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运用

2024-09-03

新技术运用(精选十篇)

新技术运用 篇1

1.1 剪辑的内容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 剪辑的内容大致可以被分为如下的五个方面。第一, 运用剪辑素材。在这一环节中, 最为关键的部分即在大量的原始素材中找到与节目主题最为相近的画面, 这就需要剪辑师对节目内容与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着高度的了解, 同时还要准确把握节目所应呈现出来的最好动作、造型。需要注意的是, 针对在此环节中所产生的废弃镜头, 剪辑师也不要将其任意丢弃, 应留后期备用。第二, 制订剪辑方案。对广播电视节目来说, 剪辑方案的制订指的是作品的二次创作, 其决定了节目本身的整体基调, 需要剪辑师作出十分慎重的选择。第三, 选择剪辑手段。由于当前的广播电视节目风格多变, 为了迎合不同观众的审美品位, 剪辑师需要根据节目本身的特点来进行特色化的剪辑处理。第四, 挖掘剪辑点。镜头剪辑点的挖掘是整个剪辑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此环节中最为常见的即为动作剪辑点, 此外就是节目所特有的节奏剪辑点与情绪剪辑点。第五, 准确把握剪辑的基调。这一步骤同样是针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风格特点而言的, 剪辑师要保证自己所剪辑出来的作品同节目的整体风格是高度契合的, 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具备令人难忘的鲜明特点。

1.2 剪辑的原则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剪辑工作人员来说, 其最主要的职责是将分别拍摄完成的镜头根据节目的正常顺序来完成衔接与排列工作, 从而保证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给观众带来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简单来说, 广播电视节目剪辑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能够让观众看出有拼接或剪切的痕迹。

然而, 在实际的剪辑工作中, 剪辑的原则不仅限于此, 可以将其大致概括为如下的两个方面:第一, 剪辑师要最大化地保证节目情节与事件发展过程的连贯性, 将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镜头无缝地衔接到一起。第二, 剪辑师要尽可能地确保画面动作的衔接性, 由于在运动中的剪辑点容易导致观众的注意力出现分散, 因此必须让剪辑师通过良好的处理方法将最好的节目效果呈现出来。

2 广播电视节目的剪辑技巧

2.1 电视节目的剪辑技巧

2.1.1 镜头长度的选择

在全景镜头中, 当景物数量较多时, 单个对象的占用画面比例相对缩小, 观众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悉数看清时, 每一个镜头的停留时间要延长。中近景的镜头应短一些, 特写镜头中的景物相对单纯。剪辑师要结合画面信息量的大小来判断镜头在画面中的停留时间。

2.1.2 镜头的选择

比较常见的镜头连接方式包括两种:左路出左进、左出右进。简单一些解释, 画面主体的方向从画框的右侧出画面, 组合的主体进入方向为左侧, 尽可能地避免视觉上的错位。合理地运用划像:分成划出、划入。在这里所需要运用到的技巧还有帘子卷起和放下时的出入形式。在电视节目的剪辑过程中, 如果画面的切换比较生硬, 那么剪辑师则需要采用叠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就是指运用类似于舞台剧落幕的淡出、淡入形式。再有就是要重点注意对电子特效的应用,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电视节目是不会应用到过于复杂的电视特效的, 但为了保证画面的整体质感, 还是需要根据节目主体来运用一些简单的特技。

2.2 广播节目的剪辑技巧

2.2.1 突出广播节目的作品主题

要凸显广播节目的作品主题。在广播节目中, 富有感情且真挚自然的解说词是展示主题的最好方式, 由于广播节目本身没有画面与布景, 因此, 需要将所有重心都放到解说词上, 争取将听众在第一时间带入节目中。

2.2.2 选择加强情节来满足听众需求

当代广播听众的审美标准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听众所需要的是高浓缩、精挑选后的节目作品。基于此, 在剪辑广播节目时, 剪辑师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精选”, 要在不影响情节完成性与人物饱满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充实节目内容, 向听众呈现出更多的“干货”。不可避免的是, 广播节目剪辑相较于电视节目剪辑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无法通过动作画面来进行场景展示, 为此, 剪辑师要根据节目主题来对内容有所取舍, 一方面要保证节目本身的连贯性, 另一方面则要让节目按照应有的方向发展。

摘要:本文对广播电视的剪辑技术进行了研究, 同时结合剪辑的原则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技术运用方式, 其中包括镜头的长度选择、镜头的连接、媒体特点的突出及声音表现的加强等, 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剪切技术,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剪切运用技术运用分析论文 篇2

摘要:本文对广播电视的剪辑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剪辑的原则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技术运用方式,其中包括镜头的长度选择、镜头的连接、媒体特点的突出及声音表现的加强等,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剪切技术;技术运用

1剪辑的内容与原则

1.1剪辑的内容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剪辑的内容大致可以被分为如下的五个方面。第一,运用剪辑素材。在这一环节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即在大量的原始素材中找到与节目主题最为相近的画面,这就需要剪辑师对节目内容与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着高度的了解,同时还要准确把握节目所应呈现出来的最好动作、造型。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在此环节中所产生的废弃镜头,剪辑师也不要将其任意丢弃,应留后期备用。第二,制订剪辑方案。对广播电视节目来说,剪辑方案的制订指的是作品的二次创作,其决定了节目本身的整体基调,需要剪辑师作出十分慎重的选择。第三,选择剪辑手段。由于当前的广播电视节目风格多变,为了迎合不同观众的审美品位,剪辑师需要根据节目本身的特点来进行特色化的剪辑处理。第四,挖掘剪辑点。镜头剪辑点的挖掘是整个剪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环节中最为常见的即为动作剪辑点,此外就是节目所特有的节奏剪辑点与情绪剪辑点。第五,准确把握剪辑的基调。这一步骤同样是针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风格特点而言的,剪辑师要保证自己所剪辑出来的作品同节目的整体风格是高度契合的,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具备令人难忘的鲜明特点。

1.2剪辑的原则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剪辑工作人员来说,其最主要的职责是将分别拍摄完成的镜头根据节目的正常顺序来完成衔接与排列工作,从而保证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给观众带来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简单来说,广播电视节目剪辑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能够让观众看出有拼接或剪切的痕迹。然而,在实际的剪辑工作中,剪辑的原则不仅限于此,可以将其大致概括为如下的两个方面:第一,剪辑师要最大化地保证节目情节与事件发展过程的连贯性,将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镜头无缝地衔接到一起。第二,剪辑师要尽可能地确保画面动作的衔接性,由于在运动中的剪辑点容易导致观众的注意力出现分散,因此必须让剪辑师通过良好的处理方法将最好的节目效果呈现出来。

