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域文化

2024-07-21

城市地域文化(精选十篇)

城市地域文化 篇1

案例亮点

本案例的主要教学特色:

一、选用学生生活的城市———首都北京作为教学案例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北京是一个具有3000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世界文化名城, 具有丰富的、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要素。以北京做为案例完成课标要求, 贴近学生生活, 便于从地理学科角度认识我们这座朝夕相处的城市, 便于深入探讨地域文化对城市的深刻影响。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学习目标

(一) 通过课前互联网的查询和课堂观看“梅兰芳故居”现场视频直播, 探讨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和皇家建筑紫禁城的文化内涵, 进而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产生的深刻影响。

(二) 通过观察现代北京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布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 观察北京传统中轴线核心区“紫禁城”和现代中轴线“奥林匹克公园”的卫星图像, 说明现代北京城市空间布局中轴线的变化;借助网络, 探讨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四) 通过网络查询, 说明北京现代建筑“水立方”和“鸟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说出他们展示的当代北京的城市精神。

三、互联网教学手段:互联网+教学

互联网作为工具, 供学生使用查找资料;互联网作为桥梁, 连接课堂和教学资源;互联网作为平台, 供学生分享知识和收获。应用的互联网手段包括: (一) 互联网搜索-百度或谷歌等; (二) 直播互动-QQ视频电话现场连线; (三) 网络讨论平台-QQ群或讨论组; (四)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电子地图app。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互联网的查询和课堂观看“梅兰芳故居”现场视频直播, 探讨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和皇家建筑紫禁城的文化内涵, 进而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产生的深刻影响。

2.通过观察现代北京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布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3.观察北京传统中轴线核心区“紫禁城”和现代中轴线“奥林匹克公园”的卫星图像, 说明现代北京城市空间布局中轴线的变化;借助网络, 探讨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4.通过网络查询, 说明北京现代建筑“水立方”和“鸟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说出他们展示的当代北京的城市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风格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难点:理解保持地域文化特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手段和资源】互联网+教学。互联网作为工具, 供学生使用查找资料;互联网作为平台, 供学生分享知识和收获;互联网作为桥梁, 连接课堂和自然, 让教学资源来到学生面前。应用互联网手段包括:

1.互联网搜索-百度或谷歌等;

2.直播互动-QQ视频电话;

3.网络讨论平台-QQ群或讨论组;

4.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图app。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案例评说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引起与课老师高度关注的同时, 也促使本人就现代互联网技术对今后地理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科素养培养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思考。现就本节课互联网手段的应用具有的推广价值做一阐释, 与大家分享。

(一) “QQ视频电话”直播互动与地理实践力培养

中学地理课程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提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地理实践力, 它是指学生在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 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 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 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安全等种种因素限制, 高中阶段, 许多必要的地理实践活动无法到实地完成,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QQ视频电话”直播互动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手段。授课教师可以距离你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公里, 只要有一部网络畅通的手机, 就可以将异地的地质构造、地势地貌、河流植被、工农业生产、风土民情等各种教学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 犹如身临其境, 在师生互动中提升地理实践力。与带领数百名学生到遥远的实地考察相比, “QQ视频电话”直播互动虽然教学效果稍逊, 但更具可行性, 也自然会大大降低学习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 “电子地图”缩放功能的使用与空间尺度观培养

对于中轴线, 从整体到局部, 改变空间尺度去分析, 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其形成原因、承载的文化内涵。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的另一核心素养, 空间尺度观是空间思维形成的必备基础。在地理教学中, 应用“电子地图” (普通模式、卫星模式) 缩放功能, 不断改变空间尺度, 在不同环境下考察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应该是一种非常便捷与高效的手段。

(三) “QQ群或讨论组”与学科基本能力培养

运用网络查询和“QQ讨论平台”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学生首先要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捕捉到个人有用资料, 结合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提出观点与论据, 与同伴交流共享, 经过不断磨合、修改、补充、完善, 最终达成全组共识 (或保留个人见解) 。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传统的面对面直接对话交流形式相比, 提升了讨论效率, 同一时刻每个成员都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言论, 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避免了几个人表达、其他人倾听的形式上讨论的尴尬局面, 讨论言论在平台上留有痕迹, 每个人的观点都可以再次被他人保存和引用。运用网络查询和“QQ讨论平台”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四项文科基本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现象、论证和探讨问题) 的不断形成、发展与提升。

案例实录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城市文化 篇2

(内容提要)

[南京大学] 范 金 民

社会各个阶层共同谱写了灿烂的江南城市文化,构筑了江南城市文化的宏伟大厦,也为江南城市文化的建设作出了相应的贡献。本文从商人活动的角度,考察明清时期客籍地域商人在江南城市的文化活动,探讨其与江南城市文化的关系,希望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和城市文化的研究。

一、经营文化商品

明清时期的江南,苏州、南京、杭州、常熟、无锡、湖州等地是著名的刻书印书中心,刻印书籍数量之多,类别之众,校勘之精,堪为全国翘楚。而南京、苏州等刻书中心汗牛充栋的书籍,不少就是由外地商人刻印的。商人自己编写商业书,绝不仅是简单的文献流布之事,而更是有意识的商业文化经营活动。上述刻书中心耗用的不计其数的纸张,以及江南市场上的部分书籍,更是由江西商人、福建商人、安徽商人和浙南商人等地域商人直接贩运到江南的。

外地商人特别是徽商喜欢凭借雄厚的财力收购积蓄书画册籍。以往论者多将商人的这种行为认定为附庸风雅,装装门面。这未免小看了商人特有的眼力,低估了商人的商品意识和经营能力。商人购买书画文物,自有假充风雅者,但保值增值,作为文化投资者恐不乏其人。经营书画文物,具眼力者,利润极为丰厚。徽商之法眼看来不能以等闲视之。

明后期起,各地域商人兔驰鸟鹜,十分活跃,书画市场也极为红火。艺术品价格飚升,推原其故,由吴人滥觞而徽人导引。徽人导引,看好的是赏鉴之风兴起后的潜在市场。赏鉴工艺品,本是雅事,江南缙绅群相效仿,附弄风雅,新安大估看准市场,开辟投资新途径,在收购贩卖工艺品过程中,与生产者特别是鼓吹者江南缙绅一起,哄抬价格,多方炒作,操纵控制着艺术品市场。江南工艺品市场的形成,工艺品行情的不断看涨,江南缙绅与新安大贾都是有力的推动者。在工艺品行市中,最为活跃的是徽州商人,获利最丰的可能也正是徽州商人。

二、推进戏曲文化

明清时期的江南是极为著名的戏曲中心。先是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三曲流行,后是昆曲一枝独秀,清中期后各种地方戏更争奇斗艳,各地的戏曲班子在江南十分活跃。嘉靖年间南京两大戏班的前后两次竞争性演出,都是由徽商策划和赞助的。毫无疑问,商人的策划和赞助是戏班提高著名度的重要条件,也促使着演员不断提高表演水平。清代,商人资请戏班演出更为常事。商人在著名戏班的组成、存在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至于江南各地迎神赛会活动时商人出资演戏更为活跃在江南城乡的大小戏班提供了谋生和发展的机会。江南戏曲班子还应商人之聘到外地演出。昆曲自明后期改革一新后,流行全国各地,形成南昆、北昆两大支派,而又出现“四方歌者必宗吴门”的局面,这与各地商人的种种活动大有关系。可见,江南昆曲在全国各地演出,商人是出了大力的。

据说苏州的戏园,也是因为商家会馆利用来宴客才产生的。清代苏州戏曲演出由摇摆晃荡的水上卷梢船转移到岸上固定宏敞的戏园,正是因了商人的需要。戏园平常演戏的出资者是商人。金、阊一带是苏州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各地商人云集在那里,戏馆也集中在那里,清楚地表明戏馆是因商人的需要开设的,利用者也主要是商人,戏馆因为商人的需要而产生,而增加,而兴盛。江南戏曲表演,明末清初限于家班,清前期演变扩充为戏馆戏园,商人是这一转移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商人不但聘请、资助剧团演出,而且各地商人大多在会馆内筑有戏台,上演各种地方戏。外地商人在会馆中演家乡戏,江南市人千百聚观,撇开对于江南市民的生活文化影响,单是各地戏剧文化对江南戏曲的冲击影响就值得探究。

