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建构

2024-07-26

内容建构(精选十篇)

内容建构 篇1

手机电视从技术上来说, 目前主要包括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电视节目的传播。通过GPRS、CDMA等网络可以实现手机电视的低码率推送, 但视频解析度和音频清晰度较低;通过即将投入商用的3G网络可以实现高码率的视音频传输, 节目质量较高。在节目播出功能实现的同时, 移动通信网络还有较好的互动性, 但基于点对点的系统成本较高。第二种, 通过数字卫星电视的方式提供电视节目。这种方式可以传输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且不受网络带宽的限制, 覆盖面积大。但由于城市建筑会形成较多的信号阴影区, 信号需要另行补充, 而且缺乏互动性的上行通道。第三种, 通过数字地面广播的方式实施电视节目传播。数字电视信号在一定区域内覆盖良好, 这种实现方式具有成本低廉、系统集成便捷的优点, 但双向传输的互动业务不能在系统内完成。

技术会在不断的升级和换代中完善, 技术实现问题将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而如何对手机电视进行产业开发和内容建构, 将是传媒业界面临的紧迫议题。

一、手机电视的产业开发

手机电视被称为“第五媒体”, 在媒体形态上我们可以把手机电视和移动电视放到一起来分析。移动电视是指在移动的媒体接收终端上收看电视节目的业务。手机电视在移动性上和移动电视保持相同的优势, 不同的是, 移动电视一般屏幕较大, 固定在移动设备上, 比如汽车等交通工具上, 而手机电视一般屏幕较小, 便于携带。如果移动电视和手机电视使用了相同的传输平台, 那么手机电视就可以作为移动电视的一个接收端, 从而以手机+数字电视机的方式实现移动电视或手机电视的节目收看。移动电视通常使用外接电源, 手机和移动电视联机后就可以克服手机电源使用时间较短的缺点, 同时克服了手机屏幕较小的弱点, 而且由于免除了安装信号接收系统, 移动电视的成本将大大下降。在各种移动视听终端上提供手机的信号接口, 可以极大地方便手机电视的传播。为了论述方便, 以下仍然以手机电视作为各种可能的移动电视接收终端的代表。

手机移动接收的方便快捷和分布广泛, 带来了整合媒体资源的可能性。手机电视可以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数字化提供平台。数字化、视听化将是传统平面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字报业、数字杂志已现端倪, 它们和手机的融合带来了手机报纸、手机杂志等新媒体样式。这些新媒体样式目前主要还是以文字和图片等元素来构成版面, 数字报纸朗读、语音新闻播报等手段也有初步运用。手机与传统平面的成功融合主要取决于手机报纸独特的传媒特点。首先, 手机屏幕小, 且电池续航能力有限, 如果不接驳大屏幕很难达到满意的视听质量, 而数字报业以文字信息作为主打咨询编码, 可以驰骋于方寸之中。其次, 手机作为即时通讯的工具, 加上数字报业的新闻优势可以满足用户获取最新最快资讯的要求。第三, 手机的互动性可以实现即时讨论和反馈新闻热点, 报纸深入评论的长处也满足了用户对新闻事件的挖掘心理。由于手机是具有精确识别信息 (手机号码) 的个人接收终端, 数字报业可以结成庞大的文字内容提供机构, 为手机客户提供针对性极强的定制内容, 通过信息的分层分类处理, 用精确到个人的分众传播方法来推送信息。

数字声音广播 (DAB) 也可以在手机电视的平台上推广。手机电视为数字音频广播提供了一个具有庞大受众群的接收终端,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收听数字音频广播或者将手机连接到车载供电系统以收听数字广播节目。数字声音广播具有较好的声音质量和抗干扰性, 在人们喜欢进行单一的听觉信息接收时, 比如驾驶途中, 广播可以成为信息和娱乐的听觉媒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手机在三网合一的技术架构下可望实现跨媒体功能。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在手机电视中, 人们通过互动功能可以满足视音频点播的要求, 同时由于手机的私人性, 媒体可以通过手机中存储的个人信息定制适合个人的内容产品。手机不仅能实现个人和媒体点播系统的互动 (人机互动) , 还能实现和其他手机使用者的互动交流 (人际互动) , 通过有视音频录制功能的手机, 人们可以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从人机互动走到人际互动, 从有线传播走到无线传播, 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 是手机电视这个年轻的传播媒介值得骄傲的成就。

二、手机电视的内容建构

手机电视在网络结构上和媒体形态上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手机电视内容的传播架设了一个优质的平台, 而内容的质量对手机电视的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手机对媒介信息接受有即时性和高到达率的优势, 这让电视等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这个特点也决定了手机电视要在内容的针对性上下功夫。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 由系统对大量的新闻视频进行检索, 传送符合需求的节目;另一方面可以在节目设置上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 开设“分众”传播方式的频道。

手机电视的节目可以移植传统电视的节目, 最好是能单独制作出适合手机电视播放的节目。手机电视的节目类型要适应手机小屏幕的特点, 拍摄时不宜使用广角镜头, 因为广角镜头中人物较小, 在手机的小屏幕上显示效果不好。手机电视在节目类型上可以选择互动新闻、互动游戏、重要活动的现场、短喜剧等。互动新闻是指在传统新闻中加入互动元素, 观众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参与新闻的讨论, 在节目编辑中多使用近景, 播报短小精炼, 加大对关键人物的即时采访。由于手机的电池限制, 手机电视节目时间不宜太长, 新闻节目可以用整点更新、滚动播出的方式, 每次新闻节目控制在5分钟之内。互动游戏节目是指观众通过按键的方式和其他观众一起参与到一个游戏当中, 可以用电子游戏的形式, 也可以设置真人游戏节目的现场, 字幕要显著, 音乐的使用可以增加游戏的氛围, 每个游戏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 可以把针对相同类型受众的游戏捆绑播放。现场直播节目可以是传统电视直播在手机平台中的转播, 可以方便地让观众了解重大事件的发展, 比如奥运节目、明星演唱会, 这类节目时间较长, 应制作出详细的节目进程时间表, 以便观众选择感兴趣的部分。短喜剧节目可以满足观众在工作之余调节心情的需求。短喜剧制作一般控制在1分钟左右, 可以是相声、小品, 也可以是滑稽戏、搞笑剧, 可以是真人版也可以是动画版本。

手机对媒介信息接受有即时性和高到达率的优势, 这让电视等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这个特点也决定了手机电视要在内容的针对性上下功夫。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 由系统对大量的新闻视频进行检索, 传送符合需求的节目;另一方面可以在节目设置上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 开设“分众”传播方式的频道。

指向内容,建构有效教学格局 篇2

泊湖中心学校2016—2017学第一学期高年级语文组工作总结

安庆市望江县泊湖中心学校 鲁林红

时至今日,每每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总有一种无法扭转的无力感。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其实,对我们刚走上教坛不足十年的青年教师来说,对新课改所极力要求转变的教学理念、课堂形态,是不存在扭转适应期的,因为我们一走上讲台,就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没有“前车之鉴”的历史经验,自然就没有“后顾之忧”的转化尴尬。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我们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呈现的还是内容分析式教学,尽管我们知道语文课上的应该是语文,却仍然只是停留在内容理解上纠缠。语文课不是不要理解内容,而是不能仅仅只有内容层面的理解,我们需要从内容上进行跨越,指向言语形式的品味和言语实践。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就像文本解读不等同于教材解读一样。教学内容的混沌不清,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零碎无序。鉴于此,本期的校本研修主题围绕“教学内容的有效选取”展开,以此为突破口,着重研究基本的课堂教学序列,从选取有效精准的教学内容开始。

一、教学内容提炼于文体范式

尽管课程标准较抽象,但教学内容的提炼并不是无章可依,文本的体式正是教学内容选取的首要指标。

徐凤鸣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历史故事,吴静老师执教的《学会看病》,张涛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关于父爱、母爱的散文,钱承芳老师执教的《巨人的花园》,是王尔德的一篇童话。文体特征鲜明的文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相对较明晰。

基于本期研究主题,在开展校本研修课时,我们极力关注教学内容的选取这一基本的教学起点。其中,吴静老师的《学会看病》是毕淑敏的一篇散文,里面有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突出了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那交织的情感冲突,让我们感悟到母爱的表达是不同的。因此,吴老师以此展开,精准地指向心理描写,教学内容明晰而科学。《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钱承芳老师以童话为主体建构,引领学生读童话,感悟童话的奇妙情趣。

