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道德

2024-05-23

审美道德(精选五篇)

审美道德 篇1

1. 道为何物

“道”并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 而是个体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 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可以说出来的道, 也就不是“常道”了。这个道存在于天地之间, 是万物恒生所遵循的共同之道。古来周易、文王, 孔明、伯温, 上观天象之变化, 下览人间之百态, 纵横古今之兴替, 都只是为寻天地循环往复的一个“道”字。“道”字的内涵, 让人们探寻了几千年, 所有仁人志士都在探寻天地之间的正道大则, 但是言语的表现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所谓“言不逮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语有限的表达能力让我们每每已觉无限接近“道”之本质, 仿佛一伸手就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却又在这面前, 只感徘徊不前, 望洋兴叹。马克思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 他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 也是于斯有感, 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 可以被人类所不断认知的;但是真理又都是相对的, 被时间、空间所制约着, 需要在发展变化中不断完善。

2. 得“道”之道

虽然绝对真理是否可以被认知是一个颇有争论的议题, 但是我们在不断的认识新的真理却是不争的事实。此时的真理, 也往往被我们冠以另一个名字, 规律。既然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 我们又如何去认知呢?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个方法, 也就是个人之道在“观复”。什么叫“观复”呢?“观”即看, “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 才能认清它的本质。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 终会回归根本。在老子提出的这一观点中, 又有和马克思主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贯通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 感性认识是直观的、粗糙的初步认识, 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这过程中, 只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得到理性认识;而经过加工的理性认识也不是最终认识, 需要被继续提取加工才能进一步深化为更接近规律的理性认识。这与几千年前的老子可谓殊途同归。

二、老子的政治哲学

1. 百姓与百姓之间的关系

老子认为, 一个真正安定的国家, 百姓在物质生活的追求上可以通过劳动实现, 而其在精神生活上则应该越是简单越好。他向往的是古时之风, 民众之间都是回归到最简单的关系, 彼此联系并不需要紧密, 只要满足了生存需求, 百姓对精神上的需求越是单纯越好。老子认为真正和谐的百姓关系必然是在“愚民”基础上才能产生的, 这在今天看来也许有些不尊重人权, 但是在一个百家争鸣, 四分五裂的特殊时期里, 这也不得不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非常时期之念。

2. 理想的统治者形象

老子从他的“道”出发, 将“德”赋予了“圣人”, 即他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统治者应该像天地一样无所偏私、无所憎恶地对老百姓一视同仁。老子心中理想的统治者应该是主持公平的圣人, 不偏私不循亲, 手持天下大道, 不以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百姓的荣辱, 而是秉持公理, 以百姓的需求为自身的需求。所谓“天子一怒, 血流千里”, 也正是从反面提出了同样的道理。作为天子之下为官的众臣们, 往往是仰君王鼻息而作为, 如果统治者以一己私心统治国家, 势必导致各朝各代的外戚专权、宦官弄政, 上行下效之下, 国家的稳定也势必被颠覆。

3. 理想中的官民关系

老子理想中的官民关系应该也是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的一种和谐的关系。修“德”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 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官应治民, 但不可压民, 官员和民众本来就是一对相互依附而生的关系双方, 没有了民众, 官员也就不复存在了。良好的官民关系不是百姓多么畏惧官员, 而是为官者知道百姓的心情, 顺应百姓的需求, 顺势而为, 才能不与民发生利益冲突, 得到民众的拥护。

结语

老子的《道德经》区区几千言, 却让人初读迷茫, 复读顿悟, 再读折服。在捧起《道德经》的时候, 天地仿佛已不复存在, 只余老子与读者两人, 梵音绕梁, 檀香袅袅。在纷繁的人世之中, 繁杂的心也仿佛得到了一份难得的宁静, 心中也对几千年前就悟得如此玄道的老子钦佩不已。往时曾闻“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之语, 今日才初觉此言之内涵。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传世已久,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刷下, 在各个时期都闪耀出不同的光芒。近些年来, 老子的《道德经》又被拂去藏蓝封面的尘埃, 重新走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人们期望从这部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典籍之一的传世之作中, 寻找到现代人在个人修养、真理追寻、政治哲学等各个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道,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参考文献

[1]、老子“道”论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赏析.毕东.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2]、民生之维:老子政治哲学的内核.方同义, 广西社会科学.2008

[3]、老子.饶尚宽.中华书局.2006 (09)

[4]、老子他说.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向艺术生成 篇2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人们往往要求创作者必须贯彻自由的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审美道德意识生成在创作中具有特殊性,不是从外面强加给作者的,而应是创作者内在的生命自由意识向艺术的体验性生成.审美意识的体验性生成,是生命的“敞开状态”,道德意识则使创作者处于生命的约束与责任担当状态.所以,从生命本身出发,就可以看到:审美与道德之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生命内在力量的.互相激活的关系.只要寻求生命自由意义上的审美与道德的和谐统一,艺术就能展示出感动人心的伟大力量.

