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关系理论

2024-06-18

产业关系理论(精选十篇)

产业关系理论 篇1

1. 产业结构决定了贸易结构

一国的贸易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的, 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贸易结构层次的高低。根据钱纳里的研究表明, 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化的规律, 即由轻工业部门向重工业部门转移, 而这与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是相一致的。

2. 国际贸易也会反作用于产业结构

根据GDP=C+I+G+NX可知, 国际贸易的增长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根据以往的数据, 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起飞和走向发达阶段, 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经济发展可以视为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的质和量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由于非均衡发展规律的作用, 经济增长带来的经济规模的扩张必然会导致经济结构的演变。

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形式

根据NX=E-M可知, 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所以我们在分析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时, 可以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来入手:

一是以某一产品的进口为起端, 借助于这一进口产品来开拓国内市场, 引发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当该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时, 再利用本国某些生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 出口该产品, 并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 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以进养出是指利用国外原材料和技术加工生产成品再出口, 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 挖掘技术潜力。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

二是面向出口的形式, 即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 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扩大出口带动整个工业结构调整。首先在国内开发新产品, 形成国内市场, 以此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 便开拓国外市场, 扩大出口。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 进一步出口有关技术和输出资本。当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之后, 再把这种产品以更低价格打回本国市场, 以此促进国内这一产业的收缩, 乃至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通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该国的产业结构便不断发生变动, 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这种形式一般为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所采用。

三、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产生的效应

1. 国际贸易会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正面效应

根据非均衡理论, 产业对经济的影响遵循木桶原理, 一个木桶由若干块木板条所组成, 如果这些木板条长短不一, 那么组装成的木桶究竟能够盛多少水, 不取决于较长的那些木板条, 而只能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条。短边的存在是制约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关键, 因为短边的存在使生产要素只可能按低限的要求进行组合。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 只能利用国内现存资源来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生产要素之间的互补, 即以长补短;二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即实现结构成长效应。然而这样所带来的产业结构成长效应必然是有限的。如果把国内生产要素之间的互补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称为“存量调整”的话, 则通过国际贸易, 借助于由国际分工形成的国际产业关联引入国外资源, 则可以称为“增量调整”。在结构开放的条件下, 国内产业中出现的瓶颈制约与某些产业生产能力的闲置, 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得到调整和缓解, 促进产业结构成长。当在本国出现某一产品的产能过剩而另一产品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引入短缺产品, 并输出过剩产品。这不但可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减少国内过剩闲置造成的损失, 而且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如果相对于最终需求而言, 国内闲置的产品并不过剩, 其之所以闲置完全是由于中间产品短缺造成的, 是相对于短缺产品而成为长线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国际贸易进口国内短缺的产品, 弥补产业缺口, 将使闲置的长线产品重新得到利用, 从而满足既定的最终需求。更为重要的是, 结构开放对产业长期平衡起着积极作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引入, 能普遍提高产业素质, 使其相互之间更为协调。同时, 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引入, 也将促进产业相对地位变动的协调, 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2. 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产品循环和雁行理论, 发达国家对于处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阶段的产品, 一般不会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直到该技术进入到衰老阶段时, 才会选择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使发展中国家只能跟在发达国家后面实行工业化, 从而减缓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有时, 国际贸易还会恶化产业结构。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在贸易自由化框架下, 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要素密集型产品, 从而使本国在这些产业的生产上进一步得以强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比较优势, 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通过国际贸易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经济增长会激励发展中国国家进一步扩大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就会导致生产要素会进一步流向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 使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本国产业结构中比重进一步的加大, 从而使产业结构出现了低级化的趋势, 遏制了产业结构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过程。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日本及韩国产业发展的经验, 通过政府与贸易市场的协调, 并采用在不同阶段发展不同产业的重点扶植的产业政策, 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而不断的产业升级乃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能充分发挥一国的资源优势, 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会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国际贸易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局限性。

产业关系理论 篇2

房地产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顾客生命周期理论 蒋

萍1,李宇飞2(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2.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客户关系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管理的实施也缺乏针对性。因此本文将客户关系管理与顾客生命周期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房地产客户生命周期的划分,分析了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客户关系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房地产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顾客;生命周期;客户关系F293.3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1)12-0065-02

一、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含义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致胜目的,树立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在此

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实施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的全部商业过程。客户关系管理也称为“一对一营销”,与一般大众营销最大的区别是,客户关系管理把每个客户当作单个体去理解,通过剖析每个客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顾客进行双向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反馈。客户不仅是企业供应链的终端,也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建立企业与客户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企业维持老客户,吸引和开发新客户,创造更大的效益和竞争优势。因此,房地产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以市场为导向,把服务与质量有机

影响者、内部员工等关系地结合了起来,通过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建立长久稳定的对应关系,在市场上树立开发商品牌的竞争优势。

(二)CRM产生的背景

1990年前后,美国许多企业为了满足日益竞争的市场需要,开始开发销售自动化系统(SFA),随后又发展客户服务系统(CSS)。1996年后,一些公司开始把SFA和CSS两个系统合并起来,加上营销策划和现场服务,再集成CTI(计算机电话

集成)技术,形成集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呼叫中心,这就是如今为大家所熟知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的雏形。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从追求某种产品转变为追求情感满足、个性的尊重等额外的价值(这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为了在日趋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在向客户提供产品的同时,也要给予客户美好的心理)也因此应运体验和有价值的关怀式服务,客户关系管理(CRM 而生,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新的时代内容和决定性因素。1999年,CRM引入中国,并率先在IT行业应用。从2001年开始,国内几家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率先进行了CRM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继深圳招商地产之后,万科地产、华润地产、中海地产、金地地产等相继启动了自己的 收稿日期:2011-06-10 CRM项目。上述企业在引入了CRM系统后,根据CRM的营销 “客户年”。例如万科地产确定了“客户理念,都将当年确定为 的服务宗旨;华润置地提出了“客户服务年”口号;珠江微笑年”

地产更是提出“以客户服务为中心”才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些企业不仅成立了大规模的“客户服务中心”,还首次提出为客户提供全程服务的理念。一时间,中国掀起了一场CRM热潮。CRM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点。房地产业内存在这样的形象说法:一个好的房地产品牌,其后面一定有庞大的客户关系在支撑着,如果品牌后面没有客户关系的支撑,那么这个品牌就是建立在沙滩的大厦,很快就倒掉。

二、房地产顾客生命周期划分

与其它工业产品相比较,房地产产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⑴产品的不可移动性;⑵生产周期较长,一般需要一年以上;⑶价格昂贵;⑷具有保值、增值的特点;⑸产品使用时间长。我国法律法规对于住宅的使用年限规定70年,其他的建筑使用类型最少的也有40年;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产品之间的档次差距大,相应地价格差距也很大;⑺产品购买频率低。特别是住宅产品,有的消费者一生可能只购买一次;⑻相同质量的房地产产品由于所在的位置不同就会使得产品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⑼房地产产品既可以买也可以租,既可以获得所有权,也可以只取得使用权。鉴于房地产产品的这些特殊性,根据房地产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展过程,本文将房地产企业顾客生命周期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潜在客户阶段

这是一个探索的阶段,这个阶段里,潜在顾客向企业的老顾客咨询,并根据自身需要考察企业的承诺、信誉、能力、诚意等,然后考虑为获得服务所需要支付的成本。经过衡量,如果顾客认为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大于自己所支付的成本,则顾客就会进人顾客关系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即目标客户阶段。同时,由于顾客高度参与

