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规划路线

2024-06-15

战略规划路线(精选十篇)

战略规划路线 篇1

道路交通规划, 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 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 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 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 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 人们拥有的汽车数量越来越多, 对安全公路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对于道路施工工程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公路路线的规划设计是公路项目的重要环节, 就目前而言, 进行公路路线规划不仅仅要考虑到其使用功能和经济利益, 还要考虑到公路周围的环境和公路后期的养护, 保证公路的稳定和安全性, 做到公路建设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

1、公路项目路线的规划原则

公路项目路线规划应该坚持“环保、安全、美观”等理念, 要有一定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观点,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同时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 保证公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 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造价, 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1]。

1.1 服务社会的原则

在进行设计之前, 要对沿线的城镇进行勘查, 考察城镇规划情况, 要以促进城镇规划, 提高当地的交通流畅度, 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为规划目标, 将对城镇规划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此外, 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基础设施、农林和农田以及旅游景观等情况, 加强与当地的衔接, 协调好地方规划和公路建设之间的关系, 促进公路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发展。

1.2 合理利用资源

公路项目路线经过农垦区时, 会对当地的农田造成一定的破坏, 必然要发生征地、拆迁等问题, 给当地的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规划路线时, 应该在服务社会原则的基础之上, 对弃土、自然景观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适当地降低路基的填挖高度, 尽量避免占用农田、公益林地以及自然景区, 从而避免资源浪费。此外, 规划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 全面考虑当地的生产活动, 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1.3 合理运用公路线性技术指标

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要做到明确和掌握各种技术指标, 合理利用沿线的地形, 保持公路路线的连续和均衡性;保证公路的路基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增加公路的寿命;选用先进的交通安全设备, 为车辆的行使安全提供保障;在保障安全和稳定性的基础之上, 对公路的外观进行优化设计, 提高公路的舒适程度和美观程度[2]。

1.4 协调交通规划与环境的关系

我国的公路线路众多, 公路沿线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地貌特点、自然气候以及社会环境, 特别是横跨各省的主要公路干线。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 尊重当地的自然发展规律, 建立人与自然和和平发展关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将设计融入到当地的环境当中, 将公路的设计作为改善自然条件的有效手段;着重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进行保护, 利用自然景观美化公路, 展现当地特殊的自然风貌。

1.5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

交通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一个合理的交通系统建设规划应包括远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期建设规划、近期项目建设计划三个层次, 并满足“近期宜细、中期有准备、远期有设想”的要求。交通系统建设的长期性决定了交通系统规划必须具有“规划滚动”的可操作, 规划的滚动以规划的近远期相结合为前提。

2、公路项目路线的规划设计

在公路项目工程的施工之前, 需要对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方案设计, 规划好公路路线的走向, 对施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公路项目工程的主要阶段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几个阶段, 依据项目大小, 难易不同, 需要几个设计阶段也可不同, 但必须保证各个阶段的合理和可行性才能够保障公路项目的顺利进行。

2.1 预可行性阶段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也称初步可行性研究, 是在投资机会研究的基础上, 对项目方案进行的进一步技术经济论证, 对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首先, 明确公路的基本功能, 对公路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定位。其次, 对公路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进行考察, 找出公路周围的公路网和基础设施。最后, 对公路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进行研究, 确定公路的重点位置, 并对公路的具体走向做出规划。此过程中, 需要协调好公路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还要与公路网、基础设施向衔接。

2.2 可行性阶段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要遵循项目建议书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展编制工作。首先建立相关的数学和物理模型, 对公路各路线的施工可行性展开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 对公路的路线的重点位置进行调整。在控制公路起点和终点的基础上, 确定公路项目的等级和规模, 对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工期进行整体的估算。

2.3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以可行性报告作为依据, 确定公路项目的选线原则, 明确路线的初步设计方案。具体步骤为:1) 将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公路的路线的设计目标, 考虑公路路线的设计对当地的影响;2) 对公路路线涉及到的地区进行勘查, 确定地质条件, 尽量避开路线经过的滑坡、泥石流、熔岩等恶劣条件, 确定穿越或者改线方案;3) 结合公路项目路线的实际情况, 征求多方的设计意见, 设计出多套设计方案, 为工程项目的合理性提供保障[3]。

2.4 技术设计阶段

工程技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施工难度。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公路路线设计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 确定好重要施工步骤的施工技术, 对部分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在技术优化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尤其注意两种情况的技术设计:1) 需要架设跨度较大的桥梁时, 考虑河流的泄洪能力和过往船只的通行流畅;2) 需要修建超长隧道时, 对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严格考察, 对洞口的加固技术做出介绍, 避免随时崩坍和滑坡的现象出现, 保证工程的质量。

2.5 施工图的设计

绘制施工图是公路项目线路规划设计的最后一个步骤, 结合施工的要求, 将施工方案书面化, 对具体的施工步骤进行细化和明确。首先, 对已经确定好的设计路线进行严格审查, 确定好缩放比例。其次, 对公路项目路线中公路的横、纵断面进行标示, 确定好边坡的之挡设施, 对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进行标示, 对平面曲线的位置进行延伸, 增加绘制的准确性。最后, 绘制路段较为复杂的施工图纸时, 需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核查, 确保图纸绘制的完整和合理性。

3、结论与建议

交通系统规划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 必须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 对交通系统从系统相互协调关系上进行分析、预测、规划及评价, 才能获得总体效益最佳的交通系统规划布局及建设方案。总而言之, 路线规划对于公路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保证公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需要对公路项目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公路路线规划的各个阶段进行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郭刚.公路项目路线规划及其方案分析[J].交通标准化, 2014, (23) :105-108, 111.

