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历史

2024-06-24

人文的历史(精选十篇)

人文的历史 篇1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渗透人文思想

历史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罗列, 不是简单地向学生接受古今中外历史的进程, 而是要以此为基础, 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 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阐述历史, 在历史学习中获得人文情怀, 懂得是非对错, 这样才能铸就学生的人格精神。为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不能依然以知识为中心, 而要充分利用好教材, 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素材, 渗透人文思想。

学“鸦片战争”, 不懂爱国, 学“马克思”而不懂“社会主义”, 那么, 历史也就真的只能是考试的工具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人文素材, 引导学生去看、听、说、议、思, 将人文思想渗透在这些过程中, 这样才利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如《辛亥革命》的教学中,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是需要学生识记的, 但除此之外, 那段峥嵘的岁月又何尝不值得去铭记, 孙中山为革命坚强不屈、屡挫屡奋、百屈不挠的崇高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又何尝不值得去学习。同样, 在《抗日战争》的教学中, 也借助影视资料、文学作品来渗透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从历史中去汲取经验, 获得自身成长的营养。

二、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丰富人文认识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就是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师的角色,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去看、听、说、议、疑等, 让学生经历历史知识的获得过程,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体验,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认识, 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以知识为基础, “人不学不知义”, 故而在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 还得立足基础知识的渗透,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丰富其人文认知。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要多引导学生去讨论和交流。如《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学习中,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包括哪些 ( 经济、政治、思想、阶级等)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如何对其进行评价, 对于这些基本内容, 可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展开交流活动, 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同时, 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历史知识而生成自己的认知和感悟。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为例, 在西欧文化的冲击下, 一些学生存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创造反而不了解, 那么, 在本课时的学习中, 就可引导学生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国外其他国家相对比, 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智慧, 树立起维护祖国尊严, 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 振兴祖国的思想。

三、充分拓展历史教学内容, 提升人文素养

历史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有限的, 新课标中也强度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能“教教材”, 而要“用教材”。提倡拓展历史教学内容, 就是要以教材为中轴, 围绕教材向周边辐射, 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历史, 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辉煌灿烂的文学》中只是简单地介绍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而其中无论哪一项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 切不说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就《红楼梦》也足以让学生用很长的时间去阅读、研究和体会。

拓展, 一是要从内容上进行, 要结合教材而补充相应的素材,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历史认识, 增强其体验。如《解放战争》中对“三大战役”的探究中, 就可借助影视资料、图片等来辅助介绍, 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三大战役。如《天平天国》中学习《天朝田亩制度》时, 也可和今天的《土地法》进行比较分析。二是在方式上要多样化, 不仅要在课堂内引导学生多交流, 还要注重展开实践活动, 如以演讲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收集古代中国的发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智慧。

“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 必须使历史进驻个人, 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 我们必须举起人文素养的旗帜,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结合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 紧扣时代发展的步伐,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引导学生去探究、感悟, 获得丰富的人文认知, 学会去认识、传承人类文明, 弘扬人文精神。这样, 全面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历史课程目的也才能更好地得到实现。

摘要: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其在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 必须举起人文素养的旗帜,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引导学生去探究、感悟, 获得丰富的人文认知, 学会去认识、传承人类文明, 弘扬人文精神。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意识,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银.历史教学中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2, (Z1) .

[2]陈建云.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6) .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篇2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为现在的教育担心;作为一位薄弱学校的老师,我深深为学生的前途忧虑;作为一位母亲,我为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而烦恼。

在我国,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的概念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片面的强调分数,因此这个目标形同虚设,这真是本末倒置。

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培养人,培养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个有德行的人,而人的德行的培养需要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强调人文素养的教育。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

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沉淀着多少是非成败的故事,多少舍生取义的人物。做为今天的人,我们可从中得出多少经验教训以及生活的智慧。但现在历史教育的现状让人担忧,历史教育学已偏离了它的方向。

那么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以下是鄙人的一下拙见,贻笑大方了。只希望反映一线老师的一点心声,如有僻漏之处,还请大家指正。在此只想用自己的一浅陋之说,来抛砖引玉。

一、只重视形式的改革,而忽视内容的丰满。

教育改革以来,义务阶段的教学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获得了很多的成功。如在教育观念上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以往注重教师的教,现在注重的是学生的学;如以往教师是一支粉笔打天下,现在注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完善教学。这些新的气象同样也出现在历史学科,现在的历史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教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特别是一些历史资料、图片、影视和动画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学科不再是一个让人乏味的学科。

