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流行原因

2024-08-05

发生流行原因(精选十篇)

发生流行原因 篇1

1 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对当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不断增长、动物数量的不断增多、贸易流动速度的不断加快等,给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带来极大影响,导致各种病原在不同物种之间来回传播,最终导致宿主特异性病原产生,严重的还会出现新型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二是,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已经超出生态系统能承受的范围,致使野生动物出现各种变迁,从而导致动物疫病发生流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各国的经济水平都在快速提升,致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极大改变,大大提高了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三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无法正常的循环发生,大大提高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四是,微生物的不断进化、基因变异和重组等,大大提高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几率。五是,养殖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动物疫病发生流行带来极大影响。六是,受到病原生物、饲养环境等的影响,动物出现免疫抑制情况,从而导致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和流行。七是,霉菌毒素中毒给动物生存带来极大影响,从而提高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八是,抗生素和疫苗的滥用,导致动物疫病发生变异,降低动物的疾病抵抗能力,最终出现大量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现象。

2 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防控对策

针对上述内容和当前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实际情况,应采取的防控对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引种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疫,以避免隐性疫病给动物带来感染,从而及时消除疫病的传染源。二是,注重生态养殖的扩大,加大发展力度,并有效落实国家发布的相关生物安全措施,以促进动物养殖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三是,注重生物饲料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严禁使用发霉的饲料喂养动物,从而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真正减少动物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四是,严格按照科学方法和流程进行动物的免疫接种。由于动物的种类比较多,饲养的主要类型有猪、羊、牛、鸭子、鸡、兔子等,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免疫接种的类型,才能真正降低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五是,采用无公害的方式进行动物疫病的保健和预防,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以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从而达到防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六是,定期对动物养殖的环境进行清理,做好动物疫病的检测和监控,并及时杀虫、灭鼠和消毒等,才能为动物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动物的疫病抵抗力和疾病免疫力等。七是,患病动物的科学处理和有效治疗。如果动物出现疫病情况,必须及早诊断和治疗,才能防止疫病快速传播和感染其它动物。一般情况下,要采用细胞因子疗法、抗病毒疗法、综合治疗法等开展治疗工作,以提高动物康复的可能性。如果出现动物患病死亡的情况,必须采用无公害的方式进行处理,以降低动物疫病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消除疫病给其它动物带来的威胁。另外,动物疫病的防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才能避免人畜共患病情况出现,从而保障动物疫病可以得到及时防控。

3 结束语

发生流行原因 篇2

一、发生流行的原因

1. 防治不够重视 2007年以前,花生田蛴螬无论是发生面积还是为害程度在邹城市均较轻,因此没有被列入花生的主要虫害,农民在播种的时候不习惯用种衣剂拌种,有些农民甚至不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农药处理土壤,致使蛴螬虫卵在土壤中累积,导致2007~2008年大暴发。

2. 耕作习惯守旧 花生收获后,农民习惯于开春后再耕作,在很大程度上为蛴螬的成虫、幼虫提供了稳定的越冬场所,从而增加了它们的田间基数。

3. 杨树及果树面积的扩大 近几年杨树、果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增加了蛴螬成虫、幼虫越冬场所的选择性,为其生长发育、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4. 轮作年限短 因受土地面积的制约及土壤耕作条件的限制,花生与其他作物轮作年限较短,导致蛴螬成虫、幼虫在土壤中存活率高,防治起来较困难。

5. 土壤湿度较适宜 2007年、2008年秋季雨水较多,适宜的温度、潮湿的土壤很适合蛴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二、防治对策

1. 冬季深翻 把春耕改为冬耕,深翻土壤,不仅能起到冻垡改良土壤的作用,而且可以利用冬季小鸟在田间觅食的特点,杀灭耕翻后裸露于土壤表皮的越冬成虫和幼虫。耕作在小雪节前后,即蛴螬越冬后、土壤封冻前进行。如大面积春秋耕作,应安排人员犁后拾虫。

2. 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是减少土壤中蛴螬的最直接有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好。重茬地种植蛴螬非寄主作物后,可降低土壤中的蛴螬密度,如将花生与小杂粮、甘薯和玉米等进行轮作。

3. 合理施肥 金龟甲(蛴螬成虫)对未腐熟的粪肥有强烈的趋性,常常将卵产入其中,所以应避免施用未腐熟的粪肥。为了防止粪肥携带虫卵,在施用前,可用40%毒死蜱乳油3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施粪肥。通过近几年的试验,施入氨化过磷酸钙、碳酸氢铵等能挥发氨气的化肥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 适时灌溉 蛴螬发育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土壤过干或过湿时,其卵无法正常孵化,幼虫死亡,成虫的繁殖和生活能力也严重受阻。因此,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在秋末进行冬灌,水越大蛴螬死亡率越高。到翌年春季,蛴螬数量减少,作物受害减轻。

5. 田间保干 蛴螬在湿地发生严重,干旱时下降到土壤底层,因此应在花生结果期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不为蛴螬发生提供适宜的土壤湿度。

6. 药剂处理 花生播种时,每亩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千克,对水均匀喷施在播种穴内,每穴喷药液5毫升。此药剂不仅速效,而且长效,能够有效地防治花生苗期、结果初期蛴螬的为害。

7.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根据蛴螬成虫具有假死性、趋光性的特点,在2009年试验的基础上,2010年我市实施了“万灯杀虫工程”,引进了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花生主产区以80米为半径悬挂1盏,悬挂高度1.8米。根据蛴螬的出土、潜土特性,亮灯时间从19时30分开始,22时30分结束。花生主产区所在的镇村均有专门人员负责管理,确保了安全亮灯。

8. 药枝诱杀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金龟甲发生盛期。在距离电源较远的偏僻地方,可利用金龟甲喜食杨树、榆树叶的生活习性诱杀:将新鲜的杨树、榆树枝截成长度大于花生秧(高50~70厘米)的枝条,3~5枝捆成1把,用40%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均匀喷在树枝上,傍晚插于花生田内,每亩地插4~5把,第二天早上收好保存在阴暗潮湿处,傍晚拿出来再用,1把药枝能连续用2~3天。

