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汉语课

2024-07-20

如何上好小学汉语课(精选十篇)

如何上好小学汉语课 篇1

一、了解小学支撑跳跃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

支撑跳跃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出现, 但基于小学生的特点, 并不是一开始就学习典型的腾越动作, 而是学习一些带助跑的和不带助跑的跳上、跳下动作;五、六年级开始学习分腿腾越 (山羊) , 学生初步掌握后, 把助跳板稍向远移。水平二、水平三支撑跳跃教材分布一般如下表所示:

二、吃透教材, 分解技术要领

小学支撑跳跃动作比较简单, 但是其基本技术是不能忽视的。体操中的支撑跳跃包括助跑、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等几个部分。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教材着重点是助跑、踏跳、推手、落地等基本技术, 且这些环节相互密切联系是一个整体。

1.助跑:踏跳前的跑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简单的跳上、跳下动作的助跑距离不宜太长, 以3~4步为宜, 随着年龄的增长、器械的加高、动作难度的加大, 助跑的距离可相应地增长。

2.踏跳:助跑的最后几步是全程跑最快的几步, 当到最后一步时, 两臂要自然地经下向后弧形摆, 同时摆动腿低而迅速地前摆, 蹬地腿向摆动腿靠拢, 在空中并腿并赶过上体, 两腿自然伸直, 用前脚掌平行地踏在助跳板上, 接着两脚向前下方做短促有力的起跳, 同时由下向前上含胸、摆臂。助跳板的位置对踏跳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放置在距离器械一脚半到三脚的位置。助跑、踏跳的自然衔接过渡也是支撑跳跃的难点之一。

3.推手:起跳后两手触及器械至推手离器械的阶段。手触器械时, 两臂伸直、顶肩, 以手掌迅速有力地推离器械。推手后, 两臂向前上方摆起, 挺身下落。

4.落地:由前脚掌过渡到全脚掌, 经过踝、膝、髋三关节同时弯曲做弹性缓冲, 使身体重心平稳地落在脚的支撑面上, 成半蹲姿势 (两臂斜上、前、侧举均可) 。

就支撑跳跃的教材教学来讲, 宜进行分课时、分步骤教学, 切忌急于求成。以山羊分腿腾越为例, 笔者认为, 宜分为四课时开展教水平二、水平三支撑跳跃教材内容分布表学:第一课时, 要处理好助跑与踏跳的衔接;第二课时, 在助跑踏跳的基础上初步完成支撑提臀练习、支撑提臀分腿练习;第三课时, 在熟练掌握前两步动作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下初步完成分腿腾越山羊落地缓冲;第四课时, 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互帮互学山羊分腿腾越、落地缓冲技术。此外, 还应在每课时都安排发展弹跳力的内容, 并通过原地徒手的辅助练习和跳上、跳下练习使学生体会助跑、踏跳的关系来不断地改进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

三、掌握教法, 确保课堂安全

如何上好小学汉语课 篇2

会》课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正如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所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品德与社会》课这套教材的使命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共和国的下一代用于谋求丰富生活的知识、能力基础。培养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因此就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杜会》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兴趣引入,启智相剂。师生互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依据这门学科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找答案。如在教《社会呼唤诚信》这一课时,教师板书:

1、何谓“诚信”?

2、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做出承诺?

3、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聚精会神地读书,圈点,之后盼着教师抽问,以便抢着回答问题,展示自己。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深层次地想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新意见,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现自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再完善、总结。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建立起了心理和谐的相容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地开展。在不断地学习、教学中探索,使得教学思想越来越活跃,把这种有启有发的教学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远胜于按部就班地说教式教学。

2.从实际出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1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教学条件差,几乎没有什么教学设备。我就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该节课的教学。如在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与其它省市比比面积大小,再用课件展示东、西、南、北不同地方同一季节的气候特征,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方法来了解我国领土疆域之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也浓,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总结,学生抢着发言,课堂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又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学

生,师生互补,提高课堂实效,结果明显。

2.2从生活实际中取样,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教《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植物,询问家长它们有什么作用,再组织学生展开对“花草树木本领大”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2.3从学生自身中寻找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教学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寻找学生自身资源充实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之目的。如在教学《拥有好心情》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讲出自己的烦心事,说说自己当时是怎样处理的,讨论“怎样才能走出烦恼的困扰”,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指点,有的学生找不到可倾述的对象又不敢跟老师、家长说,教师可指引方法如:写信、记日记等来转移烦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对生活的态度。学生之间互谈心事,互吐心声,谈感受、出主意、减痛苦、树信心。心结一解开,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3.以教材为主体,从实践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上好对外汉语听力课 篇3

