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2024-08-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精选十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篇1

关键词:大量地读,有计划地读,有兴趣地读

一、指导学生大量地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外阅读数量要求:小学第一学段 (3~4年级) 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二学段 (5~6年级) 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教年级的阅读量, 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使受教育者“入境始与亲”, 才能使博大精深的语言内化于受教育者心中, 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学生有兴趣地读

兴趣好比阅读的内驱动力, 有了这个动力, 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学生才会挤时间阅读。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兴趣, 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起点。在教学时, 我采用以下方法。

1. 以讲故事激发读

刚开始在班级采用轮流式, 后变自由式地上台讲故事, 其他同学认真听, 评一评他讲得怎么样?文章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激励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集体合作能力。

2. 举行知识竞赛趣味读

利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竞赛。如, 成语接龙、格言警句等形式, 比比看谁优美词语、优美语句积累多。日积月累, 潜移默化, 不仅增加了词汇量, 还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 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许多学生已经不满足学校的图书量, 还互相借阅各种书籍, 有的甚至把自己家的书也搬到了学校, 饶有趣味、相互交流。

3. 组织开展“展评会”积极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 教师要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谁的“读书笔记”“记录卡”。比一比谁的“读书笔记”“记录卡”多, 谁的内容丰富, 谁“优秀”。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记日记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4.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活动乐趣读

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 因为成功越大, 兴趣越大, 动力越大。多让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手抄报”、“诗歌朗诵比赛”、征文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这些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激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读

每一种习惯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阅读习惯也不例外。教师和家长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爱好和实际需要指导学生:制订好读书计划, 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阅读的时间及阅读量。这不但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也可拓宽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四、指导学生广泛地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 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正如蜜蜂采蜜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了, 枯燥了。”这富有哲理的话, 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 从内容上, 可选择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从体裁上, 可以是诗歌、散文, 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 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 有教育性, 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 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才能品尝丰盛的“精神大餐”。

五、指导学生科学地读

在学生有兴趣地、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进行“质”的飞跃。

1. 用心“品”读

课外阅读从表面、放任自流、用眼睛去“看”, 肯定是收不到实效的。有效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 而且是用心“品”, 用嘴“说”, 用手“写”。特别是对课文以及一些有启迪的好作品, 优美词、句等, 不能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 而是用心“品”, 用心体会。比如, 指导学生边看书边养成用不同符号、钩钩、圈圈、画画等动笔方法, 还要用心思索:文章写了什么?你得到什么启示?真正做到古人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 点评式读

教师出示一篇范文, 如《素质教育》里《意想不到的事》作文范文, 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点评。比如, 教学《穷人》一课, 桑娜没征求丈夫的同意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那种忐忑不安、矛盾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而刻画出桑娜美好的品质。这种点评法不但使学生学会评析文章, 而且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为学生的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听课心得 篇2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从教师的备课谈起。首先一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他是站在何种角度去设计教学的预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师生共同合作的课堂无论如何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也一定会各有所得。其次,一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多少,将决定他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自如驾驭,也决定了他教学中处理教材的思路与方式、角度。而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准确解读文本则尤为重要。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对阅读的极大兴趣。导入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涵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正如我在讲授五年级语文课文《二泉映月》时,就是用一段美妙的视频小故事导入,让学生仿佛置身“天下第二泉”的美景中。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我要针对孩子好动、好胜的特点,努力变换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有时可能需要教师的步步引导,有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品味,主动汲取语言的精华,让学生感受品味语言文字的快乐。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是的,细细咀嚼,才能辨出味来。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通过朗读,可以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受到熏陶感染;通过朗读,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积累,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预设朗读教学的环节,激发学生朗读欲望,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学会什么,更多的应该是教会孩子会学,掌握学习方法,拥有学习的金钥匙。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打下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此时教师要做好提示,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使其预习行之有效。其次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质疑和提问,讲究教学中的提问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引发思考,训练思维。并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取得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扶助作用”的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位教育专家指出:“学生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形成能力,需要200个小时。”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每课时朗读的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学习较复杂的课文时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学习较容易的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篇3

