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本质

2024-08-20

劳动关系的本质(精选十篇)

劳动关系的本质 篇1

一、艺术不是自然的作品

自然不管给人多少美的感受,它都不能增强人的生存信心。自然的作品,只表达人的生存舞台的因果顺序。作为审美题材的自然对于人的自律,最多只具备象征的意义。

自然的作品证明自然本体的存在,它不会完成对人的存在的意识。艺术是人的生存的实证,是人的本质在虚无中的证明。自然由于丧失其需无性而成为实体,于是丢失了成为艺术的可能性。

人创造艺术只是为证明自己在虚无面前的存在。艺术因此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一种生存手段。艺术家首先必须是艺术的生存,他才会创作真实的艺术。所有不能表现人的生存的作品,就不是艺术,如同所有不会实现人的本质的作品,就不是文化一样。

二、艺术是人生的创造

艺术是作为人生的创造物,人的含义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加以理解的。人本主义,倡导以人为本,反对把物当做根本的学问。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指向人的生物性,把人当做生物的类与自然区分。人不过是一特殊物种。马克思人本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句话,费尔巴哈的“人”是生物的类人。马克思的“人”是社会的人类。

无论生物的类人还是社会的人类,只为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条件。古今中外,任何伟大的艺术品,都不是产生于人的合作。如果历史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现实的依据,那么,其中的一部分合作只能理解为人格不完善的表现。

所以,主体性确证人的本质于自然,个体性确证人生的本质于社会。主体性是艺术诞生的起点,个体性是艺术前进的中介。

三、艺术是人格的创造

自然的因果决定论,导致人对自然的模仿;社会的目的决定论,把个人推着亦步亦趋。它们都把艺术置于异化的境地。我主张艺术是人的创造、人生的创造,关键是要求人关注自己的生存,人自己的生存是他人存在的前提,对自身生存的体验是体验他人存在的基础。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精神,人对主观能动性即人的生存信念。人生是人的生存信念的确立,人格是人的生存信念的展开,即人在反思中实证自己的生存信念,在行动中建构自己的生存信念。人格是人按照自己的生存信念的行动。艺术,作为这种行动的结果,是人格的一种见证形式。心灵感情的人格化,是艺术在人格创造中的具体方式。

艺术不是自然的作品,不是他人意志的显现,艺术不是人在过去或未来的选择,艺术只选择人格生存。

四、艺术是人的精神创造

人的本质是主观能动性的精神,艺术是人的创造,因此,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人格:人的精神的现实展开;艺术是其展开的形式。

艺术是人的本质生存的实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它关注人的本质生存,排斥人的物质生产,把人在自然中的作品抛弃于艺术领域以外。所有艺术,只有人精神空虚的时候,人需要充实的时候,它才显现出自己的价值。物质的贫乏,艺术没有办法。人创造的物质产品,因为艺术是人的本质需要的满足,就不成为艺术。机器、厂房等不是艺术。

五、艺术是人的情感表现

情感创造人的生命力,理智创造人的判断力,意志创造人的直觉力。直觉力在艺术中给心灵以形式,在宗教中给人以行动前的意志。人用语言创造生命艺术,用行动创造生命美学。艺术通过表现人的情感来创造人的生命力。语言创造的艺术因有创造的成分而具有美的含义,即艺术中必须具有美。

艺术是人生的情感表现,它表现情感的过程构成人的生命力诞生的过程。所以,艺术是人的生存形式,它同哲学、美学、宗教构成人生的四大生存方式。人生,就是心理感受与他人的不同,即不同的于他人的心理感受。在这个含义上,情感同人的心理感受具有偶合内项,情感的表现即人生的心理感受的人生化过程。

人的心理感受的最终指向是人的本质的生存、人在情感中对自己的信念始终如一,那么,人的本质要得以表现就必须有形式。

六、艺术创造人的情感

艺术在形象中创造人的自我,人正因为领略到形象的美,于是将自己的生存开始形象的理解,在艺术形象中把自己生存的表达化为己有。

艺术是人的精神上的满足,艺术作用于社会,其媒介是用情感理解情感,理解人自己。哲学丧失了思辨而陷入自相矛盾,哲学就意味着毁灭。美学没有对人生加以直观,美学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艺术没有情感、没有形象就没有存在的根据。

艺术创造艺术家的形象,创造艺术家的自我情感,创造欣赏者的生命力。这是艺术的作用与其社会功能。

文化不同于文明之处,在于它直向人的心灵。艺术直向人的心灵情感面向,它首先改变人,然后通过人去改变世界。

艺术的功能是为了实现艺术家自救、实现人的自救。

参考文献

[1]艺术哲学.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226-287

[2]文艺常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156-221

劳动关系的本质 篇2

当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的本质及其实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在新形势下我们应结合国情,与时俱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作 者:郭友聪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法学院经济哲学专业,新疆,乌鲁木齐,830046刊 名:新疆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00319(3)分类号:A811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价值 劳动

产业与人的发展的本质关系 篇3

【关键词】产业;人;本质关系;产业发展

一、产业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人本性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与归宿

产业的发展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产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产业的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服务的,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由人来提供的,产业发展同样可以改变人,因此产业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

新的需求在产业的发展中不断孕育,以人为本是后危机时代下产业发展的根本准则。科技是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后危机时代科技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人的本质力量的需求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之源,满足人性的需求,成为科技要解决的全部问题,科技与产业的人的本质力量性越来越明显。

(二)后危机时代下产业发展的主体转向

后危机时代下人们的观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切旧时代的卫道士们会感到悲苦与苍凉,精神的家园在哪里,狭隘的宗族地域观念将在产业的大潮中被撕得粉碎,这里要说明的是,它与我们传统道德中的忠孝本意与爱家爱乡的乡土本意不同,关键在于不要超越德性的标准与量度。人的思维将会在产业的发展中重塑,产业对人的发展与培养要求将直接联系,因为产业中越来越多的成功企业选择了这条道路。事实证明,它们是成功的。

产业的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发展,这里既包括外部社会人的发展,同时包括产业内部社会人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互动关系,产业发展需要人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人的发展。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生产设备的更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需要人的参与。人的发展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产业中人的发展需要运用不同的机制,这里既需要产业给人的发展创造人性的发展空间,同时产业发展要注意运用外在的发展成果来促进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中人的发展,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产业的主体与产业本身的共同发展。将产业的发展转向由产业主体的发展而促进产业实践的发展,在产业的主体的实现的过程中完成产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后危机时代的产业发展中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取向,也就是实现产业发展的主体转向。

二、产业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产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

人的发展与实现需要现实的力量,毫无疑问产业的力量首当其冲。产业不仅是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科技发展的忠实代表,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人性价值追求的现实存在。

在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那是一个公平而且人人的生活需求得到的满足的社会,是按需分配的社会。在我们中国哲学家的哲学理论中,也提出为天地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认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大同社会。他们所认为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大致相同,只不过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建立于修身之上,这本身并不矛盾,是统一过程中的两个必需问题,而不是非此即彼。要保障这一社会的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变得重要,而生产力的发展责任要交给产业来完成。构建产业的发展理路是当代人通向未来人达到共产主义世界一项重要的任务。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表达了生产力的存在形态,同时为人类自我变革的一种力量,是共产主义世界成为可能的根本保障。

