的更新,补充完善“公共目的地”“绿道兴奋点”体系,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有机组成部分,来满足民众休憩、健身等户外活动需求。

1.3珠三角绿道体育运动典型的空间特性

珠三角绿道建成、维护及功能开发以来,各地根据绿道所处的不同区位条件、自然与人文资源以及现有的绿道体育设施等空间资源特征,策划特色鲜明的各类体育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时间、不同年龄的城市民众多元化运动、健身与休闲等需求[14]。

1.3.1绿道骑行空间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中国社会正努力迈向低碳交通与低糖城市的新阶段。作为一种低碳减排与慢节奏生活的举措,我国部分大城市已经恢复与重建自行车出行交通网络系统。珠三角绿道自行车骑行网络系统的构建,为全国城市自行车道系统的普及推广做出表率与示范作用。珠三角绿道现有自行车道系统以休闲骑行车道与通勤自行车道为主。珠三角绿道骑行系统的建设,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但注重车道使用的安全与舒适性,还致力营造出车道区域的周边和谐优美的景观环境,形成一种骑行与道路空间和谐的氛围。绿道骑行被誉为“幸福广东”的元素,是城市民众生活水平、生活品味、幸福感提升的产物。绿道骑行作为慢行的标志,不需要注重道路通行的效率,其空间结构可表现得曲折蜿蜒,结合良好的景观条件,串联众多的散落的城市绿地与景观点。实地调研发现,珠三角绿道骑行以中青年为主体,参与骑行既能锻炼身体、融入自然,又能减缓生活节奏与工作压力。

1.3.2绿道步道空间

珠三角城市绿道的步道空间依据城市现有的地势地貌等地理环境,构建连接各个局部散落与碎片化的线性空间,以此确立步道系统各个片段的空间特征,同时以城市街道历史嬗变文脉为步道文化基底风格,尽显城市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理念,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世界与价值观。[JP2]绿道的步道空间的宜人尺度创造直接影响民众的休闲感。首先,绿道步道的横向空间尺度应符合民众参与时心理感受的变化性,涉及比例与尺度,表现在狭窄比例与开敞空间的变化性与交错性。其次,绿道步道的纵向空间尺度设计富有节奏性。有研究表明,通常人的步行半径为400~500 m,1 500 m的长度便会产生疲劳的生理与心理反应[15]。所以,绿道步道的设计应在纵向划分多个路段景观单元,并且每个单元的景观均有特色,以缓解涉入者的心理与生理疲劳。调查发现,珠三角各城市的绿道示范步道段,5~8 min就有休息性节点空间,10 min左右就有开敞性景观节点,形成街道空间的开合与景观自然与流畅变化,例如在入口处的标志性景观,中段的人文主题的广场及公园、节点绿地等,构建出休憩与健身的集中空间。

1.3.3绿道多功能广场与主题公园空间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民众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与规模的结点型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多以建筑、山水、道路等围成,采用步行为交通手段。绿道多功能广场与主题公园以绿道“节点”“兴奋点”以及“公共目的地”形式呈现,营造开敞的休闲交往空间,广场公园的多功能混合可以为城市民众提供多样化选择。例如,广场风貌区域有良好的城市景观视线,以增加步道的可观赏性,增强城市体验感;而广场休闲区则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增设景观小品,供民众休闲之用;另外,广场还有商业区,设置一些时尚性的临街商铺,为绿道体育涉入者提供必要的服务。为了了解绿道广场的人流与使用情况,我们通过对肇庆市绿道星湖广场正门入口进行了一周跨度的上午、中午、晚上的10 min人流状态统计,如表1所示。在实地观测中我们发现,广场内的活动以步行人群为主、自行骑行人群为辅,步行者多进行健步走、散步、游赏、驻足与休息等活动。人口学统计数据表现如下的聚散趋势:早上与下午多以老年人为主,周末以中青年为主,骑行以青年人为主,下午以广场周边民众为主,周末游人数量增加。

2绿道体育与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发展路径

2.1绿道体育的公共服务空间一体化与多元化

2.1.1绿道体育公共服务应体现均衡性与一体化

保持城市自然开敞空间的连续性是城市空间环境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19世纪初,美国城市公园规划布局中就是将城市规模较大的自然公园延伸出的线性公园作为连带直接嵌入城市建成区内[16],而且这种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市地域间的不平衡发展,突出表现在物质环境差异背后反映出社会空间的差异与隔阂。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性设施的公平配置,城市公共投资受益的地域平等性及对弱势群体聚居地改造的政策性倾斜,将有益于公平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公民体育权利是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而场地设施的政府供给与民众享用则是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保障与落实[17]。城市绿道体育空间一体化布局将构建城镇中心绿道体育空间、近郊区绿道体育空间、乡村绿道休闲体育空间与远郊区绿道体育空间的功能与半径搭配。珠三角已经完成以区域绿道网为载体,“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的绿色廊道体系,构建出珠三角低碳发展的生态框架。珠三角绿道体育空间资源在提供健康游憩绿色开敞空间同时,以推进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为重点,完善区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一体化[18]。珠三角绿道体育空间一体化建设基于珠三角的自然生态格局和城乡发展状况,协调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营造出更多人文要素与自然生态要素紧密结合的连续性城市生活、休闲与健身空间。

2.1.2绿道体育公共服务应体现多样性与包容性

根据城市民众公共体育活动的类型和需求等个体性差异,在绿道内设置规模、品质、作用、地位不同且大小相宜的体育公共空间系统,通过骑行道与步道系统的有机串联,满足城市民众室外身体活动的需求。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各种经济、文化与自然资源等现实因素差异,要求城市应因地制宜地设计各个区域的独特风貌,来体现地域性与多样性。随着城市外来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城市人群形成多阶层、多职业、多收入与多文化心理的居民结构,城市空间规划用多元化的理念解决日趋复杂的城市公共空间问题,形成相互包容的多元城市空间体系[19]。社会公平与社会平等是公民社会的基本标准。城市空间资源的公平分享应排除阶层差别与居住区域差异,例如,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建文化广场等的布局应体现“机会均等”及“地域平等”性。另外,绿道体育开放空间应塑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交往、沟通与对话,被认为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本质[20]。城市绿道体育开敞空间是民众进行交流的场所,应营造多层次、人情化的空间系统。

