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

2024-07-20

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精选八篇)

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诊治的132例小儿手术患儿, 均排除有神经系统疾病和麻醉药物过敏史、1个月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史以及合并有严重代谢疾病或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根据患儿使用的药物不同将其分为丙泊酚组与右美托咪定组, 各66例。丙泊酚组中男37例, 女29例, 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 (5.23±2.16) 岁, 患儿的体重13~30 kg, 平均体重 (20.45±3.43) kg, 手术时间均在1 h以内, 手术类型包括:19例腹股沟疝, 16例多指畸形, 5例包皮环切, 26例鞘膜积液;右美托咪定组中男35例, 女31例, 年龄1~9岁, 平均年龄 (5.19±1.22) 岁, 患儿体重14~31 kg, 平均体重 (20.82±3.68) kg, 手术时间均在1 h以内, 手术类型包括:22例腹股沟疝, 14例多指畸形, 6例包皮环切, 24例鞘膜积液。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常规给予禁食、禁饮、补液、静脉通路建立等处理。右美托咪定组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 术前15 min静脉泵注射右美托咪定1.5μg/kg和瑞芬太尼2μg/kg, 并在患儿的脑电双频谱指数降低至60以内的时候为其置入LMA-Unique喉罩, 同时将麻醉药物剂量降低维持麻醉, 其中, 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剂量为0.5μg/ (kg·h) , 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为0.25μg/ (kg·h) ;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 术前15 min静脉泵注射丙泊酚3 mg/kg和瑞芬太尼2μg/kg, 并在患儿的脑电双频谱指数降低至60以内的时候为其置入LMA-Unique喉罩, 同时将麻醉药物剂量降低维持麻醉, 其中, 丙泊酚的使用剂量为8 mg/ (kg·h) , 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为0.25μg/ (kg·h) 。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在进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后、喉罩置入、完成手术时、喉罩取出前后的心率情况及两组患儿的手动通气率和不良反应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丙泊酚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喉罩置入、完成手术时、喉罩取出前后的心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右美托咪定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丙泊酚组患儿的手动通气率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 aP<0.05

注: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喉罩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的一种呼吸道保护器具, 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儿科手术中, 能有效保留患儿自主呼吸[3]。同时, 在小儿手术中维持喉罩通气过程中,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作为麻醉药剂。其中, 丙泊酚直接在中枢γ-氨基丁酸产生作用, 用药后能够迅速发挥药物, 且不会出现药物蓄积, 麻醉后患者可尽快苏醒[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丙泊酚能够通过抑制脊髓中枢的γ-氨基丁酸中的α-受体及阿片受体之间的作用, 以发挥良好的镇静效果。除此之外, 该药物还能够对氧自由基对患者机体的损伤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 从而使患者痛阀得到减轻[5]。右美托咪定则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高效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该药物的受体选择性高达1620∶1, 用药之后药物能够迅速在中枢以及外周α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作用, 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迅速降低, 同时通过在蓝斑核直接产生作用, 最终产生了与自然睡眠类似的镇静效果[6]。另一方面, 右美托咪定能够在脊髓部位产生作用, 从而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 而因为小儿机体发育不成熟, 神经系统相对脆弱, 如果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过高则会对小儿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 而如果剂量过低又达不到实际的镇静需求, 因此作者不推荐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

综上所述, 小儿麻醉中维持喉罩通气中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优于右美托咪定。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麻醉中维持喉罩通气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132例小儿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组 (66例) 与右美托咪定组 (66例) , 右美托咪定组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 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 观察患儿在进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后、喉罩置入、完成手术时、喉罩取出前后的心率情况及两组患儿的手动通气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丙泊酚组患儿在进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后、喉罩置入、完成手术时、喉罩取出前后的心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右美托咪定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丙泊酚组患儿的手动通气率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小儿麻醉中维持喉罩通气中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优于右美托咪定。

关键词: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郑育娟, 张占东, 钱金洪.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维持喉罩通气的效果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14, 58 (9) :1000-1002.

[2]孙文晋, 马正良.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全麻诱导对瑞芬太尼抑制喉罩插入反应效应室浓度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 (9) :859-862.

[3]薛晓东, 杨改生, 夏舒萌, 等.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10) :961-963.

[4]黎平, 闵苏, 王萍, 等.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 (8) :755-757.