关键词:听力课;问题;教学法

1对外汉语听力课堂的现状

(1)“听”基本上是被动行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课堂气氛不容易活跃;

(2)有的老师没有掌握启发、引导学生听、解的方法,找不到分析讲解的切入点,上课没话可说,容易造成放录音带、对答案了事的结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3)学生不容易看到进步,容易失去信心,产生恐惧感。

2听力课难上的原因

(1)“听”基本上是被动行为,学生的主动积极性难以发挥,课堂气氛不易活跃。

(2)有的老师找不到启发、引导学生听课理解的方法。

(3)听力水平的提高是缓慢无形的,往往不容易察觉,学生不容易看到进步,容易失去信心,产生恐惧感,形成恶性循环。

3怎样改变现状,上好听力课

汉语具有复杂而多变的语气表现形式,只有了解掌握它才能使留学生发出地地道道的汉语。对外汉语听力课中的“听”其实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材料和时间内,向学生介绍汉语语气规律,并辅之以针对性较强的练习,让学生逐渐摆脱母语的干扰,形成汉语习惯,最终学习好汉语。

3.1教师

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是信息收集者、决策制定者,课堂活动组织者,所以教师要从听力课的性质和课型地位把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1)听前阶段:导入与输入为主,教师先要介绍要播放材料的背景知识,材料的主题句、对播放主题关键字是稍做提醒、放适量的实图讲解。2)听中阶段:整体意义识别、细节特征分析、选词填空、疑难探索、重组改编、概括总结。3)听后阶段:复述活动、配对讨论、小组辩论、复现巩固、畅谈感受。

教师的语言:1)尽可能避免无意义的输入。在初级水平的教学中,学生需要的是对目的语尽可能多的接触与熟悉,所以教学重点在于句子和段落,特别是一定语境下的听力技巧的练习。2)讲课的语速要正常,不应该故意放慢。尽管是初级水平,可是留学生在真实生活中面临的语速,一般都比教材中的快。听力课堂上的语速,相对于平行班的教师,要略快一些,尽量缩小课堂这个小语言环境和外界大语言环境的差异。刚开始,有些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但是,一个多星期之后,大家基本上都能适应。

3.2运用听力微技能

1)辨音辩调能力,重点在语调,句调方面;2)义群理解,识别句中停顿的能力;3)抓细节的能力;4)跳跃障碍,抓关键词语,掌握关键信息的能力;5)联想和猜测能力;6)预测能力;7)检索监听能力;8)记忆存储能力——边听边记;9)概括总结能力;10)快速反应能力。

在这些听力微能力里面,不同级别水平的学习者要运用不同的能力,如初级阶段的学习者,他们更多的是掌握辨音辩调能力、对语境的理解能力、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而终极阶段的学习者则需要掌握对义群的理解能力、跳跃障碍,抓关键信息的能力、预测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检索监听能力等,所以,不同级别的学习者要联系不同的能力,以达到循序渐进,达到理想效果。

3.3听力课教学法

1)视听法:教材的听力只有声音,没有图像,听得时间长了学生会感觉枯燥。如果在每堂课加入一些视听材料,这样就听得很“形象”。这些视听材料可以是和教材听力内容相关的,也可以是无关的拓展视听。2)听说法:先是模仿,包括生词和句子,没人至少两次,有错误后立刻改正;大量的重复;翻译所说的句子为母语;教师与学生改变角色对话。3)在听前布置明确的任务。使学生注意力定向,集中;多使用先提问后点名的方法,少使用先点名后提问的方法。

3.4运用高科技教学手段

随着高科技发展,听力课也由过去的播放录音发展到计算机多媒体予以学习系统,不仅可以播放录音,也可以实现师生交流示范、二人对讲、分组对话、视频音频的结合等等。

3.5外部环境的刺激

利用广播、电视、聊天等多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尽可能唤起学生对听力课的兴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汉语语音、语感、语调、语素的感知,而且还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

3.6制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克拉申认为情感因素与外语习得关系密切。在人类头脑中会出现对语言信息的堵塞现象,克拉申称为“情感过滤”。一般来说,自信和动机高的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更佳的表现,对外汉语的学习也是一样。那么在听力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减轻学生心理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4结语

听力教学是一門复杂的学问,单纯想依靠某一种教学法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目前,对外汉语的听力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对以后要从事外汉语的教师,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汲取各种合适的理论,寻求适合自身的改进方法,充分发挥语言环境的优势,不断完善综合素质,促进听力课课堂教学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中山大学出版社.

