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意象

2024-07-10

象征性意象(精选十篇)

象征性意象 篇1

1 意象的阐释

我们所说意象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体载体, 就是说它也能引起人们一定的具象的感觉来, 要能唤起人们具体的知觉记忆, 唤起人们相似的感觉经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与客观物象有相似之点。有些诗歌的意象就是借助于客观物象而传达的。因此它必然包含主观性和具象性这两个因素。在一个诗歌意象中, 这两个因素是水乳交融, 不可分割的。但是一个诗歌意象在产生或构成时, 在这两个方面都会有所侧重, 在内部构成上出现差异。一个意象的产生, 有时是受到某一具体物象的启示和触动, 而引起诗意的涌发,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物生情”或“见景生情”, 这个具体物象常常是诗歌意象得以产生的触媒。而这一具体物象一旦成为意象, 也就丧失了原来客观自在的性质, 而成为带有诗人强烈主观感觉色彩的东西。我们可以说诗歌的意象对理解整首诗歌的内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没有意象的诗就不是诗, 更不用说是好诗了。同样我们赏析诗歌作品分析其中的意象, 就要循着相应的客观对应物去探究感受诗人蕴含于其中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可以说, 意象就诗人内心的“境象”, 只要抓住客观对应物, 就可以探析诗歌中诗人的内心世界。

2 狄金森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

什么是象征?象征是一种艺术方法, 就是通过具体的, 个别的事物传达出巨大的理性内容。理性内容可以是普遍性意义, 可以是深沉的感情, 也可以是大于其本身的含义。暗示理性内容的那个感性形式—具体的个别的事物, 也就具有了符号化的功能。比如一提到梅花, 就会联想到清高德操和傲霜斗雪的战斗精神。梅花的象征意义, 不是其自然属性, 而是人们在历史积淀中附加给它的。在象征结构中, 人们想到的并不是其本来的自然属性, 而是联想到它暗含的理性意义和内容。正如黑格尔论述象征时所说, 象征是它本身, 同时又是超越它本身, 成为暗示深刻的理性内容的一种客观符号。象征性意象以具体的, 可感知的形象象征诗歌的主观情感, 象征性意象就是指那些能与巨大理性内容相对的符号化了的意象。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颇具象征意义。

维多利亚时期诗人常用花特别是玫瑰花象征爱情的甜蜜和忠贞。浪漫主义时期诗人则以花象征女子的柔弱, 多变。诗人狄金森也喜欢花。在她的诗歌中她使用过41种花卉名称, 包括玫瑰, 雏菊, 三叶草, 水仙花等。其中玫瑰居众花之首, 一共出现过17次。可以说作诗和养花是狄金森的爱好。在她关于花草的诗歌中多数没有摆脱传统习俗的影响, 流露着一种伤感的情调。在其诗歌《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花》中诗人写道“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它很可能漂泊流离, 若不是我从路旁拾取, 把它捧起, 奉献给你。仅有一只蜜蜂会思念——/仅有一只, 蝴蝶——/从远方旅行匆匆归来/在它的胸脯, 息歇——/仅有一只小鸟会惊异——/仅有一阵轻风会叹息——/像你这样的小玫瑰/凋零, 多么容易!” (J35) (1) 也许你要问那多玫瑰是谁?正是诗人自己。诗人运用玫瑰这一意象象征着柔弱的女性, 同时揭示出女性在社会中的渺小, 从而从侧面映衬了男性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在动物中迪金森十分喜欢“蜜蜂”和“飞虫”。诗歌《一只旋转的飞轮》意象奇特, 被称之为杰作。诗歌这样写到, “一只旋转的飞轮/一条瞬息消逝的线——/一声翡翠的共鸣——/一股胭脂红的急湍——/灌木林梢的花朵/端正碰歪了的头——/多半是突尼斯的信使/在清晨轻快地驰骋—— (J1463) (1) 这是一首描写蜂鸟的诗歌。前四行描写的是飞翔中的蜂鸟。在阳光的照耀下小鸟的体态十分可爱。诗歌的第一行只见鸟飞, 不见轨迹。他飞行的路线渐渐消失。随后蜂鸟那飕飕飞动着的翅膀看起来很像一个旋转不停的轮子。第三行是一种声音和色彩的联觉——这里将蜂鸟那绿色的背和翅膀比作铿然有声的翡翠。接着诗人将蜂鸟深红色的下颚比作匆忙涂抹的胭脂。第五, 六两行则从花朵的角度来描写蜂鸟采集花蜜的情景。这里花朵不但被人格化而且与诗人合而为一了。最后两行以夸张的手法说明鸟飞之快——从突尼斯到新英格兰有8000英里左右的路程, 蜂鸟仅用变天时间便可以从容地将邮件取来。在整首诗歌中, 诗人并未直接指出描写的是蜂鸟, 诗中旋转的飞轮便象征着蜂鸟, 它时而如一条瞬息消逝的线一般, 时而如有声的翡翠。然而此时在灌木树梢的花朵这一意象象征柔弱的女子, 正在急切地等待信使, 为她带来希望。在另一首迪金森的诗歌中诗人运用宗教术语和象征性意象描写了夏向冬的转变和生向死的过渡。这首诗歌一开始就省略了主语“蟋蟀”。蟋蟀的歌声普遍而响亮, 压倒了莺啼燕啭;他们是“本地户”不像某些飞鸟那样春去秋来, 它们的唧唧的叫声对旁观者来说是“凄婉”的。它们不但是无足轻重的小动物, 而且它们在劫难逃, 因为死亡正在威胁和等待着它们。它们躲藏在草丛里, 像天主教徒一样在做弥撒——今日牺牲预示着明春的复活。在这里蟋蟀这一意象是弱者的象征。正因弱小在诗歌中, 蟋蟀只能在隐蔽处活动。人们任然看不到它们, 而只能听见其声音。它们正在做弥撒, 祈求上帝的慈悲, 但现在还没得到他的恩宠。可见这种宗教活动只不过是一种悲惨的风俗习惯而已。蟋蟀不会因为举行这种活动而得到拯救。这便使诗人感到格外的孤独和枯寂。诗人迪金森生活的那个时代, 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 诗人正是通过这首诗歌运用象征性意象表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狄金森关于死亡的诗歌中的意象也颇具象征意义。诗歌《因为我们不能停步等候死神》是狄金森描写死亡和永生的著名诗篇。在诗歌的第一节, 死亡这意象被你人化了, 他象征一个和善的马车夫。诗中人不愿意停下去坐他的车, 他便主动停下来请诗中人乘坐。这时马车上有三个乘客——诗中人, 永生和死神。第二节他们被描写为闲适的观光者。死神不急不忙地慢慢赶车前进。诗人出于礼貌把工作和休息搁置一边。第三节描写他们一同路过校园, 长满庄稼的田野和西落的太阳。第四节描写的是夜晚的寒冷和潮湿。因为衣着单薄而格外冻人。在第五节中, 在地面隆起的房屋实际上是一座坟墓。在最后一节中时间突然飞跃, 在被埋葬后, 几个世纪飞逝而过, 此时他的灵魂已离开躯体进入了永生。在这首诗歌中, 狄金森对死亡和永生没有提出新观点, 仅仅把人生看作一次旅行, 而死亡和永生只不过是旅程中两个连续的阶段罢了。死亡是人生最常见的现象, 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正因如此人们才想象出永生来解脱。诗人把死亡和永生这个两个意象都拟人化了。在第三节中旅行表明人生不同的阶段。正在玩耍的小学生象征童年, 成熟的庄稼象征成年, 夕阳象征晚年。就是通过这些象征性意象让变得更加形象而生动。

此外诗人还用篱笆这一意象象征束缚人类自由的枷锁。诗中写到“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我知道, 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 真甜!/可是, 脏了围裙——/上帝一定骂我!/哦, 亲爱的, 我猜, /如果他也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如果, 他能爬过去!” (J251) 诗人用个宗教象征束缚人类的枷锁。在第431首中便展现了宗教对人的压抑和摧残, 人类试着逃避现实, 却无法逃脱“末日审判的那一天”。

3 结束语

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是其诗歌的重要做成部分。诗人在其诗歌中运用象征性意象赋予花, 草, 蜜蜂, 死亡等意象独特的象征意义。分析狄金森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透析其中的象征意义, 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其诗歌作品和诗人本身。同时使其诗歌生动形象, 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邹建军.现代诗的意象结构[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篇2

内容摘要:

《野草》是鲁迅杰出散文作品,《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包含了鲁迅的思想,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残酷世界的批判,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野草》这部散文诗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他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让我们向他的思想世界迈进了一步。

关键字:《野草》 意象 象征

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也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浯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在《野草》中,他将沉积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而如何谈论与分析《野草》,应哲学、与象征艺术中论述。

一、《野草》中的生命哲学,哲学可以归纳于三点,第一是韧性战斗哲学,第二是反抗绝望哲学,第三是向麻木复仇哲学。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同时在《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拔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与前面韧性战斗哲学联系的,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战与反思。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在《影的告别》是《野草》中,假托影与形的对话,它最痛苦也是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中无声的沉没。《乞求者》抒发了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奴隶式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与憎恶。《希望》是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表现得最充分也最直接的一篇。

复杂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鲁迅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将这一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创作的目的,前者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

