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注射室

2024-07-05

中心注射室(精选九篇)

中心注射室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中心注射室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例。观察组中男35例, 女20例, 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 (36.22±11.24) 岁。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7例, 年龄20~55岁, 平均年龄 (36.32±10.18) 岁。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见表1。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人文关怀, 具体如下: (1) 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注射前, 对患者进行探视, 加强人文关怀,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 注重文明用语和语气的亲切性,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并注重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 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 及时沟通, 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 给患者讲解的治疗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2) 注射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注射治疗即将开始时, 护理人员应该准备好治疗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该保持亲切的态度,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慰;在实施注射时,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协助, 调整患者姿势以便于治疗的开展, 告诉患者放松, 身体有异常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把患者的衣扣、领口、裤带等解开, 以方便患者的放松及呼吸。如果患者使用了腺体分泌拮抗类药物, 患者情绪过于紧张, 护理人员可以给患者讲解其他方面的事情,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在治疗时, 患者可能会因为裸露身体而感到难堪, 护理人员应该把患者裸露在外的身体盖好, 防止着凉, 并耐心安慰患者, 对患者进行鼓励。让患者感受护理人员的关怀, 增强患者信心, 在治疗完成后,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保护患者的隐私。另外, 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营造安静的环境, 对患者实施不同的人文关怀, 给患者讲解治疗的情况。

1.3观察指标应用舒适护理专家Klocabal制定的舒适状况量表对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评分, 总分10分, 分数越高, 表示舒适度越高[2]。给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护理满意度= (满意+一般)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护理前,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 (4.94±1.26) 分, 对照组为 (4.89±1.15) 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 (8.65±1.55) 分, 对照组为 (5.54±2.41) 分,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 对照组为83.6%,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中心注射室是开展医疗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 中心注射室中的护理质量关系到中心注射室工作的能否顺利开展, 也关系到医疗工作的效果。目前, 探求一种科学、有效的中心注射室护理措施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3]。

近年来, 人文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患者及其家属对中心注射室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人员不但应该加强中心注射室方面的护理, 还应该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在中心注射室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 不但关系到治疗疗效, 而且关系到注射护理的整体质量[4,5]。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护理理念, 人文关怀强调尊重患者的核心利益, 从尊重患者意愿、满足患者各项护理需求等方面入手,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另外, 人文关怀的“精髓”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在充分考虑患者需求的基础上, 在整个围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各个方面的人文关怀, 让患者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 不但有利于提高患者参与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而且有利于减少治疗中的医院纠纷,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在中心注射室护理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提升中心注射室护理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临床上及中心注射室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人文护理的重要意义, 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并逐渐扩大人文关怀在中心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范围, 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中, 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文关怀, 结果显示, 护理前,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 (4.94±1.26) 分与对照组 (4.89±1.15)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 (8.65±1.55)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54±2.41) 分, 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中心注射室的护理中, 加强人文关怀能够实现良好的护理效果, 不但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进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临床上应该积极把人文关怀应用到中心注射室护理中。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心注射室实行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方法 110例中心注射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 (4.94±1.26) 分与对照组 (4.89±1.15)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 (8.65±1.55)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54±2.41) 分, 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中心注射室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 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提高治疗疗效, 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中心注射室,人文关怀,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龙献忠, 钟和平.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对话德育及其建构.高等教育研究, 2012 (1) :86-90.

[2]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护理学杂志, 2012, 27 (9) :1-2, 26.

[3]杨甜甜, 周艳, 赵梦媛.5种核心期刊刊载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的文献分析.护理学杂志, 2013, 28 (7) :85-87.

[4]张丽华, 郑海英, 邓桂萍, 等.人文关怀护理行为感知的研究现状.护理学杂志, 2013, 28 (21) :91-94.

注射室、输液室的提示语 篇2

1、空腹不宜输液,输液前未进餐者请少量进餐,如牛奶、鸡蛋、面包等。

2、请不要携带外来药品在此注射,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3、请您不要空腹输液,以免输液过程中出现肠胃道不适。

4、请您治疗前告知我们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是否有心肺疾病。

5、请您遵守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产,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6、请输液、肌肉注射病人每天携带病历和注射证明。青霉素证明24小时内有效,超过24小时或未带青霉素证明者需重新做皮试。

7、如有药物过敏史及过敏体质者,请事先说明。需过敏试验的药物如青霉素、先锋V、链霉素、普鲁卡因、先抗、优普酮、头孢曲松钠及它们的口服类药物,应先做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取药。

8、输液病人拔针后,请手拇指指腹沿血管方向扫压针眼至针眼上2百米处3-5分钟,直至不出血为止。

9、输液过程中,请不要随意调整输液滴数,如有需要,让我们为您服务。

10、输液过程中请不要随便走动,更不能离院,以免发生输液反应后不能得到及时救治。

11、输液结束后,请您立即按压穿刺点3-5分钟,并休息10分钟左右,无不适后请再离开。

12、输液前请尽可能的休息好,因为疼痛、紧张、疲劳和空腹可导致脑血管收缩,使大脑发生一过性的短暂缺血缺氧,引起晕厥(俗称晕针)。如果发生晕针现象,请不要慌张,将患者平卧,取头低位,松开颈部衣扣,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手压人中穴即可缓解。稍严重些的.患者可予口服或静脉推注50%高渗葡萄糖。

13、为了您的安全,请勿离开您所在的输液区。

14、为了输液安全,请不要自行调滴速。

15、我们的各项制度和管理及技术操作的规范实施需要您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因此而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鉴谅。

16、我们的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各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量的规章制度,在配药前均要询问以前是否有药物或其它过敏史等,请配合我们的工作。皮试后请您等候二十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不要擅自离开。

