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2024-07-18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精选八篇)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篇1

关键词:城市水体景观,“集体记忆”,设计方法

城市水体景观往往存在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是构建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但是现代城市水体景观也存在着“失忆”的情况,很多设计千篇一律,识别性减弱。这不仅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且有各种风格式样实际操作中的混乱拼贴。解决水体景观“失忆”问题,要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需要功能类型与形式类型的和谐统一,使现代城市水体景观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1. 城市水体景观建设的现状

在快速的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很多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追求短平快的建设过程,便造成城市面貌千篇一律,缺乏识别性和归属感的情况。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形态过多的“拟古洋化”。

中国在现代景观设计方面起步较晚,时常出现一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偏向。另外,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建设重量不重质,同时肤浅理解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使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在传统中兜圈子,仿古之风,假山假水盛行。(如图1)

同时,部分开发者由于审美素养的局限,盲目崇洋,照搬国外形式和经验,在国内刮起“欧陆风”,到处建造西洋水景。从复古到崇洋,从古典到现代,造景无数,却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国现代城市水景观风格和特征。[1]此外,当下许多城市盛行“房地产热”,景观设计总体格调不高。

1.2建造尺度不合理。

水景尺度过大,视觉效果不佳。许多城市的市政工程“好大喜功”,建造大尺度的广场,水体设计也如同巴洛克时期一样宏伟巨大。时常见到巨大的镜面水池只是一汪死水,平日里喷泉为省电等并不喷水,而且没有其他娱乐设施,人们难以接近。(如图2)大水体往往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还有许多高喷,水柱高达数丈,直冲云霄,非常壮观,但与整个场景并不符合。

1.3形式平庸,主次不分,识别性差。

目前很多城市水体景观仅仅是一些点线面的简单运用,形式平淡无奇,毫无生气。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没有做到对于水体景观的合理布置,无序的设计使其形式支离破碎,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和概念。

同时,地块级的水体景观规划也往往存在着这种平庸,规划和建筑先行,往往造成对其中水体景观的忽视。设计草草了事,缺少主题,主次不分,缺乏必要的组织和秩序,这些都是造成识别性较差的直接原因。水体景观对于人们形不成较大的吸引力,再加上环境生态的欠佳,有些水体景观变成了人们不愿接近的地方。

1.4形态缺少与传统和地域文化的联系。

水体景观设计要更加关注地域因素中的独特的精神内涵,在地点中建造出符合特定人群需求的构造来,空间形式背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涵义,这种涵义与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等一系列主体密切相关。面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影响,很多项目全然不顾中国自身环境,所以才会出现了“水煮鸡蛋”式的巨型水景观,出现无人问津笔直的人工河岸,出现人流稀少而雄伟壮观的滨水广场,那些水体的造型已不再是人们产生对家乡的记忆,而是充满了陌生甚至产生了恐惧。

二、城市水体景观的设计方法

舒尔茨对于规定了构成定居的主要成分:取向 (Orientation) 、识别 (Identification) 、记忆 (Memory) , 在人和水体空间关系中提出构成意象层面的空间取向性、识别性、优化效应三种设计方法, 并拓展集体记忆、“诗性”思维两个条更高心理层面的原则要求。

2.1空间取向性原则。

现代水体景观是处于现代城市中的要素, 设计应协助城市空间使具有可以“定位”的作用, 这体现在物质形态对人的影响上。比如将水体景观设置为标志物, 那么, 它就在特定的区域形成辐射的离心力, 构成消极空间, 处于周围的人群就可以以此作为定位。 (如图3) 再如在一个陌生的缺乏识别性的空间中, 一条小溪的出现, 可以引导人们前行。

2.2易识别原则。

构成并识别环境是人和动物的本能,环境的易于识别则是人的基本要求。感知者借助各种各样的线索,如对色彩、形状、动态或是光线变化的视觉感受,听觉、嗅觉、触觉、动觉等一切的感觉来认识景观是较高意义上的“可识别性”。[2]

2.2.1设计应注意视觉上的秩序性

水体景观的形象主要还要靠人们的视觉接受,人接收水体形象的活动包括:一是人的行进状态;二是人的观视角度。所以,视觉的秩序性要保证人在任何期望的观视状态下,水体设计的各要素要注意搭配组合,保持整体上的秩序性。

2.2.2统一的基础上寻求个性

水体景观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寻求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之上,为了加强可识别性,就要突出水体景观的个性。

2.3优化效应

优化效应就是要以主要意象景观为重点突出,其余的意象都服务于主体意象,而不能喧宾夺主。在多水体景观组合中,单体水体景观各类元素的运用和搭配应认真考虑,根据规划的特征和人们的行为而定出重点水体景观和次要水体景观。

2.3.1根据功能特征“意象优化”

上述几种水体景观根据规划的需要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比如边界主要具有划分领域空间的功能,往往不需要设计得太丰富。而一些组织周围建筑,形成空间中心的水体则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作为重点设计对象。

2.3.2根据人的需求“意象优化”