由此可见,老师们的教学内容意识已经有了相应的转变,并会逐步清晰化和明确化。不同的文体,往往归限了相应的言语表达形式,只有在文体框架的指领下,教学内容的选取才不会南辕北辙,也才有后续的言语品味和言语实践。

二、教学内容生成于儿童经验

儿童的先前经验是教学展开的基础,只有基于学情建构的教学,才具有生长价值,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必然生成于真实的儿童经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有关周恩来立志读书的一个历史故事,因年代久远,学生缺乏先前的知识体系,无法达成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徐凤鸣老师在执教时,适时拓展当时历史资料,了解旧中国动荡不安的黑暗局面,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先前经验在资料的拓展中得以丰满,再以此观照文本,从语言文字中,去发现、感悟“中华不振”,由此体会言语的情味感,获得相应的言语经验。

张涛老师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指出他在教学时最大的困惑就是无法让他们班的学生精准地发现言语的独特点。让学生主动且精准地发现言语的独特点,强调的是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感觉力,而这正是需要长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引导的重点。只有让学生通过发现字词的独特点,进而养成敏锐的言语意识,才能带动后续的自主阅读。虽然这需要我们长期经营,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老师的教学意识,指向的正是儿童的经验积淀,这种意识,与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围绕儿童的先前经验,不分伯仲。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而阅读教学,正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方式与作者、编者、文本进行对话。只有基于学生的先前经验,对话才能得以进行,学生的认知体系才能达成高度的视域融合。

三、教学内容指向于能力迁移

教学内容只有在知识的渐进点和能力的增长点上精准选择,才能达成有效教学体系。因而,课堂上学生的真实转变,产生认知、能力的对比迁移,是教学内容选取的一大标准。

我们的课堂,常常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就是学生除了了解一点情节内容之外,这堂课上与不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造成这种尴尬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只是教教材,指向的是内容理解式教学,而没有在言语形式上大做文章,引导学生在言语的复现、重组中,进行言语现场演练,让学生获知实际的言语规律和言语经验。

其实,本组的校本研修课,如果在语用上多琢磨反思教学内容的选取,那么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会有质的提升,如吴静老师的《学会看病》,可以进行角色转换,以母亲的视角给儿子写一封信,信里要突出母亲的心理情感变化;另外,也可以从儿子的视角,写一写儿子在看病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很好地与文本中独特的心理描写融合。王尔德的童话语言唯美精致,童话中的语言可以是学生积累的语料,钱承芳老师执教《巨人的花园》时,可以按照感悟——提炼——转述——创造的步骤进行,出示有关花园变化的优美段落,让学生自读体会,再提炼出里面相反的四字词语,进行多种形式的填空引读,感悟精妙,然后从小男孩或巨人的角度设计练笔,要求运用这些词语,最后呈现一个类似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这次词语进行创造。由感悟到积累,再由仿写到创造,学生收获到的是真实的言语经验和言语技能。

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知识内容建构 篇3

一、教学目标:把准“三维”,和谐共融,注重一课一得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第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三维目标”主要难在“融”字上,老师们在操作中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变为“加”字。其原因想必是我们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三维目标”不是一个直线性的目标,而是一个有机融合、螺旋上升的目标。这就犹如我们身体成长是靠每天在饮食中同时摄入多种营养成分一样,而非今日先把肚子填饱,明天再补维A,后天再补维C。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制定分条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而非操作的步骤。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过程和方法”,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在前两个维度中不露痕迹、水乳交融地完成。

教学目标不必要面面俱到,到时只能是什么也没达到。要注重一课一得,将知识要点讲清讲透,能转变成学生的自主能力。如我在设计诗歌的意象教学上明确了这样两个目标:1.明确意象的概念及意象在抒情诗中的作用。2.初步学会赏析有意象的抒情诗歌,运用意象的方法,尝试创作抒情小诗。

二、教学思路:理清“三路”,同步共振

叶圣陶先生曾有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作者思路之外还有教师教路和学生学路。对于文章分析鉴赏而言遵循作者思路是必须的,而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则应以学生学路为中心,让作者思路、教师教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发挥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三路”并非是天然和谐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因为作者、教师、学生之间总存在着阅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故而需要对它们合理调整,优化教学结构,寻找“三路”的平衡点,从而使其能在教学变化中同步进行,产生和谐共振。

要实现“三路”的同步共振,首先得把握好学生的学路以及透彻领会作者的思路,其次才能在此基础上定好教师的教路。把握好学路关键是要把握好学生的能力点、障碍点、愤悱点、动情点,努力克服学生的思维疲劳和情感冷淡。造成学生的思维疲劳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二是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屑一顾。学生的情感冷淡与思维的疲劳有很大关系。当学生处于一种疲劳或冷淡状态时,即使文章再美,教师讲解得再精彩,恐怕也是一堂沉闷、无味、失败的语文课。所以我们认为实现“三路”同步共振的切入点是设计能激发求知欲,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难度适中的问题。例如教学《我的信念》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居里夫人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这里我们看到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已经紧紧地衔接在一起,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已在教学的进展中同步产生了高度的共鸣。

三、教学策略:利用“三论”,促进共生

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多种多样,如何选择运用,因人因课而异。我们认为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巧妙利用争论、讨论、辩论这“三论”策略,对于改变传统语文课的沉闷、低效和无味会大有裨益,它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争论、讨论、辩论的顺序是按照理性程度递进排列的。

争论是学生在文本学习中遇到与老师或同学不同的见解时,表现出来的对对方观点的不服和强烈地排斥与否定,是理智程度最低的。争论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是难得的教学发展契机。对此,我们老师应敏感地抓住并促使生成,不可视而不见;同时更应主动放弃“话语霸权”,有意创设争论情境,把语文课堂变为“多言堂”。如在探讨王维的《红豆》时设计了这一问:为何选择红豆来寄相思?生活中不是还有黄豆、绿豆、黑豆么?

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只在争而不决的情况下,大家静下心来,对争论的话题冷静地交换彼此意见,以求得问题解决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策略。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调控,力避讨论的娱乐化倾向。另外,老师还要注意恰当评价,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以引导思维的深入,反对笑而不答、默而不语。

辩论是在争论和讨论都无果的情况下展开的一项理智程度最高、感情最激烈、语言最犀利的唇枪舌剑的对话。实际教学中,辩论形式不必像辩论会那样正规,可以是两家对阵,也可以是三方互诘;每方不必拘泥于只能由一、二、三、四辩陈辞,凡是每方的支持者皆可出言相助。学生可以在辩论中学会摆事实、讲道理、条分缕析,击对方要害,立自己观点。课堂辩论是争论和讨论的升华,是对问题理解的深刻性和个性化的体现。课堂辩论能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有三点要说明,一是实际教学中,并不一定要“三论”俱全和循序渐进,应完全根据课堂教学具体情境灵活运用。二是对于有价值、有难度的问题讨论一番,集思广益,恰到好处。但切不可为热闹而讨论,以讨论掩盖教学的虚弱。三是我们老师要保持思维的敏锐性,敢于抓住分歧意见,善于激发引导,如此,课堂才能在“论”中生成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

四、教学效果:达成“三化”,全体共进

在许多不同级别的语文公开课的评课中,我们听到的几乎都着眼于课堂结构是否精巧,氛围是否热烈,媒体运用是否恰当,教学模式是否先进,以及常会在一些小的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清,有的甚至大做文章。总之,重视的大都是课的“艺术”成分,却很少有直接关注课的教学效果,或者说很少有从效果角度来评价过程“艺术”的。众所周知,任何教学行为都直指教学效果,不考虑效果的任何再“艺术”的教学行为都是盲目、徒劳、枉然的。想必这可能是一些老师对新课程“注重过程,淡化结果”的极端化理解所致。那么,好的教学效果是怎样的呢?我们以为语文课的教学效果要努力达成“三化”,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三化”即指活化知识、内化方法、优化情意。

传授知识是任何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任务,语文也不例外。一节课下来,总有或多或少的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长期以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背到后面忘了前面是常有的事。由于缺乏理解,知识点之间也常常发生混淆,即使有的同学能记清,但面临运用时有的就不知所措了。所以传统课堂的知识教学几乎是囫囵吞枣地记些死知识。活化知识就是要求对知识在理解上记忆,在运用中掌握,达到活学活用。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建构 篇4