各项服务项目,企业对某位具体的顾客真正的需求往往是模糊的,从而对顾客的潜在价值也不清楚。因此,不确定性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目标客户阶段

作者简介:蒋萍(1985-),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战略管理研究;李宇飞(1965-),男,广东广州人,院长,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客户获得企业的产品介绍等服务,在工作人员与客户的交往或接触中,企业内部人员个人素质给客户带来很大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体验式营销等策略还使客户提前获得产品使用的信

感受等。如果顾客满意服务,这就进人了顾客关系生命周期息、的第三个阶段。

(三)购买阶段

进人到这一阶段的顾客,会与企业发生实质性的接触,如通过电话或与服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因此,顾容对企业的认识开始逐渐清晰。如果顾客决定购买服务这就进人了顾客关系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消费阶段。对于企业来说,如果顾客对它来说是有价值的,它必将进一步确认顾客的需求,强化与顾客的关系。这个阶段是顾客决定是否购买和企业是否进一步确认顾客需求的关键阶段,顾容与企业关系的发展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因此,具有临界性是购买阶段的基本特征

(四)消费阶段的双重性

在消费阶段,顾客可以感知企业处理问题并提供服务的能力。如果顾客对自己所接受的服务感到满意,并觉得企业提供的价值也不错,则关系就可以持续下去开展新的消费行为,顾客与企业的关系生命周期进人循环,如果顾客感到不满,认为所接受的服务与付出的成本不相称,则顾客与企业的关系将会终止。由于服务这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不可分的,服务产品在生产出来后,随即被消费,两者处于同一过程。因此,消费阶段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

三、基于顾客生命周期的客户关系管理对策

(一)、潜在客户阶段

1、培养潜在顾客的兴趣

在潜在客户阶段,客户关系管理的目标是培养潜在顾客的兴趣。房地产业营销者可以借鉴传统产品营销的策略,如媒体广告、宣传手册、免费试用、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在对房地产的产品进行介绍时,企业可以在房地产展销会上通过摆放楼盘模型、发放宣传手册、进行地产概念主题展示、发送赠品和以影像图片等形式展示地产信息来吸引潜在购房者。

2、使房地产业服务有形化

由于与楼盘等有形产品相联系的房地产产服务本身具有不可感知性,使得顾客很难判断与房产相联系的服务的优劣,这就要求通过地产公司品牌、服务的介绍及服务有形化等方式让客户提前感知此处地产服务的质量,促使其购买。所谓地产服务的

有形化是指房地产公司提供能被顾客直接感知的服务产品的有形物。比如,企业向潜在购房者展示购买之后会享受到何种服务、出现了问题后通过怎样的途径进行解决等,以帮助顾客识别此处房产服务的独特性、服务的性价比等,实现客户关系的初步建立。使服务有形化是这一阶段的客户关系管理重点。

3、口碑宣传

口碑宣传在房地产的服务营销中同样占有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在购买房产时,通常相信从亲戚、朋友、同事和专家那里获得的房产服务的信息。好的口碑传播是信息交流中最有效的工具,对房地产产服务宣传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口碑传播对潜在顾客期望的形成有重大影响,顾客期望与顾客购买后的体验进行比较,会影响房地产消费中的循环购买行为,而且这种比较会形成新的口碑,从而影响更多的潜在顾客。因此,顾客期望的高低对房地产服务营销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如何引导适度的“好口碑”,利用好老顾客进行口碑宣传,对房地产客户关系管理具有重大影响。

(二)目标客户阶段

潜在客户成为目标客户,但客户关系非常脆弱,关系生命周期价值呈不稳定状态。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不断地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争取最终客户的过程,并根据客户在体验和感受之后所提供的信息反馈,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客户关系,产品服务等,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三)购买阶段的需求管理

这一阶段的客户关系管理重点是服务提供者须将注愈力集

中到顾客的特定需求或相应的问题上,并提出相应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另外,由于房地产业服务是不可存储的,这导致服务提供者无法通过库存手段适应需求的波动,而只能存储需求,即采取需求管理策略。

房地产企业应该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类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每一个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即要求不同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房地产企业在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要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并锁定本企业的目标市场。

在行为上引导消费者的方式有房地产的广告、情境模拟、展台布、终端促销等。广告是房产信息和房产企业信息的传递,是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一种形式。情境模拟可以分两种,一是模型模拟,企业可以设计一些诸如房产的推广塑料模型,房产改进模型等让消费者在拆装组合中体验户型等,进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二是网络模拟购物,也可以在网络上建立免费网站,模拟营销场所,仿真商品,让潜在购房者有近乎真实的消费体验,从而激发潜在购房者对房产和企业服务的需求。此外,在

房地产博览会等场所,装演美观的展台布,缤纷热闹的终端促销活动,都会对购房者需求的引导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消费阶段的流程管理

在消费或使用阶段,营销者必须让顾客对企业的服务感到满意。在这一阶段,房地产企业传递企业的核心服务和价值给顾客,顾客和企业之间的接触要大大高于前三个阶段,而接触中存在着大量的关键时刻。

房地产业中从业人员必须对关键时刻发生的时间、预先有良好的把握,这一方面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关的素质,另一方面,企业要对房地产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购买阶段顺利过渡到消费或使用阶段。营销者通过采用服务流程图的形式,把服务传递形成图式,考察各个部分是怎样相互契合的。房地产企业中的产品方面、市场研究方面、行政事务方面、计划方面、广告方面、促销方面等是如何共同协作,实现房产营销策略的。通过这样的服务传递图,就能简便的检查出企业的整个消费流程是否有效地实现了顾客的需要。

四、结束语

当房地产产品品质日趋成熟时,房地产企业开始重视客户

销售、物业管理摆到同关系管理与服务工作,将其与产品开发、等重要的位置。客户服务作为当今全球性的商业术语,预示着单独的产品买卖时代已经面临终结,以客户为本的观念将贯彻房地产开发策划、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这在市场细分、竞争激烈的今天将成为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客户不仅是企业供应链的终端,也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建立房地产企业与客户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企业维持老客户,吸引和开发新客户,创造更大的企业效益和竞争优势。参考文献:

产业集群理论与安徽物流产业的发展 篇3

产业集群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业集群理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 迈克尔·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王缉慈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论证了产业集群的创新(2001)。赵坚(2006)认为产业集群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王海燕(2008)提出了行业具有聚集能力的两个条件:生产力流程的可分性和行业的最终产品必须具备可运输性。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中新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运用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速度经济来促进安徽物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安徽物流业发展现状

1、物流业的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2011年安徽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89.8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GDP的3.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的12.08%,物流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物流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交通设施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公、铁、水、航空运输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2011年底,全省公路里程14.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9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铁路通车里程2878公里,拥有长江、淮河两大黄金水道和四个一类口岸,通航里程达5605公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安徽的航空地位。

2、产业集群同安徽省物流业的协作模式不断优化,一体化发展渐成趋势

随着产业集群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业逐渐发展为安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关键领域,能够为第三方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为全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全省共有运输、仓储及综合物流企业2000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多家,物流外包模式和物流联盟模式逐渐建立并得到发展。荣获2011年安徽省物流行业国有十强企业称号的铜冠物流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以生产物流为主导、第三方物流作为支撑,汽贸、旅游为补充的“四维一体”的新格局。

