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2024-07-24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精选十篇)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篇1

一、语音歧义

1. 同音字或同音词

英语和汉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都不断地从方言或是其他语言中吸收新词, 所以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字或同音词。在口语交流中, 同音字或同音词多发歧义, 但在书面语中则可避免。

(1) No talking aloud/allowed.禁止喧哗/说话。

(2) 星星/猩猩;期中/期终

当然,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 同音字/词的存在也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效果。“Trust us over 5000 ears/years of experiences.”这是国外一家助听器的推销广告。从字面看, 它说明了该产品已经接受了众多消费者的考验, 但字里行间巧妙地嵌入ears和years这对同音词, 充分暗示了该产品悠久的历史, 久经考验的上乘质量。再如最近网络流行语“杯具/悲剧”, “洗具/喜剧”, 东风汽车的广告语“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等。

2. 口语连读或停顿

英语是表音文字, 连读和省音常常会导致歧义;无独有偶, 汉语中的口语停顿也会产生歧义现象。

(1) This is our principle/principal.这是我们的原则/校长。

(2) Tom is a nice man/an iceman.汤姆是个好人/ (美俚) 汤姆是个职业杀手。

(3) 王立才把钥匙交给我。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位名叫“王立”的人刚刚把钥匙给我;一位名叫“王立才”的人把钥匙交给我。

3. 重音不同

在没有具体语境的前提下, 重音和语调的不同也会引起歧义。

(1) I did not read that poem yesterday.

重音在yesterday:我昨天没读那首诗 (我是别的时间读的) ;重音在that poem:我昨天没读那首诗 (我读的是另一首) ;重音在read:我昨晚没读那首诗 (我是默写的) ;重音在I:我昨晚没读那首诗 (是别人读的) 。

(2) 我想起来了。

重音在“起来”:我想起来了 (我想要起床了) 。

重音在“想起”:我想起来了 (我记得那件事了) 。

二、词汇歧义

1. 一词多义

(1) I will go to the bank.我要去银行/河岸。

(2) 你应该放下包袱。你应该放下你的思想负担/你应该放下你的行李。

相比之下, 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更为普遍。如“正”字, 它的反义词可为“反、歪、偏、副、负”等。

2. 词义/词性变化

(1) We are gay, we are happy.这是1999年国内《小红帽》系列中的一句歌词, 目的是为了教小朋友英语表示“高兴”的同义词 (gay和happy) 。然而, 现在形容词gay已经发生了词义和词性的变化, 由形容词变成了名词, 并有了一个更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含义———同性恋, 因此, 如果再这样表达, 则有了歧义。同理, 汉语中“同志”一词, 也已逐渐被“同事”所代替以避免歧义的发生。

由于网络的广泛应用, 在汉语中还出现了很多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不但赋予了“旧词”新意, 甚至有的时候, 还改变了“旧词”的词性。如:在网络留言中, 有人说:“我是出来打酱油的”。这里的“打酱油”不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动作, 而是表达一种“这事与我无关”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

3. 英美式英语/方言

在英语中, 由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不同, 容易造成歧义。

(1) This is the first floor.这是二楼 (英式英语) /一楼 (美式英语) 。

(2) 在四川省, “鞋”的发音和“孩子”是的发音是一样的。因此, 如果不了解的当地方言的话, 在口语交流中易产生歧义。

三、语法歧义

1. 定语指代不同

(1) Brave Mary and I got the first prize.由于“and”的连接, 导致定语“brave”的修饰范围产生了歧义。

勇敢的玛丽和 (相比之下不勇敢的) 我二人合作共同得到一等奖;勇敢的玛丽和勇敢的我二人合作共同得到一等奖;勇敢的玛丽和 (相比之下不勇敢的) 我分别得到一等奖;勇敢的玛丽和勇敢的我分别得到一等奖。

(2) 2010年夏天, 云南省和吉林省的部分地区受到洪灾。两省的部分地区受灾/整个云南省和吉林省的部分地区受灾。

2. 状语灵活性

(1) She told me her mother had come after class.她课后告诉我, 她妈妈来了。/她告诉我, 她妈妈课后来了。

(2) 他在船上写标语。他坐在船上写标语/他把标语写在船上。

3. 否定词

(1) I don’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easy for me.由于否定词的否定范围不明确, 产生了歧义。因此,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并不是因为教书简单, 才教书/我不教书, 因为教书太简单。

(2) 我没一次看完。我不是一次看完的, 我看了几次才看完/我看了好多次, 但每一次我都没有看完。

四、语境歧义

Is that your book on the floor?从形式上看, 这句话是一个普通问句, 实际上是说话人在指责对方不应该把书乱扔在地上。同时也在发出命令:把书捡起来。听话人不能单就语言形式本身来回答, 还必须拿出实际行动 (捡起地上的书) , 以成功完成此次交流否则肯定会引起误解, 导致交际失败。

2. 我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大海。“大海”一词在这里作为比喻, 可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你像海洋一样浪漫、宽广/你像海洋一样让我恶心 (因为我晕船) 。

五、英汉歧义的消歧

按照歧义产生的原因, 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语音歧义的消除方法:注意语调和停顿。这一方法主要消除口语中的歧义。因为在书面语中, 大多数语音歧义就不会再对读者造成困扰了。

词汇歧义的消除方法:增设语境, 替换词语。通过增加某个限制性的信息或替换一个同义词, 来消除歧义。如:I will go to the bank to deposit my money. (我要去银行存钱。) 因为“deposit my money (存钱) ”这一动作只能在“银行”发生, 可见, 在添加了去“bank”的目的之后, 歧义就自动消除了。

语法歧义的消除方法:补充句子省略成分, 改变词序或语序。英语句子中, 有时候省略过多, 会造成歧义, 补上省略的成分, 就可以消除歧义。碰上结构复杂、成分繁多的句子发生歧义时, 可以改变一下语序, 也可以避免歧义。如:The boy greeted the girl with a big smile.如果将这句话的语序做一下调整, 就可以消除歧义现象:With a big smile, the boy greeted the girl. (男孩面带微笑跟那个女孩打招呼。)

语境歧义的消除方法:语境歧义一般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因此, 很多的情况下, 语境歧义的消除取决于言语交际活动的双方是否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所处时代以及双方言语交际目的等多方面因素。

总之, 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需要从多维视角出发凸显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汉歧义对比研究只是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冰山一角”, 英语学习之复杂, 尚待我们继续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刘绍龙.论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及发展特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田祥斌, 英汉歧义与文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3]邵敬敏.歧义分化方法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 (1) .

[4]王欣.语法歧义及其语用效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 (7) .

[5]王维成.从歧义看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1) .

[6]尤庆学.汉语歧义研究综述.汉语学习, 2001 (4) .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篇2

4.1注重立体空间的延伸,提高信息的传递强度

多维化平面设计中,立体空间的设计将会给受众代理全新的观看方式,也表现出了设计者的立体化的思考空间。注重立体空间的创造和延伸,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构成内容。以现代书籍设计为例,立足立体空间延伸的设计理念,则可以给读着一种参与体验和立体形态,可以有效地增强读着的阅读体验和兴趣。同时,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术和工艺来营造立体化的空间,即利用多种多样现代材料,结合设计者的敲打、冲压、刻刮、压印、镀金银等改变其表面性质,创造出各种立体效果,达到多维效果。

4.2注重动态空间层面的延伸,建立视觉传达空间

多维化平面设计是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平面设计领域一次数字革命。随着多媒体技术与新媒介的结合,形成了极富冲击力的效果。随着平面设计与科学学科的交叉,运用各类专业软件实现的图文收集、编辑以及高速传送。同时,技术发展下,人机互动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形式,打破了人们固有的心理空间。一些光学技术与影视技术在平面设计领域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能够获得一定一种造型空间以及视觉层面的心理体验,有效拓展了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层面的动态空间。

4.3时间与空间的对接,创造平面设计的动态空间

伴随着多维形态意识的不断深入,多维平面设计会更多地考虑到时间因素,以时间元素作为设计场景的供给元素,以空间上点线面作为场所因素,通过时间与空间二者之间有机结合,创造出动态空间的形式。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意识与精神的多维度,并实现时间元素与空间元素之间的对接,充分地表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符合受众的关注点,形成与受众之间的思想互动。

4.4注重互动体验,强化信息传播有效性

随着互动设计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于互动要求越来越多,并促进了互动设计理念在各个设计领域的运用于延伸。当今时代下,互动代表着人们对于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而在设计领域中运用这一理念,可以建构出一种全新的认知和体验环境。其有别于传统地设计,更加注重了受众的体验以及信息的传播。因此,注重互动的多维平面设计将成为未来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具备互动性的平面设计中,受众与作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明显地持续。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因而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与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而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将会不断地融入到平面设计领域,推动多维平面设计的快速发展,从而不断地满足受众日渐个性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进而促进平面设计所蕴含地信息的更为有效地传达。

5结语

多维时代下的平面设计拥有了更多活力,面对科技的提升,社会的前进,平面设计等有关工作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推动平面设计享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在视觉文化与图形时代的大环境下,受多种实际要素的影响,人们看待图形的观念和形式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单一的平面二维设计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平面设计正想着多维化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于莹,张家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多维化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3):140-141.

[2]李奇青.浅析多维化平面设计中的触觉设计[J].青春岁月,(2).

[3]胡海燕,逯海勇.平面上的空间发展——议多维化平面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10X):57-58.

[4]胡海燕,逯海勇.平面上的空间发展:议多维化平面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10):57-58.

