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科研工作

2024-06-20

地理教学科研工作(精选十篇)

地理教学科研工作 篇1

1 做到数量与质量结合, 坚持以质量为主

各院校希望有更多的科研项目立项无可厚非, 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做到全面“开花”, 更不用说普遍“结果”。正因如此,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 把握好数量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作为一所教学型院校, 在建校初期和一个时段保证一定数量的科研课题立项, 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科研队伍, 但当院校建设有了一定规模, 尤其是从长远发展来看, 若对课题数量不加以适当控制, 肯定会分散科研人员的精力, 无法体现科学研究的整体优势。需要指出的是, 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院校相比, 教学型院校由于受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科研实力的限制, 在科研工作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必须走以质量为主的路子。因此, 要做好教学型院校的科研工作, 必须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把握好在何类期刊发表论文、重点保障哪个级别的课题立项[2]。总的原则是, 鼓励在“统计源”或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 满足具有军事运用前景的军队级和军区级课题优先立项要求。在这一原则指导下, 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发表了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获得了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和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且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多与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密切相关。下一步, 我们不但要继续坚持这一原则, 而且要进一步加大对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的支持力度, 切实保证发表论文的水平和科研质量。

2 做到教研与科研结合, 坚持以教研为主

对于教学型院校来讲, 教研与科研是促进院校建设发展的两大动力, 只有把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这一预期目标。需要指出的是, 教学型院校要想开展科研, 并通过科研带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找准教研与科研的契合点至关重要。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 这一契合点就是软科学研究。因为不仅教研属于软科学研究, 科研中同样也包括软科学研究, 虽然二者研究的侧重点和目标指向有所不同, 但都是把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因此, 不能简单地把教研与科研割裂开来, 更不可将二者对立起来。同时应看到, 就医学研究方式而言, 实验性研究必须具备先进的科研条件, 如果没有先进的科研条件作支撑, 讲实验性研究就好比纸上谈兵。教学型院校应扬长避短, 坚持走软科学研究的路子, 把软科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开展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发展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和有利于促进部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应用研究, 以软科学研究带动教研和科研, 实现教研和科研的双赢。我校“十一五”期间, 获得的5项科技进步奖和2项军队级教学成果奖, 就是始终坚持这一思路的最好见证。根据这一思路, 我们在充分论证和先期研究的基础上, 又成功申报了“卫生学兵三化一体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卫生士官一体化研究”两项“十二五”军队级研究课题。

3 做到短线与长线结合, 坚持以长线为主

科研工作需要一定周期, 少则3年, 多则5载, 甚至更长。所谓短线, 一般指一些研究周期短的“短平快”课题, 这类项目大多以校级课题和自选课题为主, 由于受课题主研者能力素质的限制、课题本身的局限以及资金投入的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 最好的结果是发表几篇文章, 获得成果奖励的几率往往很低。因此, 在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 处理好短线与长线的关系同样十分重要。总的原则是, 尽量减少短线类课题, 充分保障长线类课题。之所以强调长线类课题的重要性, 是为了让科研管理者和课题研究人员把关注点放在等级课题立项上,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等级课题研究中。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 才能使课题研究不断放大、进一步延伸。因此, 教学型院校必须把多争取几项军队级、军区级课题作为长线类课题管理和研究的重心, 通过对长线类课题的研究, 辐射和牵引短线类课题的研究。譬如, 我们开展的课程评估研究、毕业考试改革研究、边防高原军事医学学科体系研究、军人伤害研究等, 均需1 0年以上时间, 不但这些课题获得了高等级成果奖, 而且还带动了一批短线类课题的研究。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广这种做法, 按照“边海防军医任职教育办出特色, 卫生学兵培训走在全军前列”的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边海防军医任职教育和卫生学兵培训两大任务, 争取在科研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 做到管理与服务结合, 坚持以服务为主

科研管理的目的是服务, 只有提供良好的服务, 才能发挥科研管理的最佳效能。教学型院校的科研管理主要体现在建立制度、实施激励和跟踪服务三大方面。建立制度和实施激励政策不乏成功的报道[3,4], 但在跟踪服务方面, 由于受科研管理者经验、资历和服务意识的影响, 效果有很大差别。如缺乏经验的科研管理人员, 在科研管理中只是完成一般的上请下答和文书传递工作, 这种工作方式充其量是一种随机性被动式服务;而有经验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做法则完全不同, 他们会在把握选题方向、选择课题立项、申报文书撰写、成果申报等方面实施全程性主动式服务, 甚至起到科研人员所不能及的作用[5]。从这个意义上讲, 选调一名科研管理干部不易, 培养一名称职的科研管理干部更难。我校专职科研管理干部目前只有1名, 且任职资历较浅, 发挥作用有限。从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大局出发, 为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适当增加科研管理干部的编制是必要的, 同时要像培养教师队伍一样,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 加大对科研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 以满足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 促进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5 结语

突出科研重点和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很难, 难就难在必须付诸行动, 需要真抓实干, 而这一切都需要拔尖人才作后盾。有了拔尖人才, 就能撑起一个学科, 带活一个领域, 组成一个团队, 完成重大课题的研究, 取得高水平的成果。高水平成果的取得与高质量科研管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加强科研管理干部队伍培养与重视科研队伍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要把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作为评价其工作质量的基本标准和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郝书辰.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 :42-44.

[2]曾令强, 汪希达.基于学术论文的广东省新建教学型大学科研水平评价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6) :118-122.

[3]姚战鹏, 张利旺, 金鑫.激励机制在军队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合理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1, 32 (1) :78-79.

[4]吴建平, 王耀希.科研院所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研究[J].改革与探索, 2005 (2) :12-14.

地理教学科研工作 篇2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情况1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全面教学,至今已经开课三个学期,全面步入了正确的运行轨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为了正确引领和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我校于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与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和具体做法: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二、认真全面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全面发展。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 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由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xx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 20xx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二)下步设想。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探索与研究。

2、努力探索资金解决途径,力争尽快让学生拿到实验教科书。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情况2

学期末,莘县路初中组织了教学工作总结交流会。在会上,语文、数学、音体美、思品等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就一学以来开展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了回顾。交流内容涉及一学期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措施等,交流会务实有成效。所有老师参加了会议,通过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两点努力:

1、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成绩。

1、)努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此,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在教室一角设立竞争表扬榜,即时表扬在各方面有进步的学生,比如朗读、书写、珍惜时间等,做到每周更换,形成竞争的学习风气;我们将学习优秀的学生与暂差生组成小组,有进步的学生同时都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比如我们及时的给家长印发家长信,(本学期共给家长印发三封家长信)总结一个阶段以来,班级的学习情况,有优点同时也指出不足,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教师树立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严格要求,不断总结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教研组老师能够及时沟通教学上的得与失,将好的经验和做法相互交流。

4、)坚持不懈的抓好后进生的帮教工作,为了这些学生费了大量的心血。

2、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1、)抓好朗读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我们除了课堂上严格标准,严格训练外,还采用了一些别的方法。比如设立了专门为朗读用的抓阄小瓶,每篇课文朗读时抽号,并与作业联系;开展朗读比赛,全班用送自制礼物的方法评选最佳的选手;将自己读的最好的课文录音的方式交流;抓好每篇课文的过关要求,必须要一字不错;同时课外要求每周不少于三次的,大声朗读报纸活动。

2、)抓好书写的训练。本学期,除了开展钢笔字的学科竞赛活动。我们将这种书写的训练渗透到平日的教学工作中。

四个转变:

1、教师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上学期,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已经开始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学期,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注意课堂的有效性,换言之,就是学生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里三个纬度目标的体现情况。为了让学生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厚博大,为了使语文课堂更加具有人文性,更富有情感性,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老师会经常的使用各种电化教具、网络资源辅助教学,VCD、动画片、教育网站等深受学生的喜欢;我们会采用聊天、欣赏音乐等很多轻松的形式引入当天的课题;我们更加注重小组合作过程的指导性和有效性,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我们会用每天分类闯关的形式进行我们的复习课;我们会让学生做出复习的方案,让他们成为复习的主角等等。

