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2024-07-03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精选十篇)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篇1

1 管理体系的建立

(1) 人员配置。整体综合素质要求高, 首先需要有熟悉环保主管部门业务管理流程的人员, 主导监测站的建立。其次在专业技术方面, 需要有在实验室管理体系方面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 以有效配置有限的财政配套资源, 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事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在现场监测与实验室工作中能胜任多岗位要求, 尽可能多的掌握岗位要求的业务技能, 以克服人员少业务量大的困难, 相互补位, 并力所能及地完成基本的管理工作。

(2) 文件体系。严格遵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条款, 编制《质量手册》, 并在此基础上按工作业务内容和流程编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与各类相关记录格式。在运行过程中, 因人员少, 文件体系的管理人员只能是兼任, 所以必须明确授权和指定责任人, 负责文件有效性的管理与颁布, 可充分利用网络即时通讯软件所提供的办公应用平台, 克服因规模小而不能投入大量资金建立LIMS系统的技术局限, 及时更新和发布最新有效版本文件, 并进行权限管理, 防止运行过程中出现误用与未经授权的更改。此外, 因各类记录用量有限, 小批量的印刷成本高, 可根据用量采取实时打印使用的方式, 在确保电子版本有效受控的前提下, 将各类管理与技术表格电子版汇总成册并生成目录链接, 使用者只需要通过目录查询, 然后点击链接快速找到相应表格进行打印, 提高工作效率。

(3) 环境设施。根据专业业务内容, 对照相应标准中条款的规定, 配置基础设施及辅助设备, 确保工作环境能够满足方法标准的要求, 对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2 管理体系运行保障

(1) 内部审核。由于是新建机构, 大部分人员都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 虽然已安排人员参加由当地技质监部门委托组织的培训班, 但还不能保证能将资质认定准则中条款的要求与具体工作有效结合, 保障内部审核过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本站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按照内审的要求, 对应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条款, 设计了涵盖全部条款的内审核查表, 固定审核内容和审核方式, 防止内部审核过程中因个人经验不足和对准则条款理解不到位造成的漏项或者描述不准确, 确保内审工作的质量。

(2) 管理评审。因为机构小, 部门划分相对简单, 业务范围划分不细致, 在管理评审过程中, 就按照评审内容, 将相应的评审内容对应分解到兼管该项业务的人员手中, 并要求以相对统一的格式进行评审材料的编写, 作为管理评审输入材料提交最高管理者, 以组织进行评审。

3 技术管理

(1) 方法标准的管理。作为基层环境监测站, 通常直接执行国家环保部及相应的权威机构发布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标准目录的梳理, 及时跟踪标准制定部门发布的信息, 定期通过地方标准管理部门对所用标准的时效性进行确认, 对更新的标准组织学习和培训。

(2) 仪器设备管理。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是现场工作占据相当的比例, 监测结果准确, 报告能否采信, 现场的监测与采样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监测现场往往复杂多变, 除了对人员有着较高的业务技能水平要求, 对仪器的稳定性及维护状况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做好这一点, 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要注重现场仪器的管理特殊性, 按照《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2006) 中5.5条款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2015) 中3条款的要求, 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核查工作, 其中的重点是维护与期间核查, 并以设计合理的记录予以确认和约束。

(3) 工作流程管理。采样操作必须按标准要求认真执行, 在体系建立时相应的表格就已健全, 在工作中严格遵照并仔细填写, 将现场实际情况详实记录, 以保证后期的实验室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针对性地处理好样品, 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必须指出基层监测站的一些局限, 由于监测工作的特殊性与人员兼职的工作特点, 样品的采集与移交会出现人员缺位, 不能保证全部面对面交接, 因此在管理与记录上要及时全面地补位, 同时要及时准确地将信息传递到监测任务涉及到的全部人员。在无LIMS系统的情况下, 本站采取设计信息详尽, 易于填报与解读的记录表格 (样品流传记录) , 借助即时通讯软件提供的信息平台, 由指定授权人员及时更新发布, 在采样人员与实验室人员不能当面交接的情况下, 也能保证样品与工作信息的及时全面传递, 保证监测工作各环节的有效无缝衔接, 同时, 该记录也有助于跟踪工作进度, 将工作任务、记录、参与人员及监测报告信息有机整合, 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情况查询的效率, 利于管理, 也有助于员工绩效考核时的业绩统计。

(4) 质量控制。在采用国家标准方法, 与技术人员必须通过专业上岗考试并取证的技术基础上, 本监测站依据《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10:2012) 中5.9条款的要求, 在做好实验室内部控制基础上, 积极报名参加由有资质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 借重此方式给予技术人员以专业能力上的促进, 通过考核样品的分析以规范操作、验证能力, 同时也提高监测站检测能力的社会认可度。在监测现场的特殊性方面, 为将现场因素对监测工作的影响限制在可按范围内, 严格按照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 的要求, 按比例采集平行样本与全程序空白样本, 保障从现场到实验室环节的工作质量。

4 结束语

计量认证工作对国家经济建设而言, 是一道保障技术标准安全阀, 为国家管理部门保障市场秩序提供有效技术依据, 也为生产经营机构和贸易机构提供可靠的评判数据, 在认证体系的范围内, 保障社会资源进一步高效有序地配置, 以产生社会效益。正因为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规范的管理有严格的执行是各相关机构必须坚守的底线, 作为基层监测机构的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不能以人员少业务繁杂的原因, 放松技术质量管理, 应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为纲要, 结合实际工作, 全面有效地实施, 抓住重点, 不断调整改进, 良性运转, 保障工作质量, 面向社会提供满足国家各项标准要求的环境监测服务。

参考文献

[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2006) .

