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员

2024-08-14

排球运动员(精选十篇)

排球运动员 篇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教研室教授张力为说:“最常见的心理训练手段之一, 就是让球员写训练日记、比赛日记, 记录训练生活的点点滴滴。日记的内容, 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待生活、训练和比赛, 要求写得积极向上。”写训练日记既是运动员思想的感悟、经验的积累, 又是一种心理暗示。日积月累, 能取得“我能行”“经过训练我肯定会打好这样的配合, 打好这样的球”“没有什么可怕的, 一定能有击败对手的方法”的效果。这种心理暗示和心理准备对于保持球员的战术水平和赛时的稳健发挥, 大有裨益。

二、训练队员的集中注意力

队员需要结合日常基本技术动作训练, 如接发球的动作、击打排球的瞬间、上网奔跑的路线、队友之间的配合等, 在平常的训练中, 要求运动员反复琢磨、体会动作, 对正确的、合理的运动姿势及打球技巧在大脑中形成形象, 烂熟于心。这样, 不但通过想象可以反复完成动作, 而且在训练场上或比赛场上也能如期完成动作。

此外, 还要注意设置在外界干扰、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比赛条件差、观众呐喊及突发事件等情景下运动员的集中注意力, 教练员首先要求运动员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充分准备后再完成动作, 与此同时, 在同一训练课中, 教练员也要有意识地变换训练内容, 使运动员迅速从一种方法、手段, 转移到另一种训练方法、手段上, 提高运动员调节注意力的能力, 进而获得临场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的稳健心理准备。

三、做好赛前了解对手的心理准备

比赛前, 教练员告诉球员场地的特点、对手的状况, 包括反复观看对手平时训练或比赛的实况录像, 通过模拟训练, 用语言、影像资料等因素来向球员描绘比赛情境, 采用模拟对手特点的实景模拟对抗训练, 针对对手整体或个别有杀伤力的队员作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 做到知己知彼, 从心理上建立战术上重视敌人, 战略上藐视敌人的意识。不要说“别紧张、别犹豫”之类的话, 这有助于球员尽快融入比赛气氛。否则, 适得其反, 首先在自己队员心理上背上“紧张”的包袱。

四、做好比赛中的情绪调节

比赛中, 队员往往会出现发挥失常, 打球失误, 观众喝倒彩, 或裁判误判的情况, 当排球运动员出现情绪低落, 或激动的迹象时, 他们会向教练投来探寻和求助的目光。此时, 教练应该给球员一个坚定的目光, 顽强拼搏的肢体语言给予运动员鼓励, 这样能使球员振作起来。这期间, 教练员还应该懂得掌控自己的比赛节奏, 尤其是注意观察队员的心理变化, 当队员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发挥失常, 或情绪受到影响, 教练员可以申请暂停, 利用擦汗、深呼吸来缓解紧张、稳定情绪, 或更换队员, 进一步调整战术的方法, 稳定全场队员心理, 以完成剩下的比赛。

综上所述, 心理训练是排球运动员必要的训练内容之一, 只有切实有效地实施, 才能为比赛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排球运动是一项集技术、战术、体能、智力、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在一起的竞技体育, 对抗性很强。在排球比赛过程中, 双方比分在20分左右时, 强队之间较量往往会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决胜局的比赛更是如此, 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关键球, 能不能处理好关键球往往决定一局的胜负, 甚至于全场的成败。两强相争勇者胜, 所谓的勇者不光是一支队伍体能、智能、技能以及指挥技术的集中体现, 还是心理因素的体现。所以, 在平常的训练中, 对排球队员的心理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气排球运动知识:“迷你”气排球 篇2

气排球运动在我国开展30多年来,已初具规模,成为以娱乐和健身为宗旨的一项十分有益的运动,深受各年龄段朋友的喜爱。为了让老年人群,尤其是让广大的农村老人也得到参与其中的快乐,将气排球引入农村文化礼堂,我们为65岁(女60岁)以上年龄组老年朋友设计出迷你气排球规则。

试行规则

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周边1-2米的无障碍区。地面平坦,可室内、室外、土地、草地、地板等均可,但必须安全,无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隐患;场地以有色线为标记,线宽5厘米;中线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5米,宽5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1.45米的进攻线,进攻线前为前场区,进攻线(包括线宽)后为后场区。

二、球网

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球网高度为1.55米(利用羽毛球支架和球网)。

三、球

球为圆形,球的面料由柔软的高密度合成革材质制成。颜色为黄色、白色或彩色。圆周长为80~83厘米,重量为110克~120克。

四、比赛方法

1、适用对象: 男性65-75岁、女性60-65岁老年人群。

2、比赛时每队为3人,队员在场上可任意站位。

3、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比赛中某队胜一球,即得一分。接发球队胜一球得分时,同时获得发球权,队员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发球队胜一球得分时,队员仍需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换队员发球。

4、所有击向对方的球,球飞行的轨迹都必须高于球网。

(1)发球必须要有弧度落在对方的后场区(包括进攻线),落在对方前场区判为失误。

(2)接发球队第一次击球可直接击入对方的后场区,也可通过第二次(一个人不能连续击球)、第三次将球击入对方的后场区(每队最多可击球三次)。

(3)除接发球回合外,双方都必须在后场区一次性将球击入对方的后场区,否则判为失误。

(4)接发球队的第一、二次击球,触及本方场区上空的障碍物不判失误。

(5)球击入对方场区时,必须要有明显向上的弧度,其飞行轨迹的最高点要高于击球点。不允许跳起将球击入对方场区,也不允许在前场区拦击对方的來球。

5、记分方法: 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胜两局的队为胜一场,如果1:1平局时,应进行决胜局; 先得15分为胜一局,当比分为14:14时,先获得15分的队即获胜该局;决胜局,先得11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获胜(6分时交换场地)。当比分10:10时,比赛继续进行之某队领先两分(12:10、13:11)为止。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探究 篇3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技战术

新时期的排球运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心理训练已经引起了国际性排球专家的重视,并被加入到了排球运动训练课目之中,甚至部分还将其列入到了排球运动训练的重点内容,并在实践中获取了优良的训练成效。但我国目前对排球运动中的心理训练还未予以必要的重视,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排球的发展速度,因此,针对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排球运动员的主要心理特征

排球运动是由运动员各种技战术动作的身体间接对抗与心理直接对抗所构成的一种复杂运动。任何的技战术动作行为都是在实际场地和比赛中进行的,每一个行为举动都会受到生理与心理的限制和制约,并同时受到来自于对手的故意干扰和阻碍。因此,运动员需要积极快速的找出一种方法和队友进行心理方面的接触与配合,对各种阻碍和干扰进行对抗。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注意力可以说最为集中,思维也更加的敏捷,身体动作也需要紧随心理指导,各种动作要更加的灵活与果断。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的思维、心理与身体都处于一个极度紧张与高耗能的境况,所以,运动员的一个小小动作都与其自身的情绪、意志和个性紧密相连,一丝一毫的心理刺激都会对身体造成强烈的反应。另外,排球运动是以击球为重心的,排球的运动轨迹与空间具体位置,包括运动员极大排球时的方位与姿势都是经过心理感知加以实施的,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的动作完成,都是与自身的心理训练紧紧相连的,正确的心理感知与判断能力,必然会提升运动员比赛的成功几率,反之则会大大降低排球运动员赢得比赛的机会。

二、排球运动中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每项运动都离不开心理训练,因为心理训练就是专业技术训练的前提和基础保障。尤其是团队协作要求特别高的排球运动,更是需要运动员的过硬心理素质,而心理训练作为强化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必然在排球运动训练中占据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和技战术练习,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将心理训练融入到整个教学之中,才能真正的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力,为高效的开展排球运动教学提供支撑。同时,积极开展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还能够提升其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素质与能力,有效的促使运动员科学认知自己与队友的优缺点,能够最大程度推动运动员团结作战的信心与能力,甚至对运动员的价值观引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能够树立和队友共患难、共拼搏的意识,在训练和比赛中做到相互关心、关爱与理解。

