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

2024-08-31

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精选十篇)

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 篇1

一、高層建築形態創作影响因素

高層建築形態創作受到多角度、復合化的多種因素制約,不僅要從業主的角度滿足功能需求,還要基于公衆的立場實現與環境的融合。影响因素基本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來自建築自身運營需要、立足于業主角度的内部功能影响因素,另一類是來自周圍場地要求、根植于公衆視野的外部環境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源于建築自身的功能和結構要求,包括建築功能、總建築面積、核心筒尺寸與形式、結構選型、總建築高度、垂直交通組織、空間使用效率、層高、出租跨度、首層面積、頂層面積、結構杆件尺寸與位置等;外部影响因素源于場地周邊環境,既包括氣候、城市和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又涵蓋景觀、交通和經濟等方面的影响。這些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影响高層建築形態。一組因素的變化會引發多因素的响應,進而改變建築形態。例如,如果外部因素中的場地交通發生變化,就會影响到内部因素中首層平面的布置,可能導致核心筒尺寸與形式的改變,從而影响建築形態。所以内外影响因素不僅對建築形態有着復雜的作用關系,它們之間也存在着微妙的影响和制約(圖1)。基于這種錯綜復雜的作用關系,内外影响因素對形態作用愈發表現出復雜性的特點。這種復雜性往往超出了建築師個人思維所能掌控的範圍,對高層建築形態創作提出了挑戰。

面對這一挑戰,現代主義提出以高度抽象化的科學模型來解釋影响高層建築形態各因素之間的復雜關系,通過簡化次要矛盾來解决主要矛盾。但是這一設計思路在處理内外影响因素時往往衹關注基本功能和内外影响因素之間直來直去的規則,而摒弃了建築的衍生功能,忽視了因素間的隱性關系,否定了高層建築運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所以這種過度簡化的、忽略復雜性的設計思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也必然會導致高層建築形態與内部功能不匹配、與周圍環境缺乏對話等一系列問題。正如文丘裏所宣稱的:“除了建築學以外,在任何領域中都承認復雜性和矛盾性的存在。”[1]因此,設計師需要正視高層建築形態創作的復雜性關系,積極探索創作邏1更爲縝密、創作工具更爲準確的創作思路。

二、自組織與自適應的高層建築形態創作思路

爲適應高層建築形態創作影响因素所體現出的復雜性特點,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自組織與自適應的高層建築形態創作思路應運而生。這一創作思路從剖析高層建築形態影响因素的自組織系統特徵出發,運用系統科學自組織理論中的協同學觀點和耗散結構理論闡述影响因素與高層建築形態創作的

conditions spontaneously to generate high-rise building forms.As a result,they will meet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s exactly and response site conditions reasonably.The research fi rs summarizes the conditions in high-rise building form creation process,and then explore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factors.In second part,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f-adaptive high-rise building form creation theory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ies.Through cases studies,it points out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the theory.

關系,借助數字技術對創作中的復雜性關系進行計算,再將數學模型轉化爲高層建築形態。

1. 自組織理論在高層建築形態創作中的運用

自組織理論主要包含兩種觀點。一種是協同學理論,即由于内部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外部控制參量達到一定閾值時,通過子系統的協調作用和相幹效應,使系統由無序轉變爲宏觀有序的過程。另一種是耗散結構理論所闡述的,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不斷與環境交换物質能量,一旦系統的某個參量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通過漲落系統就可能發生改變,從混沌無序的混亂狀態達到一種在時間、空間和功能上的有序狀態。[2]從協同學觀點來看,形態創作的内部影响因素通過相互之間的協調作用,按照一定的系統結構關系自發地進行組合、聯系,不斷提高系統的整體性和結構性,反映出建築系統的内部功能、結構要求,使系統由無序變爲有序,即内部因素的“自組織”。從耗散結構的角度來説,高層建築作爲開放系統不斷地與外界環境交换着物質能量。當外部影响因素達到一定閾值時,建築系統會自發地發生改變,適應外界環境的影响,使建築系統與外界環境保持穩定的物質、信息、能量交换,達到有序的狀態,即對外部影响因素的“自適應”。

2. 基于自組織理論的高層建築形態創作思路

自組織與自適應的高層建築形態創作思路是指運用協同學觀點來分析内部功能因素對高層建築形態的要求,運用耗散結構的主張來了解外部環境因素對高層建築形態的影响,同時借助數字技術來建立系統化的數學模型,進而生成高層建築空間形態的設計策略。隨着内外影响因素對形態作用愈發表現出復雜性的特點,數字技術正被逐步引入到形態創作中,其强大的數據運算能力很好地解决了復雜性關系的計算難題。這裏指的數字技術包括參數化建模技術、建築物理性能分析技術、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等。數字技術爲高層建築形態自組織與自適應的創作思路提供了技術支持。

自組織與自適應的高層建築形態創作可以按照影响因素參數化、系統結構函數化、參數運算與系統匹配、方案評價與調整四個流程展開(圖2)。首先,設計師需要將内外影响因素參數化。因爲内外影响因素來自于多個方面,涵蓋了建築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所以在將其參數化的過程中也需要用到多種方法,包括關系圖解、調查統計、數學分析等。有些内部因素則由設計師根據對法規、使用要求的建築學分析直接量化爲參數。對于外部環境影响因素可以運用建築物理性能分析技術將場地聲環境、日照采光、風環境、温度環境轉化爲參數。文化因素則需要運用統計學中的調查問卷方法獲得數據。完成影响因素參數化後,需要構建自組織系統結構函數關系,即將系統關系轉化爲數學表達式,例如總高度與層高、總面積與標準層面積可考慮按照其相互之間的邏1關系建立數學模型;日照、交通則可以根據性能分析軟件的數據編寫其與建築形態的函數關系。在參數運算與系統匹配階段,需要將前述的系統參數和結構函數方程引入到數字技術平臺中進行運算,這裏的數字技術平臺主要指軟件系統。在數字技術平臺中,參數按照系統結構函數方程進行數據運算,軟件根據運算結果生成多組建築形態。建築師再根據功能要求、環境需要、經濟成本和美學評價標準對所生成的形態進行優化選擇。建築形態生成過程中的大量數據由軟件按照對内自組織、對外自適應的原則進行計算,并生成建築形態。在方案評價與調整階段,設計師對計算機生成的形態進行篩選與優化,通過對各種指標的權衡,選擇最佳形態方案。如果生成的形態均不理想,則需對參數及結構函數關系進行調整并重新運算。對于選出的形態還要在空間、結構、構造方面進行優化。

三、高層建築形態自組織與自適應創作技術的優勢

高層建築形態自組織與自適應的創作思路將數字技術引入到形態創作的影响因素分析、自組織系統關系表達等方面,充分發揮了數字技術强大的數學運算能力和對自組織系統數據的分析能力,這也使得自組織與自適應的創作思路相比于常規創作思路凸顯了三方面技術優勢。其一,建築師可以更好地掌控形態創作中的復雜性關系,促進創造主觀無法構思出的復雜形態。其二,通過對參數的調整可以快速地生成一系列形態方案,利于對建築形態可能性的探索及優化方嚮的選擇。其三,這一思路生成的形態能高效地响應内部功能與外部環境的要求。下面通過對兩個高層建築實例的分析,闡述這一創作思路借助計算機技術凸顯其技術優勢的過程。

由英國本土設計師William So設計的雙螺旋垂直濕地塔樓(Double Helix Vertical Wetland Tower)位于泰晤士河畔,塔樓包含了一套垂直濕地系統和一組文化娱樂設施(圖3)。爲了使兩部分功能自然融合,在完成影响因素參數化與系統結構函數化後,設計師根據兩部分各自的功能、結構等内部因素,借助數字技術自組織地生成了兩組非綫性形態,再依照美學原則及外部環境情况,使兩組形態在計算機中自適應地按照兩條螺旋控制綫相融合(圖4,圖5),最後通過對融合後的多個形態的比較,選出最佳方案再進行功能、結構、設備等方面的優化處理,同時對建築標準層形態進行局部形態的優化設計(圖6)。整個設計過程體現出自組織與自適應的形態創作思路在數字技術推動下對非綫性復雜形態的探索,以及對内部與外部影响因素的响應。

