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2024-08-20

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精选十篇)

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篇1

本文讨论的客观真实指的是新闻传播者所报道的事实, 必须与客观上实际存在过的事实相一致, 要求新闻传播者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客观真实理论的持有者认为, 根据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世界是可知的, 客观事物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 所以, 通过采访等新闻活动就一定可以得到客观事实真相。所谓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传播者在新闻活动中, 对新闻事实的认定应当符合新闻规范, 达到规范可以认可是真实的程度。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 就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发生的事实是不能短期内被完全认识的。客观真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新闻传播者只能做到新闻真实。

客观真实观重点强调认识的客观性和事物的可认知性,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 新闻传播者就会尽可能地去调查新闻事实的客观真相, 以实现新闻准确传播信息, 引领舆论的基本功能。这也是新闻活动最高最终的目标。新闻真实更多地反映了新闻活动的特殊性。作为一种复述过程, 新闻传播者是以描述客观真实为目标的。但在具体新闻活动中, 新闻传播者却只能以客观真实理念指导下的更合乎情理的认知结果作为传播和评述的依据。新闻真实观不否定新闻传播者认定的新闻事实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可能, 但认为, 在具体传播与评述时, 要求新闻传播者必须如实反映客观真实却是不现实的。

在具体的新闻活动中, 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所描述和传播的内容, 首先, 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内容必须是由他人所提供或者记者自己所亲历目击的新闻信息或者新闻事件, 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要素必须准确。其次, 必须具有新闻价值。至于陈述人陈述和经历人叙述的内容是否真实, 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有时候是难以确定的, 反映的仅是新闻传播者对所传递信息客观真实性的认知的程度、态度和立场。但事件内容具备了新闻要素, 就具有新闻传播的价值, 就可以进行新闻传播。第三, 必须符合制度规范。这些制度规范包括采访、组稿、编辑、播发等新闻活动中关于新闻传播者思想、业务、纪律、作风的所有要求。

而事实上, 因为新闻就是以传播客观事实为目的的, 大部分事物真相还是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获得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对依据信息进行真假鉴定, 这既是新闻传播的价值所在, 也是新闻传播的责任所在。即使是那些超出新闻传播者认识能力的事物、现象和问题, 对其真实性也要进行判断并表明态度和立场, 这也是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要求。当部分新闻事实由于记者和传播机构的能力和权利的限制, 难以确定是否与客观事实、客观真实相符, 甚至有时候不是客观真实的, 但这也同样体现出了新闻传播在人类社会中的真实面貌。

客观真实是新闻发布者的信仰和追求的终极目标, 而新闻真实是现实可以得到的结果。在理想环境中, 新闻真实和客观真实是统一的, 客观真实观所得到的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观所得到的新闻真实是一样的, 只是得出结论的理论依据不同而已。但在有先决条件的现实环境里, 往往就会产生重大分歧。而新闻活动的偶然性、可变因素、主观因素, 使新闻发布者所得到的事实失去了根本的客观性。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是经过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重塑了的新事实, 这种新事实因为不可避免地渗透参与者的主观意志, 是仅具报道意义的事实, 因此仅属于新闻真实。

新闻本身所要追求的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 而如果片面追求新闻真实, 舍弃客观真实, 那么, 对同一个新闻事实, 不同的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结论, 必然引起社会舆论的混乱, 进而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 新闻的客观真实, 尽管只是一种理念, 但绝对不能丧失。在理论上, 当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发生冲突时, 新闻真实必须让位于客观真实。同样, 如果一味地追求客观真实, 那么可能就只有新闻活动, 而没有新闻报道,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只能无比接近, 但不能穷尽事实真相。所以, 新闻真实也是不能缺少的。

新闻真实的引入把新闻真实性的理论要求和理想, 与新闻传播的产品所具有的属性区别开来。从实践上来看, 因为新闻真实是现实可以得到的结论, 所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制定一个统一的新闻规范提供了新的思路。就受众而言, 新闻真实的引入, 把新闻产品定位于“参考消息”, 有利于养成他们对新闻传播的科学态度。

对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思考 篇2

一、客观真实在我国诉讼制度中的地位

1、建国以来,我国诉讼制度中确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实。《民事诉讼法》第7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以事实为依据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尊重事实,把案件的客观事实包括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以及双方当事人对他们法律关系争议的真实情况作为定案处理的根据。

2、客观真实的理论依据是我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该认识论认为: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人类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因此,将此思想引入审判实践即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在过去的审判实践中,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标准与刑事诉讼的标准相同,即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确实充分。

二、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的弊端首先,它违背了诉讼证明的相对性原理。认识活动的相对性和诉讼证明的特殊性,决定了诉讼证明在多数情况下达不到证明结果与案件客观事实完全一致的程度。从认识论上说,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客观事实是可以认识的,但这种认识的完成需依赖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时间周期内所进行的认识总是具有相对性的。这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参照前苏联的民事诉讼模式制定的,它体现了很强的职权主义的特征,人民法院可在当事人的诉讼实体内容外广泛收集证据,并依此作出裁判。其次,它影响诉讼实践的原则和效率。往往要求法官不切实际片面追求确实充分。为保证每一个案件所裁判确认的事实与案件的客观事实完全一致,法官不得不担负起调查取证的义务,以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这种证明要求带来诉讼模式上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极度强化诉讼中法院的职权主义倾向,尤其是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没有举证积极性,未能尽到举证的责任,结果往往过多地由法官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形成所谓的当事人动嘴、法官跑腿,法官调查、律师阅卷的现象。由此会带来的问题就是当事人会把败诉的原因直接归于人民法院的调查不力,这样亦加重了人民法院的责任,使得办案效率低下,案件久拖不决,给法官提出了难以达到的要求,亦显然不符合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的主题。

三、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在审判实践中我们要正确理解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关系。追求法律真实的时候并不是排斥客观真实,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其自身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而不可能绝对地分毫不差地再现案件的原来面目,客观真实仅仅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化目标,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案件中都要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程序正义的要求而一味片面追求客观真实。在无法查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许多法官因错案追究制而不敢裁判,这实际上是违背了法官不得拒绝裁判的法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下称《规定》第63条“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

判决”。它第一次明确了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此外,《规定》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弱化和规范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能,规定了人民法院依调查收集证据的几种情形,由此正式确立了人民法院居中裁判的地位。当事人在诉讼中“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即当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依法负有证明责任的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而非此前在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进而以此作出裁判。《规定》第15条将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仅限于:

