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藏区

2024-08-30

甘肃藏区(精选四篇)

甘肃藏区 篇1

1 甘肃藏区区域特征

1.1 甘肃藏区的自然地域特征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区, 其中藏民族聚居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西部高而东南低, 由此形成高山草原区、高山森林区和丘陵低山区三大地形特点以及藏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文环境。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空气稀薄、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春漫长, 由此决定了以游牧为主的畜牧业成为高原的主体经济形式, 植物类食物匮乏, 加之雪域地理的封闭, 几千年的积淀、筛选, 几乎没有与内地的农耕文化、工贸文化相冲撞、相融合。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独特的游牧文化, 客观上使藏民族封闭在一块特殊的、严酷的地域之中[1]。

1.2 甘肃藏区的人文历史特征

先有王权, 后有教权, 教权后来居上, 政教合一, 教权为核心, 世俗统治与神权统治兼容并存。甘肃藏区最早的王权所在地, 基本是在农区、半农半牧区, 此处有稳定的居住区域, 有较短的活动半径, 也就很自然地出现了官寨、城堡、小镇, 出现了为王室服务的第三产业, 有了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小手工业、商业, 有了为王权而存在的奴仆、碑女、警卫及专业军人, 形成了居民社区, 有了最初的城镇。城镇成为雪域游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它具有了传播弘扬文化的稳定基地之神圣使命;形成了吸收、筛选、精炼、沉积、张扬文化之巨大网络, 文化特质固定化、长期化, 跨越了历史的时空, 流传至今。

2 体育发展在甘肃藏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体育发展是藏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村体育, 归根到底是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也就是说, 新农村体育发展与其生存的经济土壤息息相关。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 农牧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土地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 村落是其生活和活动的基本范围。在农村, 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减少农牧民的发病率以减少医疗开支等来体现的, 以隐性的方式产生显著而持久的社会效应。因此, 发展农牧区体育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我国农村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 《史记》中就大量记载有先民习武、游戏等内容。《苏秦列传》记载了齐国先民“无不斗鸡、走狗、陆博、蹴鞠……”。经过先民长期实践与传承, 形成了一系列如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斗牛、斗鸡、摔跤、赛马、放风筝、下围棋、下象棋、踏青、荡秋千等区域性、民族性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民俗[2]。

2.2 体育发展是藏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 那么, 文化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 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 是以文明和道德作用于人的, 并通过作用于人而作用于社会。现代体育文化更是以高度的文明和崇高的道德构筑人的精神, 提高人的素质和锤炼人的意志。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将对农民群众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2.3 体育发展是藏区“新型农民”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农牧民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而, 采取合理有效的体育干预措施不仅是提高农牧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也是农牧民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 加强新农村民俗、民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对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调查显示:“有40%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 有32.7%的农民认为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 有37%的农民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部分农民甚至认为“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有的地区竟有高达44%的农民认为求神拜佛能保佑身体健康[3]。

3 甘肃藏区新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1 甘肃藏区新农村体育发展整体水平低

近几年,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农村社会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一方面, 经济分化及社会成员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与以往的政治关系一起为农村急剧形成社会分层;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也造成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调查表明: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参加过体育运动, 而农村人口参加体育活动的仅为28.97%。农村体育人口为0.63%, 只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13%[4]。甘肃藏区属于全国18个贫困县之一, 由于地域、经济、教育等诸方面的不发达, 严重制约和限制了藏区农牧民体育的发展, 与发达地区形成了很大差距。

3.2 甘肃藏区农牧民文化程度低、体育技能储备少

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表明:没有兴趣、经济实力不足和不懂锻炼方法是目前农民不从事体育运动的主要理由。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群体, 农村老年人口多为半文盲或文盲, 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大多为小学、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5]。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 农村体育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3.3 甘肃藏区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挑战———村庄重组