[2]李小琪.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M].商务出版社.

[3]彭小川,李守纪,王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M].商务印书馆.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篇4

一、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 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 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 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 进行温习补救,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 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

针对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 我们要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 加强针对性训练, 开展专题复习方式, 激励学生相互检查, 相互出试卷检测, 并共同提高。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 融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 强化学生的内功, 向练习要质量。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 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 加强知识的连贯性, 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

三、综合应用, 培养创新点

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 但要有个度。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 应换个角度, 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复习课应“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 也尝到了创造性思维带来的乐趣。

四、梳理知识, 形成知识网络, 使概念结构系统化

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 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 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 在一定的阶段, 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 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将平常所学的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 连成片, 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以便记忆和运用。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 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

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数学价值在于应用。因此, 复习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 精心设计试题, 让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拓展思路, 扩大视野,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农村物理教学中

开展小制作的尝试

河北迁安●李呈宝

柳斌同志曾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在教学中, 要尽量反映科学技术进步, 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 使学生乐学。”而要做到乐学, 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情感、引起学习动机, 增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一、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制作与实验,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如观察大气压强与水的沸点的关系, 要提示学生注意手对注射器的作用力, 是对烧瓶中打气还是从烧瓶中抽气。在水沸腾的时候, 打气水将怎样, 而当酒精灯移开时水将不再沸腾, 这时抽气水又将怎样呢?通过观察或学生亲自动手演示, 其对于大气压强和水的沸点关系就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了。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 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制作与实验, 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农村教育要立足在农村实验上求发展, 同学们根据书本中学的就可以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可动手操作的物理器材, 从而摆脱教师在黑板讲的空洞感觉。由于制作的严密性, 每次评讲实验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 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而学生可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开展制作,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制作与实验, 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各种物理实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实验过程中, 思维异常活跃, 学习欲望高涨, 参与意识增强, 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究问题, 从而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

(1) 比较方案, 培养灵活性。在制作实验器材之前, 我们要对多种方案进行讨论、比较, 选择那些既能很好验证实验现象, 又便于取材和制作的方案。对于合理的方案, 我在肯定的同时, 也给予重点引导、关键性提示, 以促进同学们之间的讨论, 培养他们的灵活性。如在做小孔成像时, 同学都按课本照搬制作, 我就提示小孔成像大小是否可以变化呢?假如能, 你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器材来?同学们展开讨论, 并在实验室用带有小孔的纸板和透明的塑料薄膜来演示, 最后做出了能使像大小变化的实验装置, 而且简单易行。

(2) 动手制作, 培养团队精神。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是经过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 再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的全过程, 最后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案。有的同学, 打一个孔或钉一根钉都不会, 他们甚至连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也不会。这时, 可将他们分成几个科技小组, 让他们集体制作, 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这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比如制作水火箭, 像气嘴、橡皮塞、饮料瓶这些材料, 同学们都各尽其能, 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当火箭制作完成后发射时, 每一次实验, 都牵动同学们的心。他们为失败而思索、为成功而欢呼。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写生课 篇5

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于自然,是人类对自然进行观察、了解探索过程的再创造。儿童画的创作也是如此。而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就是写生。小学阶段的写生画教学,一般是从中、高年级才开始进行的。其目的已经不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创作源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而是以培养技法为目的。在小学低年级,甚至从幼儿阶段开始,多以记忆画为主。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带着画,或用临摹的方法,引导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物体画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之规。房子怎么画,树怎么画,花怎么画,鸟怎么画„„,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就会被束缚住,依赖性也变得很强,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眼睛。离开了老师,画一个新的东西,自己就不会动笔了。