新加坡Serpentine大厦(Serpentine Skyscraper in Singapore)位于新碼頭地區。設計師Alisa希望通過嚮上延伸城市肌理來取得與周圍環境因素的融合,于是將城市肌理因素轉化爲6條參數控制曲綫,隨後將參數與系統結構函數引入數字平臺進行計算,將内部功能、結構、設備等因素與外部環境因素整合,生成了大厦的建築形態(圖7),并通過多方案的比較,選擇出最佳形態進行優化設計。在方案評價與調整階段,設計師運用性能分析軟件對形態進行采光、通風分析,對不足之處進行優化設計,使之具備更爲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而且優化中還爲大厦設計了雨水收集與中水處理系統(圖8),提高了大厦對環境資源的利用效率。Serpentine大厦的形態不僅與建築功能合理匹配,還與城市肌理充分協調,同時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爲大厦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環境,借助數字技術生成的非綫性形態也使Serpentine大厦格外引人注目(圖9)。

上述兩個案例中建築形態都面臨着來自内部功能和外部環境的雙重約束,這兩方面因素又相互制約、相互影响,呈現出復雜的作用關系。兩位設計師都從分析内外形態影响因素出發,將影响因素量化爲設計參數,同時將自組織系統内的結構轉化爲數學關系,繼而在計算機中建立其數學模型,運用數字技術進行數據計算,最終生成多組建築形態。設計師再根據不同系統反映出的與外界環境的物質、能量、信息交换特點及内部功能結構要求進行優化選擇、參數調整,生成最佳建築形態。整個創作過程中,建築師的工作集中在影响因素參數化、系統結構函數化、形態系統優化選擇三個方面,而形態系統則完全是參數根據系統結構函數關系在計算機中自發生成的。生成過程中的大量復雜性關系得以保留,并對最終形態産生作用,實現了内部因素的自組織與外部影响的自適應,不僅生成了優美的非綫性形態,還在多方案對比中探索了形態的多種可能性,比較後獲得了最佳形態。更重要的是,生成的建築形態能充分、準確地滿足來自場地環境和自身功能的影响和要求,充分體現出自組織與自適應高層建築形態創作思路的技術優勢。

結語

高層建築形態因其象徵性、標志性,一直受到業主、設計師、公衆的關注。隨着社會意識形態的進步、工程技術水平的提升,當代高層建築形態創作不應僅僅停留在對風格、主義的討論上,它更應該在與環境有機協調、與功能準確匹配、與運營高度接軌等方面做出卓越的表現。高層建築形態創作引入自組織與自適應理論是希望形成一種對内部功能考慮更全面、對外部環境分析更準確的創作思路。在今天,借助計算機技術我們可以準確地對大量影响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并且根據自組織系統的結構和參數調控形成多種可能的形態方案,再由建築師進行篩選,得到最優方案。數字技術爲高層建築形態自組織與自適應創作提供了可能,在數字技術支持下,建築師可以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實現高層建築形態與場地環境對話、與使用功能共鳴、與社會文化和諧的設計目標。■

参考文献

[1]安德里娅·布莱尼哲,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复杂性设计战略和世界观.孙晓军,宋昆,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 篇2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水平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球化给建筑领域带来了新技术和新材料,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地域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被商业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因此,针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建筑设计创作领域,通过对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创造出符合各民族人民审美和生活习惯的现代地域建筑,是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

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 篇3

另外,还通过分析作者认为不好的建筑作品,例如北京天子大酒店、沈阳方圆大厦等,来谈谈传统文化精髓和世俗观念的不同之处,以及体现在建筑感官上给人们传达的反面信息。

【关键词】建筑创作;传统文化;传承与体现

【Abstract】I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Western culture, and still is plagued by problems of every Chinese architect. This article is from this proposition, in talk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status quo and in some Chinese concern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y introducing som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architecture, such as Fragrant Hill Hotel, Beijing Diaoyutai State Guesthouse, Haikou train station, Shanghai Jinmao Tower, etc., to talk about the details and how to use symbols and their evolution in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mak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flect problems in the Architecture Creation.

Also, consider the bad architectural works by analyzing the author, such as Beijing Emperor Hotel, Shenyang radius of the building and so on, to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ecular ideas, as well as negative information reflected in the architectural sense to people to convey .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Heritage and embodies architectural creation

1. 前言

(1)中国的建筑创作有过大量模仿国外建筑而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期。但是由于近些年来,中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外被抢先注册,像端午节、少林等。导致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在国际地位上处于文化上的尴尬与被动局面。同时,笔者也见过有关建筑设计体现传统文化的提法,在这里,笔者也要根据自己的观点认识,为这一大的命题增砖添瓦。

(2)任何一个建筑,都有它地域性的特点,简单的讲,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更何况,在国内国外,参杂着人文、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而产生的建筑就更有着很大的差别了。

(3)记得笔者的一位师姐在读博士期间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座建筑,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文化的内涵。”

(4)在此,本文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传承。以期望引起同行共鸣,共同在建筑创作领域,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创作出更多更具中国本土气息的建筑作品。

(5)谈及中国的建筑创作,自然要简要的说一下中国的建筑历史。

2. 中国近代建筑创作简介

2.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一些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了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较强。

2.2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然而值得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2.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

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建筑师成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

代表人物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设计作品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

2.4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建筑思潮涌入,掀起新一轮模仿照搬潮。

随着各种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国人一度曾疯狂追捧,比如过各种洋节日等,有的热闹程度甚至超过中国传统节日。建筑上的现象也是如此,出现过很多模仿欧式建筑,以至于做什么建筑都是欧式建筑符号,这其中有出现过很多好的建筑,也有过很多不伦不类的败笔。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

作者不排斥西方先进的建筑材料带来的全新建筑革命,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建筑知识和理念的同时,不要不分精华糟粕,全盘接受,更不能在全盘接受的同时完全抛弃中国历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建筑创作中如何更好的传承这种文化。

3. 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作者大致分为两种,外在的和内外结合的

3.1 艺术作品包含两个元素:

(1)内在的和外在的,简单地讲内在的元素是艺术家心灵的感情,它可以带起观者大致相同的情绪。

(2)作品外在的元素是它的内容,所以一定有心灵的变化迹象。若不是这样就根本产生不了作品。摘自《艺术与艺术家论》,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3.2 在这里,作者对本文的“内在”、“外在”稍做解释。

(1)“没有形似,哪有神似”——戴念慈(建筑设计大师)。

(2)外在,指采用了一些西方的建筑技术和思想,简单在外立面随便加上一点所谓传统文化的建筑符号进行装饰,丝毫不影响内部的功能布局;在建筑界人们把这种建筑戏称之为“穿着西服,戴瓜皮帽”,多少有点不伦不类。然而这里仅仅是做到了所谓的“形似”。故称之为“外在”。

(3)内在,指的是深层的建筑含义,它的文化传承体现在设计的各个细节中,既让精通传统文化的人能读懂又让普通民众有着一种亲近感。这样的建筑由内而外贯穿在一种文化脉络上或者是有着一条明晰的民俗线。这样的建筑往往值得品味,而且经得起推敲。就像佛洛依德的话“为了要明了他的意图,首先我必须找出在他作品中所表达的意义和内涵;换句话说,我必须要能够解析它。”摘自佛洛依德《米开朗其罗的摩西雕像》。

(4)由此看来,一座有生命力的建筑不仅要做到“形似”更重要的是做到由内而外的“神似”。 精确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当然在于内外结合。下面就简单从一些人们熟知的经典的实例中,领略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

3.3 传统文化内外结合而传承的典型作品。

3.3.1 香山饭店(设计者:贝聿铭)。

(1)说起这个建筑,可谓经典,初次见到,作者的感觉就是文化味儿很浓。建筑师贝聿铭在这里就引借了大量的中国传统的建筑符号。江南园林中的白墙加入传统建筑的菱形窗、门套、格带和压顶;青灰色的磨砖对缝的勒脚、硬山和单坡屋顶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世界建筑上坡屋顶很多,可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坡屋顶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已特有的民族风格,贝聿铭先生坡屋顶的运用,使得作品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符号到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升华。

(2)这都是当地民居的典型特点。这可谓是“外在”。

(3)饭店在规划上就采用了中国庭院式布局;后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的水池、假山和青竹,使前庭后院具有连续性。也许这就是贝聿铭先生对“曲水流觞”的精美阐释。为了照顾每个房间都有好的景观,大部分房间都能看见水面,在背向水面的房间的对景处,贝聿铭还特意的让人移栽了一颗造型奇特的松树来做景(《建筑学报》中有照片特写)。设身处地想象一下,推窗而望,虽无水波荡漾,但有别致一景。松树在青瓦白墙的衬托下,别有一番江南民居的情趣。

(4)贝聿铭先生用正方形和圆形简单的重复,大门、窗、空窗、漏窗,窗两侧和漏窗的花格、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道路脚灯的楼梯栏杆灯也是正立方体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圆则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连房间门上的分区号也用一个圆套起来,这种处理手法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藏着设计人的某种意图以及为了表达一种特定文化而花费的心思。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使得这样大体量的建筑产生了韵律感。

