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2024-08-05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精选十篇)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1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及分布特点

1. 本科专业招生数目变化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外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短短的十几年内,已形成了专科到博士后流动站5个培养层次,形成了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3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

根据1994年的统计,我国共有30所院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其中2所为非师范学校。至2000年,开设高校又增加24所,2000年后更是高速度发展,如表1所示。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还在筹建、申报之中。2007年开设学校已达220所,是2000年的4.07倍,其中,师范类院校85所,综合类院校76所,理工类及其他59所。

2. 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不断地改进,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杨改学教授在2006年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总结如下:

在专业建设初期,提出培养目标为培养4种人:电教课的教师、电教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和电教管理人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培养3种人:教学设计人员、教学软件编制人员和电教课程教师。

20世纪90年代,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发展提出了新的3种人培养目标,即: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相关部门与行业中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

目前又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新媒体的开发与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4个培养目标。

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适应范围由学校走向企业等各种行业。

那么各类高校的培养方向及培养目标有无个性差异?我们通过选取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及上海外国语大学8所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校为代表,对比分析了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

对比研究发现,教育技术学的培养方向主要有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工程,培养目标大都一致,比较宽泛,主干课程以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相关课程为主。而其中武汉体育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较有特色,它们分别结合本学校专业特色,增加了很多体育或外语的课程内容。

二、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分析

根据培养目标,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师、专业技术(教育软件开发与制作等)、教育服务管理等岗位,主要从事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或培训、现代教育媒体的制作与应用、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等工作。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已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中于高、中等学校和事业单位的教育技术中心拓展到了各类教育部门,尤其是9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为其提供了许多发展的空间。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已逐渐地渗透到各类企业,如教育、IT、影视制作等多个部门。

根据穆桂斌和王坤对2006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如图1),大多数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了去学校就业。但当前学校等高等教育机构人员需求有限且更新周期相对较长,这无疑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

同样,在武利成和古忠民对湖北省71家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需求情况调查研究中也有相似的结论。他们发现,“中小学和大学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已趋于饱和,15家高校仅需4名毕业生,而34所中小学仅需13名毕业生;仅5家教育类企业就需要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11人;在所有的单位中共需求博士毕业生14.7%,硕士38.2%,本科生47.1%。”可见,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人才在学校类单位的需求量逐步减少,在企业中的需求量增加,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人才学历的要求正逐步趋向高学历。

在就业人数上,各个学校的就业率有相当大的差距。本科生就业较为困难。从高考网上发布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就业率就可见一斑(见表2)。

那么,社会对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究竟有哪些要求呢?从表3可以看出,主要集中于教学设计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媒体开发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挥是基于管理能力、构造维护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之上的,因其交叉学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与其他专业的人员紧密配合,相互协作(见表3)。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经常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相比,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计算机知识又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科学研究兴趣不高,所以对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不能进行很好的整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样有眼高手低的毛病,特别是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

因此,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调整建议

由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专业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与外部需求环境相脱节。

学校所需要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是进行真正意义(不是简单的资源组合)的媒体资源开发人员,主要是在讲台下为教学服务。以教学设计为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不符合学校的真正需要,而且仅掌握简单的媒体资源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工作,往往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所以,当前培养的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对学校并不重要。

在企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应用主要是绩效管理,然而,在教育技术的课程设置中,绩效管理类的课程是以教育学的角度呈现,毕业生缺乏企业实践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公司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足,与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竞争尚缺乏竞争力。

从事影视制作及广播电视新闻方面的教育技术学毕业生普遍感到自己的文科功底不强,大多只是做一些摄影、摄像等方面的工作,比较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又有一定的差距,在影视影像的制作上深切感到在校期间动手能力培养较少,实践经验不足,能力差等状况。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方面,我们建议:

1. 拓宽就业领域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已经不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要就业领域,教育技术学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开辟新的就业市场,针对新领域培养学生。企业,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教育技术学进一步开拓的新领地。当前在教育软件行业、企业培训领域,都急需懂得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的培训人才。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很多去了工业、商业、咨询业供职,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而在我国,教育技术学毕业生鲜有涉足这些领域者。

2. 合理调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布局,办出各类学校自己的特色

2000年后的几年间,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过猛,区域布点不合理,层次性不强,横向已延伸至农、林、医、师、工等各类学校。因此,首先,要从宏观上考虑区域内专业布局的均衡性、形成培养目标的层次性、服务对象的针对性;其次,要想与众不同,富有竞争力,需找准学校特色,结合其特点形成本学校专业发展优势,如理工类高校由于自身具有理科和工科的性质,它们应采取“应用研究型+技术应用型”的联合培养类型,并取其技术含量高的就业领域来着重培养本科生,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该专业的竞争力。

3. 改善办学条件

截至2007年,全国已有220所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但是,抛开人力资源、学科建设等“软环境”,其中又有多少所学校真正具备了本专业办学要求的硬环境呢?本专业的开设必须依托相当规模的硬件资源,网络实验室、媒体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课件开发室等配套设施必不可少。没有这些资源,如何保证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特色性?如何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勇气和能力走向企业?因此,办学者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势在必行。同时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也应该有宁缺毋滥的精神,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不再允许继续招生。

4. 优化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多个春秋。自从由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主干课程来看,都是从教育学、心理学到传播学,从普通物理到电路设计,从电视教材制作到网络课程开发,从电教美术、电教音乐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设置求大求全、形聚神散。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所学“广度有余,深度不足”,成了“万斤油”。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尴尬境地。所以,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该专业在本校优势领域的拓展,在求专求深上下功夫,以增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历史数据、需求结构,得到该专业设置发展变化的规律及与社会需求的互动状况,旨在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结构如何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社会需求,专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

[2]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3]穆桂斌,王坤.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走向企业的路还有多远[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4]武利成,古忠民.从需求出发看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未来的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5

[5]周晓春,涂道伟.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2:164

[6]王洋,付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7

[7]孙沛.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核心能力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7,6

[8]王洋,付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7

解析司法职业化与司法的社会需求 篇2

朱苏力

【摘要】中国整体的司法改革,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确实存在法律缺失的问题。但是就现在的中国来说,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比如说在基层调解是解决纠纷的很重要的方式,你有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法律知识。很多当事人看到判决书,不会去看里面的法律论证是什么,用了什么法律理论,他们只会去看判决,到底自己是赢了还是输了。拿许霆案来说,第一审判决书写得很好,但是老百姓不满意;而二审判决书不过是说了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最终的判决却能够让老百姓满意。道理谁都知道,但是道理真正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很高兴来到西安交大。因为是傍晚来的没有看到校园,所以我不敢说是不是美丽的校园。美丽不美丽不重要,西安交大在全国的名声是非常响亮的,是一所很有名气的院校。尽管法学院才刚刚成立,但是在单院长和许多老师的努力下,正在蒸蒸日上,今天能够应聘担任西安交大法学院的兼职教授也是我的荣耀,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来西安交大做这次讲座。因为作为兼职老师首要的职责就是教书,所以接下来我就进入今天的正题。谈一下中国的司法职业化与司法的社会需求。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司法、法制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司法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从99年开始,从最高法院提出了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事实上更早,在90年代中后期,从中世纪开始,就开始了司法改革,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司法改革一些困境,具体的问题在哪里,可能除了学习法律的一些人,其他人很难注意到。对近来中央的一些重要决策,比如说强调三个至上,强调司法的密集性,强调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也关注甚少。为什么说要强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对司法改革并不满意,不管你司法怎么改革,如果老百姓意见很大,不能理解并体会到司法改革的好处,也是没

