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

2024-06-25

外国文学课(精选十篇)

外国文学课 篇1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在后来的使用中被给予了文化和教育的含义,人文素养其实就是人们在发展中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综合素质及其发展的程度,总的来说,人文素质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对人文思想的理解,对人文精神的遵循、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对人文方法的掌握。这里面核心是人文精神,其基本特征就是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人们的价值观、生命观、人生意义非常的关注,对价值理性比较注重,特别重视对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道德出现了大面积的滑坡情况下校园里面的人文精神也深受其影响。大学生在象牙塔里面的生活本应纯洁,但是现在却日益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有些学生自视甚高、做事眼高手低,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没有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大学生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因此,针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薄弱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英语专业中的文学课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很有必要。

二、英语专业中开展外国文学课程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外国文学课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追溯到最早的话可以到洋务运动时期的京师同文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角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当前我们的英语专业中的外国文学课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欣赏英文原著的同时,掌握一定文学鉴赏的知识及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促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言基本功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时在西方国家,文学课程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培养其人文素质,那么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就是一个基本方法。生活是文学的基础来源,不同时期的外国文学作品中都是一个当时该国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既有平凡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轰轰烈烈的时代变革,能让人们在阅读中一方面领会到人性中的卑微之处,也能感受到人性中的高贵之处。学生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对世界各国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等方面有所了解,还可以感受到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辉煌,一方面开拓了视野,一方面也陶冶了情操,在增长审美意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这种培养方式不是照本宣科的教学,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外国文学中的清楚分明的人文精神脉络级人道主义的传统。外国文学中能够对外国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及价值观等有所体现。从古希腊神话到现在,人文主义精神都有所体现。从最初的远古时代到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外国文学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对自由的向往、坚定的民族意识以及文学作品中无所不在的人文主义的关怀。因此,英语专业中外国文学课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含义,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平台。学生通过外国文学课中的对外国文学及文化的学习,能够培养出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的品鉴能力、对好坏的鉴别能力、对生活百态的感知,能够在学习中追寻真理。

三、以文本细读,推进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现在的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学生基本上都缺乏了较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所以在一定意义来说英语专业中的外国文学课在一定程度上来先将作为一门阅读课程。要想对文学作品有所理解,就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文学作品,学生才能真正地走到作品中,这才有了和作品之间进行沟通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文学作品,学生才能够有机会增强对作者表现意识的体会。领悟到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最终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当前的教学缺失造成了学生没有对文学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仅仅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认知,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直接接受教师的观点,没有参与到与文学作品的思想互动中,没有了自身思考和形成观点的时机。因此,英语专业中外国文学课中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系统有序的对外国文学进行阅读,及时的给予学生在教学大纲范围内的阅读计划,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建立相应的阅读机制,奖励机制,给学生理出一些适合当前水平的书目。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从书中学会思考,学会联系实际、学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通过及时的讨论和总结,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延展。

综上所述,由于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格局有了较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文化也走向了一体化进程。文化因素在今后的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当前,中国想要局域世界领先地位,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的学校,对英语专业中外国文学课的合理运用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英美文学课程探析.庞敬春-《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

[2]在外国文学与文化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杨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3]外国文学作品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兼论《大学语文》选材上存在的不足.

外国文学课给我的感受 篇2

我很喜欢外国文学,也很喜欢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课上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工具,立体生动的给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学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物,而且老师讲的又生动,经常互动学生,调动了我们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老师的讲课经常是结合作品一起讲授,细致的给我们分析了一些细节。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和一些理论知识,这门课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更深的了解外国文学,而且老师还传授一些做人的道理,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

乔治·艾略特梳理维多利亚时代对“感受”和“知识”问题的看法时, 从“感受就是一种知识”的论点出发,而对我老说,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上,我同样感觉到的也有“感受就是一种知识”,老师上课时欢乐的笑声,总会把上课的气氛推向高潮,我在这样的课堂里,感觉置身就是欢乐的溪流。对有些经典作品,老师补充的解读,让我们能更深刻的体会到那一时期的文学现象,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分析作品中,老师阐述的一些做人道理,面对生活的态度,总是给我们更深的体会和触动。我现在很喜欢这门课,不过我之前对外国文学并不怎么感兴趣,接触的也并不多,除了以前课本上遇到的名片名段之外,我读过屈指可数的几本外国名著,而且由于不了解,不熟悉,即使看了,也没有做进一步更深刻的理解,现在通过外国文学课的学习,让我对外国文学充满了好奇,我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激发,同为古代文化的灿烂源头,我现在很想去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历程和思想史,然后把我们的文学和外国的文学做比较,从它们的 相同和差异中去更深刻的了解人类文学及文化的发展规律。我很喜欢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很想了解逝去的年代岁月中人们的思想,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我们今天的一定是截然不同,可是很想知道,在以前不同的时代里,人们的思想是怎样的慢慢向今天走来。

外国文学课 篇3

【关键词】大数据 外国文学 慕课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13-03

在大数据(Big Data)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浪潮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课、慕课(MOOC)、“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以及手机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模式无不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晶,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大数据引起的教育变革背景下,高校单凭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那种‘说教式的教学理念已经完全落伍。”从多媒体教学到慕课、“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更是教学理念的改变与革新,这就对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在外国文学课堂上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之外应该学什么,如何学?在大数据时代,教学能否真正实现“相长”?