二、《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艺术

《野草》这部作品运用了一种与《呐喊》、《彷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野草》是一个有机的意象的艺术世界,不仅各篇的喻体互相联系着,随着恋爱的进程,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且各篇的喻指也相互联系着,不断充实着新的意蕴。如:《秋夜》中的“火” 隐喻的是爱情,《死火》里的“死火”是鲁迅的自喻。《死后》里的“火花”是与《秋夜》里“他于是遇着了火,我以为这火是真的”遥相呼应的,“眼前仿佛有火花一闪”意象出诗人起死回生,他的爱情和美好生活也起死回生。《题辞》里的“地火”喻指诗人灵魂里萌生的爱情之火,爱情的火焰犹如熔岩般喷涌而出。《野草》是一个有机的意象的艺术世界,不仅各篇的喻体互相联系着,随着恋爱的进程,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且各篇的喻指也相互联系着,不断充实着新的意蕴。除了意象的运用以外,《野草》还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它反映了鲁迅内心深处的理想和渴望,表达了他在黑暗世界重压下的孤独、苦闷、失望、彷徨、求索和希望的情感。象征主义的基本情绪是对生活的悲观和绝望,而《野草》闪耀着理想的光芒。例如:《雪》这篇散文诗。《雪》的主题是《希望》的延续,如果说《希望》侧重于表现诗人自己对爱情的态度,是诗人生命意志战胜道德的宣言书,那么《雪》的侧重点是对她在爱情面前犹豫不前的不满。《雪》比较了以“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为象征的两种生命形态。散文诗一开头,用两句话描述以“暖国的雨”为象征的生命形态,作为以“江南的雪”为象征的生命形态的陪衬。在诗人看来“暖国的雨”虽然不受严寒的侵袭,生活一帆风顺,但是生命没有同严酷的现实搏斗过,就没有冰冷而坚硬的灿烂。“江南的雪”同严寒、严酷的现实生活搏斗过,比起“暖国的雨”,闪现出了“冰冷而坚硬的灿烂”,是诗人所赞赏的生命形态。“江南的雪”的美是阴柔的美,女性的美,是含蓄的象征她的美。诗中描述“江南的雪”都是诗人对她的美的赞赏。在雪里还出现了一组象征爱情的花朵的意象,如“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想象中的“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都是象征她热烈的爱情和旺盛的生命欲望。接着笔锋一转,写到“朔方的雪”博大而壮美的形象:“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的生光……”“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的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这些都象征着“朔方的雪”是诗人理想的生命形态、人格形态,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激励,对她的激励。在《风筝》中诗人描绘了北京“严冬的肃杀”和故乡“春日温和”的两幅情景,表面看来是写自然气候,实际上象征了诗人思想感受下的社会环境。这两种象征性的画面中,存在一种矛盾现象:当北京还处在严冬季节时,天空的“远处”却有象征春天来临的风筝在“浮动”,在故乡春日温和之中,又描绘了瓦片风筝的“憔悴可怜”。寒冬的威严、浓重的黑暗、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将诗人吓退,他相信春天必会到来。然而光明又在远处“浮动”令他感到渺茫。诗人运用形象代替抽象的象征手法来喻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把那些在前进道路上的追求、探索、矛盾的复杂心情,借用象征的形象巧妙的渗透到了所描绘的景物之中。

作为一部灵魂之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参考文献:

【1】 鲁迅:《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 胡尹强 著 《鲁迅:为爱情作证》 东方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3】 许寿裳 著《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版

《诗经》淇水意象的爱情象征 篇3

一、淇水——恋爱的伊甸园

《竹书纪年》卷上“帝辛”条云:“冬,王游于淇。” 这里的“王”帝辛,即殷纣王。周灭商后,分封其国都为卫、邶、鄘三个诸侯国,卫的国土就位于汲郡朝歌。由此可见殷纣游玩的淇水正是《诗经·卫风》中经常出现的淇水,是卫国的主要河流。殷纣“游于淇”,表明淇水这个地方风景秀丽,开了后世青年男女在此谈情说爱的先河,使淇水这个地方充满了诗情画意。古代的青年男女喜欢在水边寻找自己的爱情,如,《诗经·郑风·溱洧》描写的就是男女青年在水边嬉戏恋爱的情景。岸边往往水色秀丽,风光迷人,有一种浪漫气息,爱情意识也往往易于萌动,因此水边往往是青年男女们约会的场所。和溱水与洧水一样,淇水也是古代著名的男女自由恋爱的场所。

二、淇水——爱情的“阻滞”

爱情有“阻滞”, 其故事才会耐人咀嚼寻味和撼人心魄,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莫不如此。《诗经》有6篇18次咏及淇河,其中《桑中》《氓》《有狐》三篇直接描写爱情。在这些爱情故事里,淇河不仅是恋爱故事赖以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所,也还担当着“阻滞”的角色。例如,《桑中》篇三章末尾全用“期我乎桑中,要(邀)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淇水显然就是热恋中的士女们的地理方位的阻隔。

《氓》中“淇水”出现三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是女子对“氓”的热恋阶段,女子依依不舍穿过淇水送情人,这“送子涉淇”的举动就有了冲破种种阻碍的意义。“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是被“氓”抛弃的阶段,女子伤心不止越过淇水回娘家,“汤汤”的“淇水”仍是两人之间的感情阻滞,是一条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是女子的自省阶段,女子斩钉截铁地走向决绝。淇水,见证她的痴情,也见证她的悲哀。

三、淇水——爱情的同义

魏源《诗古微》云:“三河(汉代指河内、河东、河南三郡,今河南洛阳黄河南北一带)为天下之都会,卫都河内,郑都河南,据天下之中,山河之会,商旅之所走集也。商旅集则货财盛,货财胜则声色辏。”《汉书·地理志》云:“土陿(古同“狭”)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西周时期的郑卫处于商业中心,交通便利,文化心态较为开放,男女交往自由,相与咏歌,各言其情。故郑卫之风尤多情诗,善于即景生情,委婉细腻,情真意切。重利轻义、游媚富贵的风习,又使郑卫犹多弃妇、冤妇之调。

四、淇水——爱国精神的借代语

许穆夫人是春秋卫国(今河南省淇县)卫宣公昭伯与卫宣姜的女儿,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她是一位淇河的女儿,历代诗歌中“卫女”中的一位代表。因远嫁许国的国君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名著史册的爱国女诗人,是淇河的骄傲。《载驰》记载了祖国卫国蒙难,她自己冲破阻力,奔赴国难的决绝和拯救祖国的远见卓识,是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不朽诗章,见证了她是一位淇河养育的烈女。正因为此,“卫女”便成了坚贞不渝的爱国者的代名词,“淇水”便成了爱国者心目中祖国家乡的象征。

象征性意象 篇4

一、意象形成于人生世道之悟

古代文学中的意象是指作者想表达的内心情感, 内心的意一般是关涉到人生世道。意象的形成与表达往往离不开“境”, 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部分通过含蓄、模糊手法而达到一种“境有尽而意无穷”效果。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一语道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古代文学中, 作者把内心思想感情集中于对人生世道之悟与所描写客观景物完美融合起来便形成意境。

在文学作品折射的意境中, 写景状物是为更好抒情, 即化景物为情思。虽然古代文学中意象有着不同表达方式, 但是可感觉到意象往往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表达一种对人生感悟与思考。思考到人生短暂、痛苦等多重情愫, 认识到要充分享受人生美好时光, 不能浪费消耗生命,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价值, 对人生充满希望;把自己的美好希望与愿望寓情于景, 托物以情等等。

二、水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水仙具有清韵、幽雅、芳香的特点, 在岁末寒冬百花凋零时反而开花。它进入文人审美视野后, 作为一个独特意象出现于文学领域。人们赏其“形”取其神, 赋水仙以“清、贞”为主的人格诸种意象。

水仙被赋予女神意象。一是作为洛神 (凌波仙子) 的象征意象。曹植的《洛神赋》序描述:“黄初三年, 余朝京师, 还济洛川。古人有言, 斯水之神, 名曰毖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 遂作斯赋。”[1]《洛神赋》作为名篇千古流芳, 洛神意象也被后人反复使用吟唱。“凌波仙子”美好名字, 在荆州地区沿用, 被诗人们广泛使用传唱, 作为水仙花最常用象征意象。二是湘水女神 (湘妃/君) 的象征意象。屈原的《九歌》中有《湘君》《湘夫人》两篇, 后人以湘君、湘夫人即尧之二女为范本, 构想出二女与舜之爱情故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始皇南巡湘山祠, 突遇大风, 问博士:“湘君何神?”博士曰:“闻之, 尧女, 舜之妻, 而葬此。”[2]文学家热衷于相信凄婉爱情故事, 对娥皇女英的忠贞加以象征咏叹, 水仙的湘水女神意象就经常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三是汉水女神 (江妃) 的象征意象。汉水女神在汉代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学者, 曾记载故事:传说有一位叫郑交甫男子, 在汉水之滨遇见两位出游神女, 两相悦慕并愉快交谈。神女应交甫请求, 解下随身玉佩相赠, 郑交甫喜出望外之余在举步间却又失去眼前神女和怀中玉佩, 因此懊悔不已。此传说烘托出水仙的缥缈与神秘意象。

水仙亦有男神意象。一是屈原的象征意象。晋.王嘉在《拾遗记.洞庭山》中记载:“屈原以忠见斥, 隐于沉湖, 披纂茹草, 混同禽兽, 不交世务, 采柏叶以合桂膏, 用养心神, 被王逼逐, 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 谓之水仙。”[3]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被追思为水仙, 而水仙姿态高雅, 品性贞刚, 自然将它攀附为屈原化身并将其意象与屈原相关联。二是琴高的象征意象。后世有将水仙花比作水神琴高, 《列仙传》中记载:“琴高者, 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 浮游冀州琢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 入琢水中取龙子, 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 果乘赤鲤来, 出坐祠中。日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 复入水去。琴高晏晏, 司乐宋宫。离世孤逸, 浮沉琢中。出跃赦鳞, 入藻清冲。是任水解, 其乐无穷。”[4]

