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方法

2024-08-29

营造方法(精选十篇)

营造方法 篇1

关键词:乡土建筑,方法,营造,研究

一、乡土建筑营造研究之意义

研究乡土建筑及其营造,无非有这样几个目的:一是钩沉和认识建造的历史事实,让乡土建筑生成、演变规律以及相关技术体系为后世所认知,从而将其变成人类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并借以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二是为了使乡土聚落与建筑能够同步发展于时代而研究其保护、更新、改造,其根本目的是改善百姓的人居环境;三是研究乡土建筑的优秀品质、建造智慧,并从中获得能够为当代人居环境建设实践,尤其是规划设计操作提供具有启示意义的工具性知识和方法。

第一种目的的研究是较学术化的,也极易衍生出丰富的学术成果,这是很多学者孜孜以求的事情;第二种目的的研究是强调致用、经世济民的,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功利作用;而第三种目的的研究在建筑学学科中则是很自然的,建筑学人希望传统建造中的优秀品质能够转换为建筑学学科知识,能够成为当代建筑创作的资源,能够在其中为“设计”发现基本的法则和方法。然而,乡土建筑营造体系与现代建筑设计体系之间巨大的差异和鸿沟使这种“转换性”的研究遭到怀疑并举步维艰。不少学者认为:做学问就是做学问,要面向设计,反之,就太功利、太不学术了;在一线进行创作的建筑师认为:设计就是设计,设计是很“自在”的事情,从传统和乡土中寻找源泉和法则,这太不“建筑学”了。于是,乡土建筑在更多的建筑师那里就变成了一种个人的修为。

那么,乡土建筑营造的理论研究是否真的能够为当代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实践提供工具性的知识和方法论的指引?这一问题实际上已涉及到建筑学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理论探索的理性思维方式与设计实践真实、生动、感性的思维方式的辩证关系;开放的吸收跨学科的知识成果与学科的自主性的辩证关系。在学界,一些学者及理论家们常常怀疑理论作为工具性知识能否为设计实践带来有效的作用;也常疑虑于跨学科研究及其介入是否会使得建筑学的学科边界被无限扩张,学科范式被扭曲;更质疑理论研究是否可以引导出一种普适性的观念和建筑设计法则,而这些普适性的原则在纷纭复杂的多元世界中还是否必要和有效(1)。因此,虽然就广义而言,理论的批判作用、文明作用、知识作用、工具作用在更大的学术范围内是早已被认同了的,但上述疑问仍然可以用来考量本文所提问题的学科意义,即“乡土建筑营造”之理论研究对当代的启示和价值何在。

首先,对“乡土建筑营造”的研究可以带来对当代主流建造体系的思考和批判性。在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官方建造与民间建造之分。19世纪以来,随着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演进和制造业的兴起,官方建造逐渐演变为一种行业性的法制化管理方式。这种建造方式具有强大的控制性、集权性和垄断性,它压制了民间建造体系,更使民间的乡土建筑建造体系逐渐式微。因此,这种方式被很多学者称为“集权式建造”或是“建制建筑”。然而,这种建造方式的问题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它令使用者和建造者彻底分离,从而使得“建造”这一本来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的事业而离生活的本质渐行渐远。而这一问题的存在既造成了当下建筑学的尴尬,也造成了当代建筑学理论的缺失。显然,在此背景下,学界重新重视“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的理论研究是有意义的。这里,我们的观点是:尽管“集权建造”之势不可逆转,尽管“集权建造体系”与“乡土建筑营造体系”二者性质截然不同,但是,通过理论研究将“乡土建筑营造体系”中的优秀传统理论化和知识化,有可能使之成为批判和改造“集权建造体系”之武器和良药,并有可能推动当代建筑学主流理论的拓展。

其次,“乡土建筑营造体系”本身就具有方法论潜质。由于乡土建筑存于民间,其“自我建造模式”天然地使建造者和使用者不可分离。著名建筑理论家保罗·奥立弗(Paul Oliver)在其《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中曾对乡土建筑有这样的定义:“它们通常由房主和社区来建造,与环境的文脉及适宜性的资源相关联,并使用传统的技术。所有类型的乡土建筑都因特定的需求而建,并同促生它们的文化背景下的价值、经济及其生活方式相适应。”从这里,可以悟出,“乡土建筑营造体系”存有大量的民间智慧、优秀品质和潜在价值,更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体系和模式。换言之,该体系本身就具有方法论潜质。而在这里,理论研究的关键在于:是将“乡土建筑营造体系”仅看成是一套物质技术体系,还是将其视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如果是后者,则更有揭示规律、发现本质、探寻法则即“穷理”理论研究之必要,如,A·拉普卜特在《住屋形式与文化》中指出乡土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模型+调整”的过程。而这样的研究成果则有可能成为对后世具有启示作用的“工具性知识”并影响当代设计方法论,进而深刻影响当代主流建筑学理论体系。

再次,“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是建筑学的核心问题—建造的基本问题。乡土建筑营造体系虽出现和存在于前工业时代,这当然意味着建造的社会限定条件与工业社会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当代跨文化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通则:在人类文明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共通的、跨越不同文明及时代的文化方式。用这样的认识来思考“最适应于生活的建造”,就有理由相信,乡土建筑营造体系中建造的模式以及乡土社会有关对空间、场所、建造等基本问题的思想意识就有可能被当做一个个“原型”而被转换和类推到当代的建造体系中。换言之,“乡土建筑营造体系”中有关“建造”的研究结果与当代建筑学对“建造”的关注应该是对应的,并且是有效的。因此,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最终所回归的仍然是建筑学最核心的问题:与建造相关的问题。故而,这些研究仍然是在建筑学的语境之内的,其研究成果所拓展的也将是建筑学的基础理论(图1)。

最后,“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研究的理性知识积累可以是设计实践中直觉力、创造力的“触媒”。其实,现实中的大量经验告诉我们,有关人类文明知识的积累是后世文明创造的前提;认识论也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揭示了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没有直觉和灵感的迸发,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建筑历史研究也表明,几乎没有哪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师不对历史传统进行思考、没有历史知识的积累而可以进行新的创造。柯布西耶就认为:“直觉力是已获知识的聚合,而情感则是已获知识的‘流溢’(1)。用这样的视野来看待乡土建筑的营造体系,我们就会明白,民间建造体系中沉淀下来的大量经验、智慧、技艺如果能够化为知识的积累,就有可能成为建筑师创造力的有效“触媒”,而这对于建筑师和建筑设计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同时,我们也相信,建筑学学科也就是在这种理性知识积累和设计实践的互动及其张力中逐渐向前发展的。只是,这里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乡土建筑营造体系”作为一种经验体系向“理性的知识体系”的转化,并非是在自然状态下完成的,这是要靠理论研究来达成的。因此,从这一角度讲,理性知识的研究和积累也是一定能够有所建树的。

