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器材管理

2024-08-27

维修器材管理(精选七篇)

维修器材管理 篇1

近年来, 由于基础性原材料市场价格的不断大幅度上涨引起部分装备维修器材生产成本成正比地大幅上涨, 而装备维修器材价格是按照已签订合同的价格给付, 以致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后装备维修器材实际所需价格与当初签订的合同价之间存在较大差额, 损害了承制方的切身利益。为此, 承制方要求获得成本补偿的呼声很高。认清市场规律对价格的调节作用, 认真分析装备维修器材价格波动现状;确实把握价格规律, 合理设计装备维修器材价格形成机制;总结工作规律, 确实加强器材价格管控工作, 对解决装备维修器材价格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认清市场规律, 认真分析器材价格波动现状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矿产品价格高位波动或大幅上升的传导, 国内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的推动以及高速增长投资的拉动,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的基础性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大幅波动。有资料表明, 2008年以来, 国际原油、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通过进口, 国外价格上涨传递到了国内, 引起国内物价上涨。以我国2008年1-8月进口的主要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为例:天然橡胶平均单价2561.8美元/万吨, 同比上涨32.9%, 原油平均单价772.1美元/万吨, 同比上涨71.2%, 成品油平均单价838.8美元/万吨, 同比上涨91.7%。可见,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的基础性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大幅波动。

从价格因素角度分析, 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对军械装备维修器材价格带来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 原材料成本在军械装备维修器材价格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 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部分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军械装备维修器材的生产成本的急速上涨。如各类矿石等基础性资源价格的上涨, 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价格随之上涨, 从而增加军械维修器械成本;橡胶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军用轮胎生产成本跟着大幅上涨;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军械防护用品生产成本也大幅上涨等。 (2) 石油、燃料、动力资源等原材料不但是构成军械装备维修器材成本项目“直接材料”中的实体, 同时会影响原材料等包装、贮存和运输成本的增加, 进而导致军械装备维修器材总成本的增加。 (3) 基础性资源的上涨, 促使建筑类材料价格上升, 造成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增加, 促使“制造费用”项目中的办公费用等科目的上升, 最终对军械装备维修器材价格上涨形成累加作用。

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的直接结果导致了军械装备维修器材生产成本的上涨, 使得市场规律与现行军品定价模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 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 努力学习经济学相关知识, 认清市场规律对价格的调节作用, 认真分析装备维修器材价格波动现状, 做到“心中有数”。

2 把握价格规律, 合理设计器材价格形成机制

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军械装备维修器材价格上涨的矛盾, 其根源不在于市场本身的价格波动, 而在于我军现行军品定价模式存在的弊端。

我国军品定价依据的是1996年1月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制定并下发的《军品价格管理办法》。在军品定价方法上一直采用的是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即“军品价格= (军品制造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1+5%) ”。这种定价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相比, 存在以下弊端:

(1) 定价方法单一,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军品作为商品的定价规律。这种定价模式将定价审价的焦点集中在成本上, 造成军品定价成了定成本的局面。 (2) 成本加成率低且长期不变, 难以保证生产企业正常的报酬和合理的收益, 抑制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3) 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 价格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成本的高低, 因而成本定得越高, 价格也就越高;成本越低, 价格也越低,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鼓励落后, 抑制先进, 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背离。

虽然现行军品定价模式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 军品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仍处于半封闭状态以及军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严格限制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军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规则来定价, 只能采取政府指导或干预下的供需双方协商定价的“价格弹性机制”。因此, 针对装备维修器材价格具体问题, 我们要确实把握价格规律, 合理设计装备维修器材价格形成机制。

2.1 签订军械装备维修器材成本补偿合同

成本补偿合同是采办部门对合同规定范围内容允许发生的成本予以补偿的合同。采用这种合同, 可在未经批准的条件下预定一个总成本的估计数, 以便准备项目经费, 同时要确定一个承包商不得超过的最高经费限额。

如果能够预见未来市场价格可能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 存在难以精确估算成本的不定因素而不能采用任何定价合同的时候, 则可采用成本补偿合同。这样, 一旦原材料市场价格真正发生难以预料的大幅度波动的情况, 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部分就能得到合理的分担, 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波动给供应商带来的利益损害。不过, 采用这种合同有以下限制条件需要注意: (1) 承包商的会计系统能确定与合同有关的成本; (2) 采办部门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能确保承包商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3) 采办部门能够证明这种合同的成本可低于其它类型合同的成本, 或者舍此便不能获得所需的产品或劳务项目。

在存在较大的技术与费用风险的情况下, 采用成本补偿合同对双方都有好处:采办部门可根据技术和需求的变化, 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 通过费用补偿而灵活地调整承包商的工作, 承包商则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本身承担的费用风险, 有可能把大部分精力转向费用以外的其他主要目标。