这个学期回到离开了八年的学校,对这里一切都很陌生了,尤其是这里的学生,面对十九个张新的陌生面孔,我怎么样才能上好三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呢?于是我对这十九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怎样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呢?如何抓住学生兴趣点,使阅读教学生动、主动、有效呢?本着光脚踩刺的方法试着从以下方面组织教学:

一、因学而导,顺学定教

课堂上顺应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教学方法和内容。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在讲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当学生提出了问题后,当学生有了解开疑问的欲望,就主动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也可以在初读课文后,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然后,师生围绕问题,抓住重点,小组交流,发现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初读课文后,有的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当然,教师一定要把握重点问题,在围绕重点,展开阅读、讨论、探究、体验、感悟的过程中逐一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不能走形式,不能讨论过多。因此在什么地方讨论,在什么地方设疑非常关键。讨论的时候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发展了语言。这样做,避免了过去传统的串读串讲,学生在教师的思路上被动地阅读,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动脑思考,又便于教师顺学而导,因学定教。

二、感悟体验,以读为本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偏重于感悟体验。学生有了感悟体验,才能读出感情。有的老师要问,课堂上只有四十分钟,哪有时间呢?这就需要教师弄清重难点,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不要掰开揉碎、反反复复去讲,要留给学生感情朗读整篇文章的时间。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必须讲究艺术,让学生带着情绪读,怀着探索的欲望读。一句话,让学生读了还想读,百读不厌,百读不倦。这里我结合本册教材的教法谈几点做法。

1、引导而不强行传授。过去,我一指导读书,就要学生注意这句要轻读,那个词要重读,其实这样的传授,并不能使他们获得朗读技巧。在这课中这样读,到那课中又不一样了,怎么办?我认为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课文内容与环境来读,学生自然读得好,读得像回事。

2、巧用示范。示范就是老师亲自读,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怎样用好示范呢?一要尽量让学生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宝贵时间。二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在教学《掌声》一课读英子的来信时,学生多数读不出那种发自内心的带着真诚的感激之情,此时,我发现班内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小女孩,她突然举起了手,果然一试,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一下子征服了全班同学,读得声情并茂,也许溶入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3、要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感悟、体验、探究,讲求自主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过场。那种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的想法,是错误的。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因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生为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4、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學”。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篇4

(一)多听一—夯实语文基础

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听”是语言活动最基础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

在实际生活里,说和听的需要越来越广大了,新课程理念对说和听越来越强调了,而语文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听的环节却越来越少了,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笔者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培养听话习惯;边听边思,掌握听话方法;听说结合,提高听说能力。

1.耐心倾听,培养习惯。一个人的听觉器官是与生俱来的,而听说的态度、方法和习惯是后天培养的,听的能力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能力。在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学会倾听”,在每一学段的目标中都有“听”的具体目标。在听话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时暗暗地提醒听话走神的学生。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往往没等同学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把双手举得高高的要做补充说明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时应专注地听同学把话讲完,暗示其他同学耐心倾听完同学的发言,再让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从学会倾听他人说话开始。

2.听说结合,提高能力。听和说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有听就有说,有说就有听,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说是听的效果和能力的反映。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注重听说结合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必要途径。为了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增加听说训练内容。在日常的阅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精心设计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启发性的话题,提供学生听说训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听说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听说环节,如学习《少年闰土》,让学生说各自的儿童趣事,学习《难忘的启蒙》让学生说说各自的启蒙老师等。

(二)多说——练就语文技能

说话是一种技能,凡属技能,都必须及早训练,尽快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要从小培养、并有严格要求。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任务。

1.说课文内容,培养概括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说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学生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说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在其中,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特别是语言文字浅显易懂,但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说说故事的梗概。如《景阳冈》、《将相和》、《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课文,学生都看过有关的电影、电视、书籍,也听过大人们所讲的此类故事,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故事、评故事。尤其是讨论评价故事中的历史人物,通过听说、评价、讨论,就达成了课文的理解和评价的阅读目标。