村庄重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而村庄重组使新农村体育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第一, 从管理机制来看, 村庄重组带来了乡镇机构的改革。村落合并, 村干部精简, 由此造成他们监管体育的精力和效果减弱;第二, 重组后村庄公共资源的流动性、共享性不够明显, 致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第三, 村庄重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 有些村庄重组完全是政府硬捏合的产物, 致使不少村庄重组貌合神离, 使得新农村体育的构建难有新的突破;第四, 由于产权关系和利用分配问题而引发的村庄内部矛盾接踵而来。重组后村庄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协调村庄体育资源的产权关系, 特别是随着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乡村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复杂化, 使村庄社会的产权关系和利用关系更趋复杂。在利益的分配问题上,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同村村民不同待遇的问题, 这就使得村民产生不公平感, 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加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形成, 极不利于新农村体育的协调发展[5]。以上问题也是甘肃藏区新农村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4 对甘肃藏区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4.1 坚持区别对待、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不同, 当地的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等也不尽相同, 少数民族在健康状况、兴趣、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甘肃藏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文环境, 决定了本地区在组织开展新农村体育建设工作中, 应该结合藏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从实际出发, 逐步开展。同时, 需要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实现对农牧民的终极关怀, 以全面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观出发, 充分尊重农牧民的意愿, 让农牧民自己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参与实施方案的制订和操作, 主动出资出力, 自觉投入到新农村体育建设中。

4.2 优先发展人力资源, 提高藏民族素质

所谓民族素质是指一个民族利用自然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有2层含义:利用自然条件发展自身的能力和在与其他民族 (或人群) 的竞争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能力。由于甘肃藏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严重滞后,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受经济基础制约, 还受各种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改革开放30年, 甘肃藏区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中关键因素之一是优先发展人力资源, 提高藏民族素质, 而提高民族素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教育。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任务, 因此, 推进甘肃藏区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牧村体育事业必须尊重教育规律, 结合民族特点、地区特点, 才能为甘肃藏区培养大批劳动技术人才, 推动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3 构建甘肃藏区新农村体育内容新体系

一是构建常规活动体系。每年利用农闲、节假日、春节、藏历年、香浪节等时间组织赛马、赛牦牛、拔河、扳手腕、田间锅庄舞、摔跤等常规项目的比赛;二是建立农牧区“特色”体育内容体系, 将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把趣味与常规竞技项目结合起来;三是挖掘和创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体系。为推动新农村体育发展, 应该深入挖掘和开发这些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 继承与创新改造相结合, 使一些濒临消失的体育文化活动重新焕发活力;四是与时俱进, 大力传播新体育文化火种, 将现代时尚的体育活动如健身操、交谊舞、木兰拳等向广大农村地区渗透, 在选择农村体育内容时, 必须找准农村体育与农村地理环境、农村民俗文化的契合点。

4.4 加强城乡关联, 发展新农村体育

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 是将城乡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 而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甘肃藏区新农村体育的落脚点应放在自然村落, 尤其是贫困和偏远村落上。“由于各村落自然环境、经济条件、风俗习惯有差异, 但它的形成和发展延续、它的相对封闭性、这个小圈子内部聚族而居的社会形态却大致相同。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一起, 祖祖辈辈传承着亲情、友情和其他各种恩恩怨怨。外圈是村与村之间土地的边缘, 中间是挨家挨户的村落建筑群, 再往里是由血缘关系、亲戚关系、街坊邻里关系等组成的彼此交叉或各自独立的小圈子, 而家庭是这层层圈子的核心”[6]。甘肃藏区在对新农村体育的实际把握上, 应着眼于村落的这些共性, 立足于藏民族真实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去认识和发展新农村体育, 发挥乡镇的枢纽作用, 使乡镇向上与县级市和中心城市相结合, 向下与重点村和偏远村相结合, 将更能抓住农村体育问题的实质。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体育事业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社会学调查等方法, 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进行理性思考, 旨在为我国新农村体育向纵深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甘肃藏区,新农村,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保国, 张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 2007, 1:15~17.

[2]黄静珊, 王兴林, 李宏印, 等.陕西农民的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24 (4) :9~11.

[3]曹军, 于军, 陈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42 (6) :8~12.

[4]侯文斌, 侯安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9:15~17.

[5]李继伟.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重组与和谐乡村社区体育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 2006, 27 (4) :42~46.