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内容呢?目前历史课教学内容的主旨在于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来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对人成长的教育作用。人文素养更多的应该是从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以及他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中去寻找。在他们 身上寻找生存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目标。所以,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永恒意义与价值,体现着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局限的情感、意志、精神的人物和事件应该纳入历史教学的内容之中,甚至成为主要内容。

同时相对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还很难通过现象去把握本质,更很难谈得上掌握规律。但初中阶段却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时期,而此时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不再轻易接受别人的或书上的言论。因此在此加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极其必要,他们更需要从那些德高望重、襟怀坦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身上汲取道德的力量。

二、在重视国家意识的培养的同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成长。

义务阶段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太多,在此就不做节选。对于这个培养目标,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人的个体素质。

人类自诞生之初就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热爱这个民族的继承人和接班人;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脱离世界闭门造车。因此在历史教学中,社会、国家、国际意识的培养是必须也是必要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要强调与注重的。但我们在强调对国家情感和社会责任及世界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个体的素养的提高。

社会、世界、国家都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的细胞、分子,大多数人的素质将决定整个社会的素质。所以个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国家以及世界意识培养的基础。而我们的初中历史教书中这方面的内容片幅极其有限。而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把历史肢解一个个的片断,然后根据这个片断去断章取义。这样的教学会造成学生的误解,这种误解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中会起到反作用,也不利于他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

比如唐太宗,我在讲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喜欢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给予他这样的一个评价不仅是因为他在位时期的雄才伟略,更多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个帝王,他有着超越常人的宏大心怀,他有着不同市俗的民族观念,他怎能不受万世景仰呢。但课本中只有他的治国方略,只有他的民族政策,而对他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故事却少之又少,无法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的唐太宗,无法在他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三、片面强调历史的功过评价,缺失道德评价。

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这种客观的评价我的理解应该是一种全面的评价。自教改以来历史学科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相对客观如对武则天的评价,如对文化大革命的定性,这些都体现了教改的成果。

但同时我们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基本是功过评价,而缺失了对历史现象及人物的道德评价,还比如新航路的开辟,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角度而言它的历史作用无疑应当肯定,但是对于当时无辜的印第安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残酷、极其血腥的殖民掠夺和扩张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中将土地分给广大农民,在当时来讲这是最符合人民利益的解决土地问题方式,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它对以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历史的”评价与“道德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一致的,真正科学的态度应该两者同时并举,而不要只片面看到它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缺失的道德评价会给学生一种成王败寇的错觉,这种错觉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我们历史教学中,对历史现象与人物的评价既要承认它推动或阻碍历史进步的客观作用,也要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义上的是非善恶。让学生在评价历史现象与人物时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为了更好的在历史教学中关注人文素质教育,提以下两点建议:

一、增加历史教科书的人文素养的内容。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历史教科书人文素质内容,这可以是一些人物的小故事,小的历史事件,可以做课后阅读的方式出现在历史教科书的后面。这样可以让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能了解到一些课外知识,特别是对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这是他们了解知识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二、教师加强自身的素养,不仅是知识上的,还个人格魅力上的。

历史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先决条件是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内涵。在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直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在注重知识修养提高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会更多的东西。

教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姓名

陈 安 菊

单位

失落的人文、历史及记忆 篇3

关键词:古建筑隐遗存的保护包豪斯

吴良镛当代与整体

近日看到报纸:成立于1956年,位于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4号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已于2011年10月开始,正式动工拆除了。这个自1999年并入清华大学之后,一直坚守在光华路50余载,曾亲历这个城市的风华正茂,孕育出无数中国设计栋梁的学府,如今已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成为一片废墟。据报纸记载,老工美拆除后,旧址将建北京市第一高楼。对此,不少人指出,北京城又将多出一幢擎天大楼,但是,我们的文化却在那些已然坍塌的东西中走向沉沦。