2.说感受体验,提高理解能力。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了体现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多元”而“独特”,让学生多说说体验感受。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让学生看插图,反复朗读移情体验:“……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抓住学生对人的本能和邱少云表情等不同的领悟,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另外,课文中关于孙悟空这样的神话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借助课文内容说说各自不同的体会,从而学会正确地评价人物。

(三)多读——培养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朗读课文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朗读课文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语文实践形式。读,有精读、略读、朗读、默读、自读、速读、品读、美读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品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自读课文,吸收语言材料。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自读课文是一种常用的阅读形式。一方面让学生自读课文,直接与课文对话,由外而内地吸收语言材料;一方面通过学生自读,反馈交流,培养学生自读时认真仔细,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这样自我习得、自主吸收的方式要比灌输式的接受强得多。而且自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需要,自读的速度能自己调控,自读的内容可以自己把握,自读的方法可以自己选择,并且根据自读反馈交流的情况,教师便于调控教学目标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的点拨和引导,避免教师把学生能自读自悟的内容还是按部就班地教,对学生难以读懂的地方忽略不导。

2.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材料。培根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读一本书是这样,读一课书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往往有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绝妙之处和点睛之笔。如《匆匆》这篇课文,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叹息和无奈,通过反复朗读、精读品味,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四)多写——加强语文应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学习心得 篇5

发布者:邓永强 发布时间: 6/12/2011 PM 5:33:4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学习心得

12月,我参加了2011年广东韶关市义务教育教师全员培训(第三期)。听了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小学老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全过程。

王爱东校长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从以下六方面进行介绍:

1、什么是阅读;

2、阅读行为的描述;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4、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

5、实用;

6、文学文本(名家名篇)文本教学策略。

本课程突出特点在于,把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分为实用文本和文学文本两类,分别就实用文本和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到底需要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进行具体的介绍。对于文学文本的教学策略,核心观点是:文学文本的教学要摒弃琐碎的分析和讲解,要淡化语言文字训练功能,重点做好两方面的教学:一是给孩子一颗诗心。让孩子品读文本、感悟文本,走进诗情画意的文本,陶醉于文本,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语感。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一篇篇经典文本,走进一个个名家、一本本名著,让孩子打开一扇窗户,走进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我重点谈谈其中点心得体会

一、告诉什么是阅读

阅读也就是吸收;筛选与思考;领会—获取—认识;构建意义的全过程。

二、她对阅读行为的描述

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包括多种不同的行为。好的读者能够利用从文本中学到的思想和信息,扩展他们对主旨的思考,从事特殊的任务,或者从读过的内容得出某种结论或进行总结。所以在整个学校教育阶段,阅读始终是他们学习所有课程的关键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1、低年级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①激发阅读兴趣;②培养朗读能力;③落实字词句训练;④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

2、中年级的阅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巩固与发展,同时又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重点要求:①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③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④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⑤突出段落训练。

3、高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具体的指标是:①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②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③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④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⑤学习浏览,拓展阅读。

三、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

举例分析不同版本教材(以人教版、北师大版重点分析)选文类型、主题建构、知识要求等不同特色,指出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背后的教育教学思想,从而体现语文课程思想的不同侧重。

文选类文本教材的独特教育价值,(根据我国国情)不同选文体现的不同理念必须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呈现;而语文教学内容不同于语文教材内容,它是在对语文教材内容“筛选”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求老师做到“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辩证统一,既要“尊重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不能偏离文本,但又不能完全依照文本,要做到教材“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的辩证统一。

解读小语文本,可以分为文章体(实用文)文本和文学文本。文章体(实用文)文本教学思想内涵主要是促进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丰富学生的客观知识。而文学文本(名家名篇)教学重视思想内容分析,也不能忽视人物情感的体验,语言风格的欣赏,经典片段的赏析,重在情感熏陶和积累。如《三打白骨精》、《将相和》、《草船借箭》等从经典名著中节选的故事,更要注意课内课外的结合,拓展到对原著的欣赏,可以通过读书会等活动交流读书心得、赏析精彩片段,关键是在读书和讨论中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心智、净化灵魂,提高和深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汲取人类精神文化的营养。而不成为“迷信”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87-01