17、在输液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请马上通知您身边的医护人员,少数病人输液过程中可出现疼痛反应,请告知我们。我们会马上分析原因,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正确处理。输液完毕后,请再观察半小时后离开输液室。

18、在输液过程中,若进针的部位疼痛、肿胀,请您立即告知我们。

19、在输液过程中,若您需要上洗手间,我们乐意协助您。

20、在治疗过程中,如有心慌、气紧、恶心、呕吐、头昏、皮肤瘙痒等不适,请您立即告知我们。

21、针头部位不要轻易运动,以免针头从血管内脱出,引起药物外漏,儿童请加强陪护,避免针头脱出。

加强注射室管理,提高护士素质 篇3

工作量大,病人不固定,流动性大

我院门诊量非常可观( 1800人/日),庞大的门诊量决定了注射室高负荷的工作量(平均350人/日)。

(1)为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护士长的管理对策:①合理灵活地排班:按注射室的工作需要分设配药岗、输液岗、巡回岗、试敏岗和肌肉注射岗。每个护士在每个岗位各尽其责,相互协作。上下午轮流换岗,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针对小夜班病人多的特点(平均65人/班),增设一个副班(13:00~21:00),为了早晨上学和上班的病人,每天安排两个护士早晨提前半小时上岗。② 人性化管理: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满足护士的休假需求。工作上必须严格要求护士,但在生活上应关心爱护护士,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娱乐活动,如聚餐、游泳、郊游等。帮助护士释放压力,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在病人相对减少的时期,适当安排护士休假,对于有特殊需要的护士,可以视工作情况给予帮助。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让护士劳逸结合,在工作时间精力集中,以饱满的精神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2)对护士的道德素质要求:①慎独: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道德修养应达到的一种境界。护理行为大部分是在无人监督情况下完成的,而注射室繁重的工作性质更强调个人的自觉性,无论困难或顺利,白天或夜晚,有人监督或无人监督,领导表扬或批评,工作态度都应始终如一,尽职尽责,自觉地一贯地按规章制度办事。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积极、负责、专心、忙而不乱、稳中求快。②仪表素质要求。护士的仪表要文雅大方,举止端庄稳重。注射室的护士要面对大量的病人,她们的言行举止代表了医院的护士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护士每天上岗前都要做到衣帽整洁,头发理顺,着淡妆,大夜班的护士早晨必须刷牙洗脸。只有这样才能给病人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病人才能更尊重护士,更信任护士。端庄稳重的举止和文雅大方的仪表不仅能增加自信,还能提高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和对医院的信任。

(3)注射室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与病人的沟通能力:现代人的法律意识与日俱增,护士与患者的接触交往中稍有语言行为的疏忽,极易造成纠纷。由于病人多,流动性大,护士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每个病人的情况。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工作中必须使用文明用语,才能有利于护患沟通。比如病人到观察室打针,护士说声“您好!请坐”。这种问候是良好的护患沟通的开始。再由巡回护士观察病人的状态,询问病人的感觉,从而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很好的护患关系。

疾病种类多,药品类别多

到注射室接受输液、皮试和肌肉注射的病人患有多科疾病。这就要求护士掌握相关疾病的理论知识,和各类药品的作用、副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配伍禁忌。

(1)护士长的管理对策:①平时督促护士参加医院的业务学习,认真记录笔记并定期检查。制定科内业务学习计划,要求每人每年讲课1次。鼓励护士自学,通过上网、函授等途径接受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②在每一种新药品使用前,带领护士学习该药的说明书,掌握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忌证及是否需要做过敏试验等。如有药物需要做皮试,首先亲自示范指导科内每个护士掌握准确地配制该药的试敏液。有的药物在注射时易出现某些不良反应,要求护士向病人作好告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通过这些管理方法,切实有效地保证了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③定期检查预防院内感染的各项工作。特别在流感流行季节,在每班护士交接时,都强调要做好紫外线空气消毒,乳酸熏蒸工作。既避免了病人的交叉感染,也保护了护士。

(2)钻研本岗位技术,学习新技术,减轻病人的痛苦。学习并掌握留置气泡技术和Z型肌肉注射法。通过临床使用观察,这两种肌肉注射技术与传统的肌肉注射法相比,不仅可以减低组织受刺激的程度,减轻疼痛,还可以起到将药液限制在注射肌肉局部而利于吸收的作用。

(3)注重每个操作环节,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准确,无异议。①抽取瓶装粉剂药物时,采用两次溶解稀释法,降低药瓶内残留药液。减少或避免药液泡沫的产生,保证排气操作正常顺利。②给药剂量小于单位包装剂量时,应先准确抽取所需剂量,余量暂时保留,病人无异议后再弃去。③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加药,减少医源性危害。④改进排气方法,减少或避免输液

器内气泡的产生,

执行各科门诊医生的医嘱多

我院注射室担负着医院各科门诊病人的注射任务,还经常承担职业病中毒、药物食物中毒等大型抢救任务。所以,注射室的日常工作需要与医院各科室的医生合作、交流和沟通。

(1)护士长的管理对策:①监督护士认真、正确地执行医嘱,发现问题,及时开会进行讨论,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②培养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在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护士必须及时清楚地向医生提出异议。③教育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非抢救情况下,坚决不执行口头医嘱。

(2)对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与各科医生的沟通合作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①具备自尊、自爱的女性美德: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护士的地位不及医生,更有人会错误地认为医生是护士的领导者。只有护士自尊、自爱,热爱护理工作,不仅将护理作为一种职业而是将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才能不受消极的影响而自暴自弃,才能和医院各科室人员相处融洽,配合默契,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护士可以通过申请学习和进修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接触医学领域的前沿,改进某些传统的技术。 ③保持乐观、平和的工作心态:护理工作的繁琐、辛苦和付出与经济和社会回报不相符時,常常会让护士产生消极的、悲观的态度,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因此,护士要学会面对不平衡的事情,学会自我调节,不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病人。

