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血

2024-07-17

2型糖尿病血(精选十篇)

2型糖尿病血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单纯糖尿病组49例, 男23例, 女26例, 年龄45~72岁, 平均 (54.0±2.3) 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47例, 男24例, 女23例, 年龄44~70岁, 平均 (54.0±2.7) 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51例, 男27例, 女24例, 年龄42~73岁, 平均 (54.0±2.3) 岁。另外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男25例, 女25例, 年龄44~75岁, 平均 (51.0±2.3) 。4组受检者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所有纳入糖尿病患者均符合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 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 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以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2) 恶性肿瘤, 近期手术患者; (3) 近期服用过影响凝血系统药物, 如肝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1.4观察指标用含0.109 mmol/L柠檬酸钠0.2 ml的真空抗凝管采集静脉血2 ml, 充分混匀, 3000 r/min离心10 min (离心半径18 cm) , 分离血浆进行凝血酶时间 (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纤维蛋白原 (FB) 检测。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 FB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B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TT低于单纯糖尿病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P<0.01) ;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比较,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B高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TT低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P<0.01) , 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存在高血糖状态, 糖代谢混乱, 凝血系统发生异常, 促蛋白、细胞因子分泌增加, 使得血栓形成及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患者的血管壁受到损伤, 导致内皮胶原暴露, 内皮损伤形成, 凝血率增加。内皮功能损伤是血管病变的基础, 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血管病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4]。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改变在血管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 胰岛素抵抗会使调节血管张力的NO合成减少, 导致血小板与血管内皮、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聚合, 这些均是导致心血功能紊乱的原因, 增加脑卒中及脑栓塞并发症的发生[5]。既往研究证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TT、APTT、PT较短[6], 由本研究可见, 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TT、APTT、PT明显缩短, 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短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 是凝血酶的底物, 其分解后的产物网罗血细胞有形成血栓的能力, 促进大血管病变的发生[7], 是心脑血管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增加血小板及血液黏度, 促进血栓的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 糖尿病患者的FB显著增加, 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高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 aP<0.01;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比较, bP<0.01

综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处于血栓前状态, 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 可以对疾病进行及早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状态。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47例, 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 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7例, 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1例, 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4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血浆纤维蛋白原 (FB) 、血浆凝血酶时间 (TT) , 并评价凝血功能。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 FB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B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TT低于单纯糖尿病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B高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TT低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处于血栓前状态, 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可以对疾病进行及早干预。

关键词: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参考文献

[1]李延广, 李娟, 卫奕, 等.糖尿病患者凝血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 (5) :218-219.

[2]Mishiro K, Imai T, Sugitani S, et al.Diabetes mellitus aggravates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 via mitochondrial defects leading to endothelial apoptosis[J].PLo S One, 2014, 9 (8) :e103818.

[3]Antunes TT, Gagnon A, Langille ML, et al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induces interleukin-6 release from human adipocytes yan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nuclear factor-kappa B pathway[J].Endocrinology, 2010, 149 (6) :3062-3066.

[4]穆志静, 王立.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状态研究[J].疑难病杂志, 2013, 12 (1) :26-27.

[5]Balasubramaniam K, Viswanathan GN, Marshall SM, et al.Incresed atherothrombotic burde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 review antiplatelet therapy[J].Cardiol Res Pract, 2012;2012:909154.doi:10.1155/2012/909154.Epub 2012 Jan 5.

[6]彭德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10) :109-110.

什么是2型糖尿病 篇2

2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 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HacK50.com-,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 ,等疾病,

很不幸地因现在很多年轻人很肥胖,故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年纪有所下降。 HacK50.com-,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能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但因为未知的原因,身体不能有效地使用胰岛素。这个情况叫作胰岛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而且过了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的分泌亦会减少,变成类为一型的同类。