2广播电视节目的剪辑技巧

2.1电视节目的剪辑技巧

2.1.1镜头长度的选择

在全景镜头中,当景物数量较多时,单个对象的占用画面比例相对缩小,观众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悉数看清时,每一个镜头的停留时间要延长。中近景的镜头应短一些,特写镜头中的景物相对单纯。剪辑师要结合画面信息量的大小来判断镜头在画面中的停留时间。

2.1.2镜头的选择

比较常见的镜头连接方式包括两种:左路出左进、左出右进。简单一些解释,画面主体的方向从画框的右侧出画面,组合的主体进入方向为左侧,尽可能地避免视觉上的错位。合理地运用划像:分成划出、划入。在这里所需要运用到的技巧还有帘子卷起和放下时的.出入形式。在电视节目的剪辑过程中,如果画面的切换比较生硬,那么剪辑师则需要采用叠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就是指运用类似于舞台剧落幕的淡出、淡入形式。再有就是要重点注意对电子特效的应用,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电视节目是不会应用到过于复杂的电视特效的,但为了保证画面的整体质感,还是需要根据节目主体来运用一些简单的特技。

2.2广播节目的剪辑技巧

2.2.1突出广播节目的作品主题

要凸显广播节目的作品主题。在广播节目中,富有感情且真挚自然的解说词是展示主题的最好方式,由于广播节目本身没有画面与布景,因此,需要将所有重心都放到解说词上,争取将听众在第一时间带入节目中。

2.2.2选择加强情节来满足听众需求

当代广播听众的审美标准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听众所需要的是高浓缩、精挑选后的节目作品。基于此,在剪辑广播节目时,剪辑师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精选”,要在不影响情节完成性与人物饱满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充实节目内容,向听众呈现出更多的“干货”。不可避免的是,广播节目剪辑相较于电视节目剪辑具有一定的制约性,无法通过动作画面来进行场景展示,为此,剪辑师要根据节目主题来对内容有所取舍,一方面要保证节目本身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则要让节目按照应有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运用新技术,实现新突破 篇3

关键词:电子白板;劳动与技术;重难点

小学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基础性技术指导的启蒙课。老师在利用媒体设备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劳技课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劳技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学中教学板块、设计学习活动,要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然而,因各种原因,当前的小学劳动技术课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的主导性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沉闷

在很多的劳技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演示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太过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最终压抑了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模式无创新,教学内容单调无趣

我们的劳技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传递—接受式和范例教学式这两种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不灵活,重、难点较难突破

一堂课的好坏,关键看教师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解决了教材的难点。现今的劳技课上,因受40分钟的时间限制,教师会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来制作。这样,教师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指导学生把握要点,突破难点。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劳技课中的教学特色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一代多媒体技术被课堂“吸纳”,与传统多媒体投影技术相比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具体特点如下表所示:

三、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基于多媒体投影的课堂教学和基于交互式白板的课堂教学比较,我们知道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是强大的。那么,我们如何针对当前劳动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我们的劳技课中去呢?

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造课堂交互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1)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创造师生的互动机会。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改变教学方式。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生生的互动平台。交互白板作为一个互动平台可以为教学提供强大的互动工具,学生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学生操作的操作界面,在此界面上进行互动。无论是制作指导课,还是探究调查活动,都可以利用白板来提供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平台,转变学生原来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

2.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学习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有效地设计情境化的学习活动将是提供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结构性的组织学习活动,活动的组织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

(1)创设情境。充分地利用白板的媒体资源,比如,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便于感知的资料,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

(2)提供支架,引起思考。教师通过学习支架的建立,将新旧知识有效连接的同时,提出情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更多的思想,思想只有在交流和互动中才能增值。

(4)总结反思。通过交互白板的非线性结构,实时地提醒学生学习了哪些内容,学习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强化学习中的知识点。

3.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突破重、难点教学

(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资源,突破重点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呈现多层面、多视角的资源,其中就有劳技学科的资源库。对比于多媒体,白板提供技术支持更多。教师灵活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也有很大的帮助。

(2)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修改功能,突破重、难点教学。白板除提供了空白手写板,还提供了标注、书写、板擦等技术支持,标注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操作,制作过程哪些注意事项可以在图片上直接添加,注意的点也可以直接用圆圈圈出,或用画横线、换颜色的方式标注出来,提醒学生注意。

(3)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记录功能,突破重、难点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录制播放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该功能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录制功能可以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再次利用的生成性资源,而且为学生提供复习参考的资料。

综上所述,教师在使用交互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对它以上的这些媒体优势有充分的认识,在自己的教学中灵活地应用,才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矿山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运用 篇4

关键词:矿山,测量,测绘新技术

我国矿山测量中, 测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测绘技术的发展同相关仪器和计算设备的创新开发关系紧密。像GPS定位仪、全站仪等设备在矿山测绘中则一定会使用到, 我们必须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推动技术的日臻完善, 达到测绘的最高水平。下面文章将分别从矿山中不同地理位置测绘的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采用科学合理的新测绘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从而达到最好的测绘效果。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1 矿山测量中测绘新技术主要内容

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现代测绘技术又添加了新的内容, 形成了以计算机测绘分析为基础, 高新测绘手段为支撑的一类测绘技术。在现代的矿山测绘中, 该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其中了。现代的测绘行业也蓬勃兴盛起来, 信息服务产业也变得更加宽泛, 服务对象从以前单一的测控、绘图、分析等发展到如今各大建设等的测绘上来, 这样就极大地推动了测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信息化发展的现代, 相信信息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会逐渐的应用于矿山的测绘中来。

2 矿山测量新技术的运用

(1) 全站仪在测量中的运用全站仪作为测绘中的一种仪器应用非常广范, 其测量灵活并且测量精确度也比较高而广泛应用于测量工作中。在矿山中测量时, 全站仪可以在地面上根据所需而移动来监测和矿区施工实际中的运用。全站仪在测量时主要是通过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的有机结合, 来测量距离和测量角度。而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全站仪也不断地被改进和完善, 智能化的全站仪测量仪器已经大量的投入实际使用, 在测量中, 智能化的全站仪可以通过自身进行数据测控并直接的将得到结果储存于芯片中, 并具有双路传输的功能, 将数据传输与电脑中进行分析。全站仪在复垦工程以及移动检测中效果较好, 数据精确, 极大的提高了矿山测绘中的精确度和速度, 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 惯性技术在测绘中的运用惯性技术是采用导航定位技术进行测绘的, 该技术灵活多变可以根据所需进行调换测量, 精准高自主性强。惯性技术利用惯性导航、遥感技术等, 通过空间技术测量、航空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等来进行精确测量。目前使用GPS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测量行业中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测量仪器, 该技术在测量时不存在严格的控制测量等级划分, 并且误差也极大的得到了精确缩减, 它涵盖了以上所说三种技术。在测量中可以同时三维立体中的位点进行定位测定, 在极为严峻恶劣的地势基础上仍然可以达到精确测定。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 数字化的遥感地面模型也逐渐开始建立起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测绘效果, 在地理空间分布数据的测量和采集、处理中, 数字化模型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对测绘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惯性技术在矿山中的测绘应用已成为现代矿山测量的一项重要的技术。