作 者:李咏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东疆学刊 英文刊名:DONGJIANG JOURNAL 年,卷(期): 21(3) 分类号:B83-0 关键词:审美意识   道德意识   交互作用  

论广告中道德情感的审美置换 篇3

关键词:广告;道德情感;审美;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85-02

自20世纪以来,西方进入了一个消费的时代,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下中国人的消费热情也在持续高涨。在这场消费盛宴中,广告在“物”的汪洋大海之上为人们搭建了一座方便而又快捷的桥梁,这座桥通往无限丰富、美轮美奂的“商品”世界。广告除了醉心于引导迷失在商品世界的消费者群体,它还给商品增添精彩绝妙的色彩、令人垂涎的味道、引人入胜的情调,甚至把幸福感也慷慨地许诺给人们,广告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醒目的文化景观。但在广告朦胧的美丽形象背后是清晰的功利目的——对消费者不厌其烦地引导和对商品多彩多姿的展示皆是为了劝服消费者去购买。广告的功利本质决定了其道德追求不可能是普遍的和高度自觉的,有人甚至会认为广告是不道德的,它是对社会具有破坏力的因素,它污染了语言和思想,它是道德败坏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显然是比较极端的看法,因为虽然广告不以道德为目的,但是整个广告实践活动必然要受到伦理规范的制约,包括广告运作的各个环节和广告本身的图文内容。另一方面,广告中的道德感也可以是在展示某种生活方式或营造某种情境时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广告的道德追求有时候甚至也可以是积极的,比如当广告寻求建立某种特定的道德,或者当某种道德情感在广告中恰好可以成功地打动消费者的心,但这种道德情感需要被巧妙地置换成更有效的表现形式,而审美的置换经常被认为是有效的。广告图文内容中所表现的道德情感及其审美置换的问题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

一、背景:消费时代广告的审美化策略

消费本身既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消费沟通了经济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消费活动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功利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欲望在不可遏制地增长的同时,审美活动也似乎变得空前地自觉了,审美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们曲高和寡的读写弹唱和理论家们晦涩艰深的思想体系,而是“屈尊俯就”地走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不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们自觉的、不约而同的选择,而是在很大程度受到大众媒介的塑造。大众媒介毫不吝啬地把新时尚、新风格、新感觉、新体验以愉悦的审美形式传递给人们,广告更加乐此不疲,显而易见的是,这样一种审美化的活动常常以经济为目的。

如果说广告助长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促使潜在的购买欲望变成了现实的购买行为,那么审美的神奇魔力在其中发挥了不少作用。在一个商品极大丰富、感官欲望空前膨胀的时代,只是把所传递的信息严格停留在商品本身的淳朴广告似已很难达到说服目的,而审美化的策略往往使商品更快更好地打开销路或者提升商品的销量。甚至可以说,“审美氛围是消费者的首要所获,商品本身倒在其次……原先是硬件的物品,如今成了附件;另一方面,原先是软件的美学,赫然占了主位。其次,这些广告策略揭示了这一事实,这就是美学已经成为一种自足的社会指导价值,如果不说是主流的话。”[1]6-7

即使抛开广告的审美化策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这种施加在商品上面的审美润饰本身已经产生效果,它使人喜欢、接受并足以对大众的消费趋向、道德情感、审美选择等产生影响,“即使是有教养有批判能力的成年人,如果他们说实话,往往也会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喜欢广告,或者承认广告具有审美魅力,尽管广告的其他方面很是令人讨厌”[2]132。正是审美化的表达既淡化了广告的说服目的,又在满足大众的审美欲望的同时启发了大众对广告所教导的新时尚、新风格、新感觉、新体验的追求,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欲望的生产和再生产。事实也证明了,广告的审美化策略是可以带来经济实效的。