自昆曲流行到清乾隆中期,整整二百年间,江南文化市场上的上演戏曲,几乎清一色是昆曲,而且影响及于全国。清中期起,原来广泛流行演唱于华北、华中、江淮大地的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弦索这些称为乱弹的花部,抢占了传统昆曲戏的江南市场。外地戏曲能够在交流范围并不广的吴语区内站稳脚跟,并日益兴盛,与传统的昆曲争夺演出市场,得力于各地商人的赞助推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南城市戏班林立,各种剧本精彩纷陈,各地戏曲交流汇演,争奇斗艳,戏曲文化光彩夺目,正是由外地商人在会馆内外大力赞助持久演出推动的。

三、营造地域文化

明清时期,各地商人在江南纷纷建立会馆,前代所无。这些会馆,结构考究,形式精美,本身就是有形的文化,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地域建筑文化。有清一代江南各地外地商人建筑的大大小小220余所会馆,镶嵌在江南建筑群中,极为醒目,又融为一体。清代江南的建筑文化,已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影响,又吸收包容了林林总总的各地建筑特色,徽派造形、浙东风格、闽粤式样,在江南城市中都有所展示。

各地商帮在江南的会馆,也充分利用了江南的自然条件,吸取了江南人的选址构筑理念。清代江南建筑,较之明代,园林化的趋势更为突出。各地商人的会馆,本身就是一处处景致宜人、造型独特、可资游览的园林佳构。会馆这些佳构胜境,使得江南的园林更加精巧别致,令人流连忘返,江南园林的数量更加繁夥,指不胜屈,也使得江南园林文化更加大放异彩,意蕴无穷。商人会馆在江南园林史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各地地域商帮的会馆,大多座落在江南城市的繁华市肆区,其分布空间就富有特色。江南城市的这些外地商人会馆,地处繁华市口或交通要道,在便利各地商人活动的同时,烘托出了江南城市浓重喧闹的商业文化气息。

明清地域商帮的神灵崇拜经历了由单一神到众神兼祀的发展演变,关圣天妃,财神土神,乡贤名宦,释祖先达,都作为了崇祀对象,反映出各地域商帮的多方面企求。各地商帮崇祀的主神和附神各种神灵,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代表了各地的民俗文化,也使得江南地方神形象更为众多,或对某些神灵的崇拜更为普遍。各地的地方神,形象不同,寓意不一,但在江南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示,江南的神祗崇拜,兼容并蓄,全国各地的地方神均有相应的位置,商人的活动无疑是重要因素。

各地商帮在江南还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弘扬民俗文化。在南京,每年正月有举办灯会的习俗,徽商特别是徽州木商承办的灯会最有气派。江南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有不少就是有赖各地商帮的活动得以传承发扬的。

江南各地,凡节令时序,神灵诞辰,民间庆典,迎神赛会不断,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迎神赛会之风到清中期尤盛。江南迎神赛会演戏活动之所以如此兴盛,与商贾丛集,资

金易措大有关系。迎神赛会,本是社区居民春秋祈报的祷神禳灾活动,商人热衷于此,又最盛于商品经济发达之区,就使得功利色彩更为浓厚。商人是迎神赛会的积极策划者和大力支持者。商人迎合了江南迎神赛会的大众习俗,日甚一日的迎神赛会又为商人创造出日益众多的商业机会和可观的商业利润。诚然,迎神赛会由于商人的参与,次数更频,形式更多,声势规模更为宏大,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地域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影响也更为深远。商人以儒家的仁义为标榜,企图树立良贾义贾的形象,因此凡是地方庙宇寺观等宗教文化设施,每多外地商人的身影,不少寺观的建造、修葺乃至香火维持,就是由商人出资或赞助的。江南的地方慈善公益设施,很多是由外地商人捐款或赞助而建立的。这些慈善公益设施的维持也要靠商人的资助。

各地地域商人建造会馆、祀神祈福、推动迎神赛会、襄助地方公益善举等种种营造地域文化的活动,既使得江南城市的地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江南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意韵深刻,也使得各地的地域文化在互相交融互相砥砺中不断增强着再生机制,在江南城市中流布繁荣。地域商人的活动,是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途经。

四、交结文化名士

繁华的明清江南城市,是当时极为重要的文化中心,更是江南文士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些文化中心,商人与江南名士,各展其长各有所好。文士是舆论的重要制造者和传播媒介,毁誉之间,较一般民众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商人因其地位,风雅之外,也多攀附,有些商人本身雅有儒风,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更易与文士诗文酬唱;文人因商人多金,利之所在,故趋之若鹜。

商人遍交四方大夫、江南名士,动机复杂。附弄风雅者自不待言,一旦得贵人名士片言只语,珍若拱璧,以抬身价。不少人则企图借名士这些人望之口广播舆论,博取美好声誉,造成良贾廉贾义贾形象。最为普遍的也许旨在培养子弟。商人与大夫名士诗酒往还,也有的是为了获得奥援靠山,无论竞争商务还是涉讼公庭,都能获胜。徽商雅有儒风者多,培养子弟科举入仕最为成功,与人诉讼常操胜券,与其擅长交结当道结纳广大名士不无关系。与大夫名士的关系客观上也影响到商帮的实力。

文士因商人多金,利之所在,视商人为衣食父母、居停主人、赞助对象。士人主动交好商人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商人看来,商人凭才智经营谋利,文士凭文化文字谋生,其途虽异,其旨相同。商人出资,从文人处获得应景诗作、谀墓文字,夸耀闾里,见重同行;文人以应酬篇什,涂鸦画作,或以为结纳资本,或直接收取润笔费,卖得越多,名声越大,价格越高,收入越丰。文人交好商人,有着具体实在的利益。各地商人在江南长袖善舞,江南城市集中了大批知识精英,浸淫于金钱世界,以货利为急的江南名流,很容易形成对商人较为客观的看法,视与商人往来为平常事,从而与商人频繁往来,收取润笔,置酒高会,文思泉涌而钱财日进。

论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 篇3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地域文化 设计师

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上体现着国家城市风貌的灵魂,表达和反映城市的时代,地方和文化特征。地域文化的表达指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注意挖掘传统文化遗产,强调空间场所的文化意义,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可识别性。目前国内对于城市建设上地域文化的表达日益重视,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表达的现状

城市建设是展现地域个性特色的艺术创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者个人的艺术魅力,还要体现人的不同需求和地域文化。

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地域文化的特色有趋同的趋势。当我们走进一个个感觉似曾相识的城市的时候,不禁感叹,现代的城市建设已经让人们辨别不出南北方的差异,千年的文化被百年的新城整合成一个模板。城市空间结构混杂而繁乱,环境乏味而缺少新意,空间缺乏整体性,缺乏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城一面比比皆是。梁思诚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反对“削足适履,让生活去将就欧美的部署”,他曾经说:“建筑物在一个城市中不能独善其身,它必须与环境配合和调和”。

例如四合院在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等级礼制、堪舆风水、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向往和艺术美学为蓝图建筑起来的,北方四合院的文化是北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北京纵然还有四合院、天安门、故宫等历史遗存,然而作为历史古都,其古都风貌如何建设大家直到今天还在探索中。因为现在的北京,其城市历史与现实已经截然分离、毫不相干,渗透着北京古老文化的建设极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把大量拼贴有古建筑符号被称之为“夺式建筑”的高楼大厦作为“夺回古都风貌”的“大手笔”,填塞古都几乎所有的“虚空”,更导致了古都历史面貌的严重毁容。一些高层建筑疯狂地与古都主体建筑争高,争大,争辉,从而破坏了古都固有的天际线和轮廓线,淹没了她原来的“底色”,肢解了古都建筑的艺术整体,造成大量古建筑互相难以联系难以呼应,从而使她的造型失去了鲜明的雕塑感。

周庆琳先生1996年在《夺式建筑可以休矣》一文中对所谓的“夺式建筑”作了明确的注解“前几年在北京‘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叫的很响,经过几年的你争我夺,产生了一大批‘夺'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数是在‘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提出后出现的。”有的专家认为,北京城的“夺式建筑”又像一个个带着官帽、穿着西装的现代巨人不伦不类地挺立在这个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都中。

二、影响我国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的原因

1.缺乏城市规划的专业设计师

城市规划起步晚导致专业设计师缺乏。城市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城市规划专业是伴随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属于新兴学科。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前苏联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已经开课,学制通常为4年~5年。而在早些时候,我国的城市规划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都是学习前苏联,城市规划专业都设置于各校建筑系,没有开设独立课程。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才得以发展。这一时期与目前中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密切相关。中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与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加速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空前的。