[5]安鲁毅.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维持喉罩通气疗效观察.医学信息旬刊, 2013, 26 (10) :322-323.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喉罩;小儿麻醉;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7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5-01小儿身体各机制发育还未健全,体抗力较差,并且对麻醉的承受能力不强,在手术中采用麻醉,增大了治疗的风险,但是,众所周知,为了减少患者疼痛,使手术顺利进行,不得不使用麻醉,尤其是儿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大医院采用了喉罩的方法作为小儿麻醉辅助工具。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6月对50例麻醉患儿采用喉罩,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将其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50例喉罩组患儿,年龄5-10岁,平均(6.1±4.43)岁;体重15-36kg,50例气管插管组患儿,年龄4-9岁,平均(5.5±3.62),体重18-38kg,手术时间均为30分钟至120分钟,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患儿进行手术的前8个小时开始进行禁食,并且也需要禁水,进水时间为4小时,手术进行的前30分钟,给予患儿注射阿托品0.15mg/kg左右,和0.3mg的东莨菪碱,手术就绪,给患儿连接SpO2、ECG以及无创血压等监测设备,当静脉通道放开后,对其进行乳酸林格液的输入[1]。在麻醉诱导进行之前,对面罩进行处理,进行3-5分钟的给氧吸氧去氮处理,并给予2.0μg/kg芬太尼、0.05mg/kg咪达唑仑、1.0mg/kg司可林以及1.0mg/kg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当患儿完全进入麻醉状态时,分别进行气管插管与喉罩的置入,通过丙泊酚微量泵的输入保证患儿在手术中的麻醉状态,适当的给予芬太尼,根据患儿的情况,必要时对其输入阿曲库铵。当手术准备结束时,对患儿的呼吸进行处理,采用手控呼吸,等到患儿可自行呼吸时,采用辅助呼吸。

若是出现8ml/kg的潮气量,并且SpO2高达98%的情况,此时,患儿无法忍受气管插管与喉罩,要将其拔出,换成面罩给氧,大约6分钟左右可将患儿送入恢复室。认真观察HR、MAP和SpO2数值变化情况,等到患儿从麻醉中清醒过来,有意识时,便可将其转送至普通病房。然后记录患儿麻醉诱导之前的HR、MAP、SpO2数值,至于置入喉罩和气管插管以及术后拔出的數值也要一一进行记录,对比喉罩置入的成功率和气管插管置入的成功率。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在进行麻醉诱导之前,喉罩或是气管插管置入之前,将HR、MAP、SpO2数值进行比较,可知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当将置入后的喉罩或是气管插管拔出后与于拔之前,气管插管组的MAP、HR数值明显高于喉罩组的MAP、HR数值,而SpO2数值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喉罩组的成功率高达95.3%,而气管插管组的成功率只是90.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是对儿童进行麻醉处理,却是临床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小儿气道与成年人相比较小,并且扁桃体和舌头比较大,对其进行麻醉后,很容易产生起到梗阻现象,最终导致缺氧死亡,为了降低小儿使用麻醉的风险指数,临床上在麻醉中采用喉罩最为麻醉辅助器具,喉罩是1983开始推广使用,在20年来已取得各大医学专家的认可,是一种可保留自主呼吸的医学麻醉设备[2]。当喉罩置入患者的喉部中时,在入口处自动形成一个低压圈,该低压圈对喉部的产生的刺激性比较小,所以患者乐意接受,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更适用。在喉罩出现之前,在临床上一直采用气管插管,气管插管难度大,刺激性也比较大,因此,现在多数采用喉罩,特别是一些简短的手术,基本上都是采用喉罩。除此之外,喉罩还有以下几大优点,首先对于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喉罩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在短时间里就可学会,对于患者来说其采用喉罩作为麻醉用具,其对喉部的刺激性比较小,可降低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这样一来患者可在较短的时间里恢复意识,同时术后还不易产生咽喉疾病。在给小儿行手术治疗时,一直以来都比较难对其呼吸道进行有效控制,使用喉罩便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浅麻醉中采用喉罩可降低呼吸抑制、气管痉挛等的发生率,并且喉罩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更受欢迎[3]。本研究对比了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小儿麻醉中的使用情况,发现两组患儿在手术进行之前的诱导麻醉中,HR、MAP和SpO2数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置入气管插管和喉罩后与手术结束拔出时,喉罩组患儿的HR、MAP和SpO2数值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患儿(P<0.05)。可见喉罩比气管导管更适合使用于小儿的麻醉当中。

综上所述,喉罩小适用于儿麻醉当中,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康复,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使用。参考文献

[1]胡晓,吴新民.喉罩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21(02):256.

[2]曹殿青,岳礼生.喉罩置入对婴幼儿呼吸和循环生理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19(19):245-247.