如何治疗消瘦型2型糖尿病 篇3

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会越来越消瘦,其体质指数常低于正常值,临床上将这种糖尿病叫做消瘦型2型糖尿病。消瘦型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过于严格、运动量过大、劳累过度、治疗不认真、治疗的方法不正确或患有恶性肿瘤、结核、甲亢、阿狄森病、胃肠病、慢性神经性厌食症等疾病引起的。上文中的李女士就是由于劳累过度导致消瘦的。其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型偏瘦是一件好事。因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若能积极进行减肥,可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的病情。但是,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过于消瘦(体质指数低于正常值),那就不好了。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过低可使其身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不利于对病情的控制。因此,消瘦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保证血糖水平稳定的基础上,逐渐将体重调节至正常。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饮食调节加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消瘦型2型糖尿病。其中饮食调节是指这类患者每天应进食足够热量的食物。这类患者每天总进食量的计算方法是:每天总的进食量(卡)=[患者的身高(厘米)-105]×35。以李女士为例,李女士的身高为168厘米,那么她每天进食食物的总热量应为:(168-105)×35=2205卡。消瘦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保證进食足够热量食物的同时,可配合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可在每天早餐前和午餐前各注射1次短效诺和灵R,在每天的晚餐前注射1次预混诺和灵30R,并在每天的早餐、午餐、晚餐和睡觉前各测量一次血糖,如果发现某一个时间段的血糖水平升高,就要增加此时段之前注射胰岛素的用量。例如,这类患者若发现自己晚餐前的血糖水平升高,就要增加午餐前那次注射胰岛素的用量。由于消瘦型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特别敏感,因此,此类患者要从最小的有效剂量开始使用胰岛素,然后根据疗效逐渐增加胰岛素的用量,每次只增加1个单位,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此类患者可坚持使用饮食调节加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直至体重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消瘦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上述疗法治疗期间,若由于进食量过大而发生高血糖的话,只能通过增加胰岛素的用量来调节血糖,不能减少饮食量,否则无法使体重增加。另外,此类患者在体重恢复正常后,就应适当地减少饮食量,同时可根据血糖的变化相应地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体重会继续增加,会由原来的消瘦型2型糖尿病患者变成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不利于其病情的改善。

2型糖尿病血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DMCP组:选择2009-10~2010-08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MCP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6.6±8.6)岁,入组前后患者控制血糖的措施相同。CP组:选择2009-10~2010-08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确诊为单纯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且不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9.5±6.3)岁。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标准: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1年以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00%,病情稳定,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系统性疾病,近期用药、饮食和运动习惯均无改变。牙周炎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国际牙周病新分类,符合以下条件:临床诊断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口内余留牙数不少于15颗,至少有6个位点牙周袋≥6 mm,附着丧失≥5 mm,牙龈炎症明显。要求所有入选患者至少6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牙周治疗,近3个月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

1.2 口腔检查

全部受试者接受口腔检查,由同一位医生完成。使用Williams牙周探针检查每颗牙6个位点(颊、舌面的近中、中央、远中)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取平均值;根据Silness和L9e提出指数分级标准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并记录缺牙数及牙齿松动度。

1.3 牙周基础治疗及复查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然后进行全口超声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2~4次),拔除无保留价值牙齿,以上治疗均在2周内完成;治疗结束后1、3个月进行复查。记录基线、1个月和3个月的牙周各项临床指标;抽取受试者晨起空腹前臂肘静脉血5 ml,30 min内离心(10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并分装于-80℃冻存待测。

1.4 血清leptin、Hb Alc的检测

室温复融血清,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leptin含量,操作步骤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北京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说明进行。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TOSOH公司,日本)检测受试者血Hb Alc含量。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指标数据用±s表示。DMCP组和CP组牙周临床指标、血清leptin、Hb A1c含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最终按要求完成治疗的DMCP组患者25例,CP组患者23例。

2.1 牙周指标比较

通过t检验,各组内PD,PLI,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基线)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AL仅在治疗后3个月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方差分析,DMCP组和CP组两组间PD,PLI,AL,水平有差异(P<0.05)。通过t检验,两组间PLI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下降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PD仅在治疗后3个月下降值有差异(P<0.05),而AL两组间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s)

注:1:治疗前;2:治疗后1个月;3:治疗后3个月;△(2-1):治疗后1个月下降值;△(3-1):治疗后3个月下降值;(1):与治疗前(基线)比较有差异P<0.05;(2):与DMCP组比较有差异P<0.05

2.2 血清leptin含量比较

DMCP组leptin含量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为(1.22±1.11)ng/ml、(1.10±0.07)ng/ml及(0.82±0.05)ng/ml,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组leptin含量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为(1.02±0.52)ng/ml、(0.83±0.49)ng/ml及(0.57±0.38)ng/ml,仅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P组和CP组在治疗前血清leptin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

*:与DMCP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Compared with the data of pre-treatment in DMCP group P<0.05;△:Compared with the data of pre-treatment P<0.05

2.3 DMCP组Hb A1c含量比较

DMCP组Hb A1c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为(8.291±0.19)%、(7.05±1.47)%、(6.598±0.71)%。治疗后3个月Hb A1c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图2)。

