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成长

2024-07-30

开放性成长(精选八篇)

开放性成长 篇1

一、学习理念,理解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将使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转变、新的跨越。教师学习新理念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首先,要关注国内外的热点新闻,了解最新的时政动态,使自己具备最大的信息量。其次,在校内多听课,在校外多听名家讲座,补充最新的教育教学最新理论知识与前沿教研资料。再次,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是不难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的。这样教师就有了丰厚的教学经验,能够把握教育教学的脉搏,使开放性试题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研究范畴,把最新的理念注入开放性试题的研究中,使更多更新的知识与开放性试题相连,让开放性试题更丰满、鲜活。同时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从原来只重知识的灌输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改变原来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体系,进而变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这样,整个学校教育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不怕考试,老师喜欢考试,使考试评价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积极反思,创新开放性试题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想要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关键就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又来自于教师自身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之中。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工作多年之后,很多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教育技能,可是缺少对教育的伦理背景以及对教育方法、课程原理等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因此建议教师能养成记教学随笔或写教学日记的习惯,回顾自己一天或者一个星期的教学活动,记录下自己教学的所得与所失,小的积累就会有大的收获。其次,要反思自己的师生关系。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能否达到教育目的的关键,“亲其师,信其道”。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多站在学生角度上思考问题,就能和学生较好的沟通。再次,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社会瞬息万变,作为政治课教师尤其要把握最新的信息资讯,否则只会照本宣科,不但起不到教育引导学生的目的,反而会有相反的效果。反思自己的是否掌握了现代的教育技术,教师应该学会课件制作,了解最新的教研技能,学会多方位、多手段的进行教育教学,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整合为一。最后,考试后学生要反思,教师也要反思。教师要想一想这次的考试题目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否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每一次考试过后,教师都要不断反思,再反思,才有可能突破原有考试评价制度的限制,才能有开放性试题的不断完善。只有教师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使使开放性试题的研究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在讲授高一年级(下册)第八课中的“当代世界市场”时,教师就可以考查学生“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2004年高考政治试题(上海卷)中的第31题,以一个普通工人的成长经历,来问学生“市场经济对人才有哪些要求”,这些开放性试题离开了课本,其答案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学科知识。学生只有走出课堂、关注社会,才会发现一个精彩的世界,才能体会到社会其实是一个大课堂。而试题的创新性来自于教师自身不断的反思与成长,这样才能使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达到自身的教育教学目的。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立足现代公民素质奠基,谋求卓越发展’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目标观”。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将育人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统一已构成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向社会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所需要的。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摘要:思想政治新课程倡导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就是突出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考试评价的变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思想政治,开放性试题,考试评价

参考文献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篇2

今年初,一部名为《厉害了,我的国》的纪录片登上大银幕。这部未播先火的影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看后,让我颇受震撼也颇为感动,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改革开放和她伴我成长的二十多年。

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时光荏苒,见证芳华,到如今,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年的风风雨雨。飞逝的光阴里,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回望激荡神州大地的四十年,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浩瀚的宇宙星空,四十年的年轮上篆刻着中国每一步前进的光荣和梦想。作为一名90后,我很庆幸自己赶上了这趟飞速前进的时代列车。虽然我没有完整的经历过这四十年,但作为改革开放的温床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我从一路成长的所闻所见中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校园的时光占据了人生的大半光阴,也切身体会到了中国教育战线的巨大变化以及取得的非凡业绩。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和改善,校舍由低矮逼仄的平房变成了楼房,吱吱作响的风扇变成了空调。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文盲,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各项补助措施积极到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减免各项费用。大学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让多少年轻人有了改变命运和追求梦想的机会,是改革开放一系列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有机会接受教育改变命运。

回望1978年改革开放初始之时,为适应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需求紧缺的矛盾,一种新型高等院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的职业大学应运而生。高等职业教育从其出生那一天起就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就带有浓厚的、深刻的中国特色的烙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培养了大量的我国目前急需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四十年过后的2018年,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的收官之年,相信中国的职业教育在今后会不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四十年,也是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论不断创新的四十年。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战略机遇面前,中国作出了攸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一条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之路在13亿中国人民的脚下铺展开来:恢复高考、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以浓墨重彩之笔绘就出一幅让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中国教育画卷,也让13亿用知识与信念充实起来的中国人成为托举民族复兴梦的强大引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写道:“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也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作为一名光荣的高职院校教师,我更要立足自己的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不断奋斗!