[2]余鸿堃, 原二普.可研阶段的山区公路项目路线方案选定[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0) .

厦大浏览路线规划 篇2

设置选择项:

1、线路1:南门进——南门出

南 门(进)——芙蓉湖——嘉庚建筑群——科学艺术中心——群贤楼群——建南大会堂——上弦场——鲁迅广场——人类博物馆——芙蓉楼群——芙蓉隧道——南门(出)

2、线路2:南门进——西门出

南门(进)——嘉庚建筑群——芙蓉湖——芙蓉楼群——芙蓉隧道——芙蓉湖——科学艺术中心——人类博物馆——鲁迅广场——建南大会堂——上弦场——群贤楼群——西门(出)

3、线路3:南门进——白城出

南 门(进)——芙蓉湖——嘉庚建筑群——科学艺术中心——群贤楼群——建南大会堂——上弦场——鲁迅广场——人类博物馆——芙蓉楼群——芙蓉隧道——白城(出)

4、线路4:西门进——西门出

西门(进)——群贤楼群——嘉庚建筑群——芙蓉湖——芙蓉楼群——芙蓉隧道——人类博物馆——鲁迅广场——建南大会堂——上弦场——科学艺术中心——西门(出)

5、线路5:西门进——南门出

西门(进)——群贤楼群——科学艺术中心——鲁迅广场——人类博物馆—建南大会堂——上弦场——芙蓉湖——芙蓉楼群——芙蓉隧道——芙蓉湖——嘉庚建筑群——南门(出)

6、线路6:西门进——白城出

西门(进)——群贤楼群——科学艺术中心——鲁迅广场——人类博物馆—建南大会堂——上弦场——芙蓉湖——嘉庚建筑群——芙蓉楼群——芙蓉隧道——白城(出)

中国战略轰炸机要走隐身路线 篇3

国家级媒体释放信号 就在近日,中国国家级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文章《中国可能计划发展远程轰炸机》,表示现役轰-6系列中程轰炸机难以满足空军的需要。这引发法新社等外媒高度关注,认为这是中国发展战略轰炸机的“宣言书”。

另外的信号则是,今年1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了位于陕西的轰炸机部队,并登上新型轰-6K中远程轰炸机。之后习近平表示,已将解放军空军定位为战略军种。一些军事专家指出,这意味着空军必须加快发展进攻能力,远程战略轰炸机即是首选。

“白天鹅”还是“黑蝙蝠” 不过,对于中国未来应发展何种类型的战略轰炸机,是走俄罗斯“白天鹅”图-160的超音速路线,还是美国“黑蝙蝠”B-2的超隐身路线?分歧颇多。

著名军事观察家李小健认为,“图-160在高空最快可达2.1倍音速,可这么大雷达反射面积的大家伙,很容易暴露在现代防空体系面前,先进的远程防空导弹或战斗机发射的空空导弹,普遍达到三至四倍音速。轰炸机飞得再快也快不过导弹”。面对美国建立的三道岛链防线,以及巨大的太平洋天然屏障,图-160这样的非隐身轰炸机虽然航程足够到美国本土,但无法独立突破美国及其盟友的空中和海上防线。“因此,研制类似于B-2的纯隐身轰炸机,才是唯一选择。”

中国基本具备研发条件 实际上,中国早在1970年代就提出过战略轰炸机设计方案,代号为轰-8,设计载弹量18吨、航程11000公里。但由于技术储备和研制经费不足,轰-8项目在1971年9月终止。那么,如今中国具备发展战略轰炸机的能力了吗?

对此,李小健认为,至少在技术上中国已基本具备了研发条件。“从2011年1月殲-20首飞,再到2012年‘鹘鹰’首飞,再到2013年‘利剑’首飞,已证明中国研发隐身战机的能力越来越强。2013年初运-20战略运输机首飞,而世界上能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也具备研发战略轰炸机的能力,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超大金属构件加工技术、超大复合材料蒙皮技术等,在两者身上是共通的。”

浅析公路路线设计的规划因素 篇4

一、影响公路路线设计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 公路路线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几点:首先, 在公路路线设计的最初阶段, 首要考虑到的就是施工目的地的路基, 因为它是对工程施工的整体稳定性和设计路线的水准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后, 就要重点考虑到所选择线路的地形环境和地势构造, 严格掌控分析这些环境因素施工进程才能顺利进行, 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因素分析

安全因素也是公路路线设计中要好绿道德主要因素。在进行路线设计的初期, 因为地形环境、地势构造等因素的影响, 需要设计者事前进行严格规范的环境分析, 从整体着手对该施工公路工程进行严格的把控。例如设计路线的最终走向或者后期公路承载能力的判断都要严格进行分析和估算, 这是后期公路施工过程或者竣工后公路使用安全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安全分析因素。所以安全因素要从具体和整体同时出发考虑。