二.有关方法论层面的启示

在城市中,“在新的结构、材料和技术条件下,传统营造学遭到淘汰,传统工匠也失去了建筑营造的主导权。(2)”而现代建筑学和建筑师则成为在建造中具有话语权的重要角色。由于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集成,所以,具有工业化社会特征的“系统设计”也就愈来愈成为建筑学的主要方法。然而,建筑“设计”的逻辑本应顺应“建造”的逻辑和民间生活的逻辑,但现代建筑学却使“设计”越来越凌驾于生活之上、建造之上。如今,建筑师的设计工作一方面越来越技术化、专业化、都市化和消费主义化;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具有强大的个性表现欲望和宏大建构的创作心态。在这种对后现代语境的追求中,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被用来创造“惊艳”的符号噱头,包括地域、场所、乡土……而在这种喧闹的状况中,建筑学的主流范式以及规划设计一贯的方法模式其实鲜有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看乡土建筑的营造,可以让建筑学在方法论上更重视和回归“设计”与生活、建造的有机关联;更重视工匠或民间营造体系在这方面的优秀传统。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在方法论层面上,对“乡土建筑营造”的研究应该可以为建筑学及其建筑设计操作带来某些方法上的新的变革。

1. 由“设计主导型”到“联络引导型”

如果是真正面向民间社区与人民大众的建造,建筑师所习惯的“图样设计”并不适用。因为更多的时候,建筑师的图样设计是在自己都市中的工作室里所完成的。在设计图样中,未来的使用者基本是缺失的,最生动的生活自然也是无法出场的。反过来看,建筑师的图样设计在民间和使用者那里其实也是常常失语的(图2,图3)。因此,尤其是在面向民间社区的规划设计时,建筑师是否有必要一定要做出完整的“图样设计”?是否有必要一定要去完成一份对建造实现所谓“控制建造”的设计?建筑师是否更需要在平民本土生活、真实逻辑的建造及建筑技术体系的综合上为社区的建造提供支持和支撑?是否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民间、百姓们的建造智慧,尊重他们的建造意愿,而不是自己主观创作意志的强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建筑师的工作至少还可以在原有主流方式的基础上引申出这样的模式:建筑师不再纯粹是“图样设计”而是技术引领、联络和协调;而即便是“做设计”,也是这种联络引导型工作的一部分,即联络引导型设计。从更大的视野看,在面对最底层和最普通的建造项目时,这种方法是否也可以是整个建筑学工作方法中的一部分呢?

2. 由“空间、形式建构”到“地方生活适应”

主流建筑学从来都把“空间、形式建构”当成自己学科的基本问题之一,而针对这一问题,建筑学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方法。但在乡土建筑营造中,“空间、形式”问题已不能成为基本问题或主要问题。说得更明白点儿,“空间、形式”本来就不应是建造的“因”,而是“果”,是某一种生活方式的对应。因此,对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的研究和解析有助于建筑学学科对这一根本概念的澄清。于是,可以理解的是,建筑师们在设计工作中不必太过纠缠于“空间和形式建构”的法则问题,而应直面和洞悉“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求设计与之形成最合理的适应。或者说,设计问题的核心是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建构合适的空间及形式法则才具有意义,否则,以往的空间形式法则就只能成为一种“成见”或“定式”。这种将“过去成见、定式悬置”而以生活现实和生活现象作为设计逻辑的方法论同样是值得当代建筑学所思考的(图4)。

3. 由“系统设计”到“建造过程”

20世纪初,受过现代工程教育的建筑师们在中国现代城市出现(3)。随着现代技术的日益复杂和社会分工的日渐精细,现代建筑师的主要工作方法被定格为“系统设计”并与“建造”(通常指施工)逐渐分离开来。所谓“系统设计”更多地是在案头或绘图桌旁将各种通过书籍、资料、网络、资讯所获得的现代技术集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体系的设计方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这种案头工作方式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得到进一步升级。因此,建筑学也就更加习惯于在建造过程实施前用“设计”的方式对建造进行控制,所以,这种方式只会将原本可以更生动的建造过程变得更加刚性。然而,在乡土建筑的营造中,工匠们并没有很多强大的技术来对整个建造进行预先的控制,建造过程基本上是一种事先的“经验模式”+“现场临机处理”的方式。可以想见的是,现场暴露出的问题一定是与建造最紧密相关的问题,也一定是建造中最为生动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后所呈现出的结果则常常是我们建筑学界所说的那些很“建构”的东西(图5)。换言之,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如材料、构造、建造、技术、功能等也正是因为这种建造过程与特定场所的时空交融而—展开,在这里,建筑学似乎才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因此,乡土建筑的营造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当代极其工业化、技术化和严格程序化的建造过程中,建筑师怎样才能更加真实地融入到建造过程中?在建造现场解决特定的建造问题并使其一直持续在整个建造过程当中是否应该是建筑师工作的一部分?而这样的思考实际上应该有助于推动对建筑学越来越“案头化”范式的反思,并促使其发生一些内在的转变。

4. 由“建筑意”到“制作技艺”

由于现代建筑学学科工作方式上的“设计”特质,也因为中国文化传统历来重内涵、思维而轻制作技艺,往往使建筑师们自我钟情于“设计概念”或“设计构思”之中并常常得意于自己的“意匠”。诚然,对更深刻、广泛的文化事象进行把握而由此衍生的设计创意是建筑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对“意匠”的过分热衷则会影响建筑师对真实建造过程中“制作技艺”的把握(图6)。朱启钤早在修订《营造法式》时就指出传统中国“道器分涂”的问题。而现在看来,“制作技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建立仍然十分艰难。(4)”

而在乡土建筑的营造中,人们需要的是真实的住居建构而不是宏大叙事的政治、文化建构,因此,乡土建筑营造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制作技艺以及具体和细微的建造。当你按照生活与技艺的逻辑将房子建造起来,它也许就是最美的房子。因此,如今的建筑师们有必要去研究制作技艺,甚至是学习民间及地域的“制作技艺”。对当今的中国建筑来讲,重新认识“制作技艺”的意义,培养对营造的重视,建构对制作技艺进行操作和创造的方法论,是走出建筑学理论方法单一之窘况的途径之一(图7)。

乡土建筑营造对建筑学以及设计创作的启示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本文仅仅是冰山一角,难免挂一漏万,只是借此希望能引起学界更多的思考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卢永毅.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士桥.现代思想中的建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赖德霖.解读建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方法 篇2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新课标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是一个共同交流的过程,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 《武松打虎》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武松打虎时候的场景特别感兴趣,但却无法用语言来描绘,于是,我便在课堂上请同学们自行讨论,然后让学生尽情表演,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同学们的表演天赋和表现欲望令我非常的惊讶,同时也有几位同学能够将当时武松打虎时候的动作、神态表演的淋漓尽致。