9. 集中防治 根据蛴螬的发生为害特点,应重点抓住两大防治时期:一是播种前24小时用40%~50%多菌灵(每亩地大约200克)浸泡花生种子,要控制好浸种时间,时间过长种皮易脱离,太短药效又不够强。处理后可以防止花生烂根,除对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外,对多种地下害虫如金针虫、地老虎等都有一定防治作用。二是花生幼果期冒雨喷施40%毒死蜱乳油500~800倍液,防治效果极佳,花生收获时果荚基本不受蛴螬为害。注意雨停立即停止喷药,防止因药液浓度过大,对花生茎叶造成伤害。另外,可在蛴螬盛发期,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浇灌根部,每亩用药液300升。为了确保花生产品质量安全,秋季防治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杀虫剂,如3911、灭线磷等。

10. 性诱剂诱捕 2010年,我们在我市花生主产区——香城镇杨桃村进行了性诱剂诱捕金龟甲的试验与研究,每天观察记录诱捕器下面塑料罐中的金龟甲数量、性别。试验结果表明,此法生态、环保,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而且效果明显,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发生流行原因 篇3

1 蚕病流行发生现状及特点

前几年,每年前两批很少有蚕病发生,偶有少量僵病,发病率在5%左右。从第三批开始蚕病逐渐增多,到第四、第五批常出现蚕病爆发。病原主要是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并伴随有细菌病发生。第六批、第七批脓病发生较少,但细菌性中毒症较多。近两年来,蚕病的发生形成了新的特点:蚕病较往年发生得早,且一旦发生,往往是成片发生,有些蚕病(如僵病)以前是零星发生或少数村屯较为集中发生,现在却大面积暴发。经调查了解,宜州市2005年开始,在东南部几个乡镇较大面积发生中肠型脓病,2006年便由东向西传播蔓延,成为蚕农谈蚕色变的“铁蚕”;2007年春季第一批蚕约有20%村屯或共育户严重发生血液型脓病;今年从第二批开始便有相当程度的僵病发生,到了第三批便广泛发生。据调查,有些村屯僵病发生率90%以上。

2 造成蚕病流行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共育小蚕质量不高,导致蚕病发生

近年来,小蚕共育在我市普及推广,全市共有小蚕共育户300多家,共育率达60%以上。小蚕共育是一项先进实用的蚕业生产技术,通过组织具有较高养蚕技术的农户或组织进行专业化集中饲养小蚕,再将饲养至三龄或四龄的小蚕分发给农户继续饲养的养蚕型式。该技术具有能保障小蚕质量、节省劳力和时间等优点,保证蚕作安全,达到养蚕效益的最大化。但实际生产中小蚕共育户恶性竞争和过度追求经济利益,饲养形式和操作还存在一些弊端,造成小蚕质量下降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小蚕共育的作用大打折扣。

2.1.1 为抢客户进行蚁量攀比,陷入“以蚁量赢客户”的误区

许多小蚕共育户向客户承诺,若养他的小蚕,保证会有一定斤数的蚕茧(多数共育户的蚁量,在正常饲养情况下,能收茧60~75kg)。在分配小蚕时头数偏多,而农户的蚕房面积、桑园面积、养蚕用具等不足,小蚕多势必导致大蚕饲养蚕座拥挤、桑叶质量低、良桑饱食难于保障的后果,以致蚕体虚弱。且由于蚁量多,病死蚕往往疏于及时处理,给环境污染和蚕病的水平传播及垂直传播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1.2 共育户饲养量过多,桑叶、蚕房、工人匹配不足、技术粗糙

一些共育户对小蚕的定单总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因此常常是桑叶不足、老嫩不一,蚕房拥挤,不利于操作和消毒;工人困乏,技术操作不细腻,难于做到良桑饱食和精心饲养,技术要求形同虚设。

2.1.3 蚕种的保护、催青及收蚁处理不当

有些共育户随意冷藏抑制已经出库蚕种,为了饲养方便,对孵化不整齐的蚕种没按技术规范分日分批收蚁饲养,而是等全部孵化后才一次性收蚁,使先孵化的蚁蚕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这些违规操作都会造成蚕体虚弱,使这些蚕成为蚕病的易感群体。

2.1.4 收蚁批次间隔短甚至不分批次,消毒不彻底

一些小蚕共育户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不分批次随时收蚁饲育小蚕,形成批次重叠,导致蚕房消毒不彻底,给蚕病的垂直传播创造了条件。

2.1.5 共育户的条件设施不完善

有些共育户的蚕房设计不合理,不利于温湿度的调节,周围环境受污染严重,病原传入的机会非常大。目前使用的框式饲养和一日两回育甚至一日一回育的方式在春季多湿的情况下,不利于僵病的防治。每框之间的距离只有5厘米左右,加上框边飘出的薄膜往下遮掩住,框内的通风条件非常差。如果一日两回育,桑叶和蚕沙会很厚,湿度也比蚕室里高,据试验对比,在加温排湿的情况下,蚕室里的干湿差达2.2℃而蚕框中间的干湿差仍然保持1.5℃。这样蚕眠时,室内的湿度控制住了,蚕框里的湿度却没有降下来,给僵病孢子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蚕的体质大大降低。

2.2 蚕区防病卫生意识淡薄,环境污染严重,病原不断积累

蚕农普遍防病意识不强,蚕沙和病死蚕处理不当,随处乱堆乱放,使养蚕周边环境中的病原不断积累。消毒时,蚕农往往只对蚕房、蚕具进行消毒,而不顾及周边环境,使环境中的病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养蚕小环境,对蚕作造成危害。这样,一边消毒一边污染,小环境消毒,大环境受污染,消毒防病效果大打折扣。