2、学生作业设置的转变。

1)除了保留原来就有的作业,本学期根据要求我们设立了语言积累本,还有练笔本。规定每星期摘记的量并且注意引导学生摘记的内容,使之能够为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发展起到作用。

2)除了一些传统的作业模式,我们注意了作业模式和内容的革新。比如,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绘连环画;给古诗配画;根据古诗词的格式填写新词;搜集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好词佳句;给文中的主人公写封信,写碑文;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导游词;查找本册书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每天给父母大声朗读当天的报纸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浅能。

3、作业批改形式的改变。除了以往的优秀等级评价外,我们还使用了一些自己手绘的简笔画作为评价方式。比如认真仔细的孩子,奖励一副山水画,或者是画一头老黄牛,或者是画一个微笑的脸谱,旁边注明:老师很感动。如果作业不认真,老师会画一个哭脸同时注明:没有吃饱,希望下次记得认真等,这种批改作业的形式幽默诙谐,学生很喜欢也从情感上易于接受。

4、学生成绩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我们设计了一份表格,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这里既有最终的期末成绩,也有平日的五项作业本的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学习的情况,既有分数又有等级。一目了然,基本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二、两点收获:

1、老师也在辛勤地耕耘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丰富了自身的经验。本学期,王玮老师的习作,获得全国比赛的三等奖。

2、学生王群的作文在报社发表。作为一种尝试,孙伟老师出了一节阅读和作文训练相结合的赏析课。

三、存在的三点不足:

1、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等,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仍旧还需要努力。

2、对于优等和有潜力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在进一步挖掘培养和,整体的语文成绩还需在上台阶。

3、暂差生的问题一直是困绕我们级部的难点问题,他们的成绩仍旧不尽人意。努力提高他们的及格率,是我们下一年的奋斗目标。

四、下一步工作的四点措施: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情况3

本学期即将结束,在市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总结本学期外语教研组的工作,我们一直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改进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观念更新,创新英语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努力做到"三创新"——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是创新外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抓好教学业务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优势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

2、抓好教研组活动这个主阵地,向40分钟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学期我们每周都有详细的活动安排,本学期共按排了8位教师的公开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提炼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对策建议,使广大英语教师对一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了使大家能在意识上和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3、认真落实“结对子”活动

针对英语教研组目前的现状,结合学校的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内部广泛开展了“结对助教”活动,由优秀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互相听课、评课,分阶段总结,开展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活动。

三、努力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

四、大力提倡搞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英语组力求在教学研讨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我们英语组努力倡导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总之,一学期以来,外语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深深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我们还知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把学校英语教学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而奋斗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情况4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音乐课程划分为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这种以模块形式出现的课程,在高中尚属首次,为了体现课程标准,落实选修内容,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以下几点是我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严谨性

1、严谨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整堂课起一个导向性的作用。教案之中各个环节、内容的安排是否有理、有序、有趣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的质量。

比如教学目标,现行存在着主要有两种设计模式。一种是理论型的,一种是实际型的,两者各有其特点。理论型的模式注重深层次的、意义广泛的要求,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及能力、课堂效果等等,比较贴近素质教育的宗旨,但缺乏实际评价的可测量性;实际型的模式则注重评价的可测性,比如:学生领悟了多少知识、认清了多少道理、学会了多少方法和技巧等等,比较易于评价和测量,但似乎又不那么贴近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将二者的优点有机结合,正确应用到备课中,真的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

备课的严谨不仅仅是体现在文字上,它还应考虑到是否切和实际的可操作性。一份教案是否适用与所教授对象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是否能应用与自身的客观条件;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等等。

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设计的这份教案能否发表和公开,并很难被别人挑出毛病来呢?

2、规范的教态

教室是一个“大舞台”,在45分钟的“演出”时间里,出场人员又不仅限于教师一人,虽然你是“第一主角”这无可非议,但课堂不是演“独角戏”,整台戏的成功还取决于你能否调动起“群众演员”及“配角”的情绪,来共同完成这场“演出”。

规范的教态是课堂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师的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声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仪表、手势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的沟通工具,自然得体的教态不仅可以缓和、松弛教室里的紧张气氛,同时不经意中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个鼓励性的动作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和力。

有时候不用多讲什么,你的形体语言已经感染学生了。

3、精炼的教学语言

“讲课”不是“说课”,“讲”和“说”的意义不同。“说”是很随意的,“讲”就不能。“讲”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教授、传授”的意思。所以“讲”不可随意,要精炼。一堂课下来,和教学中无关的甚至是个人的习惯用语要少说,或者是尽量杜绝,以免误导或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

精炼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便于更好的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思路深入下去,以期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教师,讲解应该是生动的、风趣幽默的;讲授的内容条理要清晰,自身思维要敏捷;同时还要善于捕捉从学生身上反馈回来的有益信息,并稍加整理就能变成课堂上的一个闪光点。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4、严谨且不失幽默

一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单凭一昧认真的讲解是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位成人对陌生事物的专注时间每15分钟为一个生理周期,超过这个限度,疲劳感马上袭来,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现象。幽默诙谐的语言、不伤大雅的小调侃即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感觉,又重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效果。

然而,难就难在一边即能保持严谨的教学,一边还能不失水准的幽默调侃。事实上,如果你的知识结构不全、教学经验不足、教态不规范,很可能一严谨你什么都不会了。我本人对这一点体会颇深。一规范严谨起来就变得缩手缩脚,枯燥的讲解是不可避免的了,更不要谈什么幽默诙谐,自身的优势特长一点也发挥不出来,有的时候,自身已经明明意识到了什么可就是做不到位。其实,这不是“生疏不生疏”的问题,而是一个习惯性的原因。常规教学中不良习惯的养成肯定会影响到你的竞赛课发挥,要想做到即不失严谨又能幽默诙谐,只能认真地从平时常态课教学中一点一点积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二、科学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同时还是一门感知艺术。它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欣赏者的听觉器官接收,通过他的心灵体会、感受,从而使他得到美感的一门艺术。

高中学段学生有着他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如同他们的生理结构一样,自身的知识结构已近雏形;一方面知识结构亦如同他们的心理层面一样,虽自我感觉成熟,其实往内里挖掘还是稚嫩的很。这个时期为他们安排的课程内容浅了不行,不愿意听(学生语:小儿科了);深了也不行,听不懂(学生语:又讲些老古董)。所以在制定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时应当遵循音乐这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和自身规律,同时还应考虑到所教授对象(高中生)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

1、教学中,应侧重于在聆听基础上的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

2、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体现了音乐课程独有的魅力特色,音乐也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必须通过直觉的方式去获得。教学中,教师应尽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好学生的“感觉——体验——学习”这一学习过程。

3、围绕学习主线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程,挑选一些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音乐素材来增大课堂信息量。

三、创新性

同样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案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教法有不同的变化。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实教学中许多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

提倡创新性的教学是在符合自身学科知识特点,切和学生心理、能力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如:长沙的孙衫老师在《音乐与影视》这堂课中,加入了“我为电影片断来配乐”这一章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青岛开发区一中的刘磊老师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中,尝试着将“知识导引”这一章节加入到了教学中,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成功地进行了过渡和铺垫。

许多成功的创新教学事例不胜枚举,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需要强调的是:创新是提倡“个性化”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创新不是随意的改变;“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创新,还是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特点及规律、切和教学的实际。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平时一朝一夕的积累,规范严谨且认真的常态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情况5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主要标志,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和学校教师的立足之本。本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有活力,人人有朝气,也有创新精神。组员们善于钻研,勤于探索,认真备课,精心教课;在历次教案、作业检查中得到了学校的表扬;在多次学生问卷中,优秀率也均居各学科之首,深得全校师生好评。尤其是面对中考,他们稳扎稳打,抓基础,抓读写,练内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教学、教研以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稳中求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完美,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科竞赛及考试成绩均有的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常规工作回顾

语文教研组针对年轻教师多的特点,在教研中采取了学科小组集体备课、说课教研的方式,即按照年级分为三个教研小组,各自按照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说课教研。本期我们坚持做到了教学工作五认真,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都落实到了实处。