回顾德国包豪斯的历史,似乎值得当前的决策者们深思。一战后,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1933年在柏林解散的包豪斯,其存在的十三年历程与魏玛共和国的执政时间几近重叠,在东西德战火不断、社会动荡的背景之下,内忧外患迫使它自成立之初便不断更换校址。在一次次的变迁之中,德国的民众对其倾力保护,使之除第一任校址因为年代久远未保存完整之外,余皆保存十分完整,经过不断修缮和管理,现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历史性建筑之一,1960年联邦德国在达姆斯塔特建成“包豪斯档案馆”,并由著名的艺术史专家汉斯·温格勒组织大批学者专家,着手对包豪斯进行了周全、系统的研究,从1962年开始,陆续出版大量专著详细介绍包豪斯的教学方法、师生、作品、展览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外部事件,使人们对包豪斯的历史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此之后,联邦德国还在西柏林建成由格罗佩斯设计的“包豪斯档案馆”,并由温格勒组织一批专家,专门从事包豪斯的研究,1967年之后,该组织陆续在全球各地举办大型的“包豪斯回顾展”,将包豪斯的影响推广至全球。

在设计史家王受之先生的著作《纵情现代》一书中,叙述了当他看到德绍包豪斯校舍时的心情:“一个人的走廊中,看着一件件当年包豪斯的学生制作的儿童家具陈列,忽然想起广州火车站前的那个于20世纪70年代建起来的现代建筑群,心里一阵悸动,都是现代主义的设计,都代表了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为什么德国能够如此珍重的保护和爱惜它,而我们却如此粗暴的割断历史将其毁坏而弃之不顾呢?”(《纵情现代》,王受之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第11页)他将参观包豪斯的旅程喻为一次“朝圣之旅”,但旅途中通过对比中外对待历史性建筑的现状,却引发其心中深刻的忧思。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摇篮,其地位举足轻重,自上世纪伊始,直至今天,仍有很多人心中留存着深厚的“中工情结”。因为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他们曾一起见证并亲历了中国现代设计由雏形、到成长、蜕变的过程,但不管其历史何其辉煌、灿烂,最终都无可避免的、被粗暴的让位于时代的车轮,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沉痛,这足以论证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所说的:“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和阶级,它自由选择和行为的权利,就不如一个始终得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民族和阶级。”(《观看之道》,约翰·伯格著)没有常识和记忆的民族,谈论人文是一种奢侈。如果说中工旧址的被拆可能还未触及到人们麻木的神经,那么,自自改革开放以来,曾令无数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古建筑一一北京的四合院、老城墙、上海的石库门、广州的西关大厦及名人故居等一一被成片推倒,则是中国人文历史的又一场劫难。

据统计表明,1949年的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只剩下约3900条,当前北京的胡同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与其一起消失的还有规模宏大的宫廷、寺庙及古园林建筑。与此同时,除石库门外,上海的里弄、蕴涵着浓厚海派文化的花园洋房及历史性的革命旧址也正在成片消失,在“大规模改造城市,美化人们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巨大口号面前,历史的遗存不断地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夷为平地,灰飞烟灭,于是,有的人发出“古建筑被拆,历史在废墟中裸奔”的喟叹。

有文化人指出,对待古建筑遗存,尽管政府部门采取的是拆多少、留多少的政策,但事实上,几十年来,拆的力量早已过了‘度’。在过去10多年中,京、沪两市均加大了危房改造力度,其通行的做法是,借助房地产开发的力量,进行“剃光头”式的大面积拆除重建。正是此种不合理的改造行为,使得许多珍贵的古建筑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保护而毁灭殆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方可认为,“对于危房改造来说,拆除的对象应是那些真正危破、亟待更新的房屋,可是大面积推倒重来的危改模式,则是‘孩子与洗澡水一块倒掉’不但直接加大了建设成本,还造成了不应有的极大浪费。”(《存与毁:北京的四合院和上海的石庫门》)对此,2012年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北京菊儿胡同改造者吴良镛先生曾有针对性的提出古建筑“有机更新”的思想,“有机更新,就好像一个人衣服破了打块补丁,其实,只要精心缝补,即使陈旧了,也是百衲衣,也不失其美丽。”