2.2 提高军械装备维修器材利润率

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都是国家定价, 物价稳定, 以及军工企业是国家经营且享受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费等各种国家无偿拨款的时代背景下, 5%的军品利润率基本上可以满足企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 改革开放后, 我们面临的是市场经济, 企业自负盈亏, 自谋发展, 企业也基本享受不到像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各种国家无偿拨款, 物价也具有不稳定性, 此时的军品仍以“军品价格= (军品制造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1+5%) ”来定价而不考虑未来物价变化因素, 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如何提高军械装备维修器材利润率: (1) 充分考虑物价上涨指数。由于5%利润率只能起到保本、补偿的作用, 是一种基本利润率。在此基础上, 应当充分考虑物价上涨因素, 把一定时期内的物价上涨平均指数作为军械装备维修器材利润率基本参考点。 (2) 充分考虑银行利润率。银行的赢利是整个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政策又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因此, 银行的利润可以作为军械装备维修器材利润率基本参考点。

3 总结工作规律, 确实加强器材价格管控工作

要确实解决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军械装备维修器材价格上涨的矛盾, 除了要认清市场规律对价格的调节作用以分析装备维修器材价格波动现状, 确实把握价格规律来合理设计装备维修器材价格形成机制外, 还需总结工作规律以确实加强器材价格管控工作。

3.1 把握宏观经济形势, 预测价格走势

把握宏观经济形势, 正确预测价格走势, 掌握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及时注意价格信息的收集和积累, 注意与军械装备维修器材密切相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不同地区劳动力价格的变动情况与发展情况。有效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从而增强在价格方案评估与协商、价格审查时工作的主动权。同时, 还应该积极与维修器材承制承研单位协商, 从数量上分析生产要素价格波动与军械装备维修器材价格的影响幅度, 明确结算方案, 争取价格工作的主动性。

3.2 加强采购监督, 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督促承制方把好原材料采购价格关, 采取集中采购和分批择低价时采购相结合的方法, 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3.3

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与管理, 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对装备维修器材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 减少生产过程的废品损失, 最大限度控制生产成本。

3.4 重视成本测算工作, 为补贴额度提供依据

认真测算军械装备维修器材的生产成本, 客观公正地反映承研承制单位的实际生产情况, 同时也为上级价格主管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较为翔实的成本测算数据, 为成本补偿合同的补偿额度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谷丽丽, 王喜富.一类大宗物料采购谈判定价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 2010 (4) :67-68.

[2]唐杰, 刘洪亮等.创新军品定价模式与军品价格形成机制[J].军事经济研究, 2007 (3) :47-50.

[3]舒本耀.军品定价模式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8 (5) :77.

[4]肖永泉, 谢文秀.用制造成本法制定军品价格问题的探讨[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3, (5) .

[5]美国联邦总务管理局, 国防部和国防航空航天局.美国联邦采办条例[M].2001-09.C分章, 第16部分.

维修器材管理 篇2

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检查维修

管 理 制 度

为加强兴隆供电分公司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检查、检测、保养、维修和管理,使其经常保持完整好用,随时处于良好的待用状态,适应扑救火灾的需要,根据国家消防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及《承德供电公司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包括:自动防火报警系统及监控系统、手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及控制系统、消防广播、消防水泵系统、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箱、防烟及排烟设备、防火门及防火卷帘、消火栓、火灾救助器材及防护器材、消防器材及器具、随车灭火器具等。上述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检查、检测、保养、维修、配备和管理,必须列入分公司工作计划,并由分公司生技科、实业公司维修组认真组织实施。

二、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是分公司和各单位进行火灾报警、初期火灾扑救的设备,各单位及人员不得用于非消防方面,要落实责任制,达到会使用,指定专人保管和管理,并负责定期检查、检测、维护和保养。

三、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使用、保管。

(一)分公司电力调度办公大楼的消防设施(自动防火报警系统及监控系统、手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及控制系统、消防水泵系统、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箱、防烟及排烟设备、防火门及防火卷帘、消火栓等)、家属楼的消防设施由实业公司维修组负责使用和保管,并建立和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二)分公司直属各单位、实业公司及下属各单位的办公和营业场所、变电站、供电营业所、调度室、仓库、锅炉房等的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消防水泵系统、消火栓、推车或手提灭火器、防火沙箱、消防锹、钩、桶等,由各单位负责使用和管理。

(三)随车配备的灭火器具,由车辆使用单位负责使用和管理。

四、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一)电力调度办公楼、分公司库房和家属楼的消防设施,由实业公司维修组负责检查、维护和保养。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1、不定期例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1)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应有专人保管和使用,值班员交接班前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擦拭保养,要经常保持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清洁,防止丢失损坏。(2)分公司电力调度办公楼门卫值班室值班人员、电建公司维修组人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消防设施的运行知识,熟记心里,熟悉设备和各种操作程序。熟悉探头和手报的具体位置,会联动操作,遇有报警应准确无误地确定具体位置。坚守工作岗位,作好本班运行记录,坚持交接班制度,室内不准使用电炉子,闲杂人员禁止入内。