1。备课做到四个“精心”。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统一了备课规范,依照学校教导处要求,每位老师备课均写有“导学案”。每课时都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感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教学过程包括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三方面,在设计时内容,都能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紧扣教学目标,做到以纲为本,以本为本,以纲扣本,把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学法指导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用能力。做好各课组的组织工作,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备课时,我们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文道结合;结合我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教学中随时注重人文渗透。

2。在上课上,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以现代化教学的观点,不断更新教法与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坚持做到“四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全面育人为主旨。做到“四突出”:突出启发式教学,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兴趣激发,突出教书育人。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我们改变"以教为本"的旧观念,树立“以学为本”的新观念,针对教材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研究教法与学法,着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努力做到课堂训练落实,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作用,现已能做到人人做课件,课课有课件。

3。我们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作文在做后三天批完,决不积压,并规范化。认真批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

4。我们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本学期,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态度把学生分为四类进行教学、教育:

(1)学习态度端正和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给予激励和期望,给予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2)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且成绩上下不稳定的学生,我们给予关心、帮助,了解其成绩被动的原因,慢慢地引导地端正学习态度。

(3)学习能力差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我们帮助他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当成绩稍有提高时便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给予明确的和更高的期望。

(4)学习能力差而且学习态度也差的学生,我们主动关心他们,决不歧视他们,认真做好“帮教”工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5。本学期,我们都能根据学校常规组织考试,并能写好质量分析报告。本学期期末考试仍然实行联考,三个年级的语文成绩较好。我们在复习时对备课组模拟练考提出要求:一要所有题目均为原创,二题量、难易要适度,三题目要有一定新意。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收效显著。

二、本期特色工作

1。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把满足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需求作为教研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强化教学质量意识,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与时俱进,通过课题研究和“一周一课一评一研活动”、“三评一测活动”促进语文教师的发展和教学成绩的提高。语文组各位老师都能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治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和谐奋进,积极地开展工作。

2。认真学习新课标,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开学之初,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了上学期区教研室的两个报告《视导工作报告》和《抽测报告》,结合自己的工作,做了改进。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重新学习了《规程》以及去教研员宿老师对《规程》的解读,明确各项语文常规,同时结合业务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语文教师会,密切落实《规程》的各项要求。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每节有教学反思,每月有教学总结,间周开教研组会,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将教学工作与科研有机结合,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两年来,语文组教师根据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思考实践,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活动,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交流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成绩显著提高。语文组每位老师都定了一份语文教育教学刊物,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教改趋势,开阔视野拓宽语文课改思路,并在校内建立了语文教师资料库,实现了资源共享。

4。积极参加市、县教研室组织的活动。近两年来,语文组教师每年都获讲课、说课一、二等奖,积极撰写论文并获得不同奖次。重视校内常规检查,要求每位语文老师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小活动,定期向学生推荐美文,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健全教研组管理制度,严肃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

5。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学以来,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语文组协助我校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探索学习,拓展视野,丰富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到生活中去解决课堂上产生的疑问。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树立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例如:诗歌朗诵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走进山师校园,感受书卷沁香”活动,错别字调查活动和语文情景剧表演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梦想和发挥创造力的舞台。语文组还在校内成立了文学社,创办了《小风铃》活页报,我们以“让生命因文学更精彩”为宗旨,引导学生将文学融入生活,让文学的灵动提升生命的质量。我们的文学社刚刚起步,因此,我们的初期目标是“唤醒”,唤醒学生的激情,唤醒他们心中对文学的渴望和追求。各班内都成立了图书角,并将学校图书室开放,定期带领学生上阅读课。

6。重视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本期我们重点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困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思考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何让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显著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果。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互相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期中(末)考试备考工作中,彼此出谋献策,资源共享,力求提高我们的语文整体成绩。比如,我们语文组老师大家经常把上网下载的课件加以修改后进行利用,或自制课件,把精心制作的课件教案、学生的作文范文无私地奉献出来,在组内实行资源共享。有时发现了一份不错的练习或试卷,都要拿来互相鉴别,决定是否利用,彼此都没偏私。在复习备考时,更是愉快地分工合作。先集体备课,确定复习的计划和方案,然后彼此分工充分准备,整个备课组人人出谋献策,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使复习备考的过程能讲练结合,有序进行。

7。重视初三教学,发挥示范作用。初三语文备课组6位老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都已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都有一种积极上进,大胆探索的精神,更有一种不服输的竞争意识,他们都把中考考好作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但又不缺团结合作的品质,所以他们工作中合作得很愉快。为了今年能取得好成绩。老师狠抓基础、下苦功夫。针对学生情况,落实备考工作。例如:抓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我们是一课一课,慢雕细啄,篇篇出击,首首落实,以期收到好一点的效果。抓文言文,要学生反复复习,强化练习,最后再经过筛选,整理出一些重点篇目的知识点让他们强记。分文体专项练习,进行文体考点归类复习整理,坚持每天至少做一篇文段阅读。每周练习一篇作文,还专门针对学生的弱点讲应试作文的技巧,另一方面满分作文亮点:如抓住感人情节、说真话诉真情等就推而广之,力求让学生能提高写作水平。

8。多方面努力,培养青年教师

上期我组有两名新语文教师加入,教研组采用多种方法让这批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鼓励青年教师多承担集体备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进教学中,老教师将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为此我们参照了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进行了语文优质课评比,开展了校语文教师课堂技能考核。开展了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今后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今后语文教学一定要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特别要重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内存,激发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要正确处理好课标与教材、教材与考试的关系。要克服教学不依据课标的现象,要纠正为了应试而忽视用好教材的问题。教材的作用一定要很好发挥,绝不能因为中考命题没有从教材中取材而忽略它。教材没有发挥例子作用,学生就很难触类旁通,学生的迁移能力就缺乏根基。

5。要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无论对何种文体的文章教学,都要一视同仁地认真对待,不能随意偏爱。要加强名著阅读教学,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教材,没有课内的“一”,哪有课外的“三”。只要把课本上的文言文吃透读熟,形成语感,就会提高“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6。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写作能力,注重指导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研究初中生的写作状况和写作心理,作文教学要有时间保证,要上好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今年的作文题符合“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动情的事物”要求,但作文考试情况并不理想,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典型,应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情况6

作为专职音乐教师已有一个学期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初三、高一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在宝贤初中组建了合唱队和器乐队。合唱队的队员基本上是自愿报名参加的。没周一、周四的课外活动时间训练。器乐队的队员则是由具备器乐演奏基础的学生组成。每两周的周末排练。

在这个学期里:举办了宝贤中学第一期音乐会(器乐专场);组织学生参加了我校与香港加拿大国际学校交流的联欢会演出;举行了附中高中的“三独”比赛活动;在校领导、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较成功地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宝积山之声”大型文艺汇演。

不足:没能实现在高一组建管乐队的计划。学习器乐是一种很好的艺术实践。对于音乐课少、学习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学习演奏一些乐器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市里很多所中学(包括几所重点)都有学生的管乐队。报告已递交,相信不久我校也能组建自己的管乐队。没有参加市里的合唱比赛,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锻炼的计会。心里着实愧疚。

关于“宝积山之声”文艺汇演。以为只是年末师生同乐、喜迎新年的一个大型活动,在节目把关上不是很严格,从而影响了整台晚会的质量和效果,哨显冗长了。主持人更是不能将就的,应经过严格选拔,以保证晚会质量。还应做好文艺汇演前的准备工作。如:场地、音响、工作人员及其负责工作。节目得事先在演出场地彩排。

四、考试:

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宝贤初一、附中初三)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附中高一)每人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内容是关于音乐的,可以是鉴赏、评论,音乐功能的实验或调查报告等。

五、少先队工作:

1.宝贤初一的建队仪式;2.宝贤初一的音乐会。

六、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

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英特网里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听课太少,使我失掉了很多直接学习的机会。

