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优势分析法

2024-07-24

产业集群:优势分析法(精选十篇)

产业集群:优势分析法 篇1

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是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1],都是纯粹从地理学的角度的定义,事实上,产业集群并不是简单的产业集聚,它更深层的意义是产业间的互动,产业集群(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信任机制及其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及范围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果,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性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发展产业集群也成为当前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路径上,存在自组织和被除组织两种模型,所谓自组织就是由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自发的形成产业集群,具体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2]。所谓被组织就是通过外部的干预而形成产业集群,如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也有学者概括为嵌入型、原发型与衍生型集,将通过外部资源进入带动起来的称为嵌入型集群,把根据传统生产积累形成的集群看成是内生型集群;而把在缺乏资源禀赋、技术积累以及外部企业与生产要素大量进入的条件下,主导企业通过先进入贸易活动,然后逐步转向以生产活动为主而依托专业市场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称为衍生型集群[3],事实上,内生型从发展路径上属于自组织,而嵌入型和衍生型是属于被组织的。

产业集群区可分为传统产业群、高科技产业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群[4],对于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存在差异性,所以,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基本不可能复制,但是无庸置疑,发展路径是和区域的资源约束密切相关的,区域的资源约束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抉择的重要前提。

1 综合比较优势的基本原理

1.1 综合比较优势的界定

综合优势理论是相对于单一优势的,是基于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针对国家贸易提出的,又称“相对优势”。比较优势原理表明,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国际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的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即使在各个生产领域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自己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发挥自身经济的比较优势,并获得由此带来的比较利益。

在区域经济理论中,比较优势是指某一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它可划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指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而动态比较优势是指可以由人类的经济活动创造出来的比较优势。

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对资源具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要发展以能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就要求在某一能源上具有比较优势,并在能源生产与加工技术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要发展新型材料,新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则必须要求研发、技术、原料、区位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单一的比较优势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现实的全貌,因此,可以将某一区域在两个要素方面的优势称为综合优势。

1.2 综合优势的数学定义

综合优势可以用综合优势指数来进行数学定义,具体可分为两种:

1.2.1 单一要素的综合优势计量

单一要素的综合优势由单一要素的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来决定。所谓单一要素的效率优势指数是指某个区域的某一要素的人均水平占全国同一要素的人均水平的比例(PAI);而单一要素的规模优势指数是指某一要素占该区域所有要素的比重和某一要素占全国同一要素的比重的比例(SAI)。而综合优势指数则是二者积的几何平均数(AAI)[5]。数学表述如下:

ΡAΙij=RijQΡj/RiQΡ100%(1)

SAΙij=RijRj/RiR100%(2)

AAΙij=ΡAΙSAΙ(3)

式中:

Rij——表示第j区域第i种要素的总量

Ri ——全国的第i种要素的总量

Qij ——表示第j区域的劳动力总数

QP ——全国的劳动力总数

Rj ——表示第j区域的要素总量

R ——全国所有要素的总量

1.2.2 多要素的综合优势计量

事实上,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是只受单一的要素约束的,换句话讲,产业的发展是需要满足多种资源条件的,只有在多种要素方面具有优势产业集群的建设才可能获取成功。所以,在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时,就不得不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及可能的发展前景,多要素的综合优势指数计量研究使这一复杂的比较得以量化,所以,抉择就变得直观、清晰、具体。

多要素综合优势指数的计量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即在单一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在定量分析时,不同指标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由于指标较多,加之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势必就增加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同时,多个指标也不易从整体上反映区域发展某一产业的整体状况。主成分方析法可以将原来的指标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这就是数学上的降维方法。以此方法计算多要素的综合指数,避免了人为选择权重的随意性,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2 综合优势比较法在产业路径抉择中的应用

单一综合比较优势指标的应用较为简单,只有根据公式计算出某一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要素的综合比较优势,即可以进行抉择。倘某一区域的综合比较优势小于1,则认为和全国相比,该区域在发展此产业集群上没有优势可言,如等于1,可认为处于临界状况;倘大于1,则可认为具有发展此产业集群的条件。但要注意,在计算要素总量时,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对于多要素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借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如各要素为矩阵:

X=[X1,X2…Xn] (4)

计算相关系数阵:

R=(rij)p×p (5)

求特征根:

λ1≥λ2≥…λp>0 (6)

计算累计贡献率,选择前n个主成分贡献率达到85%,并计算其单位特征向量,从而得到主成分,主成分和其贡献率的加权平均数即为所求的多要素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标。

多因素综合比较优势指标客观、简明,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应有价值,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受资源、劳动力、科技实力、区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当前的环境下,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是一、两个要素就能决定的,所以,以多要素综合比较优势来抉择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与方向,更可靠、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徐康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2]王雷.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优化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6(5).

[3]王珺.衍生型集群!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产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08(5).

[4]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启东培育电动工具优势产业集群 篇2

启东培育电动工具优势产业集群

启东电动工具产业是启东市市域经济发展中日益兴起的特色产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天汾人开设的电动工具门店,最初主要从事电动工具修理业务,此后逐渐由维修转向经销电动工具,一部分业主在此期间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再由经销转行制造电动工具零配件和整机,天汾电动工具产业随之起步.历经20多年的艰苦创业,启东电动工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日益增强、产品形象稳步提升.启东电动工具产业已经成为南通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闪光亮点,是启东市最具发展潜力、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特色产业,也是启东市实施接轨上海、江海联动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启东形象的亮丽名片.

作 者:沈振新  作者单位:启东市委书记 刊 名:苏南科技开发 英文刊名:SUNAN SCI-TECH DEVEL 年,卷(期): “”(9) 分类号:F2 关键词: 

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优势分析 篇3

[关键词]旅游集群;创新;目的地形象

[中图分类号] 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7-0058-02

旅游产业集群是基于旅游目的地的聚集体,是为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旅游相关企业或机构的空间集聚,各主体间存在竞合关系(郭峦,2008)。集群内成员在竞争和合作的同时,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并能够以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而,将集群与市场相连接,并且与研究和发展机构建立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英国东南部苏塞克斯郡的健康生活旅游集群项目通过集群化营销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基于活动整合的旅游发展范例。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例的总结及分析思考,本文作者认为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如下优势:

一、集群成员可通过共享资源,拓宽融资渠道

旅游集群是互补公司合作的结果,这些公司可能并非同一领域,但通过既有网络的成员关系和联盟动力受益。集群为成员提供了获取知识、资源、市场和技术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既有的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的持续性。

资源共享可以带来外部性经济,拓宽融资渠道,每一成员的融资渠道汇总成为整个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的融资渠道。同时,通过互补公司的集聚,成员能以较低的成本从公共机构获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这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与专业化分工水平。随着市场的扩大,市场信息反馈更快,又有利于集群中的企业及时改进技术,更快地为市场提供合适的产品,获得先发优势。