一、慕课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式启动开放式课程计划,在互联网上提供课程资源,免费供全世界任何人使用。慕课正是起源于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其作为一个术语早在2008年就已被提出,但直到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的慕课风暴才正式登场,2012年则被《纽约时报》视为“慕课元年”。同年,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慕课;次年,我国正式启动慕课工程。与此同时,教育界对慕课的关注与研究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年达至顶峰,2016年愈演愈烈。那么,到底什么是慕课呢?简单地说,慕课(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究其实质是一种以网络化学习为基础的、开放的在线教育,但又有别于网易公开课,其创新性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是把一节课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一个短视频,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二是借鉴网络游戏的方式方法,随堂考试,即时奖励。三是根据测试内容采用机器判分或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是虚拟课堂,形成远程的讨论模式,通过网上论坛、话题研讨等形式把学习者联系起来,并使之进行互动。五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分析课程设置的问题,为学习者量身定制学习任务和学习模块,提升学习成果。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与“学”,真正做到落实学生的中心地位,创造双向构建和整体生成的学习环境,打破学习的时空界限,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利用慕课进行学习,并自由交流。

二、慕课对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的突破及其内在缺陷

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发布edX(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网络在线教学计划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慕课平台,我国清华大学推出“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推出“好大学在线”,国内知名高校开始进行慕课尝试。慕课的本质是在线教育,包含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四个基本要素,至少从如下方面突破了外国文学传统教学模式:

第一,从课程设计上来说,外国文学慕课建设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比传统网络课程更具开放性。这就要求外国文学的课程设计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通过主题归纳、课堂提问、小测试等形式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效率。以中国大学MOOC(慕课)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正在主讲的西方文学经典鉴赏课程为例,该课程是在主讲教师的同名国家精品视频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从20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史中精选出10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讲解,旨在丰富学生审美趣味,并使其掌握鉴赏、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与国家精品视频课程不同,慕课不再以课程内容的共享为中心,其强调的不是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而是学生对资源的使用情况,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课件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教学的中心,其跟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共同组成了慕课。以第一讲《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的神话与英雄》为例,该讲由荷马与荷马史诗的作者、《伊利亚特》的故事来源、《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以及《伊利亚特》的价值观等五个小视频组成,视频在内容上既彼此相连,又各自独立,有利于学生自主、自由学习。此外,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该课程不仅为北京师范大学各个专业本科生开设,而且向全社会开放。在第一讲结束后的一个星期里,在线学习的人数已近七千,学习者并在讨论区围绕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第二,从教学理念上来说,外国文学的慕课教学突破了线性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对话性与协商性,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在慕课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进行填鸭式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教育以学校、教师、教室为中心,从一所学校、一位教师到一间教室的教学方式是线性的、有限的,学生只能在某个特定的教室被动地接受特定教师的授课。但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生就可以自己选择教师、学校,且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学方式呈现出非线性的趋势。慕课、“翻转课堂”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改变着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还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不断拓展与更新外国文学课程内容,注重教学的对话性与协商性。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突破时空的局限性,因此永远不会“下课”,其非线性特征在讨论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课程形式上来说,本身可分为线上讲授和线下讨论两种,主讲教师每次围绕一部作品、集中讲授一个专题、分解为多个知识点,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不过,内容讲解完了还仅仅只是教学的开始。慕课采取的是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知识点的讲授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走出课堂后学生还可通过线上的讨论、提问、交流,与主讲教师实现有效对接。如在刘洪涛教授西方文学经典鉴赏课程第一讲结束后,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在教师答疑区提出了诸多问题,例如,宙斯是命运之神的代言人吗?《伊利亚特》的主要价值在于考古学吗?雅典娜是正义的吗?为什么命运杆不直接拿出来呢?教师尚未答疑,学生之间就已经展开激烈的讨论。这种对话与协商式的思维引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非线性的思维引导,“帮助学习者将显性知识转变成隐性知识,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而不是灌输”。如今,慕课中外国文学课程的内容更加趋向于动态化、开放化、多样化,拓宽了传统的教育空间。

第三,从学习过程上来说,慕课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与学习环境的双向构建与整体生成。如上所述,在外国文学的慕课建设中就已经包括了可供学生讨论、提问、交流的平台,甚至学生作业批改也可以在这一平台以一种互评的方式进行。以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联手发表的网络在线教学计划为例,大到每门课程,小到每个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都有一个对应的论坛,只要在相应的论坛上求助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的回复。在慕课的学习过程中,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需进行协调、答疑,引导学生以一种协作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探索式的学习过程。无疑,交互性学习社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建了现实条件,“使学生进行交互性学习的可能和学生质疑知识、创造知识的机会成为现实”。以中国大学MOOC为例,课程作业一般通过“同伴互评”产生成绩,学习者既要自己完成作业还要去评价同课程同学的作业,与此同时自己的作业也会被他人评价。这就使学习者有机会同时担任学生和教师两种角色,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学习。有时,互评阶段还包括自我评价,在完成同伴作业的评价后,学习者还需要依照评分细则为自己的作业打分。

由此可见,慕课从课程设计、教学理念、学习过程突破了外国文学传统教学模式,并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慕课也存在自己的缺陷。首先,慕课虽然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学习者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一起交流、探讨,但是这种交流并非即时的、在场的。如在西方文学经典鉴赏课程第一讲讨论区,学习者虽然围绕“《伊利亚特》体现出怎样高超的叙事技巧?”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但彼此之间的互动较少,主讲者也未及时与学习者进行交流。其次,慕课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应自主性较差的学生,注册的学生虽然多,但通过率却很低。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随时随地都能在电脑上“上课”,但也可能随时离开课堂。其三,在线测验和考试的方式很难保证学习者成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学习者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对自己不会或没有把握的题目可能在网上查找资料,也可能问身边的同学,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讲课者将很难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三、慕课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在大数据时代,慕课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高校教育模式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视频公开课和慕课都是网络课程,但后者更能体现教育的国际化。从多媒体教学到慕课、手机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不过,慕课虽暂时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其对外国文学教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价值与启示意义的。