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此外,第16条规定:除本规定第15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在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举出相反证据但都无法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衡量。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明显大于另一方,则可以认为证明力较大的证据支持的事实具有高度盖然性,人民法院应当依据这一事实作出裁判。如果通过证明力的比较仍无法对争议事实作出认定,争议事实仍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审判人员应当依据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作出裁判,由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由此,法官不得以证据不足以反映案件的客观真实而拒绝裁判,而应以现有证据来认定争议事实,不应无限期地调查。

客观而真实的高盛 篇3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高盛,金融危机才变得覆水难收。但是无论如何,了解这样一个独特表述、特立独行的企业,了解它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是作为以史鉴今的我们必不可缺的一课。《金钱与权力:高盛如何统治世界》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挖掘和揭示高盛帝国的成长轨迹,以及鲜为人知的真相。

通读了高盛的发展和崛起历史,映入我眼帘的是“诚信、超前预估、不拘一格任人、激励机制、套利、创新”等词汇。诚信是对客户的诚信,客户的利益永远至上,能盛行146年的百年老店高盛集团,没有诚信这杆大旗,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虽然企业的最高主旨是为自己谋取利益,但是高盛始终在对客户诚信这条走在前列,很多时候宁愿损失企业的利益。超前预估是说它总能具有高度的远见卓识,这和它不拘一格启用和信任新人有极大的关系,起码在高盛的最初崛起阶段它是这样做的。说起它的激励机制没有人有异议,你的套利利润或者并购利润高,你自然得到很高的分红,其他职员无需眼气,而且和在企业的职务高低无关。这样总结下来,高盛的风格很像无时无刻不在注入新鲜血液的机体,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说的那样,“高盛吸收那些最好、最聪明的人才。没有人比高盛更了解市场。”起码从今天看来,从它146年的历史看来,没有人能打败它,除非它从内部坍塌。

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篇4

关键词:新闻采访,讲述真实,客观真实

新闻采访中的真实性分为两种,一种是讲述真实,一种是客观真实。一般而言,新闻采访要求的是客观真实,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以被采访对象的阐述作为真实依据。通过问答形式,根据被采访者的口述,在其中找到新闻的论点,这样一来,新闻中的客观真实就有可能会被讲述真实所覆盖。

1 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

探讨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之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新闻采访的方式。采访本身与沟通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在采访过程中,其新闻的真实性往往取决于被采访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所获得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从被采访者的口中得到的,被采访者将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讲述出来,很大部分都带着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记者采访而来的内容也就是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了。在新闻采访中,所谓的客观真实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一种自然状态。在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口述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将之理解为客观真实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被采访者那得到的讲述真实可能与客观真实相符,也可能背道而驰。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讲述真实又是依附于客观真实的。讲述真实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客观真实,也可能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或者是歪曲的。当然,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歪曲并不一定是被采访者有意为之的,很多情况下都是无意识中进行的。当采访涉及到被采访者自身利益的时候,被采访者所讲述的讲述真实就可能与客观真实相反。再者,被采访者也对其采访的有用性持怀疑的态度。一些长期的社会问题总是被采访、被问及,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被采访者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认为说与不说,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根本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虽然不能否认两者之间相符的内容,但是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的距离却是不能忽视的。

另一方面,在新闻采访中,除了从被采访者处获得信息外,另一部分则是取决于采访者的主观观察及客观分析。通过被采访者的讲述,记者利用自己对事件真实性的了解以及自己的洞察力,从中摘取真实的部分。不过这一部分的材料也存在着一定的舆论影响,虽然最后定论的内容可能已经非常接近客观真实,但是我们仍不能保证两者结合之后的内容与客观真实不会存在扭曲。

2 对于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所提出的建议

在新闻采访中,若是想要被采访者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保持一致,首先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让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一个问题是让被采访者“可以”回答。这样一来,被采访者的讲述真实将与客观真实完全统一。

在采访中,经常遇到被采访者“不愿意”说的问题,我们若是想要解决这种问题,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不愿意”说,分析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自身角度出发,我们被采访时,采访我们的记者其实就是陌生人,对于陌生人我们当然没有什么可说的,若是朋友的话,则会知无不言了。所以,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在采访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我们的被采访者。从被采访者的工作方面、生活方面以及爱好方面进行多方面了解。这样,即使采访过程中出现冷场现象,我们仍然有话题可聊。另外,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进行语言艺术的加工,适当运用一些代入感比较强的语言,这样可以缩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采访者才会愿意和你聊,从而也就解决了采访时被采访者“不愿意”说的问题。

其次,面临“不可以”回答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什么问题是我们被采访者“不可以”说的问题,经过归类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艺术加工再询问被采访者,降低他们的排斥性。在采访过程中,最大的忌讳就是在一开场的时候就提出被采访者“不可以”回答的问题,对于一些涉及到被采访者隐私或者比较敏感的问题时,我们要将这些问题的次序打乱,使其与生活中的例子相融合,引导被采访者来回答这些问题;若是一开场就问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势必会导致采访失败。

3 结语

新闻采访虽然是一种工作类型,但是其所体现的意义极其深远,且新闻采访所包含的领域也非常广阔。不仅我们的生活起居包含到其中,时事政治、社会经济、国际重大事件都是其所属的范围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一个虚假的新闻内容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个采访工作的成功与否,更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以及经济发展。所以,对于新闻采访的真实性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新闻采访的发展进程中,坚持不懈地对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统一性进行研究与探索,不断加强新闻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陈涛.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性探讨[J].技术创新,2013(10)

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篇5

在历史研究领域追求历史真实的再现,几乎是每一位研究的历史的学者的追求,他们都是希望最大限度的反映再现历史本来的面目,但是,我认为,即使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以历史研究来客观再现历史的真相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是历史研究的结果无限的接近历史的真相,而历史研究也不应该片面的追求强调绝对的历史真相,历史研究的主体和客体也是不可能绝对分离的。

一、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①

我们都知道,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客体的历史就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这个对象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能再重现在我们眼前。而所谓主体化的历史就是历史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客观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历史。而正因为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描述和归纳,所以这样的历史就是经过了主体加工的,所以与客体是不会完全相同的,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况。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这就决定了历史研究是不能客观的再现历史的真实的。

之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兰克学派倡导客观主义的史学,主张在历史的研究中“排除自我”,排除一切主观意识的影响,执着的追求历史的真相。但是这在实际的操作上却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研究就让历史研究成为史料的堆积,不能掺杂历史学家一丝一毫的思想;并且即使是对史料进行堆积,也是不能离开个人因素的影响的;而且,“史料是无论如何说不出隐藏在古人行为表象背后的真实的思想动

机”的。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最终受到众多学者的批判,带着而起的“新史学”要求加入历史研究者对历史的解释,从主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由于过分的强调主观的作用,甚至还出现了克罗齐、柯林伍德等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甚至否认了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性。