三、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途径

(一)心理暗示训练法

适度的心理暗示不但能够促进人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能够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具体到排球训练中的心理暗示应用,主要包括助跑时的心理暗示、传球时的心理暗示、起跳时的心理暗示以及发球中的心理暗示等等。例如,传球过程中的心理暗示有助于运动员的全身协调,通过手指的弹出力量进行传球,注意倾听击球时的声音,声音过大或者过小都与身体的协调程度有关;助跑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则是为了强化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记忆。自我暗示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进注意力的集中,稳定运动员的情绪,对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非常有益。

(二)意志训练法

排球教练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与启发,促使运动员明确练习与比赛的真正目的,增强其参加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激发运动员克难攻坚的意志力,树立大胆、果断的精神,提升运动员的自制力,确保情绪的稳定。同时,教练还要坚持高难度、高要求的教学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合理的增加排球训练的负荷量与难度水平,提升排球训练的标准与质量,经常组织球队进行模拟比赛。在排球训练与比赛中,要尽量设置一些复杂多变的条件,增加运动员面对突发问题的经验,提升应急与反应能力,不斷增进运动员不畏艰难的信心与勇气。

(三)想象训练法

排球运动员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并非其没有认识到这些错误,常常是出于习惯性或者没有更好的应对策略,即对这些错误或失误的动作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排球训练的基本方式是针对体能与技术的训练,对于运动员思想认知方面的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加强排球运动员技能动作的想象训练,即在脑海中对排球理论基础知识、技战术动作等进行反复的认知、理解与判断,甚至是想象中进行比赛,这对于提升排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教练员还可以借助图像、多媒体、录像等对一些重难点动作进行强化记忆,让运动员在看的过程中,在脑子里将自己训练中的动作与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对比,这样就很容易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训练效果更加明显。

心理训练主要是对人的各种动作、思想行为等进行控制的实际训练,积极向上的心理训练能够加强运动员抗干扰的能力。心理训练是排球运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高效的心理训练不但可以提升运动员的基础知识与技战术水平,而且能够大幅增加教学的质量。所以,在排球教学运动中,教练员要扭转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适应新时期排球运动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云国,李南.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原则和方法的再认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2]卢金军.浅析心理训练在排球训练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方法[J].科技信息2010(27)

[3]王宏达.我国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竞技心理训练现状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排球运动员自我调控能力初探 篇4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早已引起各国教练员的重视, 并列入了训练计划中, 与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一起, 构成排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 成为科学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球是集体项目, 在激烈的比赛中, 有时会因内界或外界因素的影响, 导致集体 (运动队) 的竞技状态不佳, 而使集体的实战能力明显下降;有时又会因内界或外界积极因素的影响, 以致集体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从而超水平地发挥集体的实战能力。但是, 集体是由若干个体 (运动员) 组成的, 集体的竞技状态也是在每个个体的竞技状态基础上形成的, 要使集体保持竞技状态的最佳化, 就必须先促使每个个体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而人的体力和心理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调控的, 即使是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运动员之间的互相激励和自我激励的方式加以激发。例如, 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呼喊来激发自己的斗志, 提高自己的竞技状态。因此, 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可以进行自我调控。

日本“空手道之父”大山倍达曾经说过:“单纯肌肉训练的时代即将结束, 人体器官的负担能力已经达到极点, 技术也不会给运动带来什么好成绩, 只有人的大脑还空在那儿, 没有充分利用。”从此可以看出心理技能的重要性, 心理技能是现代运动训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影响着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水平的体现和改善。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稳定情绪状态, 增强对比赛心理认知活动的调控能力, 适应不同的比赛对手和复杂的比赛环境, 最终关系到其实力的真实发挥。而排球比赛时, 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之变化。例如, 在比赛中, 当强有力的扣球被对方拦死, 这就给扣球队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对他的运动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洛杉矶奥动会的一份研究材料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 心理因素的影响占8 0%而技术因素只占20%……”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比赛时, 对内外环境中干扰因素的影响, 进行自我调控, 保持适宜的心理状态, 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如果运动员的自我调控能力差, 就会影响心理状态的稳定, 导致比赛的失利。例如, 在秘鲁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 秘鲁队与美国队争夺决赛权, 秘鲁队拉拉队的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噪声对秘鲁女排来说, 是一种“积极影响的因素”, 使队员斗志旺盛, 超水平地发挥出技战术水平, 取得了比赛的胜利;但对美国女排来说, 却造成了巨大的干扰和心理压力, 使美国女排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失常, 最终导致比赛的失败。再如, 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对荷兰女排的一场比赛, 中国女排在先胜两局, 第三局又以11:4领先的情况下, 心理状态失控, 没能把握场上的有利局势, 反以2:3败给了从未输过的荷兰女排。由此可见, 现代排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在排球运动的实践过程中,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完成各种技战术动作, 都是在高度紧张、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它势必和运动员极度紧张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同时, 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神经系统要求较高, 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时, 既要承受比赛名次的压力, 又要承受比赛激烈对抗的压力, 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此时运动员应进行自我调整, 使心理状态保持适度的紧张。否则, 兴奋失调, 就会产生过度紧张, 导致反应迟钝, 动作变形, 竞技能力下降。从球类运动员参与临场比赛的过程和从对手实力强弱及暂时面临的形势来看, 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斗志旺盛, 并能充分控制自己的行动, 全力以赴投入战斗;由于争夺激烈, 胜负难分,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着变化而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时, 有的运动员则能随时进行自我调整, 始终保持适宜的激活水平;有的运动员由于战局紧张, 而导致情绪紧张, 情绪上的拘谨容易引起行动上的犹豫, 往往贻误战机, 使其思想上担心出错而更容易出现错误。正如邹志华等同志在《运动员比赛中失常的原因和预防》一文中所写道的:“在比赛中由于战局复杂变化, 运动员的心理也产生各种变化, 如不能用意志努力去进行自我调控, 来保证心理平衡, 就会随波逐流, 兴奋失调。”因此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才能克服临场过度紧张的状态, 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

排球运动是一项能使运动员产生较为深刻情绪体验的运动。运动员参加排球竞赛的任务是要战胜对手;比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变化大、节奏快、活动剧烈, 比赛战局常常起伏不定, 顺利与困难并存并迅速转换;场外的观众又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度与倾向。所有这一切复杂的现实状况势必与运动员对比赛的认识、期望、当时的生理状态等因素交织在一起, 于是便产生了各种复杂的情绪体验。而运动员能否保持稳定的情绪, 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 尤其是在势均力敌的对抗中, 稳定的情绪, 既能使自己保持适宜的兴奋状态, 充分发挥技术水平, 又能使对方的心理动摇, 产生急躁的情绪, 从而使比赛按照我方的节奏进行。例如, 袁伟民同志在《我的执教道》一文中所写的:“1984年6月16日, 我们在北京迎战来访的古巴队。第一、二局古巴队打得非常出色, 发、拦、扣等特长, 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我们连丢两局。第三局开始, 我对队员们说:前两局古巴队的优点都发挥出来了, 但他们还有弱点没有暴露。估计第三局会犯求胜心切的毛病。这几年, 她们一直盯住我们想赢, 没赢成。定会以为今天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太想赢, 会急躁, 只要我们能顶住, 她们就有可能出现波动。我们要抓住转机, 不慌不忙地打, 只当是第一局刚刚开始, 姑娘们按教练的意图去做, 场上形势果然按我们的意志转化了, 古巴队越打越急, 越急越乱, 越乱越失误, 第三局我们一口气以14:0领先, 最后以15:1取胜, 第四局又以15:0再胜, 等古巴队清醒过来, 已经连失掉两局, 第五局她们的情绪平静了一些, 双方打得都正常, 最后我们以1 5:9获胜”。由于临场引起运动员情绪变化的因素很多, 例如, 得分或失分, 比分领先或比分落后, 同伴的不应该失误, 裁判的误判或漏判, 观众的情绪等等。并且这些扰动因素不可避免地在比赛中出现。因而, 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及时排除各种干扰, 方能保持稳定的情绪, 提高自己的竞技状态。

综上所述:在排球比赛中, 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伴随着整个比赛过程, 同时内、外环境中各种扰动因素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 而教练员由于受到竞赛规则的限制, 不可能随时向场上运动员发出指令性信息来帮助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 运动员只有进行自我调控, 才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充分发挥集体应有的实战能力,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这既是适应现代排球比赛的需要, 也是培养出类拔萃的全面型运动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黎禾.排球—训练理论与方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196.

