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意境

2024-09-07

美的意境(精选八篇)

美的意境 篇1

一、导入引趣

巧妙地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诱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一个好的开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一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浑然一体,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令人钟情。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故事、音乐、名言警句、图片等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讲解激趣

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一是语言要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要吸收四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即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朗诵的激情,并适当运用一些口头语、歇后语、成语、谚语或寓言故事等。如用“物以稀为贵”说明商品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用“量体裁衣”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亩产三四百斤靠体力,七八百斤靠实力(化肥),千斤以上还得靠智力。”艺术性地表述了科教兴农的重要性。二是在讲解中巧用比喻,能寓哲理于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如讲矛盾的统一性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爱好古诗和音乐,所以吟诵一首七绝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接着问:“悦耳的琴声从何而来?”然后借助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领悟哲理:指与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指”无“琴”不会有琴声,有“琴”而不用“指”弹,同样也不会有琴声,指与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二者统一于悦耳的琴声中。这样寓理于事,理由事出,富有情趣,回味无穷,燃起了学生兴趣的火花。

三、练有乐趣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并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在练习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立法,课堂训练力求既实又活且趣。为此,我精心设计题目,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得到。如讲改革开放内容时,让学生通过自己家里及周围的变化写成小论文或演讲稿,或者让学生根据时政热点新闻材料自命高考试题。这样,把练由过去单纯的问答式,抄写式变为分析、解疑、求道,从而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为自己能分析、认识实际问题而获得成功的欢乐,以便在更高层次上激发兴趣。

寻觅美的意境与浪漫诗性 篇2

——关于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思考

□马小依

陈逸飞的艺术世界中从来都不缺少一种营造生命本真的感动,因为在寻求美的视觉中他摆脱了传统观念的艺术表现与规范,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善于酿造优美的画面和空灵的意境,在历史与现代的往复中找寻着美的理念与支点,在突破传统油画的创作模式中实现一个油画家关乎理想与现实的自觉。也许正是对美的探究深入到与表现思想主题的一致性当中,那种对于生命意境的深刻挖掘才体现出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家所持有的一种精神品格与诗意话语。

《黄河颂》,一幅完成于1972年的油画作品,在中国嘉德2007春季拍卖会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5月13日的拍卖活动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032万元人民币的拍卖成交价不仅是陈逸飞油画作品价值的新高,也创下了在目前中国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这是一幅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分量的作品,但曾被当时的文化官员认定带有严重的印象主义倾向,而被迫尘封了10年。当我们重新解读这幅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的宽屏式巨作时,感受到的不仅是陈逸飞对美感寓意的视觉诉诸与生命呈示,更是因为其中实现了生命个体与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而呈现出一种人物形象的精神品格的感染力与震撼。在作品《黄河颂》中,红军战士以侧身的姿态伫立于山巅之上,手持步枪,极目远眺,不仅在视觉上呈现了坚定的力量感,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技法也不再束缚于模式化的创作手段以及对于传统的英雄形象塑造的图式中,而是回归于人生的常态,力求表现真实自然的生命感受,更注重关切人物内心的思想深度与情感愿望。因而在体味《黄河颂》时,我们执迷于这样一种全新的寓意视角对于英雄形象的新解与重塑。在美感画面的寓意关照下作品注意了色彩的明度,块面的塑造也更强调体积感,在技法的选用上不仅完整地呈现了群山绵延的苍茫与雄厚,更巧妙地把握了延承华夏儿女血脉的黄河,这一带有生命印记的自然景观而给予高度的概括化呈现出一种生命意象的激情壮阔与诗意浪漫。作品在金黄色的光感中褪去了现实的迷茫与黑暗,在与传统思想的对话中给人们以精神的信念与力量的指引。

与“文革”画风的僵滞、刻板不同,陈逸飞在对美的探索与追求中努力突破传统观念,并给于作品新的美感语言的注入,在强调美的表现与视觉效果中,深刻挖掘艺术形象的思想主题与艺术内涵。在这一时期中,写实与浪漫成为其表现思想主题的两种内在因素。写实是美的具象体现,通过对典型形象的塑造概括出作品的思想主旨;而浪漫是美的品质,是作品精神构思的气质凸显。在美的具体表现中,陈逸飞依据不同的创作主题各有所侧重。1972年的《黄河颂》是以营造一种饱满、高昂的生命态度来表现生命意境的优美与崇高;1976年与魏景山合作的《占领总统府》则更加注重再现具体的历史主题而进行艺术构思所尝试的对于历史事件的还原与再现;在1979年的作品《踱步》中,这一情形又发生了变化。作品不仅深化了反思历史的主题性,同时,也强调了战争寓意下民众命运的深层迷茫与创痛,在作品中以现代人作为个体的生命符号所呈现的凝望与反思,实现了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对大众命运及人性本质的持重,因为表现了沉重的历史主题从而在深层话语里脱离了具象的束缚转而表现为一种塑造生命的“真象”。