二、通过头脑风暴加速集群创新,增加成员竞争力

健康生活旅游集群的含意在于集聚经济促进知识转移,它加强了商业协同作用以及互补的产品或服务。知识转移多通过讨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会组织了提供头脑风暴,共享观念以及提高技能的机会,从而为集群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目标。

创新对促进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增长也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创新能给旅游企业带来利益和竞争优势,而集群的构建是获取创新和信息极为重要的渠道,促使旅游企业去努力参与集群构建,加强与其它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以分享目的地的网络知识和信息。

创新机制关系到整个集群能否保持发展和竞争的持续优势。目前,旅游者新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促使中小型企业为了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不断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是围绕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旅游体验而展开的,旅游企业问的网络连接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争使得旅游企业具有持续创新的动力,而合作可以将创新很快扩散到整个目的地的旅游企业,增强目的地的竞争优势。

三、政府引导推动集群乃至整个目的地的经济发展

政府作为当前目的地集群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集群成员的核心地位,通过政府治理、资金扶持、区域合作等措施手段,而影响集群整体的发展状况;并且通过旅游市场促销、旅游形象塑造等行动,刺激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此外,由于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目的地网络系统中旅游集群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政府政策的导向。

正如英国健康生活旅游集群的经验。尽管集群内中小型企业间通过集群形成和发展建立的协同作用是该项目短期内的重要成果,然而其长期策略仍着眼于整合地方政府的意见,这些政府意见可以预见到将集群区域扩展到东苏塞克斯郡的其他地区的趋势。由此可见,政府在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中的对于促进集群及区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通过产品整合实现集群品牌化,提升目的地整体旅游形象

集群将目的地的各行业组织起来,将原本分散的旅游吸引物进行整合。通过地方化、区域性的产品和服务,使旅游组合多样化,从而留住游客。例如,坐落在Alfriston的英国葡萄酒巾心的农贸市场便是健康生活旅游集群成员之一,其中,在低脂、有机的奶酪上标注“健康生活供给”商标的“Say Cheese”和声称在加入集群后其家庭制作的馅饼产量和销售得到大幅提升的“Farm 2 Kitchen”,都是目的地整体品牌化的受益者。

对目的地地区而言,旅游产业集群合作的目标即力求在英国的版图上将东苏塞克斯郡印上‘健康生活”的标识。该集群的经验表明,目的地旅游产业集聚能够提升该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从而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 篇4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概念

竞争优势通常与竞争力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波特强调,处于特定产业和特定区域环境中的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注重产业环境和地理位置的选择。Piore和Sabel认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基础是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以及集群内的劳动力市场和技术能力。Baptista和Swann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包括静态优势和动态优势,静态优势指集群为企业提供的外部经济,而动态优势指集群内的企业会开展更多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反过来促进集群能力的提高,它比静态优势更加重要,是集群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而Camagni阐释了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取得竞争优势:一是静态和动态的外部经济;二是通过信息的流通和面对面的接触产生的临近经济;三是协作活动。Visser指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有的是集群自然产生的,另一些来自企业家之间所发生的有目的的、战略性的行为。

比较上述几种观点可以看出,产业集群有两个方面的竞争优势:一是基于非计划外部经济的成本优势,二是基于主动的联合行动产生的创新能力。前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而后者是产业集群赖以存续和发展的关键。

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其竞争优势的体现可从其成本优势角度考虑,而企业作为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收益和成本的权衡成为其形成集群的诱因。下文将从集群收益和集群成本两方面作些具体分析。

1. 集群收益。

(1)供给方面。供给方面包括专业化的投入品、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知识和信息的溢出、技术溢出、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软环境、较低的试验成本等。专业化的投入品是指因供应链延长和分工细化导致的投入品的细化。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是指由技术雷同的企业吸引来的、专长相似的劳动力形成的产业集群区特有的劳动力市场,它既能降低招聘和解聘成本,也能减少劳动力的培训成本。知识和信息溢出的重要性在于,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非编码化的知识在产业创新中尤显重要,集群恰为这种默会知识(具有地理局限性,在形成这种知识的范围外不易传播)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技术溢出包括技能和思想的溢出,它通过员工交流、劳动力跨企业的快速流动以及供应链双方甚至多方的往来得以实现。而较好基础设施的建成也受区域的距离限制。另外,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激烈竞争会引发创新的加剧,加上反馈信息和风险投资的易得性,企业开展试验和研发的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2)需求方面。关于产业集群需求方面的研究,由于直接影响企业需求的是客户或者说是市场,因此笔者直接从市场入手对需求进行研究。可以将市场状况分为市场容量、市场需求结构以及市场结构。在市场容量的研究方面,Hotelling最早认为企业形成集群是为了利用当地强大的需求能力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另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由于降低了顾客的交通和运输等在内的交易成本,从而使企业能同顾客面对面地接触,提高了创新的可能性,因为顾客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信息的外部性也成为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也是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的重要条件。根据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哈维·莱宾斯坦对消费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的分类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随着非功能性需求比例的日益提高,需求结构多样化和个性化日益明显,需求结构呈现软化的趋势。需求结构的变化迫使厂商在生产模式和供给方式上做出反应,企业一改传统的刚性生产方式,而致力于柔性生产方式,因为柔性生产并不排斥低成本和规模经济,还能适应于顾客需求个性化的特征,从而使生产供给进入“个性化定制时代”。产品替代弹性的降低使得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都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产业集群吸引集群外企业的因素之一。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深度的分工体系和高度的专业化水平,为这种柔性生产方式的推行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它将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二是由于产品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而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因此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加剧了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企业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显得至关重要,研发逐步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产业集群内企业高度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以及与周边辅助机构的有效互动无疑加强了这种创新能力,这也是产业集群对需求方面的积极影响。

2. 集群成本。

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度,过度的集群将导致产业集群内资源价格的大幅攀升,部分企业的“搭便车”行为会成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消极因素。产业集群内企业集聚密度的增加,将导致经济主体对投入品、优质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的掠夺。基础设施的过度利用以及信息的无偿使用导致的信息封锁、过度合并、过度有力的工会及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停滞,这些都是产业集群衰落的潜在因素,因为这些因素限制竞争和创新,并延缓生产力的进步。

在需求的消极方面,企业还面临着拥塞成本。产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利润下降,会导致产业集群内企业关系恶化,而且可能会出现“柠檬市场”效应,即由于产业集群与顾客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低质量产品驱逐高质量产品,从而使集群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另外,技术的不连续性以及消费者偏好和品位的改变都会对产业集群产生消极影响。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对某项技术的过度依赖会使集群整体走向衰落。