首先,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慕课的应用,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己掌控学习。目前,中小学正在推广的“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发生变化,教师开始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则成为课堂主体。国内外慕课资源的不断丰富,有助于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师讲,学生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上课之前,学生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按教师的建议观看相关视频,进而通过网络与同伴及主讲教师交流,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参与学习。如在讲《神曲》之前,学生可以先观看“但丁的生平与思想背景”、“《神曲》中的三界幻游历程”、“《神曲》中的三种精神诉求”等三个短视频。在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时间,观看节奏快慢由自己掌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快进跳过或倒退反复观看,甚或停下来思考或记笔记,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与教师、同学一起面对面地交流、讨论,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在此,视频并没有取代教师,而是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慕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其二,慕课浪潮要求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采取混合式教学。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曾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多媒体教学如今也面临转型与改进。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已经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音频、视频技术,这就为外国文学教学采取互动型、开放式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短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从单纯讲授知识的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逐渐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陪练”,不再是发布指令,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外国文学课堂搬到网上,意味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批改作业、主题讨论等都要在网上实现,这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该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还应根据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来收集和创建视频,并在制作过程中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既然通过慕课教学平台,学生在课堂外就能先“听课”,那么课堂内应侧重于深入地分享、探讨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活动的具体组织上,就需要策划一系列高质量的混合化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如成立辅导小组、举行小型讲座、发展协作学习小组等,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进而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努力,不是为了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而是使学生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外国文学课程的内容。

其三,非“985”、“211”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能够通过注册慕课,学习外国文学相关课程,获得更多更平等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普通高校积极引进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的高质量在线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外国文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并督促学生全程参与慕课教学,上课、交流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修习名校学分,直到拿到学习证书等。不过,在选择慕课课程时,学生也应该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量力而行,不求多但求精。如对古希腊文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MOOC平台注册,有选择地参加哈佛大学发布的课程——24小时了解古希腊英雄,通过学习对于一个古希腊时期的英雄的意义来探索作为现今人类的意义。学生看完视频后,系统会自动给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做,提交后,系统还会自动给出练习题答案,帮助学生消化刚刚看的视频内容。

简言之,慕课虽然目前还不可能取代传统课堂,但在外国文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了解、运用慕课平台,并以此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四、结语

诚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慕课虽然从课程设计、教学理念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突破了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的局限性,但其自身也有内在缺陷。顺应互联网潮流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必然的选择,但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不论教学模式如何变革,教学观点如何更新,外国文学的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到“教”与“学”的问题上来,外国文学教学应通过对慕课的运用尽快完成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乘着“互联网+教育”的东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申怡.大数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

[2]汤敏.慕课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刘和海,张舒予,朱丽兰.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

[4]桑新民.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J].教育发展研究,2000(23)

[5]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6]王烨捷.中国慕课注册率高 成功率低[N].中国青年报,2015-11-11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201102013)

【作者简介】傅美蓉(1977— ),女,湖北公安人,博士,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性别文化与文学批评。

外国孩子的花钱课 篇4

小孩儿3岁时, 犹太父母就开始教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父母让他们知道, 钱可以买他们想要的东西, 并告诉他们钱是怎么赚来的。7岁时他们得看得懂商品价格。8岁时父母教他们通过打工来赚钱, 用劳力换取报酬, 并教他们把钱存在银行里, 让孩子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犹太父母在平日里就教导孩子购物时要认清物品的价格及价值, 然后考虑是否选购。告诉孩子一个汉堡包要20元, 一只熊宝宝要30元, 但妈妈的口袋里只有40元, 买了汉堡包剩下20元, 钱就不够买熊宝宝了。所以要认清价值后再仔细算一下, 要买最需要的东西, 不能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告诉孩子如何在有限的金钱范围内作适当的取舍, 如果处理不当后果要自己负责。

上了小学二三年级后, 才是给他们零用钱的时候。此时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数量, 可能要考虑他周围的朋友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零用钱, 因为孩子们会互相比较, 总之不多给, 以免他们浪费, 但也不会太少。孩子有了零用钱可以自己支配利用, 这时家长就建议孩子将一部分零用钱存起来, 开个银行账户, 是有利息的账户。

除了给零用钱外, 父母还鼓励年纪大一点的孩子, 以自己的劳力赚额外的小钱, 如帮邻居遛狗, 邻居出门时帮邻居拿信件或喂猫, 再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在附近小区当送报童。到了高中, 身强力壮的孩子则可以帮邻居割草赚钱。这些都是增加零用钱及银行账户存款的好办法。当孩子有了更多存款时, 父母会培养他们捐献的习惯, 开始也许要用“强迫”的方式, 不过父母的以身作则很有影响力, 日子久了, 孩子的见多了, 不用强迫, 他们自然就会做善事了。

孩子上了中学, 做父母的开始向他们说明零用钱的支出及预算要平衡的道理, 不可预支也不可以透支。大孩子会花钱了, 如不好好教导, 很可能导致乱花钱, 把钱花完了向朋友借, 借不到就用不正当手段骗取, 这是犯罪的根源。同时, 父母还会注意孩子的消费行为, 以免过度花费造成不良后果, 必要时会救急不救穷。如果孩子必须先预支, 则须在下次的零用钱中扣还, 这时就要提醒孩子下次的预算要减缩, 或该用劳力去赚取零用钱了。

.2.

近年来, 海外很多华人都在为18岁以上或上大学的子女办信用卡。大人们认为子女外出读书, 身上有张信用卡, 不用家长每月寄生活费, 只要一月一付账单, 很方便。但是太方便了, 年轻人就会乱花钱, 做父母的也会吃不消。成了卡奴后, 最糟的结果是“破产”, 这导致一个大学生还没有走出校门就给自己留下一个糟糕的信用记录。

美国规定, 要等7年才能消除不良的信用记录。这期间没有信用的人是借不到钱的, 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都免谈。

在让孩子拥有信用卡之前, 美国父母会让他们充分了解, 成为卡奴并有了不良记录的严重性, 因为在社会上信用记录比学校成绩单还要重要, 找工作时雇主常常是要查询个人信用记录的。

美国学校为了让小孩子有机会学习“现金价值”, 常利用家长会经营的福利社, 由家长主导, 让学生轮流来经营。福利社里卖些学生用品, 如笔、纸、橡皮擦、笔记本等, 也卖些零食, 主要以小金额物品为主, 让全校学生来购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利用零用钱, 及选择买合适的东西。

.3.