(一) 弯道、直道的交叉事故因素

公路路线的主要安全因素是弯道与直道的交叉事故。交通事故的常发地就是直道公路与弯道曲线交叉的地方, 并且长期行驶在弯道曲线公路, 车辆本身的损耗就会很大, 再加上弯道曲线公路的事故隐患, 这样交通事故的风险概率就会增加。因此, 在公路路线的设计阶段, 弯道曲线公路的设计要得到很该的注视, 尽量考虑到减小安全隐患的设计措施与方案。但是在更多情况下,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车辆驾驶者的自身因素所造成的。例如, 在弯道曲线的公路路线中, 车辆驾驶者依然保持着直线道路上的车辆行驶速度, 这样事故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对于这种情况除非对公路现状线路进行改变, 不然安全隐患是没有直接办法进行缓解和解决。所以这些就更加要求施工路线设计者在施工前对使用地的周遭环境和车辆驾驶者可能存在的自身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尽量做到安全风险的最小化。

(二) 纵坡度的路线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证公路路线施工的质量, 在进行路线的选择和设计时, 往往会严格把控路线的科学性和整体性, 加强对公路设计的掌握和把控。很多施工目的地中会出现坡度的差异起伏以及坡度变化复杂的状况, 所以就要求公路施工设计者对公路的总坡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让施工的整体性不被遭到破坏, 保持均衡的施工方案和进度。例如, 公路施工目的地所处位置是高原山区等山体环境复杂的地方, 就要尽量做到减小纵坡坡度来缓冲行驶车量的势能。当然, 除了施工设计的科学规划外, 在纵坡下坡的显眼位置要有警示性的标志, 更好的提醒车辆驾驶者要注意坡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 多线条的组合形式因素

路基线条的整体把控和科学的规范, 交通事故的风险程度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和降低。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的频发的重要因素就是没有很好地控制路基线条的整体性和规范性。对施工过程设计中的不良线路的及时掌控和修改, 会有效制止不同形式的安全隐患, 更好的进行公路路线的整体性掌握和科学性的分析。为了确保断背曲线的设计的科学性, 要对直线路段的凹形纵断面、凸形的竖曲线或者凹形的竖曲线进行科学严格的掌控和分析理解, 再加上对纵坡面和坡度里程等统一的规划协调, 车辆事故隐患机会得到良好改善。但是很多情况下路基线条繁琐复杂, 在前期路线规划上不易做到面面俱到, 所以为了减少事故, 方便行车, 在多线条的事故隐患高的地点进行提别警示标注, 让车辆驾驶者保持专注警惕, 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三、线性设计中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 适合的控制直线长度

在公路直线线路过长的情况下, 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为了降低甚至解决交通事故的频发状况, 公路路线设计时要严格把控公路线路偏角的整体性和严谨性。当然还要考虑到车辆驾驶者的自身情绪, 因为在公路直线路段里程过长的情况下, 车辆驾驶者会容易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 情绪枯燥乏味的状况, 这就需要在这段过长的公路直线路段中设置相应的惊醒标志, 保证车辆驾驶者时刻保持警觉, 降低行车安全隐患。

(二) 安全性高的坡度设置

在公路线中时常会出现较长的坡道里程, 所以在设计公路路线的时候, 要从整体出发确保对整个坡径进行严格掌控和把握, 并且要对不科学和不规范的地方及时作出一定的调整。尽量做到行车在坡道的势能降低, 减小其缓冲的速度, 经常用到的措施就是设置缓冲带和隔离带, 结合所处的地形条件合理的作出间断设置的距离和角度等。当然要控制掌握这些地形条件需要建立完备的资料数据库, 对这里的总体格局先进性数据的掌握和分析, 再进行实地的处理和改善。不仅可以减小行车的安全隐患, 还能有效抵御当地地址灾害可能对公路线路存在的破坏隐忧。从而建立公路路线与当地直至构造和周遭环境协调统一。

结语

综上所述, 众多因素影响着公路路线的设计, 在进行公路路线的施工进程前, 要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分析, 确保公路路线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只有严格把控好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确保公路路线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公路路线投入使用时的质量, 以及体现出公路线路与整体设计和环境因素保持高度的协调性。

摘要:在我国很注重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而公路路线的设计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公路路线设计的规划因素进行分析以及确保其稳定性, 最终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达标并且顺利进行和完成。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规划因素

参考文献

[1]李跃.公路路线设计的规划因素分析[J].管理锦囊, 2012 (06)

[2]史超平.浅析公路路线设计的规划因素[J].路桥科技, 2013 (33)

2022大学生的未来规划路线 篇5

家庭目标:让爸妈同意自己的职业选择

2. (20__—20__年)

职务目标:创业,

经济目标:有一个良好,快速的发展。经济发展好。年薪高

能力目标: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相关公司决策层有一定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