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就诊, 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病例50例, 年龄3~7岁, 体重13~24 kg, ASAⅠ~Ⅱ级且无手术麻醉相关禁忌证。所有患儿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患儿均于术前禁食6 h, 禁饮4 h, 术前30 min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01 mg/kg以减少唾液分泌, 病房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后在家属的陪同下清醒送入手术室, 连接好迈瑞多功能监护仪, 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经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 (加入1%的利多卡因1 ml/10 ml, 以减轻注射痛) 中度镇静, 绷带固定四肢, 用半紧闭式呼吸回路, 压力限定阀 (APC) 为20 cm H2O (1 cm H2O=0.098 k Pa) , 调整氧流量6 L/min, 调整七氟醚浓度为8%, 主麻醉医生左手扣紧面罩托起下颌, 右手抓呼吸囊加压通气, 让患儿吸入高浓度的七氟醚快速诱导, 1~2 min后患儿意识消失, 3~5 min后七氟醚MAC值达到 (2.2±0.25) %时患儿下颌松弛,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择合适的喉罩型号, 放气后套囊用石蜡油充分润滑, 将患儿头后仰, 采用盲探法[1,2]插入喉罩, 套囊充气 (如果喉罩位置正确, 充气时会稍微后退) 堵塞食管上口, 把喉罩通气道导管端与麻醉机回路连接, 可见到呼吸囊随患儿潮气量有规律地起伏, 加加压压通通气气时时胃胃部部听听诊诊无无吹吹气气声声, , 双双侧胸廓起伏对称, 听诊双肺检查呼吸音清, 证明肺部通气良好, 喉罩位置正确;如果喉部听诊有声音, 机械通气时麻醉机风箱打不上, 考虑气囊周围漏气, 部分患者插入喉罩即刻漏气较多数分钟后可减少甚至不再漏气或者加深麻醉亦可显著改善漏气情况, 可能是麻醉加深后喉头周围的组织结构更宜顺势与喉罩密切吻合, 经调整喉罩位置还未改善则应更换喉罩型号, 最后用胶带固定喉罩。术中尽可能保留自主呼吸通气模式, 以3%~4%七氟醚+2 L/min的氧气维持麻醉, 必要时根据手术操作刺激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七氟醚挥发罐浓度, 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维持在33~45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当呼吸末二氧化碳太高>60 mm Hg时手控呼吸同时将七氟醚浓度适当降低, 术毕 (缝皮结束) 时关闭七氟醚挥发罐停止吸入七氟醚同时将氧气浓度高调至6 L/min, 打开减压阀, 快速冲洗麻醉管道, 清除解剖无效腔里残余的七氟醚气体, 待患儿有体动或睁眼吸净上口腔分泌物后才拔除喉罩。患儿全身麻醉苏醒评分达4分以上送返病房。

1.3观察指标监测并记录插入喉罩前 (T0) 、插入喉罩即刻 (T1) 、插入喉罩后5 min (T2) 、插入喉罩后10 min (T3) 和拔出喉罩时 (T4) 5个时间点患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及七氟醚MAC值参数变化;同时观察诱导时间, 喉罩插入时间, 手术时间, 苏醒时间及插入次数以及观察有无呕吐、误吸、躁动、屏气等不良反应情况。

2结果

与T0比较时, SPO2在T1有所下降 (P<0.05) ;与T1比较时PETCO2与七氟醚MAC值在T2、T3明显升高 (P<0.05) , 但围术期5个时间点患儿的HR、SPO2、PETCO2和七氟醚MMAACC值值变变化化差差异异无无统统计计学学意意义义 ( (PP>>0.05) 。见表1。

50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采用七氟醚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放置喉罩中有46例 (92%) 1次插入成功, 4例 (8%) 2次插入成功, 诱导时间 (4.7±0.8) min, 喉罩插入时间 (5.4±1.2) s, 手术时间 (22.6±5.1) min, 苏醒时间 (5.2±0.8) min, 其中术后有1例一过性躁动, 1例拔除喉罩后出现呛咳屏气, 经托下颌面罩吸氧后缓解。

3讨论

本研究选择50例择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运用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吸入麻醉, 术中采用自主呼吸通气模式, 结果SPO2在插入喉罩即刻有所下降但数值在正常范围, 原因是小儿氧储备能力差, 容易出现缺氧, 应熟练操作, 缩短放置喉罩时间保证良好通气。喉罩作为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通气道, 兼有两者的优点[3], 既可以用于非急症气道, 也可以用于急症气道,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声门上气道管理器具, 喉罩还可用于张口受限的患者[4], 但对于饱胃手术患者, 不可能完全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 禁忌使用喉罩。

七氟醚是儿科麻醉中最常见的吸入麻醉药, 无色透明、带芳香味、呼吸道刺激性小, 血气分配系数低, 诱导和苏醒过程迅速[5], 可控性强, 能预计清醒时间和早期拔除喉罩, 采用8%的浓度吸入快速诱导, MAC值 (2.2±0.25) %可放置喉罩, 术中MAC值维持在1.5%左右对呼吸抑制的作用很有限, 保留自主呼吸完全可以满足通气, 相反, 若采用机械通气, 部分患者会出现人机对抗, 影响通气效果。术毕关闭七氟醚挥发罐, 患儿苏醒时间仅为 (5.2±0.8) min, 拔出喉罩时七氟醚MAC值为 (0.25±0.04) %。术后有1例一过性躁动, 可能由于患儿体内七氟醚的短时残余作用, 加之伤口疼痛促进躁动的发生;而有1例拔除喉罩时出现呛咳屏气是由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刺激气道所致, 经吸净分泌物, 托下颌面罩吸氧后缓解。

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中, 应用喉罩全麻可以为小儿进行有效的通气, 结合七氟醚吸入, 可以达到诱导迅速, 苏醒快,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的要求, 故喉罩通气辅以七氟醚吸入应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麻醉中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曹静, 顾恩华.喉罩的置入方法.中国急救医学, 2006, 26 (1) :48-50.