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的急速发展与文化的相对滞后是一对显而易见的矛盾,这在许多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过,但国外很多国家的有益经验却值得当前的决策者们认真学习及思考。以汉城为例,作为韩国最大的行政区划之一,汉城集中了韩国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但韩国人把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古今建筑结合得十分巧妙和谐: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群中,穿插着一些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除汉城外,在很多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现代化建筑和古代建筑亲密无间地并存,从无人说这样的并存有什么不妥或有碍市容市貌。在当地人的眼中,古代建筑不仅仅是古代文化艺术的展现,更是一个民族不可割断的历史;被拆毁了,历史也就断裂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他们来说,少建一座高楼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毁掉了一处古迹,这个损失是没有一个韩国人能够或敢于承担的。

而意大利的做法则是“让出古城,另建新城”,在法国里昂,至今仍然完好地保留着12至16世纪建筑的古老巷区,区内有250栋保护建筑。而雅典的保护历史古迹的态度则可从它随处可见的标语中窥见——“请将双手放在口袋,这里的每一颗石头都是历史。”

古建筑除了可作为历史研究的文物之外,还具备着社会作用,它是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是社会凝聚力的所在,是精神的象征,是文化连续性发展的标志。任何一座古代建筑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文化面貌,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人类文化相互影响、交流、传播、整合且在不同时期继承、演变和发展的遗存,它们见证了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旦破坏,便再难以恢复和接续。

人文的历史 篇4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二字,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 是指礼教文化, 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 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 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 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 结合生活实际, 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与超越精神, 以及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 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 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 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 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 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 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 通过历史的熏陶与潜移默化, 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 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 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 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 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 从“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 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 通过祖国悠久文化遗产有关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 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 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 通过对瓷器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 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 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又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 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 各种造型都很丰满, 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 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安康。唐代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 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 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 通过历史事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民族, 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 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这些改革为国家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黎塘人文历史 篇5

黎塘镇是一个汉壮杂居的乡镇,总人口15.6万,其中汉族人口11.85万人,壮族人口约3.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4万人,农村人口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3.85%。全镇管辖永安东、永安西、仁爱、民主、建设、解放、城南、金龙、中营9个社区和青山、司马、三李、龙胜、帽子、城区农业、启明、新圩、凤鸣、欧阳、三和、吴江、龙公、补塘等14个村委会,共74个自然村、427个村民小组。黎塘壮汉民族和睦共处,壮族文化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的壮族民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在黎塘形成一种开放、宽容、创新的氛围。除了传统的春节、壮族的三月三等节日外,黎塘民间传统的节日主要有灯酒节、清明节、端午节、胜利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在民间的传统节日里,家家户户祭司祖先,燃放炮竹,在一些节日如春节、三月

三、胜利节,人们舞龙舞狮,跳板鞋舞,抢花炮、彩灯等,别有一番情趣。此外,黎塘还有民间艺术如粤剧、师公戏(剧)灯,戏剧内容丰富多彩,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和社会哲理性。

开拓历史教学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6

人文素养是科学时代人应必备的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的历史课程,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促使青少年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养教育则关心人的各种潜能的开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有半生不熟的社会经验,有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有尚待养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生活,渴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特点,使历史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手段,也可成为个人发展的巨大障碍。历史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1.激情引趣,激活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历史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对知识规律的拥有欲,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学过程中适时增加史料,能增强趣味性。如讲左宗棠时,他少年大志,自比卧龙,曾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自勉。他在进军新疆期间,他命令沿途夹道植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人称“左公柳”。左公柳下有这样一个告示:昆仑之墟,积雪皑皑。杯酒阳光,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简勿伐,左侯所植说起,学生兴趣盎然。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如“历史之迷”、“中华五千年”、“西安事变回忆录”、“秦汉历史故事”等等。这类读物篇幅短小精悍,文笔生动,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历史的过程处于轻松和趣味中。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会不断地被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所吸引,会不断地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是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动机,并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才会起到持久、稳定、维持和调控作用。如讲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目的在于振兴中华,使中国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与清朝后期开埠通商有着本质的区别,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2.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景创设历史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历史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历史故事、新闻报道、图片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历史情景。例如,讲《收复新疆》时,让学生观看《收复新疆示意图》这幅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犁问题?怎样解决?接着在问,中国用一块土地,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也存在差异。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在这次活动中,凡认真参与活动全过程的学生,历史学科的能力得到发展,个性、特长也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4.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鉴古知今”“以史为镜”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更是对今日中国之现状与未来之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话题,联系课本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开拓人文素养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去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来的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比较注意这一点,我从日常生活开始,尊重每个学生。而当某些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时,我都及时予以表扬,我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毫无压力地学习历史,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是课堂里的主体,学习上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塑造健康的人格意识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反映趋势的总和,是个体所具有的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以及其他行为差异的混合体。历史教育在教养上关注人的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情绪倾向,以及反映、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的综合。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的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目标。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遵循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合格的跨世纪人才。