幼儿时期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学会几种动物像概念,而在于通过艺术创作,把儿童整个身心的潜能发挥出来,促进智力的发展,受到美的陶冶。儿童天生就喜欢涂画,到了小学低年级,他们那种艺术天性依然保存很好,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大胆而夸张的表现力。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发展儿童艺术素质的重要基础,使找到的美术教育更好的适合儿童的发展。比如说画花,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画,那么所画的都是老师的复制品,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去观察,那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画面将是多彩多姿的。在逻辑思维中,1+1等于2,是不存在任何解释的余地。然而,在美术创作中,不存在一个儿童画树,画人或进行一种设计的任何限制。低年级孩子的想象异常活跃、大胆,令人惊叹不已。而孩子的家长,往往因为孩子一些大胆的想法,而约束他们,对他们的想法,常常没有理由地加以纠正。久而久之,孩子们感到爸爸妈妈不理解他们。从而抑制了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抑制了想象力的发展。儿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儿童和儿童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简单的说,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森林,而有的孩子看到的则是树。作品中表现出的这种观点上的差异是宝贵的,这些差异丰富了儿童的心智并使我们洞见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教师表达对这种差异的欣赏会对学生的自我形象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美术教学中,往往要考虑学生表现出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高度评价。试想当一个孩子发现他画的树的形状与另一个孩子画的树的形状被老师认为是同样正确时,他会有何感受呢?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个性,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的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表现的风格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视觉正处在发展阶段,所看到的事物也是不断变化着的,这时他们急切地想让别人分享他们的发现,并得到别人的承认。所以,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很浓,作业质量也高。而到高年级却出现相反的情况,其中的原因在于:低年级儿童画得最多的是记忆画,画平时记住的印象,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对形的要求不高。而高年级作画重点逐步转向写生。而惯于记忆画的学生,却往往缺少观察能力和写生技巧,出现绘画能力断层的现象,于是产生儿童绘画的抑制期。事实上,小学低年级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写实能力,尽管开始时他们仍是受老师的影响,习惯地画他们记住的印象,但他们面对实物而受到感应,所表现的画面是有了实物的特点,经过不断训练,他们早期具备的空间知觉能力得到发展,就能根据物象特征画速写,写实能力随年龄迅速提高,从而有效地减弱“抑制期”顺利进入高年级写生画阶段。

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并不是需要给孩子们灌输多少美术知识,而是让孩子们对美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而低年级儿童的观察往往很不细致,东瞧瞧,西望望,走马观花。而绘画本身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孩子要学会观察生活。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角度,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行发散思维,联想造型。比如在观察教学楼的时候,让学生从正面、侧面、背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然后让他们说说,教学楼从不同角度看都有什么不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写生画的创作,应该从幼儿开始。幼儿对美术兴趣很浓,其作品质量很高。对于个性胆怯的儿童,在写生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对于好动的儿童,写生绘画会使他们变得安静些;对于粗心的儿童,写生可以培养他们的细心。坚持写生的习惯从对人性的培养上来说,可以培养儿童的毅力、恒心和好奇心。从能力上来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使儿童的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同样,儿童写生画教学过程重在训练观察方法,写生的过程是儿童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对绘画对象的体会和研究,手、眼、脑的并用,使儿童智力得到发展。另外,儿童在美术中比在其他学科领域中能更大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以自己的速度进行创作。教师不必顾忌作业布置得太难或太限制,因为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业。美是从生活中提炼的,那么又如何把美在生活中表现出来呢?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有自己独特的视点,将事物放在别人想不到但又合理的环境里。要训练儿童的表现力,应画之前带给学生学生开放的、与之有关的自然图画,从而形成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然后让学生用图画表现生活,就会有独特的见解。孩子的才能是最初表现为对于某些事物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来源于成功,成功了才能产生美。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课

复习是任何学习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过程,尤其是考试临近,复习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考试成绩。但是,复习课往往因其枯燥无味而令老师头疼,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上好复习课、掌握好的复习方法成为每个教师必修的基本功。现结合自己复习时的一点做法,来谈谈体会。

一、纠正复习课中的存在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复习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师生互动失调的弊端,它严重地影响了复习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复习课中必须注意和纠正的问题。

1、"双边"忙。一是以做资料代替复习,教师热衷于不停地把一份又一份的资料让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每道题目必练习,教师每道题目必讲评;二是以考试代替复习,教师以为考得多,碰得多,容易撞中考题,于是,源源不断的模拟考试就成为了"最佳"实战演习。

2、"双边"闲。教师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没有实实在在的复习计划,心中无数,上一堂算一堂,敷衍了事。要么捡几套习题让学生做做,要么发份资料让学生练练,或者干脆让学生自己看书、自习,大家轻松。