二、置换的方式:从道德到审美的意义转向

由广告形象所激发的情感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和选择,广告人深深懂得情感的这种驱动力量,所以各类型的广告中都不乏大打情感牌者,尤其是亲情和爱情是广告所特别钟爱的。对长辈的孝顺、对孩子的宠爱以及关于爱情的坚贞和浪漫在广告中已经变得司空见惯。除此之外,广告还需要建立一种关于消费时代的新的道德情感,而且这种道德情感主要是关于个体的荣誉感、自尊感、事业感、幸福感等,这些符合消费时代期望的道德情感的建立希望为广告的劝服打好基础,当然也同样有助于消费的繁荣。但道德情感的内在意义往往是严肃的、深沉的,而商业广告通常拒绝理性的严肃,也排斥那些提供给消费者道德反思空间的创意。既然广告的审美化是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有效策略,那么道德情感的审美置换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广告中的道德情感并不是简单地由审美所取代或接管,而是通过一种从道德到审美的意义转向或者说道德的审美化编码来实现的。

在广告中意义的转向、审美化编码的实现首先需要建构一个虚构的事件。广告可以把物品建构成一个事件,“它将其建构得和范例一样,和戏剧性社会新闻一样。”[3]96-97,在某种意义上,“记者和广告商都是神奇的操纵者:他们导演、虚构物品或事件。他们对其进行‘重新诠释后才发货——在此范围内,他们毫不客气地对其进行建构”[4]10-11。建构的事件使得意义的转向有了充足的理由,因为它有着符合我们预期的或者至少符合我们想象的开头和结尾、有着某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有着某种我们回忆中的或者向往中的生活情调,有所有这些做铺垫、做注释,审美化的编码也变得生动流畅、游刃有余。

在广告所建立的消费时代的道德中,消费本身即是很重要的一种:“消费主义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实践意识形态(The Practical Ideology),它在西方和其他社会形态中,在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活动中,让资本主义取得合法性。它触动了富人和穷人的无意识欲望,成为消费者的欲望,并有助于合法化资本主义——不是理智上的,也不是道德上的,而是在无意识的层次。”[3]97这事实上已经宣称:消费是现代社会的美德,不要恋旧,要果断地抛弃过去(当然包括过去曾经用过的物品),正如某洗发水的广告语:“如果有人一次次地对你撒谎,你要做的就是立刻甩了他”,“留恋过去,就等着过气”,快乐地迎接未来吧,迎接属于你的生活,当然也包括这种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只有在不断地认同、选择,然后不断地消费中,人们似乎才能赶上身边的世界变化的节奏,广告给这种不断地变化和趋新赋予了有史以来最具道德感的含义,诸如追求、活力、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等,但这种道德情感显然不再是传统的禁欲主义的道德情感,而恰恰体现出审美的感性与激情,所以人们在迎接审美化的日常生活、迎接感性的解放的时候,也很乐意顺手“解放”一下消费的激情,于是积极的消费不管对于男人还是女人都取得了全面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赋予消费行为一个合乎道德的地位这已经为所有的商品做了一半的广告。

消费时代的爱情也经常作为策略被广告所用,并且广告运用这一策略可谓得心应手,因为在人们想象中的理想爱情王国里,美和善携手同行。如同一个精心编排的故事片一样,在广告中,人们对爱情的追求总是被置于梦幻浪漫的生活情调、风情万种的优雅气质、精致温馨的家庭氛围中,于是对忠贞而永恒的爱情的追求这一位于人们心底的情感需要被广告所唤醒,并很容易地经由广告被放大,但无需着急,忠贞而永恒的爱情总是能顺利地找到其象征物,这一象征物可以是这个世界上最具硬度的一种矿物——钻石,它光芒璀璨,如同那电光火石的爱情;它珍贵稀缺,如同那举世无双的爱情;当然它价格不菲,如同那难能可贵的爱情。就这样,对坚贞、永恒的爱情的追求和对这种昂贵的矿石的消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语像魔咒一般深深印入人们的心底,钻石这种独特的矿物成功地赢取了消费者的心。这只是一个事件罢了,如果需要的话,广告可以把钻石、咖啡、口香糖、洗发水、电影票、音乐会、床品四件套、麻辣火锅底等几乎一切商品构建为一个关于爱情的事件,又或者是其他事件,然后再经历一番审美的演绎。由此,自信被时尚气派所置换、坚贞被浪漫华贵所置换、勇气被特立独行所置换、幸福被休闲消费所置换,值得称道的道德情感伴随着一切由广告所营造的(自然是和所宣传的某些商品有关的)美好浪漫,共同俘获消费者的心。