2、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1)实业公司维修组对电力调度办公楼、分公司库房和家属楼的消防设施每季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和保养一次。

(2)实业公司维修组对分公司电力办公楼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3)检查时进行各种联动操作试验,通过操作,仔细观察、听、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在无异声、故障、打印机是否正常打印、走纸是否流畅,备用电源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电压是否稳定。

(4)发现问题、故障,能修理排除的,立即排除恢复,不能排除需要更换件的应立即报告分公司生技科,说明原因,共同研究后,报分公司安委会安排资金解决。

(5)烟感探头、手动报警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6)烟感探头检查试验。通过检查、抽查试验,看巡检是否正常,吸烟后是否马上报警。探头无巡检或吸烟后不报警,应立即拆下清洗,清洗后仍不报警,应进行修理更换。

(7)手动报警检查试验。检查时应采取抽查试验,将手报按钮按下后,到控制室查看是否报警,检查时注意观察,手报按钮盖是否完好无缺,座体是否牢固,巡检是否闪动,如发现缺盖,座体松动,巡检不闪,应立即修复更换、紧固。(8)排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检查各楼层门窗开启、关闭是否正常,有无损坏。

(9)卷帘门、消火栓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10)卷帘门检查时应进行升降试验,注意观察升、降、停三档运行是否灵活流畅,电机是否有异声、门体是否犯卡、卷帘门墙壁开关应保持稳固,如有松动、缺件应及时修补。

(11)消火栓检查时应进行出水实验,看有无压力、出水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消火栓轮柄、开关是否灵活,有无锈蚀、滴漏,如锈蚀、滴漏,开关转不动或转动费力,应立即维护修理。

(二)各班组站的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由使用和保管单位负责检查、维护和保养。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1、各班组站的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是各单位用于初期火灾的扑救,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2、各单位使用和保管人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检查、维护和保养知识,熟悉初期火灾的扑灭方法,熟悉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各种设备和程序、方法。

3、各单位的使用和保管人员每星期交接班前后必须进行检查擦试保养和清点,要经常保持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清洁,防止丢失损坏。

4、各单位对其它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和保养。主要检查消火栓、空气呼吸器、推车或手提灭火器、消防沙箱、消防锹、钩、桶等的完好程度,有无丢失损坏,检查灭火器和空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的压力表的指示针是否在正常位置,并进行全面擦拭保养。

(三)随车配备的灭火器具,由车辆驾驶员负责在每次出车前进行检查,由车辆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的保养和维护。

五、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检测、维修和配备。

(一)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维修和补充每年进行一次,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检测按照规程要求定期进行检测,由分公司生技科组织实施。

(二)由实业公司维修组及各班组站、实业公司车队管理的消防设施每年年初提出维修和补充资金计划,报分公司生技科审核后,向分公司安委会申请资金,并组织维修。

(三)各单位检查出需要维修、报废和补充的小型消防器材数量、型号,每季初月上旬报分公司生技科,由安全专责师审核后向分公司安委会申请资金,并组织维修。

(四)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检测。

(五)消防设施检测由实业公司维修组、各班组站、实业公司车队,按照消防技术规程提出申请,报分公司生技科审核后,向分公司安委会申请资金,提请消防部门同意后,聘请有消防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消防器材检测每年进行一次。

六、监督及奖惩

(一)分公司生技科依照消防法规和企业有关规章制度负责对分公司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检查、检测、保养、配备和管理情况及本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实业公司车队负责对分公司所属全部车辆配备的灭火器具的使用、检查、保养、配备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二)分公司生技科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进行监督检查。定期,每季监督检查一次。不定期,根据节假日、大型活动、季节变换和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在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检查、检测、保养、维修、配备和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生技科提请分公司安委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 篇3

【摘要】 随着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增加和学生上课人数的增多,体育器材的管理就容易出现遗漏和丢失的现象 ,就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器材管理;安全措施

在大多数高校开展的运动项目中,基本上有一半的项目都需要依靠体育器材,举例来讲,国家高校普及率比较好的乒乓球和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音响设备)、武术(防护设备)、跆拳道(防护设备)、足球等等这些运动项目都需要依靠借助体育器材来完成,没有体育器材,相应的体育教师就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体育器材是众多体育项目开展和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必备辅助教学用具。又如羽毛球是目前高校普遍开展的项目之一,对于该运动项目的完成需要依靠学校提供羽毛球球拍和羽毛球,在每一次上课之前,任课教师都会组织学生去借羽毛球球拍和羽毛球,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损坏和丢失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器材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就显的非常的重要。

一、体育器材管理常见问题

(一)体育器材的丢失

体育器材的丢失是常常发生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的问题之一,体育器材的丢失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形式:一是管理过程中的丢失;二是教学过程中的丢失。对于管理过程中的丢失,分析原因常见的有:

1.在体育器材的使用和借拿过程中,有些教师缺乏必备的登记手续,使用后忘记归还或者归还后忘记进行登记。

2.在体育器材的管理过程中,记录事物导致的器材丢失,如最常见的就是篮球或者排球的借用之后归还时的数目清点工作出现的问题,这些也容易导致管理记录失误。

3.偷盗事件的发生也是体育器材容易丢失的常见因素。很多体育器材室的设置都是出于学校操场或者外围墙附近,加上体育器材室的防护措施不够,经常发生偷盗现象也容易造成体育器材的丢失。

在教学过程中的丢失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学生在上课期间,由于同时从事该项教学内容的班级和学生人数较多,往往很多学生在体育器材使用过程中出现错放和乱放的事件,这样就容易导致在课后交还器材时出现丢失的现象。

(2)有个别时候,学生咋使用体育器材时,出现不正当使用而出现的器材的损坏,最常见的就是球拍的损毁,这时候很多学生害怕担当责任就往往取偷拿别人的器材,导致在归还过程中出现丢失的现象。

(3)忘记归还或者没有及时归还是很多时候器材丢失的又一要素。很多时候学生在下课之后,依然像继续活动,往往就容易暂缓器材归还的时间,这样在器材统计和清点过程中就会出现数目不够的现象。学生在事后归还的过程中,器材管理人员如果不在导致归还未果,是器材丢失的又一原因。

(二)体育器材的损坏

和前面阐述的有相似的地方,体育器材的损坏也是器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之一,有些事因为器材的老化出现的问题,有些则是因为器材使用中方法不得当出现的认为损坏,器材损坏也往往容易造成管理困难。

二、体育器材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器材体育器材管理和使用管理软件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调用和随时查找各种器材的储存、借用、损耗情况,管理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轻松的了解器材的现状。

2.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对于每一位任课教师来讲,器材管理人员因为及时的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的教学用具,及时配备并由教师指派专门的学生来负责器材的借用和发放、了解整个借还流程,这样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器材的借还工作

3.课前进行器材安全使用和安全管理条例介绍,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和学生对于器材的发放、使用和归还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使用器材频率较高和容易出现丢失的器材的管理应该更加的倾向于任课教师管理和监督,教师应该把器材的使用状况和学生的管理制度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器材的使用和安全管理,保证在课程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器材使用安全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如标枪、铅球等,应该经常进行检查,防止意外伤害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伟.谈中小学体育器材的保护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1998

[2]张斌.优化高校体育运动器材管理的对策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3]王明暄.我国体育器材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1992

[4]陈锡林.高校自制体育器材设施的实践探索[J].体育学通讯.1991

[5]边永强.论学校体育器材保护保养技巧[J].科技资讯.2006

开学器材维修与添置的“五步骤” 篇4

一、统计、归类现有器材

学校体育器材数量众多,品种繁杂。 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维护,就应该先进行一个系统的统计,把全校的在用、备用的, 室内的、室外的器材都进行统计载册,否则很容易造成某些器材检查、维修的疏漏。器材室一般都有器材保管统计表,但这类统计表常通是针对常规需要保管的器材。对于球门、球架、单双杠、乒乓球桌等固定在场馆或室外的器材,器材室一般不予登记,所以器材登记时不仅看器材室数据表,更要实地查看,一个个登记,确保无一疏漏。登记完成后就是器材归类,归类是为了便于检查、检测。根据器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维修相同性质原则,一般分成:“加油、加固、去污、修补、更换”这五个类型。一个器材至少占一个类型,根据实际,有的器材可以出现在两个甚至更多类型中。比如乒乓球桌需要检查:网子破损(需要更换)、桌面污垢(需要去污),它就出现在了3个类型中。

二、检测、排查隐患器材

学校全部器材登记和分类完成,形成一份详细的器材种类、数量和分类表格。 检测时,检测小组应该不少于3个人一组, 每组不少于2名专业体育教师,可以按照先室外、后室内、最后器材室的顺序,也可以按照表格顺序,对待检器材逐一进行检查。每检测一个器材,都要注上它的状况。 检测没有问题的要标明。对于存在问题的器材,写清楚具体问题,需要维护、修理的要求。确认器材无法修复、需要置换的也要注明(如软排掉皮、跳绳磨损过度)。固定的器材,如:篮球架,羽毛球架等要写清具体位置(能够配上图标更好)。每一个器材检测完成,必须由检测小组负责人在检测单上规定的栏目里签字确认。在检测中,对于可以实地操作运用的、部分安全隐患较大的器材,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其功能用法,实地进行尝试使用。如:检查双杠时,除了查看连接点是否松动,尝试从不同角度用力,看杠子是否存在晃动、摇摆现象。还要求体育教师实地上杠做几组动作,进一步查看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维护、修理问题器材

检测完成,找出需要维护和修理的问题器材。安排人员对这类器材先进行维修。对于加油、去污类的简单器材维护, 可以安排学校工人来完成,比如:铅球除锈、垫子保洁等;对于专业性强的器材修理和维护,如羽毛球拍换线、篮板上磨损掉色的补线等,建议让专业体育教师完成;而一些复杂机械、电子类的器材,如排球柱升降器、电动升降篮球架、秒表等维护和修理,建议联系器材专业人员来进行。另外,在修理和维护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留守现场。一是引导维护、修理人员, 详细描述各个特定器材所需要维护或修理的地方,确保修理目标准确。二是监督修理过程,避免非专业人员修理不到位, 或操作不当造成对器材的损坏,比如:在焊接加固双杠时,如果焊接工人打磨位置不当或不到位,一旦在杠下方留下、凹凸不平的焊疤,安全问题就产生了,让双杠运动如果开展?