一、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结构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是指在高职教育办学与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所包含的一切文化知识及其能力培养。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因专业不同而灵活选择的公共必修课,如大学语文(相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理解接受能力较强,未来从事教学与设计表演等职业的学生)、应用文写作(主要针对财经,工科类学生开设)、演讲与口才(幼儿教育、汽车营销、旅游等专业)等。二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依各自兴趣爱好可自由选择的公共选修课,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民俗文化学、影视文学作品赏析、网络文学、唐诗宋词鉴赏、社交礼仪、四大名著赏析等。除此之外,在某方面有研究专长的语文课教师可开展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眼界,指导学生对作品作家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感知人类文化的精髓,实现美育教育。

二、建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意义

(一)开设语文课程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就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个体受教育的程度与层次会影响个人在工作中的贡献率。198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出现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因个体的文化程度不同,所以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平均统计结果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使生产率提高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1]。这充分说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的素质和文化程度有明显的关系。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而作为直接和用人单位联系,面向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是其办学与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为了让学生转换角色,胜任自己未来的岗位,培养具备职业关键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关键能力中的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的培养也是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语文课程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其他基础课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开设语文课程是由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较复杂。有来自职业高中对口的学生,有从普通高中毕业参加全国高考统一录取的学生,有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吸纳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就生源地而言,相对来说还比较单一,多数高职院校的招生渠道多为本省,或者六七个外省录取,这就造成了封闭的生源圈,使学生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很难有较为开阔的视域。个体的差异也比较的突出。但就总体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语文基础知识储备量不足、不够扎实。因此,在日常的写作中,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思路狭窄,就事论事。第二,知识面窄,自学能力差强人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第三,理解能力较弱,眼界不够开阔,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不了本质。第四,学习热情不高,独立思考能力差,更谈不上发明创造了。这种种不利因素影响着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与学习,牵制着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三年之后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走上工作岗位,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外,还要有相应的辅助课弥补并完善学生先天营养不良的缺陷。为此,作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鉴赏素质、写作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的高职语文课程就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此职责。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开设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所需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市场,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不同的专业,例如汽车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商务英语、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水利水电、财会、美术、音乐、旅游、机械、农林等不同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自己的课程定位。高职语文课程在每个不同的专业都应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总之,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中应涉及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的培养。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2]

三、建构“一主多体,立体化网状结构”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

当今教育的学科发展已趋于跨学科、多种学科互融互动交叉发展的态势。作为以培养技术人员为办学目标的高职院校,更应该看到学科发展的交叉特点。关于学科的疆界问题,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也没有哪一种观点理清各个学科的边界。其实各门学科的疆界确难像做数学题那样,通过准确的运算得出确切的答案,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才会推动各自的发展。比如,汽车专业就融合了制造、营销、审美、提升品位等方面的知识。如果一门课程长期画地为牢,其本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很难脱颖而出,甚而还有被出局的危险。知识的跨学科性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不争的事实,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捷足先登,获得强大的职业能力。面对这种发展态势,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遵循“一主多体,立体化的网状结构”。在语文基础课与学生专业课紧密结合的前提下,开设公共必修课,再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辅助性的选修课。另外,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专长,为学生定期安排汉语言文学类的专题讲座。高职院校根据专业课的设置特点,选择与专业课衔接密切的某一公共必修课,把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专业课,实现二者的共赢。在此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有选择地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

(一)与专业课衔接,紧扣专业主干课

高职语文能否融入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各类专业课, 这的确是个问题,关乎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的地位,更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语文修养和语文水平。为了使高职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显示,就需寻找高职语文课程新的发展出路。路在何方?是我们语文基础课教师多年来探讨的中心话题,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老大难问题。这个问题难以解决的最大障碍便是语文课程同高职教育的既定目标之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就顺理成章地削弱或取消高职语文课程。为了给高职语文课程争取话语权,发挥它在育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在专业课处于绝对优越地位的前提下,将专业课和语文课进行衔接,既保持专业课的优先地位,也不放弃高职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力度,紧扣专业课,开设与专业课紧密相关的某一语文主干课,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建议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语文类公共必修课,突出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人文素质性。

“大学语文”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文化知识、历史典故、神话故事、诗词文鉴赏、现当代文学赏析等内容。而内容博大驳杂、难度系数较高的大学语文课,对学习者的要求也就比较高。那些汉语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泛、对文章有一定鉴赏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可选择 “大学语文”为自己的公共必修课。在开设有学前教育、 平面设计、动漫设计、艺术表演等专业的高职院校也可进行“大学语文”的授课任务,因为这些专业对学生的文化修养要求较高,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能真正成为一名教师,非德才兼备不可。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和艺术表演等专业的学生必须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还需要美的东西感染熏陶才会有独特的创造力。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名家名作、诗文鉴赏等是讲授的重点。同时可把古代文学中的意象群作为解读的突破口,让学生从文章中的意象入手,发掘文意,理解或深度赏析作品。

“应用文写作”是学生对实用文体的写作,即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专业文书、日用文书的书写。“应用文写作”课的学习内容可以解决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寻找丢失的物品可写启事;入团入党要写申请书,自己家庭有困难,希望校方能够减免学费需写申请书;校园内有不良现象时,可写倡议书。可以说有困难的地方,就会有应用文。在所有的高职语文课程中,“应用文写作”是最具实用性、最有功利色彩的教学内容,因此,也受到多个专业的欢迎,比如,财经类的、机械类的、新能源类的相关专业都将“应用文写作”作为首选基础课程。在兼顾学生专业课与学生实际情况之下,某些专业课任务重的学生可选择“应用文写作”课作为自己的语文主干课。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应用文语辞的特点,写作的惯用或规范格式,篇章结构的要求,段落衔接的技巧。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水平,遣词造句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升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功利目的之下又加深了对母语文化的理解与认可。

“演讲与口才”是高职院校学生训练口才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由基本理论和口才训练两部分内容组成。“演讲与口才”在理论授课时,讲清楚演讲与口才的基本原则、口语交际的技巧及其手段。在实用训练时,应加强日常交际口才、求职口才、公关礼仪口才、协商谈判口才、论辩说理口才等的训练。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流畅无碍,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解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发生在特定的场景之中,因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话题不同,所以谈话内容,表达方式通常也不同。在授课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理论知识上各个专业讲授的内容可以相同,但在具体的专业中又要有区别地进行授课。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汽车营销、护理专业等都直接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因此,一口流利、清晰的普通话,成了顺利开展工作的敲门砖、润滑剂。在校期间训练这些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站稳岗位,实现角色的转变至关重要。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而个体的行动又是思维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外化为人的道德素质。因此,人的语言文字修养自然会影响到思维的准确度、宽度、深度和灵活度,进而影响到思维的质量。由此可见,语文修养与人的素质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是我们每个高职语文教学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着眼点,设置辅助性选修课

在上述与专业知识相融共存的公共必修课基础之上,我们更要看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隐性作用。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人趣味,弥补高职语文基础课在课时数、教授内容不足的现实问题,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还要用公共选修课来填补这些漏洞。语文课程作为我国母语文化的承载者,其肩负的文史哲知识极其丰厚,仅仅依靠一学期36课时,难以让学生对母语文化有较深较宽的认识,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道德修养、审美情操的提升也收效甚微。面对高职院校培养技术人才的现实,建议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作品赏析”“民俗文化学”“外国文学” “唐诗宋词鉴赏”“网络文学”等公共选修课。

“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古代哲学、文学流派、文学体裁、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作为讲授的重点。“中国现当代文学”将文学分期、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名家名作作为讲授重点。“影视文学作品赏析”这门选修课向学生梳理电影的历程、电视的历程、文学与影视既疏离又联姻的双重关系、著名文学作品的改编、影视剧中呈现的人文精神。“民俗文化学”向学生讲解民俗文化的缘起、发展规律,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这四类民俗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外国文学”可将希腊罗马历史文化先作总体的讲解,再进行名家名作的赏析。“唐诗宋词鉴赏”把唐诗与宋词作为两大模块,捋顺唐诗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宋词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唐诗与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这两种文学样式存在的社会历史原因。“网络文学”作为新型媒介之下的文学存在样态,可为学生梳理出网络文学的特殊生存空间,重要的网络文学(小说、诗歌、散文等),并启发学生联系现实探讨网络文学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无人文素养的“工具人”。 正如杨叔子所言:“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3]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高职院校应既注重专业课学习,又不放弃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再使语文课成为与专业课争抢课时的外来者。让语文课程融于专业课,通过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将语文课程的有用性呈现出来,用事实证明它存在的必要性,进而体现高职语文对专业建设和岗位需求的服务性特点。

摘要: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课程,其内容的构建应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切入点,以学生的自身特点为着力点,以满足学生所需,未来职业够用为原则。设置既与专业课衔接,紧扣专业的主干课,又与学生长远发展紧密联系的辅助性选修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开展汉语言文学类专题讲座。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周振华.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群体[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4).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0.