(5)饭店外观在颜色上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使得建筑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并不像国外的一些高级饭店那番富丽堂皇。这与建筑本身所传承的文化又是何其协调。

(6)这是对香山饭店一点粗浅的理解。其实传承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很多。

3.3.2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

(1)设计者:曾群、孙晔(此项目在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中获优秀奖)。

(2)项目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钓鱼台国宾馆中心位置,南邻草坪,北傍湖面,与总统楼遥相呼应,地理位置与功能非常重要,平时用以举行类似国宴、酒会、谈判、接见等大型国事活动。

(3)芳菲苑就是从唐代建筑中获取灵感,在最重要部位,大宴会厅屋顶采用平顶外加三面缓坡大屋顶造型,南面挑檐达8米多深,开阔深远舒展平达,极富唐风神韵;屋顶材料为冷灰色,沉稳高雅,极具气势。这样的设计再一次让现代建筑表现了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不凡气度。

(4)建筑细部和节点也是经过精心推敲。外立面统一在600mmX1000mm的网格中,让石材、玻璃、铝板等的不同材料都遵循这一划分,这样就使得复杂变化的形体统一在完整的格局中。

(5)入口门楼是一个使用现代材料作出传统韵味的例子,这一形势呼应老芳菲苑的中式门楼,使得芳菲苑的历史在人们的回忆中延续。

(6)如此的设计从而实现了将现代建筑设计精神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目的,进而完成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大唐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

3.3.3 海南海口火车站;

(1)设计者:王长刚、曹亮功、张新平。(此项目在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中获优秀奖)。

(2)这又是一个外观有着大屋顶,立面极具江南民居风味的建筑。建筑在空间构成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庭院的精髓,做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既从形式和外观上体现了海南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又从空间布局上和海南气候环境相适应,进而塑造了一个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交通建筑。

3.3.4 上海金茂大厦;

(1)设计者:阿德兰 史密斯。

(2)设计者在构思过程中就是领会到中国古塔的美观造型,并由此得到灵感。他把古塔的形式加以简化、提炼,提取了古塔逐渐收分的比例节奏,用于金茂大厦的设计中。金茂大厦立面分为13节,由下而上以逐渐加快的速度逐节内收,收放的比例尺度、节奏韵律都充满中国古塔的韵味。而且,双轴对称的正方形构图,使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可以获得完美的视觉景观;从平面正方形对角线上看,金茂大厦上小下大,好像一座摩天宝塔,巍峨屹立,很有宝塔的隽秀;从平面正方形轴线上看,金茂大厦两边垂直,顶天立地,又像一座通天丰碑,很有泰山丰碑的神韵。另外,随着昼夜阴晴、远见高低的改变,金茂大厦或明或暗,或蓝或灰,充分显示其造型的变换性。(摘自《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

(3)功能合理的平面布局、经济可靠的结构体系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这就是金茂大厦的成功之处。

(4)这座建筑就是一个典型的从“型似”到“神似”的成功案例。

3.4 传统文化“外在”的建筑作品。

虽然金茂大厦也属于“外在”的“形似”建筑作品,但是精确的造型却收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和传神韵味,从而达到了“神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会有如此效果。

3.4.1 北京天子大酒店。

(1)项目坐落在北京东郊。

(2)整个建筑的外形是“福禄寿”三星的身体。作者就将建筑生硬的套在整个身体里面,想用以表达“福星高照”的意义。业主想以这种方式来弘扬民族传统,宣扬民族文化,想借以传达国人大富大贵的梦想。

(3)一生大富大贵是为数不少国人的梦想,而且这种梦想往往是建立在一种浮躁的、不劳而获的思想上的,确切的说这本身就不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能是人们对富贵生活的一种世俗追求。

(4)就建筑本身而言,往往为了维护这种外在形象,导致室内很多空间不好用,正常运转时势必增加能源消耗,而且还未必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更谈不上现代建筑上的节能、绿色、环保、低碳了。

(5)这就是过分的媚俗而产生的建筑作品。

3.4.2 沈阳方圆大厦。

(1)项目坐落在沈阳北站附近。

(2)建筑外形就像一个圆形的大鼓,坐落在一个基座上,“大鼓”的中心开一个方形空洞,也许项目名称由此而得。外圆内方的造型又像一个古代的钱币,俗称“大钱儿”。也许设计者想借以表达财富的象征,用以满足人们对财富的热爱和追求。

(3)无论是圆形的“大鼓”还是外圆内方的“大钱儿”,这本身也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同样有着很深远的历史文化,运用得当,同样会给人以很深的文化内涵。可是运用不当,就好像变了味道,整个外形包括用色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散发着一种铜臭之气,让人觉得俗不可耐。

(4)如此的造型,同样会带来室内空间的不好用以及结构的处理难度。与之外在传达的信息实在是得不偿失。

4. 结束语

(1)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是很难让这种文化的精髓在建筑创作中传承下去的,仅靠在外形上随意的加上一点传统的建筑符号,就想表达传统文化内涵,到头来也只是难掩世俗之气。

(2)借用刘育东先生在《建筑的涵义》一书的一句感慨,“一件好的建筑作品的完成,除了要有非凡的设计者之外,开明而有内涵与素养的业主,能够接受有思想而创造性的建议,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3)在这里我也想说,一件过分媚俗的建筑作品虽然出自设计师之手,但是这也与媚俗的业主有着很大关系的,尤其是在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众多的建筑师并不都是在完全担负着传承建筑文脉的历史使命,而是在考虑着经济利益,这就导致业主的不合理意见占据主导地位,产生一些理想之外的建筑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4)这本身也反映了在市场环境下建筑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无奈。

(5)另外,就建筑创作方法和促成一件作品的干扰因素来讲,很多很杂,并不局限于创作思路必须要来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然而创作地方特色建筑,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学习西方建筑先进的思想并不矛盾,正所谓“和而不同”,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我们在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不要忘了自己的精髓。

(6)限于篇幅的原因,对这样一个大的命题,很难说清楚,实例也较多,这里仅浅显的说明观点,在业界多一份声音,以期望抛砖引玉。

以上观点,纯属于个人对建筑的一点粗浅理解,并非针对建筑设计者和业主,如有不同意见,还望同行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 《建筑的涵义》,刘育东,天津大学出版社.

[2]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戴志中、舒波、羊恂、赵冶,中国计划出版社.

[3]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第三届建筑创作奖精选》周畅、米祥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米开朗其罗的摩西雕像》,佛洛依德(Sigmound Freud).

[6] 《艺术与艺术家论》,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7] 《建筑学报》.

浅析新乡土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策略 篇4

关键词:新乡土建筑,传统技术,高新技术,适宜技术

随着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世界趋向一体化,现代工业技术在环境和文化方面的负面效应也随之扩散。生态危机、能源消耗、文化趋同等现象令许多国家感到忧虑。反映在建筑领域,资源消耗型的建筑发展模式对地域生态环境构成了极大压力,地域建筑文化也存在被消解的危险。新乡土建筑正是在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地域性的矛盾对抗中应运而生。它中和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它不仅传承传统地域文化,也接受全球化带来的科技和进步。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是建筑得以实现的基础。如今,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正以级数上升的力量影响着建筑的发展,并成为最大的影响因素。现代技术在带给我们便利、舒适和效益的同时,也无情地侵蚀着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处于敏感地位的新乡土建筑,它的正确定位正在于是否能够恰当对待现代技术。如何把握好技术这柄“双刃剑”,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 新乡土建筑的概念

“新乡土建筑”对我们而言并非是一个新名词,关注它的建筑师也不在少数,要说明什么是“新乡土建筑”,先要看看什么是“乡土建筑”。乡土建筑指的是产生于本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建筑。它来源于对世界各地民居的调查研究,以各地的民居为代表。保罗·奥利弗(Paul Oliver)在由他主编的《世界乡土建筑大百科全书》中,概括出“乡土建筑”的几个特征为:本土的;匿名的(即没有建筑师设计的);自发的(即非自觉的);民间的(即非官方的);传统的;乡村的等等,基本上体现了“乡土”的完整含义。所谓新乡土(neo-vernacular)建筑,是指那些由当代的建筑师设计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的新建筑,是对传统乡土方言的现代阐释。它赋予乡土建筑以新的、现代的功能从而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

2 新乡土建筑的技术策略

近些年来,在新乡土建筑创作中,一些建筑师对待技术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既没有盲目沉醉在现代技术的魅惑之中,也没有盲目追寻纯粹的传统技术,而是在尊重乡土文化的前提下,立足当时当地,寻求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平衡点,以一种创新的姿态赋予建筑新的意义。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概括。

