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构

2024-08-04

系统建构(精选十篇)

系统建构 篇1

在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建立过程中, 缺少体制与制度的支撑。在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 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但目前尚处在理论探讨的阶段, 真正实现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制度先行。

设施、人员不健全。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建立, 需要相应的档案管理的设施的支撑, 虽然目前高校高速扩充, 但是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 往往被高校所忽视, 久而久之, 引发了欠账坏账等现象, 导致了资金、设施、人力等方面的短缺。尤其是对于已老化的设备, 高校往往是能拖则拖, 降低使用的成本, 从而导致安全风险。这样最终形成了高校档案管理的软硬件配备差异较大的局面, 有的高校设备齐全应有尽有, 有的高校只有几台电脑勉强支撑工作, 相关管理人员的配套也很差。

面对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建立过程中, 以及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使得建立完善的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尤为重要。

1 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建立

档案文化生态系统主要构成因素包括人员、设备、信息以及机制。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集聚、发散、再生、利用一系列的目的, 在构建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势必要考虑以上问题。该文构建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系统, 主要包含5个子系统, 其中, 起到基础保障作用的系统是:高校档案文化制度系统、高校档案文化遗产抢救系统;核心系统是:高校档案文化收集系统、高校档案文化展览系统、高校档案文化编研系统。

高校档案文化制度系统, 以档案管理为主题, 合理规划整个的系统所用的制度, 制定好建设、实施、改进、惩罚、激励机制等, 从顶层做好高校档案文化的制度建设。同时, 力争将高校档案文化制度的建设与高校整体的制度体系相融合, 配套发展, 从而从整体层面对档案文化系统的建立做好设计, 为其他系统的建设做好支撑。

高校档案文化收集系统, 收集系统是档案的来源, 要采用多渠道构建收集系统, 例如对于校友档案的收集, 可建立各地校友会, 定期对校友档案进行更新维护。档案文化涉及的方面较多, 例如诚信档案、校史档案、论文档案等, 种类众多, 在系统的涉及上要全面考虑, 最终集成到一个平台上, 进行整体融合, 实现互通互联。

高校档案文化编研系统, 该系统主要以档案史料为依托, 建立纵横交叉的编研体系。以校史档案编研为例, 纵向研究以校史正史编撰为核心和主体, 以大事记、史志编写和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成果、重要时期等系列专题研究为两翼和依托建立校史文化编研体系。横向研究以深度挖掘学校档案文化的亮点为目的, 以展示展览传播档案文化为手段, 编研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从而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高校档案文化展览系统, 在档案文化编研的基础上, 通过建设校史馆、精品档案展、专题档案展等展览形式, 以及开发传播档案文化的相关刊物、展览画册、档案文化礼品等, 挖掘高校档案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 突出档案的文化要素, 发挥档案认知、教育、审美、体闲等思想功能和社会效用, 打造高校档案馆全新的公共文化形象。

高校档案文化抢救系统, 通过深入征集、挖掘档案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字、实物、声像资料, 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档案库, 真实、全面地记录档案的全貌, 为立体数字档案博物馆提供更为鲜活、多元化档案史料的支撑, 这是高校构建整个档案文化生态的源头。

2 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实践探索

尽管从理论上提出了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系统, 但在目前大部分高校还局限在档案文化收集系统, 其他几个子系统应用实施较少。这里结合高校管理现状, 主要针对高校档案文化收集系统过程中的确定立档主题、划定档案收集范围、制定档案归档立卷方法、明确分工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1) 确定立档主题。全面地统揽档案全貌, 进行分析研究, 确立立档的门类, 以及相关的题目, 合理分类对于后续档案的管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定合理易读的题目对于以后的使用会提供更多的便利。以人物档案建立为例, 目前高校在实施过程中, 虽然各个时期都有人才, 有名人, 往往通过先确定哪些是可以第一批建立档案, 其他可以后续补充的方式。

(2) 划定档案收集范围。档案的资料收集范围应力求全面、系统、详尽, 划定合理的档案收集范围能更好地节省收集的时间及成本。实施过程中, 高校往往针对不同类的档案制定不同的收集范围, 比如对于人物档案的收集, 要涵盖反映人物经历、学历、身份等内容的生平类材料, 人物参加重要学术会议、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及工作业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活动类材料, 以及反映人物在某一领域所取得成绩的成果类材料, 包括编辑或著述的学术专著、发表的学术论文、个人绘画、书法、摄影、设计、文学艺术作品等以及省部级以上获奖证书、奖状、纪念章等。

(3) 制定档案归档立卷方法。归档立卷方法合理, 可以更好的查找、归类, 更加有利于系统的使用, 以及整体功能的发挥, 以人物档案为例, 目前人物档案以个人设立全宗, 按年度进行分类、编目。立卷的具体方法, 主要是依据人物档案构成的特点按内容分类及时间立卷, 即从内容上是大的横向分类, 每一项横项分类里又按年度纵向分类。卷内文件的排列按文件形成月份的先后顺序, 卷内文件排好之后, 按件号固定次序, 以便于查找利用和保护文件。有些绘画、设计原作的存放由于受条件限制, 只可收集作品的照片及底片, 然后附到卡纸上, 注明作品名称、创作时间、作品尺寸、参展情况、获奖情况等。

(4) 明确分工。明确分工做好激励, 对于档案文化系统的建设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收集档案资料工作量大、涵盖面广、政策性强, 仅靠档案馆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为此高校往往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很多高校采取档案馆负责下达任务, 技术指导, 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 并引以高度重视。各部门领导把收集档案资料作为重要工作安排, 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负责落实, 做到责任到人, 并作为年度工作成绩考核的一项内容等方式。

3 结语

文章从理论的角度出发, 构建了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系统, 该系统主要从顶层制度建设、核心系统构建、支撑系统的角度进行了搭建。包含5个子系统高校档案文化制度系统、高校档案文化遗产抢救系统、高校档案文化收集系统、高校档案文化展览系统、高校档案文化编研系统。系统的完善性以及适用性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进而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来金.论全球交往对世界文化生态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36-41.

[2]陈愚.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D].四川大学, 2015.

[3]张卫东.网络环境下档案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4]许慧珍.基于集成的高等学校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5]蔡娜.信息时代我国档案馆的社会定位与精神重塑[D].四川大学, 2014.

石油企业HSE管理系统建构论文 篇2

1.HSE管理体系的涵义

作为国际石油行业共同遵守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的准则,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管理体系虽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我国石油企业对HSE管理体系的工作仍然不够到位,为了使得石油企业更进一步的了解HSE管理体系,首先我们先介绍HSE管理体系的涵义。HSE管理体系将健康、安全、环境三方面有机的综合起来,形成动态的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预先风险预测,从而使得石油企业及时敲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将人员损失、环境污染损失等降到最低。HSE管理体系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与其业务相关联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方面的管理。石油企业通过HSE管理体系预测到风险危害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和计划,再通过HSE管理体系提供需要的资源。

2.HSE管理体系在石油企业推进的必然性

近些年来,石油企业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带有其独特的行业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具备了非常丰富的环境管理方面经验,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石油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石油企业独有的行业特点使得相当大一部分的石油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都构建了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并且还建立起了相应的监督机制等。石油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初探张婧霞西安市长庆培训中心HSE质量安全科710021摘要石油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的水、废气等,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和环保方面意识的增强,HSE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得到了石油企业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从HSE管理体系定义、HSE管理体系在石油企业推进的必然性、石油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问题、HSE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的要素考虑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增进HSE管理在石油企业的应用,为我国石油企业效益的提高和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关键词工业化进程;环境问题;石油行业;HSE管理体系

2.2无论各职能部门、各层次职工都实现全员参与的安全健康生产与环境保护责任制。

2.3进一步完善石油行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

2.4调整石油企业的管理目标,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目标也应用到企业管理新目标。从上述方面我们看出,石油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和环境管理经验不断的充分利用过程中,构建并推进HSE管理体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3.石油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问题

石油企业建立和推进HSE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预防控制安全风险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便达到保证职工的安全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际石油行业共同遵守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的准则,HSE管理体系虽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我国石油企业对HSE管理体系的工作仍然不够完善,在建立并推进HSE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有:

3.1HSE管理体系的全员参与方针仍然无法完全达到,效率比较低下。HSE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有许多的部门和机构都参与其中,不同的部门内部的文件存档于不同的地方,没有建立有效的统一机制,这就使得文件信息参照起来比较麻烦,还有可能出现信息重复和不统一的现象,造成各环节衔接不紧密,企业运作效率低下;