(二)后危机时代下产业对人性需求的满足

这就在于人的现实要求必须由产业来满足,最基本的我们不要忘了,如果要生存下来,有谁能做到不吃饭、不穿衣服,谁也做不到。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人的低级要求,像吃穿住行的一般要求,同时还满足人的高级生活的要求。后危机时代下人们的生存与古代的人们不可同日而语,人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的满足,这种满足是以实际的产业为基础。例如,我们利用当代信息交往的工具,在中国能和大洋彼岸的美国朋友做面对面的视频聊天。我们去商场购买商品,打印出的发票用手指贴在上面,指温直接可以辨出真伪。新奇的玩艺儿还有很多,以至于眼花缭乱,我们现在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动物的需求,当然还有精神食粮的需求,而且这种人性需求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与动物属性越走越远,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产业则是这种人性需求与力量的表征,即人化的现实。

三、产业以人的自我实现为发展的归宿

(一)人性价值需求的实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的归宿

在产业的要素中,即产业的科技、体制、资本与原材料中,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体制从认识论的深层次来看也是一种特殊的科技。相对于人的主体性,资本与原材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科技的本身是人性的觉度力量,是主体性的一种最重要表现,是产业发展中的首要力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科技的发展要有人类承担,既做科技的客体,又做科技的主体。作为客体是指科技对于人的主导作用与影响;作为主体是指人的需求与实践决定科技的发展。后危机时代下科技与人的这两种关系会在产业发展中突出表现出来。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人作为科技的主体,因为人性的价值需求是科技价值的本质,产业科技发展的人性价值更具有前提性。产业的发展要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要求产业的产品具有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从而满足产品的人性价值需求,不断将产品的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产品的价值达到人性需求。只有具有产业人性价值的产品才是顾客满意的产品,对于产业人性价值的解读,还需从文化价值的高度加以解读,对于产业科技的提高与发展的张力要建筑于产业人性、主体人文价值的基础之上,即产品的价值体现人的自由的人性本质,即存在辩证法的自由维度,产品的价值体现产品的人的本质力量——人文或说文化的满足。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动力,而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的鲜活的体现,人性价值需求的实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是科技发展的归宿。

(二)依靠产业实现人性价值需求的发展

人性需求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实现,注重市场的人性需求,是存在辩证法自由的回归,是要求科学满足人类的需求价值,为人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科学技术要满足人们的不同价值,就要研究人们的需求价值,实现人性价值的回归,而且人的发展会随科技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人的需求价值也会随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例如,在没有电脑的年代,人们没有对电脑功能提高的要求;而有了电脑,人们会寻求处理器速度更快,内存、像素更高,携带更方便的。随着人们事业的拓展,人们的需求也在拓展,人的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为科技的增长提供可能,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价值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样适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活动空间的拓展人们有不同的解释,也就有不同的需求价值,价值取向复杂,有时甚至会发生严重冲突,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矛盾的存在与解决当然需要科技的支撑,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这一系列要求的完成也是基于当今生产力发展要求基础上的人性价值回归,以产业的发展实现新生产力的形态,在价值得到实现的同时,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产业获得了自身的发展,人类世界也随之改变,新的价值要求与矛盾运动又伴随新的科技与产业实现。

(三)产业的市场回归

产业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服务于产业的顾客,顾客至上,产业的市场回归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法则的回归。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管理组织能力水平的提高,无疑都要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在顾客得到满意的过程中,产业的生产水平得到提高,产业获得自身的发展。

产业的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展,没有了市场,产业就发展到了死亡的边缘。因此,产业要将自身的发展时刻与市场的变化相联系,要做好产业的发展谋划和发展统筹,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以消费者的要求来看待产业的产品,对于顾客需求的考虑,实现顾客需求。

在后危机时代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产业获得了发展。奥秘就在于这些产业对于市场的预期做了充分的估计,对于市场的前景做了合理的规划,降低了产业的成本。当然要靠科技进步与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迎合了顾客的需求理性,即生产的产业品物美价廉、新颖时尚,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顾客的需求理性,不但加固了原有的市场,而且将市场进一步扩大,产业的市场生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产业的发展需要理性的规划,实现市场的回归,将产业发展与市场衔接,产业产品与顾客挂钩,实现产业对市场的理性。

(四)产业内人性需求的满足

顾客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社会是产业存在的基础,离开了社会的土壤,产业是无法生存的。对于产业来说,社会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产业内的社会与产业外的社会,顾客属于产业外的社会。产业的内部社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部分,产业的发展依靠的就是产业的内部社会。对于产业发展来说,先要做好内部社会的生活和保障,对产业的员工要做好各方面的生活安排,他既是内在产业成员,又是外在产业的社会成员,产业成员影响着这个社会,产业内社会成员的不断学习,不仅是产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使产业内员工自我渴望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享有自我受教育的权利。必须对员工进行教育,提升员工的素质。而对于生产技术方面的素质更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其生产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他不仅是生产的机器,同时需要人性的关怀,对于员工进行教育,不仅使员工的工作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使员工对于产业具有一种归属感,感觉到人性的关怀。不断以人性的关怀提高员工的士气,科技教育的福利是实现这一关怀的最好手段。他提升的是人的人性觉度,从本质上提升生产力。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人性满足,现实维度的生存需求的福利同样不可或缺。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关系的本质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关系,协议(合同)

从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目前《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在这五六年时间里,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地开展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如何探寻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怎样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有必要对校企合作关系的本质进行分析。只有清楚校企合作的本质关系,才能有效持久地进行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基础关系

校企合作的基础关系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之前基于什么样的关系而进行合作,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校企合作的基础关系区别于校企合作关系的本身,校企合作关系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基于合作协议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本质为合同关系。校企合作的基础关系是指双方进行合作之前的关系,没有这种合作之前的关系,校企合作不可能进行。我们将校企合作的基础关系,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根据亲疏程度分成四种情况。

(一)“父子”关系

企业系校办企业或者学校是由企业举办,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是属上下的隶属关系,好比“父子”关系。例如,浙江商业机械厂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办工厂,由于企业是学校的下属单位,学校是“父”,企业则是“子”,这种关系是校企间最亲密的关系类型,校企深度合作最容易进行。

(二)“兄弟”关系

基于同一主管部门,学校一方由某个行政部门或者企业集团主办,企业一方也由企业集团投资控股,合作的校、企有共同的“老子”,它们好比是“兄弟”,譬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商业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之间的关系,属于这种情况。由于这种似兄弟间的“近亲”关系存在,校企合作也比较容易开展。

(三)“亲戚”关系

即学校与企业属于同一行业系统。现在的高职院校中许多曾是行业主管部门举办成立的学校,当时办学的目的就是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原为浙江商业学校,其上级主管为浙江省商务厅,现在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原商业系统全省各地的大批企业之间的关系,不能归于前面提到的“兄弟”关系,不是“近亲”,但各地商业企业受当地商务局主管,商务局又受商务厅垂直领导,因此,现在的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各地原商业系统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可看做“远亲”。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依靠行业协会等进行校企合作,应成为今后主要的和普遍的校企合作基础关系。

(四)“朋友”关系

除前面这三种关系外,双方基于各自的需求而进行的校企合作,都应属于这种“朋友”关系。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许多专业适应面很广,其技术可应用于各领域,只要专业对口,高职院校可与各行业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但合作的基础,仍然需要双方有相互的了解为基础,因此他们之间的合作基础是“朋友”。像这种基于“朋友”而进行合作的对象,是最多、最广泛的一种合作基础关系。