事实上,无论历史著作的作者承认与否,古今中外的所有史书,在史实的叙述和评论中,无不包括著述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和感情。在中国古代的众多史著中,这一点就十分的明显,司马迁作《史记》的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②。而《史记》的“太史公曰”、《左传》中的“君子曰”、《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都是表达作者个人观点的。而西方更是不乏这样的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对当时雅典政事的记载时,就强烈的表露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他高度赞扬雅典的民主政体,颂扬伯利克里的政策,他的《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实际上即使借伯利克里之口来歌颂雅典的民主制度。

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论述同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者们,由于主观认识的不同,得出的结构往往是大相径庭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比如说,关于罗马帝国的盛衰的原因,不同的研究者就有不同的观点,各自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1734年发表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提出,罗马帝国在共和国时期之所以强盛是因为罗马的公民具有政治权利,是国家的主人翁,所以他们就具有了勤劳、勇武、爱国爱荣誉等美德,但是到了帝制时代,专制主

义剥夺了人们的政治权利,扼杀了人民的自由,罗马就一天天衰落下去。而同样是关于罗马盛衰的原因,比孟德斯鸠稍晚的研究者、英国史学家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在其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提出,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在于“基督教和野蛮主义的胜利”,基督教的传入,是罗马人不再重视务实和道德的实践,爱国心亦随之低落,防务日渐空虚,直至最终灭亡。吉本还断言:要说明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非此不得其解。

人们在认识历史的活动中,无时无处不受着本人所具有的主体意识的支配,人们总是站在某种立场上,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怀着某种感情去观察历史、认识历史,所谓的纯客观、不带任何主观意识的历史认识,实际上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历史研究也是不可能再现真实客观的历史实际的。

二、影响历史研究客观再现历史真实的因素

每一位历史研究者在认识历史的实践活动中,都难免会为种种的因素所局限,从而使他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对历史资料考察研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影响,导致他所写作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在历史研究中,影响历史研究客观再现历史真实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历史资料的局限性,历史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很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以将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史迹遗存)和文献资料两大类。我们在研究这些史料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无法重演,现在的技术更是不可能是人回到过去的年

代去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当时的历史,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大部分就是解读这些史料,从中尽可能得出与历史真相相近的历史。在研究一段历史时,史料的完整程度、史料的真伪以及不同研究者对史料的不同认识都会制约研究者了解历史的真实。比如说,我国历史上的夏朝,由于缺乏充分的史料,只凭古籍中的零散的记载,很难使研究者对夏朝的历史做出正确的判断,稍有不慎,就可能偏离历史的真相。再如,殷商时期曾经迁都五次,但是由于缺乏史料的佐证,对这五次迁都的具体时间地点都无法得知。又如,研究者从史料中推断古典时期奴隶的数量时,根据相同的史料,大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说是20.6万,有的说是8万到10万,还有人说是6到8万,等等,但是究竟古典时期的奴隶数量,恐怕只有当时的人知道了。

不但在古代史上有许多史实由于史料的局限而至今难以定论,而且众多的近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件,相互矛盾的记载也很多。历史资料的局限,严重制约着历史研究对历史真相的再现。

2、历史时代的局限性

历史时代的局限性而导致的非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在漫长的时期内占据统治地位,进而导致历史研究者对社会历史的进程和规律产生与历史真相发生根本性背离的理解和描述。

比如说在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各个阶层的人们,都相信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者人的命运,因此当时盛行天命史观和神意史观,他们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是天、神灵或上帝。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启蒙思想家们认为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终极

原因不是神,而是人性或者理性。但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英雄和精英。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抛弃了传统史学中的英雄史观或精英史观,开始重视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史,更加注重人民大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历史研究者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的认识都是不同的。

3、研究者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

历史研究者的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不但与前面历史时代的局限相联系,还表现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事件、人物的研究和写作中限制着研究者的观察视野,从而在他们的历史著述中总是烙上他们特有的阶级和政治立场的烙印。

在中国古代,史书大多出自官府之手,所以在叙述中,对于用暴力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多污蔑他们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寇”“匪”“盗”“贼”,这毫不掩饰修书者的阶级偏见。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史学工作者自然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历代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污蔑采取了理所当然的驳斥,充分肯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甚至将农民起义当做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这又直接刻上了无产阶级的烙印。这种片面的所谓的“革命立场”,也限制了人民对历史真相的认识,导致了与客体历史的背离。

4、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

前面所说的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主要指的是本国、本民族的范围而言的,民族立场的局限,主要是指在研究历史时,研究者受到民族立场的局限。比如说,许多研究者在谈到黑人的历史时,总是会戴着

一种本能的歧视;又如,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推行极端的民族主义,必定会对犹太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行不同程度的歪曲和污蔑;而在中国古代,一向中央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历史研究也是存在民族立场限制的,特别是在讲到突厥、匈奴等曾与中央政府为敌的民族,历史文献中将周边的各民族称之为“夷”“狄”“奴”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种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也会造成历史研究与历史真相的背离。

5、研究者能力水平的局限

历史研究者的知识水平,搜集、整理、鉴别、解读史料的能力以及分析研究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都会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历史研究与历史真实的背离。

虽然说历史研究是不能客观的再现真实的历史的,但也不是说,我们就不必重视历史研究的准确性,历史研究者需要认识历史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局限,这有助于促使研究者在研究历史时自觉地克服这些局限,最大限度地降低与客观历史真相发生背离的程度,在阅读历史著作中,也要注意鉴别其中有可能是出于作者某种局限而产生的与历史真相背离的情况,避免盲目的亲信。

① 这个观点我采用的是庞卓恒老师编写的《史学概论》中关于“主体化历史及其与客体历史的关系”中的观点。

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篇6

林毅夫,他始终以严肃又谦和的学者形象著称,也是一位很有故事的中国学者。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中国台湾宜兰县,父亲林火树给他取名林正义,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979年林毅夫到大陆以后,据此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毅夫”。

1979年,林毅夫在北京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教授,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教授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接着又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攻读博士后。

1987年回国后,林毅夫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担任副所长;1989年国务院撤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后,一直到1993年,他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1994年,他到北京大学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前身),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他返回北大,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2015年12月创办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2016年4月兼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

对于他的传奇经历,林毅夫几乎从不提起。但他对中国发展的理论解析、对经济趋势的冷静思考、对未来走向的意见主张,堪称独树一帜。其标志性的成就是倡导“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结构经济学”,被外界认为是国际经济学界最有影响的中国经济学家、最有可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学者、对中国经济决策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新结构经济学