我与改革开放同成长 篇3

冬去春来

当我呱呱落地之时,中国正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变革。就在那一年冬天,关闭长达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了,这标志着教育事业冬去春来,标志着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观念在中国重新树立。

现在大多数人看来,一年一度的高考似乎只是一种例行公事的人才选拔方式。但对于30年前的千百万知识青年而言,高考不啻于一场命运攸关的鏖战。母校的许光全老师谈起此事,感慨万千。他说那时的中学毕业生是没有出路的,城镇学生上山下乡插队,农村学生回乡参加劳动。那时上大学完全靠推荐,只有根正苗红的工农子弟才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他由于出身不好,尽管聪明好学,1975年高中毕业后也只能回家务农,根本与上大学无缘。1977年8月,当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他喜悦的心情简直难以形容:“机会终于来了!”离当年12月份的考试只有4个月的时间,他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专心埋头于书本,由于勤奋努力,他顺利通过了考试,最终被一所师范院校录取。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他和一批知青的命运,也改变着中国教育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春天的故事

我家距学校很近,从记事起我就经常和同伴们在学校里玩耍。学校包括初中和小学及育红班(幼儿园),由于教室少,育红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在村里的祠堂、大食堂等公用房里打游击。大概在我上育红班时,村里把村西头的几间房屋改建成教室,并圈围墙、砌大门,单独建立了村新小学,原校变成了初中,我成了村新小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桌是一块两头用石头支起来的长板,学生自带小凳子,每行坐七八个学生;高年级的课桌、板凳则由学生两人结合自带,由于各家的桌子、板凳样式各异,教室显得十分杂乱。教室地面是坑洼不平的土地,每次打扫卫生都尘土飞扬。教室窗户上没有玻璃,夏天敞开着,冬天拿塑料布钉上。当我小学快毕业时,村民集资在村初中北面建起了九间砖瓦房教室,教室内统一粉刷成了白色,窗户也装上了玻璃,教室地面是砖铺的,课桌是学校统一配备的,教室变得宽敞明亮、整洁漂亮。

初中毕业我考上县一高,一高校园有70多亩大,校内地面全部硬化。我也第一次住上了真正的楼房,见到了大操场和各种体育设施,学会了做理化实验和借阅图书。如今的母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一高已由当时仅能容纳千名师生的一所老学校,发展成为如今的占地418亩,拥有在校师生6000多人的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走进新世纪

孟津县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搞小学语文“注提”实验教改,1997年实施“春雨、春苗、沃土”素质教育三大工程,且均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部分学校开始探索性开展新课改,2002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新课程改革在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展开,次年成为全国校本教研基地。2006年起,孟津县在各中小学开展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主型学习新课改经验,在全县掀起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高潮。如今在孟津县各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孩子们上课时,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粉笔+黑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

笔者与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省级优秀教师谈起30年来的教育发展变化时,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说恢复高考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保障,那么全面开展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才是教育发展的更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教育工作走进新世纪的宏大工程!”

开放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篇4

一、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首先, 要重视课堂环境中主题的开放。课堂环境是教与学的主阵地, 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要提高教学效率, 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生动活泼, 既有思维的训练又有感情的熏陶, 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 探索课堂教学规律。同时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设疑、释疑、获取、积累、运用的过程, 教师要使学生有丰富的活动内容, 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教师就应该加大教学的密度, 拓展学习的空间、思维的空间,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其原则是尊敬学生的个性,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强调学生的能动性,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大胆发言, 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 把握课堂内外的衔接, 使师生之间真正处于平等、民主、自由的境地。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 可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训练。因为听与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听是学生摄取语言信息, 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说是学生输出语言信息, 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另外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聆听音乐, 驰骋想象, 描情绘景, 叙述自然变化, 阐述人生哲理。通过这样的方法, 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 也陶冶了情操。师生互动, 共同探索, 较好地创设了开放性的氛围, 使学生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学《阿Q正传》, 让学生发表对这一旧社会下层典型人物的看法, 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 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充分评论了这一人物所体现的个性与共性特征。说明其有勤劳、朴实的一面, 也有自私、狭隘和愚昧、落后的一面。在这种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里, 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 重在答案的有理有据,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与学生真诚交流, 互敬互爱, 教学相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有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发挥自己才能的优势和机会, 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量的释放, 充分体现了探索性和开放性特点。