二、校企合作关系的本质是合同关系

“合作”就是达成一种协议,因此,校企合作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认识到校企合作关系的本质以后,笔者认为,应该在校企合作中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协议的内容应当详尽

现在,许多校企合作协议条款普遍比较简单,其实他们约定条款不满足合同应具备的基本条款,不具有可操作性。严格地说,这种校企合作协议书不是协议(合同),只是一种协议意向书。合同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应当要有基本的条款内容,才能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校企合同应该有具体的合作项目,每次合作都应就具体的合作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条款即内容应尽量详尽,至少应具备合同的基本条款。

根据合同的特征,合作协议的内容一般要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即学校、企业的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合作协议的“标的“条款决定具体的合作项目与合作模式,是订单式培养还是顶岗实习,是共建专业还是共同开发课程,是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还是共享校企人才资源,是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还是提供职工培训服务,等等。不同的合作项目不仅决定了合作协议的具体名称,还决定了协议的具体内容。“数量”条款决定了合作的规模。校企合作协议应根据具体的合作项目详尽设定其他条款内容,例如,“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协议”的“质量”条款,不仅决定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其中的“验收”条款还决定对培养人才的考核方式方法。“费用承担与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合同条款在校企合作协议中都应有所约定。又如,“学生实习协议”中应约定学生在合作企业实习是否有报酬,劳动过程出现人身财产损害如何承担,实习期间是否就学生的人身伤害购买有关保险,保险费由哪方承担,学生不规范操作而产生的损失应由哪方承担,等等。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就技术应用开展的委托或者协作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项目完全属于校企合作之一。目前,对于这方面的合作项目,一般均会签订详尽的合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还专门提供了合同范本,为校企双方签订合同提供了方便。正因为校企双方签有详细的合同,保证了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有效进行,即使发生了纠纷,有合同在,受损害一方可以依据合同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校企间的其他合作也应该与技术合作一样,签订详尽的合作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合作双方均有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的约定,就会承担相应的合同责任,这就确保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目的。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又缺乏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双方都没什么约束。没有约束力的校企合作,是没有保障的。因此,签订权利义务明确、详尽的协议,是校企合作有效持久的前提,也是高职院校最终能够达到合作目的的法律保障。

(二)校企合作协议的权利义务应当对等

以前在许多校企合作中,企业缺乏热情,校方起主导作用,企业只是起配合的辅助作用。究其原因,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面对没有利益驱动的合作,是很难接受的,不能让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是一种额外负担。校企合作就是合同,合同是以约定双方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协议。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任何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的合同是不平等的合同,不平等的合同很难达成,即使达成了也难以有效履行,校企合作就不稳定、不持久。因此,作为校企合作协议一方的高职院校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合作目标与需求,同时也要了解企业一方的需求是什么,企业的需求通过合作能否得到满足,否则可能只是一相情愿。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1]。因此,权利义务对等、互惠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但是,教育具有公益性,承载着社会功能。校方在校企合作中不可能通过合同将这种社会职能转嫁给企业,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其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依法纳税等行为体现出来,也不愿意通过校企合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校方要企业与自己一起承担育人功能,校方得付出代价。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相比,没有普通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在校企合作中能给企业提供的人才、技术等服务能力有限。因此,在校企合作协议中,企业一方的利益没有法律政策的优惠与保障,要真正做到权利义务对等是不现实的。企业在合作协议中的利益得不到法规政策的优惠,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就会有相当大的阻力。

(三)企业在校企合作协议中的利益应当以法规政策为保障

我国关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有政策往往是从学校角度出发,缺乏对企业利益的考量,即使有个别优惠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2]。目前,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法律规定,我国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没有涉及校企合作方面的规范。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利益保障机制。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因此,必须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必须通过法律手段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保护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从而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应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和监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事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凸显高职院校特色、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关系的本质是合同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校企合作协议的签订,按照对等原则约定明确详尽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和政府应当为高职教育制定法律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不断提高高职教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等.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6,(17):67-70.

劳动关系的本质 篇5

邹支龙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南京

211800)

摘要:自从生命产生至今,生与死一直在伴随着生命体的进化。人类产生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探讨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人们更有意义地生活,更加自然地面对死亡。关键词:生死观;本质;意义;辩证关系;自然生死观

The Essence ,Meaning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nd Natural View of Life and Death

Zou Zhilong(Jiangsu Province Jiangpu Senior Middle School Wenchang Campus

Nanjing 211800)

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life,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evolution of life.Since the emergence of mankind, as human society has been developed, various kind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created.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meaning 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which is conducive to more intentional living and naturally to face of death.Keywords: View of life and death;Essence;Meaning;Dialectical relationship;National view of life and death.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生与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生渺渺,死茫茫,充满神秘朦胧之感,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学者进行不断探索。生死观包括生观和死观,对于人类来说,即为人生观和人死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不同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可以让人生得更有意义,死得更有价值。1

生与死的本质

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自然给予人类去雕饰的宝石。

生命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之一,是宇宙中物质的特殊存在形式。

关于死亡的判断,古今不一。远古时期,将人不能动作当做死;后来,把不能呼吸当做死;再后来,把心脏停止跳动视为死;现代医学认为:脑死亡是真正的死亡;现代科学认为:死亡是生命体停止生命机能,同时伴有蛋白质的分解[1]-[2]。2

生与死的意义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毛泽东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他评价刘胡兰烈士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生死观中有人生观和人死观,不同阶层、不同派别和不同时期的人,对生与死的意义有不同的回答。

老子说过:“死而不亡者寿”。人死而道存者,是真正的长寿者[3]。

生与死,既是一个生理现象,也是一个精神现象,同时,它还涉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死观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和气节品质,保尔柯察金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积 极的人生观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大众谋幸福。

孟子认为:不必关注和计较寿命之长短,只须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儒家倡导“立言不朽”,借助诗文沟通人心与历史,穿越历史时空,扎根于人类情感的共通处,在心灵的历史中,延续个体的生命[4]。

古罗马作家塞纳卡指出: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

中国近代作家巴金指出:生命是可爱的,但是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宋代诗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对生与死的评论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汉代王粲在“咏史诗”中也有类似的评述: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3

生与死的辩证关系

生与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生,谈不上死;没有死,似乎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具体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并不存在只生不死的事物,也不存在只死无生的生命世界。实际上,生与死存在着辩证关系。

死的前面是原生,死的后面是新生,生与死处于“肯定—否定—肯定—”的循环之中。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一部分。由生观死,有助于人们坦然地面对死亡,由死观生,有利于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纵观古今,有的人,生不如死,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生命是坚强的,它能够在死神面前毫不惧色,但它又是脆弱的,会在瞬间消失。生命从诞生时候起,大自然就挽着它的手,一步一步地向着死亡走去。

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清明扫墓踏青有两层含义:一是扫墓以祭亡灵,二是踏青以颂新生。这种风俗可谓哀欣交融,悲欢相接。4

自然生死观

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是生命体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必由之路。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命体是一种开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能量,又耗散能量,使生命体处于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生就是维护这种有序状态,死就是有序状态的破坏。

在生命过程中,细胞的更新是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实际上,生命体与自然之间没有绝对的距离,生命体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是简单的自然轮回。