水仙在文学作品中被定型后, 其意象也进一步继承和品格的升华。水仙的类比意象总体有洛神、湘神、灵均、琴高、姑射、青女、素娥之类。

三、其他常见植物的古代文学意象

梅花的君子象征意象。最早记载梅的文献《尚书·说命下》提到“若作和羹, 而为盐梅”。可见, 梅花既可观赏, 又具实用的“内外皆佳”花卉, 符合儒家知识分子的古代文学家价值标准。梅花喜温湿, 野生梅花多在水畔、山谷, 水边梅花有早春先发特性, 后来人们对水畔梅花疏影横斜之美的认可, 梅花伴水成为古代文人对景物摄取模式之一, 另外, 梅花枝干横斜孤峭挺立, 被文人们赞赏和大力描写。梅花瘦而且贞霜, 磨雪折骨愈加奇, 被写进很多君子象征的文学作品中。

草的喜怒哀乐象征意象。屈原首先确立“香草美人”传统形式, 香草为美人作衬托。置草又名忘忧草, 文献最早记载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首草, 言树之背。”后来朱熹注曰:“首草, 令人忘忧;背, 北堂也。[5]”称其“忘忧”是因为首草, 食之令人好欢乐, 忘忧思, “北堂”代表母亲。基于此, 古代游子要远行, 会先在北堂种营草, 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思念, 忘掉烦忧。

植物之间象征意象的比较寄托爱憎情感。松、柏、梅、竹、水仙为被古人誉为五君子, 后来的乾隆皇帝合咏五君子的作品最多, 吩咐文征明画松、柏、梅、竹、水仙为五君子图, 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五君子这个组合, 不但写多首诗歌来吟咏, 还特意要求臣子作五君子图以供欣赏。松、竹、梅被合誉为岁寒三友, 菊花为中国传统凌寒花卉, 声名地位也甚高, 水仙与菊花不相上下。通过水仙与荷花的对比, 突出水仙意象的层次, 水仙可傲寒, 荷花在秋风中凋零;荷花根部离开淤泥不能存活, 水仙却可离开泥土, 凭清水开花;水仙根部须白皓净, 可将其作为造型部分与水仙花叶同赏。有的文学作品甚至贬损荷花, 居然赋予格调低下象征:以莲花喻妓女、候臣;但多数情况下荷花用来比喻士大夫芳洁之志, 用来比喻女子贞洁自守等。

参考文献

[1]曹植等著, 三曹集[M], 岳麓书社, 1992, 247。

[2][汉]司马迁著, 史记[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168。

[3][晋]王嘉, 拾遗记[M]卷十, 中华书局, 1981。

[4][西汉]刘向, 列仙传[M]卷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雨中的猫》中的象征意象分析 篇5

关键词:《雨中的猫》;象征意象;分析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作品,他用犀利的视角刻画出了某一代人的生活状态,作者不仅采用了多元化的叙事艺术,还将大量的象征意象融入到了作品中,《雨中的猫》虽然仅仅只有2000多字,但是却将这位美国妻子的人物形象刻画的丰富、饱满。

1.小孩意象

猫的最开始出现是在小说的女主人公——美国夫人靠着窗户深思的场景,窗户外面下着细雨,这时一直小猫却正蜷缩着身子在窗外的一张桌子下面避雨。美国夫人盯着猫看了半天,通过夫人的眼睛可以折射出夫人这个时候内心剧烈的矛盾和心中的忧愁:在这样的绵绵细雨环境中,“猫”这个鲜活的动物,居然无处可去躲在桌子下面,好像一个失去方向的孩子,她孤单、寂寥甚至恐慌。她不想被雨淋湿身体,但是很明显这是一种梦幻般的奢望。美国夫人对这雨中的猫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心,从另一个方面说这只猫可能激发了她母性的期盼。这个时候的美国夫人完全没有顾及雨是否会把她的身体淋湿,而是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房间,快速的来的楼梯的下面,走到房间外面一个人细心的寻找那只可怜的猫,她如此关心这只猫,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她自己内心的空虚寂寞。想要通过猫来进行填补,通过幻想展来展示自己母性的力量,这是因为她一个人长时间被冷落的弱势环境之中。

2.“弱势女性——美国夫人本人”意象

美国夫人只从看到这只“雨中的猫”以后,她自己的内心就不由自主地联想自己的处境。因为她内心在一瞬间突然有了感触,觉得这只楚楚可怜的猫不仅仅是一直猫,而是自己真实的写照:美国夫人虽然有的时候有自己的丈夫在身边,但是他的丈夫并不善解人意,没有人陪她聊天,她的丈夫一个人只自顾自地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她自己的内心其实是孤独的是寂寞的;虽然现在自己现在在旅馆中休息避免了外面的磅礴大雨,但是身处异国他乡,心中有种莫名的恐慌,这可能是因为刚刚过去的战争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还有这空旷的广场,没有一个人活动,没有一点生机。安静的像是地域一样,给人带来一种死亡的阴郁。这所有都让自己感觉很空虚,寂寞甚至恐惧。好像那只躲在桌子下面“雨中的猫”一样,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好像是多出来的一样:没有人关心爱护自己,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这只猫至少还有一张桌子来做掩护,但是自己虽然休息在这异国他乡的旅馆中,却仍还是逃脱不掉孤寂与迷茫。因此她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帮助这“雨中的猫”因为这只猫和自己一样都是孤独一人,这表明她因为遭遇的不公平而尝试突破封闭她的枷锁,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打破性别的束缚。但是在当时那个时代生活,女性一直被压制直到的20世纪初期,所以这一些好像都是一种奢望,一种梦境中的显现。所以除了逃避做不了任何事情。所以还等不及雨停,等不及美国夫人的帮助,猫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逃离了,消失在这个对于她来说不属于她的世界。美国夫人所做的一就这么瞬间化为乌有,平白无故的给自己带来失望和痛苦,让她深深的感到无赖与虚无。一阵无力的独白之后只能悄无声息的离去,继续回到那寂寥空旷的旅馆客房,回到她漠然的所谓的“丈夫”身边,依靠幻想来虚度时光。

3.“魔力”意象

猫身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的表面特征本来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在传统的西方,猫被当作为巫婆最亲密的伙伴。然而巫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拥有一定的魔法。美国夫人希望通过猫,得到巫婆的帮助,在某些程度上也表现了她是一个追求独立的女性,她希望能够通过巫婆带来无尽的魔力,这样她就可以掌控一切:不单单是自己的丈夫,还有世界上任何事物。但是在传统文化占主要地位的社会,美国夫人的命运只能被深深的刻上不幸的标记。不管她有多么的渴望着,不管她怎么样的努力着,她也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

4.“迷惘青年”意象

在海明威小说中,有的情节一开始就为整个故事设定了阴郁深层的环境:天空下着绵绵细雨;美国夫人所居住的旅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所有人彼此都不认识;房间虽然面朝大海但是也正对着战争纪念碑;空旷的广场没有寂静无人,没有一点生机……所以在这样的阴雨天,在这样空旷寂寥的广场上,猫只能寂寥无助地躲避在窗外桌子下面,这不仅反映它的恐惧,同时还让人看出它内心的恐无助和害怕。这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多数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在这样一个局势动荡的年代,他们的道德理念、价值追求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对自己的前途更是感到迷茫无知。内心充满了空虚、甚至恐慌,这些负面情绪导致他们迷失了自我,成为“迷失的一代”。

参考文献:

[1]贾艳萍.女人和猫——析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的象征意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2]刘敏贤,吴荣辉,杜敏.女性困境与猫的象征——解读海明威作品《雨中的猫》的女性意识[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小说《中国佬》中的意象与象征 篇6

关键词:《中国佬》,华裔,意象,象征,意义

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文坛的崛起与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亚裔美国人运动的兴起息息相关。无数当代美国华裔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生动地再现了几个世纪以来华人在美国所经历的种种不堪回首的遭遇———中西文化的碰撞, 人身自由的丧失, 以及来自种族的歧视, 等等。短短十年之间, 反越战运动、女权运动、多元文化的兴起, 美国亚裔运动的风起云涌, 等等, 都对华裔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裔作家渐渐地拓宽了创作领域, 他们的作品尤其在主题、意象、文体、风格和特征等方面, 呈现出了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 (Maxim Hong Kingston) 就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汤亭亭并非多产的作家, 而她的两部小说《女勇士》 (Woman Warrior, 1976) 和《中国佬》 (China Men, 1980) 的出版则都是美国华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其中《中国佬》更是获得了国家图书奖和国家书评界奖。以女性主义作家而著称的汤亭亭在《中国佬》中, 一改在前部作品《女勇士》中侧重站在女性立场讲述女子故事的风格, 在《中国佬》中则着重描写男性华侨和华裔美国人的经历。汤亭亭别具匠心地对小说中的各种意象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扩大了小说的内部张力, 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一、“女儿国”———美国的象征

在《中国佬》的开篇《关于发现》中, 汤亭亭便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一个虚构的东方意象———“女儿国”。“女儿国”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多次出现过的, 例如, 在《西游记》、《镜花缘》中都出现过类似的情节。而作者套用的便是后者中的故事情节, 即一个叫做唐傲的中国人“为了寻找金山, 漂洋过海, 来到了女儿国”, [1]他被当地的女人们逮捕, 并被强行地“卸去战袍和靴子”, “双脚用链子锁在一起”, [1]换上女装, 刺穿耳垂, 缠足裹脚, 痛不欲生。在之后的三月里, “她们只让他吃女人的食物”, “使他体内的阴气上升”, [1]让他的体貌特征逐渐呈现出女性的特征。最后他被彻底化妆穿戴成女人的模样, 并以女人的身份去服侍女王用餐。