有用的。比方说我朱苏力教书教得好,但是你听完他的讲座之后觉得他讲得不怎么样,甚至说不如张三,不如李四讲得好,那你会觉得凭什么朱苏力是北大的教授,不过是滥得虚名。而所谓改革也是一样,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当然我们不能说老百姓的期待全都对,因为这个社会在发展所以老百姓的预期会比较高,或者说我们当年提出社会主义法制改革的时候提得太高,比如实现正义。因此我有任何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我就会觉得这个改革是没有用处的。

但是不仅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的方面,比如说司法的腐败问题,我们以前可能觉得司法不公,或者说司法出了什么问题是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够,是过去不重视法制,是左倾思想的影响。有这些因素但是我们发现并不全是这些因素。有很多法官现在贪污腐败恰恰是知法犯法。拿最高法院的副院长某某XXX为例,都已经到那么高的位置了,什么博士生导师啊,博士学位都拥有,但是据说在受管制的时候还一次性接受了300万的贿赂,而这个贿赂人是他同学。他自己给自己订了条规矩,我不收其他人的礼金,只收同学钱。但是收同学的钱,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反而更大,因为这当中有很多都是律师行业的,当然最后出卖某某XXX的也是他的这些同学。这还不仅仅如此,改革十年以来,全国国历届的高院院长,一共有7任都出了事情,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这个比例能够占到了四分之一。为什么说很多人现在怀念毛泽东时代,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贪污腐败,社会相对比较平整,但是大家也都很贫穷。中国的富强靠的就是这三十年改革开放,但是你出现的这些问题,最后极有可能会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毁了中国。如果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干部没有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民自然不会满意。

这当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法官也不满意。法官不满意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在过去五年当中,据我们最高法院副院长讲,法官流失了上万名。所谓流失,就是因为觉得这个工作已经不值得我干,就象你为什么会从大学里流失出去,可能就是因为你觉得大学里收入太低,工作太累,所以就会去其他部门寻求更好的工作。那么这个法官的流失就意味着法官对这个工作的不满。如果说改革了,人民没得到好处,法官没得到好处,而且又出现腐败问题。还有更严重的是我们现在中西部法官的断层现象剧烈,这是2003年在推动司法考试进行改革的时候,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国5年之后法官群当中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就象陕西这样的法律教育大省,每年至少有30名法学本硕博的毕业生,但是在陕西有20多个县法院里面没有一

个法学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而这种情况在80年代之前却是有的,虽然那个时候法制教育不发达,但是一些院校还是可以向基层输送人才的。现在的情况却是不仅基层法院,一些中级法院也存在这样人才缺失的现象。陕西在西部来说已经是相对比较发达的大省了,虽然现在还不能跟江苏,浙江相比,但是在周边,你与甘肃相比,与新疆相比已经算是政治文化发达的地区,而在那些地区的情况更为糟糕。如果中国的法律体制最后建设成基层没有法官的情况,那么要司法改革,要法官职业化,专业化就失去了前提。而另一方面我们都了解,在城市地区聚集着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在所有专业当中排名倒数第二,仅仅达到百分之六十。这也体现了法制教育,司法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要全盘否定,而是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改革的成绩,成绩固然要看到,也要看到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的途径。那么究竟是哪些地方出的问题呢?这要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这些问题本身并不是法律教育的问题,不是司法本身的问题,而是说司法要满足的社会需求,要适应的国情跟实际情况不吻合。举个例子来说,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别人都觉得他们很好,他们也想好起来,但就是好不起来。而许多包办婚姻也是这样,两个人没有人觉得不好,都是觉得天造地设的一对,但两个人就是好不了。就象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大家都觉得两个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贾宝玉偏偏最喜欢的是林黛玉。当然他也喜欢薛宝钗,但那只是男孩子的一种习惯而已。

因此我们回过头来看,不要只看司法当中的一些问题,而是要看中国的国情中哪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司法制度,法律教育,司法改革不能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需求。那么中国到底存在着哪些因素呢,简单一点讲就是说中国是大国,大国就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大国意味着有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意味着民族的多元化;而中国的情况跟美国又不相同,美国的话简单描述就是在大街上走的有美国人,有亚洲人,又有非洲人这样的情形;而中国的情况更为复杂。中国总体上来说是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在某个地方可能全部是汉族,某个地方全部是蒙古族。美国所存在的仅仅是肤色上的差距,但是他们的文化是一致的。而许多时候这种文化上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那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讲,中国的每一个省每一个自治区单独拿出来放到世界上都不能算是一个小国,最起码也是一个大国。它的一亿多人口,巨大的外贸总值在世界

上都能够排到前位。象江苏浙江至少也有八九千万,而陕西就算只有五千万,也就是比法国稍微小一点。就比如说你做一个小秤杆子很容易,但是你要做一个一百米多长的秤杆子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又象是一个家庭,一个三口之家和一个五口之家是不一样的,一个小企业和一个大企业是不一样的,西安交大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也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大学。为什么说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之后不愿意同父母住在一起,不是说他们不孝顺,只是所多两个人是一样的,在做决定的时候你也要多考虑两个人的意见。如果我们两个人是夫妻,今天晚上要出去看电影,那么提前就要告知两个人,考虑这两个人的意见。如果一个七口之家,一个十机口之家就会七嘴八舌。人多好办事,但是人多难决策。众口难调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你只在上海实行改革,那会不会很难。新加坡是个法治成功的国家,但是新加坡只有四千万人口,相当于半个西安市。香港治理得很好,但是香港只有600多万人口,相当于半个深圳。有些东西看上去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实施起来却面临很大的困难。不要以为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国情,强调中国特色,是没有意义的概念,恰恰这些是有意义的。人口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先讲城市与农村的问题,我们知道法律更多的是适用于陌生人中间的。今天单院长请我来做讲座我们没有签合同;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要请你来做讲座,你很可能要到外面请一个人来见证合同。你们同学之间会借钱,你们不会签合同。但是今天我向你借钱的话你肯定要写个借条,如果说不好意思的话,也会找个同学来证明一下。如果今天来得不是朱苏力,而是北大的一个同学要跟你借钱,你肯定也要写个字据。就是说法律更多的是处理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城市的关系。为什么说大量的律师聚集在城市,因为在城市里,你做生意,要跟许多的陌生人打交道,你们之间的交易,需要一个法律使这种关系稳定下来,提供一个保障,从而使自己不至于会吃亏。因此说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律师,或者说法律事务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很少有律师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在一个乡镇里你几乎很少能够见到律师,因为它不需要。但是在城市里面,象国际贸易,知识产权,反托拉斯之类,甚至刑事案件都需要法律,需要律师。想一下我在来到这里之前,也就认识单院长和某个老师,我们就是陌生人。法律更多就是为陌生人为城市生活服务的。虽然说中国在迅速的城市化商业化,但是中国的法制并没有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中国的法制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社会关系而慢慢改变的。在三十年以前中过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是农村人口,而现在中国大概每年以一个百分比的速度,农村