此时,我趁热打铁,表扬参与表演的同学,也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了评价,再一次让同学们来进行描绘,他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直到下课铃响了之后,同学们都还意犹未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 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

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 意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

二、赞扬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所以清代学者 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 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

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表扬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班上有一位男同学,我刚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就已经听闻他的一些“光辉事迹”:上课将墨水洒在同学和老师身上、大声喧哗、从不做作业等等。

成绩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每次语文考试都是个位数。这学期第一次考试他得了6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给予了他鼓励,让他下次更加认真点,我相信你能够考得更好,即使是多了一分,那也是你进步了。果不其然,他在第二次考试的时候考了9分。于是我在班上大肆的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脸上不好意思的笑容,心里也有了些许的安慰。在接下来的每次考试当中,他都能够有一点点的进步,家庭作业也能够完成一大部分了。

直到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已经稳定在了60分左右。有了赞赏这一“催化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

三、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我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 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有些时候,我们教师也可以充当一个“无知者”。让学生参与,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譬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笔者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一学生说:“我喜欢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雷罗汉”,这写出了小孩天真活泼、充满生机的情景,尤其是 “呵”字非常的形象、传神、有趣。还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当笔者一问什么是“呵”时, 大多数同学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堂笑声一片,活力迸发。又如《两小儿辩日》,几乎都是学生在疏通文意在争辩。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 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而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昕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四、教学课后做人

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方法 篇3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总觉得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对老师充满了崇拜。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拜而变本加厉,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因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教师的好感。学生的学也将变为被动的学,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这种要求学生言听计从的做法是传统的教学理念的产物,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要具有新时代气息。学生的人格要得到尊重;学生的思维要得到发散;学生好的习惯要得以养成;学生的能力要得以提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站在同样的高度,没有谁凌驾于谁之上。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真诚对待彼此。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模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日常生活情况,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活动营造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多操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纯粹的课本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组织教学,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生成。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出一期关于什么为主题的手抄报。为了出好手抄报,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查阅期刊、杂志、书籍,把用到的知识、好的句子等摘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把语文课上成让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操作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艺术”营造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努力追求优良的教学效果。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具有一定“艺术”。教师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进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用“艺术”来营造出课堂学习气氛,便于师生互动,便于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很好的,教师大可不必担心为此影响教学的质量。

三、工具营造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辅助工具也越来越多。比如,多媒体、智能平板等已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更适宜用智能平板来辅助教学。智能平板因资源丰富、操作方便而深受广大教师青睐。智能平板走进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更生动、具体。例如,教学《燕子》时,为了学生更好地形成对燕子外形的认识,我找到了一些关于燕子的图片、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出燕子的外形特征。智能平板电脑的使用也大大改变了过去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语文课,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悬念营造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要面临教知识和学知识的任务。在无力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下,教师生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好,无法应对考试,自己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反复强调,学生则经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样的课堂就显得非常安静。没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缺少必要的交流、沟通,必然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疏远,这就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可以在开课时,事先设下悬念,让学生们积极讨论,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参与问题的猜测,激发学生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碰撞,形成知识的生成;然后教师再加以解释;最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悬念让班级气氛变得不再沉闷,达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微笑营造法

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喜欢板着脸,他们无论在课堂,还在课外,都不愿给学生一个微笑,自以为这样可以树立教师在班级的威信。其实,教师对学生发出真诚的微笑,可以让学生觉得亲切,发自肺腑的微笑可以让学生愿意和你相处,这样就很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微笑在校园内处处可见,时时可见。试问这样的师生关系能不好吗?这样不容易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吗?自然而然课堂的氛围就会好起来。

语文课堂文学氛围营造的方法初探 篇4

那么, 什么是“营造课堂文学氛围”呢?所谓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学氛围, 指教师在准确、全面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灵魂底蕴、艺术表现的基础上, 通过朗读、讲解, 表情神态, 动作活动, 美术音乐等, 绘声绘色、形神兼备地于课堂上营造出一种该作品所特有的情感氛围, 使学生如临其境, 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从而深刻地领会作品, 消化作品。

那么, 营造课堂的文学氛围有哪些方法呢?

一、从教室的布置来营造文学氛围

在有文学味道的教室里, 学生多多少少可以得到一点熏陶, “耳濡目染”这个词还是相当有道理的。我曾经这样做了三年。从学生进入高一开始, 每天在教室黑板上写下两句诗, 写明出处与作者, 每天让学生记下来。古人早就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我还在教室的后面开辟了“学习园地”和“我手写我心”两个窗口。前者是用来展示美文的, 有学生写的, 也有摘录的, 让学生细细观摩, 慢慢品味;后者是用来写学生自己的感想, 条件是和书有关就可以了, 即使是对语文课本的抱怨也没关系, 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行, 这样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他们所喜欢的书目。一个月专门设一节课对学生提到的书与感悟进行探讨。班中还订了《读者》《青年文摘》《萌芽》《意林》等杂志, 放在书报栏内, 让他们自由选择。还有每节课上课以前, 让学生演讲。刚开始是上台来读一篇文章, 不拘题材, 时间3分钟左右, 读完了说说选这篇文章的一个理由;后来是脱稿演讲, 演讲内容为谈读名著的感受, 或向同学介绍小说;最后即兴演讲, 让全班同学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放入演讲箱中, 每一位轮到演讲的同学在课前10分钟抽签, 然后课上演讲, 难度有点高, 内容上只要言之成理、表达流畅就行。如此3年下来, 我自认为还是相当有效果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养成学生读、写、听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感知力和兴趣。我一直希望, 让书成为他们首选的朋友和终身的伴侣, 在书的滋养下提升自己的素养,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从课文教授上营造文学氛围

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特色就在于它具有文学性。有的课文即便不是文学作品的, 也含有文学的因素。因此, 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必须突出其文学性, 再现文学感染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为此, 我们也可以说, 如果语文教学教之无“文”, 那么“行而不远”就是它的归宿。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不同的文学作品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文学氛围。

一般来说, 对诗歌、散文这一类题材, 我们可采取朗读或借助想象、联想的方法来营造出文学氛围, 让学生沉浸其中。“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 想上好一首诗或者是一篇散文, 教师必须学会朗读, 引导学生学会声情并茂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语言的张力与丰富的意蕴, 读出文本的语气、语感、语趣, 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有这么一段:“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 还需要一些点缀, 山也是。小屋的出现, 点破了小屋的寂寞, 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这一行文字语言流畅, 语句生动, 节奏感强, 产生了一种自然和谐的韵律美。教学时, 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朗读,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山上有了小屋的风致, 也切实地体会到了文学语言的魅力。至于诗歌, 它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 有着深远的意境和含蓄而又精炼的语言。教师只有通过一些激情的言语或生动的肢体语言, 才能带学生进入到诗的世界。我在讲解李白的《将进酒》最后一句“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时, 联系了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的句子“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联系了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描写李白的句子“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我要求学生用抑扬顿挫的朗诵, 用形象的肢体语言, 用满怀的激情把李白的狂放、孤傲、无奈又不服输的性格表现出来。学生读着诗句, 想着其遭遇, 似乎在这一刻, 他们超越了时空, 与李白在对话了。在这样充满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课堂氛围中, 在充满感情的讲解中, 学生就不会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 而是意兴盎然、其乐无穷了。