其次, 重视由课堂向课外的开放。21世纪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基础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堂, 着眼课外, 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以听说读写为主线, 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汲取知识, 培养能力, 开阔视野, 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促使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承受生活的能力。以此积累知识、训练思维、锻炼能力,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听和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 说和写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重视由课堂向课外的开放, 正是体现了“生活处处是教育, 教育时时为生活”这一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语文学习需课内外联系, 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源泉。一个功底扎实, 广泛涉猎的学生才会才思敏捷, 能说会写, 才能较好地掌握学法, 运用知识, 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学生开拓了眼界, 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 由课堂环境走向课外生活的能力迁移。

二、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 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发展, 情感的培养, 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 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 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十六七岁, 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 欣赏过不同类型的喜剧电影电视剧作品, 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回答起来不会太难, 但一定得开动脑筋, 调动平时的积累及经验, 经过深加工。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须达到问题性水平高, 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 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 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 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 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 问题性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 不能让学生如“丈二金刚”, 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性水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 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跳跃, 到头来是徒劳无益。教师不易在课堂上包办, 而应把时间, 把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 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 更使人惊喜的是通过讨论学生常常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激发学生向上的潜能

“把学生当人看”的问题真是值得我们每个做教师的好好思考, 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长短处, 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 并适当地引导, 努力让他们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接触的特殊学生往往是那些表现不好、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 他们也被称为是问题学生, 而这样的学生, 老师也往往是最感头疼的。其实, 每个学生都有他可取之处,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 所以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要努力发掘学生这种潜能, 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做好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更何况是学生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更是教育的资源, 既是资源, 就该好好开发利用。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教之道, 贵在启发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 正确的评价, 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起来, 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 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 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要立人。”语文教育应该返璞归真, 回到人本身上来, 语文不仅仅是工具, 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载体, 应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文学就是人学, 一个人如果有一段时间中学或者大学, 能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 就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作一盏灯, 照亮学生的一生”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精神所在。因此, 在实施新课标教学时, 我们既要大胆地创新改革, 对过去的教学体系中束缚学生思维创造、限制学生死读书的陈旧教学方法, 要大胆地改革, 同时对行之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也必须做好承接联系, 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新”而违背语文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总之, 新课程的实施要靠教师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去落实, 而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 转变教学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好文章, 天天见——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2]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3]“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4]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激发学生向上的潜能

[5]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80后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篇5

当改革开放正渐渐起步时,我出生大庆油田,作为“80后”一代,可以说我们是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长大的。年轻的我们总是幻想美好未来,可是当我们低下头回顾过去时,才惊奇的发现是改革开放使我们成为了最幸福的一代。

3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中国人民也因此富裕了起来。还记得小时候我为了得到一袋大白兔奶糖,跟妈妈打赌考试进前三名。后来我赢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大白兔奶糖数了一遍又一遍,计划着怎么才能把糖在最长的时间吃完,可是每吃了一块就又忍不住吃下一块,那种自责又幸福的感觉让我至今难忘。很多年后的今天,身边的奶糖多了,可是吃糖的渴望却再也没有了,当我反思其缘由时,我才猛的发现是我们的生活改变了。30年来,亿亿万万的中国人用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用高瞻远瞩和排山倒海的的气魄,使中国从落后走向了富强。从1979年远程火箭的发射成功到2008年神舟七号的顺利返航;从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第一枚金牌的诞生到 北京奥运会100奖牌的辉煌。30年的风雨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华夏儿女用勤劳的双手使一个民族实现了近百年的梦想!而幸运的80后们感受着,经历着也见证着这一切,当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有人却说“80后”是改革开放的败笔,因为80后特有的叛逆被认为是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然而正是这些曾被世人说成“嗜老族”的“80后”们,却向世人交出了用一份份精彩的人生观答卷,这答卷,写在十几万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挺进灾区的钢铁洪流里,写在挽着袖子、排着长队等候献血鲜血的青年志愿者中。当五星红旗在鸟巢冉冉升起时,激动的泪水浸湿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眼眶,然而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刻,24岁的小学教师用身体抵挡住了千金重的碎石,用生命挽救了他的学生;那一刻,年轻的伞兵们匆匆写下遗书,纵身飞下5000米的高空;勇敢的“80后”们正在为祖国的稳定与繁荣而不懈的奋斗着。也许曾经的我们放荡不羁,也许曾经的我们自私叛逆,但今天,渐渐长大的“80后”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我们有 能力接过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我们有信心让改革开放的脚步继续平稳的走下去。

