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经济结构

2024-09-07

资源型经济结构(精选十篇)

资源型经济结构 篇1

一、云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需求结构仍以投资为主, 投资效益不断降低。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要求的需求结构调整就是要实现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持续拉动, 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和抗风险能力。2008年, 云南省三大需求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分别为投资率0.66、消费率0.58和净流出率-0.23, 较之于2000年分别上升了0.28、下降了0.18和上升了-0.1。投资需求迅速上升成为云南省地区GDP增长的主导因素, 但投资对地区GDP增长的拉动效果很大部分被净流出的负贡献所抵消, 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求结构调整并没有向有利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 外需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掣肘。此外, 投资效率下降趋势明显, 投资效果系数从2001年的0.34下降到2007年的0.24, 通过增加投资需求驱动经济增长的成本不断增加, 资本的使用效率逐渐降低。

2. 所有制结构中公有经济占绝对地位, 经济活力不足。

经济市场化改革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微观主体与之相适应, 多元化的经济实体基于平等地位的竞争是经济获得活力与发展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省经济市场化改革取得长足进步, 非公经济占地区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不足7.5%提高到2008年的38.5%,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与全国60%的平均水平相比, 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云南省经济竞争性领域和垄断领域中的一些竞争性环节的非公经济发展不充分, 以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活力不足。

从宏观分配结构来看, 云南省企业盈余占地区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1%左右;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46.1%下降到2007年的44.7%;政府地方财政收入占比则由1995年的8.05%上升到2008年的10.77%, 提高了2.72个百分点, 分配结构呈现出有利于企业和政府的变化趋势。从投资效率来看, 公有经济部门是云南省投资效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公有经济部门的投资效率由2000年的3.1下降到2008年的2.1, 与此相反, 非公经济部门的投资效率则从2.3上升到2.9。

3.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工业重型化趋势显著。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要求是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在产业结构上则要求向“三二一”结构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省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2.7∶39.9∶17.4调整为2008年的17.9∶43∶39.1, 与此相适应, 就业结构调整为2008年的63.6∶11.3∶25.1。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化来看, 轻重工业比例由2001年的51.6∶48.4下降到2008年的25.2∶74.8, 重化工业化趋势显著。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2000年的14.85∶30.1∶55.04调整为2008年的15.35∶46.74∶37.91。由此看出, 云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但与全国水平相比, 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和二产内部工业重型化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 尤其是工业重型化趋势正在增强,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困难十分巨大。

4. 要素投入结构仍以资源消耗为主,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从要素投入角度来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以往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要素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来推动的转变。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也表明, 随着经济发展向高级阶段的推进, 客观上要求可积累的或专门化的要素 (知识、专业人才等) 投入的增加与之相适应, 以保持并提高经济竞争优势。

云南省经济大体上处于工业化早期向中期的过度阶段, 客观上要求增加专门化要素投入以获取经济竞争优势, 但从技术进步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 近几年基本维持在0.24, 仅为全国同期水平的75%;要素使用效率低, 2008年云南省社会劳动生产率为21 604.6元/人、资本产出率为1.62万元GDP能耗为1.33吨标准煤, 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93%和140%, 由此说明, 云南省经济发展基本上延续着粗放式发展路径, 经济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源要素投入驱动。

二、云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依赖

1. 经济结构调整对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云南省基于特定资源禀赋形成了以烟草产业、生物资源产业、旅游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和电力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工业经济的28个行业中, 云南省具有比较优势 (区位熵大于1) 的行业有10个, 按降序排列依次是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这种这种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及其结构的显著特征:一是从要素投入来看, 大都属于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对物质要素投入的依赖高, 而且由于资源型产业前后向关联效应差, 难以形成对其他产业部门的资本的有效需求, 资本形成能力弱;二是从产业结构来看, 资源型产业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 产业关联度和加工深度不高, 配套能力弱, 难以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三是从需求结构来看, 投资的乘数效应有限, 不仅对本地需求的拉动力小, 自身需求的扩大也受到中下游产业发展的制约。云南省经济的初期发展得益于对资源部门优先发展, 但以资源开发及其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经济体系的自强机制对经济要素的特殊吸纳效应、黏滞效应以及由沉淀成本与路径依赖形成的锁定效应日益阻碍着云南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一旦资源部门快速扩张, 形成支柱产业, 很可能因为资源经济的非竞争性、对价格变化缺乏敏感而使要素失去流动性, 形成资源部门内部的自我循环, 从而使资本形成能力弱化;二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形成的对稀缺资源替代的技术进步的路径锁定有可能因对具有技术溢出效应且技术进步较快的制造业部门的要素投入少和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而陷入资源优势陷阱, 形成资源型经济, 以至经济转型困难。

2. 制度变迁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如果说技术变迁的路径锁定是阻碍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方面的原因, 那么, 制度变迁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则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和状态以及结构依存的特征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制度变迁的结果和福利效果。资源型区域基于资源禀赋优势的发展模式一旦确立, 相应地要求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制度框架, 包括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体系和民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体系。制度本身因制度的适应性预期得以强化, 制度变迁因既得利益集团对既得利益的维护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性, 除非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 否则, 即便是更有效率的制度革新也会因既得利益集团以此获取更大的既得利益而扭曲。

要素丰裕地区所形成的以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导的资源型经济使既得利益集团处于支配地位, 打破现有利益分配格局的任何制度变迁———即便是更有效率的制度创新都将因巨大的沉淀成本使得人们常常更倾向于维护业已形成的既得利益而不情愿改变发展路径, 由此形成发展路径在制度方面的锁定效应, 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产业结构的刚性。云南省工业重型化、公有经济绝对优势地位的保持等等典型化特征表明,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严重受制于制度变迁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制度和技术内生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制度和技术双向互动的结果。沿着既定路径, 技术和制度变迁可能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也可能沿着错误的路径被锁定使经济落入低效状态。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初期发展得益于对丰裕的自然禀赋的开发和利用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框架设计, 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 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可积累要素的持续投入而不是基本要素, 而基于资源比较优势形成的资源型经济体系一方面在技术上表现出对制造业部门具有巨大溢出效应的技术挤出, 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则表现出自我强化, 以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能, 除非受到外部冲击。因此, 突破云南省经济发展对资源部门的过度依赖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 打破资源部门内部业已形成的自我循环机制和利益分配格局, 形成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 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向非资源部门的流动;通过增加对可积累的和专门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制度供给, 形成有利于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双向互动的创新机制以突破对传统发展模式过度依赖。

参考文献

[1]刘和旺.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J].经济评论, 2006, (2) :67-68.

[2]孙涛, 黄少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状态和结构依存特征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 2009, (2) :19-20.

