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2024-07-31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精选十篇)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1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 存在着诸多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在这些文化体系中, 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在一个相对不变的宇宙观、政治制度、伦理信条、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民主制度, 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 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那么这样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或许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探究一番, 因为在思维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循环, 使得二者能够相互生成。正是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导引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轨迹, 从而使中西方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特征。在面对世界的时候, 中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 均按照各自的文化精神、宇宙观来思考和理解这个世界。

(一) 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重视感性直觉思维, 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理性逻辑思维。林语堂认为:“中国人的头脑羞于抽象的词藻, 喜欢妇女的语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具体的。”“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去揭开自然界之谜”, 这些话虽然极端, 但不乏几分道理。中国自古以来逻辑学不发达, 不善于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维, 抽象水平很低。我们把两千多年前的墨家几何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来进行比较, 墨家几何形成“端”、“尺”、“区”、“中”、“平”等概念, 而欧氏几何则形成“点”、“线”、“面”、“长”、“宽”、“高”等概念, 显然“点”比“端”、“线”比“尺”、“面”比“区”, 要抽象得多, 已经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 是经验概括和抽象概念的区别, 端、尺、区仍停留在直观性和形象性的层次上。今天许多人写文章仍喜欢用比较形象的词语表达深奥抽象的理论。如写作理论把直截了当的开头称为“单刀直入”, 把巧妙地指出文章的主题叫“画龙点睛”, 把轻描淡写称为“蜻蜒点水”。中国的形容词、成语特别多, 几乎每个词都有一个意象, 而抽象名词又特别少, 这样使得优美、富有意境的汉语诗歌、散文翻译成西方语言时往往失去了原来的韵味;而西方的科学论文翻译成中文, 又很难找到相近的词语表达, 以致近现代一些翻译家不得不大量创造一些新的词汇适应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中国传统思维重内省顿悟、重类比推理, 先直觉到某一真理, 然后再用多种具体比较和形象寓意阐述。如论证“阴”和“阳”普遍存在, 举出天地、日月、男女、君臣、气血等作以说明。这样一来, 可能会产生出许多天才的联想, 但却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西方重实验验证、重归纳和演绎。爱因斯坦把西方科学思维归结为形式逻辑和实验。形式逻辑使概念确定, 实验使概念具有数学定量化的公式, 并有一最终对正确和错误进行评判的标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 我国古代有世界最早、最丰富的哈雷慧星的观察记载, 但计算出哈雷慧星的周期、轨迹的反而是哈雷和牛顿。

(二) 整体性思维与解析性思维

“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元气论’和以个体性为特征的‘原子论’分别对中西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者横向铺开, 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把握;后者纵向深入, 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 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 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 互相影响, 互相对应, 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这种思维方式善于从客观的具象出发, 通过类比联想对客体进行抽象, 寻求其普遍性。这种多方向的类比联想包括从个体到个体, 从个体到一般, 从一般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体的思考, 因此具有鲜明的综合整体特征。虽然这种整体观念比较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 可是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 从而只能得出停留在现象上的结论。

而在西方人那里, 爱利亚学派的“二元论”导致了物质与精神的分离, 主体 (人) 和客体 (自然) 是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 主体的任务就是解释客体的“是”和“何以是”。所以他们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 并分别作出深入的分析研究。原子论者更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这种人与物质互相独立, 物质又可分并有自己内在运动规律的思想深入到西方人的血液之中, 就积淀成一种思维模式: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 从已知推导未知, 像解析几何题那样, 一丝不苟地论证, 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种步步为营、严密精确的解析思维正是西方哲学的特征所在, 直接导致了西方文明理性主义和重知主义的发展。从古希腊哲学的“分析时代”到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再到20世纪的“分析时代”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 其缺点在于太过孤立、片面地看待事物, 缺乏想象力。

(三) 曲线的思维方式与直线的思维方式

中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不同的, 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圆形的、曲线的, 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直线的。中国文化是圆形文化、曲线文化。中国的天像是圆形的。圆形的宇宙哲学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北朝民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就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周易》的太极图是圆形的, 阴阳的互相转化始终走不出圆形的桎梏。儒道互补的文化特色是圆形的, 也在太极图的规范之内。既然是圆形的思维方式, 有圆必有圆心, 于是中国人认为北极是天之中央, 众星辰围着北极而转, 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古代中国人的中央思想, 中央是绝对权威, 一切都得围绕中央而转, 围绕皇帝而转。由此,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虽经历多少次的改朝换代, 中央集权制的官僚政体却一直保存了下来。

与中国文化相反,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思维方式。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是直线的,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直线的, 由此奠定了西方人直线思维方式的文化基础。西方人面对世界, 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 使之变成一种可以交流的东西, 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古希腊文化一开始就有很明显的科学倾向。希腊哲学史上的伟大哲人大都为宇宙的统一追求科学性的答案做出过贡献, 到亚里士多德建立了逻辑学, 奠定西方人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就是一个不断地毁灭和新生的直线型的历史, 西方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的中心不断转移:希腊、罗马、威尼斯诸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哲学上柏拉图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地被否定。从此, 西方文化在以后的发展中把这种思维方式辐射到认识的各个领域。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思维不仅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绝不是因为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大脑生理机能的不同, 而是因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

(一)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受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来看,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时期, 社会组织不甚严密, 在社会生活实践和人们的脑海中, 凸显的是人的个性特征与自由。这一传统, 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 在长期反封建神权专制统治的斗争中, 不但得到了复兴、继承, 而且有了极大的发扬光大, 使西方社会成为一种以强调个人 (个体) 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而在东方, 特别是作为儒道传统文化发源地的古代中国社会,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以及其他早期的文献记载都万口一词、诚惶诚恐地把最高的权威追溯到天之中央。中国的天界即以北极星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结构严谨的像金字塔的国家机器, 人间的一切都由天来决定。可以看出, 天是绝对一统的权威, 在整体与局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中国社会强调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社会, 是以集体 (整体) 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国人的理想是来自天的秩序, 靠的是道德力量的维系, 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注重人事、习惯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方式。于是在国家宗法制与家庭宗法制同构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体化的封建大帝国。这种久远的社会生活实践、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强调重点, 构建了人们相应的不同哲学信仰、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二) 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农业社会中, 人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 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 进而悟出了“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不像西方那样以自然为认识对象, 而是把自然人化, 或者把人自然化, 使思维对象指向自身而非自然。所以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内向自求, 重心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实行的是“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 以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外推为国家统治秩序, 是“人治”。以家庭为重的观念使人们在群体行动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 不喜欢坚持个人的权利。这种“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 以求同求稳为处世原则。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 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气象、几何、物理和数学的浓厚兴趣, 逐渐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 注重加工程序、技巧、分析、比较而言的工匠传统大大发展。到了近代, 西方实验科学迅速发展, 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便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由于受到大工业生产方式特有的组织性、科学性、民主性的陶冶, “公平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成长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 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三) 地理环境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 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 不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 不以自然为客体。同时, 广袤的陆地形成了中国人博大的胸怀, 表现为惊人的忍让与超然。然而, 居住在大陆封闭环境下的人们, 由于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竞争, 眼界狭窄, 内向保守, 形成了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独尊意识。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成为局限在本土之内的内向型思维。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工商业、航海业发达, 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 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 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 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 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 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 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 偏向于重视空间, 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 濒临河海的民族“精神勇猛”, 有“活气”, 敢“进取”。外向型思维使他们具有求新、求变、好动的性格。

三、结语

正如卡尔·普利布兰姆在《思维方式之矛盾》中所指出的:“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所以受到阻碍, 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复杂多样, 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 就是说, 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由于种种文化、经济、地理因素的冲击和沉积, 中西方思维模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学习过程中, 学习一国思想和知识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所以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有利于我们实现对思想和知识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 合理去除自身思维的排外性, 求同存异培养西方思维能力,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的思想交流。

参考文献

[1]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249.