3.2对HSE管理体系预测的风险分析认识不足,石油企业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等过程中的设备及施工工艺比较复杂,且伴随着废水、废弃、噪声的产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都是一个极大的危害。但是,当前石油企业中由于大部分工作是人工操作,工作量极大,很容易遗漏重要信息,致使对于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风险因素识别不到位,就无法真正地达到推进HSE管理体系的目的;

3.3当前石油企业中有相当多的人对HSE管理体系的内涵认识不够到位,了解得不够清楚,对HSE管理体系相关的规定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也就因此造成对HSE管理体系的重视不够,深度不够,无法达到真正有效的运用,使得石油企业建立并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初衷无法真正实现;

3.4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但是对于国际石油行业的HSE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和条款并没有真正地深入了解,对其掌握程度不够全面,这就致使我国石油企业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对于HSE方面的计划实施方案不规范,达不到世界石油行业对HSE管理的要求,对于我国石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影响。

4.HSE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的要素考虑

石油企业建立并推进HSE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分析研究相关的资料后,在此提出一些建议,石油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4.1领导层的承诺及制定的企业运作方针。具体而言,是由石油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根据HSE管理绩效来制定企业发展方向,确定要实现的企业目标。例如:全员参与、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等方针,HSE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在任何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保护生态环境,向着无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无环境污染的方向迈进;

4.2组织机构及各自职责的分配。这里所指的组织机构是根据HSE管理体系要求所设置的组织机构。为了保证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有必要明确各组织机构及管理部门的职责,并进行合理分配,合理利用企业内部及外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源,对企业职工要定期进行HSE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让职工尽可能多地了解HSE管理体系,才能在企业推进HSE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职责;

4.3建立各部门和各组织机构直接的文件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区别各部门信息的同时,集中管理各部门信息,保证信息的一致,有利于各部门的信息发布和交流以及信息的及时更新,方便进行查阅和运用;

4.4安全风险预测和评价。石油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关键就是进行预先安全风险预测和评价,以便于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范或者控制,降低安全风险,特别是对于高危险的作业环境,无论是设施设备还是人员方面,都要尽可能地达到安全可靠的目标,要从各个方面和各环境进行有效控制;

体育英语语料库系统建构研究 篇3

关键词:体育 英语 语料库 技术 构建

引言

本研究在筛选、整理体育系统双语文献、资料、教材、词典、国际招投标合同文本,开发特色专用语料库软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规模约50万字的体育系统专业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并以之为基础初步展开了体育系统英语方面的语言研究、翻译研究、教材研究、术语研究,从而为以语料数据为基础探索体育英语的语言特征、充实和完善业内现有的双语词典、提高体育系统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质量与效率、改善体育系统人员对外交流和技术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提供理念先进、技术进步的研究平台。

建设体育系统英汉双语语料库,可全面促进体育行业英语的教学与科研,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化应用前景,面向体育行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计算机机辅翻译服务等,对于促进体育系统英语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术层次、拓展研究领域,推动体育服务翻译向产业化发展,有效提高体育行业外派人员英语培训的质量等均有裨益。

1 发展与现状

当前国内体育系统英语教育尚不发达,行业双语资料较为贫乏,行业计算机翻译研究更是罕见。本研究在考察了1995年至今我国体育系统英语教材的出版情况、有关体育系统英语的论文发表情况、以及正式出版的相关辞书、国内已知的语料库成果后认为:

体育系统英语方面的教材与研究较为薄弱,尚有数量较少,种类单一;材料来源狭窄、主观,不符合当前应用实际,缺乏代表性和权威性;结构散乱、深浅无度、编排不当、查用不便,可用性不强等缺陷。

专门服务于体育系统的语料库、尤其是双语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尚未出现。语料库是一个由大量在真实情况下使用的语言信息集成的、可供计算机检索的、专门作研究使用的巨型资料库。语料库容量大、真实客观、检索快捷准确,在现代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的语料库的建设自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近年来较有影响的语料库有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JDEST),约100万词次,广州石油英语语料库(GPEC),约 41万词次,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的汉英平行语料库、河南师范大学建立的用于研究特殊英语的中国英语语料库、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建立的军事英语语料库、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等。但令人遗憾的是,专门服务于体育系统行业的语料库、尤其是双语语料库尚属空白,对体育系统英语的语言学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课堂教学、词典编纂、体育服务翻译)非常不利。

2 语料库的构建

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将重点解决双语语料库构建的平衡性、适应性、权威性等难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如何使所选语料均衡地反映各分支、各领域在体育系统英语实际运用中的比重,从而为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客观、真实的选材参考;2)如何使语料库具备科学的架构,从而以一种体系适应多种研究的需要;3)如何保障入库语料的质和量,既使其拥有而必备的规模,又保证其质,从而保障语料库的权威性。

其基本实施过程主要由语料收集、语料库平台构建、语料入库、理论与实践研究几个方面构成。

2.1语料收集

本研究将遴选来自体育系统专业各主要领域与分支的中英文对照语料,在梳理、规范、加工、调整后构建出具有较强的广泛性、代表性、权威性,以及一定规模的语料库,使其初步具备为教学研究、辞典编撰、水电翻译工程、国际招投标谈判及后期服务的综合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能力,以便将来扩充与调整。

该部分主要涉及分类与选材。在分类方面,将体育系统英语分类,以备文本筛选。按内容和主题细化为更多子类,将这些子类按与体育系统这一主题的相关度进行权重与排序,充分考虑代表性与均衡,最终确定每一子类所占百分比,尽量使界线明晰、无重叠或少重叠。

将文本附加特征分类,以备文本输入。依语料库建设目的(语言、教学、辞典、翻译),可分“出处”(下设教材<下设名称、出版社、年月、地点等,其它类似>、专著、期刊、会议、互联网等可填或可选项)、“翻译方向”(下设英译汉、汉译英等选项)、“译者信息”(下设国别、性别、年龄、单位等可填或可选项)等。

在选材方面,将按上述分类和比例进行文本遴选。在第一步的实验性语料库建设阶段,可以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取材,文本类型与比例等可适当放宽。注重材料的准确性、权威性。

2.2 语料库平台构建

主要指语料库软件平台的构建,包括前期工作,如功能描述与开发,中期开发与后期安装与调试等。已开发软件具备合用性(能够实现建库目的)、稳定性、先进性,开放性,便于后续开发和调整。例如,输入的文本须存放于数据库、而非文本文件中,须能够一内容多标注、多分类,供交叉选取和调用。须具备较强的自动对齐功能,对一对多、多对一、无对应、语序混乱等有便捷、科学的处理方法。除篇章级、段级、句级对应外,可实现自动词性标注、短语级、词级对应。须能够对输入内容进行校验,能够批量修改已录入的数据。检索便捷、高效、可选检索条件丰富。语料附码统一、一致,可增删、可更改等。

2.3语料入库

该阶段须投入较多的人力与时间。其难点在于标注与输入。须将以上材料按类标注,输入数据库。输入的文本须存放于数据库、而非文本文件中,须能够一内容多标注、多分类,供交叉选取和调用。对输入内容进行校验,以确保其格式、内容等无误。输入时,应至少实现句级的对应。词性标注以及短语级、词级的对应可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但无论实施与否,都应为软件必备的功能。

2.4调试与改善

此为建库的后期阶段,可根据前期建设情况初步将语料库平台投入使用,根据其实际效果,形成反馈,进一步对平台进行完善,以使其最终达到能够满足语言学、翻译、教学、教材、词典编撰等多重目的。此阶段须对第一步构建的实验库为基础进行实验性研究,看能否满足建库目的和要求。对不符合目的的地方、不切实际的地方进行增删、改调,反复应用与调试,直至适用与稳定。

3 语料库的应用

建设行业语料库相当于将某行业最真实、最活跃的语料收集在一起,通过统计、分析等研究,探求其语言规律,找出常用术语和搭配,常用译文和表达规范等,因此对语言研究、教材编写、词典编撰、翻译研究与服务都有重要意义。[1]以之为基础做语言研究,因为其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将更有说服力;以之为基础编教材和词典,可以使教材或词典根据词频统计结果来筛选所收术语,因而使教材或词典更具备代表性、实用性和难度上的渐进性;以之为基础做翻译,则因其已收纳大量的匹配译文而在CAT等机辅翻译软件的帮助下大幅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2]

本研究成果应用领域较宽、潜力较大,可服务于体育系统英语的语言、教学和翻译研究,进而以此为基础面向体育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搞效率的翻译支持,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3.1教学服务