因此,产业集群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综合结果将构成集群收益和集群成本,两者间的差距是集群规模变动的诱因。一般而言,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初级阶段即集群收益不断上升而成本不断降低的阶段,两者的交点是集群规模的第一次平衡点,收益的上升可能源于资源禀赋。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充,集群内的企业主动地联合行动,培育起来的新型创新网络以及积极的政府行为促进集群收益的增加,集群外的企业向区内转移,企业集聚密度增加,网络成本上升,当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时,集群收益开始下降,集群规模将出现第二次平衡点,一旦集群成本大于集群收益,集群成本优势将转变为离心力而阻碍集群规模的扩展。

由于集群成本和集群收益本身的大小也会随产业集群规模的发展而变化,而基于企业主动联合行动的创新能力(也可以说是技术在较小范围和层次上的突破)、积极的政府行为、市场因素的影响、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将可能改变成本和收益各自变化的速率,因此,产业集群应培育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延缓集群的衰落。

摘要:产业集群现象在经济快速增长地区普遍存在。本文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探讨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静态和动态取得路径。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集群收益,集群成本

参考文献

产业集群:优势分析法 篇5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2007年11月10日

梅州日报

本报讯 今年以来,在建设生态经济县中,平远县围绕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目标,把目光锁定工业、农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倾力打造园区经济、农业经济、城镇经济、旅游经济“四块经济”。造就独具平远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前三季,该县实现县级一般预算收入7753万元,同比增长39.5%。

该县把发展园区工业作为建设生态经济县的重中之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园区经济。该县以县工业园为核心,着力构建“一园三区四基地五产业”的工业发展格局。“一园”就是产业转移工业园;“三区”就是东石、石正、河陂水三个工业集中区;“四基地”就是精密铸造、高档家具、稀土新材料、优质建材等四大基地;“五产业”就是机械制造、木材深加工、稀土、优质建材、电力等五大产业。新工业发展格局促进了主导型经济发展,前9月,该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8亿元,比增20.4%。

该县全力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发展农业经济。坚持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建设生态经济县的基础来抓,以广东新大地、南台药业、飞龙果业、梅州金穗公司为龙头,打造油茶、南药、脐橙、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产业园”;加快专业镇、村建设步伐,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特色农业,建设“一镇一品一加工”的农业富民工程。目前已初步打造了“平远脐橙”、“客味浓高山茶油”、“南台药业”、“辰曲大米”等特色农业品牌。全县11家农业龙头企业年可产值2.2亿元,带动农户2万户。

该县坚持把建设山水城镇作为建设生态经济县的重要举措来抓,发展城镇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以城南新区开发、南台山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抓手,提升城镇品位,建设宜业宜居的山水城镇,使平远县城与佛相伴、与龙共舞的安康和谐景致得到体现。至9月底,城南新区已完成了征地拆迁,贯通了道路,武警中队、看守所、拘留所等工程也已完成,转入周边绿化工作。完成了南台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和石龙寨景区公路硬底化工程。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进民品快速跃升 篇6

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也是军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军工企业发展民品产业在企业经营层面表现为军工企业拥有的技术、资源的民用生产或民品应用,军工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剩余生产能力和军工技术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开展民品业务,不仅可以促进军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且能为整个社会经济创造更大的外部效应。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攻坚阶段,调结构、稳增长成为“十二五”的主基调。随着集成电路、核心软件、基础元器件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在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方面将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研判整个发展环境,中国电科在未来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具备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核心软件、新型元器件等国家战略类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电科具有技术和产业优势的装备与新能源、安全电子、交通电子、基础电子等领域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在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综合保障网络化以及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等国民经济和信息化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形成电子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大力发展军民融合高技术民品产业,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和转移平台,形成产品向产业提升、效益与规模并举、军民相互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扩大民口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对国防科技研发的承接范围,将为中国电科这样富有军工技术积累的军民结合型企业发展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理布局 促进民品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中国电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民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安全电子、装备与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基础电子等主导产业,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的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多年来先后为国内外广大客户提供了大量高性能的电子信息装备、先进的行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为实现军民结合、两化融合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安全电子领域,主要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的核心产品装备、系统开发与集成、安全服务运营等业务,已经形成了年产近百亿的经营规模,发展成为中国电科技术积累深厚、产业基础完备、市场覆盖广泛的产业板块之一。先后承担了国家应急平台、公安/卫生/人防等重点行业公共安全信息化系统、奥运安保、国庆安保、世博安保、平安城市等重大安全电子工程的建设任务,开发了应急指挥决策、综合通信调度、监测探测预警、信息安全等系列核心技术产品和装备,技术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多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

在装备与新能源领域,充分发挥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较强的整机开发能力和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研究开发了系列化、成套化的装备产品。积极开展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光伏电池制造装备、半导体照明制造装备、平板显示制造装备、仪器仪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工作。特别是在太阳能光伏应用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培育了红太阳、中科信、国睿等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新能源产业取得了高速发展,光伏综合产品产能达2000MW,在国内外光伏市场占有重要位置。

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涵盖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咨询、运营、综合保障、产品增值服务及信息安全等领域。其中基础软件在国内占据优势地位;行业解决方案业内领先,在政府、公安武警、国防、电信、金融、能源、航空、航天及公用事业等行业信息化市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增值服务形成了一定规模;信息安全产业在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培育了包括太极股份、华东电脑、卫士通、普华软件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为实现自主可控的国家信息化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基础电子产业,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试验能力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国防安全、奥运安保工程、智慧与平安城市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基本形成了电子功能材料、硅基半导体、射频和微声电子、光电产业(大光电)等四个主要方向以及储能电池、智能制造、电力电子、医疗电子等培育产业。集团公司也成为国内专业门类最全、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最强的电子元器件主要供应商,为推进基础电子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国电科民品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壮大, 产业板块初步形成体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逐步加强, 骨干企业牵引作用日渐凸显,民品收入已经占到总经济规模的一半以上,已成为重要经济支柱。

顺应国家重大专项 形成新的民品产业优势集群

中国电科作为军工电子国家队和信息产业主力军,近年来始终在国家重大项目开发中承担重任,并以此为契机布局对集团公司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鼓励产业,形成民品产业梯度,实现可持续发展。2009年,为响应国家发展大型客机的规划牵引,中国电科成立了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航电),凭借在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机载航空电子领域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力储备,以电科航电为平台,整合航空电子的优势资源,力争将电科航电打造成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航电系统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坚持电科航电国际化合作的发展模式,按照“立足自身、面向世界、强强合作”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有实力、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在合作过程中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自身快速成长。