2.2绿道体育体现“人本理念”的城市和谐空间环境

“休闲城市”一词源于发达工业化国家,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普遍出现的民众社会生活状态[21]。绿道的建设体现城市休闲水平的提升。发挥绿道的体育功能为城市民众提供休闲服务,应坚持人本理念。首先,保障绿道空间体育活动的安全性。试想人们置身于一个缺乏安全的公共空间环境里,带着紧张心理从事绿道健身活动,会极大地影响民众休闲积极性与活动效率。解决这一状况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完善的绿道体育系统,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骑行绿道与步道的功能,强调休闲涉入者特别是步行者的权利,从而使得民众安全从事绿道体育休闲心理得到满足,使城市绿道体育公共空间更吸引人。其次,绿道应具有宜人的空间尺度,增强驻足空间建设。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尺度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宜人的空间尺度能增强城市的亲切感与舒适度[22]。城市中大的广场与高大建筑虽然壮观,但却缺乏亲和力与舒适感。城市绿道建设,利用“节点”“公共目的地”以及“兴奋点”建成的小型化、个性化的体育公共空间的多层次化,使得参与其中的民众感受得到尊重,各类休闲需求得到满足。绿道体育广场、公园应完善广场家具、休闲小品,充分体现对涉入者的关怀,不但要加强流动空间的建设,更要完善驻足空间的配套。

2.3加强绿道体育空间管理的制度建设

城市空间环境管理的法规体系问题中,环境设施涉及内容广泛,涉及政府部门众多,以致空间环境设施管理呈现多元性与交叉性特点[23]。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物质空间形态体系,是由一系列客观实体空间组成,例如,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等不同空间形态组合与网络化。其次,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的管理与运营,需要一系列的人员、经营机构以及管理政策与体制等因素组成。因此,在绿道提供体育公共空间的运营过程中,为保障规划、建设、维护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包括组织管理、法律支持、政策保障与考核监督等,至关重要。通过立法保证明确城市绿道体育公共空间使用、管理、运营的主体、权利以及义务,将绿道体育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绿道建设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另外,在绿道“公共目的地”“兴奋点”等绿道集中开敞空间上,为城市民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户外活动空间,以增强绿道体育的吸引力,应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兴奋点”与“公共目的地”体育活动机制,坚持政府部门主动引导以及基层社团、民众广泛参与的总体方针,为绿道体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绿道体育的商业化及对空间环境破坏的担忧

绿道体育作为幸福工程给社会经济(尤其是旅游业)带来一定增长空间,绿道体育功能的开发应是绿道体育搭台,生态文明唱戏,形成绿道体育谋求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多赢的发展方式[24],既不能忽略绿道体育本身的发展,更不能抛开城市全民健身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JP+1]因此,城市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产品开发应兼顾公益性与营利性,特别要保障绿道文化节点、主题公园、文化广场等纯粹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对于非纯粹绿道体育公共产品,可通过较低价格或市场竞争来提供,以吸纳社会资金,满足城市民众不断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25]。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们有理由提出担忧,绿道这种为生态、为民生而打造的系统工程,沦为经济获利工具,最终背离生态保护,反转为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帮凶。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大规模急速建设情况下,部分公共空间建设工程“以车为本”,人行空间不断被压缩;另外,绿道体育功能市场开发的引入,导致无序发展所带来的凌乱、庞杂、多样性极大地损害了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数字城市建设的优势在于能为城市空间环境治理提供多元、网络、海量的信息流,实现城市空间管控科学化决策。随着城市绿道战略地位的提升,加强绿道建设已是大势所趋,绿道公共空间结构将越发复杂,功能越发多元综合。我们认为在城市绿道体育公共空间的管控上,也能引入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与理念,通过自然与系统实施科学管理,合理推断与预测,使得绿道体育与城市空间环境达到协调运作。

4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网络化与多元化,城市空间环境中某一个结构单元的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其自身的物理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环境的连续性是使新旧空间环境、自然环境与城市人文传统达成协调,自然连续,创造出宜人的尺度。优美城市空间环境是传统建筑空间及其外部环境的科学结合。绿道体育与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发展,关注绿道体育空间中的建筑、绿化、交通、人群、文化等众多要素,以空间为管理对象,综合配置各种资源,实现空间多要素信息的实时监测,控制城市空间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绿道官方网站[EB/OL]. http://www.gdgreenway.net/.[LL]

[J1.7mm][2]张京祥,庄林德.管治及城市与区域管治:一种新制度性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00(6):13-18.

[3]R·克莱尔.城市空间[M].纽约:Rizzoli出版社,1991:113.

[4]大路.创造“流畅”的城市公共空间[J].中国地产市场,2004(3):26-28.

[5]罗名海.城市规划空间环境理论框架研究[J].规划师,2003(8):74-78.

[6]韩伟强.城市空间环境发展趋势[J].南方建筑,2004(3):11-16.

[7]国家体育总局[EB/OL]. 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7299833.html.

[8]李金龙,谢玲玲.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初析[J].经济地理,2011(2):242-246.

[9]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Z].2005 .

[10]周良君.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路径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33-37.

[11]周婕,陈小芳,谢波.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空间环境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华中建筑,2009(9):131-133.

[12]谢冬兴.绿道体育实践、功能及概念辨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5):11-15.

[13]谢冬兴.绿道体育的开发与管理——以珠三角区域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2):54-58.

[14]李国岳,陈丹丹,邱妙云.绿道体育与幸福广东[J].体育学刊,2013(2):39-43.

[15]徐建刚.低碳视角下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的创新设计[J]. 城市交通,2010(6):54-60.

[16]薛华培.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464-467.

[17]汤际澜.国外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6):1-8.

[18]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珠江三角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Z].2009.

[19]薛华培.城市边缘区空间环境现状分析与城市设计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2009(12):67-69.

[20]黄亚平.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5(2):12-16,67.

[21]徐雷,刘新,李包相.“休闲之都”理念引领下的杭州城市空间环境研究[J].华中建筑,2006(9):64-67.

[22]冷红,袁青.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人情化要素[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6):105-108.

[23]杨建华,林静,陈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施规划建设的现状问题分析[J].中国园林,2013(4):58-62.

[24]邱妙云,李国岳.绿道体育发展与居民健身方式转型——以珠三角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6):52-57,60.