2.3 养蚕批次布局不合理,蚕房和人手不够

每年从第三批开始,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雨水充沛,桑树生长速度快,桑叶产量大,养蚕批次都较大。有时蚕农为了不浪费桑叶,一旦觉得桑叶有剩余或是有些批次养蚕不成功,就随时购买小蚕补养,而不是根据蚕房和劳力确定养蚕量和批次,造成批次重叠交叉,给病原的交叉感染提供了机会。同时蚕房拥挤,人手紧缺,环境卫生和技术要求便无从谈起,容易暴发蚕病,出现“批量大、收成小”的现象。

2.4 桑叶质量和养蚕环境的影响

许多农户都是重养蚕、轻桑园管理。每年第四、五批高温多雨的季节,通风不良的蚕房内闷热、潮湿,对大蚕生长不利,加上这时的桑叶生长迅速,往往含水量较大,养份含量较抵,因而蚕的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蚕病。另外,因为劳力不足,农户不分早晚雨晴采叶,疏于桑园的管理,造成桑园病虫害较多,野外昆虫的病原交叉感染机会较大。中午温度高,采叶时用编织袋装叶容易发生蒸热,对养蚕也十分不利。

3 防治措施与对策

病原存在、环境恶劣、蚕体虚弱是导致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要控制蚕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净化环境,减少病原

主要的措施有:一是要在蚕区建立综合卫生防病制度,对蚕农进行宣传教育,加强蚕农防病意识;二是要加强对蚕沙和病死蚕的无害化处理,将蚕沙进行集中堆沤或进沼气池充分发酵后方能还田;病死蚕用石灰覆盖掩埋,净化养蚕环境;三是要加强消毒工作,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药剂,改变“重蚕房、轻环境和簇具,重蚕期、轻蚕前和回山消毒,”的消毒习惯,除对蚕房进行消毒外还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在常有蚕病暴发的村屯应经常统一作大环境消毒;四是要合理安排养蚕批次,不养“公孙”蚕,做到批批清,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毒;五是要形成良好的养蚕卫生习惯,进室勤换鞋、给桑勤洗手,防治外界病原进入蚕室。

3.2 规范饲养管理,做好良桑饱食

3.2.1 规范小蚕共育行为,保障小蚕质量

小蚕共育已成为了我区蚕业生产和蚕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广西蚕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全市的小蚕共育户进行清理,按规定进行备案,取缔不符合备案条件的小蚕共育户,并加强对小蚕共育户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保障小蚕质量。改变一些不利于防病的饲养方式,重视桑园的护理,保证桑叶质量;合理匹配桑园、蚕房、蚕框和饲育人员。

3.2.2 合理养蚕布局,加强蚕病防控

建立从小蚕共育到大蚕饲养的合理批次分布,改变现行“天天发种、天天收蚁、天天发蚕”的不分批次的饲养型式,在一定范围内统一蚕作批次,避免蚕病的垂直传播;加强饲养管理和蚕病防控技术培训,做好眠起处理及蚕座消毒,发现病蚕要加强防控措施,遏制蚕病暴发。

3.2.3 加强桑园管理

不要重蚕轻桑,桑园要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不偏施氮肥,在不影响养蚕的情况下及时防治桑树病虫害。采叶时轻装快运,不要积压堆沤。

2.3.4精心饲养

加强蚕病易感期的管理,切忌蚕头过密,做到良桑饱食,保证蚕体强健。

2.3.5控制适宜饲养环境

发生流行原因 篇4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因素;防治对策

一、水稻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

1.气象条件

气温24~28℃,相对湿度92%以上,体表保持6~10h水膜,最易发病。孕穗末期到抽穗始期如多雨、寡照、湿度大,夜间最低气温降到18℃以下,并持续5~7d,水稻抗病性降低极易造成穗颈瘟的流行。适温条件下,稻瘟病的流行决定于降雨的迟早和降水量。天气时晴时雨,或早晚有雾、露时,最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和病害流行。

2.菌源

每年越冬菌量足够病害流行。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不同。叶瘟的发生为后期穗劲瘟的发生提供了菌源,但是我们应注意的是前期叶瘟发生轻,并不意味着后期的穗劲瘟也将轻发生。

3.品种抗性

(1)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目前种植的品种都是专化抗性品种,有的品种抗病性已经丧失。优质,食味佳的品种多不抗病。龙粳8号、龙选99-196、品鉴2号、关东107、龙丰8811、龙D99-904、龙粳12、龙选99-215、龙选9707等品种(系)抗性较强。龙交00B-2862、垦00-915、绥01-5251、龙D99-709、北992、龙品02-1、哈99-157、垦676、垦01-562、垦稻10号、垦鉴稻6号、垦稻9号、垦鉴稻9号、建2009、九稻19、垦99-50、上育418、合江19等品种(系)中等抗性。空育131、绥01-6107、垦鉴稻7号、东农2009等品种(系)抗病性较差。

(2)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水稻四叶期至分蘖期、抽穗期最易感病。水稻幼叶易感病,出叶当天最易感病,5d后抗病力迅速提高,所以水稻分蘖盛期,新叶增长速度最高时最易感病。抽穗始期抗病力最弱,出穗后一周抗病性逐渐增强。多数抗病品种在大田推广后3~5年便失去抗性。原因主要是病菌致病性变异和品种抗性的退化。

4.栽培管理

(1)施肥。施用氮肥过多、偏晚,氮磷钾比例不当,发病重。增施钾、硅肥发病减轻。氮肥施用过多时,增施钾肥不但不能抑制发病,反而可起到加重发病作用。磷肥一般影响较小,但土壤缺磷,或冷水灌溉地区,增施磷肥可以减轻发病。

(2)灌水与排水。长期深水灌溉,会加重发病。实行浅水勤灌,适时进行灌、排水,落水晒田等,可减轻发病。如生长期缺水受旱,灌不上水也会加重发病。尤其孕穗及抽穗期间缺水干旱,穗颈瘟及节瘟均易发生。