利用本双语语料库来梳理国内外体育系统行业的真实语料对弥补传统体育系统英语教材与教学的不足有着积极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语料库的体育系统英语教学形式具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语料库具有强大的搜寻、对比、排列、储存等重要功能。借助体育系统英语语料库,教材编撰者可以了解现实中最常用、最基础、最重要的行业语言知识点分布,从而,不至于主观臆断,造成关键语料的遗漏。[3]而学习者可以接触到一个由大量真实的体育专业语言材料构成的“虚拟仿真环境”,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国外,利用语料库对学习者进行培训已成流行趋势,学员经过训练后,在术语翻译、译文语法规律掌握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我们正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基于本语料库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教师与学习者可以通过运用网络语料库的功能,建立起一个新的教学平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大大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4]利用双语平行语料库提供的原文和相应的译文,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能提供较多的例句, 这有助于学生丰富词汇, 感受语境, 查找到更合适和地道的表达。

将体育系统英语语言特征与教学规律的研究结合起来,基于语料库编写新的教材,探讨新的体育系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熟练掌握实际应用中最有价值的专业术语与表达规范,具备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文献翻译能力和科研论文、招投标应用文等的写作能力,在到用人单位后的实际工作中迅速脱颖而出,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国际化体育系统人才。

3.2科研服务

基于本语料库进行体育系统英语的语言学研究使我们的科研成果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实际,更紧密地与现实相联系,也使我们对体育系统英语的语言特征认识更为深化和具体。基于语料库统计分析来研究体育系统英语的语言特征与翻译规律使我们系统地、科学地、以量化为手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摆脱以往主观、随意、较为表面化的认识,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指导提供切实依据。[5]从而使语言研究基于统计数据,结果更客观,课题组成员已有初步成果发表,其后续成果还将陆续产生。

3.3社会服务

双语语料库区别与单语语料库的重要应用之一即为采集翻译实例、搜寻术语搭配,从而为行业双语词典编撰和行业机辅翻译提供了基础。[6]采用基于实例的或基于存储的机器翻译方法,可以直接使用经过对齐的双语语料提高机器译文的质量。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体育服务的增多,大量的体育服务资料需要翻译,仅靠传统人工翻译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而仅靠机器翻译,质量又无法保证。把机器翻译与语料库翻译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效率问题,有可保障翻译质量,可使本行业的翻译迅速走向产业化。[7]一方面,其统计学结果将为双语词典编纂提供依据,考察现有双语词典的完备程度,或另行编撰新词典;另一方面,大规模双语语料库可转化为极具实用价值的翻译记忆库,为各种CAT软件所调用,成为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核心。因此,本语料库随着语料的扩充与功能的完善,可大幅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将体育系统行业翻译从作坊式的人工个体翻译变成大规模自动化高效率的机辅翻译,并且,其投入使用的过程也即将成为其自我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它将一边翻译一边汲取已译内容为下次翻译所使用,从而推动其库容如滚雪球一般增长,其价值未可限量[8]。随着本语料库规模的逐渐扩大,其效能将得到更大的发挥,可以向面向体育系统行业提供包括高质、高效机辅翻译等社会服务。

4 结语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构建了体育系统英语双语语料库,虽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在教学、科研、行业翻译等领域取得初步成果,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它运用统计学原理、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来探讨体育系统行业专业术语、专业词汇以及专业文章的语体特征,探索以真实语料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与教材编撰,为更好地为体育系统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体育服务翻译走向产业化、为体育系统的国际化人才培训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因此,本语料库的出现有利于在国内基于语料库的体育系统英语研究方面开拓出新的空间,使我省在该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有助于推出能够真实反映行业实际应用状况的体育系统英语教材,提升体育系统英语语言研究的科学性,并有利于探索体育系统英语语言特征,探求体育系统国际化人才培养之道;以及以语料库为基础构建国内首个系统、专业的体育英汉双语双向翻译记忆库,在将来有望结合CAT软件面向体育系统行业推出机辅自动化翻译服务。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二五”规划对体育事业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及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契机前所未有,体育系统英语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方兴未艾,大有用武之地。在我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它必将在培养既懂英语、又懂体育和商务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加深对体育系统英语语言特征的认识,提高体育系统行业术语的整理与规范,改进体育系统行业翻译的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法公. 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2] 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3] 李 硕. 科技名词翻译与档案意识 漫谈“体育”一词英译的历史变迁[J]. 档案建设,2011,(5).

[4] 杜思民,体育英语语料库建设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5] 张济华等. 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J]. 外语界, 2009,(3).

[6] KENNEDY G.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M]. Harlow: Longman, 1998.

[7] 王海华等. 语料库语言学发展回顾及展望[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8] 王克非等. 双语对应语料库:研究与应用[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建构 篇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充分调动积极因素, 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 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有序的耗散结构系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基本的要素。根据自组织理论几个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不是到处均匀一致的系统, 适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适当注意导向性, 就可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远离平衡态, 在各种非线性作用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传统观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仅看成了教育资料,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的真正作用应该是非线性相互作用, 形成巨涨落, 远离平衡态, 为形成耗散结构准备条件。从自组织理论出发, 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详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的确切意义。

一般来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指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代表的早期系统理论主要研究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揭示了既存系统是如何通过信息反馈来控制系统, 维持系统稳定的;自组织理论更深入地研究和揭示系统是如何创生, 如何利用信息交流将不同部分组织起来而形成整体, 以及系统如何演化等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作是由相互依赖的变量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 即在一定条件下, 系统是研究组织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 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

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态下动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 与平衡结构不同, 它不是“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 而是“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系统在性质上与守恒系统的重大区别就在于有时间发展行为。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就是证明: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当控制参量超过某一阈值, 系统可能失稳, 通过涨落, 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为了与以往人们已知的平衡结构相区别, 强调非平衡和不可逆过程对建立有序的贡献, 这样形成和维持的有序结构成为耗散结构。这里, 平衡是指在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的条件下, 宏观体系的各部分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稳定则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某种宏观有序现象。平衡结构是指平衡态下静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 使我们认识到系统稳定和发展的条件恰恰在于非平衡, 而不是平衡, 而系统从一种旧的稳定化结构演变为另一种新的稳定化结构则是系统进化的标志。开放是新生的希望。系统正确且充分地对外开放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首要条件, 只有保证系统与外界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流, 系统才可能进化。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在远离平衡区, 非平衡定态才可能失稳, 发展过程才能使宏观有序增加, 并产生突变而导致宏观结构的形成。突变本是一种失稳现象, 只有远离平衡, 才可能打破系统原有的稳定而驱动系统去寻找新的稳定态。正是在远离平衡态下, 才展现出潜藏的多姿多彩的演化能力, 并为发展之选择提供了条件与可能。新结构的出现以原有结构失稳为前提, 或以破坏系统与环境的稳定平衡为前提。而新结构的确立又以新的稳定为标志。只有非线性系统, 在非平衡态下, 可能同时存在稳定轨道和不稳定轨道, 甚至同一条轨道部分稳定、部分不稳定, 因而既能使归模式失稳, 又能使新秩序稳定下来, 从而可能越过不稳定点, 通过自组织, 形成耗散结构,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涨落可看作是偏离系统既定宏观状态的各种集体运动, 即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它既是破坏原结构导致失稳的因素, 也是宏观有序结构产生的种子。因此, 涨落在平衡结构中是一种消极的因素, 一种有待克服的偏差或扰动;但在非平衡过程中却起着积极的作用, 它是系统发生演变乃至产生新结构的触发器。非线性导致自组织有可能使系统内部发生具有自催化反应的超循环, 由于增加了单独要素所没有的相互作用, 而能使系统在整体上产生非加和的突现性。可以说, 所有的自组织都是由非线性作用导致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构架

辩证法认为,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然而, 系统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何种矛盾才构成推动事物自组织发展演化的动力呢?当代自组织科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在自组织科学理论中, 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竞争和协同, 必须是一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只有如此, 这种竞争和协同才能成为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相互作用就是矛盾双方的排斥、吸引, 在线性相互作用下, 作用双方的质量相当, 各种作用之间很少发生关联, 因此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很少协同甚至根本没有协同。与此相反, 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 各种作用相互关联起来, 形成协同, 因此系统才能产生整体行为, 才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并使系统局部的小涨落得到放大, 从而引起系统的从稳到非稳再到新的稳定的跃迁式演化。