作者用了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向读者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个并不可能存在的“女儿国”的意象, 而其真正用意却在整章的结尾处被点明:女儿国的地点在北美洲。很显然, 作者在此处虚构出的“女儿国”所象征的正是美国, 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唐傲象征的正是之后的章节《中国来的父亲》中作者笔下的“父亲”。与唐傲在女儿国被穿耳裹足, 男扮女装的痛苦过程一样, 父亲为了能成功移民美国, 也经历了改名换姓, 抛弃自己的真正身份, 牢记精心为自己编好的谎言, 在地狱般的天使岛如履薄冰般地通过美国移民局的一道道审查。在汤亭亭的这个神话故事里, 整个国家都是阴阳颠倒的, 和唐傲的故乡完全不同。当“父亲”踏上美国的土地后, 他同样发现美国和中国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国度, 中国的一切都无法套用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这则篇首的传说正预示着这本书中的“中国佬”将慢慢放弃他们中国式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 以试图融入这个北美的“女儿国”。正如此书中的序言所示:“他们 (中国佬) 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被阉割, 被驱使。中国佬被迫处于相对无助和受剥削的地位。在西方, 对华人的刻板印象是, 华人主要从事洗衣和清洁等工作, 而这些工作传统上是女人干的。这种看法如今依然存在。我们也了解到那些排华法阻止华人从中国带妻子到美国或不准华人男子同美国白人女子结婚, 这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华人男子女性化。”[2] (P4-5)

二、服饰———文化变迁的象征

在《中国佬》中, 服饰作为一种直观的意象, 也具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小说中各色人物的服饰变化, 象征着美国社会华裔群体中的一种文化变迁,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移民的影响。一个世纪以来, 在逐渐被接纳、逐渐融入当地文明的过程中, 伴随发生的是华裔族群对自己原有文化的否定和扬弃。

父亲来到纽约后, 精心为自己置办了一身价格不菲的行头:真丝领带, 灰色丝袜, 尖头皮鞋, 一顶草帽和一身200美元的蓝灰条文西装, “在镜子里他看上去就像弗雷德·阿斯泰尔”。[1]在父亲看来, 有了这身衣服, 他就能成功掩盖自己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人特征, 成为一个如假包换的白种人, 和美国人一样去茶馆品茶, 上舞厅与金发女郎共舞。然而, 就在父亲认为自己的服饰已经让自己步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时候, 突然有个洋鬼子摘下了他引以为傲的草帽, “一脚将帽子踢穿”。当父亲“还没有反应过来如何对付这种对中国佬的人身侮辱”时, 又看到其他白人的帽子也被摘掉了, 于是父亲认定“这肯定是一种风俗”。[1]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 父亲苦心经营的美好愿望在一瞬间就被残酷的事实所击败, 但父亲却极力冷静下来, 自我安慰, 宁愿相信这是一种“风俗”。被踩踏的草帽是一种象征, 象征着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 华人只有学会适应和理解, 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看到, 父亲为刚到美国的母亲也是换上了“缀有白色花边的黑绉丝裙, 上面钉着水晶和银扣”, 又为她“买了一件毛领的黑大衣, 一条用小黑眼动物的皮毛制作的披肩, 高跟鞋, 长筒丝袜, 黑山羊皮手套, 还有一顶缀有真丝飘带的阔边花式帽”。[1]很快, 母亲也懂得了要改变自己, 适应生活, “她把带来的真丝长裤和衣服洗好、熨好、再包好, 以后再也不穿了”。[1] (P68)

三、自由女神像———虚幻的美国梦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 她代表着自由与平等, 这也是美国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在《中国佬》中, 自由女神像的意象也是多次出现:父亲用挣来的第一笔钱买了一张自由女神像明信片;父亲把分别十五年的妻子接到美国后, 参观的第一处景点便是自由女神像。在初到美国的父亲看来, 美国就是一个自由的国度, “人们可以不去参加大型的群众性的庆祝活动”, “假如你记不住哪天该播种, 哪天该收获, 那对你在纽约的生活无任何影响”。[1]在他眼里, 美国更是充满机会与平等, 只要你勤劳, 就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在纽约的第五大街上, 父亲通过擦玻璃攒下了与合伙人开洗衣店的钱。

然而, 是什么又让当初对生活无限憧憬的父亲转变成了一个对生活, 对工作乃至身边的一切充满怨恨, 成天不断地咒骂, 同时却对自己的过去沉默不语的人呢?自由女神为什么没有给父亲带来作为一名美国公民所应有的自由和平等呢?纵观美国华裔民族的辛酸历史, 答案便不言而喻了。自19世纪始, 无数华人移民参与到美国各项基础事业开发与建设中, 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在手工业行业开拓了自己的市场, 勤勉、耐心、遵纪守法的华人为整个美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 由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巨大差异, 素有“熔炉”一称的美国并不能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平等地融为一体。辛勤劳作、勤俭节约、思乡怀旧的华人在美国遭受了诸多不平等的待遇。《排华法案》不仅把华人排挤出主流社会, 更排挤出了劳动力市场。华人只能找到一些诸如洗衣、缝纫、烹饪等最低贱、最辛苦的工作。华人所创造的一切丰功伟绩在美国史册上却只字不提, 一笔抹杀了。在小说中, 自由女神像所象征的只是父亲脑中一个虚幻的美国梦, 美国社会虚伪的自由与平等。

四、China Men———尊严与敬意的象征

据说小说《中国佬》最初的书名为《金山英雄》, 是为“移民父辈”而作的。据汤亭亭解释, “我为我的新书取名‘金山英雄’, 是为了以此纪念华人先驱”, “但是《中国佬》出版那年, 有好几本即将出版的作品在书名中都有‘山’、‘金’等字样, 所以编辑和我决定将小说定名为《中国佬》”。[3]小说书名“China Men”的选择, 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含义。在美国, 男性华人移民惯于将自己称为中国 (男) 人。然而“中国 (男) 人”一词的英译“China Men”却与早期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华人移民的贬称“Chinamen”极为相似。作者特意将书名定为China Men, 正是为了强调两者之间有着微妙但却非常重要的区别。大写的“China Men”象征着对含有歧视意味的、印刻着历史屈辱的“Chinamen”的否定。分离的两个音节掷地有声, 铿锵有力, 象征着不屈的尊严。为小说定名“China Men”是作者对华人移民前辈表达敬意的重要象征。

五、结语

小说《中国佬》以家史的形式讲述了华人移民在美国的辛酸故事。移民的祖辈抛家弃子, 远渡重洋, 踏往“金山之路”。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勤恳耐劳的华工却受尽歧视与压迫, 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过着边缘人的生活。小说中所讲述的传说或经历中所出现的各种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给这部自传式的纪实性小说增添了想象的空间和更深层次的寓意, 使小说更加触及人们的心灵。象征主义手法的应用与小说主题思想的表达相得益彰, 实现了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段的完美结合, 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美]汤婷婷著.肖锁章译.中国佬[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2]杰夫.特威切尔著.张子清译.《中国佬》序言[A].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3][美]尹晓煌著.徐颖果译.美国华裔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4]朱振武.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象征性意象 篇7

《小王子》的故事从飞行员的回忆中展开, 讲述了自己因在一次飞机故障事故中降落在撒哈拉沙漠, 遇到了来自另一个小星球的小王子, 一起度过了八天的时光, 听小王子的冒险经历, 感悟着生命, 最终小王子离去, 灵魂回归了小星球。这个美丽而感伤的故事, 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单调的说教, 而是通过孩子的眼光, 审视着大人们的世界, 以清新的笔调、温婉的叙述, 以童话的方式展现着友谊、爱情, 感悟着纯真、勇敢、珍惜等生命的真谛。

《小王子》是作者献给童年时代的好友莱翁·维尔特的, 是献给那些曾经是孩子并且还记得这一事实的大人的。这个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用孩子气的语言讲述着小王子的经历:小王子与他美丽的玫瑰花发生了矛盾而忧伤离开, 开始在各个星球游历, 遇到了国王、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等, 最后来到地球上, 认识了狐狸、毒蛇等, 最后因思念玫瑰花而在毒蛇的“帮助”下“返回”了小星球……在整个故事中, 处处充满了哲理性的寓意, 各色人物和动植物等形象都有着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 触动我们早已麻痹的神经, 赋予我们洞察真相的眼睛, 让我们去看、去听、去思考我们曾经拥有的、曾经失去的, 反省自己、把握人生。

这是一部充满哲理性的童话, 更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小说, 其中的众多人物、动物、植物等意象都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 成为理解和体会小王子的心灵钥匙。