化学课堂上人文历史的体验学习 篇7

体验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体验学习的有效性与情景密切相关,在历史的背景下看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使化学知识、原理和规律变得生动、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这是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一、通过阅读体验

化学史是化学家长期艰苦认识物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历史,更是化学家人格、信念和智慧的写照,其中有传奇灵感的辉煌,也有失之交臂的遗憾;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胜利,也有失败和挫折的教训。因此,教师只有理解史料的深刻内涵,把握史料的教育功能的侧重面,选择多种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丰富的体验,才能使化学史教学真正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艺术性。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穿插史料阅读,内容包括化学家的趣闻逸事、重大发现、著名实验等。

例如,在学习《原子》时,我介绍了化学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他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画出各自想象中的原子内部结构。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的原子内部世界。学生都感受到了想象力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通过发现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引导学生去追踪化学发展的轨迹,获得对化学知识的亲近感,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求知精神。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课堂的每一个声音,尽量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所有观点应该予以重视,不要轻易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我先介绍了300年前拉瓦锡为了推翻“燃素说”用了近5年的时间研究燃烧实验,终于得出了科学的燃烧学说,而且他由实验结果还得出了著名的“物质不灭定律”,使化学由对物质的定性研究进入到了定量研究的新阶段。然后我指导学生重做了拉瓦锡那个著名的实验———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我把学生分成了4组,第一组学生做的是白磷在敞口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二组学生做的是白磷在密闭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三组学生做的是硫磺在敞口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四组学生做的是硫磺在密闭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我们的天平保持平衡。”“我们的不平衡。”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为了说服对方,大家都要找出对方的错误。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了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就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也就是能准确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天平不能平衡的那两组再在密闭的容器中做实验,也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一节课不知不觉结束了,但学生意犹未尽。

三、通过实验体验

教材中的许多理论、概念和规律都是科学家在无数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出的。教师可以尽可能创造条件,把科学家做过的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亲临其境去体会和感受科学家探究的艰辛和快乐,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中《水的组成》时,我介绍了被誉为“化学之父”的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拉瓦锡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对于一些前人的古老的陈旧的元素观念一直持怀疑态度。比如当时很流行的“四元素说”,把水、土、空气和火看成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在当时,有些化学家根据水长时间加热有沉淀生成的现象认为“水能变成土”。他认为要解释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实验。这个实验一直进行了101天之久,证实了水不能变成土,那些沉淀不是土,而是玻璃上的物质被热水侵蚀而后形成的沉淀物,土不是基本的元素。后来,他在别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水也不是一种基本元素,而是一种物质。“水是一种基本元素”的说法也被推翻了。化学家的感召力和化学史的真实性,唤起了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达到了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四、通过视听体验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可以用图、文、音、像等多种方法给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活力。在新的化学教材中,内容不但更贴近生活,而且有更多的精美的图。与我国悠久的文明史有关的有瓷器。我利用教材中的一幅图,向学生介绍了被誉为“我国第五大发明”的瓷器。我先播放了学生都很熟悉的周杰伦的歌———《青花瓷》,然后问:“你们知道青花瓷是什么吗?”接着用投影仪投影出在课本第一页出现的元代青花龙纹大罐。我向学生介绍说,这就是代表了我国制瓷水平的元代青花瓷罐,此罐在拍卖会上拍出的价格超过1000万。接着我简单地介绍了瓷器的艺术和历史的价值,和瓷器的烧造过程。学生在第一节化学课堂上,就了解到有了化学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

在这一节课中,我还播放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闭幕式上那些璀璨的烟花的视频。特别是那29个用烟花放出的大脚印和用烟花打出的五环标志。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为我国悠久高超的化学工艺骄傲,更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创设生动活泼的史料情景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不是目的。教师不能为教化学史而教化学史。教师要使化学史走进课堂,真正成为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就必须将其与学生所关心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把握时机和分寸,切不可本末倒置。