[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

[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10:2012) .

[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27025-2008) .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篇2

(贵州遵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遵义县 563100)

摘要:阐释环境监测站要建立量质量体系文件,把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期间核查、档案管 理等贯穿于监测活动始终,才能搞好计量认证。

关键词 环境监测站 搞好 计量认证

LIU Changwen(Zun Yi count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Gui Zhou province, Zun Yi 563100)

Abstract: Interpret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to establish the amount of quality system documents, the management review, internal audit, during the verification, records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throughout the monitor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measurement certification.Key words: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do a good job certification 前言

县级环境监测站处于我国环境监测网络的第四层结,承担着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

【】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1。县级监测站开展的必测项目包括水和废水监测项目16项、降水监测7项、空气和废气监测13项、土壤和固体废弃物2项、噪声监测2项,并

【】应根据当地污染特点开展相应的监测项目2。目前,县级监测站普遍存在人员少、业务素质低、仪器设备和监测经费有限、监测数据多。然而,为了使得环境监测站的产品数据满足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市场化的需要,县级监测站必须搞好或通过计量认证。

1.计量认证在县级环境监测站中的作用 1.1.计量认证的内涵

计量认证是指国家凭借计量行政部门的计量技术手段对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施计量监督,通过严格的技术考核,确认其是否真正具备检验工作相适应的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评价产品质量机构是否

【】真正具有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条件和资格3。环境监测的计量认证就是环境监测站依据程序对环境监测的数据产品、监测过程或监测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1.2计量认证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现行对环境监测站进行认证的计量依据是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包含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为证明其按管理体系运行、具有技术能力并提供正确的技术结果所必须满足的所有要求。同时,《准则》也包含了ISO9001中与实验室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检测和校准服务有关的所有要求。因此,符

【】合《准则》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也是依据ISO9001运作的4。

县级环境监测站通过认证证明其具备向用户、社会及政府通过了自身质量保证的能力,具有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条件和资格。从而,环境监测站的终端产品数据才具备法律效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监测市场的逐步放开,依法治国逐步推进等因素,决定了环境监测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因此,县级监测站必须通过计量认证,确保数据的公信度,使监测数据获得社会、市场、法律的认可。2.建立计量认证体系

《准则》包含有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检验方法、检验样品的处置、记录、证书和报告、检验的分包、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以及抱怨等13个质量要素,具体到县级监测站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按《准则》编写的监测站适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是监测站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依据,内容涉及监测站概况、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程序文件》是对《质量手册》的实施,囊括了《准则》的13个质量要素。《作业指导书》是指导监测站如何开展监测活动技术支撑,具体涉及到《准则》13质量要素该怎么去做,是一些标准化的方法、步骤和表格。每个县级监测站在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运行中,要根据站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必要的修改,满足站的质量体系运行。2.2管理评审

站长由每年负责组织实施,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输入和管理输出评审,管理输入评审包括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内部、外部审核结果、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顾客申诉(投诉)信息、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过程业绩以及比对和能力验证分析、对管理评审结论的纠正措施验证情况、变化的内或外部环境、改进建议、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评审;管理输出评审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决策措施、资源需求、管理评审记录。通过管理输入输出评审来确保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活动。2.3内部审核

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内部质量审核计划,报站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每年不少于1次,间隔不多于12个月,对薄弱环节要素、对质量有重大影响要素、对顾客申诉和投诉要素可适当增加次数。内审必须由有资格即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且与被审核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担任,以保证质量审核工作的公正性。当审核中发现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疑时,质量负责人应组织分析原因,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内审结束后,由质量负责人编制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经会签后递交站长。内审中出现不合格项时,被审核对象应及时制订纠正措施,组织实施直到符合规定要求。质量负责人组织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和记录,确保纠正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审核记录保存,并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之一。2.4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又称运行检查,是计量认证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但是,针对具体的行业,往往缺乏明确和可操作性的【】方法5。监测站一般要从量值溯源,做好强检仪器、自检仪器定期检测校准工作,正确使用“红、黄、绿”三色标识;仪器设备比对是检验使用仪器设备之间的差异或人员使用之间的差异,看是否满足相应环境监测的需要;能力验证,是从人员比对、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标准物质的使用、不同方法的比对、保留样品重测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期间核查要有计划、有落实,要贯穿于环境监测活动的始终,并且要做好监督记录归档。2.5标准查新

标准查新是环境监测活动最基础性的工作,监测从室内到室外、从分析到化验等所有活动都是依据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标准进行。因此,标准查新和启用监测站要有制度,及时做到废改、立,保证监测活动现行有效。2.6档案管理

档案是监测活动的痕迹资料,反应监测活动的全部过程。监测活动的档案包括人员、仪器设备、分析化验、野外采样、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报告等《准则》所涉及的13个质量要素。其中人员档案要有持证上岗资格,采样、分析、化验、报告要执行三级审核痕迹反应。3.结语