在一些重要场合,我经常能聆听到林毅夫精彩的学术讲演,其内容也多数是围绕他的最新心得——新结构经济学而展开。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有幸就这一话题与林毅夫进行了深谈。

新结构经济学是由林毅夫倡导的“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演进和扩展。林毅夫说,比较优势强调一个经济体的禀赋和结构。只有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能够形成竞争优势,创造剩余,积累资本,促进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林毅夫指出,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检验中站得住脚。

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例,这些国家的发展都较好地按照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并利用后发优势取得持续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而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也开始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产业和技术,并利用后发优势来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当然,在林毅夫看来,每个比较优势对应着一个特定的最优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也是不断变化的。过去资本相对稀缺,随着劳动密集产业快速发展形成的积累,就会使资本变得相对丰富。那么最优产业结构就会变化,需要升级到和过去比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而且软硬基础设施也要相应的完善。比如说,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资本的需求相对少,使用的技术相对成熟,风险相对小,但现在需要的资本相对多,风险比过去大,需要有能够动员更多资本并分散风险的金融安排。并且,随着资本深化,规模经济扩大,市场范围更广,也需要有更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以降低交易费用。也就是说,不同比较优势不仅内生出来“新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将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软硬基础设施。

在这种情况下,林毅夫倡导“新结构经济学”。他指出,新结构经济学以企业自生能力为微观分析基础,以每一个时点给定的要素禀赋结构为切入点,提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变迁过程,需要依靠有“有效的市场”来形成能够反映要素稀缺性的价格体系,以诱导企业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形成竞争优势,也要有“有为的政府”来解决结构变迁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外部性问题和软硬基础设施完善的协调问题,一个国家只有同时用好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才能实现快速、包容、可持续的增长。

比较优势由要素禀赋结构决定

新结构经济学和传统的结构主义的区别在于结构主义把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结构差异认为是外生的,新结构经济学则认为是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新结构经济学和一般新古典经济学的差异在于后者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同质化,没有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和技术的差异。

对于为什么从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来研究发展,林毅夫认为,这是因为每个时点的要素禀赋其实就是在这个时点的总预算。总共有多少资本,多少劳动,多少资源可以使用,是这个经济体在那个时点上可以支配的总预算。并且,不同经济体拥有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有相对不同的丰富程度,有的资本比较多、有的劳动力比较多或是自然资源比较多,相对多的要素就相对便宜,少的就相对贵。总预算和相对价格是经济学分析的两个最重要参数。

每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不一样,相对价格也不一样,导致比较优势和最优的产业结构不一样,如果进入的产业跟要素禀赋结构的特性相符合,要素生产成本会最低。发达国家之所以都在资本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就是因为它们的资本相对丰富和便宜,要素生产成本比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多的国家低。反过来讲,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都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是因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多,价格相对低,所以这种产业的要素生产成本低。

也就是说,比较优势是由要素禀赋结构来决定的。当然比较优势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技术或专业化等,产业结构也会受到家庭偏好的影响。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的不是同一个发展程度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差异,而是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产业结构怎么决定,以及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如何随着发展程度而变化,所以,那些因素可以先舍掉。在每一时点上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一个国家在那个时点的比较优势,如果这个国家的产业都符合比较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在那个时点的要素生产成本最低,应该最有竞争力。所以这样的产业结构应该是最优的产业结构。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我们就可以推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最优产业结构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为什么集中在资本密集型产业里,发展中国家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

林毅夫眼中的中等收入陷阱

林毅夫说,结构主义是从市场失灵来解释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产业结构的差异,新结构经济学则是从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来解释。研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希望帮助发展中国家将来的收入水平能够和发达国家一样高,那当然产业结构就要跟发达国家一样,这一点新结构经济学和结构主义是一样的。但是,从新结构经济学来说,要像发达国家那样拥有资本很密集的产业,由于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那就必须先积累资本,如果资本的相对丰富程度跟发达国家一样,那最优产业结构当然就是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因此,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收入,中间目标是提高产业结构,切入点是提高要素禀赋结构。而且必须让每个劳动力所拥有的资本不断增加,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规模经济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在发展过程当中除了提高产业结构之外,还必须改善各种软硬基础设施,硬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来降低交易费用,这是个动态的过程。

“上述认识可以解释什么叫做收入陷阱?所谓收入陷阱其实无非就是一个国家它的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变动太慢,导致它的收入增长速度不能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跟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差距不能越来越小,这就是收入陷阱。低收入国家可以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也可以有陷阱。”林毅夫认为,要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和低收入陷阱,必须不断提升要素禀赋结构,让每个劳动者拥有更多的资本。要快速增加每个劳动者可以使用的资本,最好的方式是在每个时点上都发展同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进而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发挥得越充分,竞争力越强,投资回报率越高,经济剩余越多,积累意愿越强,要素禀赋结构水平升级就越快。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越快,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越快,相应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的完善也要越快。

经济学要改变世界上85%的人的命运

林毅夫表示,在刚提出新结构经济学时,常在国内外的各种论坛上倡导要回归到亚当·斯密,但这并不是说要回归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出的理论主张,而是回归到亚当·斯密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标题中已经把他的研究方法讲得非常清楚了,也就是“对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索”。

林毅夫说,我们作为经济学家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希望自己在学术上多发表一些文章,能够安身立命;但是更希望我们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改造世界。从后一点来讲,实际上,经济学做的还非常欠缺。因为从亚当·斯密到现在,即使经济学有那么大的发展,有那么多人拿到诺贝尔奖成为大师,但是我们知道,世界上85%的人还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现有的经济学对改造这85%的人的命运基本上没有帮助,而且还可能起反作用。人们常讲的一个笑话是:“最有破坏力的人是谁?就是经济学家”。我希望我们作为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多发表论文得到晋升,还要让经济学真正能够改变世界这85%的人的命运。通过我们去观察真实世界的现象,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自己的了解来帮助别人了解。

就以发展经济学为例,发展经济学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发展中国家的战后重建,以及新摆脱殖民统治或者半殖民地地位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个新的子学科。当时提出的理论被称为“结构主义”,是第一波发展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建立在人们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观察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因为缺乏发达国家先进的产业和技术,导致劳动生产力和收入水平低,认为发展中国家要率先发展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才能赶上发达国家,主张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克服市场失灵,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来发展先进产业。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均采取了上述发展战略,但却发现,在这些产业建立起来后,经济发展停滞,危机不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结构主义”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实践失效了。

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的主流理论为新自由主义所取代,进入第二波思潮。新自由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原因是发达国家有现代化、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发展中国家则存在大量的政府干预,企业国有,政府对价格进行扭曲,直接资源配置,造成资源错误配置和寻租腐败行为等,导致经济发展绩效差。因此给出政策建议:把国有企业私有化,价格市场化,资源自由化,政府的责任是维持宏观稳定,维持财政预算的平衡。然而推行的结果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迷失的二十年,经济增长率比改革前还低,危机发生的频率更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再次扩大。