英美文学实践课论文 篇5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应用

2007级杨涛学号:200610510106

【摘要】《红字》使美国作家霍桑誉满全球,也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作品之一。作者在作品中采用的象征手法贯穿始终、无处不在,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也使压迫下的真、善、美更加动人。本文从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主要人物的人名寓意以及景物寓意等方面入手,研究《红字》中的象征手法。

【关键词】霍桑;《红字》;象征

The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Abstract】The Scarlet Letter makes the American writer Nathaniel Hawthorne known all around the world.Hawthorne uses the symbolism so skillful that it enhances the artistic effects of his work greatly and makes the sincerity, kind and beauty that are under the oppression more moveable.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symbolism in this novel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hanging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scarlet letter, the names of the major characters and many objects that are described in the novel to make the symbolism clear to the readers.【Key words】Hawthorne;The Scarlet Letter;Symbolism

1.引言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由于他所处的时代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在美国轰轰烈烈的时代,因此他继承了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传统。同时他的作品寓意严肃,大多着力于探索人的道德和精神本性(金志平.崔国政,2003:887)。通过对《红字》中象征手法的探讨,旨在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象征

2.1 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

没读过此书的人大概不知道书名“红字”一词的含义。就其英文本义“The Scarlet Letter”来讲即红颜色的大写字母之意,实际指代红色的大写字母A(Adultery一词的缩写)。但这也仅仅是其书其文的表面含义,实质其包蕴扩展的隐含意义却更为开阔。海丝特胸前佩带的红字是本书最突出的象征之物。海丝特被迫公开佩带红字来表明她是一个犯了通奸罪的女人,这里红字意为通奸(Adultery)。同时对海丝特来说,这象征这极大的耻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字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从开始镇上的人想把它作为一种惩罚来羞辱海丝特,同时起到震慑别人的作用。但由于海丝特对镇上的人的关心与帮助,它渐渐

意指能干(Able),而非原来的通奸之意。到小说的后面部分,流星在天空中划出A字。在丁梅斯代尔看来这是象征这他的罪孽。而在小镇居民心中,那是天使(Angel)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海丝特。

2.2 人名及景物的寓意

霍桑称《红字》是“寓言式的传奇”。总的说来,它是根据故事主题,也就是它本身以及隐含的意义来设定的(张伯香.龙江,2005:85)。

首先,邢台是象征清教的正义,或者法律的强制执行。此外,它还象征着真理的显示。它在全书中出现三次,而通奸的罪行在这三个场景中都得到揭示。且只有在邢台上,牧师丁梅斯代尔才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宁。

其次,珠儿在小说中所具有的象征作用。她是海丝特活着的红字。她经常穿着类似红色鲜艳的衣服,她是她母亲罪行的象征。不仅是对母亲的惩罚,也是对她的祝福。她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罪行,也是造成罪行的激情与活力。

最后,小说中的人名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齐灵沃尔斯”这个名字暗示该人物缺乏人性温暖,并给丁梅斯代尔和海丝特的生活带来寒冷。“丁梅斯代尔”暗示不清楚、昏暗,说明该人物性格软弱,不够果断,缺乏洞察力与坚强的意志。“水蛭”在古英语中指外科大夫,霍桑在这里把它用作双关语。用它的另一个意思是牺牲他人而获得利益。

3.结论

霍桑一生都关注着诸如罪与恶这样的道德问题。对他来说,人性本是恶的。而且这种罪恶长存与人的心中。霍桑认为罪过是会遭到惩罚的。在霍桑的作品中,对十九世纪的宗教控制下的思想充满了随处可见的矛盾。这篇他最著名的《红字》即为鲜明的一例。对于霍桑的评价,有人说他在作品里体现了对于宗教的极其复杂与矛盾的心态,从而体现在作品中,最后的结局总是带着那种宗教式的空虚感。《红字》是霍桑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其故事简短。作者却极其精炼的使用象征和意向来表达主题,他在这一点上的成功恐怕很少人能与之媲美。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2]霍桑.《红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李公昭.《20 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一节英语文学课的设计 篇6

这节课我讲的话题是文学,所以我想通过文学这个话题引领学生博古通今,综合了解中西方的文化,使学生认识到在文学领域里,不只是中国文学是很了不起,西方文学同样精彩!这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对以后的学习都有极大帮助。我的整体教学思路和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先提出今天的话题是文学,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一谈到文学,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那么谁知道这四大名著的英文名字是什么呢?” 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英语与中文的结合。接着就从中国文学联想到外国文学(主要是英国文学),随后谈到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著名的戏剧和诗歌。我还给学生朗诵了一首莎士比亚著名的十四行诗。因为这首诗的主题非常好,它的主题是“具有能够战胜时间,使人不朽的力量”。以此激发他们对英语文学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然后,我们又从古代英国文学回到了现代英国文学上,告诉学生现在有一种新型的文学,它的代表作在全世界都是最畅销的书,被译成了61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都有销售,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欢迎。这是哪一本书呢?让他们猜。学生纷纷回答是《哈里·波特》。接着我介绍了书中的这个小主人公是个会魔法的小男孩,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故意问“我们班里谁会魔法?”当然没有人会,“那谁会变个小魔术呢?”有个女同学说会,我就让她上台给大家表演了一个魔术,活跃了课堂气氛。

接着我让看过《哈里·波特》电影的学生评论了一下这部电影。有的同学说没看过,我就把准备好的一个精彩片断放给他们看,学生都很激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到《哈里·波特》的作者和更多关于《哈里·波特》的信息,学生情绪特别高涨,欲罢不能,非常想读一读这本书。在这个时候,我让他们打开课本,学生如饥似渴地读下去,了解哈里·波特的生活、学习、信念等情况。

后来,我让他们根据课文回答了一些问题,使其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了解,接下来分析了《哈里·波特》的人物特点,学生回答很积极,说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我又让他们讲了从哈里·波特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用英语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进一步加深了对内容的了解。最后通过让一个学生复述课文,结束了教材的讲解部分。