人的“亲水性”决定了水体景观的设计跟人的心理行为关系密切。如边界等一些实用功能性较强的水体,人们可能不常到访,景观元素的组合应简单实用。一些比较重要的可观可游性水体景观,如水体轴线景观,元素选择组合应多样丰富并突出主题。还有道路性水体,有时要考虑人们的观视状态再做设计。

2.4唤起集体记忆

对于水体景观类型的研究,最终目的是唤起集体记忆。市民的“集体记忆”同真实城市通过“类型”这一中介而得以沟通。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一种在现实中依然运动着的连续思想流,它始终受到特定时空中群体的支持,属于被群体或个人使用着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3]水体形态对于人们心理层面的意义就显现出来,成为人们在记忆城市时进行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基本参照。同时,对于社会,水体景观形态更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传承方式,其空间结构与要素组合方式集中反映了城市社会化活动中的集体意识。

3. 结语

赫兹伯格认为:“不同场合、不同时代的每一种解答都是一种对‘原型’的阐释。”水体景观类型由古典园林走向现代城市,受到历史文化、思想哲学、经济政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继而形成了特有的场所特征。这种特征除了包括各种物质属性外,也包括较难触知体验的文化联系和人类漫长时间跨度内因使用它而使之赋有的某种环境氛围。现代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一定要把握这种特定的环境氛围,唤起产所精神,与其他的城市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城市魅力。

参考文献

[1]周武忠著.中西园林的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 2001.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篇2

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无能耗、低维护费、易操作、拥有良好处理效果等特点。笔者结合实际,在景观水体无锡蠡溪公园西苑中引入了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探讨了该技术对景观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和对其浮游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期为景观水体治理及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水体概况及试验方案

1.1水体概述无锡蠡溪公园西苑位于蠡溪桥西侧,占地3.7hm2,公园中心区为景观水体(下称西苑水体),仅通过位于四角的小桥与外围河流连接,水体相对封闭。在上游河流来水和周围污水排放共同影响下,水体水质严重超标,并且连年有蓝藻暴发。

1.2试验方案

1.2.1试验设计及监测方法。为改善景区水体环境,控制蓝藻生长,2010年2月在西苑水体中应用了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对该景观水体进行生态修复,以达到净化水质、控制蓝藻暴发,改善景区水环境的目的。根据无锡蠡溪公园西苑水体的形状特征和水质特征,选取了2台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设备安装于水体中,并设置5个采样点,分别为懋德桥、田叶桥、凤荷桥、绿杨桥、湖中心,自2010年3~11月共采样9次,以5个采样点的平均水质代表整个西苑水体的水质状况,考察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对西苑水体的改善情况。

主要监测指标包括:①物理指标:水温、pH、溶解氧(DO)、色度、浊度;②化学指标: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Chla)等;③生物指标主要监测藻类总丰度及其种类组成变化。

CODMn采用酸性法;TN、TP采用过硫酸钾-紫外消解分光光度法;NH4+-N采用纳氏比色法;叶绿素a采用热乙醇法。每次测样时加入国家环保总局水环境标准样品(国家标准样品物质网)进行加标测定。

1.2.2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原理及相关试验参数。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设备利用高效纵向循环将底层低溶解氧的水提升到表层使之形成表面流,使表层水体不断更新,此过程不仅有助于改善水体的表面张力,而且加快了界面复氧速度。另外,在水体自重作用下,被抽走的底层水由邻近的上层水体替代,实现了上下层水体的交换。覆盖面积内水体不仅实现了水体的纵向循环,而且改善了水体溶解氧及营养盐的分布状况,使整个水体溶解氧含量明显提高,并逐渐均化。

试验选取的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设备正常运转时,叶轮由高效低速直流电机带动,由于其具有轴向流和正向位移的双重特性,通过腔体能产生10m3/min的主体流。深层水体会快速流向水体表面,当主体流离开叶轮以近层流的方式快速流过分水盘时,同时形成感应流将浅表层的水带动起来而形成一个环流,感应流与主导流汇合后沿着水体表面以360°辐射状向外扩散。该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设备的总循环交换量约为5万t/d。

2结果与分析

2.1对CODMn的去除效果

尽管处理水体周围仍然不断有餐饮污水排入湖体,但污染负荷相对稳定可控。可以看到在处理期间,整个水体的CODMn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处理期结束时平均去除率达到28%,CODMn指数保持在地表II~III类水。这是由于系统使上、下层水体充分交换,提高了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加速了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另外底层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得到明显提高,形成的富氧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故水体中的CODMn浓度逐渐降低。

2.2对N、P的净化效果

N、P含量超标是西苑水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水体TN初始值在4.0mg/L以上,TP初始值在0.18mg/L左右。如图5,处理区水体TN、NH4+-N、TP都呈下降趋势,到11月份,TN、NH4+-N、TP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67%、84%、56%,达到了地表Ⅳ类水标准。这是由于水动力循环复氧技术增强了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使其脱氮除磷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N的去除方面,好氧条件加速了硝化作用,促进底层厌氧分解产物氨转化,形成硝酸盐,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鱼类的摄食作用将N搬离水体。水体由厌氧转向好氧的过程如下:

RCHNH2COOH→NH3

RCHNH2COOH+O2→RCOOH+CO2+NH3

NH4++O2→NO3-

最后NO3-被植物吸收去除。

在P的释放和吸附过程中,溶解氧浓度可影响P的转化方向,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下,由于Fe、Al和Mn等金属元素以低价离子的形式存在,有利于磷酸盐的释放。相反,富氧环境有利于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水体中的磷被固化在底泥中或被浮游动植物吸收转移而被去除。

2.3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对藻类的控制效果分析

对于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对藻类的处理效果,国内外有相应的报道,其控藻的机理主要在于水动力循环打破了蓝绿藻繁殖的最佳生境。笔者从叶绿素a的浓度、藻类总丰度、浮游植物种类和优势藻种4个方面进行了监测分析。由于藻类繁殖的高峰期在夏季,所以研究只对6月、7月和8月的藻类总丰度、浮游植物种类和优势藻种进行了跟踪监测。

2.3.1对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可以看出,自5月份以来,水体叶绿素a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14~28mg/L。与处理初期相比,11月份叶绿素a下降率达到61.0%,平均去除率达到了40.2%。即使在夏秋藻类易爆发季节,处理区藻类生长也受到了有效的抑制。原因在于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设备对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减少了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源,而系统形成的水体上下交换打破了喜静蓝藻的生存环境,因此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处理区水体藻类Chla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2.3.2藻类总丰度变化。在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设备的作用下,西苑水体中浮游植物总丰度明显降低,和6月份相比,7月份的藻类总丰度下降了57%,8月份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设备加速了水的流动,打破了水体营养盐的不均匀分布,使浮游植物的平流损失量加大,此外,扰动作用能够打破大多数蓝藻的生长环境,使其丧失生长优势。

2.3.3浮游植物组成变化。在西苑水体中,初期处理区水体中藻类主要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6月份在群落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1%、18%、19%,7月份比例分别为3%、15%、60%,水体中隐藻开始增多,占藻类总丰度19%;8月份一些隐藻成为优势藻种,各门所占比例分别为蓝藻22%、绿藻37%、硅藻10%、隐藻35%。可见在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绿藻门植物数量基本稳定,蓝藻与硅藻生长相互制约,数量变化不稳定,因而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硅藻丰度也表现出了波动变化,所占比例下降。可见,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不仅降低了浮游植物的数量,也影响着浮游藻类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2.3.4优势藻种变化。随着藻类群落组成变化,水体优势藻种也变化明显,6月份以硅藻门小环藻为主,7月份色球藻增多,成为优势藻种,8月份隐藻门藻类增殖加快,发展成为优势种,主要为尖尾蓝隐藻,此外绿藻门仍占据一定的比例,衣藻属成为第二优势藻种。水体中优势藻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促进了pH、溶解氧和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均化,增强了硅藻、隐藻等其他藻类的竞争能力,水体不再以蓝绿藻占优势,在水流环境适合的条件下,硅藻、隐藻等藻类迅速增殖成为优势藻种,使得藻类群落的多样性提高(均值由1.63增加至2.36)。这些贫营养型藻类的竞争能力加强,抑制了微囊藻、色球藻、鱼腥藻等有害藻类的增殖,可有效控制西苑水体蓝藻水华的发生。

3结论

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对无锡蠡溪公园西苑景区水体中CODMn、TN、NH4+-N、TP及藻类叶绿素a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水质改善效果显著,与3月份相比,处理区各监测点水体TN平均去除率均达35.7%,NH4+-N平均去除率达到49.7%,TP平均去除率达到37%;CODMn平均去除率达到28%,叶绿素a平均去除率达40.2%。

总体来说,西苑水体目前已达到IV类水标准,符合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的用水标准(V类)。经过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处理后,水体中藻类总丰度明显下降,平均下降率达到56%,藻种组成发生了变化,群落逐渐从单一结构转变为多优势种共存的稳定结构,水体不再以蓝绿藻占优势,在水流环境适合的条件下,硅藻、隐藻等贫营养型藻类的竞争能力增强,迅速增殖成为优势藻种,微囊藻、色球藻、鱼腥藻等有害藻类生长受到抑制,景区蓝藻水华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景区生态环境明显转好。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篇3

在城市的总体结构设计中,城市水体景观是重要的一项设计内容,它一般是分布在城市中较为开放的空间内,一方面是城市内涵品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城市外在形象的关键。结合当前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现状来看,在这方面工作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缺少设计的创新、设计整体性的混乱、忽视了人们的审美体验等等,生态工程设计法可以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入手,以新的设计思维和手法来提升水体景观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这与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生态环保生活理念相吻合的。

当前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重视度不断提升,水体景观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具体如下:

1.设计存在盲目性

我国的城市水体景观设计起步较晚,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快节奏,在对城市面貌的建设塑造上更多关注的是时间成本而忽视了对建设设计的质量,而且一些设计者对于我国传统的艺术设计体系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对于其中的内涵把握不准,在设计中假山假水设施够多,盲目的一味复古,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此外,近些年来,对于国外先进设计理念也过于全盘借鉴,例如欧式风格、西洋水景等等,这些景观固然有很高的观赏性,但是,却彰显不出城市自身所具有的风格和特点。