四、研讨、添置必要器材

器材检测完成后,可使用的器材情况已经清楚(含正在修理的器材),检测负责人把可用器材形成表格,递交体育教研组。教研组长组织全组或年级代表进行讨论、研究。一是了解上学期体育常规器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排球数量不够、建议增加跳高设备等。二是结合体育教学发展趋势和方向,讨论本学期将需要哪些必需、特定的器材。如:新兴项目引进,国家学生体育达标测试、体育中考改革等。三是结合学校大型体育活动安排计划,结合环境、季节变化等,探讨潜在器材需求种类和数量,如:全校足球联赛、冬季三项竞赛各需要多少器材等。最终,教研组把本学期所需器材与可用的器材进行对比,列出学校教学和活动必备的、开学必须添置的器材。同时尽可能标明器材的种类、型号、规格、数量等,送交校方相关部门进行采购。

五、检查、核实全部器材

消防器材维修协议2(本站推荐) 篇5

甲方:

地址:

法人代表:

电话:传真:

乙方:

地址:

法人代表:

电话:传真:

根据北京市消防局消监字《2001》140号通知规定,为了保证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甲方委托乙方对大厦内具4Kg干粉ABC灭火器进行维修年检,每具维修费用为元人民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前提,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义务,特达成如下合作事项:

一、维修明细及费用

具4Kg干粉ABC类灭火器(具体明细详见附件),每具维修价格元人民币,维修费用合计:。人民币大写:。以上报价含税金及乙方灭火器材维修、运输等全部费用。

二、维修日期:

三、交货地址:将维修合格消防器材送至。

四、验收方式:甲乙双方在大厦现场验收维修合格消防器材,灭火器外观、喷射软管良好,压力充足。

五、付款方式:甲方验收合格并收到乙方提供符合国家和甲方要求的发票后10日内将维修款以支票形式付给乙方。

六、质保期:乙方对所负责维修的甲方具干粉ABC灭火器材免费质保1年,一年内灭火器出现压力不足、软管开裂等情况,乙方负责免费上门维修。

七、甲方责任

1、甲方须保证消防器材不受人为破坏,消防器材应放在干燥防潮的地方。

2、甲方一旦发现消防器材压力不足、喷射软管断裂等异常情况后及时通知乙方,乙方须在24小时内及时给予维修。

3、认真履行合同,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

八、乙方责任

1、乙方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进行灭火器的维修,严格质量管理,保证维修的灭火器能够正常有效的使用。

2、质保期内乙方对需要进行维修的灭火器实行免费上门服务,维修后的灭火器按原位摆放。

3、甲方须保证消防器材不受人为破坏,消防器材应放在干燥防潮的地方。

4、本协议书采用固定总价方式即:协议依据报价时的所有工程量固定,人、材、机及取费全部固定。负责提供本协议施工材料、零配件和工具,对人工费乙方不再单独收费。

5、协议价款已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考虑了技术措施费及保证工期、质量等因素所需的赶工费等全部费用。

6、本工程以乙方包材料设备、包工期、包施工、包质量、包材料检验、包安全的形式进行承包。

八、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持贰分,具有同等法律效率。本协议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谈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 篇6

1.1 消防器材装备的种类

我国的消防器材装备种类比较繁杂, 截止到目前, 国家没有出台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一般都是按照器材装备的具体用途进行分类。在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 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器材装备有以下几种:侦检器材、灭火排涝器材、防汛器材、发电器材、破拆器材、照明器材等等。

1.2 使用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各种灾害事故的不断增多, 消防部队配备的消防器材装备越来越齐全, 以北京消防总队为例, 其约有消防器材装备500多种, 总数量约为40余万件。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器材装备, 维护、保养和维修成为消防部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只有保证器材装备的使用性能完好, 才能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3 消防器材装备常见的故障

在消防器材装备的使用过程中, 部分器材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 这严重影响了器材性能的发挥。比较常见的故障如下: (1) 侦检器材无法正常开机或是成像不稳定、读数不准确或报警错乱。 (2) 抢险救援器材启动困难或无法正常启动。 (3) 灭火排涝器材电路故障。 (4) 发电器材无电压输出。 (5) 照明器材无法正常充电。