成果目标:自己创业。生活稳定

健康目标: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学习目标:对自己的要求变得严格

家庭目标:家人开始相信自己

3、评估与调整(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组织环境、个人成长曲线等变化以及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应根据条件的变化适时评估、调整职业目标、职业路径与行动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对自己的职业要有选择,也要学会自己调整,不同的时期可能适合的职业不同,从而我们在每一个时期都要考虑你好。

四、结语

做强“中国制造”有了战略路线图 篇6

作为改革开放1.0时代的成果,“中国制造”使中国深得全球化红利,可是,“中国制造”作为招商引资的成果,也决定了其固有的硬伤:处于产业链低端,多为跨国企业的代工厂,粗放且缺乏技术含量,涵聚利润的能力较低。因此,“中国制造”转型至“中国创造”(Made By China)和升级为“中国智造”,成为中国急切的时代命题。

然而,来自舆论场的呼声是抽象的,相关的政策设计也是碎片化的,包括“中国创(智)造”的概念也有些空洞。“中国制造”依然沿着低端的惯性前行,以至于中国消费者,不是在美澳或香港地区市场刮起乳制品狂购风,就是在日本掀起马桶盖、电饭煲抢购潮。

要改变“中国制造”的颓势,炒作概念和发牢骚是不顶用的,必须要有战略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据新华社5月19日电,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这是“中国制造”的福音,尤其是在中国劳动力价格攀升、跨国企业纷纷选择向其他劳动力价格便宜的市场转移之时。

其一,这是现实主义的战略性纲领。既强调了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也明确了其科技创新主战场的地位,并将之提高至“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重要地位。这意味着,在改革开放2.0时代,制造业依然是在国家战略中起到了夯基固本的作用。

其二,《中国制造2025》明晰了“中国制造”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尤其指明了“中国制造”“三步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彻底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中国制造”靠招商引资的“量”与“山寨”其形的“仿”支撑的尴尬。未来34年,基本以10年为节点,使“中国制造”稳步升级: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有时间表,“中国制造”转型就有可期愿景;有路线图,“中国制造”升级就能扎实推进。

其三,《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和所涉五项重大工程,切中“中国制造”积累的硬伤,并且给出了有效的药方。宏观言之,就是深化体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

总言之,有好的战略支撑和体制机制氛围,加之良性的市场环境,就能激活国智与民智和激发市场活力。13亿的中国大市场,产生更多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就是大概率事件。未来30几年,“中国制造”就能唱出“创造”和“智造”的和谐旋律。

博主简介: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U型装配线人员步行路线规划 篇7

U型装配线人员的步行路线是指操作工人在U性线间的移动路径, 决定了生产的节拍、工位作业的分配方式以及每个操作员工的工作量。不同于以往的其他类型的装配线, U型装配线中的员工可以兼顾左右以及后方机器的工作。因此, U型装配线相对于传统的其他类型的装配线, 在人员的移动路线上更多样性。操作人员的移动路线可以是直线型、三角形、不规则多边形、交叉型等。

企业在规划U型装配线人员步行路线时都希望节拍越平衡越好, 因为如果存在不平衡, 为了实现单件流, 节拍短的操作员工在每个节拍都要等待节拍长的操作员工, 造成生产中的浪费。并且如果工位作业分配不平衡, 工作量大的员工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进而影响整条U型装配线的生产连续性以及生产效率。

1 基于生产线平衡的U型装配线人员移动路线图

U型生产线与传统的生产线相比, 人员的移动更加灵活, 故企业在布局U型线人员的步行路线时, 更关注的是人员的节拍时间是否接近, 因此, 企业目前在布局U型装配线的人员步行路线时, 主要考虑生产线的平衡率, 方法如下。

1.1 计算客户节拍

客户节拍=有效工作时间/客户需求量

这里假设某公司客户对A产品需求量为3 000件/d, 该公司为三班制, 每班有半个小时吃饭时间, 产线OEE (设备综合效率,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为75%, 则该客户节拍 (TT, Takt time) 为:

1.2 作业时间测定

作业时间的测定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是秒表测时, 为了数据的准确性, 应测多组数据, 一般建议最少20组, 剔除异常值后求平均值即是该工位的人工时间。二是MTM方法, MTM方法是把人的动作分解成多种基本动作, 如足动、腿动、转身、伸手、抓、握等基本动作, 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使用MTM进行时间研究。表1为S公司的作业时间统计表。

其中:工位时间=机器时间+人工时间-重叠时间。

1.3 确定U型线员工人数

为了达到客户要求, 生产线的实际节拍不能高于客户节拍, 因为一旦高于客户节拍, 则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客户的需求。

为此, 最少的操作人员数为:

因此, 该U型装配线最少有五名操作员工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在实际生产中, 各个工位之间还有走动时间, 这里暂不予考虑。

1.4 人员路线安排

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 总是尽可能的让U型线内的操作人员的工作节拍相等, 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能力损失, 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 对于企业来说, 平衡率越高代表企业的人员损失越少。图1为S公司根据实际的人工时间计算出的给出的人员路线图。

用OP (operator) 表示操作员, 则:

理论上, 基于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U型装配线节拍应该不大于19.9S, 然而实际现状却是: (1) 很难达到理论上的生产节拍19.9S, 实际节拍高达24S; (2) 员工离职率高, 留不住熟练员工。

