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2024-06-09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精选八篇)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壮族曲艺,唱天,天琴,特色,发展,传播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支系众多, 布傣人是其中一个只有万余多人口的小族群, 主要聚居于广西龙州县金龙乡, 被看做是南部壮族的重要支系。布傣人崇尚黑色, 服饰以黑为美, 故被称为“黑衣壮”。除了长袍黑衣, 金龙乡的布傣人与龙州一带其他壮族族群, 如那坡黑衣壮相比,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而独特的文化特征——“唱天”。从艺术属性来看, “唱天”是一种融文学唱词、音乐、表演于一体的曲艺艺术。从文化属性来看, “唱天”又源自于当地壮族的一种民间祭祀仪式, 具有较强的宗教意味和民俗文化内涵。

一、“唱天”的由来

唱天源于龙州壮族地区“布傣人”的民间宗教祭祀仪式和巫事活动,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当地《风俗志》《龙州纪略》的记载, 以及清末龙州文人黄敬椿所写的诗句, 还有龙州、防城等地流传的“天”的传说和民间艺人的口述材料等证据来看, 唱天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起码在清代已经流行。在布傣人的信仰中, 神与天是同一个概念, 祭天即是祭神。“唱天”即是一种通过巫师弹唱的形式来敬神或祭祖的民间宗教活动。唱天一直被保留到现在, 每年春节刚过, 龙州金龙乡就要举办“高坡节”, 也称“侬侗节”, 这是当地的一种民俗节日, 在这个节日中, 就要举行古老的唱天仪式, 但是, 和过去的宗教用途不同, 现在的唱天除了宗教意义, 更多属于表演娱乐和民俗文化性质的活动。

唱天与壮族特色乐器天琴关系密切, 没有天琴的伴奏就不能称之为唱天。从文化意义上看, 天琴首先被看做法器, 具有通天的功能, 承担着神与人的沟通桥梁, 能够祈福消灾与酬神, 演奏天琴之前必须要焚香以示虔诚, 现在依然保留了这个传统。因为天琴具有通神的法力, 所以弹唱天琴的艺人也具有“巫” (即道公) 的身份, 受人尊敬。过去在龙州, 要成为天琴艺人需要许多严格的条件, 除了会弹唱天琴、恪守各种禁忌外, 还必须经过出师仪式并获得法号, 这样他作为“巫”的身份才会被外界认可, 才具有法力能够沟通神和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的唱天是龙州布傣人最隆重的民俗活动。唱天仪式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 分为三步:第一步祭神, 第二步请神, 第三步, 天舞。在举行仪式前, 各家将祭品摆在一张桌子上, 放在村头, 排成一列, 道公焚过香后唱天活动就正式开始。

二、“唱天”的艺术特色

(一) 曲目类型及代表作品

根据唱天艺人的口头传唱, 唱天曲目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神话传说类曲目, 如《解难》唱的是布傣人祖先侬端、侬哑拯救布傣人脱离苦难的传说;其次是英雄人物故事类曲目, 如《侬瑞侬亚的故事》, 唱的是侬瑞侬亚二人的英雄事迹;再次是伦理道德类曲目, 如《想母十年》《牢记清》等;还有是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的曲目, 如《唱牛》《唱春蚕》《庆丰年》《花母种》等都是此类;还有祭祀仪式类的曲目, 如《跑马》《开门歌》等, 是在举行唱天仪式之前, 道公首先要唱的歌曲。

(二) 歌曲旋律、节奏特点

唱天歌曲所用的旋律曲调, 有高腔和平腔之分, 歌曲性质属于叙事歌曲或叙事长歌。旋律调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五声音阶徵调式, 如高腔;二是五声音阶羽调式, 如平腔;三是五声音阶宫调式, 如《跑马》《送情鸽》等, 在有些感情富于变化的长歌中也使用调式交替, 如《奠王》《想母十年》, 就使用了徽、羽调式交替。唱天的节奏比较自由, 多采用散板, 或者3/4, 4/4, 5/4拍子混合使用, 随性而发较多, 而且常因演唱者的不同在行腔时亦有所不同, 这样使艺人抒发情感时更自如。唱腔的音域不宽, 一般都在八度内进行, 旋律清新、优美、平稳、抒情。在唱述不同作品时, 乐句尾音常采用扩展性拖腔, 并以装饰音润腔, 使乐句婉转动人。

(三) 唱词语言特点

唱天的语言音韵是用“偏话” (布傣壮语) 或壮话音韵。韵辙方面, 有的唱词押“脚韵”, 可以四句全押, 也可以一、二、四句押, 或二、四句押;还有的唱词押“腰脚韵”, 将二、四句的第五个字分别与一、三句的末一个字押“腰脚韵”, 例如《侬端侬亚的故事》中的一节“今日打柴进深山, 泉水叮咚欢人心, 决心造琴来奏弹, 偏人世代传佳音” (意译) , 这里, 一、三句的第七个字“山”“弹”分别与二、四句的第五个字“欢”“传”押腰脚韵;第二句的末一个字“心”又与第四句的末字“音”押脚韵。从唱天的句式特点来看, 唱词结构多为单字句, 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字句都有, 但以七字句居多, 四句为一节。修辞手法方面, 传统曲目唱词常用排比、重复等修辞手法, 例如《解难》中的一节:“脚行出天星成片, 行脚出天星成堆, 脚行出天星成只, 行脚出天星成对” (直译) , 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开头重复, 二、四句的末字押韵。

(四) 演唱形式与伴奏乐器“天琴”

唱天的演唱方式是有规定的, 一种是演员兼乐手自弹自唱, 另一种是演员不兼乐手, 自唱他弹, 由琴师来伴奏。演员演唱时, 都是坐唱。无论是自弹自唱, 还是自唱他弹, 所用的伴奏乐器都是壮族特色乐器——天琴, 这也是唱天中唯一的伴奏乐器, 没有天琴就唱不出天曲。天琴悠扬的声音与天曲艺人的歌声融合在一起, 产生出一种柔美迷人的声音效果。

天琴, 因其发音特点, 别称为“叮叮”或“鼎”, 布傣人状语称【Po Tei】, 是壮族最有特色的一种古老弹拨乐器, 长约75—120厘米不等, 由琴杆、琴筒、琴弦、琴码组成。琴杆木制, 长约98公分, 头部加工成凤、帅印、太阳和月亮的造型, 杆身雕有龙的图案, 有吉祥、镇耶、照妖、光明等含意;琴筒用葫芦或麻竹壳制作, 以麻竹壳或薄木板封面, 并用有色纸涂上装饰;琴弦两根, 过去用蚕丝制, 现在用鱼网丝;琴码竹制, 呈等腰梯形。天琴音色清脆、圆润、甜美。演奏姿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琴靠在右大腿位置坐着弹奏;另一种是把琴按在右腹前站立或边舞边弹。天琴定弦和一般乐器不同, 内外弦可以调换, 既可内弦定高音, 外弦定低音, 也可内弦定低音, 外弦定高音。一般是根据人声高低和曲调调式不同定为“1 5”或“2 5”。

三、“唱天”的生存现状和发展传播建议

“唱天”是壮族布傣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的, 集乐器、乐曲、唱词、弹唱、表演于一体的壮族特色传统曲艺, 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体现着富有壮乡特色的文化成就, 深深地影响着壮族人民的信仰意识、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当代社会, 传统文化面临现代科技、西方文化、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 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唱天曲艺也不例外, 同样处于濒危的境地, 因此亟需加强对它的保护、传承、发展、传播的相关研究, 以促进它的振兴和繁荣。

(一) 生存现状

根据笔者在龙州金龙镇的实地调查发现, 在随机采访的几十余人中, 几乎没有人知道“唱天”这种艺术形式, 即便个别人略有所闻, 也说不出现在是否还有唱天, 不清楚唱天活动举办的准确时间。在整个龙州县, 只发现极少有卖天琴的商店。当地的学校也不太重视唱天和天琴的学习, 全县只有龙州县民族中学等个别学校开有天琴课。可见, 唱天这门传统艺术在当下的生存状况很不理想, 社会和学校层面都没有给予多少关注和重视, 大众对其知之甚少。从政府层面来看, 据了解, 龙州县政府正在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目前已申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自治区级2项、国家级1项, 同时申报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令人高兴的是, 壮族天琴已被列为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 和天琴密不可分的、更具民俗文化价值的唱天却没有被单独列入任何非遗保护的项目。即便是得到政府扶持的天琴, 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后继乏人。在笔者调查的龙州金龙镇板池屯, 目前天琴的传承人已经不多见了, 而且老龄化现象严重, 没有年轻人喜欢靠这一“巫术”吃饭, 除了天琴世家的子女要传承以外, 几乎没有年轻的天琴艺人了。天琴世家的子女有很多也是出于无奈而不是自愿学习天琴。没有了天琴艺人, 何谈唱天仪式音乐。可见, 唱天艺术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亟需探索对其保护传承、发展传播的方法对策。在此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供大家探讨。