2.水体景观的尺度把握欠合理

水体景观作为现代城市装饰的一部分,如果整体设计和建设的尺寸较大的话,就会给观赏者带来一种辽阔的感觉,景观设置过于分散,会有一种空洞的感觉,视觉效果也就大大下降,例如最常见的面积较大的水池,除了重要节日外,基本上不会有喷泉现象,整个水面平静无奇,人们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整个水体景观的可赏性也就大大下降,因此,对于水体景观的尺度大小把握也要有所针对性。

3.缺少主次,亮点不突出

现代一些城市的景观设计往往采用的是点线面形式,这样会使得水体景观在形式上过于平淡无奇,而且还会导致城市整体形象难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原因是因为设计人员对于水体景观的整体设计思路把握不准,在设计方案的主题不是很明确,主次要点不清晰,逻辑顺序也过于混乱,一些景观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没有真正考虑到景观所带来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生态工程法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工程法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主要是通过生态化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城市水体景观的整体观赏性。

1.空间取向

在现代城市的整体结构设计中,水体景观是关键内容之一,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需要把握空间定位的正确使用,并且这也会体现在一些物质形态对人类的影响方面。例如,在城市的某一个特定地方会把水体景观作为一种标志物,这就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水体景观形成一种辐射离心力,进而形成一种具有消极性的空间。

2.优化效应

优化效应的一个最明显特点就是主要意象景观,其他不重要的都是为主题的意象所服务的。在景观设计中,对于多种水体的组合应用,需要先对单个的水体景观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其中的各个元素进行合理搭配,同时还要按照水体景观规划的主要特征以及人们的生活行为来确定出水体景观的重要和次要之分。此外,对于周围的建筑,那些已经形成为空间中心的水体就要保证其和周围环境的相协调,并将其作为重点来对待。

3.可识别性

人们对于环境的识别性是人们最为基本的一种本能,而且还属于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人们对于水体景观的可识别性判别可以依据多种不同的线索来确定,基于这方面特性,在进行水体景观设计时就要遵循两个要点:一是在视觉上的秩序性,二是在统一大环境下的个性化彰显。在视觉上的有序化可以给人一种和谐有序的感受,而在一个统一的大环境下,突出个性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普遍中的特殊,可以直接第一眼看到特殊景观。

4.生态工程

设计人员在对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必须要做好环境的设计工作,注重给人们提供一个生态绿色化生活环境。通过水体景观来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对城市的传统文化起到发扬和传承作用,使其可以在新时期成为城市外在形象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生态工程的应用对于城市水体景观的改善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

总结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在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水体景观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设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涵品质,从现阶段城市水体景观的设计现状来看,提高城市水体景观的综合观赏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融合,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是具有时代发展特性的,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综合城市发展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水体景观的具体设计采用多种方法,保证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和谐,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心理上的体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的内涵和特点,最终起到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篇4

1 水生植物概述

1.1 水生植物的概念

水生植物主要是指能够在水中、沼泽中和较潮湿的环境中长时间生存的植物种类。水生植物又依据其生存地的不同特点具体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等。

1.2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

水生植物的主要净化作用是净化水质。水生植物在吸收、富集污染物的同时, 也参与水体的其他自净作用。目前水生植物净化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在污染比较严重的水资源地, 种植能够吸收水体景观中有害物质的水生植物, 来对水质中的污染物进行拦截、转化、吸收等一系列光合作用, 进而将受污染的水资源中有害物质进行相应的转化, 从而保持被污染水源中的养分平衡, 改善水质并缓解当前水资源的污染状况。利用许多水生植物特别是水生维管束植物能够净化大量污染物, 主要包括:金属、农药、有机物、非金属及放射性污染等。水生植物对它的净化包括附着、吸收、积累和降解等几个环节, 可通过根系吸收, 也可直接通过茎、叶等器官的体表吸收。这些污染成分有的被水生植物大量吸收变成营养物质, 或者降解转化有毒有害物质为无毒物质。在废水或受到污染的天然水体中种植大量耐污染净化较强的水生高等植物, 使其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将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转化或富集到体内, 然后除去, 恢复水域中的养分平衡;同时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从而改善水质, 减轻或消除水污染。能使污水资源化的理想水生植物有凤眼莲、喜旱莲子菜、水葱、浮萍、善菜等。

2 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应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具有美化生态环境的观赏作用, 而且能够极大程度上的改善水资源质量, 是建设生态水体景观的必要因素。水生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能够丰富园林景观, 营造独特意境。水生植物自古以来就被应用于独特景点的营造中, 使其成为充满自然情趣的景观, 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生态环境。

水体景观是研究生态系统的一个整体, 它的范围很广, 包括湿地和滩地等。由于水生植物对水资源的高效净化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其作用并应用于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中。在水体景观具体生态设计中, 应该从全局性、综合性以及景观的特别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根据生态设计的原则以及地域性等具体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 并遵循和谐、均衡和统一的原则来合理布局各类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和生态环境承受力相适应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不断优化水生植物的净化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促使水体景观的生态效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应注意的问题