通过对实际产线的现场记录分析, 发现OP1虽然理论上节拍为19.1s, 但实际上因为走动路线涵盖线头线尾, 而这两个位置容易受干扰, 如满箱后打标签, 因此会拉动整条线的节拍, 实际节拍平均值为22.4s;OP3和OP4在实际生产中, 总是容易碰撞, 互相挡道, 特别是OP4, 因为本身就是节拍时间最长的, 当发生碰撞时容易心情急躁, 与OP3发生过不愉快, 且OP3的平均节拍为23.7s;OP2抱怨腿部特别辛苦。在研究这条线的两个月中, OP2和OP4均离职。

2 基于人体工程学来考虑人员步行路线图

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是人和机器、环境的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 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以及安全、健康和舒适目的的学科。

因此从人体工学方面考虑, 有五个方面在U型装配线人员步行路线时需要考虑。

(1) 步行路线不可交叉:在操作人员的工作路线的安排上, 交叉一方面容易使工人在工作时存在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如碰撞, 且容易造成混乱, 另一方面存在交叉的步行路线图会降低产线的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 应尽可能避免路线交叉情况的出现。

(2) 步行与坐姿相结合的原则:步行能够促进腿部静脉的血液循环, 舒缓静脉压力, 适当消除疲劳。有些U型线中, 某一些工位手工操作时间长, 一个操作工仅在一个工位工作, 这时如果在该工位添加座椅不影响其他工位工作的话, 应使该工位为坐姿操作。长时间的站立, 会使下肢静脉回流减慢, 时间长了容易发生静脉曲张, 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应尽量避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 要灵活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步行或是坐姿, 避免长期站姿不动工作。

(3) 减少侧步走在行走中的比例。在实际的U型生产线中, 装配人员的步行路线存在大量的侧身移动, 即侧步走, 该研究者针对S公司现存的八条U型装配线, 选取了十五名装配人员进行分析, 这十五名员工男女比例2:1, 年纪分布在19~35岁。以25岁左右最多。这十五名操作员在原来的操作路线中, 侧步走与正步行走的比例均>1:1;为了对比, 重新规划后, 工作内容相同, 侧步走与正步行走的比例均<1:3,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十五名员工均对第二种工作方法更加满意。虽然目前没有强有力的数据证明侧步走不能缓解因站立造成的腿部疲劳, 但正步行走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腿部疲劳毋庸置疑。为此, 在实际的员工步行路线规划中, 尽可能避免侧步走。

(4) 转身的次数:频繁的转身会使人产生不适感, 因此一个loop中转身的次数要有一个限制。根据生产线特点的不同, 转身次数可能需要适当的调整。S公司的要求是1min内转身的次数不超过八次。

(5) 不断听取产线员工的建议, 不断改进。产线工人是直接作用于U型装配线的, 它们因为有实际的接触, 有有时候提到的建议非常的有用, 为此建议开通员工建议通道, 并对于提供优良的建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S公司正是开通了建议通道, 因此收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如, 如工位ST12和ST13都是纯手工装配, 再重新规划步行路线时, 员工就建议把ST12的部分装配工作转移到ST13上, 使ST13工位的装配时间接近于预期的节拍, 这个工位的员工就可以只在这一个工位工作, 并负责满箱后的包装等工作。

为此, 根据上述的原则重新对该U型装配线人员分配步行路线, 如下图2:改进的布局听取了员工的建议, 把ST12工位上的部分装配转移到了ST13工位上, 使得ST12工位的操作时间变成了10.8s, ST13工位的操作时间变成了18.8s。则新的时间分别为:OP1=19.5s, OP2=19.1s, OP3=17.9s, OP4=18.8s, OP5=18.8s。

改进后消除了原来走动路径中存在的交叉, 员工工作时互不干扰。OP1每分钟转身次数为6次, 符合标准。OP5坐姿工作, 包装时站立。改进后实际测量的整条线的平均节拍为20.2s, 符合客户的需求。

3 结语

在U型装配线中, 确定人员步行路线时将生产线平衡与人体工程学综合考虑, 不能厚此薄彼, 一味强调时间上的平衡, 而忽略了人体工程学对整个生产上的作用。特别是减轻劳动强度对提高生产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生产中, 一定要将减低劳动强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自始至终贯彻精益的思想, 不断提高劳动强度, 毕竟稳定的熟练工人是公司宝贵的财富, 能够使生产计划顺利的执行。

摘要:U型装配线人员的步行路线对U型装配线的生产线平衡率以及设备综合效率OEE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以生产线平衡的U型装配线人员移动路线图、人体工程学来考虑人员步行路线图为依据做出实验, 结合实验结果做出优缺点分析, 从而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减少人员路线安排不当引起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 一定要将减低劳动强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自始至终贯彻精益的思想, 不断提高劳动强度, 毕竟稳定的熟练工人是公司宝贵的财富, 能够使生产计划顺利的执行。

关键词:U型装配线,步行路线,生产线,平衡人体工程学

参考文献

[1]汪凯.基于精益生产的“一个流”和生产线平衡的研究[J].企业技术与开发, 2009, 28 (8) :135-136.