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 篇3

关键词:多维视角;谣言;传播;反思

中图分类号:G203;G206 文献标识码:A

谣言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问题。说其古老,是因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谣言问题就一直存在;说其现代,是因为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进步,谣言传播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专业化。谣言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世纪80年代,谣言研究开始进入我国学者视野。来自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目的和学科视角,对谣言产生的原因、传播规律、控制策略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谣言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谣言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谣言不再是“变态”,而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常态”。因此,对谣言进行系统研究非常重要。谣言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谣言?人们为什么会信谣和传谣?我们又该如何防控谣言?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试图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维度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以求对国内学界的谣言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谣言是什么

对谣言是什么这一问题,当前学术界并未达成统一认识。总体而言,研究者们并没在谣言的真伪问题上大费周章,而是从谣言的功能、内容、目的等方面探讨谣言的本质。

在个体层面,谣言被认为折射出的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假想[1]。它是一种主动的语言行为,在无问的状态中,主动讲给别人听,试图制造一个“真相”并使别人相信,从而达到自己特殊的目的。它就像一种精神口香糖,能帮助人们消除焦虑、获得平静,是人们发泄某种情绪的工具[2]。

在群体层面,谣言被当作“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3],是群体为了解决问题,获得社会认知而展开的一种集体行为,其最终目的旨在为无法解释的事件寻找一种答案[4]。

在社会层面,谣言被视为本土文化与社会心理相结合的产物。它虽广为流传,却未经证实且具非官方色彩。它允许群体在充分互动的基础上,获得集体记忆,重构社会信任,并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5]。

总之,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假想,是一种非理性形式的民意表达,是一种畸变的舆论形态,是一种对社会运行机制问题的提醒。

二、为什么会产生谣言

从个体层面来看,按照奥尔波特的观点[6]17-18,谣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和信息的模糊程度有关,两者缺一不可。当某个事件发生后,人们急于了解事件真相,而大众媒体又对该事件集体失语,那些街谈巷议的“小道消息”就会乘虚而入。如2003年SARS谣言的产生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SARS由于可致人于死地,因而其具有重要性;而在SARS发生初期,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其又知之甚少,有关SARS的信息非常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有关SARS谣言的产生也就有其必然性。除这两点之外,印度心理学家巴萨德在其一篇关于印度1934年比哈尔邦大地震期间谣言的研究报告中还发现,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也是谣言产生的重要因素,因为谣言的产生迎合了人们特定时期的心理需求。

从群体层面来看,一个基本观点是:谣言的产生不是个人的产物,而是群体互动的结果。周晓虹认为,“谣言不是个人智力游戏的结果,而是群体议论和传播的结果”[7]。出现谣言是一群人掌握了一个信息,绝大多数事实、征兆或信息是中立或没有倾向性的,它们获得的某种含义是因为人们愿意赋予它们这些含意。也就是说,谣言是由群体制造同时又代表群体。社会学家埃德加等对“奥尔良少女”传闻的调查表明,谣言还和集体记忆相关联。“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8]。当谣言内容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一致,并引起群体的集体记忆时,谣言就更猖獗。李若建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的研究表明[9],大规模谣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民间的恐慌与不满。虽然可能有少数心怀叵测的人蓄意造谣,但是没有民间的群体恐慌和不满,谣言就无法产生与扩散。

从社会层面来看,谣言被视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当人们凭直觉感到社会将发生重大变迁,且对变迁的结果不可预知时,易陷入一种焦虑与躁动不安的状态。所以,当人们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作出种种猜测并议论纷纷时,奇谈怪想就会层出不穷,且以讹传讹,谣言也就随之产生[10]。此外,谣言作为社会状况的反光镜,它折射出公众对官方渠道消息的不信任,对社会运行系统的不满与恐惧,对事实真相的极力追寻。近年来,无论是贵州“瓮安事件”,还是杭州的“70码”等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谣言的风行,且这些谣言内容通常将死者归为弱势群体,而对方是“富、贵、黑”群体。此类谣言实质上是社会的贫富分化、官民对立、黑恶势力猖獗等现象在大众心理中的投射,折射出大众对“公平、公正、公开”的祈求[11]。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谣言背后的深层社会问题,才是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

当然,某些谣言的产生不限于个体、群体或社会的单一层面,而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谣言”即是如此。2011年2月9日晚10点左右,某化工厂工人刘某在拉土方过程中看到工厂冒白烟,闻到刺鼻气味,怀疑氯气可能泄露,就给正在打牌的朋友桑某打电话说厂区有氯气泄漏,告知快跑。桑某等在场的二十余人,即通知各自亲友转移避难。由于担心氯气泄漏可能给自身带来的伤害,再加上信息在群体间传播时的走样,最后这一消息演变为:化工厂将于第二天凌晨5点发生爆炸,有氯气泄漏,影响周边200公里的范围。虽然当地政府告诉逃离的民众,化工厂爆炸是谣言,但由于当地政府对化工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致使政府和居民关系紧张,互信度差,所以,当地居民对地方政府的告知缺乏信任,纷纷逃往县城,最终导致“万人大逃难”的局面。

三、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

卡普费雷认为[6]21,个体相信谣言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谣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谣言经常以“据消息灵通人士说”的方式出现,使人们更加相信谣言传递的信息是真的。其二,谣言内容是人们愿意相信和期待的。当谣言传到我们身边时,总是有一系列的证据证明它是不可辩驳的,是“真实”的,所以人们愿意相信它。并且,谣言是对非官方信息的补充,满足了人们对事实真相的好奇,是人们所期待的信息。其三,谣言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作为一种投射,谣言能为人们不能解释的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如2009年发生于杭州的“70码事件”中,富家子弟胡某因飙车将谭某撞死,由于警方最初认定肇事时的车速只有70码(要远低于事后专家鉴定的84.1~101.2公里/小时),且胡某最终只获刑3年,引起了民众的质疑。因此,当网络中出现胡某被替身的谣言时,它就满足了部分民众对官方“不公正”处理的质疑心理,人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是真实的。

人们之所以相信谣言,除个体层面外,还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如2011年日本核电站事故引发的谣言,导致全国许多地方民众抢购食盐。在这次抢盐风暴中,不少人对碘盐防辐射和食盐将面临紧缺并不相信,但在群体暗示和感染下,本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预防心理,参与抢盐。当一个人从另一个人口中听到谣言,再在第三个人口中听到时,就会形成一种验证。当这种验证被不断重复时,人们就会更加对谣言深信不疑。勒庞认为[12],当想法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时,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就可能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转向一个相同的方向。因为相信一个谣言,即表示接受这个群体,每个人都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在群体压力之下,周围人群相信谣言的比例增加,会提高个体相信谣言的概率,继而增加相信谣言的人群比例[13]。

谣言存在荒谬性,但谣言也不是空穴来风。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谣言无法让人相信。故此,人们相信谣言还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任何谣言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事实内核,这就是人们相信谣言的根本原因。伴随着社会转型,诸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希望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来把握社会变化,以促进自身发展。然而,大众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及“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需求,它们报道的重点是政府如何抗灾、抗疫等,而常常忽视事件本身的动态信息[14]102-111。因此,当政府和媒体出于某一目的,掩盖和操纵信息时,权威信息的可信性就可能遭到人们的质疑,人们就会更加信谣[15]。如早在2011年11月,SARS就已开始在广州周边城市流行。但直至2012年2月10日,SARS谣言已开始在广州城内大规模传播时,当时的主流媒体都保持着沉默状态。也正是因为主流媒体的这种沉默,使得当时的人们愿意相信那些看上去有些合理的各种谣言。

四、人们为什么会传播谣言

按照卡普费雷的观点[3]51-70,个体之所以传播谣言,其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谣言是一个新闻,一个受众面对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告诉其他人,否则,就失去新闻的价值。第二,为了求知。对一个谣言的受众来说,当他听到谣言后对谣言的真假不置可否,于是便将此消息传递给他所熟悉的群体,通过群体讨论,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第三,为了说服他人。对于某些人来说,传播谣言,就像是布道。相信谣言的信徒越多,传播者就会因为说服他人而得到满足。第四,为了自我解放。在某种程度上,传播谣言可以消除自己因谣言而引起的恐惧感和孤独感。而且,传播谣言,总是以“有人说”为开头,故不必为传播谣言而受到惩罚。第五,为了取乐,即并不是传播者对谣言坚信不疑,而是谣言的内容有趣,供人消遣。此外,周裕琼认为[16],人们对谣言的相信程度如何,是人们传播谣言的关键因素。如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秦火火”在网上发帖声称:刚得到消息,铁道部已向动车事故中的意大利遇难者茜茜协议赔偿三千万欧元。仅仅两个小时,这则消息就被转发1.2万次。这则最终被证实为谣言的消息,其传播就很符合卡普费雷的分析:其发生正值协议赔偿之时,这则谣言具有很强的新闻性;由于这个赔偿价格过于天价,人们通过传播来验证其真假;某些人如谣言的肇事者“秦火火”事后所说,通过传播此谣言,传播者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而有些人传播此谣言,则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获取乐趣。

而在卡斯·桑斯坦看来[17],谣言得以传播,群体极化起着关键作用。当谣言在意见相似的相关利益群体中传播时,起初会形成谣言的“舆论漩涡”,但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群体意见逐渐向某一级倾斜,最终产生谣言的群体极化现象。个体受到群体的感染和暗示,进而对群体的意见领袖有强烈的服从愿望。当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向群体意见偏向的方向流动时,谣言传播也就达到了一个“极化点”。另一方面,群体中众多个体的汇集,又会产生责任的分散。法不责众为群体成员传播谣言提供了安全保障。

从社会层面来说,有观点认为[18],当谣言流入社会时,它的传播并非由于集体发疯或集体幻觉,而是与社会的不稳定性相关。其中,不稳定性包括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及人们对信息来源的不信任,这种情况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此外,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突出,如果社会矛盾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和解决,民间话语得不到正常表达,谣言就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五、如何防控谣言

防控谣言并非是压制谣言,因为谣言本身是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不平衡的产物,是社会挤压的产物。压制谣言传播,屏蔽包含谣言成分的信息,虽然是一种有效地暂时平息谣言的手段,但是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谣言的再发生。谣言的产生有个体、群体、社会等三个层次,同样,谣言的防控也应从这三个层次着手。

在个体层面,人们之所以相信谣言,是因为它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和特定时期的心理需求。因此,防控谣言不能只将其完全否定,而应针对谣言的产生,由人们信任的第三方指出谣言的破绽和动机。蔡静认为[14]98-100,谣言之所以难以消除,是因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与谣言反映的内容相吻合。所以,一味反驳谣言,反而适得其反,会加深人们对谣言的印象。此时,应通过添加和改变信息使人们改变头脑中原有的信息认知结构,使谣言不攻自破。此外,提高个人自身素养,不盲从“谣言风”。针对故意造谣者,更要实施相应的法律制裁。

从群体层面分析,常健等认为[19],谣言是一种集体行为,个人借助谣言在群体中讨论,交换意见,形成集体共同的观点,所以,防控谣言应将群体私下讨论的内容公开化,建立一种意见交流和综合的平台。在此平台上,谣言的不同说法和解释相互质询,使受众从多个角度作出理性判断,这样受众就不会轻易信谣、传谣。同时,公开平台的讨论,要重视群体“意见领袖”的理性引导和监督作用,避免偏执。另一方面,当谣言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一致时,人们更易于参与谣言的传播。此时应及时指出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之处,改变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认识谣言与该文化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进而有效防控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最后,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正确了解谣言背后的社会问题,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深层的社会问题,才是防控谣言的最好办法。此外,谣言的传播还与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有关。现代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达,使得任何一种隐瞒信息的行为,都是一种自欺欺人。它不但不能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引发各种各样的误解和谣言,最终导致更大的社会危害[20]。所以,新闻媒体应针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真实、全方面地跟踪报道事件,这是防控谣言的重要途径。

六、结 语

以上即为我们对国内外谣言研究的一个简要梳理与概括。通过检视学界对谣言的研究,我们认为如下三点需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第一,国内许多学者倾向于认为谣言是“虚构”、“捏造”和“毁谤”的,这种观点将使谣言研究陷入窘境。我们承认谣言对社会存在一定的危害,但也不能否定其对社会问题的提醒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只有客观地考察谣言的本质、谣言产生的社会根源、谣言的传播规律等,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第二,无论是谣言的产生还是其传播,都受到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影响,因此,未来的谣言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层面,而应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构建出三者互动的模型。这将会有助于更好地揭露谣言的真相。第三,传统的谣言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现实社会,而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工具的出现,谣言的传播形态等都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反思新型媒介技术对谣言传播的各种影响,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Rosnow R L.Rumor as communication:A contextualist approach[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8,38(1):10-27.