资源型经济结构 篇2

一、发展接续产业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

xx是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38年开始开发建设,1955年依托油矿设立了xx市。1958年,为更好地保障、服务油田生产建设,原xx县政府由地处农业绿洲中心位置的xx镇迁至油矿所在地,市县合并,政企合一,升为地级建制。1961年,xx市与xx石油管理局分设、政企分开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xx市、特别是xx油田历史性的承担了全国石油工业三大四出(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科学研究院,出经验、出人才、出产品、出技术)的重任,先后向全国兄弟油田培养输送职工近12万人,支援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生产原油280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0多亿元,累计上缴国家利税120亿元。随着xx油田的迅速发展,xx地方经济亦得到了较快发展,~年,全市GDp总量实现37.5亿元,其中近65%是油田开采及相关产业拉动的结果,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25.5%来自石油企业。近年来,尽管青西油田开发使xx油田实现了二度辉煌,但由于资源的约束和矿业城市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使xx这个老工业城市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是:一是产业结构单一,轻重工业的比例不协调,~年,全市轻、重工业比例为4.4:95.6,工业结构过于重型化;二是企业规模失衡,大型企业平均规模高于全省水平,中小型企业平均规模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央、省属企业与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关联度不高,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和轻工产品中农副产品加工比重大于工业制成品和非农产品加工比重;四是产业层次差异大,大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属原材料初级加工,传统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严重不足;五是生产成本不断增大,经过60多年开采的xx油田,现在油层埋藏深,地质结构复杂,开采的技术控制难度高,实际开采成本不断增加。xx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说明,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xx油田原主产区资源枯竭,原油产量递减,影响了xx经济的持续增长。其后,随着吐哈油田的开发建设和石油企业内部改制重组,油田企业大办三产,导致地方政府为服务油田而建,依赖油田生存的30多户市属工商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近7000名企业职工下岗失业,xx地方工业经济体系被完全打破,工业经济总量迅速下降。1998年,全市工业利税总额、产值、增加值分别为454万元、24135万元、7280万元,比1996年分别下降了48.7%、16.4%、46.1%。“十五”以来,随着青西油田的大规模开发,虽然带动全市经济每年以23.2%的速度增长,但地方工业增速较慢,比“八五”增幅低26.5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xx工业发展的严酷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拉长接续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资源型产业的周期和寿命。二是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优势转换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立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区位条件、技术实力和投资环境,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兴接续产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重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多元产业支撑的新格局,由单一资源优势向多元综合经济优势转变。

xx油田开采及相关产业创造了3.6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市城镇在职职工总数的61.7%。目前,待安置的下岗职工、买断工龄人员有11000人,城镇每年新增需安置就业的劳动力近1300人,然而全市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300个左右,就业需求多和岗位少的矛盾非常突出。xx市~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739美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各种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发展接续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基本思路

早规划,早动手,对资源型城市避免“矿竭城衰”、发展接续产业至关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围绕油田兴建的市属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后,我们把发展石化以外的非油产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电冶、建筑建材加工等产业提上了议事日程。近年来,尽管xx油田产量逐年回升,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使油田地方形成共识,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接续产业上来,并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对石化产业拉动的依赖性开始弱化。

今后xx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的根本要求,实施“结构调整、开放带动、地企合作”的发展战略,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重要机遇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稳定石化产业、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率先走上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到2010年,基本形成多元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率先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完成由资源型向综合型城市转变,初步建成现代化生态城市。结合xx实际,遵循市场原则,我们要在继续加大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尽可能延长油田稳产期的同时,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调整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机遇。首先要牢牢抓住xx油田加快发展的机遇。青西油田大规模深度开发及成品油和原油管道工程的启动实施,将迅速增加xx油田的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到~年,原油产量可达100万吨,2010年达到200万

吨,原油炼化加工量到2010年将翻一番,达到450万吨。这样就为继续加强地企联系,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进一步巩固xx油田在xx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其次,要牢牢抓住市政府驻地迁址的机遇。xx市政府驻地迁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迁址工程在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牢牢把握这种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以开放促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繁荣稳定老市区,加快建设新市区是xx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第三,要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特色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极富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新型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力发展风电、水电、光电,将使xx成为一个新型的能源产业区;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品的开发加工将使xx的电冶小区不断发展壮大;15万亩的优质饲草、10万亩的啤酒大麦、6万亩的棉花、5万亩的酒花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xx特有的战略性经济区位优势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的实施,也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牢牢把握的历史机遇。

第二,紧抓第一要务,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具体要侧重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大开发战略。通过对油田的开发,风电、水电、光电的开发,矿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开发,依托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后续主导产业。二是大调整战略。通过兴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电冶工业区、石化工业区、风电工业区等,调整地方工业布局,增强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全市工业逐步向园区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三是龙头聚集战略。立足xx的“亿元现象”,扶强扶壮莫高麦芽、拓璞酒花浸膏、大业草王、洁源风电、疏勒河水电、干法水泥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企业,组建电力、矿业、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集团,争取上市融资,促进工业经济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同时,培育名牌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用3—5年时间,争创2—3个全省名品和全国名牌。四是科技创新战略。充分挖掘利用xx油田、四0四厂等中央、省属企业的科技、人才、信息、设施优势,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建立区域经济范围内资源、技术、人才、信息合理流动和共享运行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新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科技含量。五是大流通战略。围绕市政府驻地迁址和xx油田生活基地搬迁,积极调整商贸流通结构,把新市区(xx镇)建成嘉峪关至新疆哈密之间的区域物流中心,发挥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辐射带动功能,建设大市场,实现大流通,推动大发展。

第三,立足城市区位优势,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坚持“双轮驱动,两翼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市政府驻地迁址工程,优化城市布局结构。xx市政府驻地迁址已于~年上半年经xx、民政部和省、市逐级批准,~年10月正式启动,现已完成了市委、人大、政协三大机关及大部分党群部门的搬迁工作,计划今明两年完成政府机关和部门的搬迁工作。今后2—3年,市上将在现有基础上,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争取国债、招商引资、银行融资、社会筹资、企业上市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陆续实施58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将新市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齐全、服务功能配套、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新型生态工业城市,实现县域经济与酒嘉经济带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对接,使其成为丝绸之路西端的一个新亮点。

第四,创新经济格局,积蓄发展后劲。据最新的勘探表明,自青西至花海盆地多处地段显示出良好的油气结构,该地段成为具有工业规模开采价值油田的前景非常乐观。通过我们的资源详查,xx境内包括石油在内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正在被开发利用的风、光、水及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将为xx今后的发展开创新的领域。要保持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结合xx市矿产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进一步搞好替代产业和后续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富裕的不竭源泉。在做好青西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的同时,积极勘探开发其它自然资源及其对应产业,走高效开发、纵深开发、立体开发的路子。同时,围绕特色资源优势,发展新型产业,积极储备、论证一大批符合xx实际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开发建设,扩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开发旅游业和服务业,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构建xx经济的新框架,培育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保持xx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争取国家的支持

首先,通过在产业布局上予以倾斜,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给予项目支持。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离不开新的产业项目的支撑。国家在计划和宏观决策时,应适当放宽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政策限制,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有较强牵动作用的产业项目列入重点项目盘子,在国债资金、资源配置以及其它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源型城市优先布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水利、交通、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

第二,通过建立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给予资金扶持。资源型城市和企业在实施转型发展中,面临着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恢复等诸多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是资源型城市和企业力不能及的,应该得到国家财力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国家应通过建立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专项基金,建立对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企业的补偿机制。对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转产而发展起来的接续产业,应考虑给予减免税收、低息或贴息信贷、加快折旧等政策支持。在国债投放、国家政策性贷款、国家金融信贷应适度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过程中,国家可适当放宽在直接利用外资和境外融资方面的限制。