[2]徐本力.体育控制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207.

[3]金玉柱, 陈亚斌, 李丽.散打运动员体力透支下制胜谋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2) :44~47.

[4]《排球》教材编写组.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275.

[5]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72.

[6]邹志华.运动员比赛中失常的原因和预防[J].中国排球, 1990 (2) :26.

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 篇5

弹跳素质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弹跳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前、后排扣球、拦网、跳发球、跳传球技术的掌握和比赛的胜负,对能否成为优秀运动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排球运中的弹跳力取决于弹跳过程中各阶段有关各肌肉群的力量收缩速攷度、各环节之间主动机、对抗肌协调配合,柔韧性等项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起跳技术的效果,由于纵跳动作结构各阶段参与动作的肌肉不同,肌肉工的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排球运动所需要的弹跳力不仅要求跳得高和有腾空时间,而且还要求跳得快,又要有弹中能力。

从弹跳力的含义可以看到,弹跳过程就是指人体给地面一个力,使地面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即支撑反作用力,这个力使人体获得加速度直至离开地面腾空而起。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下肢猛烈蹬地而产生的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二是上体和手臂的向上作加速运动所引起的惯性力通过脚这个支点作用手地面而产生的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通俗地讲,下肢各关节肌群的蹬地爆发力越大,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也越大,身体重心离开地面的加速度也越大跳离地面就越高;上体和手臂向上的加速运动越快快,地面的支撑反作用力也越大,因而跳得就地高。从弹跳的过程看,是指人体从下蹲到最低点开始蹬地,伸展身体,直至双脚离地。从理论上讲,用最大的力作用于地面(即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最大),最短的时间内使人体重心通过最大的行程,可以在蹬离时刻使身体重心获得最大的速度,也即跳得愈高。

弹跳的关键在于那几块直接作用到膝,臀的肌肉,如股四头肌等.它们和周围的肌群协同,可以产生很强的收缩力,帮助人们克服地心引力纵身跳跃.如果对这一区域肌肉进行科学训练,能明显增强肌肉的力度。此外,通过韵律性较强的强度训练来拉伸腿的长度也对腿部力量和肌肉爆发力的提高有所帮助,针对弹跳训练而编排的韵律性动作主要突出对肌肉进行有节奏的重复训练这一特点.这方面的重要性已得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专家们的肯定,这就是美国最著名纵跳训练计划,练成预计纵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锻炼过程很辛苦,整个过程要15个星期。对于每个动作项目,如果一种动作要作3组,组与组之间休息不能超过2分钟,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个项目,记住不要休息!

第一项:半蹲跳

1.开始时,半蹲至1/4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当在空中,你的双手需放在后面。着地时,完成一次。

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第二项:抬脚尖(提踵)

1.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2.脚尖抬到最高点;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第三项:台阶

1.找张椅子来,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第四项:纵跳

1.双脚放直,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只用你的小腿跳,只能弯曲你的脚腂,膝盖尽量不弯曲。3.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这一项很难,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第五项:脚尖跳

1.将脚尖抬到最高点,2.用脚尖快速起跳,跳时不得超过1.5或2.5cm 第六项:蹲跳

这一项只在星期三练

1.站立,怀抱篮球于胸前。

2.蹲下(半蹲),看前方,背直,抬起脚尖,大腿需保持90度。3.跳起至8-13cm,一定要保持步骤2的姿势。4.着地,完成一下。

5.如果要跳15下的话,1-14需跳于8-13cm,第15下,需尽全力跳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也能帮助你提高弹跳力。

下面介绍的训练动作可帮助提高弹跳力.每项动作都可选择进行,根据个人需要可对各个动作进行组合式的训练.如选择两到三个腿部肌肉强度训练内容(下蹲起,跳蹲,压腿等)和一两个协调性的伸屈腿,踢腿等动作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个人应按自己的训练目的安排训练重点。例如可在星期一,三,五安排举重蹲起的训练,而在二,四安排韵律动作.这样既可以增强肌肉强度为训练重点,又可以同舒展肌肉的韵律动作相辅助,有张有弛效果就会更佳。

1.下蹲

手握杠铃架于后肩,双手握杠方式以舒服顺手为准.挺胸抬头,后背挺直与地垂直,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做下蹲动作.下蹲程度:大腿面须与地面平行,再还原到站立,同时抬头,肌要用力到位,这一动作10至12个为一组,每次做三组。

2.跳蹲

以下蹲姿势为准备,双手握杠铃置于后肩,挺胸抬头,后背挺直大腿与地面平行。向上用力跃起,同时带动腿腱肌,腰臀用力,尽可能向上跳,再还原到下蹲准备姿势,重复20次为一组,可做三组。

3.压腿

躺在腿部训练器上,双腿向上撑住压力杠,双腿与杠垂直,臀部正对杠,双腿分开50厘米,用腿向上用力蹬压力杠,双腿伸直,膝盖打平,臀部不能离开训练器.再用腿蹬压力杠作弯曲动作,双腿收回尽量贴近身体.动作重复10次为一组,可做三组。

4.配合抓举的腿部训练

这套动作要求做得紧凑而有力度.双手握住轻型杠铃,手心向里两脚与肩同宽,身体前倾,放杠铃于膝下部位.迅速抓举杠铃,当杠铃过膝时,膝部弯曲下压腿,开始做跳跃动作,杠铃举到胸部位置时,跳跃动作完毕,此时膝盖弯曲,用力挺直膝盖的同时上举杠铃,完成动作.此动作5个为一组,可做三组。

5.抓举下蹲训练

两脚向前与肩同宽,身体前倾,手心向里握杠铃,置杠铃于膝盖上一点,膝盖弯曲,作跳跃准备。向上抓杠铃的同时,做跳跃动作,杠铃举到胸部位置时,跳跃动作完毕.完成上举动作的同时,开始做下蹲动作,起立,两手始终举着杠铃.注意腰,腿部用力.一组5个动作,可连续做三组。

6.伸抬腿训练

坐在腿部训练器上,背部紧贴椅背,膝下小腿部紧贴座位,将压力杠调至个人的脚踝高度,用脚背拉压力杠直至两腿伸直抬起,每组做10次,可做三组。

7.收弯腿训练

俯卧在训练器上,压力杠置于脚后踝上,膝盖骨超出座位5厘米,用脚后跟用力往回勾压力杠,直至臀部。反复10次为一组,可做三组。

8.负重跳

两手紧握杠铃置于后肩,两脚前脚掌踏在高板上,往后跳到地板再跳回高板。反复10次为一组,可做三组。

9.跳箱练习

将膝盖高度的箱子置于前,双脚并跳,跳到箱子上再迅速跳回,箱子高度可由个人能力大小而定。重复10次为一组,可做三组。

10.悬空跳跃

两脚掌踏在箱子上,往后跳下,在脚未着地之前做向上跳跃.每组10次做三组。

11.障碍跳

在前面放置5个障碍杆(起码60厘米高)13-14厘米的间距,运动员双腿并拢,双脚并跳跃过,保持身体直立,可做5次。

弹跳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弹跳力训练需有多年规划和全年计划。在全年计划中要安排好每一阶段训练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冬训期间弹跳力训练比重大些,比赛期间可减少,但结合排球技术的弹跳比重应增加,要坚持全年和多年训练才能获得最大效果。

(二)发展弹跳力应从发展肌肉力量开始,当具有了一定水平后,应同时并举地发展肌肉力量和收缩速度。

(三)所选的练习应与排球技术动作结构和用力性质相一致。如负杠铃半蹲起立这个练习应与起跳技术的动作要求一致,这样所发展的力量不需转换,可立即使用。

(四>要大力发展伸膝肌群、屈足肌群和腰背伸肌、伸髋肌群的力量,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身体爆发力的训练。