(二) 发展传播建议

1. 政府制定非遗保护规划

发展的前提是保护。进入21世纪, 我国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的热潮。龙州县政府也已申报并获得了一批包括天琴在内的区级、市级的非遗文化项目, 但直接扶持唱天的项目却至今没有。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制定出台一项专门针对布傣黑衣壮唱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政策, 进一步明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 建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事实上, 龙州县在广西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先进和突出的, 正是因为有了当地政府的介入, 才使得当地一些古老的传统文化进入了大众视野, 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些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瑰宝, 使它们获得了重新发展的机会。所以, 深切希望“唱天”也能够被政府给予关注和重视, 获得政府的帮助和扶持发展, 而不要把其遗忘。

2. 培养唱天传承人

艺术的发展要靠人, 要后继有人才能发展下去。据笔者调查, 现在龙州当地能够表演唱天的民间艺人屈指可数, 能够演奏天琴的民间艺人, 除了天琴世家第11代传承人李绍伟, 余者不超过几十人, 而且年龄最大的已80多岁, 年轻的也四五十岁了。社会上, 青年一代基本没有能够表演唱天的。天琴由于近年来被列为区级非遗项目, 情况稍好, 龙州县的女子天琴组合还曾经参加过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引发过一阵学习天琴的热潮。但大多年轻人只是一时热度, 或为了生计, 没有真正的热爱这门艺术和持久学习的耐心, 热闹过后, 天琴依然被社会冷落。当务之急, 要培养唱天和天琴的表演人才, 需要合政府、社会、学校、民间等多方之力。首先, 政府要提供条件, 加大扶持力度, 给唱天艺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 使其能够安心从艺和授徒;其次, 社会各界要给唱天和天琴艺人提供演出平台, 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门艺术, 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培育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促进其传播和市场繁荣。再者, 大、中、小学校要开设唱天和天琴的相关内容, 从教育入手, 从小培养孩子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选拨有潜力的学生成为传承人, 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传播唱天和天琴, 促进其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 与旅游开发和民俗节日表演相结合

唱天流行的广西龙州地区是一个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也是广西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利用这一地理资源优势, 对唱天进行开发和传播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从旅游产业方面来看, 龙州唱天极具地方特色, 让其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 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让旅客在游览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 了解龙州本地的音乐文化特色。例如, 可以建立龙州唱天曲艺主题屋、唱天特色旅馆等, 其主题屋内设计以伴奏乐器天琴为主打装饰, 以唱天和天琴表演等途径吸引游客。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装饰有特色, 吸引游客的眼球, 使其产生好奇;对唱天的艺术魅力进行彰显, 改变其生存状态, 不再以单一的叙事长歌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 可以直接从其本身冲击人们的视觉, 达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为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唱天文化奠定基础;让人们在娱乐休闲的同时, 感受广西特有的风俗人情以及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笔者曾经尝试以商业买卖的手段做推广, 把天琴乐器做成小挂件, 如手机挂件, 背包挂件, 在外观设计上, 既注重其原貌特色, 又做到美观大方, 轻巧便捷, 使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让购买者真实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将唱天和天琴融入旅游项目, 既能起到宣传推广的良好效果, 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唱天艺人的收益问题, 进而带动和促进唱天的发展和传播。

此外, 龙州不仅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令人神往, 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 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 所以唱天跟这些淳朴的风俗文化相结合, 必定会产生非同凡响的效果。在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 就曾有来自龙州的壮族天琴女子演唱组合表演独具特色的壮族唱天, 13位青春靓丽的少女身着黑壮长袍, 手持天琴、脚系铜铃, 玉指轻弹、深情演唱, 琴铃合鸣、歌声婉转, 有如天籁之音。这种古老的原生态器乐与声乐融合在一起的艺术美感, 不仅让在场的中外各族观众耳目一新, 还引起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形成很好的社会效应。现在, 天琴表演在广西已不算罕见, 但更具文化意义的唱天表演还是非常稀少的, 需要注意利用民俗活动和民俗节日的机会进行表演来推广和传播。

4. 打造网络宣传平台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普及的社会, 网络是大众了解、交流信息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平台。因此, 利用互联网为唱天艺术打造宣传平台, 是促进其发展的良好而有效的途径。网络宣传的优点很多:传播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即时性强、信息传递快速便捷, 又能够提供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具体方法上, 比如, 建立唱天艺术网站, 在上面进行介绍宣传, 发布唱天活动、培训的动态和信息;利用网络人际交往平台, 成立唱天研究小组, 招募有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在视频网站发布唱天的表演视频;利用电子商业网站, 对前面提到的天琴挂件挂饰进行义卖, 或推销壮族布傣人的长袍黑衣服饰和玩偶等等。总之, 尽可能利用网络各种渠道和平台宣传推广壮族唱天文化, 促进其发展和传播。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2]冯光钰, 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 (上册) [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3]吴金琳.天琴演变的文化思考[M].广西社会科学, 2009.

[4]曹本冶.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 (西南卷) [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

廉政文化与曲艺艺术的联姻 篇2

5月23日,廉政文化传播与建设创新暨“包公杯”经验与启示研讨会举行,会上通报了优秀作品名单,从收到的来自社会各界报送的1141篇稿件中最终产生一等作品2篇、二等作品4篇、三等作品8篇和优秀作品18篇。与会领导、专家学者、曲艺演员及作者进行了交流研讨。5月24日,部分优秀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在合肥大剧院进行了集中展演。

包公精神是时代和民族的一个闪光点

包公精神体现在包公的清心直、一身正气的本色。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讲话,引用 了包公出仕写的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包公精神体现在铁面无私 、刚正不阿和忠君爱民的品格上。习总书记2014年3月在河南兰考视察时,勉励纪检干部要当现代的“铁包公”,对腐败零容忍。这是对包拯的肯定,也是包拯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价值所在。

包公文化经历了漫长深厚的历史积淀,其忠孝清廉的思想精髓与当今为民清廉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包公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反腐倡廉大格局、大趋势,“包公杯”的设计和实施,无疑是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其理念暗合了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的理念,绿色的理念、协调的理念,开放的理念,共享的理念。同时面对反腐倡廉的大格局、大趋势,“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成果展演系列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使曲艺这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说唱艺术与当今反腐倡廉这项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大政治、大课题紧密相连。

“包公杯”的创意、策划,实现了大视野、广覆盖的初衷;“包公杯”的实施效果呈现出大聚焦、双互动的明显特点;“包公杯”机制设计、运作体现了工匠精神。作为一个具有品牌价值的高端且常态化的活动,“包公杯”活动伊始就为其组织架构、组织运转、作品征集、作家评选、成果运用等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分工协作,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套公平公正、有效推出作品与人物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国家级人民团体与地方党委政府在文化合作方面的一个成功典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进步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功效也是“包公杯”的功效,就是在不经意间提供是非善恶、真伪的评判标准,尽管不能像经济建设那样立竿见影,但却能滴水穿石。“包公杯”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廉政文化的熏陶,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的社会气象。