对于戏剧小说这类题材, 我用得最多的是播放影视资源和课堂表演等方法。直观的教学能给学生一个从视觉到情感的刺激与享受, 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我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时, 在让学生看完文本后, 我放了电视剧“进府”这一部分。然后问学生, 看了文本后你心目中的主人公与剧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差距?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种差距?学生很感兴趣, 各抒己见。后来还放了“黛玉葬花”这一唯美的画面, 学生看了, 都为黛玉的多情多才不幸而唏嘘不已。至此, 班中兴起了“红楼热”。戏剧作品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编自导自选演员。学生的创造力其实是挺强的, 只要教师找准切入口, 他们就会积极地走进作品。

讲解小说作品时创造课堂高潮其实也很重要, 因为其情节本身就比较曲折, 而一个有创造性的问题就能把学生带到思考的领域、文学的天地。比如教学莫泊桑的《项链》时, 当时我们集中的点都在路瓦栽夫人身上, 很多学生在探讨为什么她有这样遭遇的时候, 认为她的“虚荣”造成了这样的后果。这个时候, 我突发性地的问了一句:“那么, 路瓦栽先生虚荣吗?”这一问学生始料未及。然后纷纷起立, 谈自己的看法, 有的同学甚至引经据典为自己的论点加重砝码。支持“女人是虚荣的”这个观点的举出《乱世佳人》这本名著, 以其主人公斯佳丽的“虚荣”来佐证。认为“男人也是虚荣的”同学从文本中找到了细节, 路瓦栽先生拿到宴会的入场券时的兴高采烈, 在其夫人大出风头时的沉默支持, 等等。还有的从人性的角度来论证其观点。

文言文学生不太喜欢, 因为时代距离感很强, 语言又有些难度。要在这类文章上营造出文学氛围有些难度。我所采用的就是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讲故事。讲什么?讲作者生平, 讲文本中主人公的奇闻逸事, 讲成语故事。如我们在讲齐桓公的时候, 讲到“老马识途”的故事;讲庄子的时候, 讲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的智慧;讲张溥的时候, 讲到他的“七录斋”命名的原因。我的讲是为了让学生知道, 其实文言文中有精彩。读进去了能感受到的文化底蕴比现代文更甚。我以这样的方式去打破沉闷的文言教学, 同时这也能拓展课堂的天地。

比之文言文, 说明文的教学更不易。说明文有的实用性比较强, 有的科学性很强。我采用的方法是课内外结合, 注意实践观察。充分运用电化教学, 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或是引用一些古典神话典故, 或是放一些《探索奥秘》中的片段, 以增加学生对文本的了解与兴趣。

山地型景区的游憩空间营造方法探讨 篇5

——以《广西桂林恭城燕子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游客对于山地景区的游憩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游步道+缆车的定向、定线、定时序的观光游,已经与游客“追求个性、自由安排线路、探奇自然”的需求心理不相匹配。因此,新常态下,对山地景区的游憩空间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燕子山,位于广西桂林恭城县,地处广西和湖南两省交界处,是桂林地区少有的高山草原与喀斯特地貌兼具的山地资源。燕子山景区规划面积大72平方公里,南部为银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为高山风车电厂,山中错落布局沙地原野、瀑布丛、灌木林等,盘山公路近10公里。多年来,燕子山始终保持着原始未开发的状态,直到桂林-广州的高铁开通,燕子山成为两广游客出游2-3小时即可抵达的旅游地。

燕子山作为一个地质类型多样、形态相对复杂、体量较大的景区,如何有效地串联山地景区的功能组团,利用山地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元素打造精致的游憩空间,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到游客体验与山地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一、燕子山景区游憩空间设计难点

难点1:出入口设置

燕子山地势东高西低,西侧山下村落是传统的上山入口选择。然而,西侧的传统入口距离景区主游览区域较远,且通行能力有限,道路拓宽涉及到的村落改建工程量大。东侧和南侧由于地势的原因,无法满足作为主入口的设置选择。如何设置出入口和交通动线组织,是游憩空间规划面对的首要问题。

难点2:大尺度空间的景观游览差异

燕子山区域的生态景观差异不大,除了高山草原地块的景观具有区域独特性,山中、山下数十平方公里均为沟谷林地。山势起伏较大,视野范围所涉及的景观却十分类似,且由于保护区的整体开发限制,不宜对生态景观进行过多改造。如何构建景观的差异性体验,是一个较为难突破的瓶颈。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难点3:立体游憩空间的交通组织 燕子山规划面积大,虽分为五个景群,但景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十分不便利,山路通行难度大,距离远,景群之间尚无通车能力。一方面,山下、山中、山上的空间类型差异大,游览方式的衔接成为难点;另一方面,未来建设景区电瓶车道的工程量较大,需要结合地形与项目设置,解决大尺度空间的交通组织问题。

二、燕子山游憩空间营造方式

营造方式1:有效选择出入口和交通动线

景区道路依托山地自然地形以及现有乡村道路建设,景区入口根据不同客群以及不同区域旅游项目设置,选取靠近城镇,便于依托高速以吸引近中程市场自驾游客,同时也易于打造“快旅漫游”的游憩方式。

区域内以“主线串联”的方式实现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通过一条或多条主线将山下空间与山上空间联通,并在山中打造多个特色游憩节点以保持游客的兴奋度。组团内部根据不同地理空间内型组织交通。在谷地沿主环呈带状,山脚及山地形成环状交通组织模式。基地对外交通主要依托省道201及县道160。充分考虑交通可达性与停车要求等因素,设置三个出入口,均位于基地西侧,其中出入口一与县道160相连。未来,随着过山隧道的开通,南侧出入口将成为景区的主要出入口。

营造方式2:以功能策略引导空间组织,建立立体游憩方式

结合燕子山的大尺度空间特征,规划提出燕子山景区的功能策略:山上游,山下住。

所谓山下游,山上住,就是把山下作为旅游服务的基营,提供住宿、餐椅、综合服务的空间,山上则作为生态观光、娱乐休闲的场所。山上、山下空间的联动,主要依托交通路径串联。上山沿途根据地理特征打造有层次的景观风貌,并提供立体式的多种交通方式。