在这节课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了预订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无疑是一堂成功的课堂设计,回顾总结这堂课成功的经验,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点是我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热烈的用英语表达的文学学习的氛围。第二点是我给了学生充分地运用英语表达的锻炼机会。而我之所以成功地实现了第一点,是因为我成功地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知道外国的文学也是珍宝。通过学习一首十四行诗,让他们认识到除了四言绝句、七律之外,还有一种非常美的诗歌形式,这样他们的视野就会放开,放眼整个世界的文学。

2.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靠强迫形成的,而是教师要设法点燃他们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引领他们学完了美丽的十四行诗,难道他们在被鼓舞之后,情绪高昂了就不渴望学习一下其他的文学形式,如戏剧、小说文学了吗?肯定不是的。

3.使学生受到了文学浓烈的熏陶。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到英国文艺复兴的莎士比亚,从感情激昂的英国诗歌到英国现代的魔幻小说,这些文学作品像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学生求知的心灵,使他们受到了启发,受到了文学的鼓舞!

高校日本文学课教学探讨 篇7

一、教师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在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 各高校的日本文学课教师多为日语语言方向教师担当, 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 这对指导学生准确的阅读及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 是否仅有良好的外语功底, 就一定能够把握文学的语言, 理解透过语言作者要传达的信息, 这是值得探讨的。朱光潜曾在「《美学文集》-谈文学」中这样说过, 文艺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意向世界, 一方面, 它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 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既然文艺与现实世界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 那么作为日本文学课的教师就更不应该忽略文艺对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作用, 透过文学这个窗口, 积极, 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日本社会, 可以说是日本文学教师的又一使命。

所以, 作为担当日本文学课的教师不能将关注的视点仅仅放在字面意义的解读。引导学生走入作家创作的意向世界, 这才是文学课教师应该关注的。教师只关注对以往语法条目的复习及字, 词, 句的解读, 这样的日本文学课, 最终变成了另一堂精读课。

二、学生

学生是课堂上知识的接受者, 在很大程度上, 学生的接受程度左右了教师的授课范围及内容。如前文所示, 目前各高校一般将日本文学课安排在大三或大四阶段, 而前三年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日语语言知识方面, 积累了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知识, 但是对于文学课的要求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看过, 读过, 应该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去领会文学世界表现得广阔世界, 从而把握所学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底蕴, 这才是文学课课后应有的效果。塚原铁雄在其文章《文学教育与国语学》中这样说“文学的教育机能是什么, 从结论上来说, 是唤起读者在生活中积蓄的问题意识。以作品为媒介, 将主观的真实性拔高为客观的真实性, 从而使读者的问题意识大大发展的机能。”学生是读者, 亦是特殊的读者。深刻到位地理解文学作品, 是解决这种问题意识, 并且将这种问题意识提高到一个更高层面的好机会。

当然, 笔者在此并无意否定前三年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付出的努力, 但是既然有了日本文学课的设置, 却依然只是以往单纯语言学习的延续, 这似乎脱离了文学课设置的初衷。因为文学在社会存在中的特殊作用并不局限于艺术的再现功能, 它能打破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道德禁忌, 改变陈旧的社会习俗, 为新的道德准则的确立开辟道路, 并逐渐为包括所有读者的社会舆论所认可, 文学将与其他艺术与社会力量一起, 同心协力将人类从自然, 宗教, 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这种意义上来看, 文学课的设置是语言学习之后的再升华。文字、语言只是文学存在的载体, 一堂文学课是媒介, 如何通过这个媒介, 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料, 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认识, 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 是文学教师的使命, 是上文学课学生的任务。

三、教材

目前, 发行出版的日本文学教材种类繁多, 笔者手头现有的就有6种。分别是:《插图本日本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本文学史》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简明日本近现代文学史》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日本现代短篇名作赏析》 (南开大学出版社) , 《日本近代文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 《日本文学作品选读》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这还不包括一些与文学相关的边缘性教材, 如《日语文学作品读解与翻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这些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编年体文学史。如以上6种中的前3种。一类是名家名篇赏析, 多以明治, 昭和时期的作品为主。各高校在选用时, 根据教师的教学目的主旨各有不同。笔者根据文学课授课的经验发现, 由于学生以往仅仅专注于日语语言的学习, 在讲到文学流派的产生, 发展等文学史问题时, 因为会牵扯日本历史, 地理, 文化的相关知识, 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效果不佳。

相对于编年体文学流派的文学史教材, 选取名家名篇的文学作品赏析类教材有趣味性强, 学生易于接受的长处。笔者手头的这几本教材, 在3本作品赏析类教材中, 共同选取了《伊豆的舞女》《鸟》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明治, 昭和时期的经典, 但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兴趣不大。文学是社会学科中重要的一门研究课题, 但同时文学亦是一门艺术。在传承以往优秀经典的基础上又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发现带有时代气息的创新之处亦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 忽视了这个关键,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的生命。在选编或选用教材的时候, 不考虑当代的优秀新作品实在是舍近求远。

因此, 关注今时今日的文学变化的动态, 应该是编纂教材时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亦是教学中不应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 新时代的新作品也是今日接受各种渠道信息的学生的重要兴趣点。而遗憾的是, 恰恰在这一点上, 教材的欠缺反映的尤为明显。

四、教学及周边环境

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而教学行为的有效实施, 依托的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协调努力。对于文学作品, 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根据德国接受反应文论创始人姚斯的观点, 阅读行为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级审美阶段, 二级反思性阐释阅读。三级历史的阅读视野。文学课的教学过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本身就是一个阅读反思的过程。与其说像传统课程那样教师教, 学生学, 不如说是教师读, 并告诉学生如何读, 用教师对作品的背景知识的了解, 启发学生多角度, 多层次的阅读, 引发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逐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课。

教师以及学生如何充分地, 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文学课的效果。正如本文中反复提到的那样, 文学作为社会学科的社会性不容忽视, 如果在文学课上不利用这些资源而单纯的黑板, 讲台的传统式教学, 可以说不符合文学课的学科规律, 更加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文学课的要求。

综上所述, 如何上好一堂文学课, 使学生受益, 绝非易事。必须要遵守文学这门学科的客观规律, 并且充分让这些客观规律发挥作用。与时代接轨, 与社会接轨, 将文学课上好, 上活, 这才是新时代的文学课。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2]傅道彬, 于茀.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4]塚原鉄雄.思考と表現.共文社.