3、安徽物流业的布局更加合理,由点状分布逐渐呈现出线、面分布

2008年开始,安徽省开始着重建立区域物流经济,依托产业集群,转变之前物流分布分散的现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三大物流区域,与安徽省的产业中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和基础,建设产业基地型物流园区;依托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市场流通型物流园区;结合中心城市传统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业转型提升,建设都市配送型物流园区。省级重点支持30个物流园区发展,初步建立起三大物流中心。为了强化不同物流圈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实现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安徽还建立了五大物流枢纽,很好的实现了不同物流圈、产业圈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也强化了安徽经济的外向交流和辐射功能。

三、安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安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安徽物流业发展迅速,服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整体规模较小,同其他省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网络化组织还没有形成,竞争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安徽经济发展的物流需求。2011年,安徽省实现物流业增加值为589.82亿元,同比增加10.5%,而与此同时安徽省的GDP增幅为23.8%,全国物流的增幅为14.6%,这说明同其他产业相比,物流业依旧是制约安徽经济增长的薄弱环节(见图1)。

2、安徽物流业结构性不平衡依然严重

安徽物流业的整体规模小,同时还存在着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服务水平和能力难以满足安徽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一,安徽物流业的地区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合肥市的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会向合肥市集中,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很可能导致物流业由外向型转为内生型,降低区域物流需求。第二,供需结构失衡严重,总体上来说,物流的需求大于物流的供给,供需存在结构上的矛盾。(见表1)

资料来源:雷勋平,“安徽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2期

3、物流总费用居高不下,物流效率低,利润空间小

据安徽省59家重点企业申报的2010年度物流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物流总费用为93.94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物流业增加值4.7个百分点,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0年安徽物流总费用同GDP的比重为18.8%。造成安徽省物流总费用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运输组织的不专业,导致存货量大和货物周转时间延长,由此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安徽省的传统制造业习惯于采取自营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大量的物流基础设施,造成物流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无效运输比例高,总费用相对于生产总值增加。

四、促进安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1、继续强化物流保障措施,激发安徽物流业的竞争优势

物流业作为一个关系发展全局的产业,涉及众多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行业,比如税收、交通、产业布局、人才培养以及信息技术等,这些政策的优化和落实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保障。第一、加强组织领导。物流业的准入门槛低,在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如果单纯通过市场的调节,无法在短期内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无序的竞争还有可能弱化本土物流企业的实力。政府加强对物流业的组织和协调作为保障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第二、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继续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这是便捷物流的硬件保障。针对当前物流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安徽省应该尽快加紧完善交通网络和物流通道,在增加道路里程的同时提升道路的等级。

2、加强行业自律,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各等级物流业协会的建立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能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发展和培育物流业有关的行业社团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在政府同企业以及物流企业间的沟通协调作用,促进信息共享。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化物流协会的整合和建设,引导协会履行服务、自律和协调职能,发挥协会在规划研究、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中介作用,促进物流行业规范自律,推动物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为物流业协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

3、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产业集群,为安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上和信息上的集中服务,聚集物流需求

由于产业链的缩短,产业集群本身不能在短期创造大量的物流需求,但是产业集群能够与物流业互动发展,将分散的物流需求集中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上,减少盲目运输,缩短物流周转的时间,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合理确定物流市场价格,吸引更多企业采取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式,活跃物流市场。

基金项目: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业集群理论与安徽物流产业的发展(2006sk016)

2、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投融资生成机制创新研究(10BJY058)

产业关系理论 篇4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与合作,演化博弈理论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竞争的国际化、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落地生根,并对当地和世界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早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假设企业之间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它们假定企业之间资源和要素不会发生相互流动。然而,在现代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要素流动是很频繁的,出现了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与第三方竞争。

现有的文献表明,集群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彼此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又是对手,竞争与合作产生了两股相反的力量。一方面,英国的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就曾经指出,企业除了可以从集聚中获得产量提高带来的规模经济以及共享技术进步和组织革新带来的好处外,企业之间还可以合作共享新知识,共同提高企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马歇尔还指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竞争是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认为这种竞争的力量推动着产业区的进步,促使企业更加专业化,最终企业自身个体的竞争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市场容量、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大量的企业跻身于集群,将会导致同行业产品竞争加剧。从产品市场看,激烈的竞争将引起市场份额、市场价格、售后利润以及企业存活率等的下降。由此可见,企业集群中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并存,相互促进与相互厮杀同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合作与竞争有助于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和集群中个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在获得这种集聚好处的同时,集聚也从一定程度上存在阻碍个体企业竞争和创新的风险。

目前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大多把注意力放在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和共同行为的研究上,而对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行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特别是动态的竞争和博弈行为。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集群内部成员合作积极性的提高。因此,从全面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中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行为,探讨其中的一般规律,对于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的内在结构,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探讨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两个方面的行为,来分析集群中企业竞争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进一步揭示产业集群中单体企业的行为特性,为政府制定相应的集群产业政策和个体企业制订竞争与合作战略提供帮助,为产业集群的持续稳定发展分析提供新思维。

2 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模型

2.1 模型的理论基础

Amin和Cohendet(1999)等人利用演化经济理论对集群中企业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企业对技术变迁选择是必需的,不管选择的方式是通过贸易或非贸易的形式。已有的理论对集群中企业间竞争和合作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观察过去的集群,很多集群的形成是由于历史中的偶然事件,反映的是过去的选择对历史和现在的影响,是一种近乎于静态的研究,前瞻性差,特别是对企业行为的理解大多是静态的。而演化经济理论认为,竞争是经济变化的一个过程,持续不断地受技术变迁的影响,创新是竞争的源泉,通过竞争使集群内的企业技术不断快速进步,不断降低成熟技术的成本,提高群内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良性竞争促使产业集群不断向前发展演化。集群中企业合作竞争博弈的均衡与演化过程往往表现出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

与传统博弈理论不同,演化博弈理论并不要求企业是完全理性的,也不要求完全信息的条件。演化博弈理论自Lewontin(1960)用于解释生态现象就已经产生了,一直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等领域来研究群体行为的演化过程及其结果。演化博弈理论从有限理性的个体出发,以群体为研究对象,认为现实中个体并不是行为最优化者,个体的决策是通过个体之间模仿、学习和突变等动态过程来实现的,这与产业集群中企业个体的行为是基本符合的。现代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关系既不是单纯的合作,也不是单纯的竞争,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竞争和合作的均衡。大多数的理论从现象观察到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贸易和非贸易依赖是形成集群的基础,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复杂的动态竞争和合作的均衡性质的非贸易依赖更接近信息交流的现实。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现代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关系,指出群内企业在复杂的集群内外部环境中达到竞争和合作的均衡,在竞合博弈的网络化成长中寻求单个企业的发展,从而使该产业集群整体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引用Taylor和Jonker(1978)提出的模仿者动态(ReplicatorDynamics)模型来分析产业集群中企业竞合博弈的演化,并讨论了有限理性条件下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博弈,来揭示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均衡问题。