第三,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资源型城市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可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社保试点的支持,并在科教文卫和环保等方面,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移支付规模。同时,国家应对资源型国有大企业研究制定减负政策,以帮助企业解脱办社会的重负。

xx作为西北典型的资源型城

资源型经济结构 篇3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结合经济机构

林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而且是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公益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必须要走出一条生态和谐发展的文明之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等的相互协调,从而确保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因此,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与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建设美好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健全完善林业资源经营管理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应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森林分类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企业在森林分类中各行其是,或者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将生态价值大幅度地降低。从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不论是由国家直接管理,还是完全由企业进行代行管理,都要重新建立起相应的组织管理及其监督机构,从而健全完善新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要十分注重森林资源档案的管理,依据森林类型的差别,分门别类地建立起重点生态公益林、兼容生态公益林及商品林等类别的档案,并分别确定各不相同的经营方案,从而便于强化林业资源管理。从森林经营的角度来看,要分别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别,采取有所差异的经营管理机制。一是商品林的经营管理。由于以前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往往都只是侧重于数量上的管理,却忽视了森林资源自身所具备的资产属性。尽管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与发展林业企业,但是,企业只是简单地开展森林砍伐,在变为货币之后再上缴,企业的经营行为几乎等同于变卖国家财产。有鉴于此,商品林经营应当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目标,其经营活动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运行,在经营管理上要也全面实施企业化经营管理。唯有对投入和产出价值进行认真比较,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所具有的经营价值,从而让企业经济步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经营这部分林业资源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其价值之大小无法直接用货币进行衡量,而是根据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来进行考虑。所以在经营管理上一定要以国家作为主体,在投入及产出上也一定要由国家负全责,将其与其他森林类型进行严格区分,并进行单独核算与管理。

2.大力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开展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工作,是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第一产业发展中,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全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它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名特优经济林等的建设力度;在第二产业发展中,要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从而实现从低层次原料加工转向高层次深化加工的转变;在第三产业发展中,要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等。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快速淘汰落后产业,继续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致力于加快产业重组,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林业事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与此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林业产品的内资结构,争取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及优势产品,并拓宽木材林产品的经济结构调整新途径,并加快延伸产业链,进而提高附加值,解决林业产品中的结构不合理与产品缺少竞争力等问题。

3.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

护林员所具有的主要职责如下:一是要积极配合本地林业站,负责落实好管护区域内的管护任务、管护措施及各种保护标志;二是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管护区内的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防止乱砍滥伐等林区“三防”工作;三是要全面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与植物资源,坚决制止各种乱捕乱猎等行为;四是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防止造成毁林开垦和破坏林地等后果的采沙、采土、采石等各种错误行为;五是要积极配合相关部分,落实查处人、畜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行为。

从护林员所肩负的职责可以看出,加大护林员队伍的管理力度,是检验工程任务是否能有效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根据护林员工作地点较为分散,时间自由度十分大,而整体素质又偏低等鲜明特点,林业站在开展护林员的公开选聘、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各个环节中,务必要加强管理,具体来说,应当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坚持护林员公开聘用制度。要全面规范聘用护林员的相关程序。在本人提出申请后,一定要经过村民委员会小组的同意,并由当地乡镇林业站进行选拔,再通过乡、镇政府的严格审核,随后再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公示,在公示期满之后再予以批准聘用。其次是坚持护林员定期开展学习培训等制度。乡镇林业站要定期组织护林员开展林业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让护林员们都能明确了解管护对象与管护内容,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是坚持护林员管护目标责任制。林业站应当和护林员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等,并要求护林员定期报告工作情况,以便于上级管理和群众监督。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一项造福后代、福延子孙的伟大工程,有待于更多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从而共同推进我国的林业资源建设。 [科]

【参考文献】

[1]徐薇玉,徐良才.林业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07,(6).

资源型经济结构 篇4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 由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间的劳动生产率, 存在这巨大的差异, 直接导致了, 乡村和城市的差异逐渐扩大。刘易斯认为要想消除二元经济的影响, 必须改变二元经济结构, 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发展, 从而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如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实现城乡一体化, 经济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观点。刘易斯认为主要是通过发展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消除城乡差距。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和乔根森则认为,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才是消除城乡差距的关键。虽然对于如何破解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不同意见, 但是无论是刘易斯还是托达罗都认为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人力资源转移的过程, 因此托达罗提出了著名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业必然由大机械化集约式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牛耕马种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注释:加"*"的国家为世界主要农业国。摘编自《联合国FAO数据库》

我国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步转型, 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 1990~2000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了5.3%, 2000~2010年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了15.4%, 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里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速度是第二个十年的三倍。其次, 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基本上为10%以下, 我国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完成41.2%, 大约5.6亿人口的转移。这些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进行转移, 直接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产生巨大影响。

2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转移下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中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的表现, 就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具体地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单一。目前为数不多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基本都是裁缝、修摩托车、厨师等。为什么学校要办这些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有人上, 能赚钱。

第二, 成人教育过于形式化, 效果不明显。成人教育其实就是对农民 (除了在校学生) 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培训, 由于培训的内容引不起农民的兴趣, 不要说交钱培训, 就是免费培训农民也不愿参加, 所以成人教育越来越形式化, 效果当然也就不太明显。

第三, 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对教师水平要求很高, 既要懂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农村条件所限, 政府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投资不足, 工作环境恶劣, 收人不高, 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员数量本来就不多, 许多精英分子中途又加入别的行业, 致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从业教师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农村教育中, 教育目标单一、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如何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冲突, 则是解决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孙友然, 焦永纪, 张新岭, 江游.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理论导刊, 2013, 03:74-78.

[2]杨会良, 刘永瑞.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06:17-19.

[3]刘薇.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长江大学, 2013.

[4]王继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试论晏阳初开发"脑矿"思想的现实意义[J].成人教育, 2004, 05:3-5.

[5]雷世平.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4, 04:42-45.

[6]刘道吾, 钟世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探[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7, 01:75-76.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论文 篇5

【关键词】 改制企业;人力资源;分析评价;结构调整

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组织间竞争更加激烈。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知识的载体,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为关键的战略性资源,可以说谁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优势。国有企业通过改造、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人力资源评价分析

对人力资源评价计量是一个公认的难题,目前都在探索阶段,因此我们只能从目前人力资源几个可控制的组成要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1、摸清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人力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是有时效性的,因此抓住时机对改制企业进行大力的人力资源调整,实质上是一次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摸清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可从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结构、工作年限结构等几个方面分门别类进行图表量化、计算比例的方式,为下一步诊断分析打下基础。

2、分析比较,进行人力资源诊断

根据本企业现有员工的各项统计数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进行初步分析。根据员工年龄结构中各个年龄阶段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判断现有人力资源的主体和组织活力;从文化知识结构看,可以辨别员工主体文化知识层次和知识水平;从职称层次的数量和比例,可得出企业目前的技术力量;从工作年限上可看出员工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熟练程度和水平上,等等。针对以上情况,企业决策层应该认真比较分析,按照企业特点、经营项目、资质要求和发展需要等因素,找出人力资源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提出改进和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创造很好的条件,也为制定未来开发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1、确定调整目标、范围和原则