成功经济体的五大特征

世界银行的一个研究表明,在两百多个发展中经济体,从1950年到2008年,只有两个发展中经济体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后,继续进入到高收入行列。这两个经济体,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有望在2020年前后,成为第三个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再进入高收入的经济体。从1950年到2008年,只有13个中等收入经济体进入到高收入,这13个中有8个是西欧周边的欧洲国家,或者是石油生产国,本来距高收入经济体的差距就不大。另外5个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就是说,即使有像世界银行这样的一个国际发展机构的帮助,又有金融资源来支撑根据理论所制定的政策,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很多在美国留学后回去推动他们国家发展的精英人才,但是,效果非常差。有18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从二战以来,一直没有摆脱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没有真正缩小跟发达国家的差距。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反思的根本原因所在。由2008年诺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和罗伯特·索罗领衔,二十几位发展中国家既懂经济又有实践经验的官员参与的增长委员会出版的《增长报告》,对二战以后13个取得了年均7%或更高速度、持续25年或更长时间高速增长经济体成功原因的研究发现,这些成功的经济体有五个特征:一是它们都是开放经济;二是宏观经济都比较稳定,不经常出现危机;三是都具有高储蓄和高投资;四是都有有效的市场;五是都有一个积极有为的政府。这五大特征跟过去主流理论的政策框架都不太一样,因为它既有市场,也有政府。这个报告发表以后引起了很多关注,这本书非常强调结构变迁,认为经济发展表面上看起来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实际上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背后是结构的不断变动。

“上述五大特征是成功的要素,但是如何成功并没有药方。中国人常讲药的用量不对,补药可以变成毒药,如果只有药材没有药方,政策执行者怎么去遵循?所以,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来讲,还远远不足,还要继续反思,新结构经济学则是这种反思的结果。”林毅夫表示,作为经济学者,遇到问题时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美国的学术界在不断地根据现实状况的变化提出新的理论,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国内很多学者把自己留学时读的那本书当作“真经”,没有考虑是否在国内适用的问题,而且,国外的“经”都已经变了,他却还信奉原来那本“经”。

“当然,必须声明的是,我是客观派,不是乐观派,也不是悲观派。大家都拿现有的根据发达国家理想条件下的理论去套,都觉得中国和这些理论所描述的理想状况相距甚远,问题很多,又不按这些理论所开的药方去解决问题,所以很悲观。很多问题我了解,也觉得需要有解决的办法,但必须要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如果不了解,可能会出现好心干坏事的现象。”林毅夫说。

新结构经济学对中国具有现实意义

“一个现象只要可以用一个内部逻辑自洽的理论来解释,就代表它可以用无数多的内部逻辑自洽的理论来解释。所以,不能满足学到的理论或是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现象,更重要的是理论必须能够改造世界,这才是真正有用的理论,也是学习理论或是提出理论的目的。”林毅夫说,新结构经济学对中国来说具有现实意义。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在有效的市场中,政府必须发挥有为的作用,来克服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外部性和协调的问题。

林毅夫表示,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多么糟糕,企业都有追求利润的动机。只要政府能够采取务实的政策,利用可动员的有限资源和施政能力,设立工业园或经济特区,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供足够好的、局部有利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以降低内外资民营企业生产、营销的交易费用,否则任何发展中国家都可以立马把微观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踏上快速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结构转型和动态增长之路,而不必像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那样必须等所有的制度都建设好了,再来由市场自发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

以中国为例,1979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中国的营商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糟糕。中国并没有按照华盛顿共识的思路,把上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解决好来坐等各种新的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自发的涌现。相反,中国各级政府动员其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各项营商环境的指标很差,但是在特区和园区内,基础设施的瓶颈得以缓解,营商环境也变得富有竞争力。

中国在转型初期虽然劳动力成本很低,但是中国缺乏技术和管理的知识,不能利用这个优势生产具有合格质量可以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克服这个瓶颈限制,中国各个地区、各级政府积极地招商引资,鼓励国外具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又有国际买家信心的外资企业到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来投资设厂。

采取这种务实的办法,中国迅速发展起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成为了世界工厂。在局部地区取得的成功为政府改善其他地方的基础设施和消除扭曲提供了资源和条件。

而这种务实的发展思路和做法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林毅夫说,为了验证新结构经济学的政策适用性,2011年世界银行委托了一项名为《非洲轻工业》的研究项目。该项研究发现,埃塞俄比亚制鞋业的工资只有中国同行业工资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越南同行业的一半。埃塞俄比亚的劳动生产率大约为中国的70%,与越南大体相当。劳动成本大约占中国制鞋业总成本的四分之一,因此埃塞俄比亚在制鞋业上很有竞争力。但是2010年,中国的制鞋业雇佣了1900万工人,越南有120万,而埃塞俄比亚只有区区8000人。

2011年3月,林毅夫带着研究成果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拜会了当时的总理梅莱斯·泽纳维,告知这项研究的发现,并介绍了中国建立工业园区,创造局部有利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以“筑巢引凤”,以及政府一把手亲自招商引资、增加投资者信心,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迅速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经验。同年8月,梅莱斯利用到深圳参加大运会的机会,亲自邀请中国的制鞋厂商去埃塞俄比亚投资。华坚鞋业是国内生产出口中高档女鞋的一家大型生产厂商,受此邀请,2011年10月由老板张华荣带队到亚的斯亚贝巴考察,当场决定投资,并招募了86名当地工人到国内培训,3个月后便在当地附近的东方工业园开设了鞋厂。从最初的550个工人,到2013年12月华坚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3500人。

产业政策想要成功的秘诀

“思路决定出路!”林毅夫毫不隐晦地指出,按新结构经济学的主张,只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能够务实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和施政能力创造局部有利的条件以支持内、外资企业利用该国的要素禀赋,发展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那么,每个国家都能够迅速创造出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都有可能告别过去的命运,开启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发展和脱贫的一章。

当然,在林毅夫看来,产业政策要成功,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来讲,就是要帮助企业进入到一个要素生产成本比较低的行业,也就是从要素禀赋结构来看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林毅夫把像中国这样的中等发达国家的产业划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追赶型产业。这类产业跟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产业还有差距。以中国为例,中国是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唯一一个各种产业部类都齐全的国家,但是中国相同行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代表技术和附加值的水平比较低。中国的产业实际上还是在追赶的阶段。