小王子在离开自己的小星球后访问附近的其他星球, 遇到了各色人物, 有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等, 他们每一个人都独自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上, 以自我为中心, 小王子每每都无法理解地感慨“这些大人真是奇怪”、“大人真是怪得无药可救了”。崇尚权利的国王认为自己统治宇宙的一切, 而沉浸在自我统治的封闭王国中;爱慕虚荣的人希望所有的人都崇拜他, 却不理会小王子的询问, 因为他只听得见或说只愿听见颂扬赞美的话;酒鬼为了忘记自己酗酒的耻辱而在不停喝酒, 自我矛盾和懦弱逃避;自认为拥有所有星星的商人不停地忙碌着, 却无法回答小王子“拥有了对你有什么好处”或“你对星星起着什么作用”, 他的心灵既僵硬又麻木;孜孜不倦的点灯人可谓恪尽职守, 可面对变化却不知变通, 真正是教条主义者;埋头研究的地理学家却不知自己的星球山脉河流, 轻视实践、刚愎自用, 只为研究而研究。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们, 不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些人甚至是我们自己吗?他们的荒唐与愚昧在小王子的世界里被放大和夸张, 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弦。小王子最终来到地球, “地球可是颗不同凡响的星球!地球上有一百一十一位国王 (当然没有忘记算上黑人国王) , 七千位地理学家, 九十万个商人, 七百五十万个酒鬼, 三亿一千一百万个爱慕虚荣的人, 也就说是差不多二十亿个大人。”可想而知, 地球上生活着多少小王子无法忍受的“大人们”了。无论是骄傲自大还是爱慕虚荣, 无论是唯利是图还是因循守旧, 在描绘这些象征性的人物时, 不是批判、抨击, 而是以温和的、无奈的而又幽默的方式来展现, 这些可怜的大人们在世俗中迷失了自己, 失去了那些生活中的珍贵和美好, 孤苦伶仃地存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

小王子在到达地球后, 遇到了两种动物, 蛇和狐狸。当小王子落到地球的沙漠中后, 首先遇到了蛇, 蛇告诉小王子“这里是沙漠, 沙漠中没有人, 地球是很大的”, “就是到了有人的地方, 也是同样的孤独”, 并且为了表明自己的厉害, 说“凡是我碰到的人, 我都会把他送回老家”, 因为小王子的纯洁, 蛇承诺他“如果有一天你心中悲伤, 非常怀念你的星球, 那时我可以帮助你”, 最终蛇用毒液兑现了承诺, 解放了小王子的灵魂, 将他送回到自己的星球。蛇的一贯形象是神秘的、危险的, 而在小王子这里, 蛇仿佛是生命的最终审判者。而狐狸, 向来是狡猾的, 在小王子这里, 狐狸化身为智慧的象征, 成为了小王子的精神导师。狐狸请求小王子“驯养”他, “驯养的意思就是‘建立关系’”。“对我来说, 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 和其他千万个小男孩毫无两样, 我不需要你, 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 我也只不过是只狐狸, 和其他千万只狐狸没什么区别。但是, 如果你驯养我, 我们将会彼此需要, 对我来说, 你将是整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于你来说, 我也是整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通过驯养即建立关系, 也就是通过理解、沟通、交往等, 让原本互不相干的、类似的人或事物产生交集, 成为彼此的独一无二和唯一。于是, 生活将变得不一样, “如果你驯养我, 我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你的脚步声将会变得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听到其他人的脚步声我会钻入洞穴, 而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 把我召唤出我的洞穴。还有, 你看, 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 小麦对我毫无用处, 麦田无法让我产生遐想, 这实在可悲。可是, 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 一旦你驯养我, 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麦穗将勾起我对你的思念, 我也会喜欢聆听那吹拂着麦浪的风音……”因为独一无二的你而世界变得无比美好, 如此的幸福是要努力追寻和营造的, 是需要驯养才能够拥有的。于是狐狸指引着小王子开始驯养, “你要有足够的耐心。首先, 你要坐在离我稍远一点儿的地方, 然后, 你每天都可以坐得离我更近些”, 狐狸告诉小王子要养成“习惯”, “使某一天与其他的日子不同, 某一点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一步步引导着小王子, “比如说, 你在下午四点来, 我从三点钟起就会开始感到幸福了。越是临近四点钟, 我就越是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 我已经坐立不安, 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养成“习惯”, 这就是“驯养”的过程, 爱和幸福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付出和执著追求的。狐狸在最后送给了小王子自己的秘密:“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 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无法看见的”, “因为你把时间投注在玫瑰花身上, 所以你的玫瑰才变得如此重要”, “对你驯养的东西你要永远负责, 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花负责”。小狐狸的秘密道出了爱情的真谛, 真正的爱是伴随着付出与责任的, 这才是幸福的本质。狐狸浑身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简单的言语、循循善诱的教导, 带领小王子一步步明白了相似与唯一的差别, 爱与责任的本质关系, 实现了小王子心灵的蜕变和提升。

小王子最初是因为与他美丽的玫瑰花闹矛盾而离开的, 最终, 因对玫瑰的思念而选择带着灵魂回去。玫瑰花就是小王子纯真的爱情。这朵美丽的小花儿妩媚、娇艳, 小王子情不自禁地心生爱慕, 而玫瑰却“以她爱慕虚荣的性情折磨着小王子”, 一会儿向小王子吹嘘她的刺, 一会儿要求小王子为她准备挡风的玻璃罩, 还要故意咳嗽几声让小王子内疚不安, 这让小王子十分难过, “尽管小王子诚挚地爱上了这朵花, 他却很快对花儿产生了不信任。他曾经十分严肃地对待过她的话, 可事后却发现它们毫无意义”, 于是小王子选择了离去。这美丽的花儿就是那妩媚娇嗔的女子, 倚着小王子对自己的爱慕而使着性子发着脾气, 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考验对方的爱情, 却不知已经种下了矛盾的种子, 一次次伤害着对方。而很多人像小王子一样, 因为产生矛盾、维护尊严选择了离开, 而不明白爱是需要执著付出和真心维护的, 心爱的人也是因为她自己爱却不信任才不断地娇嗔、发火, 以此来考验爱情、相信爱情, 她那无伤大雅的“刺”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柔弱武器。等到失去以后, 又会无比地思念, 在经历了一番世事之后, 才恍然大悟, “我当时什么也不懂!我本应该根据她的行为, 而不是她的话来判断她, 她香气四溢, 让我的生活更加芳香多彩, 我真不该离开她跑出来。我本应该体会到, 在她那可怜的小花招后面, 隐藏着多少脉脉温情啊!花儿是多么自相矛盾啊!可惜我那时太年轻, 不知该怎样去爱她”。当小王子从狐狸那儿学会了“驯养”, 明白了爱的责任之后, 为了守护玫瑰、守护爱情, 毅然选择了让蛇的毒液将灵魂送回到玫瑰的身边。小王子的心是纯净的, 小王子的爱情是纯美的。小王子和玫瑰花的爱情让我们认识到了爱是需要理解和信任的, 是需要呵护和营造的, 是需要付出和承担的。

在《小王子》中, 还有其他的很多象征意象, 如小王子降临的沙漠象征着世俗之外的心灵净土;会破坏小王子星球的猴面包树象征着隐藏的危险, 需及时及早地消除;小王子在悬崖峭壁上听到的回声象征着人类的冷漠无情。

《小王子》通过这些象征意象, 用孩子般的简洁语言, 充满幻想的浪漫情节, 温婉地讲述着生命的哲理, 散发着对真善美的向往, 感悟着友情、爱情、责任, 它仿佛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 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就像圣·埃克苏佩里在最后一次出航任务时驾驶着飞机离开科西嘉岛, 神奇般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仿佛是去追寻小王子的踪迹, 奔向了自己的心灵净土。让我们跟随这部充满象征意象的美丽童话, 在现实世界中追寻我们的梦想。

摘要:通过分析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小王子》中的各象征意象, 讨论作品中揭示的爱、责任、友谊、珍惜等寓意。

关键词:小王子,象征性,意象

参考文献

[1][法]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M].周彩萍,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9.

[2][英]保罗·韦伯斯特.小王子的爱与死[M].黄喻麟,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梵高绘画中的自然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篇8

在梵高的绘画中, 自然意象是出现较多的部分, 日出、日落、电闪、雷鸣、星夜、乡村、土地、花园等都是其重要的创作对象, 在这众多的自然意象中, 太阳意象是出现最多的。梵高不仅有大量的直接表现太阳的绘画, 而且有许多间接表现太阳的画作,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向日葵系列绘画。向日葵, 法国人称之为旋转的太阳, 英国人称之为太阳之花。梵高心目中的向日葵就是太阳, 那是他终其一生的追求。他一生画了十几幅向日葵,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他对太阳的感觉与崇拜。欧文·斯通在《渴望生活》里这样描述梵高对太阳的感觉:“我需要太阳, 我要它的可怕的热和力……现在我知道, 没有太阳就没有绘画, 也许使我成熟的东西就是一轮烈日。”[2]“那是一个螺旋形的柠檬黄液体的火球, 飞过碧蓝的天空, 在空中塞满了眩目的光亮。空气的酷热和澄明透亮, 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工人形象、军人形象、运动员形象、商务形象、休闲形象这五个基本形象, 它们代表着男性内心深处的心理诉求, 所以无论男装流行怎样变迁, 总也脱离不了这五种风格。可以说, 这五种风格是男装风格化过程中最典型的代表。如果把这几种风格的元素合理地混合运用, 将会产生大量的系列设计和新的风格。同时, 以风格为基准把男装划为五个基本单元, 将会对系统、有序、深入地研究男装起到陌生世界。”[3]梵高在他的太阳系列绘画中, 往往喜欢用红色、黄色及柠檬黄和桔黄, 这种红、黄原色产生的强烈效果, 会给受苦难的人以希望, 也会给他自己以慰藉。这样, 太阳意象便体现出作者桀骜不驯、勇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象征着生命巨大的光与热, 也象征着梵高灵魂的伟大与崇高。