如果说,陈逸飞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主要是以鲜活的色彩感受和粗放的笔触来构造大场景的视觉效果与主题氛围的话,在80年代与90年代的作品中这一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留学后,在西方照相写实主义的影响下,其风格趋向于细腻、圆浑、厚重。虽然在西画艺术技巧的理解与把握上日趋成熟,但他并没有拘泥于西方艺术模式的樊篱之中,而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赋予在作品深切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品质中,营造出了一种凝练、醇厚的艺术境界。在1984年的《家乡的回忆——双桥》和《桥》等水乡系列作品中,陈逸飞以具象描写的景致构造把“桥”这一客体融入于主观情致与记忆的关照中,从而在与江南风情的诗性元素的融合中,获得了对于生命意象的一种宁谧、沉静的意境生成与文化关怀;1988年的《丽人行》、1991年的《浔阳遗韵》等作品在空灵唯美的视觉氛围与虚构的时空境象的展现中,着重描绘了一群颇具古典韵味的女性形象。因为陈逸飞曾认真研读过唐诗宋词,在他的这些作品中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诗性的思想话语与生命意象。在这些仕女形象的塑造中,对于生命意象的建立首先是确立了一种合乎人物形象的身份与规范,呈现了一种与时代背景相契合的历史语态,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国诗词文化的语意支撑勾勒出生命意象的精神轮廓,这就完整地构成了作品的意境内涵。对于作品表现出的生命意境的多义性解读,在深化作品的思想寓意上也给予更多的诗性联想与文化参照。1991年的《罂粟花》、1994年的《西厢待月》以及1995年的《恋歌》等作品即是在表现姿态各异的女子形象优美纤细的外表下营造了一种婉约清冷、寂寥淡泊的生命意境。她们或手执香扇,或秉烛凝视,或抚琴独思,那些游离于生命迹象中的风骨与神韵收蓄在世俗的无常与虚设的场景中,融汇了难以言说的情感交集与人生困境。

在实践着描绘古典题材作品的同时,陈逸飞也实现着对于现实美的深层理解与挖掘。从1994年的《山地风》,1996年的《晨聚》到2000年的《无言的行走》,都是在新的绘画主题中倾注对现实的关切,作品以反应藏族风情为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一反传统美的诗意与意象表现,而是极力意指人物的内心,着重表现质朴与粗犷的人物品质与性格。这些作品以淳朴厚实的民风为基调,概括出一种代表人物性格的典型性语素进行体悟与领会,更加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本体力量。在这种尝试中,陈逸飞不再囿于表现氤氲古典情结的人文心态,而是从美的探索中深入现实,去找寻美的原生语素与现实形态。

美的意境是故乡 篇3

故乡,是一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诚如他在文章引用的那样:没有童年就没有人生,没有故乡就没有文学。对故乡的眷恋有多深,对故乡的感情尺度就有多长。

有我之境 心灵最深处的记忆是童年,那是扎根于青涩年华的纯情之恋——乡土之恋,赤子之情,也是生长在月亮之上的童年,充满幻想和盼望。他的一组散文《难忘的牧童时光》、《想起童年唱儿歌》、《想念插秧时节》,无不深深沉湎于这种令人陶醉快乐与幸福的童趣之中。他这样写道:

“一处远山,一口池塘,一个牧童,一根竹笛,一头水牛,一抹夕阳,这一幅绝美的图画,承载了千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对世外桃源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悠扬的笛声穿过历史的星空,带给我们多少对故乡田园的回忆与眷恋……”

是的,这些来自于淳朴的田园之歌,都是在阡陌之上的脚印、日月、星辰、庭院、茅舍组合起来的,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这么说故乡是生长在阡陌之上的、有着铜版一样的木刻之美。还有农时、节令、庄稼,草木,他了如指掌,不假思索,信手拈来。那些涌动在心底的诗意,灌溉了自己的笔墨,生机无限。

“每每忆起插秧的时节,总能把岁月发酵的心思高挂枝头,让我乘着微风的翅膀,静心地在月下聆听花开的声音。记得每年的清明过后,一朵朵栀子花含苞待放,一对对春燕在雨中衔泥,一群群布谷尽展歌喉,一阵阵蛙鸣,让整个春天的原野充满乐章。”

《想念插秧时节》以轻扬的笔触写出了意味,情景交融恰恰是它的独到之处。

来自对生活的感悟与生活记忆的苏醒,留下了当家塘的鲜活图景:与之相伴的童年,母亲在捣衣砧上的月色背影,蛙声,荷花,这些不用回忆也会想起的情景,充满了暖与亮的色彩。那些童年的亲近与偎依,那种血脉相连的土地,就在《当家塘,我永远的身体胎记》,涵盖了来自于乡土的情感,留下了一辈子的烙印。通过一咏三叹,赋予了当家塘全新的感觉视点……