甘肃藏区 篇2

记者从甘肃省教育厅获悉, 该省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大对藏区义务教育寄宿学生的资助力度, 再次提高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补起, 海拔最高的碌曲县、玛曲县每生每年提高300元, 生活费补助达1950元;其他县区每生每年提高265元, 生活费补助达1915元。

据了解, 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2013年为每生每年1650元。提高后的补助标准, 高于该省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生活补助标准。

近年来, 甘肃省出台一系列政策, 支持甘南藏族自治州义务教育发展。从2012年起, 该省从校舍建设、双语教师培训等多方面加大对藏区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

甘肃藏区 篇3

一、甘肃藏区普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 客观实验条件的限制

首先,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生物实验成功的前提, 活体材料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材料之一, 为了确保实验材料的新鲜感, 增强实验效果, 往往在实验开始前的有限时间内购买、筛选、培养和保存材料。甘肃藏区地处青藏高原, 很多学校海拔基本都在3000米左右, 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极大制约了生物实验实施中实验材料的培养、选择和保存, 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和师生的积极性。其次, 甘肃藏区经济贫困落后, 许多学校生物实验室资源缺乏, 尤其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实验仪器配备不足, 实验室内缺乏多媒体的配备, 实验开设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二) 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新课程实施后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 是因为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生物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多年来, 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 生物实验一直未受到重视, 以至于出现了“讲实验、背实验”和“想象实验”的捷径, 把趣味盎然的实验活动, 变成呆板僵死的教条, 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发展, 挫伤了学生生物实验的积极性。

(三) 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不求创新

新课程教育理念很重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它是学生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 学生在学习、创新的过程中去理解知识的内涵, 去体现自己学习的价值。新课程教材中设置了观察、调查、制作、验证、探究多种类型的实验开展模式, 力求多途径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实验能力。但是在实施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甘肃藏区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重复模仿实验, 不去深究探索, 教学方法千篇一律, 生物实验都是照方抓药, 教师和学生都已养成了惰性, 缺乏实验创新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只能教教材, 而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造成学生对实验丧失了兴趣, 实验课上“吵吵闹闹”乱哄哄的气氛让教师教得吃力, 学生学得烦恼。

二、新课程下开展甘肃藏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 转变教育思想,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解放思想,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甘肃藏区生物教师要积极参加新课标培训, 提高自身素质, 要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上的重要性, 要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实验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成为“跳起来摘桃子的人”, 而不是“盛桃子的筐”, 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 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尽可能多进行实验, 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生物学的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二) 加强藏区普通高中特色校本实验课程的开发

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课程设置及内容上有多样性、选择性和丰富性。这对于实验条件相对落后的甘肃藏区高中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 近年来我根据高原生产环境的特点开发了《我们身边生物学实验》《生物趣味探秘》等校本课程, 从学生身边挖掘生物实验, 选编了《认识合作一中校园植物》《酸雨对牧草的影响》《高原淡水原生动物常见类群的观察》《家庭酸奶的制作》《酿造青稞酒》《草原上不同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等, 充分体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挖掘符合甘肃藏区特色, 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生物校本实验课程资源, 让学生学有所用,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确立甘肃藏区生物实验教学的独特发展方向。

(三) 利用高原资源, 因地制宜、创新开展实验

甘肃藏区高中实施新课程后, 条件还很艰苦, 缺乏很多实验器材, 却有着很多中学无法比拟的高原环境独特、生物资源丰富、草原湿地浩渺的优势, 如果大胆创新、因地制宜, 设立条件, 奇思妙想, 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废弃材料设计生物实验, 完全可以扬长补短,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有效保障生物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如充分利用甘南草原, 开展“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方法”的实验;利用藏族人喜欢喝青稞酒, 家家做酸奶的习俗, 根据教材内容创新开展“酿造青稞酒”“家庭酸奶的制作”等系列微生物实验;利用废弃的透明饮料瓶, 开展小生态瓶的制作实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组织学生到草原野外采集生物标本, 让草原变成天然的生物园地, 为生物实验课提供材料。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积极创造条件, 敢于创新, 甘肃藏区高中生物学实验在新课程下同样能搞得有声有色。

