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2024-07-16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精选七篇)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篇1

关键词:实践观,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0引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物质根源,为探寻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迷提供了钥匙,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成为开放性科学的内在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奥秘。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所涉及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从没有提出过实践的完整定义。研究者们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一直是我们对实践进行阐释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就是人类的一种存在的方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总和。

1.1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创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或生产实践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最普遍、最直接的联系。人的实践过程,一方面连接这事实对象,另一方面连接着这个理论。这个逻辑链条就是理论-实践-事实和事实-实践-理论,同时检验理论,也是一个必须有人参与的过程,因此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正确的。随着人类生产实践与人的需要的互动,使人的需要超越动物性的生存需要的层次进展到享受需要层次再演进为发展需要这一人类高级层次的需要,实现人类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乃是人类实践的最终目的。

1.2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上来看,实践是人类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社会生活实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表现,生产活动与许多人的社会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从事的处理自身各种关系的一切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环境的否定性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与自然的物质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因为人的活动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活动。人作为主体,实现了必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即人类世界。学习实践活动,还得出了四点启示:一是科学发展观是提升竞争力的坚强支撑;二是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政治保证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坚持群众路线是科学发展源头活水。推动科学发展,做到:(1)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永续工程;(2)关注实践、解决问题,不断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3)注重长效、完善机制,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建设。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有别于旧唯物主义。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科学的阐述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概括。这点已经在学术界达成了一致。对于这种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我们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已经有了许多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现在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又更深层次的解释,也就是要开始更深入的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批判性。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容及思想来说,它既是一种科学的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部实践批判理论。这是一个理论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的看到理论的某一个侧面,都是不完整的,都不能全面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整个哲学的发展中,把实践当做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是第一人,而后马克思又转变哲学的思维方式,创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现代唯物主义观点。

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相互统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一概的对实践进行论述。在辩证法的意义上,对实践的肯定中与对实践的否定是相互联系的而在对实践的肯定中也包涵着对实践否定的意义,甚至在某种特定的时候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从本质上说,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既是实践的唯物论又是实践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推崇实践的理论,而更是一种批判实践的理论,即一种实践批判理论。

再次,以实践概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实践观二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初的唯物主义不是完整的唯物主义,而只是在自然观层次上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将唯物主义的理论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结合。这样,就使得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没有统一起来,二者相互脱节。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最后,在不断的完善后,马克思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达成了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相互统一。实践作为整个世界存在的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作为存在论或本体论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建立了它的认识论。马克思人为,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与实践没有人和网关系的活动,而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或者环节。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也只有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特点把它实际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显示其重大的历史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为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较彻底地认识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从而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型,是可以视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一个新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当时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来作分析的。我们不妨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那些设想,即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观,视为那个时代的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理论模型。

3.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精神的现实化,从而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推向一个更加具体而深刻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从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提出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以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的统一为前提,以逐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目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许多独特经验。但就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而言,中国被公认为取得了最大的成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成功的。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如此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这般绚丽的新篇章。

3.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很多重要的理论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和特征等方面思想的具体运用和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也由此融入了更加现实和广阔的历史发展的空间。首先,这是对十五大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的解读。

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对一个理论作这样高的评价是罕见的。从党的文献研究角度看,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高度评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以为,是可以解读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的一个参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文选》(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篇2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生的根本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可见,马克思主义有着其深远的意义,那么,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有其重要性。正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求我们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就要能够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应着重掌握和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这一点,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源于实践、扎根人民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这些,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着力掌握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比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原理,关于阶级、政党、国家的原理,关于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等等,都科学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正确揭示了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是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原则方法,而不可能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思想武器,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等观点和方法,推动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取得的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内在矛盾及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偶然与必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等一系列基本范畴和基本关系。

(二)始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多年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突出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象牙塔中的学问,而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历史经验表明,孤立地、静止地、教条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实践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离开本国实际谈论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神圣化,是毫无出路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