(五)要注意安排一定数量的“超等长”训练。如从高处向下跳又立即跳上的跳深练习,多级蛙跳;跳栏架和跳台阶等。

浅谈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 篇6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弹跳力;专项素质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迅猛发展,高、快、准、已成为当今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当今排球比赛中在网上争夺更激烈,只有在网上占据明显的优势,才能在排球比赛中获胜。排球运动员个人进攻突破与整体拦网能力已显得十分重要,而排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则是其重要的体能基础。

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特点

排球运动是一项要求全面发展的运动项目。作为一个排球运动员仅有力量还不够,还需要有速度、灵敏、耐力和良好的弹跳力。速度素质是能够迅速做出各种动作,能瞬息间使各部份肌肉工作起来的能力;弹跳力是通过力量素质表现的。速度和力量素质是排球运动员很重要的专项素质,特别是弹跳力。弹跳力的好坏与排球运动水平有直接关系。有了突出的弹跳力再加上身高,就有空中优势,就有了制空权;在身高缺乏优势的情况下,还可通过突出的弹跳力弥补;在扣球、拦网、发球等许多方面,运动员弹跳力显然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排球中,不仅要重视技术动作的训练和完善,更要重视他们的弹跳力的训练。

2.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2.1针对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弹跳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针对性要强。如要提高弹跳力就应以发展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肌群的速度力量为主。因此,在安排负荷强度和练习重复次数等因素时就必须以保证队员能够快速充分地完成每次和每组练习为准。

2.2专项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尽量使练习在动作结构、时空特点和肌肉用力等方面与要学习的动作技术相近或一致。第二,一定要严格按照动作的要领来做,并达到一定的质量和规格。

2.3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运动负荷的安排都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小到大。这样才能使身体素质训练的水平稳步提高,并可避免大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2.4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不同的训练对象以及同一对象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和时期,在安排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运动负荷以及训练的比重等方面都应有所区别。

3.提高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

根据排球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以及排球运动起跳的随意性和多样性, 弹跳力的训练主要是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连续起跳是排球运动所特有的一种跳跃方式,要保证连续起跳的第二跳、第三跳起跳及时和起跳高度,关键在于落地时的缓冲情况,也就是下肢伸肌的退让性力量和由退让性工作过渡到克制性工作的能力,连续起跳的膝关节角度都比较大,这时就要取决于踝关节的伸展力量。

3.1负重下肢力量训练(极限重量的 80%)

采用半蹲跳或浅蹲跳,共做8-10组,可以采取肩扛杠铃,手抓哑铃或壶铃,也可以穿沙袋背心,在练习时注意起跳要快。肩负极限重量 40%-50%的杠铃做弓箭交叉换腿跳练习,此阶段既能有效地刺激肌肉,又能保证收缩速度,所以能增加股四头肌、臀大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负荷,同时又能增加肌肉的收缩速度,有利肌肉爆发力的提高。

3.2腰腹力量训练

出色的弹跳力是“滞空”能力的前提,而实现“滞空”的关键因素是腰腹力量,腰腹肌只有自如地延展、收缩,才能成为协调肢体的枢纽。可利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或利用器械,如在肋木上悬垂举腿,肩负杠铃体前屈,体侧屈、负重转体等。许博在研究中发现抓举运动员的弹跳力都比较好,从宽上拉和箭步抓的肌电图可以看出:宽上拉和箭步抓是一个全身爆发力动作,它能有效地发展股二头肌、半键肌、腓肠肌和趾长屈肌的肌肉力量,有助于腿部爆发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高腰腹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一般是根据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负荷情况,量力而行,采用 30kg左右的重量做直臂抓举,40kg左右的重量做箭步抓。

3.3快速起跳及跳高训练

首推超等长练习法,其生理机制为牵张反射,练习时肌肉被极度拉长(退让工作),然后再尽快转入克制工作,目的在于使纯力量转变为爆发力,超等长练习的形式包括跳深、跳箱跳上跳下、跳栏、跳台阶、单双足多级跳等,适宜的练习高度要求练习者落地时膝关节弯曲不至于过大,以减少缓冲时间,练习高度50-110cm之间,较低高度利于发展速度,较高高度利于发展力量。超等长练习强度大,每次可练习6-10组,组间休息3-5min,通过以上这些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膝关节、踝关节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

3.4弹跳耐力训练

弹跳耐力主要表现为连续起跳的能力,比赛中常常出现几个人为争抢一个篮板球而连续起跳,另外,要有足够的体能保证激烈比赛的需要。在训练安排时,主要采用短时间高频率的起跳,如采用全力20次跳,用90%的力量跳30次以上,也可以采用连续起跳摸到篮板为标准,或者进行连续的跳投来加以练习。

4.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4.1做好准备与放松活动

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确保身体各个关节的充分活动,保证幅度的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在训练结束后,运动员还要做好放松活动,避免运动员肌肉僵硬、疲劳和训练后出现的肌肉疼痛等问题。

4.2要注意弹跳训练之后的恢复、休息和营养

弹跳力训练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把训练后的恢复、休息与营养都纳入到排球的弹跳训练体系当中,从而使排球运动在训练运动中的营养消耗得到及时的补充,促进运动员人体功能的及时恢复。

4.3选择合理的弹跳力训练的方式、方法

综合考虑训练项目的特点,结合技术动作和用力性质,重点提高和发展排球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肌肉爆发力和肢体协调能力,尽量实现运动员弹跳能力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4.4要将弹跳力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进行有效的结合

排球运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弹跳力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弹跳能力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的有机结合,这样有助于排球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对此,在选择弹跳能力训练项目时,可以同排球动作结构和用力性质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夏崇德.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关联度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7(12).

[2]丰田博.对排球篮网技术动作的时效性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9:33-41.

[3]彭杰.弹跳力与五项素质指标的偏回归分析[J].体育科技,2007(15):23-27.

排球运动员 篇7

1 “鹰眼”技术及其在国际比赛中的应用现状

“鹰眼”系统是由英国人保罗·霍金斯(PaulHawkins)发明,名字源于发明者姓氏的前四个字母(Hawk),也被称为“即时回放”系统(InstantReplay)。这个系统由8个或10个高速摄像头、四台电脑和大屏幕组成,借助电脑的计算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割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然后,利用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球飞行轨迹的基本数据;再通过电脑计算,将这些数据生成三维图像;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现出网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误差在1%以内。[1]从数据采集到结果演示所耗用的时间不超过10s。

在体育赛事中的首次应用“鹰眼”是在2001年英国超级联赛。目前,在NBA以及全美橄榄球联赛等美国的职业赛事中都已经引入了“即时回放”技术。[2]

在2005年霍普曼杯世界混合网球团体赛前只是作为电视转播的辅助手段,在四大满贯、大师杯和大师系列赛这样的高级别赛事中为电视观众和网球解说员服务。霍普曼杯赛事成为网球比赛中“鹰眼”的第一批使用者。

2006年,“鹰眼”技术首先在网球四大满贯公开赛之一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中使用,随后引入到除红土赛场外的其它重大网球比赛中,在2006年9月举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中也开始采用“鹰眼”技术;2008年北京奥运,首次将“鹰眼”技术引入奥运会的赛场。[3]此外,国际剑联也在这一年将录像裁判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而且在2007年世界击剑锦标赛和2008年奥运会以及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中都曾使用该技术。[4]

自2010年以来,波兰已经在其国内排球联赛中成功使用了“鹰眼”系统并受到了大多数球员和教练的好评,认为这是解决争议判罚的最佳途径。欧洲排球联合会宣布,2012年3月17日和18日在波兰举行的欧洲男排冠军联赛四强决赛将使用“鹰眼”系统。这将是“鹰眼”系统首次进入国际排球比赛。