**:与治疗前比较,P<0.001**:Compared with the data of pre-treatment P<0.001

2.4 血清leptin含量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对DMCP组和CP组治疗前血清leptin含量与牙周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分别呈正相关(PD:r=0.85,P<0.000 1;PLI:r=0.81,P<0.000 1;Al:r=0.70,P<0.000 1)(图3)。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疾病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以牙周疾病最为常见。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深入,牙周病被视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5]。而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使身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近年来炎症学说在胰岛素抵抗(IR)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leptin是由ob基因编码的多肽激素,由脂肪组织分泌,然后进入血循环,与下丘脑leptin受体结合,通过下丘脑来调节食欲和/或促进能量消耗以控制体重[6]。研究显示:leptin与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7],证实了体内存在脂肪胰岛素内分泌轴,leptin可能作为该轴的一部分,参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对其有直接和间接的抑制作用。一旦脂肪-胰岛轴反馈机制破坏,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这可能是DMCP组患者血清leptin含量明显高于CP组的原因之一。从结构分析来看,leptin被归类为细胞因子,是由于它表现出与长链螺旋状细胞因子家族(IL-6)相似的结构[8],这种结构特点使其具备了调节免疫功能的潜能,国外已有学者证实:leptin在免疫和炎症性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9]。在内毒素诱导人类外周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实验中,加入leptin可使TNF-α、IL-6,IFNγ生成明显增加[10]。这说明:leptin能介导对免疫系统的正性调控。leptin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激发促炎性和抗炎性的细胞因子的产生,也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11]。

Johnson等[12]通过对健康牙龈和有炎症的牙龈组织活检中发现:在健康的牙龈组织中,leptin表达最高,随着探诊深度的增加,leptin的表达降低,即:牙周组织损害程度与局部leptin的含量呈反比。而Karthikeyan等[13]研究发现,牙周组织损害程度与血清中的leptin含量呈正比,与本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针对这种在局部组织和循环系统水平的差异性,可能归因于2种机制:第一,在牙龈炎症期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血管网扩张,增加了leptin从牙龈组织移动到外周血中的概率,使血清中leptin的水平升高;第二,leptin是免疫反应和宿主防御机制的一部分,牙周病的炎症反应与机体的防御机制相互抵消。本研究通过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DMCP组和CP组血清leptin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成功的牙周治疗可能通过降低外周血循环的leptin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对2型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从牙周临床指标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临床状态明显比单纯性牙周炎患者差,这可能表明2型糖尿病能够加重牙周病的病情。而通过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PD和PLI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而AL在治疗后3个月也显著降低,但仍然偏高,主要原因为牙周状态的控制还要受到患者的依从性、重视程度、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这提示通过牙周基础治疗,牙龈炎症明显减轻,及时阻止了牙周组织再损伤,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症,但牙周组织获得新附着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从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的差值显示:单纯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伴2型糖尿病患者。这说明,糖尿病型牙周炎患者的炎症状态更难于控制,2糖尿病会加重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Hb A1c是反映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是判断血糖变化的金指标,而且有助于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监测。Sun等[14]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且6.5%≤Hb A1c≤7%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Hb A1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危晶晶等[15]认为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且Hb A1c<7.00%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Hb 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b A1c≥7.00%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Hb A1c水平显著降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Hb A1c越高,牙周非手术治疗后,血糖控制越好。这表明:通过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症明显改善,leptin的产生减少,血清leptin的浓度也下降,从而减轻了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了糖代谢,最终使Hb A1c水平降低,这可能是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改善Hb A1c的机制之一。

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 胡韵婷 篇5

胡韵婷(责护组长、护师)病例汇报:

39床、喻久久,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69岁,因血糖升高5年余,于11月12日10:00步入我科,查:神志清醒,精神欠佳,消瘦,T36.6°C、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80 mmHg,身高163CM,体重45kg,随机血糖19.9mmol/L,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予二级护理,糖尿病饮食,完善血常规、血糖、大小便、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

既往史:有高血压、冠心病,无药物食物过敏史。诊疗经过:NS250ml+舒血宁20 ml静脉点滴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遵医嘱注射胰岛素,按时治疗。

(2)按照同一时间同一部位轮换法注射胰岛素,以促进胰岛素吸收;应用胰岛素过程中,随时监测 血糖变化,以免发生低血糖,如果发生低血糖应立即采取措施,并通知医生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3)遵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及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 出每日所需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按要求提供食物,鼓励患者按时按量进餐。

(4)按时提供三餐,并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二、焦虑

(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听取病人的倾诉,承认感受,对病人表示理解。(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及同室病友,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

(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使病人认识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坚持治疗一样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4)指导病人摆脱焦虑情绪的方法:①增加健身运动;②音乐疗法;③病情许可,适当地户外活动; ④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