[2]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53.

[3]张燕, 林成新.喉罩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广西医学, 2010, 32 (3) :359-361.

[4]谢颖, 邓勇, 黄艳, 等.SLMA喉罩成功用于张口受限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一例.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 (7) :724.

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至10月本院100例择期手术 (疝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前列腺电切、大隐静脉激光治疗) 的老年患者。纳入标准:65岁以上, ASAⅡ~Ⅲ级。排除有严重的心、脑、肺、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性疾病, 近期有严重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随机分为二组, 常规禁食水及补液。入室监测BIS、ECG、MAP、SPO2、HR。D组用右美托咪定行麻醉诱导与维持, P组用丙泊酚 (得普利麻) 。诱导方案:D组右美0.8 μg/kg+瑞芬1.5 μg/kg诱导, 右美0.5 μg/ (kg·h) +瑞芬0.2 μg/ (kg·min) 维持;P组丙泊酚2 mg/kg+瑞芬1.5 μg/kg, 丙泊酚 (TCI) 2~6 μg/ml+瑞芬0.2 μg/ (kg·min) 维持。两组诱导后均BIS<60置入喉罩。术中维持BIS40~50, 若出现SPO2<92%, 手动通气。术毕停药后送入PACU, BIS>65拔出喉罩, 面罩给氧;BIS>80清醒合作且无烦躁, 送出PACU。

1.3 观察指标

取入室 (T0) 、诱导后即刻 (T1) 、喉罩置入即刻 (T2) 、术毕即刻 (T3) 、喉罩拔出即刻 (T4) 以及15 min (T5) 为六个时点, 记录各时点的MAP、HR、SPO2;观察清醒和留观时间;观察术中手动通气率和术后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屏气、气道梗阻、烦躁、喉痉挛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及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间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基本参数比较:T2、T5时, D组MAP、HR显著低于P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1~ T5时, D组SPO2高于P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1、T3、T4时, 两组的MAP、HR 、SPO2均低于T0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T0比较与aP<0.05, 与P组比较bP<0.05

2.3 各时段比较 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D组清醒时间 (17.3±1.2) min显著短于P组 (26.6±1.8) min;D组留观时间 (22.6±3.8) min显著短于P组 (50.8±4.1) min (P<0.05) 。

2.4 不良反应比较 D组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的机率D组低于P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讨论

由于老年人的各项生理功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出现生理性的衰退, 并且高龄患者会同时伴有冠心病等内科疾病, 所以对于麻醉方法选择方面, 全麻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并且也是当今老年人麻醉中运用最广泛的麻醉方法。对于时间短、无需肌松、保留自主呼吸的老年人短小手术, 术中气道保护方面来说, 喉罩通气就是不错的选择。它自1983年Brain发明以来, 已有近30年的时间[2], 并且是逐渐应用广泛的通气方法。

高龄患者静脉全麻过程中, 虽然置入喉罩的刺激没有气管插管刺激那么强烈, 但是置入喉罩也是一种比较强的伤害性刺激, 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使儿茶酚胺、皮质醇等激素水平升高, 导致老年人血流动力学强烈波动, 继而引起多种麻醉并发症的出现。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异泊酚复合瑞。短效静脉镇静药异丙酚[3]复合强效镇痛的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这种刺激。但是, 异丙酚在很高的血药浓度的情况下才能镇静完善, 血药浓度过高或者输注过快时易引起呼吸循环抑制[4]。尤其是与阿片类药物合用时呼吸抑制更明显。在本研究中, T2 置入喉罩时刻, 异丙酚未能很好的抑制置入喉罩的刺激, 导致了血流动力学的波动, 同时, SPO2显示患者麻醉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