2.1 传统技术的改进

乡土技术的改进这种探索方向是提炼乡土技术中至今仍然适用的因素,与当代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相结合,创造新的乡土技术。一些优秀实例反映出了对传统技术现代化的探索,值得我们深思。比如瑞士建筑师卒姆托(Peter Zumthor)设计的圣·班尼迪克特小教堂(Saint Benedict Chapel,Graubünden),通过运用精心设计的构造与材料来缔造建筑与人文、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见图1,图2)。建筑师采用了传统的、具有地方特征的木结构建造方式。整个建筑外部竖向的表皮由10 cm见方的木片覆盖。鳞片状构造的木片一块一块钉在后面的木夹板围护上,全部只能由手工完成,体现了建造教堂这一事件的虔诚。木片取材于当地,与周围小镇上的木质住宅十分融洽。由于表皮是圆滑的转向,色彩的变化在一个范围内柔和的渐变。人们通过木片颜色的变化,便可以解读出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卒姆托以对生活与自然敏感的洞察力,将普通的结构形式、平凡的材料化为沟通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有力手段。 可见,传统的技术在今天不是没有用处,而是在于怎么用。传统技术大多是一些朴素的地方技艺,本身就具有某种亲切和自然的性质,表达了某种对自然情感的向往,这恰恰契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因此传统技术的现代化更新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将原有优势通过现代的手段、方法、设备延续下来。

2.2 高新技术的应用

地域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日趋丰富。乡土建筑死守传统技术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新的技术手段。在当下,许多建筑采用高新技术手段,以达到实现自然、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类建筑立足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为乡土建筑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历来被称为“有机高技”(Organic-tech)代表的皮亚诺,在奇芭欧文化中心(见图3),展现的就是一种高技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皮亚诺从当地的棚屋受到启示,提取出其造型精华——木肋结构。木肋向上收束,造型酷似当地人住的棚屋。中心的主体由10个大小不等被皮亚诺称之为“容器”的单体一字排开,形成3个村落,每个容器都有一个功能主题,相互以廊道相通,构成整体。最终的“棚屋/容器”具有两层皮:外皮是模仿棚屋“编织”而成的木肋结构。为了抵抗南太平洋的强风(250 km/h,450 kg/m)和获得耐久性,木材选用了中非的桑科树(Iroko),这种砍伐后仍带有油性的材料也易于弯曲。内层则是钢与玻璃百叶,体现了皮亚诺一贯所追求的透明性(transparency)。这样在弯曲的外皮和竖直的内皮之间,形成被动式通风系统,是海风和室内空气流“之间”的过渡。内层百叶窗都是机械自动控制的,随着风力的变化,百叶自下而上地逐个开合。高技术与本土文化在这个建筑中实现了完美融合,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高技”与“乡土”的结合将代表着新与旧、历史与未来、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建筑语言融合为一体。这是一种全球化语境下的积极探索——将当代高工艺和高科技手段与地域环境、乡土文化和地方建筑营造方法相结合,追求既有信息、智能以及生态技术功能,又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创作倾向。

2.3 适宜技术的提倡

适宜技术是指由各地的生态环境、技术和经济状况以及气候、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合力决定的适应于特定地域的技术。它主张将当代的先进技术有选择的与地域条件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同时提倡改进和完善现有技术,充分发掘传统技术的潜力,以达到最好的综合效果。国外许多建筑师都积极地运用适宜技术原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筑设计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在研究当地气候与建筑的关系时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论断,在实践中他借鉴传统建筑的技术处理,发展出诸如敞廊、管式剖面、开敞空间等建筑类型。在造价低廉的情况下,创作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建筑空间。在我国许多研究者也积极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延安枣园绿色住宅即是其中一例。研究者对传统窑洞的建造经验和生态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进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加以运用,采用被动式与主动式技术,地方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窑洞在采光、通风、防潮等方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从而使窑洞获得了新生。适宜技术是基于建筑技术的可选择基础之上,强调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适应性、适用性的技术,同时,适宜技术隐含着“此地”的地方技术,也体现出“此时”的时代特征。作为“多种技术的混合体,它能发挥资源的能力并适应国家的条件,能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目标做出最大贡献。”

3 结语

无论是高技术或是低技术的采用,还是高技术与低技术的并行,其目的都是建筑师为探索怎样表达地域特色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采用适合本国本地区的适宜技术,在建筑与技术的全面协调中,构建人类的理想家园。

参考文献

[1]汪芳.查尔斯.柯里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J].建筑学报,2000(11):24-25.

[3]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J].建筑学报,1999(6):6-7.

[4]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6):23-24.

[5]扬崴,曾坚.高技乡土——高技建筑的地域化倾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2):56-57.

[6]单军.记忆与忘却之间——奇芭欧文化中心前的随想[J].世界建筑,2000(9):11-12.

[7]赵群,刘加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简析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J].新建筑,2003(2):18-19.

[8]张彤.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J].华中建筑,1999(3):24.

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 篇5

论文关键词:地域化,建筑,创作,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

论文摘要: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 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2. 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 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2)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 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

3.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关于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建筑;建筑创作;生态构思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面对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生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越發得到关注与强调。2002年,柏林就以“资源与建筑”为主题召开了世界建筑师大会,明确赋予了建筑师的社会和职业责任。如今有关建筑的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建筑施工的生态技术上。

一、建筑创作的现状

社会上普遍认为建筑的高大、气派以及独特个性是业主的经济实力的表现,因而在此类建筑的建造上往往只考虑其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对生态代价却忽略不计,导致了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建筑创作的生态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建筑创作构思的来源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即功能构思、结构构思、形象构思、意境构思、技术构思和规则构思。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还应该包括环境构思和创意构思等。而实际上正是这些构思的相互协调与互补促进了建筑创作的丰富和完善。

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即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有意识的按照生态学原理与规律,通过生态的设计方法或者生态构造技术来完成建筑创作的构思与设计的过程。其中建筑师是建筑创作的执行者,需要拥有生态的建筑理念、专业修养以及综合能力,而建筑创作则是建筑师根据众多的客观设计依据,如日照、风向、风力,地质地貌,人文因素,物质条件等设计而成的作品。实际上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建筑的整体上进行考虑。主要包括建筑规模的合理性、建筑投资与效益平衡、建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资源与能源配套使用评估、生态技术与生态结构的合理性等。

第二,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因素。如根据风向与朝向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根据气候特征进行除湿或增湿、降温或供暖、遮阴或散热等,充分利用大然大环境调节建筑小气候。

第三,考虑建筑使用的材料与设备,以及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应选择具有强耐久性、本土化、能够再生与循环利用、耗能低、少危害、经济方便的材料和设备。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对水、土地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充分利用地热、太阳能、风能和光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等。而对矿物燃料等非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考虑建筑施工的生态性。如在建筑垃圾无毒害处理后排放,并创造无光污染、声音污染的良好物理环境等。

第五,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建筑创作时需要对地方的传统技术进行传承,并学习和吸收对地方传统建筑中的生态技术;对地方的古建筑和有价值的景观等进行保存与更新;对地区的生活方式进行优化等。

三、生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筑创作中融合地形地貌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时需要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形地貌进行处理,如山地、平原、丘陵与河谷等。由于现代建筑技术的提高,较多的通过对地形改造来满足建筑建造的要求,然而过度的改造往往会自然造成严重的损害,进而引发滑坡、坍塌等自然灾害。因此,建筑在创作时应尽量适应地形,并减少对土壤、地质结构与植被的影响。建筑与地形地貌的融合中,“架空式”与“台阶式”是两种典型的设计方式。如某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中,就有参赛方法通过架空方式将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建筑架空在山地上,从而保持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天然的城市地面绿地系统,不仅达到了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增加了地表水的渗透与水汽的蒸发缓解了热岛效应。该方案中通过架空方式实现了建筑与地形之间的特殊结合,实现了对生态目标的追求。