(5)增加家人探视的次数,必要时留家人陪伴。

三、知识缺乏

(1)提供安静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

(2)向病人及家属讲述糖尿病的概念、治疗及愈后。

(3)教会病人及家属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教会病人怎样分配三餐食物及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4)教会病人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确定运动强度,确保运动安全等。(5)向病人讲述使用胰岛素的指征及意义。(6)指导病人自己注射胰岛素。(7)指导病人怎样预防和紧急处理低血糖

四、潜在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加强病房巡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显著疲乏无力,极度口渴,食欲减退,烦躁,呼吸深快有 烂苹果味等情况,如有则提示有酮症酸中毒。

(2)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心率变化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

(3)监测并记录尿酮,血糖,尿糖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 生配合处理。

护士汤且补充: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这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存在缺陷。特征性表现是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

护士贺博妮补充:患者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防御机制减弱、营养不良有关。1)指导病人足部保健:每天检查足部,如有疼痛,颜色和温度变化或有感染症状,立即就医,每天温水洗澡,平着剪指甲,不要将趾甲角剪得很深,不要用锐器抠老茧和鸡眼,每天换干净的棉袜,不穿袜口弹性过紧的袜子或长筒袜。穿合脚舒适的鞋子,每天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或做脚部运动操。2)定期检查牙齿,保持口腔卫生。

护师鲁勇补充:我在护理检查过程中询问到患者夜间睡眠差,多梦易醒;皮肤有时瘙痒。因此,我增加了一个护理问题:

1、睡眠型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有关,表现为夜间多梦,易醒

1)评估患者多梦易醒的原因。2)保存病房的安静,整洁,减少夜间不必要的治疗级操作。3)护士在病房楼道中做到四轻,减少对病人的影响。4)睡前鼓励病人用热水泡脚或喝一杯热饮,利于睡眠。5)告知病人减少日间睡眠的重要性,睡前不要做过多的活动。

护师王佩补充:患者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防御机制减弱、营养不良有关。还应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定期房间空气消毒,并用84消毒液擦拭室内用物及地面。2)指导病人皮肤保健: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洗澡,避免皮肤抓伤或其它伤害。3)嘱病人戒烟,吸烟和糖尿病都能使血管变窄,引起血液循环不良。

主管护师肖慧宇补充:我们还要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1)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2)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皮疹,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3)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

主管护师杨新艳补充:还要加强口服降糖药的宣教,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等。饭前服用,所有磺脲类药物不能联用,服药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及饮酒,按时进餐。

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探讨 篇6

[关键词] 糖尿病;营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140-02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约占95%。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伴胰岛素抵抗,其发病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1]。合理的营养能减缓病情进展,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对糖尿病饮食原则、注意事项、常见误区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糖尿病饮食原则

糖尿病饮食疗法的总原则为“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的全面和平衡”,具体原则如下。

1.1 控制总热量

总热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2]:(1)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男)或身高(cm)-105(女)。(2)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每日所需总热量(kCal)=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所需热量(kCal/kg)×理想体重(kg)。成年人休息者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可给予热量25~30 kCal,轻体力劳动者30~35 kCal,中体力劳动者35~40 kCal,重体力劳动者40~45 kCal。消瘦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应酌减,特殊人群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1.2 食物多样化

除母乳能基本满足0~6个月婴儿的全部营养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建议,每天的食物最好包括谷类、薯类、杂豆、蔬菜、水果、菌藻类、大豆类、坚果类、蛋类、奶类、鱼虾类、禽畜肉类、油、盐等。每一种食物都有其相应的营养特点,只有做到食物多样化,取长补短,才能达到营养的全面和均衡。

1.3 合理分配热量

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安排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5%,蛋白质约占20%,脂类约占25%。糖类的来源应以谷类为主,注意加工不能过于精细,适当用部分粗粮、杂粮、薯类、含糖低的水果代替谷类。要保证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大豆、鱼、禽、瘦肉等食物中均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最好每天都适量摄取。提倡脂类主要由植物油如茶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提供,因其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较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动物内脏的摄入要减少。

1.4 合理分配餐次

总原则为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如可将1天热量分配如下:早餐20%+早加餐10%+午餐30%+午加餐10%+晚餐20%+晚加餐10%;进餐时间安排:早餐8:00+早加餐10:00+午餐12:00+午加餐14:00+晚餐18:00+晚加餐20:00。少量多餐能预防血糖发生大的波动,有利于控制血糖平稳。

1.5 适当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机体物质代谢中发挥辅酶、抗氧化剂等作用,缺乏可加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铬、锌、硒、镁、铁水平有所降低,有并发症时更低,硒、铬、锌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并发症者[3]。B族维生素作为关键酶的辅酶在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可改善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同时,B族维生素还参与神经组织的合成,可以减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维生素A、C、E等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血管,减少糖尿病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薯类、蔬菜、水果、菌藻类、大豆类、坚果类等食物中均含有各种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可适当增加。