作为具有镇静和镇痛双重作用的右美托咪定来说, 与异丙酚相比较占据很大优势。它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高效和高选择性 (α2﹕α1=1620﹕1) 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5]。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应用于老年人全麻的报[6]。该药作用于中枢与外周的α2受体, 抑制了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减少了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 防止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右美托咪定通过激动中枢蓝斑核的α2受体, 激动突触前α2受体, 负反馈调节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的活性而起到镇静与抗焦虑作用作用。然而它的这种镇静作用与正常睡眠途径相似, 几乎对呼吸系统没有影响[7]。同时与阿片类镇痛药物合用时的呼吸抑制的现象也很少发生[8]。在本研究中D组没呼吸抑制现象, 并在拔出喉罩后气道梗阻、屏气现象也没有发生, 这与上述观点一致。中枢蓝斑核还是伤害性神经传导通路的必经之地, 抑制该部位能有效抑制伤害性刺激的传入, 并且该药作用于脊髓α2受体还起到镇痛作用[9]。所以与阿片类药物合用时, 会增强阿片类药物的药效, 从而解释了P组中术毕MAP、HR有显著上升趋势, 而D组没有。另外, 本试验验与国外研究证实[10,11]:0.3~1.0 μg/kg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的抑制术后苏醒期躁动。

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妇科手术患者, 年龄27~54岁, 平均 (34.56±3.11) 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麻醉前先对患者进行肌注, 联用药物为咪唑安定3~5 mg、阿托品0.5 mg或东莨菪碱0.3 mg。然后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用药[2]。如今, 市面上的麻醉诱导用药有很多, 均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或者过敏反应, 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情选择。目前的麻醉诱导用药常用药物主要是镇痛药芬太尼、静脉麻醉药异丙芬或咪唑安定, 也可以用依托咪酯、肌松药琥珀胆碱或者维库溴胺或阿库溴胺[3]。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协助患者维持低流量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 并间断给予患者使用维库溴胺或阿曲库胺, 各项操作完成且无异常后对患者置入喉罩机械通气。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视患者的心跳、体温、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 及时监测有无异常, 如有异常则要立即报告责任医师采取有效的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有13例应用喉罩全麻通气3号, 12例应用喉罩全麻通气4号。其中9例借助咽喉镜放置喉罩全麻通气, 16例采用盲弹置入, 1次放置成功者24例, 占96%;超过1次成功者1例, 占4%;无失败案例, 成功率为100%。两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在妇科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最重要的是熟练掌握喉罩的放置方法, 以提高放置的成功率, 从而协助手术顺利进行。喉罩的放置方法主要是掌握以下几方面要素:首先是在置管前要严格检查喉罩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尤其是要检查喉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是否稳固可靠。检查确认无误之后再用注射器向套囊内轻度过度充气, 充气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套囊的气密性, 以免发生漏气。充气完成后采用液体石蜡或硅油将喉罩勺状套囊的背面作适度润滑, 这一步操作非常重要, 因为其可以避免润滑剂接触到勺状套囊的前缘, 从而加重了正压通气时的漏气[4];第二步便是喉罩的放置, 喉罩不同于气管内插管, 在放置的过程中不需要进入患者的气管, 因此对患者产生的刺激也就大大减少, 很容易被患者接受和适应。在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放置的深度与放置口咽通气管相似。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肌松剂, 如果情况特殊则可以进行咽喉部的表面麻醉[5]。目前应用喉罩一般都是通过盲探法放置。具体操作步骤为:操作者用左手推下颌或下唇使患者张口, 右手持喉罩, 缓慢将喉罩置入患者的口腔, 放置的时候罩口向下, 再沿舌正中线贴咽后壁向下慢慢的推进, 直至不能再推进为止。然后松开喉罩对套囊充气, 充气的量以规定为主, 充气量不宜过大, 要注意检查是否漏气。充气完成后如果发现喉罩导管向外移动, 则说明喉罩放置的位置很恰当。一般喉罩置入的最佳位置应该为:前端位于下咽底部, 紧贴食管上段括约肌的前壁, 两侧位于梨状窝内, 勺状套囊的上边界贴住舌根, 将其抵向前方。这时, 会厌应位于喉罩的勺状凹陷内, 罩内的通气口正对声门[6]。喉罩的位置非常重要, 如果放置位置不当就可能引起患者不适和疼痛;如果长时间未予以调整就可能引发喉头部水肿;在临床案例中往往还有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喉罩放置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 要保证放置在最佳的位置。放置之后要密切观察有无漏气及有无上腹部膨隆。若有, 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必要时可暂时将喉罩套囊放气, 经鼻放置胃管吸引后, 拔除胃管再继续行喉罩充气并通气。

摘要:目的:分析喉罩全麻通气在妇科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5例。对照组妇科手术患者在手术麻醉中行气管内插管, 观察组妇科手术患者在手术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13例应用喉罩全麻通气3号, 12例应用喉罩全麻通气4号。其中9例借助咽喉镜放置喉罩全麻通气, 16例采用盲弹置入, 1次放置成功者24例, 占96%;超过1次成功者1例, 占4%;无失败案例, 成功率为100%。两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妇科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具有良好的效果, 不仅在操作上更加方便, 可以提高放置成功率, 还能够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也更容易接受, 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喉罩全麻通气,气管内插管,妇科麻醉,妇科手术

参考文献

[1]刘艳芳, 黄洪毅, 张继红.喉罩全麻通气在妇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6) :143-144.