[2]孙林岩.人因工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8-75.

[3]Sanders, MS.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M].New York:Mc Graw Hill, 1985.

[4]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战略规划路线 篇8

关键词:电火花线切割,线切割路线,基于规则推理

1 引言

线切割数控自动编程是线切割加工的重要环节。数控代码的编制以线切割加工路线为基准,线切割路线的合理与否对工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时间有重大影响[1,2,3]。

线切割路线规划指满足某一优化目标的条件下获得最佳走丝路线的方法。线切割路线与零件的材料、形状等因素相关,通过合理的穿丝点选取、起切点定位、切割方向确定等可减少工件变形,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降低能耗和排放。线切割加工路线常常通过试切法或经验等确定[4,5,6,7]。这些方法智能化程度低,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高,将知识工程技术应用于线切割路线规划中可避免重复劳动,节省人力物力。基于规则推理(RuleBased Reasoning,RBR)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领域知识,进行推理。因此,本文研究了线切割走丝轨迹的知识表示方法和基于规则的推理机制,将蕴含于领域专家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抽取出来形成规则,为零件的线切割路线自动规划提供了方法支持,在提高线切割加工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2 线切割路线知识表达

线切割路线知识是以往在切割路线设计过程中积累和运用的各种数据、经验和技巧等的集合。知识表达是对知识的描述,以方便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有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框架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面向对象表示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其中几种的混合应用,此处采用产生式和面向对象表示法进行线切割路线知识的表达。

线切割路线知识分为工件轮廓知识、穿丝孔、起切点及切割方向知识。合理的切割路线可以降低工件变形量。

2.1 零件轮廓知识

零件轮廓主要由直线、圆、矩形、圆弧、椭圆、自由曲线等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线切割路线规划必须在理解了工件轮廓对象模型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推理判断。

工件轮廓信息为事实性知识,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描述。将直线、圆等基本图元作为对象,相应的结构参数为对象的属性,轮廓即为这些基本对象的集合。切割路线上穿丝点选取、起切点定位及切割方向确定等规则作用于轮廓对象上生成切割路线的操作称为对象方法。

产生式系统由知识库和推理机组成,知识库由规则库和数据库组成。基于规则的知识表示采用IF<条件>THEN<结论>的形式进行描述,其前提(条件)和结论均为命题。

2.2 穿丝孔选取规则R1

穿丝孔是电极丝相对工件运动的起点,穿丝孔的位置不仅影响加工精度,而且影响走丝速度。对于凹模工件,当穿丝孔位置在待切割型腔的边角处时,切割过程中无用的轨迹最短;而穿丝孔位置选在已知坐标尺寸的交点处则有利于尺寸推算切割孔类零件时,若将穿丝孔位置选在型孔中心可使编程操作容易。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偏好进行选择。窄槽的穿丝点设置在工件最宽处,且不宜与槽轮廓相交。对于凸模工件,一般将穿丝孔设置于型面外靠近起切点处,同一毛坯上切割出多个凸模工件时,穿丝孔不能重合。具体规则如表1所示。

2.3 起切点定位规则R2

起切点一般选择在靠近夹持端、轮廓较平坦、易于加工或者轮廓交接点等地方。切入点的定位与切入方式相关,分别有直线切入式、垂直切入式等方式。其中,直线切入式将穿丝点与起切点以直线方式相连,而垂直切入式在确定了穿丝点位置之后,向轮廓作垂线,垂足即为起切点。由此可见,起切点定位的条件与零件轮廓、夹持位置等有关。由此推出规则R2如下:

规则R21∷=IF<切入方式为垂直切入式>THEN<穿丝点到轮廓的垂足为起切点>

规则R22∷=IF<轮廓图元靠近夹持端且较平坦>THEN<起切点定位于该图元上>

规则R23∷=IF<轮廓为非单一图元>THEN<起切点定位于靠近夹持端的图元交点处>

线切割加工工艺中,切割起始点和切割路线的确定合理与否,将影响工件变形的大小,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切割孔类零件时,为了减少变形,还可采用二次切割法。

2.4 切割方向确定规则R3

切割方向分逆时针和顺时针,规则R3可以描述为:切割方向应该使得工件与其夹持部分分离的切割段在总切割过程的最末。

如图2所示,P为穿丝点,B为切入点,根据上述规则,最佳切割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即P-B-C-D-A-B-P。

3 线切割路线优化推理

由于线切割路线涉及的因素复杂,而且存在多解性,所以无法建立完善的数学优化模型。选择线切割路线时,往往要考虑走丝距离、编程难易程度、精度等要求,根据不同的偏好可以采取相应的冲突消解策略。切割路线受到穿丝孔、起切点及切割方向等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系列的规则进行推理,运动路径越简单越好。

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获取工件轮廓,知识库存放穿丝孔、起切点和切割方向等知识和经验规则,推理机根据推理策略从知识库获取问题解域。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在C#和AutoCAD开发平台上应用本文方法开发了一个线切割路线规划系统,图4为某实例分析结果。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基于规则推理的线切割路线智能优化方法,将线切割路线推理规则分解为穿丝点选取规则、起切点定位规则和切割方向确定规则,将实践中零散的经验和准则进行归纳和知识描述,克服了传统线切割路线确定方法的劳动强度大、对操作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等缺点,为进一步提高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MAHAPATRA S S,PATNAIK A.Optimization of wire electricaldischarge machining(WEDM)process parameters usingTaguchi method[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7,34:911-925.