[2] Bordia P,Difonzo N.Problem solving in social interactions on the Internet: Rumor as social cognition[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4,67(1):33-49.

[3] 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6.

[4] Fisher D R.Rumoring theory and the internet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grass root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1998,16(2):158-168.

[5] Fine G A.Rumor, trust and civil society: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e of judgment[J].Diogenes,2007,54(1):15-18.

[6] 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刘水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7] 周晓虹. 传播的畸变对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6):43-54.

[8] 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华 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59.

[9] 李若建.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193.

[10] 江万秀,雷才明,江凤贤.谣言透视[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1: 8.

[11] 马 凌. 风险社会中的谣言风险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44-48.

[12]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12-19.

[13] 李国武.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及对信息的治理[J].社会,2005(4):143-155.

[14] 蔡 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15] 王正祥.媒介使用权威信息的可信度与民众对传言的信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35-45,109.

[16] 周裕琼.QQ群聊会让人更相信谣言吗:关于四则奥运谣言的控制实验[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76-87,111.

[17] 桑斯坦.谣言[M].张 楠,迪 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8-73.

[18] 禹卫华.从手机谣言到恐慌行为:影响因素与社会控制:基于第三人效果框架的历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6):57-64,110.

[19] 常 健,金 瑞.论公共冲突过程中谣言的作用传播与防控[J].天津社会科学,2010(6):65-68,128.

[20] 樊亚平.“非典”事件中的误解性谣言[J].新闻记者,2003(6):15-16.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篇4

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历来是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和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2007年7月6日, 国家教育部发出通知, 表示要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 给大学生校外租房下了禁令, 大学生今后不得在校外租房居住。教育部称, 要严格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对因特殊原因在校外租房的学生, 要履行相关备案手续, 加强信息沟通, 严格教育管理。

2005年教育部关于学生住宿管理的规定中, 曾给愿意校外租房者开了口子。当时的规定称:“对极少数坚持在校外租房的学生, 要向他们耐心说明可能产生的后果和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并逐一登记, 建立报告和承诺制度, 说明租房的原因、房屋详细地址、联系方式, 承诺加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自我保护, 经本人与家长双方签字, 报学校备案。”

之所以教育部对校外租房下了禁令, 据称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到校外居住的安全问题, 二是要求学生集体住宿舍, 有利于加强管理, 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之下, 大学生校外租房弊大于利。诚然, 大学生校外租房从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 缓解了部分高校扩招带来的寝室紧张的压力, 也暂时为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宁静的学习环境, 但是其弊端更是不言而喻, 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校外租房孤立于校园之外, 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依靠课堂教育和书本知识, 更要依靠奖惩分明的管理规定、井然有序的作息制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温馨和谐的集体生活, 各种教育方式多管齐下, 会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提高其综合素质。而校外租房则使大学生游离于校园环境之外, 既淡化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加大了高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又易形成大学生松懈懒散、冷漠孤僻的性格与行为。

第二, 校外租房易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大学生脱离了校园环境, 长期生活于某一社区之中, 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社区相对于校园而言, 其文化环境更为纷繁嘈杂、良莠不齐, 其中的某些不良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人际关系和某些行为方式的认知与态度, 阻碍其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影响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

第三, 大学生校外租房缺乏良好的安全保障。大学生大都涉世不深、单纯而易轻信陌生人, 鉴别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都很有限, 而社会上尤其出租房周围更是鱼龙混杂, 危机四伏, 大学生无论是在房屋租赁交涉中, 或是在与周围各色人等接触交往过程中, 还是独自行路中往往都容易受到利益侵害, 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 如何有效地贯彻执行教育部的通知要求, 成为当前各高校面临的挑战。不可否认, 高校为杜绝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有的院校甚至还祭出了“开除学籍”的杀手锏, 但校外租房仍然“暗潮涌动”。通知要求与实际现状的反差, 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二、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原因解析

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校外租房在一定程度上所具备的自由便利、封闭宁静是大学生校外租房的重要外因。然而校外租房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我们应该将审视的目光投向校外租房的大学生这一群体性主体, 通过与其他大学生的比较进而探究吸引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内因和外因。笔者认为要从大学生的人格缺陷、情感发展和生理发展需求、学生宿舍功能、学习方法、经济基础等多维视角去把握, 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

1. 补偿人格发展缺陷所带来的快感。

心理学一般观点认为, 人格是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是个体在生活上存在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格的完善是无止境的, 人格每一阶段社会化的进程都是以前一阶段社会化为基础的, 如果前一阶段社会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出现人格缺陷, 那么后一阶段的社会化进程将出现明显困难。事实上,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校外租房是由于其早期家庭的不良教育方式、家庭变故、社会不良风气及自卑自闭心理因素导致了在人格塑造中的负面影响, 当面对大学集体生活时, 往往或因为追求物质享受、或逃避学校管理、或放纵生活与学习、或与室友交恶等等原因, 转而到校外租房。人格的发展动力是补偿, 补偿是对于心理自卑的对抗, 补偿的体验被整合、积累到现实人格中, 成为推动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基本动力。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受压抑程度越大, 对某一特性憧憬程度越高, 越会倾向从校外租房得到满足。

2. 青年人的情感发展和生理发展需求。

据报道, 武汉某著名大学校园附近出租房周末已被大学生恋人包租所占据, 这种现象在其他高校也并不鲜见, 已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和讨论。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蔓延, 一方面因为它是新生事物, 满足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 更为重要的是它迎合了青年人的情感发展和生理发展需求。 (1) 情感发展需求心理的驱动。体现了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婚姻生活的向往。马斯洛指出, 人都有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 包括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以及成家的需要。爱情是每个人向往的美丽童话, 男孩女孩的心中总有自己的公主和白马王子, 当爱情还未到来之时, 恋爱同居可以舒解对爱情的渴望情绪, 表达对美好情感生活的憧憬。婚姻是成年的标志, 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大学生, 出于情感发展需求心理的驱动和模仿成人的冲动, 很想体验婚姻生活, 恋爱同居则为他们提供了机会。 (2) 生理发展的需求。中国城市青少年性生理发育年龄已经提前。伴随男女两性身体形态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 青少年的性生理发展日臻成熟, 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 对性的需求和欲望日趋强烈, 渴望与异性交往, 希望了解性知识。另一方面, 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群的性观念在近10年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性观念的变化推迟了冲击了社会婚姻制度, 也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生理成熟的年龄提前, 而平均结婚年龄推迟, 大大增加了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机率, 于是大学生恋爱同居成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3. 学习方法不当。

许多大学生虽然经历了小学和中学多年的学习, 却仍未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仍然停留于单纯依靠时间投入的“粗放型”学习方法阶段。加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过渡, 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也正由“精英需求”向“大众需求”转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众多大学生纷纷投身到考研、考证、考托的大潮中去, 其中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的时候, 却往往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学校正常的作息制度则成为了羁绊他们学习的烦恼, 于是校外租房则成为他们名正言顺的理由。

4. 学生宿舍功能不全, 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我国许多高校学生宿舍由于投资不足、后勤基础薄弱、设施缺乏老化、超负荷运转, 导致功能不全, 造成学生生活的诸多不便, 跟不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特别是现在招生人数年年扩大, 高校学生宿舍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能否改善高校学生宿舍功能,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问题, 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

5. 经济原因。

目前, 我国大学生每年除要缴纳昂贵的学费以外, 还需缴纳千元左右的住宿费, 这对于部分家境拮据的贫困生而言, 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于是, 校外廉价出租房便成为了贫困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一种选择, 通过合租、合伙买菜做饭则更能为他们省下一笔较客观的开销。此外, 部分大学生还参加了校外兼职或经商, 这需要很大程度上的行为自由, 往往与高校的住宿管理规定和同寝室同学的正常作息相悖, 极易诱发矛盾和冲突。于是校外租房就成为了他们的自然选择。

三、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对策建议

学生社区、宿舍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外租房现象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冲击与挑战, 更为相关大学生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乃至伤害。我们必须充分领会教育部的相关通知精神, 努力减少和杜绝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发生。当代大学生可塑性强尚且处于高校的可控范围之内, 社会、高校和家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明确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 结合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内容, 积极干预和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 对症下药, 同时还应注重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不断加强和改进、创新工作方法。

1. 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共处能力。

(1)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高校在严格对违纪校外租房学生的处分的同时, 应针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动机及其特点, 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创业观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主动放弃校外租房, 尽快融入到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情感发展和生理发展需求, 我们应当关注校外租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其心理疏导, 通过个别谈心或心理咨询讲座等方式, 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学业压力与人际关系, 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等, 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态。 (2) 加强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虽然逐渐成熟, 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残留着高中阶段的幼稚性和依赖型。对此, 学校应有意识引导、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帮助他们了解各学科各阶段的特点, 结合其自身特点指导其制定长远的学习计划并坚持实施, 强调提高学习的精神集中度和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 学校还应不断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做好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 建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社会、高校与家庭的作用。加强校外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将校外租房纳入到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范畴, 高校联合政府相关部门,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特别加强对住房的出租管理;高校建立监控机制, 严格校外租房申请审批程序和住宿检查制度, 堵塞管理漏洞;高校做好相关大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 通过家长协助对大学生的说服工作, 并从经济方面采取适当限制, 促使大学生放弃校外租房的想法与行为。形成三方联动, 建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2. 改善学生社区物质文化条件, 增强高校学生社区住宿的吸引力。

(1) 改善高校住宿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目前, 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要求逐步提高, 而部分高校的住宿条件却未得到相应的显著改善, 存在着宿舍简陋、设施不全、管理落后、服务欠缺的不足。所以, 各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从学生角度出发, 大力改善高校住宿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 打造安全舒心的学生社区环境。 (2) 降低住宿收费标准。伴随着高校扩招与后勤社会化改革, 许多高校提高了学生公寓住宿收费标准, 据调查, 目前高校住宿收费根据宿舍人数不同从500元到2000元不等, 而相同面积相同人数的出租房收费相比而言则低廉许多, 众多大学生对过高的住宿费已有怨言, 这也促成了他们尤其是家庭相对贫困的大学生校外租房。所以, 各高校应从学生利益出发, 合理核算成本, 努力降低住宿收费标准, 使得大学生能够接受, 这将会大大减少校外租房现象的产生。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建设寓教育与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高校学生社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社会亚文化, 对广大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吸引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富有意味的校园文化活动, 尤其是以楼栋、宿舍为单位的各项活动, 这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使大学生感受到浓郁的人文与科技氛围, 营造健康和睦的宿舍环境, 建设寓教育与学习娱乐于一体的学生社区, 又显示了校园住宿的优势, 提高了学生社区住宿的吸引力。