人口在减少,城市人口在增加。因此我们现在有百分之五十的农村人口,百分之五十的城市人口,虽然只是个乐观的数据,但按照这种速度下去,再过几年中国大概会有百分之八十的城市人口,所以法律是必须要发展的。

而从另一方面讲,法律也是城市人才能够消费地起的,城市人的收入比较高,包括贪官污吏,是更能花得起钱的。法律有时候可以说是富家子弟,富家子弟往往心肠比较好,说是要为穷人打官司,但是你骨子里还是富家子弟。法律是想帮助穷人,但却没有帮助穷人,因为是穷人消费不起的。大概在几年前,深圳律师的收费就是300块一个小时;北京是500美金一个小时。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我们学法律不是要学得多深入,而最主要的是学会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了解现实法律是什么样子的。而这种真实的现实社会不容易改变,哪怕你个人想要改变,也很难改变。商人就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就能够花几百万去请一个律师,我们能把这些律师都派到农村去吗?不能,这就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也不符合人才的自由流动原则。而农村为什么不需要律师呢,主要是它是熟人社会。熟人之间是不敢做坏事的,而陌生人之间骗钱就骗了。但是熟人之间不同,比如我借了单老师钱不还,单老师就有可能提着菜刀来找我了。或者说对我的声誉有影响,别人说我借钱不还,以后不要借钱给他,那我以后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借宋丹丹的话来说就是:以后怎么在演艺圈混?拿小时候为例子,比如说你要借我变形金刚玩,我不借给你,那你说我不跟你玩了,这句话就会让我把玩具给你的。因为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是害怕被疏远,被孤立的。所以说这是在熟人之间很有力的砝码。而且在熟人之间我们知根知底,你知道我借钱不还,那你可以找个借口不借给我。但是陌生人就不一样了,比如我现在捅你一刀明天就回北京了,我也不会管你怎么样的。所以有陌生人之间更需要这样的法律保障。中国有一句话叫救急不救贫,这跟银行贷款是一个道理,你资金很紧张,银行可以借给你,但是你说你根本还不起贷款,银行自然不会贷款给你。

在农业社会当中,信息收集是相当方便的,甚至在农村大家都不怎么用大名,用什么山柱啊,秋菊啊,但是大家相互都很熟悉。当然在农村也是有纠纷的,不过都是小纠纷而已。拿秋菊打官司为例,秋菊与村长的关系被破坏了,应该怎么解决,这就引出了现代法律理念与旧时期的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矛盾和碰撞。

在中国,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这种情况很比较复杂。在东部沿海地区,即使是农村也是很商业化,很现代化,而在西部地区,即使是城市,有时候也相当于是半个农村。就象是陕西的一些县城基本上也是熟人社会,你一回到家,你所有的同学朋友都遍布在县城的各个角落里,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几乎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正是这种不平衡性,它影响了对法律的需要,也影响了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的问题。我们在学校学的国际法,反垄断法,国际贸易法,拿到县城去根本不会用得上。这跟自然科学不一样,科学技术越发达越有实用性,而法律越先进,到基层越不能够被应用。这就是为什么北大的学生为什么都不到基层,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在基层没有办法被应用,只适合留在城市当中。再提到中国的古代教育,是学成之后先出去,然后慢慢得落叶归根,再回到家乡做一些事情。但是中国的现代教育模式的结果是,你在城市接受教育之后,你就再也回不去了,因为你所学到的知识在农村是没有用的。

另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各民族的语言,这也是导致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原因。比如说你在新疆维族自治区招考法官,要考英语,那么当地人就会觉得自己连汉语都不会讲,学英语有什么用?你在一个讲维语的地区想着普及英语与国际接轨,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呢?就是说不是是知识就有用,要看对什么人,用在什么地区才可以。你到西藏,你要考海商法,那当地人就会觉得我们这辈子能看到海吗?考这个能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如果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国的法学家们关注的只是东部沿海,大城市的一些法制发展,同国际接轨,那就不是在解决中国问题,而只是在作秀。如果你到宝鸡,咸阳的县里,你学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用得上,而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你所关注的只是申请出国,去哪去哪,不关心中国的这些基层问题,那真的是很让人心痛的。

中国整体的司法改革,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确实存在法律缺失的问题,在外商投资,引入外资的状况下,相关国际贸易法,海商法的缺失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是就现在的中国来说,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就象是有很多的法律知识是学校里学不了的,你要到法院,到基层才能学到。比如说在基层调解是解决纠纷的很重要的方式,你有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法律知识。我们学法的人可能会觉得调解是个比较落后的解

决途径,但对老百姓来说,他不在乎你是用先进还是落后的解决方法,对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我们的纠纷有没有解决。很多当事人看到判决书,不会去看里面的法律论证是什么,用了什么法律理论,他们只会去看判决,到底自己是赢了还是输了。拿许霆案来说,第一审判决书写得很好,但是老百姓不满意;而二审判决书不过是说了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最终的判决却能够让老百姓满意。道理谁都知道,但是道理真正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此,我们要去农村解决纠纷的时候,就不一定要靠法律,就需要调解。调解不仅仅是对法律知识有所理解,调解要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比如说当事人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调解人必须要有威严,有权威,资历上的权威和年龄上的权威。一个刚毕业的法学毕业生去调解,就比较难让当事人接受。所以我们看一般解决纠纷的一般都是长者,并不是说这个长者就要比15,6岁的年轻人知识积累多,聪明,但是社会倾向于接受长辈的调解。而法律上把人际关系都看成陌生人的关系,涉及利益的时候就很难分清。有很多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农村出现的问题,比如说一对年轻夫妇,男方进城打工,几年下来成为一个小富翁,有了一定的资产积累,也有了小蜜,就想回来跟女方离婚。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去依法办事,这是不公平的。当然你不能说男方错了,环境变了,心理变了,自然生活也想发生变化。如果这是在城市,很正常,双方都经济独立,感情破裂之后分开很正常。不过发生在农村,情况就会不同,你出去打工,女方帮男方把孩子抚养大,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如果法官直接根据法律判决,对女方是不公平的。这就涉及到了你到底应该使用判决还是调解来解决问题。而你不能因为在城市用大量的判决,你就一直使用判决,包括在农村。这其实涉及到法律利益集团的问题,我们学法律的人,更擅长审判,我们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所谓的调解,一个转业军人的调解能力并不比一个法律本科生差,这就造成了对法律知识分子的一种利益侵犯。