老子曰:“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法自然,人与其它自然体一样,有始必有终。生与死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

个体的死亡是群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命体生而不死,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生命体只是不断地老化而不会死亡,那也许是一种最可怕的事情。因此,死亡,对生命而言,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5]。

生命体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自然体,生长发育与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成形有关,繁衍遗传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关。

生命体都有一定的寿命,这与细胞的衰老和分裂次数的有限性有关。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取决于生物细胞的分裂、分化、生长和半保留复制等;自然死亡,取决于细胞的衰老死亡,非自然死亡是由于生命机能的意外丧失。

生命体的生长过程伴随着细胞的不断更新,一些原有细胞死亡的同时,另一些新细胞会随之产生,生与死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生的内在根据主要在于细胞核,外在条件是生长环境;死的内在原因是细胞功能的丧失,外在原因是不利的环境条件。生与死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不足惧,死不足悲。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而应该多为生而奋斗。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而是要活出个样子,活得有意义;死,也要死得坦然,死得有价值。事物总是正反两面同时存在,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生死顺应自然,强勉不得。

参考文献

劳动关系的本质 篇6

[关键词]个人;市场经济

个人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他的活动体现了人的社会本质,并揭示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内在必然性。

一、个人与市场的共赢关系

市场经济为个人构建出了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与市场互利共赢的生存模式。市场为个人的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由于交往的扩大,也为市场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从个人角度看,市场为个人提供了发挥能力的舞台,也让个人有了自主选择权和责任感。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劳动者个人成为了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主体。劳动者在市场中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拥有了经济选择的自由也发展了自己。市场经济的竞争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通过价值规律支配着人的命运。个人则通过在市场上的磨练,提升对价值规律的认识,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此外,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更加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在物质层面上,自由的在市场上进行资源交换,满足全社会的物质需求;在精神层面上,能够从集体、社会的层面重新审视自我,加强自律性与自觉性。

从市场角度看。一方面,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物质交互,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尤其是随着世界交往的展开,市场的空间局限性、时间局限性被打破。世界市场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使市场秩序更加公平、合理。个人只有在市场上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市场的接纳,市场也才会更多地回报个人。

从价值观的角度综合分析,个人与市场的关系表现为经济集体主义与权利平等之间的辩证统一,形成了一个价值统一体。从经济集体主义层面分析,经济集体主义实现了对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扬弃,肯定了个人在集体中的平等权利,将权利平等纳入到市场经济培育的范围之中,克服了其抑制个人自主活动的弊端。因此,这种经济集体主义关系既对经济自由主义关系的否定,也是对历史上的经济集权主义关系的否定。从权力平等层面分析,由于受到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权利的不平等并且一直浸入在商品交换当中。到了自由经济时期,个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与权利平等产生了错位,权利平等更成为了空谈,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把社会、集体主义的利益抛在了脑后,只把个人的权力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历史经验昭示出了,权利平等需要让个人处于集体的关系之中,依靠集体的规则约束与引导。否则便会误入自由主义的歧途。

市场经济的体制所孕育的诚信、平等、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升华成哲学观念,将会对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生存其中的个人也有着困窘。

二、“市场人”的社会困境

“市场人”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关系的影响而表现出某种独特的社会性格的人。市场经济状态下,市场把人假想为“同类的人”,忽略了个人的禀赋差异,使得个人在市场中遭遇了不同的境况:一些人凭借自身的禀赋及运气占有了市场的多数资源,而更多的人则受到了资源的支配。市场无法保证资源分配的公正,然而,在美国学者罗尔斯看来,这些不公正的原因仅仅是“由自然抓阄的结果决定的”。这显然无法掩盖“市场人”所遇到的困境,因为这些困境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制度缺陷造成的。

(一)社会关系的经济化倾向

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财富以商品的形式大量積累,“商品形式作为劳动产品的一般形式,从而人们彼此作为商品所有者地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1。商品形式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主要形式,并且其穿越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层面,渗透到了日常生活方式的一切领域并影响了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这种经济化倾向的显著特征是,力图将社会关系的各方面都纳入商品化的轨道,成为普遍的社会关系模式。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经济利益关系成为了支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经济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通过物的交换表现出来的。1、表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也就是人的商品化。人受物的支配,物质财富的增长往往优先于人的发展,导致了物的升值与人的贬值成正比例关系。2、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信任关系被商品化,甚至成为了一纸契约,如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市场经济下的生产关系“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在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23、表现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经济化思想深入到人的内心,便会产生“商品拜物教”意识。个人对物质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慰藉以及人格魅力的追求,这对于维系以情感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极为不利。

其次,商品货币关系成为社会关系中人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社会,个人的价值常会以物的形式(金钱)表现出来,这就会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只有货币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人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占有财富和金钱的多少,人对金钱的崇拜甚至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当从事社会活动时,个人都会以自身的物质利益作为出发点,去选择与评价他人和社会。社会关系“纯粹表现为单纯的生产关系——纯粹的经济关系。”3总之,人在社会关系中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掩盖了人的精神价值观及道德价值观。

无论是经济利益关系还是商品货币关系,都是人对物的依赖造成的,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已经摆脱了对人的依赖,这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人的一些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价值体系正在被以追求货币财富为中心的“单向度”价值取向所置换。

(二)社会关系的个人利己主义倾向

nlc202309032258

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与人之间需要通过交换获得利益,这就必然使交换双方更加注重追求互利,即对方能给我带来的利益,而忽视了对方作为“人”的其他方面。

首先,在个人利己主义的社会关系中,个人主义价值观必将推展到经济生活之中成为主导性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在总体上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个人势必无限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交往过程中的利他性因素。把自我视为唯一的目的,“他人”仅被看作是实现自我的手段与工具,“他人”成为了“自我”的客体。“他人”主体地位的丧失,意味着社会关系已经不再是人与人交互关系,而成为了目的与手段的“单向度”社会。人自身所拥有的主体地位被客体工具价值观取代。

其次,个人利己主义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从横向维度看,市场经济也是效率经济,在追求效率过程中,个人如果要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就要依赖于物的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在缺乏驾驭物的能力的情况下,仍通过经济关系不断的赚取利润来片面地发展自己,而忽视了对自身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从纵向維度看,人的片面发展还表现在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上,过度地消耗社会资源来换取利益的最大化,不顾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把未来人的幸福全部透支为现实的货币。

最后,个人利己主义与社会有机结合产生了矛盾。一方面,个人的自主性要受到社会结合方式的统治,受到物化的影响,个人尚未将社会关系置于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还要受到物化的社会关系的掌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为个人参与历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个人期望通过这些机遇去摆脱对物地依赖。然而物化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受到一个力量的控制,而是由无数个人的意志与活动所产生的“合力”推动的。社会关系只有调整到稳定有序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的倾向

市场经济受到价值规律的控制,即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由于各个劳动者的生产条件、自身能力的不同,使得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量就不同。当劳动者的生产时间远远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商品就越多,那么他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多。这种状况的延续便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贫富差距现象。

应该肯定的是,贫富差距的产生也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反映。市场通过竞争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各个地方,生产能力低下的劳动者由于无法通过竞争手段得到更多的市场资源,最终将面临淘汰的危险;而对于通过竞争取得市场主动权的劳动者来说,有了更多的市场资源可供支配,财富也会慢慢积累起来,这样,社会的贫富差距就越来越大。贫富差距的扩大也会造成个人对社会产生抵触甚至敌对情绪,扰乱社会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要消除贫富差距,就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和改善民生。