相互作用在系统论中主要强调为保持系统整体功能状态的负反馈调节, 而负反馈是以压抑、限制子系统为目的的, 相互作用除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和压抑, 限制之外, 还有合作共同促进的一种, 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这些协同作用在系统处于平常正常稳定状态时不表现出来, 只有在系统发生相变、质变、飞跃时才表现出来, 而且正是这些正反馈协同作用促使了系统发生质变。决定系统有序程度的参量, 也即决定事物状态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影响系统状态的众多参量中有快变量和慢变量两种, 而慢变量决定系统演化的过程, 决定演化结果出现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称慢变量为序参量。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了主要矛盾和矛盾转化的理论, 用慢变量的方法解决了确定主要矛盾的客观指标, 在系统中快变量服从于慢变量、快变量受慢变量支配。正反馈在相变中起主要作用的理论, 为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打下基础。

目前自组织理论可以非常详细的定量讨论物理的、化学的甚至生物中的自组织现象, 但要想用自组织理论定量地详细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上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要考虑的变量很多, 二是社会价值是非常特殊的对象, 社会价值具有自由意志是其它任何研究对象没有的属性, 是很难定量讨论的, 也许根本就不能定量讨论。但这不意味着自组织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无能为力。将自组织理论概括成几点, 然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加以定性分析, 这也是一种方法。这似乎是与原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没有什么不同, 但其结论的可靠性就高得多。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 在哲学层面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已经解决了起点问题。从汲取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最新进展中, 寻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固然因其特有的极端复杂性, 并非简单照搬某些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直接解决。但是, 如果我们不将社会现象神秘化, 而将社会现象也视为广义自然界诸多现象中的一种, 而且本身就是广义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那么, 人类社会也服从广义自然界现象的某些最一般的规律。因此, 如果我们发现并全面和准确地掌握了这些最一般规律, 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避免产生片面性。而这种可能性也已经出现了, 其中最有影响的成果就是耗散结构论等通常被称作“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的一组新科学理论群。这组理论尽管学科背景不同, 概念和方法各异, 但它们却共同聚焦于组成系统的大量子系统, 如何有可能自己组织起来, 实现从无序到有序 (或从较低级有序到较高级有序) 进化——发展的一般条件、机理和规律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运行的序参量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序参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当系统逐渐接近于发生显著质变的临界点时, 变化慢的状态参量的数目就会越来越少, 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 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这些为数不多的慢变化参量就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 故称序参量。那些为数众多的变化快的状态参量就由序参量支配, 并可将他们消去。这一结论称为支配原理, 它是协同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建构 篇5

4.1教学模块设计

4.1.1自主学习功能模块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课程知识的组织完全按照章、节为单位循序渐近地展开,知识点问缺乏灵活地衔接.为充分体现学习者的自主性,适合各类学习者群体,系统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主学习功能模块的设计:

(1)知识点的提炼:首先将课程内容科学地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并建立知识点库,再将知识点与所对应的知识内容建成图文并茂的网页.

(2)知识点关联性:对初学者来说,很难把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必须确定知识的重点以及知识点间的相关性,在相关知识点间建立链接或者索引,使其成为互为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跳跃式学习.

(3)课程学习模块:在提炼出课程的知识点并确立知识点的关联性后,通过知识点单个录入或者按标准格式批量导入至知识点库,系统自动提取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形成课程学习模块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此学习模块对课程设计者要求较高,只有熟练掌握课程知识,并在该知识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学者才能准确地提炼出课程知识点,恰当地确立各知识点间的关联性.

4.1.2自适应学习模块设计为满足各类学习者学习需求,系统可以根据初次学习情况与自测数据自动生成指导性学习计划,以便于有目的性地进一步展开学习.系统设计如下:

(1)学习者在学习课程之后,系统自动记录下学习轨迹,对于未展开学习的知识点加以标识.

(2)学习者进行在线测试后,系统除了对所测结果进行评分外,还对所有测试题逐一判断,出错题相对应的知识点作为未掌握知识点,对该知识点的前叙知识继续判断,直到前叙知识为空或者前叙知识点所对应测试题正确为止.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

(3)系统将提取学习过程中未展开学习的知识点与测试过程中出错题相对应的知识点,根据这些知识点自动形成供学习者进一步学习的指导性学习计划.此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学习者将生成不同的指导性学习计划.

4.1.3协作学习模块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环境,系统设计了两种协作讨论学习的方式:公共讨论区、小组讨论区.公共讨论区与一般学术论坛相似,系统提供老师与学习者共同讨论与学习的留言区.小组讨论区是按主题进行分块,系统提供学习者分组功能,发起讨论的主题区,供讨论的交流区.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出讨论的主题,对学习者进行分组.学习者根据分组情况并进入相关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小组内可设组长,由组长对区内讨论情况进行组织或管理.

4.2答疑模块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困难,需要提出问题并得到解决.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两种答疑方式:人工答疑与自动答疑.人工答疑是一种支持离线交流的互动平台,学习者可在此平台上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若在线,可以即时与学习者交流答疑,若不在线,可以在老师登录时根据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

自动答疑是一个自适应的知识库系统.系统设计了常见的疑难问题知识库,当学习者提问后,系统会根据所提的问题到疑难问题知识库中进行智能搜索(主要采用的技术有中文词语的切分、全文检索、语义网络匹配、关键词索引等),按照检索内容相关程度的高低,将对该问题的解答呈现给学习者.

4.3测试与评价模块

4.3.1测试模块为了解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自适应模块提供测试数据依据,系统提供了测试功能.首先建立试题库,然后可由人工组卷或者系统自动生成试卷.人工组卷可以在老师掌握了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后进行人工选择试题生成试卷,这种方式具有针对性,考试结果更能反应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而自动生成试卷是由系统根据学习者选择的题型、题数等参数自动从试题库中提取试题生成试卷,此种方式针对性较弱.

4.3.2评价模块在测试完成后,必须对测试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分,评价结果作为学习者学习情况改进提供参考,也为自适应生成指导性学习计划提供数据保障,同时为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5结语

有效建构校本德育系统的思考与实践 篇6

校本德育组织系统的构建

德育管理具体化 校本德育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总体把握,按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计划实施。在校本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52年,从建校六十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和挖掘教育思想,践行“让每一名学生都成功”的教育理念。学校运用多种途径的有效激励、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关注学生德行成长,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校本德育组织系统的构建

德育管理具体化 校本德育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总体把握,按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计划实施。在校本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班主任在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中,坚持“近”“小”“实”“亲”四条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把德育真正从“天上”落到“人间”。

环境育人 环境育人具体地说,就是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德育教科书。学校根据校本德育课程实施的需要,让德育的主体——广大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实践活动 主题班队会是校本德育课程实施中的一条重要途径。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除了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 让家庭、社区成为学生德育践履的基地,把德育拓展到社会的大课堂,这是学校德育的开拓性举措。事实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具有可操作性,从教育时空来说,要弥漫在未成年人的生活空间中,不留空白点。实践证明让学校德育走进家庭和社区是时代的需要,也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校本德育内容的整体构建

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校本德育就包括:

校本德育教材 校本德育教材的编写,是以已出版的《中学生传统美德读本》为起点,扩充内容,调整编写体例,确定编写内容,全书共有敬老爱幼、爱乡爱国等二十章内容,命名为《明理养德·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读本》(以下简称为《明理养德》)。

《明理养德》强调知行统一,以生为本,重在体验。《明理养德》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从现实到理想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德育内容,循序渐进,德标规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层次清楚,注意衔接,螺旋上升”,力求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学校开拓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使学校德育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经常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大胆的探索。

校本德育的组织实施

校本德育的组织实施,是以学校德育为本位或以学校德育为基础,建立具体化的校本德育管理体系,就是按照理顺健全领导机制、稳定提高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要求,把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阶段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就学校领导体制构建而言,其具体化主要有:依据国家对学校领导体系的规定,确定校长的职责和学校党组织的职责;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德育骨干各方面责任人、社区、家长代表参加的校本德育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校本德育实施工作;建立相应的校本德育工作机构,确立各机构的职责、任务、工作制度等。实践证明,校本德育管理体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与老师示范管理的主导性;二是整体规划、周密设计的预设管理与创新生成、灵活安排的开放管理相结合;三是一致性的、刚性的制度管理和多样性、柔性的情感交流相辅相成。

德育的践履与体验感悟

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是校本德育的监督保障机制,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校本德育课程评价按照导向性、激励性等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评分、评等、评语相结合的方法,从知识与能力等角度,制定科学简明的学校德育、班级德育和学生品德三级评价指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尝试采用家校结合、亲子互动等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评价,既注意客观性,也注意发展性,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要从各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班主任在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中,坚持“近”“小”“实”“亲”四条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把德育真正从“天上”落到“人间”。