三、反映的问题:伦理的失范和审美的泛化

虽然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和审美实践活动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美和善各有其独立价值,但在某些方面,美和善又是相通的,正如“美德”一词的字面含义所表现的那样。而在中西方的历史上,美和善之间则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处在变化之中。如果说在传统的思想中更多地是以善来规范美,那么消费时代的广告则以美来打扮善;如果说传统的道德(尤其传统的儒家道德)建构的是人格,那么广告中的道德建构的是体验,审美化的道德情感在此成为体验性的,也仅仅是体验,因为它产生于瞬间、接受于瞬间,它没有深度。广告中审美化了的道德情感抽空或已架空了道德的内容,因而使得道德的影响变得不可能,当然也不重要。别期望这样的广告会为我们时代的道德建设做出什么积极的贡献,除非它乐意这样做。道德情感淡淡地溶解在广告的精美画面和温馨情境中,成了消费行为这一“原味咖啡”中甜蜜的“咖啡伴侣”。

审美包装后的道德情感在广告中有时表现为非伦理的,以至不能用伦理法则去审视,甚至在各类广告中几乎无处不在的性暗示也在审美的包装之下变成仅仅是视觉的符号,它不在显见的道德层面发生作用,也没能在深不可测的潜意识中有所作为。波德里亚认为“广告色情机制令我们承受的调控,并非‘深不可测的劝导,无意识的建议,相反恰是对一个清晰句法中的深刻意义、象征功能、幻象表达方式的审查,简单地说就是对性能指的生动流溢的审查”[3]117。本来道德相对审美而言,对真实有着更大的敏感和要求,但在广告中它并不对“真实”负责,“它是超越真和伪的,正如时尚是超越丑和美的,正如当代物品就其符号功能而言是超越有用与无用的一样”[3]97。这一切对广告来说似乎无可厚非,因为广告的本意即是对消费者的劝说,但是当这一切恰好成为对已存在的现实的一个写照和对未来现实的一个预言——它所照出的恰恰是现实中的伦理失范、道德情感模糊的现状,这时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种话语以严肃的姿态给出一个更美好的预言。因为广告作为一种超越真伪的“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它使物品成为一种伪事件,后者将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3]97-98尽管广告无法为我们时代的伦理失范、道德情感模糊承担起责任,但是广告真的应该创造条件使自身向更具审美水准和道德价值的方向努力。

广告中道德情感的审美置换也反映出消费时代审美泛化的状况。“在传统上,审美被认为是与商业对立的,商业被排斥于审美圣殿之外,但今天的广告却必须由审美来铺垫、‘起兴。”[5]266如果我们依然把审美作为人类的一种解放力量、技术世界的一种救赎力量,那么审美从艺术和哲学的圣殿走向脚踏实地的日常生活甚至经济活动这不是可喜可贺的吗?但问题在于,如此表现出来的审美活动已经区别于被席勒、尼采、海德格尔等人所寄予厚望的审美活动了。当物品被建构为一个精彩的事件,“当经典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类叙事技巧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时,审美难道还是人们理想中的纯审美本身吗?”[5]266在广告中,道德和审美的关系的逆转也并非由于道德情感的高峰体验已经达到了审美的愉悦境界,它只不过是广告所借用的一种“审美化”的编码手段、技巧罢了,它没有给我们真正地带来“解放”、“辩护”和“诗意”,它没有超越技术而是在这里恰恰成为一种技术,它没有扩展人们内心的幸福而只提供表面的愉悦。德国的美学家韦尔施对这种似乎无处不在的审美化分析道:“在表面的审美化中,一统天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这一生气勃勃的潮流,在今天远远超越了日常个别事物的审美掩盖,超越了事物的时尚化和满载着经验的生活环境”[1]6。他感叹“处处皆美,则无处有美,持续的兴奋导致的是麻木不仁。”[1]140虽然审美的泛化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但是当广告中的道德情感被施以艳丽的审美化包装,广告对于我们时代的审美状况来说的确是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美]米切尔·舒德森.广告,艰难的说服[M].陈安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黄果.中国媒体消费主义的研究取向[J].东南传播,2011,(8).