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不断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结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突出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科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也就不尽相同。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使之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际之“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形成适应中国国情、能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运用通俗易懂、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解答时代课题,突出时代特色。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课题。只有准确把握和解决时代提出的课题,才能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是在回答和解决自己时代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全球,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纵观国内,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人们的思想困惑日益增多,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新课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当今时代的新特征、新变化,努力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的历史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从纵向上说,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从横向上看,涵盖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科学、严整的理论体系。我们应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最好的坚持和发展,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坚持和发展。从理论上看,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实践上看,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解放思想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使思想始终跟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及时回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突破前人,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董德刚著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科学分配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3

我国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框架:“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在强调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 重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并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要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也拉开了收入差距, 在最近几年内尤为突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了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并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一、科学分配观内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一) 从经济发展的概念来看, 科学的发展包括了科学的分配。经济发展是伴随经济结构变化的经济总量扩张过程, 它包括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结构变化。科学的发展包括了科学的分配, 分配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增长只是表明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加快, 而发展则不仅强调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 而且更注重随着产出增长和生产速度加快而出现的生产、就业、消费等结构上的变化和体系、分配上的变革。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唯一指标, 不能说明由于这些产品和劳务而获得的福利大小, 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的状况。我国收入分配模式和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从政府主导、平均分配演变到市场为主、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人民所不满的并不是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所造成的合理的收入差距, 相反, 这类收入差距的存在恰恰表明了分配的公平。广大人民群众所不满的是由权钱交易和各类灰色收入所带来的非法收入。各种不合理不正当的收入来源, 如黑色收入、隐性收入、侵蚀所有者的合法资产等等,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转型期收入分配的恶化。新旧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制度真空”的作用导致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紊乱和不规范, 如各种寻租和腐败、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而导致少数人暴富等, 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 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 将科学分配纳入到科学发展的体系中来。

(二) 科学分配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与实质在利益层面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的这一人文精神在分配领域体现得最为突出。任何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人性依据。在发展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 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 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目标, 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的这一内在目标要求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相统一, 既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也要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最高目标。这一要求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中, 直接体现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与效率这两个环节的统一, 根本目的在于将增长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进步的成果通过分配这一渠道给予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广大社会主义的普通劳动者,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此物质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 确立科学分配观是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我国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一些公平机制的缺失, 是我国社会潜藏着的主要不稳定因素。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物质利益的协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走向, 它的最优化结果便是共同富裕的实现。

二、落实科学分配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 有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这里的“公平正义”指的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当前注重社会公平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而我国的利益分配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存在以牺牲弱势群体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强势群体利益的现象, 这与“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的公平要求是相违背的。社会和谐的核心环节在于利益的和谐, 利益的和谐首先来自利益分配的公平。这就要求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突出抓好利益的公平分配。

(二) 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共同享有”。能否“共同享有”的检验标准就是看是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在我国, 很多人的心里仍留有两种制度、两种社会的强烈对比。近年来, 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正在淡薄。一种制度即便能建立起比它所否定的制度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但如果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却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大多数人遭受贫困、失业的威胁, 那么这种制度仍然很难使全体社会成员长期接受。落实科学分配观是实现“共同享有”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之一。

(三) 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党中央在确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时, 坚持以“大社会”的和谐为指导, 以“小社会”的和谐为重点, 努力加大社会建设的力度, 完善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目前, 不同地区和不同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等差距继续扩大, 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人们对可能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激化和社会危机感到忧虑和不安。在再分配过程中, 为了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需要在住房、医疗和教育这三个主要领域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再分配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一种, 通过税收调节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来为弱势群体构建了一张社会保障网。发展社会事业的大部分经费都是经由收入再分配的渠道获得, 这是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当前, 我国社会的阶层利益差距较大, 公平问题凸显, 所以要集中力量解决公平问题, 尤其是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主要办法是通过发展社会事业, 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建立适当的财政税收制度, 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使其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3~224.