门诊注射室预防流感的护理干预 篇4

1 预防流感的护理干预

1.1 完善管理制度, 加大管理力度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 规范操作程序, 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以便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执行中更切合实际。狠抓“三基”训练, 定期抽查护理技术操作, 养成规范的行为, 做好防护工作。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与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切实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2 加强宣传培训, 掌握动态信息

医务人员要不断学习, 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全院统一组织学习、培训流感等相关知识, 进一步落实传染病、医院感染管理等法律、法规, 强化卫生预防宣教知识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 增强医务人员对流感的防范意识。

1.3 优化流程, 合理布局

优化工作布局流程,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要严格区分并标志明确, 认真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每日按时消毒、通风、换气, 抹布、拖布每室固定并洁污分开使用, 用后清洗晾干。定期进行消毒效果质量监测。

1.4 严格洗手制度,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洗手是最经济、有效、简单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要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工作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定要养成一人一操作一洗手的习惯。配备热水器、干手巾、速干手消毒剂及非手触式水龙头等设施, 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每季度对手卫生效果进行监测[1]。同时给病人讲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意义, 并现场演示洗手方法, 加强病人手的卫生管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5 加强训练, 规范技术操作

加强“三基”训练, 定期抽查操作, 养成规范化、程序化的好行为, 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各种注射、穿刺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防止交叉感染。

1.6 加强巡回, 密切观察

快速诊断隔离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询问病人的主诉, 观察发热情况, 如有高热、咳嗽、全身酸痛、极度疲乏等流感症状, 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对于甲型流感疑似病人应安排在隔离区输液;对患有类似流感的病人教会自己观察病情, 如有病情变化, 戴外科口罩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不要外出或聚集。发现甲型流感疑似病人, 要彻底做好室内的终末消毒工作。

1.7 健康宣教, 预防指导

正确引导公众群众性防控工作,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进行知识宣教与预防指导。我们通过黑板报、发放小手册、录音播放、电视专题观看以及操作时口头宣教等方式增强病人对流感的认识。输液病人中80%以上为不同程度上呼吸道感染者, 护理人员通过宣传流感防控知识, 让轻症病人居家休息观察, 减少交叉感染几率;为输液病人发放外科口罩;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住口鼻, 然后将污染纸巾扔进污物袋内;在拥挤的输液室内避免近距离讲话, 防止飞沫传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处理污染物品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均要用肥皂彻底洗手, 时间不少于15 s[1]。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避免密切接触流感病人, 距离不少1 m。室内开窗通风, 如发现有类似流感症状, 应尽早就医, 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孕妇。对甲型流感要保持平和心态, 防止恐慌, 减少压力, 饮食起居如常, 勤于锻炼。

1.8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防止疾病传播

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不断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全院统一制作并张贴医疗废物分类标志牌和医疗废物收集流程图及配备锐器盒等专用收集容器, 严格按要求分类收集, 集中处置, 减少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的几率, 降低血源性疾病职业危害的发生。同时做好收集、交接等记录工作。

1.9 实施标准预防, 加强自身防护

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 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严格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 配备防护用品, 掌握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要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制度, 树立安全注射意识, 实施安全注射, 保持心情愉快, 营养均衡, 睡眠充足, 注射相关疫苗, 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2 讨论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发病3 d内传染性最强, 其病毒抵抗力低, 对干燥、日光、热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 一般在空气中只能生存30 min左右, 所以对类似流感病人做好病情观察, 及时发现传染源, 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甲型H1N1流感和流感传播类似, 其传播速度更快, 飞沫直接传播外, 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存活一段时间, 经手将病毒带至呼吸道, 因此勤洗手是预防的关键。在流感高发季节, 医院应集中力量进行流感知识培训, 大力宣传流感防控知识, 落实标准预防, 强化卫生预防宣教知识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 增强医务人员对流感的防范意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正确引导公众群众性防控工作, 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针对门诊输液人群和类似流感病人, 通过不同途径进行知识宣教与预防指导, 进一步强化流感防控知识,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围绕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进行防控, 即及时发现传染源, 消灭病原体, 阻断、清理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以控制或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预防,流感,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浅谈注射室护士的职业素质 篇5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射室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患者, 而且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对集中, 病症不同多, 用药的种类、剂量、性能、配伍各异。护士在操作时需要仔细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粗心大意很容易忙中出错, 或在配药环节出问题, 或在静脉穿刺时难于“一针见血”, 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影响和身体上的痛苦。责任心强的护士在业务操作时往往都会显得稳重、专注、自信, 令患者放心, 进而护患关系处于满意状态。在这样的气氛下, 护士操作水平可以正常发挥, 护理纠纷也就不会产生了。多数病人一到注射室都产生一些恐惧心理, 特别是儿童缺乏合作, 加上患儿哭闹, 家长焦虑, 给注射室护士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所以, 要求注射室护士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遇事不急躁、不烦恼。在患者面前始终保持精神饱满的精神、乐观的心态, 不应将个人家庭生活中的烦恼和不愉快的情绪带到工作时间内。护士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态度好, 可以带给患者愉悦的就医心理。护士在工作中端庄的仪表、甜蜜的微笑、温馨的话语、用心的服务, 会使患者感到亲切、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以配合护士的注射工作。