(3) 其他技术在测绘中的运用。除了上述所讨论的两项重要技术外, 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新技术设备, 像陀螺经纬仪、数字式水准和激光指示仪等, 并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运用与发展, 更多的现代化仪器和现代化技术将会不断产生, 更加新型而有效的技术将会被利用到矿山测绘中来。

3 测绘在矿山实际中的分区测量

(1) 矿区控制测量在矿山中,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沟壑纵横, 地面凹凸不平, 同时数目茂密, 对于测量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而来测量中又不能随意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那么在测量时就不可避免的使用到相对应的仪器设备, 采用GPS仪器可以克服矿山区测量位置不佳这一难题。设置控制网点, 架设好地面基准站点, 对于动态流动站可以开设多个形式的布网局面, 从而顺利完成测量中的观测工作。在测量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测量方法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和环境对于测量工作的影响。在遵守原则方面上:设置布点要尽量接近所要观测的矿口, 对于周围定位采用全站仪进行引导测线, 全站仪在后文中将进一步进行分析;GPS控制位点要尽可能的选在容易安置并且又不易被树木等遮挡的位置, 夯实坐基, 尽可能的远离高压电线, 并且采用三角网锁连接的方式, 三角点的位置坐标要采用相关仪器进行精确定位, 实现位标的高度统一, 从而为确定矿区位点的精确定位提供良好的基础。

(2) 矿场和尾矿坝的建设测量在进行矿场和尾矿坝的选择和建设过程中, 要通过精确度的测量然后绘制出一定比例的尺形地图最后进行建设。在此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通过测量采集数据在对选矿区房场和尾矿坝建设时, 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一定的测量。包括:计算周围汇水面积、测量地形高程点的数据、对小范围区域面积地面环境程度进行测绘等。在对地形地貌进行测量时要均与缜密, 符合实际数据范围。在测量中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进行精确测量;2) 数字化成像技术将所采集的测绘位点、地形位标等数据通过计算机智能成像, 在建立三角网DTM生成高线后要通过实际中测量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比对, 精确的将实际中的样式在计算机中生成, 从而为矿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测量基础。

4 总结语

文章通过三个方面对新技术在矿山测绘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现代化的测绘设备的不断进步, 相信在矿山测量中, 测量会更加的简洁精确, 从而不断地促进我国矿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康方.RTK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13) :22-25

[2]余洪旗.浅谈测绘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 2012.

机电技术运用专业简介 篇5

我校机电专业现包括如下几个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电气运行专业、精细化工专业、风电设备制造装配与维修专业等。现有八个教学班约445名在校学生。

机电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用范围很广。它是将机械与电气合二为一的社会需求量相当大的热门专业。随着工厂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伺服传动技术、机械技术等系统技术的特色专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合作为途径,面向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和自动化生产企业,培养能够在企业一线承担机电设备生产、装备、质量检测、调试维修以及开发设计等中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就业方向有:机电设备制造企业,自动化生产企业,还有其它企业事业单位的机电岗位。就业岗位主要有以下一些,1.机电设备包括数控设备装配操作工,维修工,工艺员,车工,钳工,电工,焊工,绘图员,质检员,生产线班组长,机电设备销售及销售后服务等。2.从就业层次方面来说,机电一体化人才分为蓝领层,灰领层,金领层。蓝领层主要担任机电设备操作工和日常简单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工人,灰领层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以及技术改造。金领层主要从机电产品的开发设计。

我校机电的方向主要有:1自动化生产线方向。2数控设备安装与维修方向,以及操作为主。3与机电专业相关的其它方向。

机电专业毕业生要求的获得证书,一、电工,焊工,车工。四级(中级)证书一个。

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即所谓双证书制度。

三、还可选考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机电装也毕业生的技能水平,扩大机电专业学生的就业方面。机电专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专业上学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也是内蒙级的精品专业。

二.本专业实训教学条件优越。有电工、钳工、焊工、机加工、汽修、数控等等配套实训场地和实训车间、合理配置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实训实习的课题时占总教学时数近一半比重。

三.机电加工师资力量雄厚。双师型教师50%以上,高级教师10人,国家级骨干教师8人,升级骨干叫声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教学水平在稳步提高。

四.机电专业生源和就业优势明显。逐步实现出口畅,入口旺。毕业生就机会给三次。毕业就业岗位越来越好。就业岗位数量在不断增加。专业对口率也在不断提高。机电专业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明确,可行,紧随社会需求。

二.逐步实行理论学习和操作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课程综合化改革。强调俩年在学校,第三年顶岗实习。逐步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

四.实训实习场地也是工科类的公共实验、实训场地。

五.构建校内先进技能训练平台,经常化技能训练。

散打技术与战机运用 篇6

(一)战机的必然性与寻找战机

散打战机寓于无序运动的瞬间,而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把人体分成头部、躯干、下肢等若干个局部,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散打基本动作都存在着某一部位有利于进攻和防守,而另一部位不利于进攻和防守的现象。以预备姿势为例:当身体重心在前腿时,起后腿进攻对手有利;若起前腿,必须移动重心,这样容易被对手发现或反击。这种动作客观上存在的虚实利弊状况,就是战机存在的必然性。

避实就虚是寻找战机的基本法则,在进攻过程中,用同样一个动作进攻对手的不同部位,其进攻效果是不同的。明代王鸣鹤《登坛必究》中说:“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者则坚者瑕。”攻坚攻不下,弱也变强;攻弱得手,强也变弱。因此,要针对对手不同的姿势状态和自己所处的距离、角度,避开对手的坚实部位,进攻对手防守薄弱的部位。