在功能策略的基础上,规划提出燕子山景区的空间策略:立体交通,点轴渐进。

结合燕子山地貌空间的类型以及视觉空间特点,设置了集游步道、车行道(包括电瓶车和小火车)和索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方式。游步道穿越的地貌空间类型最多,空间类型丰富,视觉感知方式多样,步道路径能够完整全面的感知山地风景区的地貌空间景象;车行道能够快速方便的连接各个组团,节省交通时间,同时小火车对儿童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索道能够突破地形地貌的空间限制,串联目的地,并且能提供较独特的观赏视角。

连通东西向谷地交通,与山顶核心景观相接,峰谷联动,先期引爆项目。强化东西向旅游线路,串接南北向节点,加强南北互动。环路优化,项目整体协调发展。多种立体交通的配合,串联了山上山下的空间,同时也盘活了山中的游憩空间,使整个山地景区的各个区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营造方式3:因地制宜,个性化设计游憩方式“微体验” 山上:强化主题,塑造燕子山景区的引客特色。

燕子山天仙生态草原拥有大面积山地原生态草甸草原,一方面释放草原景观吸引力,将游憩资源的可游玩最大化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立体游憩方式的应用,置入多种旅游新业态项目,创造美好旅游体验。以观光、运动为项目设计核心,通过恭城瑶族文化历史符号植入、玩酷极限运动概念运用,打造面向家庭、自驾、高端等专项客群的南方稀有天仙草原品质景区。

山下:引水造湖,重构山水隐逸的休闲空间。

山下从三个方面进行游憩空间的建设。依托山下的乡村资源,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一村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田园度假村。以旅游景观设计引导,营造原乡生活情境。第一,燕子山有山无湖,流经的溪水难以存留。因此,在地势较为低洼的村落引水造湖,丰富水景。第二,通过导入特色酒店业态,打造养生度假休闲娱乐服务组团,令游客畅享度假好时光。第三,在景区入口处,打造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交通换乘等功能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小镇,服务出入景区的游客。

山中:设置集散中转地,拓展秘境探奇的游憩空间。

利用山中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主体功能的游览体验区。同时在山中的景区内部交通中转地,建设一处特色服务小镇,解决游客餐饮、住宿、娱乐等休闲度假需求,成为景区内休闲服务基营项目,与其他项目一起构成景区综合服务、休闲度假功能中心。

同时,在小瀑布群景观比较集中的地域,设置秘境探奇类型的旅游项目“瀑布林”,以本地神婆文化为元素,将生态景观赋予传奇内涵,通过三条特色游步道抵达山中制高点—蜜蜂顶,形成完成的山中探奇游憩体验序列。

结语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营造方法浅析 篇6

关键词: 居住区 ;园林景观工程 ;嘉盛豪庭营造;广东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5-0000-00

收稿日期:2012-05-31

修回日期:2012-09-11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生态、人文”的居住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生态、人文”的居住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居住区园林水平已成为衡量商品房档次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居住小区园林环境是居民走向户外活动和接触自然最便捷的场所和途径[1]。园林环境的营造,既要体现生态效益,并又要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汕头嘉盛豪庭华南住宅一期园林绿化工程的营造,不失为一成功案例。

1、 场地概况

汕头嘉盛豪庭华南住宅一期园林绿化工程位于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是经纬集团华南贸易广场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该工程规模为33700㎡(其中绿化面积17 550M550 m?,园建面积16 150M150 m?)。该项目以各式各样的绿化造型及配套休闲设施为营造重点,绿化、园建和灯光相结合,并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园中有景,景中有林,林中隐园”的综合空间格局。丰富的地形变化、跌级水景等相结合,共同造出营造了怡人、轻松自然的生态型园林小区。(图1)。

2、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营造方法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最基本的要素是“绿”和“水”,“绿色绿”代表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水则如人之经脉,在人与自然相处中起着协调作用。有了“绿”与“水”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的完美结合,既能体现 “以人为本”,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造园理念,又能营造可观可赏的园林景观,取得丰富的环境效果。2.1植物群落的营造方法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它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产生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之相协调,使人而人们在观赏过程中可得到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在汕头嘉盛豪庭华南住宅一期园林绿化项目中,小区内绿化面积大,、绿地布局合理,绿视率高,园林植物较丰富,达80种,其中乔木30种,灌木39种,地被12种。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人工植物群落,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互相辉映。园林植物群落配置结合现场地形巧妙合理的搭配植物进行巧妙配置,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有利因素,体现出使色彩、空间、层次的完美结合,有效地营造了园林空间。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空间为小区住户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的同时,通过还能利用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也起到了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

在工程施工中,植物配置与地形的营造相结合,使植物在层次上有变化、有景深,有阴面和阳面,有抑扬顿挫之感。在苗木的选择上尽量采用乡土树种,如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鸡蛋花(Plumeria rubra 'Acutifolia')等。施工队严格选用长势强、形态优美的苗木,严格按照绿化施工规范进行植物栽植。保证了四季常青,创造令人赏心悦目、和谐舒适的园林景观。(图2)。

(图2中心花园鸟瞰)

2.2水景的营造方法。

水体是小区主要的园林景观要素之一,不同水体的运用不单可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陶冶人们的性情,在中国历史上还发展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寄情于山水情怀的审美观。古今中外,凡造景无不涉及水体,水环境是艺术空间创作的主要因素[2]。水景的形态、声音、意境无不都可为园林增色。无论静水、流水,还是喷泉、叠水,不仅具有丰富的景观作用,还发挥了独特有各自的生态作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能从空气中得到充分的氧气。太强的水流会影响睡莲等植物的生长;且对岸边的冲刷作用力度也较明显较大,因此宜根据不同砌护材料和植物的情况设计水流速度。喷泉、瀑布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能增加空气湿度,提高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涌泉能扰动水体,加快水体内对流的速度,在水体内形成良性循环,使水体整体的水温、有机物浓度相对均衡,有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化效果。

该小区内水体面积一共约3 800m?,水景结合地形处理,自然起伏的地形有组织地把地表水收集再利用,作为水系补充水和绿化灌溉水。水景按照不同的功能空间进行营造水景,水流有动有静、有缓有急;或溪或池,或深远或幽静,形成各自不同的水系空间。施工者充分利用不同的水体营造各种景点,有欧式喷水长廊(图3),有圆形叠式水池,有时控灯光水景,有框景水中画,。结合植物的配置,沿水系、“因水制宜”营造独具匠心的景观,充分表现了园林工作者对设计现代园林景观的匠心独运巅峰造极的追求。住户们休闲时可在碧水间徜徉漫步,交流在绿荫下交流,休憩在花丛中休憩,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了健康、亲和、生态的时尚生活小区。

2.3园林小品及附属设施营造方法

园林建筑小品在庭园中起点睛作用,其工程施工工艺精细。在景亭建造过程中,采用了预先定制水泥构件,然后灌浆、倒模、修饰、喷漆的新工艺,这样的做法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能保证了形态效果精准,达到设计要求;在铺设排水系统过程中,克服了原有管网设置混乱、操作空间极其狭窄的困难,通过精准设计深化排水率,巧妙安排管道布设位置,最终达到完美的排水效果。在园路铺设过程中,采用了道路透水技术,使路面雨水迅速下渗,既保障了居民的行走安全,又补充地下水, 增加土壤含氧量, 有利生态环境保护。(图4)