以职称为导向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 篇3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人才结构变化和技术革新,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文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就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公正的职称评审,是调动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此要有一个基本的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职称;导向;学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3-0020-04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才知识结构变化和技术革新,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照《专业标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就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职称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是对广大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专业技术能力的科学客观合理评价。公正的职称评审, 是调动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今,正高级职称已逐渐纳入中职教师的职称评价范围,充分发挥职称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提高教育科研水平,这是我国教育系统以人为本,遵循职业教师的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稳定、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一、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本次职称改革,增加了“需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首先应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这是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师资历、学历的基本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资格证,是正规教师的“身份证”,也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许可证。教师资格作为一种国家法定的职业资格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严格的教师资格条件和法律规定的认定程序,限制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保障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此外,教师职业专业性强,职业道德要求高,因此要求教师要针对具有不同素质、不同特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他们的特长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满足社会不同需要的有用的人才。教师的这种职业性质决定了并不是有学历的人就能当教师,只有通过专门培养、训练和严格选拔的人,才能担任教师工作。只有提高了教师素质,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水平。

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现在的中职学校在办学模式、培养对象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的职称评价指标已不适应现代中职学校特点,缺乏对“双师”型教师评审的要求。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是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次职称改革中,在专业技术经历中规定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专业课教师要具有在“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经历”,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职业教育在师资和培养目标等方面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特定教育类型,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中职教师既要有较好的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还要有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活动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决定了中职教师要能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和保障。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技术进步情况,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教师要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要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通过合作还可增强自身校企合作能力。

三、突出中职学校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学特点

本次职称改革,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特点。中职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性与实践性,既要注重传统专业理论教学,又要注重技能实践。从职称评价入手,引导教师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中,强调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在“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领域,要求教师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可见,无论是教育教学、学生就业,还是教师自身的成长,都不能脱离专业发展,主动贴近专业发展是当好职教老师的关键,教师要将职业性和实践性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之中。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重视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要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职业教育的教学和育人万万不可脱离实践,只有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教学才能真正拥有灵魂。

四、做好班主任工作,加强学生政治思想管理

本次职称改革中,在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中,增加了“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的管理工作,担任班主任或兼任辅导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工作”,引导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参与学生管理。

班主任是连接学生和学校的桥梁,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领导反映。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有其特殊性,它既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业和品德教育,又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各种训练,而中专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文化理论课较差,管理学生工作繁琐,难度较大,班主任每天都很忙。班主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综合素质,针对每个学年的心理需求特点进行引导,稳定情绪,对学生心理进行关注、疏导、指导、帮助学生就业,适应社会生活,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班级管理真正起到核心作用。构建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环境。发挥班级的整体作用。学校要重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激发工作热情,落实到实处。让每一个辅导员身兼重任,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对国家、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放手班主任创新工作,做好人心工作,并与学校一致保障学校稳定,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五、具有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应该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应该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及早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引导青年教师反思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资深的高级教师要发展教学理论,创新教学工作模式,形成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专业建设的学科带头人要利用科研课题来引领自己的团队,就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寻找突破口。学校努力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意识强的学科带头人和教育名师,扶植支持一批学术成就突出的中青年教师达到高级教师岗位条件,培育一批专业技能与科研骨干达到正高级教师的条件。学校花大力气建设创新团队,以重点专业、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团队锻炼,涌现出学术水平高、学风好和有领军能力的人才,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六、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

本次职称改革在业绩成果条件中,增加了“直接指导的学生参加市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等比赛中获得市一等或省二等奖以上,且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主要是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近几年在中职学生范围开展了多项专业技能大赛,大赛中的很多内容体现了当前行业中此项技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趋势,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和实用为基本原则,更需要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单纯的课堂教学展示为课堂教学、技能操作展示结合。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个尺度很难把握,但这一具体要求在技能大赛的试题中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实践操作中那些必须熟练掌握的表现的一清二楚。参与培训的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阶段性的进入企业见习,也可通过企业引进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校直接指导,改变过去单一的师生教学模式,给学生新鲜的感觉,从而提高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每年技能大赛的契机,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热情,达到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参赛,从提高教师和学生实践技能方面都收获颇丰,可以作为中职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一直紧跟着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体现了社会企业发展对本专业的最新职业岗位需求。确立技能竞赛的课题项目,课题研究的研发成果在教学中推广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延伸过程。学校可聘请具备实际生产经验的企业技术人才、具有教学能力的工程师和技师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学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学科与市场结合,推动专业发展。

教师的职称评定是常做常新的工作,教育科研作为其中的重要评定条件,必然出现变化和适应的过程。中职学校的教育科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必将展现出独特的职业教育教学魅力。

七、提高教科研水平

本次职称改革,加大了中职学校对科研的要求,引导教师提高科研水平。现行的中职学校职称评价体系,对教科研的要求偏低,不少学校没有科研机构,教师公开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的课题研究,也多是为完成职称的硬性指标要求而为之,从而造成中等职业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相对落后。中职学校教科研落后的原因在于对教育科研工作不重视,认为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日常教学,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不支持,挫伤了一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教师为了晋升职称而发表的论文,片面地追求论文的数量,忽视了论文的质量,从而也造成了教科研成果水平低下。

修订后的职称评审条件,在业绩成果方面对教科研水平有了进一步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不能只埋头做教学,只满足于备课、授课,要两条腿走路,教学、科研都过硬,引导广大中职教师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专业教学更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生产一线,有效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才能实现真正的实用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效果。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科研是职称评定的硬条件,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科研的误区。而仅凭几篇论文搞科研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重对实际技能的研究和指导。鼓励教师主动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在生产实践中作好研究。要深刻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理论指导和创造性思维,引导教师主动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结合生产一线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提炼,在实际教学中思考和创新。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教师工作不应局限于教学,还应主动参与课程开发、教育科研。只教书,不搞科研和开发的,不是优秀的中职老师。只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的,才能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学校应大力表彰在科研活动和课程开发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鼓励教师根据社会需求,自设定位,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主动进行科研活动和课程开发,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参与应用性教材编制、修订等工作,强调教材与职业需求、岗位实际的有效衔接,突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训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课程开发的成果充分体现职业性、直观性、针对性、及时性、实用性。

教师主动参与技术攻关,解决生产具体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找课题,形成应用性强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成果。

中职学校可以利用教育科研的契机,来引领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使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化为学校专业建设的推动力。

树立教学观念做好教学后勤工作 篇4

亦同做好其他工作一样, 既需要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干部队伍, 更需要一支技术强, 思想好, 作风硬的职工队伍。因此, 要搞好高校后勤, 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首先必须提高队伍对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其服务自觉性和工作主动性。但是高校后勤队伍由于较长时间受轻视知识的“左”的思想路线影响, 加之近年放松思想教育, 受一切向钱看思想的侵蚀, 以及后勤工作繁忙等客观原因, 思想上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 少数同志把后勤服务工作片面理解为:侍候人, 低人一等, 工作不安心, 应付观点, 有的单纯任务观点, 教学意识差, 服务思想差。这些思潮严重影响为教学服务质量的提高。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 我们一方面加强了思想教育和政治学习, 另一方面强化行政管理。首先恢复了每周星期五的政治学习制度。并将政治学习情况作为各科室工作成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引导大家认真学习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谈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重要意义。在不同场合, 以不同方式对干部职工进行学校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体是谁, 办好学校主要依靠谁的教育。使大家清楚地认识到,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学育人,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办好学校搞好教学的关键是教师, 明确了后勤队伍在学校的地位, 职责就是为教学服务, 为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在利于教学顺利进行, 使大家认识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 后勤服务队伍, 如同汽车的四个轮子缺一不可, 四支队伍之间, 显然分工不同, 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职务职称的高低虽然不同, 但工作没有贵贱之分, 事事得有人干。整个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 教师、干部、学生与工人之间, 表面上是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 但实质上服务是相互循环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服务的关系。我们为教学服务, 教学为培养人才服务。学生步入社会为人民服务。教学创收改善了教学生活条件。因此直接为教学服务, 也就是间接自我服务, 服务明确了后勤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是专侍候人, 低人一等的不正确看法。同时明确了后勤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一一为教学科研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的主要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服务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增强, 服务质量的提高, 从处科到班组, 在安排工作时基本上能做到急教学之所急, 想教学之所想, 与教学有关的工作优先安排, 与教学有关的事优先办。有关教学的维修基本上能做到随叫随修, 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2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努力改善教学生活条件