[2].张雷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 2

[3].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 6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篇4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处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追求一种自由完美的理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纷纷诉诸想象,力图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这种美好理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描述过“天下为公”的大同之境,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中大都含有“等贵贱,均贫富”的要求,这些都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而在西方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理想社会也设计了种种蓝图。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以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的一条红线同样是对人类未来的无尽暇思。但是上述关于人类未来的种种思想和理论大都流于空集,缺乏严密的论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则从根本上转变了这一点。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最早接触到共产主义问题是在《莱茵报》时期。那时,他对英法共产主义文献还不很熟悉,对共产主义问题也还没有深切的认识。但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仍然积极参加了有关共产主义问题的论战,并严肃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马克思能洞察到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力的异化,所以他对于扬弃这种异化的运动有了一种崭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观点的正面阐述中,也表现在对其它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中。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主要分析了空想共产主义最初的几种形式:“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是废除国家的,但同时是尚未完成的,并且仍然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影响下”的共产主义。这几种空想共产主义,尽管形式不同,观点各异,但都有其共同特征,这就是它们都主张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即不是消灭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而是把私有财产当作客体、物来对待,通过均分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使人人都成为私有者。这种特征在“粗陋的共产主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它看来,既然物质财产的统治那么厉害,那么,“对物质的直接占有就是生活和生存的唯一目的。” 因而,凡不能被当作私有财产占有的东西,如人的才能、个性等等,都应当被消灭。与此同时,工人这个范畴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被推广到一切人身上,使每个人都成为挣工资的劳动者。对共产主义的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对私有财产的嫉妒和平均化欲望,而绝不是私有财产的消灭。因为在这种理解中,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整个社会同实物世界的关系,还根本没有深人到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所以,马克思尖锐地指出:“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嫉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它具有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尺度。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恰恰证明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关于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

既然空想共产主义的错误在于它只是从客体或物的方面来理解私有财产,来理解共产主义,那么,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就必须深人到它的主体本质。而《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集中表现在这么一段话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关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本性的一步一步的丧失,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进行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理想社会,它首先是在与私有财产进行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这就是说,共产主义的运动与理论不过是对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过程的反映并与之相对立的表现。因而在私有财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并反对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也必然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共产主义主义学说。“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所以,只有在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发展到顶点而要扬弃它自身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和运动。而对于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也必需对它作历史的考察,才能知道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第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马克思已在《手稿》中明确地说明,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和必然结果,而异化劳动也是导致了人的自我的异化。要真正扬弃异化,就必须消灭产生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源。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有了劳动的异化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初步思想。马克思说:“私有财产不过是上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失去现实性,就是异己的现实。”

这样,马克思就从私有制的内部,从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中得出了共产主义的结论。首先,作为自我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并不是“彼岸”的东西,实际上,它同这个异化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关联,换句话说,异化的世界本身-它的内部的对立和矛盾运动-构成扬弃异化的现实基础,尽管是它的否定性基础。其次,既然自我异化在“异化劳动”的概念中表现为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因而从根本上表现为经济的必然性,那么,自我异化的扬弃就决不可能离开这种经济上的对立和矛盾,相反,它必然首先从这种经济必然性的方面去获得它自身的必然性,即“发展到矛盾状态”的私有财产本身就构成促使矛盾解决的现实前提。最后,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它并不取消私有财产和自我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的成果。它扬弃异化劳动,但不扬弃对象化劳动,而是对劳动本身及其对象和成果的真正占有。

第三,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占有同私有制下的占有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在劳动中创造出体现自己本质的对象;又通过消费这些对象来确证和发展自己的本质。而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失去了自己从事活动的材料和对象,失去了进行活动、生活和感性意识的源泉,也就失去了获得自己的人的本质的源泉。资本主义私有制就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的理解,变得愚蠢而片面,并且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对象。概言之,资本主义私有制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变成了对物的占有;人的丰富多样的特性,他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异化为一种单纯的感觉,一种对物的“拥有”的感觉。共产主义则不同,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

放;……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从主体上说,共产主义的人不再是一种异己的、不被当作人看的对象,而是一个完整的、全面占有自己丰富的本质规定的人。他的一切个体的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等等,不再受到私有财产或异化劳动的局限和束缚,而是通过自身同对象的真正的人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等…从客体上说,扬弃了异化劳动的社会的人,在生产劳动中把自己的全部创造力、全部本质力量都加在自然对象上,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现实,这样,自然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的本质。我们在感受和享受这种自然界时,也就从中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感受到人的真善美。因此,“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第四,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