计量认证工作贯穿于监测活动的始终,县级监测站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编制好质量体系文件,按站的质量体系运行,把《准则》要求贯穿于监测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搞好计量认证。

参考文献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篇3

【关键词】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重要性;对策建议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工业和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保护的任务日益艰巨,环境问题成为了新的热点问题。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依托,是了解环境现状、评价环境质量、依法行政的科学依据,其监测的结果对于把握污染现状和预测污染发展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管理工作中起着“耳目、哨兵”的作用,因此加强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特别是作为环境保护科学基础力量的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是关系到环保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大问题。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将如何提高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工作介绍如下,以期为同仁们提供参考借鉴。

1.当前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县级环境监测站处于我国环境监测网络的第四层结,是我国环境监测机构体系中最基础、分布最广泛的环境监测机构,承担着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大量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县级环境监测站,可以说没有县级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将无的放矢。我国的环境监测站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建立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许多环境监测站从无到有,由弱增强,监测能力逐步完善。但是由于体制、经费、观念等多方面原因,当前的县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监测设备落后、经费困难,监测队伍人员少、整体素质不高,工作环境简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监测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完善和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达到科学性、规范性、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环境监督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只有提高了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能力,整个环境监测网络的能力才能形成,才能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才能更好的完成农村的环境监测任务。2010年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周生贤部长特别提出:要抓好县级环境监测站建设,尽快形成完备的监测网络,夯实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

2.提高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加强领导,加大监测投入力度,提高技术设备水平

要想提高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就离不开主管局的正确领导,离开了主管局的领导和支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将一事无成。因此,各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国家和省的组织、人事部门加强协调,加强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在环境保护系统内部形成一整套规章制度,严格遵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规定要求和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并将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中,以提高环境监测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的整体作战能力。此外,由于环境监测是一项政府行为,监测站是具有监督管理职能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县级监测站的经费应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并允许私人和社会闲散资金投人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多渠道解决监测经费,经费问题的解决是县级环境监测站完成正常监测工作、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和物质基础。

2.2 依靠科技进步,配备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提高监测能力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集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于一体的工作,技术性强,县级环境监测站必须解放思想,强化科研意识,加大科研与开发的力度,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技术保证。同时需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全自动的、连续监测的大气监测仪、现代化的水质分析仪器和烟气采样器等,以及环境监测专用计算机及软件,以能够开展经常性的分析项目为宜。

2.3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稳定的监测技术队伍

环境监测人员是县级环境监测站的核心,监测人员监测、分析能力的高低,对待监测工作的责任心的强弱,是能否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县级环境监测站除了要不断引进先进仪器设备,提高监测能力外,更要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及管理,以切实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稳定的监测技术队伍。首先,环境监测站可向全社会开放监测人员从业资格考试,选拔出一批热爱环境监测工作,懂理论、会操作的优秀人才,并制定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监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其次,县级监测站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知识更新,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业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一是要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二是要加强基本技能培训,只有接受基础培训和岗位培训这两方面专业理论的系统培训,才能在今后监测、科研中有扎实的功底,从而使县监测站的整体监测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再次,监测人员要形成敬业爱岗,勤奋钻研技术的工作作风,提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只有形成争相学习、求知上进的风气,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S].2007424-23.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管理办法[S].2007-09-01.

[3]周生贤.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讲话[N].中国环境报,2009-02-17.

[4]刘晓丽.环境监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姜国斌.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

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分析 篇4

环境监测要为环境决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为环境保护执法实施技术监督, 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县级环境监测站要面向辖区内所有的水、气、固、噪声监测、服务性环境影响评环境价现状监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及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等, 工作任务庞杂, 内容多, 牵涉面非常广。为了保证监测数据及时有效准确, 适应因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的环境监测任务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基层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但是, 多数县级监测站人才匮乏, 人员结构与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影响了监测数据的科学、有效、准确。

1 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县级环境监测站建站时间相对较短, 对质量管理理解和实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概念不清楚、思路混乱、管理文件与实际工作“两层皮”等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学认为, 产品质量是生产系统产生的, 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 就需要不断地改进生产系统和过程。只有高质量的体系才能够产生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县级监测站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 并形成了管理体系文件, 具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资源、程序、过程。但是, 再好的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符合才有用。目前, 县级监测站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领导重视不够。实验室领导作为行政领导, 一般存在重收入轻管理, 重设备投入轻人员培训的现象。认为实验室管理体系只有在迎接检查、迎接复评审时才有用。平时的管理很少按照《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执行, 甚至最高管理者都不清楚本监测站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 宣传不够, 全员参与意识不强。基层监测站在质量管理过程中, 存在全员参与意识不强现象, 整个监测站往往只有一两个人明白质量管理体系和实验室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 大多数人员只能听从领导安排做相关工作, 对质量管理相关概念和做法不明白。

3) 有些工作流于形式, 未起到相应作用。实验室年初应制定八大计划: 人员培训计划、质量控制计划、质量监督计划、仪器设备维护计划、仪器检定校准计划、期间核查计划、内审计划、管理评审计划。所有的计划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由批准人签字生效, 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做好相关记录。但是, 基层监测站存在编制计划、实施计划的过程流于形式, 敷衍塞责, 出现不按照正常程序开展工作的不符合现象。