[2]赖爱华, 温小平, 曾建强, 等.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肿瘤手术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23) :2932-2933.

[3]孙玉琦, 佘守章, 许立新, 等.右美托咪定对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2, 33 (8) :1065-1068.

[4]吴涯雯, 詹鸿, 陈友权, 等.喉罩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的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0 (24) :50.

[5]赵伟, 王凤群, 崔莉, 等.喉罩全麻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J].井冈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2 (4) :96-98.

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1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 平均年龄 (38±5) 岁;平均体重 (53±5) kg, 随机分成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 各80例。病例纳入标准:ASA I-II级, 无呼吸困难、咽喉疼痛及心肾肝肺脏等功能障碍, 且二者患者在年龄、体重等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禁水食6~8h。术前注射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0.1g, 入室后, 开放外周静脉输液通路, 常规检测NIBP、BP、HR、SpO2、ECG、平均动脉压 (MAP)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 TC O2) 。患者仰卧, 头颈处于中间位置, 采用面罩吸纯氧5~10min。麻醉诱导依次为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0.03mg/kg、异丙酚2~3mg/kg, 维库溴铵0.8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 下颌松弛后, 根据患者的体重喉罩组患者插入4#-5#喉罩;气管插管组患者插入7#-7.5#气管导管。所有插管或喉罩置入操作均由有经验的麻醉医师按标准方法实施。在喉罩或气管导管处于正确的位置后, 两组患者均在同一麻醉机下实施正压通气, 潮气量8~9mL/kg, 呼吸频率12~14次/min, 呼吸比1∶2.0。麻醉维持静脉滴注异丙酚4~8mg/ (kg·h) 和雷米芬太尼0.0005~0.001mg/ (kg·h) , 维库溴铵0.05mg/kg间断注射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 手术切口缝合时停止使用全麻药物。术毕待患者意识恢复, 自主呼吸良好后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NIBP、BP、HR、ECG等。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 (T0) , 插管或置入喉罩后即刻 (T1) , 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后即刻 (T2) 的MAP、HR值;比较两组在气腹前即刻 (T3) , 气腹后即刻 (T4) , 气腹后15min (T5) 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气道压 (Paw) 的变化;观察两组术中及拔出前后是否出现呛咳、返流、呕吐、误吸等症状, 并于术后24h随访患者有无腹胀、咽喉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 组间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χ2检验在P<0.05下, 差异看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

两组MAP和HR值在T0时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喉罩组在T1及T2时刻的MAP和HR值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 (均P<0.05) 。详细变化见表1。

2.2 两组气腹前后PETCO2与Paw变化

气腹后两组PETCO2与Paw较气腹前显著升高 (P<0.01) , 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详细变化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均无呛咳、返流、呕吐、误吸等症状发生, 术后随访气管插管组有14例 (17.5%) 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或咽喉痛, 显著多于喉罩组2例 (2.5%) , 其中P<0.01, 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

注:“#”为与T0比较P<0.01, “*”为与气管插管组比较P<0.05

注:“#”为与麻醉诱导前 (T4) 比较P<0.01

3 讨论

近年来, 妇科腹腔镜手术由于疗效显著, 患者康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的气管插管全麻会刺激心血管系统, 致使患者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特别是喉镜到位后的1min最剧烈, 加重了心血管负担, 常常引起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麻醉要求有一定深度, 避免患者呛咳反应的发生。喉罩是一种集气管插管与面罩优点为一体新型麻醉器, 保持了气道的通畅, 操作简单, 由于其置入时对声门没有影响, 不会对气管及喉头产生机械性刺激, 因而对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本资料显示, 与气管插管组相比, 喉罩组插管及拔管过程中, 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轻微 (P<0.01) ;同时后者对麻醉深度的要求相对较浅, 术后咽喉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P<0.01) 。这说明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 喉罩通气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插管应激反应,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特别是针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可以有效预防插管后心血管方面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 人工气腹建立后两组PETCO2与Paw与气腹前相比均显著升高 (P<0.01) , 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术中两组均未见呛咳、返流、呕吐、误吸等症状发生, 说明喉罩在维持呼吸通畅的过程中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安全稳定、疗效显著, 患者痛苦小,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欣.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3) :62-63.

[2]王丽.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1, 17 (10) :130-131.

[3]赛亚等.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4 (12) :77-78.

[4]魏兴山.腰一硬联合麻醉复合喉罩通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 2008, 10 (3) :373-374.

[5]王强等.喉罩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1, 24 (5) :1772-1773.