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中,及时地看准对手的薄弱环节,快速地选择相应进攻动作的能力,是运动员寻找战机、把握战机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散打动作变化繁多,具体到每个动作,什么部位是强点?什么部位是弱点?哪里是有利于进攻的部位?哪里是不利于进攻的部位?应对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提示,以启迪运动员的注意与研究。

进攻头部的战机:两手远离头部时,上体前俯距离较近时,注意力集中在下肢时。

进攻躯干的战机:出拳进攻时,躯干露出空当时,侧身、转身时,上体前俯时。

进攻下肢的战机:两手在上时,步法移动时,重心在前腿前,重心较低时,注意力集中在上方时。

进攻全身的战机:动作回收时,犹豫不决时,身体失控时。

使用摔法的战机:对方用拳法时,一方向前冲来时,双方距离贴近时,抓住对方身体某一部位时,控制住对方攻击腿时。

使对方下擂台的战机:双方靠近边线时,自己背对边线时。

(二)战机的转换性与借用战机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生相克的,即所谓“一物降一物”。散打不但没有超越唯物辩证法的这个原则,反而表现得更突出、更明显。散打动作可谓有用法必然有解法、能够进攻也能够被反击,这种技术规律反映了战机的转换性。具体来讲,甲方出击动作以后,乙方根据甲方动作进行反击,甲方的动作对于乙方来讲就是战机,此类战机由甲方的动作引申转换而来。

由于散打战机具有转换性的特点,顺势借力、借用战机的技术必然会应运而生。借用战机从动作姿势状态上来分析,发出动作以后,改变了全方位进攻与防守的预备姿势,这种姿势加大了身体各部位之间强弱、虚实的反差,强点更强,弱点更弱。所谓强点更强,先进攻者在发出第一次进攻动作时,一般都是采用拳法或腿法。所谓弱点更弱,出拳时,自己的躯干和下肢暴露面更大,不易防守;出腿时,身体正面、背面和侧面容易被击中,加之“起腿半边空”,单腿独立支撑,身体容易倾倒。借用战机就是利用这种必然规律,达到“先发先制”和“后发制人”的效果。

借用战机从技术上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迎击:对方启动时,借用对方向前的作用力,用拳法或腿法直接堵击对方,破坏他的进攻而直接得分。

2.闪击,对方使用拳法或腿法时,自己原地或向两侧上步闪躲,避开强点,对方左发我右闪,对方右发我左闪,避开强点后反击。

3.顺击:指顺势借力反击。顺势,即顺从对方的来势;借力,即借用合力、重心、杠杆和惯性力等。顺着对方劲力的方向及时加力,达到以对方的力为主,加上自己的小力,使其受挫或跌倒。

4.抓击:借用对方腿法接近自己的瞬间,原地或侧身用手臂抱抓对方的同时,将其摔倒或用腿法反击。

5.钻击:在对方向前上步并发出拳法或腿法进攻的瞬间,自己下蹲钻潜,运用方法使其下肢突然“急刹车”,令其向前或向后倾倒。

6.挡击:对方的拳法或腿法接触自己的瞬间,用上肢拨、格、挂、压,改变攻击的方向或破坏其身体平衡的同时,以拳法或腿法反击。敌攻我左方时,我左防右发;敌攻我右方时,我右防左发。

(三)战机的能动性与制造战机

仅仅认识自然产生的战机还是不够的,因为寻找战机、借用战机是通过观察对方的动作之后而随之采取的相应措施,自己的动作受对方动作的支配,主动权在对方,自己缺乏预见性。对方将要出现什么动作,将产生什么战机,自己事先没有思想准备,待对方做出动作产生战机之后,从反应、判断、选择到发出相应的动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某一个环节跟不上,战机就会消失,因此,主动地制造战机特别重要。

战机的能动性来源于散打运动员特别敏感的诱导与效应特征。所谓诱导与效应,就是甲方产生动作,乙方必然会根据甲方的动作产生相应的动作。甲方的动作对于乙方来讲就是诱导信号,乙方的动作对于甲方来讲就是效应结果。如果充分利用人体的诱导与效应特征,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有意识地采用虚假动作来制造战机,这就是战机的能动性。

主动地制造战机,自己做什么动作,发出什么诱导信号,估计对方会做何种反应,自己事先心中要有数,倘若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就能夺得使用战机的主动权。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双方在对峙中,其预备姿势防守严密、注意力集中,而且相隔的距离也在攻击范围之外,要想主动进攻得逞,而不让对方借用自己的战机,必须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或者造成对方的错觉。利用“示形”、“造势”,主动地实施伪装和欺骗,赢得思维转变的时间空当,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

利用战机的能动性来示形造势、制造战机,主要有三种手段。

1.虚晃动作:双方对峙时,采用左右、前后、上下虚晃等方法迷惑对方,在对方判断不清、犹豫不决时,突发进攻动作。

2.假动作:采用指上打下、指下打上、指左打右、指右打左等方法,分散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假动作发出后,只要对方有防守反应,就突然变换动作进攻。

3.步法移动:有意识向前、后、左、右移动,并变化步法节奏,诱导对方随之移动,在对方改变身体重心或相距位置时,快速出击。

运用散打技术的能动性来制造战机,目前还没有引导教练员、运动员的注意,运动员还不能普遍掌握应用,比赛中出现的也不多。但它是提高散打技术水平的突破口之一,今后应该加强训练。

(四)战机的均衡性与多抓战机

散打的任何动作,只有进攻和反击的难易之分,而没有能不能进攻和反击之别。如果甲方运动员基本技术好,那么乙方掌握战机的难度就大,反之亦然。不管难度大小,对双方运动员来讲,都可以寻找战机、借用战机和制造战机,从客观上说战,机都是均衡存在的。

散打比赛主要是以得分的多少来区别胜负。因此,培养良好的得分意识和欲望,力争多抓住战机,提高进攻和反击的数量和质量是取胜的关键。目前,运动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消极等待、一来一往、死打硬拼等多种弊病,浪费了大量的战机,需要在训练实战中努力克服。

多抓战机需要注意各种战机之间的不同功能和变换关系。孙武指出:“战势不过奇正。”散打战机也有奇正之分,寻找战机是正,借用战机、制造战机是奇。“正亦胜,奇亦胜”,“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因为战机的奇正功能是可以转化的,奇能变正,正能变奇,奇正相变,彼此相用,不可穷尽。在多抓战机的过程中,寻找战机、借用战机和制造战机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要视情况灵活地变换,交替使用。