外国文学课 篇8

文学课本应该是非常生动有趣的课程, 儿童文学课更应该这样, 但是很多高校的很多老师在儿童文学课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忽视儿童文学的本质特性———审美性, 没有注意和强调情感教育、趣味教育, 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学生学得没劲没趣。

儿童文学的儿童性和文学性决定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和审美性。文学作为一门艺术, 它的首要功能就是美育。看一篇文学作品, 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东西, 而是觉得好不好看, 有没有陶醉其中、被感染, 有没有产生共鸣。儿童是天真烂漫的、稚拙无邪的、活泼有趣的, 跟儿童在一起, 你会感到非常轻松, 非常愉悦, 非常好玩。那美丽纯真的童心童趣又必然反映到儿童文学中, 所以, 对于儿童文学的欣赏实际就是跟儿童的亲密接触, 从而领略到孩童的快乐幸福, 感受到童真的情趣和纯美。

一堂好的儿童文学课, 不仅要传授儿童文学知识和培养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能力等各种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让师范生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回到美丽的童年, 受到儿童情趣的陶冶和熏陶, 感受到孩子的可爱。高职高专儿童文学课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欢乐的笑声或晶莹的泪花, 这样学生会非常喜欢听课, 会觉得一节课时间过得很快, 会天天盼着上课。作为一个儿童文学老师, 我在这方面努力探讨, 并且收效不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对你的课程感兴趣, 喜欢你的课, 你的课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达到教学目的。儿童文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能力的培养, 最好在轻松愉快中进行, 做到寓教于乐。

怎样让儿童文学课充满乐趣呢?怎样使儿童文学课充满欢乐的笑声和晶莹的泪花呢?

一、精心选择作品实例

教材 (包括《儿童文学作品选读》) 里有很多非常好的作品, 但是, 教材是面向所有学生编写的, 比较注重普遍性, 而且更新不及时, 时代性和前瞻性不够。我们在选择作品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 如学生以前是否看过, 是否感兴趣,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一首儿歌、一首儿童诗、一个故事、一个童话、一篇散文、一部剧本、一部电影, 都能让学生无限喜欢, 高兴得捧腹大笑或感动得热泪盈眶。柯岩的儿歌《坐火车》, 让学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坐火车

小板凳, 摆一排, /小朋友们坐上来, /我们的火车跑得快, /我当司机把车开。/ (轰隆隆隆, 轰隆隆隆, 呜———) //抱娃娃的靠窗坐, /牵小熊的往后挪, /皮球积木都摆好, /大家坐稳就开车。/ (轰隆隆隆, 轰隆隆隆, 呜———) //穿大山, 过大河, 火车跑遍全中国, /大站小站我都停, /注意车站别下错。/ (轰隆隆隆, 轰隆隆隆, 呜———) //哎呀呀, 怎么啦, /你们一个也不下?/收票啦, 下去啦, /快让别人坐坐吧。/ (轰隆隆隆, 轰隆隆隆, 呜———)

一首题为《乡下孩子》的儿童诗, 让多少农村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让城市学生羡慕不已。

乡下孩子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 /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挖一篮野菜,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哦, /乡下孩子, /生在阳光下, /长在旷野里。

童话《扣子老三》、《企鹅寄冰》、《三只小猪》等, 让学生领略到童话的美好意境, 知道原来童话可以这么写;儿童小说《风筝在空中飘》和《神奇的鹦鹉》, 使学生深受感动;儿童小说《只是偶尔哭》和《米什卡煮粥》, 幽默搞笑, 让学生在笑声中对人物形象有非常深的印象。在儿童散文教学中, 我播放配乐散文朗诵, 欣赏《只有你欣赏我》、《妹妹, 永远的遗憾》、《黄纱巾》、《第十一位》、《打往天堂的电话》, 学生边听边流泪, 既获取了知识, 了解了散文的真实性特点, 又有审美的享受, 情操得到了陶冶, 情感得到了升华, 思想得到了强化, 知道应该珍惜学习生活 (很多学生家里兄弟姐妹多, 能够到大学学习不容易, “妹妹”没有成为“永远的遗憾”) , 体会到小学老师的神圣和伟大 (《第十一个》) 。电影《天生一对》 (儿童小说《两个小路特》改编的) 非常精彩有趣, 充满喜剧色彩, 学生时时哄堂大笑, 对天生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和她们那天生的一对父母, 都有非常深的印象。

对于教育题材的电影《新来的李老师》、《八节课》、《美丽的大脚》和《热血教师》, 学生也很喜欢, 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东西, 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进一步强化了对儿童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影片学到了课本里没学到的。还有电影《小鞋子》和儿童报告文学《永远的女孩》, 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受到了震撼, 德育作用非常明显, 而且寓于美育中。

如上所选用的作品, 都是既有代表性, 又新颖好看, 既以美育为主, 又把德育、智育寓于其中, 既适合学生的学情, 又结合他们的专业, 所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结合游戏和表演开展儿童文学教学

要使儿童文学课生动有趣, 就要回归到儿童, 回归到童真, 最好的办法是借用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游戏和表演。大学的儿童文学课, 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游戏和表演的方式进行。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分角色读, 如《小蝌蚪找妈妈》、《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尾巴》等。

儿歌的特点之一就是歌戏互补, 因此, 可以结合游戏进行儿歌教学。游戏不仅仅是小孩子的专利, 也不仅仅是小孩子的最爱, 成人也喜欢, 也乐意做。比如, 柯岩的儿歌《坐火车》, 可以让学生边唱读, 边做游戏, 从中不仅体会到儿歌的歌戏互补的特点, 而且体会到儿歌的好玩有趣, 仿佛回到孩提时代。