要使教学顺利进行, 首先必须有一个方便的生活环境, 使教与学无后顾之忧。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及学习上。如基本生活条件不能保证, 夏天为用水停电而发愁, 冬天为洗澡而苦恼, 春天为漏雨而担心, 上课为吃不上饭而着急, 教者不安, 学者无心思, 根本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院虽建校十余年, 但由于地处市郊, 经费不足等原因, 后勤生活设施不配套。一直困扰着师生的正常生活, 影响教学科研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后勤工作的任务是为科研工作, 教学工作服务, 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因此, 高校后勤应创造一切可能的良好条件, 千方百计满足职工, 学生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合理要求, 这是衡量后勤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 也是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然而, 充分发挥后勤部门的积极性, 精打细算, 厉行节约, 少花钱, 多办事, 办好事, 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事情。

3 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建设优美舒适校园环境

学校的目的是教育, 如果一所学校具有良好的生活设施, 而无良好的其他教学条件, 只能是一所公寓。因此, 努力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 是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是后勤队伍的主要职责, 也是衡量后勤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 由于经费不足, 教学设施不配套, 教学用房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生常年局限在二个篮球场上体育课和课余时间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既无固定办公用房亦无库房, 严重制约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引起了院领导高度重视, 后勤部门积极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争取经费想方设法克服了经费不足, 拆旧利废, 自行设计施工修建了4 0 0 m 2体育场, 基本满足了体育教学及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对场地的要求。

高校是知识密集, 向社会输送建设人才的地方, 也是向社会输送精神文明的基地。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亦有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 环境育人理论的出现, 道出了校园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性。优美安静舒适的校园环境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享受, 而且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给师生紧张的教学生活之余提供安静, 舒适的场所。因此, 校园环境建设, 已不是昔日认识的那样是件可有可无的工作。采用了总体规划, 分年实施的办法, 经过多年努力, 目前校园环境基本上达到美、优、雅、静的要求。

高校后勤是一项关系到师生切身利益的工作, 任务重, 工作繁杂, 而随着教育事业日益发展, 消费水平的日益增长, 经费不足的矛盾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 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要搞好它确实不是件容易事。但面对这些困难也不是毫无办法, 只要我们认真对待, 以任劳任怨责任心, 勤奋工作。我作为一名后勤干部, 既要有吃苦耐劳带头苦干, 又要善于调查研究, 有正确决策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既要廉洁奉公, 又要有关于适应社会商品经济交往能力, 既要敢于管理, 又要善于管理, 既能严格要求职工, 又要善于关心职工,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教学科研生活服务。

几年来, 虽然在为教学服务中做了一些工作, 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是仍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教育需要, 这只是工作的起点。几年的经验证明, 只要我们认识到问题, 并高度重视它, 加上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勤奋工作, 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迎来的将会是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小平.中国医院管理, 2004, 7:4 4~45.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 篇5

者楼中学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还是任八(3)、八(7)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人数不变。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八(3)、八(7)班比较,八(7)班学困较多,有大多数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八(3)班学生稍好一些,但也有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宾燕:以科研引领教学 篇6

宾燕任教于贵港市平南县平南镇中心小学,从教26年,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一直坚持“以科研引领教学,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获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贵港市名师、自治区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贵港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享受贵港市政府津贴。

“用积极和热爱诠释教育人生”是宾燕的座右铭。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并做了20年的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2009年起担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除了认真完成本职的教学工作,她还扎实开展学校的教学科研指导工作。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是宾燕的教学理念。在26年的教学实践中,她多渠道借鉴优秀课例,结合自己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逐步形成了开放愉快的“快乐教学”风格。课堂上,她让学生配乐读、续故事、编剧本、举行辩论会等,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熏陶和学习。多年来,她先后25次执教自治区、市、县、镇级的研究课或赛课,均取得较好成绩,其中2006年参加广西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评比活动荣获一等奖,2013年在名师大课堂广西优质课比赛中荣获特等奖,2011年执教研究课参加广西“科研杯”科研课题成果比赛荣获一等奖。

宾燕坚持以科研引领教学,着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她参与研究的自治区级课题《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研究》获成果一等奖,主持自治区级课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获成果一等奖。

作为取得突出成绩的贵港市名师,宾燕积极参加送教下乡活动。近年来,她送课的足迹遍及平南县5个教学片区21个乡镇和平南镇14所学校。她还深入多所学校听课评课,指导薄弱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帮助这些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4年,她担任广西农村骨干教师网络培训辅导员并获优秀辅导员称号。

地理教学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篇7

一、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调查能力、设计制作能力等。

1. 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讲“多变的天气”这一节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选做作业:观察一周的天气,并给一周天气记日记:

观察蚂蚁大搬家或天上的云与天气的关系?并试着说明这种现象的原理?

在讲“月相的变化”这一内容前, 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每天晚上, 睡觉前用五分钟时间, 观察一下月亮的形状并记录下来。通过记录, 研究一个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

通过这些观察、记录,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知识掌握水到渠成了。

2.调查能力的培养

在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天,气通过访谈、家庭调查等方式,搜索当地的资料,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

设想一下,再过10年,当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讲“水资源”时,我让学生分小组调查:你家乡附近河流、塘湖的水质污染,以前怎样?现在怎样?分析该河流水质变化的原因?对周围居民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合理的设想和建议。

学生交上来的调查报告,有的是打印的、有的是手抄的、有的是剪贴的,不仅封面设计美观,而且调查过程、结果科学详细,设想、建议大胆创新,使人耳目一新,令人不禁惊叹后生可畏。

3. 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

很多科学发现都要借助于地球仪器,而有些科研仪器市场上不一定能买到,有时要靠自己制作或改进,所以设计制作能力是科研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

学习“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时,我指导学生制作地球仪(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并绘出主要的经纬线,标上世界著名国家的首都。在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内容时,我让学生用橡皮泥或者泡沫塑料等材料,自制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肯定学生的成绩,我在整个年级组织了一次模型制作的比赛,把制作好的模型放在学校橱窗里展示。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在做中领悟。

二、注重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

1. 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提问。每节课上在学生阅读教材时,我都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来讨论,考同学、考老师。如在讲授“青藏地区”时,学生就问:a.青藏高原上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什么?b.青藏高原为何太阳能资源、地质资源丰富?c.为何察尔汗盐湖附近有丰富的盐矿?解决每个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不知不觉掌握知识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古人云:“学贵于思,思生于疑。”这就是强调“疑”在“学”中的重要性。

2. 提倡求异

最早古希腊学家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天圆地方,且得到众人的承认,而如今,太阳也并非宇宙的中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求异,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对科教书挑刺。

在讲“西北地区”时,由于由东向西降水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地形影响,西北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学生就大胆质疑,干旱会形成荒漠化,是否其他原因也会形成荒漠化?比如,西亚和我国的塔里木盆地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由于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否会导致地上草木消退,从而形成沙漠化?“尽信书不如无书”,真理往往是在不断肯定、否定中完善的。

3. 诱发联想

有一次,魏格纳先生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连在一起?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正是由于魏格纳的大胆的联想、想象,才有了大陆漂移说的产生。所以平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联想,灵感往往产生于联想。在学习“海陆的变迁”时,书上说,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老师还可诱发学生联想:人类活动是否也会把沧海变桑田,或把桑田变河湖?