1.6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能减缓肠道对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反应。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适当增加摄入,建议每天摄入膳食纤维40~45 g。1项随访2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不摄入蔬菜水果的人相比,每天摄入5份或更多蔬菜水果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下降[4]。故应鼓励糖尿病患者选择各种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和含糖量较低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青瓜、西红柿、胡萝卜、苦瓜、柚子、猕猴桃、苹果等。

2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2.1 注意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表现为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为防止低血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空腹运动,如外出可随身携带糖果、饼干、香蕉等,以便发生低血糖时及时补充。

2.2 注意要长期坚持

饮食疗法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像药物那样立竿见影,故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3 注意要及时调整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在发展,故饮食方案也要根据具体情况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进行及时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3 糖尿病饮食常见误区

3.1 误区一

越甜的食物含糖越高。事实上,吃起来甜的食物不一定含糖量高,含糖量高的食物吃起来不一定很甜。很多水果如苹果、柚子等吃起来很甜但含糖量并不是很高,而精致米面吃起来不甜但含糖量一般都较高。但也要注意有些吃起来较甜的食物确实含糖较高,糖尿病患者要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如蜂蜜、甘蔗、冰淇淋等。糖尿病患者最好根据食物血糖生产指数来选择食物,减少高血糖生产指数食物的摄入,增加低血糖生产指数食物的摄入。

3.2 误区二

食物、营养品、药物可以互相取代。事实上,食物、营养品、药物各自发挥不同的功用,其中食物是基础,营养品可作为重要补充,药物也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故糖尿病患者最好运用食物、营养品、药物三者进行综合调理治疗,合理的饮食与适当的营养品补充不仅有利于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还可减少药物的用量从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3.3 误区三

少吃主食多吃零食不会升高血糖。事实上,很多零食如花生、葵瓜子、薯片等都含有较高热量,食用过多反而容易导致能量过剩。

4 小结

总之,食疗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减缓糖尿病病情发展及预防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饮食贵在平衡,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做到食物多样化,养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的进餐习惯并持之以恒,是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8-792.

[2] 岑慧红,郭华.内科护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77.

[3] 中华医学会.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0.

[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21.

2型糖尿病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患者71例, 男性40例, 女性患者31例。按体重指数 (25kg/m2) 分为肥胖组及非肥胖组。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资料收集 ⑴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目前疾病的主要诊断。

⑵调查方法:通过病史询问。包括DM病史;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高血压病;有无严重心、脑、肺及消化道等相关疾病病史;有无智力障碍、精神病及吸毒的病史。

1.2.2 临床检查 ⑴身高、体重及测量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 (BMI) =体重 (kg) /身高2 (m2) 。身高及体重的测量:身高以厘米 (cm) 为单位, 体重以千克 (kg) 为单位。用同一身高标尺及同一体重秤测量。⑵血压测量:血压的测量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测量人员使用同一台血压计, 为台式汞柱式血压计;②受试者需在清晨起床活动前, 安静状态下;③患者采取平卧位, 测量其右上臂血压值。

1.2.3 实验室检查 ⑴所有研究对象均需遵守饮食指导, 进食晚餐后禁食, 禁食时间10~12h, 于次日清晨采集肘静脉血, 测定空腹血糖 (FPG)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 血脂及肾功能;餐后2h小时C肽, 为馒头餐试验 (原料为100g生面粉, 我院营养餐厅提供) ;⑵血脂肾功能及Hcy应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分析;⑶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⑷C肽测定为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⑸Hb Alc测定用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仪。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cy水平

肥胖组Hcy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P<0.05) , 表明T2DM合并微血管病肥胖者Hcy水平升高。见表1。