我害怕迟早感悟不到当家塘

池水涌浪的心跳

更害怕我的心灵远离了土地与母亲

丰实而充满浓郁田园生活气息的诗歌,总是第一时间站在诗人的笔尖,轻盈起舞,水墨散花。有谁能惊蛰般的苏醒童年,有谁能霜洁般的守望故乡,又有谁能七彩般的吟唱田园牧歌?在这里,我们都能找到,因为《梦的背面是故乡》。一堆《故乡的草垛》,就足以让我们的青春年少格外的饱满起来,怀念似水年华,留在草垛里的天真浪漫,成为今生的记忆断章。

故乡的草垛

是麦稻用躯体堆积起来的——

起伏山峦

故乡的草垛

是陌生的路人能够读懂的——

村庄界碑

春夏秋冬,季节依旧,而我们的心灵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放牧中,“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乡土没有城市的勾栏瓦市,没有繁华,只有简朴,但是充满大自然的清新、生活的气息,花木虫鱼,庄稼,村落,季风,都是,永远都是心中不落的窗外风景,它们留在年轻的记忆里沉淀后,木炭一样的温暖而亮丽,火光晶莹,一下子灿烂起来。正如,《这个夏天,还在匆匆赶路》里所写的……

小草早就踮起了柔柔脚尖

企盼天宇边的第一束光缕

青蛙曾多次哼起流行的小曲

时而又被雨水浇湿了全身

栀子也张开了惺忪的眼眸

每一个花苞都憧憬着绽放的惊喜

对故乡的守望与渴望,就是对乡情的深情回眸。故乡背面的是一块摩崖石刻,上面是用父亲,母亲,乡亲的血脉之情镌写的故乡情怀,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真实与诗意追求,它涵盖了一世的乡土风情。

故乡永远是一幅怀旧的底片

将我搁浅的时光与梦想深藏

故乡永远是一阕唯美的宋词

勾起我日思夜想的满畈稻香

无我之境 故乡是安放心灵的城堡,故乡之情是我们心灵之上的情怀。这里有游子之行吟,离家的况味,那是飘起在炊烟之上的乡愁。一如泰戈尔在《吉檀迦利》说:忧愁在我心中沉寂平静,正如黄昏在寂静的林中。城市有我们的向往与憧憬,也有太多的喧嚣与浮躁,很多时候让我们“水土不服”,睡梦里留下的依然是安放心灵的故乡。正如,《乡愁,是光阴缝补不了的伤口》:

也许,对于喧嚣的都市

我永远是一只迁徙的候鸟

时而择木而栖,时而又振翅远行

飞翔的翅膀载不动城里的

风花雪月

我常常靠在夜的脊背

如同城市街头的一盏路灯

彻夜失眠

童年、故乡、经历、愿望甚至梦境,都会成为一种艺术感受力,引燃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这一切来自于大自然的文字,触景生情,印证了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讲究的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精神的。这样的传统使他的诗文始终对自然有一种对应的本能,将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我们看到古往今来不乏故乡的文学创作,充满了生命力。杜甫、李白,陶渊明,明清小品,民国随笔,现代寻根文学,鲁迅的《故乡》,贾平凹的《商州》,都是繁衍文学故乡的一条大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笔墨情怀,正所谓此去心安是吾乡。《最浓是乡情》:

屈指数来,从故乡那片大山走出到都市定居已有好多年了。繁华的都市光怪陆离,五彩缤纷,自己虽浑身浸透在现代文明之中,呼吸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鲜空气,然而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把潮湿的思乡心情拿到都市的晴空下翻晒,不由自主地思念故乡的山水、人物,品味那一段段在艰辛的环境里,通过奋斗获得满足后的惊喜的感觉。

nlc202309040408

诗人笔下的文学故乡,已经不是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原生态故乡,而是站一个审美的角度深情回望。远比童年的那个真实故乡更有内涵。故乡是一个厚重的文学符号,是诗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家园。文人有什么样的故乡情结,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故乡。《季节感怀》中流露的的思乡情结,《常忆家乡红薯香》的怀乡情愫,无不勾起我们的深切记忆。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刘国安先生的笔下,看到了山脉,河塘,草垛,牛娃子,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由此境界得到了升华:笔下所写的并非仅仅是自己的故乡,而是一个远比家乡更为厚重的生命印记。

诗人汪国真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我们之所以感悟不到故乡的风景,是因为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一旦走过与跨越,而在回望的过程中,渗透了时光与人生、社会、时代,渐渐的反刍咀嚼出来的风景就是美好,那是一个纯净的心灵港湾。

超我之境 故乡对于一个诗人、作家来说极为重要,而重视故乡便会构成他的地域特色。走进他的诗歌,我并没有感觉到通常想象中贯有的那种富丽或是喧闹,反倒是一派热忱与质朴。这也是拨动心弦的地方。《又见樱花开》:

又见樱花开

我朝花夕拾

透过一路掩映的红墙碧瓦

追寻校园时代的青葱往事

阅尽大地的无限春光

找回已逝的如梦年华……

作者一直坚持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在文字里留存下来,让后来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如此生活过,从而在脑海里刻下这个时代的痕迹。这里有回忆、记录和思索,在他的故乡里有着人文精神的反映。《当家塘》、《观音阁》等就是用这样的手法表现的。