重构现场: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 篇5

新闻现场还原

对事情发生的现场进行准确还原。重新认识和查看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 也就是指在特点的地点和空间内,在某一特定的时点发生的事情就是新闻。新闻发生的无数个时间点构成了整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和空间地点,在同一时点会有很多的事件发生,我们所提到的某一个特点的新闻是指在特点的时点和空间下,特定的地点所发生的事件,这才是新闻和新闻现场的还原。也就是说新闻现场其实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新闻和现场。既有发生空间和地点,又有特点时间发生的事件,才共同组成新闻现场。

新闻现场就是新闻主持人报道的叙事空间和地点,主持人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语言、图像、文字等表达形式对新闻现场发生的新闻进行准确记录和及时报道。因此,主持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新闻发生的现场、时间、空间和事件内容进行准确报道。

现场新闻报道

现场新闻报道,就是对事件发生的记录和传播,对于观众来说,新闻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行为,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背景、文化底蕴、思维方式等都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的理解和看法也不会完全相同,就会形成其自身的个性化思维理解方式,让它自己去体会新闻事件的发生。然后主持人可以通过现场新闻报道,观众慢慢的走入主持人所处的环境,则能够激发观众对新闻事件发生缘由的好奇和想象。通过从现场新闻到新闻现场进行双向转换,从而增加对现场新闻报道中的叙事理解。

重构现场: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探究

新闻报道既是对发生事件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报道,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特定时点和空间位置发生的事件内容本身进行全面记录报道。通过对事件进行叙事报道,从而使听众及时准确的了解事件经过,使观众有一种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感觉,通过对事件的了解从而感知新闻。新闻报道时,不仅要对现场进行还原,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超越现场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帮助观众建立事件发生的时空和事件形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保证求知的满足。下面我简单对新闻报道空间叙事策略展开探讨研究。

1.多元化现场新闻报道,将事件发生时空紧密结合

主持人进行现场新闻报道时,一定要采取多元化报道的方式,通过设置现场发生的情境来引导观众进入意境。事件发生是在报道以前或者是报道中,除了反映的是事件当时的境况,同时更多的也折射出当时所处生活环境、人文地理等知识,所以主持人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一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可以联系的事物来将其结合,或者让大家穿越时空去走进新闻事件发生时点和地点,通过播放相关的漫画、视频、PPT以及文字说明等让大家置身其中,然后主持人在旁边以叙事的形式绘声绘色的讲解,就能够带领观众进入画面,真正的回到事件发生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真正感知新闻发生的结构特征。通过这样多元化创新的表现形式,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明白主持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新闻事件全过程。

2.新闻报道过程中中注意带领观众走入事件,增加其对新闻感知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报道过程中中注意带领观众走入事件,增加其对新闻感知的深度和广度,要注意拓宽观众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缘由、过程以及结果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引导观众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养成较好的思考事情的优良方法,能够在思考时不断增加感知度,对其新闻事件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不断提升观众的审美观。

通过对事件发生全过程进行了解和理性思考后,通过营造一定的情境出现,观众能够有如身临其境的体验,对其产生兴趣,投入感情,从而保证其对新闻了解和记录的兴趣。比如当报道中提到的事件发生空间位置是在乡村山涧中时,观众通过语言文字的叙事,就能够大概感知事件发生的地点,犹如身临其境,感知到画面就是一幅山水图。主持人通过播放广播,可以播放一些关于事件发生时空和地点的广播,比如,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你置身其中,草原上有奔腾的牛羊,而你骑着骏马在草原驰骋……很多的画面播放过后,观众听着时就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培养其阅读新闻的乐趣, 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观。新闻报道结束后,观众就能够对新闻内容总结归纳完善,对于脑海中形成的事件要素以及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梳理记录,从而增加其对新闻现场和现场新闻报道的了解。

结束语

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其实就是通过主持人对现场新闻和新闻现场的准确还原报道,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新闻事件,围绕时间要素展开循环报道的过程。其实,空间循环也无非就是人、自然、社会等三者之间形成的实践场所和空间的建造。

体育教学的空间概念以及重构研究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空间

1 学校体育教学空间的概念

学校的体育教学方面的空间并不是我们说的单纯的所谓的物质方面的概念, 而是在日常的有关的体育教学的具体的过程中, 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中共同的真实存在的生活以及生存方面的境遇。学校体育教学空间主要包含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与其相关的物质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东西, 相关的课堂的物质性是教师以及学生都可以直接可以通过具体的手段进行观测的空间, 学校体育教学课堂蕴含的精神性是体育教师通过有关的简洁、精确的语言进行的构建的空间, 有关的体育课堂的社会性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建立有关联系的空间。

学校体育教学有关的空间是教师以及学生存在的场所, 也是教师以及学生进行各种选择的策略, 在一定的程度上具备非常强烈的课堂的生成性和比较好的建构性。事实上, 学校体育课堂在任何阶段的教学的阶段都有教学空间, 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具备比较好的生成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建构性。通过日常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说都不是非常简单的在一定的空间上存在的。

2 体育教学空间的现状

通过教育部门近几年来的学生体质的测试来看, 一直都是连续程下降趋势, 因此, 我们不得不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到底是出现了什么的问题了。尤其是, 我们通过审视当今学校的有关的体育教学方面的活动, 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 现在学校体育方面的教学全过程要素, 在各个方面都缺乏一定的空间方面的观念, 现在的体育教师可以说是, 比较习惯于运用教师手中的权力来对学生进行控制, 因此, 这也折射出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人文情感方面的交流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 教师与学生的一切活动, 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语言方面的交流倾向, 都会被安置在特定的教学空间内, 不仅如此, 有关的教学理念、手段、教学效果各方面在内的各种体育教学全过程要素, 都也都会非常明显的、自然地呈现在特定的教学空间中。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这样比较特殊的环境中, 教师以及学生的空间行为, 更是有关体育教师能力、学生学习能力, 特定的空间情景以及有关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互作用的, 这样一个特定的结果。

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空间理论, 以及课堂的价值的把握度高低, 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 尤其是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示范动作, 每一次都是积极的肢体语言的在空间化的一种艺术展现。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经常会试图通过自己特有的在课堂上的权力, 来对体育教学的空间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通常的情况下, 体育教师会把奉为盛典的国家层面的主流意志, 以及带有非常明显的己见自认为成功的经验, 强加给自己的学生。比如: 习惯于以口令的方式来指挥自己的学生, 将现有的体育教学的空间限制特有的“教师命令, 学生接受”的常态中, 当然, 体育老师这样做的目地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可贵的品质, 学校也将这种教育方式列为目前我国教学过程中培养目标之首。但是, 这种空间观念也会造成, 因过分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纪律性而忽视互动性、因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而忽视兴趣倾向, 比如: 就拿对于学生位置排序来说, 当体育教师在组织队列过程中, 看似没有问题的按身高排列,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在不经意中影响到个子过高或过低的学生的情绪, 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因此,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也可以偶然尝试一下, 把整齐划一的排列队形转变为更加具有亲和力的圆形队形来试试。

3 构建“人化”教学空间

在现行的体育教学当中, 体育教师要想改变学生思想性方面不断的弱化, 以及人文性不断的缺失的这些现象, 就必须要构建一种比较优化的“人化”体育教学空间。所谓的“人化”教学空间, 也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对象化活动创造的特定方面的产物, 也可以说是其生产本身在一定的程度上的构建, 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各方面的方式, 以全新的视角和各种各样的方法论, 从人文学的高度上出发, 来重新审视当前的体育教学是否安排的恰当与合理, 教师以及学生完全可以, 以合作者的全新姿态, 来构建富含全新创造性、自主性以及良好互动性的体育教学空间。在互动中, 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的手段, 来共同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积极生产和不断努力来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学空间。