世界高速铁路电动车组新技术的运用 篇7

1法国高速铁路电动车组技术的最新进展

1.1TGV-V150试验列车和AGV高速电动车组

1.1.1 TGV-V150试验列车

2007年4月3日,法国用最新研制的TGV-V150试验列车(图1)在途经斯特拉斯堡—巴黎线路上的勒实蒙镇时,创下了 574.7 km/h 的世界最高试验速度记录,刷新了1990年用TGV-A试验列车创造的515.3 km/h的最高试验速度记录。TGV-V150试验列车的字母“V”代表“very high speed”,即超高速之意;“150”代表列车试验的目标速度要达到150 m/s (540 km/h)之意。TGV-V150试验列车以令人信服的试验结果成功地实现了设计目标。

TGV-V150试验列车(图2)由2节动力头车和3节铝合金车体双层中间车,共5节车组成,列车全长106 m, 重268 t。全列车有6台动转向架和2台从动转向架,共8台转向架。其中有2台动转向架是为新一代动力分散型的AGV高速电动车组开发的铰接式动转向架,采用同步永磁电机驱动, 功率为4 000 kW;其余4台独立式动转向架采用交流异步牵引电机驱动,功率为15 600 kW,列车的牵引总功率为19 600 kW。

1.前位动力头车;2.双层中间拖车;3.双层中间动车;4.双层中间拖车;5.后位动力头车

TGV-V150列车的高速试验从2007年1月15日开始,约有40次试验速度超过了450 km/h,在创下574.7 km/h的试验速度记录之前,试验速度曾达到了559 km/h。此次试验除了“创造记录”之外,更主要的是为研制新一代高速列车做全面的技术准备,通过试验进行研究的技术主要包括倾摆式车体、铰接式动转向架、IGBT变流装置、同步永磁电机、涡流制动等项目。

1.1.2 AGV高速电动车组

法国正在开发研制的高速电动车组新产品是动力分散型的AGV高速电动车组(图3),该系列电动车组是在TGV系列电动车组技术平台上开发研制的。AGV电动车组的名称源于法语“Automotrice Grande Vitesse”,即为超高速列车之意。原始开发计划之中有6节编组、7节编组、9节编组和10节编组等几种结构,其最高运行速度为350 km/h,具体的技术参数见表1。

AGV高速电动车组采取了与TGV高速电动车组相同的铰接式列车结构,但相对于TGV高速电动车组做了以下几点改进:

(1) AGV列车只有两端头车的前位转向架为独立式转向架,从头车与第一辆中间车的连接处开始即采用铰接式转向架;而TGV列车则不仅头车全部采用独立式转向架,且第一辆中间车的前位转向架仍为独立式转向架,仅在各中间车的连接处采用铰接式转向架,即相同编组长度的AGV列车要比TGV列车少2台转向架。

(2) 采用动力分散的动力配置结构, 且动转向架采用铰接式结构,以TGV动车的独立式动转向架为平台开发,并增加了二系主动悬挂系统。

(3) 车体宽度由TGV的2.814 m/2.904 m加大到约3.3 m,并采用铝合金车体,列车的两个前端具有与TGV Duplex相同的抗碰撞性能,前端碰撞吸能装置可以吸收高达6.3 MJ的能量。

(4) 采用最新开发的Onix牵引变流系统和功率更高、质量更轻的永磁直流电机。

(5) 采用涡流制动装置。

当前AGV高速电动车组正在试制过程中,预计将于2009年开始上线试运用。按现在的情况预测,AGV高速电动车组的运营速度将突破350 km/h大关,达到 360 km/h 。此外,AGV高速电动车组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发成为摆式高速电动车组。

1.2法国高速转向架、牵引传动及控制等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

如前所述,法国在开发研制AGV高速电动车组的过程中,针对转向架、牵引传动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展了专项技术攻关,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首先,以TGV高速列车的19 t轴重的动车独立式转向架为基础,开发了AGV电动车组用的17 t轴重的铰接式动转向架(图4)。为适应铰接式结构、降低轴重、控制簧下质量,改进了转向架的抗侧滚扭杆结构,采用了质量更轻的同步永磁电机和半架悬结构的传动齿轮箱,其总质量约为7.8 t左右。

由于法国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轮轨接触力学等轮轨关系研究较为深入,以及对转向架簧下质量卓有成效的控制,从而使AGV电动车组铰接式动转向架的开发取得了成功,其临界失稳速度可达600 km/h。2007年4月3日,法国将最新研制出的采用同步永磁电机驱动的AGV电动车组铰接式动转向架装于TGV-V150试验列车,跑出了574.7 km/h的世界最高试验速度记录。

法国在开发高速转向架的同时,还开发研制了采用IGBT元件的Onix牵引控制系统和牵引功率为600 kW~720 kW的自动通风同步永磁电机(图5),有效地降低了牵引电机质量。目前法国开发的同步永磁电机的自重可以控制在大约1 kW/1 kg的水平,最大功率为730 kW的永磁电机,包括冷却通风装置在内,总质量只有700 kg。

2德国高速铁路电动车组技术的最新进展

2.1Velaro E电动车组

德国最新的高速铁路电动车组产品是Velaro E(图6)系列动力分散型高速电动车组,是以德国ICE 3动力分散型高速电动车组为基础开发研制的,又被称为“ICE350E”。该系列电动车组共有3个车型,分别是提供给西班牙的Velaro E、俄罗斯铁路的Velaro RUS和中国CRH3型电动车组的原型车Velaro CN,其运行速度为250 km/h~350 km/h。3种电动车组的牵引功率均相同,其中Velaro CN电动车组的车体宽度比其他2个车组宽300 mm左右,列车质量要比提供给西班牙铁路的Velaro E约重50 t,其运行速度为 300 km/h。以上 3 种高速电动车组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2.2德国高速转向架、牵引传动及控制等关键技术的新进展

德国高速转向架技术的最新进展是SF500型转向架(图7),该转向架最先应用于ICE 3高速列车,当时的构造速度是330 km/h,后来经过适当的改进,应用于Velaro E高速电动车组,构造速度提高到350 km/h。SF500型转向架的突出特点是采用模块化结构,抗蛇行减振器采取了冗余设计,动转向架上的牵引电机采用了弹性悬挂。该转向架具有动力学性能优良,结构紧凑、简单、合理,可靠性高等优点。

3日本高速铁路电动车组技术的最新进展

3.1N700系和FASTECH360高速电动车组

日本高速铁路电动车组的最新产品是N700系高速电动车组和FASTECH360高速试验型电动车组。

N700系电动车组(图8),即新700系电动车组是以700系高速电动车组为基础开发研制的新一代高速电动车组,已于2007年7月1日投入运营。该电动车组采取14M2T结构,牵引功率为17 080 kW,构造速度为340 km/h,其设计目标是提高平均速度,在曲线半径为2 500 m的弯道上可以达到270 km/h的速度。由于线路的原因,现在的实际运行速度为270 km/h~300 km/h。