前广场的设计 (图4欧式景亭翠木相伴)

根据园林建筑的个性特征,为强调突出构筑物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采用了先进照明技术以及高科技的照明产品,其精益求精的灯光设计,营造出唯美夜景,每当夜色降临,华灯初上时分,喷泉与雕塑、灯光融为一体,使其成为小区夜色中一道靓丽风景。(图5)。

(图5前广场夜景)

3、 结语

园林景观营造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亦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返璞归真,而是各人工植物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本文从介绍了汕头嘉盛豪庭的植物群落、水景、园林小品及和附属设施三方面的营造方法展开论述,其在有限的空间内以采用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达到移步换景,变化无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的效果。如今漫步小区,随处可见绿树成荫、花繁叶茂的景象。小溪内树影荡漾,鱼儿游动,玲珑别致的景观构成一幅幅生动的居住小区风景画。

参考文献:

【1】杨学成.居住区园林在绿色住区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J]. 广东园林,2011年(4):10.

【2】黄庆和 . 天人合一”思想与居住区园林环境营造[J]. 广东园林,2006年(4):23.

审稿编辑:赵晓铭 潘建非

作者简介:

林奕文(1966年- ),男,汕头人

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纪念性空间景观的营造方法 篇7

关键词:纪念性空间,景观,营造,方法

近年来, 在倡导对城市文脉挖掘的背景下, 各地争相营建有各自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纪念性场所空间, 以期提高城市的影响力。通过精心设计的纪念空间, 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本能的纪念情感, 并与环境达到共鸣, 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户外活动空间, 并且能够提升城市形象与影响力。

1 纪念性空间的概念

纪念性空间可以被理解为:用于标志、怀念某一事物或为了传承历史的物质或心理环境, 也就是说, 当某一场所作为表达崇敬之情或者是利用场地内元素的记录功能描述某一个事件的时候, 这一场地往往就具有纪念性。我国建筑师齐康先生指出, 纪念性的本质是“纪念过去, 表现历史, 并期望这种表现得以延续”。

纪念性空间是饱经忧患的国家和民族仍屹立不倒的信念和民族精神的见证。人类通过纪念性空间这一表现力极强的中介, 从一个侧面实现对特定的历史和文明进行的还原和联想[1]。

2 纪念性空间的特征

2.1 对“永恒”的追求

纪念性空间是与历史对话的场所, 时间感是设计要表现的重要内容, 永恒是表现所纪念的人或事似乎永远存在于某个时空。无论具有哪一种目的性的纪念性空间, 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追求“永恒”, 即希望被纪念的人或事件, 特别是他们所体现的精神, 能够永恒存在。

2.2 对“英雄”的崇拜

从古至今, 许多杰出人物都在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成为了被崇拜的对象, 对他们的崇拜心理促使人们建造了大量的纪念性场所。这类纪念性场所既然是为纪念“人”而产生的, 那么它们的最后着眼点还是在于宣扬“人”的精神。在场所精神的表达方面也是着眼于“人”的精神的传达[2]。

2.3 对“历史”的记载

纪念性景观设计创作的特点是要调动一切艺术、技术、物质手段创造气氛, 将历史的空间物质环境 (包括符号、标志、展示内容、序列安排等) 和时间 (纪念对象的历史内涵、回忆、对比等内容) , 转移、变换为此时此刻此地此人的现实心情和直觉, 达到物与人、人与物的移情效果, 以求得人的内心与环境的共鸣[3]。

3 纪念性空间的景观营造手法

人们在纪念性空间里面是为了获取精神上的洗涤与共鸣, 因此景观设计的目标就是利用一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载体, 折射出纪念物的品质。

3.1 地形

平坦的地形没有遮拦, 设计师可以利用这种一望无际的地形形成剪影的效果, 突出垂直线性元素, 使其成为视觉中心, 从而突显出元素的重要, 并以天空作为背景, 虚实对比, 显示出巍峨壮丽的景观。如埃及的金字塔群、英国卡尼克巨石阵、太平洋复活节岛的石像、华盛顿纪念碑等。甚至设计师刻意缩短观赏视距, 迫使参与者仰头观看主体景观, 以营造严肃庄重的氛围。

纪念性空间可以利用地形的抬升, 以营造敬仰之情。如南京中山陵, 其雄伟形势与各个碑坊、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 连成一个大的整体, 显得十分庄严雄伟, 既有深刻的含意, 又具纪念的功能, 更有宏伟的气势, 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4]。

3.2 水体

水体和地形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从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声音和场所特征。动水, 由于具有流动性, 与时间具有某种流逝的共同特征, 常常隐喻时间的流逝, 或用动水表达的形态来隐喻人。动水给纪念空间带来活力, 使沉默的空间有了声和光, 也有了神秘的生命感。而静态水体可以结合光影景观的营造, 给人以宁静、深远甚至是神秘的感受。

例如在纪念陵墓景观设计中, 利用水体不同形态的渐变过渡作为生死空间过渡的指引和暗示, 水声可以成为隔离嘈杂喧嚣的软性屏障, 水影用无限深广虚幻的方式反映着真实世界与虚幻的另一个世界……

3.3 雕塑

纪念性空间中, 常用雕塑反映一定的精神、纪念历史人物和事件, 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 是隐喻手法的图像载体。

在较小尺度的纪念性空间中, 雕塑既可点缀空间内景致, 又可作为空间内某一局部甚至整个场地的构图中心。纪念性雕塑的设计, 要考虑自身形象的单纯性、情节性、故事性。雕塑的情节性要求一目了然, 鲜明而有意境, 人物性格突出, 姿态简洁明确[4]。并且需要考虑纪念主体的内在品质。比如湖南湘潭市为纪念画家齐白石建造的白石公园中, 尺度巨大的齐白石雕塑立于园中的中心位置, 生硬、没有内容, 剥夺了参与者通过空间与纪念对象交流的可能[5]。重要的是, 质朴天真、满怀童趣的齐白石老人与巨大尺度的雕塑所有意塑造的严肃、伟大相去甚远。

在尺度较大的空间中, 雕塑可以是个抽象的外轮廓, 但重要的是雕塑出现的位置, 该位置需要一个或一排竖向的要素, 或是有必要表达一定的精神需求。

3.4 人工构筑物

纪念墓中普通的人工构筑物主要通过其造型、空间组合方式、色彩、材质等方面表达情感特征, 与其他要素一起表达出整体氛围。但特殊类型的建筑及构筑物, 例如纪念碑、雕塑等, 则常被作为标志性构筑物, 形成视觉焦点或构图中心, 引导游线的同时, 也对整个纪念空间的氛围起到统领性的作用, 且这些建筑及构筑物积淀着更多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是特殊情感的载体。此外, 用新的建筑物, 通过图片、影像、实物等资料展映, 能够为前来参观的人提供比较丰富的情感载体。