2.2 相关分析方法观察影响Hcy水平的因素

BMI、FPG、Hb A1C、TG、HDL-C、SBP、DBP与Hcy水平的有相关性 (P<0.05) , 表明这些因素对Hcy水平有影响。见表2。

3 讨论

Hcy与DM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血Hcy水平明显升高, 可诊断高Hcy血症。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有关, 这是否预示着胰岛素水平可能会影响Hcy的代谢呐?目前相关的研究也较多, 但结论并不完全相同。Fonseca等[1]研究了胰岛素水平的高低对血浆总Hcy (t Hcy) 水平的影响, 采用葡萄糖钳夹试验, 输注胰岛素后, 发现胰岛素抵抗的T2DM患者, 胰岛素无论给予多大剂量, 血浆t Hcy水平都未发生变化, 而正常人血浆t Hcy均有显著的下降;因此, DM患者出现胰岛素相对缺乏后可引起t Hcy的升高, 但目前具体机制不明。在本研究中, 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 Hcy水平的升高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分析虽然随着DM病程的延长, 患者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 出现体内胰岛素缺乏, 并未表现出胰岛素相对缺乏后可引起Hcy的升高。而本研究中并未呈现出与C-肽水平的相关性, 可能与研究的样本量不足有关。另外,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可出现血Hcy水平的升高[2]。故多种原因所致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均有可能加重高Hcy。这些内容均说明DM患者与Hcy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我们需注意Hcy指标的监测。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导致体内Hcy升高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均可加重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但有关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可能由于研究人群、样本量及研究方法的原因。杨国庆等[3]的动物实验证明,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 发现其血浆Hcy升高明显, 且胰岛素增敏剂逆转了这种现象。澳大利亚的Gallistl等[4]的研究为胰岛素抵抗 (主要为肥胖的患者) 与Hcy的关系, 发现血浆Hcy与脂肪含量、BMI、胰岛素水平明显正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血Hcy的重要因素为胰岛素抵抗。但Bar-on等[5]对检测了血浆t Hcy水平, 受试者为高胰岛素血症患者, 结果证实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Hcy水平之间表现为负相关。可能的机制是因胰岛素为体内参与合成的激素, 它的水平的升高加速了蛋白的合成, 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结合加强, 其为Hcy的前体物质, 从而使Hcy从血浆中清除加速, 导致Hcy水平下降。Pouwels等[6]认为因T2DM部分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 并不会改变血浆Hcy的水平, 认为T2DM的代谢控制程度与Hcy也没有明确相关性。唐宏霞等[7]的研究中也显示随着患者体重指数的增加, 胰岛素抵抗和血浆Hcy显著升高, 研究结果也显示BMI、胰岛素抵抗与T2DM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独立正相关, 提示T2DM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的一项重要原因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在本研究中显示肥胖组Hcy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可以看出, 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 当同时存在肥胖时, 血Hcy水平高于对照组。

T2DM微血管并发症合并高Hcy的患者, 血糖、血压、血脂、肥胖等诸多代谢性指标促进了高Hcy血症的发生, 对DM微血管并发症及大血管并发症均有影响。临床中对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管理, 应为综合性的治疗, 需监测及干预高Hcy血症, 积极控制各种代谢紊乱指标, 以提高DM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 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71例T2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 按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 比较两组血Hcy水平、性别、年龄、患者病程、FPG、TCH、TG、LDL-C、HDL-C、C-肽水平、BUN、CRE、Hb A1C、SBP、DBP的情况。结果:⑴肥胖组Hcy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P<0.05) 。⑵BMI、FPG、Hb A1C、TG、HDL-C、收缩压、舒张压与Hcy水平呈正相关 (P<0.05) 。结论:代谢性指标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Hcy水平关系密切。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同型半胱氨酸,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Fonseca VA, Mudaliar S, Schmidt B, et a1.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are regulated by acute hypefinsulinemia in momdiabetic butnottype 2 diabetic subjects[J].Metabolism, 1998, 47 (6) :686-689.

[2]李兴, 朱亦昆, 赵宝珍.糖尿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 17 (3) :169-170.

[3]杨国庆, 陆菊明, 柳红芳, 等.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 2005, 44 (1) :38-40.

[4]Fonseca VA, Fink LM, Kem PA.Insulin sensitivity and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in non-diabetic obese and normal weight subjects[J].Atherosclerosis, 2003, 16 (7) :105-109.

[5]Gallistl S, Sudi K, Mangge H, et al.Insulin is an independent correlate of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in obese childen and adolescents[J].Diabetes Care, 2000, 2 (3) :1348-1352.

[6]H, Kidron M, Friedlander Y, et al.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levels in subject with hyperinsulinemia[J].Int Med, 2000, 247:287-294.

2型糖尿病血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共选取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最小患者52岁,最大患者75岁,患者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9年。我们根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了诊断[3],全部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值超过了7.1 mmol/L,餐后2 h的血糖值超过了11.1 mmol/L;并且为这些患者进行了实验室检查,均确诊。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如下:有14例高血压症状,11例眼底病变,7例周围神经病变,6例心血管病变,4例肾病III期。使用了中医辨证分型,共有15例阴阳两虚,16例气阴两虚,25例湿热困脾,24例阴虚热盛。此次研究我们排除了心脑肾等器官病变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哺乳期患者等,所有患者的一般性资料临床中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该院将这些患者进行了4型划分,共有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湿热困脾型、阴虚热盛型4型,分别记录患者的体质、脉象、舌像等情况,检测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血脂和BMI指标,按照四型和相关指标来对患者的病情相关性进行研究。