2013年度国际排联会议介绍了2012年多哈国际排联俱乐部锦标赛中试用录像监控系统辅助裁判判断的试验情况,共试用21场74局比赛,68次队长请求挑战,其中每8次挑战中有1次挑战成功。65%的实验参与者赞同使用挑战系统。由于此系统费用较高,每套20万美元,会议建议挑战系统在国际排联大赛中使用。国际排联主席积极支持挑战系统的投入使用,认为这有利于吸引观众,增加厂商介入,扩大市场。有的委员建议此系统的功能应扩大到对打手出界、触网等判断。

2 “鹰眼”技术对排球规则的影响

“鹰眼”技术是一种准确度极高的裁判辅助工具,在以往的排球比赛中由于没有使用这一技术,因此在未来排球比赛的应用中,排球规则势必会发生改革,反之,“鹰眼”技术将会给排球规则最好的阐释提供支持。

在排球比赛中,每队每局中挑战“鹰眼”的次数将会是教练员,运动员及相关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挑战“鹰眼”的权力归于教练员,场上队长还是裁判自己也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欧排联宣布,2012年3月17日至18日在波兰举行的男排欧冠联赛四强决赛将允许各队的队长每局有两次挑战机会。这说明在未来排球规则中,每队在每局比赛中将有两次挑战“鹰眼”的机会,而且这一职权由场上队长执行。

“鹰眼”技术对排球规则的理解提供了空间的阐释条件。随着排球的高、快、准的发展潮流,网上的争夺将是比赛最后取得胜负的关键。国际排联于2009年修改了规则的部分条款,规则规定“触网不是犯规,但干扰比赛的情况除外”,例如扣拦过程中触及球网上沿白色帆布带部分仍为犯规。这一规则变动很容易引起双方在比赛中对触网犯规判断产生争议。扣拦瞬间双方皆有可能触及长9m、宽1m的球网不同部分,如果借助“鹰眼”系统的辅助配合,可以在裁判员难以判断或双方争议时化解矛盾,使比赛顺畅。[5]

另外在比赛挑战鹰眼过程中,是否可以暂停、换人,允不允许运动员离开比赛场地等问题,规则中将会做出明确的规定。

3 “鹰眼”系统对排球运动的发展影响

3 . 1 “鹰眼”技术保障了排球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性

“鹰眼”技术必然会在未来的排球比赛中得到普及。在以往的排球比赛中,规则赋予了裁判至高无上的权力,裁判明显的误判、漏判使比赛饱受争议,甚至出现了不可思议的闹剧。在运动竞赛中,不仅需要运动员高超技艺的展现,更需要对比赛结果公平合理的评判。裁判员的业务水平、赛场评判比赛的执行能力,决定了赛场判罚的尺度、结果。而“鹰眼”技术引入排球竞赛,目的便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因比赛过于激烈、球速过快问题,裁判的错、漏判问题,裁判偏袒一方球队、吹黑哨等问题而导致的判罚不准确。[6]因此,“鹰眼”技术的应用使排球比赛更加透明,这使得比赛向着公正、公平、公开的轨道上正常运行,使观众对比赛的认可度更高,更好的排除了人为的感情因素的干扰,使排球运动健康的发展。

3 . 2 挑战“鹰眼”将会作为一种战术运用到排球比赛中

排球是三大球中最优雅的运动,没有激烈的身体对抗,却极具观赏性,但是作为最受观众享受的竞技运动,输赢是比赛最终的结果。在排球比赛中,比赛节奏一直被认为是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挑战“鹰眼”的使用,在处理争议球的同时,也必将破坏场上的比赛节奏,特别是在关键比分的争夺中,这一战术就像是暂停换人一样,同样会受到教练员的重视,不仅打乱对方的节奏,还可以借机调整本方的比赛节奏,为比赛的最后胜利增加一些悬念。

3 . 3 “鹰眼”技术的应用对裁判员的影响

“鹰眼”不仅能够促进裁判员自身裁判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协助运动员更直观的辨别技术动作。然而,如果球员们挑战“鹰眼”成功后,就会如同网球比赛一样,会对裁判员形成较大的影响,在随后的比赛中裁判员心理压力会逐步增大,甚至有些裁判因此担心会丢了自己的饭碗。这也是很多专家对“鹰眼”技术保守的一个问题。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鹰眼技术的使用是有限度的,它只是裁判判罚的一个辅助工具,使比赛更好的服务于大众,人们夸大了它对裁判的影响。据来自波兰的相关信息,试用鹰眼执法设备效果不错。“鹰眼”能够帮助裁判员判断落点有争议的球或者是裁判员很难快速判断的球。赛场上的每个摄像机负责拍摄一条线,网上还另设“电子眼”拍摄,协助裁判员判断扣球是否打手,拦网是否触网。而且这种担心也不会阻止“鹰眼”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因为排球运动的发展迟早会超越人为裁判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观众素质的提高,对比赛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4 结语

“鹰眼”技术将新的元素注入到排球运动中,虽然各界对这一技术应用到排球比赛中意见不一,但丝毫不会阻止这一潮流在比赛中大显神威。我们不否认“鹰眼”使用后也会随之产生一些问题,诸如裁判担心丢掉“饭碗”,球员担心缺乏人性关怀,赛事组织者担心成本提高;但鉴于“鹰眼”在转播和比赛中的作用,“鹰眼”的使用将会给观众、球员、裁判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带来多赢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在追求公正、公平、公开的比赛条件的前提下,比赛环境对比赛成绩至关重要。而“鹰眼”技术使用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公正透明的比赛环境,使双方运动员在这一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受争议判罚的影响,得到公正、公平的待遇。因此“鹰眼”技术引入排球竞赛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将会在未来的排球比赛应用中得到普及。

摘要:鉴于排球自身的特点,引入“鹰眼”技术作为比赛中裁判执裁和电视转播的辅助工具,将会对排球运动的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高潮,“鹰眼”技术这一新元素的注入,将会使排球运动的规则发生变化,确保了裁判的公平、公正,同时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观看视角,充分体现了排球运动优雅、激烈、娱乐,极具观赏性的特点。本文结合排球运动本身的发展特点,探讨“鹰眼”技术将在未来排球比赛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对“鹰眼”的价值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

排球运动员 篇8

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明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根本要求和核心任务[1]。只有牢牢把握排球运动的核心价值,以学生为本,深入研讨排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进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提高排球教学质量才能有所期待。

1 造成学生对排球运动失去兴趣的原因分析

1.1 排球教学理念偏差

不顾运动项目特点、不分参与者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心智发展,片面追求游戏化、健身化、休闲化,排球教学从以前过分重视运动技术走向过分淡化技术,丢掉了历经百年的运动项目最“本真”的东西。例如,有些教师将排球教学演变为简单的2人对垫球、2人对传球、发球的单个技术教学,大半个学期甚至1个学期都在练这3项,比赛可有可无。每项运动都有各自独特的乐趣,排球运动的乐趣恰恰在于双方队员在比赛中通过巧妙的配合,将球扣在对方的场地上。很多学生对排球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女排奥运夺冠的精彩比赛画面,由此对排球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比赛兴致高昂。如果抛弃这些体育教学内容中固有的,也是学生们很在意和追求的运动乐趣,结果只能是不得要领、舍本逐末。

1.2 排球教学方法失当

表现在过分强调排球技术动作的标准化,教法步骤沿用专业体育院校专项教法,按照体育院校培养学生的“规格”来要求;教学从基本的移动步法教起,继而基本技术,再接着是简单的战术学习,技术教学与比赛脱节,机械地采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和“分解教学法→整体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打好比赛,在“多练规范动作”的前提下常常“牺牲”比赛这一学生积极的主体性活动,经常1/3甚至1/2多的课时过去了才会有教学比赛,而那些所谓“正式”的排球比赛成了“发球得分与失误大战”、“乒乓球似的排球赛”,学生“晕头转向地轮转却打不到一个球”,“会点儿基本技术但不会打比赛”,实际不但没“学会”,更没有“学乐”[2]!索然无味的教学和比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排球项目产生“偏见”,正是我们教师自己“赶走了”曾经对排球满怀期望的学生。