环境育人 环境育人具体地说,就是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德育教科书。学校根据校本德育课程实施的需要,让德育的主体——广大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实践活动 主题班队会是校本德育课程实施中的一条重要途径。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除了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 让家庭、社区成为学生德育践履的基地,把德育拓展到社会的大课堂,这是学校德育的开拓性举措。事实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具有可操作性,从教育时空来说,要弥漫在未成年人的生活空间中,不留空白点。实践证明让学校德育走进家庭和社区是时代的需要,也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校本德育内容的整体构建

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校本德育就包括:

校本德育教材 校本德育教材的编写,是以已出版的《中学生传统美德读本》为起点,扩充内容,调整编写体例,确定编写内容,全书共有敬老爱幼、爱乡爱国等二十章内容,命名为《明理养德·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读本》(以下简称为《明理养德》)。

《明理养德》强调知行统一,以生为本,重在体验。《明理养德》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从现实到理想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德育内容,循序渐进,德标规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层次清楚,注意衔接,螺旋上升”,力求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学校开拓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使学校德育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经常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大胆的探索。

校本德育的组织实施

校本德育的组织实施,是以学校德育为本位或以学校德育为基础,建立具体化的校本德育管理体系,就是按照理顺健全领导机制、稳定提高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要求,把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阶段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就学校领导体制构建而言,其具体化主要有:依据国家对学校领导体系的规定,确定校长的职责和学校党组织的职责;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德育骨干各方面责任人、社区、家长代表参加的校本德育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校本德育实施工作;建立相应的校本德育工作机构,确立各机构的职责、任务、工作制度等。实践证明,校本德育管理体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与老师示范管理的主导性;二是整体规划、周密设计的预设管理与创新生成、灵活安排的开放管理相结合;三是一致性的、刚性的制度管理和多样性、柔性的情感交流相辅相成。

德育的践履与体验感悟

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是校本德育的监督保障机制,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校本德育课程评价按照导向性、激励性等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评分、评等、评语相结合的方法,从知识与能力等角度,制定科学简明的学校德育、班级德育和学生品德三级评价指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尝试采用家校结合、亲子互动等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评价,既注意客观性,也注意发展性,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要从各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系统建构 篇7

员工创新成熟度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创新任务的程度, 衡量创新成熟度有两个重要指标, 分别是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有创新能力且有创新意愿的员工是创新成熟度最高的员工, 有创新能力但无创新意愿或者有创新意愿而无创新能力的员工是中等创新成熟度的员工, 既无创新能力也无创新意愿的员工则是创新成熟度最低的员工。第二个条件是支持性的创新环境。不论员工创新能力有多好, 创新意愿有多强, 少了支持性的创新环境, 员工创新亦难实现。换言之, 员工创新行为的激发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愿不愿?”、“能不能?”和“可不可以?”, 它们从本质上对应着员工创新行为激发的三个子系统———动机系统、动力系统和资源系统。

一、“愿不愿”———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

“愿不愿”即创新意愿的问题, 属动机过程。创新行为由于属于角色外行为, 不受组织正式奖惩契约的约束, 因此员工对创新行为的选择完全取决于自我意愿, 只有员工愿意去创新, 创新行为才会有可能发生。创新意愿是员工创新行为选择的重要前提。

员工创新行为意愿又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呢?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了著名的理性行为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愿是由行为主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决定的, 该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验证。本研究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提出影响员工创新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员工的创新行为态度和创新行为的主观规范。

(一) 员工创新行为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某一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 态度的形成受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 以及对这种结果的重要程度的估计。本研究通过开放式访谈, 收集、提炼创新行为结果的信念条目, 将其中频率较高的信念条目作为影响创新行为态度的凸显信念, 最终分析出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主要凸显行为信念, 包括创新收益信念和创新损失信念两个一级维度。其中创新收益信念包括:获得经济回报, 岗位的晋升, 领导、同事、客户和亲朋的认可, 有利于工作绩效提高、自我成长等;创新损失信念包括损失已得利益, 遭人非议, 花时间和精力, 改变惯例不习惯等内容。

(二) 员工选择创新行为的主观行为规范

个体在选择创新行为时, 会考虑周围人际环境中自己很看重的个体、团队和组织对其实施创新行为的态度, 以及这种态度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导向性影响。换言之, 个体在选择创新行为时, 周围人际环境对创新行为的态度会形成一种非正式的规则氛围, 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选择, 这种具有非正式特征的存在于行为主体认知层面的行为规则认知叫做主观行为规范。根据创新行为主观行为规范来源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个体规范、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

1. 创新行为的个体规范

在社会化过程中, 员工会形成关于其在组织中的角色认知, 其中就包括个体对自我实施创新行为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和评价。有的员工会认为, “创新不是我工作分内的事”;有的员工则认为, “创新是我作为组织员工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两种不同的认知和评价就形成了关于创新行为不同的个体规范。这种由于角色认知差异所导致的员工创新行为个体规范的差异, 对其创新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2. 创新行为的示范性规范

示范性规范是个体关于其他自己很看重的个体、团队、组织实施目标行为的主观感知, 员工所重视的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 会给员工树立行为的示范, 成为个体选择和实施创新行为的示范性规范。在实践中, 组织、领导、同事、团队、客户这些主体的创新表现都可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比如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同事、客户, 以及具有较好创新文化和传统的企业, 都会对员工的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3. 创新行为的指令性规范

指令性规范是员工所重视的他人、团队对其选择、实施目标行为的期望和要求。如果个体所重视的人, 比如领导、同事、客户对于员工目标行为的要求和期望较高, 或者组织本身对员工目标行为有了具体的要求, 那么这些期望和要求就构成了员工目标行为选择和实施的指令性规范。具体到员工的创新行为, 指令性规范就包括领导、同事、客户、亲友以及团队和组织对于员工创新的期望和要求。

二、“能不能”———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

有没有能力创新, 实质上涉及的不仅仅是员工创新能力本身, 而且还涉及员工对自己创新能力的主观认知, 即创新自我效能感。

(一) 员工创新能力

员工创新能力是其创新的基础。以往研究从结果和过程的角度对员工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 然而对于“员工创新能力包括哪些维度”还没有一致的界定。但从以往相关研究中, 可以发现至少两个因素是构成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元素———创新的人格特质和专业的知识技能。

创新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风格、兴趣等相对稳定的、不变的心理属性。Davis (1981) 发现, 高创造力者多具有正向的人格特质, 如具有好奇心、专注力、开放性、冒险性、独创性、变通性;Oldham&Cummings (1996) 认为, 高创造力者具有广泛的兴趣、易为事物的复杂性所吸引、敏锐的直觉、高度的审美观、高忍耐度及强烈的自信心;Christina&Shalley (2004) 等人发现, 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一般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独立的判断、自治权, 以及对自身创新性的坚定感受。创新人格特质具有内隐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不强等特点。

专业的知识技能, 包括个人所拥有的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及特殊领域的相关才能。Amabile (1983) 认为, 这些与专业相关的技能是个体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员工产生创意和实现创新的基础, 没有知识和技能组成的良好的专业能力, 创新则是空谈。员工在相关领域内所具有的技能, 可以帮助员工有效地解决问题, 有利于员工形成有助于创新能力发挥的认知形式。

(二) 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

经验告诉我们, 拥有相同技能, 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执行相同任务时, 其行为表现会不尽相同, 甚至相差悬殊。这表明, 能力对个体行为表现的解释力存在一定的限制, 能力在具体行为活动中的表现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个体对其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大量实践表明, 员工创新除了要具有较好的创新技能之外, 还要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持有较好的信心。Bandura认为, 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行为的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越强, 其努力越具有力度, 越能够坚持下去。当被困难缠绕时, 那些对自身能力怀疑的人会放松努力, 或完全放弃;而具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创新意味着高不确定性、高风险, 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如果员工没有对于创新的坚定信心, 则很难克服其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 员工对于自身完成创新的自信程度———创新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其创新选择的重要因素。

三、“可不可以”———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

员工创新行为的实现需要创新资源的支持, 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是员工创新动机和意愿向具体创新行为转变的重要保障。根据个体创新资源的来源和属性, 本文将支持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划分为内部心理资源和外部环境资源两大类。