[2]B.罗素.西方哲学史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3]中庸[M].

[4]论语[M].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上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6]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4.

[7]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0.

[8]侯玉波.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N].光明日报, 2003-1-14.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2

探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品牌名称汉译的关联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无国界营销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商战模式,商业竞争不再仅仅基于产品的质量,而是慢慢渗入了品牌与文化的因素.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品牌形象及其折射出的能为消费者文化心理所接受的`文化内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既然如此,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牌名称翻译,就成为国外品牌进驻中国和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

作 者:赵晶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年,卷(期):2007“”(10)分类号:H1关键词:

浅析中西方广告思维方式差异 篇3

一、广告的概念及中西方广告的特点

所谓广告,从汉语的字面理解,就是“广而告之”,即向公众通知某一件事,或劝告大众遵守某一规定。广告这一词,据考证是一外来语,首先源于拉丁文AdA verture,意思是吸引人注意。中古英语时代(约公元1300-1475年),演变为Advertise,其含义衍化为“使某人注意到某件事”,或“通知别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直到十七世纪末,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时,广告一词才开始广泛流行并被使用。此时的“广告”,是指一系列的广告活动。Advertise转化成为“Advertising”。

广告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非经济广告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例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公告、启事、声明等;狭义广告仅仅是指经济广告,也称为商业广告,以盈利为目的,通常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是企业为占领市场、推销商品等的重要形式。

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及文化差异,决定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也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人文氛围和品位。广告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中国广告往往不直接进入正题,它会用一段叙述性语言贯穿整个作品,最后讲出与产品有关的广告语,没什么创意,很难让观众印象深刻,听起来就如问对方吃饭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中国的广告商最喜欢将一个广告反复播放,以洗脑的方式强逼大众“接受”;而西方广告叙述较少,整个广告作品多为发人深省或视觉效果很震撼的画面,只在最后给出简明精炼的广告语,画龙点睛,令人回味无穷。中国广告是螺旋式的迂回的发展,符合中国人含蓄的特质,如梁祝中的十八里相送,悠远而漫长。西方广告是直线式发展,符合西方人直率的特征。广告文化作为在广告活动中很多文化要素构成的一个复合整体,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国广告业的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而中国在广告方面的发展显出一系列的弊端,从微观方面来说,具体表现在广告文化观念太陈旧,需要更新;广告组织制度文化层更待完善和提高、广告物质文化层面存在许多各种程度的漏洞。

二、中国广告的思维方式

具象思维,用于由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的概述和说明,也大量见于具体形象代替抽象概念的推理。中国人善于把形象、情境相关的事物,通过象征、类推等具体表现的方法,使之易于理解和认知。在悠悠漫长的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方式已逐步成为中国人主要的思维习惯。这种方式注重直观性。中国人重情义,重礼节的文化习俗决定了中国本土广告浓厚的人情味。广告创意大多反映了人们对文化传统、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视。中国的广告作品总是力求寻找一些广为人们熟悉的事物来代替产品,而这些事物又能恰好地表现产品的特性。如台湾一汽车品牌——中华,其广告创意源头就是大众在小时候曾有过的一段经历:骑在父亲的肩膀上,而中华汽车被比作父亲的肩膀。“如果你问我,‘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车是什么?那绝不是你在街上所看到的。30年前我5岁,那一年,我发烧,村里没有医院,爸爸背着我走过山,越过水,从村里到医院,爸爸的汗水湿透了整个肩膀。我觉得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车是爸爸的肩膀。今天,我买了一部车。我第一个想做的是‘爸爸,我载你去看看。”随后出现广告语:“中华汽车,永远向爸爸的肩膀看齐。”整个广告充满了很重的人情味,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广告,以情动钱——以情义打动大众口袋里的钱。

再看看“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相信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经典电视广告之一。这是非常温馨的画面,广告将观众的视线和思绪牵引进上世纪30年代的江南小镇。朦胧的老式调质感,就像是一张装满童年记忆的旧黄的照片。片中清脆的木屐声和纯朴民谣风格的音乐背景声中,随着“黑芝麻糊哎!”的叫卖声,一个挑担的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一条小巷里。“嘎——!”的一声响,深宅大院的门打开了,一个戴小帽穿长衫的小男孩从那扇木门后探出头来,贪婪地吸着那浓浓的芝麻香气。画面进行到这里,浑厚的男低音响起:“小时候,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而小男孩儿埋头贪吃,并意犹未尽的舔了舔碗,小女孩抿嘴微笑,阿嫂善良淳朴,最后以“一股脓香,一缕温情,南方黑芝麻糊”作为结束语,如此温暖醇美的画面,我想应该会令许多大众回味悠长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交友的过程中,中国人喜欢馈赠礼品。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间,同事间互相拜访,赠送礼品以联络感情。长此以往,送礼成了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现今中国有的广告便将产品定位于送礼品。这类广告中主要集中在食品、保健品及酒类等。例如近年来的脑白金广告。广告片中反复吟唱“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今年更要送健康,收礼更收脑白金!”等句子。年复一年,大众一边见证了它广告的毫无创意,一边却还是掏腰包购买,正是因为定位于礼品,访亲拜友都用得着,所以其销量才稳升。同样取材“礼尚往来”主题的,还有中国的一则佳洁士牙膏广告:邻居们都来向一户新搬来的人家道喜,也顺便带来了吃的作为礼物,但是女主人吃的时候牙龈却出血了,于是邻居们向她推荐了佳洁士草本水晶牙膏,广告主要是通过邻居们介绍此牙膏针对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的治疗特性,女主人牙龈出血的情况改善了,同时也给邻居们送了麻花作为回礼。这也就是中国式思维方式,及其影响下所产生的广告文化特质。

三、西方国家广告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较抽象性、概括性。而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则使得他们在创作广告时会习惯用一些抽象的东西去让消费者自己推理,让消费者既有动脑的乐趣又同时了解到产品的特性。在西方的广告作品中,许多都没有直接表现产品的特点,而是用很强的视觉冲击或故事情节,让大众去思考、去揣测。西方广告是具有悬疑性的,常常是不到作品最后,大众都不知道广告想表述什么。

如一位身着西装的汽车经销商正在汽车专卖店接待一位想买车的顾客。顾客提出一个平常的问题:“我可以仔细看看吗?”“当然了!”经销商恭敬的回答。接着广告情节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辆巨大的叉车轰鸣着冲进专卖店,随着玻璃的破碎声,叉车的前部已经深深插进汽车的车身,随后将汽车高高地举起,前后左右旋转,然后“轰”的一声,重重地把汽车摔在地上。转眼间,一辆崭新的汽车成为废品。面对突如其

来的场面,经销商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然后,画面中传来富有挑衅性的声音:“我能再看一辆吗?”最后,画面切换,出现因特尔公司的标志和那熟悉的Imel inside的声音。这是因特尔进军互联网的一个形象广告,其中的用意是说在现实中看车,不如在互联网上看车、买车更精彩。这个广告是有点夸张和张扬了一些,但画面和情节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而且创意的表现形式使大众印象深刻。

西方人极注重个体的独立与个性的张扬。在广告创作上,西方广告也是鲜明又新颖。如伊莱克斯冰箱进驻中国市场时,屡屡在中央电视台露面,广告沿袭了西方典型的荒诞夸张的风格。广告画面如下:光线阴暗的房间里,一台破旧的冰箱发出极大的噪音,冰箱被震得左摇右晃,冰箱上的鱼缸震落了,鹦鹉飞走,小狗狂叫不止,婴儿吓哭了,这时伊莱克斯冰箱出现,一切便恢复了平静。这则广告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其恐惧式的夸张,恶作剧式的幽默,应该被称为上乘之作。