N700系相对于700系做了如下改进:

(1) 增大了牵引功率,提高了启动加速度,将启动加速度由在东海道新干线的0.44 m/s2和在山阳新干线的0.56 m/s2,均提高到0.72 m/s2。

(2) 采用可使车体略微倾摆的空气弹簧,可检测曲线弯道和列车位置信息的新型ATC列车控制系统控制车体倾摆,提高了列车通过曲线的速度。

(3) 采用半主动悬挂系统,提高了横向稳定性与乘坐舒适度。

(4) 与700系相比,降低牵引能耗19%左右。

N700系与700系主要技术参数的对比情况见表3。

FASTECH360高速电动车组(图9)是试验型高速电动车组,其构造速度为360 km/h。目前开发的FASTECH360高速电动车组共有2种车型:一种是8节编组的FASTECH360S(E954)高速电动车组,主要用于新干线铁路。该车组从2005年开始开发,于 2007年10月投入试运营;另一种是 6 节编组的FASTECH360Z(E955)电动车组,主要作为新干线和改造既有线铁路的直通车。该电动车组从2006年开始开发,现在还没有全部完成,预计2009年才能投入试运营。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其中8节编组的FASTECH360S于2005年6月试验速度达到了405 km/h,该电动车组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1) 在部分车辆上试用了同步永磁电机作为牵引电机,应用最新的牵引传动技术。

(2) 采用空气阻力板,以缩短制动距离。

(3) 在列车的两端分别采用16 m长的流线型和箭矢型前端流线型头形结构,降低了运行空气阻力。

(4) 采用可使车体倾摆2° 的空气弹簧,使车体倾摆,提高了曲线的通过速度。

(5) 采用带主动悬挂系统的转向架,改善了乘坐舒适度。

(6) 采用车下吸声降噪结构、浮筑式地板、隔声车窗、受电弓噪声隔离板等隔声减振、降噪措施,有效控制了噪声。

3.2日本高速转向架、牵引控制等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

日本在开发FASTECH360高速电动车组的过程中,开发了新型轻量化转向架和同步永磁电机。所开发的新型轻量化转向架采用了可使车体倾摆2°的空气弹簧和主动悬挂系统,提高了列车通过曲线的速度,并改善了乘坐舒适度。部分转向架还试装了功率为355 kW的自然冷却同步永磁电机(图10),并将新开发的同步永磁电机与功率为370 kW的强迫冷却异步交流电机进行了对比,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永磁电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4世界高速铁路与高速电动车组的发展新动向

(1) 21 世纪前后,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以后,以法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致力于建设300 km/h~350 km/h速度级高速铁路,我国近邻韩国也正在积极建设300 km/h~350 km/h速度级的首尔—釜山高速铁路线。

(2) 300 km/h~350 km/h速度级的动力分散型超高速电动车组,已经成为世界高速铁路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 以法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研制新一代350 km/h及以上速度级的动力分散型超高速电动车组,并取得了成功。

(4) 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都在开发高速电动车组的过程中或是在开发电动车组的同时,对转向架技术和牵引控制技术两项电动车组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下了很大的工夫,重点开发研制了同步永磁电机和装用永磁电机的新型转向架。

5结束语

从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如下发展趋势。

同步永磁电机及与之相关的牵引控制系统和转向架(包括铰接式转向架)将是未来350 km/h高速电动车组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和课题。虽然法国、德国和日本在永磁电机和采用永磁电机的转向架、空气阻力板制动等新技术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但仍未形成成熟、实用技术,仍处于“概念设计”阶段。

空气动力学与流线型车头设计制造技术、铰接式转向架技术、主动控制与半主动控制转向架技术、永磁电机技术、倾摆式车体技术将在新一代300 km/h~350 km/h速度级的高速电动车组占据更大的比重和重要地位。

结合我国近年来技术引进的成功经验,针对法国、德国和日本在300 km/h~350 km/h速度级高速电动车组开发,以及高速转向架、永磁电机等在高速电动车组的应用,国内应及时开展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及时跟踪和掌握世界最前沿技术。

坚持“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制造、打造中国品牌”的原则,充分利用引进消化吸收搭建的电动车组技术平台开展技术创新,并及时吸纳世界铁路最新技术,以设计制造中国品牌的300 km/h~350 km/h速度级电动车组。在把握住电动车组向350 km/h速度级提速的主流同时,也应注意摆式车体的技术,兼顾主流与捷径,快速追赶世界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刍议矿山测量中创新技术的实际运用 篇8

1 矿山测量技术概述

对矿山测量技术的介绍需要从测量设备、应用技术和具体的测量技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矿山测量设备包括全站仪、经纬仪、GPS设备。这些设备的应用给矿山测量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便于采集矿山的相关数据信息, 提高了矿山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设备的利用改变了传统的矿山测量模式, 为我国矿山资源的开采和保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矿山测量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GIS、GPS和遥感技术。这三种技术被简称为“3S技术”, 是矿山测量中重要的技术, 也是矿山测量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 这些技术不但逐渐被完善, 向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并且逐渐实现了对数据、图像、视频等信息的自动处理和分析, 对矿山测量工作的高效性和精确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矿山测量技术是一项复杂的交叉性学科, 其涉及领域很广, 既要满足测绘技术和仪器的发展要求, 也要符合矿山具体开采项目的要求, 另外, 还需要满足矿山工业相关领域的发展要求, 包括地质学、经济学等。

2 我国矿山测量中创新技术的应用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测量技术的发展。随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矿山测量领域的应用, 形成了新的矿山工程测量技术, 这也就使得测量新技术具有自动化、数字化、精度化等特点。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测量对象变得复杂多样, 测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不仅需要使用更加精确的测量仪器, 更需要先进的技术作支持。数字测图是现代矿山测量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它对地质、地形图的测绘有很大的意义。对地形的描绘主要是断面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定线测量地形图等呈现出来的, 而矿山测量需要进行野外测量, 这也给测量工作增加了难度。传统的地质测绘设备简陋, 进行野外地质测量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成本太高, 而且测量效果不明显;在新测绘技术的支持下, 进行野外地质测量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和设备, 仅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便可以实现。这种方法在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同时, 还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