(一) 内部心理资源支持

支持员工创新行为的内部心理资源, 是个体实现创新行为过程中的内源性资源, 也可称为员工创新的心理资本, 具有内隐性的特点。它包括希望、乐观和韧性三种心理品质。“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 那些有希望的人在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更加有动力和信心,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更加容易找到别的路径达成目标, 乃至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韧性”是“从逆境、不确定的环境、矛盾冲突、失败甚至有利的变革、进步和增加的责任中反弹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能力”。韧性程度较高的个体面对逆境和困难不退缩, 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工作中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绩效水平。“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归因风格, 乐观的个体更能利用各种解释风格作为手段来让自己适应所面临的复杂棘手的事务, 对于乐观的人来说, 挫折并不一定意味着失败, 而往往代表着挑战和成功的机会。

在实施创新行为过程中, 员工只有具备了以“希望”、“韧性”和“乐观”为核心的较强的内部心理资源的支持, 才会积极应对, 为创新行为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心理资源的支持。

(二) 外部资源的支持

创新活动时间是员工选择和实施创新行为重要的外部资源。事实上, 无论员工多么富有创造力, 如果企业不能给予他们一些“额外”的时间从事一些非紧要的工作, 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很难被主动挖掘。因为创新需要思考, 需要学习, 需要尝试, 这些都需要员工在工作之外具有充分的时间做保障。Andrew&Farris (1972) 研究发现, 当时间压力过度时, 员工创新行为会呈消极状态。而适度的时间压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出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组织创新的文化资源是员工实施创新行为的又一外部资源。支持性的创新文化对员工创新行为才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因为一个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员工在选择创新行为时, 如果面临不信任或者嘲笑, 或感到在冒失去工作的危险时, 他们是不会提出新想法, 更加不会实施创新行为, 员工只有相信他们处在一个没有威胁的支持性的组织环境中, 他们才会放心选择和实施具有风险的创新行为。

创新活动的关系支持, 是指员工在日常生活中所建立的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体系, 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的、情感的及与其他任务相关的创新资源的支持, 是员工创新行为实施的重要的外部资源。研究表明, 高质量领导成员关系会使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关注和关照, 进而导致员工的工作舒适感和信任感, 获得更高的工作自由度和更大的决策范围, 这都是创新性工作所必需的。同时, 高质量的团队成员关系通过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有利于个人创造力的提高, 能够带来高水平的创新绩效。

此外, 与创新活动相关的物质、资金及其他相关资源的支持, 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实现也必不可少, 其中包括员工创新活动需要的研发经费投入、相关激励制度安排, 包括支持性的福利薪酬、奖惩机制、晋升机制等。

四、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动力系统、资源系统的关系机制

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具有行为导航功能, 员工创新行为的选择意向完全是由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所决定, 动机越强说明员工选择创新的意愿越强。动机越弱, 则员工创新行为选择的意向越弱;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是员工所具有的实施创新的显性和隐性的能力, 是决定创新行为实施效果的内部决定因素;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则是保证创新行为实施的重要外部条件。三个系统是员工创新行为激发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将会放大或者缩小创新行为动力系统的功能, 积极正向的动机系统将会对动力系统起助推作用, 会放大员工创新的动力;动机系统对资源系统的功效也会起到调节的作用, 积极正向的动机系统将会使员工更积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资源环境, 甚至会在资源支持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对动机系统和动力系统也会产生调节的作用, 强大的资源系统支持会有利于员工形成积极的创新意愿, 也会强化和放大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 反之亦然。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动机系统产生影响, 强大的动力系统将对员工创新意愿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比如员工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 同时对自己创新行为的选择更有信心, 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选择意愿;反之, 如果员工个人没有创新的能力, 对自己创新亦没有信心, 那么他的创新意愿亦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摘要:从创新成熟度和环境支持的视角建构员工创新行为MPR激发系统。该系统由动机系统、动力系统和资源系统构成。创新行为动机系统的核心是员工的创新意愿;动力系统的核心是员工的创新能力;员工创新行为的资源系统则包括内部心理资源和外部环境资源。三子系统共同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选择和实施。

关键词:创新行为,创新成熟度,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1]Oldham G.R, Cummings A..Employee Creativity: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t 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 (3) :607-634.

[2]Christina E, Shalley, Lucy L, Gilson..What Leader Need to Know:A Review of Soci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Can Foster or Hinder Creativity[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4, 15 (1) :36-44.

[3]Snyder C.R, Lopez 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法律逻辑发展方向与系统建构初析 篇8

法律逻辑是应用逻辑还是逻辑的应用?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逻辑界与法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学者认为:“法律逻辑就是普通逻辑在法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其理论基础就是形式逻辑所阐述的原理。”这种观点认为, 法律逻辑没有什么特定的研究对象, 它就是形式逻辑原理在法的理论、法的规范和法的实践中的应用。因此, 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就是法律中的逻辑问题, 所以,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法律逻辑是形式逻辑在法律规范或法律活动中的应用。第二种观点则认为, 法律逻辑作为一门学科, 应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很多学者同意第二种观点。他们认为, 作为一门学科, 法律逻辑是应该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的, 而作为一门逻辑学的分支学科, 它的研究又应是与一般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相对应、相关联的。鉴于这种考虑,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法律逻辑是一门主要研究法律思维形式及其逻辑方法的科学。

1.法律逻辑的研究是必须是认真严肃和科学严谨的。

法律逻辑作为一门逻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就应有其独立研究对象。但是逻辑学及其分支学科不能轻易的就将其与“思维”这个庞杂的系统相联系, 思维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因素, 给逻辑学支起了一个不稳定的框架, 使其陷入了一个无穷尽的、未知的空间。

2.法律推理与一般逻辑推理是有区别的。

一般推理理论以演绎推理为主。特别强调从前提到结论的必然性推理, 轻视“可能性的”、或然的推理;而法律逻辑既重视必然性推理, 也重视“可能性的”、或然的推理。比如, 回溯推理是刑侦人员在分析案件时采用的或然性推理方法, 但这一推理的形成在一般逻辑理论中是予以排斥的。所以, 以一般的推理理论为工具, 系统地研究各种法律推理, 揭示其方法、形式、规则与规律并加以系统化, 从而解决法律推理的有效性问题和推导问题, 这就是法律推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3.法律逻辑应是一门应用逻辑。

应用逻辑是元逻辑 (两者都是作为一般逻辑理论系统的纯逻辑或理论逻辑) 在某种具体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而形成的逻辑系统。如数理逻辑、模态逻辑和道义逻辑等。而在我国学术界有着这样一种认识:把运用普通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基本原理去研究某一学科领域中的特殊逻辑问题而称作应用逻辑。所以, 现在的大部分有关法律逻辑的出版书籍的研究对象仍然是以普通的内容为基础的, 将普通逻辑原理与法律实例结合。因此, 法律逻辑并没有任何的创新, 也没有完整的逻辑系统, 以致法律逻辑浮浅且失去了自身的个性, 同时也阻断了向纵深开拓这门学问的空间。

二、道义逻辑系统应用于法律逻辑体系构建探讨

既然法律逻辑是一门应用逻辑, 它是将逻辑理论应用于法律领域而形成的, 那么, 作为法律逻辑的应用工具与基础的“纯逻辑”应该是什么呢?是普通逻辑, 还是现代数理逻辑或者辩证逻辑呢?具备独立体系的普通逻辑、数理逻辑与辩证逻辑均可以运用于法律领域。基于科学发展趋于定量化与形式化, 因此, 关于法律逻辑研究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用现代逻辑为工具来研究法律中的逻辑问题, 形成关于法律逻辑的逻辑演算系统。以模态词“应该”、“允许”、“禁止”为研究特征而形成独立体系的道义逻辑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逻辑学家基于广义模态逻辑理论, 对模态逻辑中的某些算子作道义模态词解释, 对模态逻辑系统中的公理或规则加以修改或补充, 从而建立了不同的道义逻辑系统。在这方面的工作首推逻辑学家冯·莱特和安德森。道义逻辑系统分为:绝对道义逻辑系统和相对道义逻辑系统。在道义逻辑系统中, 模态词“应该”以字母“O”表示, 模态词“允许”用字母“P”表示, 模态词“禁止”用字母“F”表示。将数理逻辑中的公式引入。则可以证明很多定理, 例如:

T1 Op→O (p∨q) 表示:如果应该p, 则应该p或者q;

T2 Pp→P (p∨q) 表示:如果允许p, 则允许p或者q;

T3 Fp→O (p→q) 表示:做一件禁止的事情使我们承诺去做任何事情;

T4 Oq→O (p→q) 表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使我们承诺去做那件应该做的事情。