3. 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1) 加大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部分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 往往会租住廉价民房以节约住宿费和伙食费, 经济困难便成为了校外租房的一个动机。为此, 各高校应拓宽筹资渠道, 提高资助标准, 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 可以考虑免除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的住宿费, 使其安心住宿校园, 减少和杜绝大学生因贫困原因而校外租房的现象。 (2) 为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和创业实践搭建平台。许多贫困大学生为了完成学业, 寻求各种方式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的便参加了校外兼职或经商, 常常早出晚归,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正常的宿舍生活与学习。对于此类现象, 高校应该在肯定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前提之下, 积极为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和创业实践搭建平台。高校各部门可以根 (下转第80页) (上接第77页) 据自身需要, 为贫困大学生开辟相当数量和报酬的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岗位, 尽量使其在校园之内进行勤工助学;同时, 对校外兼职或经商的同学, 应首先使其明确学习乃第一要务的观念, 要据此选择适当的兼职工作, 开展力所能及的兼职与创业, 不应以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生活的太多的影响为代价。在此前提之下, 高校可以出面联系一些具有较好信誉与待遇的企业, 为具有一技之长或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配欢, 谭建国.高校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理性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 2005 (4)

[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国祥.大学生修身要揽[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

[4].赵君.高校周边“日租房”存在原因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2)

[5].张琦,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与对策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4 (15-16)

[6].苏咏梅“.禁租令”禁不住大学生申请校外租房的程序[N].江南时报, 2004.9.16

平面设计多维化研究论文 篇5

摘 要:平面设计指的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把色彩、图像、文字等视觉元素与设计者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综合体。平面设计是生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平面设计也需要融合多维化视觉元素,使作品更加丰富。

关键词:平面设计论文

一、平面设计元素视觉多维化的表现内容

互联网数字信息的快速发展为平面设计突破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代平面设计所表现出的多维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维化的艺术空间

平面设计作品所呈现的空间形式大多是二维的,虽然这种空间维度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直接,但也使平面设计作品的意识空间受到了束缚,降低了平面设计作品的表现力。而在平面设计艺术空间中融入多维化的手法,能够使平面设计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2.多维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平面设计元素主要有色彩、文字、图像,这三种设计元素是平面设计实现多维化表现形式的基础。色彩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是实现多维化表现形式中可塑性较为突出的元素,设计者可以利用单纯的色彩、色块以及色彩线条等创作视觉效果,主要表现为立体的或者运动的效果。文字是平面设计作品传递信息的直接方式,文字与平面设计作品融合也可以呈现出艺术性,如,可以将传统文字与艺术设计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文字的多维化设计。从图像方面来说,随着科技和绘画技术的提升,利用平面图像展现出立体效果对于设计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题。

3.多维化作品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平面设计作品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新的材料。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彰显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利用现代科技的电、光、声等实现视觉效果由静态向动态转化,可以使观众从多个角度挖掘信息。

4.多维化的信息表现手法

平面设计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过程,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设计者与受众的心理博弈过程。这就需要设计者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表达能力,也需要具有心理分析能力,从而能够抓住受众的心理需求,根据受众的特点,从多维化角度设计作品。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受众互动环节,从而促使受众积极主动地感受信息。

二、多维化视觉元素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1.图像元素在设计作品中的多维化应用

图像也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图像元素的应用增加了平面设计作品的生命力,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摄影技术多重发展的形势下,图像元素的多维化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空间。图像在风格或者题材上比较丰富,这一优势为平面设计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摄影师可以根据平面设计的要求拍摄符合设计标准的图像,平面设计者再利用先进技术对图片进行艺术化处理,从而使图像与平面设计的风格、主题更加相符,从而为平面设计作品增加色彩。除了摄影图像,图形也是图像的一种。图形的特色就是图与形结合,这就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多元的思维,图形的运用使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2.色彩图像元素在设计作品中的多维化应用

色彩元素是视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色彩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能够使图像和文字表达得更加细腻、精准、全面。每种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感受都不同,因此设计者在不同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应运用合适的色彩进行表达,从而使平面设计作品的表现力更加突出。总之,平面设计中每种视觉元素都具有多维化的表现形式,合理运用这些元素能够为平面设计创造更多的亮点,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设计者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元素,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3.文字元素在设计作品中的多维化应用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篇6

[关键词]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多维度资助模式 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71-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自身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展,高校资助工作成效成为考察社会教育事业的基本核心指标,它是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也是我们维护社会教育公平,保证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物质和行为载体。当前,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对贫困学生的经济和物质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贫困学生主体往往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体现在其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或相对薄弱上。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对于贫困学生个体的内在价值的挖掘和精神世界的关注等方面存在欠缺。无论是从受资助个体发展本体需求的模式上,还是从夯实资助基础引导贫困学生由物质追求向精神思想转变方面,都对更好地推动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的多维度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完善的人性化创新指向。

二、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的工作内涵与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步构建起一种以社会公平为导向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这个体系具有双重使命,包括完善和维护教育公平,建立满足个体成长需求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等。

当前,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奖、贷、勤、助、免”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资金投入巨大,助学贷款渠道畅通,学校和社会捐赠的各类奖助学金充足,再加上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费减免等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

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目前主要是以国家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要形式,其他形式为辅,资助覆盖面已达到100%。但在实际工作中,资助方式的供给是否与学生的需求意愿相符合;大量资助专项资金是否发挥效益真正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解决了多大程度上的困难;各类资助政策是否对学生的学业和成长成才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是否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将是高校重点关注和努力寻找合理解决方案的问题。

2007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对经济贫困学生资助,以不同资助内涵为基本要求,赋予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资助新内涵。体现到育人这个目标上,高校应以传统的资助政策为基石,将人文精神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更多地满足多样性的学生个体需要,将“在教育思想上要求人性的回归,而在教育实践上要求向人类的情感世界趋同”。[1]

现阶段各高校仍是更多地将物资发放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对学生的精神引导和心理疏导则处于一种次要的从属地位,这样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导。学生是学校的存在主体,我们对贫困学生的帮扶不仅要体现在物质资助层面,而且还要体现在精神的建构和心理的呵护层面,并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2]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文化观,推进学生自我构建正确的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资助育人视角下对贫困学生资助的情感解读

资助育人是高校教书育人体系中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协调元素,统筹协调提升学校跨部门的工作机制是群体能力最典型的表现。这个机制主要关注不同贫困生群体、不同学生层次的心理感受和成长需要,目的是通过多种资助方式(直接资助、鼓励资助、有偿资助)对学生进行精神与情感的慰藉,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所要面对的问题,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真正激发贫困学生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人本观念下的高校资助育人新境界

“人本”是当下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主要教育事业发展脉络,以经济资助和育人、帮扶和救助、服务提升和情感关怀等主要形式,发展传统的时代哲学体系进入高校资助育人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的个体发展和需求,开启资助贫困学生视角的新维度和路径,把以人为本观念置于人文关怀、爱心捐助的实践生活中,体现出以人为主线的情感诉求。

(二)情感诉求和育人能力相结合的资助精神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一方面,特定的人文关怀的资助模式使得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将超越特定群体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特定困难群体在面对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律内涵。不可否认,这一群体在思想上存在一种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并对自身的学习状况、生活空间、社会实践等有着很大的与现实生活的隔断化。我们可以从思想、情感塑造着手,改变其原有的“等、靠、要”思想,为其树立以资助育人为方向的并富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念的意识,引导其自强、自立、自尊和感恩的思想知识提升。我们还要规范和完善资助流程,鼓励贫困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逐渐使个体的情感与核心创造力转向更加开放的为社会服务的空间维度上。

(三)创新资助育人模式的时代要求

高校资助制度应符合时代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我们要把一种秩序化、情感化的资助育人模式引导成为一种具有创新模式的战略要旨,并在其中构架一套有形的实践体系,包括创新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高校资助体系以及工作思路等,真正地将党和国家的资助育人的美好意愿融合到我们工作的实际中,充分满足贫困生的个性内涵需要,关注贫困生家庭背景以及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点带面、以创造性的辅助资助政策使贫困生家庭从贫困转向脱贫。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诚实守信等道德意识和主体意识,使其以‘内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3]从而将社会核心价值观明确到这种个体性的意识形态中。

四、资助育人理论体系的架构

众所周知,面对教育产业化的迅猛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赋予学生推动社会前进和国家进步的义务与权利,这是社会层次上高校追寻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之一。

(一)社会共同参与,多维度培育

高校资助贫困学生通常采取直接资助、有偿资助和鼓励资助的模式。贫困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是高校资助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不同学生面对不同的资助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愿望往往有较大偏差。在提供经济资助和情感关怀的同时,高校、社会以及家庭应积极倡导对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和培育,以心理脱贫与经济帮扶相结合并实现以教育为根本的价值诉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各自独特优势和性格的路径,完善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空间或平台。

(二)全面推进勤工助学工作,教育学生自强自立

学校资助育人模式不但在物质上进行资助,而且要使个体自身理解物质生产的实践和策略。勤工助学就是表达这一资助意义的载体和承担体。勤工助学使学生在取得合理报酬的同时,能树立坚定的自强自立自信的情感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创造能力和深化对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认识,它可以解释为一种资助身份认同和象征符号的自我归属感,借助这种方式使个体能够亲近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建立动态的信息管理和监督与跟踪机制

资助贫困学生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信息化数据平台,将真实、客观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在校生活表现、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个人品质等内容形成完整的贫困学生数据库,强化和梳理对贫困学生的动态实时跟踪与调研,以大数据的分析来拓展对贫困学生的综合评价。这样既能使高校以社会文化为支撑点,培养了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又体现了教育管理者对贫困学生社会意义上的人性化关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体系是一项提升个体创造能力和精神需求满足度的战略政策,也是新时期以资助育人为内涵的凸显个体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工程,它重视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灵本源,是高校建构更加完善的助学政策体系的源头,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活动。

[ 注 释 ]

[1] 李瑞清.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取舍[J].高教探索,2009(4):120.

[2] 王涛.资助中坚持育人,育人中创新资助——陕西师范大学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42-45.

[3] 李德福,黄军利,肖亚飞.略论普通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9):60-66.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篇7

一、梳理——探寻知识本原

通过上表的比较, 不难看出三种教材同中有异, 各具特色。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垂直属于相交中的特殊情况, 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 与平行线相比更为感性, 特别是画垂线的学习当中又蕴藏着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材编排时是在学生学完画垂线后再学画平行线, 强调从整体上建构的知识体系, 突出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 利于学生清晰理解画平行线的方法。

北师大版的编写更关注新旧知识的孕育过程, 借助学生学过的平移与旋转这一经验, 让学生感知平移能产生平行线。在小学阶段, “平移”应该是画平行线的“理论基础”, 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对平行的认识上, 平移为画平行线积累经验和方法, 为画平行线做好了准备, 使得画平行线的教学“植根”在学生的思维生长点中。

苏教版教材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 通过现实情境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引导学生经历与体验图形的抽象、分类等实践活动;教学画平行线时, 鼓励学生先自主创造性地绘制平行线, 在活动中学习主体的经验得到不断生长, 循序渐进。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 对平行线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画的层面上, 而是深入到理解平行的内涵中。

教材呈现的知识系统是以成人逻辑组织的前人静态经验, 是外在于学习者的, 学生真正获得的知识体系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个体构建的个性化经验系统。因此, 笔者在使用苏教版教材教学时结合另外两种版本的教材资源, 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设计。

二、重构——遵循认识规律

(一) 联系生活, 诱导定面

1.观察:师推拉遮盖电子白板的活动黑板, 让学生说说在做什么运动。 (平移)

2.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它可以这样顺利地平移?活动黑板上下边沿着怎样的线平移?你能想象出它的尽头吗?