2.1 GPS技术

GPS技术是地质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利用GPS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测量工作的全天候性, 还能够实时进行测量, 快速确定测量目标,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测量工作的精度。利用GPS技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测量目标的三维坐标, 并对测量目标的相关情形进行实时控制, 这项技术使得地质测量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GPS技术逐渐成熟起来, 并逐渐应用到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 在公路外业测量、测量数据搜集和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自动化技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整理, 并绘制成图形, 大大提升了地质工程测绘的效率和质量。自动化技术与多种先进技术的结合为地质工程测绘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GIS技术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随着科技的进步, 地理信息系统从原来的单机模式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开放的GIS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测量数据和测绘图形的一体化管理。利用GIS技术, 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测量地点的地理信息进行搜集、统计、分析和描述, 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处理, 得到能准确反映地质信息的实际情况, 解决复杂的地质问题, 这对工程整体的规划、决策有很大的帮助。新的地质工程测量设备、仪器都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 测绘新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

2.3 RTK测量技术

RTK测量技术是在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基础上实现的动态定位技术, 利用这一技术能够实时提供观测点的坐标, 并且能够将坐标精确到厘米。RTK测量体系包括GPS接收设备、传输数据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在实施测量的过程中, 数据传输系统是整个测量的基础, 由基准站和接收电台等设备组成。将GPS接收设备接收到的测量数据传输到系统中, 由相应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 RTK测量技术是在GSP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但是, 其比GPS技术更有优势——RTK测量技术测量效率较高, 能够快速实现动态定位, 能在10 km的范围内对观测目标实时定位, 并能够将误差控制在2 cm以内。

这些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矿山测量的精度, 准确地反映矿山的真实情况, 有效避免测量失真等情况发生。另外, 加大测量技术创新力度还能使矿山测量的内容更加全面, 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测量地质的真实情况和所测地点周围的环境, 所测内容也比传统的测绘技术更加全面, 所绘制的图形也更加详细。另外, 还可以随时搜索测绘新技术测得的信息, 实现重复使用和检查的目的。

3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矿山工程测量有了新的测量技术, 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测量新技术的使用大大提升了矿山工程测量的精度, 对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 还能有效地降低测量成本。其中, 遥感技术、数字化成图技术、GPS技术等的应用, 使矿山工程测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技术也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测量技术, 在昆山工程测量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朝文, 于飞.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创新[J].科学论坛, 2013, 25 (4) :152-153.

[2]杨玉芳, 赵家伟.浅析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J].西部探矿工程, 2012, 18 (7) :259-260.

[3]苏洪涛.浅析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J].技术与市场, 2013, 20 (12) :87-88.

[4]韩晓庆.浅论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创新[J].科技向导, 2012, 44 (29) :188-189.

新技术运用 篇9

1 应用工程测量新技术的重要意义

工程测量是各项工程项目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而又非常关键的环节。应用工程测量新技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 在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阶段, 工程测量新技术能够助于科学合理的工程选址、提高勘测水文地质效率、提供具体、精准的数据、生成切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地形图等;其次, 能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依据规划设计, 结合实际工程水文地貌布置健全完善的施工网络, 并进行图纸实物化;最后在工程项目定位时借助工程测量新技术能够实时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行状况, 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进行必要分析, 最终及时解决问题, 防止各种工程事故的发生。因此应用工程测量新技术能够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率, 保障工程质量, 促进施工单位健康向上发展。

2 工程测量新技术及其运用要点分析

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主要服务的领域比较狭窄, 一般来说常应用于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各种工程测量新技术应运而生, 并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被运用。在此, 主要对GPS技术、RTK技术、GIS技术三个较为核心的技术以及新仪器在工程测量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2.1 GPS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运用要点分析

GP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其运行原理是先通过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识别目标定位, 能够迅速且精准的、实时对目标进行定位。如今这种技术发展得较为成熟, 应用到工程测量领域中来能有效提升测量精度。GPS测绘新技术与其他的测量技术相比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全天候测试, 覆盖率甚至高达98%, 精度高达四等水平;制造成本低, 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工程预算;观测用时短, 效率却非常高;操作简易, 高度自动化, 可实现灵活选点等。

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的要点。第一, 在选点建立标志时, 应选择易安放设备的、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建立标志, 避开电视台、微波站、大面积湖泊以及高压电线等物体或地域。第二, 在进行外业观测时, 应注意在天线安置的同时进行中平及整平并及时定向, 接着再测量天线高, 保证定向标志线应朝正北方。同时要依据跟踪、接收处理后获取GPS卫星信号信息用仪器进行处理最终获取观测数据和精确的定位信息。在观测完成后, 应及时记录观测结果。第三, 须在测量工作结束后, 妥善保管观测文件, 由专业技术人员依据相关规范对成果进行校核, 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2 RTK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的要点分析

RTK是实时动态差分法的简称, 是一种基于GPS技术的新测量方法。在此以前的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等都是经过事后的解算才能获取厘米级的精度数据, 但RTK却能有效克服这些缺点, 是一种能够在野外实时获取厘米级的精度数据的测量方法。由于其采用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法, 能够广泛应用于工程放样、地形测绘等具体环节, 为工程测量注入新活力, 能大幅度提高外业作业的效率。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的关键要点:第一, 在进行线路中线定线时, 放样工作可以只安排一个人来完成。把线路起点坐标、终点坐标、曲线转角以及半径等线路参数输入RTK的外业控制器来实现放样。具体的放样方法可以灵活采用按桩号放样或者按坐标放样, 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随时调换。放样时等到屏幕的箭头指示偏移量调整到适合的位置, 直到误差小于预先设定值时可以停止放样。第二, 进行建筑物规划放线时, 建筑物放样应该要注意对建筑物的几何关系进行检验, 避免短边不能满足放样需求。与此同时, 应注意对测量点位的收敛精度进行控制, 避免过低的精度导致过大的点位误差。第三, 应该避开阴雨天, 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工程测量;第四, 应该联测大量的高程点来进行拟合参数的求解, 以保证高程进度的提高。

2.3 GIS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的要点分析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 是综合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一门技术。GIS技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强大的后盾, 通过地理模型进行分析, 提供了多类空间、动态的提示以及相关预测。在进行房地产工程测量过程中, 借助GIS技术能够对房地产工程实际占地实现“实景”测量, 提供准确的占用面积计算数据。GIS在工程施工中对放线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能够提供实时的精准数据, 保证放线工作的精准进行。