3、一边忙,一边闲。一边是教师在黑板上抄题,一边是学生坐等老师抄完才动笔,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反映出复习工作准备不足;一边是教师为搜集、编写复习资料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是学生不知怎样复习,干等老师指导而无所事事。这是未能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的典型现象。

二、注重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首先,要把握大纲,吃透教材。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只有弄清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复习时才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教师努力做到不仅对全班的整体的、宏观的情况要把握,对每个学生存在哪些问题也要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本班实际情况,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地复习。

2、激发复习兴趣,端正复习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复习课时,教师要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拓展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到结论,并且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适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端正复习态度,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这样学生再遇到难题也会沉着、积极思考,寻求方法,而不是害怕。整个复习阶段,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使学生变"要我复"为"我要复"。

3、分类整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会贯通。因此,复习课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切忌向回放电影似的把知识点再重复一次,应以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知识系统,组建能够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以点连线,以线结网,使数学复习形成网络化。这样,复习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如复习应用题,要注意应用题与应用题之间,应用题与计算、几何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加强各知识点间的互相渗透。使习题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4、巧导精练,全面提高

根据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精练,如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对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应设计针对性练习,让学生从比较中区分掌握知识。既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和稍作变化的问题,又要有一些综合性练习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做到有层次、有坡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设计一些具有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解答的练习,如一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受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5、期末复习,巧用试题

每位教师手中都有自己的期末练习题,还有学校订购的单元与期末测试卷,期末复习题主要是供我们复习用,试题绝不能拿来做一遍,一对答案了事。应在基础知识真正搞清楚,弄明白,并掌握了一定的练习技巧的基础上做题。做完后核对答案,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时,老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找规律,抓特点,一起讨论、研究,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不遗漏每一个重点,不忽视每一个考点。最后,按期末考试的要求,独立完成"期末测试题",起到强化作用,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创作课 篇7

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学的理念在不断地更新,以前的那种以讲技法、练技法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进而向审美情趣和学生的创造性方向发展。但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教师从过去的“强调规范”一下子跳到了“大胆放手”,凡创作只讲三言两语就放手让学生“一创到底”,这样做,教师就显得无事可做、无话可讲,这样的放手会让学生不能很好地去创作,甚至阻碍了学生美术能力的提高。那么,在创新课上,教师做些什么呢?如何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创作呢。

一、根据课题引导学生去想

我们知道,在每次的创作课上,教师都会提出一个目标,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课题去进行创作。这个课题范围大,能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如“蜗牛赛跑”“快乐的回忆”“秋风瑟瑟”等。面对一个主题,我们该从何开始去想呢?我认为,教师引领学生走进课题情境之中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我们教师要对一个大的课题进行细化,从小处引导学生去想。比如“蜗牛赛跑”,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蜗牛会在哪里赛跑?而这个问题又可以分成很多小问题,如蜗牛像人一样在草地、运动场上跑,或者因为蜗牛很小,它仅仅只在一只鞋、一只苹果等生活中的一件小物品上赛跑,或者蜗牛是神话故事中的蜗牛,它是在云彩中、太空中赛跑。如此步步引导,从生活中产生联想一直到超越生活、走进幻想,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豁然开窍了,于是天上地下无所不往,画面情境开始浮现眼前,真是各有各的想法,创造性大大发挥。紧接着,再设问,那么蜗牛来到比赛场地,有哪些运动员?它们佩带什么标志?它们开始跑了,比赛情况如何?谁在前面?谁在后面?跑的姿势有什么不同?等等。学生因为自己有参赛的经验,于是就很容易走进了画面情境之中,把自己也当成蜗牛了。这时候还可以再设一问,那么观看比赛的蜗牛是谁呢?它们可能是运动员的什么人?它们穿着什么?带着什么?会干什么?如此层层细问,学生脑中的这个画面情境越走越近、越来越清晰,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把所有的问题轻轻提示,学生仿佛就看到这个画面跃然于眼前了。

二、根据范画指导学生如何去画

范画不是简单的那种依样画葫芦,有的教师认为范画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在创作课中出现,其实不然,在创作课中,范画反而引起了很大作用。

范画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的表象更为丰富,对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刺激。范画中的构图、人物造型、色彩搭配,都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从而形成自己要画的画,使画面情境逐步地形象、清晰起来。当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就可以慢慢地把脑中想的变成了纸上画的了,从而解决了想得好画不出的难题。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形象表现力,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平时长期的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观察、记忆、感知表现形象,使他们想到什么就能用画笔表现出来。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范画对于帮助学生的美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我们不可小视,应充分发挥范画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直接启示并且形象表现,这样做要比让学生凭空想象要好得多。