“包公杯”作为专题类曲艺创作的重要载体,是繁荣曲艺创作与发展、繁荣地方文化的名片

曲艺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术不是为政治服务的,不能沦为政治的工具,但是艺术又脱离不了政治,这是个辩证法。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作品要考虑社会效益,要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历史厚度。思想是精神层面的,习总书记讲话指出,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中国精神是我们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所以要有思想深度,让人有想象的空间。千年包公,为什么到现在还有影响力,这就是文化的教化功能,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到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总书记说,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所以我们要立足当下,活在当下。中国梦、中国精神是时代的主题,在反腐倡廉这个大形势下,整个文艺界,关于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的作品比较少,因此文艺作品如何反映廉政建设,确实是一个命题。《人民日报》5月17日刊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文艺作品如何反映党风廉政建设》文章,强调对于党风廉政建设题材文艺创作来讲,引入这一理念一是要强化提高供给质量的观念,当前文艺作品反映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挑战是提高水平,提倡多样化。有的研究者曾将某一时期集中涌现的反腐剧在创作手法上的雷同,讥讽为“六个一”:“一个清官、一群腐败分子、一个向上无限延伸的权力关系网、一个女人、一场正与邪的斗争、一个光芒万丈的结果。”观点虽有偏颇,但也引发思考。拓展党风廉政建设题材的表现领域,应成为创作的重要课题。反映党风廉政建设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有难度,也涉及到政策、涉及到界限。所以总书记讲话提到,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曲艺是世俗、民俗、通俗,绝不是低俗、庸俗、媚俗,曲艺雅俗共赏,俗中含着雅意,雅中带着俗趣,所以曲艺就是接地气、重生活、亲百姓。老百姓的需求是多元、多变的,所以要将时代的要求、艺术的追求、大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曲艺的廉政文化才能走得更好,更有特色。“包公杯”走到今天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让这个品牌成为专题类曲艺创作的重要载体,是我们繁荣曲艺创作与发展,也是繁荣地方文化的一张名片。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电影,曲艺,关系

在电影需要的整体氛围中,曲艺的存在,往往是作为某种重要的表达元素的。事实上,曲艺本身就是一种表现或者叙述手段,然而,它在电影中作为一个元素存在,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嵌套的问题。这种嵌套,往往都具有绝妙的作用, 或是加重某种氛围,或是反衬某种情绪,或是具有情节的串联作用,或是标志某种地方文化基调,此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一、曲艺对电影的促进、丰富和发展

(一)曲艺作为电影影片的逻辑组织形式和叙述方式。 许多电影的展开,都是一种曲艺式的表达和叙述。比如,影片故事通过说书人之口讲述出来。这种叙述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曲艺式的逻辑组织形式。例如,戏曲电影《翠姐姐回娘家》中,主人公翠姐姐,从她嫁到婆家再到回娘家,整个过程都是通过说书先生之口讲述出来的。

评书的表、说方式,跟电影的蒙太奇非常对应。评书的 “开脸”,与电影的镜头语言更是极为对应。“开脸”中对人物形象的特写描述,几乎就是分镜头特写。例如,评书贯口《八扇屏》中《莽撞人》一段给张飞“开脸”,词曰:

“但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 海下扎里扎煞一部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

再如,评书中的“倒书”,在拍系列电影时用于前片回顾, 能迅速交代清楚上一部影片的故事,让观众在观看本部影片时,不会有距离感和陌生感。还有“以说代叙”,直接给出结果,或者“栓下一个扣”,且听下回分解,在电影中亦可妙用。

另外,评书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手法,跟电影中的“平行蒙太奇”非常接近。例如,评书《三国演义》 中就有这样一段儿: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赵云正在长坂坡前杀得手顺。蜀军后方,燕人张翼德已然领了军事将领,奔将过来准备营救了。一边是杀声震天,一边是马蹄悬空……”

这段明显就有平行蒙太奇的意味。

(二)曲艺能够标识出影片中的地域文化。电影涵盖的内容总避免不了粘带上地方文化,例如电影《梅兰芳》中, 开戏前会有数来宝艺人打板儿宣传,这快板声一听就是京味儿的。很多电影中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原因跟曲艺与生俱来的特点有关:所有的曲艺文化,都是地方的,无一例外。

(三)曲艺运用在部分电影中,能够明快电影的节奏。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曲艺的节奏,跟电影结合起来能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相声“三翻四抖”的节奏理论, 在电影里就很受用。当然,镜头也可以随着曲艺音乐的节奏进行切换,如电影《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中,“小倭瓜” 走路的脚步,伴随着三弦的弹拨声,节奏明快,整个画面都是轻松活泼的。

(四)曲艺运用在电影中,可以大大增加影片的趣味性。 1. 曲艺音乐,丰富影片趣味性。电影音乐在情感渲染、主题提升、整体氛围的塑造上,力量巨大。然而,曲艺音乐在电影中,也有正面衬托、反面衬托之分。正面衬托,即依照场景, 增加片段的幽默感或者渲染悲凉的氛围。例如电影《鼓书艺人》中,男主角方宝庆在哥哥的新坟前,敲响打鼓,唱起曲儿, 催人泪下。反衬音乐,其效果就更明显了,类似于杂耍的感觉。本来是一个高兴的场合,背景音乐却是《二泉映月》。 如此类型的手法操作,在电影中实则可行。2. 曲艺式对白, 丰富影片趣味性。曲艺式的对白,尤其体现在相声式的幽默台词上,这种手法能用的地方比较多,例如电影《非诚勿扰2》 中,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在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之后,由葛优扮演的勤奋陪同着去公墓为自己选墓。自我调侃了一句:“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扎坟堆里,死了都能被邻居给哭醒了。 你要不忌讳,干脆在公司给我弄一花盆儿,放里头,再种棵绿萝得了。”这些超乎寻常的对白,非常富有“相声性”, 既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调侃,也可以说是对命运的调侃。既有悲剧意味,也有喜剧精神。

(五)曲艺本身就可以成为电影的一种题材。曲艺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电影题材,包括曲艺人物的传记,如2014年10月上映,由赵洪纪导演,以快板大师高凤山先生为题材的传记电影《高凤山》,便是以曲艺人物为题材的曲艺电影。2008年8月,武然导演的电影《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 讲的就是有关曲艺传承的辛酸故事。老舍小说改编的电影 《鼓书艺人》,说的也都是曲艺艺人江湖漂泊,饱受欺凌与压迫的生活。故说,曲艺本身也是一种影视素材,具足荧屏欣赏价值。

二、电影之于曲艺

由于文化传承的断层、西方文明的冲击及新型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冲击,传统的曲艺形式更是被大多数人遗忘了。故而,电影的存在对于曲艺艺术而言,有两种意味:从大形势上说,其冲击了传统曲艺的观众份额,舞台曲艺大受冷落;但从某些方面讲,电影又传播和弘扬了曲艺艺术。曲艺传记类电影的开辟,通过电影纪录片解读曲艺文化内涵, 通过曲艺故事片再现说唱魅力,乃至通过曲艺动画片培养青少年曲艺素养,都是电影对曲艺艺术的推广和弘扬。由此而言,电影也是在尽力弘扬曲艺文化。

三、如何促进电影与曲艺的共生与发展

(一)元素和题材的互相借鉴。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 例如,电影《珍珠翡翠白玉汤》,最早就是相声的题材,原版是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的单口“把干活”(代表作品)。 电影《煎饼侠》中的《五环之歌》,实则是相声演员岳云鹏相声中的代表曲目。

(二)演员的重合性。由于市场的需要,现在很多电影演员实际上也是由曲艺演员充当的。相声演员冯巩,在《没事儿偷着乐》中扮演“大民”的角色,从性格到语言都是相声味儿。在看电影的同时,没人忘了他是相声演员,反而提升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相声演员的知名度。同样,白凯南、岳云鹏、贾玲、高晓攀等新一代的相声演员,也都竞相投身电影圈。演员的两栖重合,实则也是一种互相的促进和发展。

(三)探索寻求新的结合形式。传统的结合形式,对于曲艺的弘扬和曲艺电影的发展来说,是很有限的。理应开辟新的形式来促进二者的双向发展。例如,电影的曲艺化配音, 在原版电影的基础上,音配像,新词老画面,按照曲艺的形式来操作,应该会是一种很有趣味的形式。与此同时,在曲艺老段子的基础上,很多人已经开始用动画片给它们配上了画面,这也能被许多观众接受。目前来说,许多电视台已经接受了这种结合形式。当然,我们还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开发其他的结合形式和内容,以促进曲艺和电影的共同发展,尤其是促进曲艺的发展。

四、小结

总的来说,电影与曲艺的关系,是辩证的存在。电影对曲艺既有冲击,也有促进和发展。曲艺对电影既有借鉴,也有促进。若想促进二者的共同繁荣,除了各自发展以外,还需要互相借鉴。电影必须多多吸收曲艺元素,消化和发展其表现形式,萃取精华以为己用,曲艺也要与时俱进,吸收电影的优点,提高自身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石蓓.新时期曲艺电影的艺术价值探析——以地方曲艺天津时调为例[J].新锐视点,2013(5).