当然, 体育教师与学生在各方面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的持有各自的意见, 这种意见必然带有积极和消极这样的额两种面相, 但是, 这样的消极的意见, 也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互动才能缓解与消除。因此, 只有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与消除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影响师生之间交流的阻碍因素, 才可以更好让体育课的进一步的顺利开展, 更好的放大及扩展体育教学的空间。

4 结语

体育教学空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的、真实的课堂方面以及校园生活方面的境遇, 体育教学空间的广袤性、互动性以其自我的独特性优势, 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堂空间相比有着很多的优越性空间。也许正是因为如此, 相比其它学科教学课堂空间来说, 体育教学空间也显得有点复杂教师与学生可能都难以把握。所以, 这需要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们要以积极的态度以及具体有效的实际行动, 来不断地完善与改变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董红刚.体育教学空间的概念、境遇及其重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5) :87-90.

[2]韩祥伟.教学空间的新界定及其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7.

[3]齐军.教学空间的内涵及与邻近概念的关系摭论[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4) :14-16.

城镇空间重构 篇7

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在整体区域、国家与城市的发展中处于中心战略地位。而中心城市,位于城镇群的中心位置,其产业与城市空间的协同演化决定了附属城市的经济定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群的发展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是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这种以分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城市规模效应的发挥和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

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共享体,它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设施和空间是保证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同时由于城市知识和人力资源的正外部性,使得城市共享这一属性更加明显。共享更多中间产品的供应商使得要素边际产出增加,导致了定域经济的存在。经济的集聚过程还体现在企业间共享资源获得的效率收益,体现在企业和工人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趋势;在减小错配成本和工资匹配度的情况下,城市的独有性显得更加重要,这使得城市间的合作也更加重要。

二、城市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核心—边缘”模型中提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创造了城市,即所有的经济活动聚集在一个狭小的地理范围内;同时城市的要素集聚促进了区域的专业化、国际分工与合作,使得某类型的产业聚集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其他地理空间进行产品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城市群,例如美国五大湖城市群。从广义上来说,这种聚集在空间上的产业会继续进行下去,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本身创造持续聚集或导致进一步聚集的经济环境。而生产者由于接近大市场而成为产品的供给地,同时自身有成为大市场。这种根植性的特性和路径依赖使得城市的定域性凸显。同时,克鲁格曼将运输成本加入到区位关联中,以此来考虑运输成本下的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性经济带来的现实变化。

斯塔雷特通过证明空间不可能定理,将空间维度纳入到阿罗—德布鲁框架中,认为不存在空间均质的情况下,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对于城市空间变化与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有着先导作用。

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空间重构的内涵

在社会制度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各种可投入要素诸如人力资源、矿物能源的使用不仅对自身要素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受到产业间各要素关联的影响。在现实中,城市如果要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就需要不断地投入教育等要素,创造新的动力以不断延伸产业链。产业的前向和后向效应形成稳定的网络状结构和深化的经济联系,减少了经济运行的总成本使得企业产出比增加,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经济的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使得更多的企业加入,使得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富有弹性,稳定性收益预期也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的改变是经济转型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需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使得各产业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复杂,结构更加稳定,抗风险能力更强。区域经济的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以及企业网络分享效果帕累托最优的达成,是时间积累的结果和产业开放性的必然选择。产业集聚有着特定的路径,一旦开始便不会停止,内部的协调与效率的提升,实现了城市乃至城市群的集约化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如果从动态角度来观察经济发展的动向,会发现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发展,由加工贸易转为技术贸易,其附加值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的城市地理空间和产业价值链式分布也趋于合理。

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的重构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提出了诺瑟姆曲线,城市化的过程分为三阶段,即: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加速阶段会出现郊区城市化的现象,而在成熟阶段则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对城市的产业来说,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起步阶段是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与渔业为主;加速阶段是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矿业等为主;成熟阶段则以第三产业,包括了大部分的电信、金融、医疗等服务部门。

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原有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鉴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中国的产业有着特殊的分布,选择主导产业或者支柱产业是每个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在一个迅速成长的城市中,该城市的正的外部性以及优越的区位,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会促进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升级,对城市的发展进程起到重大影响。当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达到顶峰后,各要素以及经济条件达到最优,相对于其他的附属城市来说,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强度高于周围,这种“区位差”是造成产业流通的重要原因。城市产业与城市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城市产业结构也是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被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影响,城市产业的结构也作用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市通过产业空间集聚,将城市发展所需的所有资源、资本与知识技术吸引过来,导致了城市空间绩效的提升和产业利润链的延伸,多中心化的地租价格使得中心城市收益增大。因此,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心城市的支柱型产业上,在调整产业发展的均衡上实现地区结构的升级,是企业由OEM转向OBM,实现区域生产导向往消费导向的转变。城市经济活动推动了城市空间的重构,随着中国全球化的加深,中国大城市的发展向全球性大城市如伦敦、纽约和新加坡等看齐,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城市空间开始了三级重构;非农人口的聚集使得CBD等中心商业区的功能性转变;另一方面,城市的边缘也在聚集人口,不仅使得城市的规模扩张,同时使得城市边界更加模糊。

以发达城市为例,上海的服务业增长明显高于一般城镇水平,区位商在1.5~2之间,在成为消费型城市的时候,上海已经完成自身的转型,成为了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进入了21世纪后,金融也成为了上海的主打产业,汇丰、花旗等银行在上海办理自己的业务。如今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扩张,特别是贸易等产业使得上海更加国际化,成为了区域产业、城市空间密度最发达的地区。有别于之前的制造业对集聚的强烈需求,在互联网等一系列技术推动下,服务业开始变的分散化,同时与集聚共存。一方面,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人们可以在家办公,使得服务产品轻型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继续全球化的郊区化过程。城市的产业空间分布变得均衡起来,加上便利的交通,城市的范围扩大了,大城市的郊区化开始了。服务业的大发展使得城市郊区化,中国的特大城市也几近饱和,因此服务业对我国城市结构的优化意义重大。