目前,电科航电在产业突破及对外国际合作中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磋商和谈判,电科航电已与世界领先航电企业—法国泰雷兹公司已正式组建中电科泰雷兹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并于2013年5月9日正式投入运营。合资公司将以C919大型客机机载娱乐系统(IFE项目)为契机,充分整合航电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面向全球吸收优秀人才,积极抢占行业制高点,走国际化、开放式的经营发展路线,打造新的航空电子国际品牌,致力于成为国际先进的机载娱乐系统及设备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主要供应商。通过合作,电科航电可以更快地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泰雷兹公司也能够更好的开拓中国市场,实现其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随着IEF项目的深入推进,电科航电还将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专业化配套,全面提升电科航电在外部通信、客舱信息系统、空管等航电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测试验证、适航取证、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和规模快速升级。

中国电科将以“国内卓越、世界一流”为目标,打造以产业子集团、专业公司为引领的现代企业集群,持续增强中国电科民品产业的创新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成为国际一流的信息技术体系集成商、高端电子产品供应商和电子信息服务商,为推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产业集群:优势分析法 篇7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回顾

产业集群之所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关键在于其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文献内容丰富、视角多样。

马歇尔 (1890) 把聚集经济称之为外部经济, 并首次对19世纪的产业区再现的现象进行了重新解释, 具体归结为三个方面:知识的外溢、中间品的投入、熟练劳工市场。

Piore&Sabel (1984) 首次对19世纪的产业区再现的现象进行了重新解释, 他们认为集群的优势主要在于“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

波特 (1990、1998) 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归结为: (1) 集群通过增强公司的生产力、推动创新的方向和步伐、鼓励新企业的形成三种方式影响竞争; (2) 集群为企业获取雇员、供应商和投入要素提供了更好途径, 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3) 集群是企业获取专业化信息的途径; (4) 产生互补性效益, 一个集群成员之间广泛联结而产生的总体力量大于其各部分之和; (5) 集群是获取机构和公共物品的途径; (6) 集群使当地的竞争更具动力。

Schmitz (1997) 提出集体效率模型。这一模型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两个方面:被动的外部经济和主动的联合行动。

除此外, 基于劳动分工角度分析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也是影响较大的一种。G·J·施蒂格勒 (1951) 用专业化不断提高的原理分析产业区域化问题。他认为, 区域化是提高产业经济规模从而获得专业化利益的一种方式。那些关系密切的辅助性、补充性产业若离中心产业很远, 是不可能有效地工作的。在一个市场区域里, 地理分散是一种奢侈品。但他没有对区域专业化问题进行详细的理论阐释。

杨小凯 (1998) 利用分工和专业化的理论对产业聚集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认为, 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加速知识的积累, 但分工又会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 交易费用取决于交易机制的效率。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的产品交易, 交易频率增加也会使交易成本增加。但他的分析和其他多数学者主要研究了企业纵向分工及交易行为, 没有揭示横向分工集群企业间的协作行为, 因而限制了理论的解释力。

产业集群基本的特征和性质是一种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的竞争力可以从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中找到答案。

二、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一) 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

1. 科学分析劳动分工与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 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量的扩大 (例如开垦新的土地) , 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这里无疑说明了, 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并且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 分工也比较简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 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为专业化分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而分工程度的深化、细化又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劳动分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者具有统一性, 互相促进。专业化分工水平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分工促进生产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不断促进分工。

2. 科学区分了分工的类型

马克思在论述分工时指出:“单就劳动者本身来说, 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 叫做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 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的分工, 叫做个别的分工。”

另外,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 一定的劳动空间内必然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适应。企业内部分工与社会内部分工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 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 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

3. 分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正如马克思所说:“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马克思还分析了分工是如何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在分工条件下, 每一个工人终生从事某一种简单操作, 从而成为“局部工人”, 他花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循序地进行整个系列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分工使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计划性、规划性和劳动强度;分工使工人终生从事某种局部的固定性的操作, 有助于工人操作经验的积累、劳动技能的完善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二) 马克思分工理论视角下解读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多种分工形式集于一身的现象, 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分工。按照马克思对分工的分类, 集群既有一般分工的特征, 又有特殊分工、个别分工的特征。从社会生产角度看, 产业集群表现为一般分工基础上的特殊分工。

产业集群并不是企业的简单聚集, 而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整个集群致力于同一产业, 是一种区域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如广泛存在的纺织、服装、鞋业、家具、陶瓷、食品、机械配件、电子软件集群中, 大量企业生产某一类产品。不少集群往往处于细分市场和某种产业环节上。从集群内部看, 存在着更细密的分工, 是一种个别分工现象, 只不过是企业内分工扩展到企业外部。

虽然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是工场内部的分工, 但揭示了专业化分工的一般意义。因此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经典论述可以作为集群竞争优势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于解读产业集群这种特殊分工形式的竞争优势有着一般性的意义。具体来讲, 从分工角度解读, 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节省劳动时间, 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马克思认为在分工条件下, 每一个工人终生从事某一种简单操作, 可以节约劳动时间。“他花费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 比循序地进行整个系列的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分工使局部工人终生从事某种固定操作, 有助于操作经验的积累, 有助于劳动方法的完善、劳动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工具的改进。对于整个集群来讲, 群内的单个企业作为集群整体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作为整个集群中的一个“局部工人”从事专业的、深度分工下的生产经营范围, 显然有利于节约企业生产时间, 提高单个企业乃至集群整体生产效率。

2. 要素集中使用, 提高创新效率

对于局部工人来说, “由于职能的简化, 学习费用比手工业者要低……由学习费用的消失或减少所引起的劳动力的相对贬值, 直接包含着资本的更大增殖。”通过劳动分工, 人们专注于局部领域, 节约了劳动时间。因此, 分工不仅促进了新企业的诞生和集群规模的扩展, 而且提高了集群企业学习和创新效率。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企业。集群企业高度专业化生产方式有利于生产要素更集中使用, 有助于企业学习成本的降低、知识的积累、创新效率的提高, 最终增强企业乃至集群的竞争力。

3. 天赋特性发挥, 促进内生优势的形成

工厂内部, 在各种操作分离、独立和孤立之后, 工人就按照他们的特长分开、分类和分组。如果说工人的天赋特性是分工赖以生长的基础, 那么工场手工业一经采用, 就会使生来只适宜于从事片面的特殊职能的劳动力得到发展。社会内部, 交易主体的自然差别, 即资源条件、技术能力和专长的差异, 是商品交换产生的历史起点, 也是商品生产者能够获取比较优势的基础。因此, 集群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个体特长的发挥和更大程度的创新。集群的专业化生产同样可以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等外生比较优势, 同时产生内生竞争优势。