水体景观中运用水生植物进行生态设计, 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并且通过科学的设计手段能够使水体景观更加接近自然景观, 并使其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自身净化水资源和促进自然生态平衡的功用。目前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3.1 注重水生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植物都会有其固定的生长周期, 水生植物也不例外。因此, 在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中, 设计者一定要注意到水生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应当根据水生植物的不同生长特性来选择, 错开生长周期的植物进行优化搭配, 使水体景观在每个季节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 以保持水体景观的丰富多样性使其能够不断发挥良好的观赏效果和改善净化水资源功效。

3.2 注重对水生植物的养护管理, 避免二次污染

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注重对水生植物的应用, 因其具有净化水质功能, 为解决我国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并且还能增加水体景观的丰富多彩性。但是在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中还应该对水生植物的一些自身问题进行关注, 在保持其景观效果的同时, 注意预防其出现发臭等二次污染后果, 以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而言之, 对水体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前提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内在联系, 以实现完善水质净化、生态自然和更好的满足人类对优质生存环境要求为目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 在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中不仅应该注重水生植物发挥的重要作用, 还要注重水生植物和水体之间的比例是否正确。以确保其在发挥景观视觉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充分满足我国目前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曾祥科.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 2012 (6) :79-80.

[2]王雪芬, 李志炎.水生植物对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 2011 (2) :97-101.

[3]张玉枝, 唐飞, 张永清, 等.不同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5) :237-238.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篇5

关键词:景观水体生物操控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25-01

The application of bio-manipulation technology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cenic waters

Abstract:Scenic waters in cities were often excluded from outside water sources;lack of water circul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ollution substances resulted in ecological imbalance and the loss of landscape value.In this study,we applied the technology of water circulation to celebrate water mixing and enhance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nd their capacities of absorbing pollutants in waters.It could be a new integrative approach of restoration in scenic waters.

Key words:scenicwater,bio-manipulation,phytoplankton,Cladocera,filter-feeding fish,ecological restoration

城市景观水体与外围水网的隔绝,面源污染的不断汇集使水体受到污染,结果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结构退化并失去景观价值。本试验是在静态水体中使用Solarbee太阳能循环增氧装置(美国Pump System Inc公司)连续对水体进行增氧以提高自净能力,并在水质许可和生物群落转化的“节点”适当投放鱼类,达到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的双重目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置

试验在张家港市万红苑小区的人工河塘内进行,时间为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安装一台太阳能循环增氧装置,每天运转20小时。在4月10日枝角类大量繁殖时期向试验水体中投放鳙鱼(10g/m2)和鲫鱼(30g/m2),并于6月16日轮虫大量繁殖期间投放观赏鱼(75g/m2)。

1.2 水体中总氮、总磷的检测方法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

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

1.3 浮游生物的检测方法

分别用13号和25号浮游生物网采集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鲁戈氏液固定,使用浮游动物计数框和浮游植物计数框对采集水样进行取样计数,取样5次,取其平均值。

2 试验结果

2.1 浮游藻类的变化趋势

水体中的浮游藻类多达27种,试验之初万红苑小区池塘的蓝藻组成以小颤藻和微囊藻等蓝藻为主,至试验后期则以小色球藻为主,色球藻个体非常小(5μm左右),其巨大的个体数量不足以代表其有巨大的生物量。另外,小色球藻为单细胞分布的,与微囊藻的群体状态不同,很少浮到水面上,并且其个体较小可以被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等)取食而进入食物链。

2.2 万红苑小区池塘水体中主要浮游动物类群的变化趋势

本试验水体中的主要浮游动物类群以枝角类(以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为主,其密度在试验开始时出现快速上升,与水体循环增氧曝气后溶解氧增加、枝角类得以快速繁殖有关,高密度的枝角类抑制了藻类的生长。

当富营养化物质(污染物)被藻类吸收,并被转化到枝角类体内后,鱼类的捕食作用进一步将这部分物质转化富集到鱼类组织中,而不是由于枝角类因耗尽藻类而死亡后把污染物重新释放到水体中。

2.3 试验水体中的总氮与总磷的变化趋势

总磷的趋势与总氮的变化趋势相仿,但是在试验后期的起伏高于总氮,主要是动物排放的氨氮、尿素(酸)等可以被浮游植物直接吸收,而所排放的颗粒有机磷必须被分解为无机磷后才能被吸收,因此水体中的磷存在着排放与吸收的时间差;同时水体生物群落的不同浮游动物种群的变化并非一致,引起氮、磷的含量在一定小范围的浮动。藻类对氮、磷吸收作用是氮磷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该过程已經被多方面的试验所证明,藻类吸收氮磷的特性因此经常被应用进行污染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3结论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连续循环增氧通过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并破坏静态水体的分层现象,有效提高了水体浮游藻类的多样性,促进藻类对污染物的吸收;加快氮、磷及其它污染物质通过“藻类—浮游动物”生物链向更高营养等级的转化。

由此可见,循环增氧技术与生物操控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水体的水质状况,并通过人工补充缺失生物延长食物链,形成可持续的转化和富集污染物质的人工生物链条,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是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军,徐亚同,陈洽群等.城市半封闭河道水体生态恢复试验[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9):28-20.