当我们社会的法制改革仅仅是在关注城市小部分人的形式化的时候,它实际上就脱离了大多数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脱离了中国中西布地区广大人民的需要,注重法理,注重法律变更程序,条文形式,但是这些方面的改革并不能说服人民。他们只关注结果。

这都是中国法律改革面临的实际。所以我们今天在讲这些问题的时候,在学习法律的时候,要意识到这些,但更重要的是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而且中国是大国,不管你将来在哪里,许许多多的法律问题都会存在。举个例子,电影《色戒》,有人会说色戒在中国是删减版,而没有完整版,从而提倡中国电影的分级制度。但是我们注意到各大电影院线都是在大城市,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也有差别,很难制定统一的标准。另外在中国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与家人,一大堆人一起去。我们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去看《建国大业》,但不能说一起去看《色戒》,这些小事情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又比如一个村子一起组织看电影,你看什么电影,也会间接影响村民之间的交往。如果法律人对这些小问题都不思考,只是照搬人家的,解决不了问题。

另外有一个几年前的例子,有一个民警看到一对夫妻在家看黄碟,就把它没收了,这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按理来说,警察不能没收,但是警察也是接到电话之后才去干预的,你可以说看黄碟是不正当的,但是你不能说警察接到举报去干预是不正当的。有些人看黄碟就跟有些人写论文一样仅仅是一种爱好,别人是没有干涉的理由。你可以说看黄碟是不正当的,但你不能说你让民警去干涉是不正当的。比如说你是在农村,门窗没有关,声音影像都影响到了别人,如果刚好隔壁有小孩,那会影响到更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警察的干涉是不无道理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司法制度偏向于法律这边,而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思维习惯和传统,那么法律就真正得与社会脱了节。但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社会舆论的导向全都偏向于看黄碟这边,却没有考虑到小孩的感觉,女性的感觉,父母的感觉,这就与大众的正常思维相抵触。当然你可以看黄碟,这中间要有一个界限,就是你不会影响到别人,这在城市很容易实现。但是这个案子是发生在农村,就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形。就是说有些问题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是环境而言的。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价值问题,我们现在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创新主义,我们提倡个人的创新,但这种创新是以不对社会产生反面影响为前提的。

如果说司法改革考虑不到这些具体的问题,一味得与现实社会脱节,那么这样的改革终究是很难成功的。刚刚提到的中西部法律人才缺失问题,其实不只在西部存在,在东部,广州的一些小地方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要招大量的转业军人到基层去,因为没有大学生去。虽然要求我们现在的大

学生要有一种胸怀和精神,但并不要求全部人都要有这种理想主义,也要有现实主义,但这种理想主义是必须的。只有这种理想主义的存在才能使中国的法制和司法改革产生变化。没有一个国家在贫穷落后的情况下建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法制社会。很多国家和地区法制健全,也是因为法官收入比较高,律师收入比较高,才存在一个法制完善的前提。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法制的变化也是首先基于中国的变化。

谈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 篇3

关键字:需求;教育改革;实践;职业道德

前言:近年来,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受到的关注程度也是越来越高,而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关键。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着手于职业教育以提高就业和职业能力为导向,必须从理论教学转变实践培养为主的模式,倾向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对会计实务的要求。

本文很对目前社会上的需求,从高职教育着手进行分析,深刻探讨如何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促进会计教育人才的培养,为输送更多的人才到社会服务,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向

经济时代会计人才的需求已经从过去对数量要求转化为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从单一人才的需求转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培养会计专家到培养会计多面手,高职教育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会计工作重点从传统单一“账房先生”的工作,转变为解读财务信息、解决经济问题,扮演着“企业合作伙伴”的重要角色。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必须脱离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不能过度的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要摒弃课堂说书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真正的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

1.要有适应性,即人才的培养目标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高职在实际教学中应以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为根本前提,以培养能胜任实际工作的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

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个普遍的缺点,就是进入社会,怀揣知识却无用武之地,总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主要是由于高校的培养方式错误造成的,因此,高校必须转变思想,培养具有高度

2.要有现实性,即高校教学要与会计所在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一致。这是较为关键的一点,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于社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和实际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每当出现新法规、新政策时,都应及时把他们纳入授课范围内,避免出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情况,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就业。让学生与该行业不脱节,时刻保持新鲜,对行业的发展了如指掌,才能顺利的进入角色,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优化课程设置,突出职业教育

高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符合会计教学目标,理论课教学要精练、透彻、强化实践教学。首先,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从目前整个课程体系分析比较庞杂,部分课程存在交叉和重复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造成课时浪费,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教学模式,合并相关课程,着重专业能力教学,依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在对会计职业活动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教学教案,避免出现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脱节。其次,学校还应加强财务软件(用友,速达等)、办公软件等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的使用;了解计算机基础硬件问题的处理办法,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方法结合,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再次,学校应将职业证书与职业培养相结合,组织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工作。企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职称有一定的要求,职称证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会计工作人员能力的证明,因此职业证书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一块敲门砖,学校应重点着手工作。鉴于此种情况,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考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辅导,由此加大通过率,为就业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三、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动手能力

会计知识的学习不止停留在理论,实践经验对会计工作人员非常的重要,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必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拦路虎,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对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因此,高校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实践工作的完善,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1.改变传统教学,加强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教学缺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足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专业能力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我们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积极开展探讨式教学的方法,在每一个知识点解析前,可以先为学生准备好知识点相关的资料和例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学习中的分析方法,加深知识记忆。

2.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高职会计院校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应建立校内会计实习基地。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整理以月为单位一个周期的会计业务,从原始票据的整理和凭证的填制开始,到凭证审核、编制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状况、网上申报纳税等完成一个综合的业务处理。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系统、全面的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实践能力,获得感性认识。

3.实行校企联合,定向人才输送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利用企业与学校不同的教学环境、教育资源,让学生接触实际的会计处理业务程序和方法,感受真实的环境。学校可与企事业单位联手定单式培养,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职业人员,担当企业的知识平台;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直接途径之一,提供的实训基地和设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专知识又可以解决就业难中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如学校与银行联合,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银行会计方面的金融会计知识,实践工作流程;学校与企业联合,则侧重企业会计知识学识,在完整的体系中体会各行各业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做到专业知识学习不盲目有的放矢,有效的解决毕业生专业不精,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拓展了就业道路,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需要。

四、树立职业道德,正确认识价值观

从专业人员的各方面来看,除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外,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在未来发展,就业则选择中也同样重要。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灌输道德准则和敬业精神。具体来说,我们不仅要培养出具备专业工作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多方位人才,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能力。根据各行业准则和社会合格公民所具备的心理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基本素质相结合,在常规教学管理中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生活习惯,正确指导,从严管理,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五、结束语

为更好的适应经济信息化时代下会计需求发展的趨势,高职教育必须把握现在,着眼于未来,从实践出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以“教学,人文素质,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冬梅.《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途径和措施探析》.2010,(8).