2 排球运动的核心价值

排球运动的核心价值就是参与者以团队形式、通过密切的配合进行比赛,这种团队精神的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体现这一核心价值的排球教学改革,其关键就是要通过优化的教材内容、精彩的技术串联组合、自然快捷导入比赛的练习方法、穿插其中的战术意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有配合的比赛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参与者发挥所长、各尽所能、团结合作,享受运动的激情与快乐。

因此,要从教材选择、教法组织、评价方式、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一体化等多方面研究改革对策,以学生为本,最快速、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产生不断“可持续”学习的动力。

3 体现排球运动核心价值的排球教学改革对策

体现排球运动核心价值的排球教学改革,可从团队、密切配合和比赛三个层面来展开。见图1。

3.1 以团队理念引导并贯穿整个排球教学活动

3.1.1 引导学生对“TEAM”的理念认同

1996年奥运会男排冠军荷兰队有一条著名的“TEAM”队训,即“TEAM=Together everyone achieve more”,这个理念深刻地反映了排球运动的内涵。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初应该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深悟其道,毕竟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十足,普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

3.1.2 指导学生建立“团队”

根据异质分队、实力均衡的原则,将各班学生分为若干队,每队6-7人,女生平均分入各队,男生按照身高、身体素质、原有水平等尽量平均分开。各队队员商定队名以增强团队概念,选举有责任心、能够带动全体队员练习的同学担任队长,队员之间互留联系方式,便于组织课外排球练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各队确定队员场上擅长的位置,如二传手、后排防守人、主攻手等专位分工,便于重点练习常用技术,培养专位意识,形成各人的角色定位,建立全队最佳的位置配备和组合。

引导团队共享激情与快乐,提示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大声呼喊喝彩。各团队可以商定具有本队特点的加油鼓励、祝贺方式,教学中通过积极的情绪充予[3]——肯定与鼓励、同伴的赞许、自我意识等,则会赋予学生学习的满足和享乐,使他们更多地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促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学习动力最直接的来自因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吸引力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而且,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所产生的情绪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其自我投入的意愿和程度,并对其学习动机的效能起增强或减弱作用。在比赛中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在于它的动力性和沟通功能,击掌相庆、叠掌加油的热烈场面,直接形成队员之间的情绪共鸣、增强队员之间凝聚力,影响比赛态势和场上氛围。

3.1.3 运用合作学习(小集团)的教学模式

把握教学细节,体现合作学习的5个要素:①促进积极的相互信赖。每个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队的其他同伴负责,彼此需要“荣辱与共”。例如采用每次比赛排定名次;全队6人围圈垫(传)球的考试等,促使每个人自觉地“卷入”全队的练习。②增加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和相互激励。如练习中反复强调语言的交流,提醒同伴“准备”、“好球”等;按比赛“程式”进行比赛,要求赛前、比赛间断、打出精彩球时队员必须围拢、击掌加油助威等。③强化个人责任,每个队员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如各队确定队员的专位,强化个人的位置任务和主要技术,强调每个人、每个环节的密切配合。④培养社会技能。如教师及时抓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彼此认可和信任,进行准确地交流,彼此接纳和支持,促进有效的沟通。⑤发挥小组自评的作用,利于队员维持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便于学习合作技能,强化队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的成功[4]。如在教学中建立个人学习评价卡片,采用学生自评和团队互评的方法。

3.1.4 课外练习的“友伴效应”和团队评价导向

团队的建立、凝聚力的提高带来相约课外练习的“友伴效应”。期中或期末团队考核和评价的指标确立也促使各队经常组织练习,例如全队围圈传球(或垫球)的考试项目就要求各队每个队员都要多参加练习,建立默契配合;规定的若干次课上比赛以及排球选项班联赛成绩计入学生体育课成绩,也要求全队增加课外练习才能提高全体队员的水平。

3.2 强化配合进攻意识,优化技战术组合,围绕尽快组成有配合的比赛来安排导入练习

3.2.1 强调打出有进攻配合的比赛,减少一次击球过网

在教学中紧紧围绕组成有配合的进攻和比赛来组合排球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体现领会式教学的特点,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及与比赛的衔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重技术学习轻比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缺陷(见表1)。

3.2.2 降低一传难度,第1次课就安排教师抛球的对攻比赛

开始安排垫、传球练习强调简单的2人或3人1组的抛球-垫球练习,要求抛球准、捡球次数少,达到正确动作重复多、效率高的目的,在掌握较近距离、准确的抛球-垫球、抛球-转方向垫球、抛球-转方向(二传)传球的技术的基础上,抛球和垫球人距离由近及远,落点由准到“乱”、力量由“轻”到“重”,逐渐提高接发球的水平。

3.2.3 通过接近比赛形态的串联练习实现与有配合的比赛的合理衔接

大量采用接近比赛形态的3人三角站位转方向的抛球-垫球-传球技术串联练习,全队“大十字”站位的1人抛球——1人传球——1人接应——多人轮换垫球的技术串联练习;练习同时结合基本战术要求,进行细节讲解,如垫球的位置落点、弧度,传球的弧度落点等。强化垫球——传球——扣(吊)球的配合进攻意识,讲解“中二传”进攻阵形,在第1次课即尝试进行教师抛球开始的对攻比赛(领会式教学),优化技术组合和比赛的“螺旋式”结构[5],渐次引入新的技术动作,将各项技术环环相扣,“串联组合”成接近比赛的“垫——传——扣”进攻配合“套路”。

3.2.4 强调专位技术,培养专位战术意识,加强二传手的练习

比赛采用固定位置不轮转的规则,强调专位意识。对各队的专职二传手进行强化练习,便于技术串联的完成和战术的实现。此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所长,而且反复熟练常用的一两项技术,并提出了专位技术要求,是学生在较好地掌握本专位技术的前提下,再提高其它的技术,逐渐做到技术全面。学期末技术考试可以根据擅长位置进行选项考,如二传手可选择考传球,扣球手可选择扣球考试,后排队员则考连续移动垫球。与此同时,教师及时讲解排球基本站位和场上位置职责,使学生明确所处各专位的移动范围和战术配合能力。

3.3 始终将比赛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尽早引入比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大有裨益。选择多种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比赛形式也非常重要。

3.3.1 以教师抛球、双方对攻为主要比赛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穿插比赛,开始阶段学生接发球水平较差,不发球,采用抛球对攻比赛,强调组成进攻配合和意识,同时减小一传的难度。

3.3.2 学期的中后期进行发球教学,比赛中轮换发球,但位置固定

在不断提高垫远距离抛球能力的情况下,进行发球教学,引入有发球的比赛。但可以灵活采用队员场上位置固定,1-2-6-3-5-4或5-2-3-4-1-6的发球轮换顺序,避免因位置轮转造成的配合混乱,进攻无序。

3.3.3 组织课上分队比赛、课外选项班联赛以及排球社团比赛

大量的比赛对于提高学生的技战术和比赛的组织、裁判水平都很有帮助。联赛设立流动奖杯,要求队队参赛、人人参赛,为那些从未参加过正式比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体验“我运动我快乐”!

3.3.4 创新排球比赛方法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灵活采用7对7或8对8的的男女生混合排球赛,例如,前排4名男生,后排3或4名女生的站位安排,或者前排3或4名女生,后排4或3名男生的站位。

3.3.5 通过“比赛程式”和“球场语言”的传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现激情

“比赛程式”的讲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比赛的组织程序,丰富裁判知识,另一方面使他们学会了排球场上除了运动技术外的知识,如提升士气、沟通交流、尊重对手等。可以结合观摩高水平比赛,引导和督促学生频繁地使用“准备”、“好球”、“加油”、“再来”、“没关系”、“我的”、“敢打”等“球场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体验团队拼搏的力量。这些对于专业运动员习以为常,但对普通学生来讲则是陌生的,不好意思和不习惯使用的,教师应注意随时加以引导。

4 结语

排球运动的核心价值就是参与者以团队形式、通过密切的配合进行比赛,这种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正是排球文化的传承、排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围绕这一核心价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应从教学理念、优化教材、精选教法、创新比赛规则和评价方式、坚持课上教学与课外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兴趣到志趣的变化的目的,努力走出排球教学的“困境”,扭转中国排球后继乏人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国政府网,2010-07-30.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优秀排球运动员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篇9

排球运动是用双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 该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强度都很大, 这必然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而运动损伤则一直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本文通过对省队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 损伤类型, 损伤病程, 损伤程度及治疗方法, 进行调查分析, 寻求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 旨在保证运动员能够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文献资料法, 数据统计法。对浙江省队排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2.2 研究对象

浙江省队排球运动员50名, 其中一线队员24名, 二三线队员26名, 有效问卷50份.