显然,市场经济对“市场人”产生的正负效应是历史阶段性的产物。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独立是以人对物地依赖为代价的,这样虽然有助于个人唤醒自我的主体意识。但是,“依赖于物”并不代表“受制于物”,个人需要调适自身地位,尽快摆脱物化的控制。

总之,无论是个人与市场的共赢局面,还是个人在市场经济形态下遇到的困境,都需要个人的能动性去协调与弥补,以中国为例,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机构,很好地处理了与市场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所说,“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4

作者简介

桑毅:1985年,男,硕士,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辅导员,助教。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7页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4页

公平与效率本质是统一的关系 篇7

如何证明, 我们可以用反证法, 我们可以尝试举出一个公平与效率对立的反例, 如果举不出这样一个反例, 就说明公平与效率没有对立关系, 同时也连带证明了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关系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对立论若不成立, 对立统一论也就自然不成立。

在实际说明公平与效率对立的事例中, 我们常常举的例子是中国的公社制度。认为在公社制度下, 虽然公平, 但没有效率。其实关于公社制度存在公平与效率对立关系的命题, 是一个假命题。这里有两个错误需要纠正。首先第一个错误是, 一些学者认为公社分配制度是平均主义, 从而推出公平与效率关系是对立关系。这种推理是不妥的。因为从深层次看, 平均应更多属于不公平, 而不是公平。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自然说其不公平更合适。所以, 平均与效率的关系, 更多体现的是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而不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此从平均与效率的关系, 自然也就不能推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其次第二个错误是, 认为公社分配具有平均主义特色, 这一点也是不妥的。笔者小时候在公社劳动过, 公社的分配原则并不都是平均主义, 多数情况是保障原则与按劳分配相结合。公社的低效率主要是国家宏观政策所造成, 公社自身的因素应不是主要的 (具体论述请参考笔者《大国路径:中国改革真问题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年1 月出版) 。所以, 从中国的公社制度这个案例是不能证明公平与效率存在对立关系这个命题的。

在实际的许多案例中, 我们遇到的公平与效率对立的情况, 主要体现在局部和短期的情况, 或不同主体之间的情况。比如, 一个家庭,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是更多资助有潜力的孩子, 还是大家都一样分配, 就是一个困境。若不更多资助有潜力的孩子, 可能确实会失去效率。但这种情况若放在一个长期背景下, 还是要考虑公平更好。因为你资助有潜力的孩子, 这需要有潜力的孩子成才后, 对其他孩子有一个回报机制, 若没有这个回报机制, 其他孩子就会感到不公平, 这就会影响家庭稳定和谐, 最终导致家庭无效率。所以, 若没有一个回报机制, 所谓的效率就只是表现在一个孩子身上的局部效率, 而没有在整个家庭上体现效率。另外, 这里公平与效率的对立, 实质是有潜力孩子的效率与没有潜力孩子的公平的对立, 二者对立关系并没有体现在同一主体身上。

再比如, 国家发展,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国家可能采取重点地区重点投入的原则, 这有利于提高这些重点地区的发展效率, 但这毕竟是一种短期政策。从长期看, 在重点地区发展起来后, 必须要对原来投入少的地区建立一个回报机制。这样落后地区的发展就不会拖发达地区的后腿, 落后地区的人也就不会产生抱怨情绪, 局部效率才能最终转化为整体效率, 社会才能整体和谐稳定。另外, 这里公平与效率的对立, 实质是先进地区的效率与落后地区的公平的对立, 也没有体现在同一主体身上。

由上述案例分析, 笔者认为, 所谓公平与效率对立的情况, 主要存在于短期和局部的情况, 或是不同主体之间的情况, 即甲的效率与乙的公平的对立。由于这里效率并没有体现长期和全局效率, 并且其对立关系也并没有真正体现在同一个主体身上, 所以这种情况下反映的公平与效率的对立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对立关系。从长期和全局看, 公平与效率关系应是统一的, 有长期和全局的公平, 才有长期和全局的效率, 没有长期和全局的公平, 最终长期和全局无效率。或者从同一个主体看, 公平与效率本质也是统一的, 因为一个主体感觉有公平, 自然劳动积极性就高, 劳动就自然更有效率。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家发展, 在政策层面, 在短期和局部情况下, 可以有限度重点考虑效率问题, 但在长期和全局情况下, 一定要坚持公平原则, 这样最终才能有长期效率和全局效率。

实际上, 社会发展, 从长期和全局看, 对同一主体而言, 公平不仅具有物质产品生产效率, 而且具有精神产品生产效率。因为有公平的社会, 必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会得到更多回报, 这会鼓励人们对社会做更大贡献。在这种情况下, 对社会做贡献就会成为一种时尚, 道德产品也就大量产出。

紧接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界定公平。效率好界定, 可以用投入产出指标, 投入少, 产出多, 效率自然就高, 投入多, 产出少, 效率自然就低。但公平界定是一个难题。历史上, 关于公平的论述很多, 作者这里归纳了十六种观点, 同时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观点认为, 优者比劣者多得一些是公平的, 强者比弱者多得一些是公平的。古希腊智者卡克利斯就是这样认为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和谐。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里的观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 所谓公平, 就是社会财富、荣誉、地位等, 应根据每个人付出的贡献进行分配, 这样就是公平的。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权利的分配必须以人们对于构成城邦各要素的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第四种观点认为, 公平是一个约定。伊壁鸠鲁就认为, 公平与正义是人们彼此约定的产物, 不存在独立的公平与正义, 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 公平与正义就成立了。对于那些不能相互彼此不伤害的动物而言, 就无所谓公平与正义。

第五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符合自然法的要求。霍布斯认为, 自然法是使人类走出自然状态的条件, 也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普遍法则。他认为自然法最核心的内容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自然法支配之下, 人人都是平等的。遵守自然法就是实现正义、公平、公道。 伏尔泰也认为公平是自然法的基本要求, 是普天之下都认为如此, 它既不使别人痛苦, 也不是以别人的痛苦使自己快乐, 实现自然法的要求就是实现了公平。

第六种观点认为, 公平的分配不是按每个人的贡献, 而是应根据影响经济产出的所有要素投入进行分配, 这一公平原则也可称为要素公平原则。

第七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平均。这种观点在我国封建社会, 反映是比较明显的, 尤其在农民阶层。如我国历史上每一次农民起义, 提出的口号基本上都是要求平均的观点。

第八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按需分配。就是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分配。

第九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 这是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十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给每个人最大的自由,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机会均等, 这是自由主义的典型观点。

第十一种观点认为, 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 这是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任何社会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和永恒不变的, 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和历史的, 不同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公平观念。权力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公平则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的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是公平的;1789 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 因为据说它不公平。在普鲁士的容克看来, 甚至可怜的行政区域条例也是永恒公平的破坏。所以, 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 甚至也因人而异。

第十二种观点认为, 公平就是不嫉妒。有一些西方学者以妒忌与否作为判别公平的依据, 弗利就是其代表。他曾对公平作过以下的定义:如果在一分配状态下所有人都不妒忌别人的话, 这一分配是公平的。他对妒忌的界定是:一个行为者认为其效用水平低于像他处于个人j位置相同时能获得的效用水平, 个人i就妒忌个人j。