内容建构 篇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和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要教育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辅导员则是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体之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建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构成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界定,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武汉大学沈壮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所意欲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就形式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不同主体之间思想政治观念的传递、引导、外化与内化的过程。

2.试论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http:// 【论文摘要】近年来,辅导员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以有效实践,其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在加强师生交流、提升工作效率、传承先进经验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载体作用。而要提高辅导员博客的实践效果,高校需要在提高博客质量、建设开放性平台、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博客的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开通了辅导员博客,以期通过博客加强师生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传播价值理念,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辅导员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一、辅导员博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辅导员博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辅导员博客可以提升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三)辅导员博客可以有效传承和借鉴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

二、如何提高辅导员博客的实践效果

(一)提高辅导员博客质量

(二)建设博客开放性平台

(三)建立完善辅导员博客考核激励机制

另外,要完善辅导员博客激励机制。除对优秀辅导员博客在评价考核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嘉奖和鼓励外,调动辅导员主动建设维护好博客的积极性才是最关键的。很多辅导员因经验不足、技术有限等原因,导致博客质量不高,学生不感兴趣,进而又影响到辅导员维护博客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博客最后荒废,这是值得引起学校重视的。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辅导员撰写博文进行指导,成立相关技术部门,提供必要的网络技术支持,从辅导员开始撰写博客开始便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保证质量,提高吸引力,增强辅导员主动维护博客的积极性。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积极探索博客这一新兴网络文化现象,精心打造优秀辅导员博客,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使辅导员博客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创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将对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产生重大的意义。

3.当前形势下,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网络辅导员在网络空间要扮演多种角色,采取多种方法,努力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存在的一些明显特点,进一步思考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路.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的特征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大学生成长的实际看,学校既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又要着力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同时要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队伍过硬、机制长效.5.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两张皮"等问题与不足。打开思路,创新方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朋辈辅导的优势,使朋辈辅导员不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作用,更能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从而促进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打开工作思路,补充队伍,解决师生沟通问题、情感交流问题,以实现结合学生心理活动、人际关系、学习方式、个性发展及职业选择等现实问题,开展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6.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辅导员队伍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就我院来讲,在日常管理、党团建设、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辅导员队伍紧紧围绕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目标,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7.推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

内容建构 篇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始阶段在现状调查和国际比较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参照系;可是对“癸卯学制”100年来,对新中国60年来课程发展的历史和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建设缺乏总结和研究,所以2001年和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内容目标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建设学生美丽人生的必要依托,也是体现各学科课程性质与特点的标志。21世纪初教育部颁布的十几个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唯一没有内容目标的课程标准。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在原课标的标题后面加“内容”二字,用“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来回应质疑,其余基本上没有变化,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是极不严肃的,使人们的困惑越来越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即将修改,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仍旧没有内容目标的课标修改稿出现。所以,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望能引发大家的讨论。

我们来回顾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建设的发展历史,也许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中,有些课标(大纲)对内容目标的表述是比较清晰的。1923年公布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科国语科学程纲要》的内容目标分为甲、乙两项,甲项内容目标为文学作品,在2学年完成。第一学年学习语体文的散文、小说、剧本和新诗,第二学年学习古诗之优点、诗之进化和韵文之美质。乙项内容目标突出表达方式的学养功能,第一学年学习论辩文,第二学年学习记载文。同年公布的高级中学《必修科特设国文科学程纲要》,甲项内容目标为文字学,包括言语与文字,字音、字形、字义等;乙项内容目标为文学理论,包括文学概说、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和近代世界文学之趋势等。《纲要》受到当时学科中心教学论的影响,对“学什么”的内容目标描述得简明而清晰,教学任务一目了然,对语文教学过程能够形成有益的指导作用。可是,限于当时的国情,学程纲要并没能发挥应有的教育指导功能。

50年代以后的许多语文教学大纲设有内容目标,有的甚至连每一篇课文的题目、内容提要、文体特点、写作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规定的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依据文学史序列,系统学习中国文学作品,适当学习外国某些作家的作品;结合文学作品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经典性的文学论文、文学理论基本知识和中国文学史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学史各主要阶段的作品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明确地描述客观事物、表达比较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大纲》对“学什么”的内容目标涉及文学、语言学、文艺学三个领域,并且规定了相应的文学作品、文学论文、文学语言、基本知识等教学内容。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大纲内容目标偏重于“陈述性知识”的倾向是比较突出的,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偏重知识总比偏重“斗争”要好一些。由于极左政治思潮的干扰,《大纲》同样没能发挥应有的教育指导作用。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规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纲对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要求,文言文可占课文总数的40%以上,外国作品占课文总数的10%左右,还规定了一定数量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大纲还提出了教材编排要求,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线索,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体系。这一大纲的受益者,就是人们常说的“老三届”。由于三年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1963年大纲及其教科书终止了它的教育使命。

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教学目标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句流畅。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中学阶段,要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和前前后后的大纲(课标)相比,1986年大纲的内容目标全面而清晰,教学要求简明而具有操作性,并且降低了课程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良好的教育效能。

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2003年课标对于必修、选修的模块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倾向,但是对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简单化、模糊化处理受到了语文界严厉的批评。

以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大纲)关于内容目标的表述,比较清晰地呈现了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基本元素:一是总目标,旨在对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预期效能进行蓝图式描述,目的是说明“发展什么”,这在所有的课标(大纲)中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区别在于课标(大纲)颁布的时代不同而目标指向有所差异。二是语文专业学力目标,目的是说明语文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什么”,才能促进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思维拓展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情感行为能力的发展。1923年《纲要》、1956年《大纲》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角度,明确地提出了系统学习文学、语言学、文艺学的作品及其发展流派的内容目标;1963年和1986年的《大纲》从语文教育学的角度,按照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文体作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语文基础知识(拼音知识、文字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读写知识、听说知识、文化常识)来呈现语文知识目标;2003年的《课标》只是列举实践性、过程性、情感性目标,没有学什么知识的目标。课标对于“学什么”的缺失形成了一个“短板”,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语文专业学力目标的不同表述中,虽然分歧比较大,但是总在“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学”上有所侧重或取舍,其实三者不可或缺,整体有机的建构是非常必要的。三是语文课程评价目标,旨在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变化进行量化的或者质性的分析,目的是说明:学生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和能力?学生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教学目标实现了吗?生成了哪些创造性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纵而观之,语文课程总目标、语文专业学力目标和语文课程评价目标,三者浑然一体,才能构成比较科学的语文课程内容目标体系,才能够真正引领语文教学的有意义过程,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智慧、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从国外课程理论与课标建设的发展中勾勒语文内容目标的逻辑架构

国外在课程理论的建设方面,影响了很多国家课程编制的流派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泰勒(R.W.Tyler)、布卢姆(B.S.Bloom)为代表的课程目标主导理论,二是以斯滕豪斯(L.Stenhouse)、施瓦布(J.Schwab)为代表的课程情境实践理论。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编制课程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他提出“主导的课程范式”,追求“技术兴趣”,强调课程原理与评价原理的结合。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运动机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由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级组成;情感领域由接受、反应、判断、组织、个性化五个层级组成;运动机能领域由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沟通六个层级构成。目标模式强调编制活动的效率,讲究活动的科学程序,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适应了当时建立社会新秩序的愿望,因而深得实践者的欢迎,并很快成为美、英等西方国家在课程编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式。