儿童故事和儿童戏剧文学, 都可以让学生边讲边演, 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体会到文学的魅力。如儿童戏剧《小熊拔牙》, 我让学生先分组演, 各组分配好角色表演, 然后选出最佳导演和最佳演员, 最后让演得好的一组同学在全班面前表演。学生那流利准确的台词, 滑稽到位的动作, 传神有趣的神态, 师生一同陶醉, 掌声不断, 笑声不断, 即使在重播手机录像时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戏剧文学的基本知识。

三、精讲理论, 把理论渗透到作品实例中

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 学时有限, 所以在儿童文学教学中, 理论要尽可能地少讲、精讲, 尽可能地把理论渗透到作品实例中, 做到形象具体, 深入浅出, 直观明了。如传统童话的特征 (相对固定的叙事程式, 即用“从前”开头拉开距离, 用“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结尾的大团圆结局, 重复性的叙事模式;鲜明的主题) , 用《三只小猪》这个童话就轻松搞定了。传统童话的特征, 用《白雪公主》阐述是很好的例子。但是, 这个故事学生都非常熟悉, 没有新意, 所以我选用学生没听过看过的《三只小猪》, 然后与《白雪公主》进行强化巩固。又如儿歌的各种类型, 各举一个例子就记住了, 学生学得很轻松, 根本不需要死记。

四、为了吸引学生, 留下悬念, 让学生分两次看完精彩的作品

大学的课一般是两节连堂, 我一般在第一节学生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讲课, 第二节后半部分选取精彩的作品给学生欣赏, 表面上是由于时间关系看不完, 其实是我有意安排不让他们一次看完。如儿童电影《天生一对》, 我星期一第二节课开始看, 看不完, 等到星期三上课时再看, 这样留下悬念, 学生欲罢不能, 加上次次课都有惊喜, 学生没有迟到缺课的现象。

一个学期下来, 在儿童文学课上, 我以美育为切入点, 突出了文学性和儿童性, 使课堂充满笑声和泪花, 惊喜不断, 欢乐无限, 让学生非常喜欢, 受益匪浅,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很多高职高专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都把儿童文学课列为核心课程。儿童文学的儿童性和文学性决定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和审美性。在高职高专, 一堂好的儿童文学课不仅要传授儿童文学知识和培养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能力等各项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回到美丽的童年, 受到儿童情趣的陶冶和熏陶, 感受到孩子的可爱。一个高职高专儿童文学课老师应该从美育的角度切入, 突出文学性和儿童性, 想方设法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欢乐的笑声或晶莹的泪花。

对文学课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篇9

一、从教学中学生的视角看, 文学课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在学生的思考能力、艺术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上有局限性。

文学课常常是要结合具体人物、情节等具体内容分析问题的,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是由一张张教师制作好的幻灯片构成的, 上课过程中, 教师边讲边将幻灯片在屏幕上放映出来, 每一张幻灯片都是瞬间呈现出来的, 停留的时间很短, 一张张幻灯片在学生的眼前流动。一张幻灯片的出现是瞬息之间完成的, 这里缺少了一个教师板书的过程, 这样,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也相应地缺少了一个思考的时间, 缺少了一个在头脑中领会和反思的空间。由于缺少思考, 尽管每张幻灯片都是精心制作出来的, 但实际上它的内容却无法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幻灯片的流动, 看上去与传统教学中教师板书的过程相似, 实际上, 问题正出在这里:字幕停留的时间短暂, 一张幻灯片翻页过去后被另一张幻灯片取代, 这里, 缺少了一个传统教学中始终留在学生眼前的完整的板书。完整的板书可以表现出一堂课的整体的思维过程, 而多媒体课件的翻页, 流动的幻灯片, 使学生看见眼前的, 忘记前面的, 浮光掠影, 不仅对于前面讲过的内容印象不深而且不易形成一个整体思维。而文学课需要把文学现象与分析结合在一起, 从现象中理解文学的特点。例如讲戏剧《伪君子》是要结合戏剧情境谈其结构严谨的特点的, 而使用课件教学, 只能按先戏剧情境后结构特征来展示幻灯片, 学生无法通过了解戏剧情境去理解结构问题, 被动的接受取代了自主的思考。

文学课在课堂上重情感体验而非知识的记忆, 文学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知识, 主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艺术感受力, 其中情感的交流是重要途径。

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后, 教师形象让位给了屏幕, 教师授课的语言相应地变得客观冷静, 无论是情感交流还是语言感染力都大打折扣, 教师自身人的因素被弱化, 多媒体本身工具的因素被强化。学生目光不再与教师交流而是停留在屏幕上, 学生对幻灯片的关注超过了听讲, 甚至会为了把幻灯片上的内容记下来而置听讲于不顾, 边听边思考边记笔记的学习方式, 变成了边看屏幕边记笔记, 越过了“听”这一重要途径。实际上,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听讲的方式更能够心领神会。缺少目光的交流、缺少倾听, 学生与教师之间设置起了一个屏障, 影响到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一堂传统的文学课, 教师都会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悟和理解表达出来。教师上课时对文本的独特领悟和表达, 实际上就与学生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交流和沟通。若教师本身理解内容深透, 授课时精神饱满, 语言生动, 加上适当地使用形体语言, 就会使上课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特别是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从情感上打动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简·爱》中简·爱的爱情及其对世俗偏见的抗议是小说文本中富有感染力的部分, 只有在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中, 这种感染力才能实现,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情感的共鸣。