(四) 拓展实验场所, 开展第二课堂

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延伸和补充, 甘肃藏区学生身边有很多显、隐性生物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 结合探究活动内容拓展实验场所, 积极与当地的 (藏) 医院、草原站、畜牧所、农科所等建立联系, 争取得到技术、器材、药品 (试剂) 等方面的支持。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畜牧所、农科所、草原站参观、实习和开展义务劳动, 为学校开展相关的实验打下基础。

总之, 甘肃藏区普通高中教师在新课程下要加强学习, 改变观念,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藏区丰富的生物资源, 开展校本课程研究, 创造条件开设生物实验课, 改进实验过程和方法,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缩短差距, 争取在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方面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

摘要:甘肃藏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自然环境恶劣、师资力量薄弱、经费不足、设备欠缺等困难, 新课程开展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开发校本实验课程, 因地制宜、奇思妙想, 一定能走出困境, 并逐步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甘肃藏区 篇4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很大。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礼仪道德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新科技知识、就业指导、全球共同话题等不同的方面, 例如已有的《生活·生命与安全》、《影视文化》、《农业生产常识》、《环境教育》、《中国书法》、《泥塑盆载》等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 所以本土文化是其核心内容, 目的在于让地方的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世界, 让他们有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探求本土文化存在的空间, 培养热爱本土的情怀。例如新疆自治区开发的本土文化课程《新疆》 (15本) 、浙江省温州市开发的本土文化课程《文化温州》、江苏省的《江苏地理》、云南丽江县的《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上海市的“海上七彩风”教育资源系统等。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国的少数民族而言, 地方课程政策的实施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从有了地方课程的政策之后, 关注藏区教育的机构、研究者已经开发了不少藏族文化类乡土教材。例如西北师范大学开发的《藏族文化》、青海师范大学开发的《藏族传统做人理念》、《青藏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 (即将出版) 。但由于师资和相应评价体系的缺乏, 已有的乡土教材很难进入课堂, 最终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 藏区本土文化课程面临发展的新困境, 因此探索藏区本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必要且意义深远的。

本研究立足藏区本土文化课程的现状, 跳出依托教材开发的漫长而短效的固有模式。课程内容上, 强调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 在研究者指导下, 教师自行选择和整合课程内容, 注重课程内容的动态发展;课程教学上, 以新课程改革中新型学生观为指导,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并引导其主动建构本土文化, 培养本土情怀。

本研究是典型的行动研究, 目的是让教师具备自行开发本土文化课程的基本能力, 所以无论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还是课程教学的实施, 教师成为最重要的角色。行动研究实施前, 就教师本土文化教学现状和新型教学方法应用现状做了前期调查。调查发现:教师利用教学时空传递本土文化的自觉行为都不高, 只是“偶尔”的教学行为;学校本土文化类隐性课程建设较薄弱;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思考、合作的机会很少, 几乎是“偶尔”的行为;教师如果将本土文化带入课堂, 面临的三个主要的困难是自身本土文化知识的不足、本土文化资料的匮乏、以及本土文化与课程内容整合的难度。可以说, 前期调查结果符合研究的调查假设, 也证明此次行动研究解决的是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的试点学校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玛艾藏文小学和城关小学。其中, 玛艾藏文小学共有教师30人, 其中藏族教师22人。生源主要为来自碌曲县和玛艾镇的藏族儿童, 共有328人。碌曲县城关小学共有教师49人, 其中藏族教师16人。生源为碌曲县城的藏汉回儿童, 共有380人, 其中藏族学生151人占40%。

对于碌曲县而言, 本土文化主要指碌曲县的地理、气候、历史、名人、藏回汉居住民族的风俗、信仰、歌谣、舞蹈、建筑风格、生活方式等。

在两所试点学校共实施三次以学为主的本土文化课程, 分别是《冬虫夏草》、《高原小小营养家》和《洛克和埃克瓦尔在甘南》。

1.《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青藏高原的一种菌类, 属于本土文化知识。冬虫夏草的过度采挖, 破坏草原植被, 引起草原沙化。课程设计将冬虫夏草与环境保护相联系, 以体现本土性和现代性的整合, 也符合新课改强调的课程综合性, 以及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采用角色扮演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让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植物学家、环保学家、经济学家和营养学家的角色, 带着角色解决分配给每个小组的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向全班讲解他们解决的问题。这是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2.《高原小小营养家》。