二、防治对策

防治稻瘟病应采取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控制病情的蔓延。

1.农业措施

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加强水稻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能力。割净水渠和池埂上的杂草,以增加通风透光性。处理销毁病稻草,减少田间菌源。控制氮肥用量,做到早追肥,避免施用氮肥过多、过迟,科学施用氮、磷、钾肥。

2.化学防治

根据田间稻瘟病发生、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防治药剂,并重点加强穗颈瘟的药剂预防。

(1)及时防治叶瘟。预防叶瘟应在未发病或刚刚开始发病时喷药;已发生叶瘟病的地块,可选用治疗效果较好的40%稻瘟灵乳油每亩用量130mL,或25%咪鲜胺乳油每亩用量100mL,对水20kg,均匀喷雾。

发生流行原因 篇5

1 症状

在穗颈部发病, 病斑开始形成淡褐色小斑点, 之后向上下扩展成黑褐色长斑, 最后使整个穗颈部变褐, 发病早的形成白穗, 发病迟的谷粒不饱满, 造成秕谷, 群众称之为“吊颈瘟” (图1) 。

2 病原物

病原为稻梨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 丝孢纲, 丛梗孢目, 梨形孢属。分生孢子梗不分枝, 3~5根丛生, 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 大小 (80~160) μm× (4~6) μm, 具2~8个隔膜, 基部稍膨大, 淡褐色, 向上色淡, 顶端曲状, 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 洋梨形或棍棒形, 常有1~3个隔膜, 大小 (14~40) μm× (6~14) μm, 基部有脚胞, 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 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 近球形, 深褐色, 紧贴附于寄主, 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该菌可分做7群, 128个生理小种。

3 发生流行原因

3.1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并有处于感病状态生育期

2009年早稻为了追求有较好米质, 大面积种植了俗称“矮子王”湘早籼24号, 该品种中熟偏早, 6月下旬抽穗, 对稻瘟病不能抵抗而严重感染。同时, 为追求较高产量大面积种植杂交组合。多数2优系列杂交组合也严重感病, 甚至发生了枝梗瘟。水稻一生中对穗颈瘟有一个危险生育期—破口吐穗期。此期茎和节外露, 组织幼嫩、纤维化程度低, 穗颈段多元酚含量少, 抗入侵能力差, 梨型孢子萌发芽管极易侵入而致病。因而品种和生育期都符合该病流行。

3.2 积累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

现在农业生产为联产承包责任制, 简称“包田到户”。这样在种植制度和栽培措施方式上达不到统一化, 这样做造成的后果是:到处“插花”种植, 生长季节中的病原菌的寄主不断;感病稻草病残体做不到全部无害化处理;施肥中有机质和磷钾肥用量少, 而严重偏施氮肥, 禾苗嫩绿贪青, 成为叶瘟发病中心, 演化为穗颈瘟的传染源;稻瘟病是多循环病害, 一个生长季节的病原累积就可导致流行;当前, 防治该病主要依赖药物, 几十年还是保护性的三环唑和治疗性的富士1号, 没突破性特效药, 防治效果很不理想, 有的农民放弃防治, 这样的稻田又成为周边传播源。

从对该病菌毒力和侵袭力造成症状来看, 有的水稻植株穗颈部长达2~3 cm黑腐, 2~3 d内大面积爆发, 发病之重, 来势之猛近十几年所未有, 加之“插花”种植造就生境复杂, 都足以说明稻瘟病菌形成了新的致病力很强的生理品种, 这要值得农业部门引起高度重视而采取对策。因而在病原菌累积和病原物致病力强弱方面都有利于该病流行。

3.3 有适宜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

稻瘟病发生轻重流行程度取决于感病期环境条件。2009年6月底和7月初我国大环境气候是北方高温超过历史水平, 而南方连续暴雨, 局部达到洪涝灾害, 具体到攸县6月底早稻中熟品种正处于破口吐穗期, 连续3 d大风暴雨, 气温在28℃以上, 相对湿度在90%以上, 平均日照时数偏少, 为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形成、传播、萌发和侵入创造了极佳条件。之后天气转晴1 d, 再次连续2 d多低温阴雨, 气温降到25℃以下, 为发病原菌丝在体内扩散创造极好条件。总之早稻穗期的暖湿、寡照气候条件是2009年, 攸县稻瘟病大流行重要条件。

4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淘汰感病品种, 特别是高感稻瘟病的湘早籼系列品种, 这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防治稻瘟病的措施。此外, 还要及时监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品种抗性动态变化, 大力推广优良高产抗病良种并注意品种合理配搭与适期更替。

减少菌源, 进行种子消毒, 采用强氯精浸种, 方法是先将种子倒入清水中浸种10 h, 然后捞起种子晾干4h, 再倒入300倍液强氯精中消毒10 h, 浸后彻底冲洗干净再行催芽。禁止病草还田, 彻底火烧患病稻草病残, 减少病原物初侵染来源。

合理密植, 搞好肥水等田间管理, 培育壮秧,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做到施足基肥, 早施追肥, 做好平衡施肥不偏氮肥, 中期适当控氮制苗, 后期看苗补肥。水分管理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干湿交替”的原则。雨后及时排水降温, 提高稻株抗性和刨造不利该病发生环境条件。

加强测报, 对叶瘟严重的发病中心田及时喷药防病。防治穗颈瘟宜在破肚至抽穗始期和齐穗期每667 m2水稻田用75%三环唑30 g+40%稻瘟稻瘟灵150 m L;或用富士1号80m L+75%丰登20 g;或用75%稻士可湿性粉剂20~25 g。使用手动喷雾器对水50 kg喷雾;机动喷雾器对水15 kg喷雾。注意喷匀、喷足。做到药剂保护加治疗相结合来控制疫情。

摘要:2009年湖南省攸县发生了对早稻产量影响很大的穗颈瘟, 原因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并有处于感病生育期, 积累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 有适宜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通过选用抗病品种, 彻底火烧患病稻草病残,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重点在孕穗未期和抽穗盛期用三环唑等药剂来控制病情。

关键词:穗颈瘟,品种感病,插花种植,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肖满开, 何希树.安庆早稻穗颈瘟十三年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1994 (3) .