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 篇7

关键词:喉罩,麻醉,老年,手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 高龄人群的增加, 骨科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发生衰老性退变, 多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 重要脏器储备功能减退, 对麻醉手术耐受力和适应力差[1]。为探讨老年骨科手术的有效麻醉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 笔者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药丙泊酚联合全身麻醉,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Ⅱ或Ⅲ级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60例, 其中男22例, 女38例, 年龄65~87岁。伴有高血压、冠心病45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感染20例, 糖尿病15例, 随机分为LMA组和EET组, 每组3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伴发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用PHILIPS MP30监护仪监测心电图、血压 (BP) 、心率 (HR)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 并取稳定5 min后的数值作为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两组均于操作前5 min吸氧, 静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03 mg/kg, 瑞芬太尼1 μg/kg, 维库溴铵0.15 mg/kg, 丙泊酚1.5 mg/kg, 待患者意识及自主呼吸消失后, 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 所有操作均在1 min内完成, 后接麻醉机手控呼吸, 根据以下标准确定气管导管/喉罩位置正确:①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②正压手控通气时无异常气流声从口内发出;③出现标准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波形, 符合上述标准后放置牙垫妥善固定。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 ml/kg, 通气频率12~14次/min, PETCO235~40 mm Hg, 气道峰压不超25 cm H2O。麻醉维持用药:丙泊酚 (4~8 mg/kg·h ) 瑞芬太尼 (0.1~0.2 μg/ (kg·min) 持续微泵静脉推注。术中患者一有体动则追加维库溴铵1 mg静脉推注, 如HR<50次/min则单次给予阿托品0.5 mg静脉推注, 如MBP下降超过基础值20%则单次给予麻黄碱5~10 mg静脉推注。连续监测BP、HR、ECG、SpO2、PETCO2、气道峰压 (Peak) 。记录诱导前 (T0) 、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前 (T1) , 喉罩置入或气插管即刻 (T2) , 之后3 min (T3) , 6 min (T4) , 拔气导管或喉罩时 (T5) 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PETCO2、Peak、SpO2, 记录喉罩或气管导管的拔管反应 (如挣扎、呛咳等) , 记录术后24 h 咽痛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问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组内比较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两组MAP和HR的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 LMA组插管后即刻, 插管3 min, 拔管后即刻的MAP和HR较EET组降低 (P<0.05) , 见表1。

注: 与LMA组比较, *1P<0.01, *2P<0.05;与T0比较, *3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用药比较

LMA组:丙泊酚 (326.36±75.36) mg, 维库溴铵 (7.50±1.50) mg, 瑞芬太尼 (576.25±48.70) μg;EET组:丙泊酚 (358.25±83.63) mg, 维库溴铵 (15.60±4.30) mg, 瑞芬太尼 (687.50±65.90) μg。EET组术中所用维库溴铵的量, 明显多于LMA组 (P<0.05) 。见表2。

2.3 不良反应和术后苏醒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停药后5~10 min苏醒。经术后随访, 均未发生术中知晓。EET组和LMA组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分别为55%, 5%。与LMA组相比, EET组组体动发生率明显升高 (P<0.01) , 拔管时EET组85%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 术后24 h咽痛发生率为25%, 而LMA组均无拔管反应和术后咽痛 (P<0.05) 。

3讨论

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是常见的外科手术, 以往由于条件限制, 常采用硬膜外麻醉, 与全身麻醉相比, 老年人椎管内麻醉可保持患者清醒, 减少术后中枢神经和肺部并发症[2], 但老年人脊椎钙化和纤维化性退变, 椎间孔闭缩, 硬膜外间隙变窄, 以及由于骨折疼痛等因素使硬膜外穿刺操作的困难增加;即使穿刺置管顺利, 局麻药在硬膜外腔的扩散不受控制, 麻醉满意率低[3], 另外老年患者的反应迟钝, 不能给麻醉医生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 而术中镇痛不全将会对老年患者, 特别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大, 很容易引起心血管意外及呼吸抑制, 时有发生严重意外的情况[4]。本组病例中有45例并发高血压、冠心病, 20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感染。老年人在常规的全麻气管插管麻醉后, 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气管导管刺激引起心血管反应和术后苏醒延迟, 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手术麻醉的安全。因此对老年患者应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 以减少麻醉及手术并发症。

近年来, 麻醉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技术方面引进了喉罩通气, 与气管内插管相比喉罩通气操作简单, 不需特殊器械, 容易掌握, 提高了气道管理速度和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患者耐受性良好[5]。本研究中, LMA组在喉罩置入和拔出时的血流动力学与EET组比较, 具有明显的优势, LMA组喉罩的置入和拔出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明显低于EET组;而EET组在喉镜置入和气导管插入和气管导管拔出时有明显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 表明喉罩置入拔出时引起心血管反应较气管导管插入拔出时轻微。喉罩通气作为一种通气方法, 对喉头及气管不产生机械损伤, 对循环功能影响轻微, 特别是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对循环稳定要求较高, 要求诱导和苏醒不出现刺激性呛咳, 术后尽早苏醒, 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尤其重要, 这也提示某些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手术患者, 如属于喉罩的适应证, 应以喉罩为首选, 可以避免气管插管带来的心血管方面严重并发症。