第十三种观点认为, 公平, 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福利上尽可能与他人平等或相同, 这是福利主义的典型观点。

第十四种就是罗尔斯的公平观。罗尔斯认为, 作为公平的正义的两个原则是:第一, 平等自由的原则, 即每一个人对于最广泛的基本自由, 与其他人相一致的自由都有着相同的权利。第二, 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职和职位向所有人开放, 即机会均等的公平原则;二是有利于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即差别原则。并且罗尔斯认为, 第一优先原则平等的自由优先, 自由只有为了自由的缘故而被限制。第二优先原则正义对效率和福利优先, 其中机会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也就是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原则, 第二原则中的机会均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

第十五种观点是德沃金的资源公平观。德沃金认为, 公平的分配应当是资源平等, 也就是使经济结构中分配给每一个公民的资源尽可能是平等的。其衡量标准就是通过嫉妒检验:一旦分配完成, 如果有任何居民宁愿选择别人分到的那一份资源而不要自己的那份, 则资源的分配就是不平等的。在资源平等论中, 德沃金同时认为, 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个人不能负责的运气负责, 但个人应对自己的抱负和选择负责。

第十六种观点是能力公平论。这是阿马蒂亚·森的观点。阿马蒂亚·森认为, 公平关键是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的平等。而可行能力, 主要包括免受困苦, 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等基本可行能力, 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

这里笔者认为, 所谓公平, 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从政治方面看, 公平应是权力的平均分享。从经济方面看, 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是对于来自先天资源的收益, 应体现平均分配原则。因为先天资源是先天的, 后天任何人都没有做出贡献, 所以, 任何人都有平均的份。第二是对于来自劳动的收益, 应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第三是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要进行人道主义救助, 要坚持社会保障原则。因为有些人没有劳动能力, 不是自身的原因, 比如先天就是聋子, 或者一生下来就是瘸子等, 这些责任不应属于本人, 这需要后天措施来弥补这些过失, 这样对这些人才更公平。从人文精神层面看, 公平应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

这里公平的三个方面是互相促进的。有公平的政治, 就有助于实现公平的经济收益分配;有公平的经济收益分配, 也有助于实现更为公平的政治。同样, 有公平的人文精神, 对公平的政治建设和实现公平的经济收益分配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从对话关系看电影的艺术本质 篇8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最早是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的。他说道:“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形式,我们相对地称之为复调思维。”复调思维不同于传统欧洲文学的“独白式”叙述,是多元的、大众化的。对话关系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基础。

如何产生对话关系呢?巴赫金认为,“具有明显的逻辑形式和明确的对象——涵义内容(对生活价值的哲学判断)”,这样的两个条件具备,并且这两个判断是由两个不同的主体分别表述的,这样才能具有对话关系。

电影中,两个镜头的拼接产生了蒙太奇,蒙太奇使镜头产生意义。这种两个或几个镜头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是一种对话关系,并且,这种对话关系也包括观众与镜头本身之间的对话。俄国导演库里肖夫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为“库里肖夫效应”:他让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然后把这个镜头与一碗汤、游戏的孩子和老妇人的尸体分别连接在一起。观众认为莫兹尤辛的演技非常好,分别表现出了饥饿、愉悦和悲伤的感情。通过这个实验,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而是镜头连接所产生的意义,这就是蒙太奇,蒙太奇才是电影艺术。

由这个实验,同样可以看出,电影蒙太奇是镜头与镜头的对话关系,同时也是电影与观众的对话关系。两个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隐含性的,可以说,镜头之间的对话关系和形成对话关系的条件是互生的。莫兹尤辛和汤,两个主体的逻辑关系是表现出了莫兹尤辛饥饿,饥饿这个结论也是莫兹尤辛和一碗汤之间的逻辑关系。电影语言不同于话语语言,话语语言从一个单独个体中就能表达出一种逻辑或情感,而电影语言则需要借助蒙太奇来产生意义,表达思维。在借助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研究电影艺术本质时,这一点需要因材而异。

二、形式的“对话”

电影的镜头可以产生对话关系,在电影叙事中也可以产生对话关系,但不仅如此。正如电影学者所说,电影本身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表现一个小时或几万年内发生的故事,这种“多声部”的叙述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关系,是复调式的。

马其顿电影《暴雨将至》我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复调式电影。影片分为三个部分:Words;Faces;Pictures。在Words这个部分里,大致讲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穆斯林女孩莎美娜因被怀疑杀了邻村东正教徒而躲藏到一个修道院,藏在年轻修道士基卢的房内,两人渐生情愫,被发现后,基卢带着莎美娜离开修道院,准备去伦敦,莎美娜的家人不允许她与东正教徒相爱,枪杀了她。Faces部分是一个刚获得普利策的摄影师亚历山大爱上有夫之妇安妮,安妮的丈夫在一次餐馆枪击事件中丧生,亚历山大来到马其顿。Pictures是亚历山大来到马其顿,见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因为救莎美娜而被村里的人打死,莎美娜逃离了村庄,躲到了基卢的修道院。

全片的结构是一个回环式结构,开头与结尾是一模一样的,莎美娜逃进修道院。但是片中又有明显的逻辑错误。Faces中安妮看着亚历山大拍回来的照片,是基卢抱着莎美娜尸体痛哭的场景,但是在Pictures中,亚历山大在救了莎美娜后已经死了,所以不可能拍下这些照片。如果亚历山大死了,就不会再有Faces和Pictures这两个章节。这样的逻辑混乱其实是导演用结构来表述片中反复提到的“Time never dies.The circle is never round.”(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民族仇恨就像一个圆圈,所有人都在这个圆圈里循环,但是这个循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全片的叙事结构就是一场大型对话,有思想的对立、交锋。复调更似一场大众喧哗的对话,更多元更彻底。作者直接用结构来表达出主题思想,是对话的更高层次,是复调式电影。

三、内容的“对话”

电影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每一次科技创新都在改变着电影语言,也更新着观众的观影心理模式。电影是视听艺术和叙事艺术的完美结合,绘画、音乐、舞蹈、小说、诗歌这些艺术形式堆砌了电影的美学基础。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把声音带进了电影,从此,电影不再只单纯需要夸张的表情动作和字幕来讲述故事,音乐、对白、旁白等也参与到电影组成中来。

电影配乐如今已成为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各大电影节都设置了最佳配乐这个奖项。如2003年奥斯卡最佳配乐《指环王3——王者归来》,霍华德·肖沿着八九世纪欧洲古老音乐演变的足迹,用气势宏大的交响、悠扬的小提琴、女高音、合唱等多种音乐类型描述了影片所需的魔幻之境诡异绚丽的场景。电影中的人物不能如小说中般表现出心理活动,配乐很好地担当了这个角色。多数时候,配乐与人物情景是合一的:战争场景会出现宏大的交响;小偷偷东西的画面会配上紧张、有弹跳音符的小调;惊悚片会配上暗沉的音调;表现爱情时会用欢乐、明快的曲子等。有时也会有对位的情况,如激烈的打斗场面与高贵的歌剧相配,这往往是电影作者希望观众能体验到画面之外人物的处境或感情。配乐与影片主体也是一种有逻辑的对话关系,只是在电影中,“对话”不在简单是巴赫金所提到的语言对话,而是变式为音乐与画面的合一或者对位。