面对创建百年油田,实现原油持续4000万吨稳产的艰巨任务,我经常会问自己,作为一名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新青年,作为新一代石油人,我能为我们的国家和油田做些什么?我仰望天空,看到了那一张张老石油人的笑脸,想起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想起了像朴凤元一样,几十年来默默的为油田奉献青春的石油楷模们。于是,我告诉自己,将信念扎根于岗位实际,将激情培植于油田发展,把自己锻炼成为技术尖兵、科研骨干,努力为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开放性成长 篇6

我们教师总想着要把最好的东西全部教给我们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了最齐全的材料、道具、装备,甚至是手把手地教,但是有时候却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并不是我们教师做得不够好,而是我们“抓”得太紧了,忘记了给孩子空间去发展,所以适当地放手,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快。我们以户外活动“野战营”为例,比较传统游戏与开放式游戏所带来的游戏区别。

一、服装道具的准备方面

(一)传统游戏

1.充分的活动准备。

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筐迷彩服,一筐迷彩帽,几筐手枪、手榴弹,为了避免争抢,为了让每个幼儿都有玩具可以选择,我们规定孩子们每人一件迷彩服、一顶迷彩帽,一把手枪、一个手榴弹。孩子们都还小,衣服会穿反,所以我们帮助每一个孩子检查衣服,甚至是帮忙穿衣服,帮忙检查手枪里有没有电池,手枪的灯亮不亮、响不响。

2.等待帮忙的幼儿、繁忙的教师。

我们的孩子过于依赖老师,每次都选好玩具,然后拿着衣服排队等老师帮忙穿衣服,结果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分配玩具和穿衣服上。孩子们只要选到的手枪无法响或灯无法亮时都要老师帮忙解决,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很多时间都是在帮助孩子解决道具、服装的问题。

(二)开放式游戏

1.简单的道具准备。

我们依旧为孩子准备了一筐迷彩服,一筐迷彩帽,几筐手枪、手榴弹,但是我们对孩子服装道具的选择不作要求,我们也不帮忙装手枪的电池。

2.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儿、作为观察支持者的教师。

孩子们的打扮出现了各种不一样的造型,有的把迷彩帽反戴来区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有的只选择了机关枪当前锋,有的选择了很多的手榴弹来武装自己当炮弹手,孩子们的游戏扮演一下子多了好多的不同角色。当遇到手枪的灯无法亮起来的时候,孩子们也学会自己动手装电池,在反复装电池、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游戏的乐趣,更感受了自己动手尝试的成功感。而教师一下子轻松了下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观察、支持和引导孩子们的游戏。

二、场地布置方面

(一)传统游戏

1.精美的游戏场景。

我们为幼儿提供并布置了各种不一样的户外野战游戏背景,利用帐篷搭建成各种各样的“营地”;利用水管和迷彩网搭建成“地洞”;利用油桶摆放成掩护体;利用大型纸板制作成“地道”;利用大型玩具、木板、竹梯、轮胎、迷彩垫等改装成“荡桥”、“山坡”、“草地”等,让整个游戏背景非常逼真形象。

2.重复的游戏流程。

对于教师的背景设置孩子们一开始都觉得非常新鲜。我们的这些活动设置也包含了户外活动的动作技能,如走、跑、跳、滚、投掷、攀登、钻爬等,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提高这些动作技能的目的。但是几次游戏之后,孩子开始放弃这些材料,他们对这种重复的游戏流程渐渐失去了兴趣。

(二)开放式游戏

1.简单的道具准备。

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木板、竹梯、油桶、水管、迷彩网、迷彩垫、纸板等,但是我们并没有帮助幼儿搭建,而是将材料堆放在一起。