文学故乡是没有地域界限的,神州大地都是自己的故乡。因此,在艺术的通感和移情中,我们无论行走,始终走不出《故乡的山水》,因为:

故乡的绿水是——

慈母的一根背带

背起我的童年

背着我的梦想

故乡的青山是——

父亲的一根扁担

一头挑起日月星辰

一头挑起雨雪风霜

近年来,刘国安先生在多家文学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他以一种审视与审美的态度、视角,不断地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文学内涵与层次,心灵得到了深化与升华。

他的诗文,自然、真实、通感,以飞跃的姿态跨越,已经渐渐的从原生态故乡向文学故乡延伸。我开始注意到他的有些诗文如同一扇通向心灵的大门,有某种不加雕饰的质感,沉实而涵香,一点也不张扬繁复,但却让你难以忽视它们内在的品质。他在《怀念乡戏》中十分逼真地写道:

乡戏是在这种热热乎乎闹闹哄哄的气氛中唱下去。其实,极少有谁能安安心心地把一出戏从头看到尾。庄稼人就是被这种亲亲热热的乡情乡风所陶醉吸引。

这样的句子随时可见,无雕饰,不做作,如《怀念插秧时节》:

到了春天,满田满畈种的都是紫云英,又名草籽(红花草),在春光里争奇斗艳,这是一种很好的绿肥,翻耕以后在田里灌进水,“烂”它个几天,然后将田耙平,用耖把土耖细,再用木门或木板把田“墁”的更平整,这样插秧时效率会更高。

这些描写中的故乡较多地采用原生态的式样,朴素而明朗,不锋芒毕露又难以掩饰内蕴的活力。他的散文《难忘的牧童时光》,被多家报刊刊用转发,就是这样的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流露出纯天然的清新之气。

我们还看到作者笔下的诗歌、散文就像两支单椅构成了一个小品,就像一款书画。他的诗文《大自然,放飞心灵的梦土》、《油菜花儿今又开》、《梦里水乡——梁子湖》,给人一种视觉。这些在视觉上不会有任何特别吸引你的地方,反倒衬托出流畅其间的一种自然随意,开朗大方的生活氛围。

刘国安先生的诗文渐渐地进入从倾向性到非主流、非虚构创作上的相对自觉状态。文章合为时而著,与时代合拍,也要产生美感的诗情画意。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人还有一个最大的转变就是从经济工作到文学艺术的转变,其间的笔墨渐渐深入和融化到了意念的创作状态。

我们不得不说文学的故乡,心灵的守望,在这里得到了美的再现与延伸。 《梦的背面是故乡》:

故乡——

我永远的灵魂印章

跨越千山与万水

我始终走不出的是

父亲那幽深眼窝的慈祥

故乡——

我永远的生命襁褓

走遍天涯与海角

我耳边回荡的始终是

母亲那亲切呼唤乳名的悠长

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在他的文字里都有一种浑厚的元色:质朴与移情。我们都会感受到某种深刻、浓郁的一往深情,以及由衷的抒发与表白。在悠然绵长的江南水乡里《放飞炊烟》,洇染成草垛、草帽的金黄色,田野的水彩,麦笛上的古铜韵味,一起留在了春夏秋冬的生活图景里,那是从心灵释放出来的文学之乡。

(朱寒霜,湖北省作协会员)

试论舞蹈艺术中意境美的营造 篇4

关键词:舞蹈,意境美,艺术

泰勒公式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但一般高数教材中仅介绍了如何用泰勒公式展开函数,而对泰勒公式的应用方法并未进行深入讨论在高等数学教材中,一般只讲泰勒公式及r L个常用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对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介绍很少。但泰勒公式在解决一些问题中确实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泰勒公式的两个定理及用泰勒公式进行函数展开的方法

定理1(带有皮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设函数f(x)在x0点n阶可微,则在x0的近旁成立

特别的,若x0=0,则

定理2(带有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设函数f(x)在x0的某邻域内n+l阶可微,则在此邻域内成立:

其中0<θ<1

特别的,若x0=0则

应用以上定理,下列几个基本函数可直接展开为

利用上述结论并使用间接展开的方法,即可求出一些复合函数的展开式.如:

例一:求在x=0点附近的泰勒展开式,展开到x4项(使用皮亚诺余项)。

解应用上面ex的展开式,以代x即可得到

例二:求函数lncosx在x=0点附近的泰勒展开式,展开到项(使用皮亚诺余项)。

解将这两个式子做复合展开,即可得到:

2 计算极限

例三:确定

解:因为x→∞时

由题设可知

3 证明中值定理

例四:设函数f(x)在[a,b]上三阶可导,试证:存在c∈(a,b)使

证明:设k为使下式成立的实数

由罗尔定理可知

而将f'(ζ)在展开有

其中

比较得到k=f∞(c)其中c∈(a,b)

4 关于界的估计

例五:设函数:

f'(x)在[0,1]上二阶可导,当0≤x≤1时,|f(x)|<1,|f"(x)|<2

试证:当0≤x≤1时|f'(x)|≤3

证明:

所以

描写意境美的好句精选 篇5

1、茶丛中间零星地点缀着黄色的,白色的野花,有的已经绽放,有的羞涩地含着苞儿,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在细雨微风中送来缕缕清香。

2、初秋的小草不像春天那样嫩、夏天那样软。草地上这儿一片鹅黄,那儿一片翠绿,多么像一块黄色、绿色错杂的地毯。

3、月亮是她的脸,一抹轻云是她的笑靥,几颗星星是她的眼睛;夜光里传递着她的秋波,轻风里饱蕴着她的柔情,夜幕中叠印着她的丰姿;我在她怀里陶醉了。

4、空中的雪仍旧如三月的粉蝶儿,舞个不停。在纷纷坠落的雪片中还夹着细如玉屑的小雪末。像这样有雪花飘舞的诗情画意,而无雪后寒气逼人的苦楚,除了在这冬暮春初之时,别的时节是寻不着的。

5、白云风中飘,静静常含笑,点点细雨落香草。风中白鸽飞,轻轻落树梢,雨滴晶莹似珠玉,淋湿了江南柳。爱江南,一曲轻歌唱醒了桃花妹。问君几时归,真情若江水,青山隐隐问玉湖,爱的是哪一位。山青水秀云淡淡,风中细雨一滴滴,柔情系江南,几回念故里,缕缕真情谢桃花,思念的是阿妹。

6、当红日从万山丛中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染红天空的时候,那银白色的雪山,好像少女点上胭脂的面颊,显得格外娇艳。那些积雪的山峦,像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默默地俯视着他们脚下那一片蓝宝石般的湖泊。

7、窗外的树木生长的格外苍翠茂盛,夏日的阳光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树梢跳舞,欢笑嘻嘻笑嘻嘻系快的曲调,在树下投出斑驳的影子,也跟着动起来。看到一大片开的鲜艳的花儿,颜色张扬,如同莫奈随意画上的大片颜料一般。

8、原先白茫茫的草地,现在是绿油油的一片,小草换了一件衣裳。一阵微风吹过,小草随风摇曳,像是在做广播体操,原先那结了层厚厚的冰的小河,已经像以前一样,欢乐地流淌着,河上,几只可爱的小鸭正在欢乐地嬉戏着,还时不时的叫几声。

9、一声声浪声,将我的心飘进了母亲的怀中,母亲用她的气吞山河之势领着我前进领着我奔腾,领着我感受母亲的豪迈。人们尽情的吮吸着黄河,吮吸着母亲的乳汁,他们渴望母亲的爱抚,他们需要母亲的滋润。

10、草原的夜晚宁静安详,天地都溶入一片墨色,更没了马儿的身影,只有那轻轻咀嚼嫩草的声音,和着草叶与花朵的清香,慢慢地在空中飘散。

描写意境美的好句2:

1、树林边流淌着一条弯弯的小河,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活泼可爱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身子一扭一扭的,一会儿往上游,一会儿往下游,嘴里还不时地吐着泡泡,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真逗人喜爱!

2、太阳渐渐从西方落下,天边出现了彩霞,色彩斑斓的霞光映在了湖面上。从远处和天边接在了一起,水天一色,这时的洞庭湖更美了。就像只用色彩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风景画那样。

3、花坛上,一片片枯叶落上面,雨后成了一碗碗甘甜的泉水。走在梧桐道上,一片片梧桐叶堆在地上,北风吹来,他们像一群调皮可爱的小人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大路上,北风也在我的衣服里蹿来蹿去。

4、每次面对群山,侧耳谛听亿万年来的寂静之乐,都被这雄浑的固体语言所震撼,需要心灵的仰视。那风,像是懂得了山的寂寞,鼓动着身子,在莽林间呼呼穿行。

5、浓得化不开的夜色,像一位丹青妙手,把一切都涂上了神秘的色彩。于是,凝重的夜便产生了一种激动人心的魅力。

6、风吹起如花般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任往事呼啸。

7、秋天,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茂盛异常的绿树,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实累累的果树,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到处都是瓜果遍地!

8、随着那淅淅沥沥的春雨降临,小草钻出了地面,树的叶芽探出了头,花朵含羞地伸出小苞,庄稼也变得绿油油的,招人喜爱。

9、初春的清晨,湿润润的风轻轻地扫着,从破着的玻璃窗外穿了进来,微微地拂着一切,又悄悄地跑走了。

10、野草枯黄了,我踩在枯黄了的野草上,一束斜阳照在我旁边的地面上,我与衰草同那斜阳遥遥相望着。

【篇三】

1、听!小鸟在叽叽喳喳唱着动听的歌谣,原来是春姑娘来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湾中的柳树都抽出了新芽,远远望去,像穿上了一层薄薄的绿纱衣,我不时给柳树们送来水分,它们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2、说真的,千佛山比不上泰山那样雄伟,也比不上黄山那样瑰丽。但却把我深深打动。这次可能是我第八次来千佛山,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来千佛山了。千佛山变了模样,它的美出乎了我的意料。东西横列,奇伟深秀,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架巨大锦屏。