不仅如此, 梵高在1887年的《向日葵》中画了即将枯萎的向日葵, 血红的茎被剪断, 就如同他的生命被剪断一样, 是一种死亡的暗示。可见, 以向日葵为代表的太阳意象, 便是画家生命力量的象征。正如罗伯特·罗森布卢姆所言:“梵高的向日葵每个个性化的花朵都展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似乎这些花都在某一时刻被一种神秘的生命循环所慑住, 那种循环在绽开的花朵中达致其生命的顶峰, 并伴随在花盆边缘枯萎的花束而逝。”[4]可以说, 梵高的生命随着向日葵的辉煌而灿烂, 随着向日葵的凋零而飘逝, 向日葵也即太阳意象成为画家一生生命力的象征。

夜空也是梵高绘画中较多出现的意象, 他笔下的夜空既充满着力度感, 又蕴含着神秘性。梵高曾说:“在我看来, 晚上要比白天更富有活力, 拥有更丰富的色彩, 晚上作画, 可以仰望天上闪烁的星星, 这本身就是一幅很美、很安详的作品。”[5]画家认为, 夜晚可以给人带来安详与平和, 画于1888年的《夜间露天咖啡馆》中的星空, 就是这样一种洋溢着安宁、平和的蓝色星空。当然, 夜空给画家带来的更多的是奇迹般的感受。他曾经写到一次夜雨来临的过程:“在漆黑的夜晚, 在那场大雷雨中, 闪电使每一样东西忽隐忽现, 造成令人惊骇的景象。”[6]1889年, 已经住进精神病院的梵高, 创作了著名的画作《星空》, 这幅画画布上是深邃神秘的星空, 许多星星随着月亮回旋、升腾, 宛如一条巨龙在翻跃, 柏树像巨型的火焰, 燃烧着、扭动着, 山腰上还有一座哥特式的教堂, 细长的尖顶升向天空。所有的一切都呈现出一种不安与躁动。这里的星空意象和太阳意象一样, 既体现了画家对人生、对社会的抗争, 又表现了画家对宇宙的敬畏, 他看到了星空平静表面下的巨大力量, 也看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还有人对生命与命运不可把握的悲哀。有人认为:“具有宗教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李当岐.西洋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当岐.服装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瑞璞.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中国纺织出版社.象征意义的是画中的十一颗星星, 意味着耶稣显灵于十一位使徒, 而月亮则象征着复活的耶稣。那星月交辉的天空, 大概是耶稣复活后正在向他的十一位使徒宣读吧。”[7]这说明, 梵高表现自然的绘画, 并不仅仅停留在模仿自然事物的外形, 而更注意表达作为一个有深刻思想的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炽热情感, 这也便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个性所在。

大地或田野意象也是梵高画作自然意象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类。大地意象包括土地、花园、庭院、树木、公园、山坡等。在这一类的画作中, 梵高用画笔精心勾画着他心中的自然界, 并以他对原野的热爱来表现他对自身和谐精神的追求。在梵高的画作中, 有许多表现大地或原野的作品。如, 创作于1887年的《蒙马特田园》, 创作于1888年的《火车穿过蒙马特田里》、《红葡萄园》、《收获的风景》、《播种者》, 以及创作于1889年的《有丝柏的麦田》, 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梵高有许多关于花园、庭院的画作, 如《精神病院的庭院》、《阿尔的花园》、《阿尼艾尔公园》、《阿尔医院的庭院》、《圣雷米精神病院的花园》、《冬天的花园》、《阿尔医院的花园》等。这一系列的花园之作, 一方面绘出了对自然之花草树木的热爱与欣赏, 如创作于1888年的《阿尔的花园》, 这幅画与画家其它的画作不同, 画中的各种花草精致、鲜艳、柔和, 充分体现出梵高对异常明亮和温暖的南方小镇阿尔的欣赏, 同时也画出了画家在乡间生活的短暂的安详、平静的心境。另一方面, 更多的花园之作则与梵高的其它作品一样, 表现出一种力度感与奇异性。创作于1884年的《冬天的花园》, 树干呈折角状, 颇有苍劲之力。创作于1889年的《精神病院的庭院》, 画面的树呈强烈扭动状向天空升去, 线条粗大、强韧、简洁, 整个画面被曲线和螺旋的律动所支配, 与著名的《星空》一样, 呈现出一种眩目的律动感。花园意象的从安静到律动, 也是画家心境从平静到躁动变化的象征。

梵高绘画中对自然意象的关注, 来源于他的自然艺术观。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 (1712—1778) “返回自然”的思想, 影响了许多现代画家, 他们反对工业文明带给人们的虚伪浮华, 主张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中, 寻找自然之美。梵高便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 他以宗教布道士的虔诚走进大自然, 以绘画方式与自然对话, 以画笔表现其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曾经说:“有这样一些人, 即使疯了、病了, 也一样爱着自然, 这些人就是画家。”[8]在梵高的笔下, 自然形象不再是创作的原型或模仿的对象, 而是一种寄予了画家个人情感和宗教思想的象征物。他的心灵与自然相通, 他用画笔触摸到了自然的灵魂。梵高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他在乡间创作的, 比起城市生活来, 他更喜欢乡村小镇的自然风味。1888年, 梵高来到了法国南部小镇阿尔, 他很快喜欢上了这里迷人的风景, 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这里的大自然很美, 整个天空蓝得令人吃惊, 太阳撒出淡硫磺色的柔和光芒, 多么迷人的山村!”[9]这种令画家着迷的乡村风景, 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艺术创造力, 他在这里创作了向日葵系列《星夜》、《鸢尾花》等知名画作。从梵高表现自然的画作中, 我们可以看到他面对自然时的激情与亢奋, 以及灵感的爆发, 画家绘画成为情感的自然产物。梵高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农民画家”, 他把生活在乡村的农民或渔民比作土地的化身, 他的《吃土豆的人》即表现农民以一种诚实的方式挣取食物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这种生活方式远优于文明世界。这些思想体现出一个浪漫主义画家所特有的怀旧心理。可以说, 梵高的自然艺术观是将城市文明与乡村对立起来, 崇尚自然和本我, 是浪漫主义艺术观的充分体现。

梵高的自然艺术观, 还源于其宗教信仰, 梵高年轻时便热衷于神秘主义和宗教, 报考神学院未果后, 曾做过多次传教士的工作, 他认为传教士和艺术家一样, 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 人的自身和他们作品的内涵, 道德和心灵崇高的美都来自上帝。自然也是上帝创造的奇迹, 在教堂外的大自然中也有上帝的存在。19世纪中叶的荷兰, 宗教浪漫主义思潮十分流行, 宗教的自然化趋势对梵高的艺术观有着较大的影响。梵高将神置于自然之中, 融入自己的画面。如他画中经常画到教堂与传教士, 即使是在表现自然的绘画中, 也以此表达他对宗教与宇宙神秘性与隐喻性的探讨。不管是太阳、月光, 还是田野、麦田都蕴藏着宗教性的神秘隐喻, 而这种隐喻恰恰是画作的象征意义所在, 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 对自然进行感受, 试图从自然中寻求超自然的力量所在, 以画笔为工具表达他对生命终极神秘的关怀。

参考文献

[1][5][6][7][8][9][荷]梵高艺术研究基金会编.金娜, 徐升霆译.梵高——艺术与生活[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5.71, 77, 114, 33, 98, 223.

[2][3][美]欧文·斯通.渴望生活[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291, 395.

象征性意象 篇9

作为一名后期象征主义大师, 叶芝以其独有的、复杂的象征主义体系而被世人所熟知。在叶芝前期诗歌中, 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意象当属玫瑰, 其特殊的象征性使得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在叶芝笔下, 玫瑰寄托了对毕生挚爱毛德 •冈的无尽念想, 寄托了太多太多……

一、意象、隐喻、象征三者间的关系

美国比较文学奠基者韦勒克 (René Wellek) 和文学评论家沃伦 (Austin Warren) 在《文学理论》第十五章中就把意象、隐喻、象征、神话这四组概念联系起来, 分析论述了四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其中对前三组概念在文学创作中的特殊联系及重要作用进行了重点剖析并认为:“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隐喻一次, 但如果它作为呈现或再现不断重复, 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象征, 甚至是一个象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作为背景的意象很容易具有象征性甚至会变成气氛、情调, 进而被看做是对人物的转喻性或隐喻性表现或一个人意志的表现[1]。”并且韦勒克和沃伦还进一步指出:“在现代诗歌中, 一般的过程是意象变隐喻, 隐喻再变成象征[1]。”

(一) 象征意象:

作为一名后期象征主义大师, 叶芝诗歌的语境自然是象征主义诗歌的语境构造, 而且他也是第一位创设了自己象征主义体系的诗人。与后期的法国象征主义者一样叶芝力求以意象及象征性语言暗示作品主题, 从前期诗作中各种单一具体的意象中, 我们不难发现叶芝诗歌的魅力正显于此, 进而将自己推向了象征主义大师的宝座。他认为象征主义诗歌离不开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想象力。

此外, 叶芝还拓展了诗歌中意象的功能范围, 在其前期诗作中诗人多用各种自然意象建构自己那富有田园画卷般的象征体系, 如:树林, 玫瑰, 柳树等已为中外研究者所熟知。在对叶芝前期作品进行宏观把握之后, 经典的玫瑰意象的呈现方式及象征内涵显得尤为引人关注与思考。纵观诗人前期作品中的玫瑰意象, 其象征内涵正是对毛德 • 冈的爱慕。

(二) 隐喻意象:

隐喻是人们思维、认识世界的方式。隐喻涉及概念的对比, 以一个概念识解另一个概念。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 (Lakoff & Johnson) 提出:“隐喻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不仅在语言中, 而且也在思维和行动中,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是隐喻的。” (Lakoff & Johnson, 1980 :3) 隐喻与意象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诗歌中, 如若通过隐喻来表现意象, 可以使得意象具有更加丰富的美学意蕴。隐喻是意象的表现方式之一, 同时隐喻的转换也需要意象的渗入。我国学者刘振前、霍兴花在其论文中也提到, 人一生大约使用470 万个新颖的隐喻, 2140 万个定型化的隐喻。