导致上述消防器材故障的原因较多, 既有产品自身方面, 也有使用不当造成的。当器材装备出现故障后, 需要针对故障情况进行维修, 这种事后维修方式虽然也能够消除故障问题, 但却无法保证器材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若是在使用中出现问题, 则会对救援抢险工作的进行造成影响。如果对器材装备进行预防性维修, 可以提前发现装备的潜在问题, 这样便能够及时排除隐患, 有利于确保装备使用性能。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维修方式, 尽可能使维修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为此, 有必要加快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速度。

2 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构建完善的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是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消防部队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构建相应的信息化系统, 以此来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

(1) 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构成:消防车辆信息管理模块、器材信息管理模块、油料信息管理模块、综合管理模块、应急管理模块等等。其中器材管理模块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该模块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在该模块中, 对器材信息的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器材隶属的消防大队、器材名称、编号、型号、分类、存放地点、操作规程等等。这些信息可以为维修数据的收集提供依据。

(2) 故障诊断系统。对消防器材装备进行故障诊断是维修的前提。为此, 应当建立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知识获取、数据库、人机界面。

(3) 维修模拟系统。由于消防器材装备不乏一些大型和昂贵的器材, 所以应建立维修模拟系统。通过该系统, 维修人员可以对装备维修进行计算机模拟, 这样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而且还能避免因错误操作引起的不必要损失。

2.2 建立健全维修管理体制

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为此, 应当根据消防器材装备维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设立负责装备维修管理的组织机构, 构建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编制体制和管理模式, 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 明确维修部门的职责, 理顺该部门与上下级的关系, 进一步优化整合有关消防器材装备维修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其次, 完善器材装备维修管理体制, 精简维修机构, 减少中间管理环节, 避免因重复性建设、管理机构条块分割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信息化建设要求制定合理的信息资源规划, 使信息资源规划以健全的维修管理体制为前提, 确保信息资源得以高效利用, 杜绝因复杂、臃肿的维修管理机构影响信息化建设进程。再次, 拓宽维修资源的来源渠道。消防器材装备维修技术具备专业性强、种类繁多的特点,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 应当与生产制造商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 积极引入实用的维修技术, 提高维修的社会化保障水平。最后,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从消防器材装备的全寿命角度出发, 使维修部门与装备研制部门、装备使用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及时反馈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并可将该问题反映到装备设计研制单位, 促进装备使用功能更加完善。

2.3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消防器材装备维修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单位, 不仅仅是维修部门自身的任务, 而是需要消防器材装备研发单位、使用单位的密切配合。由于不同地区和单位的消防管理要求、原有信息系统不尽相同, 增加了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所以要想建立兼容性较强的通用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各种基础数据的整合, 就必须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优化整合运行流程, 并为信息系统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撑。为此, 在这项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的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工程中, 消防单位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资源, 与专业研发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技术咨询服务和售后服务为依托, 建立消防器材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 为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提高信息化管理成效奠定基础。

3 结论

总而言之, 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 除了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之外, 还应当有与之相应的管理体制予以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维修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也才能使我国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毛涛.消防器材装备配备如何与实战的有机结合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 (6) .

[2]周东亮.浅谈消防装备器材购置保养中的几个问题[J].河南科技, 2013 (3) .

[3]李振飞.新形势下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的思考[J].消防工程, 2010 (3) .

VMI在装备维修器材中的应用 篇7

1 VMI的概念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指通过信息共享,由供应链上的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的销售信息和库存量,主动对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管理模式。(引自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与传统的库存管理不同,VMI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其买方企业的允许下设立库存,库存控制权由供应商掌握,事先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由供应商来管理用户的库存。VMI是一种买方企业和供应商合作的策略,以取得供应链库存最低成本和加强企业间合作为目的。实施VMI要求库存状态信息对供应商具有透明性,供应商能够随时跟踪和检查到买方企业的库存状态,快速、准确地做出补充库存的决策,并对企业的生产(供应)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敏捷地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2 装备维修器材VMI的应用策略

装备维修器材VMI实施和企业VMI实施并不完全相同。装备维修器材的保障分工、流程特点和军队的安全保密使得装备维修器材VMI实施有其自身特色。

2.1 界定“供应商”的范围

在应用VMI时,首先需要界定供应商的范围。这关系到VMI的应用范围。对部队而言,装备维修器材主要供应者是上级器材保障部门,保障流程如图1所示。把供应商管理中“供应商”的概念范围扩大,只要存在供给关系,供应方就称为供应商。于是部队装备维修器材的“供应商”除了企业供应商外,还有上级“供应商”。这两类供应方有明显区别。前者有资金结算关系,商业气息浓厚,后者不存在资金结算,是实物供给,出库核销,供应方和被供应方是上下级关系。为了便于区分和理解,本文称上级“供应商”为上级供应方。这样在应用VMI时,自然的将装备维修器材VMI分成军内VMI和军地VMI两部分。军内VMI的“供应商”只指上级供应方,军地VMI的“供应商”只指企业供应商。对于不同的“供应商”,我军的信息公开度显然是不同的,对于上级供应方而言,器材的信息共享度显然要大大的高于企业供应商。