2.巧妙的背景搭建。

没有了背景的设置,孩子们就像放出了羊圈里的羊一样,快乐地四处奔跑。但是一会儿,孩子的游戏就有了突发的转变,他们开始自己设置游戏场景,自己选择需要的道具合作搭建背景。比如有的孩子选择把迷彩网盖在油桶上,当成一座小山;有的孩子把竹梯搭建在两个轮胎之间,当成一个竹梯桥;有的孩子在纸板上粘上了小水管,当成盾牌。孩子的游戏背景和材料一下子焕然一新,形式也多种多样。

三、游戏效果

(一)传统游戏:失去游戏功效的游戏材料

1.“营地”:在用帐篷搭建的“营地”里,孩子们各自占领了一个“营地”,也学会利用“营地”作为大本营进行信息互通,他们在大本营里商量“战术”,懂得“站岗”保卫大本营。但是到后来孩子很多都躲在自己的“营地”里,把帐篷拉链一拉,不愿出来。

2.“地洞”:利用水管支起来并用迷彩网覆盖的“地洞”,非常受孩子们热爱,一个个扛着枪就开始钻爬,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扛着枪,枪老是勾住迷彩网,导致爬行前进不了,而孩子们却不懂得舍弃枪,每次都要老师帮助把勾在网上的枪拿出来,这样孩子们爬了两次之后就不愿意再尝试了。

3.“地道”:利用大型纸板制作成的“地道”,孩子们懂得利用来打“游击战”,但玩着玩着变成了玩捉迷藏,到最后竟然躲在里面聊天。

4.“荡桥”:荡桥是利用大型玩具荡桥和竹梯、木板、轮胎制作而成的,孩子们每次都是要从上面依次走过去,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排队等待上,几次等待下来,孩子们放弃了走“荡桥“。

(二)开放式游戏: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演出现

1.“抗战”游戏:孩子们开始出现了打仗的角色扮演,他们把幼儿园对面的小区建筑假想为敌区进行进攻,在游戏中出现了以王明哲小朋友为首的“指挥官”团队,他指挥着“先锋”的孩子们用机关枪进行扫射,然后“命令”后面的孩子们利用投掷手榴弹进行“强攻”,甚至还有后补部队,利用纸板不断地再搬运和提供手榴弹和机关枪,整个游戏生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2.“特警队”游戏:孩子们为自己的队伍取了个非常形象的名称叫“猛虎突击队”,孩子们分别对自己的职务进行了区分,并给自己取了个外号。以陈楷涛小朋友为“猛虎突击队”的队长,命名“战狼”;郭均熠小朋友为副队长,命名“猎豹”;陈子渊小朋友为狙击手,命名“秃鹰”……然后以抢救人质为出发点,和“绑匪”坏人们进行了对抗。孩子们利用纸板制作成一间房子,关押“人质”,然后“猛虎突击队”利用油桶整齐排列成一堵墙,利用竹梯爬到“墙上”,在制高点狙击“绑匪”。

3.“真正男子汉”:孩子们在木板下加上轮胎,然后盖上迷彩垫,建构成一座“小山”;把竹梯一头挂在轮胎上,然后依次加上竹梯,建构成一条竹梯桥;把木板横放在油桶上,设置成一道翻越墙……利用道具材料设置了一个部队的训练营,然后孩子们轮流当“教练”,军训练习,学习各种打仗技能,甚至还有孩子在演习过程中“假死”,然后突击对方大本营。

4.“奔跑吧,兄弟”:受娱乐节目的影响,孩子们对“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情有独钟,以林扬程和王子杭为队长的红蓝两队,进行了对战。为了区别两个队的不同,他们采用了正戴迷彩帽和反戴迷彩帽来区别,然后在“对抗”过程中,胜利者可以得到对方的一枚手榴弹玩具。整个游戏孩子的参与度非常高,甚至连一些平时安静、游戏水平比较弱的孩子都被带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

孩子们的角色游戏扮演非常多,但是从游戏中我们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孩子们的另一面,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都在不断地提升。孩子的所有游戏教师都没有直接参与,而是在一旁观察,适时提供需要的帮助,而平时老师总是一再地强调要小心、要遵守游戏规则、要合作、要团结。在孩子们自己创造的游戏中,完全不用老师提醒,他们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认真地听着“团长”、“队长”、“教练”等的指挥,游戏能力比较强的孩子非常认真地带领着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游戏,他们商量选择道具、一起搭建背景,一起游戏。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甚至连一次突发状况、一次告状行为都没有再出现。