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学科内容广,综合性强,起步又较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急需培养大批高层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

2.权利主义在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影响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段话:“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装个样样,不如领导一句话。”好多城市建设方面的决策不是看规划要求,而是凭长官意志来确定。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相对来说健全了,但是,不合法不合理的长官意志的干预不同程度的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对一些规划建设问题凭主观决断,甚至不惜触犯法律程序和法律法规要求,致使城市规划处于一种无奈的境地。某市外滩花园,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占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划定的非建设用地,也是《防洪法》中明令禁止的建设地段,但在个别上级领导的干预下,取得了各种批准文件,得以施工建设。后来决定应该拆除为长江排障,国家需要支付赔偿,损失超过2亿元。有的城市领导,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借口,无视《城市规划法》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的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内大拆大建,拓宽马路,建高楼房。影响了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引起了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上的强烈反响。比较普遍的是,不少城市领导为了争取招商引资建设项目,责令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审批程序和要求,马上办妥有关批准的手续,这就是不可避免地为依法实施城市规划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留下隐患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李瑞环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搞城市规划和建设就怕有权、不懂、主观,这三个加在一起就非成灾难不可”。

3.城市规划设计的市场化造成规划设计的模式化和简单化

城市规划的市场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部门特别是传统的规划编制部门——规划设计院的企业化的实质。企业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它所关心的是效率,就必然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城市不仅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场所,而且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规划是公共产品,但绝不是简单技术产品。城市规划不仅是作为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一个过程,而且作为城市文化的保护者、创造者,作为企业是无法承担这样的公共责任和历史责任的,因为作为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特别是企业对产品的一致性要求恰恰是与城市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所背道而驰的。更进一步来讲,规划设计院也好、规划设计公司也好,不仅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千差万别,而且他们对利益的追求必然会与城市固有的价值观相冲突,然而对开发商来说,城市设计的文化表达对他们来说毫无关系,他们只关心能否得以开发和利润的多少。尽管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更差。这就是城市建设脱离地域文化脱离艺术表现所产生的结果。美国著名建筑师F.L.赖特说:“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的艺术”,建筑是一种艺术文化,在考虑其应用目的考虑经济因素考虑工程技术性因素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它的艺术性,考虑与城市文化的结合。

4.城市规划设计群众参与不够

城市规划设计应由专业人员来做,这无可非议。但城市的利用者是群众,因此往往少数人员关起门来苦思冥想作出来的规划公众不一定认可,有悖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我国一些城市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重庆和青岛两市制定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试行办法》,《办法》规定,今后编制的各类规划上报审批时,要求附上公众代表反映的意见。大型公共建筑、广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方案座谈会、研讨会,将邀请由政府确定的有一定代表性的公众参加,必要时,还将在拟建地挂牌展示建设方案,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接受市民的评议和监督,没有“公众意见书”的规划和建设将不予审批。让群众参加城市规划,要使群众真正来关心自己城市的规划,规划好自己的城市,是很有必要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以及著名作家刘心武对城市学和山水城市的研究以及他们所写的建筑评论,就得到了设计界的认可。所以,通过一些媒体和渠道(比如电视媒体调查,展览,网络等)让群众了解建筑师的思路并让群众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还可以强化广大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毕竟城市规划是为了群众,群众应该是主体。

总之,设计师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城市规划宏观指导层面上体现长官意志、微观技术层面上的简单工程化和规划编制的市场化倾向,缺乏对城市本身价值的发现和塑造,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群眾参与不够都将导致城市无法体现其固有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无法体现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优美,从而丧失城市的独特魅力。

如何将现代信息融入到各个个性化的城市建设中,与每个城市的文化协调地结合起来,体现每一个城市个体独有的风格,而不是简单的取舍和割裂,这需要现代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师认真思考和研究。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上表达的主要途径

1.标志性自然景观与城市相融合

所谓标志性自然景观就是一些地区有代表性的天然景观。一些丰富多彩的地域特点和气象气候在经过岁月的积累与沉淀之后,美丽的景色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赋予了新的内容。组合湖、河、溪、瀑、泉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可产生动与静、旷与幽的不同美感。古人讲求天,地,人三者成和势,方为大势。比如杭州,由于西湖与城市组合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幽雅协调,景观融合,既各展风采又相得益彰,所以被誉为“人间天堂”。城市设计还应该发挥自然环境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周边的自然环境延伸到城市社区之中。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既有现代化的设施,又有与大自然的融合,创建人们适宜的居住环境。近年来杭州通过合理的保护和统一的整合将西湖与城市人文内涵在空间尺度上保持和谐互惠正体现了这一点。

2.城市建设中体现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理念

中国人心中的“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人们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对比于国外的自然景观,中国的许多文化景观常常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寻求气候、地形、日照等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内在结合。还以杭州为例,杭州是文化名城,历代名人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杭州又是一个山水城市,在城市建设上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山水之间,将周边的山林延伸到城市社区之中,建设体现杭州山水特色的人文园林,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西溪湿地的开发),体现了杭州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特征。

3.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与未来设计相融合

中国的历史筑就各地的本土文化,所以城市在未来需要继续大力保护和显示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延续性,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在建筑上追求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新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积极创造既适合现代化功能又体现当地文脉特色的建筑风格,增强和展示城市建筑的艺术个性和人文特色,让城市成为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和谐对话的载体。

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则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依山垒砌,群楼重迭,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布达拉宫作为西藏历史的见证,被周围新建的拉萨市区所拥抱,较好体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合。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应在追求其应用目的,经济因素,工程技术性因素的同时,考虑到它的艺术文化特质。当今中国向城市化迈进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设计师、建筑师们要多去发现和塑造城市的本身价值,将城市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体现出来,将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体现出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建筑文化和情感相互融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人类与自然、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国际趋势与本国国情相互融合的理念。贝聿铭先生认为“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 这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页

[2]张钦楠:《特色取胜__建筑理论的探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96~101页

[3]叶廷芳:《城市批评-北京卷-最大的建筑败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4]柳荫:《城市批评-北京卷-被扭曲的风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5]许学强叶嘉安林琳:《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版,第5~7页

[6]任致远:《透视城市与城市规划》,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7]沈福熙:《建筑设计手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序

城市地域文化 篇4

关键词:全球化,城镇化,西南山地,地域文化

1 全球化背景下西南地区城市景观危机

迈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全球化的脚步仍以加速度向前发展,而不断加深的环境危机和文化危机引发人们关于自身发展方式的思考。近年来,在世界潮流的影响下城市建设出现趋同化,城市面临着地区消失和文化趋同的个性危机。对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延续了五千年的文化传统。

城镇化发展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经济发展的梯度背景,采取针对地域资源、文化特点、基础积累的不同策略。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城镇化这把“双刃剑”带来的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在山地区域尤其突出。首先由于部分不顾地理和环境条件而进行的“破坏性”建设,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引发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危害。加上千篇一律的城市设计,使山地地区丰富的地域文化、传统聚落形态、地方技艺趋于消失。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7%,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50%。山地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水能、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山地区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是人类聚居文化多样化的蕴藏地[1]。30多年的城镇化发展,在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对山地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2 城市景观地域文化特征缺失的原因

1)主观原因。

当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长期由西方主导。主导现代风景园林的现代主义景观是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现代主义建筑潮流在欧美国家产生的,是广泛影响全球的思潮和实践范式。然而它并不完美,在随之而来的反思和批评声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针对现代主义景观对地域文化的忽视,程式化的构思和工业化的手法抹杀了属于一个地区人民所独有的情感联系和文化传统。从西方到东方,从南到北,千城一面,如出一辙。教育和业界长期接收西方观念,忽视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符合地方需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除此之外,急功近利,重效率不重质量的短视心态,迫使设计师在效率的驱使下套用西方模式。照搬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缺乏深入场地的调研,不尊重地方文化和民众意见也是导致地域特征消失的重要原因。

2)客观原因。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模糊了地域的边界,当代设计领域呈现国际合作、文化交融的发展趋势,世界强势文化的介入使地方地域文化陷入被动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文化和观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人们更容易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文化新观念,又能够轻易获得任何已有的样式和技术,地域文化客观上受到冲击。