与音乐一样,电影画面色彩也与影片具有对话关系。在韩国电影《雏菊》中,杀手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时画面色调是青色调的,在执行杀手任务时画面是黄色调,黄色也是暴利的色调,这是一种简单的画面与色彩的合一。又如在德国电影《罗拉快跑》中突出使用了三种色彩:红色、黑色、白色。红色是罗拉的颜色,也是希望的颜色。罗拉的头发、电话、救护车、奔跑时的背景等都是红色;等待救援的曼尼是黑色的头发、黑色的衣服、拿着黑色的电话不停借钱,黑色是没有希望的、无助的颜色。其他人则是在罗拉世界之外的无聊白色。色彩使观众体验到第一种情感,红色是热情是希望,对罗拉的红色调应用也让观众从心理上感受到罗拉的热情、积极,这种色彩的运用贯穿全片,形成了色彩自我的蒙太奇,有了更深的意义。

四、结语

巴赫金说:“语言的整个生命在其各种使用范围里(如日常的、事务的、科学的、艺术的范围等等)都渗透了对话关系。”我认为,在电影中,画面与画面、画面与音乐、音乐与音乐、画面与色彩、色彩与色彩以及它们与观众都产生了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的对话关系更为复杂多样。对话关系是电影之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巨大特点,同时,我认为电影的艺术本质除了其作为艺术门类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外,还具有对话性这个本质。这种对话不能简单看作言语对话,而是更深一层的,电影本身内部的对话关系,存在于电影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没有这些对话关系,就不存在电影艺术。

参考文献

[1][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浅谈会计的本质与职能及两者关系 篇9

关键词:会计,本质,职能,关系

1 会计的本质

下面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 “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 阐述了会计本质是“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的两者合一。

马克斯·韦伯, 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 而“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靠会计来调节的”。根据这种论断, 会计的本质应该是“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

霍斯金与迈克夫两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 会计的本质是试图为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的考试制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阐明的基本观点:会计是便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财产经管责任的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按桑德的观点, 会计本质, 从微观角度看, 会计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

从历史回顾可见, 关于会计本质的理解无非是总结、控制、核算、调节、制度、系统、保证等。从企业管理的情况看, 企业总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管理, 最终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会计信息上, 然后再优化管理, 循环往复。可见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环系统。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结合, 是信息, 管理的混合体。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2 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的本质功能, 是会计本质的体现, 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 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 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 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

首先, 从过程的控制来看, 对于过程, 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 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 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 会计监督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 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 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 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 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 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 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 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 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 我认为, 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 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 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 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 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 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 所以, 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 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 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 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我认为, 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 也就是说, 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因而, 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 从过程看, 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 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 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 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 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 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 所以, 我们可以说,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会计既然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它就必然要求会计具备相应的职能去体现会计本质的要求, 以充分保证会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 正是在充分体现会计本质的基础上存在的。会计的本质表明, 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产生于管理的需要, 并以经济管理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它通过其特有的方法, 对经济信息进行核算处理, 并依据自己处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 并进而作出决策, 以实现管理的职能。决策是一个过程, 包括有确定解决的问题、拟订各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 而会计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最关键的, 它实质上充当着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如果会计核算不正确、反映不真实、预测不准确、分析不透彻, 都会导致决策的错误。所以, 我认为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职能是充分体现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的。

根据上述认识, 我认为会计的两大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职能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 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地、连续地和系统地记录和计算, 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指会计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的需要, 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管理职能可具体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渗透、紧密依存的。核算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 离开了核算职能, 管理职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时, 管理则是核算职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过程的出发点。离开了管理职能, 核算职能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虽然, 核算职能、管理职能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但是, 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本质又决定了核算职能只是为管理职能提供铺垫和服务, 管理职能才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3 两者的关系

至于本质与职能的关系。吴水澎教授有精辟的论述:“我们研究会计的职能, 就是要根据会计的本质和对象, 来确定会计这一实践活动在社会分工中的最基本的责任和应起的作用。”因此, 可以说会计的职能, 即是会计所能起到的作用, 但这个作用, 不能离开会计的本质。因此说会计的本质决定会计的职能。从会计的职能的定义看,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本质的属性。我国理论界对会计的职能有不同的看法, 是由于人们对会计本质的理解不一致的缘故。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也出现了两大代表性的流派。一是认为会计的职能以反映为主, 另一观点则认为会计以监督职能为主。持前一观点的人, 在会计的定义上倾向于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而赞同后一观点的人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为了发挥管理经济活动的作用, 就必须具备监督、甚至控制的职能。前面已经论述,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本人认为, 会计的这两个基本职能是并重的。会计从一开始产生, 便具有了管理和核算两个职能。我国古代的官厅会计本质上执行着管理的职责, 同时, 为了便于审查, 它还具有核算的职能。会计除了两个基本职能外, 还有派生职能, 如预测、评价经营业绩、参与经济决策等。目前, 会计界关于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最流行的观点是目标起点论。但也有许多学者反对这种观点。因为以不同的目标为起点, 必然构建出不同的理论体系, 而且, 会计目标的实现, 有赖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会计的职能由会计的本质所决定。不能离开会计的本质研究会计的职能。离开会计的本质必然导致因目标与职能的脱离而产生的逻辑不一致性。因此会计的本质与职能是统一体, 本质决定职能, 职能又服务于本质

参考文献

劳动关系的本质 篇10

教学与科研作为现代大学的两大职能,是由大学机构的教育性质所决定的,并且必然统一在同一教育主体之中。

(一)教学与科研相互区别,教学是大学教育之体,科研是大学教育之用。

现代大学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其核心职能与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从而也就决定了教学是大学教育之体。但现代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大量的新知识如潮水般袭来,让人应接不暇。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大学科研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新知识,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赋予学生拥有自主获取新知识和自我选择所需知识的能力。于是,现代大学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对大学科研平台的综合利用,着重对学生进行获取和创新知识两种能力的综合培养,而这也成为了大学科研的主要功用。教学与科研的体用之别,决定了两者在同一教育主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教学作为大学教育之体,决定了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教学需要决定科研的产生。教师在知识传授时遇到了无法纯粹用语言向学生描述事物内在本质的难题时,通过科研实验,向学生演示特定事物的内在结构或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验证有关事物定律的真理性,再现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与科学思维的形成机理,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由表象到本质的理解,这也成为了大学科研的发端。教学革新决定科研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了大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大学科研也随之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和培养新能力的平台,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化发展。教学内容决定科研的范围,任何科研在内容上总是与大学的专业、学科设置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性和明显的对应性。一所大学的重点发展专业也正是其科研重点发展的领域。而科研作为大学教育之用,则主要体现为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大学开展科研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教学活动延伸到专业知识产生的源头,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强化教学的时效性。同时,根据科研的发展趋势和成果的社会价值,对专业、学科教学的内容重点和发展方向做出预研与规划,增强教学的前瞻性。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获取专业学术发展的最新前沿信息,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存,并在知识传授中加以运用,使学生通过对专业学术发展的动态了解,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这是一种更生动的教学。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见证所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增强对知识内容的感性体验,加深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领悟,提高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这是一种更深刻的学习。