[2]孙从军,张明旭.河道曝气技术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1,(4)12-20.

[3]张丽彬,王金鑫,王启山等.浮游动物在生物操纵法除藻中的作用研究[J].生态环境,2007,16(6):1648-1653.

[4]王吉桥,赵睿,高峰.不同食物和光照时间对黑龙睛金鱼体色和生长的影响[J].中国观赏鱼,2002(2):24-26.

[5]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33-371.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篇6

1 绿色生态小区与水体景观设计内涵、意义概述

水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最根本保证, 是滋养与熏陶人们精神气质的重要因素, 是自然环境得以和谐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我国传统艺术欣赏性园林中, 大都彰显了水的魅力, 无论是利用先天自然形成的河流、湖泊, 还是人为的造水造湖, 都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水体景观对于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进行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居民更希望借助颇具艺术创造性的绿色水体景观来释放各方面的压力, 舒缓都市忙碌的节奏, 放松自己的心情,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优秀气质和自身涵养, 从而提升城市本身的艺术熏陶性和文化魅力。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水体景观设计是在对传统模式下环境艺术设计等学科进行创新、继承与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现代景观设计理念, 能够为人们在视觉效应上营造出更多景色怡人的舒适体验空间环境, 并且还可以增强城市环境中的绿色生态气息。通过将小区水体景观设计成功能健全的良性循环系统, 可以提升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水平, 体现出关爱环境、珍惜环境的和谐思想。因此, 在合理规划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小区环境的过程中, 不仅要为居民营造出更多适合居住的舒适空间, 并且还要做到减少资源浪费、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设计规划中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保证小区各项基础设施、生态类人工设施得以平衡、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为人们营造出更多适合居住的优美、舒适空间环境, 必须紧密结合土木工程建筑专业、城市供水排水专业、电气专业、环境绿化景观设计专业、水质保养维护专业等知识科学合理地设计生态环境。

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景景观设计中的典型问题

2.1 小区绿色生态水景水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

很多住宅小区都利用自来水来作为景观水体用水的唯一来源, 如此以来, 不仅降低了资源的可重复利用率, 并且还加剧了水体景观设计用水与城市紧张的水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 对全面落实贯彻环境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 城市景区内水体景观喷泉、水池和人工湖等造水景观布置的水源大都来自于城市的天然地下水系, 这样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 缺乏科学合理的循环再次回收利用系统, 不利于珍贵稀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2 水景管理维护与景观植物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

我国城市中的大部分水景景观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 不利于构建长效、完善的生态机制, 例如, 我国很多住宅小区内的水体景观设计大都采用了机械循环物理法和化学药剂法来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 但是这种防治手法却容易导致水体水源的富营养化, 影响到正常的生态平衡, 此外, 还需要对这种水景机械循环设备投入大量的维护资金和材料设备, 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消耗与浪费。

3 绿色生态小区中水体景观设计的改善策略

(1) 开发造景水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发适合小区绿色生态构建理念的可循环利用供水系统, 利用先进科技对水景进行合理处理;可以通过现代化设计手段方式对水景进行设计, 通过使用薄层水面的纹理设计以及灯光照明灯手段, 来展现出水纹水景的不同质感, 增强其审美性;扩展水景水体的可利用水源, 提高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利用回收城市雨水系统, 来减少城市地下水的资源消耗, 降低维护成本费用。 (2) 多采用多元化、生态节约型的生态水景水体设计理念, 将生物法代替物理法, 以此来改善水体景观的水质问题, 减少水质污染与浪费, 此外, 还可以通过水景与植物的绿化组合, 来提升水景的可供观赏性与娱乐性, 实现无污染的水质净化处理与“零成本”维护。 (3) 利用自然景观水体自身的抗干扰性与修复能力来改善生态环境。对水景景观物种本身的生态习性和群落结构等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为特定环境下的动植物、生物栖息营造出合适的生活环境与空间, 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和谐的生活生息环境;避免过度使用具有较强污染性的化学制剂, 可以使用生物吸附剂等物质来分解水体景观水源的污染物, 还能够通过种植芦苇、蒲草和浮萍等植物来提升水体本身的含氧量, 从而起到净化小区绿色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颜京松, 王如松.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 (Ⅰ) 背景、概念和要求[J].农村生态环境, 2012 (4)

[2]宋志文, 毕学军, 曹军.人工湿地及其在我国小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 2013 (3)

城市景观中的水体设计 篇7

关键词:水生植物,水体景观,生态设计,净化作用

1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除了追求基本的居住需求外,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中诸如:人工湖泊、河道治理、以及湿地公园建设等涉水景观层出不穷,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城市涉水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改善水质和营造相应的生态景观是两个基本的功能取向。为实现这两项目标,人们在相关水体区域种植水生植物,以期在改善水质的同时营造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水体景观。

2 水生植物的范畴界定

关于水生植物的定义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课题,其定义随着湿地研究和湿地生态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前对于水生植物的定义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例如,美国《FWs湿地和深水生境分类》中将其定义为:生长在水中及周期性缺氧的机质上的植物。在国内关于水生植物的定义仍然是处于一个见仁见智的状态。余树勋等认为:水生植物就是自然漂浮在水中或生长在淡水深处突然中的植物,有时也包括了沼泽中所生长的植物。