3.猜想:如果我们先在活动黑板的右边画一条直线, 平移一段距离后还在这边画一条直线, 这两条直线的位置会有什么关系? (板书:两条直线、同一平面)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学生每天面对的“活动黑板”顺利唤起了已有的平移经验, 同时在对生活现象的思考中激发了探究的欲望。通过对平移活动黑板前后图形的分析比较, 将两条直线的研究范围落在“平面内”, 从而为下面平行线的研究建立正确和清晰的知识背景。同时为后面画平行线需要一个“轨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 分类比较, 厘清概念

1.要求:你还能在整个黑板上找到哪两条直线呢?用笔把你看到的情境画出来, 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呢? (注意选择有偏差的作品进行展示)

2.讨论:根据怎样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相交、不相交)

3.辨析:即使延长也不相交吗?这样的一组直线你知道是什么关系吗? (平行)

4.揭示概念:怎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利用一组平行线让学生明晰相互的关系, 如:直线a与直线b平行, 直线b与直线a平行。

5.应用: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 说一说长方体的哪些边是相互平行的, 再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平行线。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知的活动黑板为素材引发学生对直线的思考, 从这些素材中抽取出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概念。)

(三) 动手操作, 内化思维

1.折一折:将长方形纸任意对折两次后展开 (如图) , 这些折痕中任意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2.量一量:1号图的折痕长度有什么特点?2号图中你也能找到平行线吗?

3.想一想:活动黑板为什么能活动自如呢?

(设计意图:折纸活动在玩中把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垂线的概念, 尤其对于有困难的学生, 在亲身感受了平行线后, 也逐步会从具体到抽象理解数学化的过程。另外, 活动黑板的平移蕴含着平行线间的“等距”特征, 凭借“等距”规律的认识基础, 为运用平移画平行线的方法作铺垫。)

(四) 引发思辨, 探究画法

1.谈话:刚才在折纸活动中都能作出平行线, 你们能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

学生借助手中的材料进行操作, 集体交流展示多样画法。

用橡皮、直尺等事物拓画的平行线, 用数学本的格子画的平行线, 用一把尺子平移画的平行线, 量距离的方法画的平行线……

集体交流, 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2.提问:谁能用大三角板把黑板上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画出来? (生动手操作试着画平行线)

3.交流:他画的平行线合格吗? (画得有点歪) 如果再给他一次重画的机会, 怎样就可以使平移不移错位? (生1:要找个笔直的东西把这边固定住就好了。生2送上一把大尺合作画图)

4.讨论:这把大的直尺起什么作用呢?它有什么好处呢? (轨道)

5.学生借助三角板、直尺再画一组平行线, 展示不同学生的操作过程。 (如图)

6.讨论:这些作图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有利些?怎样画好平行线?

7.完成教材第41页3、4两道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画平行线—合作画平行线—优化画法”等探究活动, 让学生参与“画法”的形成过程, 特别是让学生在黑板上尝试操作, 让学生暴露出一把三角尺平移时“无依无靠”的操作难度, 自发产生借助“辅助工具”的需要。再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实际上是根据“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的判断定理, 而这一点是在学生不经意的画图中产生的, 随后通过尝试、改进、总结, 再辅以动作演示, 技能获得的过程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调整和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平行线画法的形成过程。)

(五) 情境再现, 拓展延伸

再次慢慢拉动活动黑板并且停顿几次, 让学生用粉笔沿宽边任意作直线, 这些平行线中还蕴藏着一些性质呢, 课后继续研究。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篇8

一、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员工、社区和自然环境等要素,它们均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1、政府

政府是企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企业是政策和法律的执行者、建设者和纳税人。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服从安全和清洁条例,避免雇佣中的歧视行为,符合政府规定的污染标准、质量标准,尽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促进社会进步。企业对政府除了履行最基本的责任外,还可以通过积极配合与支持政府行为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获得政府的高度信任,相应地就会获得政府的认同,在制定和实施政策上向其倾斜,同时对企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如给予税收、用地、贷款等方面优惠政策,这就使得企业的经济决策活动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外部环境。

2、股东

股东通过现金、资产或技术合作的方式将其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企业运营中去,以期获得超额收益。因此,企业对股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即企业首先要履行经济责任,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公司都不再是一个各自为阵、独善其身的经营实体,它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是为自身的发展还是为社会的整体利益,公司都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股东利益最大化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基础,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体现企业经营者个人的道德水准,更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可否认,社会责任活动意味着企业要额外支付成本,但事实上,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社会责任活动相当于投资。虽然短期内这种投资或许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投资由于改善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吸引了大量人才等,可以增加收益,增加的收益足以抵补企业当初所额外支付的成本。

3、债权人

企业和债权人通过签订契约合同,形成了企业和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相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债权的安全,即能否如期收回债权本金和利息。企业对于债权人的责任,主要集中在还本付息和分红。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建立严格的债权人保护制度和企业诚信体系,严格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确保投入资金或资产的保值增值,足额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以及合同所规定的利息,实现双方利益共赢。若企业长期履行债权人责任,则会使得债权人更愿意与企业合作,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货币资源,这有助于提升企业资金的整合支配能力和运营能力。

4、供应商

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供应商的大力支持,企业和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只有履行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信守承诺,及时归还货款,才能得到供应商的充分信赖,才能有效避免供应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企业若一如既往地对供应商履行责任,供应商将视企业为优质客户,企业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可以增加双方的信任,促使供应商更愿意与企业长期合作,以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动态能力,为企业增加竞争优势注入动力(Dyer & Singh,1998)。

5、顾客

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着顾客对企业产品的评价和购买意愿行为,从而影响着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的提升。据Brown和Dacin(1997)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会影响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感知。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可以通过影响公司评价间接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对新产品也有重要的影响。正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对企业所有的产品评价都是正面的,而负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对企业所有的产品评价都是有害的。如果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符合消费者的社会预期时,那将会正向地影响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评价,产生较高的支付意愿。因此,只要企业在实施社会责任行为的过程中尽量关注消费者的社会期望,则可以提升其购买意愿。Yoon和Canli认为,当企业的产品信息不明确时,消费者可能试图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来评价新产品。当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做出积极评价时,他们对企业的产品评价也较高。纽约The Walker Group(1995)曾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90%的消费者认为,当质量、服务、价格相同时,他们会购买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声誉最好的企业的产品与服务(Petrich Joseph & Quinn John,1997)。

6、员工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包括技术培训、福利待遇改进、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扩大职工权利、企业环境美化等方面。企业只有履行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等责任,才能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向心力,激发职工的潜力和工作的积极性,进而迸发出最大的潜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大价值,提供内在动力(Dutton,Dukerich,and Harquail,1994),导致工作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Becker & Gerhart,1996)。Peterson(2004)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雇员之间有着重大的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如公平薪酬、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培训机会、儿童照管设施、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分担等,既可以增加雇员士气和生产能力,又能够减少旷工现象及人员的流动。另外,Fulmer和Ballou(2003)以《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100 家最适合工作公司”为例证分析雇员对工作场所质量的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100 公司的雇员对工作场所质量都有积极的态度,由此能够增强企业的财务绩效。

7、社区

企业与社区的关系就好比鱼儿与水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企业一样离不开社区,与社区保持良好的睦邻关系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并构成了企业外部公共关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社区是企业最稳定的顾客,可为企业提供一定必要的人力,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企业作为法人也是社区的一员。企业承担社区责任可以改善企业与社区的关系,赢得良好的口碑,获得社区的支持,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当地的立足与长远发展。比如,支援企业所在社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城市建设等;解决所在地劳动力就业和资源闲置的问题;支援社区改善公共环境;捐赠扶助落后地区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加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投入。通过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有助于提高客户对企业的认同感,扩大市场占有率。

8、自然环境

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生产过程产生“三废”或噪声污染、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废弃对环境产生污染、资源消耗大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和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已刻不容缓。企业应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通过多种途径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自然资源的损耗。比如,优先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寻找自然资源的替代品以保护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不断加大环保和研发投入,生产绿色产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的绿色健康发展;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争做低碳企业;积极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所在社区成员履行环境责任。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不仅可以改善外部自然环境,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还可以降低耗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Hart(1995)的研究表明,企业运用污染预防战略,进行技术改造,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从整体上可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这些措施成为企业提升环境绩效并改善产业绩效的源泉。Russo和Fouts(1997)认为,采取积极主动的环境政策的企业常常会重新设计生产或派送程序,重组实物资源以减少浪费和提高操作效率。他们运用独立的先进评定手段共分析了243 家企业,结论表明:企业的“绿色成本”有利于产业的成长。同时,Russo和Fouts(1997)的研究还发现,来自环境业绩的声誉将导致对环境事务关心的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并且企业可以通过善因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将社会事务投资作为赚取更多利润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而Jaggi和Freedman(1992)的证实研究充分说明,从长期来看,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能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二、企业社会责任、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

1、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与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才在选择工作时,不再仅仅关注薪水、职位、发展机会等,他们更关心未来雇主的社会形象。对于那些经常参与到社会责任事业中的企业来说,它们更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好感,当然也更容易招聘到并留住优秀人才。Decllant和Altman(1994)发现,企业的环境业绩是否符合员工的价值理念会影响到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意愿。

Turban和Greening(1997)的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型企业比不负责任的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更大。他们还发现一些企业通过宣传他们的企业社会业绩来吸引高质量的员工。例如IBM、GM、Microsoft等众多大型跨国企业在其招聘宣传手册中介绍他们对社区、自然、工作环境、员工多样化、产品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活动,以此来吸引高质量的员工。Turban和Greening(1996)通过对633 个组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慈善捐赠能增加组织对应聘者的吸引力。1999 至2001 年美国Aspen学院开展的一项社会创新研究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MBA学生在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所供职公司发生冲突时会选择另谋高就。世界著名咨询公司Towers Perrin(韬睿咨询)在2007 年针对全球9 个国家10 万名劳动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影响员工投入的因素中,“企业社会责任”超越“职业发展前景”、“有挑战的工作”、“与上级的关系”等因素排在第三位(邵兴东,2009)。