[2]刘振东,杨晓辉.相声小品的电影化——论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文化要素[J].电影文学,2009(11).

[3]周民震.喜剧电影笔谈[N].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84-10-23.

[4]付莜茵.世俗神话的相声叙述——对周星驰喜剧电影的另种解读[J].电影评介,2011(2).

曲艺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4

曲艺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400多个曲种分布于全国各地,数量看上去的确是不少,但作为曲艺人并不能因此盲目乐观。2010年山东鲁北大鼓艺人夫妻跪地求传人;据报道沧州木板大鼓能坚持演出的木板大鼓老艺人不过10名,年长者近70岁,年小者56岁,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还有很多,在这400多个曲种中每年都要“灭绝”几种,这样一门笔者认为“博大精深”的艺术,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境地?为什么比京剧历史还悠久的一门艺术,却没有京剧那样国粹的地位?在笔者看来,所有的为什么都应归结于曲艺的教育出现了问题。直到今天,在中国学科门类艺术学下的一级学科中还没有曲艺艺术的一席之地。名不正则言不顺,类似于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培养的应该是曲艺表演本科人才,却挂到表演专业名下,好像是孩子养到十八岁就给“过继”出去了。应抓紧一切时间在艺术学学科下建立曲艺学这个一级学科,让它真正走进学校研究生、本科、专科的艺术教育,那样真正学曲艺的高层次人才才会越来越多,这门艺术的地位才可能越来越高。

曲艺艺术在文艺界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每年的央视、地方台春晚都能见到曲艺类节目的身影,甚至,一台综合晚会节目的品质主要取决于曲艺类节目。那么在艺术教育中,笔者认为曲艺更应该被重视。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一线曲艺教学的专业教师,笔者想从两方面谈谈曲艺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方面是大学本科教育,第二方面是中小学“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曲艺艺术走进高校教学,辽宁科技大学首开全国曲艺本科教育先河,成立至今已走过11年光阴。成立之初聘请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一级编剧为学校的一线主讲教授。田连元老师主讲评书表演课程;杨振华、王平老师主讲相声表演课程,尤其是王平(已故)老师十年奋斗在一线教学讲台上,为辽科大曲艺本科教育奠定了教学的基础与模式;崔凯主讲喜剧美学;崔立君主讲曲艺创作;黄晓娟主讲小品表演……这些知名艺术家都是不计报酬定期来完成学校安排的课时量,随后又有4名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由此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曲艺教师队伍。课程设置除本科生必须开设的大学英语、计算机训练外,还开设了相声表演、评书表演、小品表演、曲艺创作、快板等专业课,还有大学音乐、形体训练、戏曲身段训练、专业训练等相关素质课程,曲艺概论、曲艺作品赏析、中外话剧欣赏等理论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经过认真设计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通过多年教学验证的。曲艺表演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演出,有朝一日必须面对观众,因此通过观众的反应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是最有效的。每周曲艺系主办的相声俱乐部演出和社会公益演出就是学生很好的实践平台,用这种实践演出促进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检验,同时还繁荣了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带动了校园“相声热”。通过四年的专业和理论学习,使学生成为懂理论、能表演、善创作、会主持、能教学的复合型曲艺人才。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高速发展,曲艺艺术也应该和声乐、舞蹈、戏剧、影视一样在高校中培养综合性人才。在辽宁科技大这种多科性大学中,曲艺专业教育不仅提高了学校的人文素质、使传统艺术得以复苏,带动“国学热”,使更多的学生走近并了解曲艺艺术,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多科性大学的品牌性。通过辽宁科技大曲艺本科教学模式不难看出,曲艺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应该和曲艺在文化艺术界的地位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曲艺在中小学“第二课堂”中的素质教育。谈到中小学的“第二课堂”,一般都会认为是区别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课程以外“玩”的课程,大部分中小学都会把这门课当作一种特色课程来教授。那么如果将传统的曲艺艺术与这种素质教育相结合,就会发生一种“化学反应”。因为相当一部分曲艺表演的内容取材于中国古代故事和经典名著,学习曲艺可以帮助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富有底蕴的优秀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青少年们的理解力和文化素养。进行曲艺表演训练后,能够锻炼和提升青少年们在舞台上和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表现力。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曲艺表演大部分是幽默的艺术,通过艺术培训还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幽默感和社会交往能力,化解一些家庭和社会问题。让曲艺艺术走进中小学成为“第二课堂”教学,将其写入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不仅将曲艺表演艺术培训正规化,也将督促培训讲求实效,提升了学校、家长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被重视就更容易获得发展,更容易被社会认可。由于曲艺艺术门类众多,不可能一一列举,笔者仅通过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与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合作多年来对所管辖区学校开展的“评书进校园”、“曲艺进校园”等活动为例,对所开设的相声、评书、快板课堂进行说明。比如,学习相声表演艺术,不仅让学生学习到语言表达的技巧,通过贯口的练习,还可以提升普通话运用纯熟度,增强记忆力,比单纯学习青少年口才课程有很多优势。在相声表演中要求表演者对个性化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或者是生活常态事物进行无实物的模仿,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有助于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养成。如今的青少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部分人与人沟通能力较差,性格孤僻,缺乏团队意识。相声一般是两个人表演,通过两人的排练配合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增强其与人沟通的能力,为其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再说评书,学习评书艺术的优势不仅在于语言表达,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和历史修养。学习评书,从小对丰富的历史掌故、文学词汇等耳濡目染,能够让青少年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如此,大部分评书内容上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非常符合时代的号召,通过学习评书还有助于青少年从小树立正义之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鉴别真假美丑。对快板的学习,可以锻炼开发青少年左右脑的平衡。在一般学习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右手掌握和使用工具,这抑制了左右脑的平衡发展,而打快板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打法最富有变化的小板是由左手控制,可以使左右脑平衡发展。学习快板还能锻炼学生的耐心以及恒心,因为起初学习快板时,左右手配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不厌其烦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并使这项活动常态化,辽宁科技大学的教学成果受到鞍山市铁东区家长的一致好评,不仅在各个方面使学生得到了应有的锻炼,还使其中不少人在各级大赛脱颖而出,取得佳绩。如今这项活动已成为该区教育事业的一项品牌。

nlc202309081239

谈到作用,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举例,可以看出,曲艺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的存在,是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比拟的。曲艺艺术中各个门类的教授方式,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师父带徒弟走江湖,用一种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有些人认为真正的技艺只有这样才能学出来,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是有其道理的,但它已不适合今天的社会发展趋势。一门艺术今后发展得好与坏,关键取决于从业者文化修养的高低,如果一心只想对于艺术本身的继承,而不去认真地研究,也不考虑其发展,那么最后这些艺术就会慢慢成为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一门艺术真成为历史时,人们再想去了解它就只能靠查阅资料了。目前曲艺进入学校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其实并不是如讲语文、数学一样讲大课,那样培养不出曲艺艺术人才,而是将口传心授模式升级,升级到讲堂之上。比如相声表演课程,先通过几节课梳理相声的发展史,再通过练习绕口令、贯口来纠正嘴里的毛病,引起学生对这门艺术的兴趣,再拿来一个节目,通过分析了解这个节目的各个部分组成,有多少个包袱,多少个“关子(关键的地方)”等,接下来再了解这个节目有多少个版本,分析各个版本的优劣。最后通过教师针对各个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行细致排练,掌握这一类节目的表演方式,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节目。评书、快板的课堂流程亦是如此。笔者认为其实这种方式是对口传心授的很好继承,而不是让学生从师父们的聊天中学习相声,从观摩师父的表演中自己琢磨相声,从行话和相互“砸挂”(相互开玩笑)来学习包袱的使法,最后还是学成如师父们一样的“新一辈老艺人”。假如不适应新情况、因循守旧是会阻碍艺术发展的,因此,曲艺艺术进入学校艺术教育起到了推动曲艺艺术传承这一重要作用。时代在进步,曲艺演员和作者当然需要培养学历高、文化水平高、技艺精湛的新人。