[2]廖卫献.数控线切割加工自动编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3]张小燕,吴军营.线切割加工中非加工参数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机床与液压,2010,38(6):113-115,97.

[4].刘金武,龚金科,郭建新,等.三维接口电火花线切割轨迹的数学放样技术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6(1):19-21,24.

[5].王东辉.基于ACIS的线切割自动编程软件开发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6].肖苏华.图形交互式线切割编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西:广西大学,2004.

战略规划路线 篇9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重要的规划战略研究技术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 国际上的诸多成功应用使其倍受推崇, 已经被很多公司、行业和国家所采用, 并向着理论的深度、技术和产品的广度以及可操作性方向发展。国内应用技术路线图进行规划战略研究活动的起步较晚, 2007年, 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 按照“国家需求-战略任务-关键技术-发展重点”的分析框架, 首次开展了中国国家技术路线图研究[1];中国科学院也分别对我国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人口健康、农业、生态与环境、生物质资源、区域发展、空间、信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纳米、大科学装置、重大交叉前沿、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点领域开展了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的战略研究[2]。另外, 广东省于2006年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理论研究, 2007年以来在4个产业和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技术路线图制定试点工作, 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3]。特别是科技部和许多省级科技厅局将“技术路线图”作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 使得其影响日趋扩大, 技术路线图研究与应用建成趋势, 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黑龙江省等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工作相继实施[4]。

本文在对技术路线图的起源、发展、类型等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介绍技术路线图同科技规划之间的关系, 并重点介绍该方法在“十二五”安全生产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中的应用, 以期对安全生产领域规划战略研究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资参考的信息。

2 技术路线图的起源和发展

技术路线图在美国汽车行业最早出现, 起初用于技术领域来识别可能成功的技术。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摩托罗拉 (Motorola) 公司和康宁 (Corning) 公司等企业开始在企业层面采用技术路线图方法进行产品规划和企业管理。根据技术路线图的发展历程、研究与应用的主要特点, 技术路线图的发展至少可以分为萌芽、起步、快速发展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5], 各个阶段的时间跨度、标志事件、阶段特点和应用范围详见表1。

在理论层面, 技术路线图一词出现以后, 对图和图示法 (map and mapping) 作为管理手段和沟通手段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在实践层面, 依次出现了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技术线路图。三个层面的技术路线图的主要研究和编制思路、作用和相关实例详见表2。技术路线图的表现形式也不局限于用图表示一种, 或者即使都用图, 其具体的图示方式也有变化。大卫·普罗备特 (David Probert) 对大约40个技术路线图进行研究后, 对技术路线图总结划分了有8种格式:多层次型、栏目型、表格型、文本型、单层次型、绘画型、流程图和图解型[6]。其中多层式为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中安全生产领域的技术路线图即为此类型。

3 技术路线图与科技规划

3.1 科技规划战略研究基本框架

科技规划战略研究通常包括形势需求分析、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思路和关键目标研究、战略任务和技术重点凝练、政策措施研究等几个主要部分, 研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3.2 技术路线图的基本要素

按照技术路线图的一般方法, 结合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模型, 技术路线图应包含以下4项基本要素[7]。

(1) 建立时间轴。

技术路线图是一个基于时间的规划图, 它强调重大需求、战略任务及其目标实现的阶段性, 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2) 确定重大需求。

主要是从发展需求出发, 通过愿景分析确定不同阶段的需求。

(3) 明确战略任务。

通过系统分析, 提出满足不同阶段需求的科技发展任务, 凝练关键目标。

(4) 选择技术重点。

根据战略任务各阶段, 选择和凝练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 并对研发基础、技术差距、发展路径和实现时序等进行评价。

3.3 使用技术路线图方法开展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的特点

技术路线图作为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的有效工具, 可以提高科技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和指导性。与以往相比, 采用技术路线图开展规划战略研究具有明显特点, 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4 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技术路线图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的总体部署, 安全生产属于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生产规划体系框架中, 科技发展规划属于专项规划, 其服务于安全生产总体规划的任务实施和目标落实[8]。

按照科技部对于“十二五”公共安全领域战略研究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的要求, 成立了安全生产子领域战略研究专家组。专家遴选条件主要包括:具有战略眼光, 能从国家需求高度, 科学、客观、公正的提出意见, 在相关行业领域具有较长的工作经历, 熟悉本行业领域国内外动态。经遴选, 组成16人的专家组, 其中来自高校的专家占30%, 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占50%, 来自企业的专家占20%[9]。按照“重大需求—战略任务—技术重点”分析框架, 通过文献调研、专家研讨、问卷调研、综合分析等方法, 开展安全生产技术路线图研究。

4.1 重大需求和战略任务凝练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提出的“力争到2020年, 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求, 依靠科技进步为防范和遏制事故提供技术支撑, 结合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总体战略目标, 专家组凝练在“十二五”时期, 乃至2020年, 国家层面对安全生产科技重大需求为:

2011-2015年, 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保障;

2016-2020年, 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保障。

根据安全科技重大需求, 通过专题研讨 (workshop) 、情景分析, 进一步凝练出6个方面的战略任务: (1) 改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装备状况; (2) 改善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安全; (3) 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能力; (4)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技术支撑能力; (5) 提高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能力; (6) 改善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环境。

4.2 技术重点凝练与评价

经向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依托专家库专家征集, 共征集到技术重点108项, 经初步排重、合并、规范和查新后, 初步筛选出技术重点72项;对应6项战略任务进行归纳整理, 经领域专家组专家多次筛选和补充完善后, 确定技术重点22项[10], 见表4。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请领域专家组专家针对22项技术重点对改善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程度、开展研究的紧迫性、现有研发基础、技术发展类型、研发起始时间、研发所需时间、预计经费额度、成果应用前景等要素进行评价, 并请专家提出影响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主要因素及建议采取的措施。评价结果将作为绘制安全科技发展技术路线图的数据基础。

4.3 安全科技发展技术路线图

通过对回收的12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22项技术重点的重要度和紧迫性等级, 画成雷达图如图2、图3所示;根据评价结果绘制出生产安全子领域技术路线图, 如图4所示。

5 结语

由于安全生产涉及各个工业行业, 所以在分析战略任务及技术重点时, 涉及面十分广泛, 各行业之间存在一定交叉或重复;另外, 不同行业领域在确定具体时间节点时, 难免出现齐头并进的现象。

使用技术路线图方法对安全生产科技规划进行战略研究是“十二五”安全科技规划编制工作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希望对今后开展相关领域战略研究、重大科技遴选等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另外, 建议可继续进一步按照“市场—产品—技术—研发”的基本框架, 结合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对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 对每个行业具体安全生产技术发展路线图进行深入分析。

摘要:技术路线图是一种新兴和有效的可用于规划战略研究的技术方法, 近年来在我国相关行业领域的重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以及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规划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技术路线图的起源、发展、类型等进行了概述, 介绍了技术路线图同科技规划之间的关系, 并按照“重大需求—战略任务—技术重点”的规划战略研究分析框架, 进行了“十二五”安全生产科技规划战略研究,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 对梳理凝练的22项技术重点的研发重要度、紧迫性进行了评价, 绘制了安全科技发展技术路线图。使用技术路线图方法对安全生产科技规划进行战略研究是“十二五”安全科技规划编制工作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希望对今后开展相关领域战略研究、重大科技遴选等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技术路线图,安全科技规划,战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编.中国技术前瞻报告——国家技术路线图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2]中国科学院编.《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李新华.产业技术路线图——广东科技管理创新实践[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8

[4]刘鲲.技术路线图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21 (156) :89-92LIU Kun.The technology roadmap and the 12th five-yearscience&technology plan[J].China High TechnologyEnterprises, 2010, 21 (156) :89-92

[5]李栎, 张志强, 安培浚.技术路线图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图书与情报, 2009, (3) :8-13LI Shuo, ZHANG Zhi-qiang, AN Pei-jun.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roadmap[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2009, (3) :8-13

[6]DAVID P, MICHAEL R.Frontier experiences from in-dustry-academia consortia[J].Research TechnologyManagement, 2003, (3) :14-17

[7]科技部发展计划司.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编.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 内部教材

[8]曾明荣.安全生产规划体系框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 (3) :201-205ZENG Ming-rong.Study on framework of program systemfor work safet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 (3) :201-205

[9]余修武, 章光, 聂维.安全科学的体系架构与学科交叉[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7 (3) :48-53YU Xiu-wu, ZHANG Guang, NIE Wei.Study on inter-discipline and architecture of safety science[J].Journal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7 (3) :48-53

战略规划路线 篇10

本刊讯2014年3月13日, 甘肃省古浪县供电公司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活动会, 会议强调, 学习要紧密结合实际, 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任务要求。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 以“中央要求、廉政准则、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四面镜子, 补精神之“钙”, 除“四风”之害, 祛行为之“垢”, 立为民之制。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 把密切联系群众、强化优质服务作为出发点, 从规范服务窗口人员的服务行为、办事程序、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入手, 不断加大营业窗口优质服务监管力度, 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着力打好客户满意战略牌。一是加大低电压治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能。二是规范业务流程, 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改进服务模式, 开展“零距离”服务, 把优质服务送到客户心头。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 杜绝互相推诿现象。五是建立故障抢修快速反应机制, 转变工作作风。六是继续开展爱心活动, 实施平安工程。七是深化窗口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措施, 赢得客户满意。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推进“两个转变”紧密结合, 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真正把活动成果转化为公司和电网发展成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战略规划路线】相关文章:

乡镇巡游路线规划07-23

企业战略与战略规划08-23

由战略思维到战略规划05-11

战略规划06-26

商标战略规划04-09

大学战略规划04-15

广州战略规划04-29

村庄规划战略范文05-24

战略空间布局规划07-28

发展战略规划05-25

上一篇:如何上好数控技术课下一篇:Fenton氧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