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练就过硬的穿刺技术, 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 正确执行医嘱。为病人做各种注射是注射室护士的主要工作, 所以, 注射室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三查七对。在为病人做皮内肌肉注射时, 掌握好正确的注射部位及进针角度, 做到“二快一慢”, 无痛注射。做静脉穿刺时, 根据年龄、疾病的治疗目的不同, 选择合适的血管, 力争穿刺一次成功。到医院注射室输液、皮试和作肌肉注射的病人可能还患有多科疾病。这就需要护士细心观察, 掌握尽可能多的疾病理论知识和对各类药品的副作用、禁忌的正确认知。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护士必须参加医院的业务学习, 认真记录笔记。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来提高业务水平。做好院内预防感染的诸项工作, 尤其在流感施虐的季节, 护士交接班时, 紫外线空气消毒、乳酸熏蒸的做法每班都要坚持。在避免病人交叉感染的同时, 也可起到保护护士健康的作用。护士要钻研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减轻病人的痛苦。对于每个操作环节都要细心, 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无争议。瓶装粉剂药物抽取时, 使用溶解稀释法两次, 避免药瓶内残留药液。避免或减少药液泡沫, 保证药瓶排气正常。在给药剂量小于单位包装剂的情况下, 应准确抽取注射剂量, 余留部分暂为保留, 病人无异议后再抛弃。加药注射器要适宜, 避免医源性危害的发生。

三、用药常识娴熟

注射室护士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 也是用药前后的监督者。每种新药品使用前, 护士都应了解和掌握该药说明书的内容。在注射该药品时, 把握其药理作用、应否做过敏试验等, 能够在患者注射前预先告知药物注射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做好患者用药前的宣教工作, 如:注射头孢类针剂嘱病人在用药期间忌酒。掌握各种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静脉输液中药物配伍禁忌是护士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不少药物配伍后外观发生变色、浑浊, 同时效价也明显降低, 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所以, 要求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药物配伍的一般知识, 尽量避免两种以上药物加入同一瓶注射。在用药过程中, 护士要主动和患者交谈, 询问有无不适, 如:恶心、胸闷、头晕的症状, 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在执行医嘱过程中要注意有无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以便及时提醒医生做相应处理。

四、善于与病人沟通

要求注射室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目前, 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趋增强, 护士在同患者接触的过程中, 稍有语言或行为的疏忽, 都可能造成纠纷。加之病人多, 流动性大, 工作量大, 护士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和疏导每个病人, 这就要求护士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要强。通过文明用语与患者沟通, 如病人到观察室打针接诊护士的礼貌用语就很重要。护理语言是一门艺术, 一句善言有时可以改善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一句恶语也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心灵。好的语言对病人来说犹如一剂良药。护理职业对护士语言的要求是正确运用语言技巧, 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和道德性。充分发挥其安慰和治疗作用。注射室护士所接触的是心情焦虑、承受病痛折磨的人, 医生和护士除了通过治疗的方法解除其躯体的痛苦外, 还应让病人感受到护士语言、情感和行动上的被关怀、被尊重。所以, 掌握和运用与病人沟通的语言艺术, 是每一名护士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护士在做静脉穿刺时要细心、耐心、沉稳、机智, 在病人质疑或不满意时, 能够耐心合理地向病人作出解释, 使病人打消顾虑、信任护士, 给予配合。按照伦理学道德原则, 护士职业语言还应体现严肃性、高尚性和保密性。哪些话能说, 哪些话不能说, 说到哪个程度、哪些范围, 护士都必须仔细斟酌, 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总之, 护士是社会角色, 应该按照自身所担负的角色要求, 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和心态, 以满腔热情做好护理工作, 充分发挥好语言在治疗护理中的作用。

五、注重举止和仪表, 提升自身修养

在执行注射时, 怎样实施才能使病人乐于接受, 并能够有利于病情的需要及其心理需要?时间证明, 这与护士的言谈举止、业务修养是分不开的。患者的区别很大, 无论从对待病情的态度, 还是从接人待物的文化修养上都能表现出来, 例如民族、家庭环境、个性的不同, 但也有着共同特点, 就是受疾病的折磨, 感情变得焦虑、急躁、自我, 甚至于无端猜疑、无中生有、缺乏控制力, 抱怨、苛求、责备, 甚至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 或不合作的对抗的态度。在这种情况面前, 护士要有自控力, 多多理解和感动患者, 冷静妥善地处理问题, 准确、严谨地进行业务操作, 切忌赌气、轻率、敷衍、马虎的举止, 越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越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沉着、智慧的思维, 敏捷、果断的行动。对不同的病人可采取不同的关怀式的做法, 如对老年患者进行安慰, 对儿童予以爱抚等。

职业对护士仪表的要求是自然美与装饰美的有机统一。注射室护士每天班上都要衣着整洁、得体, 面带笑容, 给患者端庄、典雅的感觉, 不可在上班时间随意接打电话, 乱开玩笑, 走路跑跑颠颠, 说话粗声大气, 不修边幅等, 这样无法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护士要自尊、自爱, 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 不仅将护理作为职业, 还能够将之作为事业, 不受消极的影响而自弱于人, 与医院各科室、各类业务员融洽相处, 默契配合, 一心一意地为病人服务。护士应该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可通过申请学习和进修学习的做法, 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主动探求医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信息。护理工作辛苦而繁琐, 疲劳的身心付出常常会让护士产生消极的、冷漠的生活态度, 以至于把这种态度带到工作中来。因此, 护士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 学会面对不平衡的心理问题, 学会自我情绪调节。

总之, 注射室护士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 而且要不断提升内在修养, 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一个知识全面、内涵丰富、气质文雅的职业人。这不单单是给别人看, 更重要的是体现对职业的尊重, 对岗位的尊重, 对患者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程齐波.新形势下护士长综合素质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11.11.

[2]林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谈[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3.13.