2.2 模型的推导过程及涵义

在有限理性的重复博弈中,若最优的均衡策略能够经受有限理性所引起的错误与偏离的干扰,在受到少量的干扰后仍能恢复,则称该均衡是演化稳定策略均衡(EvolutionarilyStable Strategy,简称ESS)。此均衡是在特定群体内的动态重复博弈的基础上达到的。

我们用一水平差异化产品的市场竞争与合作博弈来说明其适用性。假设:有两类参与者,实力较强的企业1和实力较弱的企业2,这是一种典型的非对称博弈,对该博弈构造如下支付矩阵(图1)。

注:MD2

我们用C表示企业间的合作和良性竞争,用D表示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或不合作行为。假设企业1类型的群体中,采用C策略的比例为x,那么采用D策略的比例为1-x;假设企业2类型的群体中,采用C策略的比例为y,那么采用D策略的比例为1-y。

企业1类型的企业的纯策略收益为:

企业1类型的企业的混合策略收益为:

同理,企业2类型的企业的混合策略收益为:

两类企业的模仿者动态方程分别为:

我们首先对企业1类型的企业群体的模仿者动态方程进行分析:x=0,1;y=MD1/(MC1-UD1+MD1)时,dx/dt≡0,也就是说所有的x都是稳定状态。当y>MD1/(MC1-UD1+MD1)时,x=0,1是两个稳定状态,其中,x=1是演化稳定的策略;当y

同样地,对企业2类型的企业群体,当y=0,1,x=MD2/(MC2-UD2+MD2)时,dy/dt≡0,也就是说所有的y都是稳定状态。当x>MD2/(MC2-UD2+MD2)时,y=0,1是两个稳定状态,其中,y=1是演化稳定的策略;当x

从图2中我们不难看出,该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演化特征。在该系统的5个局部平衡点中:x=MD2/MC2-UD2+MD2与y=MD1/MC1-UD1+MD1是系统演化特性改变的阈值,当系统的初始状态在这两个值附近时,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到系统演化的最终结果,这是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当系统的初始状态落在A、B中时,系统演化的最终状态是确定的,这又表现出系统演化的结果对初始条件的依赖性。上述企业合作竞争模型的分析主要运用了模仿者动态模型的理论及其相关的结论,从理论意义上说,在确定性动态(模仿者动态模型)下,所有纳什均衡都是动态系统的不动点,并且所有严格纳什均衡都是渐近稳定的不动点,因此不利于系统在严格纳什均衡之间的选择;同时从现实意义上说,经济系统常常会受到许多随机冲击的影响,环境的不断变化、个体的试验及新旧更替等都会对群体行为产生随机影响,仅用确定性模仿者动态来描述系统行为的变化显然是不够的。要更准确地描绘一个系统的动态变化,就必须对随机动态系统进行研究。

3 结论和分析

从上面的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均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要使一个产业集群健康稳定发展,良好的和稳定的外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和稳定的外部环境可以减轻各种不良因素对产业集群系统的冲击,使该集群中企业处于良性的竞争环境中,群内企业共同随着集群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展。提供良好的和稳定的集群内部环境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政府要提供服务与政策诱导,公平服务于集群内各企业,重视支撑性产业的配套发展;二是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在具体的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引导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在产业集群的地域空间中,政府也可以通过建立中介机构、协会等提供各类培训和咨询,或者有目的地组织企业家交流集会,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以及企业协作联络网络的生成,从而促使企业之间知识、信息和经验的沟通与交流,为创新的发生提供可能;对一些初具规模的集群,要进行规范化管理,排除一些阻碍集群发展壮大的消极因素,等等。

对于产业集群中的个体企业而言,要想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有观念的转变,主观上愿意合作;另一方面需要有战略思路的创新,能够形成共赢的合作结果,才能达到最终的均衡。当然在考虑合作对策的同时,并不排除现实良性竞争的可能存在,但关键还是在于弄清楚竞争与合作的前提条件与转化机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存在着合作的可能,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推动合作,以确保合作的双赢或多赢目标的实现。例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研究开发费用不断提高,对于许多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果产业集群中的个体企业仅靠相互攻击与恶性价格竞争只会造成市场萎缩、两败俱伤的结局,而在现实的产业集群中,越来越多的个体企业在研发时倾向于采取合作研发的形式实现互惠多赢,使得产业集群的创新成果辈出,达到一种良性的均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这种企业间的合作研发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资源互补利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二是风险共担,联合投入相似的资源,减少重复工作,如计算机公司共同开发软件产品;三是市场同创,联合扩大市场总需求,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出发,联合开展广告促销运动,推动整类产品的销售,这肯定要比集群中每个企业只为自己的产品作广告更有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需求水平。

总之,从演化博弈理论的视角出发,考虑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时,必须看到博弈的诸多要素都是可变的,并且这些可变因素不仅仅是单个企业自身能够施加影响,其他企业和众多外部因素也可以施加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集群中的单个企业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试图使所有的改变均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产业集群中体现的是“自己活,也要让人活”的原则,对策的改变关键是要发现能够促进所有参与博弈的企业多赢的方向,采取措施引导企业朝此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求得企业自身的发展,这样才更容易形成良性互动的动态均衡局面。

参考文献

[1]NDAVID.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industrial clusters:th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3(11):521-532.

[2]R C LEWONTIN.Evolution and theory of games[J].Journal ofTheoretical Biology,1960(1):382-403.

[3]P D TAYLOR,LB JONKER.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and gamedynamics[J].Mathematical Biosciences,1978(40):145-156.

[4]吴昊,杨梅英,陈良猷.合作竞争博弈中的复杂性与演化均衡的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90-94.

[5]A AMIN,P COHENDET.Learning and adaptation in decentralizedbusiness network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Space,1999,17(1):87-104.

[6]喻小军,谭建.企业集群的生态系统竞合模型[J].系统工程,2007(7):108-111.

我的员工关系理论 篇5

我这个同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在他眼里,企业的员工关系职能的作用就是解决企业出现的员工关系问题,没有这些问题,这个职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可是,在我眼里,企业的员工关系职能除了要解决企业的员工关系问题,充当消防员的角色,甚至是防患于未然的角色外,还应当充当企业的监督者,以及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协调者角色。

我现在的公司有员工关系组,它的职能主要是:

1、解决员工关系问题,消防员角色;

2、建立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机制(包括总经理接待日、员工满意度调查等),防患于未然者、疏导者角色;

3、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员工活动,丰富员工生活。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上面这样一个员工关系组的职能已经非常完善,但是我觉得它还缺少一个:工会。

我第一家公司的规模比较小,除了培训是独立一个职能外,人力资源没有明显的分工,所以员工关系是融合在人力资源职能里,但是它有一个工会。我记得当时我们上入职培训课,就有一堂课是完全讲“工会”的,这个课程围绕的一个中心点就是“工会是维护员工利益的”,员工如果觉得管理人员管理或领导方法不正确可以找他们,公司在要解雇一个人的时候,工会会去考量这个解雇的合理性,合理才不干涉公司这项决定。

我觉得我现在这家公司的员工关系这三项职能更多地是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比较忽视员工利益。而一个完善的员工关系职能应该是两方利益的协调者,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我目前这家公司的三个职能,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另一部分应该是工会,当公司一味地追求经营利益而触犯到员工利益时,有这么一个监督机制去纠正;假如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侵犯了员工的合法、合理利益,它有这个权利去干涉,要求公司做出修改。