2 县级监测站管理方面需要加强之处

1) 采样与样品管理方面。采样是监测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样品不具备代表性, 分析再准确也没有用。采集样品应该按照国家样品采集规范, 从采样容器的选择、固定剂的加入、样品保存运送条件都有严格规定。有些特殊项目如饮用水、地下水的采集, 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 才能出具合格的监测数据。

2) 监测报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5. 8 条结果报告要素中用7 个条款详细规定了监测报告的出具程序、信息、修改等具体要求。《河北省实验室资质评审细则》对监测报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1 项报告缺少2 个信息或更多, 就算不符合项。而关键项1 项不符合, 或者非关键项3 项不符合, 则评审结论为不通过。就发展形式看, 县级监测站监测任务会越来越多, 出具的监测报告也应该越来越规范。监测报告中的信息应该不多于原始记录中的信息, 应该保证监测数据可以溯源。

3) 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该包括六方面的信息: 操作者、使用的设备、选用的检测方法、足够的样品信息、当时的检测环境记录、设备的溯源情况等。原始记录信息量应该齐全, 至少包括人员、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样品状态、原始数据、计算公式、结果、结论等, 要表格化, 能够再现实验过程。原始记录的更改应该使用杠改法, 更改人要签名或者盖章。

4) 做好八大计划, 尤其注重内审和管理评审。监测站年初一定要做好八大计划, 尤其要注重内审和管理评审。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像监测站这辆马车的2 个车轮, 只有车轮运转正常, 马车才会向前, 监测站各项工作才会发展和进步。内审是实验室管理体系符合性检查, 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内审应该覆盖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全部19 个要素和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要求内审员要持有内审员证, 并独立于被审核工作。内审的时间周期不得超过12 个月。管理评审应该至少考虑《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 11 条款中应考虑的11个方面的内容。

3 结语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篇5

加强新时期县级环境监测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比较滞后,尤其是县级监测部门肩负着基层的`环境监铡工作,软硬件设施、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等方面相对滞后,与适应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本文以蒙城县环境监测站为例,简要分析了当前县级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并对如何加强新时期县级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 者:张丽丽 作者单位:蒙城县环境监测站,安徽,蒙城,233500期 刊:中国科技博览 Journal: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23)分类号:X8关键词:环境监测 新时期 思考与建议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篇6

1《评审准则》简介

多年以来,计量认证工作在规范我国质检机构的行为、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数据可靠、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计量认证工作急需上台阶、上档次。现如今新的《评审准则》包括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要求,涵盖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检验方法、检验样品的处置、记录、证书和报告、检验的分包、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以及抱怨等多个要素,检测/校准机构通过对影响实验室全过程的各种要素(或过程)进行控制来实施质量管理,确保整个过程的质量,从而使实验室的最终成果——报告/校准证书的质量得到有效、可靠的控制。

《评审准则》规定实验室应对达到良好监测服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出承诺。使监测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确保监测、科研等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纳入质量手册,要求实验室所有人员都能贯彻执行。

2 环境监测站实施《评审准则》的准备

2.1 质量体系的建立

为了使检测结果始终保持可靠,就必须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使这些影响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因此,要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个体系。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质量体系来运作的,因此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作是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要建立一个有效质量体系,须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2.1.1 思想准备阶段

环境监测站站长对质量体系的建立、改进等方面发挥着决策作用,还要依靠环保局领导的支持,把实施评审准则,建立质量体系列入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还要进行全员培训动员,通过学习,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对建立质量体系重要意义的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为建立质量体系充分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2.1.2 质量体系总体设计阶段

质量体系总体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评审准则》要求,结合环境监测站的具体情况,内容一般包括体系的组织结构、体系要素、质量活动、质量职责和权限、质量体系文件层次和纲目、应该配备的人员和资源等。

(1)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站长组织制定本站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是体系的决策环节。质量方针对站内可以明确质量方向,激励监测人员的质量责任感,对外表示站领导的决心和承诺。

(2)确定机构,分配质量职责。环境监测站的部门设置要求每一质量要素要有专人或部门负责。

2.1.3 质量体系文件化阶段

质量体系通过文件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四方面内容,质量手册是环境监测站的内部“法规”,也是应长期遵循的文件,位于体系文件的第一层次。程序文件规定了本站质量活动的方法和要求,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位于体系文件的第二层次,内容与质量手册的规定相一致。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是体系文件的第三层次,包括标准、操作规程、记录等。

2.2 我站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站在2002年、2007年分别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了转版。通过一年多的运行认为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准则宣贯培训不到位,认识不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质量管理工作融入日常检验工作中,目前只是在检验工作中留有相关的记录,缺少管理工作的相关记录。

(2)人员分工和职责不够明确。人员身兼数职,职责交叉太多,不能很好的履行各项职责。

(3)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均衡,所学的专业,工作经历和技术业务能力及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应适应工作要求,我站人员与这个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对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到位,新增人员不能很快适应新岗位。

(5)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制定的较为繁琐,执行起来较困难。

(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方面,信息较匮乏。有些试剂和器皿购置困难,难以保证质量。

(7)不能适时的对管理体系和检测活动进行评审,确保其适用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2.3 质量体系的运行和改进

质量体系的运行就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依靠组织协调、质量监督、信息反馈以及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等几个环节来实现。环境监测站可以通过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来发现体系运行中的问题,通过管理评审由站长来确认问题,作出决策,再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不断实施环境监测站质量体系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