西方广告注重画面和故事性,很少使用过多的语言,常常在一系列画面后通过一两句简洁的甚至只是几个字的广告语点睛,让人印象深刻。如以下两则广告:广告一:在墙角处有一个很小的老鼠洞口,露出了一条猫的尾巴,而在洞口旁边放着一罐喝光了的健怡可乐,整个广告没有一句词,光靠画面就说明了一切。猫怎么可能变成老鼠一样瘦呢?原来是喝了百事健怡可乐。相信看过这则广告之后的人都会想去试试健怡可乐是如何让自己变得苗条的。这则广告通过画面的启示性引导大众自己进行推理,正是体现西方广告特点的一个典型例子;广告二:在肯德基的柜台前,一位身穿长衣的顾客正在考虑买什么食物。这本来应该是幅很普通的画面,可这位顾客大衣下的正是麦当劳叔叔标志性的双腿,不仅使人莞尔——就连麦当劳叔叔都来光顾肯德基了,这不就是对肯德基美味食物最好的证明吗?

四、结语

我们打开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广告信息简直无处不在,现代广告展示着商品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为人们提供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信息。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但是,广告作品要创新,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思维模式。广告大使莱斯曾说:“寻求创意的空间,一定要有反其道而行的精神。如果每个人都往东来,想一下,你往西走能不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哥伦布所用的方法既然有效,对你也能有用。”

除了应当尝试西方人擅长的抽象逻辑思维外,还应当注意训练自己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上而下思考、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强调了从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与常规的顺向思维相反,这往往正是创意上的突破口。

中西思维方式下的英汉句法差异 篇4

关键词:中西思维方式,英汉句法,差异

1. 引言

汉英句子结构的差异常常给英语语言的学习、教学、翻译及跨文化交际造成一定的障碍。探索这些差异的规律, 并寻求有效的方法至关重要, 有关专家和外语教师所做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给人以极大的启迪。王还先生说得好:“任何人学外语最自然、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自己母语的习惯套在外语上, 有时套对了, 有时就套错了。那些母语和外语不同的地方就一定会套错。”笔者认为, 这里的“习惯”主要指思维方式, 即用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或组织外语句子。汉语式的英语和英语式的汉语恐怕就是这样出现的。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除语言对比研究以外, 还有必要进行英汉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本文从英汉句子结构的不同出发, 归纳列举了这两种句式的特点和外语学习者的一些常见错误, 旨在探索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句子结构中的反映。

2. 汉英句子结构的基本特点

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是, 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形式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最基本的表现为汉语句子重意合, 英语句子重形合。

汉语句子意合特点的突出表现是时间的先后顺序, 即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流水句形式, 按时间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移的方法, 一件一件事交代清楚, 一层一层铺开, 呈现的是一个时间顺序的流水图式。因此, 汉语句子里并列关系居多, 层次不甚明显, 但结构简练, 好像一根节节相连的竹子。英语句形合的突出特点是空间搭架形式, 即以主谓结构为主干, 以谓语动词为中心, 通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把句子其他各个成分层层搭架, 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所以, 英语句子组织严密, 层次井然扣接, 结构错落有致, 谓语动词是全句的灵魂, 其他成分按逻辑关系攀附在动词上, 犹如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英语句子中关联照应手段是显性的、多样的, 而汉语则是隐性的。

如“Let’s go home, as it is late.”在这里, 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as加以表达的。但当我们把它译成汉语时, 则说“已经晚了, 我们回去吧”, 若在句前加上“因为”反倒显得啰嗦。另外, 英汉语中词汇照应手段很不相同。连淑能认为:英语往往用替代、省略和变换进行照应, 而汉语则倾向于词汇重复。如翻译“……我们是要一个没有自行车的城市, 还是要一个没有汽车的城市……”, 很多学生译为“...we should have a city without bikes or a city without cars...”就是受了汉语重复手段的影响, 很少想到把第二个“city”换为“one”。

2.2 英语多复合长句, 汉语多简单句。

陈定安先生举的一个例子可以生动地说明这一区别: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information media.

这句话中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动词, 其他都用名词和介词的形式将全句连成一体。汉语的译文则为:

因为距离遥远, 交通工具缺乏, 农村与外界隔绝。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的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

由此可见, 汉语句是采用数个动词, 按照事理推移的顺序, 一件一件事交代清楚。如果让初学英语的中国人将这一汉译文反译回去, 常见的英文译文就可更加清楚地显现汉语句的结构特点了, 如:

Because there is a great distance and there are not enough transport facilities, the rural world is isolated.This isolation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information media.

2.3 英语句多被动 (passive) , 汉语句多主动 (active) 。

英语多常见被动句式, 这与其物称倾向不无关系。充当主语的词既然是大量物称, 其被动句式则有了繁衍的前提;而汉语一般则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 尤其是主语, 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为主语之首选, 因此更多地采用主动句式。例如:

The challenge from the Third World has always been foreseen by our shipping companies.

我们的航海运输公司总能预见来自第三世界的挑战。

An illustration is furnished by an editorial in the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的一篇社论提供了一个例证。

2.4 英语句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有主语, 汉语句中却存在着大量无主语句。

王力先生曾说:“西洋的语法通则是需求每一个句子有一个主语的, 没有主语就是例外, 是省略。中国的语法通则是, 凡主语显然可知时, 以不用为常, 故没有主语却是常例, 是隐去, 不是省略。”例如:

The friendship between gentlemen should be as pure as water.There would be no winning and dining during and after the event, no fruit or refreshments during the conference, still less any souvenir in any form.

君子之交淡如水, 会上会后, 既无酒宴也无水果糕点, 更无拎包红包。

如果将这一汉译文进行回译, 常见的汉式英语可能是:

The friendship between gentlemen should be as pure as water.No winning and dining during and after the event, no fruit or refreshments during the conference, still less any souvenir in any form.

通过这一对比翻译,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英语句中主语必须明确。即使在说明自然现象、时间、季节、天气、距离等情况时的无主语句中, 英语也必须用无人称代词“it”作主语, 汉语却可以不用主语。例如:

It is raining.下雨了。

It is two o’clock.两点了。

It is so hot!真热!

3.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人们把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凝固成经验和习惯, 借助语言形成思想, 又赋予思想一定的模式, 进而形成一种思维形态。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差异。思维上的差异, 反映着操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长久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因此, 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操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

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 汉民族主、客体相互混融。英民族的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 因而他们对主体和客体有着严格的区分, 而汉民族的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 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 或具有有意识的行为, 因此汉民族一般对思维的主体和客体不加区分。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常以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句子的语态呈隐含式, 形成受事的施事化;而英文则多用无生命名词作主语, 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始终泾渭分明。

笔者认为, 汉语句意合与英语句形合之别反映了汉文化的整体综合与英文化的细节分析的思维方式之别。这一区别表现为中国人认识和处理事物时习惯于概括综合, 整体把握, 不强求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英语国家的人则往往注重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的制约。