4. 敢于创新

如果一个人不能突破先人和教科书中的思想框框,那么他将很难有所建树。在教学中,应不断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学生那些超常规的、常人联想不到的思维,应及时给予肯定,也许这就是创造的火花,是一种创新的灵感,也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主力。如在讲“农业的发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假如你是一个现代农民,你有一块土地,你打算如何发展你的农业?有的同学说发展观光农业,搭些瓜果大棚,边上栽种多种多样的果树,搞些园艺,合理美观布局,游人漫步其间,尽尝果品的鲜美,乐在其中、吃在其中,既赚大钱又美化环境。还有的同学说,发展生态农业工厂,地上的作物郁郁葱葱,收获的产品被送进车间加工,其废渣转入饲料车间加工后再运到周围的牛栏、羊舍、猪圈和鸡棚,畜禽粪便则倒入沼气池。

三、注重学生良好科研品质的培养

1.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有他自己的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个人只要深爱祖国、深爱家乡,他(她)就会为自己的祖国、家乡去努力学习、去建设、去奉献。我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读一读”,如“山奇、水秀、石美、洞异”的桂林风光,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之称的黄山,描写我国北方冬雪和江南春日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村居》———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山山水水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科研奉献精神的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如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等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克服重重的阻力,回到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祖国,把自己的一切默默奉献给祖国。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介绍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明白:正是众多科学家默默工作、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祖国的强大、人民生活的幸福。

3. 科研毅力的培养

科研上的重大发现,往往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成百次,甚至是上千次的反复试验才能有所突破,这就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所以在教学中应渗透对学生毅力的培养。如在讲授“农业发展”时,我特别介绍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研究过程中几经波折,甚至遭遇重大挫折,但他以科学家过人的毅力和丰富的经验,几度调整科研方案,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4. 科研合作精神的培养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由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努力取得的。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到集思广益的好处。我布置学生做的调查报告,质量较好的往往都是那些善于合作的小组。

摘要:文章阐述了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性, 着重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列举了大量教学案例, 并提出了首先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重学生探究细微的培养;最后要注重学生良好科研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科研素质,探究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地理教学科研工作 篇8

(一) 通过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心得体会, 将实践知识引入课堂教学

在科学研究中, 通过所掌握的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巧启迪教师自身, 寻找心中有把握的相关科研课题立项选题;对已选定的科研课题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设计, 对拟定的实施路线所牵涉到的有关技术进行科学论证;对已拟定实施路线、方法按研究的目的开展实验。将在实验中获得的实践知识和成果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推理, 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充实书本理论讲授知识, 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内容一般落后于现代技术的发展, 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新的现代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教师将其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教学,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更新。

在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引入自己多年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如挥发油成分、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便可在课堂教学中既讲述前人和教材中的论述, 也介绍任课教师自己在科研中形成的观点和经验, 这样缩短了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 在专业前沿研究中潜心调研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课教师承担的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有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到对有效成分进行结构的分析鉴定和含量的测定。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选择一些有意义科研课题开展研究, 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 并在SCI、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在专业领域开展科研工作不仅使教师自己的视野大大开阔, 知识面有所扩展和延伸, 为搞好课堂教学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也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给学生建立了一个学习方法与提升专业素质的导向。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目前国内外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方面的新技术和方法, 例如文献报道目前采用现代的HPLC-MS、NMR、IR等技术和手段已经从大黄中分离鉴定出136种成分, 这都是天然药物化学工作者取得的成绩;同时还介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在很大比例都是从天然药物中获得的, 特别是近几年来研究的抗肿瘤及抗病毒等方面的药物都是从植物药中经提取分离获得的, 以此向同学们提出希望他们将来能从植物药中研究出更多的新药, 为我国药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 课堂教学促进科研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 现场感受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新需求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的不足, 进而加紧更新和扩展;并通过与学生交流, 形成新的灵感, 促进科研向纵深发展;进一步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课外) , 形成新的科研选题。如有的同学提出某中药材 (中草药) 在民间的应用效果好, 该药材主含什么成分, 教师可以收集此类信息, 再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和文献查阅, 使在科研选题上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 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举, 提高实验教学能力与水平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除了应用和论证理论知识外, 还会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 如按实验指导的内容学生进行实验, 但总是有的同学做得不顺利或失败, 得不到预期结果。如果要使学生把实验继续做下去并得到预期结果, 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积累相应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实验才能达到。实验成功后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 (主要是操作方面) , 其次是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通过这样的带教和互动, 学生才能感觉到颇有收益。这样也才能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问题后, 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创新意识。

在有限的课堂实验教学课时内, 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完成实验情况, 安排组织一些其它的实验内容。如硅胶薄层板的制备, 就是充分利用实验的空间和时间, 在实验技术人员的配合下, 让学生进行硅胶薄层板的制备, 这样不仅使学生按时按质地完成本次实验的内容, 也能让学生学到制板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当前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方面的实际应用和需要, 穿插安排了利用柱色谱分离和纯化所需成分的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实验的目的, 柱层析的技术要求如装柱、上样、洗脱等过程。这样可以让 (下转第189页) (上接第182页) 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自己动手开展有关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实践教学中, 笔者先后指导了历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工作, 帮助学生拟定毕业实习专题, 让学生查阅文献, 对专题进行实验设计, 同时大胆让学生进行实验, 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综合思考与独立创新的能力。学生要独立完成这项任务, 需要独立地思考, 需要综合运用以前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大量广泛地查阅文献。经常这样训练, 不仅会实现能力的提升, 也会启发教师进一步研究专业课题, 开拓新的思路。同时鼓励和启发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 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精神和意识。因此要指导好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这需要教师拥有宽厚的知识和技术功底, 这些均来源于开展科研工作的积累。

(五) 科研与教学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 并与教学相互推动,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尤其在专业课程中, 如果将科研成果有机地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来组织课堂教学, 那么课堂纪律有序, 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讲课思路更为开阔, 讲述的内容更为生动,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的专业素质笔者认为主要是看科研的能力和水平。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就要看学生掌握知识 (理论与实践知识) 的多少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 对提高教学质量将产生积极和较大的影响。教学质量提高, 学生的素质就会提升。素质良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其心态稳、基础好、上手快、能力强, 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六) 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举, 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的一些创新理论和技术通过教师的科研工作实践去理解和掌握, 有利于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本专业教师如果对天然药物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挥发油感兴趣, 且挥发油成分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 则可在研究工作中采用GC-MS/DS等联用技术, 分析和鉴定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成分, 同时再根据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展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而对药用植物其它成分的研究可借此为思路, 根据前期挥发油研究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进一步深入研究, 提升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总之, 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提升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很大程度上评价教育质量是与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的, 教育质量的好与差也体现出科研水平的高与低。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来说, 除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 同时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这种能力来源于开展科研工作的培养和实践知识的传授。

摘要:作为高等院校的专任教师, 教学与科学研究 (科研) 是必需面对的双重任务。然而, 教学是最主要的任务, 科研是为教学任务服务的。如何很好地完成这双重任务, 实现以科研促教学, 对主讲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专业教师来说, 通过先后承担和参与院级、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和指导学生毕业专题实习, 并结合自身在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实践, 尝试通过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 将科研工作的成果和体会融入到教学当中。

怎样在教学工作中实施教学反思 篇9

一明确教学反思及其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 它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 其反思的核心是关于自己教学行为的审视、澄清、质疑与批判, 通过连续地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 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成长的催化剂。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 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 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可以说, 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 日月积累的反思, 记录自己平日的所做、所思, 是最有实用价值的, 也是教师最简朴、有效的继续教育、自我教育、自律教育。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原研究的话, 那么教学反思就是再研究。因此, 教学反思是教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基本实施步骤

教师反思的目的是促其专业水平的提高, 如果教师没有自己的发展目标, 反思就是盲目的, 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把确定教师个人教学发展的近期目标作为开始学习反思的起点。反思要从问题开始, 没有明确对问题的反思, 其反思是无实效的。第二步是帮助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发展目标寻找并明确目前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这是在帮助教师明晰自己将要围绕什么问题进行反思。第三步, 督促教师思考并提出对问题可能的解决办法。第四步,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对发现的问题和自己预设的解决方法进行系列反思, 并积累。第五步, 建立制度。指导教师对系列反思进行阶段总结, 同时发现新的问题, 找到新的反思点, 制定新的目标进入下一个循环。

三发现问题, 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学中的问题, 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手段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上所有活动的取向性, 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等诸多方面。目前在大班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情境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接受状况的差异, 通常教学只能满足部分同学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细心体会,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的检查、审视和评价, 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 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课前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构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教师既要注重“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 还要研究“学生的学”。毕竟, 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 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 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

四全面实施“问题—学习—研讨”的反思式教学模式

教师反思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专业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自我反思, 提高教学水平, 保证教学质量, 使反思能够真正成为教师自己的事, 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始于问题, 是对问题的探究与深入思考。因此, 提高教师发现、判断、分析教学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首要问题。提高对教学问题的认识能力与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 会遇到很多困难, 有些困难很难通过教师个人的努力克服。因此, 我们将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全面实施“问题—学习—研讨”的反思式教学模式, 如提问的艺术、语文教学中作文的写法等。这些问题既与教师自己的发展目标相结合, 又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 同时鼓励教师长期关注一个问题的解决。这样的反思成系列、有深度, 对教师掌握反思方法、提高反思水平非常有效, 对其行为的分析更深刻, 对行为的改进更有意义。