企业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确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目标、范围和原则。调整不是理论问题,也不是图形式走过场,而是改制企业的一场攻坚战,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难题。为此,必须制定详细缜密的计划和办法,让全体员工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有多宽、力度有多大,是否涉及本人,公司通过调整要达到什么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原则和措施等等。总之,通过优化和调整要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

2、运用岗位分析设计,定岗定责

企业管理部门要按照精干高效、一岗多责、工作满负荷的原则及知识层次和专业素质的要求,合理定岗;生产单位则要根据本部门工作性质、工作任务、专业结构、工作责任、素质要求等定岗定员。对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要进行详尽描述,并运用岗位分析设计技术,按照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方法,将目标、岗位、员工三者科学结合在一起,采用岗位等级法,将所有岗位分为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等几个层面。不同层次的岗位,其评定因素分析也不相同,如管理层的主要是工作责任、管理能力、专业水平、素质要求等;而一般执行层和操作层的岗位评定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即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工作条件、工作职责等。

3、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改制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就是如何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的问题。

(1)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和员工分流制度,打通员工“进、出”通道。一方面要面向高校招聘急需的专业人才,不断改善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推行员工分流制度,对富余人员和不合格人员予以分流。在合理进行定员、定岗、定编“三定”的基础上,实行全员上岗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实行持证上岗;对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和“三定”富余人员实行再培训和转岗分流。

(2)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机制,打通干部“上、下”通道。一方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打通干部“上”的渠道。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聘上岗,既通过理论的考试,又配合实际的操作和面试;既看才,又看德,既看能,又看“干”;不唯亲,不唯上,不看表面,使有真才实学的干部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坚持“能上就能下”的原则,打通干部“下”的通道。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对一批学识不高、年龄偏大、业绩平平的干部予以解聘,实现管理人员的新老交替,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动态优化与配置。把人员招进来并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配置后,还必须通过调配、晋升、降职、轮换、解雇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与配置。因为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岗位的任职资格势必会有新的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该岗位上工作的人,也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要求或其能力已远远超出该岗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对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重新的定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总之,改制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刘晓昌.改制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构想[J].交通企业管理,(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篇6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3003305

收稿日期:2013-08-25

基金项目: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3A4019)

作者简介:梁海龙(1983-),男,陕西咸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主政治及城市发展。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of resources-based cities

—taking the example of Huainan city

LIANG Hai-l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Resources-based cities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me cities still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energy supply. With the change in the pattern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inence of resources depletion issues in resources-based cities, resources-based urban economy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city itself,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Therefore, the study on typical resources-based cit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crucial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by taking the exam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Huainan city with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reveals the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based cities and proposes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Key words:resources-based cities; economic transi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dissipative structures

一、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发展以某一种或几种可耗竭的自然资源(矿产、森林等)的开发、生产、加工为主要支柱产业,并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产生依耐性的城市。基于自然资源开发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要求,以及资源本身的可耗竭性,资源型城市一般都要经历成长、成熟和衰退这样一个生命周期,如图1<sup>[1]</sup>所示。根据有关研究,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共有118座,占全国城市的比重为18%,其中44座已经资源枯竭。

淮南市是一个以煤炭开发、生产、加工为主要经营活动的城市,煤炭探明储存量153亿吨,远景储量444亿吨,从2002年起,先后建成张北、顾桥、顾北、丁集等6对现代化特大型矿井,设计产

能4 600多万吨,实现了城市煤炭工业的超常规发展。2007年前后6对矿井先后达产,煤炭新增产能逐步释放,2007~2009年三年全市原煤产量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原煤产量9 100万吨。淮南煤炭生产中电煤的比重较大,超过60%,煤电的发展也成为淮南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发电量525亿千瓦时。以原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在2002年《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资源型城市的四个界定标准: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10%以上;采掘业产值规模达2亿元以上;采掘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达5%以上;本文以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万人以上为标的,参照淮南市2012年原煤产量9 100万吨,增加值4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85.3%,及2011年淮南市城镇单位非私营第二产业就业人数22.9万人产业数据,并以煤电产业比重核算,其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比重及规模均已超出后两项指标。得出淮南市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城市,且处于能源型城市发展的成熟期(见图1)。

图1 能源城市发展分期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共性及淮南市个性耗散结构分析

布鲁塞尔学派的耗散结构理论,是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机理和规律的理论,揭示复杂系统中的自组织运动规律的一门具有强烈方法论功能的新兴学科,其理论、概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现象,同时也适用于解释社会现象。资源型城市自成一个发展系统,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具备开放系统

的属性,由于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

混沌无序状态,需要系统内部参量(产业结构)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参量变化取决于系统的不确定状况,在热力学系统中,采用状态函数熵 S来度量系统宏观分布几率与混乱程度,它的变化由系统内部不可逆性引起的熵产生项 dis以及系统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引起的熵流项des组成<sup>[2]</sup>,即有:ds = des+dis,ds越大,代表系统的无序程度越大。资源型城市仅能向外界输出正熵(发展接续产业) 或者引入负熵(发展替代产业),即当des < 0时,资源型城市引入的负熵越多,其产业结构越合理,才能确保产业顺利转型<sup>[3]</sup>,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是从无序的远离平衡态达到新的有序宏观态的手段。从城市发展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城市还是发展中城市,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1.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远离平衡态现状。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直接表现为一二三产业比例在城市GDP中严重失衡,城市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优势产业,资源型城市高度依赖资源支柱产业的增长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城市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如若其他产业发展不足,支柱产业又起不到足够的拉动效用,一旦资源面临枯竭,城市经济将急速溃败,就会诱发诸多社会问题,但远离平衡性又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系统

优化的有序之源,为获得有序耗散结构奠定了基础条件。当前淮南市正处于这样一个混沌状态中,淮南市2007~2011年度产业发展数据(见表1):

对淮南市2007~2011年度产业发展相关数据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示,如图2,结合淮南市2007~2011年一二三产业比例数据:10.57∶55.51∶33.92;8.69∶61.11∶30.20;8.2∶62.8∶29;7.8∶64.4∶27.8;7.9∶65∶27.1。可知淮南市面临者严峻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

2.经济发展线性增长稳固,ds值小,难以摆脱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都采取了粗放式的规模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可以带来GDP的快速增长,但是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高度污染、就业率低、劳动力外流等问题。淮南市虽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优化产业机构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9771”及“一优六统”的发展目标,但从各产业发展的速度来看,依然没有摆脱依靠开发能源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见表2)。

从折线图分析得知:淮南市GDP的增长2007~2009年虽有波动,但2009年以后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且第二产业中煤电占有较大的比重,这样三产业结构失衡的境况将进一步拉大。第三产业的发展略优于第一产业,但发展潜力不足,第一产业发展缓慢,发展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因此淮南依然面临摆脱依靠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困境。