我们已经看到,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私有制社会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价值,为了得到物的财富。而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是为了人,人们彼此互为地生产着。所以人通过劳动,不仅生产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着别人和自已的存在以及相互的关系,生产着人本身和社会。而人的本质不再是动物的“物种”或是抽象的“类”,它具有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发展特性。共产主义的扬弃私有财产也就是恢复人的社会本质,在这里,“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也就是说,不仅活动和享受的内容是社会创造的,而且就连活动和享受的方式也成为社会的了。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们的活动和享受都是同其他人一致的。比如说,某一个餐厅制作的美食,这一产品在私有制下虽然也是给别人吃的,但它绝不是为社会的,只是为那些持有货币的人所提供的东西。而在共产主义的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前提下,这一餐厅的产品,才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存在方式上也是社会的,是真正具有人的性质的劳动和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局限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但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共产主义观,实际上是对“异化劳动”的一种批判,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对私有制的批判,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的要求相矛盾;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也是以人的绝对自由的、自觉的、超历史的、应有意义上的劳动作为标准的,这些都说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阶段。但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合理化的成份,这些合理化的思想,正是以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篇5

一、高校科学道德所存在的因素始于“问题”、终于“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为出发点, 运用实践论来解决高校的科学道德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校的科学知识,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个人因素对科学道德问题的切身影响。对于高校学生个体而言。在学术科研上急功近利, 专心钻研的意志力不强, 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一方面, 大学生在不断壮大的现实情况下, 毕业的市场价值不再那么可观, 导致现在许多学生读研深造并非是出于兴趣或者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 而是纯粹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考虑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享受更优越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 科研与做学问的过程中的枯燥性和长期性, 使得不少学生以三分热情况结束了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耐心, 浅尝辄止, 不务实、不求精, 浮夸了事。这种浮躁的心理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和学术的质量。

(二)

学校因素对科学道德问题的切身影响。学校作为学习的主要阵地, 并没有发挥好阵地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高校为了学校的短期效益, 忽视了道德素质的提升和科研队伍的长期培养。从学校这个主题来说, 当下许多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排名, 通过定量论文发表数才有资格拿学位证或是以高额奖金来诱使学生多发文章, 这种严酷的现实迫使学生变相的以各种不当手段来进行科研与论文写作, 妥协于这种不合理的考评机制, 加入到为自己的成果寻找版面的大军之中, 就这样造就了一批批的“学位专家”和“论文教授”, 导致高校学风的严重下滑和科研水平的快速下降。

(三)

社会因素对科学道德问题的切身影响。改革开放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飞跃, 也使得鱼龙混杂的新思想进入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 特别是针对学校这一神圣纯洁的地方而言, 遭遇了重大的撞击和侵蚀, 外部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到在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哲学的角度, 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二、高校科学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在于观念意识的转变

我国是面临科学道德的冲击, 以文化建设为为主流思潮深入人心, 通过发展经济来提高群众生活水准, 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一件事。在理解“科学道德”概念的同时, 无论是道德建设还是其它的道德观念, 会让人们陷入盲目为名利而不择手段。

高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首要资源, 高校的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然而, 在社会实践中, 在高校科学道德所存在的社会问题则主要在于部分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科学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 有关部门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文化风气, 做好积极引导, 建立健全制相关的制度, 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正面宣传教育, 强化必要的舆论监督迫在眉睫。

三、在科学道德的领域里, 如何体现高校学生的社会价值意义

(一)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增强专业技能。在学校, 要珍惜大学阶段短暂的时光, 充分利用好学习资源, 内化自身的专业本领。时刻做好科研事业, 无论处于何种目的何种原因, 都要捍卫学术的神圣性,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原则。不辞辛苦, 不怕困难, 敢于挑战, 敢于奋斗, 潜心学习所选择的科研领域。不断向优秀的榜样学习, 增强专业技能, 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施展才华。

(二)