浅谈注射室病人的健康教育 篇6

1 护理人员要明确健康教育的内涵

要做好注射室病人的健康教育, 首先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明确什么是健康教育及施行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要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群众传播健康保健知识和技术。所以, 护理人员要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就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 积极的、主动的、不断地为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促使病人转变观念, 自觉地改变那些因传统的、社会的、心理的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 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 从而达到增强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护理人员明确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就能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工作。

2 健康教育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保健知识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的原则来自于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1]。护理人员要担当健康教育者, 必须具备以上知识。特别是前来注射室治疗的病人多, 病种复杂, 病人咨询的问题也多, 因此, 健康宣教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学习有关人文科学及保健知识。我们经常聘请经验丰富的上级医师给护士讲课, 并对一些疾病的护理、预防、保健知识进行专门讲解与培训, 极大地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理论素质。科室还订了健康报、健康指南、家庭医生等报刊杂志, 鼓励护士自学。担当健康教育的护士, 还经常和患者沟通, 以掌握不同疾病者的需求。如患呼吸道疾病的患儿, 其家属最想知道孩子打针后回家该注意什么, 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最想知道饮食怎样调理, 而心血管病患者最渴望知道怎样做才能使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减轻。由于宣教护士带着病人最想知道的问题学习, 并掌握了相关疾病的治疗、护理及预防、保健知识。因此, 对患不同系统疾病的患者, 施教不同的内容, 使宣教对象逐步学会了一些保健知识和方法, 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 得到了注射室病人的一致好评。

3 进行健康教育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

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 是实施健康教育并取得成效的必不可少的方法[2]。信任是护患沟通的基础。在实施健康教育时, 护士首先要以温和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主动关心患者,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通过护士的主动询问, 患者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出他们的心理感受及目前最关心或最需要解答的问题[3]。此外, 沟通还要讲究语言技巧, 对小儿多采用直观形象带有故事性叙述的语言, 以吸引其注意力;对成年人, 多采用引导法, 如以“您这次是哪儿不舒服”为题提出问题, 让患者自由地将所患疾病的发展过程进行叙述, 我们通过观察其心理活动及需求, 及时指出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预防不当及错误措施, 然后再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总之, 护士能熟练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 取得病人的信任, 使病人有安全感, 是保证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

4 结合实际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

针对前来注射室治疗的病人多、病种复杂多样、年龄各异的特点, 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4.1 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简便、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较少受文化程度的影响, 对文化层次低的病人更适合语言教育。语言教育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人群的共性问题进行[3], 我们的做法是根据注射室病人多、地方语言复杂的特点, 选派责任心强、能听会讲方言的护士, 专门负责对那些只讲方言, 不懂普通话的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同时, 对此类患者的宣教, 我们强调护士, 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老百姓听不懂的专业术语, 必要时辅以手势或实物进行讲解, 力求使语言教育达到重点突出、形象生动、易于接受的目的。

4.2 书面教育

我们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 利用自制的科普宣传卡片及板报的形式, 向病人宣传相关疾病的诱因、临床表现及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卡片的内容形式多样, 有的专讲一种疾病的防治措施, 有的教会病人强身健体的保健方法, 有的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如“长期高血压源于颈椎病”、“小儿呼吸困难警惕会厌炎”、“肠胃保健简便按摩法”、“夏季慎喝冰水-后果严重”等, 病人可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 选择宣教卡阅读。此外, 我们还以板报的形式, 向患者介绍注射的相关知识, 如“注射须知”、“静脉点滴该注意什么”、“皮试小知识”等。通过形式多样的书面教育, 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 学到了防病治病的知识及积极、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

4.3 利用DVD光盘播放宣教内容进行教育

在一些多发病季节, 如天气冷暖交替、感冒发热患儿多, 前来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也多。我们便把这类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保健措施, 如“冬天洗澡如何避免受凉”、“儿童退热药的选择”、“小儿感冒应进何种饮食”等, 挑选朗读能力强、声音甜美、富有感染力的年青护士朗诵其内容, 录制成光盘, 在上午患儿治疗较集中的时候反复播放, 使其家属一边照看孩子一边听宣教。这样既达到教育面广, 又解决了一对一宣教, 护士人手不足的矛盾。

5 护理人员要适时地掌握健康教育时间

健康教育, 要考虑环境因素以及教育对象自身心理素质因素。如对患儿的健康教育, 实际上包括对患儿及家属的教育, 因此, 我们可以采用DVD光盘播放的形式进行。选择在患儿治疗相对集中的时段, 如上午进行。但对成年患者的健康教育, 要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避免转移注意力的诱因, 所以一般选择在下午环境较安静时进行。健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过程, 可以在静脉点滴时或注射治疗前后向宣教对象进行宣教。特别是同病种的病人进行宣教, 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提问, 既提高了宣教效果, 又密切了护患关系, 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摘要:通过论述在门诊注射室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及实施方法的探讨, 说明健康教育对提高就诊病人的健康保健意识,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注射室,病人,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晓明, 陈秀军, 赵春英, 等.有效评价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方法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9) :66.

[2]李银雪, 曲维香.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病人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 :34~35.