英民族重形式逻辑, 汉民族重辩证思维。英民族非常重视形式逻辑, 但也不排斥辩证思维, 相形之下, 汉民族更注重辩证思维, 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 相形之下, 汉民族列注重辩证思维, 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 而汉语重意合。也就是说,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联结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 概念所指暄界分明, 句子组织严密, 层次井然扣接, 句法功能呈外显性;而汉语语言表现形式受意念引导, 看上去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 句子松散, 句法功能呈隐念形式。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无主语句, 这与我们民族主客体统一的思维方式不无很大关系。老子最先开宗明义提出“人是万物的主体”, 庄子在他的《齐物论》中提出“万物与我为一”, 孟子的儒家思想中也提到“万物皆属于我”。这种源远流长的主客体统一的思维方式对汉语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说话人常提出一个话题, 然后直接就此陈述, 因此汉语中存在很多隐去主语的句子。

4. 结语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5

关键词:思维方式 辩证型思维 逻辑型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时英语写作在各种考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训练写作成为备考学生必备的功课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的系统的英语学习,仍然写不出一篇意义清晰又行文流畅的英语作文,尤其是在写英语议论文时,甚至还会出现持两种观点的错误,有时候即便是告诉了学生一些议论文的模板,上述现象还是得不到改善。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原因,本文将通过简要分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成因和思维方式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影响来解释上述问题。

1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

思维是人类在客观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综合、判断及推理的过程和能力,它是人脑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机能。

思维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对人类的一言一行有着重要作用。思维方式与我们的语言密切相关,它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反过来,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因此,中国学生想要更好地学习英语这门语言,就应该了解中西方各自思维方式的特点。

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这个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哲学信仰、经济方式等等。本文仅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来解释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形成。

(一)传统经济体制的不同造成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是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再到明清的海禁闭关锁国,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在这种以农耕生活为主的社会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天时和地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古人崇尚自然,崇拜天地,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

古代西方国家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施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古代西方的农业和贸易有着紧密联系,农业发展较好的地方经常和其他地方交换物品,这种贸易使得西方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由于贸易运送货物的需要,交通业也得以发展。国家工商业、贸易、航海业、交通业的不断发展,促使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与之相关的数学、天文地理、气象和物理等学科,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生活方式。而十八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及当时生产分工的精细化则进一步推动西方人对个人利益及个人责任的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中,西方重视个体,习惯于把一个事物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对其进行深层分析。

(二)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造成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以土地束缚人,人们为了更好地生产聚族而居,很少迁徙,生活稳定,这时候中央集权的方式便于国家的管理,所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以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为核心。君主是国家的中心,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是社会的支柱,这样形成的以家庭为重的社会观念使人们的言行活动有服众倾向,人们不善于坚持个人的权益,考虑更多的是他人和国家的利益。因此中国人以稳定为发展的基础,注重家庭伦理,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古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基础是民主,这源自古希腊的城邦政体,而古希腊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权力分散。同时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体制也要求社会有公平、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古希腊发展成一个民主政治相对发达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逐渐形成了重视人生自由,注意维护个人权利,善于通过公平竞争来追求个人利益的思维方式。

(三)中西方文化信仰的差异影响各自的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尽管在古代先秦时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现象,但最终还是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更为深远。古代中国是以君主为中心、以家庭为社会支柱的集权制国家,儒家忠孝仁义的观念符合社会尊奉的家庭伦理,并能够维系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制度,为君主统治平民、国家统治一个个小家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儒家讲求“中庸之道”,反对过分地展现自我,因此,中华民族向来以谦让为处事原则。在这种环境下,人们重视集体主义,强调同一性,在生活上讲究含蓄、追求和谐。

西方则不然,西方国家因其经济方式的影响,人们追求平等公正,努力发展自己,爭取表现自我。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的是个人主义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使得西方人在重视个人空间的同时努力追求个人价值。

2 中西方思维差异的表现

受到上述各自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方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华民族偏整体、重大局,婉转含蓄;而西方人则偏独立、重个人,直截了当。

(一)辩证性和逻辑性

中国“天人合一”“中庸”的思想由来已久。人们习惯维护整体利益,注重整体和谐, 反对孤立地了解个体;而且认为绝对的对或错是不存在的;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因此思维模式是倾向于寻求整体和折中的辩证型思维。

西方文化坚持“天人相分”的哲学观点,注重个体的独立作用,擅长于从纷繁的客观事物中直接抓住事物的重点,以求具体和精确, “个体思维”的特点很明显。

(二)直线型和曲线型

中国人是曲线思维,习惯迂回。中国人看重他人想法,重视集体利益,好“面子”,所以中国人在说话做事的时候习惯先介绍相关信息,做做铺垫,把话先迂回的说出去然后再绕回到主题上。

西方人则是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西方国家的人们看重个人利益,勇于承担个体责任,所以西方国家在与别人交往时习惯直接切入主题,避免谈论无关紧要的信息。

3 中国学生受中式思维影响在英语议论文上的表现及解决办法

受曲线型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说话写文章喜欢在主题外兜圈子,“经历一个由次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务,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逐步达到高潮的表达过程。”而直线型思维则使得西方人说话写文章喜欢开门见山,把关键性的话放在开头,然后再论及其它次要的内容。

(一)中国学生写英语议论文时,往往先花点时间阐述论证别人的观点,然后再点出自己的意见。比如:

Recently, our class had a fierce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to love on not.

On the one hand, some students believe that online dating is very childish behavior. Network is virtual and a lot of things are not true, if you don't care enough, it may eventually hurt yourself.

On the other hand, some students hold the view that networks have the truth on, not all online dating end up with failure, but when you talk with someone, what you should do is that you must be careful to really understand the person.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 agree with the point that online dating should not be encouraged, because we should live in a reality life.

在上面的文章中,作者首先用他人的观点做铺垫,迂回向前发展,然后才在最后点出自己的观点,且提出观点后也没有相关的进一步论证,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曲线型思维在作怪,尽管作文本身并没有语法上的错误,但却是一篇不合格的议论文。

(二)中国学生的英语议论文中存在的另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观点模糊,态度不明确。如:

Recently we’v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we should know our parents’ income in our class.

W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Most of us(about 70%)think we should know our parents’ income since it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how hard our parents have to work , no matter how much they earn. Then we will study harder and will not waste money any more. We may also learn to share our parents’ trouble.

About 30% of my classmates think it unnecessary to let the children know how much their parents earn. If they know their parents have enough money to support the family, they will not study hard since they needn’t worry about the future. It is said, especially when their parents have a relatively high income, the children will easily develop a habit of wasting.

在上面的文章中,自始至终作者都没有明确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只是说班上的同學有两种看法及原因,这种事物有两面性的中庸观点是典型的中国式辩证思维,认为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但按照西方一切两分的逻辑性思维来看,一件事情要么好要么坏,绝没有折中的可能。

那么中国学生到底应该怎么写英语议论文呢?笔者认为应用西方人逻辑辩论的思维方式来组织议论文的语篇结构。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用这样的思维写出的英语议论文才是地道的英语。

4 结语

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中西方思维方式因种种原因产生差异,但我们不能说思维方式孰好孰坏、孰轻孰重,但是出于学好一种语言的目的,中国学生应该了解并能够接受西方的思维方式,而作为英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向学生传授中西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鼓励学生研习英语经典文章,尤其是英语议论文,更要让学生模仿这些经典议论文,久而久之,学生必定能够写出地道的英语议论文。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敬南非.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 傅敬民,吕鸿雁.当代高级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4] 张焰明.螺旋与直入的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中外教育研究,2009.