第二类是领先型产业。有些产业发达国家已经失掉比较优势而退出,我们的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或接近领先地位,比如白色家电行业、摩托车等产业。

第三类是我们已经失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这部分产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有能力、有创新的企业转型到“微笑曲线”两端做品牌、产品开发、渠道管理,附加价值较高。另一种是像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和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的部分企业一样,利用技术、管理、市场渠道的优势,把产业转移到工资水平较低的地方创造“第二春”,把GDP变成GNP。

第四类是弯道超车型产业。其特性是人力资本需求高、研发周期短,中国人力资本跟国外比较起来差距小,而且,中国有国内市场大的优势,在这类产业上可以直接和外国竞争。信息、通讯产业的软件、手机等属于这一产业。这种产业可以实现弯道超车,有先发优势。

第五类是战略型产业,其研发周期长、人力金融物资成本投入高的产业,比如航天、制药等。这类产业中,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需要在国内自己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政府需要给予保护性补贴。

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篇7

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在媒体人朋友圈的壮观刷屏,宣告传统媒体走进客户端时代。如今,手机新闻客户端已经走过两年,早已进入“战国时代”。2015年更是新闻客户端的爆发年,年底大批客户端争相上线。从澎湃与界面开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转型求生存的班车已经越来越少。创业维艰,转型难度相差无几,尤其是在一个被技术颠覆的行业。但潮流涌动,大多数传统媒体也只有顺势向前。《北京日报》2016年2月24日报道,国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已达231个。

二、不可避免的同质化现象

安装了多个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常常有这样的烦恼:重要新闻一出现,手机里的客户端纷纷弹出推送。在面对不实消息时,客户端的推送也是“异口同声”——误报“九江地震”消息事件当中,就有数家客户端集体中招,摆了乌龙。

在主打新闻聚合的情况下,如今的新闻客户端无论在用户界面和内容上都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

澎湃甫一问世,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生产原创内容。作为一款传统媒体机构完成媒介融合任务的实验性项目,依然有着强烈的传统内容生产者的烙印。

《重庆晨报》的上游新闻客户端上线之初就宣称将“依托原有报纸的优势采编力量,回归新闻本质,专注原创新闻”。

纵览各家口号,“原创内容”“资讯分发”“定制”等关键词大同小异。虽然都在强调绝非纸媒的平移,但一套操作流程看下来,除了相同内容的新闻,能提供的服务也大同小异。随着加入新闻客户端争夺的传统媒体越来越多,读者的“脸盲症”也越来越厉害。

三、“拼速度”是第一要务

2016年1月4日,澎湃新闻客户端送新闻称,江西九江浔阳区发生6.9级地震。十几分钟后,澎湃新闻网发布消息称,此前澎湃客户端推送新闻称,江西九江浔阳区发生6.9级地震,此信息为地震台网自动后台录入信息,后经编辑人工核实,此信息不实,向各位用户致歉。很明显,这是一条客户端自动抓取的新闻,未经人工编辑核实自动发动出去的。新闻客户端采用自动抓取新闻的功能,为的就是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抢占新闻市场先机。

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的崛起,让很多媒体人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速度成为了新闻市场竞争的一把杀手锏,竞争的第一要务就是“拼速度”。

的确,时效性是决定新闻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新闻和历史、新闻和文学的区别所在。新闻时效性要求获取新闻的内容新、速度快。明日黄花的事件不能称之为新闻,因为它不再具备新闻“新”的特点。

速度快是新闻时效性的另一大特点,这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尤为显著。一条重大新闻发生后,新闻发布的时间节点不再是以天计、以时计,而是以分计,甚至以秒计。只有你比其他新闻客户端先一步将新闻推送出去,哪怕仅仅是快1分钟甚至十几秒钟,也可能在速度的战役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新闻的社会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小,及时发布才能将新闻的社会价值最大化。美国《纽约时报》的前副主编罗伯特·赖斯特曾经说过:“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几个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

四、真实才会有市场

我们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但不能唯快是好,绝不能为了“快”而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如果说时效性决定了一条新闻的价值,那么真实性就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直接影响着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如果因为抢发新闻导致失实报道,丢失了公众的信任,对于新闻客户端来说就是失去市场,没有了赖以发展的基础。在“九江地震”新闻失实事件中,作为新闻客户端代表的澎湃新闻公信力将受到一次重创。

新闻的真实性还事关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一条失实报道或一条虚假新闻通过客户端快速传播误导读者,造成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往往要大于传统媒体。

五、结语

新闻有两翼,一翼是时效性,一翼是真实性,两者缺一不可。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生力军,新闻客户端在快速传播新闻的同时,如何确保其真实性,在读者中树立公信力,要求从业人员树立求真务实的新闻作风,从平时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到现场去

在第一时间到第一现场去获取第一手资料是每一条新闻“出世”的理想状态,也是最能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最好方法。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还给了传统报业一个超越广播和电视的契机。各报业集团均在打造融媒体和全媒体,利用客户端等新媒介参与到重大事件和时政新闻的报道中。

(二)怀疑一切

对于从其他信息渠道获得的信息,应该本着“怀疑一切”的精神进行判断和分析,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进行核实。对于一些没有得到证实的重要消息,不要“抢”发,必须将新闻来源核查清楚后,再进行报道。

(三)保持客观

新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不能让自己主观的想法和情绪影响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在新闻客户端选发和推送新闻时,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一条新闻的价值。读者很容易看出新闻中的褒贬,从而影响其对客户端的信任度。

(四)忙而不乱

有过新媒体从业经历的人都知道,新闻客户端可以说是24小时全年无休的媒体。新闻事件发生后,能否第一时间发送出去,也成为评判新闻客户端编辑工作是否合格的最重要指标。高效、快速运转的编辑们每天都是在和时间赛跑。编辑工作越是高强度,就要越仔细,尽量避免错发误发。

参考文献

[1]陈海军.快起来与新起来——关于新闻时效性的几点思考[J].军事记者,2006(06):12-16.