新闻思潮与新闻理论的关系 篇6

同时,新闻理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理论一旦形成,其历史的兼容性、时代的涵容性和逻辑的展开性等品质赋予理论以内在的凝固力。而新闻思潮作为一种“潮”,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流变性。即使某种新闻思潮具有较长的存留期,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其内涵或者出现了某种变化,或者侧重点发生了转移。不过,当新闻思潮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只要存在相当的历史条件,也有可能形成比较系统、理性和合乎逻辑的理论形态,存在着向新闻理论演化的可能性。如,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新闻界的主潮。在学界的提炼下,这一主潮已经体系化、理性化并具有缜密逻辑性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新闻思潮与新闻思想在内涵上也存在一定差别。哲学家贺麟在区别思潮与思想时提出:“至于‘思潮’也与个人的‘思想’不同,思潮是一个社会在某一时期中所共有的思想蔚为风气,个人被其影响而不自觉,所以被称为思潮的思想,便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能支配各个人的行为。思潮不是少数人的思想,而是社会的共有的思想。”新闻思想一般是指个别思想家或新闻从业者所提出的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具有原创性的新闻观念。它要发展成为新闻思潮,往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和心理基础,能激起当时新闻界和社会民众的心理共鸣,成为一种群体心理和风气时尚。新闻思想往往是新闻思潮之中的一朵浪花,但新闻思潮并不是个别思想的简单叠加。只有当个别的新闻思想之间具有共同点并存在交往中介时,才存在向新闻思潮发展的可能。

(唐海江文,摘自2012年第1期《新闻与信息傳播研究》)

谈体育产业与传媒产业的关系 篇7

1 体育产业与传媒产业的互动关系

1.1 体育产业

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型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部门的总和。这里的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用品与社会体育服务两个部分。体育产业之所以与其它产业不同就是因为社会分工, 体育产业生产了自身的体育产品和自身特定的体育服务。

1.2 传媒产业

传媒是传送视听音训的非个体性传播工具, 因为它们的存在使人们对信息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当这种视听音训的传播以盈利性质为人们提供产品与服务时, 传媒便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同时对人们产生告之、教育、娱乐、影响等功能。

1.3 体育产业与体育传媒的互动

体育和传媒的关系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产业化发展方向指引下, 体育与传媒在进行产业化运做过程中, 发现了共同市场, 为了各自发展而展开良好合作。且不说铺天盖地的各种体育报道, 光从层出不穷的体育专业报纸和风光无限的体育频道就可以看出一二。体育作为人们娱乐消遣的最长见活动, 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 于是传媒对体育青睐有加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传媒如此重视体育, 除了这个基本的原因之外, 还和体育报道自身的特点分不开。如此的整体合作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结缘。

2 体育产业与传媒产业的双赢关系

2.1 合作共荣

体育产业中主要是竞赛表演业与健身娱乐业, 而竞赛表演来与媒体业的联系程度最为紧密。体育作为一项产业的发展, 当然要以利益为首位。体育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就得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样以经济效益为宗旨的传媒, 其新闻报道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他们经营的媒介产品。通过这些来获得经济效益。产业化的体育和传媒, 就这样被经济撮合在一起, 共生共荣。

2.2 合作共双赢

体育作为传媒重要内容的来源, 是传媒获得大众市场, 获得市场回报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的支撑。反过来说, 体育本身需要聚敛人气, 也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非常懂得聚敛人气的专门的技巧和能力的产业, 使它得以产生影响力, 那么这个产业就是传媒产业。因此, 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合作, 是一种天然的、符合逻辑的、珠联璧合的双赢的合作。

3 体育产业促使传媒产业的发展

人们通过媒体观看到精彩的竞赛表演, 而众多的体育赛事以及比赛的激烈促使体育表演市场日渐火爆, 成为传媒争抢焦点。为了宣传体育文化、转播体育赛况、报道体育新闻等, 专门的体育频道、体育报纸、体育电台、体育专刊专栏等形式的媒体, 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

对于体育传媒产业整体来说, 由于利益的一致性, 二者结合后形成了强有力的体育传媒业, 在国内外成功发展经验的推动下, 对于体育传媒业来说, 要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集团化发展成为时代的选择。因此, 传媒业要以体育商业化为切入点, 要以体育赛事的经营为平台, 不断延伸传媒业发展空间, 强化对体育产业的介入力度, 联合成为配套业务。体育产业和传媒产业这两个朝阳产业之间的联手, 必将开启传媒和中国体育之间合作大幕, 同时也必定会极大地促进体育产业和传媒产业的共同发展。

4 优化市场结构, 发展市场供给主体

4.1 理念转变, 注重素质

目前是市场经济时代, 一些经营良好的俱乐部都是靠着不断创新的理念和诚信经营的意识来取得成功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的意念需要开放吸收好的建议, 不断推陈出新。球队方面不能只看成绩而不重视平时的经营。摆正球员、市场、俱乐部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故有效提高和培养俱乐部管理人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法律、经济头脑, 把自己培养成以上的综合人才才能不将整个俱乐部经营管理好。

4.2 健全机构设置, 拓宽经营渠道, 开发新的经或领域

健全的机构设置是俱乐部进行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为了增强俱乐部的生命力, 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有利于开展经营活动, 最终实现盈利的目的。俱乐部的经营动作要依托于比赛市场, 依托于篮球资源和人才市场, 使人、财、物实现最佳组合。

5 培育篮球市场, 开发新闻媒介的巨大潜力

5.1 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 要依托于篮球市场, 要依托于篮球资源和人才市场

球市是体现运动项目的价值, 使投资者得到回报的重要因素。只有壮大和成熟球市, 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赞助商, 使项目获得更充足的资金, 使经营活动不但盈利, 并且不断刺激篮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最终形成较完善的篮球产业市场。通过多年的职业联赛, 中国的篮球球市已出现端倪。但是市场的潜力需要俱乐部去培育、去挖掘。俱乐部只有直面市场, 以市场为中心, 才能促进俱乐部的发展。

5.2 最近几年新闻媒介与体育的关系达到了空前密切的程度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逻辑关系研究 篇8

创意对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创意产业也得以世界各地得蓬勃发展。然而,由于文化和语境的不同,研究者在认识上对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存在一些障碍,导致创意产业遇到许多发展上的问题。要想加强对创意产业的研究,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创意产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必须对创意产业进行清晰的要素界定和逻辑解释。有效区分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词汇所描述和包含的产业内容的差别与变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有关文化经济以及创意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而且有利于为产业管理者制定不同类型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发挥不同政策体系对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2 创意产业源于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无疑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大伦敦市议会把创意产业界定为文化与艺术紧密联系的产业,内容包括“传统的艺术部门和商业性文化活动”。大伦敦市还从主体和内容二个方面特别阐述“文化产业”的这种特点。一是强调文化产业的创造者是能带来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国家资助体系之外的那些文化活动;二是强调文化产品包括人们所消费的与公共资助体系无关的全部文化商品,如电视、广播、电影、音乐、图书、广告、音乐会等[1]。尽管大伦敦市议会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实际上包含“市场化”和“经济路线”,但此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仍没有具体的分离标准,二者重复使用或合并使用的现象随处可见。随着创意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创意产业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创意产业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与这一时期创意产业产生的时代背景相适应,许多研究者直接从文化这一角度来定义创意产业。如哈佛大学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德·凯夫斯在其《创意产业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创意产业是那些提供与文化的、艺术的、娱乐的附加价值相联系的商品与服务的产业[1]。而作为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我国台湾地区也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则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2]因此,从创意产业产生和缘起的背景来看,它是一种与文化产业有着密切关联的新兴产业形态,这种产业萌芽于文化产业内涵,通过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成为政府部门促进本地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