发生牛流行热怎样防治有效 篇6

1 治疗原则与方法

以恢复健康、有效遏制病情恶化、防止继发感染为主要目标, 因病施治, 对症治疗。

1.1 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的牛, 加强消炎症、补液

1.1.1 10%黄胺嘧啶液100毫升, 一次静脉注射, 每日2~3次。

1.1.2 30%安乃近30~50毫升, 百尔定30~50毫升, 1次肌肉注射, 每日2~3次。

1.1.3 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毫升1次静脉注射, 每日2~3次。

1.2 呼吸困难、气喘病牛, 采取输氧、注射激素等方法

1.2.1输氧:速度为5~6升/分钟, 持续2~3小时, 初期先慢, 一般为3~4升/分钟, 后逐渐增加。

1.2.2 25%氨茶碱20~40毫升;6%盐酸麻黄素液10~20毫升, 1次肌肉注射, 每4小时1次。

1.2.3地塞米松50~70毫克, 糖盐水1500毫升, 混合, 缓慢静脉注射, 本药可缓解呼吸困难, 但易引起妊娠畜流产, 因此, 用时应慎重。

1.3 胸部穿刺法

其目的是减轻胸压, 缓解呼吸困难。部位选择胸侧第六肋间, 距背中轴线20~25厘米处, 用胃瘤导管针直刺入胸腔, 进针约10~12厘米, 气从针孔逸出, 呼吸次数减少, 可缓解气喘。

对兴奋亢进的病牛, 采取降低颅内压、镇静的治疗方法:1) 甘露醇或山梨醇300~500毫升, 一次静脉注射;2) 氯丙嗪0.5~1毫克/千克体重, 一次肌肉注射;3) 硫酸镁25~50毫克/千克体重, 缓慢静脉注射。

1.4 对瘫痪卧地不起病牛, 及时进行解毒、补钙、去风湿

1.4.1解毒、去风湿处方:25%葡萄糖液500毫升, 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1500毫升, 10%安那加20毫升, 40%乌洛托平50毫升, 10%水杨酸钠100~200毫升, 一次静脉注射, 每日1~2次, 连注3~5日。

1.4.2 20%葡萄糖酸钙500~1000毫升, 1次静脉注射。当多次用钙制剂效果不明显者, 可静脉注射25%硫酸镁100~200毫升。

1.4.3 0.2%硝酸土的宁10毫升、康母朗30毫升, 百会穴注。

1.5 中药治疗

发生流行原因 篇7

1 鸭盲肠肿大坏死症(暂定名)

近年来,在福建省某些山区放牧肉鸭出现了一种以盲肠肿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新病。该病主要发生于番鸭和半番鸭,其他品种鸭未见发病;发病多在18~20日龄;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冬季;发病率20%~50%,病死率10%~50%,若治疗不当死亡率更高,7~10 d后死亡率逐渐降低。患鸭表现精神萎靡、减食或拒食,腹泻,排黄褐色或黄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常粘有黄色稀粪。耐过鸭则表现生长发育迟缓。病理变化以两侧盲肠异常肿大、盲肠表面有点状或斑状坏死、肠内有黄褐色或黑褐色糊状内容物为特征。江斌等2010年通过检验,在盲肠内检出大量大小平均为1.768 nm×1.407 nm的吸虫,通过对虫体和虫卵的鉴定,初步判定该病是由棘口目光口科球孔属的一种新型球孔吸虫引起的。

2 鸭新黄病毒病

从2010年4月份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产蛋鸭群发生了一种以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之后迅速蔓延至国内其他主要养鸭地区,如浙江、福建、两广地区、安徽、江苏、江西、河南、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地的鸭场。该病主要危害蛋鸭、肉种鸭(樱桃谷鸭、北京鸭等)和野鸭种鸭,但鸡和番鸭未见发病。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病鸭临床表现为高热、食欲废绝,产蛋量急剧减少,可在4~5 d内从90%降至10%以下,甚至停产。部分病鸭腹泻,粪便稀薄,拉绿色水样便。双腿瘫痪,向后伸展。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卵巢,表现为卵泡出血、变性和破裂;脾脏肿大明显;肝脏有针尖状白色点状坏死。疾病的暴发和流行给蛋鸭和种鸭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经过病原分离和系统的实验室诊断,确定本病为一种新的黄病毒感染。从基因组序列上分析,目前流行的鸭黄病毒属于黄病毒属Ntaya病毒群中Tembusu病毒。

3 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暂定名)

2010年4月份至今,在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的产蛋鸭群中发生一种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期鸭群,不同品系的鸭均可发生,不同品种鸭在发病率、死亡率及产蛋下降幅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病鸭临床表现拉黄绿色稀粪,共济失调,流泪,产蛋量下降30%~90%不等,甚至停产,从发现产蛋下降到降至最低约需5~7 d,维持7~10 d后缓慢恢复,恢复期大约需要3~6周,但很难恢复到原有水平。蛋壳质量在整个发病期内变化均不明显。剖检可见卵泡出血、萎缩、变形,输卵管萎缩变细;心肌出现白色条纹状坏死。胰腺出血、坏死。2011年范根成等研究病原后初步认为可能是一种病毒。傅光华等2007年报道,从临床表现产蛋下降、产蛋异常的180日龄种番鸭输卵管黏膜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经PCR测序鉴定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EDSV 100 ku蛋白序列比对,同源性100%。

4 鸭呼肠孤病毒病

呼肠孤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逐渐扩大,现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呼肠孤病毒所能感染的鸭品种呈递增趋势,临床病型亦有所改变。我国养鸭生产中与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相关的疫病主要有以下4种。

4.1 鸭肝坏死症

2005年以来,在福建和浙江等地,5~23日龄雏番鸭、雏半番鸭和雏麻鸭发生了一种疾病,以肝脏出现不规则白色(或红白色)坏死点和(或)坏死斑,以及点状或(和)斑状出血,心肌或法氏囊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新鸭病,俗称为“鸭新肝病”或“雏鸭肝坏死症”,发病率4%~23%,病死率5%~17%,病程5~9 d。发病鸭日龄愈小,其发病率、病死率愈高,后经病毒分离、PCR序列分析鉴定为呼肠孤病毒S1基因型。