与明喻不同的是, 隐喻是进行隐藏比较的修辞手段,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隐喻有不同的定义, 但基本大意却都是一样的。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 (Lakoff & Johnson) 提出:“隐喻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不仅在语言中而且也在思维和行动中,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是隐喻的[2]”

根据前文所提到的理论基础, 显然隐喻与意象是密不可分的。意象通过隐喻或者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 隐喻则可通过意象的转换展现出来。就隐喻本身而言, 意象既是其表现对象, 又是其主要来源。构成隐喻必须有本体和喻体的存在, (有时本体并不以显性的方式存在于诗歌中) 而喻体本身往往就是由一个意象来说明本体的。

(三) 隐喻与象征:

隐喻与象征这两组概念实际上是具有相同之处的。首先两者在定义表述上很相似, 隐喻是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构成, 同样象征也是由本体和象征体两部分构成; 其次, 二者在构成方式上有着相同的结构特征。象征和隐喻均需借助暗示才能传情达意, 二者认为各自的意义是暗示出来的;最后, 两组概念的建构模式也是相同的, 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象征的作用。因此, 象征与隐喻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很明显。叶芝曾进一步指出当隐喻还不是象征时, 就不具备足以动人的深刻性, 而当它们成为象征时就完美了[3]。

二、“玫瑰”意象的隐喻性与象征性

毛德 • 冈是爱尔兰女演员、爱国志士、新芬党创始人之一, 父亲是一位爱尔兰军官。在法兰西长大的毛德 • 冈一直过着上流名媛的生活, 终日被各种社交活动所包围。那么后来她为什么会毅然决然的放弃这种名流生活呢? 实际上, 毛德 •冈虽出身富裕家庭但她却对爱尔兰苦难的农民怀有同情心理, 每当看到许多爱尔兰农民遭受压迫时她都十分心痛。因此出于对爱尔兰人民的同情, 并由于受到爱尔兰独立运动主力的影响, 毛德 • 冈便加入到了民族独立运动中。而在叶芝眼中, 毛德冈对暴力越发的狂热是与她的美丽及其不相符的。

1889 年1 月30 日, 当叶芝第一次遇识毛德 • 冈时便被冈那绰约多姿的气质及仙姿玉色的面庞深深吸引,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诗歌里到处充满了冈的影子。然而毛德 • 冈将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上, 她是一名热情的革命战士根本无法接受叶芝的爱。尽管如此, 叶芝还是追随着冈加入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通过自己和同行们的文学创作给动荡的局势加上了文化秩序。

在“To the Rose upon the Rood of Time”《致时光十字架上的玫瑰》中, 如前面已经提到, 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处都用一句“Red Rose, proud Rose, sad Rose of all my days!”因此基于韦勒克、沃伦对于意象、隐喻、象征这三组概念在文学创作中相互联系的观点, 这里隐喻的本体为缪斯女神“毛德 • 冈”, 喻体则是“玫瑰”, 同隐喻一样, 这里象征的本体仍为“毛德 • 冈”, 象征体也同样是“玫瑰”。紧接着诗人在第一节连用 “come near …”表达了诗人想让毛德冈允许自己走进她, 接受他追求的强烈愿望。“Come near, that no more blinded by man's fate, /I find under the boughs of love and hate, /In all poor foolish things that live a day, /Eternal beauty wandering on her way.”

而在第二节中, 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毛德 • 冈的执着, 在诗人生命逝去之前, 他都会为冈吟唱爱尔兰和古代的诗歌。“Come near, come near, come near –Ah, leave me still/A little space for the rose-breath to fill!”这两句诗将叶芝对毛德 • 岗的复杂情感表露无遗: 一方面, 叶芝非常渴望“走近”那骄傲的红玫瑰, 渴望得到她的感情, 而另一方面, 又对这份爱心生畏惧。

而在节末, “Come near;I would, before my time to go, /Sing of old Eire and the ancient way;/Red Rose, proud Rose, sad Rose of all my days.”诗人想借助这首诗示爱毛德 • 冈并想告诉她, 天上的繁星都会有变老的一天, 再美好的事物终会老去更何况是人类, 别再犹豫了接受我的爱吧!

三、结语:

以上本文以韦勒克、沃伦对于意象、隐喻、象征和神话这四组概念在文学中的作用, 主要根据前三者在诗歌创作中相互联系的观点, 借用了“玫瑰”意象并做了深入分析, 即以其前期诗歌《致十字架上的玫瑰》中的玫瑰意象为例, 结合叶芝的生平经历, 浅析了这首诗做中的玫瑰意象, 论述了玫瑰意象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美学特征。其中的象征性和隐喻性是明显的, 叶芝前期诗歌中的玫瑰是美好爱情的化身, 是对挚爱毛德 • 冈的爱慕。

摘要:本文基于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于意象、隐喻、象征这三组概念在文学创作中相互联系的观点, 以爱尔兰诗人叶芝前期诗作《致时光十字架上的玫瑰》中的玫瑰意象为例来分析论述诗人笔下玫瑰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玫瑰,意象,隐喻,象征

参考文献

[1]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212.

[2]Lakoff, 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6.

象征性意象 篇10

关键词:《伊索寓言》 狐狸意象 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几个世纪以来,《伊索寓言》与《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一样已成为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共同智库,其强大的思想力量不仅对古希腊文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人性的探索方面提供了形象化的哲理思考,折射出时代的价值和关怀。

《伊索寓言》开创了动物叙事的先河,通过动物的视角来正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古希腊人以动物习性为基础,在寓言作品中赋予它们人类的语言、性格和情感,借兽拟人,戏谑人性的优劣。由于动物一般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任何一种动物在人们印象中通常有固定的自然概念和符号意义。当寓言作品中出现“狼”的时候,人们立刻会想到贪婪凶残的人;出现“狐狸”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到狡猾聪明的家伙;出现“狮子”的时候,人们不禁会想到拥有权威和力量的王者,这是寓言独有的表现力。动物的性格由于具有众所周知的明确性,因此寓言采用动物为主人公更能引起读者的理性认同。动物形象在寓言作品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作者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方式,在以动物为假定主人公的身上把某一特征集中放大,借助于动物故事,寄寓一定的具有哲理性的思想和经验。

“寓言使用动物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动物是最合适的假定主人公,它们能立刻造成审美印象所完全必须的同现实的分隔。”{1}《伊索寓言》正是通过拟人化的动物书写,折射现实世界的行为方式、权力秩序、价值观念,不仅是社会大众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而且揭示了早期人类生活状态,通过寓言这种形式映照出人间情状,代表了古希腊的精神象征。

一、狐狸在《伊索寓言》中的象征和隐喻

在两三百篇《伊索寓言》中,以狐狸为主人公的寓言有二十九篇,如《狐狸和葡萄》《狐狸和乌鸦》《驴、狐狸和狮子》《狐狸和鹳》《狐狸和猴子》《狐狸和山羊》《野猪和狐狸》《熊和狐狸》《农夫和狐狸》《猎狗和狐狸》《狐狸和蚱蜢》《鹰和狐狸》等,占有大量篇幅,约十分之一之多。可见,狐狸是《伊索寓言》的绝对主角,既与狮子、熊、豹等大型野兽有生活交集,也与山羊、猎狗、公鸡等小动物关系密切;既在哺乳动物的世界有很强的存在感,而且在鹰、乌鸦、蚱蜢等飞禽面前八面玲珑,狐狸在古希腊具有重要的地位。

狐狸体型中等,不像狮子、豹那样身躯魁梧,在外形上具有威慑力,也不像公鸡、蚱蜢那样弱小,看上去就能任人欺负,它适中的体型使它在大型动物面前不会有绝对的弱势,在小动物面前又不会产生过于张扬的强势。具有迷惑性的外表形象显示出狐狸自身的活力,与不同动物搭配,相互比照、相互映衬,狐狸由视觉形象变成概念的素材,体现《伊索寓言》所要反映的创作意图。

亚里士多德对狐狸的习性颇有研究:“分娩前雌狐隐伏到荒塞之处,因此怀孕的狐是绝难捕获的。”{2}由此反映狐狸的机敏多智,善于保护自己,伪装自己,不被猎人发现。狐狸形象激发人的形象幻想。“在象征体系中,狐狸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狡诈‘淫荡和‘勾引。”{3}狐狸常常通过欺骗的方式来获取猎物,它天生是猎人。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狐狸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古罗马时期,狐狸是火神,预防谷物遭火灾,可以抵御邪魔,具有正面的象征意义;而盾牌上的狐狸象征敏锐;在日本,狐狸尾巴象征“幸福珠宝”;法国《列那狐传奇》中的狐狸则是智慧的象征。《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是在自然界原生态狐的基础上虚幻化了的狐,是古希腊人生活中原型的客观介入,寓言赋予狐狸以人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等,通过情节的发展而表现出特有的个性,从而成为一种象征,加深读者对狐狸这一角色形象的理解和判断,达到理性的、超情感的目的。

“不管是真实或想象的动物,在奇想的领域里都占有优势地位:动物一旦被命名,便具有幻影的力量,它变成了寓言、象征与标记。”{4}狐狸与其他动物相比,有着机智圆滑、多疑狡诈等特点。无论是带有褒义色彩的机智,还是带有贬义色彩的狡诈,都源于聪明和智慧。在《伊索寓言》中,狐狸的形象也是多变的,就像它多变的性格一样,丰富狡黠。《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是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者;《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是一个阿谀奉承的谄媚者;《农夫和狐狸》中的狐狸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伪善者;《狐狸和豹》中的狐狸则是心灵美的体现者。《伊索寓言》中狐狸的性格倾向于世俗,常常有着洞悉世事、练达人情的睿智。