斯滕豪斯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中,指出布卢姆目标模式的最大弊病在于缺乏对知识本质的研究。认为课程编制要以课程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知识材质,确定课程内容和过程原则,而不是首先确立反映学生最终学习行为的课程目标。施瓦布在《实践3:转换成课程》中提出了“实践性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实践范式所探究的问题,来源于研究者所体验到的困惑或者是实践情境中“事件的状态”,这些问题是具体而特殊的,因情境不同而各异;实践范式的方法与具体情境中事件的状态进行相互作用,研究者即情境的实际参与者;探究的结果是“情境性的特殊洞察”,是为了生成新的意义以及探究的方向感,探究的动因则是为了作出决定,获得意义,采取行动。①

在我们看来,泰勒、布卢姆的目标主导理论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课程论中的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预设;而斯滕豪斯、施瓦布的情境实践理论是在微观层面研究“教学论中的课程目标”,强调的是生成。二者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在课程编制过程中,二者的和谐运作,才能够发挥高效能的教育作用。

从以上课程理论的相关建构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逻辑结构及其层级关系:第一层是呈现课程总目标和层级目标,突出文化价值观和基础学力的预设;第二层是呈现语文专业学力目标,包括语文知识目标、言语实践目标、思维过程目标和情感行为发展目标;第三层是呈现语文课程评价目标,是对总目标、层级目标和子目标的反馈评价。从泰勒课程理论的角度看,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课程总目标和层级目标,第二、第三个问题即专业学力目标及其子目标,第四个问题即课程评价目标。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则分别体现为语文专业知识目标、言语实践目标、思维过程目标和情感行为发展目标。斯滕豪斯、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则渗透于语文课程开发及其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有效对话情境里。

和国外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相比,我国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虽然在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的逻辑结构方面与国外大致相同,但是在语文专业学力目标及其层级内容目标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缺失和问题。因为不知道“学什么”,所以影响了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正常发展。清末民初,一些教育家开始深层次思考语文教育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张之洞癸卯学制之“中国文学”课程,有了王国维的“输入新学语”之美育,有了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他们从课程名称、课程宗旨到目标序列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研究,给语文教育“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②这些研究成果应该成为今天课程改革的参照物,意思是说,“学什么”指的是在进步理念引领下的、有科学目标序列的教育活动,而不是重新回到读几篇文章的“文选式”时代。

三、建构我国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共通体

现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最低要求,没有对语文教师的发展提出任何要求,加上语文专业学力目标中缺失了语文内容目标的建构,导致语文教师把对学生的最低要求当作对自己的要求,导致教材编写者把对学生的最低要求当作编写教材的要求,结果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使语文课程测评接近“零知识”边缘,没有“区分度”的大型考试日趋泛滥。语文课程内容目标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评价学生语文学力水平的依据,是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语文教学水平的依据,是提高课程建设者的理论素养、编写语文教科书的的依据。所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仅要提出学生学力水平的最低要求,而且要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也必须对教材编写者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这三者应该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课标中不能缺失“学什么”“为什么”的内容目标,这样才能引领语文课程实践的健康运行。

语文课程内容目标体系可图示如下:

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结构图

这一图示旨在直观地说明语文课程内容目标是一个有序、关联、开放的系统,是一个把科学性、有效性、创造性和人的生命意义凝聚为一的共通体。语文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实践范式、学习环境、课程标准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共通体,是在对话中促进学生积淀语文知识,历练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及其情感态度的实践活动。高中语文内容目标系统有4个子系统构成,这4个子系统凝聚为一,相依相存,相辅相成,共同践行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专业学力目标和评价目标,综合地发挥系统的教育功能。各个子系统本来是相与为一的,为了表达的需要,暂且分层次进行描述。

其一是言语实践目标子系统,由聆听、阅读、对话、写作、探究、审美6个能力层级目标依次构成,其中聆听和阅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说话和写作是信息输出的过程,探究和审美是创造言语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这些能力目标都是通过言语活动来实现的。言语性,或者说言语实践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在语文课程实践中,学生听的是言语,读的是言语,说的是言语,写的还是言语,探究和审美活动也是依据言语产品得以展现的。“言语是存在的家”,言语是学生、语文教师、文本作者、教材编者共同的精神家园。

其二是思维过程目标子系统,由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论6个能力层级目标依次构成。语文思维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像语感的直觉思维、汉字的构造思维、文学的形象思维、论说的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过程的创造性思维等,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区别于其他课程。语文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必要的知识积累;具备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的能力;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掌握分析文本、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概括学习材料和综合透视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涵养辨别评价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这些目标在空间上的有序性,显示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特征;这些目标在时间上的有序性,显示出语文课程的功能特征;这些目标在评价过程上的有序性,显示出学生思维活动的效果特征。思维智慧结构的良性发展,标志着学生个性的成熟与发展,标志着学生的言语能力由本能水平向理性水平的发展。

其三是情感行为目标子系统:由愿意、行动、批判、建构、创造5个能力层级目标依次构成,在学习过程中,激励学生愿意参与学习过程,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出现自主的学习行动,能够鉴赏、批判文学作品和其它学习材料,能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体系,逐渐养成创造性的言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尤其是通过文学熏陶和艺术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学生的文化人格品位,塑造美丽和谐的个性,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语文课程的特殊的教育功能。

其四是语文专业知识目标子系统,由名物知识、方法知识、理论知识3个知识层级目标依次构成。语文课程知识因其特殊性可以分为名物的、方法的、理论的三大类:名物知识目标有常用字词、作品作家、文化常识、文学典故等,常用回答、知道、复述、识记、连接、背诵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明白“是什么”,来积淀人生发展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方法知识目标有拼音方法、造字方法、口语交际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方法、专题研究方法、文体表达方式等,常用诵读、策划、模仿、应用、练习、转换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掌握“如何是”,来习得今后发展必需的语文能力;理论知识目标有文学史知识、现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逻辑知识、审美鉴赏知识、文学理论知识等,常用鉴赏、分析、比较、分类、解释、定义等行为动词引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为什么”来培养严谨、求是、创新的学习精神。

“语文专业知识目标子系统”是201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严重缺失的内容。2003版课标明显缺少“是什么”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样式知识,缺少“如何是”的学习方法知识,更缺少“为什么”的文化运动、文学理论和语言理论知识,这种现象使高中语文课程的“如何是”实践变成了“无米之炊”,使“为什么”实践变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肤浅活动。高中语文内容目标体系的建构,不仅要对学生的发展提出最低要求,也要对语文教师的发展提出基本要求,以改变“人人都会教语文”的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因为缺失必要的内容目标,给制定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和评价办法带来了很多困难。建构对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目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注释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②夏丏尊、叶绍钧:《国文百八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中小学领导文化建构的主要内容 篇7

掌握领导文化的含义, 要注意避免几个误区。

误区一:学校领导文化就是校长文化。诚然, 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校长在领导文化的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校长文化常常成为领导文化的灵魂, 但是, 学校领导是一个高层管理团队, 是一个有明确目标和严密组织的集体, 其他领导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事作风, 会给校长以影响和制约, 校长会有意或无意地吸收其他领导成员的文化理念。由此可见, 学校领导文化是领导成员共同活动、交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而不仅仅是校长文化。

误区二:学校领导文化就是所有领导成员文化的总和。这是与误区一相反的另一个极端认识。领导文化是全体领导成员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共同创造的, 只有那些得到普遍认可的教育理念, 基调一致的价值体系, 稳定持续的领导作风和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 才能成为领导文化的构成要素, 因此, 为个别人所独有、所坚持、所信奉的观念文化, 只能是个体独特性的表现方式。

误区三:学校领导文化就是学校领导成员口头倡导的文化。这一点从当前我国中小学存在的大喊素质教育、大抓应试教育的现状中很容易看出来。从本质上讲, 文化是人与客观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 文化的核心功能是“化”人, 文化的根本属性仍然是实践性。因此, 学校领导文化是学校领导成员长期坚持做出来的, 而不是他们说出来或唱出来的。当然, 做出来的文化离不开运用语言工具进行的总结和言说、传播。所以, 深入广泛地实地考察是了解一个学校领导文化的根本方法。

按照实践与认识的一般关系原理, 不难理解, 学校领导文化就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化学反应, 升华成既体现领导成员的意识和愿望, 又不同于领导成员的个性风格的领导团队文化, 它会反作用于学校领导成员的领导行为。这种反作用, 我们认为包括三项基本功能:

一是模板功能。大家都熟悉建筑用的模板或工厂用的模具, 工人运用模板可以实施前后一致的稳定行为, 并取得相对稳定的行为效果。学校领导文化形成后, 学校领导成员及一届接一届的行政班子, 会依照同一个文化模式展开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二是评价功能。学校领导文化被领导成员认同之后, 会成为一个领导成员评价另一些成员的圭臬, 以此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学校领导文化为本校教职工和学生认同之后, 学校领导成员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思想, 也必然受到教职工和学生的评论。

三是辐射功能。新课改之后, 学校之间的交往明显增多, 或者是走出去, 或者是请进来, 已很少看到完全封闭的学校。尤其是那些在课改实践中力度大、成效著、名声好的中小学校, 更是门庭若市。例如:湖南的汨罗、广东的六联、江苏的洋思、上海的闸北、辽宁的锦州、山东的杜郎口等学校, 曾先后扬名全国, 各地中小学领导教师纷纷前往考察, 受访学校大有应接不暇之虞。这些学校的领导文化必然影响来访者, 只是辐射范围和强度不同罢了。

通常认为,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大方面。学校领导文化是文化共性在学校领域的特殊表现, 所谓的学校领导文化也蕴含上述四项内容。我们认为, 学校领导文化最本质的东西是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本文仅从这两方面对学校领导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

人们常说, 学校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 然后才是行政上的领导。由此可推断, 有思想的领导才是高明的领导。学校领导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教育理念, 包括教育本质论、教育宗旨论、教育目的论和教育目标论。在此仅对本质论和宗旨论略加分析。

教育本质论是学校领导成员对教育本质意义和客观规律的共同认知。过去曾出现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工具的认识论, 甚至产生过教育万能的论调。这些论调, 或者把教育视为政治的工具, 或者把教育的功能无限夸大, 这些都是对教育本质的不正确认识所导致的。在中国古代, 教育长期被当作培养统治人才的工具,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统治中国教育二千余年, 尤其是在科举制度的历史时期, 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教育虽然得到较广泛的普及, 也只是为了培养能够为资本主义创造丰厚利润的技术工人。后来随着社会进步, 人们才逐步认识到, 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把人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今天则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

教育宗旨论是学校领导成员对教育为谁服务的共同认知。在古代中国, 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奴隶主阶级和封建主阶级创办学校的根本宗旨, 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服务。在欧洲中世纪, 宗教组织创办学校, 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培养虔诚的僧侣和忠实的信徒, 所以它们的教学内容是《圣经》或宗教教义。在当代中国, 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表面上解决了, 即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但实际教育方针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却并不完全如此,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 教育真正关注的是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 而那些不能升学的学生被忽视了。

当前, 中小学校要建构学校领导文化, 首先必须解决教育理念问题, 让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成为所有领导成员的共识。

二、学校领导的价值体系

价值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对人有无意义、有何意义、有多大意义的理性认识, 价值体系则是人们对多种客体的意义的认知的有机整合和系统化、理论化。学校领导的价值体系集中反映在“四观”之中, 即质量观、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 其中质量观是核心, 学生观和教师观是保证, 教学观是途径。当然, “四观”都是由教育理念所决定的。

质量观是学校领导成员对教育质量的含义和标准的共同认知。知识育人模式中, 教育质量就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与牢固程度, 检验标准就是各级升学考试, 升入重点学校的人数越多、比例越大, 质量就越高。学生观是学校领导成员对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的认识。在知识育人模式中, 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 他们的思想由教师来引导, 他们的行为由教师来判定, 他们的学习由教师来安排, 他们的学业成绩由教师来测定和评价。总之, 他们是被动受教的客体。教师观是学校领导成员对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地位的认识。

在知识育人模式中, 教师具有双重地位, 其一, 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对象, 一切行动必须听从学校指挥;其二, 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体, 必须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三大职责。

教学观是学校领导成员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的共同认知。在知识育人模式中, 教学对象是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 教学内容是升学必考科目, 教学方法以师讲生听为主, 教学评价靠纸笔测验。

文化育人的质量观、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与知识育人有根本区别。简言之, 文化育人认为, 教育质量要看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 它把人格陶冶而不是知识传授视为教学的中心,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 又是教育的主体, 教育要研究儿童的成长规律,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师不仅是承担教育任务的主体, 同时, 又是自我成长的主体。教学目的是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教学内容是满足学生生命成长所需的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也注意开发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有意学习、独立学习和接受学习, 教法的选择因时制宜, 不定于一尊, 等等。

三、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

作风是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毛泽东同志曾提倡我们党要发扬三大作风, 即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在“文革”期间被完全放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经过拨乱反正, 三大优良作风逐渐得到恢复。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在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之后, 三大作风在不少领导干部中悄然褪色, 竟然演变成令人哭笑不得的新三大作风, 即理论联系实惠, 密切联系领导, 表扬和自我表扬。这些来自群众的俏皮话, 真切地反映了部分社会现实, 值得深思。

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中小学领导的工作作风, 也出现了不少令人忧虑的现象, 有个别学校甚至比较严重。学校中存在的不良工作作风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守主义。表现在坚持应试教育几十年不变, 不愿接受素质教育、文化育人等新理念, 思想上十分保守。

二是教条主义。大部分学校领导都承担教学任务, 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唯教材是瞻, 唯教参是从, 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师受领导影响, 亦步亦趋, 视教材观点、内容、事例为金科玉律。

三是官僚主义。学校领导在制定方案、拟订制度、校舍建设、确定校训等重大问题上, 不征求教职工意见, 甚至不听取其他领导成员意见, 搞一言堂, 在学校奉行霸权主义或家长作风。因脱离群众和实际, 致使不少决策失误, 造成经济损失, 或者引发教师上访。

四是金钱主义。一是表现为校长完全无心于教育教学, 专思如何广开财路, 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进步;二是表现为教师管理上动辄罚款、扣奖金, 有的学校甚至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一律采取罚款手段。

四、学校领导的人格魅力

单就个人才能和勇气而言, 刘邦比不过项羽, 若单打独斗, 两人直接对抗, 刘邦早被项羽踏为齑粉了。然而历史事实却是刘邦入主长安, 项羽自刎乌江。什么原因?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刘邦具有人格魅力, 项羽没有。刘邦知人善任, 善于用将, 内有张良为其运筹帷幄, 外有韩信决胜千里, 后有萧何总理朝政后勤。而项羽刚愎自用, 连一个范增都被气跑了、气病了。

按照我的理解, 人格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基础层面是需要、动机, 中间层面是兴趣、爱好、性格、气质, 上位层面是理想、信仰与道德、情操。需要和动机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机制, 兴趣、爱好和性格、气质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理想、信仰和道德、情操是人格的指挥机关。人格中最能透露个人魅力的因素就是兴趣、爱好、性格和气质。对老一辈中国领导人来说, 许多人认为最有人格魅力的是周恩来。我想他的人格魅力应该是睿智、稳健、操守、务实、风趣这几方面, 基本上是性格特征。

学校领导的人格魅力并不需要同质化。从领导团队效能发挥角度考虑, 应当是异质互补。这一点与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等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偏重求异, 后者偏重求同。管理学、领导学、群体心理学对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做过不少研究,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不同气质的领导成员要做到协调配合, 以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中国古代有气质阴阳论, 认为热情、奔放、开朗的性格属阳, 沉静、含蓄、温顺的性格属阴。古人认为, 只有阴阳相得, 才能和谐。这也说明领导班子成员的气质、性格等应当互为补充。

学校领导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要打造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本要求的学校领导文化, 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建议有如下几点:

一是文化学习。学校领导团队要建立长效学习制度。学校领导不管多忙多累, 都要安排时间研读教育理论, 研究中外教育经典著作, 从这些著作中吸收养分, 补充新鲜血液。要研究中外文化学经典著作, 从更深刻、更广泛的意义上了解文化的真谛, 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 寻求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的途径与方法。

二是文化自觉。学校领导不要埋头于校舍建设, 也不要埋头于课堂教学, 要有学校文化建设和领导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 要有学校文化发展的战略意识, 要提高文化育人的自觉性。

三是文化实践。要制定学校文化和学校领导文化发展规划, 并积极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积极探索学校领导文化的实施路径。只有实践才是建构学校领导文化的可靠保证。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建构 篇8

1.1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启蒙性

幼儿园孩子的心理和心智尚未成熟, 对外界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渴望感, 渴望认识和了解世界。孩子在年龄最小的阶段, 最适合进行科学教育, 因为他们的大脑认知没有真正形成, 因此科学教育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启蒙性, 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和健康的心理。