计量认证现场评审一般分为软件组和硬件组开展工作;无论是软件组还是硬件组的工作,基本上是查看资料,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把基础工作做好,尤其是仪器设备管理资料、各种质量记录要齐全、细化,并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做好记录,才能保证计量认证工作取得成功。

2.4 开展审核和评审活动,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

环境监测站可根据部门和检测工作量设置内审员,按要求编制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在监测站质量负责人组织下,统筹安排质量体系各个要素的审核内容、顺序、要求、进度和频次。对不合格的部门、人员,发出不合格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检查,内审结果及时报告站长。站长应及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纠正措施,直至有明显改进,达到改善和提高质量体系运行水平的目的。

3 结语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篇7

近几年, 在本局的高度重视下, 我县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得到稳步提升, 随着今年监测人员上岗证考试全部通过及复评审计量认证准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县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但与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三级站) 验收达标的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准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1 标准化建设中待解决的问题

1.1 人员问题

1.1.1 人员编制问题我县监测站编制2人, 现有人员10人, 超标8人。在《环境监测站建设达标验收办法 (试行) 》下限以下。

1.1.2 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及比例问题我县监测站共有技术人员6人, 占总人数的60%。

高级技术人员0人。中级技术人员1人, 占总技术人员的10%。初级技术人员5人, 占总技术人员的83%。《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验收办法 (试行) 》要求, 编制不少于18人,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50%。

以上情况分析, 我县监测站技术人员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严重缺编, 且技术人人所占比例低。二是初级技术人员在技术人员总数中占的比例较大。三是高、中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1.2 业务经费及标准化建设所需资金问题

1.2.1 业务经费问题全年我站业务经费1万元, 人均0.

1万元, 远远达不到验收标准要求, 且缺口很大。按验收标准最低要求计算, 每人每年最少需经费3万元, 实际经费每人0.1万元, 缺口29万元。

1.2.2 标准化建设所需资金问题按《献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估算, 我县标准化建设共需资金333万元。

其中仪器设备投资127万元, 计量认证2万元, 仪器设备维修1万元, 化学试剂及标准样品3万元, 实验室用房200万。我县监测标准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大, 目前省环保局拨款60万元用于仪器设备购置, 我局自筹100万元。仅靠目前这两条资金来源渠道很难满足标准化建设需求, 资金问题影响着我站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

2 对问题解决途径的探讨

2.1 对解决人员问题的探讨环境监测队伍的标准化是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人才是创新的基石, 是落实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抓住了这一主体也就抓住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没有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的标准化, 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不能调动环境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并为环境监测人员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的政策和办法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环境监测站作为专业技术部门, 不仅需要配备先进的仪器, 还要广纳贤才, 注重培养人才, 人才是环境监测站价值的最大来源。一是向政府申请增加编制, 让环境监测专业的人才充实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二是可向社会公开招聘监测人员, 选拔一批热爱环境监测工作, 懂理论、会操作的优秀人才, 提高环境队伍整体素质, 改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 提高工资待遇, 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吃大锅饭的局面, 营造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氛围, 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地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还可以采取灵活、创新的机制, 个性化的薪酬制度, 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防止监测人才的流失。监测人才的流失是各基层环境监测站全部遇到的问题, 因为基层监测站的人事权往往掌握在环保局, 人事的进出都是环保局说了算。环境监测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行业, 它的技术性、专业性决定了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的高要求。员工从熟悉岗位到具有对监测结果做综合评价、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异常数据迅速识别和判断的能力, 需要长时间经验的积累。人员素质不仅是影响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 更是监测站实力的重要体现。仪器设备、实验用房依靠资金投入一两年内就能彻底改变, 人员结构的调整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因此需要及早筹划。

2.2 对解决资金问题的探讨

2.2.1 基层监测站担负着环境质量监督性监测、污染源监督性

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各类环境调查监测等大量基础性监测工作, 要切实完成好这些任务, 经费保障是基础。与省、市监测站不同, 县级监测站的经费投入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畅通的渠道, 仍然是有钱多干、没钱少干的局面。只有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才能保证基层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基层监测站才能有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努力争取政府对环境监测站按全额预算保证经费, 制定有关经济政策, 开展多种业务补助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和监测科研经费渠道, 要用好用足现有政策规定的资金渠道, 特别是保证排污收费中规定的业务补助、购置仪器经费比例、仪器设备维护费。努力提高各监测站自身的造血功能, 拓宽费源, 提高收费的积极性, 加大收费任务。

2.2.2 加强宏观调控, 完善项目评估、经费使用、效益考核的监

督管理程序, 把资金投入和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工作业绩联系起来, 省局标准化验收组还应对建设过程中具体工作加以监督, 严禁胡支乱花、严格控制超标准建房、购置不适当的高档仪器设备, 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2.3 基层监测站还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弊端, 要取长

补短, 充分发挥优势, 一是一些业务量不大的监测站, 药品和易耗品可由市站统一购买、统一配送。二是对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可以和周围县市交叉购买, 这样可以弥补了买回仪器一年做不了几个样空闲置, 通过合作把项目做得很全面, 实现了资源共享。

环境监测常被比喻为环境管理的“尖兵”、“哨兵”和“耳目”, 而担任这一重任更多的是直接面对基层老百姓和企业的基层环境监测站, 这些基层环境监测站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着环境管理由粗放型向精准型的转变。基层环境监测站要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 努力提高环境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不仅提升监测硬件建设水平, 同时要大力加强环境监测站的人员及管理水平。只有这样, 我们基层环境监测站才能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 为环境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加强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是全面提高环境监测站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献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例, 通过对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人员问题、资金问题的分析, 并就相关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蒋燕敏.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4, (4) .