[5] 蒋慧琳.小议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高中英语议论文写作结构之影响[J].新课改研究,2009

[6] 王丽.中西思维方式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段落结构[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6

2006年发生在美国西佛吉尼亚州塞格煤矿的爆炸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上, 也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上的不足。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新闻报道差异的重要维度, 本文深入剖析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 并对具体实践中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进行比较, 揭示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我国新闻工作者借鉴西方新闻报道模式的可行性。

二、中西方思维差异概述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 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荣开明, 1989:30)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导引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轨迹,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奠基石, 主要表现为综合型思维方式。在语言上就表现出注重整体的和谐, 但缺乏严格的逻辑性, 这在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而西方社会以“天人分裂”的二元论为核心思想, 在理性主义与重知主义共同发展下形成了分析性思维方式, 在语言上就呈现出句法不求整体框架的完整性, 但求结构严谨性这一特点。

2.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中国的传统思维重视直觉与悟性。直觉思维固然有其优势, 但是其缺陷就在于它不重视科学考察对准确判断的意义。相反,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逻辑推理和以实验为基础。中西方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3. 主客体相融与主客体分离

中国的传统思维中崇尚天人合一, 主客体相融。西方思维则对主、客体有着严格的区分, 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

三、中西方思维差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考察中西方在新闻报道写作上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影响是一个深层的原因。美联社与我国的《人民日报》在报道2000年朝韩离散家属见面会这一事件上,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 对于同一事件就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新闻报道。《人民日报》的相关新闻从全局出发, 介绍了官方对这次见面会的组织过程;而美联社的相关新闻报道则更注重具体相聚画面的描写, 形象的展示出朝韩家属团聚的复杂情感。这就是中西方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差异导致的不同新闻写作模式。

中国记者习惯于抽象的思维方式, 在新闻报道上多采取概括的手法, 从全局出发, 使读者对新闻事件产生总体的认识, 用普遍的、被视为真理的东西统摄事实, 由理性推及感性。相反, 西方记者善于形象思维, 在新闻报道上更多的是运用感性的、具体的材料。

四、借鉴西方新闻报道方式

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事业历经4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新闻报道模式与传播事业经营模式, 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理念、写作思维方式与新闻语言风格等方面值得我国新闻人学习与借鉴。

一是要借鉴西方用事实说话的客观报道写作方式。我国的新闻报道宣传语说教的意味过于浓重, 以“喉舌论”主导的新闻报道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而西方媒体则推崇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不加主观判断, 用事实说话的客观报道原则。具体来讲, 新闻记者应忠实地不过分渲染地陈述事实的过程与结果, 不轻易的发表议论, 将新闻事实与对事实的分析区分开, 用事实呈现出新闻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是要学习西方记者运用感性材料进行新闻报道写作。西方媒体记者在新闻报道的采写中善于组织感性材料, 在一篇新闻报道中通过许多分镜头的叠加与画面相辅相成的关系, 由感性再上升到理性的角度, 通过跃然纸上的感性形象将抽象的新闻主题呈现在受众眼前。我国记者在新闻报道的写作上应改变从前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方式, 学习组织运用感性的、具体的新闻素材。

三是要借鉴西方新闻报道中对个体的关注, 与人文关怀。西方的新闻报道无论是涉及到社会政治还是经济文化大多从人性与人道角度出发, 聚焦个人的生存发展, 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与人情味。世界各国的人民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但在情感上却是共通的, 在新闻报道中具体人物的遭遇都会触动受众的同情心, 这也是体现新闻价值之所在。我国媒体只有在新闻写作中注入人文关怀, 从全局视角转向具体的、个人的视角, 才能报道出真正震撼心灵的新闻, 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五、结语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考察中西方新闻报道模式差异的重要维度。我国新闻工作者应在中西方新闻传播冲撞与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习借鉴西方新闻报道方式, 改变固有报道模式的重要性, 提高我国新闻的传播效果, 推动我国新闻事业逐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7

关键词:英语,汉语,文化差异,思维方式

语言作为人类用以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实际上又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载体。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情感传达思想,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英语和汉语具备某些共同属性, 但是它们又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 有着迥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因此, 汉英语言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这些区别, 实际上就显示出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

1 语言与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重要机能, 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般来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思维决定着语言。由于人类思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语言的表达方式就具有了丰富多彩的特征。思维方式主要指的是情感方式或者行为方式, 是人们在观察事物、体认事理、做出反应时的基本思路和心理定势。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观念或者模式,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具体的人, 都要受到本民族思维方式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与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是人类思维方式的重要载体。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语言形式的不同。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语言学习者如果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 缺乏对不同语言之间差异的深入比较与认识, 就无法深刻理解和准确运用这种语言。

2 汉英语言特征上的差异特征

对于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来说, 由于民族历史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语言特征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汉英语言表达方式具有差异

在语言表达方式方面, 英语在使用过程中大量使用抽象词语, 这些词语涵义概括抽象, 涵盖面广, 在表达复杂情感以及微妙情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汉语在使用中追求具体, 以具体形象传达抽象内容。

一方面, 英语往往借助抽象词汇传达理性认识, 而汉语主要以具体的生动的词语解释抽象概念。总体来看, 英语词汇的涵义比较概括、抽象, 很多时候在汉语里很难找到对应词语。例如:

She wondered whether her outspokenness might be a liability to Franklin.

她怀疑自己那么心直口快, 是否会成为弗兰克林的包袱。

在这句英语中, outspokenness和liability等的含义就比较笼统、抽象, 分别是“坦率”和“责任”的意思, 当翻译成汉语时, 只能借助具体的词语“心直口快”和“包袱”来代指其包含的抽象词义。

另一方面, 英语借助抽象名词来表达行为或者动作, 而汉语往往以动词来取代抽象名词。在英语中, 由抽象名词构成的短语相当于主谓结构或者动宾结构, 名词用来表示行为或者动作。与此相对应, 如果在汉语中用名词来表达, 很难准确传达句意, 因此只能用动词来表达。例如:

He had surfaced with less visibility in the policy decisions.

在决策过程中, 他已经不那么抛头露面了。

在这句英语中, visibility的意思是“可见性”。要翻译成汉语, 只能用“抛头露面”这个动词来表达英语中visibility的涵义, 只有这样才能贴切、准确地传达出英语语句中的意思。

(2) 汉英语言语态形式具有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态形式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 汉语主要以人称代词作为句子的主语, 而英语很少以人称词类作为主语。在中国人看来, 动作、行为以及事件等是由人完成的。因此, 人称代词应当是句子的主语, 语言在表述过程中带有主体性特征。而在英语中, 更多的是以物作主语, 以凸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区别。例如: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A good idea occurred to me.

很显然, 在英语句中, “好主意”成了句子的主语。

另一方面, 汉语多用主动结构而英语则多用被动语态。因而在英语日常运用中, 被动句比较多。在很多时候, 汉语句子不需要明确说出使动者, 避免被动句。由于英语句子不能缺少主语, 因此往往通过运用被动语态, 把宾语提到前面。例如:

人们迄今对这一问题尚未进行过彻底探索。

The issue has not yet been thoroughly explored.

在汉语中, “人们”很显然是泛称, 作为句子的主语。而在英语中, 由于不能缺少主语, 只能把issue提到前面, 通过采用语态, 表达出完整的句意。

(3) 汉英语言句式结构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 汉语句式结构与英语的句式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英语语句常用连词、介词等, 而汉语句中很少用这类词语。例如: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We won’t attack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因为汉语重视句意的表达, 要求直接传达信息, 所以对连接词等不够重视。而英语注重逻辑顺序及其合理联系, 而词语连接需要连接词、关系词和介词等。因此, 英语重视连接词以及关系词等, 而汉语很少用, 甚至不用。

另一方面, 汉语在表达过程中经常省略主谓, 而英语不能缺少主语和谓语。汉语只要上下文意思连贯就可以了, 可以省略任何词语, 基本不考虑语法的准确性与逻辑的合理性。例如:

一旦做出承诺, 就应当遵守。

Once having made a promise, you should keep it.