(二)教学与科研相互依存,教学是科研发展之本,科研是教学创新之源。

教学与科研的体用关系决定了两者的相互依存性,并由此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教学是科研发展之本。教学既是推动科研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决定大学科研性质的核心要素。大学科研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以专业教学内容为主的实践科研、以跟踪专业研究发展为主的前沿科研和以创新教学方式为主的教育科研。大学科研这种明确的目地性及丰富的多样性,是大学科研区别于一般社会科研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大学教学决定科研性质的体现。另一方面,科研是教学创新之源。现代大学教学与以往大学教学的区别在于其不再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而大学科研恰好为此提供了途径与保障。科研既丰富了教育供给的内容,也改善了教育供给的品质,在满足学生已有知识学习需求的同时,催生出新的教育需求,推动教育供给的增加,为大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三)教学与科研相互作用,教学引导科研发展方向,科研助推教学水平提升。

无论大学科研具有怎样的前沿性与高端性,都必然围绕大学教学的重点建设内容来展开。而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的改进都有着科研的助推作用。二者同步发展,才能带动一所大学整体水平的提升。科研有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为教学创新提供可能与途径。科研是一个包含认知情趣、认知心理、认知规律等活动内容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够对自己的科研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的思考、概括与总结,并将其结果结合到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由此形成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新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科研有助于改善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之间的沟通过程。实践证明,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学生会因参与其中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主体性自我认知,从而提高沟通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沟通的效果得到极大的改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重科研、轻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社会需求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大学科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高校的权重地位和被重视度也不断提高。由此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的不当认知,导致教师普遍热衷于争取项目做科研而忽视了重要的教育教学,使原本教学之类的本职工作被边缘化,甚至草草应付了事。

(一)大学科研目的性与方向性的丢失,是“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产生的内在根源。

“重科研、轻教学”之所以会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普遍现象,其根源在于物质和名利的诱惑,造成大学科研目的性与方向性的人为丢失,使得大学科研与社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而科研与教学在内容上的对应性越来越虚化,造成两者的关系出现割裂与倒置。

(二)没有建立有效的大学评价体系,是“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

大学走上扩大办学规模,提高社会知名度的进程,但相应的大学评价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其中将最容易量化的科研作为大学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于是,各大学从自身利益出发,将发展科研视为层次升级的最佳选择,将科研活动作为大学各项工作的核心,导致在认知和实践上对教学与科研功能定位的错位。

(三)大学教师对利益最大化的片面追求,是“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日益严重的重要推手。

大学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其行为自然受到所属大学机构各项制度、政策的制约,因而大学机构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方面所采取的向科研倾斜的政策导向,导致教师在面对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时,为了自身的现实利益与未来发展,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投放在科研上,使得原本是大学核心职能的教学却被日益边缘化。

(四)教学制度与措施存在的严重缺失,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对大学科研的片面性认识,不仅导致了科研凌驾于教学之上,更造成了大学管理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各种制度、措施纷纷出台;另一方面,规范大学教学秩序的基本制度与保障措施得不到应有的落实和保证。一些性质模糊、关系错位与内容缺失的教学制度与措施,不仅无法规范教师的行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与健康发展,也无法发挥自身的纠偏作用,结果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存在问题更显突出。

以上原因使很多大学将教学与科研进行人为割裂与倒置,使科研凌驾于教学之上,这不仅不符合现代大学的教育本质,而且也严重损伤了现代大学的教育功能。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严重失衡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大学教育必须回归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作为一种大学办学理念,最早由法国百科全书派提出,但真正将它贯彻到办学实践中的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所创建和领导的柏林大学。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以德国大学的Seminar为蓝本,在北京大学首创文、理、法三个研究所,推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使该校的教育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教学风气也为之一新。大学教学与科研结构关系的重构必须回归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之中,这样才能根除对两者关系的认知错位,改变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在坚持教学主体性的基础上,形成以教学需求指引科研发展、以科研成果助推教学创新的良性发展模式。同时,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重构还必须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措施作保障,否则就必然陷入积重难返的窘境。

(一)确立教学主体性,将“教学为体、科研为用”作为大学建设、管理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无论什么时代,也无论哪个国家,教学都是大学的核心职能与目标任务,这是教学主体性的本质体现。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学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知识传授工作。现代大学教学如果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没有对学生同步进行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的培养,就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而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现代大学必须在坚持教学主体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将“教学为体、科研为用”作为大学建设、管理与发展的基本原则。首先,“教学为体、科研为用”是现代大学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现代大学教育核心价值的体现。为社会培养、输送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核心价值,而且必须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来完成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的融合,最终实现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的一体化,这也正是“教学为体、科研为用”的一种深层次体现;其次,“教学为体、科研为用”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前提。推动大学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一是恢复大学教学的主体地位,使教学重新成为大学各项工作的重心,这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前提。二是借助科研推动教育品质的提升,这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资源基础。没有科研提供的新知识成果作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养料,改革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同时,“教学为体、科研为用”是现代大学管理的基本方针,也是国际一流大学发展建设的主要原则。现代大学管理必须以“教学为体、科研为用”作为基本方针,理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教学主体性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大学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大学管理体系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重科研、轻教学”的覆辙,保障大学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与协调发展。

(二)坚持教学目的性,以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作为大学科研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现代大学教学不仅需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而且还必须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来创新教学方式。应当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讲义与教案,提高专业教学的时效性与创新性,提升教学供给的品质,刺激教学需求的增长,为大学教育赢得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成才质量,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为大学教育赢得新的市场空间。要引导教师结合科研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代大学要充分利用大学科研资源,开展研究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通过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拓宽专业知识层面,构建新型知识结构,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核心机制与动力引擎,为社会需求提供人才质量保证。

(三)突出教学指导性,以“教学引导科研、科研助推教学”作为大学科研发展的基本方针。

首先要明确大学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功能特性,让科研更深入地融入教学之中,使科研的教学属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这也决定了大学科研的核心功能性质是为教学服务。其次要保持大学科研系统的内部平衡与协调发展。在科研管理上,必须针对不同类别与不同层次的科研制定出不同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科研真正能服务于教学。就目前大学科研的现实状况看,应用研究普遍比较薄弱,根本无法满足教学实践的需求,而基础研究则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为此,必须因势利导巩固基础科研建设,加强和推动科研产业化水平,以满足大学本科教学对科研实践的基本需求。大学科研的发展优势是科研助推教学的资源基础。大学在人才资源、知识储备、科研环境方面所拥有的独特优势,使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项目中去。大学科研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无疑也为大学赢得了教学所需的丰厚资源,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科研教学平台的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的扩增等对教学产生溢出效应,推动大学教学品质与水平的提高。

(四)重塑教学重要性,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

大学教师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应采取教学与科研并重、分开计算、整合考核的方式,将教学放置于重要的地位,并促成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第一,教师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必须体现教育的本质,反映教学与科研的内在关系,确立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将指导学生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作为考核的一部份,综合科研水平、科研成果等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营造教师安心教学、热心教学的工作与制度环境;第二,教师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理应是教师对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与完成水平的贡献度。唯有这样,对教师的评价才能符合教师的职业性质与社会价值,体现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这一核心功能与终极目的;第三,教师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必须提高教学创新的权重,对教师在教材讲义编写、教改文章发表、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成绩作适度倾斜评价,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推动大学教育的优化、改革与创新;第四,教师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必须包含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并给予相当的权重。学生对任课教师合理、有效的评价既有助于教师树立“教学为重、育人为本”的职业理念,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交流互动,优化教学的内在机制与实施环境,推动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上一篇:双栈技术下一篇:动态混沌粒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