[2]董云飞.《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其实》.2011,(3).

[3]许永艳.《浅谈高校会计专业教育》.

[4]张翠红.《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5]张娅.《“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会计教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7.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4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只有经过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创新, 才能让学生从学校踏进社会后, 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与社会接轨, 为就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1.1 教学生“会学”

由被动接受的“学会”变为自主探究的“会学”, 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终生受用。

1.2 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要让学生清楚学习进度和基本内容, 并在各阶段的学习中进行自我评价。

1.3 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协调、咨询引导的作用, 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激励。

1.4 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 , 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达到什么标准, 应掌握什么能力。

1.5 优势互补, 产学合作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 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 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学校的教师作用, 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资源共享。

2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讲授法

针对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运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

2.2 讨论法

他是一种依靠集体智慧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的创新学习方法。通过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 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 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映, 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 经过组合和改进, 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2.3 案例教学法

这是一种通过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 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 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 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

2.4 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 他力图帮助个人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共同致力于分析社会情境, 分析人际关系, 并形成处理这些情况的恰当而民主的方法。

2.5 行为导向教学法

是指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视觉感知获得感性认识, 进而影响行为、领会、落实所学的知识的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展示给学生观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或通过示范性的演示, 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它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行为, 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2) 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 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3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的程序

3.1 课程准备

课前由教师交代课程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发展动态等。以事例、问题、提问等形式导入, 讲明每个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3.2 技能 (实训) 示范

基本原理明晰后, 教师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技能标准示范, 要求学生进行 (实训) 反复训练, 教师针对实训过程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主题讨论、讲解、再实践,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达到强化实践能力的目的。

3.3 综合技能实习

为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 安排学生到现场进行短期实习或长时间的综合技能实训, 或参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 在积极参与中判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正以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前进, 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但只有时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职业教育才能完成培育高素质人才与高技能人员的需求。综上所述, 只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改革研究方面的总体构想, 其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与实施更应在教学中不断深化, 让每一种方法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只有职业教育人不断行走在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 才能让职业教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坚实的支柱。S

摘要:职业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为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提出来的。党和政府历来对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此一定要搞好职业教育。只有创办一流的教育, 才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法研究,改革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5

一、什么是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的语言背景国际商务活动,因为它是为对外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活动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它广泛应用于对外商务及贸易活动中,可见它非常实用,它已经成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科。随着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商务往来将向着更深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更多的项目、更频繁的方向发展。因此,商务英语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教学的专业化、口语化和很强的针对性,它所涉及的专业范围也很广,并具有独特的语言范式和表现形式。

二、什么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指导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此指导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向着具有较强综合性应用能力的方向转变,即“语言能力+认知和思考技能+商务和管理相关技术”的培养模式。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旨在培养具备下列特点的人才:他们能够用英语进行对外工作,同时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具有一定的职业创新能力,熟知国际商务领域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参与和从事一般性的国际商务活动,能实际处理具体业务,总而言之,他们应该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三、什么样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符合社会的要求

据预测,在未来10年里,商务英语专业,特别是从事一般性的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10类热门人才之一。而这些毕业生都出自于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其专业设置的课程大多是“英语+商务知识”的简单相加,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注定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适应社会需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具备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随着人才素质的普遍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当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成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以应对社会的竞争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兼备。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应着重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特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必须做到:既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今后从事对外商务活动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业务的技能知识,也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兼备。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为今后从事对外商务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三)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其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培养他们清晰的职业意识,使得他们具备很强的职业能力及很高的职业道德,并给他们提供很有效的职业实践机会。在实践活动中,要着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及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商务实践活动中开动脑筋,加大创新力度,并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凭“证”上岗。这样无论他们今后是进入单位就业,还是自我创业,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四、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其现行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商务环境,商务英语教材缺乏职业针对性,实践教学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匮乏等,使得商务英语教学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制约了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一)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商务环境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大多只强调英语的理论知识,却忽略了语言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性。在设置课程时,没有以“岗位”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来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课程所教的知识相对滞后于行业发展,缺乏国际商务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职业教育始终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商务英语专业要以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以“岗位”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故其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要求,也就是应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来从事对外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6

【关键词】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 能力 素质

一、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需求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目前经济发展形态来看,我国尚处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正在萌芽状态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状态并存的状况,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各种产业在技术装备、劳动者素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的发展水平、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各种产业的发展方向、深度、质量。因此,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

本文拟从社会需求角度就职教生的职业导向、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三者间的内在关系浅析职教生的培养策略问题。

二、职业学校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现代社会经济条件,职业学校教育活动必须充分重视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为主体,时刻把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脉搏,引入企业文化精髓,采取导向式教学法,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可称之为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三、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

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它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和创新,增强学校自身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变化的需求。学校必须密切关注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调查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学校自身条件,不断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使受教者的职业选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三位一体,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与适应之中。具体措施如下:

(一)重塑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现代职业教育观已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活、事业、劳动、创造及人生融为一体。现代职业教育观既是一种以职业为中心的生活教育观,又是一种以构建理想人生为宗旨,满足人的个性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广义职业教育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职业教育才是人类教育的总体,才能贯穿人的全部生涯。

(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创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新局面

应吸收来自实践的一线工作人员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例如:美国麦当劳公司共有30多位专职教授,负责讲授和指导各类必修课程。又如汉堡包大学一位前任校长在评价该校教授时所说:“他们没有学士资格,甚至有些高中尚未毕业,但这毕竟是麦当劳的管理人员教授麦当劳的管理方法。”这恰恰与我国现行提倡的“双师型”教师相吻合。

(三)改革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适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专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种类、总量和结构应同社会需求相协调。

(四)改革职业教育的学制,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回归,使学年制学习的不足日渐显见。比如,存在着专业面窄,学习时间不灵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等问题。因此,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使学生可以自选时间、地点、内容、难度、速度、科目等,根据自己水平和学习兴趣,自定学习步调,主动、积极反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强,并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对学生个体适应和自主性学习带来极大便利。

(五)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最基本的途径,随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制度的实施,确立了校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第二,突出学生主体性,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要。

第三,优化教育资源,发挥本校优势。

第四,打破单一“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形成以“能力实践型”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

(六)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推广现代教学方法

为了迎接全球化,我们要大规模地改变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全球化加快就业方式的改变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增强竞争力的过程中,社交能力和团队工作的能力起了关键作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为了适应当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成为具有方法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人才。全球化的挑战,要求培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才。

(七)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职业要求、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三位一体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成成员共同享有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观。文化是一种整体观念。它可理解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的集合,它赋予组织成员一种信念,向他们提供组织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其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企业文化与教、科、研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职业导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三位一体。

四、结束语

总之,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面向社会需求,以国民经济急需职业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不断强化能力结构,完善素质教育,必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此,教育工作者应高度注意并贯彻于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丕主编. 学校教育心理学. 河南大学出版.