[2]杨以刚等.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 (5) .

[3]柳建军, 沈雯桦.基层环境监测站改革设想.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编辑部.2002、6.

[4]万木太, 蒋火华.论中国环境监测发展战略,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监测.2005年2月第21卷.第一期.

县级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1环境监测的意义

如果要对现在的环境质量有深入的了解, 对环境的现状作出确切的评价, 就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科学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 如果环境监测数据产生了偏差, 那么对保护环境的决策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无法真正得到实施。现在我国主要坚持“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原则, 环境监测工作不利, 会让环境保护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县级环境监测站是各个地区环保部门的基层单位, 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县级的环境监测工作量比较大, 所以, 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是重中之重。国家针对环境保护, 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在环境监测工作中, 发现了有违法违规破坏环境的行为, 能够将环境监测数据作为依据, 对破坏环境者进行惩处。

2县级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种种因素, 造成了现在的县级环境监测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2.1经费不足, 设备不够完善。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 知识水平和工作素养都有待提高, 所以, 对环境监测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少, 虽然县级环境监测站承担着包括各个辖区污染监督、治理, 例行环境监测以及综合分析任务等等, 但是政府部门比较重视的是诸如财政部门, 忽视了环境监测部门的发展需要。县级环境监测工作有很大的工作量, 这些都是需要资金以及设备支持的, 但是可以看到, 现在很多县级环境监测站都缺乏资金, 无法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2提供一个地区准确、真实的环境数据, 是县级环境监测站应该负责的工作, 但是, 资金的缺乏, 政府的忽视, 让县级环境监测站转变了工作重心, 开始逐渐转化为利益性或者委托性质的监测。环境监测部门是受地方政府管理的, 这也让环境监测工作变得政治色彩浓重, 为了迎合政府的行政需求, 县级环境监测站可能会提供虚假的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开始受到质疑, 逐渐变得流于形式, 没有发挥作用。

2.3政府的忽视和其他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县级环境监测站建设缓慢, 很多设备都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监测需要, 单一方面的监测显然无法全面反映真实环境情况, 工作人员只知道要完成监测工作, 而对监测得到的数据是否合理漠不关心。县级环境监测站一般地处偏远地区, 经济比较落后。环境监测人员知识水平较低, 报酬不高也没有一定地位, 造成了人员流失严重, 很多高素质人才也不愿意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 造成了县级环境监测站每况愈下。政府和环境监测站本身也不愿抽调资金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人力的缺乏难以满足社会环境监测发展需要。

3提高县级环境监测水平的对策

针对上述县级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水平。例如首先要加大资金和设备的投入, 资金是一个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让县级的环境监测站、设备和人力都比较缺乏, 这样就无法得到环境监测的准确数据, 环境监测的实际作用没有体现出来。所以, 政府应该加大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资金投入, 让监测站能够购入新型设备, 满足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为环境保护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县级环境监测工作量大复杂, 检测人员数量太少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监测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对于监测人员, 上岗前要仔细审核相关证件, 监测站也要定期进行监测人员培训, 可以让他们集体聆听专家讲座, 获取知识和经验, 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素养。监测站的领导人员也应该加强管理, 吸引有知识、有水平的人们担任环境监测领导工作。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就是样品采集, 采集的水平对样品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很大影响, 县级环境监测站由于条件限制, 经常采集一次样品就完事, 但是按照规定应该分时间段进行多次样品采集, 监测站的样品采集方法显然无法保证样品质量, 通过样品分析得出的监测数据也就没有真实性和权威性。

虽然很多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都得到了应用, 但是也有一定问题存在, 对于这些问题, 首先应该保证科学监测, 例如在监测因子的制定上, 进行有害物质浓度、种类分析时, 应该结合不同的环境状况来进行, 标准值以下的和长期未监测出结果的项目都应该删除, 强化污染物的形态分析, 才能有效监测环境状况。上面说过, 样品的采集需要多个时间段进行, 取得多份样品, 人为地采集具有一定误差, 所以可以采取自动监测技术, 强化自动检测的共享功能, 能够让检测人员及时地了解到监测数据的变化。确保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可用性, 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 其中的分析应该不仅仅包括现状, 还应该包括对环境状况的预测, 保证环境监测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于有毒和有害的环境污染物, 应该建议标准化的监测体系, 高科技水平的样品采集技术逐渐开始普及, 也已经延伸到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采集和监测上, 标准化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测, 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全面的监测数据。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也要做好应急监测, 通过流动监测车的设立, 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样品送达实验室, 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县级的环境监测站, 在技术水平、设备水平都和国家级的监测站有很大距离, 事故应急监测水平较低, 整体水平也不够高, 提高县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任重道远。

4结语

综上, 面对县级环境监测中的各种问题,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 让监测站能够更新设备, 满足现在飞速发展的环境监测需要。加强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 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提高县级环境监测工作水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社会水平的发展, 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全世界的空气变暖、环境污染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全世界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在我国, 环境监测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也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在环境监测中运用各种技术, 能够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 对环境监测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将就县级环境监测技术中, 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县级,环境监测技术,问题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温正堂.关于监测与管理问题的探讨[J].北方环境, 2011 (7) :1.