3.5 植物

不同的植物种类、树形、色彩、质感、种植方式以及与其他要素的组合搭配, 都是情感特征的重要表达途径。例如常绿针叶类植物的细密质感、深绿稳健的色彩通常给人以宁静、严肃、沉重的感受, 成为纪念墓中的基调树种。垂枝形植物暗示一种悲伤、失落、怀念的情绪氛围等等。除了以上物质属性之外, 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园林发展过程中, 不同植物种类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成为特殊情感的表达方式, 如松柏类等常绿植物象征高风亮节的品格和永垂不朽的精神, 也能表达人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具有万古长青的寓意。

3.6 色彩、光影、声音

不同类型的纪念空间, 由于其纪念主体的品质不同, 对空间氛围的要求也就不同, 有的庄重严肃, 有的活泼跳跃, 有的安静闲适。因此, 在主体色彩的选择上还得依据纪念物的品质来决定。比如, 在纪念墓中通常使用色调较灰暗深沉的色彩表现肃穆、悲伤的怀念之情, 不重视鲜艳色彩的运用。而纪念性公园则可以根据被纪念人或事的特征去有度地加入色彩。此外, 光影景观和声景观的利用, 可以有效地营造出不同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多角度地为参与者提供精神上的共鸣空间。

4 小结

纪念性空间是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纽带, 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整个城市环境、景观结构、人文文化等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上, 其空间的营造得从纪念物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中去挖掘灵感, 以传达纪念性场所特有的精神为出发点, 对地形、水景、植物、人工构筑物等硬质载体, 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组织, 通过将文化等软质载体寄予硬质载体中, 营造出特有的纪念性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康霁宇.纪念性展示空间的象征表达手法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3:94.

[2]秦毓宗.园林建筑与雕塑艺术[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报, 2004, (4) :9-13.

[3]左小凤, 王海洋, 李田.纪念性空间的规划与塑造——以张自忠烈士陵园为例[J].南方农业, 2009, 3 (8) :46-49.

[4]齐康.环境的建筑创作构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 1998, (3) :1-5.

浅析用爱心营造阳光的育人方法 篇8

关键词:爱心,交流,宽容,关心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心里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一、在交流中渗透爱

我们班有个单亲学生,不善于交流,一不顺心就离家出走,害得他母亲常常半夜到处找。针对这一现象,我试着与他沟通,不提他出走的事,只谈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一开始他不怎么积极地回应,慢慢地,他能跟我说他心里憋闷的事,他说:母亲一人带他,挑最好吃的给他吃,挑最好用的给他用,他成绩不好,母亲省吃俭用,花高价请老师给他补课,他现在除了读书,就是做题。他很累,但他又不能说出来,这种无用的疲劳战让他感觉到压抑,他出去走走,只想透透气,结果母亲满街到处找他。我了解情况之后,及时和他母亲做了交流。经过所有任课老师的齐心协力,这位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可见,这种渗透式的爱的交流,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在宽容中体现爱

学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批评或者说教,虽然能唤起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警觉,但同时也容易刺伤他们的自尊心。此时采用恰当的方式给他们一点宽容,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班有一个叫小晓的男生,喜欢打架,看谁不顺眼就打谁。对于这个学生,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而后又写了这样一段话:“我的父亲是植物人,我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明显觉得精力不足。如果你能帮老师分担一下班上的工作,调节同学之间的矛盾,使咱们班形成一股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的班风,你就帮了老师的大忙。记住:宽容是一种美德,生活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谅解……”后来,在回信中,他向我敞开了心扉,诉说了他这样做是觉得大多数老师放弃了他,上课听与不听是一样的,作业交与不交是一样的,班上的坏事一旦发生,被怀疑的首先是他。为了让小晓融入集体中来,我有目的地在班上召开了以“学习他人优点”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趁此机会,大胆任用他当劳动委员。没想到,他干得非常出色,也逐渐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气。我想,如果没有和小晓的书信交流,不了解实情,而是盲目地批评他,那将会是怎样的后果呢?作为人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善于在宽容的氛围中,与学生交流、沟通,成为学生的益友,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关心中播撒爱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一个富有责任感的教师,要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引导力。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记得那次,学校要为学生征订校服,两套共230元。当时,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已交齐,只有小凯同学没有交钱,他告诉我,走得急忘带了。一连几天,小凯同学始终没有把钱带来,而且我发现小凯同学上课总是走神,显得心神不定。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课后我单独问他,他低声告诉了我实情,说他母亲患有癫痫病,失去了劳动能力,这几天病情发作住院了。父亲在工地上打工,每月工资甚微,这几天,家里正缺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决定替小凯同学垫上这笔钱。课后,我跟小凯同学说明了我的意思,让他不要再担心,小凯同学含着泪水跑回了教室。中午到校后,我发现我的桌子上有一个大纸包,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包零钱,1元的,5元的,10元的……纸包底下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这是259元钱,其中230元给小凯同学交校服钱,剩余的29元留给小凯买学习用品。老师,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一点心意,希望您能允许我们这样做。”读完纸条,我的内心激荡着一股暖流,多么可爱的学生啊!我疾步走进教室,学生们都安静地在读书,黑板上写着我经常教育学生的几个大字:“让每颗心都有依靠。”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对做好教育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爱心是营造阳光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教师才会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营造阳光,让每一个学生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茂林.给老师的建议/爱的驿站[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2]林进财.教育启示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营造方法 篇9

它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一是思想方法层面。大政工作为一种思想方法, 具有双重的意义。

首先, 它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整体观、开放观、联系观。因而要求人们在分析与解决思想意识、心理情绪、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做人的思想工作时, 力避片面性、表面性思维方式的影响, 注意研究并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诸种相关因素。

其次, 它以弘扬意识形态主旋律为目标追求, 因而要求干部、党员以及企业骨干, 不仅要注重修身自勉, 而且要以良性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去待人处事, 影响他人。

二是工作价值层面。大政工要求人们不仅要承认和重视人的思想精神素质对于各项工作成效的决定性作用, 而且承认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转化的积极意义, 重视它对于各项工作、各项改革的导向与动力作用, 并进而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加强, 努力发挥这一“传家之宝”的应有作用。

三是工作方法层面。这个层面是以形成教育合力为目的, 着力优化和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各相关因素。依其作用范围可区分为四个具体的层次。

其一, 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层次, 包括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专兼结合和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狭义的大政工。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已经由政治、道德范畴向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知识理论方面扩展, 政工载体也由单一向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经济活动、文化建设等多元载体发展。

其二, 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层次, 包括党的建设、民主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干部职工管理教育、利益分配机制、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工会、共青团等各项相关工作的统筹规划与协作等等。