4.2 鸭脾坏死

2006年5月份以来,我国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和江苏等地樱桃谷鸭和北京肉鸭群出现了一种以脾脏坏死为主要病理变化的鸭病。发病多在7~22日龄,死亡率为10%~15%,有的感染鸭群死亡可持续到30日龄以上。感染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其特征性病变为脾脏表面有出血斑或坏死灶,后期脾脏坏死、变硬和萎缩。黄瑜等2008年对该病的病原学进行了检测和研究,经过病毒分离鉴定及其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为鸭呼肠孤病毒感染。

4.3 鸭多脏器出血

1998年,在我国四川省温江某种鸭场饲养的33周龄5 000只天府肉用种鸭暴发鸭呼肠孤病毒病,至2001年初该病于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养鸭地区也有发生。发生该病的鸭日龄和品种分布很广,既可侵害3~500日龄的鸭,并可发生于各品种鸭,如天府鸭、樱桃谷鸭、北京鸭、四川麻鸭、番鸭、野鸭和各种杂交鸭等。发病率50%~90%,病死率40%~80%,有的鸭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呼吸困难,肿头,死亡迅速。病理变化为全身皮肤广泛出血,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出血,肝脏、心肌、肺脏出血,肾脏肿大出血,卵巢严重充血、出血。程安春等2003年报道时将该病称为“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

4.4 鸭多脏器坏死

1997年以来,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等番鸭主产区相继暴发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生产中俗称番鸭“花肝病”、“肝白点病”等。该病多发生于7~45日龄的雏番鸭,发病率20%~90%,病死率10%~50%,在有应激或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可高达90%。感染番鸭表现腹泻、软脚,部分病鸭趾关节或跗关节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及耐过鸭生长发育受阻。病理变化主要以多器官局灶性坏死为特征,肝脏、脾脏、胰脏、肾脏、肠表面有不同数量的白点、坏死点。

5 番鸭小鹅瘟

临床上小鹅瘟主要发生于雏鹅,少见雏番鸭发病死亡的报道。但自1997年以来,在福建省莆田、福清、广东云浮等番鸭饲养区,发现在雏番鸭群中常出现不同程度腹泻、张口呼吸、脚软、扎堆、采食量减少等症状。剖检可见肠道中后段膨大,整个肠道严重出血,有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胆囊明显膨大,肾脏肿胀。发病率5%~7%、病死率40%~65%。经病原分离和鉴定,确认该病病原为鹅细小病毒。

6 新型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同日龄、性别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性最高。成年鸭和产蛋母鸭发病较为严重,1月龄以下的雏鸭发病较少。但2000年以来,在山东省的潍坊、临朐、昌乐、昌邑等饲养肉鸭集中的地区发生一种同鸭瘟症状、剖检变化相似的疾病,但该病主要侵害1月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发病较轻。一旦发生,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发病率可达70%~100%,病死率可达50%~60%。常用的鸭瘟疫苗不能预防该病的发生,抗生素和不同厂家生产的鸭瘟抗血清治疗无效。经病原分离鉴定,从病鸭体内分离到1株病毒,暂命名为“新型鸭瘟病毒”(new duck plague virus, NDPV)。

7 番鸭新城疫

发生流行原因 篇8

1.1 带病或带菌种苗造成新病害流行

当种苗或其种子外附着有病菌时, 病菌会入侵到苗木和种子的内部组织中, 就会导致种苗病害的发生, 种苗生长力衰退。还有一些病菌的潜伏期较长, 虽然不易察觉, 但是一旦侵染已经发生病害的种苗、种子或营养肥料, 会产生新的苗木病害, 而这些带菌或带病的种苗在培育和运输中, 就会将自身的潜在病害广泛传播, 造成病害的流行。

1.2 引进新品种或外来树种

一般情况下, 树种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即使苗木发生病害, 本地树种与自身携带病菌能够在同化的作用下, 保持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不会造成病害流行。但是新引进的树种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和现存树种的病菌, 必须接受严峻的考验, 降低了新树种的防御和自愈性能, 新树种如果不能适应全新的环境, 就会对自身生长产生危害。外来树种发生的主要病害类型有冻害、温度差异较大、高温灼伤、水土或空气污染、土壤肥力不足、旱涝、病虫害、火险、不良的栽培技术等。苗木的环境适应能力决定其发生病害可能性的大小, 如果被病菌入侵, 由于苗木的抗病性较差, 则会导致病害的流行。

1.3 栽植树种品种单一

依靠自然能力生长的树林虽然不受人为保护, 但是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物种丰富, 具有良好的树林结构和防护能力, 还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 能够有效制约病害的流行。物种分布的立体化和物种的多样性, 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功能, 能够充分发挥自然因素和树种生物分子的作用, 控制树种病菌的种类和数量, 降低灾害程度。但是单一树种无法达到完善的自然平衡状态, 不能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具有很大的苗木病害风险。

2 移栽种苗和林木时导致苗木死亡的原因

2.1 苗木生产

苗木的木质化程度较低或携带病菌, 树根与树冠的比例失调, 自然灾害影响, 起苗过程中对树皮和树根的伤害等, 都会对苗木生产中的移栽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苗木死亡。造成苗木死亡的严重病害种类较多, 包括枣疯病、萎缩病、猝倒病等;在生产中的人为因素也会产生苗木伤口, 一旦被根腐病、线虫病等土壤病害所感染, 会产生苗木死亡隐患;在对种苗进行培育时, 所施肥料不适应种苗生物属性, 对苗木管理不善, 会降低其木质化程度, 出现树种根系不发达或冠根比例不协调的问题, 移栽之后的苗木抗寒抗旱能力下降, 容易枯死。