中心注射室 篇7

1 昏厥原因分析

1.1 心理因素

有17例 (44.7%) 。注射属于侵入性操作, 虽然对患者机体创伤很小, 但部分患者出于对穿刺或输入液体的恐惧, 容易出现焦虑、担忧、抑郁等情绪。如果遇到门诊注射室人流量大时, 还需要等待, 在注射室较为安静、压抑的环境下, 容易加重心理应激反应, 并进一步引起生理应激反应[1], 引起昏厥。从我们的观察看, 这类昏厥患者以小儿居多。在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下, 其合作程度也相对较低, 加重穿刺难度, 延长穿刺时间, 容易导致昏厥。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 如恶心、盗汗和头晕等。

1.2 药物过敏性昏厥

有3例 (7.9%) 。主要是由于患者病历不全, 或在询问过敏时不能自主判断, 而皮试时又无明显不良反应, 注射药物后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昏厥。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脉搏较弱、呼吸困难和胸闷、心悸等, 部分患者表现有明显的皮肤过敏性病变。

1.3 体位性低血压

有6例 (15.8%) 。主要是由于注射过程中患者体位不当, 导致承担血管缩舒的神经调节功能失去平衡, 引起回心血量降低, 脑缺血缺氧而导致昏厥[2]。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率加快、脉搏羸弱和血压明显下降等。1.4低血糖有6例 (15.8%) 。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由于病情影响, 本身体质较差, 注射前等待时间太长或进食不足, 导致体内肝糖原减少, 血糖值偏低无法及时供给机体, 在外部刺激下 (如注射) , 机体加大消耗, 导致昏厥。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苍白、心悸无力和手脚冰凉等, 部分患者有明显的饥饿感[3]。

1.5 心源性因素

有2例 (5.3%) 。多数患者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 液体输入后会暂时导致血压下降, 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波动, 血输出量不足而昏厥。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不适、头晕眼花和意识不清等, 部分患者表现有心血管疾病发作现象。此外, 还有原因不明性昏厥4例 (10.5%) 。

2 昏厥护理措施

2.1 心理因素昏厥

在患者进入注射室后要妥善安排患者, 给予适当关注。在患者等待时间内, 可不局限于在室内, 患者可先到室外透透气。在穿刺前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安慰, 如告诉患者穿刺很快, 疼痛很小, 很快就结束了[4]。穿刺过程中注意态度亲切, 动作规范熟练, 并和患者聊天, 转移患者注意力。穿刺后可以请患者喝一杯开水, 并妥善安排患者休息。

2.2 药物过敏性昏厥

注射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如患者不能确定, 应严格做好皮试。此外, 注射室要配备各类应急药物。患者一旦出现昏厥, 立即停止注射并给予治疗, 并进一步观察患者病情是否有恶化趋势。

2.3 体位性低血压昏厥

可采取卧位注射, 缓慢推注, 或输液速度控制在较慢滴速。穿刺完毕后休息几分钟再慢慢起身。若发生昏厥, 恢复卧位并采取头低脚高式, 或者遵医嘱给予适当药物升压处理。

2.4 低血糖昏厥

患者穿刺前要注意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低血糖病史, 是否空腹。若患者临床状态较差, 可嘱咐患者先去进食, 或喝一杯红糖水。注射后发生昏厥, 可让患者休息片刻, 补充饮食和水分, 待体力有所恢复后再注射。2.5心源性昏厥注射前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心脏病, 由于心脏病发作与情绪有较大联系, 因此要尽量一次穿刺成功, 同时注意患者情绪。昏厥时, 采取仰卧位, 并及时给予吸氧, 同时密切监测病情。

3 小结

昏厥为短暂性的、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状态, 是由于大脑暂时出现的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从本次临床资料看, 患者发生昏厥的原因较多, 虽然有4例外大多数患者还是可以找到的。我们体会, 患者昏厥前大多还是有一定临床特点的。心理因素昏厥患者虽无明显特征, 但是患者在穿刺前均有明显的紧张、焦虑等情绪, 多数患者还是可以从其进注射室的综合表现观察出。昏厥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心理、体质、药物和病情因素。心理因素是可以通过护理服务给予缓解的, 而体质、药物和病情因素, 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降低其负面影响的。我们认为, 可以在注射前, 仔细询问患者, 查阅病历, 并让患者做好准备, 降低药物、病情和体质因素的影响, 注射过程中给予适当心理安慰, 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从而降低注射室昏厥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兰珍, 林芝钦, 潘丽芳, 等.加强门诊注射常见昏厥的防范[J]医药产业资讯, 2006, 3 (18) :140.

[2]薛丽娟, 杨惠敏.在门诊注射室发生昏厥的护理体会[J].新医学导刊, 2008, 7 (2) :32-33.

[3]陈小琼.门诊注射室昏厥52例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6) :62-63.

门诊注射室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 篇8

1 临床资料

2001年12月—2011年12月门诊注射室发生护理纠纷78例, 男32例, 女46例;其中, 因服务差24例, 护患沟通不和谐16例, 业务技能差10例, 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及制度8例,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4例, 责任心不强5例, 护士人手不够9例, 病人期望值过高2例。由此可见, 护理纠纷的发生与护士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知识技能、工作责任心等因素密切相关, 应引起每一位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2 原因分析

2.1 护士方面的因素

2.1.1 服务观念落后

目前部分护士思想素质不高, 服务意识淡薄, 还没有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由于门诊病人多, 病种复杂, 护理工作量大, 有的护士对病人的疼痛呻吟已司空见惯, 缺乏同情心, 不主动迎接病人。面对病人及病人陪护有疑问时, 没有耐心多做解释, 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这就导致了病人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从而易引发护患纠纷。

2.1.2 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普遍淡薄, 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1], 思想观念没有因为目前社会对医疗质量、护理服务的提升而转变, 只注重防范治疗上的缺陷, 忽视其他护理行为与法律的关系。

2.1.2.1 忽略病人的知情权, 未尽到告知义务

病人作为特殊消费者, 有权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案及风险。护士只注重执行医嘱, 在进行各项操作前未尽到告知义务, 如药名、剂量、副反应、组数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未让病人知晓, 病人如感觉到不适就会猜疑和不满。

2.1.2.2 文书书写不规范

有的护士对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力认识不足,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观察的病人未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及效果, 甚至不能准确使用医学术语, 或医护记录不统一, 存在伪造外出病人生命体征等现象, 一旦发生纠纷, 护士将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