曲艺艺术从它诞生之日,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那么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曲艺艺术就更应该走进学校正规的艺术教育中,让它同音乐、美术、戏剧一样在高等教育中成长,成为高等院校教育专业当中的一员。充分认识到曲艺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它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好,让曲艺教育正规化,是新一代曲艺人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国曲艺家协会主编,作者崔立君:《曲艺:自觉与自信》—高校曲艺教育初探,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4月

(本文来源:中国曲艺艺术研究基金课题,中国曲艺家协会特别委托项目《曲艺艺术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编号ZQYJT201602,课题负责人:田洁,课题组成员:李红、周壮、裴冠红、李俊杰)

(作者: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主任)

(本文图片由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提供)

论曲艺表演中艺术形象之魅力 篇5

曲艺是中国的民族民间艺术, 以说唱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通过叙述故事, 塑造人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 同时还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 多数还并于民间音乐和各地方言。曲艺的表演跟其他表演艺术形式相比演员人数较少, 通常仅一至二、三人, 道具也很简单而形式却呈多样化, 艺术表现手法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一、曲艺的叙述性特点让艺术形象通过演员的描述和观众的形象思维结合而产生

传统曲艺是以说唱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的, 它不象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 不是以剧中角色“现身”于听众 (观众) 之前来表演、说事, 而是让故事中的人物通过演员的描述再在听众 (观众) 面前“现身”。传统相声《八扇屏》有一扇“莽撞人”, 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张飞, 描述他的长相是“豹头环眼、面如刃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 胲下一副黑钢髯, 犹如钢针、恰似铁线, 压耳黑毫抓笔相仿”;描写他的身份和穿着打扮:“头戴一顶镔铁盔, 上绣八宝云罗伞盖花冠云长, 身披琐子大叶连环甲, 内衬皂罗袍, 足蹬虎头战靴, 跨下马烟云兽, 手使丈八蛇矛”, 紧接着又描述他看见劲敌曹操时的情绪和气势:“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捶胸愤恨, 大骂:曹贼听真, 现有你家三爷在此, 尔或功、或战、或争、或斗、或进、或退, 尔不攻、不战、不争、不斗、不进、不退, 尔乃匹夫之辈, 大喝一声, 曹兵倒退, 大喝二声, 顺水横流, 大喝三声, 把当阳桥喝断”。通过以上的描述, 把张飞粗犷、仗义、高大、坚实的形象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虽说是夸张的描写, 但那高大的身躯、黝黑的面孔、坚不可摧的巨人形象已经在听众 (观众) 的形象思维中构成。因而它是诉诸人们以听觉为主的一门艺术, 也就是说曲艺是通过说、唱刺激听众 (观众) 的听觉来驱动听众 (观众) 的形象思维, 在听众 (观众) 形象思维构成的意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

二、曲艺表演中人物跳进跳出、角色快速转换的特点使艺术形象层次鲜明、独具特色

在舞台上为了塑造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曲艺演员必须具有坚实的艺术表演功底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艺术创造即表演过程中, 为使观众能感受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美感, 曲艺演员还需要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和做功, 并要求具有高超的模仿力。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张志宽老师表演的保留剧目“劫刑车”, 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匠心独具, 表演细腻, 较好的把握了人物的特性, 使剧中人物层次鲜明又真实鲜活。首先说人物层次, 这部作品是根据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红岩》改编创作的, 在这部作品里, 描述国民党反动派装“伪军”和“伪警察局长”一共有三个人, 分三次出现。

第一个露面的是国民党“伪军”, 部队里最底层也是地位最低的一个小兵, 当华莹山游击队武装纵队司令员、威震江北的双样。即使将来我们的油画形式、技法能够达到欧洲一样的水平, 我们也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的气质, 自己对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由此可见, 老一辈油画家也早已意识到“油画中国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在“地球村”的今天, 中国油画家们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的艺术精华, 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中国文化长期受老庄哲学及《周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与渗透, 一直强调阴阳,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而对中国人的养生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老子, 作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也认为宇宙天道之妙, 全在于阴阳动静;宇宙万物都与“阴”和“阳”紧密相连, 休戚相关;万物的变化都源于阴阳的相互转化。而且阴阳最后都在“气”中得到统一。所谓的“气”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文化名词, 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 是生命万物产生的根源, 没有“气”就没有万物的生机与造化。什么“万物之生, 皆禀元气“, “气韵生动”……由此可见, “气”已经成为历代绘画艺术的主旨和评论作品的重要标准元素之一, 是宇宙万物本体和生命与艺术家自身元气的一种结合。而“韵”在某种程度上是“气”的一种升华, 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认定的艺术表现的生命力, 构成了画面之所以能够耐人寻味的重要元素。

况且, 在中国漫长的艺术长河中, 中国人早已经习惯并接受中国绘画所特有的表现样式和审美趣味。把“笔不到而意到”、“妙在似于不似之间”等审美意味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因此, 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出现并非偶然, 它不但有其根深蒂固的发展历枪老太婆带领着游击队员, 为救被叛徒甫志高出卖被捕的游击队政委江雪琴同志, 他 (她) 们乔装打扮, 乘着滑竿路过桥头时, 伪军士兵把长枪一横, 扯着嗓子吼叫了一声“站住”!张志宽老师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把双手前后分开似持枪状, 扭曲着身体, 低着头、撇着嘴、往上斜翻着眼, 问了一句:“滑竿从哪儿来啊?”把这个生活在反动武装最底层的、浑身散满着流氓习气的伪军小兵刻画的十分形象;透过演员的神态。让观众还能继续想象到这个小兵歪戴着帽子、斜瞪着眼, 衣冠不整又不合体。把这个既讨厌又可怜的小兵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

第二个人物是国民党队里的小排长, 这也是个下层人物, 但他毕竟是个有官衔的人, 对上, 他承受着上司的欺压, 内心积淤着愤恨和不满, 对下, 他又敲诈勒索、鱼肉百姓。或许, 他换防过几个驻地, 自持见过一些世面, 自命不凡。他穿着一身合体的军服, 肩上斜挎着一支短枪, 梳着一个二分头, 满脸堆着假笑, 内心却阴险狡诈。他表面上效忠党国, 但时局一变马上就投降, 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张志宽老师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 无论在动作的设计上还是人物的内心活动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当他在桥头哨所看见由双枪老太婆装扮的“富老太太”时, 先是满脸堆笑, 一只手叉在腰上, 另一只手从前往后捋了捋二分头, 问道:“我说老太太, 您老从余家驮来看见共产党了吗?听说走马岭一带特别多, 已经成了共产党的天下了, 您老听说没听说?”他表面上是聊天、询问, 而实际则是在打探时局变化的消息;当他指着伪政府通缉双枪老太婆的通缉令时, 又不由自主的做起了黄粱梦, 自言自语道:“我要是抓住老太婆可就阔了, 升官发财坐汽车, 我再对付俩老婆。”暴露出他的虚伪和贪婪;当他忽然间发现在桥头周围出现了许多生面孔, 场面有些乱, 感觉情况有点异常时, 立刻警觉到:“不好, 今天这里要出错, 怎么四外来人这么多?”他低着头, 眼珠子一转, 心里马上又说道:“唉谁管它呢, 是共产党来了我就交枪, 连这身制服都一块儿脱。”表明了他的狡猾, 并非要为党国尽忠, 是彻底的投机分子;最终, 他想出了一个毒招“这个老太太身上全是宝, 不如我把她骗到岗楼去, 这些东西都得归我, 不给我伸手就楞夺。”充分暴露了他的阴险毒辣和贪婪、狡诈。演员在台上通过简单的心里描述, 真实的情绪表现, 恰到好处的动作辅助, 把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个低级军官的自私、贪婪、阴险、狡诈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

第三个亮相的是国民党的伪警察局长, 这个人物是这三个人物中身份最重、级别最高的一个, 他养尊处优, 生活奢侈, 唱词中描写到:“滑竿上下来一人好神气, 文明棍就在手里戳, 巴拿马的帽子头上戴, 墨光眼镜把目遮, 身上穿, 派力斯的制服是米黄色, 金壳手表戴在他的左胳膊, 脚下的皮鞋嘎嘎的响”可见他身份不同寻常。张志宽老师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在节奏上放慢了速度, 在他遇见双枪老太婆前, 动作设计他昂着头, 眯缝着眼, 语言表达特别是语气上官气尽显, 傲慢无比, 派头十足。显示了这位局长的傲慢、尊贵和不可一世。在和老太婆较量后败下阵来, 举着双手连说“这、这、这是误、误、误会”语不成句, 战战兢兢, 昔日的傲慢和威风一扫而光, 自认道:“我还是一条菜花蛇呦”, 影缩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实实在在的真理。