其三, 社会相关领域层次, 包括舆论、文化艺术、相关政策法规等。

其四, 社会人际关系相互影响层次, 包括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交往, 经常性与偶然性的人际交往等等。

2 为什么要营造大政工氛围

首先, 供电企业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营造大政工氛围。电力公司是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 科技含量高、安全责任大、生产任务重, 地处首都担负着国家的重要政治保电任务。这样特殊企业如果不稳定, 将会造成重大的政治影响。

其次, 国内外政治局势需要我们营造大政工氛围。从国际政治背景看, 西欧剧变、前苏联解体, 西方敌对势力渗透, 使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低潮, 造成人们对共产主义信仰失缺, 需要启发和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从国内政治背景看, 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但也程度不同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自由化思潮的泛滥、邪教组织的出现、拜金和享乐主义的滋生、黄毒赌等丑恶现象抬头, 这些都时刻侵蚀着职工的肌体、腐蚀着职工的灵魂, 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 需要正本清源。

第三, 电力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营造大政工氛围。电力体制改革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人力资源配置和分配机制的变化 (如:收入差距拉大、人员竞争上岗等) , 使一部分职工的利益受到冲击, 造成心里失衡, 需要做转变观念、稳定队伍的工作。在员工观念、情感、行为等基本素质的培育与提高上下真功夫、大功夫, 真正营造一个“大政工”氛围。这种氛围就是:“大政工观”的普及化、“以人为本”理念的普及化、“文明程度”的普及化、“和谐氛围”的普及化。

3 如何营造大政工氛围

领导班子是企业发展建设的领头雁, 加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是营造企业大政工氛围的关键, 在营造企业大政工氛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 要营造一个“行政领导两手抓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的领导局面。企业的领导机制不同于地方, 企业实行的是厂长 (经理) 负责制。因此, 企业大政工氛围能否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态度。供电企业很多行政一把手政治敏锐性很强, 深知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发展进步、对安全生产和经营指标的完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因而在工作上做到了“四主动”, 即:主动与书记共商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下拨政工资金、主动参与党、工、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做职工群众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建制调整以来, 公司实行了干部交流制度, 党政领导换位体验、换位思考, 有力地促进了一把手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转变, 使我们供电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在了前面, 保持了企业和职工队伍稳定。

其次, 要营造一个“党委书记两手抓 (一手抓核心、一手抓保障) ”的团结局面。企业党委、支部书记既要当好主角, 同时也要当好配角。当主角就是要坚持原则, 起到监督作用, 保证企业发展的政治方向;当配角, 就是要围绕企业的工作中心有的放矢的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主动地配合行政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供电企业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把组织和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做到, “监督不兼职、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使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事实证明, 哪些企业党的领导角色扮演的好, 哪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有起色。

第三, 要有一个具备“大局意识”的领导集体。虽然党政一把手是营造大政工氛围的关键, 但班子成员的作用也绝对不可忽视。大政工氛围要求每个班子成员都必须具备大局意识, 通过学习和教育克服工作上的本位主义、思想上的自由主义、行为上的小团体主义。每个班子成员在企业里都负责一至两项具体工作、管理着相关处室和工区, 为了工作合理争取一些条件和待遇是无可厚非的, 但一定要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进行。班子成员之间要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相互补台, 只有具备大局意识, 大政工的氛围才有可能形成。第四, 要塑造一个“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形象。率先垂范, 就是领导干部要做职工的表率。表率, 顾名思义, 不表现就不能率领。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 职工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清政廉洁、克已奉公、作风正派、关心别人、爱护员工、处事公道, 你的群众威信就高, 群众就愿意同你接近, 你在群众中就有亲和力、感召力;你作风不正、腐化堕落、官气实足、脱离群众、事事处处替自己打算, 群众就看不起你、疏远你, 你说的话就没人听。因此, 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就是无声的命令, 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 这是被事实所证明了的。

4 结束语

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 为干部职工做出了好表率。思想作风上, 在落实党内各项制度的同时, 重点强调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议事规则, 科学调整了中心组学习计划, 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企地联建活动;工作作风上, 党委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当潜水艇、不作打渔船, 以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倾听群众意见, 进行现场办公;生活作风上, 自觉践行“八荣八耻”, 工作中反对奢侈之风, 规定对外接待一律在食堂就餐, 并制定了《对外就餐标准和要求》, 告诫班子成员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通过这些措施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和整体形象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营造方法 篇10

一要转变观念、培养兴趣

新时期农村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能就唱歌而唱歌,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要以新思维、新理念去审视、去看待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学。同时,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活泼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通过合理引导,去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慢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要因地制宜,营造氛围

音乐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地制宜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氛围包括课堂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课堂环境应有宽松、民主、活泼的氛围,组织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的比赛,让学生思想充分放松,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室的黑板报指定一定版面,张贴音乐知识甚至好的歌曲曲谱;校园环境指创造校园氛围。如利用课间广播等途径播放优秀的中外歌曲、世界名曲;在宣传栏张贴音乐图片和优秀曲目;定期开展歌咏比赛、集体文艺比赛、学校艺术节等活动。社会环境则较为复杂,表现为影视、传媒等等方面,当然,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创设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营造各种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三要拓展领域,创新方法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就唱歌而唱歌,要充分拓展领域,创新方法,让音乐教学真正活泼起来。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把音乐基础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等融合在一起,将抽象的语言引导转变为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同时配合多媒体的演示,营造一个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近期学生学唱红歌,我就先将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作了一个大概的综述,让学生先有一个认识。到具体的歌曲时,如《保卫黄河》,多媒体就展示黄河奔腾和八路军英勇抗战的画面;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多媒体就展示旧社会穷人做牛做马及开国大典、各处崭新的学校、飞船上天等等画面,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进行切身体验,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其次,要充分利用多民族的文化和民族音乐,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五十六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而威宁县又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县,有汉、彝、回、苗4个主体少数民族和14个其他民族,教学中应将民族歌曲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学习民族歌曲,进而学习民族文化。如汉族的山歌,彝族的《阿西里西》,还有回族、苗族的音乐等,都可以大胆吸收。如果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则更应通过学习民族歌曲激发和培养积极性。如学习歌曲《天路》时,就要先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欣赏藏族的民歌、民间舞蹈,这样学起来就事半功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要立足实际,充分调动资源开展音乐基础教学。针对农村中学生基本上不识简谱和五线谱的实际,找寻一些儿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引用如下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像上楼梯,越上音越高。”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最后,要适度渗透相关文化。

音乐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适度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文化应该是增强音乐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要通过文化才能真正地体验音乐、认识音乐。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用故事的形式,适度渗透相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相关文化的背景,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如《梁祝》、《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都有相关的故事,再如许多红歌都有历史故事,可以编成一个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上一篇:路由服务下一篇:双自由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