在综合分析上述学者对水生植物的概念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营,笔者在研究中对水生植物作如下定义:凡生长在水中或湿土壤中的植物,以大型的草本植物为主,包括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实际上,研究所涉及的水生植物主要指的是草本的挺水植物、漂浮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早在汉代我国就开始将水生植物应用在园林建设中,为人们营造可供观赏的水体景观。而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建设中,涉水景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为净化水质、营造景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3 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 对水质的净化

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是利用水生植物尤其是水生维管束植物其能够大量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或者是将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生物特性。在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或受到人为污染的天然水体中种植耐污能力和净化能力强的水生高等植物,通过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分解转化或吸收到自身体内,然后再除去,改善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平衡;同时由于水生植物生命活动中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增加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可以明显改善水质,减轻或消除水污染。

3.2 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古今中外,园林景观的构造中,水景的营造一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景观要素,而水景的营造往往都需要花木的衬托,以彰显意境。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水体景观中有山石、植物的点缀往往能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对水体边的植物群落加以改造使其外貌更加丰富,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体景观的美学质量。当前水体景观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工投饵、枯枝落叶、以及雨水冲淋等自然因素导致了水体污染。另一方面,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人工瀑布、喷泉等水体景观设计的过多应用也造成了水体的污染。正是这种水体污染的存在才客观上要求在水体景观营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同时做好水体的净化。因此,在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应用要注意两个方面,既要满足观赏要求,又要满足生态需求,也就是说水生植物既要有景观植物(观赏植物),同时又要有生态植物(抗污染、水土保持)。在设计过程中水生植物的选择还要注意与周边景观合理结合,在突出强大水质净化能力的同时构建和谐的景观效果。

4 水生植物配置对水体的净化作用的实验分析

4.1 实验材料

水生植物黄菖蒲、千屈菜、水葱、香蒲、荷花、睡莲若干株,定植于实验池内,植物均处于生长期内。水泥实验池5个,长均为3m、宽均为1.2m、深均为0.7m。

4.2 试验方法

不同实验池采取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如表1所示,经过一定的周期后就每个实验池中的水体污染情况进行抽查,就水中的COD、TP等水质指标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数据进行计算机统计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

4.3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多种水生植物组合可以发挥不同植物的优势,不但可以改善水体景观还可以提高净化水体的能力。实验的数据结果显示,由不同水生植物组合的实验池2、3比由菹草单一组成的池1在维持水体磷、氮含量方面更加有效,表现出较高的水体净化能力,同时也营造出更加丰富的植物景观。在北京动物园水环境改善过程中,采用多样性的水生植物不仅有利于环境的稳定、水体的净化,还有利于减少病虫害,这与上述实验的结果一致。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沉水植物能够有效改善水质。沉水植物的部分组织死亡落入水中腐烂分解后使得水中的可溶解性碳大量增加,进而对COD产生明显影响。菹草是一种对环境变化耐受性较强的沉水植物,适合在污染较重的水中生长,对COD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比较适合用来清洁水质,改善水环境。

5 案例分析

在生态学中,“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是一个基本原理。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植物景观就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生态水景构造中水生植物是主体和基础。由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漂浮、浮叶等组成的水生植物群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不但可以对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有效净化,同时还能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在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设计不能完全停留于物种的多样性,而是要尽可能地满足水体的整体美。做到生态、科学、文化、艺术美的统一。

上海中凯之光人工湖是该市中凯城市之光居住区的一项配套工程。湖区面积800m2,深80cm,最深处为2.3m。在该工程的水体景观生态设计过程中,根据生态设计的要求,按照生态、科学、文化、艺术美统一的理念,设计了1个植物群落(图1)。

种植的水生植物主要包括荷花、芦苇、千屈菜、水葱等(表2)。

在该工程的水体景观生态设计过程中,着重设计了其中的人工湿地。人工湿地通常按照水流方式的差异又可以分为表面流和潜流湿地两种,在该工程设计中针对这一问题的处理通过地形的变化,将两种类型都应用在了设计中,使得水流在地表漫流的同时又在地下渗流。此外,由于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受到净化时间长短的影响,所以,在该工程中特意在人工湖的湿地区设计建造了三重水泥隔栏,增加了水流的时间,再辅之以水生植物种植不仅美化了植物景观,同时还提高了水体净化效率。

6 水生植物的应用分析

水体污染的实质就是水体生态失衡,因此,要消除水体污染就必须要维持水体生态的平衡。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水体净化中,湿地介质、微生物、水生植物三者在净化被污染水体时都有明显的效果,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水体净化强有力的功能。当前,在污染水体的净化中,人们已经认识到水草—动物—微生物共生体这一模式是净化水体的有效方法。然而,在目前水体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选择水生植物作为净化水体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净化水体,还能带来良好的景观和生态效果,其产生的效果明显要更加显著,符合当前水体景观生态设计的主流理念。

7 结语

在水体生态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水生植物不仅可以满足净化水体的要求,同时还能起到营造绿色景观和与水体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景观。在水体净化中,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不同污染性质的水体具有不同程度的净化作用,因此,在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时,要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污染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采取针对性的水生植物种植,以确保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飞星,朱斌.利用水生植物改善北京动物园水环境的研究初探[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8).