曲艺表演塑造的艺术形象, 留给人们无限遐想和回味。

程, 还有着其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且还会站在传统文化的制高点上蓬勃发展。既然我们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定的精神文化特色, 所以我们应该站在自己民族的文化立场上, 自觉地去吸取和融化其他民族的文化养料,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使油画成功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使“写意”或“意象”成为中国油画艺术领域独具特色的风貌。

当然, 真正实现“中国风格的油画”, 真正让中国的油画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并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 在发挥油画固有艺术的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 如何融入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 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尝试, 特别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笔墨”韵味, 如何在油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和重要课题。其次, 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与研究, 深刻的领悟意象与写意的深层内涵, 这是实现油画这一外来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血脉传承的关键所在。所有的这一切, 都需要我们去克服, 去探索, 去总结, 去发展。总之, 在人才辈出的今天,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心无旁骛, 孜孜不倦的去追求艺术的真谛与精髓, 油画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是璀璨的。

参考文献

1. 周易正义·系辞下[A]. (上)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2.《情感的寄托》.《中国油画》.2003年第1期.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篇6

一、地方文艺熏陶和父母的影响

赵树理的家乡是山西省晋南地区沁水县尉迟村在解放前是一个地势偏僻且贫困的山村,但这里的民间文艺却很繁荣,“海谈——讲民间故事、传说,说俏皮话,演奏八音会,唱地方小戏,盲艺人说书等,应有尽有。”1除了当地传统文艺环境的天然优势之外,家庭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赵树理的父母非常热衷民间文艺,他的母亲“一生中别无嗜好,唯爱念佛和看戏,尽管一字不识,却能整本整本地背诵杨家将、岳家军的连台本戏”。2赵树理从小喜欢听故事,经常让她的母亲给他讲杨家将的故事,“讲述”这种形式后来对他的小说叙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赵树理的父亲赵和青是村里知名的说书圣手,还是村里八音会里的主力成员,对赵树理产生的影响更大。赵树理经常跟随父亲参加乡村的文艺汇演,观看民间艺人的演奏,参与乡亲们的聚众讲故事等活动,此类天然的民间文艺文艺的润泽和家庭艺术环境的影响,让赵树理对地方曲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9岁就掌握了上党戏的梆子技巧,13岁对对地方戏曲、曲艺样式有了广泛接触,16岁就能熟练地打上党戏的鼓板。赵树理在观看和民间的文艺演出的同时,喜欢关注当地百姓谈论和感兴趣的话题,感受民间文艺的力量和农民语言表达独特的艺术魅力,亲历最鲜活的艺术传播方式,他称家乡的艺术发生场域是自己“初级的语言学校”。

二、文艺大众化的追求和“文摊作家”的理想

家乡民间文艺的熏陶和父母辈喜好的耳濡目染为赵树理小说风格的形成埋下了伏笔,而文艺大众化的讨论,让赵树理最终确立了“文摊作家”的理想。1925年,赵树理在山西长治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读了许多书籍,涉猎广泛,并开始早期的小说创作。赵树理的早期创作从叙述方式、句法、描写手法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五四新文学的风气,他想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将科学民主的新理念传播给家乡的农民。假期里他念《阿Q正传》给父亲听,并想通过擅长说书的父亲把这个故事讲给当地不识字的农民听,让民主、启蒙的思想得以传播,但赵树理的父亲对新文艺丝毫不感兴趣。赵树理早起开始小说创作时,1933年夏,赵树理把自己很满意的作品《金字》念给当地农民听,小说中的倒序插叙手法让农民们觉得别扭,第一人称更是让他们搞不清楚“我”和说书人的关系。1931年起,鲁迅撰文强调“连环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并提出了“要启蒙必须能懂”,而“懂的标准”,“应该着眼于一般的大众。”3

1934年,赵树理在《欧化与大众语》一文中强调“使文学变成社会的东西,变成为大众、由大众的东西”。同年,赵树理确立了“文摊作家”的理想,他说:“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作家,就是我的志愿。”4赵树理说“我愿意努力向曲艺学习。这不是我偏爱它,而是它有用,对工农大众有用。”5

三、赵树理与曲艺紧密相连的多重身份

(一)作为曲艺作家的赵树理

赵树理曲艺作品主要集中在两段时间:“一个是他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以后到一九四三年,一个是解放后从一九五O年到一九六三年。”61936年10月,《太原日报》的《开展》文学专刊问世,1936年12月赵树理创作了有韵小剧《打倒汉奸》发表在《开展》文学专刊上,并在晋东南农村演出。抗日战争期间,赵树理写了许多曲艺作品用于抗日宣传,作品在沁水、阳城等地得到广泛传播,1941年,赵树理主编《抗战生活》《中国人》,期间创作了《庞如林》《茂林恨》《闹元宵》等曲艺作品。1943年,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发表,《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成为了其代表著作,但他的曲艺创作并没有中断,1944年后陆续创作了《战斗与生产结合——一等英雄庞如林》《汉奸阎锡山》《缴械》等曲艺新作,。1950年1月20日,改编的鼓词《石不烂赶车》载《说说唱唱》创刊号,1958年,又写了快板《“春”在农村的变化》和《谷子好》,30多年的创作时间中,赵树理的曲艺作品总字数达25万多字。

(二)作为曲艺活动者的赵树理

新中国成立后,赵树理在曲艺事业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1949年7月22日,赵树理被选为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会常务委员,同年十月,开始担任文化部喜剧改进局曲艺处处长;次年1月,担任《说说唱唱》主编;3月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1951年11月赵树理继续任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兼诗歌曲艺部部长;1953年9月赵树理任曲艺研究副主席;1957年《曲艺》杂志创刊,赵树理任主编。1958年8月,赵树理任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大会主席团成员;8月当选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1960年7月至8月,在中国曲协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赵树理作了题为《曲艺沿着工农兵方向继续前进》的致辞。1964年2月,赵树理主持了曲艺创作座谈会。赵树理积极参与曲艺活动,在作为曲艺事业领导者和曲艺刊物编辑期间,为繁荣曲艺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作为曲艺评论者的赵树理

赵树理还发表了多篇关于曲艺的论述,最早的是写于1940年的《怎样利用鼓词》,其他大部分相关论述发表于1956年以后,主要有《谈曲艺创作》等17篇,内容涵盖了曲艺的艺术特色、民间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曲艺艺术手法等诸多方面。在这些评论文章中赵树理充分肯定了曲艺的艺术价值,表达了其对曲艺的热爱,对如何在小说的创作中合理利用曲艺的艺术手法提出了建议,并多次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汲取曲艺的营养为创作所用。

通过对赵树理的成长环境的考察,分析曲艺与赵树理实现小说大众化的关联,并对赵树理一生与曲艺多重关系的梳理,不仅让我们找到了曲艺对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产生影响的原因,也为分析赵树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找到了坚实的依据。

注释

11.张余.赵树理的创作与民间文艺[J].民间文艺论坛,1985(1):60.

22 .戴光中.赵树理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16.

33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

44 .董大中.赵树理年谱[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78.