3.系统涨落值小,产业系统之间非线性作用较弱,产业内优化困境难以突破。

产业优化是指对既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展农业,则会发展以农产品加工、经营等增加农业产值为目的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提升农业发展空间;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优化产业链,发展产业经济,促进新兴工业发展,在发展第三产业过程中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开发新项目、做优既有项目,寻求新生经济增长点等。

淮南市2005~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产业比重偏低,2008~2012年非煤电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由14.7%提高到19%,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由4%提高到17%,但依然比重较低,工业产业优化程度低。

资源型经济结构 篇7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因此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利润而开展的。其中,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首要条件表明:企业所雇用的最后一名员工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正好等于其工资的时候就是最佳的雇佣水平;如果边际收益高于员工工资, 企业就会增加雇佣量, 从而导致企业总利润趋于增加;如果边际收益低于员工工资, 企业就会裁减人员, 从而导致净利润率上升。而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 企业面临着日益减少的收入、运营的庞大开支、来自股东和外界的压力等严峻的形势, 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压缩成本支出;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 企业人力资源将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和管理挑战;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低人力成本、优化组织结构来改善企业的成本效益;施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策略后, 员工离职管理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

1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目标中的作用

在经济危机时期, 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要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还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协助公司调整企业战略决策和目标;并且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 借助经济形势减轻给企业和员工所带来的压力, 要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消减管理层级, 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 优化管理体系, 用新的组织管理办法及改革方法, 推动企业向高效组织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者要熟练掌握各项劳动法规和专用性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为企业裁员、降薪、核心员工留用计划、冻结薪金计划、员工培训计划、危机时期企业人才库建设等提供备选方案, 为企业设计有效的人力资源工作流程,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问题, 确保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日常工作不受影响。

2 收缩性企业人力资源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

面对市场的衰退和市场的紧缩, 受影响最大的企业首先应该采取收缩性人力资源政策, 推动企业内部组织变革, 优化组织结构。这就需要采取加强员工的竞争意识, 加大考核力度, 强化优胜略汰, 调整用工模式、冻结工资增长或减薪、冻结或裁减人员外部招募计划甚至裁员等措施;加强同员工的沟通, 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处境并理解企业的决定, 号召员工发挥艰苦创业的精神, 发挥聪明才智, 与企业一起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2.1

采取收缩性人力资源政策可在企业内部建立人力资源市场, 要立足于“分流与安置并重”、“提高员工素质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并重”, 做好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的转岗培训和调剂。

2.1.1 根据进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情况建立分类管理制度

(1) 对精简富余人员、待分配人员等实行集中管理。 (2) 对经考核不能胜任岗位人员、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人员、违反劳动纪律人员等, 要按转岗或入职要求进行针对性技能培训, 做好转岗或入职工作。 (3) 对伤病人员要按规定提供相应服务、做好劳动能力鉴定, 并按规定做好返岗、转岗培训及退休、退职或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工作。 (4) 对其他不在岗人员, 要以加强劳动合同梳理与管理为主, 逐步按规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 (5) 积极鼓励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人员面向社会, 拓宽就业渠道, 实现自主择业就业。

2.1.2 做好培训工作

要将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培训纳入各单位整体培训计划, 特别是对富余分流人员可分批选拔安排到各培训中心或技校分专业进行集中培训, 做好转岗再就业准备。

2.1.3 加强就业指导

(1) 全面了解和掌握进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基本情况, 并对其基本素质和工作技能进行考评。 (2) 结合员工专业特长和各单位岗位需求情况,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针对性培训, 指导员工重新上岗就业。

2.2

畅通安置和分流渠道, 促进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的有序退出, 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所面临的的问题, 为员工及时提供支持, 对员工的状态要保持高度的重视, 特别是要对员工的情绪给予关心, 以减少员工对经济危机的恐惧。要做好员工关系管理。要关心弱势群体, 对家庭无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人员, 以及低保和困难家庭人员应优先安置, 应保证其生活收入。

2.2.1 内部推荐就业。

对专业相近、需求量大的岗位和工种, 或专业相差较远但适应能力强、接受能力较快且愿意转岗的人员, 开展针对性培训。

2.2.2 自主择业。

鼓励员工根据自身能力和特长, 向社会其他企业应聘, 实现自主择业。提供适当支持, 帮助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自谋职业。

2.2.3 内部退养。

对已进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人员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工龄已满30年、重新上岗有困难的, 可实行内部退养, 达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2.2.4 解除劳动合同。

对自愿离开企业辞职的人员, 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各级组织两次安排工作岗位、拒绝上岗的人员, 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合同。

采取收缩性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劳资纠纷的处理工作。企业通过裁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 做好员工离职的管理工作, 避免出现用工纠纷而引发劳动诉讼。

3 制定关键人才保留计划实行发展性人力资源策略

经济的变化是周期性的, 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企业在困境中不仅要保证自己能够走出困境, 还要为经济复苏做好准备。在企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不能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水和福利的情况下, 留住企业核心员工, 加强企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显得愈加重要。

3.1 通过沟通提升士气, 提升员工忠诚度

领导层可以采取举措改善员工忠诚度、营造良好氛围, 避免主动流失率。关注高绩效员工、展现领导层的热情和承诺度;通过开放、诚恳的沟通, 理解员工对于减薪的承受度、激励经理层改善和优化人员管理, 确保现有员工能够胜任新的角色, 重点关注核心员工的保留和传承, 并关注提升士气和降低不安全感。

3.2 重新思考和定义企业的关键人才

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 是能够快速学习, 具备前瞻性和洞察力、扎实的专业能力、全面的知识结构,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的人才, 是具备战略执行能力、战略性计划能力、洞察力与判断力、处理冲突的能力、热情与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人才。关键人才掌握着企业发展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 而且替代成本非常高, 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 始终是公司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和创始者。高绩效员工、具备关键能力的高潜力员工, 是真正帮助企业顺利渡过困难期的员工, 在经济好转时, 他们也将成为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动力。能否有效地保留他们, 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能否实现, 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3 提高员工满意度, 保留关键人才

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 以此认真思考制定发展战略, 也要明白发展需要人才, 因此就要改善沟通消除员工焦虑和降低离职倾向, 还要运用领导力保留人才, 也可以通过岗位轮换、半脱产学习、岗位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 这既提高了员工工作能力, 也为企业储备了人才, 还实现了员工的自我发展,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根据企业的业务和战略, 对关键人才有清晰的界定标准, 并且时刻留意关键人才库的人员进出变化。让关键人才有机会从事重大的有影响力的工作。这对保留关键员工的意义在于, 企业提供想要的机会, 从而保持成就感;要根据关键人才的意愿和能力, 为他们设定适合的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在遭遇困境的时候, 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要重新评估其价值主张, 并要将其与公司的战略相结合, 必须帮助公司制定保持收入增长、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提升战略执行能力的解决方案;应当建立沟通对话机制, 确保员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 并且能够主动维护员工的利益, 要和员工共同度过难关;还要重视内功修炼, 具备并培养出敢于创新、敢于面对冲突并且善于统筹协调以及整合资源等, 具备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 以此更好的状态适应危机、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29-33.

[2]郭佑.当前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J].经济前沿, 2009 (6) .

[3]唐鑛.裁员管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53-55.