3 西南地区发展现状

我国西南地区是典型的山地区域,具有人口集聚、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敏感、工程建设复杂、山水景观独特等特点。西南地区的城市建设,在历史上大多反映了尊重自然,适应环境发展的城市建设思想和地方建筑学的技术方法。西南地域独特的城市和建筑形态,与山水环境浑然一体的建筑格局,以及孕育其中的人文内涵和生活风貌,形成了我国山地城市与建筑的特殊文化风貌。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发展两级互动的背景中,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城市发展既面临着艰难挑战,又存在着巨大的机遇[1]。近年来,西南地区快速城镇化,城市建设力度和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以重庆为例,许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开始出现“城镇化”的负面作用,生态安全,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延续等变成十分突出的问题。

4 重塑西南山地城市景观地域文化特征的几种模式

地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地域的历史积淀、民风风俗、文化背景、物质构成、空间形态、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人们的价值观等。山城重庆城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全城依山而构,临江而筑,道路拾级而上,建筑层林栉比,山与城相交相融,故曰山城。重庆是巴渝文化发祥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无论历史人文或山水自然均富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在城市发展历程中诞生了诸如三峡文化、巴渝文化、移民文化等灿烂的地方文化,为重庆的城市景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近年来,城市景观建设中出现了一批积极探索地域性景观的案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以下分析和总结为探索有益的发展模式作一点思考。

1)传承记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瓷器口古镇是一个坐落在嘉陵江边的小镇,地处水陆要冲,自明代以来就以码头运输业和商业而繁华,成为嘉陵江下游的物资集散地。昔日的瓷器口曾是一个迎来送往的水陆码头,依山傍水、民风纯朴、风貌独特,可说是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传统民居退出主城区的历史舞台,所幸瓷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以其完整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唤醒人们保护自身文化传统的意识得以保存。街区的骨架和依山傍水的空间结构得以基本保存,成为重庆主城区唯一一处集中体现穿斗式巴渝传统民居特色的完整街区以及尚能体验传统水陆码头气象的独特场所。独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瓷器口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来体验巴渝文化,追寻古老记忆,成为当地最具人气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瓷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模式:

a.完整保存整体环境的空间结构。除去面向游客而重点开发的区段,瓷器口呈片区保存,包含原龙隐镇的12条街区以及街区两侧保存的自明清以来许多不同历史时期,变化丰富的传统建筑。街道逶迤曲折沿山势而下直至江边,从嘉陵江畔远远望去,古镇建筑群置身于一片青翠之间(见图1),与远山近水相融,是立体的山水之城重庆的典型人居形态,这样的山水城空间形态是山城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

b.最大限度地保护民俗文化的多样性。青石板的街道两旁,遍布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饰品店、工艺品,更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手工糍粑(见图2)、椒盐花生、陈家麻花等特色小吃。古街集祠庙、名人故居、民俗博物馆、民宿客栈、民间艺廊、民俗表演为一身(如图3所示),其鲜明的民俗和地域特色显示出与时俱进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吸引力,每年前来参观、旅游的宾客达300余万人次。

c.传承传统生活方式。尽管现代化的生活改变着原来的古镇,但属于瓷器口古镇所独有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仍然是古镇的生命源泉。在每日的喧闹之后、在那些未被集中开发的街区,当地居民仍然是古镇的主人:雄踞山头的宝轮寺香火不断;闲暇里搬出小板凳坐在自家门口和街坊邻居摆龙门阵(见图4);新年时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赶庙会……这一幕幕日常生活的画面诠释了最真实的古镇生活,自然也记录下最动人的地域文化。

d.把握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契机。如今的瓷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重庆广受喜爱的游览景点。其值得赞赏之处在于既充分保护和挖掘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将古老的巴文化和三峡文化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传统的建筑、手工艺、饮食、民俗与经济发展结合,使得这些弥足珍贵的地域文化珍宝与人们的现代休闲生活有机联系,焕发生机,对古镇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是一种有益的保障和促进。

2)焕发生机———历史遗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

重庆通远门是重庆仅存的两座古城门之一,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遗迹(见图5)。风吹日晒六百年,老城墙默默见证着重庆城市发展的轨迹,将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与山城百姓的生活点滴都凝结在一块块斑驳的石砖之中。

在采取一系列的保护和改造措施后,通远门面貌一新,不仅解决了旧城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局面,也使该地区的环境得到非常大的改善,交通更加便利。在解决文物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见图6)。

通远门遗址保护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模式:

a.保护维修整旧如旧。面对这一类历经风雨而艰难保存的历史遗迹,首当其冲应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遗址现状,并尽可能恢复其本来面貌。通远门改造首先拆除了附着于城墙修建的民居,让城墙部分显露出来,再进行专业的防风化及加固处理,并搜集拆除民居中的旧城墙砖对城墙残缺的部分进行修复。

b.整合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变迁,改造前的城墙已位处城市主干道与数条道路交汇的交通要道上,车水马龙,人车混杂,交通混乱,大量民居、广告牌依附墙体,环境杂乱。清理整体环境,拆除损坏墙体的民居后,利用城墙原有结构的高低落差增加通行路径和景观平台,使人车分流,增强区段的通行性和可达性,减轻地面交通压力,使通远门成为一座十分富有观赏趣味和山城地域特色的历史遗址公园,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3)因地制宜———地域性城市景观综合体。

除了将历史遗存类城市景观当作重塑地方地域特征的重要阵地,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重庆朝天门码头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重庆重要的交通港口。如果将渝中半岛比作一条船,那么朝天门码头是船头,而朝天门广场便是船头上的甲板。远远望去,整座重庆城俨然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而朝天门码头就是那领航掌舵的船头(如图7所示)。

朝天门广场满足客运码头、游览观光、城市标志、商业贸易四大功能。整个设计依就山城地势,共分四层,顶层为观景广场,最下层为码头专用道,中间层为航站指挥台和商业、娱乐及办公用房,顶层之下的地下空间为重庆规划展览馆。

自1999年建成以来,朝天门广场早已成为重庆人民心目中的标志,整体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因地制宜,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思路,在最能体现山城特色的半岛之尖合理地因借地形,与功能有机结合,创造出立体的综合性城市景观体,并形象巧妙地赋予其极富山城特色的文化象征涵义,将山城的三峡文化、码头文化集中展现于世人面前,置身于此纵览两江交汇的绝妙风景,方知什么是山水城人浑然一体的山城特色。

5 结语

全球化、城市化为地方和民族带来交流和融合,却也打破了各地域的文化边界,越来越难以看到清晰的地域文化特征。这样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城市景观之中,在建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环境时,必须考虑不同地域的空间形态、城市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发,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回到重塑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思路上来。

文中发展模式并不尽善尽美,亦需要持续的维护、更新,予以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为重塑地域性山地城市景观探索出有益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万民.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Hettne,Bjorn.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Three Worlds[M].Essex:Longman,1995.

[3]唐莉.以批判地域主义的观点来看瓷器口的改造[J].建筑知识,2004(5):9-15.

[4]吴良镛.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结构——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83(6):11-13.

城市地域文化 篇5

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从经济发展初期对生活的“量”的要求转变成为对生活“质”的追求。因此,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也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很多国家在地铁站的设计中都融入了本土的特色,形成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文化地铁。郑州作为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经过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积累,已形成了自身的地方特色。而作为城市对外窗口的地铁轨道交通不仅仅提供便捷,廉价,安全的公共交通的解决方案,也同时是城市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载体,而具有地域特色标识系统设计,不仅担负着传达导向与指示信息以及构建信息环境的重要使命,而且也应该传承着独特的地域人文特色和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的地铁车站建筑内人流量非常大,大量流动人口在密集的轨道交通建筑里面进出离不开地铁交通的指引,就必须有一套整体与严谨地铁交通系统来进行疏导与指向,并且通过营造简洁美观而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文化交通系统,并在其中展示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主题文化,不仅是城市精神的物化体现,同时也是城市魅力与历史的一种展现。

郑州地域艺术文化资源的类型

郑州地域文化资源的类型包括:郑州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和同时期各历史文化古迹和遗存等。具有深远影响,还有以文化为纽带的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发挥了凝聚中原文化力量的作用。这些都是郑州地铁交通设计中的文化优势。因此要从地域文化这一新角度去研究、探索郑州地铁交通的开发和规划,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好具有郑州地域文化内涵的交通系统的审美语境、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开发价值及开发可行性等研究,整合和开发利用好郑州地域文化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建设具有郑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地铁交通;更好的起到宣传郑州历史文化,更好的推动推动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作用。