高原食物例如糌粑、酥油、牛羊肉、酸奶、厥麻等属于本土文化知识,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高原食物, 并分析其营养成分。让学生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认识高原食物, 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本土性与现代性的整合。

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以学为主的方法, 在学习了基本营养成分知识的基础上, 每个小组换算小组的食物, 最后设计一个适合高原地区的三餐食谱。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 主动建构高原食物的基本知识。

3.《洛克和埃克瓦尔在甘南》。

洛克和埃克瓦尔对藏区的部分研究成果至今无人企及, 他们对当时藏区的影像和文字记录是了解藏区的珍贵资料。上个世纪初两位国际友人将甘南介绍给世界, 新世纪的学生更有必要去了解他们。因此洛克和埃克瓦尔在甘南的事迹作为第三次本土文化课程内容。

教学依然采用小组合作的以学为主的方法, 小组学习中加入了个人阅读、集体讨论、代表发言、组间比赛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每次分配给学生的问题都为学生设置了认知障碍, 学生只有了解内容和努力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教师掌握了以学为主的学生学习心理。

三、行动研究的反思

1. 本土文化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 可以使学生自发的或自然而然产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本土文化读本、教学大纲等属于本土文化显性课程, 本土文化隐性课程指那些能够潜在的体现本土文化的因素诸如学校环境、师生氛围、校外活动等。本研究的两所试点学校中本土文化类隐性课程建设较薄弱, 目前只体现在学校教学楼的建筑风格和班级里展示的学生自制的微型藏服、帐篷和褡裢等。对于学生, 隐性课程的影响是细微而深远的。所以开发本土文化课程, 隐性课程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在这种内隐的本土文化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潜在地影响和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2. 教师对学生心理认识较欠缺。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 以学生为主的活动课程有两个原则:一是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二是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本项目实施过程中, 无论是具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还是年轻教师, 四位教师都没有完全的实现教学目标, 主要原因是忽视课程组织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因为他们平常主要使用讲授法, 按照知识的逻辑授课, 现在项目要求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主, 当课程组织不再以知识逻辑为主, 而是以学生心理为主时, 教师们共同的问题就出现在: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如何设计问题或任务为学生设置认知障碍、为学生提供怎么样的任务情境、如何扩展学生思维等方面。也说明教师缺乏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最终导致以学生为主的课程只能做到激发学生兴趣这个层面。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今后各类教师培训应以教育实践为基础, 注重培养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师培训方式应以学为主, 让教师主动建构新型教学方法中学生心理规律, 深化以学为主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

3. 课程本土性与现代性整合的必要性。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 本土性相对于中国的主体民族而言。“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地方”是本土与外域的结合, 以地方为主, 或立足地方, 面向外域, 甚至面向世界。地方课程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 还应当培养他们的“世界胸怀、全球眼界、国际意识”, 而地方课程中体现的“世界”和“全球意识”即指课程的现代性。课程内容中本土性与现代性的整合, 是教育传承文化的最佳空间。本土文化涵盖的范围广泛, 包括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习俗、历史、传统科学、艺术和语言等方面, 所有方面都会与现代文化产生关联, 例如藏区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话题的关联、藏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比较、传统习俗法规与现代规则法律的结合、藏族传统绘画与现代美术的融合等。

摘要: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课程所承载的本土文化知识是多元文化存在的基础, 它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促进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对于藏区, 本土文化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 培养适合地域发展人才的载体之一。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合作, 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在本土文化与新时代教学理念背景基础上, 将本土文化和新课程改革中新型学生观结合在一起, 设计并实践本土文化课程, 并总结藏区基础教育本土文化课程设计与实践的新思路。

关键词:本土文化,课程,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N].中国教育报, 2009-3-28, (5) .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7-7-27, (2) .

[3]郑金州.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 1989, (1) .

[4]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1) .

上一篇:中职校班级管理下一篇:智能化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