[2]施良方主编.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7

一、辅修双学位教育

辅修双学位的培养模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试行探索, 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人员在科技发展中具有极大优势, 历史上很多重要科学技术的突破都运用了多种知识和思想, 历届诺贝尔各奖项获得者大多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辅修双学位培养模式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和合理使用, 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弥补了学生专业不理想转专业的不足。转专业的名额有限, 要求条件高, 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同学的需要, 通过辅修双学位的培养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 而这一部分学生的双学位学习效果普遍良好。此外, 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水平, 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良好效果的背后存在着诸多问题, 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辅修双学位政策导向。因此, 高校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缺乏统一依据, 高校间的差异较大, 运行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缺乏依据, 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辅修双学位教育的认识也不全面。

二、问题对策提出的依据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1日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 没有质量的持续提高, 规模和数量扩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要实现“由大变强”, 必须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 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实现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良性发展必须提高学位质量,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直是教育事业努力的方向, 更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从专业类型到知识构成要求越来越明确。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社会需求的变化, 调整和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 使其与之步调一致。只有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教育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三、保证辅修双学位教育质量

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 如政策引导与制度规范的缺失, 质量监控不到位, 教师和学生认识存在误区, 等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关注每个环节, 结合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具体特点, 进行制度建设和改革研究。

1. 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在运行中, 授课方式有多种, 有集中授课, 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进行, 有分散修读, 根据自身时间安排随限定班级修读, 还有跨校修读, 等等。其中授课时间集中在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为数不少, 这种授课形式相对于其他授课形式而言, 对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和参与授课的教师都形成较大的压力, 相应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 教学质量监控更是如此。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必须且迫切的。结合双学位教育的具体情况, 本文提出从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的方案。

第一, 教务处负责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校方监控。本科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应包含的内容:双学位的报名、收费、运行、成绩、学分和毕业要求等, 还应包含教学质量的要求和监控等明确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应依托主学位的巡视和听课制度, 结合双学位的授课形式, 调整要求细节。由学生所在学院的相关人员负责课程巡视工作, 由相关专业退休教师组成教学质量专家督导组抽查听课, 反馈课堂教学情况, 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 双学位开课学院负责相应制度的执行和研究双学位授课方法和技巧。由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教师结合校方的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意见进行授课调整和质量提高。严把教师授课资格审查关, 深入研究教案编写。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针对修读双学位的学生来源较广、学习基础差别较大的特点, 研究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要求的改革。

第三, 重视学生管理。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退出自愿, 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意识比较强, 但是在教育运行过程中, 课程压力大, 各种竞赛和学生活动并行, 学生出勤和学习质量受到很大冲击。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这项工作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 专业开课学院配合进行。学院将修读双学位同学的管理工作作为独立管理任务安排, 依托主学位的学生管理规定要求, 建立针对双学位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管理突出两个方面:学生所在学院面向相同或相近主学位不同双学位的学生, 统一进行管理, 这是双学位学生管理的主要方面, 相对主学位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 双学位学生竞赛和其他活动较少, 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学习和思想引导;不同主学位相同双学位的学生管理由开课学院负责, 统计出勤和课堂学习情况, 反馈到学生学院, 相互配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2. 研究主学位与双学位的合理组合

本科学士学位分为文、理、工、经、管、法、农、医、军等十二种学位, 主学位和双学位的组合方式有很多, 不同的组合方式有难易差别, 因为各高校覆盖学士学位种类不等。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实践基础上, 研究不同组合方式的可行性和优劣对于办好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至关重要。合理地组合是保证辅修双学位教育质量的前提。

我校属工科院校, 先后开设英语、计算机、法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双学位专业。实践证明, 前面两种双学位专业运行压力很大, 从学生的学习压力, 到学校的办学压力都比其他专业要大很多, 修读的同学多数都无法通过所有课程中途退选, 还有个别同学无法完成毕业论文, 最终无法继续招生, 究其原因, 选修辅修双学位与主学位组合不当, 选修的同学课业压力过大。

将文、经、管、法等各类专业作为辅修双学位专业, 对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低, 比理工类专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也更具有生命力。文和法专业适应面大, 选修的同学也比较多, 最终成功获取学位的也较多;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对数学有一定要求, 文科类专业数学基础不够, 在实际运行中难度较大, 文理兼收的文科专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考虑。

理工类专业对学生的理科基础要求较高, 并且需要较多的实践操作训练, 动手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 最后一步毕业论文环节, 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理工互修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3. 提高双学位的正确认识

修读辅修、本科双学位的优势不言而喻, 无论对学校专业建设, 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都有积极意义。但学校、教师和同学都存在片面、消极的认识, 这些认识阻碍了辅修双学位的积极发展。

校方的一种片面认识是将双学位当做创收的渠道, 并不列入学校发展的全局综合考虑, 缺乏积极态度, 列举双学位教育模式的困难和优势, 相应的研究和实践不够充分;随着聘任制的逐步推广, 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 但对于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缺乏相应的指导意见, 教师面临教学工作压力大, 同时也影响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应从人事考核要求方面考虑政策倾斜, 对辅修双学位教育工作给予定位和认可, 为任课老师解决后顾之忧, 增强动力。充分认识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 将在未来生源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教育竞争力和高校生存能力。

任课老师存在的片面认识也是为了拿课时费, 将双学位教育等同为兼职打工创收, 缺乏教学热情、积极性和责任心;在课堂教学上表现为备课不充分, 时间观念不强, 上下课时间不严格;在组织教学中, 调停课频繁, 不遵从教学规律, 授课集中度疏密不匀。要调整教师对辅修双学位教育的认识, 一方面从学校的考核审查上政策调整, 另一方面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将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关,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选修辅修双学位的同学存在投机心理, 没有努力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 仅仅是为了拿到双学士学位证书作为就业时的敲门砖。短期效果良好, 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水平, 但长远来看存在很大的危机, 没有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将面临逐渐失去竞争力, 而高校的双学位教育模式也会受到冲击和挑战。因此, 要端正学生态度, 切实提高知识水平, 拓展视野, 提升实践和应用能力。

四、符合社会需求

1.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越来越向社会需求靠拢, 订单式培养, 校企结合, 推动产学研建设等已经走上历史舞台。其中, 订单式培养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已有较大范围推广, 企业对专业的需求比较单一、明确, 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比较吻合。众多本科院校更多致力于校企合作, 深入产学研结合探索实践, 企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在提高, 综合性要求高, 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紧跟企业需求, 深化学科交叉、知识融合, 优化组合。

2. 区域经济对主双学位的组合要求

高等学校充分利用地域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 走与区域经济、地方市场紧密结合的道路。通过加强自身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 促进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培养人才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间良性互动带来双赢效果。制定“因地制宜”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为经济增长作贡献, 服务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从特色专业的评比到品牌专业的建设, 都是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进行主双学位组合, 以及如何有机组合, 使特色和品牌专业更上一层楼, 使弱势专业得到强力补充和发展, 最终实现就业和创业的提高。

五、结语

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是有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具有强大生命力。发展辅修双学位教育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通过强化质量监控, 深入研究学位间搭配,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莉.中国大学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 :60-62.