2.3 运动损伤诊断标准

诊断名称及标准均依照曲绵域主编《实用运动医学》 (2 0 0 3年第四版,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

3 调查结果

3.1 一般特征

运动员50名, 年龄19~26岁;女子运动员身高为170~1 9 2 c m, 体重为4 5~7 2 k g;男子运动员身高为1 8 0~2 1 0 c m, 体重为5 5~8 3 k g;运动年限3~1 0年。

3.2 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调查的50名运动员其中有46名发生过运动损伤, 发生率为92%

3.3 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

排球运动员主要的运动损伤为膝关节损伤, 腰部损伤和踝关节损伤, 见表1

3.4 运动损伤程度

按《实用运动医学》中的规定 (轻伤:受伤后可进行正常训练;中等伤:受伤后可训练, 但必须停止或减少患部活动;重伤;完全不能训练) 。[1]轻伤2 9人, 占6 3.0 4%;中等伤1 4人, 占3 0.4 3%;重伤3人, 占6.5 2%。

3.5 运动损伤病程

按《实用运动医学》中的规定 (病程:急性损伤是指几小时或几天, 一般不超过2周的损伤, 慢性损伤是指几个月到几年, 亚急性损伤介于前两者之间) [1]急性损伤16人, 占34.78%;亚急性损伤5人, 占10.87%;慢性损伤25人, 占54.35%。

3.6 运动损伤原因

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分别为:主观原因, 占20.00%;客观原因, 占26.22%;准备活动不充分, 占13.33%;训练水平和年限, 占40.00%。见表2

3.6.1 客观原因

训练缺乏科学性, 场地问题, 缺乏保护, 身体疲劳等因素是排球场上的运动员不能控制的, 但也是一个造成运动员受伤的主要原因。

3.6.2 主观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 违反规则,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运动员损伤的原因。因此对运动员进行医务监督, 心理咨询也是防止损伤的重要环节。

3.6.3 准备活动不充分

热身准备活动运动员做得不够到位往往会造成接下训练或比赛时的急性损伤。

3.6.4 训练水平问题和年限

训练水平差和训练年限长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3.8 运动损伤治疗方法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运动损伤后的治疗多是中医治疗, 共5 8例次, 占7 0.7 3%, 西医2 4例次, 占2 9.2 7%。其中中医疗法以针灸和推拿为主要手段, 针灸18例次, 占21.95%;推拿15例次, 占18.29%, 而西医主要以理疗为主, 共11例次, 占1 3.4 1%, 表3。

4 分析与讨论

4.1 损伤的类型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浙江省队排球运动员的损伤主要是膝关节的损伤。这是因为在排球运动中要求半蹲位的准备姿势以及移动、起跳.而膝关节处于半蹲位时, 由于韧带松驰, 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此时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髌骨和股四头肌来维持, 髌骨的张腱膜和髌韧带所承受的牵张力及髌、股骨相应关节面的挤压力都较大.若半蹲位时起跳“发力”或屈伸扭转, 髌骨张腱附丽区所承受的牵张力更大, 髌股关节面间产生错动、拧扭、撞击和摩擦.这些作用力长期超过了组织细胞的生理负荷, 就影响局部代谢, 导致组织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从而引起腱纤维出血、变性、增生、钙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2]。

当今排球运动技术动作大部分是在腾空跳起或半蹲状态下完成的, 连续快速起跳拦网, 快速冲跳大力发球、后排进攻及前排的强攻扣球等动作, 导致膝关节的损伤发生率最高且程度加深[3]。

排球需要运动员连续的起跳, 运动强度大, 人容易疲劳, 疲劳后起跳时踝关节放松, 容易造成损伤。

4.2 损伤的病程和程度

4.2.1 损伤的病程

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浙江省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病程主要以慢性为主占53.33%, 急性次之, 占35.5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慢性损伤为主的同时, 急性损伤率明显增加。训练年限越长, 受伤的比例越高[4], 特别是慢性劳损和进入竞技状态保持阶段的运动员, 在训练及比赛时相对更容易受伤。少年排球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 也是导致早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4.2.2 损伤的程度

主要以轻伤和中等伤为主, 这主要是由于排球运动虽然强度大, 但它是一项隔网的运动, 没有和对方有直接的身体接触, 造成重伤的几率非常小。

4.3 损伤的原因

4.3.1 训练水平和年限

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 (特别是肌肉力量) 差, 基本功不扎实, 过早专项化训练或者过早的进入成年队;一线队伍长时间大强度训练, 未能正确处理疲劳与恢复的关系等有关, 造成大面积的肌肉劳损, 软骨病的出现。

4.3.2 客观原因

主要是训练缺乏科学性, 训练量过大, 某一专项能力的训练安排得过于集中。有的教练员在运动员完成训练计划后凭一时的热情, 随意的加量, 导致运动员身体疲劳或者训练量过大而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

4.4 运动损伤治疗方法

运动员受伤后的治疗多是中医治疗, 且多为针灸、按摩治疗, 而在如何加强运动员易伤部位的力量练习做的相对较少。

5 结论

(1) 浙江省队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主要是训练量过大, 某一专项能力的训练安排得过于集中;训练预防意识薄弱;青少年运动员的动作技术不过关; (2) 通过对浙江省队排球运动员的损伤调查发现, 导致损伤的发病率按顺序依次为, 膝关节、腰部、踝关节。

6 建议

(1) 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特别是肌肉力量) 训练, 打好扎实基本功, 不过早的进行专项化训练, 高水平排球运动要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准确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如果肌肉力量达不到比赛要求而强行发力, 必然致伤; (2) 运动训练需要有系统性, 运动员从基础训练 (基层) 到成为国家队队员, 各级训练体制要相对健全, 训练要有较强的系统性, 在训练过程按照“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竞技保持阶段”逐步提高的过程进行, 各个阶段的训练衔接连贯, 训练要有很强的科学性; (3) 建立运动员健康档案, 进行科学的医务监督, 把握运动员的疲劳程度、伤病治疗、膳食营养等等, 处理好各个环节, 哪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运动损伤; (4) 对急性损伤要及时治疗, 不可带伤参训参赛;久停再训和伤后的恢复训练应加强受伤部位的力量训练, 定期对异常感觉和疼痛部位作试验性检查。

摘要:对浙江省队共50名排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运动损伤46人, 发生率92%。其中膝关节, 腰部和踝关节损伤最为严重, 其发生率分别为47.83%, 30.43%, 13.04%。并对其病因, 病程, 损伤种类及治疗方法等,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 并根据损伤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止运动损伤的建议。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治疗

参考文献

[1]运动医学编写组.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2]孙晓坤.排球运动损伤及预防的调查分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21 (4) .