三、马克思协作理论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一) 马克思协作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对协作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 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 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马克思把协作分为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 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源于简单协作。在协作理论方面, 马克思虽然以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劳动协作为分析对象, 但其理论主要揭示了分散的和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转化为一个结合劳动时所产生的经济性, 因而具有一般意义。

1. 协作产生规模经济

马克思认为, 在协作形式下, 对公共劳动资料的共同利用, “即使劳动方式不变, ……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一方面, 商品的交换价值, 从而生产资料的交换价值, 丝毫不会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得到某种更有效的利用而有所增加;另一方面, 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的规模会增大。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这种节约, 只是由于许多人在劳动过程中共同消费它们。即使许多工人只在空间上集合在一起, 并不协同劳动, 这种生产资料也不同于单干的独立劳动者或小业主的分散的并且相对地说花费大的生产资料, 而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条件或劳动的社会条件这种性质。这里所说显然是一个规模经济问题。

2. 协作产生范围经济

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 会节约非生产费用, 这种缩小是由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聚造成的。马克思在这里已经涉及到范围经济问题。

3. 协作产生集体生产力

马克思不仅承认了分工作用, 而且重点强调了共同劳动和协作, 他认为协作本身能够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的同时, 创造了一种生产力, 这种生产力必然是集体力。这里实质上说明了通过协作的形式进行的经济活动, 能够产生大于各个单个生产力机械之和的集体生产力。

4. 协作中组织的重要性

马克思的协作理论中指出了协作中组织的重要性。他认为, 协作只是一种劳动形式, 协作必须依附一定的生产组织中方得以运行。“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 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 以协调个人的活动, 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 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显然, 在协作中, 需要组织来充当“乐队指挥”的角色, 维持协作的正常、有效的运行。

(二) 马克思协作理论视角下解读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1. 集群产生外部经济

集群内的单个企业虽然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但企业在空间上高度聚集的, 因而产生了对生产资料共同利用的问题。集群企业共同利用的生产资料不仅有公共基础设施, 而且包括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共同利用部分, 生产资料的共同利用无疑降低了每个的企业分摊成本。集群是一种劳动作用范围扩大而劳动空间范围缩小的现象, 其外部范围经济表现为企业在空间上集中生产产品, 从而节约了各种非生产费用。

2. 集群产生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 是指两个事物有机结合在一起, 其联合效果超过两个事物简单总和, 即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集群企业由于协作而产生的集体生产力, 必然大于群内单个企业集群生产力的机械之和。在集群中, 企业间协作的方式一般有一下几种方式:

(1) 企业在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等的利用上可实行资源共享;利用企业间的资源差异进行协作生产;通过专业化分工, 上下游企业间可以在生产品种、批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协调, 实现无库存生产;通过联合购买投入要素, 降低购入成本。

(2) 联合进行技术研发, 以减少新产品研发费用, 分散创新风险。

(3) 主动交流管理经验, 相互学习;共同培训和使用高级技术人力。

(4) 共建营销队伍、销售渠道, 或委托其他企业的营销部门代为销售;联合进行品牌宣传、产品推广, 共用运输资源;建立共同的售后服务网络等, 降低销售成本。

(5) 建立集群管理服务组织, 共建基础设施, 改善生产经营条件。

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的协作所形成的集体生产力, 大于单个企业个别生产力的机械之和。这种由于协作产生的集体生产力, 是集群所形成的由于协同效应的结果, 是“不费资本分文”的。

3. 提高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效率

集群内企业间是交易关系或竞争关系, 由于地域相邻性和商业上的紧密合作使群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共同劳动和结合劳动的性质。共同劳动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节约必要劳动时间, 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也因较短空间距离而节约了运输时间, 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4. 促进创新, 聚集竞争力

竞争是集群进化和升级的动力源泉。对集群的成员来说, 竞争对手及竞争内容十分明确, 如产品品种、产品质量、管理模式、销售方式、经营效果等都可以成为直接攀比的对象, 因而, 集群成员的竞争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都比较强烈。在集群中, 如果某企业生产经营上进行调整和改进, 会对其他企业造成更大的压力, 并迅速引发其他企业的调整。企业的这种调整往往是创新过程, 因而也是打破零和博弈的过程和进化过程。

石首:医药化工产业集群优势凸现 篇8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坚持市场需求, 抢占发展先机。

坚持市场需求是集群发展的第一原则, 市场需要什么, 集群就开发什么。“十五”期间, 集群根据市场需求投资9.5亿元, 完成各类技改项目28个, 先后开发出20多项新产品, 其中列入国家高新技术重点示范攻关项目2项, 列入国家火炬项目5项, 国家级新产品16项, 国家级推广项目2项, 列入湖北省科技项目6项, 填补国内空白1项, 抢占市场制高点, 赢得了发展先机, 产品的科技或高科技含量平均达到80%, 连续8年出口创汇名列全省石化行业榜首。

2000年4月, 楚源与香港益慧公司合作, 组建湖北华丽染料工业有限公司, 生产国际市场热销的活性染料。华丽的活性染料工艺采用纳滤膜代替传统的盐析法去除盐和杂染料, 染色强度居国内领先水平, 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 使楚源的产业家族又添一支劲旅, 拉开了楚源新一轮发展的大幕。

2、坚持自主创新, 搭建跨越平台。

楚源坚持自主创新, 打造技术优势, 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为集团的跨越发展搭建了平台。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楚源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加强技术力量, “十一五”期间, 公司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 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00余人。2003年, 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办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大专班, 与武汉科技学院联合开办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染料进修班, 学员都是从一线选拔的精英。而且还在武汉大学开办了博士后工作站, 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聘请了一批科技先导性人才, 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 成为自主创新的可靠保证和源泉。

过去, 楚源实行“拿来主义”。现在, 楚源已经步入了一个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新阶段, 精品H酸起初引进的是德国技术, 成本偏高、水土不服, 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反复试验摸索, 对原有工艺进行了改进, 改低压碱熔为高压碱熔, 降低了消耗, 提高了产量。目前, 集团正着力开发染料助剂、高档染料、以氨基酸为原料的医药保健产品, 进一步对H酸、对位酯等主导产品进行技术改进, 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 申请国家专利, 最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确立企业在这些领域的领导者和领先地位, 把楚源建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素质大型高科技民营化工企业之一。

3、坚持加强领导, 营造良好环境。

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 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为了积极培育产业集群, 采取了以下六大措施。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持重点产业、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二是实施市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联系规模企业制度。做到一个规模企业、一个市级领导、二个市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三是市委、市政府开展“两加三服务”评议活动, 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四是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 明确市经济局为企业负担监督的行政执法主体及相关职责, 下发《石首市企业负担监督卡》, 规范了企业负担管理。五是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导与协调。在市直机构改革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 成立了中共石首市委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 配备机构和编制, 履行市委、市政府赋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六是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园区建设及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招商引资、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银行贷款有突出贡献的乡镇 (部门) 负责人及个人进行奖励。