(二)建筑创作中融合气候调节的生态构思

目前全球的现代建筑室内气候调节普遍是依靠空调来实现的,建筑特征趋于国际化,而缺少其独特而的地域特征。由于对低于生态气候的忽视,导致建筑的冷暖系统过多的消耗了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而在建筑创作中融合气候调节的生态构思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对室内气候的改善。典型的地域气候包括干热气候与湿热气候,其中干热气候由于气温高湿度低,少雨温差大,通常考虑夏季降温问题;而湿热气候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大,因此需要重视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在建筑创作中应根据地域的气候条件对建筑进行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合理的建筑形式与结构、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等。干热气候地域的建筑一般为南北朝向、减少东西向墙面积与门窗数量,增加辅助房间进行隔热;庭院设计可设计水池,种植绿植,增加水分的蒸发;采用高热容量建筑材料等;而湿热地域建筑则需要较大的窗口,增加排雨水的设计,采用浅色的外墙和屋顶等,从而减少热量的吸收,增加自然通风。如梅纳拉商厦就通过内外的双气候处理设计,将其变成了能够适应热带气候而耗能低的建筑。该建筑的绿色植被种植在内凹的平台上,呈螺旋式上升,从而形成了能够遮阳的自然环境,同时,由于东西朝向日晒较多,因此都采用遮阳百叶,而南北朝向则采用镀膜玻璃获得柔和采光与自然通风。

(三)建筑创作中融合水体的生态构思

建筑多靠近河流、海洋和护坡等自然水域,因此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应该充分对水体进行融合,既利用水体实现对建筑景观的塑造,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也通过建筑的布置促进水体的自然循环。如靠近海洋和湖泊的建筑,由于海洋、湖泊具有巨大的蓄热能力,其水温保持在当地年平均温度左右,因此能够对临近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而使建筑获得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此外,通过采用喷泉、喷雾和流水等人工水体也能够达到建筑环境改善的目的。

(四)建筑创作中融合绿化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中的绿化设计是目前比较广泛运用的一种设计手段,通过对建筑的绿化不仅能够对环境进行美化,同时还能够产生大量的生态效益。如释放氧气、吸收有毒气体,改善建筑和城市小气候、减少太阳辐射,降低城市污染等。建筑绿化通常包括建筑的室外绿化和建筑的室内绿化,室外绿化主要包括草木、花卉、园林等。其中尤以覆土建筑与建筑立体绿化为主,覆土建筑能够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对地形与植被进行保护,并且该类建筑冬暖夏凉,降低能力对能源的消耗;而建筑立体绿化则主要是在建筑墙面以及屋顶进行绿化。

(五)建筑创作中融合节能环保设计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从而实现建筑的节水、节能。因此可推广运用节水设备,对水资源进行收集循环利用,如设计渗水槽、蓄水池等等。同时应推广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实现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并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材料选择上,遵循“适时、适度、适量、适价、适地”原则,充分运用生态理念,分析建筑材料可能对人和自然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再考虑材料的性能优劣,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选择环保型节能材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探讨发现,如何将生态理论转化为生态构思的方法、技术和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的创作,并提高建筑师的生态构思手法,加深对生态设计的认识俨然成为了当下建筑创作中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震.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D].重庆大学,2003.

[2]张丕富.建筑创作中的生态及生态构思[J].建材与装饰,2013,(7)

百年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回眸 篇7

人类创造建筑可以从其在栖居处揉进技术与艺术的元素开始,人类的建筑创作活动约有万年的历史,丰富而辉煌,生动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体现了人类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状况。而近百年来,则是人类在建筑创作理论和实践方面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是扬弃与颠覆几千年传统建筑模式的时代;是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是建筑界群星灿烂的时代;是人类重新认识环境、认识传统、文化与资源的新时代。科学的发展波澜壮阔,建筑界也思潮叠起,流派涌动、精品层出不穷,催人振奋,让人惊叹。在赞叹建筑师丰富创造之余,我们又看到历史文化建筑被无情的践踏,世界上千城一面,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的现象发人深省,促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百年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实践,思考未来的建筑与建筑的未来。

一、建筑技术与艺术

建筑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部技术与艺术相互促进与制约的矛盾史。上个世纪初,正当学院派大谈构图比例、均衡、装饰的时候,工业革命的先锋已把速度、标准、包装、时尚鼓吹为时代的艺术。建筑,这种耗费大量工时材料的实用艺术品,其艺术更应在工业革命中洗心革面,钢筋混凝土框架技术的成熟,让人们对梁、板、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情,加之战争对城市的破坏,导致更快生产房屋的要求,工业化把建筑的装饰清洗干净。于是“装饰就是罪恶”、“少就是多”、“形式服从功能”、“建筑是住人的机器”等称之为“现代派”的创作思潮席卷全球。技术暂时把艺术推向边缘。“方盒子”在全世界各地迅速垒起,基本导致了全球千城一面。

然而上世纪70代后,修正“现代派”的流派(后现代派)又在艺术的旗号下鼓吹起装饰、细部。审视百年来人们对于建筑是否应有装饰的争论其实就是在技术进步时,审美价值如何适应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问题,片面的适应技术只能把艺术边缘化,因此建造了一批“方盒子”,而在其后的艺术“感召”下,又回应如何在适用新技术的条件下创新形式,使技术结合艺术。技术并不排斥艺术,只是有一个矛盾统一的过程。

二、继承、叛逆与发展

后现代建筑创作思潮在上个世纪后期乘风而起,从其演变看,与其说是对现代派的叛逆,还不如说是对现代派的继承与发展。后现代派建筑宣称“现代建筑”死了,是反对现代派而创出的。然而,后现代派的作品所体现的仍是现代派的灵魂,只是在其外表上,增加了许多装饰细部,即由简洁走向丰富或繁复。

后现代派对现代派的“否定”和叛逆,是符合历史上实用艺术发展规律的。技术作为先锋,艺术为其丰富和完善。这正是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所走的轨迹。实际上,后现代派并没有真正否定现代派。装饰本来就是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后现代派作为一股思潮是在丰富和完善现代派,是在纠正现代派的偏颇思维。因此,许多人把后现代派称之为“现代派之后”“后期现代派”是有其道理的。

建筑是一种实用的艺术作品,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建筑创作走过了一个从偏重实用到注重装饰而不偏废功能的演进过程。又一次证明了技术与艺术矛盾统一的辩证发展规律。

三、文脉的传承、更新与城市开发

工业革命,战后重建,让城市建设走向疯狂,传统城市中的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在适应新的城市功能的要求下,何去何从是对人们观念的一次大挑战、大洗礼。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中体现的主旨正是建筑师和理论界在“教训”中完成的一次从建设功能主义城市到结合保护历史文化城市的创新。

城市与建筑需要更新与创作,但是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是不可复制的文物,是人类千百年遗存下来的宝贵财产。如何对待历史文化建筑与城市历史街区就成了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拆除,新建的城区显得气派,但缺乏了人们的记忆认同和文化底蕴,显得单调与苍白。于是“修旧如旧”,“城市有机更新”,“保护性开发建设”等理论就应运而生。在保护历史建筑与街区的基础上更新城市,在传承文脉的基础上让建筑协调环境、尊重历史、弘扬文化,其创作的深远意义在于更彰显出人类的智慧和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提升。对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的保存正在丰富着全球的文化,环境伦理的光芒正照耀着人类社会生态的和谐,指南着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时的方向。

四、来自生态与资源的挑战

经过百年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单纯把建筑艺术理解为空间、构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时代正在悄然转向,多元的、学科交叉的技术成果又在有力地影响和调整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科学之光照耀着人们对建筑创作发展的前进道路。建筑对生态的影响,或者建筑所属的生态性,让建筑师开始意识到建筑的健康性和生态环境意义、建筑使用中的健康与节能及其影响等……。人类的发展让建筑师开始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循环经济问题,能源问题。这又是一次技术冲击艺术的挑战。

符合生态性原则的建筑,节能循环性利用资源的建筑是怎样的模式,是否符合艺术的原则,又让建筑师开始了困惑。生态环保、节约资源和美观艺术的双重要求正呼唤着建筑创作理论的创新。建筑师的创作理论与实践将要在交叉学科的交点上发芽,重新调整方向走上正确的创作之路,这是时代的召唤,是发展的必然。

五、建筑经济学与生态伦理

为了艺术的建筑可能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前者如悉尼歌剧院,后来如中国“鸟巢”奥体中心或中国国家大剧院等。从生态资源角度来看,无疑是有悖常理的。然而在全球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又有许多解释让人耳目混沌。据说悉尼歌剧院的旅游参观门票早已收回了其建造及利息等代价。中国的这些标志性建筑只要在开放旅游的观光中很快也会收回成本,而且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创作理论与实践潮流的方向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如何看待资源与收益的价值观问题。

建设是一个消耗资源的过程,从地球总资源的角度看,节省资源,为后代留下资源是一个生态伦理的问题。如果建筑一味标新立异,而无视资源的枯竭,建筑艺术中的“真”、“善”和“美”怎能统一,因此,建筑应是一个在节约资源基础上的创作。无视经济的建筑不是一个好建筑。