军内装备维修器材“供应商管理库存”其实质演变为上级器材业务部门管理库存,上级管理库存并不是说上级器材业务部门拥有下级仓库的所有权,而是只对下级器材仓库的库存信息进行监控,当库存消耗达到“订货点”时及时向下级仓库补货。这种库存管理模式的建立必须基于全军上下装备维修器材库存信息透明的基础上,每一级可以看到下级仓库的库存信息,总部器材业务部门可以看到全军的装备器材消耗和库存信息,乃至每一基层部队。这一模式的建立将全军的库存和需求管理由以前的逐级申请层层申报的“采购供应被动式”管理变为上级主动管理库存,向主动订货的“库存推动式”管理发展。

2.2 明确装备维修器材VMI的应用范围

装备维修器材的保障流程和分工使得明确器材VMI的应用范围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VMI的实施效果。总部器材业务部门、各军区(军兵种)器材业务部门、部队器材业务部门都有相应的器材筹措范围。总部业务部门筹措的器材最初由基层部队报需求、按级层层汇总上报到总部,然后由总部将筹措到器材实物分配到各级仓库,最后运送到部队用户手中,从需求信息的上报到实物的下发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层级很多,供应的周期也很长。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各级编报和汇总需求时夸大其需求量,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比较明显(如图2)。实施军内VMI,总部器材业务部门可以实时看到全军每一级的装备器材领用消耗和库存信息,这种消耗和库存的透明可视性使得总部能依据部队的实际消耗和需求进行恰当的订货,有效地减弱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但是对总部筹措的器材实施军地器材VMI难度大且目前必要性并不太大,实施效果也不太好,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总部筹措的进口件和大部件器材在市场上不易筹措,供应时间较长;二是出于安全保密总部难以将库存信息向供应商透明;三是实施VMI主要目的是减少库存,提高器材保障效率,但是总部器材的供应商一般不会将器材实时供应到全国各地部队用户(除非实力强大分销机构遍布全国各地的供应商),而是供应到总部仓库或者到军区级(军兵种)仓库,所以保障效率难以提高。同样军区(军兵种)筹措的器材虽然比总部器材层次少一级,但它筹措的通用(专用)器材也存在上述问题。较宜实施军地VMI的是军以下部队器材业务部门。他们比较贴近部队用户,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筹措的器材一般是价值不大但易消耗的通用器材,标准件居多。实施军地VMI可以减弱部队筹措器材的需求放大效应,减少这部分器材的库存,实现快速和精确保障。基于上述分析和考虑,目前对全军装备业务部门筹措的器材都实施应用军内VMI,而只对军以下部队购买的器材实施军地VMI,总部购买器材和军区级(军兵种)购买的器材都不实施军地VMI。

2.3 器材信息透明程度与信息系统建设

VMI策略的应用通常需要供应商对仓库库存相关数据的掌握,但部队仓库存放的一些器材库存量、消耗量等敏感数据对外是不能够完全透明的。装备维修器材在应用VMI时,需要构建军内VMI和军地VMI两部分。在军内,“上级管理库存”(军内VMI)实施所要求的器材的库存、消耗等信息是完全透明的,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建立军地VMI时由于部队安全保密性的需要器材信息对外透明程度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部队应用军地VMI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保障效率,将本来存放在部队仓库的冗余器材转移给企业供应商,由其实行及时补货。应用时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将师团级购买的器材分类,一些军民通用装备器材其消耗规律对装备实力并不敏感,如车材中一些通用的螺丝螺帽等库存信息可以向供应商透明;而消耗规律反映战斗装备实力的器材只及时向供应商发布需求量。

应用VMI要构建统一编码的器材信息系统。前述应用器材VMI时将其分为了军内VMI和军外VMI两部分,相应的器材信息系统的建立应当分为军内和军地两部分。军内VMI以军内器材信息系统为基础,军内装备器材信息系统是全军各级器材业务部门和各部队用户使用的器材信息网络系统,信息传递主要依托现有的军网,各种在用装备器材的明细信息,如器材名称、编号、库存剩余量、领用量等信息在军内系统全部是透明可视的。各部队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每周或定期报需求(需领用量),各级器材业务部门通过该系统实时汇总,及时向上申请或向外订货。

在军地环节,部队与工厂供应商的信息交换要有选择性地进行透明。信息交换方式上可以依托Internet或电话电报等其他信息传递方式。采用Internet向供应商发布信息,花费成本低,及时性高,保密性差。对于其消耗规律对装备实力不敏感的器材军以下部队器材业务部门可以在Internet上或利用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公开库存信息,并及时更新。由企业供应商对这些器材的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根据军地双方协议的订货点及时补货,并直接送到部队用户。不能公开库存信息的器材只在Internet上或采用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向企业供应商发布订货需求,由军以下部队器材业务部门对这些器材的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企业供应商只及时补货到军以下部队仓库,由部队仓库向各部队用户配送。