3、春天,田野到处生机盎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儿绽开了笑脸,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到处是花香满地,走过去,花香扑鼻,我好像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心里一阵舒畅。

4、一到夜里,又高又蓝的天空稀疏地缀着宝石一样的星辰,天边时时扯着鬼睐眼似的火闪,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

5、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6、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7、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8、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香,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襟,温柔地慰抚,犹如慈母的双手。

9、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数学教学徜徉在美的意境中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文字美;规律美;直观美

一、诗化应用题的文字美

应用题是一种融文字与数字于一体的题型,其中理解文字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正误,学生由于对文字的曲解而导致解题错误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果把应用题的文字进行诗化,学生能在文字美中得到领悟,我们的祖先早有先例,如:求一个七层塔的尖端有几盏灯,古人是这样进行诗化的:“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闪闪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种文字优美,意境隽永的应用题,读来朗朗上口,读者一定会产生无穷的兴趣。也许这个例子已高出了我们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就小学刚刚进入启蒙识数的孩子而言,人们也往往运用诗化的手段:“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充分利用诗歌韵律感化学生,内化识记。还有化成儿歌:“我家门前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六七八。”由此看来,诗化应用题对小学生数学激趣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在教“分数大小比较时”,就用诗化语言,编了这么一道题:“夏日炎炎分西瓜,四分之一平均化,八戒忙说不公平,六分之一就属他,八戒分后打脑袋,唐僧悟空笑开花。”文字美,故事美,交织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解疑的兴趣,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思想教育。

二、巧算计算题的规律美

事情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巧合,给人以柳暗花明的喜悦。古人所说的“无巧不成书”便是在情节发展中出现了巧合而令人拍案称奇。数学中往往运用“巧”的规律,给人以美妙的轻松感。如:“84-48=36”只是一般运算,平平淡淡,并无巧妙可言,我再次引学生向更深层次探究,便会得出一种巧妙的规律。即任何两位数与这两位数恰好相反,其差等于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减乘以9的积,即84-48=(8-4)×9=36;又如,98-89=(9-8)×9=9。他们会为自己发现规律而欢欣鼓舞。

再如,在单位间的进率中学生常把进率记乱,导致运算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现以重量单位说明。让学生把学过的重量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在手指上,如:

食指用吨,中指用千克,无名指用克,再考虑相邻两部分间的进率,并进行巧记,食指刻在中指到无名指间进率一为千。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如3.5吨=( )噸( )千克。3在食指,0.5吨中食指。跳到中指0.5×1000=500千克,这种直观的规律美,给学生带来了轻松与愉快。

三、借助“多媒体”的直观美

图形、数形的直观美能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睛,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而触动思维。多媒体的图形有动感,有背景相衬,从而产生动感。如:在教相遇应用题时: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地开出的汽车每小时行驶12公里,乙地开出的汽车每小时行驶18公里。两地相距300公里,几个小时后两车相遇。这时我便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在广阔的田野和连绵的群山之间,一条公路连接两地,两辆汽车呜呜地相对开出,然后在汽车下面出现与公路重合的线段,在每段上标出每小时几公里的记号,两辆汽车均在每小时行驶的公路段定格。然后两辆汽车又相对开出,直至相遇,学生不用计算也能道出几小时后相遇,然后推出应用题的列式及答案;这种图像美与多功能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思维的阻力。

美的意境 篇7

古代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学的典型代表, 用字精练, 语言传神, 意境深远, 三言两语之间就能够将作者的情感充分流露, 发人深思, 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诗歌往往是许多大家的经典代表作品,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文学意识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锻炼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以及欣赏能力上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 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略古诗的意境之美, 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 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到底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培养学生领略古诗的意境之美。

二、把握关键字词

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 古诗词都讲究含蓄精炼, 尤其是在关键字词的运用方面更加精到传神, 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堪称绝妙。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这个特别之处进行重点讲解, 分析这些字词的运用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从而使得学生了解其中的传神之处以及其不可替代性。

例如, 宋代诗人叶绍翁所做《游园不值》一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虽然没有进入园中游玩, 但这首诗却成为了别具一格的记游诗。诗中“印”“扣”“关”“出”几个字的应用是整首诗的亮点, 因此, 教师在具体讲解时, 可以跟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同学们觉得这几个字用得好吗?”此时, 可能学生会存在异议,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 如果自己来作诗的话, 会用什么字来替代呢?“推”“敲”“锁”……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将这几个字换成学生提出的字, 诗歌就变成“小推柴门久不开”“春色满园锁不住”了, 经过这种替代, 学生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作者使用这几个字的妙处以及全诗意境的变化, 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春光以及生命的赞美。因此, 通过对这类关键字词的把握, 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绝妙意味, 把握意境之美。