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篇8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准确度。新闻是通过传播媒介传播的关于客观实际的一种信息, 所以它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 它必须具有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陆定一同志曾说过:“新闻, 我是天天看的, 看了几十年了。看来看去, 想来想去, 我还是认为, 新闻一定要真实。技巧是要的, 但主要的是真实。”[1]

新闻的真实性, 其内涵具有两个层次:

第一, 新闻事实完全真实。这是对新闻中全部事实的要求。新闻中既有具体的事实, 也有概括性事实。新闻中具体事实必须真实, 在客观现实中确有其人, 实有其事。概括性事实也必须真实, 对事实的表现、类型、特点等做出的归纳、总结、说明等, 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是实事求是, 而不是以偏概全的。

第二, 个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新闻报道的事实本身完全真实, 而且这个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总体基本一致, 做到从事实的类的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去把握事实, 通过一件一件个别事实去反映事实总体的全貌。

第三, 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就是把新闻事实的社会内容挖掘出来, 表现出来, 从而展示客观世界的时代真相。这是新闻真实性的最高层次的要求, 不是每篇报道都能做到的。新闻报道有三大形式:动态报道、深度报道和评述性报道。在这三大报道形式中, 动态性报道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事件的深度与广度的影响, 一般只能回答“是什么”, 而难以回答“为什么”, 也就是只能回答“现象真实”, 而难以回答“本质真实”。而深度报道、评述性报道则可以全面、及时地反映事件的全过程, 将事物完整地揭示出来。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从大量事实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进行报道, 并充分挖掘事实固有的意义, 遵循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二、文学真实性的定义及其内涵解析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所达到的程度。

文学真实性, 其内涵具有两个层次:

第一, 生活真实, 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着的自然形态的生活。客观存在的生活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

第二, 艺术真实, 是指作家在生活基础上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能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杜勃罗留波夫说过:“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形象, 是实际人生中各种事实的集中表现。”[2]文学艺术家创造艺术真实的过程, 是一种概括、提高的过程。艺术的真实, 应该比生活中实有的事实更有组织、更集中、更理想和更典型。艺术真实是比现实生活中所实际存在的现象更提高了一级的东西。

三、新闻与文学的真实性的区别

我们分析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的定义及其内涵, 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是:

第一, 两个概念中强调的主体不同。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准确度。这个定义中的主体词是“事实”。事实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就真实。事实和客观实际不符合, 就不真实, 即新闻失实。文学的真实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达到的程度。这个定义中的主体词是“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符合社会生活达到的程度, 文学作品就真实。艺术形象不符合社会生活达到的程度, 文学作品就不真实。

第二, 两个概念的层次结构及侧重点不同。新闻的真实性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新闻事实完全真实。二是个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三是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其中, 第一、二层次是新闻真实性所必须具备的, 第三层次则是新闻真实性的最高要求。不是每篇报道都能做到的。文学真实性具有两个层次:一是生活真实。二是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来源, 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集中、更典型。在文学真实性的两个层次中, 更强调艺术真实。

第三, 衡量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的标准不同。衡量新闻是不是真实的标准是客观实际, 即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报道中的事实, 是根据现实中的事实陈述出来的, 判断新闻报道是不是真实, 只能用客观中的事实去衡量。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唯一尺度。衡量文学作品是不是真实, 关键在于分析艺术形象是否符合社会生活 (包括现象和本质) 。作家取材于生活, 但塑造出来的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更高。没有人会因为在生活中找不到作家写的形象, 而去指责作家造假, 指责作品不真实。相反, 作家塑造的形象越集中、越典型, 人们感到作品揭示的生活越真实。

可见, 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有着根本区别。穆青同志在《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就具体、生动、深刻地说明了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区别。穆青同志认为, 新闻不能有任何虚构, 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 新闻作品中所写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 是有通讯地址的, 读者可以和他们通信, 甚至可以亲自去访问他们;文学可以而且必须虚构, 它所写的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加以概括、集中而塑造出来的, 它所写的人物是没有通讯地址的。

四、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明确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的区别, 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及广大网民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 在人人都可以充当传播者的时代, 普通民众享受着传播技术带来的便利, 从传统的受众及舆论引导对象变成了积极表达意见、传播信息的主体。

第一, 只有坚持新闻真实性, 才能保证新闻取信于受众。受众的信任是新闻赖以生存的条件, 而受众只会相信真实的新闻, 拒绝假报道。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指出, “上当受骗, 对真相一无所知, 在自己的心灵上一直保留着假象——这是任何人都最不愿意最深恶痛绝的。”[3]

第二,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才能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在现代社会, 新闻是最大的信息策源地。重要的舆论问题, 大都是由新闻媒介提供推出的。所谓新闻一出, 舆论哗然。能产生推动或阻碍历史发展的重要变革的舆论, 几乎全由新闻媒介直接推出, 或者新闻媒介参与推出。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 现代社会里, 是新闻决定舆论, 新闻直接从根本上决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决定舆论的品质、形态和强度。因此, 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才能保证正确地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否则, 就会导致误导, 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

第三,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就是对历史负责。真实也是历史对新闻的要求。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记载下来, 就是记录历史, 就是不可更改的历史记录。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作为时代的记录, 新闻必须绝对忠实于事实, 以对历史负责, 对后代人负责。

第四, 坚持新闻真实性, 遵守法律法规。为规范大众传播的信息真实性, 制裁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 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 报纸开展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不得刊载虚假、失实报道;报纸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因损害的客体不同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则对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作了规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 对互联网的传播内容进行了限制性规定。新闻工作者和广大网民应知法守法,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陆定一.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陆定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2]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 (1)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2.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4]穆青.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A].穆青论新闻[C].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

[6]蔡铭泽.新闻学概论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

[7]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2.

新闻策划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篇9

一、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性作为新闻的最基本属性, 简而言之就是真实的对事实进行反映, 新闻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同时广大读者的具体要求也决定了新闻要具有真实性, 真实性是大众媒介能够取信于民以及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前提

新闻来源于事实, “现有事实, 之后才有新闻”, 新闻报道是由事实决定的, 新闻报道仅仅是客观事实通过文字及图像形式的传播, 换句话说, 事实是新闻得以建立的基础, 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要符合客观事实, 新闻不可能脱离事实而存在, 尽管环境不断变化, 人们不会改变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可以说真实性是大众媒介安身立命之本。

(二) 真实性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原则

新闻的真实性反映了新闻媒体的可信度与权威性, 新闻媒体将真实性作为追求目标,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新闻, 真实性始终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中也对新闻真实性的维护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在《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中也将真实性作为最低目标, 坚决禁止对事实的随意扭曲和编造事实。

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现

记者对新闻传播真实性的把握, 需要从下面的五个方面加以考量。

(一) 加强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

新闻报道对于社会文明建设有引导和推动功能, 而新闻报道中的事实的分类通常会有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类。不同社会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 两类事实在社会生活总量中所占比例问题问题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道比例经过如何设置才能对现实如实的表达, 实现新闻报道的惩恶扬善功能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另外, 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具体表现形式, 新闻媒介通过哪些人、事及现象来弘扬真善美?通过什么人、事及现象来贬斥假恶丑?这些都是需要新闻媒体人以及为政者需要全面了解和分析的问题。