应用VMI除了器材信息系统、Internet等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以外,还要以代码/条码、扫描与识别技术等作为技术支撑,使供应商和器材业务部门能实时获取并处理各种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从而提高供应商和军以下部队器材业务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即时采购、即时制造、即时供应,最终实现高效的器材精确保障。

2.4 装备维修器材VMI的构建

综合上述应用策略可以构建如图3所示的装备维修器材VMI体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将VMI体系分为军内VMI和军地VMI两部分,军内VMI在全军范围内应用,而军地VMI只在军以下器材业务部门实施;军地VM由于军队安全保密的特殊性仅适用于库存信息可以向外公开的符合条件的器材,这些器材特点是其消耗规律对装备实力并不敏感的一些军民通用装备器材。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VMI,将军内VMI和军地VMI进行比较,见表1。

2.5 合作框架协议

应用军地器材VMI,企业供应商和部队器材业务部门需要磋商谈判,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要突出与一般地方企业VMI的不同。协议包括部队由于其特殊性部队仓库的管理权不能交由地方供应商负责;企业供应商只是对器材业务部门提供的能公开的器材库存信息进行监控;器材分类和编码的标准化问题及器材存储运输过程中的识别问题;采用什么方式传递信息,是依托因特网还是利用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如果依托因特网部队在哪里定期发布信息等细节内容;该VMI如何运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

3 装备维修器材实施VMI的优势分析

器材供应周期、器材库存成本以及器材保障效率是衡量器材保障工作的三项重要指标,实施VMI将使这几项指标得到改善。

3.1 缩短供应周期,减弱装备维修器材的“牛鞭效应”

首先由于制定装备维修器材需求计划的周期一般为一年,时间比较长,而各业务部门通常以往年的需求量数据为基础增加一定的比例作为本年度需求量,这样预测需求量的方法虽然简单但精度较低而且需求量逐级放大;其次,器材需求采用逐级申请、分级供应的管理体制,申请的中间环节较多,个别单位为避免由于特殊原因缺少器材,而重新申请器材数量手续麻烦,所以在编报需求时存在故意夸大其需求量的现象,导致需求变异放大。若实施VMI,军内由“上级管理库存”,上级器材业务部门通过对下级器材库存的控制按实际需求主动订货缩短器材供应周期,军外则由部队器材业务部门和企业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部队器材业务部门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供应商提供数据共享,让供应商了解部队需求,及时向部队供货,减少供应期长引起的需求放大现象,减弱“牛鞭效应”。

3.2 降低装备维修器材库存成本,有利于实时供应

应用装备维修器材VMI,在军内器材的库存、消耗及需求信息对于上级供应方是全透明的,上级器材业务部门根据实际库存消耗和再订货点进行申请或向外订购,由于需求是实际需求,不存在任何夸大,同时上级器材业务部门管理库存由于及时订货而缩短器材供应周期,这些积极的连锁正效应使得器材仓库储存恰当数量的器材,消除冗余库存,降低器材库存成本。军地VMI的应用可以提高一些器材供需透明度,将原本由军方承担的多余的库存转移到生产企业,部队维修需要时及时供应,降低基层仓库的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器材的保障效率,避免过去某些器材供不应求,而另外一些器材存量过多造成贬值的不合理现象。

3.3 与定点企业供应商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实现器材的精确保障

部队装备维修器材采购需要量大,可以给地方供应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地方供应商也愿意与部队长期合作。这种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很多好处:一是器材业务部门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询价议价,在众多企业供应商中比较选择,最后选定合适的企业供应商,虽然过去器材采购中通过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可以得到器材价格实惠,但企业供应商都是临时关系,不断更换,花费精力太多。二是企业供应商为维护其信誉,为了长期的经济利益所提供的器材数质量有保证。三是采购的器材量大又是长期供应,很多企业供应商愿意给予价格折扣,所以器材的采购成本也不会很高。四是长期合作有利于强化企业供应商的保密意识。五是长期合作使得企业供应商愿意小批量高频率的及时供货,这点为实现高效率的器材保障打下基础。六是可以与企业供应商采取计价挂账,定期结算的方式,方便部队。

4 结束语

借助VMI的思想,拓展供应商的范围,构建装备维修器材VMI,在军内实行“上级管理库存”,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器材实施军地VMI。总之,装备维修器材的保障流程特点、保障分工和军队安全保密这一特殊性使得VM应用具有不同于地方VMI的军事特色,合理地应用VMI,发挥其优势,变器材传统库存和被动供应模式为主动配送模式,实现基于合作基础上快速响应的精确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树礼,盛卫超,黄俊,等.装甲装备周转器材多级库存控制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05(10):290-293.

[2]刘楠,肖侃.VMI式战场后勤物资精确保障的可行性研究[J].物流技术,2007(2):209-212.

[3]谈晓勇.VMI应用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5(5):57-58.

[4]刘海军.VMI策略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4(6):63-65.

[5]王峰.对军队通用物资实行政府采购的思考[J].军队物资,2000(5):28-29.

上一篇:设备维护外包下一篇:高血压药物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