郑州城市地铁交通的现状

地铁作为现代大都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捷,廉价,安全的公共交通的解决方案,而地铁交通设计也由早期的简单运载功能,逐渐向构筑、传承地域文化方向演进。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郑州市按照60万人口规划的道路已经呈现先天不足的弊端,面对主城区人口600多万,其中常住人口300多万的现实,郑州在河南省第一个开始了地铁交通的规划建设。

其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一切从乘客的角度出发,满足乘客对于地铁交通的不同需求。但是由于由于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出现的时间段,发展速度快,其设计也在盲目追赶潮流,生搬硬套,引入的造型装饰元素和设计风格模式都与传统当地传统文化联系得不紧密,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不能很好的起到宣传当地城市的作用。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景观无地域文化特色,片面强调现代化的大尺度,造成比例失调,缺乏层次感;其二,缺乏完整统一的艺术形象,与地面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三,缺乏人性化,缺少必要的人群交往、休憩空间。

构建河南地域文化特色地铁交通设计要点

1.地铁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对外的一张名片,在设计过程中最忌讳的是区域文化形象定位不准,要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优势,带有鲜明区域特征,必须找准城市的“核心文化”放大优势,构筑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强化地域主题文化这一概念,把城市主题文化全方位地融入整个地铁交通中,将地铁交通建筑作为最大的城市主题文化载体。

2.地铁交通将最直观、最具体、最清晰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造型的创意与设计则是根据本地区域另一方面在标识系统中的色彩的设计也是紧密围绕区域文化和风格来定位的,地铁色彩设计系统也必须充分的考虑到地区的文化与历史,紧紧地围绕地域民俗文化与风格特点来进行设计。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其用色习惯,都会受到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的影响,为营造“地道”的文化风格,则要求设计人员要对其全方位的、深入的了解,才能拿出具有灵魂的、禁得起推敲的好的色彩定位。

文化的定位來寻找其切入点。最能充分反映其地域文化的整体信息,展现其个性与魅力。

3.色彩具有强烈的识别能力,能够清晰明了的引导乘客进行目的地的达到,行动的指示等,地铁交通色彩的设计也要紧密围绕区域文化和风格,也必须充分的考虑到郑州地区的文化与历史,紧紧地围绕郑州地域民俗文化与风格特点来进行设计。具有强烈的识别效应,已成为经营策略的有力工具,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有计划地战略性的地采用具有象征性诉求的优美色彩特性,在视觉传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功能。由于受到乘客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地域文化等的影响

4.在郑州地铁交通设计中还要考虑到文字,图案以及色彩的材质与质感对文化和风格的重要影响。通过研究郑州地域文化的起源、历史背景、文化艺术资源的类型、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优势等内容,以期找到在文化强省战略下郑州地铁交通设计中对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体现与利用的策略,为河南特色地铁交通的发展以及在地铁交通中体现和推广中原文化提供参考意见。

(1)突出地域文化特点

地铁空间的设计不仅要积极体现出该地域的风土特点,同时还要以本地的文化作为切入点,充分体现能够代表本地特色的差异化,才能够在乘客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色彩的设计应基于对武汉地域文化的密切的观察与分析之上,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设计。发挥这种融通性,进行可以注入到地铁空间的色彩策划,才是最具有效果的色彩定位。

(2)彰显艺术特色

通过对地铁线路上的色彩以及相关配套设置、公共艺术、导视系统、乘务员服装等的关联色彩的设计可以增强乘客的归宿感、方向感。提醒着乘客所在的线路,以及需要前往的方向,实现地铁空间设计的指示功能。根据不同的地铁站沿线的历史文化轨迹确立相关站点的文化主题,地铁也能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地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着城市的格局。对地铁换乘空间的体验和人文关怀也随着地铁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要。地铁空间的设计和营建不仅要注重以方便、快捷、便利来衡量交通的有效性,而且要关注地铁换乘站真正的空间品质。因此对以迅捷为主要特征的地铁空间来说,进一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归属感,才是地铁换乘空间的设计灵魂。

关于构建具有郑州地域特色的地铁交通不仅仅是城市品牌建设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正确的将文化定位融入到地铁交通体系中,不但有利于认清城市优势和发展趋势;而且对于推动河南文化大省建设和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蒲军(1976-),男,副教授,四川南充人,河南科技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实践及其理论研究。

浅析地域性文化主题的城市广场设计 篇6

城市广场蕴涵着各种意义、象征还有使命, 地域文化特色能够体现各个不同城市的丰富多样的文化。同时, 地域性对景观的影响是完全不容小觑的, 在建设一个城市广场前期调研的过程中对首先我们会对城市广场所在的区域内的, 风土人情、特色植被、地形、地貌等做一个系统的调查。这样在设计阶段就能够把掌握的本地的特色文化进行加工和提炼融入到设计当中去, 这样才能对所造景观进行一个系统的地域性的融合。

二、建立地域性文化特色主题广场景观的意义

一个广场的景观, 分为外观的表现和内在的涵义, 同时也有静态的一面和动态的一面。城市文化广场既能够反映当地的物质文明, 又能够积累长时间的地域性的精神文明。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包含了地域性和文化性, 他们相互影响协调缺一不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首先是体现地域特征, 同时文化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灵魂。1地域性包括地域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点, 文化性结合了当地的传统文化是地域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结合, 综合运用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和特有的文化, 把握好整体性和统一性, 创作有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三、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广场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适宜的聚居地必须符合市民的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的生活习惯和形式。现代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围绕着“人”为中心, 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 让城市广场适用于市民的生活。2衡量一个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的好坏和它吸引人的程度, 从根本的意义上来看要看它满足了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的程度有多大, 看它能不能符合市民的户外行为。现代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形态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群体优先, “以人为本”。因此, 在现代城市景观城市广场的使用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2. 突出地域个性的原则

各个不同的现代城市中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和特色, 包括当地的自然特色和社会特色。每个城市都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 不同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 不同的地方风情民俗文化, 市民也有不同的生活观念和习惯, 为了避免千城一面和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突出把握该地域个性。城市广场景观的地域性能够反映表现当地城市特有景观、风情民俗和文化内涵, 使得当地城市有鲜明的自我特色, 同时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也能反映出当地市民精神素养和人文特性。因此,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一个城市形象重要的表达,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突出地域个性原则。

3. 倡导、承继与创新的历史文脉原则

城市中历史文脉对城市广场景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让让人们从心理上得到共鸣, 往往是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设计, 引起人们对过去的追忆, 在文化上会有更多的认同感。城市广场景观设计首先应该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 对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做一个深刻直观的调查研究, 并且对调查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样就能很精准的分析出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市民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和市民的精神追求, 在功能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使得城市广场景观的形成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形成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新景观的。3

4. 整体性原则

这是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时代的一个开放艺术品, 它和这个城市的其他的空间形式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环境。在城市建设中要通过多次的规划设计才能完成, 由于当地各种客观的条件因素的制约, 大部分的建筑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修建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广场的修建做到因地制宜, 与自然、当地的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互相协调, 达到一个突出整体特色的效果。

四、地域性文化的主题城市广场设计理念

1. 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

许多城市在现在以及未来的城市建设中, 都在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开始重视地域性文化的的发展。城市广场景观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城市广场是以文化活动为主要的内容, 地域文化的特征就更加的明显。城市广场成为了各地展现民俗文化, 市民文化, 显示城市文化广场个性的具象。广场的景观设计是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的作用, 同时城市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事业, 它的建成将促进广场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2. 加强人性化的广场设计理念

设计是为了生活, 为了让人有更好的内在体验。人性化设计最核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 在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满足人们的心身需求强调功能多过于形式。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好坏和合理性与否最大的程度上是看他的人性化设计到不到位, 能否满足人们对广场活动的需求, 是否符合人们户外活动的基本特性。城市广场设计中我们贯彻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将人的物质精神文明、身心行为规律这些方面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来, 这样才能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城市新景观环境。

3. 注重地域性生态的城市广场设计理念

“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城市”“绿色环保城市”这些理念是我们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全球变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广场的建设。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设计, 建立高效、和谐、健康的人类聚居环境, 是许多城市明智而符合现实的选择。4在城市广场设计中, 注重生态是非常必要的。在设计广场生态环境时, 城市的地域生态特征, 各个城市的特有的气候条件、特色植被、该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品种我们都应该结合在一起并且融入到我们的地域性生态的广场设计钟来。

五、结语

地域性文化城市广场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问题, 具有生命力的城市都有自己特有个性。我们在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中要强调它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的表达, 并且要强调它的“文化”主题。具有地域性文化主题的城市广场不仅有利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发展, 也能让人们在感知上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注释

11 .钱达.浅论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工程技术版) , 2006, (1) :23-36..