人文精神:历史教学亟需弥补的一课 篇8

提到“人文”, 人们首先会想到14~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 其核心是肯定人, 注重人性, 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实,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提出人文的概念都要远远早于文艺复兴。在中国最早提出“人文”一词是在《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果说“天文”是指自然科学, “人文”则属于社会科学, “化成天下”就是“教化天下”。中国古代的人文教化一方面是强调内心修炼, 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 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或技能。而在西方, 古希腊的人文观则是指修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判断力等理想的人性。目前, 学术界一般把人文素养界定于两个层次, 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程度, 二是指依靠这些社会学科的知识, 结合生活实际, 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自由、自觉批判及超越精神, 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判断的思考,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包括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和追求, 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与呼唤, 对人的关注、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期盼, 对生死、幸福、信仰、生存意义和社会终极价值取向问题的反思。它是以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 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 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范式, 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 才能彰显其应有的价值。

二、探寻

其实, 中国古代文化并不缺乏人文精神。儒家的“仁者爱人”,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社会人际关系, “民贵君轻”主张施行仁政, “君在德民”反对苛政, 反对虐民, “制天命而用之”意为掌握自然规律而造福人类;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主张爱一切人, 反对不义之战, 主张任人唯贤;道家的“法乎自然”, 反对“窃国者侯, 窃钩者诛”的不平等现象;法家的“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 哪一样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到了近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将西方启蒙思想作为“批判的武器”拿来用, 形成了近代思想解放的三次潮流:维新派以开国会、定宪法、君主立宪进行改良;革命派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宣传民主革命的思想;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科学的旗帜进行大张旗鼓的张扬, 由于民族资本主义本身的“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厚土壤, 人文精神始终未能得到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以“武器的批判”对不合理的旧制度进行改造, 但由于它所批判的正是依赖人文主义起家的资产阶级思想, 阶级斗争的冰冷学说在很大程度上遮掩了人文主义的脉脉温情, 人文精神作为小资产阶级情调而被长期疏远, 从而导致中国近现代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呼唤

时代呼唤人文精神, 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对加强人文教育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将“人文与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 将“人文与社会”作为一个学习领域,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界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

四、对策

那么, 历史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呢?现就笔者的体会谈一点粗浅认识。

1. 转变教师观念, 增强人文教育的意识

现代的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一种良性互动,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 使学生成才, 更重要的是育人, 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紧紧抓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要素。情感, 不仅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 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 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 不仅强调个人价值, 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 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 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将以上要素有机地渗透到历史课程的内容中去, 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 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 深挖历史教材, 挖掘其涵盖的人文因素

历史学科本身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人物, 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 也包含了许多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人文学科的内容, 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整理挖掘。新课程标准除了将历史分为必修的三个模块以外, 为激发学生兴趣, 拓展学生视野, 促进个性发展, 还提供了六个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有的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文明文化, 认识历史, 陶冶情操, 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 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 体验生活的丰富与美好, 树立宽大包容的情怀;有的可以使学生在人类进步与人类鲜血的鲜明对比中, 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 产生珍惜生命、不屈抗争的情怀和气节, 产生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感;有的可以使学生从人类文化遗产中汲取优秀的文化成果, 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 增强文学艺术修养, 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等。

3. 立足历史学科, 辐射相关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树立“文理相通, 文理互补, 文理相长”的教学思想, 大胆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解历史知识的地理因素、政治因素, 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素材, 突破历史知识的思维定式, 让历史知识鲜活起来。如笔者在讲述中国古代史西周部分时, 为克服教材中沉闷呆板的叙述, 就大量引用《诗经》的相关素材, 用“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干兮”来体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用“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来体验奴隶制度下的压迫剥削;用“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来认识奴隶的反抗斗争;用“逝将去汝, 适彼乐土”来讲述西周的分封制度;用“王与兴师, 修我戈矛”来感受当时的讨伐战争;用“氓之嗤嗤, 抱布贸丝”遥想当时商业的繁荣。直到下课, 一些学生还在吟诵“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以体味西周的爱情生活和民俗风情。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西周社会风貌有很大的帮助。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哲学 篇9