实践证明, 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开展教学反思, 做到教学与研究结合、教学与反思结合, 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专业品位, 逐步实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以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研究型教学:教学与科研的双赢 篇10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教学,科研,双赢

在大学里, 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常常被视为一对矛盾, 而由于对教师评价又往往偏重于科研, 强调课题经费和论文的发表;另一方面, 对教学的评价却没有好的硬指标, 在教学上投入精力多少无法立即显示出来。这样的情况便使得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放到科研上, 尤其当教学与科研在时间上产生冲突时, 往往牺牲教学、马虎教学, 甚至出现教授不愿意承担本科教学的状况。

教学与科研一定是互相冲突吗?两者有没有协调的可能?协调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我们选择了全国8所一流研究型大学的60名教授和14名教学管理者 (一般也是教授、博导) , 进行结构式访谈, 以了解这些教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这8所研究型大学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兰州, 教授涵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各个学科。

一、教学与科研:彼此冲突又相互促进

教授们认为,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科研需要精力、需要时间, 教学也需要精力、需要时间。但是, 一个学者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当科研压力很大、任务很紧的时候 (如有的教授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且必须在两三年完成) , 矛盾就会很突出;此外, 由于教育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教授的教学任务也很多很杂, 既要承担本科教学, 也要承担大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培养任务, 往往是顾了这边顾不了那边, 正如有一位教授所言:“就感觉时间不够用。像我们带博士、硕士、MBA, 带的太多, 有点顾不过来。”

但另一方面, 从内容上说, 或者从本质上说, 教授们又一致认同, 教学与科研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科研是高质量教学的保证。教授们认为, “一个从来不做科研的教授, 那教学是绝对做不好的。”“教学要上档次确实要有科研依托。”首先, 科研为教学内容提供知识源泉。教师要教好学生, 必须有雄厚的知识基础, 科研的积累能提供这种知识基础;科研还能让教师了解知识发展与创新的动态。所以, 有科研背景的老师, 才能了解学科前沿,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科研是教学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机制”。其次, 科研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做过科研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科理解得特别深”, 懂得科研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 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因而能深入浅出地教学。如某教授的亲身体会:“我自身是基础课老师, 没有搞科研之前, 我确实是书本上写什么就讲什么, 但是自从搞了科研, 十几二十年下来, 自己都感觉上课要生动得多了, 有开拓的地方, 你就有发挥的资本, 我觉得这两个不应该对立。”

教学能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首先, 教学提供科研的宽厚基础。教授们认为, 承担本科教学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自己给自己设了一个门槛, 设了一个动力, 你必须逼着自己去学东西, 逼着自己看很多很多新东西”。这些知识可能是非常基础的, 或者说看起来与自己的科研关系不大的, 但“现在的学科的一个基本走向是交融”, 它可以“使你对这种基础概念的理解不断地加深”, “会让我们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系统, 能够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理解这些问题”, 因而为自己的科研提供了宽厚的知识基础, 使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开阔一点”。其次, 教学引发科研的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 往往会产生一些科研的灵感, 这些灵感有的来自于学生的提问, 有的则来自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悟, “可能学生提的是一些比较粗的问题, 但是你仔细去想一想的话, 真的可能是很好的科研问题。”

“教”、“研”相长。教授们认为, 科研和教学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 比矛盾要大得多。“没有一定的科研基础, 他肯定讲不好”;“大凡讲得好的人写得也好, 写得不好的他讲的也不好, ‘教’跟‘研’相长”;好的教学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告诉大家什么”, 而是师生间的一种“合作”, 是教与学的“良性循环”;“科研方向的开辟、教学内容的更新、新的教学方向和课程的开设, 以及教育的更新, 这些互补起来。”一个好的教授的“科研、教学应该融为一体的,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呢, 能够最快地把他的科研成果带入教育, 带入整个人才培养的活动中。反过来, 这个也是促进他自己科研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二、研究型教学:教学与科研的双赢

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是能够互相促进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教学都能有这种效果, 只有研究性教学才是促进这两者相长的最佳教学方式。研究型教学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 1998年美国博耶报告《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 明确提出把研究型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要求;我国随着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也在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那么, 何谓研究性教学?总结教授们的观点是:第一, 要把科研的思路带进课堂;第二, 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第三, 在教学方法上, 常常采用讨论的方法, 注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还鼓励学生把自己讨论、研究的东西整理成论文发表;第四, 关键的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我希望给予的是精神”。总之, 借用一位全国名师的话是:“要把研究所需要的很多很多元素, 都融到教学里面去。”

运用研究型教学, 除了能达到上文所说的“教”、“研”相长以外, 教授们认为, 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还体现在: 研究型教学利于科研。研究型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来说, 都更接近于教师的科研, 例如很多研究的灵感、火花都可能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中, “学生提的问题促使我们思考, 或者我们自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那我们告诉自己的学生去思考。”有些教授还在授课过程中找到了研究课题, 并利用教学来促进科研。 研究型教学促进教学。研究型教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教学。首先, 研究型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教授们把自己的科研课题带进课堂, 讲述自己的科研思路与体会, 或介绍一些科研上的前沿信息, 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意识;而以研究问题形式组成的学习小组, 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调研等过程的学习, 则可以很好地训练科研能力。其次, 研究型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教学方法的互动性, 会引起学生更多兴趣和更高的参与率。

三、研究型教学的组织形式

如何开展研究型教学?总结教授们的观点如下。

1.组成研究型学习小组

由于教育规模的扩张,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班级规模都偏大, 一个班常常有一百多个人。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教授认为开展研究型教学存在困难, “所以现在上课最多能够做到启发式的, 你要真正能够展开深入的讨论必须是要小班, 但是现在客观条件肯定做不到。我们现在一个人承担两个大班, 基本上一个大班是120-150人, 所以你根本没有办法去开展这样的工作。”但也有教授在大班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 再组成小的研究型学习小组, 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型教学。下面是一些教授的做法。

教授之一:在百人大班的基础课教学中, 再生出一门只有十个人左右的小班, “这十个人实际上是我的一百个人的一个子集”。大课上讲的是比较基础的东西, 小课则是研讨性的专题课。由于这十个人对这门课特别有兴趣, 愿意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探讨, 所以教授讲授的是前沿一点的专题。该教授认为, 不要求学生一定完全懂, 但希望告诉他们存在这样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做研究的话, 大概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东西, “我希望给予的是精神”, 希望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具体形式是教师自己先讲两个专题, 然后给出一些问题 (有的选题都是从国外一流大学的同行那里获得的, 很前沿) , 让学生做。学生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一组, 去查一些资料, 然后一起讨论, 并且做汇报。类似的做法被不少教授采用, 他们还鼓励学生把自己讨论、研究的东西整理成论文发表。

教授之二:把课程变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 如每周讲两个小时, 剩下的两个小时由助教和老师带着学生利用课后和业余的时间开讨论课, 讨论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授之三:在三四年级的学生中组成小班讨论, 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讨论班围绕某一个方向, 进行研究型学习。一个班大概有6~8个人。一般是老师选定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如果学生自己有方向也可以。小组的学生就某些问题读书或写一些论文, 然后学生报告, 老师作指点, 最后形成论文。

2.开设一些特别的研究型课程

新生研讨课。一些学校在大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 并且让知名教授去授课, 讲授教授自己的科研及研究的经历与体会。如一位教授谈了他们的设想: “我们在想, 从一年级开始, 就给学生们开专题讲座, 让他们一进门就知道做研究, 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的积累。你要做研究, 你要去找知识。这打算从今年新生入学开始, 这是可以把研究和单纯的本科教学结合起来。到了二年级, 我们希望老师定期地开一些讲座, 把一些科研的前沿问题 (介绍给学生) 。”