[2]邴旭文,陈家长.浮床无土栽培植物控制池塘富营养化水质[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1,21(3).

[3]王斌,周莉苹,李伟.不同水质条件下范草的净化作用及其生理反应初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2).

对城市广场景观中的互动设计探讨 篇8

关键词:城市广场;互动设计

1 城市广场景观中互动设计的概述

1.1 互动设计的概念

城市广场景观的互动设计,意在通过场地空间的组织,将人的被动欣赏变成主观参与,使人充分参与到景观环境中,更好的体现广场景观的价值。互动设计是人与人、人与设备、人与环境以及延伸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行为以及关系,是审美以及文化,技术以及人类科学的融合。

1.2 城市广场中互动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广场的基本特征是聚集城市人的活动,因人的活动而有了纵向和横向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广场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历史角色与功能,是城市的“活历史书”,反映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广场也是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呈现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生活。广场是记录城市发生的事件及活动的重要场所,发展广场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是广场设计关键,有利于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感染力的都市形象。

2 城市广场的互动设计方法

2.1 合理的位置选择

关于广场的位置选择,在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中提到:首先主要道路汇集于广场,是交通道路的集中体现。其次广场在城市中的分布应是分散的,满足人们可以轻易步行到的要求。通常,人们的步行距离约四百米,广场的服务半径也参考此距离。

一般情况下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的话,广场会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如果广场处于街角的位置,这里会成为活动聚会、穿行以及观看过往行人的场所。但是处于街区中心区域,四面被道路包围,就会产生穿行交通,由于无法成为行人的穿行空间,因此不会产生太多观众。由此可见,广场位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广场是否能给周围的人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所,是集中人群活动的先决条件。

2.2 流畅的交通流线

流畅的交通流线对广场的互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意大利广场,广场与街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户外空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的视觉和行为都可以与广场空间相连,从而可以很自然顺利地从街道进入广场,广场有了聚集和分散人流的功能,继而也就有了产生活动的可能性。然而某些现代的广场仅仅重视平面构图的美观,却不考虑人的行为因素。比如有的广场被环形公路包围,由于车辆的阻隔人们很难进入广场,形成一个隔绝的场所,人们只能远观却不能亲身参与进去。所以广场选址时交通的流畅性也是必要的考虑因素。

2.3 互动性的小品

为了促使人们在广场空间逗留,需要一些东西吸引人们的注意,激起人们的活动兴趣。景观小品是广场设计中的点睛之笔,能有效的吸引人群。互动性小品的设置起到了连接人与景观的行为活动的作用。它是一种文化媒介,它以卓越的想象力,以人为本的功能特点等多方面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一种耀眼的活动元素,互动性小品已经成为城市广场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因此,不仅造型美,还要表达一定的意境和情趣的互动性小品才能具有感染力,才是成功的艺术品。

3 城市广场景观中景观与人的互动

3.1 人对景观的认知

人们通过空间的特征或相关位置的感受、归类、回想进行阐述,将空间信息输入大脑后交织形成的一种结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空间认知就是不断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结合的整體。从来源于环境的刺激,通过感觉器官受到刺激,然后在大脑中得到认知,与先前经验进行比较,然后理解最终做出反应。人对周围景观环境的认知来源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的感受。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80%以上是依赖视觉的,各种形状、色彩的信息共同组成了视觉刺激。研究人对于景观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目的在于提高建成景观设施的舒适度和质量。

3.2 景观与人的行为互动

(1)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就是接触的机会,有些人有共同的特点、兴趣,有时互动是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引力,有些人因为共同爱好而产生稳定的互动。例如日本大阪棋盘游戏公园以西洋棋为主要设计思路,建筑师将多种规模的棋盘游戏融入到周围绿色的环境当中,西洋棋棋盘的雕塑模式设计也形成了小型的游乐场,游客可以在其中下棋或爬上这些棋盘席休憩。所以,景观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它有效的把人与人联系到一个环境中产生互动行为。

(2)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人的行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根本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人与自然、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人的行为对景观的影响人不仅仅是景观的服务对象,更应该是景观的参与者。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要,比如人们对景观空间兼有开放性和私密性需求。开放性的景观空间提供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同时,私密性景观空间能为了满足人们的安全和隐私的需要。因此,景观设计过渡性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衔接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式,使人们在各景观空间中流动不会感到突兀。景观中的互动设计最大的特色在于吸引人的情感互动,要注重设计的参与对象是人,设计是为人而服务的。只有了解人的需求才能在建成后的景观体验上真正的为人所享受。互动式设计强调人的参与,重视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实现人与景观的和谐关系,吸引人的积极参与。

4 结语

综合上述,城市广场景观中互动设计通过对广场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广场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广场的和谐统一。城市广场与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景观首先是文化现象,其次才是自然现象。设计师首先必须充分关注人与机体、人与设备的活动和需求。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世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 何人可.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建筑渗漏问题下一篇:母亲的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