法律逻辑如完全以绝对道义逻辑 (朴素绝对道义逻辑系统和真值道义逻辑系统) 的方法建立, 得出的道义逻辑系统OK、OD、OT、OS4、OS5等, 必存在悖论问题 (道义不足道的) 。根据模态词及推理形式可以得出, 道义逻辑系统能够引出法律逻辑系统的构建。

1.一个可行的逻辑系统应有其形式规则、公理系统及算子, 并且通过推理规则推演定义、定理。以这样的系统来处理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才能称之为应用逻辑。法律逻辑要以应用逻辑的形式来展现其魅力和作用, 应当有其可行的逻辑系统作为框架来促进理论和形式的有效性。

2.道义逻辑作为模态逻辑的一个分支学科, 其根源来源于可能世界理论, 所以除绝对道义逻辑外, 还以相对道义逻辑来解释各种问题。研究相对道义逻辑我发现, 相对道义逻辑是“条件性”的道义逻辑, O (A/B) <条件性义务>[在条件B下应该A]、P (A/B) <条件性允许>、F (A/B) <条件性禁止>。这里对道义逻辑中的道义词“允许”“义务”“禁止”境化了。这里的“境化”, 我认为符合法律推理中的条件限制性, 例:一个正常人应该做, 则可能做。“正常”即是对“人”的条件制约。

3.在传统逻辑中是以前件推出后件:p→q, 而法律逻辑中的溯因推测法即根据若干特征来推出原因及其之间的联系。以可能世界理论理解, 也就是从必然的结果推出可能的原因:□q→◇p。而这里的p可以数组形式表示:p[n], n表示任一或多个 (p:表示条件或可能性的) 。例如, 定义数组Act[8], 则该数组可以用来描述8个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从理论来讲, 法律的作用是以法条来制约不正当和不成文的习惯, 因此, 它具有先果后因的作用和性质。

通过对道义逻辑以及司法推理的研究, 以道义逻辑系统和弗协调逻辑系统为基础, 来建构一个简单的法律逻辑系统, 以形式化的法律逻辑系统加强法律逻辑的确定性、可控性, 使法律逻辑学真正的成为应用逻辑来充实逻辑科学, 为司法实践工作做出贡献。

摘要:法律逻辑以普通逻辑理论和原则为基础已有了完整的非形式内容的建构, 但法律逻辑若要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就不能依附于普通逻辑加法律案例。而应以现代逻辑和数理逻辑为工具, 用大量的法律理论与实践为素材, 以道义逻辑的成果为借鉴, 来形式化建构法律逻辑系统。

关键词:应用逻辑,法律,道义逻辑,系统建构

参考文献

[1]余俊伟.论道义逻辑系统的归约及其相关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3) .

[2]张大松.法律逻辑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陈波.逻辑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系统建构 篇9

1 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创新”概念

1.1 创新的内涵发展

Innovation (创新) 这个词源于拉丁语, 其原意有3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从“创新”一词的字形结构和词源分析, 创新是对既成事物的批判。创新作为一种理论, 是由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 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5个方面, 这是外延比较广的创新概念。20世纪90年代, 我国把“创新”一词引入了科技界, 形成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提法, 进而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到目前, 创新无处不在提及与发挥作用。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驱动力, 随着创新概念的发展, 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概念, 而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宽广的概念。

1.2 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创新”概念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 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经济是基础, 发展是关键, 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中心任务。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等。因此,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在于创新, 但对“创新”的理解, 不能仅仅指科技创新, 而是包含了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各类创新如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等。

2 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模型建构依据

2.1 以系统论和系统思维为理论基础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方法论。从系统论观点看,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整体, 它具有各组成部分孤立状态不具有的整体功能, 它总是同一定的环境发生联系。此定义包含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4个内容, 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 它将认识对象作为系统, 从要素和要素、系统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

2.2 以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为现实依据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强调要把企业作为主体, 同时, 也不能忽视其他主体的作用。着重提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是因为长期以来, 我国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缺乏核心技术, 位居国际产业链底端。同时, 企业能够敏锐把握市场对创新的需求, 可以直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创新环节中占据关键位置。

创新行为在历史上长期表现为一种企业家的个人行为, 从20世纪60年代后,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系统行为。“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 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系统中也有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子系统, 不可能由单一的市场、政府、企业和高校等来实现, 必须由整个社会通力协作, 统筹部署, 加快推进创新主体的“个体努力”转向“协同努力”, 合理配置和发挥各类创新要素的作用, 促进各种创新力量形成合力, 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3 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陀螺模型”建构

企业的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也离不开银行金融资金和高校等科研院所基础研究的保障, 更离不开市场这一实现平台。根据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关系,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陀螺模型, 见图1。

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陀螺模型可以看到, 创新驱动发展主体不是单一的主体, 而是由系统内相关因素构成的主体群, 包含了政府、市场、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等科研院所五部分。其中, 企业是市场运作的主体, 也是这个主体系统的核心;金融机构和高校等科研院所分别是企业创新的资金驱动力和技术驱动力, 可以保障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可持续运转;政府就像一双无形的手, 起着总揽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具体作用表现在政策制定完善与环境氛围营造等;市场是企业活动和发展的平台, 同时承接着企业创新的落地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这五大主体又各自自成系统, 是各自系统中的主体。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系统层次分明, 责任明确, 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此外, 还需要强调的关键一点即在这主体群构成的系统中, 创新的灵魂是各系统中的人力资本。

4 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陀螺模型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 因此, 对问题的思考很多不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 而是可以在整体的框架下, 立体思维中共同存在。如同对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思考, 并不是企业是主体, 其他因素就不能是主体, 而是可以共存的一个集群。

对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系统的明确, 使得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 金融机构和高校等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新体系。五主体所在位置和责任分工明确, 统筹协调, 以企业为核心主体, 聚集创新所需要的人才团队、金融资金和管理理念等, 共筑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蓝图。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创新, 厘清谁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尤为重要, 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亦即创新行为的主体, 文中运用系统思维, 建构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陀螺模型。

关键词:系统思维,创新驱动发展主体,陀螺模型

参考文献

[1]王雅琪.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 2012 (9) :5-6.

系统建构 篇10

先考虑两个基本问题:

1) 原文和译文对等是什么层面上的对等:功能、结构? (这是一个价值判断, 而不是事实判断)

2) 功能、结构、意义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意义是什么, 众说纷纭, 我们可以借鉴李福印先生的意义“五要素”说。“对象、概念、符号、使用者和语境是意义的最重要的五个要素;绝大多数意义都可以在这五个层面上得到解释。意义就是这五个要素之间的此起彼伏、此隐彼显、此强彼弱的关系” (李福印, 2006:63) 。结构主义关注的就是“符号”同“概念”、“对象”之间的关系, 而功能主义关注的就是“符号”同“使用者”、“语境”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们考虑第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回顾的是功能主义翻译, 我们当然选择在功能的层面上对应, 也就是奈达所谓“动态对等”。事实上, 任何两门语言的翻译, 一开始的选择总是功能的、动态的。随着翻译活动的增多, 对应选择开始固定下来, 于是语言间的对应转向结构的静态的。转向静态结构的好处是语言的转换效率提高, 坏处是语言的转换质量不能保证。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 文本产生的过程就是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各个系统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对于一个原文文本, 翻译的理性状况是有一个唯一与之对应的译文文本。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出现, 就意味着两种语言完全相同, 就取消了翻译的必要。作为语义潜势 (meaning potential) 的系统本身不同, 在其中进行的选择的意义当然也不同。比如, 在中文的音系层上有平仄系统, 英文没有, 单就这个系统而言, 中英文本永远不可能一致, 译者必然面临取舍。既然我们不可能在所有层次上、所有系统中的选择中都与原文保持一致, 那么我们就面临着选择, 面临着取舍。

值得强调的是, 该文探讨的是对可能译文的选择, 而不是这些可能的译文是如何想出来的。换言之, 该文实际上假设译者有相当程度的中英双语能力, 对于这样的译者来说, 问题不在于能不能想出译文, 而在于想出了几种可能的译文后, 如何确定其中一种作为最后的译文。

2 功能主义解释的梳理

在以上讨论基础上, 我们考虑译者如何选择。

围绕这个问题, 翻译研究中有两条思路。一条是从意义——翻译的客体 (吕俊, 侯向群, 2001:166) ——着眼, 一条是从译者——翻译的主体——着眼。第一条思路关注的是翻译客体对翻译主体的制约和规定, 第二条思路关注的是翻译主体对翻译客体的反应和操控;这是两条思路的基本不同之处。