3 汉英语言特征的差异反映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于语言与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汉英语言特征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区别。

(1) 汉语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综合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人、自然与社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因此,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 并不强调其句式结构。汉语的句子比较松散, 很少有明确的主谓框架, 主要借助词汇手段来表达情感, 强调整体性句式结构。在汉语中, 总是以动词为中心, 按照一定的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叙述, 句意贯通。而英语民族由于受到西方科学哲学的影响, 强调把主体与客体分离之后进行科学分析。因此在语言运用中, 不追求句式结构的完整, 而强调语句结构的严谨。

(2) 中国人重视直觉思维, 忽视逻辑的论证,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想象与直觉的作用。因此, 汉语在表达中比较笼统而模糊。而且, 汉语在表达中注重语义之间的内在逻辑, 借助于语句之间的内在逻辑把意思表达出来。在很多时候, 汉语会通过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对某些语句进行简化, 不太重视语言的形式规范。而英语民族重视逻辑思维, 强调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 强调概念或者思想的演绎, 逻辑性是英语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因此他们的语言追求精确性以及形式的规范性, 语句之间要借助连接词保持连贯。

(3) 中国人比较含蓄, 往往会把关键问题或者个人见解保留到最后, 以委婉的方式及表达出来, 体现出螺旋式思维。在汉语表达中, 遵从这由次要到主要, 由形式到内容这样的顺序和步骤。不是直接进入主题展开讨论, 而是先从现象开始逐步把结论或者观点含蓄地传达出来。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则不同, 往往开门见山, 明确而直接地提出要求, 体现出解析式的思维方式。

4 结语

语言与民族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汉英语言特征的区别, 主要在于其思维方式的差异。汉民族体现出直觉式、形象性, 追求综合的思维方式, 而英语民族重视形式逻辑, 强调抽象与直线式的分析性思维模式。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 只有注重掌握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区别, 才能更好地学习并熟练运用语言, 做好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工作。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中西思维差异对语句表达的影响 篇8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辩证统一的观点,中国人习惯于从整体上看问题,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强调和谐与联系。西方的宇宙观所表现的趋向是“天人各一”,西方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主要采用分析法对宇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研究。

下面我们对英汉两民族思维差异对语句表达的影响作一对比。

一、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为特点。在思考时,西方人习惯从局部到整体,以分析和逻辑推理为其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思维模式反映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即注重句子的形式,结构的完整,各种连接手段的采用,如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等(何善芬,2002)。因此,英语句法功能呈外显性。

汉民族直觉思维发达,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直观性,因此更加重视辩证思维。汉语重意合,语言表现形式受意念引导,凭借主观直觉,不受形式的约束。汉语句子的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志,在词的形式、顺序上均无固定要求。意合是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而通过词语或分句中隐含的意义来表达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例如:I’vemadesomesuggestions, butthereisnoresponse.说是说了,(但是)没有结果。

Ican’t trust him, becauseheisnot honest.

(因为)他不老实,我不能相信他.

以上两句中英语均有连接词而且决不能省去的,与之相反,汉语则可省略这些连接词。这是英语形合、汉语意合的一例证。

二、英语从部分到整体,汉语从整体到部分

汉语整合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喜欢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习惯;西方人强调个体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喜欢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差异在句子的词序中的反映是大量的。例如:时间、地点、姓名、称谓、组织系统、位置表达、人物介绍等的排列顺序中,英语都是从小到大,汉语则是从大到小。

如:他于1980年12月20日出生与中国上海。Hewasbornin Shanghai, Chinaon December 20, 1980.英语语序不同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汉多个单词定语的顺序不同

在英语中当有几个定语修饰一个名词时,习惯上把最能表明事物本质的定语放在最靠近所修饰的名词,汉语恰好相反,越是能够表明事物性质的定语离它所修饰的名词越远,而把表示规模大小、力量强弱的定语依次放在后面靠近它所修饰的名词。

如:她是位英国著名作家。(SheisafamousEnglishwriter.)

这句话汉语先说次要的,后说主要的;英语则刚好相反。可见,英汉两句中修饰语的位置不同。

(二)英汉一系列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的状语先后顺序的不同

在一系列表示时间或地点的状语连在一起使用时,英语习惯按从小到大、从窄到宽、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而汉语则大体与英语相反。

例如:Theplanegotheresafelyat3o’clockthismorning.

今天凌晨三点飞机平安飞抵此处。

三、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

英语句子一般采用前重心位置,而汉语句子一般采用后重心位置。英语民族“由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往往将句子的语义重心放在句子的开头,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往往将句子的次要语义部分放在句首,而将重心放在句子的末尾,这是英汉句子内部结构的又一个明显区别。

如:生活中既有悲剧,文学作品就可以写悲剧。

Tragediescanbew ritteninliteraturesincethereistragedyinlife.

观察以上英汉句子的重心,可知:汉语句子呈头重尾轻的趋势,英语句子则刚好相反。)此句为因果句,汉语的语序是“前因后果”,如此排列可见:“轻因重果”。与此相反,英语的表达则是“先果后因”。

四、汉语思维轻逻辑,西方思维重逻辑

汉语思维重领悟,不重形式,轻逻辑,而西方思维重形式重逻辑。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体现为英语句子的人称、数、时态、语态、情态均受制于时空,要求形式一致。而汉语语言形式要求并不严谨,如,“他父亲去世已有五年了”,学生很容易表达为“Hisfatherhasdiedfor fiveyears.”,但按英语的时空观念,“死 (die) ”是个瞬间动词,不能与表示持续的一段时间连用。又如“十岁时,父亲死于肺癌”,按照汉语思维,本句省略人称代词不难理解,但学生表达成At ten, hisfather diedof lungcancer.显然成了错句。形合的英语应表达成Whenhew as ten, hisfatherdiedof lungcancer.以避免逻辑错误。

五、英语主语显性,汉语主题显性

形合的英语是主语显性的语言,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而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其主题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语。由于汉语大多数句子是主体结构,并非主谓结构,只要句意表达清楚,逻辑主语有时可省略。语言大师王力(1987)说过:“因为主语并非中国语法所需求,故凡主语显然可知的时候,以不用为常。”如“各类书籍买了整整一书包”就省了主语“我(买了整整一书包)”。

由于汉语许多主题结构省略了主语,处于主语位置的是话题并非句子的逻辑主语。按汉语的思维,中国学生写作中往往把主题当主语,形成假主语。如:Obviously, thisyearwillproducemoregrainthanlast year.(今年将比去年生产更多的粮食。)在汉语中,“今年”是句子谈论的中心主题,“将比去年生产更多的粮食”是对它叙述和解释。但就英语来说,此句缺主语,“thisyear”在句中是状语,不是真正的主语,不能作谓语“willproduce”的逻辑主语。只有在“willproduce”前加上主语,句子才成立。Wewillproducemoregrainthisyearthanlast year.

六、英语重物称(impersonal),汉语重人(personal)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中国人在观察分析事物时以人为中心,着重说明人对事物或对人本身的作用和影响;而西方人把客观世界作为自身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对象,强调客观作用,强调“物”的重要性。汉民族一般对思维的主体和客体不加区分。这种思维差异在句式上表现为:英语句式中物称表达法比较普遍,英语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作主语(无灵主语)。相对而言,东方思维形式的主体性体现在汉语表达重人称,汉语更习惯于以有生命的物体作主语。有灵主语占绝对优势,试比较:Agoodidea suddenlystruckher.(她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Attitudestow ardsretirement varyfrom persontoperson.