22 .金英伟.景观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77-81.

33 .《大众文艺学术版》, 大众文艺杂志社2011年第24期.

城市地域文化 篇7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景观,景观小品,地域文化特色,表达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出现了城市大同化现象, 面对这一现象,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 渴望生活在充满独特韵味的城市中。然而城市是否具有特色, 并不仅仅表现在城市主体建筑物层面, 还应是城市文化的表达, 在城市景观中, 景观小品不仅应作为公共艺术存在, 更应该表达城市文化, 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作为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而存在。

1 景观小品概念及属性

目前所定义的景观小品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 从广义上理解, 即是区别于大型建筑、山石、水面以及绿化元素, 设置在室外景观环境中的小型人造构筑物[1], 可分为建筑类小品、雕塑类小品、植物类小品以及室外家具类小品4大类;从狭义上理解, 景观小品便是雕塑类景观小品, 泛指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公共雕塑, 其具体使用功能被弱化, 强调其形态美与内在精神, 对整个空间场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的是狭义的景观小品, 即城市空间中的公共雕塑。

城市景观小品的属性最终是一种文化形态[2]。随着人类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进步, 景观小品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世界同一发展的趋势, 但只有那些承载当地环境、地域文化的设计作品, 任岁月如何流逝, 依旧能显出独特的韵味。

2 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意义

吴良镛院士曾说过:“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 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 传统地域文化的东西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艺术价值, 既是很多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 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 越是富有民族地域性的作品, 越能为世界所接纳和承认[3]。

长期以来, 在建筑领域中地域文化特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安徽, 中国古建筑的瑰宝, 在错落有致的建筑中, 散发着隐隐的忧愁 (图1) ;江苏, 粉墙黛瓦, 亭台楼阁, 小桥流水, 精致到极致 (图2) ;福建, 客家土楼, 大型群居建筑, 易守难攻, 堪称建筑奇迹 (图3) 。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特征, 对这一地域的人来说,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感归属, 更能反映这一区域的特色标志性文化[4]。景观小品是城市中供人们休息、欣赏及点缀环境的小型建筑物和装饰设施, 虽体量不大, 却是城市环境中的点睛之笔, 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不仅形象生动、为恢弘严肃的建筑增添情趣、丰富空间层次, 活跃整个景观环境的气氛, 更是城市的户外媒体, 承载和展现着城市文化的历史使命。

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趋同的背景下, 景观小品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这样说, 城市景观能否被关注, 在于小品的影响力, 而这种影响力主要来源于地域文化特色。

3 城市景观小品在景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每个国家, 每座城市都是不同的, 都有其自身特质, 就连城市中的湖泊、道路也都是不一样的, 这不仅仅是说它们的自然条件不同, 更主要的是表述其在人类活动范畴中所形成的特质不同, 是人类赋予其外加特性的不同[5]。在景观小品设计和表现时, 同样不能脱离城市的文化精神和地域特色, 不能与传统和精髓割裂开来。

但随着全球化及社会自身快速发展的进程, 景观小品的设计渐渐偏离了尊重地域文化的创作轨道, 缺乏独特性、文化性的考虑[6]。

3.1 多样性减少, 模式化现象严重

即小品以批量生产形式出现, 造型上表现为模板化、标准化[7]。在城市建设越发雷同的背景下, 许多小品似乎都约定俗成地按照同样的设计在出现, 出现了全球化、大同化的现象。例如在城市中雕塑、垃圾箱、休闲椅、街灯等景观小品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使人难以通过直观的视觉印象说明这一城市与其他城市有何异同。

3.2“欧陆风”现象严重, 设计定位盲目

不难发现, 在街道、公园、广场、住区等空间的景观小品越来越偏向西方, 或让现代化、欧式化阻碍了对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在一些地区的传统老街大兴西方咖啡厅、洋快餐店, 布置异域景观小品[8]。这些景观小品主题晦涩, 甚至为了小品而小品, 盲目跟风, 迎合市场, 全然不顾自身风格。尤其是现在住区打着某某洋房的口号, 体现其与众不同, 似乎西方的就是好的, 就是有品位的, 而这一问题实际是对于城市文化精神和地域特色挖掘得深度不够。

3.3 地域元素的机械复制

许多设计师在设计回归本土的思潮下, 将地方特色和环境文脉融于设计中, 但在创作中却仅仅将传统元素、风格机械地复制于现代景观构筑物之上, 结果与环境格格不入, 成为败笔。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社会, 设计师们应该汲取他国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但是这并不意味可以采取“拿来就用”的方法, 应切忌生搬硬套, 在设计语言和材料走向通用化的今天, 要体现自己国家、城市的精神和特色, 不能让所谓的现代化、欧式化阻碍了景观小品的历史文化继承。

4 城市景观小品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达原则与方法

成功的城市景观小品应该是该城市的文化精神的一个缩影, 既能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物质表现, 本身又是城市巨大的精神财富, 分散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城市景观小品张起了文化氛围的巨网, 对地方文化的营造起着积极的作用[8]。

4.1 表达原则

在形式上, 应具有民族性和艺术性, 表达景观小品特色。景观小品应具有艺术观赏性, 通过其设计形式, 如造型、色彩、材质等向公众展示其形象特征, 表达在特定社会、地域、风俗下的某种特色和审美情趣, 创造富有特色的景观小品。如铜制雕塑、仿青铜雕塑的景观小品可显历史感, 而采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材料, 如玻璃钢、仿金属等材质, 则具有新鲜的时代气息。

在内容上, 应是文化和特色的载体, 满足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城市景观小品如果失去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是令人痛心的, 每个地方都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是标志性文化和乡土情感归属的重要表现。如果不能承载这些信息, 也许会导致其文脉符号的消失甚至是文化的衰落。

在表达上, 须尽量采用当地的材料和制作工艺, 去表达其地域性。浮躁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 多少对设计师的文艺修养产生影响, 很难与古代的造园师相提并论, 但至少可以做到对本土风俗的认可和对本土材料的运用, 往往某种特色的制作工艺、标志性的地方材料, 在有意识地运用和营造后, 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品的特色。

4.2 表达方法

4.2.1 主题法:

通过物化形式和直观表现, 即造型设计表达主题。在特色景观小品的创作中, 需要紧扣小品主题进行取材, 有重点地筛选, 避免与主题无关、过多和过杂造成的混乱感、堆砌感和平庸感。成都特色小品“同心协力” (图4) 两个小朋友一起把衣服拧干, 通过明确的主题, 让人印象深刻;为老年公寓设计特色的景观小品, 便可以在起入口或者活动场地中营造两个相互扶持的老年人, 喻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 共建美好家园。

4.2.2 撷取法:

撷取即采摘精华。由于一个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不同, 总会形成不同的历史和特色。在景观小品创作中, 要有选择地继承文化传统, 取其精华部分, 可以是历史人物、传奇故事或生活情景, 进行选择性还原, 以体现小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天津五大道铸铜雕塑“马车” (图5)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骆驼祥子”, 松江区园林景观小品展览中“十鹿九回头”都是撷取法的表现, 是特色景观小品的代表, 极具文化地域特色。

4.2.3 重构法:

将代表文化、特色的本质即精神、灵魂的符号, 进行归纳与提炼, 通过变形、分裂或重组等艺术表现手法, 赋予设计新的内涵,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加以表现, 就可以达到体现特色、传承精神的目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设计师伯纳德·屈米所设计的“疯狂物”———folies (图6) , 通过分解、概括、抽象、引伸等设计, 造型奇特, 没有形式服从功能, 功能服从形式, 旨在使空间成为一种“诱发事件”, 建筑从提供空间转向组织社会活动。

5 结语

景观小品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 小品地域文化则是提高和塑造城市形象的关键, 在景观小品面临种种问题的今天, 对其进行特色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设计师们应该更多地尊重城市历史、体现文化精神和特色, 灵活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和技术, 设计出更具特色、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

参考文献

[1]华予.现代公园景观小品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初莎莎.城市景观小品艺术创意文化环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3]刘媛.论传统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 2010.06

[4]张枞.荆州古城景观小品的装饰文脉与地域特征[J].艺术探索, 2010, 24 (2) :101, 104.