资源型经济结构 篇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通过政策和手段的调整, 改变或转换经济增长路径与方法, 从粗放的、扭曲的和不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转向集约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这需要多种主体共同努力, 既需要微观主体调整要素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 也需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信贷政策作为政府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既是指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投向, 改善信贷结构,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因素, 也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山西省朔州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煤电行业“一枝独秀”主导朔州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明显, 每年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高达80%, 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高达70%。但朔州市经济高速发展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代价的, 发展方式粗放、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 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转型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如何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资金形成作用、导向作用、集中作用和风险管理作用, 提高金融信贷对资本形成的贡献度, 从而优化信贷资金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置与配比, 实现信贷政策与地方产业政策的有效对接, 形成合理的信贷结构, 对外生推动地方调整经济结构, 全面撬动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有效促进地方经济转型、科学、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朔州市贷款总量及信贷结构变化特征

1.贷款总量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呈逐年扩大趋势。近年来, 朔州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逐年攀升。2011年末全市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855.2亿元、474.6亿元, 分别是2001年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的9.84倍和18.76倍;人民币存量贷款与经济总量呈正相关关系, 达到262.5亿元, 是2001年的2.89倍。贷款总量与经济总量保持了平稳增长, 增速基本一致, 而且数据显示, 2001年~2011年间朔州全市GDP与贷款总量、投资额与贷款总量的相关度都在0.9以上, 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的依存度呈逐渐上升态势。

2.贷款总量与经济金融形势和地方产业政策紧密相关。一是贷款总量与宏观形势紧密相关。从2001年以来, 货币政策经历了稳健、从紧到适度宽松, 再回归稳健的历程, 朔州全市贷款总量适度增长, 基本与政策形势相吻合, 保持了12%的年均增长率。特别是2008年, 面对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 贷款余额仍保持了当年新增39.36亿元, 较年初增长29.95%的势头;为积极响应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 2009年在贷款新增35.23亿元的推动下, 创造了朔州经济低碳发展的“朔州模式”。二是信贷增量与地方产业政策紧密相关。从2004年朔州全市行业结构调整“2261”工程的实施, 到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1311”规划, 再到2011年“四化一体”东部区和“三新一城”建设规划的稳步推进, 朔州经济正逐步从“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走出, 转向了初步集约化。这其中贷款总量逐年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3.贷款总量与经济金融环境深度相关。近几年, 朔州全市逐步加大经济金融环境的建设力度, 全面打造“诚信朔州”, 对改善全市投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域外银行贷款纷纷投放朔州。异地银行贷款余额从2009年末的34.24亿元, 增加到2011年末的130.03亿元, 当年新增69.78亿元, 2012年6月末贷款余额进一步扩大到168.4亿元, 当年新增38.37亿元。而且各类金融机构也加快了进驻朔州步伐, 目前, 省内已有4家商业银行、2家村镇银行落子朔州, 2012年6月末, 新设银行机构当年新增信贷投放18.48亿元, 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5.39%。贷款总量与朔州经济金融环境明显改善深度相关, 域外贷款和新设机构贷款为朔州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4.贷款行业结构:贷款向经济主导行业集中, 其他行业贷款满足率得到提高。煤电作为朔州经济的主导产业, 一直是银行机构竟争放贷的热点行业, 2011年末, 朔州全市煤电行业贷款达到92.33亿元, 占全市贷款余额的38.7%, 是2001年的1.8倍;2011年当年新增34.27亿元, 占全市当年贷款新增额的73.26%。农业贷款支持力度加强, 2001年~2011年农业贷款平均增速保持在10.5%。

5.贷款期限结构:中长期贷款增势高于短期贷款, 票据融资非理性扩张明显。2011年末, 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24.28亿元, 当年增加33.66亿元, 余额、新增额分别占全市贷款余额和新增额的45.72%、54.53%, 新增额占比超过短期贷款33.22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煤炭、电力和交通行业。票据融资份额占比扩大, 增长迅速。2011年末, 票据融资余额为21.58亿元, 占各项贷款的7.945, 2012年6月末, 余额进一步扩大到42.71亿元, 当年新增21.13亿元, 增长97.8%, 同比多增加15.89亿元, 多增长18.16个百分点。

6.贷款主体结构:支持经济增长的主体仍是国有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体未发生变化。从贷款新增主体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其他银行机构。2011年末, 朔州全市新增的64.87亿元人民币贷款中, 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了32.68亿元, 新增占比达50.38%。农村信用社仍是支农主力, 2011年末, 全市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25.2亿元, 其中涉农贷款占新增额的95%以上, 涉农贷款在全市农业贷款中的份额占比和增量占比都在90%以上。除上述机构以外的其他银行机构, 2011年新增贷款5.28亿元, 余额占比和增量占比分别为3%和8.14%。从贷款主体行为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的对象多为地方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 对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支持较少;农村信用社等营销主体多是中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弱势群体, 是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 为经济转型注入了新活力。

7.贷款区域结构:经济发展区域间贷款投放存在较大差距, 与区域经济规划发展趋势一致。朔州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新区, 2011年新增贷款在全市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为87.54%, 2012年6月末占比仍达到87.48%, 贷款投入远远高于西部县区的平鲁区和右玉县。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 朔州规划建设的“四化一体”东部新区,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5.8亿元,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占全市总量的8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2.1亿元,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占全市总量的8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7.53亿元, 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9.02%, 增长31.63%, 贡献率66.35%, 贡献率高出西部县区32.69个百分点, 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2.11个百分点。

三、信贷结构变化对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1.贷款集中度高, 影响经济多元发展和结构调整。在贷款投放上, 朔州市贷款行业集中、期限集中和主体集中的趋势明显, 不仅增加了银行机构风险, 不利于银行机构转型发展, 同时也限制了经济多元化产业的培育, 不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虽然, 近年来, 全市通过资源整合促进了煤炭产业升级改造, 通过延伸煤炭产业链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通过培育发展新能源, 促进电力产业低碳化, 但主导行业支撑经济发展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转型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艰巨。特别是受贷款行业集中影响, 部分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受到挤压, 满足度仍然不高, 2011年, 全市小企业贷款式仅增长3%, 2012年上半年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低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14.7个百分点, 小企业贷款下降3.55亿元, 薄弱环节获得的信贷支持难度增加。

2.贷款在三次产业中投放不均, 影响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一是第三产业贷款占比较低。本外币贷款分产业分析, 2012年上半年, 朔州全市第一产业贷款余额仅为4亿元, 较年初减少1.02亿元, 第二产业贷款余额145.74亿元, 较年初增加25.43亿元, 第三产业贷款余额47.19亿元, 较年初增加7.45亿元, 贷款过度向第二产业集中, 造成了一产、三产信贷承载能力弱, 第一、第三产业贷款占比小、增量少的状况, 影响了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和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灵活性。二是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贷款占比较低。贷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业等传统服务业, 2012年上半年, 贷款共计新增6.73亿元, 占第三产业贷款新增额的90.3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贷款仅增加0.72亿元, 贷款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较少,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力不强。