三、音乐背景衬托

诗歌讲究意境之美, 同样, 音乐也能够将人们带入到特有的意境中来,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可以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 利用音乐渲染氛围, 衬托出诗歌的意境。并且, 这种声情并茂的配乐方式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 李白的代表作品《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寓情于景, 用斑驳绚丽的景色渲染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在讲解这首诗歌时, 教师可以播放经典的乐曲《送别》, 用其舒缓、清扬又略带哀伤的曲调将课堂气氛带入到离别的情境当中, 学生们在深情的乐曲的带动下, 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力, 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更加形象地体会到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

四、展示画面形象

古代诗歌意境优美, 尤其是一些描写景色的诗歌, 通常都蕴含着优美的画面。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 运用图画或者视频的方式将相关的风景展现出来, 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意境的优美以及诗歌描写的精髓。

例如, 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歌的前两句运用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等意象, 将江边岸上的景色概述出来, 并且与作者的心境十分吻合, 相互衬托, 达到了高度的交融。此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通过图片的展示或者动态视频的呈现, 为学生演示月落之时, 江边岸上的静谧, 使学生身临其境, 并且能够与诗歌当中出现的意象一一对应, 感受其中的意境。

另外, 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的学习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掌握, 自己绘出想象中的情境, 将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合理地安排进去。通过这种亲自绘图的形式, 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内心世界呈现出来, 完成与诗人的心灵对话。随着画面的不断展现, 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以及意境感受变得更加深入。

五、联系创作背景

归根结底,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是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而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或者作者的个人经历都能够对诗歌创作产生影响, 因此同一类型的诗歌意境也会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作者真实经历的考证以及社会背景的联系, 通过这些较为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解读。例如, 《题西林壁》是作者经历了种种的曲折坎坷之后的深入领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喜极而泣、忧国忧民情感的真实体现等等, 只有充分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学生们才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诗歌想要表达的主旨, 感受其意境。

六、结语

美的意境 篇8

一、意境的传统内涵:浑然天成的传统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 古人的“物我浑融观”孕育了传统美学中的“意境”概念, 唯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艺术家才能把瞬间的直觉灌入作品, 将两者融会贯通, 从而营造出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意境是通过传统绘画中描绘的时空景象, 高度融汇情与景之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以万物皆有灵作为前提, 由天道赋予其性, 由内在的心性回溯而通达天道本源, 因而道、德、命、性才能贯通, 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浑融之境界。

万物皆自有喜怒哀乐的自然之道, 这宇宙之道也就是传统意境的本质寻求的出发点。在古人看来由于道生万物, 他们通过“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取法于地”, 领悟出自然之道的本源, 并通过心空、忘己方式达到物我浑融。当达到物我浑融境界之时, 艺术家体会这份自然天成, 表现出这份情趣、玄思和妙悟, 自然会将寻求的宇宙之道与直觉的合一融贯于艺术, 艺术品也就有着浑然天成的意境美了。

解放初期, 朱光潜以克罗齐的直觉说为据, 把“意境”说成是“用‘直觉’见出来的”[1]。他认为意境是直觉感悟出的情趣与意象间的契合统一。解放后,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流行这样的观念, 把意境看作是主客观高度统一的典型形象, 即视意境为典型的一种。而在日本今道友信的认识里, 东方美学即为超越的美学, 他认为意境是“向人类启示了宇宙的神韵”[2], “启示了超越者的美”[3], 而意境美的创造和追求使得这种启示和超越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意境的现代阐释:富有内涵的现代追求

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决定了意境理念所蕴涵的性质。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是将世界的大千物象看作“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 然后以直观感性的体验方式去体会其中的妙韵。哲学中的意境也就是具有和谐的秩序与动态生命的统一体。而在现代, 艺术家以这样的涵养和人生理念表现于艺术媒介, 其中来源于自然运动生命表征的动象与作为和谐秩序的艺术形式相结合, 艺术家生命体验、理想人生和世界之动态生命的审美内涵相结合, 成为现代艺术形式, 而不再只局限于秩序和结构。

在现代美学范畴中, “意境”学说可概括为:它是“心灵所独辟”的天人合一之境, 是人类“最高的心灵”与宇宙生命的节奏与韵律互动的产物。意境显然不能简单地说成是意与境、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而是艺术家们体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境”, 因此“意境”是通过感性的艺术形象以传递出精神化了的宇宙万物生命, 形象化了的人类精神, 是一个人生与宇宙、生命与自然、人与天、真与善“不隔”的同一之境, 是灵气往还、虚实相生、脱略形迹的节奏谐和的虚灵世界。

三、“靳埭强式”招贴设计对传统意境的拓展

肯尼克的《艺术与哲学》中有一段话:“伟大的艺术是在感官知觉的现量境中领悟人生与宇宙的真境, 再借感觉界的对象表现这种真实。”[4]这种被艺术家所表现的就是艺术的意境。审美性的现代艺术意象通过这和谐的形式而具有了丰富的生命。由于这一艺术意象熔铸了艺术家的感性生命体验的过程, 而开启了艺术意境的新层面。关于意境的论述在美学体系中, 基于其哲学之“象”的基础上, 存在于艺术活动中意象和形式之间并成为沟通两者的中介。