[3]赵文娟.中国国家男子排球运动员训练致伤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8:25~6.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要点探析 篇10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训练,技能要点

1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生理的变化与发展影响并形成了青少年心理的一些显著特征。因此, 教师应当先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入手, 继而了解其心理上相应形成的特征。青少年, 即身体正在发育并发生突出变化的时期, 身体逐渐成熟, 各方面机能 (如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以及心血管等) 也在发生变化。了解了这些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变化, 才能进一步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排球训练的指导工作。

1.1 灵活的中枢神经系统

首先是大脑的发育成熟, 可以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其大脑活动活跃性在逐步增强, 大脑的兴奋以及抑制也开始走向平衡, 从而进一步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完善发展。中枢神经系统的活跃发展, 带来的是学生的大脑越来越灵活, 且其可塑性非常强, 条件反射的建立实践较快, 甚至一些很复杂的动作及其技术在中枢系统的帮助下也能很快掌握。同时, 大脑的皮质正处于日益完善的过程, 理解动作以及分析要点的能力也有所提升。需要注意的是, 这一阶段的学生也比较容易走神, 如果课堂过于单调, 很容易让他们感到乏味和疲惫, 因此在设计排球课堂教学内容时, 要注重多样化, 可以添加一些具有趣味的小游戏, 让给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待集中注意力后再做具体的动作分解以及训练。

1.2 迅速生长的骨骼和肌肉

青少年正处于骨骼以及肌肉飞速生长的阶段, 骨骼弹性大但不够坚固, 因此, 骨折的现象不太容易发生, 但容易出现骨骼变形或者弯曲等问题。骨骼增长的速度非常惊人, 特别是四肢的发育与生长, 且主要体现长度的增长方面。肌肉生长上, 由于肌肉的纤维很细, 肌肉的力量不够、耐力也不足, 所以不宜进行过多的力量训练。而是应当将教学重心放在提高学生动作灵活度、身体协调性上。

1.3 成熟的心血管机能反应

心血管的机能取决于年龄, 同时也取决于锻炼的次数、强度。适度的体育锻炼, 可以帮助增加并储备更多的糖元与心肌蛋白, 由此, 心肌的纤维可以进一步变粗, 毛细血管也能够较多地开放出来。排球训练也应当适度, 让心脏、心肌有一个适应过程, 循序渐进的锻炼才能逐步改善、调理血液循环, 提高心血管各方面的机能。

2 排球训练中的一般性原则与训练方法

2.1 自觉性、积极性与思想教育的引导

针对青少年生理飞速发展与完善的特征, 排球老师更应当抓好学生的这个优势, 让他们的大脑中枢兴奋性在课堂上激发出来并平稳保持, 同时为避免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身心疲惫的问题, 教师应当想尽各种方法来调动起学生, 丰富教学内容, 善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真正对排球感兴趣, 同时加入一些比赛、竞赛机制, 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来, 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2 视听直观化, 多样化方法训练

青少年的生理已经逐步成熟, 模仿能力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时, 如果教学能尽量直观化、形象化, 尤其是排球这一具体运动的教学, 如果能尽量避免抽象的语言叙述, 利用好一些媒介, 如电视、电影、图片、音乐、录影等, 学生将更容易把握技术要领, 掌握起来也会更快。另外, 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是巨大的, 不只是在具体讲解中, 还包括实际训练中的技术指导等, 教师能做好亲自示范的就不要简单的用语言表述, 只有在反复的指导示范中, 学生才能看清楚、做准确, 而只有教师做好了, 学生亲自操作一遍, 才能加深他们的印象, 由此掌握的动作技能也不会那么快被遗忘掉。

2.3 长期性、渐进性、完整性, 系统化训练

不管是排球训练内容、实践的安排, 还是在具体教学中考虑要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 都应当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规划。只有一项训练符合了学生的生理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各个机能的发展规律与完善过程,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保证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训练项目的安排一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螺旋上升模式, 同时要着重教学的重心, 先让学生从简单的动作领悟开始, 在逐渐加大负荷与难度, 使他们在每一个步骤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并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下一环节的学习。排球的训练可以从徒手进行动作模仿开始, 再让学生用球练习, 最后利用球网来训练, 直到最后设置比赛, 让他们走上赛场进行磨刀。只有反复多次的练习以及巩固, 才能逐渐掌握相关的技巧, 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 排球训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要注重关联的运动辅助, 同时稳定他们的心理以及情绪, 传授一些小技巧、比赛战术等。当然, 最基本的功夫一定得扎实, 只有能扣、能吊、能防、能调、能接, 才能讲求其他衍生的技术。因此, 教师不宜过早安排好学员各自的位置, 做专项训练, 而是要在基本功的全面训练过程中, 发现他们的特长并进一步培育发扬。

2.4 合理安排训练运动量

运动量一定要把握恰当, 不同的年龄, 不同的性别, 以及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层次, 都决定了排球训练量的安排并不是始终如一的。教师在考察了个人情况的同时, 还要针对训练所处的具体阶段来做教学设计。在训练中, 要合理分配身体锻炼、技术指导练习以及战术应用等各块教学的时间与训练强度, 尽量做好平衡与协调, 而非把过多的任务压到某一段时间。同时, 教学过程中要实时考察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承受能力, 出现学生无法适应甚至劳累、劳损的情况, 就应当及时做调整, 让他们慢慢恢复后再加大力度。

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要点

3.1 球感训练

要学好排球, 球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摸透了球的运动规律, 能够适应他们的变化并做及时的应对, 才能控制好排球, 让其运动的方向、力量、最终落点等都能如自己所预期, 达到自己的目的。要有球感, 就要多摸球, 多做练习, 从中寻找规律与自己的感觉, 而球感的训练形式也多种多样, 可以一开始先让学生自己做练习, 再过渡到双人的训练, 最终多人对决。有了丰富的训练做基底, 学生才能尽快上手, 找到球感。

3.2 防守训练

教师要抓住青少年动作灵敏度、柔韧度以及速度力量训练的黄金时期, 以提高他们的防守能力。要做好防守, 就要让身体各个部位协调配合起来, 无论是移动步法, 还是手臂的伸展、身体的翻滚等等防守技巧, 都是离不开动作的灵活性、肢体的协调性与柔韧性这一前提的, 防守训练能让青少年发挥出身体的优势, 以此来快速提升他们的排球技能。

3.3 提高弱手、弱脚能力的训练

抓住少年时期进行弱手、弱脚能力的训练容易获得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 这种左右手脚的技术发展失调, 它同时广泛存在于篮球、足球以及排球竞技之中, 例如:大部分运动员拦网或陆地防守时向右移动要快于向左移动, 单手挡垫球时相对于左手, 右手出击及时更准确到位, 扣四号位球要比扣二号位球自然舒服。进入成人运动员后对于这种较难克服的困难, 有必要借鉴足、篮界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在训练过程中, 针对运动员弱项技术要着重训练, 以求运动员的弱项技术和强项技术能够基本趋于平衡。这种技术训练对于发展运动的协调和灵敏素质也非常有益。要经常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技能训练、组织学员学习和讨论世界排坛发展动向以及我国排球运动训练的实际情况, 使在严格的训练中学员更自觉、更积极、更顽强的刻苦锻炼各项技能和体能。

3.4 动作讲解要生动形象

讲解示范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又是体育教师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是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概念的基本途径, 也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使人对某种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欲求倾向, 并力求积极参与该事物的心理特点。讲解中运用直观教具如技术图片、黑板画简图等有助于突出难点,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兴趣。如:排球中的传球动作, 学生对手指接触部位把握不准, 不易掌握动作。在挂图上把手指触球的部位涂上颜色, 学生一看就明白, 能按动作要领去练。在教学训练中, 要根据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特点, 讲解语言多带点幽默性、通俗性, 以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参加排球运动。

3.5 全面发展与培养特长相结合

在忙碌的学习中青少年快乐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锻炼身体, 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排球运动有球飞行速度快、变化多、落点不固定的特点。由于每次发球要轮转, 所以每个运动员必须既会攻又会守, 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全面的基本技术。在教学中应以训练为主、比赛为辅, 练为赛, 赛促练。教师必须有步骤地教学生掌握各种技术, 使身体素质不断加强, 掌握多种战术打法。发挥专长做到“人尽其才”。

总之, 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排球训练课应竭尽所能地上得生动活泼, 趣味纵横。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的时候应该准确精练, 生动活泼, 具有科学性。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在体育课堂上, 讲解和示范必须密切配合, 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使排球运动蒸蒸日上, 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杨也.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研究[J].大众科技, 2011 (4) .

[2]刘成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1 (9) .

[3]刘忠良, 林莉.再谈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J].内江科技, 2010 (9) .

[4]束启华.对排球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早期训练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 .

上一篇:名人与抑郁症下一篇:前列康胶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