另一方面,标志性建筑成为一个旅游景点,给人们提供观赏的美感,获得旅游的利润,并且收益大于建造成本,这是建筑经济学的另类思考。其一是创造了标志性的艺术品;其二是回收效益还在继续,但是与资源节俭的原则背离。建筑理论与实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向何方。对大量性的建筑,对少量的标志性建筑是否应有一个不同的态度。试想如果不是前人把教堂、宫殿、寺庙、豪宅等作为标志性建筑来建造,如何能留存至今而成为经典。建筑经济学应在这个岔口做一番深思,其理论与实践应重新把握方向。

六、社会心理与时尚风格

建筑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任何时代都有各种各样的时尚潮流和审美情趣。流行的时尚经常演化成一种社会心理,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创作。

时尚是一个时期流行的审美情趣。如果时尚是健康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创新就有可能演进为风格,而大多数的时尚都可能是昙花一现。

建筑创作的实践往往反映当下的时尚,这是一种规律。而把时尚演进为风格,升华为理论,却非常艰难。一个世纪的创作,各种流派和不同的时尚粉墨登场,此起彼伏。战争的时期、翻身的时期、大发展时期有各种社会心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然而能经得起历史考验,丰富建筑学科理论的风格才有意义。故专业人员应加强理论与艺术的修养,同时加大宣传、普及建筑科学才能正确引导健康的建筑时尚和社会心理,让建筑创作走向成熟,代表时代的科技、文化和精神,而不留于肤浅。

七、人才与精品

建筑创作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良好的实践示范,同时更需要人才。一个世纪以来,建筑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也许是建筑师队伍的壮大。建筑师在世界各地吸取多种文化的素养,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丰富了世界建筑。建筑人才的培养多数从美术学院走向工科学院,从“纯艺术”走向工程艺术,完成了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重要一步。建筑师更加关注科技的发展,吸取多学科的营养。

一百年来的建筑创作,让建筑师们懂得:建筑精品的产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有才华的建筑师固然是成功作品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文化氛围和通达的业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就有一个全民建筑科普、社会审美导向与正确的价值观及其社会责任等一系列人文精神的思辨。

建筑精品是一种艰难的创作,无论是克服技术、艺术等经济技术方面的困难,还是说服“业主”、管理层面以及大众等,无不体现出建筑师的才智。建筑师是全才、是明星。建筑师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才能让更多的精品问世。

八、建筑科技发展与建筑造型贫乏

一个世纪以来,建筑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世界城市大多数建筑的艺术形式却非常的贫乏、单调、雷同。其反映了社会审美定势难以扭转的惯性思维。

科技发展应推动造型艺术的进步,上个世纪,大师把玻璃和钢材结合得非常完美就是一例。高层建筑的支撑技术,把城市形象推向了一个新境地,这些都说明了建筑科技能为造型艺术服务,技术与艺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也许是功能的空间形式和已有结构技术的的束缚,导致了建筑形式贫乏。人们习惯在一个矩形的内部空间工作和生活,而难以接受其他形式的内部空间。然而,人类在穴居、巢居等原始状态的时候也可以接受非矩形的空间。实际上,造型和功能是可以多元统一,关键是艺术结合技术的创新。

如今计算机辅助设计更能把各种造型完美准确地表达出来。生态科学和许多相关科学告诉我们,建筑造型还可以是这样或是那样的,我们有信心说,建筑造型一定会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而有所创新,未来的城市也必然要走向丰富多彩。

九、探索与启示

建筑创作实践在历史中沉淀了大量精品,孕育了一系列理论,引导和启示未来的建筑创作。

1、科学技术将引领着建筑创作,使之更符合自然之道,而科学观与艺术观在新的技术要求下必然会走向辩证的统一。

2、形式艺术有其内在的规律。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和影响建筑创作,形式艺术都将伴随着新建筑的成熟创新地赋予建筑。

3、建筑经济与建设资源在理性的价值观影响下应走向统一。节约资源将是建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创作理论产生的温床。

4、历史文化空间与建筑将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和研究。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实践正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与城市的实践中发展,成为社会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建筑精品不只是建筑师的创作,还应有社会的认同,业主审批机构和公众都是建筑精品的创作者,建筑师必须正视这一点。

6、时尚的流行与发展是社会前进中的必然,是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如何捕捉和引领健康向上的时尚对于建筑创作环境极为重要,更是培育建筑创作理论与风格的基础。

浅淡建筑创作的“积累与爆发” 篇8

(1) 对规范及相关法令法规有较深的理解, 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

(2) 有艺术鉴赏能力, 在工艺美术方面有一定深度的研究。

(3) 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 在设计中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个性。

(4) 建筑设计本专业外, 还要对规划、场地、结构、电气、水暖空调等相关专业做一些了解, 为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做好基础, 也为方案的最后实施做充分的准备。

然而是否拥有了以上的因素就等于拥有了成功设计的作品, 只可以说是所有成功设计作品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个道理, 每一个设计, 每一个工程, 都受制约于经济、人为干扰、材料、经营、基础条件等多种因素, 是一个集体行为, 所以, 很多的建筑师们设计,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发挥的、完全独特个性的精神空间。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 在我的理解下尤其是在中国国情下, 应该是在不可能改变各种制约因素前提下,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运用各种设计手段, 达到甲乙方面的共同满意。纵观国内设计行业, 尤其是处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建筑设计行业必将会随着社会大趋势走向日益完善, 社会分工也越细。由于社会的需求, 需要设计师们知道、了解的东西太多, 以后也许会随着分工的精细、行业体制的规范, 延生出类似国外的设计师协会, 如商业建筑设计协会、办公建筑设计协会、酒店建筑设计协会等。实际上, 我国建筑设计行业, 自从有了建筑设计后, 已经与国际逐渐接轨, 并呈现无比繁荣的现象, 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公司、“事务所”, 整个中国建筑市场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2008年奥运的很多场馆, 都是由我们自己的设计师设计的, 如鸟巢等, 虽说是外国的设计师主设计, 但有我们不少中方设计师参与, 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有一大批自己的世界建筑设计大师。

有时候在设计中会遇到一些瓶颈, 设计师会感到心力憔悴, 那种累和体力劳动的累是等同的。工作强度大, 新材料、新工艺需要了解, 新理念、新信息需要消化, 新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需要学习, 大家都很忙, 忙于应付, 忙于过程, 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想想和再学习。我们这有些年轻设计人员, 很多人过于追求技巧, 而常常忽视设计本质, 一旦离开计算机, 离开图库, 大脑一片空白, 徒手根本不能画图, 不能设计, 中年设计师, 又易墨守陈规, 难于改变已有的设计、审美观念, 难于适应新思想、材料……透过种种表面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 为什么有的设计师, 设计生命常青不衰, 有的则昙花一现, 有的则永远没有个性……设计行业如同世间万物的因果关系, 所有的现状、现象和它内在的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从事设计行业的人, 面临着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思考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微妙的、量化的, 只有达到量化的积累, 才会有质的突破, 也就是我们的题目“积累与爆发”。

建筑空间设计的概念, 大家都很清楚, 它所涵盖的范围极广, 涉及的材料、领域也很多, 每件成功作品本身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 如何把众多元素组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建筑呢?那就需要我们的水平了。实际现状是, 我们国家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 无数先辈留给我们了很多的建筑瑰宝。继承传统, 借鉴外来, 融合贯通, 为我所用, 所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差距, 是为了在我们以后的设计中, 更好地学习、不断的积累、不停的思考。积累的越多, 爆发的越强。

具体到建筑设计, 仅仅凭借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毕竟是很少、很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 然而也恰恰是最根本和最精华的东西。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们也在不断地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在不断地学习, 只是很不系统, 往往是缺什么补什么, 用到哪里, 学到哪里。所以, 也要善于利用各自不同环境和方法, 达到知识的逐步积累。

外墙及室内装饰材料多样化, 设计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及和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 也需要我们了解更多设计本身以外的知识, 不仅需要了解和解决项目中的空间、尺度、比例、材料、颜色的关系, 更要了解并运用与之相关的照明、电气、空调知识。因为设计都是由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构成, 组合得感观好, 功能问题解决得好, 就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

假如你接到了一个酒店的建筑方案设计, 就需要了解许多与餐饮相关的知识。比如, 饭店经营的菜式风格, 散座、雅座数量, 功能要求, 餐桌的形式与大小、对照度、空调、排风的要求, 包括业主的投资意向, 资金使用情况, 甚至需要了解后厨、后灶的操作习惯、走菜方式、前台的结算方式、客房设计等。几乎这个酒店所有的一切你都应该有所了解, 在这个基础上, 你才能合理地以各种数字和设计法则作出最合适的设计。