3.消费贷款占比小,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不强。“十一五”期间, 朔州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62.8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9.59亿元, 增长122.0%, 年均增长22.1%, 消费品市场步入了“九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期, 与“九五”和“十五”期间相比, “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加快了10.2和10.3个百分点, 表明消费品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虽然消费贷款的投放也在快速增长, 但量小、范围窄的特点明显。2011年朔州全市消费贷款余额达到7.63亿元, 较“十五”期末的2005年增长了49.6%, 较“十一五”期末增长了46.7%, 2012年6月末, 消费贷款余额增加到9.24亿元, 也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7%。而且, 消费贷款品种少, 只有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 其他品种的消费贷款发展迟缓, 消费贷款对推动消费升级, 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

4.信贷供求结构性矛盾较突出, 影响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信贷需求方面, 大型、中型企业信贷需求有所下降, 而小型企业信贷需求依然旺盛。在信贷供给方面, 大型银行存款资金充裕、贷款投放不足, 而中小银行存款资金紧张、贷款投放乏力。综合供求两方面情况看, 在现行金融体制下, 当前的信贷供求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大银行主要服务大企业, 难以顾及小企业。因此, 大企业贷款供给相对过剩, 而小企业贷款供给相对短缺, 信贷资金优化配置效率不高。

5.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短期性, 影响贷款对产业结构调整先导作用的发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长期过程, 尤其是部分经济增长薄弱环节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定时间, 而商业银行的利润回报则要求在短期内实现。如“三农”、民生、节能减排等领域均存在“社会效益好、自身效益低”的状况, 自主创新则往往需要较长的研发和转化时间, 中小企业普遍经营稳定性较差, 破产清算难度高, 这些都对以逐利为目的的信贷资金缺乏吸引力。由于这些领域的增量信贷往往无法在银行会计年度内提供较大利润贡献, 出于逐利和避险的经营要求, 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进展相对较慢, 进而影响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作用的发挥。

6.贷款地区分布不均衡, 影响了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2010年, 朔州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试验区, 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机遇, 同时也对如何提高县域经济金融支持力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从朔州辖属6区县的贷款分布情况看, 除朔城区外的其他5区县贷款余额仅占到全市的50%多, 与5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70%明显不匹配, 而贷款最多的朔城区是右玉县贷款余额的9.5倍, 工行、中行、建行分别有2个、2个和1个县支行贷款余额为零。信贷资金向经济发展较好县域流动的趋势, 加剧了欠发达县域信贷资金供求矛盾, 不利于各地区均衡、协调发展, 也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和建议

1.政府应主导营造信贷促进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主导是基本前提。建议政府积极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新能源、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减免税收、财政支持和补贴、低碳领域技术创新、支持绿色信贷等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发展, 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有效吸纳信贷资金跟进。同时建议政府继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奖惩双向措施推动落实贷款风险补偿、担保体系扶持、中小企业还贷周转金等政策, 提高信贷资金支持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的积极性。加强统筹、协调、规划, 拓宽产业、环保、财政等信息与金融信息的交流渠道, 提高各类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度和融合度, 提高信贷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信贷引导力度, 合理运用政策工具, 增加银行业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资金。人民银行在积极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 认真执行人民银行上级行出台的各类指导意见的同时, 要根据地区经济金融实际, 适时制定年度指导意见和其他配套措施, 引导全市银行业机构明确支持重点, 加大对全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节能减排、产业转移等重点领域和“三农”、中小微企业、民生领域的信贷投入。同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杠杆效能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效用, 对全市达到考核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给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优惠, 在制度框架内增加其可用资金, 以缓解银行业机构的季节性资金需求压力, 并指导银行业机构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 针对不同的贷款主体实行差别化利率, 减轻经济实体融资成本, 支持全市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健康发展。

3.银行机构要有效贯彻各项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 优化贷款投向。银行业机构优化信贷投向, 通过对信贷投放提前布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是银行业机构支持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日常经营中, 要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前, 积极研究支持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主动改进经营机制、明确经营方向, 加快经营理念、客户结构、盈利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转型步伐, 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把握信贷营销主动权。在信贷投放过程中要做到有进有退, 对产能过剩、“两高一资”等行业, 要实行主动退出策略;对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潜力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实施主动跟进营销策略;同时积极介入, 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民生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要全力支持民生保障工程, 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的信贷投入, 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着力改善金融服务质量。要以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产品结构为重点, 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体系。要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 探索引入国内战略投资者, 进一步完善大型银行金融机构体系;要进一步放宽金融业准入门槛, 培育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和民间资本出资参股、控股或独资组建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专营机构、微型金融组织等新型金融机构, 有效满足中小企业、“三农”的小额信贷需求;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联合贷款和银团贷款, 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 积极满足工业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 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5.制定倾斜政策, 引导金融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鉴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特点, 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县域之间, 其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较大, 建议制定倾斜政策, 引导金融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扶持其发展优势产业, 壮大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实力,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 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协调推进创造条件。

摘要:信贷结构是信贷政策能否有效贯彻执行的重要体现, 也是全面推动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文章从信贷结构和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互关系出发, 在充分分析朔州市贷款总量和信贷结构变化特征, 以及信贷结构变化对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优化信贷结构, 推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政策,信贷结构,经济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林跃勤.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金融, 2008 (7)

[2].孙华荣, 向珂, 孙欣华.从山东信贷结构看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金融发展研究, 2010 (6)

[3].李雅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最新研究述评.金融发展研究, 2010 (6)

资源型经济结构 篇9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未来产业结构布局

两年前,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周边还是一片沙岗和枣园, 如今已聚集了20多万人, 崛起了规模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等基地。截至2012年年底, 实验区内仅生产的苹果手机已经超过1亿部, 占全球产量的70%, 直接推动了河南外贸的爆发式增长。2012年, 河南省外贸总量突破500亿美元, 增幅位居全国第三位。

未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 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 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 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根据规划, 实验区将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发展理念, 构建“三区两廊”空间发展格局。

航空港区。主要包括机场及其周边核心区域, 建设空港服务区、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区, 建设陆空联运集疏中心等设施, 重点布局发展航空运输、航空航材制造维修、航空物流、保税加工、展示交易等产业。

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位于空港北侧, 建设高端商务商贸区、科技研发区、高端居住功能区, 围绕绿色廊道和生态水系进行布局, 重点发展航空金融、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休闲等产业, 建设生态、智慧、宜居新城区。

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位于航空港南侧, 建设航空科技转化基地和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区, 重点布局发展通用航空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材料等产业。

沿南水北调干渠生态防护走廊。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主干渠两侧宽防护林带设置生态防护走廊, 遵循优先保护水质原则, 按照干渠管理规定有序建设沿岸森林公园、水系景观、绿化廊道等, 打造体现航空文化内涵、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游览于一体的景观带。

沿新107国道生态走廊。在实验区新107国道两侧, 规划建设防护林带, 形成错落有致、纵贯南北的生态景观长廊。

按规划, 到2025年, 实验区内, 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地位显著提升, 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300万吨, 跻身全国前列;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建成现代化航空都市, 营商环境与国际全面接轨, 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 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开放高地。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才需求趋势及开发现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实验区内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着力发展空港物流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加快形成航空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而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