二、今后的发展思路、目标及措施

未来五年, 我市化工产业集群将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 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主线,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进步、招商引资为手段, 不断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以湖北楚源集团为核心, 建成一个集医药、染料及中间体、高分子材料为一体的化工产业集群, 全国一流的精细化工科技城。

1、加快技术进步, 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科技进步关系到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为了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引进德国H酸生产技术, 改现有间歇式工艺为连续性生产工艺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基本根治污染。二是与科研院所合作, 充分发挥楚源集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优势, 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2、开拓市场空间, 抢占国际国内市场。

加强与世界化工领域的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合资、合作, 在巩固与香港、韩国现有企业合资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 向世界实力强大的化工企业靠拢, 利用国家和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各种优势, 力争与之联姻。在与美、欧、日企业的关系上, 逐步实现由贸易合作向紧密合作转变。待条件成熟时, 可结合资本动作, 参股国外企业或尝试在境外办企业。

3、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产业集群外部环境。

试论产业集群的竞争和创新优势 篇9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组织, 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具有网络化特征的空间产业组织,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因为如此, 各国政府和地区都大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目前,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 或者一个地方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准, 其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美国的硅谷就是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硅谷聚集了大量的IT企业和精英, 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招聘和管理。另一方面, 政府也可以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管理, 实现企业的集中管理, 更好地制定政策, 促进IT产业的发展。

2 产业集群的特点

2.1 产业集群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通过产业集群, 相关的产业企业聚到了一起, 相互协作, 相互配合。这方便了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符合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例如, 浙江省瑞安市是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基地。众所周知, 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和销售需要许多企业的相互协作和配合。而瑞安市通过打造汽车零配件生产集群, 有效整合了该市生产汽车零配件的资料, 更好符合生产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 瑞安汽摩零部件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瑞安也被评为“中国汽摩配之都”、“浙江省汽摩配产业基地”、“浙江省汽摩配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2.2 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还可以有效吸引外在资本。这对活跃当地经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产业集群的主体大多为中小企业, 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 许多政府通过行政和经济的手段, 积极促成企业集群。例如, 温州是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 充分发挥当地皮鞋生产的优势, 积极促成皮鞋产业的集群, 提升了该地区皮鞋产业的竞争力, 促成了区域品牌的形成。

2.3 产业集群内部方便了企业同高校合作

不少企业通过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合作, 获取先进技术, 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这种合作方式在产业集群模式下更为普遍。企业集群的地方有很多著名的高校存在, 空间距离的缩小方便了企业同学校的合作。例如, 中国中关村除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外, 还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 这大大方便了企业同高校合作。

3 产业集群的竞争和创新优势

3.1 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对企业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必须重视自己的生产效率。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这一点, 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一, 产业集群促进知识和技术的累积、转移和扩散。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减少企业获得技术资源获取和转换的障碍。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组织会付出一定的转换成本, 降低企业的转换成本[1]。除此之外, 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便捷, 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管理方式扩散很快, 能够克服由于跨国公司技术上的保密性和远距离所造成的知识外溢效应降低, 带动本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素质提升。第二, 产业集群推动了先进管理理念的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毕竟, 先进的技术需要人去使用。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自然不强。在企业集群中, 企业之间距离相近。这方便了企业将自己的管理理念同其他企业比较及时了解自己理念的优势和不足, 改进管理模式。另外, 由于距离较近, 企业也可以更容易了解和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理念, 改善自己的管理。第三, 产业集群给予企业一定的压力, 迫使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在产业集群内部, 企业与同行的其他企业在距离上大大缩小了。空间距离的缩小方便了它们及时获得同行其他企业的生产效率的信息。因为, 大部分企业都将生产效率视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 力争自身的技术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 当企业发现自己生产效率低于其他企业, 尤其是同行企业的时候, 它们便会产生一种迫切感;这种迫切感将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强大动力。

3.2 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

产业集群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2]产业集群主要从两个方面降低企业成本。一方面, 通过产业集群这种中间组织, 企业减少了资源获取和资源转换的障碍, 提高了资源的创新整合能力, 大大节省获得资源的交易成本。同时, 产业集群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各个环节的生产与经营都根据效率与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而且由于集群内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地理位置的接近性, 企业可通过合资合作、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购销活动, 如建立共同的采购中心, 大批量地购买原材料等, 不仅使原材料成本降低, 也使库存成本大幅下降。除此之外, 产业集群还推动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 从而为双方在技术创新中合作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 产业集群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成本。集群内各企业之间交往比较频繁, 集群内部人员流动也比较频繁, 同类信息高效快速地传播, 集群成员可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 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 企业搜索产业信息时在时间和费用上都会大大节省。

3.3 产业集群刺激企业创新

创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动力, 也是一个企业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产业集群可以刺激企业创新, 提高其创新的能力。有学者研究发现, 地区经济中的创新常常来自产业集群。[3]现代经济中多数关键性的创新不可能由单个企业完成, 企业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只有部分来自于企业内部, 更多的新知识来自于企业外部。产业集群内不仅存在大量有创新压力的企业和研究机构, 而且拥有稳定的促进学习、交流和进步的共生机制。因此, 产业集群为企业和各种组织的创新活动提供了一种合作过程,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例如, 中关村的企业通过与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企业的合作, 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中关村科技园区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 国家工程中心41个, 重点实验室42个,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另外, 它还有联想、方正等国内知名的公司, 以及诺基亚、惠普、IBM、微软为代表的1600余家外资企业。这大大方便了企业同相关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合作, 进行技术研发和管理模式的改进, 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3.4 产业集群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

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 是其发展的关键要素。产业集群有助于企业招聘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在这里, 我们以美国的硅谷为例。美国的硅谷是IT产业的中心, 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苹果等公司。产业的集群吸引着全世界的优势人才。目前, 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 另外还有30多位获诺贝尔奖科学家。这大大方便了集群内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招聘。另外, 产业集群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提高当地企业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为此, 政府可以通过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吸引外来投资, 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东莞通过推动IT产业集群发展, 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为当地企业同外资企业合作创造了平台。[4]目前, 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东南亚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国际IT资本加快了在东莞电子资讯产品制造业领域的聚集, 一些国际IT企业如诺基亚、台达、光宝、微星、技嘉、东聚、方正科技电脑等也追加了在东莞的投资规模。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利用同外商合作的机会, 提高了自身的技术, 改善了管理模式, 增强了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