1.2 科学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

幼儿虽然对世界的认知具有强烈的渴望, 但是他们对新事物保持的热度和新鲜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对事物总是有一种“喜新厌旧”的感觉。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构建过程中, 要将教育内容宽度进行拓展, 将其延伸得更宽更广, 使它涉及的领域具有足够广泛性。同时科学教育内容也要有综合性,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爱玩好玩的天性,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2 现阶段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不足

2.1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单调, 知识不够全面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 一定要为孩子们展现多彩丰富的内容, 因此知识面一定要有广泛性, 教育内容要呈现出丰富多样性。可是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单调, 缺乏能够吸引孩子眼球的彩页内容, 而且教育内容知识面牵涉广度不够。例如在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知识中只是简单地写入一些文字, 没有插入丰富多彩的图片来配饰解释文字, 致使幼儿对科学教育不感兴趣。此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老套, 总是在不断重复之前的教学版本, 没有一点新意, 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不全面也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学习和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有效构建。

单调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会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对知识的渴望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且单调的教育内容无法吸引他们的眼球和注意力, 致使他们无法对某一固定事物保持长期的好奇和热度。知识面的不足, 使孩子在学习过程无法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也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构建过程中无法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此外教学知识内容设计不足, 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使他们无法真正地放开手脚, 对孩子进行创新内容教学。

2.2 科学教育内容知识简单, 科学探索成分不够多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内容成分的组成, 对幼儿科学教学组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代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却面临着教育知识简单、教材中包含的科学探索成分不够多的问题。例如在对幼儿进行数学加减运算教学的时候, 教师只单方面考虑到知识构建结构和教学任务, 忽略了知识的难易程度, 因而降低了教学要求, 简化知识, 只要求幼儿对运算有一个简单的计算, 不要求幼儿掌握运算方法, 导致教学失去了科学成分, 最终不利于幼儿的学习成长。

虽然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所学的内容要求不应该过高, 但是还是应该有一定的难度, 进而锻炼他们的挑战意识, 而不是在他们脑海中形成事事都简单、事事都容易的想法, 这样会使他们在以后成长的道路中养成一种骄傲、怠慢的人生态度。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中科学成分的不足严重导致孩子在科学探索和研究方面失去了创新的能力, 变成一个头脑简单、动手能力差、开创思维能力低的人。

2.3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缺少人文教育

所有的科学教育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育人,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人文教育就是指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 内化人的品格因素, 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现代幼儿园科学教育也不例外。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欠缺的就是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对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构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一旦失去人文教育, 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会失去教学的本质和目的, 教师也将在科学教学中找不到教学的方向, 失去了科学的指导。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中人文教育的失去, 意味着孩子和老师也将逐渐失去人性的本质, 在生活中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和方向。诸如当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犯了错误, 没有对孩子及时给予纠正, 反而是对孩子进行批评责骂, 这样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同时也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产生一种深深的恐惧感, 那么老师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且科学教育内容的构建也将付诸东流, 科学教育内容的意义也最终无法实现, 无法应用到幼儿园学生身上, 造福于他们。

2.4 科学教育内容脱离现实实际生活

所有的教育教学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中,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结合起来。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中要将教学部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以便建立一个良好、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可是事与愿违,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严重脱离现实生活, 老师无法将幼儿园课本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学, 导致幼儿园学生一时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不懂课堂内容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意义, 老师也解决不了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 没有办法应对。其实现实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 生活中的事例, 也是教学的最好素材, 因为它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而一旦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 那么科学教育内容就无法真正实施, 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3 建构幼儿园教育科学内容的措施

3.1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中增加科学探究成分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构建, 首先要改变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中缺乏科学成分的现状, 解决科学教育内容单调简单的问题。这一切就得从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中增加科学成分, 从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做起。

幼儿科学教育探究主要是针对幼儿在科学知识的来源上考究, 从教学课本和教学内容上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进行整顿分析。而增加科学探究成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将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科学化, 对知识进行科学系统整理, 避免教学知识存在片面化、两端分化的现象。为了在构建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增加科学探究成分, 幼儿园应该在选取教科书的时候, 尽可能选用科学合理的教科书, 从正规合理的途径购买图书。购买图书前, 对书籍内容进行审核检查, 看是否符合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老师和学校应该就幼儿园科学图书内容的整合向教育机构提出合理的意见, 要求对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进行革新, 建立科学教育内容体系。

3.2 增加科学教育内容中的人文性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 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发现, 几乎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加入一些人文教育, 对以前的课本内容进行了很大的变革。由此可见在教育中人文性是多么重要, 但是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中体现人文性呢?

为了解决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中缺乏的人文性, 老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时候, 应该将课堂教育内容和人文性结合起来, 穿插一些生活中的人文教育内容, 譬如幼儿们在玩耍的过程中, 把玩具不小心损坏了, 这时老师不是忙着去批评指责孩子, 而是及时地给予关怀, 关心他们有没有伤着, 有没有哪里感觉到不舒服, 及时送上温暖的关怀。同时老师还可以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人与自然的各种和谐相处的图片影视, 展现大自然精美绝伦的美景。用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实性, 用具有人文色彩的素材来增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3.3 科学教育内容回归生活

有人总是在不停地追问:“我们辛苦努力地学习是为了什么?到底在追求着什么?我们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说到底, 我们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回归生活, 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解决现实问题, 改善生活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怎样把科学教育内容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又是一个难题。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育孩子、传授孩子知识, 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做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玩具或者用品。老师可以根据孩子学习的程度, 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 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亲自动手试验。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依据教学书本内容, 用拼板做一个简单房屋或者大树。在学生做试验的过程中, 其实就是将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回归生活的表现。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回归生活, 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现了活学活用的教学要求, 同时也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总之, 幼儿园学生的思维和辨别能力还处于一种萌发、未开启的状态, 他们还不能对一些知识和事物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他们需要老师或者家长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 而构建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正好弥补了这个缺点, 可以很好地解决幼儿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构建将改变以往的师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丰富学生的学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相信这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普及至幼儿园, 惠及更多的幼儿。

参考文献

[1]梁玉华.《纲要》颁布10年来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改革探析[J].幼儿教育, 2011 (27) .

[2]李槐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0 (3) .

内容建构 篇9

恰当运用这套教学模式,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俗话说“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在长期的摸索与实践中, 笔者归纳总结出一套基于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

一、学习内容分类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 将初中信息技术划分为四个模块: (1) 信息的识别与获取; (2) 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3)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4)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 (必修) 教材共11章, 根据学习内容所属模块, 可以将这11章分为六大类, 分别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主要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更科学, 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来决定, 同时也要考虑课程的性质、具体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环境、设备条件等。基于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及典型流程如表1:

下面, 分别对这六种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一) 以讲授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1章走进信息世界》和《第10章走进网络世界》的主要内容为信息、网络的概念, 以及对学生信息意识和网络规范的培养。其中专业术语较多, 理论性较强,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性不可忽视。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教学中, 不宜直接使用一些抽象的名词, 而应以感性认识为主。可采用“问题导入-互动讲授-巩固练习-小结拓展”的教学流程,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问题导入”部分, 创设什么样的情境,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要做精心的准备。如:在“网络基础知识”课上,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过网吗?再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网络吗?三问:除了因特网和计算机网络, 人们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网?由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入手, 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及数字网络的概念, 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陌生感。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制作精美的课件, 对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做清晰的梳理,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的信息, 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在“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中, 针对“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这一教学难点, 教师给出《美国兰德公司情报》、《马拉松的来历》、《空城计》等一个个小故事, 让学生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 以体验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二章管理计算机》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接触计算机,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协作能力, 教学中应以感性认识为主。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计算机组成部分知识较为复杂, 可以采用“观察演示-实践体验-交流感悟-练习巩固”的模式。

观察演示:学生观看硬件、软件的相关录像 (教材自带光盘) , 进行模拟学习;实践体验:学生接触实物部件, 增强感性认识, 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的知识。交流感悟: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内容、学习收获、学习经验, 提高学习能力;练习巩固:以填图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三) 以创作作品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三章设计应用文档》、《第九章制作多媒体作品》和《第十一章设计主题网站》的主要内容为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的使用, 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