三、在对作品的评价中不断改进

经过一番的努力,学生的创作成型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令教师满意,即使再好的作品也有不足之处,这就要在课的结束前对作品进行评价。如出示一个典型的画,让学生们对这个作品发表意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可以让作者听取别人的意见。通过综合其他学生的发言,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又有了新的想法,这时让作者再画一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就解决了边画边想边改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去创作,并不是教师不管不问,也不是无话可讲,而是教师要在课前做好精心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多引导学生创作,并通过种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创作能力才会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创作课的巨大作用。

摘要:在创作课中,绘画创作占主要部分,是美术教学创作的核心教学内容。美术创作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形成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形成审美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篇8

深究复习课中遇到的这些问题, 本人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明确复习课的目的。为什么要给孩子上复习课, 因为小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对旧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发展、提高。要如何让孩子有所收获, 复习课如何做到“有效”, 体现系统性、针对性与全面性?下面我结合《复习面积》一课谈谈对于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一、选好素材, 激发兴趣

复习课上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平时已经见过或做过相类似的练习, 基本没有新鲜感, 所以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呢?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该从新的维度触发学生新的思考, 从而得到新的感受, 激发学生上复习课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复习内容创设各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 让学生爱学, 乐学,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使复习课更加行之有效。因此在导入环节, 我设计了一个与面积有关的涂色比赛游戏:上课之前我们班男生和女生来一个比赛, 怎么样?老师这里有2张纸, 我把大张的分给女生, 小张的分给男生, 将纸先涂满颜色的一方获胜, 你们觉得怎么样?学生能运用学过的面积知识发现游戏的不公平性 (小张的纸面积比较小) , 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练习又以去智慧岛夺智慧星的游戏形式, 形式新颖, 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增强了自信心, 课堂效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二、归纳比较, 系统梳理

复习课如何才能做到教师教得不辛苦, 学生学得不痛苦。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备课时对知识点进行合理规划与安排, 让知识点更加条理化与系统化。这就是对知识进行梳理。

1. 课前梳理, 提高实效

对于每节复习课我们都要认真的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各知识点之间联系, 寻找到中心的知识点, 把大部分知识点串成一条线或织成一张网, 而不能简单的把知识点进行重复和再现。如果学生课前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 并找出相关联的知识, 这样在课上就能够节省时间, 提高课堂实效。对于三年级学生, 可以在开始时先给他们制定复习提纲, 让他们从课本中找出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优等生还可以举一反三, 从不同角度梳理知识。例如:在整理“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时, 可以用手势表示、语言描述、举例子等不同的方法, 让学生思路得到拓展。对于高年级学生, 就可以让他们自行整理, 逐渐养成梳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2. 归纳比较, 抓住“重难点”

上复习课时, 教师不能漫无目的的进行复习, 要先确定本节复习课的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突破复习的重难点, 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现知识的再现与再利用。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整理所学的面积知识,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最后让学生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将面积与上学期学习的周长知识进行比较, 加以区别。因此梳理知识中, 我特别多花时间在面积与周长比较这一环节, 从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中进行比较。由于三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课件中特别突出强调结合几何直观感受, 同时也很好的区别面积与周长含义的不同。之后再结合生活实例,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那些是周长的问题, 哪些是面积的问题, 不仅结合实例区别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3. 理练相结合

梳理与练习是复习课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 是先梳理再练习, 还是先练习再梳理, 或是边梳理边练习都应根据复习的内容以及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 (1) 先练后理。先练后理就是先通过一定的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再通过梳理帮助孩子建构知识体系。 (2) 先理后练。先理后练就是先对知识进行梳理, 再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最终新城知识网络。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这个方法。首先让学生将学过的面积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形成网络, 在梳理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最后再利用相关的练习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3) 边理边练。边理边练是指知识梳理与练习交替进行, 不断地完善认知结构。本节课中, 学生说出面积含义时, 我就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物体摸出它们的面积;复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 口头出2道题进行巩固;区别周长和面积的不同时, 适时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三、答疑解惑, 合作探究