3.5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谁拥有更多更好的品牌, 谁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品牌作为“无形的手”, 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既能托起一个产品, 也能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缺少强势产品品牌的企业, 没有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也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集群, 努力形成区域经济的整体品牌, 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来吸引在全国甚至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 以区域品牌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5]浙江余姚模具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通过专业化的分工生产模式, 提高集群的整体实力, 形成区域品牌。目前, 余姚已经成为了中国“模具之都”, 具有庞大的模具生产体系, 能够满足各种类型模具的生产。到2005年年底, 余姚市模具产业的总产值达到40亿元, 实现销售额27亿元。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创新优势, 且方便了企业同高校的合作。自从波特在1990年写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以来, 人们已经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将它的理念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之中,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些年来, 各国政府通过立法、行政、税收调节等手段大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大大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因为产业集群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和创新优势。这具体体现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和刺激企业的创新。除此之外, 它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投资资金, 促进区域品牌形成。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组织, 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具有网络化特征的空间产业组织,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创新优势, 它还方便了企业同高校的合作。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和创新优势, 体现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和刺激企业的创新。此外, 它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投资资金, 促进区域品牌形成。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创新,优势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理论参考, 2006 (09) .

[2]宋江飞, 张劲松.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 2010 (10) .

[3]高雪莲.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衍生效应及其影响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01) .

[4]毛艳华.产业集群与外商投资区位优势[J].大珠三角论坛, 2003 (01) .

产业集群:优势分析法 篇10

常州处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如图1所示) 腹地, 东濒太湖, 与上海、苏州、无锡相邻, 西与南京、镇江接壤, 南与安徽交界, 北依长江, 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 构成以经济发达而著称的“苏锡常”板块。全市辖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等五区和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常州身处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西端近中的位置, 处于串联苏锡常都市圈、沟通沪宁两大都市物流和联通宁杭两大都市的物流中心枢纽, 这对常州发展区域物流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因素。因此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更进一步地形成物流产业的集聚优势对常州地区有着重大意义。

一、常州地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随着2009年我国将物流产业列为国家十大产业之一, 物流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空前的黄金发展期。常州的现代物流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区共同进步, 将物流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常州地区物流行业运行情况良好, 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显著增加了社会物流需求, 奠定了物流业快速增长的基础。

1.2011年, 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42亿元, 同比增长22.36%。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实现12375亿元, 其中, 工业品物流达9460亿元, 贡献76%。

2. 随着社会物流需求释放的持续扩大、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进程的加快推进, 常州市物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承接物流需求的能力提升, 社会化配送体系逐步健全, 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物流行业结构趋向合理, 物流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 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实现15.68%, 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3.2012年, 常州市将完成新一轮《常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常州市物流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编制, 逐步在市区范围内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三级物流配送空间体系, 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生活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4. 截止到2011年末, 常州辖区占地5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及仓储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专业市场, 已建成30家, 在建8家, 2011年常州市物流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十二五”期间, 全市拟建物流项目21个, 计划总投资339亿元, 总建筑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

5.2011年, 常州市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加快老旧运输工具淘汰步伐, 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品质。全市厢式货车、集装箱车、罐式车辆、冷藏车等大型载货汽车和特种车辆所占的比例达35.2%;年内新增船舶386艘, 增加2家内河港口经营业户。深化运输服务品牌建设, 培育并申报“江苏快货”品牌线路12条、品牌企业1家, 数量质量并重, 全省领先。制订常州“十二五”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 常州综合物流园区在全省交通物流“十二五”规划项目论证中得到最高分。

虽然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 但是常州的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与江苏省苏州、无锡、南京等相邻城市相比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各项物流指数上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如苏州2010年的社会物流总额就已经达到39081亿元, 无锡2011年也达到了20081.76亿元, 都远高于常州。在最新公布的《2011年江苏省及省辖市物流指数》中常州的物流增长指数、物流行业基础条件及效益指数在江苏各市中分别排在第八位 (0.0144) 和第七位 (0.441) ,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0291、0.469) 。物流综合指数、物流发展与经济总量关系指数常州 (0.456、0.491) 也只是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447、0.433) , 与苏州 (0.785、0.990) 、无锡 (0.632、0.808) 、南京 (0.653、0.705) 等相邻城市差距较大。

由此可见, 常州无论是物流产业现状, 还是其发展速度, 与长三角的上海、苏州等城市有着相当的差距。物流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已经成为常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加快物流产业发展, 特别是加强物流产业集聚对常州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常州物流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物流集聚区建设是以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为其载体的。物流组织管理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是我国物流园区所具有的两项最主要的功能。一般来说, 物流园区为了完成这两大功能, 都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管理中心、物流信息中心、物流基础设施等组成部分。物流园区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时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开发城市经济需求、运输城市发展所需的有关物资等。而作为物流集聚区企业的功能区的时候, 这些企业又利用园区的相关物流设施设备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运作效率, 便于与消费者直接联系, 是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大量的物流集聚区在进入运营期后, 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但常州的物流集聚区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常州物流集聚区面临多头分管的局面。

目前的物流管理体制很分散, 对物流园区的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局面。物流园区是物流集聚系统的重要节点, 具有基础性、服务性、公共性等特点。同时物流业是复合性产业, 涉及的部门和行业众多。在常州市的物流发展过程中, 体制机制中的问题依然存在, 令出多头、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体制和现行的财政体制, 使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自成一体, 难以有效合作协调形成合力。这与现代物流应有的跨区域、跨行业、网络化的特征格格不入, 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地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 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物流资源浪费, 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物流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物流企业承担的税收和各种规费较重, 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行业恶性竞争剧烈, 物流企业普遍赢利状况较差, 经营困难。

2. 土地问题成为物流集聚区发展的瓶颈

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 国家的土地宏观政策的不断调整,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物流集聚区的用地获取及施工建设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 有些物流园区由于缺少土地的一级开发资质, 无法进行整体的拆迁和建设, 从而影响了基础设施完善和企业的入驻。同时, 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物流园区土地价格快速上升, 加上土地税费、拆迁政策的调整, 使物流用地的成本大大超过了物流业的承受能力, 进而使一些物流园区出现较高的闲置率。

3. 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及实践经验, 无疑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率甚至生存。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经过多年发展, 已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物流教育系统, 为物流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各层次的实用人才。常州虽然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物流及相关专业, 但开设时间大多较短, 很多还缺乏完善的体系和长期发展的规划。加之国内业界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 很多企业都把物流看做企业的附属品, 导致物流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初高中学历的职工占91%。物流人才大部分是半路出家, 专业化、系统化的物流管理水平不高, 物流的服务意识与市场要求差距较大。具有物流规划、物流信息技术的高层次综合物流人才更是稀缺。