加强法律建设, 增强自身法律保护意识。加强科教服务, 增强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觉维护国家声誉, 坚定阻止种种不良行为。进一步加强学习法律法规, 增强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 了解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应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 运用法律保护。

(三)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提高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学习。在科学道德必须重新进行, 重品行, 重修养, 尊重学术规范, 诚信学习, 知行合一, 应参与到各种科学实践活动中, 聆听各类专家学者的科研报告, 科研论坛, 认真学习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应参与学校所开展的各类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活动, 内化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应脚踏实地, 有效抵制自己的思想不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四)

加强院校管理制度, 增强学生观念意识。要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措施, 才能体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核心价值, 不断地提高科研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需要。是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目标。进一步提高认识, 健全制度, 全面推进高校科学道德的学风榜样。

摘要: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理论基石, 是推进整个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科学实践观是以人的科学道德实践与世界实践的双重否定的客观价值基础, 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意义。本文以思维价值现象的研究为指导实践模式, 也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把握来对当代高校科学道德问题进行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高校,科学道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 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王乃彦, 著.当前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中国科学研究院, 2011.

[3]田维义主编.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与探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4.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篇6

关键词:初中社会学科,可持续发展观,养成途径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中学生可能都知道, 但他们对此的内心感触如何、是否有情感共鸣、是否能内化为日常意识而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却未必有多少进展。众所周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初中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学科中提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能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 正确认识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 用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与环境, 是社会学科 (除知识教育外) 实施人文情感教育与行为教育的一大重点。

但是长期以来, 这一教育主线因为功利性的应试教育而淡化, 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甚至很大程度上, 口号越喊越响, 学生的内心却不知所以然, 更不知怎么去实践与应用。所谓“听起来生动, 想想也感动, 结果却一动不动”。鉴于此, 笔者以为应该遵循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既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 又有机地将其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下面, 笔者就自身感悟总结在社会学科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养成的主要途径。

一、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阶段

1. 课内指导, 从认知上感受

初中社会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补充大量的有关我国资源方面的材料,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 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也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到我国资源的特点和形势的严峻性。

第二部分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一部分中, 教师首先用多媒体来演示课本中的三个观点, 让学生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并交流所得, 学生明确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然后从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来说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及人们所取得的共识, 帮助学生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接着, 教师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一国情出发, 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这样,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 可以让学生得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观做好铺垫。

2. 课外收集, 获取实践案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 光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保留深刻的印象,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分组学习、自主学习, 利用课外时间与社会力量收集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处理与讨论, 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手案例, 让学生对周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切身的体验。这样他们会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例如“生活中我们怎样环保”研究性学习小组, 在对本地环境进行调查后, 找出了初中生就可以实施的环保措施, 列举如下:

(1) 我们可以保护环境卫生, 不乱扔废旧物品, 不往江河湖泊里乱扔脏东西;我们可以回收旧电池, 交予有关部门集体处置, 减少环境污染。

(2) 我们可以节约水电, 为子孙后代保留更多的自然资源。

(3) 我们可以在特定的日期去种花、种草、种树, 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可以保护禽类、兽类, 从而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4) 我们可以倡导大家将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以便有关部门分类处理, 可以分为可回收再利用和不可回收再利用。

(5) 我们可以将垃圾回收并生产成为既可用又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再生物品, 如:再生纸、再生塑料、再生金属、再生玻璃等, 这样一来, 既不会使垃圾堆积如山、污染环境, 又可以变废为宝。

这些体验, 学生在学校里、课堂上是很难得到的, 只有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来观察, 用他们自己的头脑来思考, 用他们自己的双手来操作, 才会有深刻的体会, 这些活动会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化阶段

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只有被学生消化吸收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养成。因此, 在内化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活动所学到的知识、案例撰写成体会报告, 并在班级、年级、校级间进行交流与讨论, 进而组织学校的辩论赛与演讲比赛, 让学生在反思与交流中进行思想上的碰撞, 让可持续发展观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资源观、人口观与发展观。

1. 结合案例, 撰写感想体会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知识的积累, 那么在写感想体会报告的时候,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得到自己分析结果的思维过程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化过程。