1.3判断和评估标准

体质量指数(BMI):过轻:BMI<18.5 kg/m2;正常:BMI为18.5~24.99 kg/m2;过重:BMI为25~28 kg/m2;肥胖:BMI为28~32 kg/m2;非常肥胖:BMI>32 kg/m2。成人空腹基础胰岛素>20μU/m L为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满足下列4条中1条或1条以上即可。总胆固醇:>5.17 mmol/L;甘油三酯:>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男性>1.15 mmol/L;女性>1.55 mmol/L[4]。

1.4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系统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χ2检验。

2结果

四类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比例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多的是湿热困脾型患者,四类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困脾血脂异常患者最多。

3讨论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目前有较多的发病基数,该疾病会导致患者体型消瘦,食欲增加,而且存在多种合并症状,这些合并症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目前无特效药治疗,患病后需要终生接受治疗和病情控制,因此承受的痛苦比较大,我国现在约有10%的总人口基数的糖尿病患者,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和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联系,现在生活水平较好,饮食杂乱,生活不规律,所以导致了这类疾病的高发,该疾病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重视不注意,错过了最佳的防控阶段,所以进入后期治疗时,难度大,治疗费用高,患者难以承受。糖尿病患者的脏器会出现衰竭现象,糖尿病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性占据第三位的疾病。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之症,是因为阴津亏损,燥热过盛所引起的疾病。根据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脂、体重、胰岛素水平等指标和病情有紧密的联系关系。2型糖尿病会让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功能减退,虽然不是完全的失效,但是也会让患者的胰岛素发生变化,其效果减弱,患者体内胰岛素长期处于缺乏状态,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提升胰岛素的分泌量[5]。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后期必须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部分属于胰岛素抵抗患者,他们的体型肥胖,缺乏胰岛素敏感性,血液中胰岛素增加,补偿胰岛素抵抗,但是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所以胰岛素仍然处于不足的状态[6]。传统中医研究中将2型糖尿病作为消渴疾病来进行治疗,认为患者的发病时肾、胃、肺等部位的病变所引起的,病理为亏耗阴津,燥热偏盛[7],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可以用三多一少来形容,并且其脏器会因为疾病的影响而受到损伤,比较多见的合并症有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病等[8]。通过研究发现,血脂、血胰岛素和体质量是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中病情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依据。现在在临床研究有很多的研究都是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胰岛素、体质量以及中医分型的,说明其受到了医学界较多的关注[9]。

此次研究是该院进行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期自身的血脂、血胰岛素、体质量等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根据结果表明,患者中湿热困脾型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数量是最多的,各类型间的血脂异常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高胰岛素血脂患者的比例在四型间有显著差异性,肥胖患者的湿热困脾型数量最多,湿热困脾型的患者数量也是最多的,这些结果和李红等[10]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根据该文探讨分析我们了解到,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对患者进行血脂、血胰岛素和体质量等的检测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临床中湿热困脾型的患者数量最多,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分型来对症治疗。监测患者的血脂、血胰岛素以及体质量等指标能够为临床病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对患者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和病情防控方案,避免患者的病情恶化,降低临床糖尿病其他合并症的出现,减少患者的痛苦,节约患者的治疗费用,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申涛,黄晓华,欧亚龙,等.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173-174.

[2]孙道崎,黄德芳,曹宏.2型糖尿病患者证型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702-703.

[3]陆小强,周夫,梁敏青,等.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中旬刊):156-157.

[4]刘淼,王学美.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生存质量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2):154-158.

[5]刘怀珍,吴守锋,谈佳佳.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122-124.

[6]王智明,周传礼,左文标.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与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敏感性等多指标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6(z1):178-179.

[7]沈秀辉.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216-217.

[8]陆向然,卞肖玲,张寿清.中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5):289-291.

[9]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消渴丸联合其他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2例[C]//中国第三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高级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医药科技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杂志社,2009.