文学课除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感受能力外, 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文学课学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字构成的文学作品,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通过想象去领略文字所描绘的那个形象的世界。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会剪辑大量作家作品的图片和相关影视作品的视频片段, 看上去也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最初看来, 这些图片对学生理解作品有一定帮助, 并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但是文学的形象与图片的形象是不同的, 直观的屏幕形象无法产生文学想象出来的形象。譬如电影《特洛伊》中的海伦, 远不如作品描绘的海伦更有魅力。即使女演员是美貌的, 但也无法传达出文学所描绘的海伦的美, 有时甚至相反。学生过于看重屏幕形象, 而对文字阅读越来越懒惰, 更乐于观看画面, 这影响到文学作品阅读。越是简便易行, 越对培养学生不利。重读图、轻阅读, 不仅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下降, 而且对文字的感动越来越少, 尤其是失去了文学的想象力。传统文学课教学中的优势——文学想象不见了。用多媒体的直观反而牺牲了想象。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此外, 从人本教学去看, 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 需要把教室窗帘拉下, 而学生就在较暗的灯光下上课, 这也远不如自然光线下的教学更利于学生健康。

二、从教学中教师的视角看, 长期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利于教师授课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

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不容易发现问题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板书书写不够工整的问题、讲课不连贯的问题、教学思路不条理的问题、内容贫乏的问题,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通过使用一张张课件把一堂课填的满满的, 从而将上述问题遮掩住。遮掩某些不足, 恰恰是不利于改进教学的, 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刚刚讲课的教师, 可能会在语言表达、板书、内容处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针对听课过程中大家提出的意见, 青年教师的讲课能逐渐改进, 有所提高, 教师教学能力上的进步十分明显。有的教师一直使用课件上课, 由于没有在教学基本功上下什么力气, 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 不利于教师自身成长。传统讲课更能够锻炼讲课能力, 开始就使用媒体课件讲课对教师成长不利。

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师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课件制作上, 影响到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课件制作和放映本身对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所用图片的清晰程度如何、图片本身是否新颖。特别是在播放方式、播放时机的选择, 翻页的灵活性方面有很多技术上的要求, 这些都需要培训, 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初次使用课件时, 教师为了制作好课件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 反而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较少, 舍本求末。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容易导致教师依赖课件, 教师自身的能动性消退。有的教师上课前课件改动很小, 甚至同一句话上次这样讲, 下次会原封不动重复。依赖课件上课, 导致教师本身语言贫乏, 思维固定, 不适合文学课教学, 文学课授课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求教师每次课都应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还有的教师的课件下载和复制他人现成的课件, 这不仅不是资源共享, 而是鹦鹉学舌地重复和复制他人。而人的思想感情是不能复制的, 否则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都会消失殆尽。

当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后,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其先进性的一面, 而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课程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的。从关注人、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成长的角度去看, 多媒体教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文学课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是纸制的文字文本, 教师主要用语言和板书进行表达, 与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在边听边记的同时进行着取舍和思考, 情感和判断、记忆和想象都在发挥作用, 与教师形成呼应,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体现, 教学活动是以“人”为本的。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 教师退居讲台的旁边, 边操控播放仪器设备边进行旁白式的说明讲解, 学生则较轻松地观看和浏览着前面讲台中心位置上的屏幕课件, 不再关心文本, 甚至不太理会教师在说些什么,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在悄然隐退, 教学活动变成了以“技术”为本。文学课教学的主体始终应当是人, 是教师和学生, 人不能够被自己所创造的物和环境所奴役。特别是文学课教学, 离开了人的情感、想象、思考、判断, 文学课就不再是文学课;离开了对人心灵与精神的关注, 与文学课的教学目的相左。

新课标下高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策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策

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精神世界的产物, 可以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 对还没有形成完整人生观世界观的高中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拥有良好的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不仅是判断一个人文学素养高低的重要依据, 也是高中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在有关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把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融入到阅读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下文讲座具体阐述。

一.新课标要求下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单纯地迎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是典型的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进行的教学。在这一模式下, 老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面、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式也是死板单一, 教学方式就像人体解剖一样把文章进行段落划分、大意详解、中心思想等几个方面, 千篇一律, 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兴趣更别提成绩的提高了。在新课标影响下的阅读教学, 改变了过去功利化的教学方法, 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这一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好的体会文章的意境, 开放式的思维模式产生了“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了, 无形之中也就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 阅读成绩自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搞题海战术成了老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不二法宝, 大量的考试试题压得学生喘不过气, 这时候学生自己为了更好地适应阅读考试, 把自己的语文思维固定在了“考试模式”上。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学生的成绩能否提上去, 单就它所造成的僵化的思维模式也是值得批判的, 它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新课标要求下对文学阅读教学工作的改革, 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的新思维, 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另外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教会学生句子、字词以及文章写作, 更要通过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乐在其中, 充分享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文章阅读教学的改革就是顺应了这一号召的产物,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新课标要求下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教学对策

1.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摒弃机械化的教学方法。

当今社会把文化教育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但是对人才的评定标准却显现出畸形的评定模式, 即把考试成绩作为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唯一标准。在这一情况下, 老师、学生都沦为了考试的奴隶。高考作为考生面临的一道大关, 高中教育更是机械、呆板的代名词。对此, 转变思维方式, 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淡化“考点意识”, 不要把考试大纲中所谓的考点就大讲特讲, 而忽略很多趣味性、文学性很强的文章。比如高中课本有关鲁迅的学习中, 老师要抛弃原来只详讲重点的教学方法, 把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教学重点。为了增加学生对鲁迅生活年代的了解, 老师可以规定学生做与此有关的读书报告, 或者把鲁迅的作品作对比分析, 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面。

2.改变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方法的新突破。

要想实现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方式的新突破, 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努力找出和学生的契合点, 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情境教学法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教学方法。如在对戴望舒的《雨巷》进行讲解的时候, 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对戴望舒的生平做些解释, 利用在雨巷中的那个姑娘就是戴望舒表妹的“八卦”话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戴望舒对其表妹求而不得的故事的讲解, 把学生带入那个美丽又略带忧愁的情境。又如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讲解,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荷塘月色的美好景象,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带着对这种美好景象的喜爱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去。然后老师再慢慢地把学生引到作者生活的年代, 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心情, 进而产生共鸣效应。

上一篇:大学教育模式创新下一篇:FIR数字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