例如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中“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中提到的计划生育问题, 学生进行大量的调查, 从以前的“多子多福”到现在的“只生一个好”;从以前的早婚早育, 到现在的晚婚晚育;从以前的“生儿子传宗接代”, 到现在的“生女儿是福气”。这样围绕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带来的社会变化, 要求学生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思维习惯、行为表现以及个人感受等说出体会, 撰写可持续发展研究性学习报告。

2. 分组辩论, 激发思维火花

“真理是愈辩越明”。通过全校性的大辩论可以让一些对可持续发展观认识有误差的学生得到知识纠正与观念更新的机会, 也让一些对可持续发展观模糊不清的学生得到清晰的知识结构。

例如, 针对“应对资源危机”中提到的水资源问题, 学校组织学生讨论和开展辩论赛。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那么是不是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我们该如何看待我国是一个缺水大国的现状呢?在全校性的大讨论与辩论中制造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点的碰撞与思维的火花。

三、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外现阶段

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环境认识得到改变,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行为得到纠正, 良好的发展观成为学生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通过初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成果展示让学生有充分机会表现出来。

1. 专题展示, 肯定学习成果

在这个阶段,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制可持续发展小报:例如“哭泣的地球”、“我们本地的水污染”、“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等;同时在校报上开辟专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认识观点, 组织班级与学校黑板报对同学的研究性学习小报进行展示, 布置每个学习阶段的活动展示栏等。通过这些, 在校园内营造保护环境良好氛围, 展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成果。

2. 情境模拟, 训练养成观念

学习是为了生活中的应用, 否则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怎么样让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呢?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小品, 环保小品让学生融入所掌握的可持续发展原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并以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方式进行表演, 潜移默化地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违背可持续发展观的, 应该怎样纠正不良行为与观念, 这样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课堂上的死记硬背, 很多学生会受益终生。

四、可持续发展观养成线路图

综上所述, 在初中社会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中, 通过可持续发展观的“三阶段六式样”的渐进式养成途径, 这一过程遵循了心理学规律, 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和持之以恒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使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融为一体, 使素质教育思想与教育的人文性与情感性在学科教育中得到渗透、运用与升华, 这符合课改的理念,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中国科学院, 2012.

[2]彭绪亚等.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才素质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 1999 (1) .

[3]徐嵩龄.环境伦理观的选择[J].生态经济, 2002 (3) .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篇7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邓小平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尽管我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产业结构不健康是事实, 仍旧属于粗放型经济, 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加工厂之一。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 其最终目的依旧是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应日渐将保障民生、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合理的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提上日程。实现市场经济不是目的, 通过走市场经济这条正确的道路, 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才是目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作为标志, 我国正式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一九九三是进行改革的第一年,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乔石同志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讲话,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一决定正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弊端

(一) 分配不公, 贫富差距日渐扩大, 呈现两极分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逐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资源配置的不同对收入不公有很大的影响。普通的劳动者占有的资源少, 收入就相对政府以及垄断企业职工要低出很多。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衡量, 基尼系数是社会成员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与绝对平均分配状况的相对差距。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认为差距较大, 0.5以上为差距悬殊, 0.6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一般系数越大对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就越大。我国自1995年的0.445以来, 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 民生市场乱象环生

民生方面的市场不规范, 管理力度薄弱。衣食住行方面不能令百姓安心。沿海洋垃圾在市场上流通,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不及时查处, 危害百姓的生命健康。食品市场哄抬物价, 商人投机倒把, 严重危害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无良商人投毒掺假, 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层出不穷。房价久居高位不下;一线城市不人道居住环境无人过问;对于低收入者不能满足居住要求, 保障房建设不力。城市交通恶化不见好转。

(三) 宏观调控不见成效

尤以房地产市场最为突出, 国家长期调控, 却也长期不见成效, 甚至越调越涨, 奇怪现象同样出现在食品领域, 物价像脱缰的野马, 百姓生活越来越紧张。市场不受任何控制, 政策的出台丝毫不影响市场自行其是。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 但是, 更应该是处于严格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否则, 只会市场绑架了权力, 百姓生活没有保证。