2.2 苗木包装、运输

苗木在包装、运输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脱水风干的问题, 对苗木的生长力和抗逆性具有抑制作用。轻度脱水会降低林木的生长能力, 返苗较慢, 严重脱水则会造成无法挽救的伤害, 根部枯萎甚至林木死亡。而且在苗木运输时, 也会对树皮或树根造成损害, 影响苗木的生物输导系统, 林木生长速度减慢, 为病菌的侵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机会。

2.3 苗木栽植

栽植苗木的质量受苗木栽植技术的影响, 栽植技术包括选择适合有利树种, 合理配置苗木种类, 栽植时间和方式, 对苗木进行栽植前的处理, 土壤处理和覆膜方式等。在苗木一系列的栽植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苗木的生命造成威胁。盲目引进新树种, 造林时机选择不利, 对土壤处理不到位都会造成苗木的死亡。

2.3 苗木管理

苗木的根系较为细密, 容易受到虫害, 对主根或主要侧根损害会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破坏根部的输导通道, 降低苗木生长代谢能力, 也就降低苗木的抗病虫害、抗旱涝和抗盐碱能力, 所以, 要对栽植完成的树种进行养护和管理, 帮助苗木顺利渡过环境适应期。在对苗木进行养护时, 要根据当地实际的自然条件和气候, 对适合苗木生长的环境进行分析, 如果空气或土壤湿度过大, 就会阻碍根部伤口的愈合速度, 容易造成根系的溃烂或病菌的感染, 危害苗木生长和生命。

3 苗木病害的防治措施

3.1 建立健全先进科学的苗木培育基地和苗木质量评价体

首先, 要建立科学先进的苗木培育基地, 或者对原有育苗基地进行改善, 加强相关技术专家的指导, 借鉴其它地区成功的建设经验, 提高地区种苗的培育和林木的栽种技术水平。地区性育苗基地可以应用, 并推广容器机械化的育苗技术, 重视种苗在生长过程中各个培育环节的技术手段应用规范, 利用种苗菌根化、生防菌拌种、种子包衣等先进手段, 采用生根繁殖肥料, 配备现代化的设施设备, 科学规范地执行育苗操作程序。其次, 要建立完善的苗木质量检测机制, 从树种遗传、特征、生长习性和生物系统的生理指标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从而提出苗木培育在各个阶段应采取的相应育苗技术, 并进行品质控制。

3.2 采用科学合理的苗木管理方式

首先, 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苗木移植栽植技术进行分析评估,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 为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做准备。当地树种由于生长时期较长, 具有很强的抗逆性, 比外来树种和新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强, 可以继续大量培育。其次, 加强苗圃建设, 充分发挥苗圃在苗木脱毒繁育中的作用, 防止带病或带菌种苗及其种子或繁育肥料未经检疫运送到无病苗圃区域。再次, 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造林要求, 要对苗木进行定向培育, 建设专门的苗圃, 对苗木实施适应性措施, 保证苗木移植之后仍能保持较强的生长能力。最后, 对苗木进行包装和长途运输时, 要采用有效的保水措施, 利用保湿包装材料, 避免苗木脱水、失水现象发生。

此外, 为了提高树种的多样性, 在引进新树种时, 需要考虑外来树种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对新树种进行严格地检疫, 防止带病或带菌种苗流入。同时, 在栽植新树种时, 要与原有树种向配合, 合理计划种植时间和布局, 提高新树种的成活率、环境适应能力和生物遗传能力。

3.3 控制苗木病虫害和带病带菌苗木的外流

建设和管理苗圃需要林业技术专家的科学指导, 对苗圃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苗圃的管理人员要具有完备的林业专业知识、苗木培育技术知识和苗木检疫及质量评价知识, 加强对苗木的检测, 及时发现苗木病害, 避免病害传染流行。同时, 要及时防治苗木发生的病虫害, 控制病虫对种苗和土壤的危害, 控制病原和害虫的种类和数量, 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 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 并辅以药剂的喷洒。此外, 苗圃管理人员还要对向外输送的苗木进行检疫, 防止带病或带菌苗木在苗圃间流动或者在运输时, 在其它地区栽种时产生病害。

3.4 加强对苗木栽种和移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苗木栽植技术涉及的相关学科众多, 包括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遗传学、林业科学等。目前, 我国越来越重视植物造林产业的发展, 发展生态林业建设, 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系列难题需要攻克。林业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对新的苗木移植和栽种技术进行研究, 在林业基地和森林区域应用并推广新型育苗技术。同时, 要对苗木栽植的基层人员和林业站的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对林业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建立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4 总结

综上所述, 对苗木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导致苗木病害的原因加以分析, 对苗木种植技术加强研究和应用推广, 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清梅, 薄峰.林木病害的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 2009 (5)

[2] 张旭东, 徐霞, 李凯峰, 沈红莉, 刘炳友.林木病害防治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0)

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文化原因研究 篇9

关键词:韩剧;文化视角;共享性

在90年代末期,中央电视台率先引入了韩剧,香港的凤凰卫视也是播放韩剧非常重要的平台,很多韩剧在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收视率,如《大长今》《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等,韩剧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久盛不衰?首先是由韩剧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韩剧类型丰富,侧重展示多方位的社会生活及普通人的情感追求。生活化的剧情、强烈的时代感、完美的画面、音乐的和谐、市场化的运作,这是其在中国风行的基础。

从过程上看,流行是传播的结果,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流行的传播方式不尽相同,在现代社会大多是从大众传播媒介传向社会大众的。但无论如何,传播得以实现的条件是清晰的,这些条件运用的充分性决定了传播效果的好坏,从而也决定了是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韩剧得以风行也是受这些条件影响和决定的,我们从以下四个条件进行分析。

一、文化共享性

文化的共享性是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首先韩剧的风行是由中韩文化的共享性决定的。韩国的流行文化不是简单的传统的韩国文化。它是中介文化,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融合改造过后递交的作业,是传统与现代的糅合。最热门的风潮由欧美最先走进日本和韩国,再从那里分流,亚洲的时尚潮流多是从那里兴起并熏染了独特的理解后蔓延开来。所以中国观众接受韩剧要有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和解读。