2、企业社会责任、声誉与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声誉有直接的影响关系。Dowling(2004)和Manfred(2004)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声誉(形象) 的重要影响因素。Fombrun和Shanley(1990)认为,投资于CSR活动可能是建立产品差异性和声誉的重要因素,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有正面的影响。Russo和Fouts(1997)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的环境质量较高,则可以通过对顾客购买产生影响的环境控制声誉,从而给企业带来无形资源。Orlitzky等(2003)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及有效的信息披露可以帮助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Williams和Barrett(2000)提出,公司参与慈善活动有助于企业声誉的提高。Carroll和Buchholtz(200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声誉的前导变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加快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识别”,通过这个过程,利益相关者感受到其个人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的融合,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从而直接或间接提升企业声誉。Antunovieh等(2000)通过分析1983 年到1996 年13 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会提升声誉资本的结论。

企业声誉难以创造和模仿,也不可以进行交易,是一种不易获得的资源,被视为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无形资源。不过,培养一个良好的声誉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依靠企业长时期的稳定、持续的投资(Roberts& Dowling,2002)。然而,良好的企业声誉能获得消费者、投资者、潜在和在职员工、供应商、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更多支持,进而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收益。因此,良好的声誉可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Fombrun等(2000)的研究表明,企业从企业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中获得效益,是因为它们帮助企业和雇员建立社区关系纽带,成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它们协助企业塑造声誉资本,提升与供应商和政府的谈判能力,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降低融资成本。

另外,企业拥有良好的声誉,可以赢得客户,提升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客户忠诚度和企业产品(服务)的价值。Martensen等(2000)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声誉和形象是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的主要驱动因素。Nguyen和Leb1anc(2001)也认为企业声誉是企业建立客户忠诚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良好的企业声誉能够帮助建立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加强已有客户对企业信任度,从而提高顾客的重复购买率。

三、企业社会责任、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1、企业社会责任、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创新对企业长期发展非常重要,它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等来提高自身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中关于安全生产、三废处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给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Luetkenhorst(2004)认为,如果企业确立了对其利益相关者如客户、社区、自然环境等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则会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生产更优质、低成本、安全、环保的产品,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Rachel Bocquet等(2011)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经济利益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在产品和过程的创新上更具有创新力,而那些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更好学习的公司采取组织创新。Majumdar和Marcus(2001)认为由于自发性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协调、管理风格等有显著的影响,员工的能力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过程而内化,进而实现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通过创新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并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关注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要求来推动其创新,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2、企业社会责任、危机处理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危机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其后果可能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造成巨大损害。为避免危机来临时手足无措,企业应加强其危机处理能力,协助企业摆脱困境。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有助于企业发现问题,减少运营过程中以及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要求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机制,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上的均衡,稳定现有客户,减少客户转移风险,降低寻找新客户的成本,规避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引发危机的同时还能让企业抵御外力诱发的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以较强的应变能力自我恢复,甚至可以将危机成本转化为一种新的投资。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常常能获得利益相关者的同情与信任,甚至通过合理的措施处理危机事件后反而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并因此获得竞争优势。Klein和Dawar(2004)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溢出效应在企业陷入有害产品危机时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生产品危机时是有效的“缓和剂”,能很好地影响责任源(内部责任或外部责任)、持续性和可控性这三个要素,从而减少消费者对企业谴责的程度,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以及他们的购买意愿。

3、企业社会责任、市场壁垒与企业竞争优势

1997 年8 月,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其宗旨在于“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确保生产商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SA8000 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制定了最低要求,例如禁止雇佣童工和必须消除性别或种族歧视等。它要求企业或组织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SA8000 是继ISO9000、ISO14000 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认证标准,SA8000 认证得到高度认可。通过SA8000 的企业,更容易得到劳动者的认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优化劳动关系,对求职者也具有更大的亲和力,这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流向,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或SA8000 达标,会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增加企业产品的劳动成本。但也要看到利用SA8000 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重新设计制造成本的构成是完全可能的。事实证明,企业接受SA8000 的认证和监管,使企业能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到精益管理、技术研发、成本控制、按时生产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上,而不是仅仅将竞争力寄托于获得低成本劳动力方面。从长远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企业的经济绩效也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正相关关系。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实施SA8000 标准认证,可和谐劳资关系,提高员工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和监督成本。相反,则会导致企业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生产浪费严重。

四、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Putnam教授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那些可以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也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而Yli-Renko等(2003)把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其中,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内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动企业成员的信任与合作,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

企业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其在生产经营中由于承担社会责任而必需为社会付出代价,这代价可看作为对社会资本的投资。随着承担社会责任的增加,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也随之增加,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也相应增强。一方面,企业履行内部社会责任可获得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积累。原由在于企业为员工提供安全而舒适的工作环境,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与员工签订公平的劳动合同,给员工发放最低限度以上的工资报酬等行为,是企业履行其内部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企业承诺并践行这种责任有利于和员工之间建立互信机制,促进彼此间的协调,信任与协调正是生成企业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素。企业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促进企业各部门的协调沟通、扩大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利用嵌入其中的稀缺资源,形成该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一种有用资源,它不仅可以增强组织内部的信任,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和避免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任意行为,节约企业的内部管理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此外,还有助于企业创造一个建设性的文化氛围和建立共同愿景,以达到建立内部社会网络的目的(Davidsson,et al.2003)。

另一方面,企业履行外部社会责任可获得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若企业承担了外部社会责任,就会在消费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以及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及其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为此可获得更多的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积累。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利于成员间的合作与彼此信任,节省协议谈判、拟订和执行的时间、精力与费用,从而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的收益。另外,企业外部社会资本还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因为,在新经济中,创新主要是通过一种借助动态的生产关系或合作创造价值的网络来实现的,一个运行良好的网络具有的创新能力将超过网络中的个人乃至机构各自具有的能力的总和(Atkinson,et al.1999)。

摘要:企业竞争优势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虽然在学术界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由于都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其观点长期受到争议。文章从多维视角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这些视角包括利益相关者、资源、能力和社会资本,它们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中介力量。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篇9

泉州是我国著名侨乡。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3 500多亿元,占福建的1/4。泉州作为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例如,2008年泉州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 370立方米,低于全国(2 200立方米)和全省(3 40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特别是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国际公认的1 000立方米水资源安全下限,属严重缺水地区。另外,泉州区域内没有规模化的矿产可供开发,并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内环境压力逐步增加。为此,泉州必须抛弃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对于泉州这种经济发展迅速,并由此导致资源紧张、电力短缺、水质恶化、空气污染加重的区域尤为重要。

泉州也是海峡西岸(简称海西)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西经济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循环经济建设是海西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海西经济区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手段,为此,循环经济在海西经济区发展中被给予了厚望。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以下简称《意见》),2011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都非常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意见》和《规划》为宏观背景和要求,从区域协调、产业升级、消费生产衔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耦合等多维协调角度,提出泉州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期望能够为泉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规划》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提供行动依据,这既是海西经济区建设对泉州的要求,也是凸显泉州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作用的重要一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其著名的“宇宙飞船论”中最先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成立了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大会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式的诞生。

对于循环经济的原则,最早是由福特公司实施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并在20世纪70年代由联合国环境署( UNEP)工业局局长J·拉德瑞尔总结并推广。随着循环经济理念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以及内涵和外延的逐步扩展,循环经济的原则也从最核心的3R扩展到了4R、5R甚至8R,例如,陈锐和牛文元的4R原则,吴季松[1]的5R理论以及刘会齐[2]的8R理论。

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生态经济学派、环境科学学派和环境经济分析学派。生态学派主张尽可能地少用和循环利用资源。环境科学学派主要从生产的技术范式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环境经济学派主要通过外部性及产权的研究,分析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对策。对于循环经济的配套措施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环境经济分析学派[3]。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诸大建[4]提出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理论,认为需要从技术层面和体制政策两方面进行改进,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双重保障与双重动力。谢旭人、牛文元、王成新等都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特殊国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向新型工业化转型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5]。

在循环经济的政府规制研究方面,牛文元[6]强调了循环经济配套绿色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规范制度与绿色环境制度两大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傅丽芬认为中国政府应从规制体系设置、规制规则建立、规制工具完善方面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规制制度。李云燕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藕合能够产生最佳的经济效果,需要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融合。涂自力、王朝全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建设的主体,政府通过非经济和经济的手段,可以促使企业自发地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动力[1]。

在实践上,德国政府于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废物处理法”等法律,日本在1998年颁布的家电再生法和2000年颁布的“建设循环经济型社会基本法”及配套法规,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国内,贵阳市挑选了若干个示范区(点),运用3R原则,开展了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和零排放循环共生系统建设。此外,辽宁、浙江等省在这方面也都进行了开创性实践[7]。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我们研究泉州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但泉州作为地级市,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策选择和战略举措不同于国家和省级层面,有其特殊区情,需要结合实际专门研究。本文结合《意见》和《规划》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泉州在海西经济区的实际地位和现实状况,从区域协调、产业升级、消费生产衔接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耦合作用四个维度的协调性方面研究泉州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3 海西经济区域协调背景下的泉州循环经济发展举措

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包括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南平、宁德以及福建周边的浙江温州、丽水、衢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揭阳共计20市。为推进海西经济区建设,2004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七届七次全会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05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做出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省第八次党代会对加快推进海西经济区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内涵、意义和总体部署。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国务院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无论是《意见》,还是《规划》都非常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们在《意见》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及具体举措中都有体现。在《意见》和《规划》中,泉州被定位为中心节点城市和发展龙头之一,泉州以及下属区域和支柱性产业多次被提及。这些决定了泉州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性作用,同时也赋予了泉州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任。作为海西经济区的第一经济重镇,泉州的循环经济发展事关海西的建设,泉州需要从海西经济区域协调的角度进行自身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3.1 发挥作为海西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作用

虽然泉州在城市知名度、行政地位等方面与海西经济区的福州、厦门两市有一定的差距,但泉州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以及产业协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泉州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要勇于承担海西三大中心城市及经济龙头之一的重任。在循环经济发展上,泉州也要认识到自身在海西经济区的重要作用,将自身定位循环经济发展的楷模,这样不但能够引领海西经济区循环经济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自身知名度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在国内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证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因此,在海西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高规格定位,有利于泉州竞争力的提升,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泉州市也已经具备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够承担起这种重任。例如,泉州德化县的“废瓷再生陶瓷”在全国领先,全县固体废物再生利用率达90%,废水回收率超过了80%。晋江的垃圾实现了发电。在南安,石材的边角料变成碎石马赛克、拼图板材等,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新宠……。晋江上游的永春县,为保下游一江清水,近年来拒绝了多个可能带来污染的工业项目,同时,扬生态优良之长,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如今的永春,废弃的山坡地、沙石地种上了世界抗疟疾首选药草黄花蒿,在增加山地植被的同时,农民又可以增收。泉州投资数十亿元,建设了上百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使经济出现了新拐点:全市工业用电增幅下降明显,亿元工业产值耗电量同比显著下降。