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游戏,让孩子自己探索,让孩子自由成长,我们将会看到不一样的他们。

开放性成长 篇7

(1) 开放教学的“神”———兼容并蓄、灵动和谐、创新发展。何为真正的开放教学呢?开放教学的“神”是要和学生平等对话, 让学生掌握话语权, 让他们说出内心所想, 碰撞理解, 深挖出知识的内涵;要让学生经历探索, 重视学生的融会贯通;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索的能力。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 更是一种兼容并蓄、灵动和谐的数学教学思想。

(2) 开放教学———从“形似”到“神似”的理性探索。要做到开放教学的“神”———兼容并蓄、灵动和谐、创新发展,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来探索, 即充实教学内容, 使学生的思维培养更具厚度;开放教学手段, 使学生的探索研究飞扬灵性;变革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思维内核趋于完美。下面, 笔者通过一些有效尝试开放教学的案例的阐述, 以期让读者感悟到从“形似”到“神似”的理性探索。

一、充实教学内容, 使学生的思维培养更具厚度

(1) 融生活进课堂, 使书中的内容变得博大。《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 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 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所以, 我们要将教科书这本“小书”和生活这本“大书”结合在一起, 让小课堂浸润大智慧,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将数学运用到生活, 拓展学习的领域和空间。

(2) 融挑战进课堂, 使书中的内容变得精深。我们上课时, 在教材设置的原有安排上, 整合进一部分能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内容, 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 形成发散性思维。例如在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 有位老师提高了学生挑战的难度, 让学生从若干个例中总结出一般结论。教师提供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纸, 但有大有小, 研究方法自己选择。孩子们通过研究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却不约而同地得到了一致的结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纸扩大了学生研究的范围, 符合归纳推理的精髓, 提升了学生思想的层次, 学生不再是就事论事简单推理。学生对这样的结论深信不疑, 自然铭记于心。

(3) 融表达进课堂, 使书中的内容变得精彩。现在有的孩子不会表达, 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观点就更加难之又难。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能理解得更深刻、学得更灵活。光会做不会说思路的孩子不会理解得深刻, 面对实际问题时又会出现不能举一反三的现象。

(4) 融写作进课堂, 使书中的内容及时运用。传统的教学巩固以文字、算式形式出现的作业为主, 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以及多种智能的培养。笔者认为, 可以将写作融进课堂, 重视教学过程中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通过善思、善辨、善写达到活学活用、触类旁通的目的, 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发展。

二、开放教学手段, 使学生的探索研究飞扬灵性

(1) 研究手段多样化、自主化、趣味化。教学手段的开放, 笔者认为重中之重的是学生研究手段的开放, 给学生足够大的权力, 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研究, 你就能发现孩子内心深藏的潜力是无穷的, 沉在心底的智慧被唤醒了。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节课, 它是概念课, 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不能靠老师的告知, 更不能靠学生的模仿。这样的知识无异于浮在空气中的泡沫, 一吹即破。孩子要能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孩子自己去探求知识的本身, 老师让孩子主动去摸, 去量, 去折, 去验, 给他们亲近知识的机会。研究方式自选, 研究顺序自定, 碰到问题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 自主归纳结论, 最终自主汇报。一切听从孩子自己, 思维的碰撞最终形成了结论,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人的观念。

(2) 调查探究常态化、深入化、有效化。现在的孩子在学习某些概念时缺乏经验, 我们在开放教学时不妨请学生先进行些调查分析, 这是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过程。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评估、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其内容很广, 有家庭调查、社区调查、社会调查、环境调查、生活调查等。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亲近知识, 有实实在在的感觉, 而这种方法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应用生成的能力。

(3) 多媒体运用合理化、即时化、针对化。笔者认为, 开放教学手段必将整合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大部分内容注重直观材料的呈现和问题的情境引入,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可以替代很多实物教具, 进行动态演示, 其效果是好的, 但是要运用得法。很多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经验的内容, 不能越俎代庖, 否则对学生提高动手探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千克的认识》这课的教学, 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的物体的重量, 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而这样的内容仅仅通过课件的演示是不能清晰地形成学生的自我经验的, 实践操作能帮助孩子形成认知, 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重量。