4. 物流集聚区的信息化建设落后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定位跟踪和查询等一体化的服务系统。物流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物流集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发达国家经验显示, 物流集聚区的信息化发展是物流集聚区发展的核心内容。由于专业化人才的短缺, 常州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知识不足, 对MIS、ERP、MRP、DRP等信息手段缺乏了解, 大量的分析是基于传统物流的模板上。同时, 从常州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来看, 企业的大部分规划, 只提到了企业网站、简单信息化系统建设等等, 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 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导致物流集聚区内数据库整合比例较低。

5. 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制约了物流集聚区的和谐发展

物流集聚区, 特别是物流园区的建设不同于其他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它涉及到国土资源、交通、发改委、经贸、铁道、民航、海关、税务、工商等多个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部门虽然各司其职但协调不周的情况时有发生, 导致物流集聚区在实际运营和执行国家政策时面临多重困难。

6. 物流企业大多组织规模较小, 竞争实力不足。

目前常州共有各种物流公司2000余家, 包括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也包括传统的运输储运等流通企业、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 还有一些本是农民仓、部队仓、停产厂房转营仓库, 以及个体、私营车队等只是挂上物流名称的企业, 大多规模和实力较小, 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由于市场准入低导致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 缺乏开展网络化、系统化物流服务的能力, 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功能上也有不足。

7. 入园企业选择方面

目前, 常州辖区占地5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及仓储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专业市场, 已建成30家, 在建8家, 这个数字相当于德国所拥有的物流园区数量, 而这里除了少数几个特色比较明显的园区以外, 绝大多数大同小异。很多园区的招商停留在“招商”与“卖地”的层次上, 由于缺少入园企业选择体系, 出现“杂”、“乱”等一系列不良现象。许多物流园区招商不够专业, 招商缺乏相关的知识, 也没有将物流园区的统筹发展纳入招商管理中, 造成物流园区功能单一, 缺乏服务能力。行业“门槛”要么设置得过高, 将大量中小物流企业挡在大门之外, 要么设置得过低, 把很多不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放入园内, 加大了潜在的风险。

三、促进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1. 加强物流园区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

物流园区是社会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 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特点。物流项目选址必须设在交通便利、产业配套的节点位置, 能实现二种及二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对接, 从而保证“货畅其流”。应以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合为目标, 加强对规划的组织与实施、政策的制定与落实、项目的建设与推进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与跟踪评估, 定期开展考核评价。根据规划提出的思路、目标和重点, 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或修订物流业各专项规划, 形成完整的物流业发展规划体系。加强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与布局研究, 使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与物流需求相衔接, 解决社会物流系统中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尤其要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 按照科学布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良性循性的思路推进物流园区的发展。

2. 选择重点项目大力扶持, 实现示范引导作用

物流园区是一个高投入、长期回报的行业, 呈现出前期投资规模大、资金占用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限长的特性。建议由全地区统一协调管理, 遴选规范化经营、服务水平高的重点物流园区, 建立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机制, 在土地、投融资以及税收等关键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促进其快速发展, 为其他物流园区建立标杆, 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于非重点项目, 建议主要采取市场调节途径, 通过市场手段促进其发展。

3. 集约利用资源, 控制用地规模。

物流项目用地规模的确定, 应以物流现状和需求预测为依据, 尽量利用已有的批发市场用地、仓储用地及交通设施, 综合考虑影响物流企业布局的各种因素, 选择最佳的用地规模。同时, 要严格控制物流带住宅地产的开发模式。

4. 设立物流园区协调工作机制, 组织落实相关政策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涉及到发改委、国土资源、交通、建设、海关、税务、工商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专业性和科学性较强。为了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指导、协调和宏观管理, 协调落实国家关于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清理废除各类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行政规定, 促进公平竞争。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 建立常州物流业发展的预警、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 促进物流业统计信息交流, 建立健全共享机制, 提高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强化人才支撑

物流人才是推动物流产业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 但是目前常州地区很多物流企业面临着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现象。政府应充分发挥常州地区科教人才优势, 强化职业技能教育, 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 加大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支持物流相关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基地建设, 推动物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对全市物流人才数量及结构需求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加强物流业在职人员培训, 大力培养物流业适用技能人才, 大力引进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高层次物流专业人才, 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6. 控制物流业态, 提高管理水平。

应严格控制新上钢材、小商品零售等传统低端市场建设, 积极鼓励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供应链物流, 为城市生活便利服务的城市配送物流, 为电子商务配套的专业物流项目的建设, 推动物流业信息化、自动化、高端化。逐渐淘汰小、乱、差企业, 提高公司品牌形象和利润升值空间。同时, 通过转变新的经营和服务模式, 对园区客户资源进行整合开发, 拓展新业务 (如控货融资等) , 建立服务标准, 提高物流综合服务水平, 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 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积极性, 加速推进物流先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推广物联网技术在产品可追溯、在线调度管理、全自动物流配送以及智能配货等领域的应用。在农产品、医药、汽车、家电、化工、集装箱等行业开展RFID技术的应用示范, 提高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推广应用电子数据交换 (EDI) 、货物跟踪、自动分拣、自动导引车辆 (AGV) 、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 (ETC) 等物流新技术, 加强物流新装备的研发与生产, 加强物流新技术和装备在采购、生产、管理等环节中的应用。推进物流科技研发基地建设, 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8. 加强物流园区经营意识

物流园区本身作为企业实体, 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是第一要务, 其最能体现现代物流特点的就是服务功能的整合。物流园区需要在招商、物业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区域供应链服务的角度整合资源、改善经营服务内容和形成服务特色, 建立起政府、行业市场管理部门与园区企业的沟通桥梁, 促进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衔接, 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物流活动, 为园区客户提供多功能的综合性一体化服务, 使物流园区真正成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新型物流服务载体。

摘要:物流产业集群是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出现的, 由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利用现代化物流信息管理技术与设施设备、以多种运输方式为手段为全球、全国及其区域性供应链提供生产、流通、消费等全方位物流服务的服务地域综合体, 是物流服务功能的空间集聚载体, 是实现企业间“横向管理”功能的核心空间。常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最有经济成本价值的物流半径。如何让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本文从常州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现状入手, 分析其存在的优势与问题, 提出合理的对策, 以促进常州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物流,常州,物流产业集群,长三角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 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R], 2011, 2.

[2].常州市统计局, 2011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R], 2012.3.

[3].杨湘玉, 产业集群对区域物流中心形成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 [J], 物流技术, 2007.3.

[4].杨丽莉, 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研究, [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11.6.

上一篇:杨家埠木板年画下一篇:石膏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