一、对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辩证思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我们要正确的对待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辩证的对其进行审视。

(一)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陷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中的绝对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老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下,学生“唯师独尊”,以老师的观点为标准答案,不敢有自己的想法。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尤其在阅读中,不同人的根据自身的情况会对文字有独到的见解。过于强调老师的威严性便打消了学生思维的释放,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注重智育,教师将大量的应试知识和应试技巧灌输给学生,过度注重练习,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黄金时期。过于强调知识灌输和机械练习,打压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

小学语文不仅具有文学性,《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常与实际生活脱轨,更多的强调阅读的文学性,造成语文成了一门华而不实的学科,学生也难以学以致用,语文课变成了单纯的语言训练课。

(二)传统小学阅读教学的经验

虽然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改革程中传统的阅读教学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以“精讲”为主,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有过整体把握之后,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剖析,针对重点段落集中讲解。学生既整体理解了文章内涵,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认知,对重点的字词句也有大致的把握。但是精讲也要有度,一定不能忽略文章的整体行。上文所述,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讲练结合,在讲解完文章之后教师针对重点问题提出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合理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外,传统阅读教学还重视朗读练习。朗读也一门再创作的艺术,通过教师的前期铺垫,在学生对文章有一定了解基础上,运用朗读的技术可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更容易被文章所打动。只是,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形式较为单一,需要改进。

二、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的理念下,以为是笔者提出的对改革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倡导教学中师生主体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对老师观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时候,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析,多用积极的话语赞扬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如老师应多用“这位学生说的很好,连老师都没想到”“太棒了”或“这个想法是不错,不过你看……”一类的语言。这样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取得了主导权。

(二)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阅读是对文字进行理解,通过文字的形式接受作者情感的过程。要激起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就要引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教师可以在课上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办图书角、图书交流会的活动,教师也可以充当导演的角色,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带领学生进行小型舞台剧的表演。学生的兴趣有了,自助学习的良好品质也会在兴趣的推动下慢慢形成。儿童阶段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朗读可以是学生加深对文字和语句的印象,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朗读虽然是传统阅读教育的有益经验,但是传统的朗读形式和手法过于单一。传统的朗读方式无非是老师带着学生分段齐读、找个别学生单独朗读、找不同学生分段朗读的形式,比起学生的自读,这种形式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强化。在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朗读营造情景,在学生朗读是用优美的图片作为背景,用动听的音乐作为陪衬。这样容易是学生融情于景,对美的感悟更加深刻。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去,这样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学生对角色感情的拿捏。

综上所述,阅读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分必要。对于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我们要“扬弃”,针对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对现有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郭宏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学科教育,2008(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7

一、加强词句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和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是口头运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 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1)熟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方法预习,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增强了教的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 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局面。我们要通过课文教学使学生掌握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有时,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教师才作讲解。

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上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于解答,发动学生可解决疑难。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是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习得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应用许多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的。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这无疑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8

一、创设有效情境, 激起学生朗读的热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以饱满的热情与高昂的情绪来进行主动学习, 才会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真正实现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学生对朗读的积极的情感, 这样才能使学生读有兴趣, 读有激情, 才能提高朗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主性。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 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一语指出了情境教学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以愉悦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积极的参与欲, 充分调动读的积极性。在课上我充分运用课件、图片、插图等向学生展现文本内容, 尤其是一些优美的散文, 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产生美的体验与感受, 进而对文本产生朗读的欲望与激情。

二、注重教师的示范读,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语感, 读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 没有掌握读的技巧。但是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示范读, 让学生进行模仿,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在逐渐的模仿过程中掌握读的技巧, 从而形成自身的能力。对于教师示范读的重要性,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哪个字读重音, 哪里应该读得快, 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 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要单纯地来讲解应该如何朗读, 而是要通过教师正确、流利而又富有感情的朗读来让学生进行模仿, 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读中将那些朗读的基本要求进行实践与内化, 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三、加强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 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的朗读提供更多的时间与机会,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 进行积极的思维, 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互动,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使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与感悟, 使学生享受到读的乐趣, 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首先, 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形成不是外界强加的, 不是教师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基础上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也就是说学生不是静态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动态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发挥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其次, 以多种朗读方式来加强阅读。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有着明显的个性特点, 同时在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阅读他们也有各自不同的阅读方式。我们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来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作品。如分角色读、配乐读、齐读、分小组读等等,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阅读, 学生读的积极性自然得以调动。学生读得多了, 朗读能力自然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改革朗读评价方式, 让学生爱上阅读