功能主义的翻译观主要按照第一条思路考虑问题, 着眼于意义。对于“功能”这个术语, 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从对这个词的实际使用中来看, 人们在两个层面上谈论语言的“功能”:一个把功能和语言系统联系起来, 一个把功能和目的联系起来。

从功能和语言系统之间的联系出发, 按照系统论的一般观点, 对“译者如何选择”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译者进行选择的根据是一个原语语言单位在原语语言系统中的功能, 与对应的译语语言单位在译语语言系统中的功能, 是否对等。

这是一个颇为诱人的解释, 但却让我们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 如果我们不想滑入循环论证的话, 我们就必须强调此处的“语言系统”包括所有层面上的所有系统。如果此处的“语言系统”不包括所以系统, 而只是多个系统中的一部分, 那么就意味着此前已经有取舍, 有选择, 我们是在用“选择”来解释“选择”, 这就陷入了循环论证。另一方面, 正如我们在开头就提到的, 如果译文和原文在所有层面的所有系统中都对等, 那么就意味着两个文本完全相同, 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翻译。

所以, 只把功能和系统联系, 还不能解释译者的选择。有些学者就试图用第二个层面上的功能来解释译者的选择, 这就是翻译功能派所提倡的。该派功能思想突出的表现就是把文本分成各个功能类型, 如莱思 (K.Reiss) 把文本分成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 (张美芳, 2005:70) , 纽马克 (P.Newmark) 把文本分成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 (廖七一, 2000:131) 。然后把类型和目的挂钩。比如, Reiss指出, 对于信息型文本首先要取内容, 表情型文本首先取形式, 操作型文本首先取读者效果 (张美芳, 2005:71) 。

这样的解释是禁不起推敲的。同样是文本, 原文可以有目的, 译文就不能有吗?同样是人, 作者可以有目的, 译者就不能有吗?所以该派对于译者选择的解释, 实际上是译者的目的要与作者的目的保持一致, 并以作者的目的为根据来判定语言单位的“功能”, 从而决定选择。纽马克正是持这样的观点。他首先用“重要 (important) ”这个概念来解释译文紧贴 (close) 原文的程度, 然后又用原文的目的来解释“重要” (廖七一, 2000:129) 。

如果我们认为翻译理论应该是规范性的, 那么似乎可以说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我们已经告诉译者, 他们应该怎么做。但问题是我们有这个权力来告诉译者应该怎么做吗?他们凭什么要遵守这些规矩呢?所以, 如果我们认为翻译理论应该是描写性的, 那么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为什么有的译者并不遵守作者的目的呢?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萧乾翻译的《尤利西斯》, 原作者故意设置的理解难点在译文中被一一化解 (张美芳, 2005:185) 。目的论所要解释的, 正是这样一种现象。

诺德转述Vermeer的分析, 指出翻译过程中有三种目的:“译者的基本目的”, “目标语环境中译文的交际目的”, “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 (C.Nord, 1997:27) 。一方面, 目的论注意到了译者目的与作者目的不一致的情况;另一方面, 具体操作中, 目的论很可能导致出现不忠于作者的情况。诺德注意了后一个问题, 所以引入了“忠诚”的概念 (C.Nord, 1997:125) 。

3 建构主义的引入

诺德引入了“忠诚”这个规范性概念的初衷是要补单纯描写的不足, 但实际上却使目的论成了个描写性和规范性的拼盘。如何调和这两者呢?我们借助建构主义来解释。建构主义认为, 人的行为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应该从观念获得解释 (戈尔茨坦等, 2005:5) 。观念可以以三种形式影响人的行为:世界观、原则化的信念和因果信念 (戈尔茨坦等, 2005:8) 。在这里, 我们开始沿着第二条思路开始讨论, 着眼于译者。

Vermeer的第一种目的主要指生存方面的考虑, 有的译者是因为生计而译, 而有的则是因为爱好而译。这种目的对译者的选择显然是有影响的, 但是这种目的对于我们的研究而言, 可以认为是一个常量, 是给定的。

对于Vermeer提出的第二种目的, 我们发现这种目的必须基于译者所持有的原则化的信念。所谓原则化的信念, 就是“详细说明区分对与错、正义与非正义标准的规范性观念” (戈尔茨坦等, 2005:10) 。拿鲁迅的翻译观来说, 他主张直译, 目的是为了引入西方的句式文法, 来补文言的不足。显然, 他这种行为的前提就是他认为改进中文是必要的, 有理的——这就是此处的原则化信念。而他的直译主张, 就是下面谈到的“因果信念”。

第三种目的则必须基于译者的因果信念。因果信念就是“关于原因——结果关系的信念” (戈尔茨坦等, 2005:10) , 是连接问题和行动的中间链条 (戈尔茨坦等, 译者序, 2005:9) 。译者要选择某个特定的翻译策略, 前提是译者相信:该策略 (原因) 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 (结果) 。从上面鲁迅的例子可以看到, 聚讼纷纭的关于“直译”、“意译”的讨论实际上就是关于“因果信念”的讨论。

作为一个个体, 每个人都可以持有他认为合理的任何信念。但当他试图进入社会, 试图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时候, 他就必须考虑别人可能持有的信念。当他出于种种原因, 接受别人的信念时, 这种信念就成了规范。建构主义认为, 行为体遵守规范主要是出于三个理由:“被迫遵守, 利益驱使, 承认规范的合法性” (亚历山大·温特, 2000:317) 。被迫遵守和利益驱使实际上很难区分, 一个人被别人用枪逼着去参与贩毒, 可以说是被迫遵守, 但是在传统儒家看来, 何尝不是利益驱使呢?——在“生命”和“正义”之间, 选择了生命。所以我们只考虑“利益驱使”和“承认规范的合法性”。

在“利益驱使”这种情况下, “对规范的服从是工具主义性质的, 只是出于利己目的利用规范而已” (亚历山大·温特, 2000:341) , 此时的利益是外生给定的。诺德担心目的论会导致译者不忠于作者, 其实就是在“利益驱使”的层面上谈论问题。

当我们对规范的遵守进入“承认规范的合法性”时, 情况就不同了。遵守规范是因为认同规范。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依旧可以用利益来解释行为。但是这时的利益是内生于规范的, 是由规范建构的 (而在“利益驱使”情况下的利益是外生于规范的, 规范只是实现该利益的手段) 。如果我们对待翻译中的“忠诚”能达到这个层面, 那么“忠诚”本身就是译者的利益, 译者不会再去考虑“不忠诚”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那么如何才能认同一项规范呢?建构主义认为有两个途径来实现认同:自然选择和文化选择。对于翻译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胡庚申先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已有论述 (胡庚申, 2004:66-76)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 翻译中一项规范的确立, 就是遵循规范者得以再造, 而拒绝规范者无法得以再造。

关于文化选择, 亚历山大·温特 (, 2000:411) 认为有两个机制:模仿和习得。当行为体看到他们认为是“成功”的行为体时, 就会模仿, 通过模仿获得认同。习得的过程比较复杂, 此处仅提出其核心概念是“反射评价” (reflective appraisal) ——行为体根据重要的他者对待自己的方式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种反应又加强了习得的认同;行为体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认为他者对自己的看法或“评价”的反映, 是以他者为镜再现自我。

该文的分析, 从文本出发, 到译者, 最后落脚在译者间的互动, 在哲学上经过了客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的运动。译者作为一个“社会人”, 他/她的生活并不全部都是翻译。译者有好恶, 有利益算计, 有七情六欲, 这些社会生活都会影响译者。翻译研究一方面当然应该继续深入的探讨以“意义”问题为代表的文本处理问题, 另一方面也应该拓宽视野, 把翻译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 来考察译者的选择。

摘要:该文围绕“译者如何选择”的问题, 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可以从两条思路出发, 一条是着眼于“意义——翻译的客体”的思路, 一条是着眼于“译者——翻译的主体”的思路。在第一条思路上, 又在两个层面上讨论功能主义的功能:把功能和语言系统联系起来, 把功能和目的联系起来。在第二条思路上, 首先讨论了目的和观念之间的关系, 接着考察了译者目的和译者遵守规范之间的关系。最后, 文章指出翻译研究不应忽视译者作为一个“社会人”、“经济人”的属性, 拓展翻译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系统,功能,建构,目的,认同

参考文献

[1]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 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1997.

[2]戈尔茨坦, 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M].刘东国, 于军,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5]吕俊, 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 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0.

上一篇:幼儿认读下一篇:月经失调的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