年轻的设计人员以为自己是作设计的, 于是只关心“设计”的事, 只看“设计”的书, 所有的活动和知识均局限在这个圈子内, 以为这样很“专业”, 其实, 很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都是在不经意时积累的, 知识面越开阔, 见识越广, 思想越活跃, 作设计才能不拘一格。相信随着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好, 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 设计师们将会有更多的舞台, 将建筑业会涌现出很多经典的的建筑作品, 为中国的发展抹上美丽的一笔。

摘要:总结了一些建筑设计师的共同特征, 提出建筑设计师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与积累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来。

建筑漫游动画宣传片的创作与应用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动画,建筑漫游,宣传片

1 建筑漫游介绍

建筑漫游动画,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运用软件创建一个虚拟世界,设计人员在虚拟世界中,根据对象的实际形状和大小创建场景模型,为模型指定材质纹理,设定场景特效动画,最后设置灯光和后期制作等。建筑漫游以3D Max和After Effects软件为主,与其他软件相结合,给用户带来强烈、逼真的感官冲击,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2 设计规划

在3D建筑漫游动画制作之前,要进行认真的规划,制订计划,选择摄像机摆放位置,注意摆放技巧,避免穿帮等错误出现。了解灯光的应用,营造不同时段的不同效果,了解每种灯光的作用。定制脚本,使脚本合理且具有可行性。认真分析每个镜头,了解镜头的长度和位置。多借鉴设计感好的作品,了解建筑漫游动画的制作步骤。

大体设计步骤分为三步:

第一步,制作片头,选择与房地产相关的片头,又具有艺术效果的片头,导入自己渲染完成的图片,进行编辑,在AE片头的素材辅助下,添加各种效果,完成片头的制作。

第二步,认真查看每一帧的操作方法,导入渲染好的素材,进行观看调整长度,增加各种特效,使画面更加完美,更加具有可看性,认真挑选音乐,加入到背景中,使建筑漫游又具有可看性。

第三部,进行导出,注意各种参数的大小,注意导出的设置,以及导出时的各种尺寸,完成最后的调整。合并各个图层进行导出,注意点选音乐,加入音乐,并进行检查。

3 前期准备

1)制作软件

建筑漫游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需要应用许多软件,如Pre-miere Pro、3ds Max 2009、After Effects CS4、Photoshop CS3等,主要应用软件是3ds Max 2009、After Effects CS4。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可以展示出建筑漫游动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有效地完成设计的细节。制作建筑漫游动画是一个多款软件多种素材一起配合使用的操作过程。多种软件配合使用,可以弥补3dssMax中的不足,缩短制作时间,提高制作效率,使效果更加完美。

2)收集素材

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作品,首先要确定需要创建哪些模型,并了解这些模型在现实世界中的形状、材料、硬度等常识,然后借助网络搜集相关的材质贴图,可以适当多搜集一些,这样可以进行更多的选择更细致的观察,找出更适合自己模型的贴图。进行后期剪辑的时候,要注意音频素材的收集,收集和自己作品相匹配的音效,更加突出建筑漫游动画的表现力。另外需要收集一些视频素材和特效素材,在镜头的衔接过程中让画面更加自然,使画面更加美观。更加和谐,不至于使画面很突兀,让人产生不适应的感觉,注重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相结合。

4 设计与实现

4.1 整体设计

主要包括片头的制作,山、船、桥、房子部分的建模,摄像机漫游的制作,动画的最终渲染,以及最后动画的整体合成剪辑。要充分了解建筑动画漫游的要点,在生活中注意细心收集,了解基本步骤。建筑动画漫游不仅要突出建筑,还要突出周边的环境,加入小桥、亭子、长椅、路灯、花草等必备的小区景观,使整个作品更加的美观。

4.2 关键步骤

4.2.1 场景建模

打开3ds Max 2009软件操作界面,单击创建面板,进入几何体面板。创建物体,在此平面上点右键,将其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在修改面板中找到“绘制变形”面板。单击“绘制选项”,弹出对话框,在此进行绘制参数的设置。选择长方体作为建筑的主体,适当调节大小。选择平面按钮制作玻璃,把左右的玻璃成组,进行复制。把各个物体进行摆放,如:小桥、长椅、亭子路灯等。并注意角度、大小等问题,进行适时调整,要耐心的对照每个物体的大小,注意每个物体的参数(如图1)。渲染一下,了解每个物体的摆放位置,继续进行下一步。

4.2.2 材质和贴图

收集素材可借助网络,也可进行自行拍摄,加入自己的设计,但要注意素材要和作品相吻合。打开3ds Max2009工作界面,选中物体,打开材质球,选择赋予物体,在贴图中显示。查看整体效果,进行修改。(如图2)

4.2.3 灯光和摄像机

灯光的应用在3D中十分重要,只有好的灯光才可以有更多的场景表现,灯光可以表现白天、黑夜、夕阳、日落、阴天、晴天等天气因素,可以更好的烘托出气氛,使作品更具有可看性和艺术性。在顶部加入聚光灯,调整位置,渲染查看是否合适。加入一个泛光灯,所有方向均匀照射的点光源。它不会产生投影,也不会被物体所遮蔽。(如图3)

3D max中的摄像机应用是非常广泛且作用巨大的,只有摄像机的应用才可以作为完成的漫游,摄像机的应用让建筑漫游动画有更多的动感,是漫游必不可少的一项。单击时间配置按钮,进行设置,首先设置第一个摄像机400帧,调节其位置,建立自动关键帧,调整摄像机角度,添加关键帧,调整各个的参数。(如图4)

4.2.4 渲染输出

将五个镜头渲染输出,设置画面的格式大小,要特别注意每次渲染输出时的数据要保持一致。设置为TAG格式,按照相应的镜头设置渲染的帧数,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打开工具栏上的“渲染设置”对话框按钮,弹出“渲染设置”对话框。保存在所建的文件夹,清楚地标明每个文件夹的所保存的渲染素材。(如图5)



4.2.5 后期合成

AE作为影视后期特效合成的主流软件,在效果合成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首先打开AE软件,创建面板进行时间和大小的调整,把渲染好的镜头也依次导入AE中,可以先渲染下,把握以下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整。有时会出现跑帧跳帧的现象,要多加注意。为每个镜头加入特效,第一个镜头亮度比较高,所以首先要先调整一下亮度。在特效控制台中的色彩校正中调整饱和度和亮度,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的美观真实。调整色相位,找到合适的画面颜色,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清晰。加入下雨和雪花效果,进行参数调整,调整好每个镜头,进行输出设置。(如图6)

4.2.6 片头的制作

片头部分的制作参考了网络的一些素材,经过认真严谨的对比,为了体现建筑漫游动画的完整性,和美观,决定参考一个模板,是蓝色粒子的模板,具有艺术性,也比较符合我们的主题,从网络上搜集一些After Effect的模板素材,如光照效果、粒子效果等。打开素材,对各种特效进行调整,把不需要的部分进行删减,进行蒙版的设置,整合各个图层。建立字幕图层,固态图层,在图层上打上“建筑漫游动画”字样,调整大小调整字体,查看效果。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字幕图层,在字幕图层,建立固态层方便制作特效。在字幕图层上打上“宣传片”。(如图7)

5 建筑漫游动画的发展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漫游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不仅在建筑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开始成为数字新媒体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对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晋嵘,李洪明.水晶石技法3ds Max建筑动画制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陈颖,吴士达,张瑞桃.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概述[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6(3):12-21.

[3]李涛,Adobe After Effects CS4高手之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张旭东,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白金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赵志坚.浅谈三维动画建模[J].科技信息,2011(6):302-316.