在教学中我采用评读的方式来将学生的朗读引向深入, 使学生在读与评中提升朗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读的乐趣。学生既是读的主体, 又是评的主体, 他们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当然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我首先告诉学生, 同学的点评对提高我们的朗读水平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读的好的地方, 可以让我们看到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同学的肯定与批评都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动力。这样激起了全体学生参与评读的激情, 在具体的朗读中我再进行相机诱导, 如一个同学朗读完毕, 我引导学生思考, 这位同学读的好在哪里?你能像他这样读出来吗?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不好, 你来示范一下要怎样读。这样引导的作用远远大于那种以好与差来评论学生的朗读。这样的评读, 学生在不断地读与评中进行练习, 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朗读动机,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朗读热情,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 从而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9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想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表扬他们,只有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他们才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对待学困生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营造氛围,引发阅读兴趣

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教学中增强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兴趣。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调动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最佳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在上《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组织了学生开展吹画活动。学生在洁白的纸上,滴一滴墨水,用嘴吹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正当学生兴高采烈地欣赏自己的杰作时,或对那一张张引人注目的美丽的画卷赞叹不已时,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重温:“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段话,学习作者用排比句式,比喻手法描述吹出的画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切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实现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四、注重积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极为重要。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学贵有疑”,知识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阅读也不例外。能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阅读中要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探讨疑难问题。阅读应是开放性的,阅读不仅在课堂,而且在课外,如图书馆、网络等。阅读应是有挑战性的,要敢于探究未知,要张扬个性,要有创新。阅读还应是实践性的,要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篇10

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 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达成三维目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使我明白了: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种生命对话式的课堂。对话, 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 共创意义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对话关系, 三者相互影响, 相互理解, 共同生存。

一、创设情境, 让课堂充满活力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 对有了兴趣的知识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教师范读, 激活学生心灵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用生命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活学生心灵, 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并在学习探究中提升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诵读就是师生间的生命对话。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诵, 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 展现自己, 此时的教师已不再是学生的教师, 而是与学生平等存在于课堂中的一个生命体, 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在倾听中打开自己的心扉, 接纳、呼应着教师, 此时的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学生, 而是与教师平等存在于课堂中的生命体, 是教师式的学生。师生融于一体, 不分彼此。在这样的互动中, 教师用自己的存在呼唤着学生的存在, 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 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 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全方位提升自己。

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可发挥自己的长处, 用声情并茂的朗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堂教学《雪儿》的观摩课上, 执教者朗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意, 专注的眼神充满了期待, 期待着自己也能来读一读、背一背, 也来欢呼欢呼。等老师一读完, 他们马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有的还边读边演, 很是投入。读了一会儿, 学生们纷纷举手, 争着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这位老师已把学生内心深处的热情成功地点燃了, 整个课堂上, 师生激情万分。

三、更新学法, 促进生命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因此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更新学法。首先, 要让学生自主预习, 在预习中提出问题, 自主地、试探性地解决字词、作品、文化常识等相关问题。其次, 让学生善于质疑。让学生在教学的重点处、理解的疑难处和知识的关键处质疑, 然后思考、讨论、探究。再次, 让学生以追溯法、辩驳法、补充法、求异法、创新法等方法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观点, 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最后, 让学生勤于动笔。

四、感悟文本, 提升生命意义

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生命意义的一种载体。因此, 文体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 也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文本的这种隐蔽性的生命意义, 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 而且也只有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 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成。

在阅读课堂中, 教师应采用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 用文本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

上一篇:机械加工类项目下一篇:母亲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