[2]谭培功, 金丽莎, 于彦彬.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5 (5) :38.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篇9

1有关环境监测的理论概述

1.1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 是指通过对环境、人类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物质的排放量与含量的监测。它是随着变化的环境质量来确定环境质量的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 为环境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提供了保障和基础。也可以说, 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是通过对环境水平的质量来进行特殊的环境监测的活动。

环境监测的方法, 通常包括对背景的调查, 然后确定环境监测的方案, 再进行优化布点的活动, 最后通过现场的采样与实验分析, 做出最终解决方法。

1.2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特点有三个, 分别是综合性、连续性和追踪性。其综合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监测手段的多元化综合性上, 大多数为可以表示环境质量的方法, 比如:生物法、化学法等手段;还表现在监测对象的综合性方面, 比如:空气、土壤、生物等大自然中的一切客体;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特点, 还需要考虑到监测数据所涉及的社会与自然两方面的综合考量, 并做出统计分析。环境监测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其主要是因为环境污染的时空性, 导致许多因素会发生变化, 故而, 要求环境监测必须有持续性的特点, 来以不变应万变,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追踪性, 是环境监测的又一个特征。由于监测的数据总是随外界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 需要一个追踪体系, 加以监督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1.3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有三个, 分别是优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环境监测的优先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进行环境监测活动时, 要有针对性地、有主次分明地监测对象, 从中将危害性比较大的物质含量先监测, 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优先处理。环境监测的实用性原则, 主要是指针对现在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通过环境监测机制, 了解到我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污染程度的高低, 及时反映我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好坏, 这就是环境监测实用性的具体体现。环境监测的可靠性原则, 主要是由于环境监测活动实施过程中, 各种相关数据记录的真实与可靠性, 它是我们界定环境质量好坏的可靠依据。

2县级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

经过了近三十年对环境监测的坚持, 使得监测的队伍日益壮大起来, 在对环境监测的能力方面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我国的县级环境监测发展得以高科技技术的帮助, 也在保质保量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但是, 由于县级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导致其只能使用手工监测的形式完成对环境的监测任务。而其与自动化的监测设备相比较来说, 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不高, 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自然多出好几倍。设备的低端性, 主要表现在监测手段的落后性上, 这使得原本自动化程度就不高的手工监测在数据的测量上缺乏精准性。并且, 其测量的数据记录好之后, 还需要强大的数据分析员, 对所监测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与考量, 但即使是这样的高强度分析, 其结果的准确性也与科学数据差距甚远。有些县级仍用一些二十年前的环境监测设备进行监测活动。由于设备的不先进性, 使得监测的内容与实际的环境质量状况不相符合。就目前县级环境监测站对环境监测的能力而言, 现在的县级监测能够完成的任务, 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普通监测。但其对电磁波和放射性物质的监测还是不够精准, 甚至于有些污染根本就查不出来。对监测技术的利用与处理上, 还是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的管理需求。大多数的县级监测技术仍然停滞于手工形式的解决上, 对于测试结果的精准度, 也只能够参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这种单一的模式, 使得信息处理得深度不能够满足于在大环境下环境监管的实际要求。

3推进县级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

我们在看待县级环境监测的问题上, 要用发展的眼光为手段, 一切都要以科学、规范的手法来加强对环境的监测。

3.1推进县级环境监测设备的升级换代, 提高准确性的测试。环境监测设备的现代化升级, 是县级环境监测中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县级环境监测站要摒除传统手工监测环境的单一方式, 并且对一些传统手段无法监测出来的污染, 进行新的考量升级, 填补在这些方面中的不足。将设备的升级推广, 是满足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共同需要, 也是在解决社会共同开发与治理的大环境问题。

3.2建立相关权威监督管理机制, 对县级环境监测执行严格督导。县级环境监测现代化的顺利展开, 需要建立一个监督管理机制对其进行严格督导, 使其得以绿色、健康、可持续的与国家先进的环境监测标准相符合, 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随着县级环境监测的稳健发展, 在经济上的支出相对来说会比较大, 如果有设置一个相对来说权威的机制, 就可能避免县级环境监测站在资金周转方面的不足。这个权威机制可以根据其实际得到的数据与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现状相结合起来, 并向国家环境监测站报告, 使其可以在经济上帮助我国县级的环境监测站, 完善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原先手工监测转换为自动化的机器监测, 使得其监测结果更科学, 数据更加精确, 并填补传统监测时没有检测出来的, 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元素的空白。从而, 完善与丰富了县级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数据报告表, 为今后在县级的环境改善, 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依据。

3.3县级环境监测在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中, 应注意对监测技术人员的培养。技术人员, 是实施县级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监测技术过硬, 是优秀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所应必备的条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社会与环境监测机构都需要人才的高度集中,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输送。有些优秀的技术人员, 没有接触过新兴的监测技术, 只有自己对传统手工监测环境的技能, 由于其专业性不能被证明, 且必须得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这就要求县级的环境监测机构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的培养与强化。只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技术型人才, 才能对环境监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得以解决, 应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获得在效益上最大的收获。