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要点:第一, 由于该技术需要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来完成测量和数据处理, 因此应对计算机提出较高的要求, 以完成高难度和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 保证GIS对信息处理的快速及精准。第二, 由于GIS是否能够成功运用于工程测量其关键是专业人员及专业的操作水平, 因此应注意应用人才的选用及合理组建组织机构。第三, 作为工程测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的测量控制网设计, 应注意进行优化设计。其步骤应首先输入观测数据, 经过矩阵运算后获取各点精度值, 接着将实时计算出的设计方案输入屏幕以检查精度值, 及时校核和反复调整, 直到符合要求才停止。最后打印控制网图及相关精度表。

2.4 新仪器在工程测量中运用及要点

新仪器的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原有测量技术的工作效率。这种联合新仪器作业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联系三角法, 能够克服地铁项目实施地空间制约、过长时间占用井筒以及难以提高图形强度等缺陷, 而使用双投点以及双定向的测量方法, 保障了测量应具备的审核条件, 同时实现定向精度的提高。由此不难看出, 工程测量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新的工程测量方法上, 同时也是新设备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3 结束语

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迅猛发展的技术为工程测量带来很多新测量技术和仪器。这些新技术和仪器在工程测量中运用能有效克服工程测量遇到的阻碍, 使工程测量工作更加便利、更为精准。这就要求工程测量队伍应注重整体实力的提升, 不断掌握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的相关知识, 还应做到熟练操作, 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测量的质量和精准度, 最终促进施工单位自身的发展,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再次高速发展和为社会文明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郝鹏, 高素平, 郭志芳, 杨静.试论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9) .[1]郝鹏, 高素平, 郭志芳, 杨静.试论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9) .

[2]王艳荣, 薛丽芳, 高明娟.GPSRTK与全站仪在地形图测绘中的联合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 2010 (6) .[2]王艳荣, 薛丽芳, 高明娟.GPSRTK与全站仪在地形图测绘中的联合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 2010 (6) .

简述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的发展运用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新技术,运用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使得城市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使得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目标, 针对建筑行业施工中的高消耗与重污染, 我们的人员就要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同时结合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 综合的考量, 进而采取最为科学, 合理的施工新技术, 与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改善施工能源消耗严重的情况, 使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1 绿色智能建筑及技术

1.1 绿色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 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智能建筑就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这四个基本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最优化的设计, 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便利、安全的环境空间。

1.2 绿色智能建筑技术

绿色智能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智能等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经济合理, 对环境的影响小。

2 绿色智能建筑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

2.1 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物中应用节能技术, 即在满足住户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 在建筑中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地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系统设备, 其本身是采用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将其埋设在土壤下, 冬季鸟巢所需的热量即是利用地源热泵从土壤中吸收的热量, 夏季鸟巢所需要的制冷既是地源热泵从土壤中吸收的冷气。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照明设施采用的全部为发光二极管。与普通照明设施相比, 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 光电转换效率高、节约能耗等明显优势。

2.2 节约建筑占地的建筑技术应用

当前社会的发展建设必须对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行清晰的了解, 虽然我国地域幅员辽阔, 但是人口众多的事实却告诉我们,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发展依旧需要面对建筑用地紧张的现实。虽然我们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方面依旧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为了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将山地建筑技术应用与当前社会的发展中, 将能够有效的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 达到节地的目的。该技术在进行设计的使用的时候将车库建造成为半地下式结构, 通过依山而建, 使用错台技术有效的保证了建筑容积的大小, 并且使可以使用的地下建筑面积得到扩展, 使居住居民在车辆使用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车位的使用, 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且, 在建筑物的顶层建造一些阁楼式的小坡屋, 增大空间的利用效率, 使其实际的应用价值便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并且, 这种小屋的建成还有助于用户的采光, 保证了用户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之中。

2.3 节约用水技术的具体实践

所谓的节水技术就是指在水资源的利用以及循环使用方面的合理利用, 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洗菜水, 洗澡水, 都可以进行二次利用, 在排放时要以正常的渠道进行排放, 同时, 对于大型商场, 超市等公用建筑的废水排放, 应该建立一个有效合理的排放制度, 使其能够得到统一的收集和治理, 进而实现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并较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4 有效节约建筑用材的新型技术应用

以往的建设施工中, 对于资源的消耗十分巨大, 而如今的绿色建筑, 讲究的是节能, 环保, 因此在施工材料方面, 我们就会对一些废弃的植物以及纤维等进行二次利用。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节能建筑材料的种类也必将更多, 长江流域在疏通航道时会产生相当大量淤泥淤, 这些淤泥可以成为很好的墙体材料中, 这有利于节约传统的建筑材料, 环保节能。

2.5 智能设备及技术的广泛应用

绿色智能建筑整合了各种现代化的技术, 这就要求建筑物具备智能调节的功能以保证建筑内外部结构的协调统一。窗户外还安装有风雨传感器, 当期感受到外界的风雨时, 窗户就会启动自动关闭功能。除此之外, 还可以实现门窗的远程遥控开关功能。

3 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现阶段发展中的不足与措施

3.1 现阶段, 由于缺乏一系列正确的引导和激励, 在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绿色智能建筑的大范围实行还远远不能实现,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资金有限, 个别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难以实现绿色智能建筑的建造。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发展进步, 但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 难以调动并投入大量的技术及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普通居民住房的大规模绿色化、智能化的改建。

3.2 发展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措施

建筑行业的发展, 以及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 确保了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升, 进而在生活中大量居民对建筑的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加之, 社会国家在建筑行业发展中积极鼓励建筑单位及建筑企业走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环保的道路, 这就导致了绿色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技术领域的发展使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了更为有效的保证绿色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领域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使用, 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应该制定推动其发展的法律法规, 国家高级部门应该加速建立健全现有的建筑行业的规范政策及法规, 通过法律的渠道对建筑行业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的思想进行有效的控制, 避免其走向不正确的道路。进而确保在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推广中能够畅通无阻。并且, 相关的政府部门作为重要的协调机构, 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扶持激励机制, 从社会发展的大局观角度出发, 对其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 通过宏观的经济调整方向入手, 积极鼓励该技术的使用。

结束语

绿色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一个新的发展目标与趋势, 而在其发展和普及的过程中, 新技术的合理应用, 对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建筑节能材料以及节能技术也必定会更加完善, 但是, 目前为止, 新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毕竟刚刚起步, 其施工技术与工艺还不是十分合理, 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 在不断完善和开发建筑新技术的同时, 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 进行综合考量, 将国外先进的经验借鉴过来, 为我们所用,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在我国社会的进一步传播, 绿色智能建筑也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新词下一篇:农信社加强统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