另一名教授则谈了他上新生研讨课的体会: “新生研讨课, 我基本上讲的都是我自己课题的内容, 就是跟他们一开始讨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比如说, 那个生命物质DNA, 为什么两个核糖中间要有一根链连起来的。我们知道是磷酸二酯键, 我们就讨论为什么是它, 不是别的。就讨论这个, 从各种角度讨论, 其实这是一个已经有答案的问题。八几年在SCIENCE上就已经出过这么一篇论文了, 我们就装着不知道, 学生看不到这个文献, 我们讨论, 讨论完了以后, 学生讲学生的观点, 完了我把这篇文章拿出来, 人家是这个观点。他们说, 噢, 噢, 从这几个方面, 我怎么没想到有这几个角度可以想。他们可能又想出新的角度来了。”

暑期课题研究课。还有学校利用暑假为学生开设小班化的课题研究课。如一名教授从1985年的暑假开始, 就主动开设这种课, 至2006年暑假, 一共开了10届。这是本科生的一个创新型课, 学生自愿报名, 由教师负责指导, 院系提供学习的场所。学习时间20多天, 主要任务是科研培训, 学习做研究, 每一届最后都出一本学生的学术论文集。下面是这位教授的体会:

“这个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经过这种科学研究的培训之后, 这些同学到了研究生阶段后的能力明显比别的同学要强, 有些老师甚至评价说, 上过这个课的同学, 他的精神面貌都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明显地感到懂事, 能力、为人方面都明显的有长进。同学也说这课对他们影响特别大, 终身受益。这个课时间是20来天, 跟他们朝夕相处, 每人要完成一个学术研究的课题, 写一篇论文, 有的同学第一次在这个课上写论文。这个课叫课题研究课, 是本科生一个创新型的课, 从新时期以来, 我们一旦开出这个课以后, 我们再也没有放弃它。同学们的热情比较高, 往往提前几个月就问, 下面一个暑假还开不开啊。本科生这个学习热情的确很高, 如果我们的教授们能好好地带一带, 他们很快就能脱颖而出的。”

3.让本科生参与研究梯队

让本科生直接参与到教授的研究梯队, 让他们在参与研究中学习, 也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形式。如一位全国名师就组成了一支由博士、硕士、本科生都参与的研究梯队, 本科生在这个梯队中学会研究, 另一方面他们对教授的科研也是一种促进:“能够把博士、硕士、本科生很好地融为一体的话, 我觉得这个对研究的促进要比一个人单打独斗强得多”。另外, 让本科学生参与到研究中来, 参与到知识的生产和创造中来, 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所以该教授认为, 要改变对学生的看法, 学生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性的学习, 而可以成为一种产出性的学习。

“从知识的生产来看,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消费知识, 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消费着社会的财富的话, 他付钱, 他上学, 而这种学习过程中一点都没有给社会的回报, 我觉得这是非常浪费的一件事。像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 有多少学生啊, 尤其大学生, 如果让他们的学习本身不仅是消费, 而且是一种创造, 特别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 加入这个链条、这个环节以后, 我觉得会增加不少财富。”“变消费性学习为产出性学习。”

四、研究型教学的困难及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意的问题

保证基础, 适度进行。有教授认为, 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打基础, 创新需要基础, “当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 你让他提创新, 要搞什么东西, 我觉得是不现实的。”“本科生大部分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所以, 在进行研究型教学时, 要适度, 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 教授做的科研一般很专深, 或者说涉及的领域很窄, 故必须在宽厚的基础上适度向专、深发展。其次, 教授在课堂上介绍的科研要与课程相关, “ (如果) 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来介绍自己的研究而和课程内容又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的话, 可能就不好了。”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对象, 注重教学方法。教授们认为, 研究型教学一定要考虑到学科的内容,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一位教授的体会是, 一定要将科研问题、科研成果拿到课堂上, 但是内容要千挑万拣:“并不是所有的科研问题、科研成果都适合带入课堂, 你要进行一些挑选。挑, 实际上是很难的, 你要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背景、能力, 还有他的兴趣, 有时候我们研究的很多问题过于专、深, 过于枯燥, 你要研究很有价值, 但是很枯燥, 你拿到课堂上有的会没有效果, 或者是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 学生们会理解不了, 所以你可以适当地找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我们做出来的问题。”

另一位教授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不同课程的不同阶段, 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以他所教授的有机化学课为例, 这是一门一年的课程, 教授第一学期以讲授为主, 但是这种讲授并不是灌输式的, 而是研究型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个人认为, 这批学生 (因为) 高考有一点畸形。为什么?就是背结论背得太多, 中间的过程, 为什么是这样子, 他不太考虑。所以我第一学期一定要讲。”“讲什么, 结论我都不再讲了, 我就讲为什么。”“我就讲为什么是这样, 给他们一个思路和方法, 带他们一下, 所以这是第一个学期。”第二学期则增加讨论的内容, “在一起研讨, 讨论, 它能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

关注科研方法与思维的训练。研究型教学不仅仅是把教授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 更关键的是研究方法与思维的训练。一位教授谈了他个人的体会:

“我有这个体会, (以前) 我写了一篇文章, 然后在上课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是班主任, 我让我们的学生听, 他们根本没法理解。”“但是后来我体会到, 你做过研究之后, 你可以把你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这些东西放进去;分析问题, 怎么搞研究,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后如何去思考, 如何去解决, 如何来进行验证, 就把学习变成研究性的学习。所以, 我们现在感觉, 研究性教学, 首先要研究性地教, 才能引导研究性地学, 这就是说老师教书, 不是简单地像教书匠一样地把书上的东西贩给学生。”

2.研究型教学的困难与限制

班级规模过大。虽然一些教授将大的班级分为小的研究小组, 开展研究型教学, 但这意味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人力, 而且惠及面常常只有少数学生。所以, 仍有不少教授认为, 现在本科教学班级规模过大, 不宜开展研究性教学:“每次都像讲座一样”, “很难讲得深”, “讨论性的课程比较难开展”。

课程内容滞后。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科的发展, 这使得研究型教学非常困难。如据某大学教授介绍的计算机教学, 他说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 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 CPU都是32位字长的, 而从2004年开始, 国际上已经推出了64位字长, 但是我们大学教材上讲的还是16位字长的。用这么落后的教材, 要想进行研究型教学, 把科研成果带到课堂上来非常困难。但如果要改成新的教学内容 (32位) , 又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教师评价体系的限制。有些教授提到, 开展研究型教学还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如课时限制、工作量限制等;最关键的是, 开展研究型教学比传统的教学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但这样的付出得不到现有体制的承认, 这使得教授积极性不高。一位教授坦白地道出了众多教师的心声:

“原因有两条, 一是课时的限制, 我有这么多内容要讲, 如果为了一个问题在那纠缠不清, 那我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第二, 启发性教育非常耗费时间, 我同时带研究生的课程, 叫高等传热学, 在这门课上, 我尝试过让他们几个人合作做一个课题, 给你两个月时间, 然后来答辩, 再请些老师来打分。效果很好, 但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应该说我们看得更远一点, 对学生是有好处的, 但是还是回到刚才那个问题, 你做了这么多东西, 没人觉得 (它的意义) 。”“不是说我们要追求回报, 我都是教授了, 但我觉得人要有种被承认的感觉, 我不在乎你给我多少钱, 但你要反映出来。”“你花了好多时间都没有得到承认, 积极性就没有了。”

也正因为如此, 前文我们介绍一名教授多年来为本科生主动开设的暑期课题研究课, 效果虽好, 但20年来只由他一个人带着一个助手 (这名助手还是他的学生, 现留校学生处工作) 承担, 其他能这样投入本科教学的老师并不多。这位教授说:“我从85年暑假开始, 一直坚持把暑期课题研究课开下来, 开到现在为止, 开到今年暑假为止, 一共开了10届。我一个人开了10届啊, 耗费掉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非常希望有更多的教授投入到这件事来, “这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我希望一个系, 至少有20名教师能投入到这份工作当中来, 不一定要求一年里20名教授都开, 一年由一名教授开, 另一年由另一名教授开, 如果说一个教师能开10届的话, 那么20个教师可把这个课开200年。”

由此可见, 研究型教学虽然能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双赢, 但要鼓励更多的老师进行研究型教学, 还需要一些条件。这里除了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外, 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最为重要, 一定要使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与付出得到承认。

上一篇:融合的创新下一篇:胆囊颈管结石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