一、展现人文主义的形象魅力

历史课堂的人文主义教育起码应该包括知识本身的人文主义和历史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两层含义。历史承载着民族或人类的精神财富,历史教育是民族或人类的集体记忆,将两者融合,让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和行动,从而培养人的自信力。教师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讲出“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的谦恭自律,“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厚德载物”的阴柔之德,“生生不息”的变异思维……这文明的生命力是何等的顽强和诱人,它激励着人们去创造无愧于它的延续。当今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文明,更能展现人文主义的魅力,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如爱、责任、信念、勇气、激情等;关注人民、关注国家、关注民族的高尚情怀等,是完全可能通过历史课堂传递到学生心灵中的。应让学生在“人文”的享受中获取正确的知识和相应的历史经验,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教师的人文形象对课堂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外,更应该做到“四个展现”:展现出作为一个生命人的生机勃发、意趣盎然,由此才能培养出健康流畅的生命;展现出一个文化人的学养丰富、品德高尚,才能带出纵横捭阖的学生;展现出一个社会人的全力奉献社会,物质和精神同时得到社会承认,又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才可能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展现出一个职业人的勤奋、敬业,不断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才可能真正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传授最有价值的人文主义知识

中学阶段的历史知识是指具有一定系统的古今中外的历史基本常识,包括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学生感受历史是从获得历史知识开始的。历史知识学习是主客观的统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一种客观知识,学习的过程则是将这种客观知识加以内化,将其变成学生的主观认识的过程。如以历史人物教学为例,讲贺龙,依据教材中有限的材料,学生对贺龙的认识是片面、感性的,较大众化的,学生只知贺龙非共产党员,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处于被屠杀地位,党内不坚定者被吓破了胆,脱离党的队伍,而贺龙当时是国民党第二十军军长,有高官厚禄,却毅然做出了和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的选择,为什么?说明什么?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第一,贺龙有信仰,追求真理与正义。由于他所拥护的“三大政策”被国民党所破坏,因而认为是国民党背叛了孙中山的事业,体现了生命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贺龙品德高尚,继承了中国古人倡导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传统。第三,贺龙有政治远见,敢于做出这样的选择。要做出这样的选择非常不容易,光靠有正义感和牺牲精神是不够的,还要有政治远见,就是看到国民党得势是暂时的,中共的失败是暂时的,因为中共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着中国未来的方向,没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是不可能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去的。第四,爱国、爱民的情感。贺龙面临人生重大选择,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命运,而且关系到整支部队的前途和命运,尤其军队中有许多人是自己的亲属,当时他也有做出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他身为军长,又有国民党极力拉拢,但他做出了当时人们难以理解的选择。教师围绕主题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就给了学生“那些培养人的灵魂、意识、情感和信念”的主观认识。

历史知识学习也是一种科学认知发展的过程。科学认知的发展包括对自我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的认识。科学认知的发展意味着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合理的思考,养成公正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现象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如讲“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历史时,日军的兽行,30万无辜的人民被屠杀,足以震撼学生,但这时如果把二战中列宁格勒保卫战也作介绍:列宁格勒被围900天,苏联军民死亡90余万人,是南京大屠杀的3倍,但是他们消灭了20多万德军(3∶1),更重要的是,他们决不后退,既使在城市大部分被德军占领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战斗,最终将德国人赶出了列宁格勒。两段历史,让学生深思:80多年前的南京城,不只是悲惨,还有耻辱!任人宰割的命运难道只是日本人一方造成的吗?难道不是政府、军队及很多人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结果吗?在一个公民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想到和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悲剧会出现吗?还有,近代以来,我们曾遭受过多次列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这些历史我们需要警钟长鸣。但牢记历史不等于记住仇恨,我们要牢记的是:我们为什么会遭到侵略?对方有哪些长处需要学习?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才能不至于重蹈覆辙?这些问题应该代代牢记并时时反省。只怪别人,发泄愤怒,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无益于自己国家的现在和将来。

历史教学贡献给学生的知识不是僵硬的、凝固不变的“死”的知识,而是能孕育智慧、增长能力的“活”的知识。凭借这些知识,学生才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历史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成为自我的人,搞清学习的意义,使个体与他们的学习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他们自己、集体、国家和整个世界中。