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投资、贸易、人力资本等方面具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随着国际化的加深,一线城市的发展要普遍快于一般的城市,同时都市产业经济居于区域领先地位,带动着我国整体的产业与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的国际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空间进一步扩大。一些中心城市开始占据大区域的主导地位,如长三角的上海、环渤海的北京、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等成为了第一梯队,集约化生产导致产业分工也在不断加深,劳动力也不断向核心城市集聚。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动荡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由高速转向中速,新常态显现,直至今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巨大,U型经济形态开始筑底;城市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工业化的后期主要依赖投资的现状没有改变,资源环境进入瓶颈期,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在此情形下,城市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抵制高耗能的重化工业的快速扩张与发展,减缓环境的退化与恶化,珍惜资源并提高技术对资源的利用率,是应对人口红利减少压力的良方。针对我国资源型价格形成机制的严重偏离,应体现供求的平衡。同时应加大区域城市间的合作组织的构建,实现城市经济的外部性内部化,维持城市群的风险共享机制,提升区域经济的抗冲击力。

五、总结

本文通过城市由一般简单构成走向复杂型网络空间产业结构的论述,描绘了城市群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同时基于我国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不同的城市异质性城市间产业来说,城市的经济基础以及产业间的互补性决定了收益的来源。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在城市群之间的组织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使得城市群的成长更加迅速,尤其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本集聚,在城市的复合型增长与创新型知识溢出的路径依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结构的优化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更多的空间特征,通过对他们之间的比对,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同时人类的能动与智能影响着整个城市与产业的变动。由于城市污染等不良外部性的存在,以及城市的离散力的推动,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边界也在变化,这种动态的此消彼长影响着区域经济的转变模式。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研究表明,在核心城市发展规划时应该尽量避免承接与自身发展路径不相符的产业,抓住大环境下的趋势推动资本技术型产业的升级,谋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的相互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城市空间维度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合理的城市空间重构是产业结构优化扩张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我国城市空间格局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以城市间的相互合作为媒介,探讨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演变的机理,针对以往区域空间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群的空间效应与产业集群效应的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空间重构,产业结构,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周慧,李健,宋雅杰.城市产业共生网络的复杂性与管理模式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35-38+43

[2]柳思维,钟辉,曾燕红.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视角[J].系统工程,2014(3):119-125

[3]王燕飞.城市产业集聚与就业促进的实证分析[J].探索,2014(2):93-97

[4]陈建华.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社会科学,2009(9):16-23+187

[5]车春鹂,高汝熹.国际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布局实证研究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9):13-16

[6]孔瑜,杨大光.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1:85-88+49

[7]成德宁,侯伟丽,周立.知识经济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J].经济地理,2002(3):277-280+355

城镇空间重构 篇8

绝缘子表面等值附盐密度(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 ,ESDD ) 是用来描述和表征绝缘子表面污秽度的重要特征量。等值盐密的测量和数据分析是污闪研究的基础。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来说,定期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程度进行测量,以掌握绝缘子表面污秽度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而确定绝缘子清扫周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也是降低污闪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虽然等值盐密测量值不能从根本上反映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分布情况,也不能区分污秽的性质,但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对掌握电网外绝缘污秽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根据外绝缘污秽水平调整外绝缘裕度,确定外绝缘清扫周期等防污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经过电力系统多年的实际工程应用经验的积累,等值盐密数据在电力系统划分输变电设备污秽等级、电网外绝缘运行维护以及污闪事故的防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等值盐密的预测对于电力系统防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目前,对绝缘子污秽程度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统计学和神经网络,传统的统计学方法研究的是样本数目逼近无穷大的渐进理论,但当样本数目有限或者是处理小样本时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1]。因此,文中在等值盐密测量数据自身特性及数据内部所蕴含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将等值盐密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进行研究,建立多变量等值盐密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全局预测模型。为了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准确、恰当的污闪预测模型,必须综合考虑绝缘子表面的等值盐密与气象因素[2]。由于等值盐密数据的有限性决定了等值盐密时间序列是一个小数据样本时间序列,因此文中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来求解等值盐密非线性时间序列全局预测模型,即进行等值盐密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回归求解。

1 等值盐密时间序列分析

1. 1 等值盐密数据特性

传统的ESDD预测方法,将已测量的ESDD值作为一个普通的时间序列,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所获得的时间序列,并试图找到它的变化规律来预测ESDD 。在通过测量获得了电网中等值盐密监测点的等值盐密数据后,仅仅针对等值盐密测量数据本身,试图通过等值盐密数据的变化趋势来总结和分析其变化规律非常困难。这是由等值盐密数据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等值盐密的随机性、分散性大,对其分析要求的数据量也大。只有长期掌握大量的等值盐密测量数据,才能够对绝缘子表面污秽的积累水平和形成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等值盐密做出评估和预测,为电网运行管理部门的污闪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而对于任一等值盐密监测点来说,等值盐密测量数据的数据量都比较小,为了充分有效地应用有限的等值盐密实测数据实现对等值盐密的预测,必须将等值盐密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对待,对等值盐密测量数据所代表的等值盐密系统的性质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掌握等值盐密系统的内在规律和特性。

1. 2 ESDD系统相空间重构

在研究等值盐密数据特性的基础上发现,ESDD不是一个孤立系统,而是一个包含许多复杂气象因素的系统,并且该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为了解决ESDD的预测问题,应该将非线性系统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理论结合起来。

通过计算混沌特性指数- 最大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表明: ESDD时间序列不是随机的而是混沌的。因此,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ESDD时间序列复杂性的方法,绝缘子ESDD值可以通过混沌理论预测[3,4]。在确定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等值盐密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采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将等值盐密时间序列扩展到二维甚至更高维的相空间中去,能够把等值盐密时间序列中蕴藏的非线性动力学信息充分地显露出来,实现等值盐密时间序列的准确预测。

根据Takens重构理论可知: 等值盐密非线性系统中,任一变量的变化都由与之相互作用着的其他变量共同决定。这些变量中的任一变量的时间序列,在理论上都能够完全表达由这些相互作用着的多个变量所构成的等值盐密非线性系统的内在信息。即通过对等值盐密非线性系统某一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能够实现对原等值盐密系统内在动力学特性的掌握,进而实现对原等值盐密系统吸引子的计算和演化轨迹的预测。

设ESDD时间序列X = { x1,x2,…,xn} ,适当选择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可重构原ESDD系统相空间为:

式中:τ—延迟时间;m—嵌入维数,相点总数n=N-(m-1)τ;Xi—重构相空间中的相点,i=1,2,…,n。

延迟时间由决定,嵌入维数由决定。其中。

如果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选择适当,则重构相空间与原等值盐密动态系统是等价的,并且有一平滑的映射f∶Rm→Rm。混沌时间序列中新的点可以表述为:。

在上述等式中只有xi+1+(m-1)τ是未知的,并且重构相空间中相点的轨迹可以通过计算当前测量的等值盐密有效点来得到。

1. 3 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假设一个M维的等值盐密时间序列描述为:X1,X2,…,XN,其中Xi= ( x1,i,x2,i,…,xM ,i) ,即:

则多变量等值盐密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的相点为:

其中,。τi和mi为第i个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重构相空间的嵌入维数m=m1+m2+…+mM。根据Takens延时嵌入定理,只要嵌入维数m和延迟时间τ选择合理,重构相空间在嵌入空间的轨迹就与微分同胚意义下的等值盐密动力学系统等价,且存在光滑映射f∶,使得:Vi+1=f(Vi)。

求取光滑映射f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由于实际中能够获得的数据量即时间序列的长度总是有限的,以及相空间轨迹可能很复杂,从而不可能求出真正的映射f。因此,应用非线性逼近方法构造映射来近似逼近f,并使满足:最小,其中。

在混沌时间序列的重构相空间里,适当的选择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对吸引子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并且使重构相空间与原动力系统保持一致性。不同的逼近方法能够获得不同的时间序列重构参数,不同的重构参数又能给出不同的预测结果。为了提高预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将不同的嵌入维数值结果的加权平均值作为等值盐密的预测值[5,6,7]。

混沌时间序列最邻近点预测方法中介绍了最近点的优化选择方法和加权一阶局域法。混沌局域预测方法中,最邻近点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预测结果。为了改进预测模型,根据预测点和它最邻近点之间欧式距离最小来选择最临近点。同时,建立加权一阶局域预测模型来计算不同临近点的影响。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为了反映多种因素对ESDD的影响,建立了ESDD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方法,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的重构相空间,并且建立ESDD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的全局和局部预测模型。

2 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2. 1 支持向量机算法

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的算法实现。支持向量机理论是一种专门研究如何在小样本情况下,应用有限样本通过训练获得非线性映射规律的理论。因此,支持向量机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等值盐密数据样本容量偏小的情况下的等值盐密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非线性映射的求解问题,并具有泛化能力强和算法能够获得全局最优解等优点。用于逼近等值盐密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支持向量机算法是支持向量机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基础是支持向量分类[8,9,10]。

2. 2 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非线性映射逼近方法

在等值盐密相空间中进行非线性支持向量回归,与在等值盐密相空间中求解最优分类超平面的算法一样: 首先最小化一个凸函数,且它的解是稀疏的,然后求解一个二次规划问题,另外还需定义一个损失函数 ε,它允许在真实值某个上下范围内的误差。

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中的支持向量机回归问题与分类问题相似,在一个等值盐密相空间相点构成的样本集{ ( xi,yi) ,i = 1,2,…,M} 中,通过求解二次规划和优化问题,寻找任意输入xi∈Rn与其对应的输出yi∈R之间的映射函数g( x) ,即寻找可表示y与x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y = g( x) ,令,即可以通过xi与yi的对应关系由xi + 1计算或预测出相点所代表的等值盐密非线性系统的下一输出yi + 1。

设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相点构成的样本集为:S={(xi,yi),i=1,2,…,M}。若存在一个超平面g(x)=〈w·x〉+b,w∈Rn,b∈R,使得:|yi-g(xi)|≤ε成立。其中〈·〉,表示向量内积,i=1,2,…,M。则样本集S={(xi,yi),i=1,2,…,M}为ε的近似集,有:|〈w·x〉+b-yi|≤ε,即。

其中,为S的点到超平面f(x)的距离di。则有:。

即集合S中的点到超平面的距离最大值为。通过最大化S中的点到超平面距离的上界可得到集合S的最优近似超平面。则最优近似超平面可通过最大化式得到。因此求解║w║2的最小化问题即可得到集合S的最优近似超平面。由于等值盐密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必须用一个非线性映射φ把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中的相点xi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然后在高维空间里进行线性回归。由于优化过程中涉及到高维空间的内积运算,为了避免内积运算,用核函数Φ(xi,xj)代替内积〈φ(xi)·φ(xj)〉来实现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中非线性回归。此时,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上的支持向量回归问题可转化为如下的║w║2优化问题:

其中,i=1,2,…,M。式(3)为二次规划问题,其Lagrange函数为:

在进行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中非线性映射函数逼近时,由于求得的回归函数与实际函数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因此引入松弛变量:ξi≥0,ξ*i≥0,i=1,2,…,M。

此时的优化问题为:

式(5)优化问题的Lagrange函数为:

Lagrange函数满足:

因此有:

可得Lagrange对偶问题为:

2. 3 等值盐密系统非线性映射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支持向量机利用一个非线性映射 ( xi) ,将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中的相点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使相点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f或f珓,可在高维特征空间中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获得的回归函数g来拟合[11,12,13,14]。

在高维特征空间中,相点内积〈xi,xj〉的计算转化为计算非线性映射函数的内积〈φ ( xi) ,φ( xj) 〉。而非线性映射内积〈φ( xi) ,φ( xj) 〉又可用核函数代替,即设:

其中,核函数 Φ( xi,xj) 满足Mercer条件。

核函数的引入使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中支持向量回归方法能成功地把非线性回归问题转化为二次优化问题,从而使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中的非线性映射可以利用有限的相点数量,通过支持向量回归方法获得较好的拟合效果。根据统计学习理论,如果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上某个对称函数满足M ercer条件,它就可以作为核函数来代替相空间上的内积运算[15,16]。

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支持向量机模型如图1所示。由图1 可以看出,在计算复杂度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支持向量机通过核函数实现了较复杂的非线性算法。核函数的引入避免了在高维空间中进行耗时的内积运算,而无需知道非线性变换的具体形式。

为使等值盐密系统相空间上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能够在相空间相点数量很小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非线性逼近效果,构造准确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至关重要,而支持向量机模型构造的本质是选取和优化核函数及模型的其他参数[17,18]。

支持向量机求解流程图如图2 所示,核函数的选择是支持向量机模型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模型选择的主要问题是模型参数的选择。支持向量机求解的等值盐密非线性系统映射的性能取决于模型参数的合理性和优化性。

3 实例分析

用时序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某地的等值盐密值进行预测。将同一时间段的等值盐密值、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降雨量这些测量数据进行如下标准化处理后,构成一个六维的等值盐密多变量时间序列。

设等值盐密多变量时间序列中某一变量的时间序列为Y = ( y1,y2,…,yn) ,对该序列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ymin=min(y1,y2,…,yn),ymax(y1,y2,…,yn)。

以延迟时间 τ = 3 和嵌入维数m = 5 对等值盐密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在重构的等值盐密相空间中,以相空间中的所有相点构成等值盐密时间序列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训练样本,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等值盐密时间序列全局预测模型中的非线性映射进行拟合。

相空间中全部相点构成的训练样本为:

其中,相点总数为N = 6( n - ( m - 1) τ) 。

根据等值盐密时间序列重构相空间相点构成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训练样本集容量及等值盐密非线性系统特性,选择支持向量机模型核函数及模型各参数: 核函数选择高斯核函数; 核函数参数 γ = 0 . 5 ; 惩罚c = 50 ; 不敏感损失函数参数 ε = 0. 25。

将等值盐密测量数据和与之相对应的气象数据构成多变量等值盐密时间序列,以合适的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进行多变量相空间重构,建立等值盐密非线性时间序列全局预测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非线性映射进行求解,应用求得的非线性映射进行建立支持向量机等值盐密预测模型,对各等值盐密监测点的等值盐密进行预测,部分等值盐密监测点等值盐密时间序列的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

4 结语

1) 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求解的多变量等值盐密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非线性映射的预测误差基本上控制在10% 以内。表1 的预测结果表明: 由于支持向量机对模型训练样本容量要求很小,而等值盐密时间序列又为长度较短的时间序列,因此多变量时间序列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是进行等值盐密时间序列预测的合适方法。在等值盐密测量数据序列长度较小的情况下,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等值盐密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预测结果。

山区城镇空间布局优化新路径 篇9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和城镇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大规模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时期。城镇化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了“绝对利益说”,开启了城镇化研究中地域分工理论的先河;1828年,屠能发表《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奠定了早期农业区位论及空间经济学的基础;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发表《城镇化基本理论》,首次使用“urbanization”概念,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城镇化理论研究的新篇章。1898年,社会学家霍华德发表《明日的田园城市》,成了近代城镇规划思想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管理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城镇化的内涵,一般是指由于工业革命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及与此同时发生的地域和社會的变化。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学家松巴特、巴顿;社会学家帕克、罗西;地理学家山鹿城次、施梅莱斯;历史学家库采夫等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指出创新由源地向周围扩散的方式有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及跳跃扩散等形式,并建立了其与城镇体系形成的对应关系的理论。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A.Hirschman)等人的“极化增长学说”,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增长阶段学说”,弗里德曼(Friedman)的“核心—边缘”模式及其模拟的城镇群体运作过程,都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将城镇化的空间扩散具体化的学说。

20世纪60年代,戈特曼提出城市群理论,山鹿诚茨等提出都市圈概念等深化了对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促进了国际分工与合作,形成了以亚洲发展中国家Desakota模式、世界城市体系、全球城市区域为特征的空间组织类型,有关城镇空间组织结构的研究向着区域化、集群化、网络化、巨型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城镇规划学从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工业地域结构、居住结构、就业结构、商业、服务业、办公地域结构、社区等为代表的城镇内部社会及物质空间结构的改造上进行了系统分析,将研究的视角投影到城镇外部的区域空间上,探寻城市群体空间的整合与优化。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P.Geddes)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镇规划中,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帕克应用生态学原理,构建了芝加哥学派,并提出了同心圆、扇形、多核心三大经典城镇化模式。

诺瑟姆(Ray.M.Northam)经过研究,发现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呈现出“S”型特征,论述了城镇化水平在时间维度上的快慢程度,并把城镇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H?钱纳里研究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他应用回归分析,对1950~1970年间101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与城镇化水平数据,证明在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相对应的关系。霍尔针从城镇化发展演进角度提出了“城镇发展阶段”模式,并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并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归纳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4个阶段。

二战以后,一些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模式。如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等的“二元结构理论”,论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问题;托达罗模型以“二元经济模型”为基础,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与城市高失业率并存现象;佩鲁、赫希曼、缪尔达尔等研究了非均衡发展中的极化与涓滴、回流和扩散增长模式等。

现代新经济地理学创始人克鲁格曼认为收益递增、低运输成本可以引发一种自我强化进程,同时人口增加促使了大规模产品增加、更高的实际收入及更多样的商品来源,这样反过来刺激了人口迁移行为等。

中国的城镇化路径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端最早,但进程缓慢,进入新千年又步入快速增长的国家。1979年吴友仁发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后,中国城市化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此后,从国家城镇化战略出发,学术界对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0年,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要》,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提出“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进入新千年以来,有关城镇化道路的研究,主要有小城市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多元发展论、城市体系论等。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缓慢,1978年之后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辜胜阻认为,“中国城镇化及其基础--工业化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举,城镇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城市构成不协调,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二元社会结构、地区差异、城市吸纳力不足与农村推力有余、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行、以小集中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农业人口转移方式、实行有计划的宏观控制”等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期的特征。

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在引进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类型、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动因机制、合理模式、个别城市地域结构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导致三农问题异常严重,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有的学者提出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包括城乡政治、经济、生态、人口、文化、空间融合等内容,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其动力机制,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其核心。

综观国内外城镇化的研究,呈现出一个从无到有,认识逐步深化、视野不断拓宽的过程,也经历了理论体系建立与研究方法的形成与丰富的过程。城镇化研究主要沿着城镇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初期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入手,进行了城镇化的国际研究,包括工业化背景下的世界城镇化过程、城镇化定义、方法论、地域空间组织结构,并概括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理论研究的框架及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研究的新趋势等。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出的高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的恶化,城市病与人口爆炸相伴生。

城镇上山

山区布局优化的新路径

云南是一个以山区为主体的省份,山区面积占94%,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没有一个纯坝区县。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的坝子共有1557个;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375个,其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仅有49个,由于坝区是云南绝大多数城镇所在地,随着人口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全省人均占有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云南山区人口占总人口的60%,山区又主要是少数民族数聚居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又尽量减少对耕地资源占用的压力,选择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新型山区城镇化道路,对像云南这样的山区省而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推进中,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如何保护云南有限的耕地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选择城镇上山的山区城镇化是基本路径。云南省委提出的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思路为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地区如何推进城镇化指出了一条新路径。

改革開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提速,云南也进入了快速城镇化阶段。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支撑,大中小结合的高原山区城镇新格局。但我们必须看到,云南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不仅与发达地区相距甚远,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加快高原山区城镇化步伐,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选择适合云南特点的城镇化新路径,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城镇化新模式,已成为新的形势与环境下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的载体,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受到周围环境的推动和制约。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以及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地区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的背景下,选择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对于加快云南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以高原山区为主体的自然地理特征,土地资源匮乏,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必须充分考虑节约可耕地资源,因此,选择城镇上山就是一体可行的发展思路。

云南的自然地理构成复杂,民族分布众多,境内民族众多,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6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全省有8个民族自治州和29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左右。而民族聚居区又主要是山区,所以,推进高原山区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对于发展民族经济、统筹城乡,实现民族团结与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坝区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土地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目前已被建设用地占用近30%,如果不及时进行保护,坝区优质耕地将进一步减少。