从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来看,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说到底来自一国文化的竞争力,文化的强盛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所在。在当今科技、经济与文化结合日益紧密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强盛体现在文化创新上,文化创新最终体现为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上。创意往往伴随着文化而产生,没有文化底蕴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创意将成为无根之水和无本之木。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被视为性质相同的产业的根本原因所在。直到今天,创意产业在日本、芬兰、韩国、德国等仍然被叫做“文化产业”,在美国叫做“版权产业”,在西班牙称之为“文化及休闲产业”,台湾地区叫做“文化创意产业”,我国广东称之为“文化经济”。从这一点来看,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渊源很深,如果不能从产业的角度来强调创意产业的经济特征,那么创意产业与文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来进行区分。甚至可以说,创意产业就是文化生产的一种业态。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渊源仍然有这样的基本认同:创意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核心内容,以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为目的,通过高科技的转化手段,借助商业运作方式传播并获取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

3 创意产业超越文化产业

随着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的兴起以及学术界对创意产业研究的不断推进,对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区别也逐渐清晰。当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创意产业是一种源于文化产业,但又超越文化产业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尽管创意产业同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电影、电视、广播等传统的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内容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创意产业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这些产业。西蒙·鲁德豪斯认为,英国仅仅从文化和艺术角度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创意产业的本质,创意产业己经从文化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3]。各种设计创意、题材构思、选题策划、艺术表演形式、生产工艺、标准以及销售模式等,己经不仅仅是大众消费的最终文化产品,而是创意生产[4]。澳大利亚学者坎宁安认为,创意产业是一个相当新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论述范畴,它可以捕捉到大量新经济的变化动态,这是诸如“艺术”、“媒体”和“文化产业”等词汇所无法做到的。“创意产业正在试图描绘出一个历史性的变化”。美国学者特里·弗鲁认为:创意产业的出现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二者都是基于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日益增长这一时代背景而产生的。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创意产业更多地表现为对信息化、全球化和互联网等高科技的依托。由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以及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与文化从特定的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样,创意也不仅仅是存在于艺术或媒体行业,而转变成了全球经济市场上以设计和内容为竞争优势的注入元素[5]。在这里,作者力图将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加以区别,将创意放在新经济、高科技网络发展、传统工业设计、文化产业、艺术或媒体行业综合交错发展的态势下来阐述[6]。此后,“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斯金进一步拓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把属于自然科学中的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创意产业,有效地解决了创意活动中科学与文化艺术相分离的问题。作者认为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由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构成。这与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1990年提出的“版权产业”的概念相似之处。新加坡贸易产业部根据产业价值链分析了创意产业不仅可以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相互融合,而且处于产业价值链上游的高端。进入新世纪以后,英国随后也正式将文化产业更正为创意产业,并且将“文化产业”从传统的文化产业扩大到包括制造业、信息业、高科技行业。从国内的研究来看,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结合全球化时代的消费背景指出,创意产业的产生源于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精神需求层次的提升。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期,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由传统的短缺经济时代进入饱和经济时代再进入过剩经济时代。此时,人们的追求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财富的享受,而是有着更高的精神层次的追求。此时,创意产业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由原来零散的观念和符号形态转变为一种产业业态。因此,创意产业是人们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升级的表现,在传导方式上是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具有科技、文化、艺术与经济全面结合的特征[7]。上海社科院徐清泉也认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特有的产物,狭义上的创意产业大体上等同于文化产业、内容产业的高端。广义上的创意产业不能完全局限于文化产业的某一个领域或门类,而应该包含任何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文化附加值的观念产业、思想产业、核心产业、关键产业、高端产业[8]。

综上所述,创意产业是一个与文化、知识以及个人创造力紧密相关的概念,创意产业不再简单地囿于过去的传统文化产业,它是适应新的产业形态而出现的概念,是对新出现的产业形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从涵盖的具体产业门类看,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存在着交叉和重复,但是创意产业更加强调人的创造力,更加强调创意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它不仅注重文化的经济化,更注重产业的文化化,更多地强调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与文化产业相比,创意产业提供的是设计、理念、精神、心理享受、增值服务,创意不同于传统文化知识概念,也不是传统行业和领域中作为高附加值的科技含量,而是一种能提供符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为大众广泛接受的理念,使人们能获得精神和心理享受。因此,创意不仅仅是文化创新的简单集成,而是科技、文化、经济整合一体的产业形态。从产业运作模式上看,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动态化,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方式,更多地依靠市场和消费自身的推动,同时又通过不断地设计市场,策划市场,涵养市场,激发市场来拓展市场空间。因此,尽管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重复与类似,但文化产业不是创意产业的全部,文化产业的全部也不一定都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判断某些产业活动是否属于创意产业,只能看其是否建立在创意的基础之上,与行业没有任何关系。不管什么行业,如果缺乏创意,它就不能叫创意产业。而无论再好的创意,如果缺乏市场化和产业化前景,也就无法称之为产业。

4 关于创意产业的逻辑解释

随着研究的深入,创意产业的内涵被逐步挖掘。创意产业是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除具有设计、研发、制造等传统生产活动领域的基本内容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与知识或文化形态类似的创新理念。同时,无论是创意产业的实体内容还是运作手段,特别是创意产业的价值实现都离不开高科技技术的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是创意产业运作的基础平台。如约翰·哈特里将创意产业的兴起归因于当代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政府有意识的推动策划。作者认为,创意产业本身并不是工业经济社会的产物,而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这种语境包括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出现和世界经济形态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体为标志的新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创意产业的兴起还应特别考虑当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播带来的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也有一引起研究者认为,创意产业的兴起也缘于一些国家、城市或地区的政策制定者们为了促进“就业和GDP”增长的政策架构。更多的文献表明,创意是由想象、理念、文化、情感等非物质的要素构成的一种生产力,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意将是重要的竞争力来源:它可以用无形资源提升有形资源的价值;创意的高整合力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融合,并实现市场价值;创意强劲的市场力可以使产品具有竞争力,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创意更可以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生新的消费需求。

更多的文献表明,创意产业是通过“越界”促成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重组与合作的全新的产业形态,创意通过对产业的价值定位、价值延伸、价值扩展和价值整合来实现其自身的市场价值。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等认为,创意产业的出现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新有着特别的联系[9],但对创意产业的认识不能囿于传统产业的逻辑思维,应该在技术进步、产业融合、消费转型的大背景下审视创意产业的内涵与本质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创意产业以结构优化、价值提升和资源转化为手段,通过用软驱动取代了硬驱动,用价值链取代了生产链,用消费导向取代了生产导向,用多元目标取代了单一目标,从而实现了对传统产业发展逻辑的颠覆[10]。王缉慈等认为,创意产业源自技术、经济和文化的融合,是高科技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创意产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密集型产业,是激发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之一[11]。王玉梅认为,创意产业是具有原创性、高增值性和高文化含量的产业,它以创意为核心,将文化创意规模化、产业化,有效的产业运营和价值的实现使创意产业具有高收益性。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是价值的非消耗性、内容创造的高赢利性、赢利的不确定性、消费者需求决定性。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不同于其传统产业。作者根据价值链理论分析认为,创意产业富含符号和文化等无形的知识资产,也可以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或品味和追求。找准价值链上的关键赢利点是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基本途径。创意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注重价值的产业化过程,如果仅有创意,而没有将创意产业化,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创意就无法称之为产业。王如忠认为,创意产业是一种从开发客体资源到开发主体资源(人之头脑)的产业发展模式升级,是一种高度智慧的产业,也是一种典型的“头脑产业”。[12]赵友宝认为,创意是文化在精神领域的延伸与体现。当今世界,创意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在物质、技术等领域呈现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创意产业是一种将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的新兴产业,它颠覆了以往任何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把创意等智力因素确立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13]。