这几种软件学生一般都有些操作基础, 学习起来不是太困难。教师要做的是选择好的实例, 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以便在一节课内生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 让学生学习了马上就能应用, 就有成果。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这三章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来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可采用以创作作品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作品创作渗透内容的学习。

完成一个任务往往有多种方法, 教者只介绍一种方法,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综合应用, 学生有了作品就有了成就感, 使课堂流畅。可采用“整体感知-对比分析-实践创作-点评小结”的四步模式开展教学。

第一步:“整体感知”, 首先展示精美的作品, 明确学习内容, 同时将分组、分层、激励等要求一并提出。展示的作品注意渗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等。告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要进行的评价并呈现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围绕评价指向的预期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第二步:“对比分析”, 在充分了解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知的探究, 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在PowerPoint软件教学中, 因为PowerPoint窗口的整体布局与Word较为相似, 所以, 所有新知的引入均从Word出发。如:打开PowerPoint窗口、插入图片、艺术字等等。

每个知识点的探究均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提出问题或要求———回忆Word中的操作———文字提示———学生操作———评价。利用已有的知识自然过渡到了新知, 使学生学得很轻松。新知学习完成后要及时梳理, 在教师的带领下, 停下匆匆的学习脚步, 静静回想所学知识, 为接下来的学习蓄势。

第三步:“实践创作”, 教师给出恰当的素材, 恰当的素材主要是指素材的数量与质量。素材的量太多了, 让学生看花了眼, 白白浪费了时间, 太少了, 让学生“无米下锅”。素材的质量也需要教师认真把关, 精心筛选。

第四步:“点评小结”, 点评要有一定的深度, 好, 好在哪里?不足, 哪里可以改进?怎么改进?评价时多采用鼓励性语言。

(四) 以综合主题活动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主要内容为以Exce为主要工具, 以数据收集、整理、运算、统计、分析、描述等为主线, 系统介绍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一般过程。核心内容是《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Excel的基本特点就是表格中可以带入计算公式, 并且结果会根据修改的数据实时变化。由于涉及到大量的数值以及数学知识, 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一些课堂就知识讲操作, 出现了“教者吃力, 听者无心”的现象, 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Excel教学的关键。

建议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将一个主要活动细分为一连串的小活动, 将整章内容组织到活动中,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实践、讨论、总结等多种方式, 提高学生利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可采用的教学流程为“确定主题———设计问题———自主探究———交流点评”。

如:针对现在初中生攀比心很强, 对物质生活要求高的现状, 用“小小理财家”作为本章主题活动, 把中学生理财与艰苦朴素的教育融合到教学中来。以学生超市“购物”为引子, 用“我是小小理财家”的主题将数据的收集、录入、处理、统计以及生成图表与分析这些内容串联到一起。

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一些活动问题:

活动一:创建一张Excel表, 列出你购买的商品!包括序号、名称、单位、零售价、数量等项目。

活动二:看看大家都买了些什么?你买的是健康食品吗?你会注意生产日期与保质期吗?你买的是最需要的商品吗?你给家人与朋友买东西了吗?

活动三:修改、完善你的表格中的内容……

活动四:算一算, 这次逛超市, 你总共消费了多少钱?……

活动五:美化你制作的表格……

对于公式的概念、组成, 教师一定要讲清楚;对于Excel中的函数的概念、引用形式, 教师可以从数学中的函数知识进行迁移;对于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的引用, 教师可以巧设“陷井”,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对于数据的查找、排序、分类汇总等操作, 教师要讲清楚操作目的, 通过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比较, 让学生体会这些功能的作用。

(五) 以比较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五章体验多媒体技术》和《第七章音视频获取与编辑》的主要内容为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及音、视频的原理、采集、播放和编辑。

对于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的初中生来说, 这两章内容正是他们喜欢和欢迎的。但由于教学中所需的设备比较多, 软件较复杂, 课时也较紧张, 对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在教学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并鼓励学生参加到课前准备活动中来。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虽然学生对这两章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 但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新名词、新技术, 如果教师仅是简单灌输概念, 则学生的兴趣很快就会消失殆尽。

所以, 要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和体验, 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下探究知识点, 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 在体验中学会技能。

这两章中, 较多地用到以比较为主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一般流程是“比较设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巩固拓展”,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设计比较的内容。例如:

(1) 让学生下载并阅读一份自己喜欢的“电子读物”, 你觉得和“纸质读物”相比, 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填写下表 (如表2) :

(2) 在“声音的加工与获取”部分, 准备4个不同格式的声音文件, 比较不同格式和容量的音乐有何区别, 填表 (如表3) :

(3) 在“视频格式与播放”教学中, 教师准备3段视频, 请学生选择正确的播放软件来欣赏它们, 并在完成后填写下表 (如表4) :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比较学习, 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 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模式

1. 学习内容分析

《第六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和《第八章动画制作》的主要教学内容为PhotoShop与Flash两种软件的使用。它们的界面与学生熟悉的Office有许多不同之处, 尤其是动画制作软件Flash中特有的“帧、层、元件”等。因此, 需要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地理解和掌握。

2. 典型流程及应用举例

学生往往对Flash、Photoshop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但由于软件界面相对复杂, 专业名词较多, 这种热情往往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

教学中, 一要注意循序渐进, 将新的名词的讲解贯穿于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二要科学地分散知识点, 基本概念及常用工具不必在本节集中讲解, 可以在后续的实例制作中各有侧重地进行介绍;三要注意操作步骤简明扼要, 让学生体验动画创作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

可运用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模式, 它的一般学习流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反思”。

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它是把教学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 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实际的、真实的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组和协作, 在教师的帮助下, 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 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 并以作品展示等形式对问题解决和学习成果进行表达。

虽然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要上好一节课, 需要科学有效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决定了它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 所以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实际上, 将信息技术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等封闭起来, 是学不好信息技术的。所以, 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信息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在课外, 应鼓励学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指导学生用Excel软件帮助妈妈管理家庭开支;用学过的网络知识排查家中计算机不能上网的原因;用Photoshop修复家中的老照片;把家人一次外出旅游的经历制作成PPT, 并展示……总之, 信息技术有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真正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

内容建构 篇10

一、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存在的不足

1.学生差异大, 教育内容针对性不足。民族院校的学生, 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民族地区和祖国偏远地区, 他们的风俗文化差异大, 受教育的程度水平也参差不齐,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还长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在这种情况下,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针对不同的群体, 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 本着便于理解、易于接受、乐于共鸣的原则。但就目前来看, 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体系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缺乏深入的研究,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相对刻板, 形式上比较单一, 学生接受起来较为被动,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明显不足。

2.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系统性、规范性不到位。爱国主义是一种理想信念, 是爱国言行的思想基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当代中国,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是激励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既有对理论的学习, 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学习奠定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但理论学习之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明显的缺乏体系, 对爱国主义教育定义不清晰, 在很多学生活动中、社会实践中往往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但又缺乏明确的界定。特别是民族院校亟需理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的体制机制。

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实效性不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越发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 我们往往更侧重于课堂教学, 把爱国主义更多的集中在理论学习中, 而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形式也相对简单, 往往是参观考察, 参与活动, 这类实践教育学生被动参与, 主动性差。一方面, 在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中, 实践教育环节不足。另一方面,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导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相关性差, 理论得不到应用也无法通过实践来验证, 所以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差。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习理论, 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内容, 联系实际, 提高认识, 将爱国主义内化为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

二、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1.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爱国主义需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国情史情教育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培育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志, 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和思想教育的重点, 让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过程中, 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深刻领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 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丰富爱国主义的内涵。加强对“三个倡导”的教育, “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知行统一“爱国情怀”社会良知“义荣归心”求真“审美”向善“立志”慎思“笃行等社会公共精神和个体内心修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牢牢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 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刻苦学习的奋斗意志,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创新才干。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之中,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感和健全的道德人格。

3.整合课外教育资源,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着力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各民族大学生;注重调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开展三热爱教育。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革命根据地、民族地区和改革开放前沿等进行调研和服务, 在参与实践中陶冶情感、充实精神、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曹含梅.藏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探析[J].大学教育, 2014 (1)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内容建构】相关文章:

选择与建构课堂教学内容08-25

个体建构05-07

人格建构05-21

整体建构05-26

建构新知05-26

素质建构05-27

经验建构05-28

形象建构05-29

性别建构06-11

建构创新06-18

上一篇:虐待型犯罪下一篇:论述类、实用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