[5]丁航.浅谈现代景观设计中历历史文脉的应用[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0, 40 (2) :11-13.

[6]王理阅.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小品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7]李志国.突出地域文化的环境小品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城市地域文化 篇8

城市公共空间指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 是建筑物之间的、公众可以任意达到的、外部空间环境形式的总和①。城市公共空间为大众提供生活、休闲场所, 它也是城市开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主要包括广场空间、绿化空间、街道空间、滨水空间等。广场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有活力、吸引力和最精华的地方, 一个塑造了浓郁人文精神和特色地域风味的城市广场会产生环境认同感、亲切感、凝聚力、自豪感和自信心。城市空间以硬质铺装为主, 兼有软质景观;从类型可以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憩广场等;按平面形式组合形式主要分为单形态和复合形态两种。绿化空间是以植被为主的空间结构, 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或绿地率, 主要为公众提供休憩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街道空间是建筑实体外轮廓构成线性的、连续的公共领域, 主要用于人和车辆交通流线;街道构成公共空间环境, 它由建筑立面、路面、绿化、各种街道设施、人、交通流等静态和动态因素组成。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陆域、水际线、水域三部分相连接的空间环境, 除人工性外, 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二、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在长期的发展

中, 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精神形态,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所特有的文化, 因此, 城市的构建应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明形象。如今快速城市化和城镇建设中, 缺乏对地域文化的研究, 一味的模仿其他城市, 使得很多城市公共空间单一、似曾相识、没有个性, 商业化千篇一律。“欧陆风”逐渐兴起, 许多地方争请“洋”设计师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如同生活在水泥筑成的孤岛上。漠视场所的地域文化对城市进行建设, 使得原有传统文化的失落, 传统景观结构难以延续。当今泊来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强烈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趋同化的今天, 人们逐渐认识到地域文化的延续和文脉的传承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加以重视, 注重城市营造对市民的行为起着深远的影响。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1、注重特色建设

突出区域民族特色。一个地域的民族特色代表了这个地域的习俗、生态等文化特色, 它是这一地域人的祖先经过千百年来不断融合、创造、更新演变过来的, 它的地域特色是无可取代的, 是唯一的, 同时它又是在不断重构与继承变化着。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 对城市景观的设计, 可以将该地区民族文化进行具像化、视觉化、从而建立该地域的民族特色和城市景观。如少数民族的热情奔放, 西北高原的古朴粗犷, 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素净淡雅, 北方的敦实厚重, 东南的华丽多姿, 同一地区的民居因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不同, 形成独具一格特点。比如, 我国岭南地区, 多雨潮湿, 和北方寒冷干旱的地区就大不一样, 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 着重于通畅, 遮阳, 防潮, 景观处理偏重于淡雅明快、朴实自然是的风格。

突出民俗文化特色。民俗是指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民间传承的风尚、习俗与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不但丰富人们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远古民俗萌芽于原始社会, 主要以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等民间信仰。例如, 民居室外装饰的石雕、木雕、砖雕, 可以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每种图案都各有寓意:喜鹊站在梅花树上的图案, 意为“喜上眉梢”。一儿童执戟, 上挂有鱼, 边缘纹饰有葫芦笙 (磬) 的花纹, 意为“吉庆有余”。

突出人文特色。在封建社会后期文人文化的艺术观、审美观, 以及他们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渗入到民居中来, 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民居环境的建造方式与美学特征。文人的自身个性与独特的审美观与和谐的心境融为一体, 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艺术价值;如黟县民居, 结构精妙、装修精湛、组合灵活, 庭院草木房屋瓦石之间处处投射出用心构筑的园林意向。黟县民居多有小庭院, 一方狭小空间里的精巧布置常令人叹为观止。院内地面或铺青石条板, 或嵌卵石图案, 但凡有一点可利用的空间必辟出一片假山, 凿一景窗, 置几个盆景, 栽上仙奇灵异、令人莫名的四时花木, 暗香浮动, 疏影横斜, 墙体错成的角落里一楔鱼池粼光漾漾, 耄耋老翁安然独坐, 伶俐顽童墙外笑耍, 总体氛围反映了栖居者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与创造, 虽由人作, 宛若天开的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

2、具体设计手法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 首先, 要充分保护旧城旧貌和遗址, 结合该区域内的元素及特色, 创造与现代生活相协调, 与城市整体和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公共空间。其次, 将该城市具有独特标志的景观作为城市的识别图景,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这个城市, 对不同性质的公共空间应具有相应设计手段。再次, 根据地区历史发展背景挖掘传统空间价值, 提取传统纹案和元素应用到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中, 努力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外整体的空间环境。

其次, 遵循环境生态法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与历史文化环境和谐, 满足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 保障该地区的系统性与生态性的环境质量, 协调好城市整体与自然环境关系, 加强环境绿化,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清洁环保的自然资源, 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 群众参与。邀请本市群众 (居民) 参与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有知情权、参与决策权、监督权。群众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参与到公共环境设计和建设中。提出议题进行公共决策, 行使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并参与城市管理的义务;最后要评估、监督, 行使公众的监督权。群众参与才能克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参与受阻, 知情后才能避免参与流于形式。相关政府积极地宣传公众参与城市环境建设的责任, 强化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孙彤宇, 地域性主导下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建筑, 2009年08期.

[2]吴小波等, 探析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5年10期.

[3]耿云杉等, 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表达研究[J].城市建筑, 2013年18期.

城市地域文化 篇9

一、地域化文化特色的融入已成为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景观地域化文化的概况

地域化文化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 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文化综合体。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地域内会形成不同的审美习惯, 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特色。在我国, 随着景观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景观地域化的概念发展也有不同的定义。学术派认为, 景观地域化是以地域为基础, 传承其地域的历史。以景物作为景观设计的载体, 借此来表达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和地域文化在人文精神发扬中体现出的鲜明色彩。现实派认为, 地域文化是文化地理学的概念, 指的是在客观的地理空间单元中, 具有特定空间的主观建构。

理解地域文化的特色并不困难, 就好像是一个地方的特色小吃, 特色旅游景点一样。它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该地区的特色文化, 是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和文明洗礼的独树一帜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带有独特性的, 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和代名词, 没有了地域文化, 城市的特色将不复存在。它带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 是一个地域区别于另一个地域的主要特征。

在现代社会文明的背景下, 地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地域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统一。它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本土文化的沉淀, 不断创造和改变的。发挥地域性景观文化与生态平衡的适应性是地域文化景观的重点之一。

2. 景观地域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 世界文化的交融越来越普遍。我们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的滋养, 在景观设计理念里也借鉴了很多国外的优秀经典案例。“取其精华”原本是一件好事, 可随着外来文化外交性入侵和广泛的影响, 国人的创新性思维在不断借鉴别人的同时也被无情的抹杀了, 尤其是我们的景观设计。我们的设计师学习能力很强, 他们虽然学习到了国外经典设计中的设计元素和设计内涵, 但有的设计师直接照搬了别人的设计、这也就解释了, 为什么中国现在的景观设计出现了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象。

文化外交侵蚀其实是争霸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 西方国家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谋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 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国得文化习俗与品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 在中国的受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入侵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每个人的警醒, 在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中, 我们迷失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悠悠古国, 在现代化的洪流中逐渐地迷失了自己。

在景观设计中, 随着“极简主义”“巴洛克风格”“地中海风格”等一系列外国元素的入侵, 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不仅学到了这些西方设计大师的精华理念, 也学习到了他们的造园手法。但却在沾沾自喜的同时, 迷失了我们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我们有“移步异景”“小中见大”“意境之美”等优秀的传统造园理念;我们有拙政园、狮子园、网师园等优秀的园林作品。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中国的地域文化和古老的造园手法运用其中, 打造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 一味的否定自己。景观设计的地域化已经刻不容缓, 在我们没有完全失去民族特色的时候, 需要有人觉醒, 需要有思想的设计师站出来, 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保护我们的历史传承, 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景观。