狐狸的象征意蕴丰富多变。狐狸,能迷心窍,能开心智。其多面性给人以启示,既是足智多谋的智者化身,反映了生活中的正反、美丑;另一面则象征着古希腊人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伊索寓言》以狐狸为代表,明讲动物,实隐人事,蕴含着现实主义的因素。

古希腊人以睿智理性的眼光来观看人类天性,《伊索寓言》中结合了隐喻、夸张、类比、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段,对社会现实进行审视。正如“人类是动物的概念隐喻”一样,《伊索寓言》就像一面镜子,里面有动植物的寓言,在狐狸的身上,人类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狐狸的隐喻,体现了希腊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种诉求,反映了古希腊文学赞美智慧、现世乐观的精神。

二、斯芬克斯因子与狐狸形象的伦理审视

伦理价值和动物叙事一样都是寓言不可或缺的要素。《伊索寓言》伦理价值的发现和挖掘为衡量经典的标准树立了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即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尺度。

《伊索寓言》中的动物虽是虚构,却又自然逼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斯芬克斯因子”这一原理可知,斯芬克斯因子由两个部分组成: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正是这两个因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将导致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不同行为特征和性格表现,形成不同的伦理冲突,表现出不同的道德教诲价值。”{5}斯芬克斯因子在《伊索寓言》中大量存在,借动物的形象来反映人的性格和行为,正是因为有兽性因子的存在,所以人性因子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努力控制后者,从而使人产生伦理意识。《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乌鸦喝水》中的乌鸦、《龟兔赛跑》中的兔子等这些动物做出的伦理选择,恰恰反映了人们的伦理意识以及对伦理禁忌的认知。

有关斯芬克斯因子的界定,为伦理意识的产生奠定了语境,而这一伦理意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是不能忽视的。《伊索寓言》以动物的视角,正视人性中幽暗的一面。英国诗人锡德尼曾说:“诗人其实是真正的群众哲学家,关于这一点,《伊索寓言》的故事提供了很好的证据:它的动人的讽喻,潜伏在兽类故事的形式之下,使得许多比兽类更有兽性的人们开始从这些哑口的发言者那里听到德行的声音。”{6}《伊索寓言》借兽拟人,隐射了人类的善良、仁慈、虚伪、愚昧等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地揭露了人类真实复杂的性格特点,借此形象化地道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社会生活经验,通过对动物言行的评判传达对人类伦理道德的评判。

狐狸在《伊索寓言》里超越了它原生态的形象,在自然狐这一可感的形象基础上,融入斯芬克斯因子,形成狐狸独有的诗学编码。《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从丛林走向人世,在狐狸身上,承载着古希腊的文化、宗教、哲学等观念。

深入《伊索寓言》的伦理场,动物性本能、原欲是动物进行选择的决定因素。在《狐狸和葡萄》中,原欲促使狐狸想要摘得葡萄,但它最后选择了放弃,没有强行摘取,莽撞行事,而是知难而退,为自己找个理由:“我想:那些葡萄虽然已经熟了,但现在看起来还很酸呢。”{7}狐狸以智慧的表达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得以消解,从中可以看出狐狸具有理性意志,是人性因子的意志体现,也是理性的意志体现。同时,自我怀疑精神是伦理学的一大要义,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有所怀疑,对自己的主张有所保留,同样在《狐狸和葡萄》这样的寓言中得以鲜明体现。古希腊人把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寓言的形式加以呈现,通过斯芬克斯因子与《伊索寓言》中动物形象的伦理审视,揭示古希腊人“丛林法则”的生活境遇,反映人们的伦理意识以及对伦理选择的认知。

原始本能的“兽性因子”和“人性因子”相互转变与融合,非理性意志和理性意志的伦理冲突,《伊索寓言》通过以狐狸为代表的动物森林映射人类社会。现代管理学上,常常把《伊索寓言》看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通过叙述动物界的伦理道德方面的经历,记入叙事艺术的记忆之中。正是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以及所体现的对立统一原则,才使得《伊索寓言》经久耐读,蕴含着不朽的道德力量和永恒的伦理价值,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力度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从狐文化看古希腊人的生活及思想

古希腊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与热情的希腊神话相比,寓言则显得冷静深沉。寓言来自生活实践,是经验的记录,其兴盛与人类文明发展同步。《伊索寓言》通过对自然世界的抒写呈现了人类的童年时代。人类在很长的童年时期,与动物相依相伴,许多生活资源取自动物界,许多艺术主题源于动物界。从《伊索寓言》中众多以狐狸为主角的动物叙事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动物有着密切关系,在此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世界观。

狐狸是古希腊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现存于梵蒂冈博物馆的红陶酒杯的彩绘中,伊索正在同他笔下最有名的动物之一 ——狐狸交谈。”{8}这是一幅公元前5世纪阿提卡红陶酒杯内的绘画,从画中可见,狐狸坐的凳子比伊索的凳子还要高一些,而伊索顶着一颗充满智慧的大脑袋正在虔诚聆听狐狸的教诲,他对狐狸的崇敬之情不言而喻。伊索和狐狸之间的对视和聆听,体现了希腊艺术中通灵的宁静感。伊索带有文明特色的专注目光,狐狸的谆谆教导挂在嘴边,一种灵性之光把倾听者和诉说者和谐相连,他们沐浴着智性的光辉。在此,狐狸更像是生活的导师,智狐的形象显而易见。

在竞争残酷的社会生活中,永远是适者生存。同样,在古希腊,生存是第一位的,勇气、力量和智慧都是生存的优势。“古希腊早期文学中(至公元前6世纪)的动物诗学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神化的狮子诗学到贵族化的马牛诗学,再到平民化的狐狸诗学的演变过程。”{9}从《伊索寓言》中可以看出,狮子的形象已由叱咤雄风的百兽之王而变成了英雄迟暮的弱者,许多动物都不惧王权挑战狮子的权威,而狐狸能洞察虚实真假,吸取前车之鉴,以智取胜,对狮子的权力构成竞争。又如在《猎狗和狐狸》中,狐狸反驳猎狗的举动,表现了狐狸高度的警惕性和思辨能力。可见,对智慧的崇尚反映了古希腊智者为王的理念,而狐狸代表着聪明睿智的平民阶层将是社会的主流。从强者到智者,印证了古希腊社会主流阶层的格局变迁。

古希腊人以敏锐犀利的眼光透视周围的世界,将天真与世故巧妙结合,用寓言的形式来反映人类困境,对社会进行审视和反省,用简洁素朴的语言进行叙述,将哲理蕴含其中。《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与各种动物斗智斗勇,反映了平民在社交活动中遭遇的各种境况,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狐狸不仅智商高,而且情商也高,狐狸的处世之道映射了希腊城邦的生活之道。狐狸的寓意和它所隶属的文化灵魂密不可分,古希腊文化的深度经验在《伊索寓言》的动物叙事中得以渗透,不仅有底层人民的生活气息和思想感情,而且狐狸的种种言行借助寓言反映了社会人的心理机制,狐文化无疑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实理性的张扬、对智慧人生的崇尚,传递到古希腊文化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中,古希腊人对世事沧桑、人情冷暖有着清醒的洞察,古希腊文化融生命、情感、理智等元素一起构成了一个宏大的体系。

阿里斯托芬曾说,人们不想孤陋寡闻、庸庸碌碌,就要翻阅《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人类自我的一面镜子,反衬出人类自身的关注点和好奇点。其直面社会现实,顺应时事,给人们提供可借鉴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经验,是民族共同经验和古老智慧的提炼和精华。其中,狐文化代表了希腊智者形象的变迁,体现了人性丛林中的生存智慧。从中可以看出,古希腊人具有热爱生活、歌颂勇气和智慧、执着于现世、积极进取、勇于追求的乐观生活态度。

古希腊强调对智慧的追崇,在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下,诞生了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而《伊索寓言》中狐狸正是智者的象征。古希腊人为求知而求知的理性精神,构成了古希腊文学精神特质的世界意义,传递出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化的重要价值。

《伊索寓言》中呈现的森林世界无疑是人类社会的写照,狐文化在动物叙事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尤其在《伊索寓言》中得到了丰富的阐释,这与古希腊崇尚智慧和理性的文化背景及价值体系不无关系。《伊索寓言》不仅是意义的阐释,更是经验的寓言,以智慧和想象描述了古希腊人的生活现状和哲学智慧,丰富和深化了古希腊人对人类复杂经验的感受。可以说,《伊索寓言》是人类生存境遇的一种隐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在伦理和道德上自我发现、自我认知的启示,为人类的伦理选择提供了指引。世界的过去保存在先辈的经历之中,《伊索寓言》中传递出来的,无论是狐狸的象征寓意,还是智慧的价值观,都让当下社会产生对历史的共鸣,具有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一种连续性,这也是《伊索寓言》之所以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1} [俄]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动物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3页。

{3} 檀明山:《象征学全书》,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

{4} [意大利]卡尔维诺:《我们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

{5}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6} [英]锡德尼:《为诗辩护》,钱学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23页。

{7} [古希腊]伊索:《伊索寓言》,杨海英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页。

{8} [英]保罗·卡特里奇:《剑桥插图古希腊史》,郭小凌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9} 李正学:《狐狸的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5页。

作 者:杨海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上一篇:高校德育的功能下一篇:ERP权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