[2]陈学敏, 漆玲玲, 刘焰.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 :26-28.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8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只有经过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创新, 才能让学生从学校踏进社会后, 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与社会接轨, 为就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1.1 教学生“会学”。由被动接受的“学会”变为自主探究的“会学”, 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终生受用。

1.2 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学生学习的目标感与计划性, 让学生清楚学习进度和基本内容, 并要求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1.3 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协调、咨询引导的作用, 在教学全过程中, 教师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 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

1.4 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包括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 让学生在进入培训 (学习) 时就知道自己应达到什么标准, 应掌握什么能力;评价标准着重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在执业能力方面, 让学生清楚该做好什么的准备走进社会, 以哪些正确的心态去处理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 使技术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1.5 优势互补, 产学合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 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 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学校的教师作用, 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资源共享。

2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

2.1 讲授法

针对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方面, 教师运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穿插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 但要避免一味枯燥讲, 让学生思路清晰的领会核心知识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 针对某一核心问题进行师生互动, 课后可以查阅资料辅助讨论、交流。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2.2 脑轰法

又称为小组讨论法、集体思考法、智力激励法, 是依靠集体智慧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的创新学习方法。在职业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 并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 学生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 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进行讨论或提出批评。追求数量, 尽可能多的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 (也称为建议集合) 。通过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 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 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映, 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 经过组合和改进, 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2.3 案例教学法

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 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 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 他真正重视的, 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 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 没有旁观者, 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 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提升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提升兴趣, 强化自主学习效果。

2.4 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 他力图帮助个人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共同致力于分析社会情境, 分析人际关系, 并形成处理这些情况的恰当而民主的方法。能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距离。职业教育中, 应根据不同的职业, 创设不同的职业情境, 让学生在情景角色扮演的过程给自己的行为作出分析和判断, 学生通过实例为媒质: (1) 探索他们的感情; (2) 洞察他们的态度价值和感知; (3)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4) 提升他们对自我改进和提升的主动性, 加深对职业知识的理解。强化执业素质。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5 行为导向教学法

是指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视觉感知获得感性认识, 进而影响行为、领会、落实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能够训练学生方法能力, 达到“教为不教”的境界。

2.5.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 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 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行为, 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

2.5.2 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 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2.6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 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比如:校企合作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合作项目, 研究、操作, 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 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许多情况下, 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 甚至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 目的是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

2.7 任务驱动法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创造性思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教学中, 可以提前进行疑云导入、布置任务, 搜集答案,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活思维的创造性, 给学生以成就感, 课后布置拓展性、实践性较强或体现合作意义的作业, 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直观、形象、结合实际、感同身受的消化、理解知识, 既能提升理解能力, 又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3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的程序

职业教育教学模块基本分为原理性教学、技术性教学、操作性教学三个方面, 但都要经过有效的程序才能发挥每个阶段的教学功能。

3.1 课程准备

课前由教师交代模块 (或单元、分单元) 的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发展动态等。以事例、问题、提问等形式导入, 讲明每个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师抛题,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问题, 进行前期学习, 教师对疑难问题、学习重点集中答疑。在集中学习、实践训练之后, 回答学生疑问、总结知识点、落实核心知识。

3.2 技能 (实验) 示范与训练

基本原理明晰后, 教师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技能标准示范, 学生进行 (实验) 反复训练, 及时反馈, 教师根据课题要求, 对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进行考核。并针对实验与训练过程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主题讨论、说明、再实践, 以拓展项目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把其中重要和突出的问题作为个案, 进行集体思考和解决, 强化实践能力。

3.3 综合技能实习

为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 安排学生到现场进行短期见习或长时间的综合技能见习, 或参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 在积极参与中判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职业教育正以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前进, 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但只有时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职业教育才能完成培育高素质人才与高技能人员的需求。综上所述, 只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改革研究方面的总体构想, 其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与实施会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深化, 让每一种方法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只有职业教育人不断行走在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 才能让职业教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坚实的支柱。

摘要:职业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为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提出来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给予重要批示的。一定要搞好职业教育。只有创办一流的教育, 才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法研究,改革

参考文献

[1]庄西真.职业学校教学中的“波纹环状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 2008, (24)

[2]李萍.预算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9)

[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9)

[4]李宏.对教学模式及其研究的再认识[EB].徐汇教育信息网

[5]翟惠根.职业素质教育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9

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 物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日益明显, 这对我们高职院校来说, 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结合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

我院的物流管理专业立足河北, 面向京津冀地区, 依托环渤海经济圈发展, 主要为该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培养、培训技能型物流人才。为此, 我们每年都会对本地区企业进行物流人才需求的调查, 选取的样本主要是主要是京津冀地区制造型企业、物流企、商贸类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有:世能达物流 (天津) 有限公司、北京永辉超市有限公司、石家庄长通物流有限公司、石家庄腾飞物流有限公司、中外运久凌储运有限公司、河北住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河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 选取的问题有:企业目前具备的物流岗位及其技能要求, 物流人才的需求层次, 现从事物流工作的员工人数及其来源, 公司聘用人才考虑的因素, 合作职业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能否满足单位的需要。

得出结论:首先, 目前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物流企业人才, 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国际货运等岗位群;另一类是企业物流人才, 包括生产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的相关物流岗位。其次, 企业引进物流人才更加理性, 对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不仅对其引进的物流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要求, 而且对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队意识及沟通技能都提出了要求。

(二) 物流需求的社会发展趋势

201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2013年, 国家发展改革等12部委联合印发实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未来物流市场将出现结构性调整:一是国家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特别提到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二是城镇化孕育物流商机;三是区域物流布局优化;四是国际物流新优势。

物流需求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主要有:电子商务物流将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农产品物流是最受关注的领域;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物流是比重最高的领域;供应链物流是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社区物流服务将成为最活跃的领域;国际物流及保税物流是整合提升的领域;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绿色物流提到议事日程。

就河北省而言, 全省物流业规模逐年壮大, 2013年河北省物流业的增加值占GDP的8.52%;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的建设, 率先在全国推进;推进大宗商品平台的建设, 以促进物流一体化。河北省重点发展的物流为:港口物流、大宗商品物流、装备制造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医药物流、快递物流、绿色回收物流。

二、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在调研北京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中外运北京久凌储运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河北分公司等企业以及物流相关行业协会、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的基础上, 结合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河北物流发展的需要, 立足“双课堂, 双实境, 校企联动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以物流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按照“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通”的思想,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以河北省物流企业为纽带,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差异

首先, 企业人才需求的预期、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教师的教学手段与内容三者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回路。基于反馈信息的人才需求情况、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特色及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出现了诸如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盲目跟风等现象, 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 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和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 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结合院校自身的特色, 没有将我校的物流实训室及物流实训基地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定位上没有侧重资源优势, 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稍显宽泛, 无法更好的为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服务。

第三,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综合素养的变化, 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体现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团队意识、沟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要求, 也没有充分结合河北省及京津冀地区的物流发展趋势, 生产物流、国际物流、农产品物流等专业知识亦没有得到体现。

总之, 市场需求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依据, 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以满足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服务社会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怀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2 (7) .