(一)中韩文化。从地缘的角度上看,中韩两国同处于东亚地区,相似的地理因素孕育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因此存在文化的趋同性,文化起初、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相同之处。儒家文化的影响,使两国同属于重人伦为内在本质的文化圈,并且深刻影响中韩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相近。而交流和往来更加深了文化范围内的相互了解和学习,长此以往,中韩文化的共享性使中国人对韩国文化产生的心理认同。这是两国跨文化传播和文化共享的基础,对双方来说有十分广大的共同的意义空间。

(二)中西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日益发展,西方文化以其绝对强势当然也包括独特的文化充斥着全球。韩剧是韩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统一,由于中国文化与其皆有契合之处,对双方都有一定的认同和理解,韩剧被中国观众接受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传播关系

传播关系是在文化中发生的联系。韩剧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交往关系里,转型中的中国风行起来的。

(一)全球化语境推动下文化输入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卷入了全球化浪潮,这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也渗入到不同的文化形式之中。

(二)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文化由单一向多元发展,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的过程之中。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革命性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行为方式乃至观念变化,新阶层的出现和阶层结构的变化等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这都为韩国流行文化的输入提供了条件。

(三)历史上,中韩两国的交流

在长期的历史岁月里,两国在文化交流中,韩国在大量消化吸收汉文化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东方文化。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后,随着两国政治、经贸、教育、科技交流的飞跃发展,两国文化交流也顺畅发展。根据两国政府部门商定的年度文化交流计划,两国民间、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正在正常进行。而且在两国政府部门推动下,中韩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十分活跃。这种背景下,韩剧更成为韩国文化产业输出和中韩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三、传播媒介

前面提到,流行是传播的结果,在现代社会流行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由此而形成独特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的生长条件是由大众媒介的传播功能和社会的流行趣味共同构建的。这种全新的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成为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大众媒介便是一架便捷的造神和造梦机器,是现代神话孕育的温床。

媒介文化的造神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填补了中国民众尤其是都市消费者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空虚和迷茫,为其提供了一个宣泄渠道和缓解压力的好办法。世界的联系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在疏远,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电视人”,将感情寄托在电视等媒介编辑的一系列符号的意义中回味一样的经历、体味不一样的人生。虚假的个人想象空间带给了他们心灵的慰藉,电视及其通过这种渠道传播的电视剧成了他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传播方式

在电子文化时代,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由间接性变为直接性,观众简直用不着思考、用不着理解、用不着想象,就可以直接感受,直接看、直接听。

电视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现实与影像就处于一种新的关系之中。电子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形成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现代神话依靠电视这一媒介手段,并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便可成为一种物美价廉的商品,并且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色彩、光线、煽情的语言、真实的镜头、拼接的画面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等构成了一个时空包围圈并一步一步逼近观众,满足了他们的感官需要,使其沉浸在其间,不能自拔。艺术再也不像古典时代艺术创作那样神圣、神秘、永恒。机械制作、大量复制、流水线上的文化制品充斥文化市场,把创作和欣赏带入新的境界,观众有时也变成了作者。

韩剧在制作方式上有别于中国电视剧的产生。中国电视剧需要编剧先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要把这个故事编写成剧本,最后导演与编剧对剧本进行完善之后,才进入拍摄阶段。而韩国电视剧是在拍摄过程中,在观众反馈的基础上逐步完成的。观众的反应是电视剧是否继续拍摄的唯一根据,受观众欢迎故事就一直发展下去,一旦观众对故事失去兴趣,电视剧就会应声而止。

韩剧就是利用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收买了广大的中国观众。韩剧《蓝色生死恋》和《冬季恋歌》的导演尹锡湖在介绍韩剧的制作时曾说:“韩国电视剧是在流水线上完成的艺术作品,是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的。”他认为现在韩剧在后期制作上追求尽善尽美,完全按照电影镜头的标准精雕细琢,使每个镜头都充满美感,正是整个行业人员在每个环节上都精益求精,才使得韩剧在亚洲久盛不衰。

综上所述,韩剧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国的转型时期得以发生,以文化的共享性为基础,依靠大众媒介产生的媒介文化,采用电子媒介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手段使观众深陷其中,并感到其乐无穷。因此,韩剧在中国的风行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盛爱.韩国流行文化的特性研究[J].文化学刊,2011(2):16-18.

发生猪高热病流行时的防治措施 篇10

1 流行特点

本病具有发病急, 传播快, 发病率高, 病程长, 治疗效果不明显, 死亡率高等特点,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一般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一旦发病往往在较短时间内波及全群及邻近猪场, 造成流行。对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差的猪场为多发, 尤其是对用药不合理和不遵循免疫程序的养殖场尤为严重。

2 主要症状

病猪表现为, 精神萎缩不振, 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温升高 (40~42℃) 眼结膜潮红, 充血, 有多量粘性, 脓性分泌物, 耳部及腹部乃至全身皮肤发紫。

口干燥, 粪便干而硬, 有的先便秘, 后排脓性血便, 小便短, 尿液呈茶色或酱油样色, 呼吸困难、咳喘、消瘦、贫血, 四肢无力, 有的神经症状, 母猪出现不孕、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 发病率、死亡率高。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 病变呈多样性。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素性渗出。呈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肺脏水肿呈斑驳状, 大理石样病变, 间质性肺炎病变明显, 淋巴结肿大, 部分死猪肾肿大, 呈褐色或土黄色, 皮质内有出血点、质地脆, 肝脏、脾脏肿大质脆, 消化道病变呈纤维素性, 肠坏死。

4 预防

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举、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接种程序, 切实做好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和消费工作 (每周2次) 发生疫情要1日1次或1日2次消毒, 消毒制剂应采用2种以上酸碱交叉使用方可奏效,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优质全价饲料, 给足清洁的饮水。

5 防治

上一篇:传统功能下一篇:路桥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