3.2 与其它地区协调发展

泉州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硬约束加剧,人力资本积累益显不足。如土地资源方面,泉州市人均耕地仅0.36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边要发展,一边又要确保耕地动态平衡、土地占补平衡,这是泉州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水资源方面,泉州作为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和福建省的平均水平,是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能源资源方面,泉州无规模化矿产可供开发,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加之区内缺乏大型电源支撑以及电网建设速度滞后,使泉州成为全省用电量最大、用电增长速度最快、用电负荷压力最重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能源硬约束的加剧,必然要求泉州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与其它地区开展合作。

海西经济区的福建西部以及江西部分地区能源资源相对丰富,例如,泉州石材、雕塑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山石,福建的龙岩、三明等地有较为丰富储量。同时,泉州和海西经济区的其它地区产业互补性较好,例如,三明地区的一些工业尾料可以作为泉州轻工纺织的原材料或辅料。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是 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泉州如果和其它地区进行协调发展,可以很好实现3R原则。例如,将泉州工业企业的生产线搬到闽西或江西,可以降低物料运输中的损耗或由于物流而产生的能耗环境污染,而自身专注于总部经济又可以促使产业升级和优化。另外,这些地区的产品、副产品和废料可以在区域内进行转移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资源化,降低污染;并且降低成本,增强各自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意见》的第五部分“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促进互动融合”,以及《规划》的第三、第七、第八章都是关于海西经济区域协调的内容,将区域协调作为包括循环经济建设在内的海西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例如,《意见》中指出的“加强区域产业对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合理布局,形成产业对接走廊;加强市场开发,建设区域共同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无障碍流动”,可以实现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废物的资源化。泉州需要充分利用《意见》和《规划》赋予海西经济发展的有力条件,在与其它区域协调中实现自身循环经济的发展。

4 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循环经济的共生发展

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Ayres[8]提到生物圈和产业经济都是“物质转换的系统”,存在着“产业共生关系”。丹麦卡伦堡公司出版的《产业共生》一书中给出了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共生定义,即通过提高企业各自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的同时,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Ehrenfeld[9]更为深入的指出,产业循环经济共生研究应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学习机制等内容,通过这些机制一方面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环境美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意见》和《规划》指出:包括泉州在内的海西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导致了资源紧张、电力短缺、水质恶化、空气污染加重的现状,并寄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区域的循环可持续发展,例如,《意见》第四部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有专门论述。而《规划》很多部分都有这方面的内容。世界经济历程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产业结构升级,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往往只能流于形式,循环经济的目标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发展这个角度讲,产业结构升级和循环经济是共生的。从产业演化角度看,循环经济建设需要以资源供给一生产或消费需求一再生资源物质代谢模式为导向,通过产业结构生态重组、转型、升级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化,推动传统产业系统向着生态产业系统不断演进,可以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产业升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手段。

在循环经济3R原则中,减量化是核心。没有减量化,仅通过再利用和资源化无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难以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再利用和资源化本身也会造成新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的二次污染。而减量化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才能够实现。美日欧发达国家单位能耗比我们小的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原因正是在于他们的产业优化,处在更高等级上。泉州要实现循环经济和产业升级的共生发展,需要做到。

4.1 清晰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问题

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生态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其根本途径在于产业创新、产业升级。根据库滋涅茨环境倒U型理论,随着人均收入增长,环境会由美好到恶化,再到治理及美化过程,这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有关。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打破“先发展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直接过渡到循环发展模式。

4.2 实现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产业升级也是经济运行的高端要求,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尤为重要。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载体看,需要三种载体互动,即要依靠微观主体——各类企业和居民、中观主体——产业承载体、宏观主体——政府与社会层面,其中最核心的应是产业载体。同时,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组织形式,无论在空间与制度层次上都要适应社会面,即要依托循环型系统达到产业效益最大化。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平台来看,产业升级有赖于循环经济支撑。产业升级需要循环经济系统给予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同时要依托产业提升,否则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载体[10]。

4.3 具有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保障措施

政府层面要建立政策导向与服务体系。政策导向主要是涉及产业主攻方向定位以及相应的措施;服务体系则要致力于产业升级中的配套服务跟进,包括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公民素质提高[10]。

4.4 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共生发展的具体措施

首先,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发展循环经济水平。其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泉州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40%左右,并且第三产业仍存在低端发展阶段。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第三产业,特别是高端第三产业,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如果泉州产业能够向第三产业转型,特别是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则减量化的目标比较容易实现,能够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第三,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泉州近年虽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粗放型发展模式仍然比较突出,为此,泉州需要实现工业企业的高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第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开发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城镇工业技术模式、构建工业型生态环境,加强生活污水控制与水环境治理、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重建等科技工程示范,培育和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示范区。第五,重视发挥人才作用,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培养循环经济建设所需各级各类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专门人才,加快培养与引进发展绿色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

5 突出消费需求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注重消费和生产的衔接

生产环节是社会财富增加,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基础。它也是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废物循环利用的主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从生产环节入手,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废物产生和排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GDP与税收构成的原因,政府往往对生产比较重视,而对消费的关注相对不足。实际上,在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我们也要看到消费的作用,消费既是商品和服务的归宿,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得以延续的起点,没有消费同样没有生产。同时,消费也是生活废物产生的源头。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甚至决定生产。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不仅可以减少浪费现象,还可以减少高耗能产品的需求,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同时,科学的消费行为为废物循环利用创造条件。从消费环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居民中大力倡导节约意识,反对铺张浪费,减少污染物的使用;鼓励消费者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抵制浪费资源的行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排放,为垃圾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的比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节约,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一方面能够直接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这些消费行为会反作用于生产,通过末端施压,让企业的生产实现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只有通过在生产和消费各环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泉州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的产品,才能形成绿色消费市场,从而促使企业自主地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据统计,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消费模式下,资源的利用效率仅为10%到20%,在系统的终点,约有接近80%的资源被当作垃圾处理掉了。这种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从生态圈挖掘资源,进行加工、生产、销售,最后将废弃物扔回生态圈。可持续消费是与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有利于建立起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相适应,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以节约资源(Reduce)、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Reuse)、垃圾分类(Re-cycle)、救助物种(Rescue)(简称5R)为基本原则。

我们应当鼓励适度的消费,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要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对消费进行引导和规范,使人们通过消费能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留下充分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可持续消费观念虽已日益被社会所接受,但要使这种消费模式成为生活的主导,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泉州需要做到:第一,大力提倡可持续消费,转变消费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可持续消费的益处和重要性。第二,推行可持续消费的政策体系。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实施利益驱动政策,建立和完善绿色标志制度,对可持续消费进行引导;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对消费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总之,合理的经济、政策手段将有助于居民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促进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落实,并进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可持续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循环经济无疑是一条最佳选择,而市场经济中,生产模式的选择最终都是要由消费者来检验的。因此,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立必将改变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循环经济产生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6 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耦合作用

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市场仍然起到基础性作用。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必须完善市场机制,明晰环境资源产权,培育起一个健全的环境保护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产业和市场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和流通,使其价格能正确地反映它的全部社会成本,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产权体系和价格体系,促使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各个主体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更有效地实现循环经济。另外,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技术的使用、3R原则的实现都需要要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没有市场的调节,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目标都无法实现。

在考虑发挥市场的作用的同时,还要考虑政府的作用。由于资源、环境的外部性,因此,市场在资源、环境等配置上存在着“失灵”。要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经济手段并用的方法来克服市场在环境保护上的“失灵”。当然,政府不能包办企业的污染治理,而是要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规则设计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监督者。政府的规制也不能改变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而是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的运行。政府的作用是通过有选择性的制度安排来改变市场行为及其运行模式,以达到保护受害者、激励经济主体行为的目的。

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均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这两者的结合。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企业是主体,市场是基础,政府行为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主要用间接干预的方式,并且必须与市场机制高度协调,与之相互耦合,协调地作用于市场,绝不能造成对市场机制的破坏。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耦合,可以培育起一个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完善的市场机制,构筑起一个能够促进物质与能量高效循环流动,并保持与自然生态系统协同演进的循环经济系统。通过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耦合产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佳效应[11,12]。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市场机制作用突出,其经济发展的成功也在于此。泉州在今后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也必须依靠市场机制,依靠民营企业。政府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内容包括:组织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开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和教育。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包括:切实推进绿色GDP核算,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资源和环境信息公告制度,推进循环经济法制进程,建立环境利用补偿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循环经济推进机制。第三,引导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循环经济的支撑能力。第四,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中介组织,提供循环经济交流的信息平台。第五,扩大投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第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循环经济的有序推进。

7 结论

循环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全国很多地区加以推广。国务院出台或批准《意见》)和《规划》都非常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意见》和《规划》为宏观背景,从区域协调、产业升级、消费生产衔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耦合等多维协调角度,研究了泉州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出结论:

第一,泉州地区生产总值在海西经济区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意见》和《规划》赋予了泉州重要的地位。而《意见》和《规划》非常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建设。因此,泉州发展循环经济对海西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泉州需要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进行循环经济建设,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举措。

第二,实现产业升级与循环经济的共生发展。包括泉州在内的海西经济区,目前还存在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产业素质有待提升的严峻挑战。泉州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在产业升级中凸显循环经济的作用,实现循环经济和产业升级的共生发展。。

第三,突出消费需求,通过消费和生产的衔接促使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偏重于技术和生产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对于消费的关注不够。泉州需要重视消费需求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消费为起点,从消费和生产互相衔接的视角发展循环经济。

第四,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需要耦合。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这一点同样适应于循环经济发展。但循环经济的外部性非常明显,单单依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此,泉州政府必须在循环经济发展、财政税收、激励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

摘要:循环经济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龙头和中心城市之一,承担着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为背景,从区域协调、产业升级、消费生产衔接,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耦合关系等多维协调性角度提出了建设和发展泉州循环经济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泉州市,海西经济区,循环经济,多维协调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N].人民日报,2003-04-11.

[2]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3]刘贵清.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4]诸大建.上海建设循环经济型大都市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67-72.

[5]吴荻.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6]牛文元.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6):408-411.

[7]王晓冬.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经验[D].长春:吉林大学,2010.

[8]AYRES ROBERT U.Metals Recycling: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1997(21):145-173.

[9]EHRENFELD J.Industrialeeology:a new field or only a met-aphor[J].Journalof Cleaner Produetion,2004,12(3):825-831.

[10]李耀尧,邱永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互动[J].商场现代化,2010(7):77-78.

[11]耿永志.政府和市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协调关系[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6-59.