(四) 制度不健全, 执法力度薄弱, 官商勾结

制度不健全这一缺陷, 长期危害我国的稳定。对投机倒把违法犯罪的商业活动, 监管不力, 打击不够, 导致社会产生严重不公平的商业活动。不完善的现代市场机制, 监管制度的不够健全, 对非法经营, 严重不达标的工厂企业的打击力度不够, 地方政府考虑到经济需求, 对危害社会危害百姓生命健康的企业视而不见。钱权交易, 官商勾结, 满足一己私欲, 金钱控制利益格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尽快完善

(一) 尽快实行税制改革, 解决分配不平衡, 避免两极分化

对于社会低收入者尽快减轻其税赋, 轻赋税, 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激情。听取合理的建议, 集合专家智囊, 制定税制体系, 从实际意义上调节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尽快理清灰色收入的脉络, 对高收入者收税。我国基尼系数已经在危险边缘, 解决分配平衡, 避免两极分化应该置于国家要务。

(二) 稳定物价, 维持市场正常运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必须建立合理稳定的物价市场, 保障民生生活水平稳定, 过大价格波动会导致民心不稳定, 过低的价格会让劳动者生活无保障, 过高的价格会让低消费者难以承受, 保证各方民众的利益, 切实做到关注民生体贴百姓, 稳定市场保障民生生活。

(三) 保障广大劳动者收入稳步上升

提高低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让社会进入良好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就业地位与收入, 减少妇女从事不良职业。打击非法经营的黑煤窑黑砖》转132页

窑, 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突飞猛进, 高速发展, 然而工人的劳动报酬却增长缓慢。许多从事低端产业的工人生活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改善, 相反, 不断增长的生活成本却将许多工人的生活变得愈发的糟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如果经济增长却导致了更多的贫民, 那么就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念背道而驰了。

(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仁义之邦、礼仪之邦, 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彰显我国的传统美德。完善社会保障:包括保证养老、就业、医疗保险方面;保证城镇最低生活;保证农民收入水平, 保证农产品价格, 提供农民生活依靠;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健康合理。保证我国老有所依, 贫有尊严。关注老人退休后的生活状况, 保障充裕的物质条件, 给予社会关怀, 在每个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之后, 保证其晚年幸福。对低收入者福利救济, 给予人民幸福的生活。

(五) 调整产业结构, 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

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改善我国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无论市场怎样发展, 如果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 那么我国的经济始终受制于发达国家, 对长期稳定发展没有益处。正因为我国始终是“加工厂”, 不能掌握先进的技术, 而导致企业受制于人, 广大劳动者长期受压榨, 市场不健康发展。

(六)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完善的制度与法律体系始终代表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与文明程度, 制度越健全法律体系越完善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就越高。我国处于转型时期, 尽快完善我国政治制度与法律体系是历史使命, 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制定经济方面的法律, 尽快规范我国的市场, 对社会的各方面发展都有利。尽快完善金融业、工业、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保障我国和平稳定的发展。

四、结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市场经济不是目的, 市场经济是手段, 是路子, 是使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保护的是少数人的生活, 而我国根本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减少社会动荡, 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突出问题。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势态良好, 但鉴于社会形态呈现诸多弊端, 与市场经济制度的推进不无关系。本文着重指出一些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出现的有害因素, 这些问题带来了社会动荡, 威胁到社会稳定, 社会各界都应当重视。各界应对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加以纠正, 对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给予保障。切实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健康, 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生活水平日渐提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分配,劳动,制度

参考文献

[1]、潘海涛, 张国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民族特色[J].贵州大学学报, 2010, 28, 6:1-6

[2]、马昌中, 宋佳波, 曾尊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储备及其模式选择[J].地理科学, 2002, 22, 3:287-293

[3]、邓朝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弘扬的理念[J].经济师, 2010, 12:251-251

[4]、陈理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经济学权衡之间的关系论证[J].中国经济导刊, 2010, 23:104-104

[5]、许晓军.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六大问题[J].中国工人, 2010, 12:4-9

上一篇:字幕翻译下一篇:消极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