“意境”是这种艺术精神和文化观念的产物, 它是重在“心”、“意”的一个审美范畴。华人设计大师靳埭强将传统意境理念进行继承与拓展, 其招贴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就是创造了意境, 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其心理感受从视觉层面提升到心灵层面。他的艺术是奠定在深厚的华夏文化基础之上的, 我们可以追溯靳埭强水墨图形的招贴设计所由产生的意境之源——民族文化。他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髓融入到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中去, 并且强调这种融合应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 例如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古钱、方胜、算盘、脸谱、风筝、旗袍以及木尺等, 这些载体既是具有东方艺术魅力的视觉语言, 也是东方文化情感的材料元素。

正如靳埭强在他的《眼缘心弦》这本书中所写的:“每一位艺术家都必须立足于所属的时空方位, 植根、结果。根植愈深, 树长得愈大, 果实也愈丰盛。”[5]根深才能叶茂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他从传统文化“古老的根”中寻求创新与发展, 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新的融合点, 传递出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审美视觉文化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水墨书法成为靳埭强作品中的主要元素, 他从水墨画艺术和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中各摄取一部分作为设计的元素, 融入招贴海报创作之中, 获得很大反响。

他强调的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 植根于独特的文化内涵去创造的理念是其水墨招贴作品意境产生之源, 由此, 他创造出了属于现代的独特视觉语言。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东方神韵。他把西方的现代设计和中国的水墨融为一体, 创造出了一种无国界的视觉语言。靳埭强在台湾印象海报展《汉字》系列的参展作品中有这样一幅招贴设计 (如图1) , 饱含浓情的“山”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深深感到伟岸浑厚的山以及天人合一的脉动, 将蕴含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可见, 他在水墨图形招贴设计中做出了“意境”, 将传统水墨画的传神意境在现代招贴中巧妙地表现出来, 使观者都能把他的作品看成西方抽象派点、线、面的和谐构成, 这种将传统水墨意境和现代几何图形的融合正是他的作品的典型特色[6]。

深厚的传统意境文化作为靳埭强当代招贴设计的基石, 他以新的组合方式进行创造, 正是继承并拓展了现代意境学说。古人追求“清空”意境, 所以靳埭强在设计排版的形式上, 注重山水画“留白”的运用以表现构图中的虚实空间, 这种亦虚亦实的排版形式给观者增添了无限的联想空间, 并赋予其更加深厚丰富的含义。在色彩的运用上, 单纯性和主观性是中国山水画的显著特色, 靳埭强招贴设计作品中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被单纯性的色彩扩大并升华, 这样的主观性处理丰富了作品的色彩表现层次并使作品具有更加深远的意境。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审美观对中国当代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使得中国传统美学在与现代文明不断地交叉与融合中, 形成了全新的、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意境。世界是无穷尽的, 生命是无穷尽的, 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继承并拓展”是艺术审美与艺术创造的新价值所在。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意境美学内涵就即将过时, 要知道历史向前发展的每一步, 往往都伴随着对本源的回溯。

四、现代意境说对传统美学的继承

宗白华强调意境是艺术家主体心灵和宇宙诗心的体现, 是“艺术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 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 是艺术家主体生命与客体对象生命的交融互渗。“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 代山川而立言, 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成就一个鸢飞鱼跃, 活泼玲珑, 渊然而深的灵境, 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7]靳埭强探索意境的深层渊源, 从艺术观、人生观和宇宙观上对意境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立体的阐释, 并从意境美中解读东方特有的“韵律精神”, 创造出了新的生命情调和生命内涵。这种现代意境的美学观构成了靳埭强招贴设计的一大特色。他视意境为现代艺术对生命意识、生命精神的高度概括, 对意境美学的现代性展开思索, 他的意境美学理论能自成体系、独具一格。

现代“意境”学说是一种融会贯通的审美意识形态, 启示了一个万象纷纭、和谐圆融的宇宙境界。这表明现代艺术家在“意境”阐释中对以“静”为主的传统“意境”理论的“回归”。然而, 这种“回归”包含着现代性审美的特征。也正是有了这种现代性审美的特征, 艺术家们才能完成对传统“意境”理论生命内涵的拓展, 形成了传统意境理论向现代性审美观念转化的契机。他们在对待传统意境说和现代意境说的时候, 既接受又创新, 既有承接也有超越, 真正实现了汇通古今、融贯中西, 从而成就了具有独特价值的现代意境美学。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现代艺术对传统“意境”现代阐释的交流与融合, 使“意境”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出走”到“回归”的过程, 在现代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中, “意境”理论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融会贯通并拓展了出新的美学理念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第2卷)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1版.51页

[2][3]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M].蒋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275页

[4]萧湛.生命·心灵·艺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15页

[5]靳埭强.眼缘心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231-232页

[6]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4:海报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7]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361页

上一篇:横向教学下一篇:公路景观中的绿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