(不同的人对退休持不同的态度。)

以上两句中,英语句中的主语分别是“agood idea”,“attitudes”,这是英民族重物称的例证,而汉语中的主语分别为“她”和“不同的人”,是行为的主体,这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七、英语多被动(passive),汉语多主动(active)

由于英语中充任主语的词有大量的“无灵”(inanimate)物称,导致英语被动句式的繁衍,所以英语多被动;反之,汉语具有人称倾向,自然更多地采用主动句式。试比较,Theimportanceofoceanographyasakeytotheunderstandingof ourplanet isseldom asw ellappreciated.(海洋学是人们认识星球的关键,其重要性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用Iestimate, peoplebelieve, theyexpect极少采用无灵主语,而且该用被动语态时错用了主动语态,所以要加以正面引导,以便克服汉语负迁移,写出如Itis estimatedthat, It isbelieved that等这样地道的英语句子。

总而言之,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句子表达上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着对事物的认知感知,所以了解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若能按照英语的思维模式来学习英语,就能够透过语言现象领会语言实质,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9

1 思维方式与翻译的关系

卡尔·普利布兰姆在《思维方式之矛盾》中指出:“世界各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所以受到阻碍, 不仅是由于语言形式的复杂多样, 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 就是说, 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2]交流是语言的最初目的, 但各国语言不尽相同, 所以各国的人为了交流, 就无法避免翻译这一过程。翻译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 以逻辑为其科学手段而进行的异语交换的活动, 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译者进行思维的全过程。[3]所以说, 翻译过程不仅包括语言活动, 而且包括思维活动。[4]虽然俗语云:“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实际上, 没有正确的方向是走不到罗马的。而在翻译中思维方式就是上面所说的“正确的方向”。可以这么说, 思维方式是架起翻译的一座桥梁, 不同的桥梁就会通向不同的路。所以,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最终就会造成翻译的差异。

2 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及其表现

2.1 中方偏好形象思维, 而西方偏好抽象思维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问月亮和英国哪一个离我们远, 答案是英国。给出的理由是你能看见月亮, 却看不到英国。这个脑筋急转弯体现的就是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主要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 综合, 抽象, 概括的过程。中国汉族的哲学论理著作《易传》中提到“观物取象”, 即在对外界物象进行直接观察, 直接感受的基础上, 可以得知万物的内在本质。这便是中国形象思维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偏好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以下将主要从字, 词两个方面解释说明中国思维的形象性, 西方思维的抽象性以及它们在英汉互译时带来的影响。

2.1.1 字

中国文字的起源是甲骨文, 而甲骨文可以说是一种图画文字。古时候人们采用结绳记事, 后又通过在石头上画画来记录一些事情。后面这些写在石头上的画逐渐演变成文字, 这就是象形文字的由来。由此可见, 在这个时候形象思维便已成了深入人心了。并且迄今为止, 汉字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一种表意文字。除了在汉字总数中约占5%的象形字外, 汉字还有指事字, 会意字和形声字。其中形声字占汉字的83%以上, 形旁表意, 声旁表音。例如, 部首偏旁中的“辶”, 走之底, 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行走、路程或脚的动作有关的事物。玉, 我们称之为斜玉旁, 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玉石、玉器或加工玉器有关的事物。相比有28种基本笔画的汉字,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它是由a b c d e f g h i g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这26个字母组成的, 英语单词中每一个都是左右排列, 不可能也不存在上下排列这种方式。众所周知汉字, 我们俗称的“方块字”, 不仅拥有左右结构, 还有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等。从数学方面来说, 如果把英语这种拼音文字看成是一维的一条线的话, 那中国的汉字就是二维的一个面。用点线面体来描述一个对象的话, 面显然比线更形象。

2.1.2 词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体现在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 以物表感, 状物言志。例如,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的英语表达是As you sow, you will reap.中文中的“瓜”和“豆”都是具体的事物, 但是在英语的表达中就直接用"sow” (播种) “reap” (收获) 两个抽象词来表示。又如, 这句:他绝望了, 正在此时, 他见到远处的帆影, 有了绝处逢生的希望。英文是He gave up all the hope when the appearance of a distant sail raised his hope of rescue.此处把“绝处逢生” (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 这一词语只是简单地用“rescue” (营救) 代替了。而中国的许多词语或谚语可以直接看出它的含义, 十分形象, 生动。如一些歇后语, 打破砂锅——问到底,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 这些谚语的意思都显而易见, 但是西方的成语大多来源于圣经或是文学典故, 如果不去深究是无法从字面上就理解的。例如, “the apple of one’s eye”, 直译的话就是某人眼中的苹果, 但是它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掌上明珠”。“as poor as Job”如果你翻译成和Job一样穷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一贫如洗”才是它的意思。像“apple”“Job”这些在知道这些成语的原来的意思之后, 不得不感慨它是如此的抽象。

2.2 中方思维重悟性, 而西方思维重理性

就苹果落地这个现象, 中国的很多学者大多会想到万物都会不断地成长, 开花结果, 最终瓜熟蒂落, 一切都符合自然的规律, 对此而大发感慨。而英国人牛顿却在追寻苹果为何不往天上飞而向下掉的过程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再有部分中国人对宇宙的领悟是“气”“道”等物质性的,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虽然西方也认为宇宙是有物质组成的, 但在进一步的实验求知下,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并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说。这两个例子都体现了中方注重对事物的感性领悟, 而西方倾向于实证的理性思辨。

下面将从诗歌的意境来比较中西方的感性及理性思维。

中国诗人大多感性, 十分讲究意境美。像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这些手法都是通过意境或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怀。在一些古典诗词里面有些事物有其特定的含义, 比如桃花象征美人, 牡丹表示美好富贵,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象征人高尚的品德, 红豆表示男女爱情的信物等。如果没有理解这些东西的话, 就很难理解诗的含义了。又如红楼梦中林黛玉《题帕三绝》的一首:“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它押“U”的尾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彩线”, “面上珠”, “湘江旧迹”, “千竿竹”“香痕”等意象, 可谓字字是泪, 句句动情。从总体上看, “哀怨”“凄美”奠定了此诗总的感情基调。寄人篱下, 最后香消玉殒, 又惹人怜惜, 让人情不自禁地慨叹黛玉的不幸。有人将这首诗这样翻译:No silk thread can string these pearls;Dim now the tear-stains of those bygone years;A thousand bamboos grow before my window―Is each dappled and stained with tears?[5]这个翻译有押韵脚“ears”, 运用的意象主要有“silk thread”, “pearls”, “Dim”, “tearstains”, “bygone years”“tears”等, 翻译上也以直译为主, 可以说是翻译中的优秀之作。但是与中文相比, 这段翻译仍无法将林黛玉终日帕不离手, 以泪洗面的这种意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所以说相对于中国的感性, 翻译成英文后还是比较理性的, 缺乏那种意境美。

2.3 中方的螺旋思维, 西方的直线思维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在他的《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思维模式》中指出, “西方语言, 像英语与东方语言的语篇结构差异在于, 英语语段典型修辞结构呈线性, 而东方语言语段修辞结构呈螺旋形。”[6]简而言之, 就是中方比较含蓄迂回, 而西方就开门见山, 直抒胸臆了。以下将从简单的短句和较为复杂的长句两个方面来说明。

2.3.1 简单短句

最简单的莫过于口语化的打招呼, 问候以及一些日常问句了。在中国, 很喜欢一见面就问别人“吃了吗?”, 在中国的含蓄思维里,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 就像很多西方国家的人, 一见面就会谈一些天气之类的事情一样自然。但是如果你对西方人也这样打招呼, 别人会误以为你要请他吃饭。在面对别人的称赞时, 中国人一般情况下都会谦虚地说只是一般般, 没有那么好。例如, 一个外国人说-Oh, your new necklace is very beautiful.中国人的回答会是-Well, it is just so so, 甚至有时会说-Oh, no, it is ugly.但是外国人一般是面对这种情况都会非常高兴地说“Thank you!”这些都是日常中体现中方思维的螺旋形以及西方思维的直线型的例子。