城镇空间重构 篇10

1.1 定义

丝奇雅·沙森在2001年版的《The Global City》的中译本[1]序中提出:在全球化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新的城市使用者”会对城市空间造成影响。本文中所涉及的“新的城市使用者”主要包括沙森所指的国际专业人员阶层以及流动人口阶层。

1.2 形成

1)国际专业人员阶层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使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担当管理/控制职能的部门由于需要面对面的联系,越来越往大都市地区集中。而过程控制的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导致了中介和为生产服务的设施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加,这些为生产服务的设施一般都倾向于高度集中在大都市地区。因此专业人员(管理和研发人员,生产性服务人员)越来越多地聚集到大都市地区。

2)流动人口阶层的形成。

一个城市最全球化的某些经济领域依赖于大量低工资工人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同时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的中产阶级化依赖于维护、清洁、递送和其他各种低工资工作。因此,在全球化的城市中,低薪职业往往比报酬优厚的职业蔓延得更快。数以千计的流动人口参与到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来,成为了曼纽尔·卡斯特在《千年终结》中所称的“流动的都市人口”[2]。

1.3 上海的“新城市使用者”

在上海有大量的国际专业人士,不仅在上海工作,而且还在上海生活。同时,上海的2 300万人口中还有900万外来流动人口,既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也弥补了二三产业中一些职业构成的不足。

2对空间重构的影响

“新的城市使用者”的收入差异对消费类型及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继而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城市空间有了“片断化”的倾向。城市的空间尤其是居住空间已被分化成三种类型:1)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新富阶层(以国际专业人士为代表)及供其消费的各种商店所占据;2)被大量的流动人口社区占据,各种地下经济在这里悄悄进行;3)那些衰败的城市街区,被众多的穷人和被迫搬迁的原住民所占据。

2.1 国际专业人员阶层带来的影响

1)中心区复兴及中产阶级化。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需要面对面的服务,城市中心位置对于专业人员有了日益增强的社会性吸引力。城市中心变得越来越有商业价值,房地产价格飞涨,国际专业人员依靠其强有力的经济基础,轻而易举的占据了城市中心区。曾经由于技术升级而衰退的城市中心区又开始经历办公、零售、文化、娱乐、休闲业的强劲复苏。上海的旧城改造中,成片的危棚简屋被拆除,代之以一幢幢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空间尺度和城市形态的异化。传统制造业衰落后闲置的大量旧厂房、旧仓库和码头,带着“城市复兴”和“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概念,在级差地租的作用下,进行了功能置换,重新开发和利用。

2)交通设施和文化设施。跨国公司携带着资本、技术、管理人员大量流入全球化城市,并成为建立全球化城市与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多重联系的中介体,从而要求城市能够提供便捷的航空、港口、交通等国际化的运输服务,使得上海的基础设施投资从传统公用设施(水、电、煤)转向了高层次的通讯、对外交通、轨道交通等。国际专业人员阶层的进入带来了全球艺术市场,对文化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上海改建了音乐厅,建造了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各种小剧场,画廊等一批高档次的文化设施。

3)以全球活动导向的城市开发项目。为了吸引全球活动的国际专业人员,贸易中心、会议中心、宾馆、城市主题公园、体育设施就必不可少。以全球活动为导向的开发项目不仅为城市提供充足的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城市形象。在上海,迪士尼、F1赛车场、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就是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庞大建设项目。

2.2 流动人口阶层带来的影响

1)郊区城市化。上海的郊区化不是由中心城市过度拥挤作为向心力而引起的富裕阶层率先转移的过程,而是由产业外迁,生产中心的崛起并吸纳大量导入人口的过程。在政府提出“市区体现繁荣,郊区体现实力”的战略后,郊区开始全面推进产业集群,这成为流动人口进入上海后的第一块跳板,同时也对流动人口涌入市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拦截。如果说上海是吸纳了由后工业国家转移来的资金和工业份额而参与到全球化中,那么其全球化的进程也必然伴随着流动人口的吸纳和郊区城市化。

2)城乡结合部的聚集。既然城市需要流动人口,那么高薪和低薪流动人口在住宅、学校等围绕城市用地的各种矛盾也会随之而来。尽管城市需要这两种类型的劳动力,但中心区的地价是流动人口所无法承担的。为中心区服务的流动人口不得不远离中心区居住,同时他们又必须与中心区有一定的联系,以便获得工作的机会。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聚集在城乡结合部[3],租金便宜,管理空隙多,与当地原住民易相处,非正式的经济也更易生存。这些流动人口的聚集区,住房不正规、缺乏基本的给排水设施,是城市管理上的一个难点。

2.3 “二元化”城市的出现

富有朝气的全球化城市为低收入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也使高收入群体更加富裕;但全球化城市中的新经济增长也促使了更大的收入差距。

由于价格杠杆起着强大的“水闸”功能,可以使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收入阶层的人们保持在不同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新经济增长地区总是与衰落的地区同时存在着。正如戴维·哈维在《时空之间》中指出的那样:“当所有的钱都倾入内城从事再开发之际,城市的其余部分只得到一点点钱,有时还损失惨重,于是在败坏的汪洋之中,创造了一个丰裕的市区孤岛”[4]。

古北新区、海华海丽、碧云社区以及中心区的一些小型涉外居住区等都是所谓“城堡型”的外籍专业人士的集中居住地。在其周边可能就是混乱、拥挤、破败的低收入人群聚居的住宅。这种极端的社会分异形成了马赛克状的镶嵌式隔离[5],新旧地区、贫困与繁荣地区镶嵌状交错并置,并相互割裂。

3结语

国际专业人员和流动人口都在城市的景观上留下了他们的记号。他们对城市的要求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却很少有人留意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给城市带来的好处和所付出的代价。

由于拥有强势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以及市场的追逐利益的本能,国际专业人员阶层的要求很容易在市场上得到满足———有利的区位、优质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丰富的文化设施等等。但是当这些国际专业人员阶层带来了高度国际化的城市环境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分异。

而对于那些流动人口来说,政府或开发商从来不会去注意他们的需求,是一些他们内部或“地下”经济提供了他们的服务,包括居住、消费、教育等等。他们虽被忽略,却对城市的景观、社会环境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因此如何控制和引导“新的城市使用者”合理的使用城市空间,将他们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引向积极的方面,也应当是全球化时代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

摘要:基于沙森对全球城市中国际专业人员阶层和流动人口阶层给城市景观造成影响的理论,对经济全球化下上海的这些“新的城市使用者”对城市空间造成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指导全球化时代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城市空间重构,国际专业人员,流动人口

参考文献

[1]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M].周振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M].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李志刚,吴缚龙.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2):199-211.

[4]大卫.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A].见: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新时代计算机网络通信下一篇:模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