审美道德 篇4

一、“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总结)

本文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教院2009级, 2010级及2011级的145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5份, 得到辅导员及广大学生的支持。调查结果显示, 当代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呈现出非常独特、鲜明的个性。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方法。随机选择国教院不同年级, 不同专业的学生100名作为抽样调查对象, 要求他们填写问卷, 应用百分比统计方法进行结果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5份, 回收率为95%, 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美”这一概念的认识。从调查情况来看, “90后”大学生在审美方面的受教育程度都很匮乏, 在社会现实中, 认为美是外貌外形的占1%, 认为美是内在修养的占13%, 认为美是内心与外貌相结合的占92%;在个人生活中, 认为人格高尚为美的占60%, 以享乐主义为美的占2%, 以追求理想为美的占39%;从他们的交友选择中, 可以看出个性张扬, 标新立异的人是他们这一代喜欢交的朋友, 多达26%的人选择这项。由此可见, “90后”很大一部分学生以张扬个性、突出自我为美。因此, 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1. 大学生审美的非主流化。

在高校校园中, 主要指“90后”大学生自发创造形成并在其群体中产生重要影响, 与学校主导精神分离的一种校园亚文化。在喜欢的书籍这项选择中, 有多达19%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小说, 44%的学生选择郭敬明青春文学系列, 9%的学生选择武侠小说, 而26%的学生选择了中外名人名传, 5%的学生选择了红色文学, 15%的学生选择了哲学社科类丛书, 46%的学生选择了中外名著。可见, 他们更愿意欣赏那些直观性强、浅显直白的网络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他们的审美趣味大多停留在感官刺激的生理愉悦层面上。在喜爱的影视作品这项选择中, 多达48%的学生选择了青春偶像剧 (宫、步步惊心等) , 60%的学生选择了娱乐节目 (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等) , 57%的学生选择了日韩美剧, 仅仅26%的学生选择了爱国教育片, 26%的学生选择了新闻科教片, 24%的学生选择了古典名著, 甚至有2%择了禁片 (重口味、暴力等禁发的影片) 。这些都显示出“90后”大学生喜欢追求享乐, 喜欢感官刺激, 不注重思考, 不关心国家政治, 一味地崇尚世俗文化。

2. 大学生审美的大众化。

在音乐审美取向调查中, 喜欢中外流行音乐的多达78%, 8%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 17%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主要表现的是对社会劳动和社会生活的歌颂和赞美, 而流行音乐着重强调个人情感和情绪的宣泄和表达, 古典音乐则是“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民族音乐盛行于前辈人艰苦奋斗的年代,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 流行音乐已成为主流。这种风行如旋窝般席卷了“90后”学生群体。

3. 大学生审美的搁浅现象。

搁浅现象是指“90后”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存在太多问题, 肤浅化、表面化、感性化的审美观难以与对大学生的要求相一致。调查结果显示, 12%的学生从小没有接受过艺术熏陶, 仅有51%的学生受过一点点艺术方面的教育, 5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当前的审美教育不够重视, 他们希望学校重视审美教育, 并且应与时俱进, 建议将大众文化加以正确引导, 增强师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互动, 从而调动他们对于美育课程的兴趣。

二、造成“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现状的原因探析

1. 多元化文化价值的强力冲击。

(1) 物质文化的强力诱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过度强调物质, 从而忽略了精神追求, 人们开始迷失自我。“90后”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知识渴求与理想追求, 开始了对丰富生活的追求。 (2) 大众文化的强势渗透。由于“90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心理未定型的转折时期, 他们张扬个性但同时又很脆弱。这种脆弱来自于家庭、学校、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 如考证、恋爱、就业等。他们的神经犹如绷紧的弦, 需要得到释放的空间。因此, 大众文化的快节奏、娱乐性和猎奇性, 正好迎合了他们追赶时尚的好奇心。

2. 高校审美教育体制方面缺少长效机制。

如果说80后是应试教育下的一代, 那么“90后”则普遍受到了素质教育的熏陶, “90后”学艺术仅仅为了能上大学, 从而造成“短板效应”, 审美能力与是非善恶判断力不强。

三、提高“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的相关建议

1. 在主流文化传承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主流文化是指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 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伦理特性, 善良、真诚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国各民族古老文化土壤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美的前提是善。因此, 高校应增设传统经典文化赏析课程, 使大学生在对中国主流文化的学习传承中, 学习并弘扬传统的真善美。

2. 适当引入合理的大众文化, 丰富美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虽然大众文化是较浅层次的文化, 良莠不齐, 但其中一些也不缺乏审美价值。如歌曲《隐形的翅膀》,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大长今》, 娱乐节目《天天向上》等一些以励志为主题的作品, 努力塑造了在困难面前始终看到希望、永不低头的青年奋斗者的形象, 这些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如果我们把它们引入我们的美育课堂, 无疑会引起“90后”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实一些优秀、健康的大众文化, 只要我们引入恰当, 将它们整合到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去, 不但会提高“90后”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为我们的美育课增添时代气息, 改变美育课教学内容的陈旧呆板。如此两全其美, 我们应乐而为之。

康德的道德星空律告诉我们美是道德的象征, 大学生追求“美”的同时, 不要让“道德”悄悄溜走。审美教育是一种生气勃勃、充满希望的美丽教育, 有了这样的关注与重视, 有了这样的教育取向, “90后”学生们自然会感受到“美”的潜移默化, 能够抓住他们身边无数的“美丽”!