结束语

县级环境监测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是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提高的必然要求, 它是顺应了其发展的必然性的自然产物。强化推进县级环境监测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发展, 是提高县级的环境质量的基础, 有利于针对县级的环境问题, 再施之以建设和改善环境的机构, 对其出现的环境问题加之改善与提高。如果没有科学的环境监测体系, 就没有准确科学的数据管理报告。因为具有高素质与高能力的人才, 不能配有高科技的先进配套设备, 就无法高质量的完成高强度的数据整合。老技术人员对新设备的零接触也使得县级的环境监测发展无法完全现代化, 这就需要其进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人们所讨论的焦点问题。由于有了科技的保障, 更需要对我们所生存发展的环境进行高标准与高质量的要求, 主要针对如何做好县级环境的现代化监测而展开论述, 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环境发展可持续化, 并为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县级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庆添.县级监测站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海峡科学, 2012 (7) .

[2]楼建华.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质量保证工作[J].海峡科学, 2011 (7) .

[3]王丹慧.县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困境及对策[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13 (3) .

[4]彭甲秀, 张庭建.浅议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J].科技信息, 2011 (1) .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篇10

1.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概念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自动监测仪器为核心的自动“测—控”系统。该系统由监测中心站、监测子站和质量保证实验室组成。其中空气环境监测子站包括采样系统、气体分析仪器、校准装置、气象系统、子站数据采集等。子站监测的数据通过电话线传送至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实时控制、数据管理及图表生成。

1.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状

2013年4月开始, 玉溪市各县县级监测站对各县县城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监测, 每年至少监测324天日平均浓度, 每月至少监测27天日平均浓度 (二月至少25日) , 每日至少监测20h。按月分旬适时上报监测数据, 编制了环境空气质量专报, 并在玉溪日报、玉溪电视台、玉溪网和玉溪环保网向社会公布各地空气质量状况。

2 现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平存在的问题

2.1 耗时长, 工作量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的规定, 手工操作的有效数据每天至少有20h采样时间, 取样、送样、实验室分析的监测方法, 监测工作耗时较长, 每个项目至少要一个分析员, 大量的手工数据要由专人分析、统计、上报。县级监测站已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 (1) 负责辖区内饮用水、地表水、噪声等例行监测工作; (2) 负责辖区内各企业水、废气监督性监测; (3) 承担各种投诉临时性监测; (4) 负责建设项目环境验收报告的编制等日常工作, 工作量较大, 而且县级监测站实际在岗技术人员普遍不足10人, 繁重的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任务影响日常工作。长时间采用手工操作监测方法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满足要求。

2.2 现用方法存在的问题

手工监测颗粒物要求重量法用十万分之一天平称量, 对仪器请密度要求非常高, 需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人工称重, 程序繁琐费时, 自动化程度低, 采样前后的处理 (放置、安装、取出、标记、转移) 和称重称量容器以及称量部件等都能导致监测结果误差较大。监测项目单一, 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

2.3 不能全面反映某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只能采用简单的手工操作, 这种监测方法主要适用于应急临时性监测, 它在取样和分析上存在一定的误差, 环境空气污染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现状和规律和对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及影响不能做出连续的判断, 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某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从而影响了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影响数据报送时效性

采用人工采样、送样、实验室监测分析到数据统计上报至少要2天时间, 不仅费工、费时, 而且样品捕获率低、分析时间长、数据上报慢和信息量少, 影响数据报送时效。

3 建设自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3.1 保障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数据传输上报时效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可以24h实时监测上传相关数据, 与传统的手工采样相比, 自动监测系统采样范围增加, 因而有更好的代表性, 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某一个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掌握当前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和变化规律及趋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 判断环境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污染造成的影响范围, 为政府主管部门控制和治理环境空气污染决策和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依据。

3.2 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 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长期连续工作, 全年不间断运行, 不但可以获得大量监测数据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测量出空气中每一时刻污染物的浓度, 不仅能够提供日均值, 而且每天的最高值、最低值都能及时反映出来, 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这种自动监测的方法不用把采集的样品拿回到实验室, 不需要化验分析, 直接读出测试结果。代替人工送样实验分析的监测方式,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用自动监测方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3.3 为环保执法和科研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每日各时段的长期连续监测结果, 捕捉本地区环境空气污染出现最严重的区域及时段, 捕捉到危害及影响严重污染源的排放规律, 为防止区域环境空气污染加剧, 保证环保法规的执行, 起到监督作用。长期收集环境背景和环境空气质量的连续监测数据, 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库。用积累的连续监测结果, 为环保科研、科学规划及制定或修改环境标准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活动的不断加剧, 环境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 环境空气质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 做好各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 适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是广大群众之所望, 目前, 玉溪市各县现在只能采用简单手工操作方法进行监测, 不具备实时发布的条件, 远远不能保证和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 提高现有监测技术水平是目前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日益加快, 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为环境问题中重要一环, 对其要求也逐渐增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能快速了解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 可以使环境空气状况透明化, 促使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 提高现有监测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是目前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现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平存在的问题分析, 阐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

上一篇:哲学辩证研究法下一篇:幸福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