教师应在备课时弄清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不错, 哪些学生容易错不好掌握。这样一来, 复习课就能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因此, 我设计“答疑解惑”这一环节, 学生复习提纲中“我的疑问”可以是平时练习不是很理解的题型, 或者是不明确的问题。在课堂上, 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 可以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 小组无法解决的再全班交流, 还没弄懂的全班再一起评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困生的问题得到解决, 而中、优等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自己的数学素养也进一步的提升, 培养了创新思维, 同时学生也充分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注重拓展, 发展能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间交往互动的过程, 复习课也是一样的, 它不仅要让学生巩固旧知识, 还要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所以, 为了使复习课更具实效性, 教师应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 注重练习的拓展, 让练习来源于教材又有别于教材。

1. 分层练习, 各取所需

教师应该在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基础上,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提高学习能力。如何才能做到按需复习,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 这就是提高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在把握练习层次的基础上, 让学生分层次训练。好生要完成所有题目, 并要求孩子多种策略解题。中等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再加做提高题, 而学困生只要完成基础题, 更好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2. 对比讲解, 拓展延伸

复习课设计的练习应有对比性, 可以将它与课本上的练习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这样的复习课才是行之有效的。本节课我对于学生的疑惑或者练习的设计, 都特别加强与课本练习的比较, 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解决策略的相同点, 教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题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不断的得到提高。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课不同于新课, 它没有新鲜感, 也没有通用的教学模式, 它要求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因此上好复习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复习课,有效性,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力强.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

[2]方叶强.新课标下提升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小学阶段如何上好经典诵读课 篇9

一、要联系生活实际

《弟子规》中着重讲的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们要善于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在课堂上实现结合的最好办法就是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可以将课本内容直观、形象地体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本的理解程度。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必须处理好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诵读课”与“语文课”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对作品的分析、解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和内涵,避免学生“死读”,让学生通过走进文本,似乎触摸到作者的灵魂,从而能够更好地诵读,省去了老师辛劳而又无用的说教,同时,也加深了对国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的认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要立足课堂,精心指导

1. 保证诵读时间

每次上课的预备铃一响,教师可以利用了课前的两分钟时间,组织孩子们齐诵经典诗文。鲁迅先生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学生的经典诵读亦是如此,教师应抓住点滴的时间组织孩子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次课前2分钟,那一学期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小学六年下来,孩子们该诵读了多少篇经典诗文啊!

2. 先读后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无须让孩子们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更无须引导孩子领悟诗文所表达的意境,只要孩子熟读成诵即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课前的经典诵读,就是对孩子们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为了收到实效,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巧加指导。教师要情绪饱满地和孩子们一起诵读,因为教师的热忱可以感染孩子,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师在诵读的时候要沉浸在诗文的美好意境里,充分享受诗文所带给我们的美丽的享受,而且将这种享受传染给孩子们。的确,经典诗文本身就是一道旖旎独特的风景,诵读经典诗文,其乐无穷啊!

3. 恰当评价

每次的经典诵读结束后要对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评价。教师对孩子的赏识能提高孩子们诵读的兴趣。比如“今天你们的诵读声情并茂啊!”“你们的诵读抑扬顿挫,深深感染了我!”对教师而言,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但是带给孩子们却是诵读经典的成就感。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孩子,有进步的孩子,我们还应该给予表扬给予鼓励,千万不要吝啬我们对孩子的赞扬,因为赞扬会化成为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之源!偶尔,我们也可以出其不意地抽查一到两个孩子的诵读情况,这样,可避免个别孩子在诵读的时候滥竽充数。

4. 注重读的形式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让诵读的形式多样。虽然孩子们诵读的内容在不断改变,但是难免有些孩子会觉得厌倦。在诵读的时候,可以分组诵读,分男女生诵读,配乐诵读,甚至还可以将诗文当成歌来唱一唱。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但能让孩子们领略到经典诵读的无限美好,还能感受到祖国古典诗文的无穷魅力。

短短的课前两分钟,只要我们教师将其好好利用,也会收获一份奇迹!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四十分钟的课堂毕竟时间有限,我们如果将经典诗文的诵读全放到四十分钟的课堂中,还是有诸多问题的。但是我们可以所学课文为依托,布置作业让孩子们课外诵读。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诗文的内容要和课文内容联系紧密,这样孩子们会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为了让孩子们都能诵读,我们还要讲究一定的方式,不能当个“撒手掌柜”,布置后就置之不理了。

教师还应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营造班级书香氛围,建设班级图书角,开展诵读“比、学、赶、帮、超”等活动,借助学区的校本教材,培养学生“喜读书,爱背诵”的兴趣。让学生每天都有时间和场合诵读,同时把自己读书最深的感受利用课堂随笔写下来和同学分享。同时要在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经典诗文的诵读。这样,让学生在快乐中诵读经典,陶冶情操。