摘要:本文通过对康德道德星空的思考引出当今“90后”大学生的种种审美困惑, 从而给高校审美教育提出新问题。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总结出“90后”的审美潮流, 并且进一步挖掘出深层次审美困惑的原因及对大学生道德取向的影响, 并提出高校审美教育引领道德教育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道德取向,审美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A].王国维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7.

审美道德 篇5

一、着重与对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国学者艾斯纳曾说,“美术能将人们带入梦幻和潜意识境界,从而使心灵最隐秘的思想和感情得以敞开”,“美术以级强烈的情感力量培养着人与人的亲密关系”。美术教育最突出的表现即是对学生的个体情感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语言和理性思维)到现在的重情感和直觉思维的新的教育体系的转变,在新教材中均得以体现。美术作品的欣赏对学生可以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有些作品用语言极难描述,但學生可用他们的心灵之语与心灵之窗去诉说,去无声地宣泄或用符号去传递他们的内在直觉思维。心理学家马斯洛将这种潜能教育称为“内在教育”,并作为艺术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比所谓的“核心教程”(语、数)更接近这一内在的目的,它将认的心灵的底蕴层暴露出来,使情感得以净化。如欣赏《马拉之死》、《自由引导人们》等作品时,引导学生可以从视觉美(强烈的光影所带来的戏剧舞台般的效果以及色彩与构图)——情绪美(革命者为了民众的解放和自由展现英勇高大的形象,激发人们的斗志)——情操美(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用道德标准衡量,追求真理)等过程变化中逐渐上升为一种高尚的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情感。类似这种情感教育还可以从参观、写生活动中等多种形式中汲取,让学生在接触自然、熟悉社会创造等过程中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情趣。

二、着重于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映是审美活动中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中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由于中学生年龄与身心发展皆不成熟,且有着强烈的模仿心理,诸如校园追星现象,迷恋影视明星,模仿他们的举止打扮,学生们在这些行为中,有着他们的主观判断,他们只注重浅表美,而不善于发现内在美,认识不到内在美的深沉和永久性,甚至把握不了是、非、美、丑。不同的审美判断影响着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来引导学生,把马列主义的审美理想同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作为我们时代关注的最高准则,是迫切而又极其必要的。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理想主要的途径。例如在欣赏米勒《拾穗》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不同状态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的矛盾和对立,让学生体会到美与丑、善与恶,产生对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的痛恨,从而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人生观,培养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之情。教师应选择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美的形象和意境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审美意向。

三、着重于审美表现的培养

审美表现即审美创造力,这是美术学科特有的属性,这种属性随着美术教育活动而提升为对学生的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逐渐形成人的行为意志力与人格。现代美术教育的范围已扩大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新教材在设计·应用这一板块中,已涉及到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如服装设计、钟表设计、广告标志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教师可利用这些课程有意联系生活中以美塑美的事例激发学生注意通过贯彻生活来提高审美力。比如观看服装表演,参观超市的货架和城市建筑、逛书店等方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把他们的想象力与审美观以形式美的法则表现出来。无论是设计还是手工制作,其目标只有一个:即把知识、情感与意识融为一体,探寻创造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学生个人的原创价值并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道德观,这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力的更高的教育价值表现。

四、着重于教师自身的审美道德的表现

古人云“师出百行,以德为首”,教师首先要加强自我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如果说教师是一种最大的资源,那么美术教师就是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载体。其积极的道德情感,可引起学生情趣和情感上的共鸣;其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如美术教师对教育工作所具有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直接引响着学生,使他们以后走上社会也会有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美术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也会在情感上感化着学生;美术教师端庄的仪表举止、柔情脉脉的语言及艺术化的生活,将有效的感染着学生们。所以这些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美的判断,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似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全社会共同行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人才而努力吧。

上一篇:开发思路与流程下一篇:虚拟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