从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创意产业从来就不能算是一个单独的产业,它是一个产业集群,是以文化产业作为内容,以信息产业作为基础设施,以现代服务业作为链条,整合高科技手段而成的一个新产业集群。”[14]因此,集群化发展也成为创意产业近年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王缉慈指出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由于创意的无处不在,当今世界经济在根本上就是一种创意经济。伴随着创意阶层的兴起,发达国家正逐步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经济活力越来越体现在高度依赖创造力的创意产业活动上。一方面,创意与商品经济相结合,不断制造和输出反映时尚艺术、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以符号和概念为价值形式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给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商业化提供了发展空间[15]。因此,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是集群化,即在大都市形成集聚区。一般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缘于外部性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效应,即同一产业的多家企业集聚在一个空间可以比它们分散时获得成本的节约。而创意产业聚集除了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外,还包括拥有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降低交易成本优势[16]。

5 结束语

探析定位理论与市场营销理论的关系 篇9

1. 竞争

定位理论强调竞争导向应该是消费者。竞争过程中, 应该比较竞争对手优势和劣势, 从而不断丰富自我, 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这才是企业正确选择竞争之关键。不论从哪个角度上分析, 都需要满足消费者需求, 这样才获得消费者的选择。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获得胜利, 第一需要调研市场, 从市场的空白点入手。第二, 需要明确消费者需求, 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之产品。第三, 在同类产品中提升自我, 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众所周知, 良性的竞争是有益于市场不断发展, 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因为良性的竞争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 可以使得产品荣誉更加突出。消费者看重了企业品牌效应, 产品的社会信誉, 会使然更多消费者选择, 这是良性竞争之表现。如果市场中不断的出现恶性竞争, 这不仅导致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浪费, 也影响了企业社会信誉, 使得消费者心理产生疑虑, 不能坚定的选择。从竞争适用性上看, 竞争导向更多的是从挑战者角度进行思考, 从消费者心理需求看待市场。消费者所属的市场地位, 决定了这一竞争过程。

2. 解读心智

市场定位理论中非常强调消费者心智, 从而满足营销推广需求。研究消费者的心智, 其实就是想要明确消费者有何需求, 从消费者需求中为产品定位, 生产处满足需求之产品。心智具体而言, 就是消费者心理所想, 这是一种隐性的需求, 当这个隐性的需求逐渐被满足时, 会之间表现为显性需要, 也就是产生了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研究消费者心智, 就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消费者心理的变动不总是停留在一个时间段上, 他们的需求会受到一段时间的经济条件, 社会心理影响。因此, 在接收了消费者散发出的信息时, 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可以将其融入编码、存储以及利用等。在认知过程中企业不能一味的进行认知, 而忽视了客观现实问题。这样的研究很容易出现失败现象, 为了保障企业社会影响, 进行的营销应该客观, 应该具备事实。然而, 这个认知的过程也直接展现了营销和定位这是一种相符相成之过程。

3. 分化与品类

这个需要明确的是, 细分和分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这两者并不是没有本质联系。细分主要是基于消费者需求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这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手段。而分化是基于细分基础上, 选择出一条差异性最突出的因素进行分析。细分对当前的市场进行细化目标, 寻找市场定位。而分化是在潜在消费者中不断认识消费者心智, 从而开创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想要实现这一目的, 不仅需要对市场进行衡量和掌握, 还需要进行预测。这个预测如果简单的依靠洞察力是不够的, 需要营销人员具备超强的综合素质。

二、定位理论与市场营销理论一体化之形成

1. 融合

这里的定位指的是营销竞争主要是关于一场人才竞争过程, 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 应该着重从心智方面进行培养, 这样看待营销和品牌问题会显得深入和突出。基于对现实营销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晰的理解定位理论和与科特勒营销理论之间存在的关联点, 这是一种相互促进, 相互融合的联系。

2. 定位形成过程

里斯和特劳特一致认为, 定位不能简单的指对产品本身做了什么, 而是对市场存在的潜在客户心理进行分析, 将客户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其中菲利普·科特勒根据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他认为市场定位形成主要经过三个环节。第一是识别可能存在的竞争优势问题, 在进行调查时, 应该将竞争者的差异罗列出来。第二是应该从这些竞争优势中选择出对自我有利的优势, 例如需要选择出感知性优势、盈利性优势以及独特性优势。第三是利用相同的营销组合方式, 将这些优势进行组合, 从而准确的选定出市场定位。随着时间不断推移, 我国营销学者根据学者的总结在进行优化和补充。市场定位战略, 应该是在陌生的市场中不断的寻找战略点, 选择到合适的位置, 再进行定位这么一个过程。目标市场确定之后, 还需要确定目标客户, 这个时候会对客户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 逐渐完成找位环节。这个过程需要对目标客户心理忧虑点、利益点分析, 从而确定出市场目标的价值定位以及属性定位, 为了更好的开发市场, 这个过程就完成了选位过程。在基于4p策略组合进行深入研究, 使得企业在定位过程中, 可以做到准确无误。

三、定位理论与市场营销理论一体化关系强化和创新

1. 定位强化过程

定位完成之后, 需要不断强化和更新自己的定位, 在强化中不断升华自己, 这样才可以保障定位持续性。一般而言, 企业在进行定位强化时, 一般都会经过几个过程。第一, 定位塑造过程, 第二, 定位迅速提升过程, 第三, 定位升华过程。然而这三个过程实施不能缺少传统营销理论的支撑, 需要在该理论引导下开展。定位塑造阶段这是强化第一步骤, 需要选择一段时间进行集中宣传, 进行立体式的推广行为, 这强烈的集中宣传会使得消费者心理引起冲击, 这个冲击便会逐渐产生出认识。不论这个宣传质量高低, 最终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注意, 当消费者心理引起冲击时, 这个宣传的目的便实现。

任何一个企业进入强化阶段时, 如果营销出现失败, 那么直接导致整个企业定位失败, 使得该企业在市场发展中被淘汰, 因此, 可以看出强化环节对定位的重要性。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和竞争对手产品对比, 自身的产品没有存在优势时, 那么企业可以从竞争对手中, 给对手一个定位强化过程, 重新给对手一个定位, 这样可以反之强化自己。另外, 还可以借助营销策略进行强化定位。企业可以同一些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消费者会记住本品牌的特点。因此, 在进行产品定位以及传统营销理论中, 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相互交融之过程, 因为交融使得定位得到了强化。企业在社会发展中, 不断立足先进位置。