(一)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人才需求发展趋势

综合实验区未来发展的关键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 将人力资源转化为具有高增值性的人力资本, 实现人才与主导产业的有机融合。事实上, 产业发展只有依靠人才, 才能不断形成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开放环境下, 实验区内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升级。产业之间的融合正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融资服务、技术支持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和物流服务与生产过程的结合日益紧密, 并创造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因此, 需要大批专业化、创新型人才。

目前, 综合实验区内人才队伍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 服务领域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 如经营管理人才、空港物流、国际会展等高端人才方面差距更明显。另一方面, 人才分布相对失衡, 主要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 企业拥有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 这已成为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据统计, 世界发达国家研究人员一半以上集中在企业, 美国的这一比例高达75.4%。因此, 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势所必然, 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更紧迫。

从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未来需求看,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一是需要扩大专业人才规模, 其范围包括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的专业人才;尤其需要集聚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开发人才。二是需要集聚和造就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商务运行规则、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三是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适应能力、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为此, 实验区人才资源开发需要紧扣产业发展布局, 优化人才结构, 才能支撑产业结构升级, 进而使产业高地与人才高地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二) 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内人才开发现状

综合实验区内人才开发政策和部署正在有序进行。2013年5月5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河南人才市场联合举办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实行招聘单位和求职人员全部免费入场, 富士康、美国UPS、河南省保税物流中心等110多家知名企业参加招聘会, 提供4600多个岗位。招聘会共有1.6万多人进场求职, 40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省人才交流中心还专门制订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才服务工作方案》, 每年将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办两次人才专场招聘会、两次网上人才招聘会, 并通过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持续推进人才引进、人才招聘、人事档案管理、流动党员管理、人事代理、高级人才寻访等综合性人才服务工作, 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除了专项人才政策外,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综合实验区人才资源开发也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三、加大人才资源开发, 支撑产业结构升级

在综合实验区建设过程中, 人才和产业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相互合作、协同进化。在协调发展进程中, 要使两者的摩擦不断减小, 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要求人才资源的充分供给, 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人才盲目开发而造成人才浪费, 既强调人才资源与产业结构在规模上平衡, 也强调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吻合。

实际上如何协调好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一直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两难命题。在我国资金短缺的条件下, 必须保证人力资源开发资本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相适应。人才开发不足会影响产业的长远发展, 但人才过度开发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一是过大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挤占了地方经济投资的空间;二是人才资源闲置本身就是一种宝贵资源的浪费, 而且调整人才结构需要的再培训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为此, 人才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 坚持发挥市场配置人才基础性作用, 坚持政府部门人才开发中长期规划指导。

(一) 加强人才开发的产业导向

一是建立产业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制度。要由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产业导向聚焦港航、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领域, 适时制定和发布综合实验区内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 是指使之成为实验区吸引、培育专项人才的“风向标”。在此基础上, 应加强预测预报机构和网络体系建设, 不仅要及时提供近期预报服务, 更重要的是要搞好中长期预测预报。二是根据产业布局, 优化人才资源的空间结构。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实施人才集群战略, 通过紧密的产业关联、丰富的社会资本、共享的资源要素, 为相关人才提供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平台, 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与产业协调互动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同时, 应以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为基础, 结合周边市县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集聚人才与资本的腹地效应, 将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人才优势扩散到周边市县。三是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向企业汇聚的政策, 实现以企业和产业为核心的人才资源整合。包括: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随被保人流转的社会保险政策;探索并实践人力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薪酬政策;制定和规范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的办法等。尤其要抓住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利契机, 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

(二)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开发体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工程创新的环境。要鼓励和促进高校与企业从自发、松散式的合作, 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引导下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有序合作, 结合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 分门别类, 建设一批创新型人才培训基地, 促进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积极为相关人才参与真实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创新提供平台。如, 探索构建博士后研究项目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一般而言, 国家规定的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门槛比较高, 可探索政府出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平台机制, 加大对创新人才、创新项目的资助和支持力度, 以更好、更灵活地服务于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上海浦东新区由政府出面建立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这是全国首批三家以政府为依托的博士后站之一。

(三) 以企业为主体, 构建大科研机制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导致众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根源所在。针对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的现实, 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统筹和引导作用, 力促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推动大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手构建大科研机制。以大科研机制为抓手, 积极盘活高校、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 汇聚各类人才的智力支持, 包括高素质的原创型人才、善于在集成创新中系统管理的组织型人才、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进而培育一批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产学研联盟。应引导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 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中小企业以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合建立专业化的研发机构。同时, 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如, 加大对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职务成果完成人可根据不同的成果转化方式, 获得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和奖励;允许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高端人才以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作为资本参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 允许人才本身作为资本参与企业设立, 等等。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文化和商业信用制度的结合, 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激励机制, 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完善市场配置功能, 发挥好政府调控和导向作用。完善人才信息搜集、发布机制, 定期发布人才资源状况、人才开发目录和人才开发政策, 建立各级各类人才价值参考标准体系, 发挥价格和供求机制的导向作用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促进人才和企业双方最佳配置的形成。

(四) 加强统筹, 提高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整体效能

第一, 要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根据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合理培植人才载体, 形成以航空运输、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高层次人才集聚格局, 实行产业聚才, 载体引才。加强通用航空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研发机构的规划建设, 从政策、资金、场所等方面适当扶持, 实现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良性发展。第二, 要搭建高层次人才专业开发平台。依靠政府推动、市场驱动、需求带动, 逐步引导形成专业高级人才市场,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二次配置机会, 激活区域高层次人才资源。鼓励人才市场与国内外著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合作, 扩大选才视野。第三, 搭建优秀人才信息学术互通平台。加强驻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统筹协调, 通过牵线搭桥,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使有限的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

资源型经济结构 篇10

黑龙江省地区的炼油企业增加原油加工量1000万吨/年。大庆原油产量每年4000万吨, 经大庆地区外输的满洲里口岸铁路进口俄油900万吨左右, 到今年年底, 漠大输油管道建成还将进口俄油1500万吨左右, 这样累计在黑龙江省地区生产及进口的原油可达6400万吨左右。黑龙江省一直是我国的重要石油化工基地。“十二五”期间, 大庆地区乙烯生产规模要达120万吨/年, 需要360万吨以上的裂解原料 (其中增加化工原料近200万吨) 。目前,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成品油需求量为每年600万吨, 十二五末要达到每年8000吨, 增加1000万吨炼油既可以满足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成品油的需求, 又可以优化乙烯裂解原料, 从而充分利用原油资源, 满足成品油和化工原料的需求, 发展石油化工产业,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另外, 建议还可以进一步增加黑龙江省内加工量, 增加后的黑龙江省成品油市场销售问题可通过建一条成品油输送管道直达锦西、营口或大连港, 装船供应国内市场。这条管线可由黑龙江省投资和管理, 也可由中石油集团投资和管理, 以解决成品油的销售市场问题。中央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这就需我们因地制宜, 把握机遇, 科学谋划, 勇于进取, 努力把黑龙江这个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大庆油田和中俄原油管道都建在黑龙江省境内, 建议应增加大庆原油在省内的加工量。

上一篇: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下一篇:宣传引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