三、构建人文主义的师生关系

人文主义的课堂应该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氛围。有一位历史教师魏勇,特级教师,是重庆市涪陵五中青年教师,在他的著作《用思想点燃课堂》中的几节课堂实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在讲《戊戌变法》一课时,他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我先不讲,让大家讨论,哪位同学先说,请举手?”课堂出现了冷场,他连忙鼓励说:“我们只是就一个有分歧的问题,发表个人不成熟的见解,说出来就行,而不是盖棺定论、作政府工作报告,非要高瞻远瞩、尽善尽美不可,别把自己当成总理。”幽默的话语激活了课堂,于是学生表情轻松了,课堂有了笑声,大家竞相回答,争论不休。当学生回答得很精彩时,魏老师激动地评价道:“这完全是学者的眼界,学者的表达!”这样的课堂,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强烈的探究意识呢?在《鸦片战争的影响》一课中,魏老师对学生说:“假设我们是道光皇帝时期的文武百官,请议一议《南京条约》的内容,哪些我们可以接受?哪些我们不可以接受?哪些是我们说不清的?你们提出意见,就当我是那个勤奋而平庸的道光皇帝,请众卿认真对待军国大事,提出一个建议是很严肃的事情,哪位‘大臣’先说说?”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由此可见,魏教师的启发、点拨,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要明显多于传统教学中的讲解、总结。

这些课例,展示了一位历史教师以人文关怀为宗旨的思考和追求,相信这并非是不可复制的个案。在云南省刚开始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精通历史教科书,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正确应用“三维目标”,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和深度思考,不断增添精神营养,这样才能让课堂因思想而充满活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只有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策略,采用科学的途经,创设魅力课堂,才能在课堂上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历史学习兴趣与人文素养的养成 篇10

这就向从事一线历史教学的中学教师提出了要求: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创造精彩生动的课堂, 达到让学生学有所乐, 了解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 培养其人文素养, 使其担负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做一个“富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人。

中西方先哲具有相同的认识。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好的关键是好学。要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 必须使学生佩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 拿梁启超的话说最好是“会通古今, 会通中西, 会通文理”, 教师的知识面广, “典故”“趣闻”可以信手拈来, 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讲课中适当插进一些与历史有关的传说、轶闻, 或者针对某些历史问题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课堂辩论, 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又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使他们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遨游而不知疲倦。

俗话说, “亲其师, 信其道。”在当今课改的形势下, 教师既是学生的师长, 又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给学生以爱的阳光,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助其成长。在课堂教学中, 应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纪连海老师曾经为了课堂效果趣味性更强, 听过评书、练过相声, 学生们上他的课是乐在其中。虽然每个历史教师都有其自身的风格, 但是毫无疑问, 夸张的肢体动作, 丰富的面部表情, 妙语连珠的谈吐, 无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个中学历史教师, 不学会幽默那是天大的遗憾。学生一般喜欢有幽默感、说话风趣的老师, 这会使得每节课都能带来欢笑, 使学生们能够乐在其中, 只恨课堂时间短暂。

在教学方法上, 也要有所创新。传统方法突出教师的教, 忽视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昏昏欲睡。长此以往, 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还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插入漫画、插图、民谣、谚语, 则会使趣味性大增, 让学生回到历史的情境之下,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漫画、歌谣的独特风格调节学生的情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欢笑中受启发、学知识, 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家乡有比较深厚的感情, 都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和斗争的, 这块土地涌现出了哪些杰出的人物等。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应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讲述本地区的历史, 可以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消除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 并能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哈尔滨是一座历史并不太久远的城市, 是在近代以后兴起, 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这座城市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可以讲述抗联勇士们的英雄事迹, 带领学生去缅怀先烈的英灵, 参观战争的遗址, 在和平年代同样做到“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地方史的认知, 也帮助他们掌握了搜集信息的途径和学习运用知识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 获益匪浅。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短暂, 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之下, 历史学科涉及之广泛, 跨度之深远,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完全可以做到开拓学生视野, 激发研究学习兴趣。在高效利用课堂之外, 可以组织历史兴趣小组, 结合教材进行知识竞赛等, 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身边的变迁, 走进现实的或者网络的博物馆, 了解中外文明的光辉灿烂, 欣赏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可让学生自己出历史手抄报, 组织兴趣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收集了大量资料, 这样既巩固强化了课内所学知识, 又为学生未来的独立研究、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教学, 既是一门学问, 又是一门艺术。在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中, 要用多种形式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使学生乐于学习, 善于学习,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 去探索, 去求知, 鉴古知今, 继往开来。■

上一篇:伊斯兰金融机构下一篇:风景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