三、变革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思维内核趋于完美

(1) 有效预习———初试牛刀, 未雨绸缪。尝试理解知识, 标注出不明白的地方, 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更积极地思考、更有针对性地攻坚, 如在教学《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课时, 就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来思考这样的问题:四位数中的0, 在什么位置只读一个0, 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让孩子们先自主研究一系列中间有0的四位数和一系列末尾有0的四位数, 孩子们有了初步的答案, 再在课堂中引发学生讨论思考, 而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在学习新课时就能心中有数, 游刃有余。

(2) 合作研究———深度理解, 挖掘潜能。在学习中还主动权给学生, 让孩子合作研究, 合作交流, 合作应成为一种趋势。每个孩子对数学现象的看法是不同的, 在合作之中能捕捉到更多的智慧的火花, 同时其他同学优秀的探索方法还能被自己吸收, 完善学生的思维内核, 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惊喜。

(3) 积极争辩———触摸数学, 探求真相。学习中鼓励孩子“挑战”老师, 质疑问难, 鼓励同学之间对问题各抒己见。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节课中, 学生问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列举一例:在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正方形四边相等时, 有孩子还是用了先左右对折, 再上下对折, 再沿着一条对角线斜折的方法来验证。有孩子立刻就发现了这个验证的办法不够巧妙, 还有孩子就提出了问题, 能不能把四条边聚集到一起来验证。马上有同学想出了办法:把正方形沿着对角线斜折再对折的方法就可以把四条边全部重合到一起, 从而验证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结论。

(4) 归纳总结——梳理思维, 提升层次。学习中鼓励自主总结, 知识要归纳总结才能深藏在脑海当中。总结的过程应该让孩子去经历, 虽然不够完美, 但会巩固对知识的掌握。一步步地学会总结归纳知识, 能培养孩子统观大局、归纳分析的能力, 进一步地提升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列举出自己学懂了什么知识, 哪些知识在理解上是有个人的见地的, 不妨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 这对个人思维内核层次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开放性成长 篇8

我们知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 多少仁人志士为祖国的强盛, 人民的幸福, 披肝沥胆, 呕心沥血, 抛头颅, 洒热血, 谋求人民过上平静安康的生活。幸福、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理想。从苟富贵, 无相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等贵贱, 均贫富。从均田免粮到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一律平均,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 天下人同耕等。都提出了天下幸福的思想。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美国家继续推进工业化, 又进入了电气革命时代。当时, 中国曾于1911年发生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但是, 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仍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工业化的富国道路。

因此, 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的改革开放, 是一场新的革命。这场新的革命就是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就是要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发达国家已完成的工业化革命。现在世界上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工业化, 但绝大多数国家还在搞工业化。我们正在完成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工业化过程。而且, 在今天, 不仅要推进工业化, 还要实现现代化。所以,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从末有过的一场伟大的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从1978年到2008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整整历经30年。这30年的改革开放, 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福祉, 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 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 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最辉煌的诗篇!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正在向小康迈进。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 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 发展生产力, 是建设社会主义谋求人民幸福的动力, 是活力源泉。共同富裕, 人民幸福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体现在: (1) 祖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 (2) 实现共同富裕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三步走”是基于我国国情, 为改革开放和共同富裕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与战略, 为人民幸福奠定了基础。

(1) 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

(2)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 丰富了“三步走”战略, 形成了“两个100年”的目标。

第一个“100年”即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二个“100年”, 即到建国100年时, 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 至20世纪末, 我们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我们要感谢我们伟大的党, 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

这“三步走”战略, 依靠了我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 大型的,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的国有大企业, 将更有利于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有越性。这在旧中国是想也不感想的, 真真切切的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因为: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具有关键性作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我们党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改革一贯的追求。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必然存在先富和后富的问题。只有鼓励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形成示范效应, 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 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 推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积极支持和帮助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发展经济, 提高收入,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开放性成长】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 我与企业共成长05-27

开放性习题04-15

经验开放性05-23

开放性策略06-08

开放性需求07-02

开放性系统07-04

开放性探析07-11

开放性评价08-03

开放性原则08-10

开放性任务09-07

上一篇:健康湖北下一篇:儿童文学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