老年患者, 尤其是全身情况较差, 心肺功能受损及夹杂多种其他疾病者。尽管喉罩的应用可以减轻麻醉诱导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 然而, 老年人心血管对麻醉药物影响的承受能力降低, 易发生心脏抑制和血压下降等循环功能的改变, 故应选择较缓和的麻醉药物, 以避免严重的循环抑制。瑞芬太尼为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 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呈剂量依赖型, 其药动学模式与其他阿片类药不同, 分布容积小, 起效快, 清除快, 消除半衰期和持续输注半衰期短[6], 适合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镇静作用强, 半衰期短, 可控性较好。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而且循环稳定、苏醒快 。

结果表明, LMA组的麻醉药物用量与EET组相比较,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用量两组间无明显的差异。但肌松药的用量, LMA组明显较EET组少。术后体内残留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及其代谢产物诱发的残余肌松效应, 可引起患者呼吸抑制, 导致术后发生意外。因此, 降低肌松药用量有利于减少残余肌松反应的发生, 更利于患者的手术恢复[7]。

全身麻醉经喉罩通气可在不进行气管插管的情况下确保呼吸道通畅, 同时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联合应用可维护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降低肌松药用量, 术后苏醒快, 不良反应少, 是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51.

[2]李向荣, 高亚萍, 王茂华, 等.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病人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连续腰麻对循环功能影响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 (2) :126-128.

[3]赵原, 刘勇.伴并发症的80岁以上老年人的围手术期麻醉处理.实用老年医学, 2006, 20 (1) :65.

[4]谷思汉, 张柏银, 文赛勇, 等.三种麻醉方法在高危高龄肝胆手术中的临床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4, 20 (11) :689-690.

[5]郑颖, 连文洁, 汪春英, 等.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 (4) :288-290.

[6]耿志宇, 宋林林, 许幸.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 24 (1) :16-17.

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手术需要全身麻醉的患儿70例, 其中男42例, 女28例, 年龄4~13岁,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5例, 年龄4~12岁, 平均年龄 (7.1±2.4) 岁;ASA麻醉分级:Ⅰ级22例, Ⅱ级13例。观察组中男22例, 女13例, 年龄4.3~13岁, 平均年龄 (7.3±2.5) 岁;ASA麻醉分级:Ⅰ级20例, Ⅱ级15例。术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需要局麻及能接受气管插管者。

1.2 麻醉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师进行麻醉, 同时要求患儿术前8h禁食、4h禁水;术前均给予常规肌注2mg/kg苯巴比妥钠和0.02mg/kg阿托品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行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应用喉罩麻醉法, 喉罩根据患儿情况选取大小, 然后缓慢插入至预定深度后充气, 并参照喉罩操作标准确定喉罩位置后放置牙垫固定。手术完成后待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后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麻醉疗效, 麻醉各时点的心率变化、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的变化情况。

1.4疗效标准[1]

显效:麻醉后, 患儿镇痛效果显著, 维持良好的肌肉松弛度, 术中牵拉刺激无血压、心率升高或体动;有效:牵拉刺激作用下有轻微的血压、心率升高或体动, 需联合麻醉;无效:牵拉刺激作用下有明显的血压、心率升高或体动。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麻醉效果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变化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的变化情况

两组患儿麻醉前心率变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置管、拔管时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喉罩是在咽喉腔放置, 通过可充气气囊将食管、咽喉腔封闭, 经咽喉通气的一种新方法[2]。传统气管插管麻醉容易损伤患儿呼吸道黏膜, 刺激咽喉, 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刺激征, 而喉罩麻醉法由于其可靠、麻醉效果好、操作便捷等优点, 目前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杨松[3]认为, 喉罩法操作简单, 损伤小, 对患儿心血管刺激轻微。左舒婷[4]也认为该法能很好控制患儿呼吸道, 并促进术后清醒。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后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患儿置管、拔管时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喉罩法是目前麻醉科麻醉效果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能促进患儿清醒, 缩短手术时间, 有明显的优势, 值得麻醉医生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观察喉罩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插管麻醉方法, 观察组给予喉罩麻醉,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麻醉疗效, 麻醉各时点的心率变化、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两组患儿麻醉前心率变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置管、拔管时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喉罩法在小儿手术麻醉中操作方便, 痛苦小, 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麻醉医生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罩麻醉,气管插管,小儿手术,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陆化娟.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 2015, 36 (7) :1323-1324.

[2]许铿, 吴多志, 梁敏.喉罩气道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18) :3599.

[3]杨松, 孙福德, 杨小霖.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 2012, 33 (10) :1721.

上一篇:碳排放权贸易下一篇:考试紧张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