2.3.2 复杂长句

很多同学面对比较长的句子的时候常常感到手足无措, 不好从何下手。其实这与中方思维的螺旋形和西方思维的直线型有很大的关系。汉语重心习惯性放在后面, 而英语的重心却习惯放在前面。中国的道家中有“万法归一”这思想, 即“由多归一”, 喜欢在讲了一大堆之后才会说出重点或者是结论性的东西, 也就是按照先讲事实, 原因, 最后再做结论, 说自己的态度或结果的顺序来陈述一件事情。例如:“当轮船离开港口, 带着我们一家人在返回美国的旅途中直驶第一段航程的时候, 我怀着既宽慰又怅然的心情凝视着从视野中逐渐消失的日本海岸”这个句子很长, 看起来很复杂, 但它的主谓宾其实就是我凝视着日本海岸线。它的英语表达就相对的比较好找出主干了。I watched the receding coastline of Japan with mingled relief and regret when our ship cleared harbor, taking my family and me on the first leg of our journey home to the United States.[7]它的主干就是前面的“I watched the receding coastline of Japan”.也正是因为西方人的直线思维, 所以他们很快地就会摆出主句, 其他的部分就都是从句了, 起修饰, 限制的作用, 作为支干挂在主干上。又如, 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 in the house that Jake built.[8]句子的意思是那只猫把那只偷吃放在杰克所建的房子里的麦乳精的老鼠捉到了。由此可见, 这个中英文的语序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 翻译表面上是一种语言活动, 实际上它更是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而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许多差异, 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 遇事较为感性, 处事委婉。西方偏向抽象思维, 处事理性, 果敢直接。如果仅仅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道它的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所以为了实现从语意不对等, 语言水平不够高而引起翻译误差的感性认识到理解并培养英语思维能力的理性实践的质的飞跃, 必须明确中西方思维的差异, 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西方的语言, 从而避免翻译时的生搬硬套, 做到合理翻译。

参考文献

[1]刘喜萍.浅谈日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 2006 (12) .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3]赵丽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35) .

[4]闫飞.翻译中的思维科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刘嘉娟.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红楼梦诗词英译解析[J].大家, 2010 (2) :8-9.

[6]Robert B Kaplan.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 1966, 16 (1-2) :1-20.

[7]卢疑霞.联合国文件翻译中的长句翻译策略初探---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文件翻译为例[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中西方哲学思维差异比较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思维;仁;善

中西哲学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最基本的。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其根本任务大致是一样的,即都是要围绕人的安身立命问题,探讨人的终极价值。而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中西哲学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德”的认识和对生死的不同认识,反应出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发展方向。苏格拉底的哲学重点是关注伦理、道德、人性。而孔子的哲学重点是关注“仁”。

一、不同的空间视角形成不同的哲学出发点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一开始都是把“自然”定为研究的对象,他们讨论自然并非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大自然,为了求生存迫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人之外的自然。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研究的都是世界产生的本源“水”“火”,是古希腊人对自然探索的最早的尝试。由于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尖锐化,哲学家们更加现实迫切的把关注目光从“自然”转向了“人”。普罗戈拉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们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极大的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过渡时期苏格拉底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他表示他是完全没有能力去完成对天上和地上的事物研究。这样苏格拉底就把他自己哲学研究目的和对象彻底的同早期自然哲学家区别开来了。

苏格拉底在希腊哲学第一个提出“德性即知识”的基本命题。什么是德性,德性的本质是什么。“德性即知识”本质就是知识。“德性”原意是指任何事物的有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如腿的行走能力、动物的捕食能力、鸟类飞行能力,这些都是他们的本性,也是德性。【1】苏格拉底不同于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关注于自然本原的哲学问题,他更关注于人的本身。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现象的真正成因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神的智慧和力量,它们的生存和毁灭,以及万事万物的差别,都是神特意安排的,用自然哲学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只有神才能解释清楚这些自然现象。因此,人类认识的中心应是“认识你自己”,而不是探讨万物的本原。

二、不同的哲学出发点形成伦理关注点的差异

在伦理学上,希腊人争论的比较多的问题就是人的本性是追求善还是追求快乐?苏格拉底把自己看成是灵魂的医治者,坚持他全部的事务就是把人们从自以为有智慧中解救出来,劝告他的同胞要关注真理,追求灵魂的美善。而且,他还试图把人们从物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激励人们努力去获得至善。

苏格拉底把“善”,也就是追求好的,作为人的一切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他的“德性即知识”所追求的目标。【2】苏格拉底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是合乎一定目的的,它们都是神按照“ 善”的目的进行合理安排的结果。这种安排和设计万物的神就是充满理性的,即理性的神。在苏格拉底的理念里,与传统形象的诸神是不同,理性神是没有形象,是人看不见的。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并不能否认理性神的存在,因为“ 指挥你身体的灵魂你也是看不见的”而且他也一再强调事物之所以存在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人凭感觉就可以感觉到的,只有凭借人的心灵、理性才能认识到。“ 如果我用眼睛盯着事物,或者用某种感官来把握它们,恐怕我的灵魂就会弄瞎。所以我想不如求助于心灵,在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对理性神的认识也是如此,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思维,从万物的秩序和目的中去体察他的存在。

孔子的主要伦理思想可以用“仁”来概括,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智慧,于是他访问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试图发现他们比自己更有智慧。然而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这些人不仅没有真正的智慧,还自作聪明,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孔子因此明白了为什么要说他是最有智慧的,因为只有他“自知其无知”。 孔子抛弃了“仁”的标准,而把问题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做到“仁”。孔子也有人性善的看法,但讲得不太明确,只是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这可以看出人性善的苗头。但关于人性善,孔子没有专门讲,更没有替人性为善这个命题去作论证。

三、灵魂不朽论——生死观

苏格拉底之死对西方哲学来说是个迷,而苏格拉底对待生死的态度和孔子截然不同,这也反映出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之间的差异,也代表了两个人不同的精神世界。苏格拉底在死亡和法律面前,毅然维护了法律的威严而选择了死亡,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并没有在法官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将自己说得一文不值,借此博得怜悯减轻惩罚。他认为通过求情的方式来判无罪的行为是不正当的,既不名誉也不道德,苏格拉底一直是一个尊崇理性,当面对死亡时他不背弃过去恪守的承诺依然信奉道德和法律的原则。法律对他判罪是不公平的但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求生而破坏雅典的法律。所以苏格拉底拒绝了最后一线希望,为了他自己的信念和人格,在生死面前,坦然坚定地选择了死亡。在我看来苏格拉底不惧怕死亡而是重视死亡,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死亡哲学,也许人死之后可以摆脱世俗之苦。

而孔子面对死亡的时候是一种逃避的态度,他一直注重“生”的。但是爱惜生命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要鼓吹让别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可以了。但是,孔子正是自己爱惜生命,却想方设法让别人去死,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孔子经常向别人炫耀自己所讲之道的价值,意思是说,我讲的道比你的生命还可贵,如果早上听了我的道,晚上去死,都没有什么遗憾的。孔子是避免面对死亡的,他谈及死的时候并不多,但是从仅有的几个地方就可以知道,孔子一直在回避死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9页。

[2] 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邮寄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呈贡新区大学城,云南民族大学哲政学院(郑思莹)收;邮编:650500;QQ:413068443;联系电话:13616431537

作者简介:郑思莹(1989.1—),女,山东淄博人,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文化哲学。

上一篇:低碳合作下一篇: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