二、景观设计地域化的设计思路

在被西方外来文化和西方景观设计理念冲击的今天, 我国的景观设计师应该拥有一定的设计思路, 将本土的地域性文化融入设计理念之中。

就景观而言, 我们应采用多元设计观, 充分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来丰富全球景观资源。经过我国许多设计师的探讨和研究, 得出了以下设计思路, 供大家参考。

首先,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要根据地域中社会文化的构成特质, 确定地域景观的发展机制;其次, 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地域的传统文化, 将地域传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与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 用最新的科技手法诠释和再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使之保持永久的生命力;第三, 设计师要弃绝标签式的符号表达手法, 力求反映更深层次地文化内涵和文化继承性, 达到发扬我们优秀历史文化的目的。

三、景观设计地域化的方法

1. 正确理解现代化和西方景观设计理念内涵

西方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着实为世界的景观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也给我国的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威胁。西方的现代化为景观设计提供了科技化的设计手段, 创造出了令人赞叹的空间环境。现代主义设计新材料的运用, 打破了几千年以来建筑、家具等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观念, 将现代的科技元素融入到了景观设计之中, 完美表达了现代科技的设计理念。在这一点上, 西方的现代文化和景观设计理念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发扬的。同时, 我们也忽略了另一面。那就是, 文化是衡量经济进步的真正尺度, 它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能因为西方经济发展快, 就误把西方国家的设计单纯定义为现代化设计的标准。这种认识加剧了文化的国际化、趋同化的倾向, 并最终使某种特色文化失落, 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如果学习别人, 就意味着否定自己, 那么我们永远只会成为没有特色的复制品, 永远不会受到别人的欣赏和追捧。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现代化和西方景观设计理念的内涵。

2. 把握民族的、地域性的文化设计理念

从宏观设计来看, 中国的古典园林属于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具有“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审美情趣, 它的成就在于追求了自然精神境界和人文精神境界的统一。它蕴含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内涵, 是一段时期内民族精神风格的反映。从微观设计来看, 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群体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沉淀, 作为景观设计师必须要去挖掘和探索其内在的文化特征, 并将其恰当地融入到中国的景观设计中。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弥足珍贵的, 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景观设计趋同化的基础上。作为景观设计者, 要将中国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景观设计之中。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它之所以能代表东方园林系统长久地屹立在世界园林的舞台上, 就是因为它具有地域和民族特征。这种地域特征是中国的名片, 是中国的特色, 是任何国家和任何文化都不能替代的。现在许多的中国景观设计师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这些设计师对民族传统的造园形式和理论、古典园林中传承的尺度、比例掌握, 材料、细部的运用以及意境营造上都有所欠缺。在设计风格上出现的东拼西凑现象, 导致景观设计失去了地域风格, 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任务。

四、结语

我国的地域文化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思想和景观设计理念的快速发展的夹缝中生存, 国人要想设计出优秀的景观设计, 必须不能忘本。忘记了我们的历史文化, 相当于背叛。一个不能传承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设计师, 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者。如何把握我们手头的资源, 利用我国优秀的地域性文化进行景观设计是对每一位中国景观设计师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邱德华.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策略研究——以苏州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09.

[2]汪峰.新地域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 2007 (12) .

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价值探析 篇10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建设;壮族文化0引言

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生活总结中特有的心灵感悟,并也在社会发展中延续积累,城市化进程中科技信息的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文化经济一体化,也打破了地域文化的独立,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越显模糊。因此,发掘地域文化的价值是城市化经常下城市建设规划常探讨的话题,地域文化在城市中有何价值、文化资源何以发展,正是现代城市建设需要研究的问题。

1地域文化的认知

地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习俗性文化认知体现,对于地域文化的共识是在社会行为、历史文化环境、集体个体和民族意识融合下形成的,现代社会的地域文化首先是照搬易于接受的文化元素,其次是个体文化转化为集体文化相对认可的结果。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是随城市地域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同时也由于地域的局限性,一定历史条件、社会政治背景下,人们对文化认知都有着特定的习惯性,相对于其他外来文化,地域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耗损,反而在合理保护利用的前提下能够文化再生增值,赋予城市独特的魅力。另外,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文化作为氧化剂,通过地域文化能够保证和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品质,正确引导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在城市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地域文化的产业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是地域特有的文化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符号化之后,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本土文化符号进行复制从而转化为经济产业和民族文化荣誉。从生活实践、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战略来看,文化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化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对文化符号进行再生,使文化增值并以资本的形式不断积累,文化符号通过产业转化后意义也得到放大,再通过文化间传播和生成实现消费,这一点在日本、北欧等国家的产品、建筑、空间设计上能够发现。城市的发展更应该注重文化的生命力,地域文化新的观念、新的形式也随之应运而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在于物质上的价值,更偏重与地域特色所带来的文化联想价值,这种趋势也成为地域文化挖掘的动机,无形的文化资本通过文化流通传播来产生经济价值,地域文化产业和城市化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两者有机结合,是城市管理将地域文化作为资本形式引入城市化建设的创新尝试,进一步说,地域文化产的创造也从根本上解決了城市发展经济效益扩展导致城市文化缺乏、背离的问题。

3地域文化的情感认同价值

文化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类共生的,是融合理论、实践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寄托和愉悦的情感,地域文化模式构造了人们对一切主观能动活动的文化需求,城市的发展建设没有扎实的文化作为基础是没有城市精神和灵魂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的符号、特色、象征,城市化建设中应不多挖掘地域文化中鲜活独特的文化魅力,将文化精神融入城市建设中去,注重城市的本土化、个性化,掌握市民文化情感需求的心理特征,结合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将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实际结合运用。随着信息化文化的快速传播,文化的差异性也开始缩小,非地域的异质文化也逐渐出现,因此,在文化整合的大背景下,地域文化所表达出来的主体文化意识更能够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

4地域文化价值的实例运用分析

4.1壮族山歌文化价值的体现

山歌具有原生态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性,是壮族文化中最显著的标志,最初由于长期没有民族文字,壮人为了便于记忆掌握生活惯例和与人简单思想感情交流,而利用易于掌握的歌唱形式来实现,其中壮乡人民的生产知识、理想追求、道德规范、情感交流,以及重要的仪式节日都是以唱歌来表达,因此,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壮族人生观和美学观,产生了壮乡山歌文化。在桂林的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不少文化产业是以壮族山歌文化为旅游资源,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将壮族的山歌形式打造成现代的山水舞台剧,另外,在许多旅游景区内也设有壮族对歌台,有壮乡歌舞的演出,这种山歌文化形式歌舞剧的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壮乡人民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如今,山歌不仅仅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而是成为壮族人民传承本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形成了具有传播和吸引功能的经济文化产业链。

4.2壮族铜鼓元素价值的体现

铜鼓文化始于 2600 多年前,其中融入了壮族的万物分公母、三元宇宙观的哲学思想,铜鼓是壮族文化记忆的载体,作为壮族的族群信物一直延续至今。壮族铜鼓的基本造型为圆墩状,鼓面、鼓胸、鼓腰各鼓足也均为圆形,鼓体的圆形内有饰有图腾图案和纹样,给人丰满、柔和、大气之感,铜鼓的造型特征由功能和壮族地域的传统审美心理所决定。城市化建设中,地域文化表现最为集中的载体便是城市的博物馆,博物馆的设计也传达着这个城市乃至地区的精神文化面貌,广西民族博物馆则是将壮族铜鼓的独特造型用于建筑设计中,建筑的主体为巨大的铜鼓造型,另外两面小的铜鼓左右呼应,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也大量的运用到了铜鼓中鱼纹、钱纹、和动物图腾的作为壁面装饰,这种壮族铜鼓文化通过博物馆的建筑语言的表达,充分的彰显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使参观者了解到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也共鸣了壮族同胞的民族审美自豪感。壮族的铜鼓文化随着城市变迁依旧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这种民族文化情感衍生出该地域建设中最核心的文化基础和人文发展模式。

图1广西民族博物馆图2壮乡铜鼓5结语

无论城市如何更新发展,城市外观如何日渐趋同,但地域之间永远存在着文化差异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重视城市内部的地域文化,以环境、习俗、民族、艺术的不同元素挖掘出自己城市的文化符号。城市中的物质条件随着外界因素是可变、可发展的,而地域文化的价值是持久、延续的,城市的生命力需要强大的地域文化作为支撑,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根基。参考文献:

[1] 刘合林.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构建文化城市的新路径[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课件教学应用下一篇:智能化和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