2. 创新定位

市场定位理论从最初提出到逐渐发展, 这个过程理论不是一成不变, 它需要根据社会发展, 理论不断创新和进步。理论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 这是一个与时俱进之过程, 正是理论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因此, 理论在这过程也得到了丰富, 从最初的新地位, 定位理论对市场的分析从使用技巧到当前使用心智, 这个过程融入了大量的知识, 例如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学知识, 这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是一门与时俱进之学科。在这些学科的支撑下, 市场定位得到了补充和改进。从中可以看出市场定位理论这并不是一门静止不变的学科, 这是一门不断发展, 不断完善之学科。然而, 学科发展目的和方向都非常明显, 基本都是根据消费者销售心理进行研究。这个研究不仅是从心智上的研究, 还是从需求上的研究, 最终目的都是消费者的内心价值。因此, 市场定位理论同传统的营销理论是一脉相承之理论。这个理论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 在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进步, 这不断优化的过程, 表现出了一脉相承, 表现出了相互融合关系。

定位理论以及市场营销理论, 这两个理论都是营销史上里程碑, 这对企业产品销售带来重大指导意义。定位理论主要指的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如何定位自我, 如何在市场中寻找到自身独特的价值。而市场营销是帮助企业选择到合适的载体进行传播, 将企业价值通过载体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 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产品进行分析选择, 从而确定购买产品。这个时候营销需要让消费者看到产品自身独特之处,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在市场中定位自我。这两种理论是相互融合, 一脉相承的, 之间没有所谓的超越争议, 而是平行的相互前进, 先进过程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面对这两种理论, 应该用科学的发展的态度面对, 应该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更好的利用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营销史上有着两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就是定位理论形成, 第二是市场营销理论形成。文章根据这两种理论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关于客户心理认识、竞争、产品分类营销、还有广告与公关等进行详细解析。从中提出了定位理论与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理论, 本无超越, 实为一体”观点。该观点的提出, 文章主要从定位形成, 强化过程以及不断创新三个观点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定位理论,市场营销理论,解析关系

参考文献

[1] .高苏.基于海西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福建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现代商贸工业, 2013 (23) .

[2] .苏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索——以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超市为例.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3 (6) .

[3] .罗娅丽.非专业学生电子商务实训内容的重构与探索——以营销专业为例.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3 (11) .

[4] .严继超.建设有农业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北京农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定位分析.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3 (3) .

[5] .葛晓鸣.大学生与从业人员心理素质模型比较调查及有效训练模式——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外经贸, 2013 (10) .

[6] .白琳.基于多维实践平台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5) .

浅论集成理论与港口物流理论的关系 篇10

随着对外贸易的往来频繁,港口运输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催生出港口物流业。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港口物流产业基础理论随之亟待更新和完善。在新经济时代,物流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集成化程度不断推进的过程,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成为物流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现在针对集成理论与物流理论结合的探索大多集中于其它的生产领域中,未将其完全运用于港口物流,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论文提出“集成化港口物流”这个前沿课题,把港口物流基础理论的发展作为落脚点来分析集成理论,以推进现代港口物流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以集成目标设计为核心

正确的物流集成目标应该是这样的,在保证企业利润和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尽量节约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港口的整体柔性,使港口企业的物流系统能够达到“两小一大”[1]的集成目标,投资成本最小化,操作成本最小化和客户服务水平最大化,即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费用外,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控制管理,提供完善的港口物流服务。集成目标的设计的特点是关注客户对企业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和由此带给企业的增值利润,这与传统的成本中心学说相比较,目标已完全从成本上转移,这种集成化的目标设计推进了港口企业的物流系统整体的完善。

2 物流环节的集成化

港口企业的物流集成就是要以港口集成目标为核心,调整各个环节之间的矛盾,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同一整体。通过调和顾客服务最好、总成本最小、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最优等之间的冲突,把二律背反现象对物流系统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使港口物流系统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

3 以先进管理技术和理念为手段

集成的管理设计思路是一个前沿性问题,其组织与管理、运作与实施都必须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为手段。港口物流系统集成化的特点是单位分工,整体集成。就是将港口物流运作系统看做为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商品从采购、生产、分配、销售,最后运抵客户,一系列活动都是彼此牵连制约的。可以说现今的港口已不只是港口与港口间的竞争,同时也是整个物流供应链间的较量。

4 关注集成的限制和干扰条件

在港口物流集成设计过程中中,也会受到外部环境其所产生的约束,我们将其称为限制和干扰条件。港口物流体系涉及到的具体干扰条件有:资源供给的约束、港口区位的限制、企业规模的限制、装卸与运输的能力限制、仓储能力的限制、加工生产能力限制、市场的约束、体制的约束等等[2]。港口物流受诸多因素干扰影响,这就需要在集成设计中注重限制条件的设计优化,使用集成的理念对关键制约条件进行突破或合理利用,进而达到有效集成的目标。有鉴于此,将集成目标设计分为两部分:

4.1 港口内部集成港口内部集成主要指为了突破自身的内部

制约条件,将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作为整体的物流过程,对其实现集成化管理,以使重复作业频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港口物流成本的上升速度降到最低。

4.2 港口外部集成

外部集成指的是把港口企业看作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存在于整个物流供应链中,对除本身以外其它的制约条件所进行的集成化管理。外部集成关注的是企业与船东、船舶代理行、货主、货运代理行、商品批发零售商等等之间的合作关系。管理的关键是把供应链上与港口企业相关的每一节点业务融合为同一功能整体,把港口企业的外部制约因素加以转化和利用,以获取港口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

5 注重即时客户反应管理

港口为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一般为原材料供应商、制造企业、零售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是大客户,通过签订合同、契约等方式,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大客户对服务质量和价格的要求都很高,因此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技术和现代服务理念,以提高客户对港口的满意度。即时客户反应指的是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在接到订单的瞬间,整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即可同步运作,节点上的各职能部门之间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和网络技术联系,通过这种可视性的全面的控制,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最快响应,从而提高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强化其对港口企业的忠诚度。这里提到“7R”的概念,即将恰当的商品以恰当的质量、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价钱,运送至恰当的地点、恰当的顾客手中。这种客户反应机制是以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的应用和业务流程的集成为导向,将供应链上所有节点部门和其业务看做一个功能集成化的整体,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6 循序渐进寻求集成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使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即戴明环(PDCA循环)[3],这种方法是重复前进的过程,通过对港口物流的集成进行设计规划(plan),实施(do),进而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check),然后对检查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action),重新反馈到初始阶段,即重新进入规划、实施检查、处理,以求得集成设计目标在物流系统中的实施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本论文从目标、组织、运作、约束机制、信息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集成理论在港口物流系统中的运用,也是针对当前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一次物流理念、管理方法模式的有益探索。物流能力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同时港口交通业的物流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这个大前提下,充分认识和了解集成理论与港口物流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掌握集成理论的特点和规律,将其有机的融入港口物流理论当中,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推动港口物流理论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为整个港口供应链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以期对地区的经济繁荣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在物流高级化体现的集成理念下拓展港口物流基础理论,使集成理论与港口物流结合,并使其成为港口物流高级化的核心理论。

关键词:集成目标设计,二律背反,供应链管理,即时客户反应

参考文献

[1]董千里.高级物流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3-28.

[2]舒辉.集成化物流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04:59-61.

上一篇:高中数学新课改下一篇: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