2.1.2.3 护理行为不规范

违反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 简化护理程序。在输液和注射操作时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不严格遵照医嘱控制输液速度, 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 不认真交接班等, 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

2.1.3 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差

有的护士专业知识不熟悉, 不能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出及时、正确的护理判断而耽误治疗或抢救;有的护士操作技能不熟练, 反复为病人穿刺, 不仅增加了病人痛苦, 还会引起病人的心理焦虑和不信任。

2.1.4 责任心不强

少数护士工作态度不严谨, 心存侥幸, 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不适应现代的医学模式、不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去做。认为护士只是完成操作而忽视认真查对医嘱、认真填写输液卡、按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相关的护理, 导致护理不到位, 因而不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没能及时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 致使病人和病人陪护对护士的工作产生质疑。

2.1.5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

少数护士由于思想观念未转变, 不根据病人的特征进行礼貌性称呼。护理操作前没有细心解释, 操作过程中未能注意病人或病人陪护的焦虑心理和情绪变化。当遇到静脉穿刺未能一次成功又没有道歉, 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 导致护患纠纷。

2.2 管理方面的因素

2.2.1 管理体制与护理需求不协调

医院的各种管理制度很多, 但难以落实, 主要是责、权、利不一致, 最终决定医务人员工作业绩的就是经济收入。作为注射室的工作, 需要技术和服务的统一, 工作琐碎, 很多的服务没有收费项目, 而有收费项目的各项技术操作收费标准也很低, 护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 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服务质量下降, 最终引起病人不满。

2.2.2 护士配置人员不足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扩大了服务范围, 增加了工作量。基层医院重医轻护, 为了节约护理成本, 没有按要求增加护士, 造成护士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 在付出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后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产生矛盾心理, 致使治疗和护理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2.3 病人方面的问题

2.3.1 病人的期望与医疗水平的差距

病人和病人陪护怀着焦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到医院, 就是希望医护人员技术高超, 尽快解除病痛。但医学发展有局限性不可能药到病除, 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也参差不齐, 当其护理、解释不一致或不到位时, 易造成病人和病人陪护不理解。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理解, 常拿医疗服务与星级宾馆服务进行比较, 往往心存不满迁怒于护士。

2.3.2 缺乏自身修养, 治疗不配合

基层医疗服务对象大多数来自农村, 文化水平低, 对护士的解释、告知、健康教育等不理解, 致使治疗护理不配合。

2.3.3 维权过度

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多项法律法规的实施, 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其中部分病人不顾医疗服务消费的特殊性, 将自己放在商品消费的位置上, 在抢救疑难、危重病人时极易提出不合理要求而引起纠纷。

2.3.4 其他因素

由于新技术不断引进及新药的应用, 医疗费用增长, 与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产生矛盾。有的病人担心护士药物错用、少用, 穿刺一次性不能成功, 担心医嘱错误、药房发错药等。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极易与护士产生矛盾, 导致纠纷的发生。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培训,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3.1.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服务意识

利用每月的护理业务学习时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 转变服务观念, 提供优质服务, 树立“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舒适的服务, 如治疗环境干净、整齐、安全, 在墙壁上挂有彩色宣传画, 安置空调、电视机等, 给病人建立一个温馨的治疗空间。同时要主动接待和关心病人, 向病人多做与疾病有关的解释和说明;推行护理工作文明服务用语;与病人和病人陪护交流时要讲究语言艺术, 体现尊重、关心、体贴、爱护病人;多进行换位思考, 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以病人的满意作为护理工作的目标。

3.1.2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病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使护理人员树立法律观念, 做到懂法守法。善于发现护理工作中与法律相关的潜在问题, 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克服随意性。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护士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人员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的熟悉, 从实际案例的分析中吸取教训, 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2]。并把自我保护意识与救死扶伤及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起来, 在工作中, 既要做到自我保护, 又要给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如果一旦发生护理纠纷, 必须时刻保持头脑冷静, 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 多做解释, 尽量化解矛盾。同时要及时完善相关记录, 保管好病历资料,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1.3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在护理工作中, 很多纠纷的发生都与护理技能有关, 因此, 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能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疗体制的改革, 需要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不断充电。重点加强心肺复苏、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各种急救仪器的正确应用等内容的培训, 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我院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进行培训, 不定时进行抽查。

3.1.4 培养责任心, 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 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 严格要求自己, 培养慎独精神, 增强责任意识。护士实行循环排班, 全面负责;将抢救流程、查对制度等上墙, 让每位护士牢记于心, 正确实施;对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的病人, 要及时做好相应的指引工作, 粘贴注射需知、告知制度;病人做各种注射时, 除了特殊医嘱外, 尽量不要空腹;需做药物过敏实验的病人, 在皮试及注射后20 min, 请勿离开注射室;为病人用药前, 应常规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在接收病人注射单和药物时, 应与病人当面检查数量和质量, 严格查对医嘱与注射单的药物名称, 查看剂量用法是否相符;建立治疗登记本, 确保有章可循;落实查对、配药、执行签名制度, 明确责任;对输液中的病人, 要随时查看病人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液体走空, 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通过这些方式, 可以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感, 减少或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3.1.5 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 促进护患关系

良好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护士要热情接待每位病人, 态度诚恳, 从内心深处接纳病人;语言文明, 着装整洁, 姿态优雅, 情绪稳定, 用礼貌性用语与病人交流, 并根据病人的自身特点灵活地掌握说话的分寸。护士要用关心、爱护、理解病人的态度进行沟通, 掌握病人的身心需求, 同时也可使病人充分地了解护理工作的特点、性质及疾病的基本知识, 使护患双方之间取得相互的信任、理解, 以减少误会、猜疑及护患纠纷的发生[3]。对于年轻护士说话生硬、不善于沟通的问题, 采取用实际案例分析和年长护士以身示教的方法, 使他们不断提高沟通能力。