2型糖尿病血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ADA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设置为实验组, 并选取同期自愿接受调查的96例非糖尿病者 (均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餐后2h血糖正常者[2]) 设置为对照组, 所有参加研究的人员均没有心、肝、肾等慢性疾病或其他严重内分泌疾病。192例人员中, 男57例, 女135例, 年龄25~76岁, 平均年龄 (51±3.8) 岁, 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BMI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可参与比较。

1.2 方法

采集和测定3组对象的血液标本, 用放免法测定血中瘦素、神经肽Y和TNF-α水平。 (1) 瘦素、TNF-α采集及测验:过夜禁食后次日清晨6点采集空腹肘前静脉血2.0m L, 分离血清, 自然凝固10~20min, 离心20min左右 (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 应再次离心。采用放免法测定, 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平行双管法测定, 批内CV=4%, 批间CV=8%。 (2) 血浆神经肽Y采集测定, 过夜禁食后次日凌晨6点采集空腹肘前静脉血2.0m L, 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 混合10~20min后, 离心20min左右 (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 应该再次离心。采用放免法测定,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平行双管法测定, 批内CV=5%, 批间CV=9%[3]。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瘦素、神经肽Y、TNF-α测定指标。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雪中瘦素、神经肽Y、TNF-α与血糖、年龄、脂肪、体质量 (BMI, BMI=体质量 (kg) /身高 (m2) ) 的相关性。其中所有人员均进行脂肪百分比测定:男性=1.2×BMI+0.23×年龄-16.2;女性=1.2×BMI+0.23×年龄-5.4。血糖测定, 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 5min内进饮含75g葡萄糖液300m L, 2H后采血同法测定血糖和胰岛素。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 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由上表可知, 实验组患者在TNF-α方面高于对照组, 在瘦素与神经肽Y、脂肪百分比方面无显著差异。

由上表可知, 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与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BMI、脂肪百分比呈正相关, 神经肽Y与餐后2h胰岛素、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 TNF-α则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

3 讨论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 能够抑制脂肪细胞合成使得患者体质量减轻, 本次研究发现瘦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其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BMI、脂肪百分比呈正相关。研究分析后笔者认为瘦素可能与胰岛β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抑制胰岛素分泌, 是一种双向调节, 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神经肽Y是指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其与肥胖有关[4]。TNF-α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 主要参与正常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在研究中发现TNF-α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 暗示了2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相近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中瘦素、神经肽Y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 (实验组) , 并选取同期自愿接受调查的96例非糖尿病者 (对照组) 。采集和测定2组对象的血液标本,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瘦素、神经肽Y和TNF-α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TNF-α方面高于对照组, 在瘦素与神经肽Y、脂肪百分比方面无显著差异。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与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BMI、脂肪百分比呈正相关, 神经肽Y与餐后2h胰岛素、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 TNF-α则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瘦素、神经肽Y和TNF-α水平与血糖、胰岛素分泌等代谢有关, 暗示其存在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2型糖尿病,瘦素,神经肽Y,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

参考文献

[1]Abrams J.C-reactive protein, 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risk:anupdate[J].Caradiol Clin 2003, 21 (3) :327-331.

[2]Al-Shoumer Kamal, Al-Asousi Adnan, Doi Suhail.Serum leptin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abolic variables in Arab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J].Ann Saud Med, 2008, 28 (5) :367-370.

[3]韩睿, 田浩明, 宋滇平, 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瘦素、神经肽Y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3) :106-122.

2型糖尿病血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29~68岁,平均(49.89±5.78)岁,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肾病分为两组,其中并发肾病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平均年龄(50.19±6.13)岁;无合并肾病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32±5.62)岁,另选取4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空白组,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原发性肾病、风湿性疾病、血肌酐水平升高、尿路感染等疾病存在。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空腹12 h后晨起采血(静脉血液5 ml),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胱抑素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所有标本需在2~4 h内完成检测;同时嘱患者收集并留取24 h尿液(加甲苯防腐),混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中白蛋白及尿肌酐含量,并计算24 h尿蛋白排泄,连续测量2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比较三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24 h尿白蛋白排泄及糖化血红蛋白,并分析三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与24 h尿白蛋白呈正相关(r=0.482),Cys-C与24 h尿白蛋白呈正相关(r=0.658),Hb A1c与Cys-C呈正相关(r=0.359),结果见表1。

*与空白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主要特征为肾小球过滤(GFR)增强及肾体积的增大,若治疗及时,则病变可逆。临床常用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为检测血清肌酐,但血清肌酐的浓度易受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饮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4]。胱抑素C是属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由机体中有核细胞产生,且生成速率恒定、血浓度稳定,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被肾小管重吸收和代谢,不受其它因素(性别、饮食、炎症等)的影响,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理想指标,并作为肾功能检测的标志[5]。Hb Alc代表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且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因此可作为判断有无肾功能损害及损害程度的指标[6]。本研究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尿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及其三种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且Hb A1c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预测其他两种指标的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红梅,邱谷,黄桥林.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与病程、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5):56.

[2]娄国平,毛达勇,曹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意义[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27(4):323.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 Care,2002,25(suppl1):85-89.

[4]周萍,茹先古力,艾海提,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意义[J].右江医学,2011,39(2):133.

上一篇:新媒体观与美丽中国梦下一篇:现代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