设计研究的多维视角 篇10

创新不仅是对技术创造性应用的尝试, 更是关于人如何将技术构想运用于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经济活动 (Jacek, 2002) 。创新驿站 (Innovation Relay Centre, IRC) 便是联系技术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 为技术运用于市场提供专门服务的科技中介组织。欧盟的创新驿站最早成立于1995年,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已经遍布30多个国家, 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技术转移中介网络。我国的创新驿站最早于2007年在上海青浦成立, 目前已经在10多个省市试点成立了30余家区域站点, 发展迅速的创新驿站正在为中国成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创新驿站的蓬勃发展, 创新驿站及其运行机制和发展策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 现有成果研究视角众多, 研究内容分散, 难以直接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并为创新管理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因此, 对创新驿站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策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经济学视域下创新驿站运行机制研究综述

经过梳理总结, 创新驿站运行机制的现有研究成果可从服务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三个研究视角进行回顾。

(一) 服务经济学视角下的创新驿站中介服务机制

欧盟创新驿站是欧盟构建的面向中小企业为主, 开展跨国技术转移合作的技术转移网络体系, 是一个成功的以市场需求牵引技术转移的服务中介 (刘民义, 2010) 。欧盟创新驿站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分别是走访企业、识别技术需求或技术潜力、寻找欧洲合作者、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和意见、帮助签订合同。Cabral (2000) 通过对北瑞典创新驿站中Mobile Abattoir和Dental Workstation的案例分析研究得出, 创新驿站在快速寻找合作伙伴, 有效获取和利用知识及实现知识和技术交换过程中, 提供了高附加值服务, 成为合作的促进者和支持者。国内的一些创新驿站也采取了类似的服务模式, 如昆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提供的“一站式”、“无缝接”以及“打包”式服务等。

Jokela (2005) 研究了以色列技术公司Delta利用芬兰国家技术局和以色列工业研发中心的服务, 运用网络数据库搜寻伙伴的过程。研究发现, 创新驿站提供的网络应用程序, 能够推动网络成员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 帮助客户寻找合适的技术交易伙伴。秦善勇等人 (2011) 则进一步验证了网络信息技术在创新驿站和技术转移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他们建议, 增加信息技术的投入, 构建一个信息更全面、传递速度更快的创新驿站网络, 可以提供驿站的服务水平。此外, 曹辉等人 (2010) 认为, 创新驿站作为促进技术转移的平台, 两端分别联系着技术供给市场和技术需求市场, 具有双边市场的特征。因此, 创新驿站平台可以先着力促进技术提供方加入平台, 继而再吸引具有市场化属性的技术需求方加入平台, 以此逐渐形成两端市场的正反馈效应。

(二)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创新驿站信息共享机制

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柠檬市场, 即在买卖双方中, 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 双方拥有的交易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便是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背景。

在技术交易市场中, 技术供给方往往会拥有技术需求方所不知道或无法验证的信息或知识, 前者对技术所有相关信息掌握程度远远大于后者, 即技术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 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柠檬市场。成功的技术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完全度, 而创新技术特有的前沿性和复杂性特点, 加剧了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信息流动不畅问题。创新驿站利用信息化的功能和手段收集创新技术的相关信息, 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考证, 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完全性和对称性, 有效地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 为实施技术转移提供了有力保障 (秦善勇等, 2011) 。唐丽艳 (2008) 也曾指出, 创新驿站的信息平台网络提高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快速传递性, 有效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Quatraro (2005) 则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指出, 创新驿站具有交际功能, 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信息的不对称, 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交易顺利实现。

(三) 创新经济学视角下的创新驿站协同创新机制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形成了最初的创新理论。经过100余年的发展, 创新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而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由单一的企业创新扩展到区域创新、国家创新甚至国际创新。其中, 协同创新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因为, 在实施创新战略过程中, 任何单个部门或单一手段都很难有所作为, 创新系统中各主体只有加强领导、协调推动, 使大多数的技术做到物有所值、物有所价、物有所用,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 (黄忠平, 2011) 。协同创新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在协同创新系统中, 创新企业与相关主体既相互竞争、制约, 又相互协同、受益, 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 (胡恩华, 2007) 。简言之, 协同创新就是围绕创新目标, 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和创新过程。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地方创新集群与合作网络已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工具。因此, 广泛地参与相关合作网络以扩展和补充组织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能力, 从而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创新竞争力, 应成为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Flor (2004) 研究发现, 爱尔兰、挪威和苏格兰的3个创新驿站通过合作, 有效地聚集了创新策略、区域发展政策、当地知识。Giachetti (2009) 进一步指出创新驿站合作不仅仅局限于特定技术领域, 在特定地域内也已经形成创新驿站集群。Giachetti还分析了新项目IRC-RECITAL对Machine Vision集群的服务, 以及促进与其他区域合作的经验启示。创新驿站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中起到链式作用, 是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彩侠, 2012) , 在中介性较高的城市中建立创新驿站, 将有利于形成更加广泛的合作网络, 进而有效地促进联盟间的技术转移 (司尚奇等, 2010) 。

Tarasova (2008) 则认为, 创新驿站在加强区域协同创新的同时, 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协同创新。他通过研究俄罗斯科学城与德国和意大利创新驿站之间的合作发现, 双方的合作加速了俄罗斯技术转移网络与欧盟创新驿站之间的技术信息交流。创新驿站应积极加强与各国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 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合作机制, 实现国际范围内的技术信息共享, 以促进国家间中小企业的技术合作与交流, 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技术转移的国际市场 (魏玮, 2008) 。付国亮和潘郁 (2011) 进一步指出, 在多方协同创新的背景下, 创新驿站应建立“网格式”服务体系结构, 这种“网格式”的服务模式可以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创新驿站与“官产学研中金”等五方协同合作, 共同完成技术对接和技术转移的协同创新全过程, 并为技术创新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支持服务。

三、管理学视域下创新驿站发展策略研究综述

在创新驿站发展策略方面, 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政府的公共决策定位和创新驿站自身的发展策略两方面。

(一) 市场增进论视角下的政府定位

“市场增进论”是青木昌彦等人在诠释东亚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时, 针对“亲善市场论”和“国家推动论”提出的。亲善市场论认为政府不能干预市场, 国家推进论认为政府干预是必需的, 而市场增进论则认为政府政策的职能在于促进或补充民间部门的协调, 而不是把政府和市场看成相互排斥的替代物。

李文元 (2008) 认为,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推动, 政府的政策应尽可能地利用非政府机构来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因此,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 理顺管理体制, 为创新驿站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 在我国创新驿站建设中存在着明显的政府角色错位问题。我国的创新驿站由政府主导, 而欧盟的创新驿站由公共机构主导。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服务是一种市场行为, 应更好地发挥企业和公共机构的作用, 特别是要面向民营企业开放。目前由政府负担的一些工作职能, 应逐步转变为由创新驿站自己承担。曹辉等人指出, 创新驿站建立初期经费大多由政府支持, 随着创新驿站逐渐发展成熟, 政府部门应淡出平台管理, 创新驿站平台由非盈利性组织向营利性组织转变。

(二) 多维视角下创新驿站的发展策略选择

1. 组织学习视角下创新驿站的发展策略

彼得·圣吉认为, 组织不能长寿的原因在于学习能力上的缺陷, 即“学习智障”。组织学习是组织不断获取知识以增强自身实力、改善绩效的必要过程。创新驿站应该学习并且使用那些已经在其他地区产生良好效果的手段和方法, 这将有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及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Menendez, 2000) 。创新驿站的业务培训可以改善其运行状况, 尤其是对新成员进行培训, 正确的培训可以促进创新驿站各站点的协调运行 (Tsilibaris, 2000) , 而且由于跨区域、跨国技术转移存在着诸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障碍, 培训可以有效改善员工对区域差异的理解, 这将有利于增加跨国技术转移成功的机会 (Pilsner, 2007) 。而Albors, Sweeney和Hidalgo (2005) 则明确指出正是由于创新驿站网络员工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沟通能力, 才使得创新驿站成为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催化剂。目前我国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薄弱、知识背景单一, 相应部门应加强业务培训, 尽快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组织结构合理的科技中介工作队伍 (李纪珍, 2006) 。

2. 组织战略视角下创新驿站的发展策略。

Watson, Diaz和Szkatula (2001) 运用战略管理分析方法总结了成熟、专业的创新驿站网络取得的成就及其经验, 并指出驿站网络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如发展不均衡、缺乏可衡量的有形经济效益等, 他们建议创新驿站运用市场细分的方法, 区别对待不同市场, 巩固“利基”市场。而Furlani (2003) 则运用标杆管理方法研究了创新驿站绩效改进策略, 他在深入研究27个创新驿站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标杆管理方法, 分析了创新驿站跨国技术转移过程, 确定了创新驿站的服务基准指标, 进而为改进创新驿站服务绩效提出了建议。唐丽艳等人 (2008) 另辟蹊径,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创新驿站如何更加安全可靠地为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他们指出, 创新驿站对项目风险的识别与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其核心能力最直接的体现, 能否敏锐识别、有效防范、规避风险, 不仅直接影响创新驿站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形象, 还将直接影响区域乃至国家技术转移的效率。

3. 委托代理视角下创新驿站的发展策略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委托代理关系是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关系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存在着多层委托代理关系 (张维迎, 1996) 。曹辉等人 (2011) 在研究苏州创新驿站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发现, 创新驿站运行初期存在着典型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 即创新驿站既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 又扮演着委托人的角色:一方面, 政府作为委托人, 创新驿站作为代理人接受任务;另一方面, 创新驿站作为委托人, 驿站工作人员作为代理人, 通过驿站工作人员的工作促进技术转移, 这便形成了双层委托代理现象。针对创新驿站平台两端是性质、类别截然不同的特点, 作者设计了针对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同角色的多种激励策略。他们建议, 在创新驿站建立初期, “代理人” (IRC工作人员) 首先要采取各种措施 (如资金补贴、提供各种优惠服务等) 吸引尽可能多的技术提供方 (大学及科研院所) , 而对技术需求方 (中小企业) , 要坚持走访企业的基本工作方式, 切实为企业创新提供各种服务, 由此吸引中小企业加入创新驿站平台, 而不是一开始就着眼于促成多少技术转移交易。当创新驿站运行一段时间后, 技术供需两端市场的规模达到临界点后, 就会产生“滚雪球”的效应, 技术需求方 (一般指中小企业) 与技术提供方 (一般指大学及科研院所) 就会主动加入创新驿站平台进行技术交易。

四、结语

创新驿站作为新兴的科技中介机构,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正日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以下两方面做了努力:首先从经济学的研究视域出发, 基于服务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等视角回顾和梳理了创新驿站的运行机制;其次又从管理学的研究视域出发, 从市场增进论、组织学习、战略管理、委托代理等视角回顾和梳理了创新驿站的发展策略。通过回归和梳理, 清晰地展示了创新驿站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对创新驿站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民义.以需求牵引技术转移的制度安排——欧盟创新驿站的启示[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0, 3.

[2]秦善勇, 卞艺杰, 郭吉涛, 刘民伟.信息技术对创新驿站和技术转移中介作用研究[J].情报杂志, 2011, 4.

[3]曹辉, 卞艺杰, 孙武军.创新驿站运行机制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视角[J].科学学研究, 2010, 11.

[4]唐丽艳, 闫如玉, 王国红.创新驿站中科技中介项目特征浅析及其风险识别[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4.

[5]付国亮, 潘郁.基于网格服务的科技创新驿站架构[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4.

上一篇:内容协同下一篇: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