浅析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诗词课 篇10

一、做好课前预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让他们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就是学好文字。汉字如果认识不全, 就更不能说理解与掌握了。因此, 课前预习生字词就显得很重要, 尤其是对于古诗词来说, 本来就与现在的意思有出入, 字词理解不了, 对于诗歌的理解更无从谈起。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们学习古诗词中出现的字词, 我就经常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同学们做好字词的预习工作。比如在讲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之前, 我就设计了关于字词的教学目标。即检查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教学之前, 我就发现这首诗中的“渭”“浥”部分学生是不认识的。为了使同学们认识这两个字, 我还专门查了字典和词典, 希望经过这次课使同学们能够一直记住这两个字。其中“渭”字我是这样和同学们解释的:“‘渭城朝雨浥轻尘’这句诗中, 渭字是带三点水的, 文字是左右结构, 水字旁, 可知渭字是和水相关的, 是水名, 源出中国甘肃省, 流入陕西省, 会泾水入黄河。有一句成语是这样说的‘泾渭分明’, 这个渭字和我们所讲的意思是一样的。相信同学们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 电视剧《西游记》中魏徵梦中斩杀泾河龙王的事同学们应该都有印象, 泾渭分明就是说泾河水清, 渭河水浑, 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 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这样教学预习不仅使得同学们明白了“渭”字的含义, 还拓展了语文知识, 将知识拓展到“泾渭分明”这个词与古典名著《西游记》上, 可谓是一举三得。所以, 在学习古诗之时, 检查他们的识字能力, 应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只有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 认真朗读, 记住字形, 在把诗读流利的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背诵。

二、使用多样教学方式, 进入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入教学。视频教学、语音教学等多媒体教学方式都可以运用在小学语文的诗词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解诗词《舟夜书所见》时我就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 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舟夜书所见》时, 针对学生了解河 (海) 面渔火知识过少和“灯光”与“满河星”之间的关系不易理解的特点, 结合“根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的要求, 我从网上下载了多媒体课件:在漆黑的夜晚, 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 仿佛萤火虫的光亮, 从远处缓缓驶来, 那情景非常宁静;阵阵微风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那点亮光散开成河面闪烁的星星, 又是多么迷人。以动画演示画面, 不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灯光”与“满天星”之间的关系, 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为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了铺垫。接下来, 我又运用了范读, 强化诗所烘托的意境。当学生看到“月黑”“孤光”“一点”等词后, 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首诗表达的也应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其实不然。为强化诗所表达的意境, 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后, 让学生闭上眼睛, 边听教师范读文章, 边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通过老师的范读和课件演示, 同学们悟出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夜色中水面渔火景象的赞美。

三、课后作业要机动, 调动学生综合能力

必要的课后作业可以巩固学生们的课堂所学, 因此, 留课后作业是每一位教师用来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但是, 课后作业的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实现不同的转变。这种留作业的方式可以大大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讲完王维的诗词《送元二使安西》后, 我就根据王维诗作“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特点, 让同学们回忆拓展知识, 果然, 同学们背出了《山居秋暝》《竹里馆》《鹿柴》《鸟鸣涧》四首。课上我还引导同学们针对本课所讲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诗画的理解, 在课上闭上眼睛细细体味“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画艺术。然后在课下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 即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 回家画一幅画, 并在背面用铅笔题诗。明天课前同桌根据画的内容, 猜测所画的诗, 并点评是否画出了诗意, 不当之后加以纠正。教材要求的内容不多, 我竟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 有些老师可能会说, 为了积累、运用一首诗, 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对此, 我有不同的观点。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只要能够让孩子们学得积极, 学得主动, 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我觉得都值。另外, 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了指导学生对诗的巩固、理解、感受,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觉得在这方面多花点儿时间值, 所以, 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总之, 小学语文诗词的教学是一项重大并且有深远意义的活动, 学好中国的古典诗词, 对于学生的语文发展以及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只要我们掌握了必要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那么帮助小学生掌握语文古代诗词就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小学语文重要性的概述, 指出小学语文古典诗词学习的必要性, 并且提出了更好的学习小学语文诗词的方法, 即做好课前预习、使用多样教学方式、课后机动留作业。

上一篇:高等学习下一篇:企业财务软实力