55 .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卷)[M].工人出版社,1980:1610.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篇7

末伦是壮族乡村曲艺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 主要流传在以靖西县为中心的广西西南边境地区, 产生于明清时期, 末伦自产生之日起到现在, 历经了一个兴衰发展的演变过程:巫文化的孕育、土司制度的催化和艺术天赋的造就, 使其成为了壮族乡村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瑰宝;[1]但步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 随着壮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双重冲击的环境下, 末伦开始呈现出了逐步衰落的迹象。

一、“抢救”:双管齐下

壮族乡村曲艺是壮族乡村民众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其存在形式的单一性、存在载体的少变性和传承方式的特殊性, 步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便开始逐步衰落, 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壮族乡村曲艺极有可能濒临消失。对于壮族乡村曲艺的抢救, 我们可以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努力。

其一, 搜集传统曲艺曲目。传统曲艺曲目是曲艺艺术精华的最佳体现, 而传统曲艺曲目的大量流失则是造成曲艺衰落的重要原因, 因此, 当前全面搜集传统曲艺曲目是必要而迫切的。搜集传统曲目, 首先要明确搜集的范围。靖西县的末伦主要分布在靖西县新靖、武平、渠洋、新甲、安德等乡镇, 应该在这些乡镇范围内进行重点搜集。第二, 要明确采访的对象。我们采访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乡村地区的广大民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搜集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曲目。另外,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特殊的曲艺创造者和传承人, 比如多数巫觋都是末伦叹唱的高手。所以, 我们在搜集传统末伦曲目的过程当中, 巫觋应该是我们采访与调查的重点对象。第三, 要明确搜集的方法。因为传统的末伦曲目大多是即兴创作的, 因而在内容构思上往往是不完整的, 我们在采录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保持曲目原本面貌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整理, 即:续其断节、删其重复、理其乱序。

其二, 构建曲艺知识体系。曲艺的知识体系是曲艺各方面知识的系统综合。对于文化遗产,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只有加强整体研究和深入探索, 总结概括出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知识体系, 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构建壮族乡村曲艺知识体系, 单靠当地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这项文化工程需要自治区乃至国家级的专家学者的参与, 需要相关文化部门如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曲艺家协会、广西戏剧家协会、广西壮学会、广西民间文艺研究室等的大力支持。以末伦为例, 众所周知, 靖西民俗文化被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会议列为文化资源普查项目, 由广西资深专家学者组成的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对靖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尽归纳和具体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罗列出了重点普查项目, 末伦就是其中之一。类似的普查工作正规而严谨, 广西文化界的诸多专家学者都加入了普查的队伍, 专家学者对普查工作成员进行了正式而严格的培训, 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掌握调查的方法、技巧和原则。此次普查工作的开展由于有了专家学者的参与, 使末伦的抢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末伦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保护”:内外兼顾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是导致壮族乡村曲艺衰落的重要原因, 我们要使壮族乡村曲艺能昂首阔步于民族文化之林就必须对其进行“内外兼顾”的保护:对内, 要注重曲艺自身的建设, 使其顺应现代潮流的发展;对外, 争取相关社会组织和当地民众的支持, 营建保护曲艺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我们要做的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就是编创新的曲目和剧目。编创新的曲目和剧目必须注重融入新的内容题材:其一, 反映现代生活的题材。如反映新近发生的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为群众所感兴趣的事情, 等等;其二, 反映当地壮族民俗风情的题材。靖西壮族的历史风俗是当地传统末伦曲目所反映的一项大内容,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目前许多传统曲目都已缺失, 但传统的习俗却在当地保留得较完好, 再加上随着历史的发展, 一些特色习俗文化又开始形成, 因此, 当地壮族民俗风情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编创新的末伦作品的题材;其三, 有关壮族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题材。如“布洛陀创万物”、“妈勒访天边”、“百鸟衣”、“刘三姐”、“莫一大王”等神话传说, 还有“傻女婿智斗丈母娘”、“猩猩外婆”等经典民间故事。

营建保护乡村曲艺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关键就是要争取相关社会组织及民众的支持。对于壮族乡村濒危曲艺的保护, 我们可以加强开展曲艺资源的调查与评估, 通过整理出版地方文献、民族古籍和口承文化作品, 向自治区、国家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可以为乡村曲艺赢得诸多的政策支持, 可以为营造保护曲艺的社会环境提供诸多有利条件。另外, 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是极其必要的。努力让当地民众成为传承和发展末伦的主体, 这是保护末伦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通过宣传教育、开发利用, 让广大民众深刻地认识到末伦的价值, 用末伦所发挥的独有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唤醒当地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三、“传承”:动静结合

壮族乡村曲艺的传承, 即曲艺的传授和继承, 强调的是曲艺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对于壮族乡村曲艺的传承, 我们可以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 所谓的动态传承就是通过培养曲艺传人以达到传承曲艺的目的, 这是传承壮族乡村曲艺的根本方法;而静态传承则是利用多种媒介、多样载体记载、保存和宣传曲艺, 这是传承曲艺的有效途径。前者的传承主体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称之为动态传承;后者的传承主体与前者相比则是缺少生命力的固态媒介, 故称之为静态传承。

壮族乡村曲艺艺术的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研究、创新等整个工作都应以政府为主导。在壮族乡村曲艺的传承上, 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曲艺传人的培养。如财政部门可以划拨相关经费, 由当地民间文艺表演队与学校合作组织成立青少年曲艺艺术兴趣班, 让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和学习乡村曲艺艺术;文化宣传部门可通过在节假日组织民间文艺会演和制作相关的民间文艺展版加大对乡村曲艺的宣传力度;教育部门还可以组织开展以乡村曲艺和其他民间文化艺术为主题的讲座或者竞赛;等等。另外, 学校是对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的地方, 学校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抢救和保护乡村曲艺及其他濒危乡村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如组织主题班会对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功能价值、衰落原因、传承方略等问题进行讨论, 在美术、音乐课堂上可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当地的乡村文化艺术, 再如可邀请当地的民间文艺表演队和壮剧团到学校演出, 让乡村文化艺术在校园里登台亮相, 等等。与此同时, 在基层方面, 当地的民间文艺表演队还可以吸纳部分在校生作为其成员, 鼓励和指导他们参加曲艺的编创及演出;村委员会应尽量做一些老人的思想工作, 使精通曲艺的老一辈人能对自己的子辈孙辈言传身教。

对于壮族乡村曲艺的记载、保存和宣传, 要达到深入而广泛的效果就必须“五管齐下”:其一是报纸书籍 (含地方志) 的宣传;其二是电视广播的宣传;其三是电子网络的宣传。除了利用各类网站外, 壮族乡村曲艺还应建立起自己的专门网站;其四是电子科技产品的发行。可以制作壮族乡村曲艺的电视专题片, 或把曲艺制作成CD、VCD和DVD推向市场;其五是各类会展活动的利用, 除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学术会议的召开外, 还可以以区内外或国内外的一些会展活动为载体宣传壮族乡村曲艺艺术, 如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等。广告界有一句行话:“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你推销商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2]因此, 在对壮族乡村曲艺进行宣传时, 我们还必须策划好可以唤起人们关注的醒目标语和响亮口号, 如末伦,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末伦———小桂林的艺术奇葩”、“看靖西末伦, 识壮族世界”、“末伦:壮乡的文化品牌”、“桂北听‘唐皇’, 桂南赏‘末伦’”等宣传标语为末伦赢得社会的关注。

四、“开发”:合理有效

城市化背景下, 乡村文化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宝贵资源, 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寻求文化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将可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的有效出路。

对壮族乡村曲艺资源进行开发既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又有利于抢救保护曲艺本身, 是实现经济、文化“比翼双飞”的有效做法。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目前广大壮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开发壮族乡村曲艺产业有利于突出知识消费、文化消费的作用和地位, 有利于形成发展服务业的社会氛围, 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从而为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积极的作用。从保护文化的角度上分析。首先, 开发壮族乡村曲艺产业有利于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开发乡村曲艺产业可以使我们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抢救保护曲艺的出路, 可以通过使曲艺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唤醒当地民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 从而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其次, 开发壮族乡村曲艺产业有利于壮大乡村曲艺保护的资金后盾。壮族乡村曲艺所流传的广大壮族乡村地区大多是“老、少、边、山、穷”的典型区域, 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上, 当地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经费严重不足, 财政困难, 资金紧缺使乡村曲艺失去了抢救和保护的坚实后盾。发展曲艺文化产业是当地政府面对资金短缺问题转变“等、靠、要”思想, 以文化保文化、以文化养文化的积极做法, 即用开发曲艺文化产业所获取的经济利润为曲艺的抢救和保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从而推动曲艺艺术的传承发展。第三, 开发壮族乡村曲艺产业有利于促进曲艺自身的发展。乡村曲艺是在过去相对封闭环境中形成的人类精神财富, 因此其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一般来说, 文化产业的一端连着人性化的日常消费, 是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端连着高新技术的前沿领域, 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的特点。[3]因此, 对壮族乡村曲艺进行产业化开发, 实际上也是在为乡村曲艺紧跟时代潮流营造一个发展环境、为促进乡村曲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开发壮族乡村曲艺产业, 关键要在运营形式和管理方式上做到合理有效, 一是运营形式创新———市场化运作。 (1) 经营主体多元化。采用“公司+政府”的协同运作式和“政府+剧团”的独立运作式两种模式对壮族乡村曲艺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 (2) 投资体制多样化。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外资和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融资机制, 保证产业化所需资金。 (3) 产业发展集约化。集约化扩张包括组建战略联盟、实施并购策略、力争上市融资等几种策略。 (4) 产业发展链条化。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的纵向开发, 以及旅游业、节庆业、出版业、演艺业等方面的横向拓展。 (5) 文化输出多样化。即采用文化产品输出、创意模式输出和版权输出等方式输出末伦文化。二是管理方式创新———政府化行为。 (1) 改革管理体制。一是转变政府职能, 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二是转企改制, 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单位, 并实行股份制等产权制度改革。 (2) 完善服务体系。即健全政策法律体系、加强文化市场建设。 (3) 整体规划指导。调整文化产业布局、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4)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 为壮族乡村曲艺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摘要:随着壮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壮族乡村曲艺开始呈现出逐步衰落的迹象。我们可以通过“抢救——保护——传承——开发”四位一体的联动化发展路径, 即:通过“双管齐下”的抢救、“内外兼顾”的保护、“动静结合”的传承、“合理有效”的开发, 推动壮族乡村曲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壮族,乡村曲艺,末伦,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萍.巫事活动·土司制度·歌舞天赋——新论壮族末伦的起源与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