(二) 从新闻传播正反两方面来准确把握

对社会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目的是能够对新闻报道中的表扬性 (正面) 和批评性 (负面) 的报道各自所占比例形成可靠的把握。在我国, 总体规划及各项供暖工作的成绩和问题、优点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如何认识?过去的主流和支流主张、“九一开”主张以及后来的“表扬一万批评三千”口号, 以及现在的“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学者们以及传播工作者针对这些的讨论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 对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形成正确的认识, 将其合理而科学地反映在新闻报道中, 才能确保总体的真实性。

(三) 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

产业结构在社会生活中的比例, 不同地区、行业、部门的投入和产出, 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报酬, 各政府机关、民众团体的成就和不足, 其量和质都基本上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 并维持和其他机构、部门、类别和认识的一定联系, 从整体上来说能够维持相对的平衡。新闻传播应该能够反映和维持这种平衡, 如若不然, 新闻的整体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 也就说新闻传播要体现出整体调控性。

(四) 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

在实践过程中, 对新闻的真实性展开考察, 同时还需要从人类道德规范方面入手, 这也是影响真实报道的一大客观要素。比如说, 记者向媒体大众展示凶杀案件或交通意外的镜头和照片, 这些素材可以肯定是真实的, 然而如果从道德规范角度考虑, 这显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但是不去播报, 无疑会给民众带来更大伤害。所以对其进行考量和准确的把握, 也确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五) 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

新闻传播要求真实性是出于新闻传播的效果来考虑的。因为新闻的效果是立足于新闻的完全真实性上的。但是考察传播效果应该辩证和全面。这种对效果的考察优势也是新闻真实性的制约。比如, 某个城市在某一天大搞卫生突击检查专项活动, 在一天之内清除了若干车的垃圾, 细想之下, 为何不在平时就清扫掉这么多垃圾?可以推断该城市平常的卫生工作做得不好。只有用这种全面考量的方式, 记者才能适度的把握这件事情, 新闻真实性才能有所保证。

摘要:本文对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然后提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新闻,策划,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版

浅析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篇10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是新闻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我们认为,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桌子上的一个杯子从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看都是不同的, 但又都是客观真实的。新闻把关其实就是限制你看杯子的角度, 原则上和新闻事实不冲突, 但实际上把关的是新闻导向。因此, 新闻把关需要以新闻真实性作为标尺, 新闻真实性的实现需要新闻把关来过滤。

一、对新闻的把关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 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由于新近事实变动的无穷与传媒承载力有限的矛盾, 加之传者自身的倾向、传播的不同目的直接表现为传者的好恶, 因此, 新闻选择就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所在, 甚至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

新闻选择的主体是“把关人”。“把关人”一词是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库尔特·卢因创造的, 通常指传播系统中筛选、删改信息的个人。卢因在《群众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明确分析了家庭主妇决定购买食物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他认为, 在这个过程中, 家庭主妇实际上就起了一种把关人的作用, 而在大众传媒过程中, 同样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被带入传播的渠道。

从整个社会来看,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信息的把关人。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媒介, 向人们提供什么样的新闻, 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关系着人们思考什么, 怎样思考以及思考的结果,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的思想和情绪。

二、依照美国卡斯柏·约斯特对“新闻真实”的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 判断新闻真实的依据和标准只能是外在于记者头脑的客观事实, 不能由记者主观断定。

然而, 李良荣在《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中提到, “记者、编辑从来都不可能是被动反映事实的机械摄录机。”因此, 对同一条新闻, 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勾勒出不同的真实画面, 这种差异有时不是失实的差异, 而是真实的差异, 取决于记者观察的方式或选择事实的原则不一样。真实是一种认识活动及认识的结果, 因而它是主观领域里的概念。

需要强调的是, 新闻真实虽然经过媒体的“把关”, 但它是不依媒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是新闻的本性, 记者的真实认识来源于客观事实。新闻是记者意识活动的产物, 但永远受事实第一性的制约。因此, 新闻把关必须实现事实的真实再现, 要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三、具体来说, 新闻业务有三个主要环节, 即采访、写作、编辑, 这三个环节都体现了新闻选择和新闻真实性的密切关系。新闻采访过程就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记者获得新闻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者途径, 一是在新闻现场亲眼目睹, 一是听别人介绍得知。在新闻现场, 记者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东西, 但不可能把一切都记下来, 必须有所选择。这一过程便是记者进行第一次把关的过程。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是组织事实、描述事实。为此, 就必须对采访到的事实做一番梳理和挑选。这是记者进行的第二次把关, 也是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一次结合。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编辑面对的是新闻稿, 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新闻稿中的事实。可见, 新闻真实性在新闻把关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系统地讲, 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 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与各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都是新闻选择的五大标尺。我们认为, 一则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性这一特征才有价值可言, 失去了新闻真实性, 何谈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一般来说, 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 合称宣传价值“五性”——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适宜性。在笔者看来, 只有具有新闻真实性, 新闻才具有可信度, 从而获得宣传效益。新闻法规的目的是“去毒”, 即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 不准公开传播。新闻选择的标准要和各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我们国家, 不同报纸由于各有不同的宣传任务和读者对象, 因此, 对新闻的宣传价值、新闻价值就有不同的要求。

四、为了处理好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我们需要树立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责任感。在新闻把关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新闻真实性为主要标尺, 以负责的态度向社会公众传递真实的信息。

其次, 建立制度性的防范机制是杜绝新闻失真的根本保障。这主要体现为媒体内部严格执行稿件的把关流程。一是在稿件形成中的记者把关。记者需要尽可能地向当事人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尽可能找到旁证。二是从稿件送审到稿件公开报道前的把关。通常, 经过了值班编辑、节目主编、制片人、部门负责人直至总编室这一系列严谨缜密的流程审核之后, 任何虚假新闻都可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此外, 加强对新闻单位的监督迫在眉睫。同时, 新闻单位应该经常开展新闻自律, 发生新闻失实要公开道歉、更正。

再者, 提高记者的业务素质也是当务之急。只有记者的职业素养提高了, 把关的门槛才更牢固, 新闻的真实性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

简言之, 媒体进行取舍的标准, 首先涉及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问题。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其次, 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对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研究, 揭示了市场标准也是新闻选择中“把关”的重要标准。

因此, 我们认为, 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并不存在矛盾, 新闻把关需要要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需要新闻把关来实现。

摘要:新闻把关和新闻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桌子上的一个杯子从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看都是不同的, 但又都是客观真实的。新闻把关其实就是限制你看杯子的角度, 原则上和新闻事实不冲突, 但实际上把关的是新闻导向。因此, 新闻把关需要以新闻真实性作为标尺, 新闻真实性的实现需要新闻把关来过滤。

上一篇:新时期的小学德育下一篇:社会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