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 篇10

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建筑形式,不论风格差异和变迁,其主体都可以概括为一种或多种几何形体的组合。利用几何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是建筑创作的规律。在通过几何形体进行建筑形态创作时,加法形式是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加法是指把两个或多个基本几何形体按照一定方式连接或穿插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在原来几何体上连接或附加一个或多个从属形式所产生的组合形式。从形态而言,有相同几何体的组合,相似几何体的组合和不同几何体的组合。相同几何体组合是指把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几何体进行重复排列,可以把其作为点元素进行造型设计,也可以是把其作为建筑形体进行重复,从而表达出韵律感和节奏感等艺术效果。相似几何体的组合是指形状上相似,但大小、颜色或材质上有变化的几何形体的多次利用,形成具有连续性的近似,。不同的几何形体组合是指将形状不同的几何形体进行组合,但是在各几何体仍保持其各自得美学特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叠加或穿插。在建筑形态创作中,加法形式是重要的创作方法,其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如在把握总体关系的基础上,分散式、扩张式的建筑形体组合使建筑师充分发掘其表达潜能;体块之间的形状变异、色彩尺度质感的对比、方向转变、空间收放以及积聚、旋转、叠加等造型语汇的更新等等,为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余地。加法形式设计甚至为克服自现代主义以来“方盒子”所引起的视觉疲劳带来可能性。建筑形体之间所围合的“空白”,成为建筑室外环境,建筑因“表面积”增多而有利于与环境的交流。

二、建筑形态创作中加法形式的特质

(一)加法与同构

通过想象,将不同的形象素材整合为新的形象,其中不同的形象素材之间有适合整合的共性,对于这种共性称为同构,即相同的构造。同构与加法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加法不是简单的将形象素材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联想,寻求一种有机的、内在的、适宜的共性,从而整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形象。1)重象同构。在进行建筑造型设计过程中,将几种不同的形象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去相互重合,系统合成,从而构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使结构相交而成、形相合而成,产生出与原来完全不相同的新的视觉形象,称为重象同构。重象同构在造型设计中的基本方式在于,通过形体之间的相互重合、互借互用、互生互长,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使得图形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从而有效恰当、完美地重新组合形象,创造出表达新意境的重象同构的图形。拉维莱特公园(图1)设计师使三个中性的系统相互叠合起来,形成相互冲突,最终从这种叠合冲突中得到一种秩序,形成了一种新的形式。而这种方式正是重象同构的设计原则。重象同构虽然不是凭空捏造的,作为建筑师要在特定的限制中,借助视觉的经验和观念的意识,通过联想进行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并结合造型设计的需要而有目的进行创造。2)变象同构。变象同构在造型设计中,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目标,利用形的相似性,把一种形象逐步变化成另一种视觉形象的过程。依照变相的过程进行同构,注重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力图从简便的过程中,寻找有意义的结构与创意,是变象同构在图形设计中的主要方式。变象通常表现为渐变、形变、质变和虚实渐变。现代建筑自承重和围护结构完全脱离之后,立面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建筑句法学的研究更明确的否定了建筑构件具有的一般功能含义,这也就是说,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如:墙、窗、粱、柱等建筑构件可以忽略其结构和功能的含义,而仅仅将其看作点、线、面、体等构成元素,并深入研究各种形式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理查德·迈耶作品的形式在纯净中包含着极大的丰富,原因就在于他运用了变相同构的方式,把错综变化和各种方式的复合作为编排空间形体的基本手段。并通过基本几何形体间的转换和旋转,来表现空间的复杂,在曲与直、空间与形体、方向与位置的变动中探索创新的途径。

(二)加法与生长

建筑的生长性就是指通过建筑的架构实现的,并通过建筑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扩建、扩张、变动和发展的可能性或趋势。建筑的生长性表现为一种有机形态,具有内在的自然性、逻辑性和生长性。生长性的建筑形式是一种加法思维下的形式,是加法形式的一种特质。生长性建筑的某一阶段表现为加法形式中的重复和叠加等,然后经过扩建、生长、变化达到新的阶段,又表现为新的重复和叠加等。还有一种情形是通过加法形式的重复和叠加等表现出一种可生长的趋势,而不在进行扩建变化。丹下健三的山梨县文化会馆(图2)是日本新陈代谢派的代表作,它采用了4行16根圆筒形结构作为主要支柱,圆筒中设置了楼梯、电梯、货梯、厕所和空调机房等,柱子之间的巨大桁架上布置办公室。在各层之间,空出来的空间为屋顶花园,这也是将来扩建的预备空间。此会馆在建成以后就进行过扩建,建筑自身也就成为了一个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成长变化的生命体。“筑地”规划的原理和山梨县文化会馆是相同的,但规模更大,可以说是“可以生长的建筑思想在城市规模上的发展”。

(三)加法与视知觉

运用加法形式进行建筑形态创作时,必须注重观者的视觉感受和对形式的理解程度,使创作出的建筑形式能够反映出建筑师的创作意图,使观者通过视知觉能够解读形式传达的信息,从而达到一种思想上的共鸣。对于建筑造型来说,形式的差异对比是形成建筑造型视觉冲击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形式中的差异对比是指不同“质”的物象的对照。在这里,“质”、“差异”与“对比”这三者是互为因果的连锁反应关系。其中,“质”是指人眼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对物象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几个外部特征,如形状、大小、长短、方向、色彩、质感、肌理等等。“质”的不同导致差异的存在,差异导致各种关系的对比,它们形成视觉上不等量的“能差”,从而产生视觉张力。根据范围的不同,形式的差异所指的对象也不同。它可以是通常所说的单体建筑中各部分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指群体组合中建筑与其相邻各建筑之间的差异;从更大的范围来说,还可以指建筑与周围城市环境所形成的差异等等。例如具有加法形式特征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图3),它所有的形式要素均表现为垂直方向的、方向相同的“尖”的形式。显然,它所呈现出的升腾、突兀的外部动态形象,不是通过自身形式要素之间的对比来形成的,而是通过差异对比形成的,即是相对于教堂本身的垂直形式与周围环境中大量存在的低矮的、水平的形式形成的差异而言的。由此可知,形式特征的鲜明对于形式构成是至关重要的,形式特征的鲜明可以通过构成要素的视觉属性及其组织关系的处理获得。因此,对视知觉的认识和理解对加法形式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建筑形态创作中加法形式的制约因素

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种建筑形态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建筑形态的形成与创作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同样,加法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也受着各种因素如环境结构、物质功能、文化氛围、和材料技术等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促成了加法形式以特定的建筑形式出现和发展,促使加法形式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形态。

(一)环境结构的制约

环境指的是围绕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如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和人为环境。环境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多义性、综合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是由自然的,人文的,有机的与无机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各种复杂元素构成的,对人和人的行为产生综合刺激,诸多元素中虽有主次之分,但并非某一种单一元素在起作用,而是反应诸要素的复合作用。其中主要元素决定了环境的性质,次要元素则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加强或削弱环境的氛围,影响环境的质量。环境对人有复合刺激,环境要素越多,设计构思时越需综合地分析和比较,不能只关注一、二种因素而舍弃其它。

(二)物质功能的制约

建筑的功能和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加法形式的运用。首先,如果重功能轻形式,则必然导致形式的不丰富和表现力不突出,使得加法形式的运用受到制约。其次,功能的单一会制约加法形式的运用。如一座只需单一空间的厂房,其功能的单一会带来形式的单一,使得加法形式的运用受到制约。再次,功能性质制约着加法形式的运用。如纪念碑、纪念馆等,其功能决定了形式具有简洁而庄重的特点,加法形式处理手法的应用受到制约。最后,功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制约着加法形式的应用方式。如单一的功能会带来单一的建筑形式,但随着功能的发展和完善,使建筑形成多个空间的组合或形成群体建筑,这时才能实现加法形式的运用。正确理解和处理功能和形式的关系,是运用加法形式的必要条件。

(三)文化氛围的制约

建筑设计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的最终成果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使用空间的物质需求,而且负荷着人们的种种精神寄托。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念,一经产生的思想观念又指导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建筑的创造同样受到人类社会观念的制约,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也必然映射出人类社会的观念意识。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人文环境中,加法形式形成了具有特殊性的建筑形态。如山西的合院民居和窑洞民居,其形成是特定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材料技术的制约

加法形式中有通过不同材料形成的建筑形体进行叠加、附加或穿插等,或在重复或近似中通过材质的变化或颜色的变化来寻求达到对比和生动的效果。因此,材料影响和制约着加法形式的运用。材料对加法形式的制约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域材料不同和不同材料性能不同的特点,制约了加法形式处理手法的运用。如钢和玻璃,其常被用来表现高技术风格或现代风格,其形成的建筑形式多为体量简洁,形式单一,这就制约了加法形式的运用。

总之,在世界文化必然走向多元化、并且对建筑审美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的形势下,建筑创作摆脱单一,走向多元化,是建筑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建筑形式对形体组合的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基本技能。然而不同的人对“形”的理解及理解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在设计手法上更存在许多差异,因此,作为建筑师,如何正确的理解形式,合理的运用形式,恰当的表达形式是设计出优秀作品的先决条件。

摘要:在建筑发展多元化的今天, 人们对建筑的审美也有了深刻的变化, 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促使形式的创新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能创作出“新形式”, 许多建筑师殚精竭虑、挖空心思地经营着他们的创意, 探索着建筑形式的创作新途径。本文所论述的加法形式就是建筑形式的一种创作途径, 是形式创新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建筑形态,加法,美学

参考文献

[1]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中医辨证用药下一篇:营养状况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