3.1.6 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培训

护理文书是病人获得救治情况的真实记录, 是评价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的科学说明, 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 要求护士书写工整, 病情描写确切, 重点突出, 记录及时。要准确记录就诊时间、病情变化时间、抢救或死亡时间等, 同时妥善保管医疗护理文件, 以备举证[4]。急症病人的抢救时护士执行口头医嘱, 不能立即完善护理记录, 应在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后, 用备用纸做简要记录, 在力所能及的时间内记下必要的内容, 为抢救补记护理记录提供可靠的依据, 并且与医生沟通, 有效地避免医护文书不一致而引起的纠纷。

3.2 加强管理

3.2.1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护理质量考评制度

科室要配备足够的护士, 护士长遵循能级对应、满足病人需要的原则安排班次, 明确各班的岗位职责;按医院《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 将考评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3.2.2 加强危重病人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危重病人的护理是科室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它直接反映了护理质量, 也是护理纠纷最易发生的环节。在注射、输液的过程中, 由于药物的过敏或疾病原因, 发病突然, 病情进展快, 一旦发生病人陪护很难理解, 所以要做好病人陪护情绪的疏导工作, 组织人员积极抢救。同时教育护士解答、护理要有耐心, 要理解病人陪护心情, 防止与病人陪护发生语言冲突, 从而减少纠纷发生[5]。

3.2.3 医院要加强其他科室的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有些护理纠纷是因病人对其他医务人员服务不满, 如收费有误、药师发错药、医生开错药等, 病人对他人的不良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医院加强管理, 让每个医务人员增强服务意识, 尽职尽责, 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4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护士要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等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近年来我院院科两级通过加大护士管理和培训力度,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改善服务态度, 为病人提供高标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从而密切了护患关系, 减少了护理纠纷。

关键词:护理纠纷,原因分析,防范

参考文献

[1]巴桑邓珠, 眭万琼.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现状及应对措施[J].护理研究, 2005, 19 (1B) :135.

[2]马平仙.急诊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07:168-169.

[3]蒋进枝.急诊护理隐患管理的应对措施[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06:1054-1055.

[4]邓晓莉.急诊科护理纠纷主要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04:119-120.

优质护理在注射室中的开展效果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注射室患者158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 每组79例。其中, 参照组女31例, 男48例, 年龄12~63岁, 平均年龄 (39.5±7.1) 岁。干预组女33例, 男46例, 年龄15~60岁, 平均年龄 (40.2±6.7) 岁。对两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不存在妊娠以及严重性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障碍等情况。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享有知情权,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1.2.2对干预组患者行优质护理, 主要包括药物过敏护理、晕针护理、晕厥护理。

1.3观察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疗效评定标准患者出院前, 向其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情况调查问卷, 共计三个选项: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 (满意+一般) /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低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32%,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7%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3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 分别对注射室患者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80%, 护理满意度为97.47%;参照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32%, 护理满意度为83.5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周也舟[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可见在注射室实施优质护理, 良好的应用效果已到了广泛认可。

注射室护理人员所接触的患者来自各个职业、阶层, 这些患者对于疾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只有保证自身心理素质较好, 才能对各种情况进行妥善处理, 注射室患者极易因为一些反应情况而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 例如, 针孔红肿、疼痛等, 进而出现过激行为, 护理人员只有及时帮助患者调节情绪, 才能保证自身以及患者安全[3]。在注射室中实施优质护理, 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降低患者的身体不适感以及疼痛感, 保证注射顺利[4]。本院就本次实验, 对注射室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如下。

3.1药物过敏护理人员要对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进行全面了解, 例如不良反应情况、药理作用等, 并在注射过程中, 对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 例如呼吸、脉搏、神态、面色等, 并对患者进行皮试。如果注射过程中需要涉及抢救设备、药品, 例如肾上腺素等, 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注射情况, 并对注射液进行及时补充[5]。深入了解过敏性休克表现, 确保可以对患者及时施以有效抢救措施。

3.2晕针护理如果患者存在注射顾虑、年老体弱、情绪紧张等情况, 护理人员要给予足够的热情, 耐心解答患者的各项疑问, 帮助患者缓解负性心理情绪, 而且在操作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提高注意度, 一旦发现患者存在晕针情况, 要立即叮嘱患者平卧, 并对其进行适当安抚,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3晕厥护理患者注射过程中, 极易因疼痛、害怕不安全的感知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 护理人员要结合晕厥的诱发机制,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对患者的病情、心理反应进行及时把握, 如果患者存在高度紧张、低血糖、体弱、晕针、晕血等情况, 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 并通过亲切的态度以及熟练的技术对待患者, 以此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 避免患者因血管痉挛导致脑供血不足, 最终出现突发性晕厥。一旦患者出现晕厥状况, 护理人员要立即取患者平卧位, 抬高患者脚部, 告知患者做好保暖, 保证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充足[6,7]。

综上所述, 在注射室开展优质护理, 有利于注射工作顺利完成, 而且可以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提高患者的注射满意度, 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参考文献

[1]黄馨仙.优质护理服务在注射室中开展的效果研究.吉林医学, 2014, 2 (34) :7668-7669.

[2]周也舟.优质护理干预在注射室中的应用研究.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5, 24 (6) :620-621.

[3]徐柳霞.注射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效果评价.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11 (10) :407.

[4]张赛喜.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注射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2) :458.

[5]覃素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注射室中的应用.医学信息, 2014, 6 (37) :223-224.

[6]代俊非.优质护理服务在注射室中开展产生的效果分析.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9) :4482-4483.

上一篇:口腔医学教学下一篇:建筑室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