[2]秦明.旅游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南方曲艺的传承与发展 篇8

关键词:南方曲艺;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57-2

一、引言

曲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典型的活态特征。这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曲艺传承,不是文物式的原样维护,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化延传,而是要在坚持本体特征,即保持本真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赋予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合理内涵,通过发掘、激扬和彰显其在当代人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

二、南方曲艺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曲艺艺术的发展现状

1.曲艺艺术不被人所知,许多曲种消亡,作品流失,部分曲种只是象征性地存在着,了解、喜爱的人寥寥无几。

2.老一代曲艺艺人所剩无几,年轻艺人很少,曲艺艺人青黄不接,曲艺艺术传承乏力。现今常年活跃在舞台上的艺人仅剩寥寥,且大多数年老体弱,年轻人几乎无人愿意学习曲艺艺术。

3.关注、喜欢曲艺艺术的人越来越少。城市里的情况十分令人堪忧,绝大部分的城市居民基本没有欣赏曲艺的习惯。即使在农村,大家也喜欢在休闲时间观看电视节目,一部分年纪较大的人喜欢看戏曲节目,但是观看曲艺节目较少。

(二)曲艺发展现状产生的原因

1.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对曲艺艺术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的大量生产和上映,为民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精神食粮,同时因电影拷贝可以大量复制,成本较为低廉,欣赏起来又比采用现场表演形式的曲艺更方便,所以曲艺艺术开始受到冷落。随着电视的普及,传统的民间曲艺更是受到冲击。电视由于是一次性成本投入,永久的低价位收看,更是曲艺这种现场表演艺术所不能企及的。加之电视观看自由,足不出户就能够欣赏,观赏时行动自由,这更是曲艺表演所不能有的。另外,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新鲜的时事资讯,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加上电视频道多,节目样式多种多样,这绝对是传统的曲艺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电视剧和文艺演出节目的转播,也抢占了曲艺市场。

20世纪末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和娱乐资源,更是让传统的曲艺艺术雪上加霜。民间曲艺艺术就像是满面尘灰烟火色的卖炭翁,曾经的辉煌和灿烂都成了记忆。面对新时代,传统曲艺没能跟上现代的步伐和变化,传统曲艺艺人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对曲艺艺术冲击外,民间曲艺艺术还受到新娱乐形式的冲击。来自西方的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娱乐形式逐渐被民众接受和喜爱,如迪斯科、交谊舞、拉丁舞蹈、街舞、卡拉OK、网络游戏等,充斥着娱乐场所,充满泥土气息的民间曲艺对年轻人而言,少有吸引力。再加上曲艺艺术没有进行专业的包装,没有新式媒介的捧场,于是越发无人问津。

2.传统曲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南方曲艺艺术极少走进现代化的演出场地,节目的内容不符合当代人的欣赏情趣,演出的形式与现代人的审美观不同,曲艺艺术的表演队伍以老年演员居多。这种种情况,导致曲艺的观众越来越少,即使有,也以中年和老年居多。

三、南方曲艺的传承与发展

南方曲艺作为中国民俗与民风的一种结晶,都有各自土地上的文化印记,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天,面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不断提高的艺术审美需求,南方曲艺的革新和发展势在必行。

(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

要认识到,我们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血脉,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创造、世代沿袭、世代秉承的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铺路石,也是失而不能再生的东西。传承和发展曲艺这种艺术形态,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落实先进文化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的曲艺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1998年起至今,广东省先后有顺德区、顺德大良、顺德均安、顺德容桂、东莞麻涌、东莞道滘、东莞中堂、江门新会、江门开平、江门台山、广州荔湾区、珠海斗门、佛山祖庙街道、佛山南海区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共14个,占全国曲艺之乡数量的三分之一;东莞中堂、东莞虎门、中山市古镇则被评为“广东省曲艺之乡”。其中,顺德均安、顺德容桂被誉为广东省“中国曲艺之乡”中的佼佼者,两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地域遍及全省各地市已至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

(二)创新有效的传承措施

1.大力宣传与普及曲艺基本知识

开展,特别是针对广大未成年人开展这种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能使他们拥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这种宣传与普及,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文化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办专门的学校和培训班;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曲艺讲座、举办曲艺展览;出版部门对曲艺专业知识书籍的编辑和出版;利用舞台、广播电视、互联网举办各种曲艺比赛,等等。以便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营造一个保护与发展曲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和传统。

2.重视小剧场的演出效应

曲艺本来就是民间乡井艺术,其市场在民间,曲艺小剧场对于培育人民喜爱曲艺有很好的效应。近年来,由于小剧场演出价格低廉,表演形式多样,选择性强,逐步成为了青年人休闲娱乐的一种选择。曲艺小剧场已经开始显现曲艺走向市场、融入民间的可喜的形势。

深圳曲艺艺术带着明显的“外来”和“北方”特点,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深圳曲艺界以高度的自觉,从自发生成到有组织、有策划地打造具有移民特点和流派的曲艺品牌,立足深圳,突出深圳地域特点。通过打造新人新作曲艺表演大赛等品牌活动,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一些曲目在全国性大赛中崭露头角,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2年6月21日,本人编导的《踢踏快板》亮相于《我要上春晚》新一季的首轮节目。此节目创作、排练的时间仅用了10天,但演出录制的效果却非常好。“这个节目以传统快板为母体,融入了踢踏舞、嘻哈节奏、说唱等新潮元素,节目形式非常新颖,突出了深圳‘敢闯敢干’的开创精神,受到了节目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

3.用曲艺精品影响人

说到曲艺精品就必须要说创新,这一点也是曲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往曲艺受众少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适应时代的新作品、新形式,演出的是老段子,演绎的是老形式,演员是老技巧。所以,必须要创新,要创作精品。有精品就有吸引力,就有感染力,就有凝聚力,就有市场力。传统的曲艺艺术要想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传承,要发展,就必须在创新上、在精品上下功夫。比如在2014年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中,来自深圳的三个节目均获得奖项,取得可喜成绩,其中,本人表演的《招聘》闯入决赛,并获得“新人提名奖”。从本次比赛来看,深圳的三个节目明显看出带来了新的观念,深圳拥有“新作品”“新面孔”“新观念”这“三新”,与丰富的曲艺地区和具丰富经验的曲艺家相比可能是弱势,但是从创新角度看是优势。

四、结语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传承及其传承人的培养,是其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当今,曲艺正处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之中。因此,作为曲艺工作者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曲艺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为它培土、育苗、浇灌,让曲艺这棵艺术之树茁壮成长,开出满树繁花。

参考文献:

[1]中国曲协.推动曲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记《中国曲艺事业五年发展规划》[N].中国艺术报,2013-03-29.

[2]张波.浅谈东莞市中堂镇“中国曲艺之乡”的建设和管理[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07).

[3]郭媛媛.传统戏曲、曲艺的大众化推广与发展[J].四川戏剧,2010,(05).

作者简介:

上一篇:摄影本质下一篇:成本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