[2]陶春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与专业建设的探讨——以太仓地区为例[J].物流科技, 2009 (12) .

[3]曹卫中.天津地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求状况调研报告[J].中国储运, 2012 (9) .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篇10

1 案例基本情况

本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结果, 是由第三方麦可思有限公司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的。通过向毕业半年后的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高职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账户的形式, 主要对受雇于全职工作、半职工作、自主创业、专转本、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其他等毕业生群体进行了调查, 最终形成了《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12年) 》, 其主要结论如下。

1.1 就业竞争力

统计中, 就业竞争力通过“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较高”三方面反映。其中, “就业质量较高”这一结论主要通过以下数据来证明, “月收入与本市高职院校基本持平, 该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2512元, 与本市高职院校 (2583元) 基本持平。其中, 29.4%的人半年后月收入集中在1501~2000元区间段, 22.6%的人集中在2501~3000元区间段, 18.6%的人集中在2001~2500元区间段;专业相关度高于本市高职院校, 该校2011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是70%, 比本市高职院校 (61%) 高9个百分点, 职业吻合度比本市高职院校 (43%) 高4个百分点。

1.2 就业特色与优势

该校的就业特色与优势主要是通过职业集中在建筑工程类这方面体现出来的。反映出, 该校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职业是建筑技术员、发电站和电气修理技术员。该校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行业是高速公路、街道及桥梁建筑业。

1.3 工作能力、核心知识及价值观

该数据公司的统计结果中显示, 该校2011届毕业生“亟待加强的能力是谈判技能, ”其中, “该校2011届毕业生总体知识满足度为79%”。在价值观方面, “价值观提升较大的是乐观态度和努力上进精神”, 该校2011届毕业生中, 分别有55%、53%的认为大学帮助自己在“人生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上进”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1.4 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与成绩

结论显示, “核心课程重要性评价较高”。而且, “2011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毕业生认为这些课程培养的水平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为53%, 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认为核心课程的重要度更高。”“学业对专业相关度和母校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1.5 社团活动分析

统计结论显示, “社团活动满意度最高的是社会实践及公益类”。而且, 对该校2011届毕业生来说, “社会实践及公益类社团活动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指标有积极影响”。

1.6 求职分析

“求职成功有效的信息渠道是通过校园招聘和亲戚朋友”, 该校2011届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本大学的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 比例均为30%。同时认为, “最有效的求职服务是辅导面试技巧”。

2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 根据调查研究数据结果的统计, 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的各种关联。我们可以对以下几个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

2.1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的是通过收入高低、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职业吻合度、离职率等几个方面共同反映的。如何界定“就业质量”, 是衡量就业质量高低的前提性条件, “就业质量”一词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 在学界也存在较大的争论。如有的学者认为, 就业质量一般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等四大方面[1]。有的认为, 就业质量既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 又可以从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总体来认识和理解[2]。还有学者认为, 就业质量应该体现为“学以致用, 人尽其才”的总原则, 它既有就业率等量的基本规定, 更有成才率等质的更高的要求[3]。

从以上分析得出, 学者之所以对就业质量有不同的定义, 主要在于侧重点不同。如第1种观点侧重于毕业生本人, 第2种观点综合国家和个人, 第3种观点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角度理解。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就业质量, 应该是各主体对“就业”作出价值判断的综合情况, 既包括个人判断, 也包括社会、高校的评价。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 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应当成为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 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应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2.2 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与毕业生就业质量

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保障性条件。1) 核心知识传授。高校人才培养中传授学生高质量的核心专业知识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关系密切。2) 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实习实践环节是专业技能相关实训。3)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毕业生亟需加强的能力是谈判技能, 亟待加强的知识是销售和营销知识, 与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就业质量有密切关系。4) 价值观培养。毕业生认为大学帮助价值观提升较大的是乐观态度和努力上进精神, 说明价值观的培养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4]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 是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人才培养内容, 如核心知识的传授就是解决大学生“智”的问题, 对于“德”的要求, 尤其是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基本上没有涉及, 没有全面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因此, 充分了解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各类因素, 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就要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内容相联系起来。

2.3 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与毕业生就业质量

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是保障毕业就业质量的另一关键因素, 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提供有效的信息渠道和提供一定的求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渠道主要是在学校举行的一系列招聘会或发布的招聘信息。对毕业生进行的求职策略辅导、求职面试辅导等各项辅导中, 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是辅导面试技巧。

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是高校为了给毕业生提供良好就业环境的重要举措, 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 与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相关[5]。在具体的就业指导教育中, 加强全程化的就业教育指导, 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只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 更应该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 全面了解才能真实地反映就业指导工作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成效。

3 启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 什么才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需要。

第一, 建立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 前提就是必须首先准确、独到地理解什么是就业质量。准确理解就业质量的内涵、外延是科学建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既要适应时代发展, 又要符合社会需求, 这是高校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因此, 应当建立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基础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使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成为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晴雨表。

第二, 建立与高校人才培养内容、方式相结合的就业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 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正如原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指出:“国际上较为知名的大学, 他们的校长往往把毕业生就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通过它来带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包括招生、培养和学科调整。”[6]之所以如此, 关键一点就是,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保障。

第三, 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机制,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是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原因之一, 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 无法形成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的及时改进。高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甚了解或者不能及时了解, 也就无法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长期监测到改进培养效果的改革方案。因此, 高校只有获得毕业生就业质量真实数据, 有效构建起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机制, 才能诊断出培养过程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相关, 以提高毕业生质量为目标导向, 为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以2012年度报告案例, 分析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之间深层次关系。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C]//中国教育科学会.中国教育科学200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497.

[2]李军峰.中国非正规就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89—90.

[3]方伟.建立健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就业质量[C]//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实践与探索:北京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83.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35.

[5]黄蓉生.就业环境变革视野中的重庆大学生就业.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79—280.

上一篇: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下一篇:体育考生的耐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